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0814-006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书苑菁华卷七
               宋 陈思 撰
  书录
   唐张怀瓘二王等书录
夫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二王之书当世见贵献之尝与
简文帝十纸题最后云下官此书甚合作愿聊存之此书为
桓玄所宝玄爱重二王不能释手乃选缣素及纸书正行之
卷七 第 1b 页 WYG0814-0065b.png
尤美者各为一帙常置左右及南奔虽甚狼狈犹以自随将
败并投于江晋代装书真草浑杂背纸皱起范晔装特微为
小胜宋孝武又使徐爰措护十纸为一卷明帝料简旧秘并
遣使三吴鸠集散逸诏虞和巢尚之徐希秀孙奉伯等更加
编次咸以二丈为度二王缣素书珊瑚轴二帙二十四卷纸书
金轴二帙二十四卷又纸书玳瑁轴五帙五十卷并金题玉躞
织成带又扇书二卷又纸书飞白章草二帙十五卷并旃
檀轴又纸书戏字一帙十五卷并书之冠冕也自此
卷七 第 2a 页 WYG0814-0065c.png
以下别有三品书凡五十一帙五百二十卷并旃檀轴
其新购获者为六帙一百二十卷既经丧乱多所遗失
齐高帝朝书府古迹惟有十二帙以示王僧虔仍更就
求能者之迹僧虔以帙中所无者得张芝索靖卫伯儒
吴大皇帝景帝归命侯王导王洽王珉张翼桓玄等十
卷其与帙中所同者王恬王珣王凝之王徽之王允之
并奏入秘阁梁武帝尤好图书搜访天下大有所获以
旧装坚强字有损坏天监中敕朱异徐僧权唐怀充姚
卷七 第 2b 页 WYG0814-0065d.png
怀珍沈炽等析而装之更加题检二王书大凡七十八
帙七百六十七卷并珊瑚轴织成帙金题玉躞侯景篡
逆缄在书府平侯景后王僧辩搜括并送江陵承圣末
魏师袭荆州城陷元帝将降其夜乃聚古今图书十四
万卷并大小二王遗迹遣后阁舍人高善宝焚之吴越
宝剑并将斫柱乃叹曰萧世成遂至于此文武之道今
夜穷乎历代秘宝并为煨烬矣周将于谨普六茹忠等
招拾遗逸凡四千卷将归长安大业末炀帝幸江都秘
卷七 第 3a 页 WYG0814-0066a.png
府图书多将从行中道船没大半沦弃其间得在所馀
无几弑逆之后并归宇文化及至聊城为窦建德所破
并皆亡失留东都者后入王世充世充平始归天府贞
观十三年敕购求右军书并贵价酬之四方妙迹靡不
毕至敕起居郎褚遂良校书郎王知敬等于玄武门西
长波门外科简内出右军书相共参校令典仪王行真
装衣梁朝旧装纸见存者但裁剪而已右军书大凡二
千二百九十纸装为十三帙一百二十八卷真书五十
卷七 第 3b 页 WYG0814-0066b.png
纸一帙八卷随本长短为度行书二百四十纸四帙四
十卷四尺为度草书二千纸八帙八十卷以一丈二尺
为度并金缕杂宝装轴织成帙其书每缝皆用小印印
之其文曰贞观大令书不之购也天府之内仅有存焉
古之名书历代帝王莫不珍贵齐宋已前大有散失及
梁武帝鸠集所获尚不可胜数并珊瑚轴织成帙金题
玉躞二王书大凡二万五千纸元帝狂悖焚烧将尽文
皇帝尽价购求天下毕至大王真书惟得五十纸行书
卷七 第 4a 页 WYG0814-0066c.png
二百四十纸草书二千纸并以金宝装饰今天府所有
真书不满十纸行书数十纸草书数百纸共有一百一
十八卷张芝一卷张昶一卷并旃檀轴锦标而已既所
不尚散在人间或有进献多堆于翰林杂书中玉石混
居薰莸同器然书性不易不以宝之则工弃之则拙岂
徒书也人亦如之用舍行藏言行之间不可玷缺亦犹
兰桂虽在幽𨼆不以无人知而不芳也往在翰林中见
古钟二枚高二尺围丈馀上有古文二百许字纪夏禹
卷七 第 4b 页 WYG0814-0066d.png
功绩字皆紫磨金钿光彩射人似大篆而神彩惊人非
其时不敢闻奏然弃于泥土中久与瓦砾同也然滥吹
之事其来久矣且如张翼及僧惠式效右军时人不能辨
近有释智永临写草帖几欲乱真至如宋朝多学大令
其康昕王僧虔薄绍之羊欣等亦欲混其臭味是以二
王书中多有伪迹好事所书尤宜精审倘所宝同乎燕
石翻为有识所蚩也乾元三年五月日
   唐张怀瓘古贤能书录
卷七 第 5a 页 WYG0814-0067a.png
我唐四圣高祖神尧皇帝太宗文武圣皇帝高宗天圣
大圣皇帝鸿猷大业列乎册书多才能事俯同人境翰
墨之妙资以神功开草𨽻之规模变张王之今古尽善
尽美无得而称今天子神武聪明制同造化笔精墨妙思
极天人或颂德铭勋函耀金石或恩崇惠褥载锡侯王
赫矣光华悬诸日月然犹进而不已惟奥惟玄非区区
小臣所敢扬述
 神品二十五人
卷七 第 5b 页 WYG0814-0067b.png
  古文一人   史籀
  籀文一人   史籀
  小篆一人   李斯
  八分一人   蔡邕
  𨽻书三人   钟繇  王羲之  献之
  行书四人   王羲之 献之  钟繇
         张芝
  章草八人   张芝  杜度  索靖
卷七 第 6a 页 WYG0814-0067c.png
         王羲之 崔瑗  卫瓘
         皇象  王献之
  飞白三人   蔡邕  王羲之  献之
  草书三人   张芝  王羲之  献之
 妙品九十八人
  古文四人   杜林  卫宏  邯郸淳
         卫恒
  大篆四人   李斯  赵高  蔡邕
卷七 第 6b 页 WYG0814-0067d.png
         邯郸淳
  小篆五人   曹喜  蔡邕  邯郸淳
    崔瑗  卫瓘
  八分九人  张昶  皇象  师宜官
    梁鹄  邯郸淳  韦诞  钟繇
    索靖  王羲之
  𨽻书二十五人  张芝  钟会  卫瓘
    蔡邕  邯郸淳 韦诞 荀与 谢安
卷七 第 7a 页 WYG0814-0068a.png
    羊欣  王洽  王珉  薄绍之
    宋文帝 卫夫人 胡昭 曹喜 谢灵运
    王僧虔 孔琳之 萧子云 褚遂良
    虞世南 陆柬之 释智永 欧阳询
  行书十六人 刘德升 卫瓘 胡昭 钟会
    王珉  谢安 王僧虔 王洽 羊欣
    薄绍之 孔琳之 虞世南  阮研
    欧阳询 陆柬之 褚遂良
卷七 第 7b 页 WYG0814-0068b.png
  章草八人  张旭 钟会 韦诞 卫恒
    郤愔  张华  魏武帝  释智永
  飞白五人  萧子云 张宏 韦诞 欧阳询
    王廙
  草书二十二人  索靖  卫瓘  嵇康
    张旭  钟繇  羊欣  薄绍之
    钟会  卫恒  荀舆  桓玄
    谢安  孔琳之 虞世南 王珉
卷七 第 8a 页 WYG0814-0068c.png
    王洽  谢灵运 张融  阮研
    王僧虔 欧阳询 释智永
 能品一百六人
  古文四人  张敞  卫觊  卫瓘
        韦昶
  大篆六人  胡昭  严延年  韦昶
        班固  欧阳询
  小篆十二人  卫瓘  韦诞  皇象
卷七 第 8b 页 WYG0814-0068d.png
    张宏  许慎  班固  傅玄
    刘劭  张弦  范晔  萧子云
    欧阳询
  八分三人  毛宏  左伯  王献之
  𨽻书二十三人  卫恒  张昶  王廙
    庾翼  郤愔  王濛  卫觊
    张彭祖 阮研  陶弘景 王修
    王褒  王恬  李式  傅玄
卷七 第 9a 页 WYG0814-0069a.png
    杨肇  王承烈 庾肩吾 薛稷
    孙过庭 释智永 高正臣 卢藏用
  行书十八人  宋文帝  王导 司马攸
    王修 释智永 萧子云 萧思话
    齐高帝 陶弘景 王承烈 孙过庭
    汉王元昌 高正臣 薛稷 裴行俭
    王知敬 释智果 卢藏用
  章草十五人  罗晖  赵袭  徐翰
卷七 第 9b 页 WYG0814-0069b.png
    庾翼  张超  王濛  卫觊
    崔实  杜预  萧子云 陆柬之
    欧阳询 王承烈 王智  裴行俭
  飞白一人  刘劭
  草书二十五人  王导  陆柬之 何曹
    杨肇  郤愔  庾翼  王愔
    王廙  司马攸 李式  宋文帝
    萧子云 宋令文 齐高帝 谢眺
卷七 第 10a 页 WYG0814-0069c.png
    庾肩吾 萧思话 范晔  孙过庭
    梁武帝 高正臣 王智敬 裴行俭
    释智果 卢藏用
右包罗古今不越三品工拙伦次迨至数百且妙之企
神非徒步骤能之仰妙又甚规随每一书之中优劣为
次一品之内复有兼并至如神品则李斯杜度崔瑗皇
象卫瓘索靖各惟得其一史籀蔡邕钟繇得其二张芝
得其三逸少子敬并各得其五考多之类少妙之况神
卷七 第 10b 页 WYG0814-0069d.png
又上下差降昭然可悉也他皆放此后所传则当品之
内时代次之或有纪名而不评迹者盖古有其传今绝
其书粗为斟酌列于品第但备其本传无别商𣙜然十
书之外乃有龟蛇麟虎云龙虫鸟之书既非世要悉所
不取也
   唐朝叙书录
贞观六年正月八日命整理御府古今二书钟王等真
迹得一千五百一十卷至十年太宗尝谓侍中魏徵曰
卷七 第 11a 页 WYG0814-0070a.png
虞世南死后无人可论书徵曰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
王逸少之体太宗即日召令侍书尝以金帛购求王羲
之书迩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当时莫能辨其真伪
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
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大宗自为真草书屏风以示群
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初购求人间书凡真行二百/九十纸装为七十卷草二千)
(纸装为八千卷每听/览之暇得临玩之)尝谓朝臣曰书学小道初非急物
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萟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
卷七 第 11b 页 WYG0814-0070b.png
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朕少时为公子频遭陈敌义
旗之始及平寇乱执金鼓必自指挥观其阵即知其强
弱每取吾弱节其强以吾强对其弱敌犯我弱追奔不
踰百数十步吾击其弱必突过其阵之背而反击之无
不大溃多用此制胜思得其理深也今吾临古人之书
殊不学其形势佳在求其骨力及其得骨力而形势自
生耳然我之所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初置弘文/馆选贵臣)
(子弟有性识者为学士内出书命之令学及人/间有善书者追徵入馆十数年间海内从风矣)
卷七 第 12a 页 WYG0814-0070c.png
至十八年二月十七日召三品已上赐晏于玄武门太
宗操笔作飞白书众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竞取散骑常
侍刘洎登御床引手然后得之其不得者咸称洎登御
床罪当死请以付法太宗笑曰昔闻媫妤辞辇今见常
侍登床
龙朔二年四月上自为书与辽东诸将谓许敬宗曰许
圉师尝自爱书可于朝堂开示圉师见甚惊喜私谓朝
官曰圉师见古迹多矣魏晋以后惟称二王然逸少多
卷七 第 12b 页 WYG0814-0070d.png
力而少妍子敬多妍而少力今观圣迹兼绝二王凤翥
鸾回实古今书圣也
神功元年五月上谓凤阁侍郎王方庆曰卿家多书合
有右军遗迹方庆奏曰臣十代再从伯祖羲之书先有
四十馀纸贞观十二年太宗购求先臣并以进讫惟有
一卷见在今进臣十一代祖导十代祖洽九代祖珣八
代祖昙七代祖僧绰六代祖仲宝五代祖骞高祖规曾
祖褒并九代三从伯祖晋中书令献之已下二十八人
卷七 第 13a 页 WYG0814-0071a.png
书共十卷并进上御武成殿示群臣仍令中书舍人崔
融为宝章集以叙其事复以集赐方庆当时举朝以为
荣也
   唐韦述叙书录
开元十六年五月内出二王真迹及张芝张昶等真迹
总一百五十卷付集贤院令集字榻进寻且依文榻两
本进内分赐诸王后属车驾入都却进真本竟不果进
自太宗贞观中搜访王右军等真迹出御府金帛重为
卷七 第 13b 页 WYG0814-0071b.png
购赏由是人间古本纷然毕进帝令魏少师虞永兴褚
河南等定其真伪右军之迹凡得真行二百九十纸装
为七十卷草书二千纸装为八十卷小王及张芝等亦
各随多少勒为卷帙以贞观字为印印缝及卷之首尾
其草迹又令河南真书小字帖纸影之其古本亦有是
梁隋官本者梁则满骞徐僧权沈炽文朱异隋则江总
姚察等署记其后太宗又令魏褚等卷下更署名记其
后兰亭一时相传云将入昭陵玄宫长安神龙之际太
卷七 第 14a 页 WYG0814-0071c.png
平安乐公主奏借出外榻写乐毅论因此遂失所在开
元五年敕陆元悌魏哲刘怀信等检校换标分一卷为
两卷总见在有八十卷馀并坠失元悌等又割去前代
名贤押署之迹惟以已之名氏代焉上自书开元二字
为印以印记之右军书凡一百三十卷小王二十八卷
张芝张昶书各一卷右军真行书惟有黄庭告誓等四
卷存焉萧令寻奏滑州人家藏右军扇上真书宣示及
小王行书白骑遂等二卷敕命滑州给驿赍书本赴京
卷七 第 14b 页 WYG0814-0071d.png
其书扇有贞观旧裱织成题字奉进上书本留内赐绢
一百疋以遣之亦竟不问得书所由
   唐卢元卿法书录
 晋平南将军荆州刺史琅琊王廙字世将书一卷
   沈炽文   满骞   徐僧权
 贞观十三年十二月十九日起居郎臣褚遂良
 司空许州都督赵国公臣无忌
 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师梁国公臣玄
卷七 第 15a 页 WYG0814-0072a.png
 龄
 特进尚书右仆射申国公臣士廉
 特进郑国公臣徵
 吏部尚书公(逆人侯君集名初同署犯法后/揩名尚书字已不似有而暗)
 中书令附马都尉安德郡开国公臣杨师道
 左卫大将军武阳开国公臣李大亮
 光禄大夫户部尚书莒国公臣唐俭
 光禄大夫礼部尚书河间郡王臣孝恭
卷七 第 15b 页 WYG0814-0072b.png
 刑部尚书彭城县开国公臣刘德威
 兼太常卿扶阳县开国男臣韦挺
 少府监安昌县开国男臣冯长命
 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佐丞济南县开国男臣康皎
 齐高帝姓萧氏讳道成字绍伯书一卷
 开元五年十一月五日陪戎副尉臣张善庆装
 文林郎直秘书省臣王知逸监
 宣义郎行左司禦率府录事参军臣刘怀信监
卷七 第 16a 页 WYG0814-0072c.png
 宣德郎行左骁卫仓曹参军臣陆元悌监
 承议郎行右金吾卫长史臣魏哲监
 右散骑常侍崇文馆学士上柱国舒国公臣褚无量
 秘书监侍读昭文馆学士上柱国常山县开国公臣
 冯怀素
 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梁国公臣姚崇
 银青光禄大夫行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
 修国史上柱国许国公臣苏颋
卷七 第 16b 页 WYG0814-0072d.png
 银青光禄大夫守吏部尚书兼侍中监修国史上柱
 国广平郡开国公臣朱璟
右按工部侍郎韦公云贞观中搜访王右军等真迹出
御府金帛重为购赏人间古本纷然毕集太宗令魏少
师虞永兴褚河南等定其真伪右军之迹凡得真行二
百九十纸装为七十卷草书二千纸装为八十卷小王张
芝等亦各多少勒为卷帙以贞观字为印印缝及卷之
首尾其草迹又令河南真书小字帖纸影之其古本亦
卷七 第 17a 页 WYG0814-0073a.png
有是梁隋官本者梁则满骞徐僧权沈炽文朱异隋则
江总姚察等署纪太宗又令魏褚等卷下更署名记开
元五年敕陆元悌魏哲刘怀信等检校换标分一卷为
两卷总见在有八十卷馀并坠失元悌等又割去前代
名贤押署以己名氏代焉上自书开元二字为印记之
王右军书凡一百三十卷小王二十八卷张芝张昶书
一卷徐会稽云太宗大购图书内库有钟繇张芝张昶
王羲之父子书四百卷及汉魏晋宋齐梁杂迹三百卷
卷七 第 17b 页 WYG0814-0073b.png
贞观十二年十一月装成部帙以贞观字印缝命起居
郎褚遂良排署元卿见建中已后翰林中杂迹用翰林
印印缝茹兰芳等署名又云贞元十一年正月于都官
郎中窦众兴化宅见王廙书钟会书各一卷武都公李
造押名又两卷并古锦标玉轴每卷十馀人书内一卷
开皇十八年押署府内史薛道衡署名前后所见贞观
十三人及开元五年书法跋尾题署人名或人数不同
今具如前(建中二年正月二十一日知书楼直官臣刘/逸江贺遂良等检校副使掖庭令臣茹兰芳)
卷七 第 18a 页 WYG0814-0073c.png
(副使内等伯臣宋游瑰是杂迹/卷上跋元和三年四月五日)
 晋右将军会稽内史赠金紫光禄大夫琅琊王羲之
 字逸少书一卷四帖
 贞观十四年三月二十三日臣蔡撝装
 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申国公臣士廉
 特进郑国公臣徵 逆人侯君集(犯法后/揩印)
 中书令驸马都尉安德郡开国公臣杨师道
 右屯卫将军上柱国通川县开国男臣姜行本
卷七 第 18b 页 WYG0814-0073d.png
 起居郎臣褚遂良
 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师上柱国梁国
 公臣玄龄
右前件卷是官库目录第三十共四帖都一百六十一
字玳瑁轴古锦标有贞观印字及李氏印谨具跋尾如
前元和三年四月六日卢元卿记
 
 书苑菁华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