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0053-077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章句證异卷七
           内阁中书翟均廉撰
系辞上传
 系陆德明曰字从𣪠(若直作𣪠下系音口奚反非/按从𣪠之𣪠李心传引作系)
 汉书儒林传亦作系(艺文志/作系) 辞陆德明曰本亦作
 依字应作词 系辞司马迁引作易大传(李心傅/曰汉儒)
 (或以此篇为易大传未知所据廉按迁受易/杨何称孔子所作曰易大传以别杨何之传)吴仁杰
卷七 第 1b 页 WYG0053-0773b.png
 作说卦上(按仁杰以今小象为系辞传以今系辞上/下传为说卦上中以今说卦为说卦下)
 (冯椅/同)韩伯作系辞上(无传字次第七衡陆德明孔颖/达周燔张浚李 同在下经象)
 (传第六之后六胡旦次第六在坤文言后七胡瑗王/洙程迥次第 在文言后 吕大防次第 在下象)
 (后后张子次第三在二/经 以上俱无傅字)王肃作系词上传(吕祖谦曰/案释文系)
 (词说卦王肃皆有傅字此盖郑玄未合经傅前据题/之旧也 李心傅曰晁吕从古晦庵用苏轼朱震次)
 (第七同韩伯本杰吕祖谦朱子李心傅次第七今从/者是廉按吴仁 云傅字孔子所自名非后人名之)
 (也/)李鼎祚不题系辞传字(次同/韩本)陆德明曰一本无上
 字邵子晁说之合上下系为一篇(无传字次第五在/文言后说卦前)
卷七 第 2a 页 WYG0053-0774a.png
 王注程传无系词以后(吕祖谦集周子二程子张子/及程子门人凡四家之说为)
 (精义以补之汝沈该赵彦/肃赵汝梅郑 谐无系词)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
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
成形变化见矣
 卑陆德明曰本又作埤 以陈郑玄作已陈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摩陆德明曰本又作磨(末何/切) 荡马融虞翻王肃桓
卷七 第 2b 页 WYG0053-0774b.png
 元李鼎祚作荡陆德明曰众家作荡惟韩云相荡(毛/居)
 (正曰案王肃音唐党反此音荡字若从韩注相荡/义当他盎反 惠栋从荡 毛奇龄曰荡荡义同)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霆王肃吕忱音庭徐邈徒鼎反又音定 运姚信作
 违(毛奇龄曰/字形之误)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大王肃作泰王宗传李简作太 作虞翻作化(姚信/云化)
卷七 第 3a 页 WYG0053-0774c.png
 (当为作傅李鼎祚作化从晁说/之李心 从化 惠栋 化)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易郑玄荀爽董遇音亦陆德明以䜴反 能姚信云
 当为从(李心傅/从之)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
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马融王肃作而易成位乎其中荀爽作而易成位乎
卷七 第 3b 页 WYG0053-0774d.png
 其中矣(李鼎祚/惠栋同)陆德明本作而成位乎其中(吕祖谦/云今本)
 (有/矣)
 马融荀爽姚信虞翻周氏孔颖达程子郭雍朱震吕
 祖谦朱子李心传王宗傅董楷王申子吴澄惠栋自
 篇首至此为第一章(毛奇龄云本义以此/上为第一章非是)按项安世
 胡一桂胡炳文熊良辅俞琰梁寅诸人俱从朱子分
 章李鼎祚不分章(张子张浚/李衡同)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
卷七 第 4a 页 WYG0053-0775a.png
 韩伯圣人设卦观象(句/) 虞翻作系辞焉而明吉凶
 悔吝(吴草庐惠栋有悔吝字栋云从/本脱去也 毛奇龄云虞误)李鼎祚圣人设
 卦(句庖惠栋同系按说卦谓/ 牺观象 词谓文王)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杨慎虞古与娱同(云读若孟子欢虞之虞如云度也/忧则悔矣何以吝乎 杨说与诸)
 (家异考晋干宝云悔亡/则虞似虞亦不与忧同)
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
卷七 第 4b 页 WYG0053-0775b.png
极之道也
 虞翻作昼夜者刚柔之象也(李心/傅同)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

 序虞翻作象(虞云旧读象误作序或作序非也虞李/鼎祚吴澄惠栋作象 李心传从 说)
 (世晁说之曰作象乃与下文合项安/ 曰虞作象以与下文合似不必尔)京房作序 乐
 虞翻作变(云旧作乐字之误傅李鼎祚/惠栋从变 李心 从虞说)陆德明乐音
 岳(适全也廉按孔/颖达作爱乐训)
卷七 第 5a 页 WYG0053-0775c.png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
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吴澄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云十字乃文言释/大有上九爻词错)
 (简重/出) 祐虞翻作右(李鼎祚/惠栋同)
 马融荀爽虞翻姚信周氏孔颖达程子郭雍朱震吕
 祖谦朱子李心傅王宗傅董楷王申子吴澄惠栋自
 圣人设卦至此为第二章
 陆德明吴仁杰自天尊地卑至无不利为第一章
卷七 第 5b 页 WYG0053-0775d.png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
善补过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
乎辞
 李鼎祚作齐大小(廉按李引王肃/说仍作小大)
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
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卷七 第 6a 页 WYG0053-0776a.png
 程子郭雍朱震吕祖谦朱子李心传王宗傅董楷王
 申子吴澄惠栋自彖者言乎象者也至此为第三章
 (吕云从/晁说之)
 吴仁杰自彖者至此为第二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吴澄易(句/) 弥陆德明本作弥(云又作弥京/房荀爽作弥) 天地
 之道虞翻陆德明李鼎祚作天下之道(陆云一本作/天地 吕祖)
 (谦曰天下今作天/地 惠栋从天下)
卷七 第 6b 页 WYG0053-0776b.png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
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
之情状
 察于陆德明曰一本作观于 反郑玄虞翻九家易
 作及(李鼎祚/惠栋同)
 马融荀爽虞翻姚信周氏孔颖达自彖者言乎象者
 也至故知死生之说为第三章
 郭雍自易与天地准至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为第四
卷七 第 7a 页 WYG0053-0776c.png
 章(云先儒别鬼神于下章未详其旨廉按郑玄/以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连解)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道郑玄曰当作导 流京房作留 吴澄不流下阙
 五字(云下阙一句其意若曰中立而不滞详其文/势如老氏所谓独立而不改危行而不殆)
 虞翻作变(荀爽/如字)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
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卷七 第 7b 页 WYG0053-0776d.png
 范围马融王肃张璠作犯违(张云犹裁成也犯郭雍/曰先儒或以为 违误)
 (矣廉按郑玄/九家如字) 知荀爽荀柔之明僧绍音智陆德明
 如字 苏轼张浚以故神无方(句/)属下
 郭雍自与天地相似至而易无体为第五章
 朱子王申子吴澄惠栋自易与天地准至而易无体
 为第四章(廉按董楷从朱子本义惟此章/不同至君子之道鲜矣为一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卷七 第 8a 页 WYG0053-0777a.png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
故君子之道鲜矣
 鲜郑玄作鲜(李鼎祚/惠栋同) 马融荀爽虞翻姚信周氏孔
 颖达自精气为物至鲜矣为第四章
 陆德明自彖者至鲜矣为第二章
 程子朱震王宗傅吕祖谦李心傅自易与天地准至
 鲜矣为第四章(朱云从王昭素离易与天地准章吕/云从晁说之精气为物通为一 今)
 (从/之)
卷七 第 8b 页 WYG0053-0777b.png
 郭雍自一阴一阳至鲜矣为第六章
 吴仁杰自易与天地准至鲜矣为第三章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
矣哉
 藏郑玄作臧(善也臧晁说之曰/篆无 字郑训非)汉书京房傅引作臧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郭雍自显诸仁至盛德为第七章
生生之谓易
卷七 第 9a 页 WYG0053-0777c.png
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
 成蜀才作盛 效马融韩伯陆德明李鼎祚作爻(放/也)
 (曰董楷惠栋作爻吕陆德明曰爻胡孝反/ 爻古文效字 祖谦本作爻今作效) (晁说之/)
 蜀才作效(按释文及董真卿引蜀才俱作/效毛奇龄谓蜀才作效者非)
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
阴阳不测之谓神
 程子吕祖谦李心傅董楷自显诸仁至此为第五章
 (吕云从/晁说之)
卷七 第 9b 页 WYG0053-0777d.png
 朱子王申子吴澄惠栋自一阴一阳谓道至此为第
 五章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禦以言乎迩则静而正
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迩陆德明本作迩(云本又作迩/迩今本作迩) (吕祖谦曰/惠栋从迩)
 吴仁杰自显诸仁至则备矣为第四章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
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卷七 第 10a 页 WYG0053-0778a.png
 专陆绩作塼(释文音训引同/毛奇龄引作叀)
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
配至德
 程子吕祖谦朱子李心传王申子董楷惠栋自夫易
 广矣至配至德为第六章
 吴澄自夫易广矣至易其至矣乎为第六章(省子/曰字)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
礼卑崇效天卑法地
卷七 第 10b 页 WYG0053-0778b.png
 欧阳氏曰子曰讲师之说朱子云子曰后人所加(云/夫)
 (子不应自著子曰/故加子曰以别之) (吴澄曰后人欲分此句属下章/熊良辅曰后人恐学者以易其)
 (至矣乎属上章故加子曰以间之后面多是引经故/各加子曰字以唤起 俞琰从朱子说 孔颖达崔)
 (憬云子曰皆/是语之别端) 礼虞翻蜀才作体(李鼎祚惠栋同案/今李氏本作礼)
  卑陆德明曰本又作埤(董真卿本/引作婢误)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马融荀爽虞翻姚信周氏孔颖达朱震王宗傅自显
 诸仁至道义之门为第五章
卷七 第 11a 页 WYG0053-0778c.png
 程子吕祖谦朱子李心传董楷王申子惠栋自子曰
 易其至矣乎至道义之门为第七章
 郭雍自生生之谓易至此为第八章
 吴仁杰自夫乾其静也专至此为第五章
 吴澄自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至此为第七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
谓之象
 赜九家作册京房虞翻作啧(京云情也虞云自上议/下称啧 李鼎祚惠栋)
卷七 第 11b 页 WYG0053-0778d.png
 (从/啧)苏轼字作赜训同啧(云赜喧错也古作啧从口从/臣一也春秋啧有烦言 朱)
 (子曰赜字在说文曰杂乱也古无此字只是啧云今/从颐同啧有烦言之啧 胡炳文曰啧诸家多训隐)
 (赜本义独依说文盖于阴阳杂乱中而见其/隐赜之理耳廉按孔颖达诸儒俱训幽深) 拟惠
 栋作儗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
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典京房作等(惠栋从等云爻有/等如礼之有阶级) 礼姚信作体
 季本删去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三十二字(云与后/重出)
卷七 第 12a 页 WYG0053-0779a.png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

 赜见上 恶荀爽作亚(次也惠晁说之曰亚古文恶/字 栋曰恶读为亚古恶)
 (亚字通尚书大傅曰王升舟入水鼓钟恶观台恶将/舟恶宗庙恶 郑玄曰恶读为亚次也鲁文公子恶)
 (卫石恶皆/读为亚)马融郑玄虞翻作恶(马郑乌路反嫁陆/德明本音于 反)
 动旧作啧(郑康成云啧当为动与虞翻云动/旧误作啧 惠栋颐 动俱作啧)九家作册
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议郑玄陆绩姚信桓元荀柔之作仪(惠栋/从仪) 拟见上
卷七 第 12b 页 WYG0053-0779b.png
  季本移言天下之至赜三十九字置后极天下之
 赜上
 王申子吴澄自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至以成其变
 化为第八章
 熊朋来以朱子八章释卦爻者入诸卦文言传仅馀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至成其变化九十五字是错
 简当入十二章重出之处接下文极天下之赜至化
 而裁之存乎变以赜动变化三者申言之
卷七 第 13a 页 WYG0053-0779c.png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
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
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
身加乎民行𤼵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
𤼵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李心传曰此文言之未成者(系词杂论诸爻以文言/未成故其体绝相类然)
 (坤文言视乾已甚简略则他卦不必尽作岂圣/人姑举此诸爻已见义例如三陈九卦之比欤)熊朋
 来移此节作中孚九二文言(云诸卦文言散逸今见/于大傅廑存者摘取为)
卷七 第 13b 页 WYG0053-0779d.png
 (诸爻文言傅附/乾坤文言傅后) 吴澄移为文言傅四章之九节省
 子曰字(云乾坤文言之外诸卦不能遍释故上经释/九爻下经释九爻以𤼵其例后人以乾坤文)
 (言附入本卦馀十六卦爻词十八节不能成篇遂散/入系词离为三处或增子曰于𤼵端处或增子曰于)
 (所引/经后) 湛若水作文言(云此十九条乃文言之文而/错简散逸于系词者今复之)
  陆时位曰鸣鹤章古本俱在文言中(云与祐者助/也一章何思)
 (何虑十一/章同例) 毛奇龄曰此下七节本文言傅脱误于
 此
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
卷七 第 14a 页 WYG0053-0780a.png
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熊朋来作同人九五文言 吴澄为文言傅三章之
 第二节省子曰字(湛若水/作文言)
 马融荀爽虞翻姚信周氏孔颖达自圣人有以见天
 下之赜至其臭如兰为第六章
 陆德明自显诸仁至其臭如兰为第三章
 李心传自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至此为第八章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
卷七 第 14b 页 WYG0053-0780b.png
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
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错陆德明曰本亦作措 慎斯术也陆德明曰一本
 作顺(晁说之曰/慎顺多误) 熊朋来作大过初六文言 吴澄
 为文言傅三章之九节省子曰字(湛若水/作文言)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
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
存其位者也
卷七 第 15a 页 WYG0053-0780c.png
 不德旧本作置(郑康成本作置云置当为德文陆绩/蜀才作置 晁说之曰德古 类置)
 (字/) 熊朋来作谦九三文言 吴澄为文言傅三章
 之四节省子曰字(湛若水/作文言) 梁孟敬本无谦二节(廉/案)
 (此节必/误脱)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
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朱子曰当属文言此盖重出 熊朋来省去此节(云/乾)
 (上九文言亦在大傅中/可见诸卦皆是文言) 吴澄省此节(云视文言传/但少文言曰)
卷七 第 15b 页 WYG0053-0780d.png
 (何谓也六字此盖重出/ 湛若水曰是文言) 梁寅陈仁锡删此节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
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
慎密而不出也
 阶姚信作机(李心傅/从之)
 熊朋来作节初九文言 吴澄为文言傅四章之八
 节(湛若水/作文言)
 马融荀爽姚信自初六藉用白茅至不出也为第七
卷七 第 16a 页 WYG0053-0781a.png
 章(孔颖达云自白茅以下列序诸卦/独分负且乘为别章义尤无取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
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
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作易虞翻李鼎祚陆德明本作为易(吕祖谦云为易/易今本作作)
 (廉案李心传云诸本多云作易今从释文及朱本/作为易则知本义原本作为易 惠栋作为字)
 寇旧作戎(宋忠曰戎误/徐邈作戎) 汉书董仲舒傅引作乘车
卷七 第 16b 页 WYG0053-0781b.png
 者君子之位也负担者小人之事也 慢惠栋作嫚
  诲盗诲淫虞翻作悔(谓悔恨李鼎/祚惠栋同) 冶郑玄虞翻
 陆绩姚信王肃作野(释文言妖野容仪以诲淫佚又/后汉崔骃传注引郑云饰其容)
 (而见于外曰野虞云乾为野者李/鼎祚作野按今李本一作冶 误)太平广记引作蛊
 熊朋来作解六三文言 吴澄为文言傅四章之二
 节省子曰字(湛若水/作文言)
 马融荀爽姚信自子曰作易者至盗之招也为第八
 章
卷七 第 17a 页 WYG0053-0781c.png
 虞翻周氏孔颖达自初六至盗之招也为第七章
 陆德明自初六至盗之招也为第四章
 程子吕祖谦朱子董楷惠栋自圣人有以见天下之
 赜至盗之招也为第八章(吕云从/晁说之)
 郭雍自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至此为第九章
 朱震王宗傅吴仁杰自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至此
 为第六章(朱云王昭素合初六/通为一章今从之)
 李心傅自初六至此为第九章
卷七 第 17b 页 WYG0053-0781d.png
 王申子自鸣鹤在阴至此为第九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班固律历志卫元嵩元苞运蓍篇引易天一至地十
 在天数五之上(张子曰此语恐在天数五处然圣人/之于书亦有不欲并一说尽程子曰)
 (二十字合在天数五上简编失其次也曰郭雍曰当/在天数五上 姚大老亦云然 吴澄 班时此简)
 (犹未错也引毛奇龄曰班/志元苞此 经偶参错处)马融荀爽虞翻姚信周氏
 韩伯陆德明孔颖达李鼎祚此节在子曰夫易何为
 者也之上(朱子𤼵李衡张浚王宗傅/吴仁杰毛奇龄惠栋从之)程子吕祖谦移
卷七 第 18a 页 WYG0053-0782a.png
 天一二十字于天数五之上大衍节之下苏轼朱子
 移天一下二十字于天数五之上俱在大衍节前(云/程)
 (子曰宜在此今从之董项安世吴澄/胡一桂熊良辅董楷 真卿俞琰同)李心傅此节仍
 韩本在后移天数五节合一章(为第十二章说王/申子亦主此)
 本以易曰知变化之道者二句连天一天数五二段
 总加大衍节上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
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
卷七 第 18b 页 WYG0053-0782b.png
神也
 马融荀爽虞翻姚信韩伯周氏陆德明孔颖达李鼎
 祚此节在大衍节后(朱子𤼵李衡张浚王宗/傅吴仁杰毛奇龄从之)程子仍
 在大衍节后加天一节于此之上(吕祖谦本同/郭雍从此说) 苏
 轼朱子移此节于大衍节前(项安世吴澄胡一桂熊/良辅董楷董真卿俞琰)
 (梁寅/同)李心傅移此节于韩本天一节下合为第十二
 章(王氏申子/主此说)季本移此节于大衍前程子大衍节天
 一节天数五节合为第九章(本董楷说廉按吕祖谦/第九章云从程子晁氏)
卷七 第 19a 页 WYG0053-0782c.png
 (始大衍节终其/知神之所为乎)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
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
闰故再扐而后挂
 挂京房作卦云再扐而后布卦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
六十当期之日
 策荀爽陆绩作册陆德明李鼎祚曰本亦作筴(李心/传从)
卷七 第 19b 页 WYG0053-0782d.png
 (之惠栋/作筴) 期陆德明曰本又作期
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
八卦而小成
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伸虞翻作信(李氏集解同身陆德明曰/本又作信音 惠栋从信)班固引作信
 (见律/历志)
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
卷七 第 20a 页 WYG0053-0783a.png
 酢京房作醋 祐荀爽作侑(本释文及董真卿/引本吴澄引作佑)苏轼
 作佑(吴草庐同/云依荀氏)俞琰九家易作右(李鼎祚/惠栋同)
 马融荀爽姚信自大衍之数五十至可与祐神矣为
 第九章
 周氏孔颖达自大衍之数五十至可与祐神矣为第
 八章
 陆德明自大衍至此为第五章
 郭雍自大衍至此为第十章
卷七 第 20b 页 WYG0053-0783b.png
 朱震王宗傅自大衍至此为第七章
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所郭京云当作不(云经字并误作/所详文义可明)
 虞翻云诸本以子曰为章首而荀马又从之甚非(又/云)
 (此本美大衍四象之作而慈明以为章首尤可怪矣/爽字慈明程子曰此二句合与上文相连不当在下)
 (廉按马融荀爽周氏孔颖达陆德明郭雍朱/震王宗傅张浚毛奇龄皆以此节为章首)
 程子自乾之策至其知神之所为乎为第十章
 吕祖谦惠栋自大衍之数五十至其知神之所为乎
卷七 第 21a 页 WYG0053-0783c.png
 为第九章(吕云从程/子晁说之)
 朱子董楷吴澄自天一至其知神之所为乎为第九
 章(朱子曰门人加子曰以别上文子吴/澄曰后人别此节属下章妄增 曰)
 李心传王申子自大衍之数五十至其知神之所为
 乎为第十章
 吴仁杰自大衍之数五十至其知神之所为乎为第
 七章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
卷七 第 21b 页 WYG0053-0783d.png
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圣人之道明僧绍作君子之道 陆德明曰以动者
 三句无以字(又云一本四句皆有按吕祖谦云今本/下三句皆有以字廉 郑玄春官太卜)
 (注引易有以字惠/栋三句无以字)
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
如向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
与于此
 是以班固艺文志引作是故 魏志文帝纪桓阶引
卷七 第 22a 页 WYG0053-0784a.png
 作受命如响 陆德明曰向又作响石经作响(张横/渠朱)
 (震王宗傅李衡张浚王申子胡一桂俞琰熊良辅董/真卿俱作响 晁说之曰向古文响字 吕祖谦曰)
 (向今本作响李毛奇龄曰虞翻作响云/震为响今案 鼎祚引虞说字作向) 至精桓阶
 引作至赜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
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伍虞翻作五(李鼎祚曰/惠栋从五)班固引作五(见律/历志) 天地之
 文陆德明云一作天下(晁说之曰王眧素/云诸本多作下) 文虞翻
卷七 第 22b 页 WYG0053-0784b.png
 陆绩作支(本释文案李鼎祚引虞仍/作文云物相杂故曰文)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
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
 研蜀才作研 几郑玄本旧作机(郑云机当为几作/陆德明曰几或)
 (机/)
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
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卷七 第 23a 页 WYG0053-0784c.png
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马融荀爽姚信自子曰知变化之道者至此之谓也
 为第十章
 虞翻自大衍之数五十至此之谓也为第八章(孔颖/达曰)
 (变化章与大衍章义/不类何得合为一章)
 周氏孔颖达自大衍至此为第九章
 郭雍自子曰知变化之道者至此之谓也为第十一
 章
卷七 第 23b 页 WYG0053-0784d.png
 朱震王宗傅自子曰知变化之道者至此之谓也为
 第八章
 吕祖谦朱子吴澄董楷惠栋自易有圣人之道四焉
 至此为第十章(吕云从程/子晁说之)
 李心傅王申子自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至此为第十
 一章(李云在韩/本为第八)
 吴仁杰自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至此为第八章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
卷七 第 24a 页 WYG0053-0785a.png
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
断天下之疑
 马融荀爽虞翻姚信韩伯陆德明周氏孔颖达李鼎
 祚此节之前有天一至地十二十字(朱震李衡张浚/王宗傅吴仁杰)
 (毛奇龄/惠栋同)李心傅王申子此节前仍韩本有天一至地
 十二十字又移天数五一节于天一节后合一章为
 第十二章
 夫易开物成务陆德明曰一本无夫易二字(吴草庐/从之删)
卷七 第 24b 页 WYG0053-0785b.png
 (夫易二字/惠栋同) 开王肃作闿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
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
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
者夫
 圆陆德明曰本又作员(晁说之/曰古文) 易韩伯音亦(谓变/易)
 陆德明曰以䜴反(晁说之曰/今从韩) 贡京房陆绩虞翻作
 工荀爽作功(惠栋作工云工读为功古贡/者工与功同韩伯俗本作) 洗京房
卷七 第 25a 页 WYG0053-0785c.png
 荀爽虞翻董遇张璠蜀才作先(石经同侁王肃韩伯/先读为 晁说之)
 (曰先古文洗字惠栋云寻古洗/字皆作洒无作洗者当从先) 藏刘表作臧(善也/ 晁)
 (说之曰篆无臧字刘/训误毛奇龄作刘瓛)俞琰曰当作识(云与多识前言/往行之识同因)
 (上文退藏之藏讹为/藏藏与识颇相似) 杀马融郑玄虞翻王肃干宝
 九师李鼎祚所戒反(惠栋/同)徐邈所例反陆绩韩伯如
 字(陆德明孔颖/达诸儒同)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
圣人以此齐戒以神明其德夫
卷七 第 25b 页 WYG0053-0785d.png
 夫荀爽虞翻顾欢绝句众皆以夫字为下句一本无
 夫字
 王申子自子曰夫易何为者也至以神明其德夫为
 十三章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
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
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阖惠栋作盍 辟惠栋作辟 马融荀爽姚信自天
卷七 第 26a 页 WYG0053-0786a.png
 一至地十子曰夫易至谓之神为第十一章
 虞翻自天一至地十子曰夫易至谓之神为第九章
 周氏孔颖达自天一至此为第十章
 陆德明自子曰知变化之道者至此为第六章
 王申子以此节为十四节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
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
卷七 第 26b 页 WYG0053-0786b.png
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
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
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县张浚作悬(胡一桂熊/良辅同) 朱子曰立下疑有阙文荀
 悦汉纪引作立象成器蔡渊曰立字下当有象字(据/吴)
 (澄本增/象字) 赜九家作册虞翻作啧(李鼎祚/惠栋同)
 亹亹荀爽虞翻作娓娓(荀云娓阴阳之微可成可败/ 李鼎祚作娓按今李本作)
 (亹/)班固(见艺/文志)郑玄王肃如字(郑云没也/王云勉也) 莫大乎蓍
卷七 第 27a 页 WYG0053-0786c.png
 龟大班固(见艺/文志)虞翻陆德明李鼎祚作善(陆云本亦/作莫大)
 (吕祖谦作善云今作大栋李心/傅曰古本作莫善 惠 从善)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
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洛班固(艺文/志)王肃作雒廉按后汉书天文志宦者传
 晋书职官志引作天垂象圣人则之刘向说苑后汉
 书杨易傅及裴松之魏志文帝纪注辛毗引作垂象
 见吉凶圣人则之又辛毗作河出图洛出书圣人效
卷七 第 27b 页 WYG0053-0786d.png
 之与此不同
 吴澄自夫易何为者也至圣人则之为第十一章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
以断也
 郭雍曰易有四象节与前文不相属又非别章疑其
 错简俞琰曰此节当在刚柔者昼夜之象也之下(云/张)
 (横渠云吉凶变化进退刚柔易之四象/廉按俞说合张子郭氏之说而用之)吴澄以此节
 合书不尽言为一章
卷七 第 28a 页 WYG0053-0787a.png
 吕祖谦朱子董楷自子曰夫易何为者也至所以断
 也为第十一章(吕云从/晁说之)
 吴仁杰自天一至地十子曰夫易至所以断也为第
 九章
 李心傅自子曰夫易至所以断也为第十三章(李云/韩本)
 (连下章为/第九章)
 王申子自是故易至所以断也为第十五章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
卷七 第 28b 页 WYG0053-0787b.png
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
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祐见本卦 班固(武五/子傅)引作君子履信思顺自天祐
 之吉无不利也 又郑玄虞翻作有(李鼎祚惠栋作/有 晁说之曰)
 (又古文有字/今文当作有)
 张子曰此节宜在立心勿恒凶下(上言莫益之故/此言多助也)
 雍曰当在易曰憧憧往来之前(云自易者象也至小/人之道也结句助词)
 (多称也字所以示也所以告也所以断也皆相类憧/憧往来下二爻皆称易曰故自天祐之宜在其前上)
卷七 第 29a 页 WYG0053-0787c.png
 (篇七爻皆不称易下篇十一爻皆称易与自天/祐之文意同 俞琰曰宜从郭氏 梁寅同)朱子
 曰此无所属恐是错简宜在八章之末(盗之招也之/后 姚舜牧)
 (同盗王申子曰当/在 之招也下)邓伯羔曰非错简也(易疏云易之/四象所以示)
 (系词所以告者依而行之则见神无/不祐助故引大有上九爻词正之)
 熊朋来作大有上九文言 吴澄为文言傅三章之
 三节省子曰字(湛若水作文言此毛奇/龄曰文言脱于 者)
 马融荀爽姚信自是故易有太极至无不利也为第
 十二章
卷七 第 29b 页 WYG0053-0787d.png
 虞翻自是故易有太极至无不利也为第十章
 周氏孔颖达自是故易有太极至无不利也为第十
 一章
 朱震王宗傅自天一至无不利也为第九章
 吕祖谦此节为第十二章(吕云从/晁说之)
 吴仁杰以此节为第十章
 李心傅此节为第十四章
 惠栋自天一至地十子曰夫易至无不利也为第十
卷七 第 30a 页 WYG0053-0788a.png
 一章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
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朱子曰两子曰字疑衍其一(子曰字皆后人/所加故有此误)
 吴澄以易有四象节与此章相连为十二章之首(上/无)
 (易曰自天/祐之节)
 吕祖谦以此节为第十三章(吕云从/晁说之)
卷七 第 30b 页 WYG0053-0788b.png
 吴仁杰此节为十一章
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
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
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韩伯作措(陆德明孔颖达张子朱震张浚/李衡王宗傅吴澄毛奇龄同)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
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
卷七 第 31a 页 WYG0053-0788c.png
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郭京曰误增夫象二字吕祖谦同是故夫象衍文蔡
 渊曰夫当作爻 赜见前
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熊朋来以朱子八章去诸爻释文言者仅馀圣人有
 以见天下之赜九十五字云错简当入接极天下之
 赜者存乎卦之前
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
卷七 第 31b 页 WYG0053-0788d.png
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裁陆德明曰本又作财(李鼎祚/作财) 九家易陆德明李
 鼎祚默而成(无之字本陆云或作默而成之亦吕祖/谦曰今 有之字廉按今李本 有之)
 (字/)
 马融荀爽姚信自子曰书不尽言至末为第十三章
 虞翻自子曰书不尽言至末为第十一章
 周氏孔颖达自子曰书不尽言至末为第十二章
 陆德明自天一至地十子曰夫易至末为第七章
卷七 第 32a 页 WYG0053-0789a.png
 程子自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至末为第十一章
 郭雍自子曰夫易何为者也至末为第十二章
 朱震王宗傅自子曰书不尽言至末为第十章
 吕祖谦自乾坤其易之缊邪至末为第十四章(云从/晁说)
 (之/)
 朱子董楷自子曰书不尽言至末为第十二章
 李心傅自子曰书不尽言至末为第十五章
 吴仁杰自乾坤其易之缊邪至末为第十二章
卷七 第 32b 页 WYG0053-0789b.png
 王申子自子曰书不尽言至末为第十六章
 吴澄自易有四象至末为第十二章
 
 
 
 
 
 周易章句證异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