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a 页 WYG1328-079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松泉集卷十

  吏部尚书汪由敦撰

  序三

  查氏族谱序

  查氏远有代绪其来新安自安阳令义祖公始也迁休
宁自长史昌公始也卜居邑治之偏道公次子大理评
事循之始也迨宋之季支裔弗延有来自夏曰顺公以
卷十 第 1b 页 WYG1328-0790d.png
甥祢舅厥嗣日衍奉为别祖今城西之查则自顺公始
也其以科名起家自元岳公始也奉先收族建祠肇祀
厥考灵川公之志而成之者元岳公也顺公至元岳公
历十有一世溯而上之以述所自沿而下之以详所属
昭穆有图支派有系葬有纪仪有书谱牒井然自元岳
公始也由明神宗丙午至于今阅两甲子百三十馀年
子孙守之弗替加塈涂焉以书来属纪其事者吾外舅
渐陆公之弟西圃翁也元岳公以名孝廉家食颐志再
卷十 第 2a 页 WYG1328-0791a.png
传而中落吾外舅奋自振拔西圃翁继之乃益振而其
季兄南浦公以邑诸生食古戢耀传其子奕梁少年进
士为名庶常查之望日高而西圃翁诸子群从负材竞
爽盖自元岳公而下六七传而益昌且炽正未有量也
夫千寻之木历岁久而枝叶茂者植根深也千里之流
分派远而波涛壮者浚源长也根不植而加戕焉虽蟠
木必菑源不浚而日阏焉虽巨渎必竭族之大也支派
衍而愈蕃则人心亦日以涣有人焉萃其涣以为之始
卷十 第 2b 页 WYG1328-0791b.png
所冀来者之保守厥绪以相嬗于无穷耳后此或数十
百人而得一人焉或数世得一人焉或数十世得一人
焉念祖宗之所贻留而推而大之以芘其族于是而数
世数十世之涣者复萃相亲爱如祖考时也诗曰子子
孙孙勿替引之所谓无不尔或承也又曰以嗣以续续
古之人所谓无忝尔祖也西圃翁之侨于粤也族之就
而谋所以为生者翁必熟为筹曰先人之裔不可以异
视也亲党之就之者筹之一如其族曰吾祖先之姻娅
卷十 第 3a 页 WYG1328-0791c.png
不可以漠视也自吾婿于查垂卌年翁自壮而老其用
意周以挚而为力博以久有古长者风故于宗谱之辑
不以自耀而欲使来者之共喻其意也此序之不可以
已也吾乡聚族而处祠宇之宏侈峻丽村落相望吾谓
厚其族者不惟土木崇饰之务而能实用其心与力如
翁之摰且久则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寿终遂养利及
无告敬先收族道在此而不在彼也故于记查氏之谱
而不禁有慨其言之至以由敦之无似蒙藉先荫以至
卷十 第 3b 页 WYG1328-0791d.png
于今而迄未能推而大之以庇吾族人此则言之而颜
汗者究言之亦以见所志也

  徐氏族谱序

  徐氏之在会稽太末者率祖偃王而为柏翳之苗裔昌
黎韩子之文其碑者可考也于潜之西曰景村者自越
之马堰来迁聚族于斯几百年矣其始迁者曰敬初公
至于今凡十馀世族之人以耕读世其家被服儒素游
黉序者前后相望郡邑行乡饮酒礼择宾介多求之徐
卷十 第 4a 页 WYG1328-0792a.png
氏故景村之徐虽未尝有高科显仕而已为一邑望族
族有曰潜昭翁名万儒者与余相见于京师翁淳悫笃
行人也奉其所藏续修家谱请序于余余惟谱牒之作
非徒辨族别系明所自来而已盖将发潜阐幽光昭前
人之令绪以示子孙俾滋培封植之以崇衍于勿替也
爱树者勿拜其枝庇本者必繁其叶故为谱牒所以致
其敬于祖宗也实所以广其爱于后嗣也夫高明之家
贵盛显赫列鼎撞钟建麾拥节七叶金貂炙手可热然
卷十 第 4b 页 WYG1328-0792b.png
而族属乖离家庭否隔识者忧之谓其本实先拨也若
夫农力于田商贾勤其业士绩学以俟时相劝以仁相
先以让相规以礼相勖以义父安其子兄友其弟夫刑
其家甥舅亲戚师儒朋友各得其序含淳导和息嚣止
争沐浴帝泽咏歌太平而更有老成寿耇之人相与修
高曾之家法联涣散之人心譬如根既深矣而灌溉之
不已其发荣滋长有不异于凡为木者哉崇山邃谷之
中大木名材凌霜雪历寒暑而莫之顾一旦搆建章馺
卷十 第 5a 页 WYG1328-0792c.png
娑神明之观般倕匠石不能舍是而他求母谓景村之
族之久閟而未发也愿因翁以谂诸其族之人

  盛氏族谱序

  自隋唐而降官无簿状家无谱系世之为人子孙能如
郯子之识其先者什无五六焉故探盛氏渊源者佥自
周穆王盛姬始信斯言也是犹司马迁序其祖之自晋
奔魏扬子云序其祖之食采晋阳为扬侯而为张平子
所呵也古者别生分类而作汨作夏书云锡土姓周官
卷十 第 5b 页 WYG1328-0792d.png
命小史掌奠系世辨昭穆春秋传天子建德因生赐姓
胙土命氏郑渔仲广众仲之说志氏族者凡三十有二
类未闻以天子之姫为得姓受氏之先者故谓盛氏始
自盛姬其言荒诞不足信矣周富辰之諌襄王也举文
昭十六族而郕位其三郕叔武为文第五子后去邑为
成楚成得臣得大心齐景时成覸魏著作郎成淹并其
后是郕后为成也而公羊传鲁庄八年齐灭郕何劭公
注云郕去邑加皿曰盛盛为郕叔之苗裔正夹漈氏族
卷十 第 6a 页 WYG1328-0793a.png
志所云以国为氏者也厥后若汉廷尉吉吴郡守孝章
晋孝子子翁唐总管彦师德善彰闻才名卓杰勋猷烂
如宋同平章事文肃公世居广陵故广陵之盛尤著其
𨽻籍广陵之江都海门自广陵徙皖之桐城苏之昆山
浙之秀水若治若于亮若华二之裔孙若符升若民誉
科名甲第爵秩里居已载濑阳任太宗伯序盛氏同宗
录中至毗陵一支则明都督公庸自广陵徙金陵子延
三再徙武进城南之花墅是为常始迁祖外此若梁溪
卷十 第 6b 页 WYG1328-0793b.png
之盛家巷宜兴之岊亭以暨靖江之聚族而居者科名
甲第与桐城秀水昆山埒若姚亮若大圩荡若马公桥
其先幼清公举于万历间为州别驾则又花墅之分支
也花墅自延三而下单传凡五世至巽溪始举丈夫子
四遂成四大分巽溪之子南泉尤杰出其子姓繁衍文
学代兴郡人孙文介公表其墓至今读其文知盛氏之
发祥有自而南泉之孙铁岩光明磊落劲直不阿偕族
兄绍先族侄采儒创兴祠宇缀辑谱系规模大定今其
卷十 第 7a 页 WYG1328-0793c.png
子若孙某等缵承先志紏合族人鸠工庀材搆门堂造
龛主轮奂鼎新而谱系之未就者丝牵绳贯派别支分
昭穆有序嫡庶有差祠墓有图家训有则艺文有志祭
田若干亩开载谱之左方俾子孙世守戒勿鬻毗连花
墅之塘田若圣庙村若纪墅周遭四里许朴者力于农
秀者饩于学而铁岩之孙曾俱以文名著相继登甲乙
科且其族内行醇懿闺闱整肃以贞节 旌于 朝者
坊标森立呜呼是可为法于乡邦也乙丑秋盛氏族谱
卷十 第 7b 页 WYG1328-0793d.png
成通家子纲请序于余余惟古者奠系世志坟墓别昭
穆贤者表其德不肖者没其名俾览者忠厚悱恻之情
油然自动今观厥谱其亦犹行古之道也夫

  黄氏族谱序

  吾徽黄氏自晋新安太守曰元集始家于郡四传曰碧
璇迁郡之黄墩又十传曰益谦迁吾邑西涌益谦之孙
曰文昶又从西涌迁古林古林之黄自此始其谱则创
于文昶十六世孙叔宗修于叔宗从孙世瑞语具详乡
卷十 第 8a 页 WYG1328-0794a.png
先辈程篁墩先生所为序中越今又二三百年黄之世
次日益多子姓日益众观察君凝道复鸠族人修之谱
既成来请为其序吾徽著姓巨族视他郡特盛代序远
者二三千年近亦数百年族之人多者数万少亦万计
而其中贵盛殷富者复邑屋相望如古林黄其一也今
世称甲族者所在多有顾往往不如吾徽之盛间尝推
其故吾徽山川翕聚风气独近古其人多愿而朴士者
勉文行农者惜物力贾者勤贸迁不然者以为戒其族
卷十 第 8b 页 WYG1328-0794b.png
又多聚处而亲睦病相急死相葬婚嫁相馈遗有无相
周恤不然者以为非我族类是故愿朴则其质厚亲睦
则其气和气和则无凋悴天札之相耗而生息蕃质厚
则无儇巧佻薄之自戕而传绪永所由风气之淳蔚为
福泽保世滋大有𡙆且炜而族姓甲他郡也篁墩序称
黄之先有伯固后圃诸公或以礼学倡或以行谊著其
培厚而养和也远矣今之椒衍而瓞绵者皆其种德之
所发生也裘冶而箕弓者皆其诒庆之所贯输也火之
卷十 第 9a 页 WYG1328-0794c.png
灼也膏之而愈明水之灏也浚之而愈盈黄氏子孙益
传其薪益导其源其光远而流长也宁可量乎夫创之
于方兴者难而衍之于既盛者易然创之难而方兴之
势之至于盛也反易衍之易而既盛之势之趋于衰也
亦不难在黄氏子孙共勉之而已矣观察君之为是举
也非徒以誇耀门第将使后之人溯伯固诸公之贻榖
相与勉为风气之厚以共昌其宗绪余故趣举吾徽族
姓之所以盛者以谂诸其后之人且以为凡吾徽之冠
卷十 第 9b 页 WYG1328-0794d.png
族劝

  送秦树峰南还序

  余来京师五六年迂昧自守未尝出交当代名公钜人
维给事中南沙秦先生时时顾余邸塾因与公子树峰
游秦氏自有明之盛以迄于今名德贵仕辉映中吴给
事父子先后簪笔禁林以博雅负海内望树峰濡染家
学被服儒者恂恂善下诎然不自多其所有而慕悦端
士与相切劘殷然如恐不及盖其用志方锐而绩学甚
卷十 第 10a 页 WYG1328-0795a.png
劬信乎能称其家法朋游中可畏友也久之奉给事之
命还梁溪而亲迎焉过余索诗为赠余观新婚之诗莫
善于小雅之车牵其曰德音来括曰令德来教谓其德
足以配君子而又有以助成君子之德则宜其有燕誉
歌舞之乐也然淑女不敢自谓其德足以助君子而又
欲其君子求贤以自助焉故其卒章曰高山仰止景行
行止而孔子叹之以为好仁之至谓其内有贤助而友
之贤者由是而益亲也夫惟有淑女助之于内良友助
卷十 第 10b 页 WYG1328-0795b.png
之于外而君子之德成焉故曰觏尔新婚以慰我心乐
贤助也郑之鸡鸣亦曰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
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贤妇之
助其君子无不欲其亲贤友善而善结其欢心此其不
流于宴昵之私为可通于卜氏贤贤之义矣树峰能自
取友而又得嘉耦以为之助德之成也何可量哉古之
人赋诗不必已作余不工为曼丽之辞而辱树峰知厚
不能已于言也于其行述所业以相质亦庶几风人之
卷十 第 11a 页 WYG1328-0795c.png
旨云

  送杨恬庵广文序

  圣天子躬尧舜之德思以跻一世于和厚之俗

  诏天下有司举孝廉方正之士以示风厉于是安徽抚
臣以吾姻杨君恬庵应

  天子召见授以儒学教谕俾得推所有以淑诸人杨君
既受

  命治装南旋诸同人为歌诗赠行而属序于余盖自乡
卷十 第 11b 页 WYG1328-0795d.png
举里选之义不行而里党无定论敦行修洁之士不求
表襮于世世亦不之知士君子从而引重之曰若者孝
若者廉若者方正流俗或从而姗笑之忌嫉之甚或诋
毁之所谓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者往往而是然使古
之君子处此盖不之恶也何也曰吾修吾实以胜之而
已矣杨君行孚于里党郡邑之有司以至封疆大吏考
其实而达之于 朝集九卿侍从之臣于阙门覆验之
无异词遂得

卷十 第 12a 页 WYG1328-0796a.png
  赐见穆清之地授秩以行其于遇也荣矣世之士乌得
而不责其实夫无其实而冒居之者诬也名成而隳其
实者伪也君子务实胜恒汲汲焉不敢以自弛也教学
之任所以推其实以为多士率扬子云日师者人之模
范也实可不务乎杨君曰益修其实以教育多士岂惟
承学者得所师里党之人习其行而心服焉从而效慕
之浇漓之俗庶可挽乎是

  明诏之所深望也杨君其勉旃

卷十 第 12b 页 WYG1328-0796b.png
  恩益会引

  不肖少慕范文正公义田以为士君子当奉为师法顾
通籍三十馀年力有未逮丁丑春扈

  跸南巡蒙

  恩给假旋里瞻扫先茔盖自己酉至今忽忽二十有九
年矣惕然恐岁之不吾与因检积年俸

  赐所入暨亲友赠赆之馀得千金输之祠中立会曰恩
益岁收什一之息以备用族人遇婚丧事门长房长具
卷十 第 13a 页 WYG1328-0796c.png
帖向本家支取于二年后起支谨其出内之数而书之
册会计之日发帖对册无或敢私籍其馀归来岁之用
通五年之赢作正取息值良田平价则以置田而课其
租入凡此皆出自

  君恩俾族人共沐馀波式均且溥易曰天施地生其益
无方凡益之道要于可久非沟浍之盈取快目前已也
夫使力沛然其有馀泽及三党固古人所优为予取予
求何难属餍而清时宦况节啬辛勤仅以有此我宗支
卷十 第 13b 页 WYG1328-0796d.png
繁衍大半食贫自顾微薄诚不足以遍给不得不节以
定数虽涓涓细流求为可继其相与维持培护永永勿
替是所厚期于族中哲彦或同志有力暨我后人能推
阐予志如高义园故事即阅千年必要有所托始幸勿
以少而忽诸设有弗类起觊觎之念族之人共纠之既
输之公我子孙不得过问即至不能自存欲藉以肥己
者非吾子孙也馀详条例中是为引

  徐封翁寿序(代)

卷十 第 14a 页 WYG1328-0797a.png
  编修徐君晋叔以雍正二年成进士余时忝司试事与
编修有通家之契因以知其尊人先生今年秋八月先
生周甲之辰诸与编修游者请予言寄归为先生寿予
尝谓章服以为华禄糈以为富四海之内仰盛名而望
德泽此仕宦者之宠而林泉之乐歉焉职业不以撄其
心责守不以系其念优游俯仰荫嘉树而濯清泉此隐
居者之适而轩冕之奉缺焉二者交相羡而不能相兼
兼之者惟致仕之老与封君为然然致仕者必待其年
卷十 第 14b 页 WYG1328-0797b.png
之至年至矣而任重者不能去力未衰者又不忍去其
得遂所请若汉二疏唐贺监杨少尹之流盖千百中一
二人而已惟封君者以事业勋名付诸其子若孙其身
翛然事物之表而享有禄秩之荣都通显而不任其劳
荷宠命而不专其责上焉者尧舜其君民施所有于天
下后世不必其出之自己而不啻若自己出也君若民
与夫天下后世之归美于其人者必先归美焉名与实
俱隆事与志兼遂此其乐有非夫致仕者之所敢望矣
卷十 第 15a 页 WYG1328-0797c.png
惟其时之早暮不同而所遇之丰啬异致必其为日久
而获报丰乃以惬人子之大愿是封君者天下之乐而
得之发齿未艾者为尤乐也先生少以经术有名诸生
间尤长于诗长篇小律往往传诵人口性潇洒不问生
产视世俗荣利泊如也年未五十而编修举于乡遂谢
去经生业所著诗益富淑配某夫人同德偕老备家庭
之乐次君书年亦举于乡而编修典试江右衡文大藩
声誉日起今以才品推择治事所至正未可量先生含
卷十 第 15b 页 WYG1328-0797d.png
淳养素享编修之禄养啸歌自适于丘园林壑之间者
迄今十馀年神明意气视昔益盛进而耄耋期颐遥遥
复数十年然则所谓为时久而获报丰惬人子之大愿
者当于先生验之其出所有以自见而归美于先生则
在编修昆弟勉之而已

  陈九龄尊人寿序

  福清陈生以丙辰南宫出吾门既释褐会

  诏选学行修洁之士充咸安宫教习生首预选中遂留
卷十 第 16a 页 WYG1328-0798a.png
京师而生以太翁海鹤先生年益高定省之思日益切
将请假归翁手书亟止之乃弗果今年秋生谒予曰九
龄奉家大人教督切祗事夙夜惟谨弗敢言其私惟是
家大人览揆之辰九龄弗获洗腆博堂上欢心切切不
能自己家大人生平无所嗜所嗜惟在文字诚得大人
先生一言邮归张庭除间晨夕顾之虽九龄日侍膝下
弗啻也敢以请予闻君子之事亲也乐其心弗违其志
生之恪其厥职而不以私归也弗违太翁之志也翁之
卷十 第 16b 页 WYG1328-0798b.png
心惟文字之好而生丐文以娱之乐其心也抑翁之所
乐岂独在文字已哉予闻翁之事母太孺人也朝夕弗
忍去左右翁少孤太孺人抚之以有立母子相依倚为
命翁每举于乡太孺人辄举手祝曰必无售售则驰驱
王事是无老身也翁盖终太孺人身未尝远去其天性
纯笃如此至其教子也所期待之者远且大方仪封张
清恪公开府八闽以正学倡导后进生甫龆龀太翁携
之游其门清恪公顾待之若成人及移节吴下翁以侍
卷十 第 17a 页 WYG1328-0798c.png
太孺人故留弗行而命生从游学紫阳书院故生于儒
先之学远有端绪然则翁之所嗜岂独在文字哉夫以
童稚之年顾复依恋恒情所难免而翁不畜以凡近陟
峻岭浮曲江不远千里使从受业于宗工钜人其厚期
生何等也矧今成进士隶名天官以德行道艺训贵游
子弟之尤俊异者传餐续食给室庐以居日出入于金
铺玉磩之间从容出所有以与国子诸子相辅勉翁之
所期于生者不已稍慰矣乎所以乐其心者将不在是
卷十 第 17b 页 WYG1328-0798d.png
乎然则生之思念太翁也与翁之孝养太孺人其根于
天性一也孝子不匮永锡尔类生于是乎克类矣生之
勤于事而弗忍私也且思以尺寸自显而归其善于亲
以慰太母之勤也则翁之素善教也教诲尔子式榖似
之非翁之式而奚似之有今翁花甲有期生年亦行四
十而奉翁之教无异童时之游清恪之门也则所以乐
其心不违其志者生其心体之而致行之弗徒文字之
娱云尔矣予于生忝一日之长因生之言有以知翁之
卷十 第 18a 页 WYG1328-0799a.png
心世俗所称难老之祝显荣烜赫之事盖不足为翁陈
也翁其谓之何

  查西圃先生七十寿序

  圣天子四十万寿之年元气融盎滋液渗漉瀛寰内外
熙然太和岁八月吾外舅之弟西圃翁寿跻七十群从
族姓以及姻娅亲党咸鞠𦜕奉觞堂下由敦系官于朝
不获与宾从之列顾以密戚介大年祝嘏颂德于情有
不能已者由敦之婿于外氏也今四十馀年盖自未议
卷十 第 18b 页 WYG1328-0799b.png
婚之前曾一识翁面迨为馆甥则翁已游岭南丁酉以
后由敦往来京师通籍入仕非奉使不得为远游无缘
与翁接笑语通殷勤之欢岁时修问又或以岭海间隔
书信不时至然翁笃姻旧其视诸女也犹已女虽相距
数千里犹同闾闬由敦之视翁也亦不啻日聆翁之謦
欬翁性乐易谆摰周恤族党意恳恳恒有馀交友朋必
全终始粤之士大夫无不称为厚德长者是以康强矍
铄神明如少壮人诸子林立孙枝蔚然咸以谓翁盛德
卷十 第 19a 页 WYG1328-0799c.png
之所致也自雍正庚戌翁五十寿由敦谒今予告太保
相国张公为文以寿阅乾隆庚申寿六十由敦自为文
以寿忽忽遂及十年复操觚为侑爵之辞窃以自幸顾
自念行且六十其视前十年为何如者昔震川归氏数
称寿之文诋其无情实而为曼辞吾家钝翁亦云然由
敦则谓有德者举其德足以致劝而言情者述亲串之
款曲抚岁月之峥嵘弥亲切而有味顾其情何如耳抑
于兹重有感者古人七十而悬车记曰七十曰老而传
卷十 第 19b 页 WYG1328-0799d.png
盖壮而游老而休造物自然之数而仔肩重者恒不获
如古所云虽欲恝然置之而势有所不可松萝白岳云
山万里未尝不寤寐以之回忆与翁相晤时俯仰五十
馀年异日倘得及悬车之期优游故乡登来茹之堂为
翁称八十寿翁其倘有意乎前者楚民汤大云寿百有
四十携子走京师

  天子嘉之命由敦书再阅古稀匾额为之表坊今年扈


卷十 第 20a 页 WYG1328-0800a.png
  巡五台过唐寿民刘永寿年百有五岁扶杖迎

  銮赐之金予食复

  御制诗以纪奉

  敕属和传称华胥之民多寿盖遭逢 盛世有不期然
而然者翁之颐和养德迎导善气大耋期颐皆意中事
诗曰申锡无疆及尔斯所是又岂亲情祝嘏之恒辞所
能罄者耶

  外姑胡太孺人七十寿序

卷十 第 20b 页 WYG1328-0800b.png
  传称仁者必寿而母德莫大于慈慈者仁之实而爱之
理所为发现于事者也幼焉而鞠育之顾复之长焉而
教诲之因其材而成就之曰以厚吾之所生而天性之
不容已则慈之道著焉矣广其慈之道旁皇周浃于家
庭之间凡有子之道者莫不被其慈而仁之道于是而
益大和气充于庭闱惠爱孚于内外惇庞丰豫眉寿乐
恺之象于是而成仁者之寿若是乎其可必也由敦年
十七缔婚于查时外舅渐陆先生客游羊城而外姑胡
卷十 第 21a 页 WYG1328-0800c.png
太孺人支拄家政中外井井条理秩然吾内子为太孺
人长女同怀弟禹书时尚幼太孺人教子女朝夕起居
饮食具有法度出入护视珍爱逾常意谓慈于己所出
固人情耳及遭外舅大故太孺人躬率禹书赴羊城携
二弱子孩提襁褓之中溯江陟岭越数千里以归煦煦
抚视一如禹书幼时迨至成立有就授室抱孙于是宗
族姻党中外翕然归慈于太孺人由敦岁时登堂见禹
书群从兄弟长幼数辈周旋家庭间怡怡愉愉和气沦
卷十 第 21b 页 WYG1328-0800d.png
浃一化于太孺人之慈即以由敦之騃戆无似或嗤其
贫或訾其傲而太孺人顾视有加二十馀年不少减太
孺人之慈仁笃厚盖本于天性夫岂有所勉强而然与
禹书继外舅之业迎养太孺人于羊城十馀年来由敦
未获上堂候太孺人起居顾于邮筒家问中备悉太孺
人神明视听较曩时益加健含饴弄孙意致愉适今年
寿登七十福履日绥永锡难老禹书偕其仲溥公兰陔
色笑粲粲晨葩太孺人顾之喜可知也由敦承乏

卷十 第 22a 页 WYG1328-0801a.png
  纶扉见直省封疆大臣奏百岁以上贞寿建坊旌门者
殆无虚月

  圣天子往往 赐金币以示优异太孺人之设帨也由
敦虽不得鞠𦜕奉觞以介眉寿而领引海南异日当有
以德门寿母被

  鸾纶而表绰楔者谨为之备徵母德而推本于慈以为
得寿之劵

  查母徐太孺人七十寿序

卷十 第 22b 页 WYG1328-0801b.png
  外舅渐陆公以康熙癸巳捐馆舍时侨居岭南内弟仲
君浦公甫再周其季君犹未睟两母皆少外姑胡太君
率长君禹书越数千里挈之以归岁甲午由敦还自浙
见溥公才胜衣庚子还自京师再相见则已操翰治诸
生业已复闻其婚于吾族之侨吴江者壮而就其伯兄
于粤析治鹾业于闽之长汀才充然服其侪辈虽宿老
皆为之下交游多长者业日以起盖自雍正甲辰乙巳
禹书既迎养外姑胡太君于潮阳邸寓阅数年溥公亦
卷十 第 23a 页 WYG1328-0801c.png
迎所生母徐孺人偕其配侍养于汀甘脆之奉起居之
宜家庭聚顺之乐奉觞膝下怡怡一堂而孺人于是年
七十矣由敦之为馆甥迨今四十馀年外家内政具所
熟闻于谊不容以浮辞介寿况孺人之贤实有可称道
者当癸巳甲午间骤丁大故弱嫠幼孤岌岌乎非力所
可堪而旋复自振盖外姑以整齐慈惠治其家而诸母
服训恭谨由敦岁时登堂履其庭声息不出梱外位置
几案匜帨以及箕帚之末井井有条理季君母先没孺
卷十 第 23b 页 WYG1328-0801d.png
人视季君如已子寒暑夙夜疴痒动息相关外姑既至
粤孺人独留故乡者数年率子妇处诸太君间与外姑
家居时无以异吾内人归宁或数月相依孺人情理交
挚内人深叹誉之夫家庭日用之常气机所感和则致
祥乖则召戾阘冗则衰颓而不可以自立观外姑之所
以治其家而孺人之善承而安全之者其所系于家道
之兴替为何如至今日而洗腆致养含饴弄孙人但知
孺人所遇屯于前而泰于后而孰知其所以致此非偶
卷十 第 24a 页 WYG1328-0802a.png
然也艳阳届候百卉向荣回忆冰雪之严凝而贞松茂
柏之节益著风正潮平长江如练长年高枕乎中流回
忆风波之震荡帆樯之倾折洞心駴目之馀未尝不为
之举酒相贺则孺人之跻大年而长子孙以衍其庆于
未艾者其可乐又何如也溥公喜临池下笔辄有欧褚
法度简牍酬答工整不苟为五七言诗名章俊句络绎
腕下与往还倡和者无不推服今当寿母之辰诸与溥
公游者观溥公之才而知其有是母乃有是子要不若
卷十 第 24b 页 WYG1328-0802b.png
由敦知之之切也爰质言以张之无溢美焉欲知孺人
之贤其于是徵之

  族嫂金孺人六十寿序

  吾宗族亲党侨居武林者甚众予自康熙丁亥戊子往
来其间丁酉入都门后问一再至迄今又二十馀年以
所闻诸宗人荣悴消长之故盖已多矣能守其世业引
而勿替者族子岳宗云上乾日诸昆季其人也其家自
吾伯父别驾渭丝公暨伯兄州司马萃升君以勤俭善
卷十 第 25a 页 WYG1328-0802c.png
治生家日隆隆起伯母戴太安人嫂氏金孺人克佐之
以有立伯兄运筹算计赢缩虽太史公所传计然白圭
之徒殆弗能过而两世内助尤约啬自励弗惮劳瘁宗
党间咸谓伯兄父子非得太安人姑妇贤佐乌能致是
予尝谓世俗论列女行率多其畸节以为难至持操身
家奉长慈幼综理内政则以为庸行无足道此其弊乃
至日用饮食咸不能尽其宜享富贵而不保其家覆坏
其子孙者比比也夫人丁困阨区区为一身计引名节
卷十 第 25b 页 WYG1328-0802d.png
以自绳保守旦夕知大义者类能之及夫安常处顺口
体得所奉起居适所欲而约已自检忧其可安惧其可
恃矻矻乎至老而不懈此难责之中材以下而况闺闼
之内乎昔予语家弟凝之妇人处贫家易处富家难持
家如理剧邑然非精明强固才周于事者莫能胜凝之
抚掌以为然忆予幼时过伯父家坐客恒满饮馔丰洁
皆伯母暨嫂孺人所手具也戊申冬予衔恤归主伯母
家则伯兄已谢世伯父母且老而嫂孺人抚诸子治家
卷十 第 26a 页 WYG1328-0803a.png
事内外井井十馀年来婚嫁多故问遗庆恤无虚岁岳
宗昆季禀受成命诸孙林立男女数百指性质之刚柔
强弱与夫劳逸饥饱寒暖之节轻重缓急先后之宜嫂
孺人神明运之各得其当予宦游京师仕宦家内助之
贤者指历历可数益以叹孺人之不可及人诚得贤内
助则家之昌可俟也今年夏四月某日嫂孺人寿六十
族党之称寿者先期谒予文予闻伯母戴太安人至今
八十馀康强如昔嫂孺人一堂媲德由是踰七望八以
卷十 第 26b 页 WYG1328-0803b.png
跻于期颐受岳宗昆季洗腆之养盖不待言独表其善
持家以为亲党宗族劝有心世教者其韪予言也夫






  松泉集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