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卷十三 第 1a 页 WYG0814-012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书苑菁华卷十三
             宋 陈思 撰
  书记
   唐何延之兰亭记
兰亭者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琅琊王羲之字逸少所书
之诗序也右军蝉联美胄萧散名贤雅好山水尤善草
𨽻以晋穆帝永和九年暮春三月三日宧游山阴与太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0814-0125b.png
原孙统承公孙绰兴公广汉王彬之道生陈郡谢安安
石高平郗昙重颐太原王蕴叔仁释支遁道林并逸少
子凝徽操之等四十有一人修韨褉之礼挥毫制序兴
乐而书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无凡二十
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有重者皆搆别体就中之字最多
乃有二十许个变转悉异遂无同者其时乃有神助及
醒后他日更书数十百本无如韨褉之所书者右军亦
自珍爱宝重此书留付子孙传掌至七代孙智永永即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0814-0126a.png
右军第五子徽之之后安西成王咨议彦祖之孙卢陵
王曹昱之子陈郡谢少卿之外孙也与兄孝宾俱舍家
入道僧号永禅师禅师克嗣良裘精勤此艺常居永欣
寺阁上临书所退笔头置之于大竹簏簏受一石馀而
五簏皆满凡三十年于阁上临得真草千文好者八百
馀本浙东诸寺各收一本今有存者犹直钱数万孝宾
改名惠欣兄弟初落发时住会稽嘉祥寺寺即右军之
旧宅也后每年拜墓便近因移北寺自右军之坟及右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0814-0126b.png
军叔荟已下茔域并置山阴县西南三十一里兰渚山
下梁武帝以欣永二人皆能崇于释教故号所住之寺
为永欣焉事见会稽志其临书之阁至今尚在禅师年
近百岁乃终其遗书并付弟子辨才姓袁氏梁司空昂
之玄孙辩博学工文琴棋书画皆得其妙每临禅师之
书逼真乱本辨才尝于所寝方丈梁上凿其暗槛以贮
兰亭保惜贵重甚于禅师在日至真观中太宗以听政
之暇锐志玩书临写右军真草书帖购募备尽唯未得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0814-0126c.png
兰亭寻讨此书知在辨才之所乃降敕追师入内道场
供养恩赉优洽数日后因言次乃问及兰亭方便善诱
无所不至辨才确称往日侍奉先师寔尝获见自禅师
殁荐经丧乱坠失不知所在既而不获遂放归越中后
更推究不离辨才之处又敕追辨才入内重问兰亭如
此者三度竟固靳不出上谓侍臣曰右军之书朕所偏
宝就中逸少之迹莫如兰亭求见此书劳于寤寐此僧
耆年又无所用若为得一智略之士以说谋计取之尚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0814-0126d.png
书右仆射房玄龄奏曰臣闻监察御史萧翼者梁元帝
之曾孙今贯魏州莘县负才艺多权谋可允此使必当
见获太宗遂诏见翼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
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翼遂改冠
微服至洛阳随商人船下至于越州又衣黄衫极宽长
潦倒得山东书生之体日暮入寺巡廊以观壁画过辨
才院止于门前辨才遥见翼乃问曰何处檀越翼乃就
前礼拜云弟子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卖历寺纵观幸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0814-0127a.png
遇禅师寒温既毕语议便合因延入房内即共围棋枕
琴投壶握槊谈说文史意甚相得乃曰白头如新倾盖
若旧今后无形迹也便留夜宿设岗面药酒茶果等江
东云岗面犹河北称瓮头谓初熟酒也酣乐之后请宾
赋得辨才因探得来字韵诗曰初酝一岗开新知万里
来披云同落寞步月共徘徊夜久孤琴思风长旅雁哀
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燃灰萧翼探得招字韵诗曰邂逅
款良宵殷勤荷胜招弥天何若旧初地岂成遥酒蚁倾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0814-0127b.png
还泛心猿躁似调谁怜失群翼长苦叶风飘妍蚩略同
彼此讽咏恨相知之晚通宵尽欢明日及去辨才云檀
越閒即更来此翼乃载酒赴之兴后作诗如此者数四
诗酒为务僧俗混然遂经旬朔翼示师梁元帝自画职
贡图师嗟叹不已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门皆传二
王楷法书弟子又幼来耽玩今亦有数帖自随辨才欣
然曰明日来可把此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以示辨才
辨才熟详之曰是即是矣然未佳善贫道有一真迹颇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0814-0127c.png
亦殊常翼曰何帖辨才曰兰亭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
迹岂在必是响榻伪作耳辨才曰禅师在日保惜临亡
之时亲付于我付受有绪那得参差可于何日来看及
翼到师自于屋梁上槛内出之翼见讫故駮瑕指颣曰
果是响榻书也纷竞不定自示翼之后更不复安于梁
槛上并萧翼二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之间辨才时
年八十馀每日于匆下临学数遍其老而笃好也如此
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辨才出赴灵汜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0814-0127d.png
桥南严迁家斋翼遂私来房前谓弟子曰翼遗却帛子
在床上童子即为开门翼遂于案上取得兰亭及御府
二王书帖便赴永安驲告驲长凌愬曰我是御史奉敕
比有墨敕可报汝都督齐善行善行即窦建德之妹婿
在伪夏之时为右仆射以同吾曾门庐江节公及隋黄
门侍郎裴矩之等举国归降我唐由此不失贵仕遥授
上柱国金印绂绶封真定县公于是善行闻之驰马来
拜谒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善行走使人召辨才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0814-0128a.png
辨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所以又遣散
直云侍御须见及师来见御史乃是房中萧生也萧翼
报云奉敕遣来取兰亭兰亭今得矣故唤师来取别辨
才闻语而便绝倒良久始苏翼便驰驿而发至都奏御
太宗大悦以玄龄举得其人赏锦䌽千段擢拜翼为员
外郎加入五品赐银缕瓶一金缕瓶一玛瑙碗一并寔
以珠内厩良马两匹兼宝装鞍辔庄宅各一区太宗初
怒老僧之袐吝俄以其年耄不忍加刑数日后仍赐物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0814-0128b.png
三千段榖三千石更敕越州支给辨才不敢将入已用
回造三层宝塔塔具精丽至今犹存老僧因惊悸患重
不能强饭惟歠粥岁馀乃卒帝命供奉榻书人赵模韩
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各榻数本以赐皇太子诸
王近臣贞观二十三年圣躬不预幸玉华宫含风殿临
崩谓高宗曰我欲从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我心
耶汝意何如高宗哽咽流涕引耳而前受制命太宗曰
我所欲得兰亭可与将去及弓剑不遗仝轨毕至随仙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0814-0128c.png
驾入玄宫矣今赵模等所榻在者一本尚直钱数万也
人间本亦稀少绝代之珍宝难可再见吾常为左千牛
时随牒适越舡巨海登会稽探禹穴访奇书名僧处士
犹倍诸郡因知虞预之著会稽典录人物不绝信而有
徵其辨才弟子玄素俗姓杨姓华阴人也汉太尉之后
六代祖佺期为桓玄所害子孙避难潜窜江东后遂编
贯山阴即吾之外氏近属今殿中侍御史玚之族长安
二年素师已年九十二视听不衰犹居永欣寺禅师之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0814-0128d.png
故房亲向吾说聊以退食之暇略疏其始末庶将来君
子知吾心之所存付永(彭/年)(察/纤)(抱/直)(令/淑)等兄弟其有
好事同志须知者亦无𨼆焉于时岁在甲寅季春之月
上巳之日感前代之修褉而撰此记主上每暇隙留神
术艺迹逾华圣编重兰亭仆开元十年四月二十七日
任均州刺史蒙恩许拜扫至都承访所得委曲缘病不
获诣阙遣男昭成皇太后挽郎吏部常选骑都尉永写
本进其日奉日曜门宣敕内出䌌三千疋赐永于是负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0814-0129a.png
恩荷泽手舞足蹈捧戴周旋光骇闾里仆跼天关命伏
枕怀欣殊私忽临沈疴顿减辄题卷末以示后代
   褚河南榻本乐毅记
贞观十三年四月九日奉敕内出乐毅论是王右军真
迹令将仕郎直弘文馆冯承素模写赐司空赵国公长
孙无忌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梁国公房玄龄特
进尚书左仆射申国公高士廉吏部尚书陈国公侯君
集特进郑国公魏徵侍中护军安德郡开国公杨师道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0814-0129b.png
等六人于是在外乃有六本并笔势精妙备尽楷则褚
遂良记
   唐武平一徐氏法书记
先贤所评子敬之比逸少犹士季之比元常言去之远
矣故二王之迹历代宝之梁大仝中武帝敕周兴嗣撰
千字文使温铁石模次羲之之迹以赐八王右军之书
咸归宗室属侯景之乱兵火之后多从湮缺而西京诸
宫尚积馀宝元帝之死一皆自焚历周至隋初并天下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0814-0129c.png
大业之始后主颇求其书往往有献之者及隋之季王
师入秦又于洛阳擒二伪主两京袐阁之宝扬都扈从
之书皆为我有太宗于右军之书特留睿赏贞观初下
诏购求始尽遗逸万几之暇备加执玩兰亭乐毅尤闻
宝重尝令榻书人汤普彻等榻兰亭赐梁公房玄龄已
下八人普彻窃榻以出故在外传之及太宗晏驾本入
玄宫至高宗又敕冯承素诸葛贞榻乐毅论及杂帖数
本赐长孙无忌等六人在外方有洎大圣天后御极也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0814-0129d.png
尤为宝啬平一龆龀之岁见育宫中窃睹先后阅法书
数轴将榻以赐藩邸时见令宫人出六十馀函于亿岁
殿曝之多装以镂牙轴紫罗标云是太宗时所装其中
有故青绫标玳瑁轴者云是梁朝旧迹标首各题篇目
行字之数章草书多于其侧贴以真字楷书每函可二
十馀卷别有一小函可有十馀卷记忆是有扇书乐
毅告誓黄庭当时私访所主女学问其函出尽否答云
尚有未知几许至中宗神龙中贵戚宠盛宫禁不严御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0814-0130a.png
府之珍多入私室先尽金璧次及书法嫔主之家因此
擅出或有报安乐公主者主于内出二十馀函驸马武
延秀久践北庭无功于此徒闻二王之迹强学宝重乃
呼薛稷郑愔及平一评其善恶诸人随事答称为上者
登时去牙轴紫褾易以漆轴黄麻纸标题云特健乐云
是北语其书合作者时有太宗御笔于后题之叹其雄
逸太平公主闻之遽于内取数函及乐毅等小函以归
延秀之死侧闻睿宗命薛稷择而进之薛窃留佳者十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0814-0130b.png
数轴薛之败也为簿录官所盗平一任柳州日与太平
子薛崇胤堂兄崇允连官说太平之败崇胤怀乐毅等
七轴请崇允托其叔驸马璥赂岐王以求免戾此书因
归邸第崇胤弟崇简娶梁宣王女主家王室之书亦为
其所有后获罪谪五溪书归御府而朝士王公亦往往
有之豫州刺史东海徐公峤之季子浩并有献之之妙
待诏金门家多法书见托斯文题其篇目行字列之如
后詹事张庭圭之家抑其次也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0814-0130c.png
   唐徐浩古迹记
自伏羲画八卦史籀造籀文李斯作篆书程邈起𨽻法
王次仲为八分体汉章帝始为章草名厥后流傅工能
间出史籀石鼓文崔子玉篆吕望张衡碑李斯峄山会
稽山碑蔡邕鸿都三体石经八分西岳光和殷华冯敦
等数碑并伯喈章草并为旷绝及张芝章草钟繇正楷
时莫并光卫觊索靖章草王羲之真行章草桓玄草谢
安王献之羊欣王僧虔孔琳之薄绍之真行草永禅师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0814-0130d.png
萧子云真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果师述师真行草
陆东之临书臣先祖故益州九陇县尉赠吏部侍郎师
道臣先考故洛阳刺史赠左常侍峤之真行草皆名冠
古今无与为比齐梁以后傅袐书跋尾徐僧权唐怀充
姚怀珍满骞朱异等署名太宗皇帝肇开帝业大购图
书宝于内库钟繇张芝芝弟昶王羲之父子书四百
卷及后魏晋宋齐梁杂迹二百卷贞观十三年十二月
装成部帙以贞观字印印缝命起居郎臣褚遂良排署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0814-0131a.png
如后
  司空许州都督赵国公臣无忌
  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师梁国公臣
   玄龄
  特进尚书左仆射申国公臣士廉
  特进郑国公臣徵
  𨒫人侯君集初同署(纪/后)
  中书令驸马都尉安德郡开国公臣杨师道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0814-0131b.png
  左卫大将军武阳县开国公臣李大亮
  光禄大夫礼部尚书河间王臣孝恭
  光禄大夫吏部尚书莒国公臣唐俭
  兼太常卿扶阳县开国男臣韦梃
从十三年书更不出外人莫直见至太定中则天太后
赏纳言狄仁杰能书仁杰云臣自幼以来不见好本只
率愚性何由得能则天乃内出二王真迹二十卷遣五
品中使示诸宰相看讫表谢登时将入至中宗时中书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0814-0131c.png
令宗楚客奏事承恩乃乞大小二王真迹敕赐二十卷
大小各十轴楚客遂装作十二扇屏风以褚遂良閒居
赋枯树赋为脚因大会贵要张以示之时薛稷崔寔卢
藏用废食叹美不复宴乐安乐公主婿武延秀在坐归
以告公主曰主言承恩未为富贵适宗令别得赐书一
席观之辍餐忘食及过明谒见颇有怨言帝令开缄倾
库悉与之延秀复会宾客举匮令看分散朝廷无复宝
惜太平公主取五帙五十卷别造北书四字印缝宰相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0814-0131d.png
各三十卷将军驸马各十卷自此内库真迹散落诸家
太平公主爱乐毅论以织成袋盛置于箱裹及籍没后
有咸阳老妪窃诸袖中县吏寻觉遽而奔趁妪乃惊惧
投之灶下香闻数里不可得后天宝中臣充使访图书
有商胡穆聿在书行贩古迹往往以织成标轴得好图
书臣奏直集贤令求书画玄宗开元五年十一月五日
收缀大小二王真迹得一百五十八卷大王正书三卷
(黄庭经第一画赞第二诰誓第/三臣以为画赞是伪迹不近真)行书二百五卷(并不著/名姓帖)
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0814-0132a.png
草书一百五十卷(以前得书/居第一)小王书都三十卷正书两
(论语一部并注一/卷写成为第一)
跋尾排署如后
  右散骑常侍崇文馆学士舒国公臣褚无量
  袐书监兼侍读昭文馆学士上柱国常山县公臣
   马怀素
  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公臣姚崇
  银青光䘵大夫行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0814-0132b.png
   监修国史上柱国许国公臣颋
  银青光禄大夫守吏部尚书兼侍中监修国史上
   柱国广平郡开国公臣璟
至十七年出付集贤院榻二十本赐皇太子诸王学士
十九年收入内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尚书左丞相
集贤大学士燕国公张说薨明年二月以中书令萧嵩
为大学士令访二王书乃于滑州司法路琦家得羲之
正书扇书一卷是贞观十五年五月五日扬州大都督
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0814-0132c.png
驸马都尉安德郡开国公杨师道进其褾是碧地织成
褾头一行阔一寸黄色织成云晋右将军王羲之正书
卷第四兼小王行书三纸非常合作亦既进奉赐路琦
绢二百匹萧嵩二百疋其书还出令集贤院榻赐太子
以下及潼关失守内库法书皆散失初收城后臣又充
使搜访图书收获二王书一百馀卷访黄庭经真迹或
云张通儒将向幽州莫知去处侍御史集贤直学士史
惟则奉使晋州推事所在博访书画悬爵赏待之时赵
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0814-0132d.png
城仓督𨼆没公货极多推案承伏遂云有好书欲请赎
罪惟则索看遂出扇书告誓等四卷并二王真迹四卷
问其得处云禄山下将过向太原停于仓督家三月馀
日某乙祇供称意有怀悦之心乃将此书相赠惟则将
至阙下肃宗赐绢百匹擢授本县尉臣从中书舍人兼
尚书右丞集贤学士副知院事改国子祭酒寻黜庐州
长史丞前伪迹臣所弃者尽被收买皆获官赏不复简
退人莫之知及土蕃入寇国籍无遗往往市廛时有真
卷十三 第 16a 页 WYG0814-0133a.png
迹代无鉴者诈伪莫分臣今暮年心惛眼暗恐先朝露
敢举所知其别书人谨录如右前试国子司业兼太原
县令窦蒙蒙第检校户部员外郎宋汴节度参谋窦泉
并久游翰苑皆好图书辨伪知真无出其右臣长男璹
臣教授幼勤学书在于真行颇知笔法使定古迹亦胜
常人其馀士庶之间应有精别之者臣所未见非欲自
媒天高听卑伏希俯察建中四年三月日
   壁书飞白萧字记
卷十三 第 16b 页 WYG0814-0133b.png
    唐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崔备
壁书萧字者梁侍中萧子云之所飞白也(张怀瓘书断/云飞白书变)
(楷制也宫殿题署势大/则径文字宜轻微不满)韩晋公领浙西之岁得于建邺
佛寺置之南徐官舍函以屋壁俯瞰坐隅及晋公入赞
庙谟启于私第朱方官吏俟其代者完葺旧府圬墁故
堂吏人以壁字昏蒙方以垩扫涂上时故殿中李侍御
士举为部从事以晋公翰墨代无等俦自护壁书施榻
于下耽玩研味略无已时士举重焉招而方得及士举
卷十三 第 17a 页 WYG0814-0133c.png
府除职停寓壁字于小吏之舍至甲申岁士举为江西
从事通好江淮时李评事约盛阅图书以示寮友士举
方以壁字言于坐中李君因而求之士举云得卿皇象
羊欣萧纶真草各一帖大郑画屏一扇即辍与之不尔
当自持去李君富于图书酷好选异遂以所求三帖并
小法画屏一扇易焉后十馀日壁书自吴负来士举于
道病卒向若李君不关雅迹士举不言此书即壁字为
朽坏于小吏之家逸品绝前贤之迹固知兴亡继绝后
卷十三 第 17b 页 WYG0814-0133d.png
不乏人工极艺精中必有物如以子云与国同姓所书
萧字图卷侧掠体法备焉信曩贤之妙门寔后代之茂
范其飞白书起于蔡中郎(蔡邕传诏门下见匠人以垩/帚成白心有悦焉归而为飞)
(白书汉末魏初皆以题署宫阙萧子良撰古今书体之/飞白书熹平年饰治鸿都门于时蔡邕方撰圣皇篇)
其后张礼敬王逸少子敬并称妙绝子云曲尽其法欧
阳率更云萧侍中飞白轻浓得中如蝉翼掩素其为前
贤所重如此嗟乎景峤此书今访天下绝矣惟此萧字
在于旧都三百年间竟无颓圯俾后之传授似阴有保
卷十三 第 18a 页 WYG0814-0134a.png
持余与李君寓家南徐邻而友善获观妙迹感其将坏
之壤晋公出之方绝之迹李君维之用徵其事故以文
志之
   唐中书舍人张弘靖萧斋记
陇西李君约于江南得萧子云书壁飞白萧字以笔势
惊绝遂匣而宝之其遇之之由则君之赞序与崔监察
备论之详矣君与字俱载舟还洛阳仁风里第思所以
尽其瞻玩置之之宜则箱椟临视不时有缄启动摇之
卷十三 第 18b 页 WYG0814-0134b.png
变遂特建精室陷列于垣复本书之意得遥睇之美寂
对虚牖势若飞惊虽烟雾交飞虬鸾萦动轻旆翻飏微
云捲舒不能状也李君以至行雅操知名当时逍遥道
枢脱落荣相识洞世表神交古人而风致之馀特精楷
𨽻所得魏晋以降名书袐迹多矣以不越于缣素之间
未为殊珍也盖壁字奇纵乃为希宝故异而宝之文而
志之意象所得非常域也夫萧之为字也切然而清于
文也蔚然而整宜乎铭壁宜乎命斋萧斋之名与此字
卷十三 第 19a 页 WYG0814-0134c.png
传矣
   唐太宗文皇帝飞白书记
太宗文皇帝飞白书十二句五十五字贞观十六年答
左散骑常侍刘洎之诏也吾观古之令王未尝不虚已
以纳谏古之良臣未尝不匪躬以尽直然后百度正九
有清由此也初太宗与公卿大臣往复古义以聪明待
臣下洎退而上书其大旨以为动神机纵天辨不若凝
旒虔襟以至公慎取舍而已沃心以纳优诏以答嘉其
卷十三 第 19b 页 WYG0814-0134d.png
忠故以诚词渥其礼故以手翰史臣寔录具载其事有
都官郎中窦泉者博古尚艺贞元初得其书于人间太
清宫道士卢元卿工为篆𨽻八分诸书其家法宝而藏
之久矣元和五年夏四月予以太常斋荐于宫师因出
以示予乃慗衣冠离次捧视且以见圣唐建巍巍无穷
之基在此编也至若缥缈鸿鶱之势轻浓蝉翼之状子
敬白而不飞子云飞而不白稽合众美载成绝艺又以
见哲王之馀裕书图之逸品也
卷十三 第 20a 页 WYG0814-0135a.png
   唐韩愈科斗书后记
愈叔父当大历世文辞独行中朝天下之欲铭述先人
功行取信来世者咸归韩氏于时李监阳冰独能篆书
而配同姓叔父择木善八分不问可知其人如不是者
不称三绝故三家子弟时往来贞元中愈事董丞相幕
府于汴州识开封令服之者阳冰子授余以其家科斗
孝经汉卫宏官书两部各一卷愈宝蓄之而不暇学后
来京师为四门博士识归公归公好古书能通之愈曰
卷十三 第 20b 页 WYG0814-0135b.png
书得其依㨿盖可称因进其所有书属归氏元和索愈
记不获让嗣为铭文荐道功德思凡为文辞宜略识古
字因从归公乞观二部书得之留月馀藉今进士贺拔
恕写以留尽得其十四五而归其书归氏十一月十六
日右庶子韩愈记
 
 
 书苑菁华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