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a 页 WYG0814-015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书苑菁华卷十六
             宋 陈思 撰
  书
   汉许冲上说文解字书
召陵万岁里公乘草莽臣冲稽首再拜上书皇帝陛下
臣伏见陛下神明盛德承遵圣业上考度于天下流化
于民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万国咸宁神人以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0814-0155d.png
和犹复深惟五经之妙皆为汉制博采幽远穷理尽性
以至于命先帝诏侍中骑都尉贾逵修理旧文殊艺异
术正教一端苟有可以加于国者靡不悉集易曰穷神
知化德之盛也书曰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
昌臣父故大尉南阁祭酒慎本从逵授古学盖圣人不
空作皆有依据今五经之道昭炳光明而文字者其本
所由自周礼汉律皆当学六书贯通其意巧说邪辞使
学者疑慎博闻通人考之于逵作说文解字六艺群书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0814-0156a.png
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鱼虫洎杂
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凡十五卷十三
万千四百四十一字慎前以诏书校东观教小黄门孟
子李喜等以文字未定未奏上今慎以病遣臣赍诣阙
慎又学孝经孔氏古文说古文孝经者孝昭帝时鲁国
三老所献建武帝时给事中议郎卫宏所校皆口傅官
无其说谨撰具一篇并上臣冲诚惶诚恐稽首顿首死
罪死罪臣顿首再拜以闻皇帝陛下建光元年九月己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0814-0156b.png
亥朔二十日戊午上(徐锴曰建光元年汉安/帝之十五年岁在辛酉)召上书者
汝南许冲诣左掖门会并赍所上书十月十九日黄门
饶喜以诏书赐召陵公乘许冲布十四匹即日受诏来
省掖敕勿谢
   唐李阳冰上采访李大夫书
阳冰志于古篆殆三十年见前人遗迹美即美矣惜其
未有点画但偏旁模刻而以缅想圣达立卦造书之意
乃复仰观俯察六合之际焉于天地山川得方圆流峙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0814-0156c.png
之常于日月星辰得经纬昭回之度于云霞草木得靡
布滋蔓之容于衣冠文物得揖让周旋之体于眉发口
鼻得喜怒舒惨之分于虫鱼禽兽得屈伸飞动之理于
骨角齿牙得摆拉咀嚼之势随手万变任心所成可谓
通三才之品汇备万物之情状者矣常痛孔壁遗文汲
冢旧简年代浸远谬误滋多蔡中郎以丰同礼李丞相
以未为东鲁鱼一惑泾渭同流学者相承靡所迁复每一
念至未尝不废食雪泣揽笔长叹焉天之未丧斯文也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0814-0156d.png
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皇唐圣运逮兹八叶天生克复
之主人乐惟新之命以淳古为务以文明为理钦若典
谟畴咨故实诚愿刻石作篆备书六经立于明堂为不
刋之典号曰大唐石经使万代之后无所损益仰圣朝
之鸿烈法高代之盛事死无恨矣阳冰年垂五十去国
万里家无宿舂之储出无代步之乘仰望紫极远于丹
霄若溘先犬马此志不就必将有负于圣朝是谓长埋
于古学矣大夫衔命北阙抚宁南方苟利国家专之可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0814-0157a.png
也伏奉命题简牍及到主人寒天已暮闇烛之下承命
书之霜深笔冷未穷体势倘归秦之日一使闻天非小
人之已务是大夫之功业可否之事伏惟去就之阳冰
再拜
  书序
   汉许慎说文解字序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
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0814-0157b.png
作为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
业綦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
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治万民以察盖
取诸夬扬于王庭言文能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
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仓颉之初作书尽依类象
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
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
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周礼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0814-0157c.png
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
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
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谐声谐声者以事为名
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
措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
是也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至孔
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傅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0814-0157d.png
其后诸侯立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已而皆去其典
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言语异声
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
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
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此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
改作谓小篆者也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
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而古文由
此绝矣(徐锴曰王僧虔云秦狱吏程邈善大篆得罪系/云阳狱增减大篆去其繁复始皇善之出为御)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0814-0158a.png
(史名其书曰隶书班固所谓始之于徒/隶也即今之隶书而无点画仰俯之势)自尔秦书有八
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徐锴曰案/汉书注虫)
(书即鸟书以书幡信虫鸟/为形即下云鸟虫是也)五曰摹印(萧子良以刻符摹/印合为一体徐锴)
(以为符者竹而中剖之字形半分理应别为一/体摹印屈曲瑱密则秦始文也子良误合之)六曰署
(萧子良云署书汉高六年萧何所定以题苍/龙白虎二阙羊欣云何覃思累日然后题之)七曰殳
(徐锴曰书于殳也殳/觚随其势四面书之)八曰隶书汉兴有草书(徐锴曰/案书传)
(多云张芝作草书而云齐相杜操作据说文则张芝之/前已有矣萧子良云藁书者董仲舒欲言灾异属藁草)
(未上即为藁书藁草之初也史记上官夺屈原藁/草今云汉兴有草者即所言藁草是创为草书也)尉律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0814-0158b.png
(徐锴曰尉律/汉律篇名)学僮十七已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
为吏又以八体试之郡移太史并课最者以为尚书史
书或不正辄举劾之今虽有尉律不课小学不修莫达
其说久矣孝宣时召通仓颉读者张敞从受之凉州刺
史杜邺沛人爰礼讲学大夫秦近亦能言之孝平时徵
礼等百馀人令说文字未央廷中以礼为小学元士黄
门侍郎扬雄采以作训纂篇凡仓颉已下十四篇凡五
千三百四十字群书所载略存之矣及亡新居摄使大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0814-0158c.png
司空甄丰等挍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
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
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邽人程邈
所作也(徐锴曰李斯虽改史篇为/秦篆而程邈复同作也)四曰佐书即秦隶书
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壁
中书者鲁恭王坏孔子宅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
又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傅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
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虽颇复见远流其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0814-0158d.png
详可得略说也而世之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
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
诸生竞说字解经諠称秦之隶书为仓颉时书云父子
相傅可得改易乃猥曰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虫者
屈中也廷尉说律至以字断法苛人受钱苛之字止句
也若此者甚众皆不合孔子古文谬于史籀俗儒啬夫
玩其所习蔽所希闻不见通学未尝睹字例之条怪旧
执而善野言以其所知为秘妙究洞圣人之微旨又见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0814-0159a.png
仓颉篇中幼予承诏因号古帝之所作也其辞有神仙
之述焉其迷误不喻岂不悖哉书曰予欲观古人之象
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今
亡矣夫盖非其不知而不问人用己私是非无正巧说
邪辞使天下学者疑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
人所以垂后今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极天下
之至赜而不可乱也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
于小大信而有证稽撰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0814-0159b.png
者达神旨(徐锴曰恒即意旨字/旨者美也多通用)分别部居不相离厕(徐/锴)
(曰分部相从/自许始也)万物咸睹靡不兼载厥谊不昭爰明以论
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
经皆古文也其于所不知盖缺如也
   唐颜元孙干禄字书序
史籀之兴备存往制笔削所误抑有前闻岂惟豕上加
三盖亦马中阙五迨斯以降舛谬实繁积习生常为弊
滋甚元孙伯祖故秘书监贞观中刋正经籍因录字体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0814-0159c.png
数纸以示雠校楷书当代共傅号为颜氏字样怀铅所
赖汗简攸资时说顿迁岁久还变复有邵书新定字样
是学士杜延业续修虽稍增加无能条贯或应出而靡
载或诡众而难依且字书源流起于上古自改篆作隶
渐失本真若总据说文便下笔多碍当去泰去甚使轻
重合宜不揆庸虚久思编葺须因閒暇方契宿心遂参
校是非较量同异其有义理全僻罔勿毕该点画小亏
亦无所𨼆勒成一卷名曰干禄字书以平上去入四声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0814-0159d.png
为次(每转韵以/朱点其上)具言俗通正三体(大较则有三体/非谓每字总然)偏旁
同者不复广出(谓殳氏回仰/召之类是也)字有相乱因而附焉(谓彤/彤冗)
(冗祎祎之/类是也)所谓俗者例皆浅近惟籍帐文案券契药方
非涉雅言用亦无爽倘能改革善不可加所谓通者相承
久远可以施表奏笺启尺牍判状因免诋诃(若须作文/言及选曹)
(令试择兼正/体用之尤佳)所谓正者并有凭据可以施著述文章对
策碑碣将为允当(进士考试理宜必遵正体明经对策/贵合经注本文碑书多作八分任别)
(询旧/则)有此区别其故何哉夫筮仕观光惟人所急循名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0814-0160a.png
责实有国恒规玩考文辞兼详翰墨升沈是系安可忽
诸用舍之间尤须折衷目以干禄义在兹乎绠短汲深
诚未达于涯涘岐多路惑庶有归于适从如曰不然请
俟来哲
   唐张参五经文字序
易系辞曰上古结绳以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
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夬者王廷字号决之大者决
以书契也逮周礼保氏掌养国子以道教之六书谓象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0814-0160b.png
形指事会意谐声转注假借六者造字之本也虽虫篆
变体古今异文离此六者则为谬惑矣王者制天下必
使车同轨书同文故教人八岁入小学文有疑者则必
阙而求之春秋之末保氏教废无所取正各遂其私故
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今亡矣夫盖子少时人犹
有阙款之问后亡斯道叹其不知而作之也萧何汉制
亦有著法大使试学童讽书九千字乃得为史以六体
试之吏人上书字或不正辄有举劾皆正史遗文可得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0814-0160c.png
焯知者也刘子政父子校中秘书自史籀以下凡十家
序为小学次于六艺之末后汉许叔重收集籀篆古文
诸家之学就隶为训注谓之说文时蔡伯喈亦以灭学
之后经义分散儒者师门各守所习传记交乱讹伪相蒙
乃请刋之定五经备体刻石立于大学之门外谓之石
经学者得以取法焉遭离变难仅有存者后有吕忱又
集说文之所漏略著字林五篇以补之今置国子监置
书学博士立说文石经字林之学举其文义岁登下之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0814-0160d.png
亦古之小学也自顷考功礼部课试贡举务于取必六
书许以所习为通人苟趋便不求当否字失六书犹为
一事五经本文为荡而无守矣十年夏六月有司以职
事之病上言其状诏委国子儒官勘校经本送尚书省
参幸承诏旨得与二三儒者分经钩考而共次之互发
字义更相难及又以前古字少后代稍益之故经典音
字多有假借(谓若假后为后辟为避陆为/六知为智之类经典通用)陆氏释文自
南徂北遍通众家之学分析音训为详学者当以此正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0814-0161a.png
(惟今文尚书改就自今字删定之月令/依其当时进本与说文音训颇有不同)卒以所刋书
于屋壁虽未知蔡学之精密石经之坚久慕古之士且
知所归然以经典之文六十馀万既字兼他体(若鼏幂/同物礼)
(经相舛蔿薳同姓春秋互出/诘故同篆诗题交错之类)音非一读(若乡愿之乡为/向取材之材为)
(哉两音出于一字/而不决其当否)学者傅授义有所存离之若有本合
之则难并至当之馀但朱发其旁而已犹虑岁月滋久
官增代易倘复芜漫失其本真乃命孝廉生颜傅经收
集疑文互体受法师以为定例凡一百六十部三千二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0814-0161b.png
百七十五字分为三卷说文体包古今先得六书之要
(若古文作明篆文作明古文作星篆文作/星之类古体经典通行不必改而从篆)有不备者求
之字林(若挑称逍遥之类说文/漏略今得之于字林)其或古体难明众相惊
懵者则以石经之馀比例为助(若宜变为宜晋变为晋/之类说文字有人所难)
(识则以石经遗/文字与音代之)石经湮没所存者寡通以经典及释文
相承隶省引而伸之不敢专也(若𠷎变为寿㮚变为/栗之类石经湮没经典)
(及释文相/承作耳)近代字样多依四声传写之后偏旁渐失今
则采说文字林诸部以类相从务于易了不必旧次自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0814-0161c.png
非经典文义之所在虽切于时略不集录以明为经不
为字也非常体偏有所合者详其记据各以朱字记之
俾夫观省无至多惑大历十一年六月七日司业张参

   唐郑滑节度贾耽说文字源序
庖牺氏观鸟兽之文篆形指事作书契以代结绳
降及夏殷周通谓之古文至宣王太史史籀著大
篆十五篇古文小异七国分裂篆与古文随其所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0814-0161d.png
尚始皇兼并海内丞相李斯作仓颉七章车府令
赵高作爰历六章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七章并
约籀文而篆体转工即世谓之小篆后发卒理狱
滋多更趋省易隶书出焉汉兴书师以隶合小篆
为五十五章教闾里平帝元始中徵通小学会京
师者百有馀人扬雄采掇其可用者作训纂八十
九章除其重复东汉班固加十三章为一百二章六
千一百二十字群书所载略备自三国后隶书盛行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0814-0162a.png
古文篆籀寖微矣历晋魏周隋宋齐梁陈通篆者日寡
惟碑颂之额时睹数字仍十中八九检文题之国家成
均六书居其一学者粗纪画点鲜造精微圣德后方事
之殷乡吏富家咸俯拾青紫郡邑髦楚不复积功于六
艺惟赵郡李阳冰神明篆法上邻李斯时人获之悉藏
箧笥大历中篆故李司徒新驲记于东厅之门右笔法
古淡识者宗师犹子检校祠部员外郎腾能副其业耽
每叹隶书转讹难究会意篆体加正方便校原小学中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0814-0162b.png
独许慎说文最为首出目录五百四十言众字之根若
能研虑于中则圣人之旨趣可得而知因请腾继世父
之妙书坯山之石藉久垂示将来兹亭控白马之古津
是皇华之都会流傅模写以候君上
   唐玄度九经字样序
臣闻秦焚诗书塞人视听汉兴典籍以广聪明伏以龟
鸟之形去圣弥远点画讹变遂失本源今陛下运契黄
农遇崇经籍观人文以成俗念鸟迹之乖方繇是遂微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0814-0162c.png
臣之上请许于国学创立石经仍令小臣覆定字体谬
司刋校誓尽所知大历中司业张参掇篆字之谬著为
定体号曰三经文字本部之中采其疑误旧未载者撰
成新加九经字样一卷凡七十六部四百二十六字其
偏旁上下本部所遗者乃纂为杂辨部以统之若体画
全亏则引文以證解之于雅言执礼诚愧大儒而快
睹争先式遵小学谨依开元文字辨其舛讹至于声
韵但约四声定其音旨今条目已举刋削有成愿竭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0814-0162d.png
愚衷以资后学当开成丁巳岁序谨上
   唐林韫拨镫序
韫咸通末为州刑掾时庐陵卢肇罢南浦太守归宜春
公之文翰故海内知名韫窃慕小学因师于卢公子弟
安期岁馀卢公忽相谓曰子学我书但求其力尔殊不
知用笔之妙不在于力执笔先虚掌实指指不入掌东
西上下何所阂焉常人云永字八法乃点画尔拘于一
字何异守株翰林禁经云笔贵饶左书尚迟涩此君臣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0814-0163a.png
之道也大凡点画不在拘于长短远近但勿遏其势俾
令筋骨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
子此画尔非书也吾昔受教于韩吏部其法曰拨镫今
将授子子勿忘傅擪拖钩拽是也诀尽于此子其旨而
味乎韫加以久罹戎事笔砚多荒终不能穷其妙亦犹
古人有得不死之术者他人将从学焉未至得术者物
故叹恨不极人或讥之曰彼尚不能自免何恨之有耶
客曰昔有善算术者临终传于子终不能晓仍传于人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0814-0163b.png
他人尽其妙彼何妨得而不能免哉愚虽受卢公之命
既不能自益其妙敢以复传于智者
   后蜀林罕字源偏旁小说序
罕长兴二年岁在戊子三十有五疾病踰时困坐思书
之点画莫知所以乃搜阅今古篆隶始见源由旅观近
代以来篆隶多失始则闷乎不知终则惜其错误欲有
端正将示同人病间有事其志不遂至明德二年乙未
复病迄于丁酉冬不瘳病中无事得遂前志于大理少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0814-0163c.png
卿赵崇祚讨论成一家之书昔孔安国尚书序云古者
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由是文籍生焉贾耽镇滑州时作偏旁字法序云降及夏
殷间通谓之古文至宣王太史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
古文小异七国分裂大篆古文随其所尚始皇兼并海内
丞相李斯遂收拾遗逸作苍颉七章中车府令赵高作
爰历六章太史胡母敬作博学七章并约籀文篆体转
正即世谓之小篆属秦政滋繁人趋简易故军正程邈
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0814-0163d.png
变古文大小篆作隶书然书之所兴莫定何代隶之所
起始自秦时篆者虫篆之形隶者便仆隶之用汉初有
书师以隶合小篆为五十五章教于乡里平帝元始中
徵通书会京师者百有馀人方立小学之科扬雄采掇
其可用者作训纂八十九章至东汉班固加十三章共
一百二章二千一百二十字虽群书并载而目录不分
惟汉太尉祭酒许慎取其形类作偏旁条例十五卷名
之说文说文遗漏吕忱又作字林五卷以补其缺漏三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0814-0164a.png
国之后历晋魏陈隋隶书盛行篆书殆将泯灭至唐将
作少监李阳冰就许氏说文重加刋正展作三十卷今
之所行者是也其时复于说文篆字下便以隶书照之
名之字统开元中以隶体不定复隶书字统不录篆文
作四十卷名之开元文字自此隶体始定矣兼改古文
尚书及无平不陂字即其类也先已有九经音义及切
韵玉篇行焉大历中司业张参作五经文字三卷凡一
百六十部其序略云以类相从务于易了不必旧次非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0814-0164b.png
经典文义之所在虽切于时略不集录以明为经不为
字也开成中唐元度以五经文字有所不载者复作新
加九经字样一卷凡七十六部其序略云其偏旁上下
本所无者乃纂为杂辨部以统之然九经所有之字可
加训切况是隶书莫知篆意其字注解或云说文者即
前来两说文者或云石经者即蔡邕于国学所立石经
者或云隶省者即隶减也少减曰省乃是隶书于篆书
中减省画点而已非是官省之省唐立石经乃蔡邕之
卷十六 第 19a 页 WYG0814-0164c.png
故事也周礼保氏掌养国子以道教之六书谓象形指
事会意谐声转注假借六者造字之本也篆虽一体而
隶变数般篆隶既兴讹舛相错非究于篆无由晓隶六
书者非止一意而属一字一字之内有占六书二三四者
大都造字皆包含六意自有正者倒者横而在上中下
者竖而在左右中者向者背者并者重者顺者逆者左
者右者俯者仰者横折而包别字者竖间而夹别字者
有一字成者有全二字三字四字五字合成者有省二
卷十六 第 19b 页 WYG0814-0164d.png
字三字四字合成者隶书有不抛篆者有全违篆者有
减篆者有添篆者有篆隶同文者有篆体则可辨变隶
体则多有义异而文同篆亦有之今悉解之于后文此
不重列俗有隶书赋者假记许慎为名颇乖经据颜氏
家训云斯实陶先生弟子杜道士所为大误时俗吾家
子孙不得收写又有今古隶书端字决疑赋更不经于
隶书赋当今之世不可学之人有文下作字为学更旁
作生为苏凡数十百字谓之野书唐有敕文明加禁断
卷十六 第 20a 页 WYG0814-0165a.png
今往往见之亦不可辄学颜真卿撰干禄字书一卷每
一字作三般即注云上正中通下俗既立标题合有褒
贬全无予夺亦无取焉其道书鬼书大篆章草八分飞白
破体行书无益于字此亦不录篆隶有笔力遒健字势
研丽者斯乃意巧之人临文改易或参差之长短之曲
折之拗捩之务于奇怪以媚一时后习之人性有利锐
致与原篆隶不同盖病由此起今之学者但能明知八
法洞晓六书道理既全体格自实亦何必钟欧虞褚柳
卷十六 第 20b 页 WYG0814-0165b.png
之惑乱哉罕今所篆者则取李阳冰重定说文所隶者
则取开元文字虽知鲁钝未识源流所贵讲说皆有依
凭点画且无差互杜征南注左氏春秋以经籍杂传谓
之集解何都尉论序云今集诸家之善亦谓之集解罕
以隶书解于篆字之下故效之亦曰集解今以说文浩
大备载群言卷轴繁多卒难寻究翻致懵乱莫知指归
是以剪截浮辞撮其机要于偏旁五百四十一字下各
随字训叶或有事关造字者混而难辨者须见篆方晓
卷十六 第 21a 页 WYG0814-0165c.png
隶者虽在注中亦先篆后隶各随所部载而明知其馀
形声易会不关造字者则略而不论其篆文下及注中
易字便以隶书为音如稍难者则以经四声而声不足
仍加切韵使学者简而易从涣然冰释于说文中已十
得其八九矣名之曰林氏字偏旁小说古人穷困堙厄
而述作兴焉罕卧疾数年饱食终日思有开悟贻厥将
来非欲独藏私家实冀遍之天下乃手书刻石期于不
朽一免傅写之误二免翰墨之劳或有索之易为脱本
卷十六 第 21b 页 WYG0814-0165d.png
篆隶无纤毫之负神人无愧耻之心古今所疑坦然明
白如其漏脱略俟君子广政十二年三月日林罕序
 
 
 
 
 
 书苑菁华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