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814-013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书苑菁华卷十四
             宋 陈思 撰
  书表
   后魏江式论书表
臣闻庖牺氏作而八卦列其画轩辕氏兴而灵龟彰其
彩古史仓颉览二象之爻观鸟兽之迹别创文字以代
结绳用书契以纪事宣之王庭则百工以叙载之方册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814-0135d.png
则万品以明迄于三代厥体颇异虽依类取制未能悉
殊仓氏矣故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以六书一
曰指事二曰谐声三曰象形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
假借盖仓颉遗法也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
古文或同或异时人即谓之籀书孔子修六经左丘明
述春秋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言之其后七国殊轨文
字乖别暨秦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罢不合秦文者斯
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胡母敬作博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814-0136a.png
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于是秦
烧经书涤除旧典官狱繁多以趋约易始用𨽻书古文
由此息矣𨽻者始皇时衙吏下邽程邈附于小篆所作
也世人以邈徒𨽻即谓之𨽻书故秦有八体一曰大篆
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
七曰殳书八曰𨽻书汉兴有尉律学复教以籀书又习
以八体试之课最以为尚书史上书或有字不正辄举
劾焉又有草书莫知谁始考其形画虽无厥谊亦是一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814-0136b.png
时之变通也孝宣时召通仓颉之篇者张敞从受之凉
州刺史杜邺沛人爰礼讲学而大夫秦近一能言之孝
平时徵礼等百馀人说文字于未央以礼为小学之士
黄门侍郎扬雄采以作训纂篇及亡新居摄自以运应
制作使大司空甄丰校文字之部颇改定百文时有六
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
三曰篆书即小篆四曰佐书秦𨽻书也五曰谬篆所以
摹印也六曰鸟书所以书幡信也壁中书者鲁共王坏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814-0136c.png
孔子壁而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也又北平侯张苍献
春秋左氏传书体与孔子壁中书相类即前代之古文
矣后汉郎中扶风曹喜号曰工篆小异斯法而甚精巧
自是后学皆其法也又诏侍中贾逵修理旧文殊异艺
术王教一端苟有可以加于国者靡不悉集逵即汝南
许慎古学之师后慎嗟时人之好奇叹俗儒之穿凿惋
文毁于凡誉痛字败于庸说诡更任情变乱于世故撰
说文解字十五篇首一终亥各有部居包括六艺群书之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814-0136d.png
诂评释百代诸子之训天地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
奇怪珍异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可谓类聚群
分杂而不越文质彬彬最可得而论也左中郎将陈留
蔡邕采李斯曹喜之法为古今杂形诏于太学立石碑
刋载五经题书楷法多是邕书也后开鸿都书画奇能
莫不云集于时诸方献篆无出邕者魏相博士清河张
楫著埤仓广雅古今字诂究诸埤广缀拾遗漏增长事
类抑亦于焉益者也然其字诂方之许篇古今之体用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814-0137a.png
或得或失矣陈留邯郸淳亦与楫同时博闻古艺特善
仓雅许氏字指八体六书精究闲理有名于楫以书教
诸皇子又建三字石经于汉碑之西其文蔚焕三体复
宣校之说文𨽻篆大同而古字少异又有京兆韦诞河
东卫觊二家并号能篆当时台观榜题宝器之铭悉是
诞书或傅之子孙世称其妙晋世义阳王典词令任城
吕忱表上字林六卷寻其况趣附托许慎说文而按偶
章句𨼆别古籀奇惑之字文得正𨽻不差篆意忱弟静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814-0137b.png
别放故左校令李登声类之法作韵集五卷使宫商角
徵羽各为一篇而文字与兄便是鲁卫音读楚夏时有
不同皇魏承百王之季绍五运之绪世易风移文字改
变篆形谬作𨽻体失真俗学鄙习复加虚造巧谈辨士
以意为疑炫惑于时难以釐改傅日以众非可正言
信哉得之于斯情矣乃曰追来为归巧言为辨小兔为
神虫为蚕如斯甚众皆不合孔氏古书史籀大篆许
氏说文石经三字也凡所开卷莫不惆怅为之嗟咨夫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814-0137c.png
文字者六艺之宗王教之始前人所以垂后今人所以
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孔子曰必也正名又曰述而不
作书曰予欲观古人之象皆言遵循旧文而不敢穿凿
也臣六世祖琼家世陈留往晋之初与从父应元俱受
学于卫觊古篆之法埤仓广雅说文之谊当时并收善
誉而祖至太子洗马出为冯翊郡值洛阳之乱避地河
西数傅习斯业所以不坠世祖太延中皇风西被牧犍
内附臣亡祖文威杖策归国奉献五世传掌之书古篆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814-0137d.png
八体之法时蒙褒录叙列于儒林官班文省家号世业
暨臣闇短识学庸薄渐溃家风有忝无显但逢时来恩
出愿外得承泽云津厕沾漏润驰驱文阁参预史官
题篆宫禁猥同上哲既竭愚短欲罢不能是以敢籍六
世之资奉遵祖考之训窃慕古人之轨企践儒门之辙
撰集古来文字以许慎说文为主爰采孔氏尚书五
经音注籀篇尔雅三仓凡将方言通俗文字埤仓广雅
古今字诂三字石经字林韵集诸赋文字有六书之谊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814-0138a.png
者以类编联无重复统为一部其古籀奇字俗𨽻诸体
咸使班于篆下各有区别诂训假借之谊各随文而解
音读楚夏之声并逐字而注其所不知者则阙如也脱
蒙遂许冀省百氏之观而同文字之域典书秘书所颁
之书乞垂敕给付并学士五人尝习文字者助臣披览
书生五人专令抄写付中书黄门国子祭酒一月一监
详议疑𨼆庶无讹谬所撰各目伏听明旨诏曰可如所
请并就太常兼教八分书史也其有所须依请给之名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814-0138b.png
目待书成重问式于是撰集字书号曰古今文字凡四
十篇大体依许氏为本上篆下𨽻
   宋中书侍郎虞和论书表
臣闻爻画既肇文字载兴六艺归其善八体宣其妙厥
后群能间出洎乎汉魏钟张擅美晋末二王称英羲之
书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馀不足存又云吾
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张草犹当雁行羊欣云羲之恒
是小推张不知献之自谓云何欣又云张字形不及右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814-0138c.png
军自然不如小王谢安尝问子敬君书何如右军答云
故当胜安云物论殊不尔子敬答曰世人那得知夫古
质而今妍数之常也爱妍而薄质人之情也钟张方之
二王可谓古矣岂得无妍质之殊且二王暮年皆胜于
少父子之间又为古今子敬穷其妍妙固其宜也然优
劣既微而会美俱深故同为终古之独绝百代之楷式
献之始学父书正体乃不相以至于绝笔章草殊相拟
类笔迹流怿宛转妍媚乃欲过之羲之书在始末有奇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814-0138d.png
殊不胜庾翼郗愔迨其末年乃造其极尝以章草答庾
亮亮以示翼翼叹服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
书十纸过江亡失常痛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
焕若神明顿还旧观旧说羲之罢会稽住蕺山下一老
妪捉十许六角竹扇出市王聊问一枚直几云直二十
许右军取笔书扇扇为五字妪大怅惋云举家朝食惟
仰于此何乃书坏王云但言王右军书字索一百入市
市人竞市去姥复以十数扇来请书王笑不答又云羲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814-0139a.png
之常自表书与穆帝帝使张翼写放一毫不异题后答
之羲之初不觉更详看乃叹曰小人几欲乱真又羲之
性好鹅山阴昙𥗝(一作/酿)村有一道士养好鹅十馀王清
旦乘小艇故往意大愿乐乃告求市易道士不与百方
譬说不能得道士乃言惟好道久欲写河上公老子缣
素早辨而无人能书府君若能自屈书道德经各两章
便合群以奉羲之便住半日为写毕笼鹅而归又尝诣
一门生家设佳馔供亿甚盛感之欲以书相报见有一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814-0139b.png
新棐(一作/林)几至滑净乃书之草正相半门生送王归郡
还家其父已刮尽生失书惊懊累日桓玄爱重书法每
宴集辄出法书示宾客客有食寒具者仍以手捉书大
致污后出法书辄令客洗手兼除寒具子敬常笺与简
文十许纸题最后云民此书甚合愿存之此书为桓玄
所宝高祖后得以赐王武刚未审今何在谢奉起庙悉
用棐材右军取柹书之满床奉收得一大箦子敬后往
谢为说右军书甚佳而密已削作数寸棐板请子敬书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814-0139c.png
之亦甚合奉并珍录奉后孙履分半与桓玄玄用履为扬
州主簿馀一半孙恩破会稽略以入海羲之为会稽子
敬七八岁学书羲之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书后当
有大名子敬出戏见比馆新泥垩壁白净子敬取帚沾
泥汁书方丈一字观者如市羲之见叹美问所作答云
七郎羲之作书与亲亲云子敬飞白大有意是因于此
壁也有一好事年少故作精白纱裓着诣子敬子敬便
取书之草正诸体悉备两袖及襟略周年少觉王左右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814-0139d.png
有凌夺之色掣裓而返左右果逐之及门外斗争分裂
少年才得一袖耳子敬为吴兴羊欣父不疑为乌程令
欣时年十五六书已有意为子敬所知子敬往县入欣
斋欣衣白新绢裙昼眠子敬因书其裙幅及带欣觉欢
乐遂宝之后以上朝廷乃零失子敬门生以子敬书种
蚕后人于蚕纸中寻取大有所得谢安善书不重子敬
每好作书必谓被赏安辄题后答之惟桓玄耽玩不能
释手乃撰二王纸迹杂有缣素正行之尤美者各为一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814-0140a.png
袟常置左右及南奔虽甚狼狈犹以自随擒获之后莫
知所在刘毅颇尚风流亦甚爱书倾意搜求及将败大
有所得卢循素善尺牍尤珍名法西南豪士咸慕其风
人无长幼翕然尚之家籯金币竞远寻求于是京师三
吴之迹颇散四方羲之为会稽献之为吴兴故三吴之
近地偏多遗迹也又是末年遒美之时中世宗室诸王
尚多素嗤贵游不甚爱好朝廷亦不搜求人间所秘往
往不少新渝惠侯雅所爱重悬金招买不计贵贱而轻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814-0140b.png
薄之徒锐意摹学以茅屋漏汁染变纸色加以劳辱使
类久书真伪相糅莫之能别故惠侯所蓄多有非真然
招聚既多时有佳迹如献之吴兴二笺足为名法谢灵
运母刘氏子敬之甥故灵运能书而特多王法朝廷秘
宝名书久已盈积太初狂迫乃欲一烧时除左右怀让
者譬说乃止孝武亦纂集佳书都鄙士人多有献奉真
伪混杂臣谢病东皋游玩山水守拙乐静求志林壑造
次之遇遂纡雅顾预陟泛之游忝文咏之末其诸往法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814-0140c.png
恣意披览愚好既深稍有微解及臣遭遇曲沾恩诱渐
渍玄猷朝夕咨训题勒美恶指示媸妍点画之情昭若
发蒙于时圣虑未存草体凡诸教令必应真正小不在
意则伪谩难识事事留神则难为心力及飞龙之始戚
藩告衅方事经略未遑研习及三年之初始近宝迹既
科简旧秘再恣寻求景和时所散失及乞左右嬖倖者
皆原往罪兼赐其直或存顽愚不敢献书遂失五卷多
是戏学伏惟陛下爰凝浚思淹留草法拟效渐妍赏祈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814-0140d.png
弥妙旬日之间转求精秘字之美恶书之真伪剖判体
趣通微入神机息务閒从容妍玩乃使使三吴荆湘诸
境穷幽测远鸠集散逸及群臣所上数月之间奇迹云
萃诏臣与前将军巢尚之司徒参军事徐希秀淮安太
守孙奉伯科简二王书评其品题除猥录美供御赏玩
遂得游目瑰翰展好宝法锦质绣章烂然毕睹大凡秘
藏所录钟繇纸书六百九十七字张芝缣素及纸书四
千八百一十五字年代既久多是简帖张昶缣素及纸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814-0141a.png
书四千七十字毛宏八分缣素四千五百八十八字索
靖纸书五千七百五十五字钟会书五纸四百六十五
字是高祖平秦川所获以赐永嘉公主俄为第中所盗
流播始兴及泰始(按泰始是宋明帝年号原本及/墨池编俱误作秦妒谨改正)开运
地无遁宝诏宠沈援素遂乃得之又有范仰恒(仰一/作师)
张芝缣素书三百九十八字希世之宝潜采累纪𨼆迹
于二王耀美于盛辰别加缮饰在新装二王书所录之
外由是拓甚患用薄纸厚薄不均辄好绉起范晔装治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814-0141b.png
卷叙小胜犹谓不精孝武使徐爰治护纸随长短参差
不同具以数十纸为卷披视不便反见劳茹善恶正草
不相分别今所治缮悉改其弊孝武撰子敬字书戏习
十卷为秩傅云戏学而不题或真行草杂在一纸或重
作数字或学前辈名人能书者或有聊尔戏书既不留
意亦殊猥劣从闻则录曾未披简卷小者数纸大者数
十巨细差悬不相疋类是以更裁减以二丈为度亦取
小书古诗赋赞论或草或正言无次第者入戏学部其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814-0141c.png
有恶者悉皆删去卷既调均书又精好羲之所书紫纸
多是少年临川时迹既不足观亦无取焉今拓书皆用
大厚纸泯若一体同度剪截皆齐又补接败字体势不
失墨色更明凡书虽同在一卷要有优劣今此一卷之
中以好者在首下者次之中者最后所以然者人之看
书必锐于开卷懈怠于将半既而略进次遇中品赏悦
留连不觉终卷也旧书目秩无次第诸秩中各有第一
至于第十脱落散乱卷秩殊互今各题其卷秩所在与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814-0141d.png
目相应虽相涉入终无杂谬又旧以封书纸次相随草
正混糅善恶一贯今各随其品不从本封条目纸行凡
最字数皆使分明一毫靡遗二王缣素书珊瑚轴二秩
二十四卷纸书金轴二秩二十四卷又纸书玳瑁
轴五秩五十卷皆牙轴金题玉躞织成带又有书扇二
秩十二卷又纸书飞白章草二秩十五卷并旃檀轴又
纸书戏学一秩十二卷玳瑁轴此皆书之冠冕也自此
以下别有三品书凡五十二秩五百二十卷悉旃檀轴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814-0142a.png
又羊欣缣素及纸书近选取其妙者为十八秩一百八
十卷皆漆轴而已二王新入书各装为六秩六十卷别
充备须又其中入品之馀各有条贯足以声华四宇价
倾五都天府之名珍盛代之伟宝陛下渊昭自天触理
必镜凡诸思制莫不妙极乃诏张永更制御纸紧洁光
丽曜日夺目又合秘墨美殊前后色如点漆一点竟纸
书笔别一二简毫耑用北兔大管丰毛胶漆坚密草书
笔悉使长毫以利纵合之便兼使吴兴郡作青石圆砚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814-0142b.png
质滑而停墨殊胜南方瓦石之器缣素之工殆绝于昔
僧处寻得其术虽不及古不减郗家所制臣见卫恒古
来能书人录一卷时有不通今随事改正并写诸杂事
一卷今新装二王镇书定目各六卷又羊欣书目六卷
钟张等书目一卷文字之部备矣谨诣省上表并上录
事新书以闻六年九月中侍郎臣虞和上(按此表旧有/误入江式表)
(中者又有前后颠倒者今依墨池编校正墨池编亦误/者以文义正之然尚有脱误如内叙谢灵特多王法下)
(应叙宋文帝事下乃叙朝廷秘宝盈积而太初欲烧太/初者文帝子元凶劭之年号也叙太初后乃叙孝武以)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814-0142c.png
(至明帝时事原本时代参差今虽改正/而叙文帝一段脱失故文义微有不接)
  书启
   南齐王僧虔答太祖论书启
僧虔启恩眷罔已赐示古迹十一秩或其人可相或其
法可学爱玩弥日暂得忘其沈疴辄率短见并述旧闻
具如别笺民间所有秩中所无者或有不好今奉别目
二十三卷迫惧乖误伏深悚息
 吴大皇帝书     吴景皇帝书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814-0142d.png
 吴归命侯孙皓    晋安帝
 亡高祖丞相导    亡曾祖领军洽
 亡从祖中书令珉   韦仲将
 张芝        索靖
 张翼        卫伯儒
 右十二卷故州民王僧虔奉上
   梁萧子云启(萧子云自云善效钟元常王/逸少而微大字体常答敕云)
臣子云奉敕使臣为千字文今已上呈臣昔不能拔赏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814-0143a.png
随世所贵规模子敬多历年所三十六著晋史一部至
二王列傅欲作论草𨽻法言不尽意遂不能成止论飞
白一势而已十馀年来始见敕有论书一卷商略笔势
洞达字体又以逸少不及元常犹子敬不及逸少因此
研思方悟𨽻式始变子敬全法元常迨今以来自觉功
进此禀自天论臣先来犹恨已无临池之勤又不参圣
旨之奥仰延明照伏增悚息
侍中国子祭酒南徐州太守臣子云启上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814-0143b.png
   陶𨼆居与梁武帝论书启
奉旨左右中书复稍有能者惟用喜赞夫以合心之荄
寔挨夹钟之吐气令既自上体妙为下理用成王每惟
申钟一论于天下进势方兴所恨微臣沈朽不能钻仰
高深自怀欣慕前奉神笔三纸并今为五非但字字注
目乃画画抽心自觉劲媚转不可说以雠昔岁不复相
类正此即为楷式何复多寻钟王臣心本自敬重今者
弥增爱服俯仰悦豫不能自已适启复蒙给二卷伏览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814-0143c.png
缥帖皆如圣旨既不蒙垂允小留不敢久停已就摹素
者一段未毕不赴今信纸卷先已经有兼多他杂无所
复取亦请候俱了日奉送兼此诸书是篇章体臣今不
辨复得修习惟愿细书如乐毅论太师箴例依仿以写
经传永存宜题中精要而已
   梁武帝答书
近二卷欲少留羌不为异纸卷是出装书既须见前所
以付耳无正可取备于此及欲更须细书如论箴例逸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814-0143d.png
少迹无甚极细书乐毅论乃微粗健恐非真迹太师箴
少复方媚笔力过嫩书体垂异上二者已经至止其外
更无可付也
   陶𨼆居与梁武帝启
乐毅论愚心近甚疑是摹而不敢轻言今旨以为非真
窃自信颇涉有悟箴咏吟赞过为沦弱许静素启遂蒙
永给仰铭矜奖益无喻心此书虽不在法例而致用理
均皆闻细楷兼复两玩先于都下偶得飞白一卷云是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814-0144a.png
逸少好迹臣不尝别见无以能辨惟觉势力惊绝谨以
呈上于臣非用脱可充阁愿仍以奉上臣昔于冯澄处
见逸少正书目录一卷澄云右军劝进洛神赋诸书十
馀首皆作今体惟急就篇二卷古法紧细近脱忆此语
当时零落已不复存澄又云帖注出装者皆拟赉诸王
及朝士臣近见三卷首帖亦谓久已分本不敢议此正
复希于三卷中一两条更得预出装之例耳天旨遂复
顿给先卷下情益深悚息近初见卷题云第二十二固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814-0144b.png
已欣其多今者素书卷第遂至二百七十惋讶无巳天
府如海非一瓶所汲量用息心前后都已蒙见大小五
卷于野拙之分实已过幸若非殊恩岂可望愚固本
博涉而不能精昔患无可看乃愿作主书令史晚受𨽻
法又美典掌之人常言人生数纪之内识解不能周流
天壤区区惟充恣五欲寔可耻愧每以为得作才鬼亦
当胜于顽仙至今犹然始欲翻然改之自无射以后国政
方殷上心渊默不敢复以閒虚尘触谨于此题事故遂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814-0144c.png
成烦黩伏愿至慈照录诚慊
   梁武帝答陶𨼆居论书
又省别疏云被当宜微以著赏此既胜事风谢非嫌云
云然非所习聊试略言夫运笔邪则无芒角执笔宽则
书复弱点掣短则法拥肿点掣长则法离澌画促则字
势横画疏则字形慢拘之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
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此并默然任之自然之理
也若抑扬得所趣舍无违直笔廉断触势峰郁扬波折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814-0144d.png
节中规合矩分间下注浓纤有方肥瘐相和骨力相称
婉婉暖暖视之不足棱棱常有生气通眼合心便为甲
科众家可识亦当复同串耳六体可工亦当复由习耳
一闻能特一见能记且古且今不无其人大抵为论终
归于是昔程邈所以能变书体为之旧也张芝所以能
善书工学之精也既旧既精方可以肆其谈吾少来乃
至不尝画甲子无论于篇纸老而言之亦复何谓止足
见嗤于当今贻笑于后代遂有独冠之言览之背热𨼆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814-0145a.png
真于是乎累真矣此直一艺之工非吾所谓胜事此道
心之尘非吾所谓无欲也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814-0145b.png
 
 
 
 
 
 
 
 书苑菁华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