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1328-073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松泉集卷四

  吏部尚书汪由敦撰

  议

  郊坛仪注议

  (臣)等谨按历代郊坛仪注曰省拄器曰视坛位省牲之
仪自宋元以前皆遣官行事明洪武七年定制大祀皇
帝躬省牲盖本礼记祭义君巡牲之文其日以前一月
卷四 第 1b 页 WYG1328-0735b.png
之朔嘉靖九年定前期十日命大臣三员看牲前五日
帝诣牺牲所视牲前一日恭视坛位后次至神厨视牲
大清会典太常寺载大祀前五日

  上常服乘舆卤簿大驾全设作乐王以下各官俱补服
在 午门前齐集跪送

  上至牺牲所南门降舆太常寺官二员前引导至养牛


  上立香案前北向太常寺官跪奏大祭所用牛只牵牛
卷四 第 2a 页 WYG1328-0736a.png
过视毕次羊次鹿次兔次猪视毕太常寺官导

  上至降舆处乘舆作乐回 宫考之太常纪要则顺治
十四年所定其于某年停止之处无可考又载

  上宿斋宫之日

  亲视

  坛位笾豆视毕回 斋宫(臣)等伏思省牲之典现今

  遣亲王视牲礼部堂官看牲合于周礼祀大神祭大示
大宗伯省牲镬及唐宋历朝礼部尚书侍郎太常光禄
卷四 第 2b 页 WYG1328-0736b.png
省牲告腯之制应仍遣官行事其前期五日

  皇帝诣牺牲所省牲之处似属过繁无庸举行或于祭
前期一日恭视

  坛位之后间诣神厨省牲不为定制恭候

  钦定至视笾豆之仪宋元以前皆遣官行事明洪武初
定制前祀二日省牲器嘉靖间乃以前一日恭视坛位
后次至神库视笾豆今自乾隆七年

  皇帝宿斋宫之日先诣

卷四 第 3a 页 WYG1328-0736c.png
  坛位视边豆应仍举行至于省坛位之仪唐以前无考
按通典载唐开元礼前一日太史令郊社令各帅其属
升设昊天上帝神座于坛上北方南向设高祖神尧皇
帝神座于东方西向设五方帝日月神座于坛第一等
设五星十二神等座于第二等云云注云昊天上帝及
配帝五帝日月之座设讫却收至祀日未明五刻重设
之其馀设定不收宋史前二日太常设乐位神位版位
而无省视仪注明制虽有恭视坛位之文而位亦虚位
卷四 第 3b 页 WYG1328-0736d.png
国朝于大祀日前五刻太常寺官诣

  皇穹宇恭请

  神位奉安坛座今自乾隆七年定

  皇上宿斋宫之日先诣

  坛位省视若采唐制升设

  昊上上帝

  列祖配位于坛座省讫复收殊觉烦渎臣等伏思

  圜丘神主藏于

卷四 第 4a 页 WYG1328-0737a.png
  皇穹宇

  方泽神主藏于

  皇祗室

  祈榖坛神主藏于

  皇乾殿其从坛神牌安奉配殿设有香案太常寺堂官
朔望于阶下行礼谨拟

  皇上诣斋宫之日先诣

  皇穹宇

卷四 第 4b 页 WYG1328-0737b.png
  皇祗室

  皇乾殿正殿上香行礼分献官诣配殿行礼毕乃升

  坛恭视坛位笾豆陈设似于礼为宜但系创行之典应


  敕礼部详议

  颁诏仪注议

  (臣)等谨查前代颁诏之制唐书及宋史礼志载郊祀前
一日有司设百官亲蕃国诸州朝贡使僧道耆老位宣
卷四 第 5a 页 WYG1328-0737c.png
德门外其日刑部录诸囚以俟驾还至宣德门内幄次
改常服登楼御坐群臣再拜讫太常击鼓集囚少府监
立鸡竿于楼东南隅楼上以朱丝绳贯木鹤仙人乘之
奉制书循绳而下至地以画台承鹤有司取制书宣赦
讫还授中书门下付刑部侍郎承旨放囚百官称贺真
宗宣制有司请用仪仗四千人自承天殿设细伏导卫
近臣起居讫则分左右前导之又明史礼志载洪武二
十六年定颁诏仪设宝案于殿东设宣读案于承天门
卷四 第 5b 页 WYG1328-0737d.png
上西南向百官朝服班承天门外公侯班午门外东西
向皇帝皮弁服升殿如仪礼部官捧诏书诣案前用宝
讫置云盖中校尉擎云盖由殿东门出大乐作自东陛
降由奉天门至金水桥南午门外乐作公侯前导迎至
承天门上文武官四拜乐止众官跪宣读官宣讫礼部
官捧置云盖中乐作四拜乐止舞蹈山呼又四拜礼毕
驾兴礼部官分授使者百官退嘉靖六年续定鸿胪官
设诏案锦衣卫设云盖于奉天殿内东别设云盘于承
卷四 第 6a 页 WYG1328-0738a.png
天门上设䌽舆于午门外鸿胪官设宣读案于承天门
上帝冕服升座如朝仪翰林院官捧诏书从至御座前
东立百官入班四拜出至承天门外翰林院官捧诏书
授礼部官捧至云盘案上校尉擎云盖俱从殿左门出
至午门外捧诏置䌽舆内迎至承天门上宣读赞拜俱
如上仪礼部官捧诏书授锦衣卫官置云匣中以䌽索
系之龙竿颁降礼部官捧置龙亭内鼓乐迎至礼部授
使者颁行据此唐有鸡竿之饰宋有木鹤之制而登楼
卷四 第 6b 页 WYG1328-0738b.png
宣读宋明皆同谨查 大清会典开载 颁诏仪注是
日设黄盖云盘于丹墀内设龙亭香亭于午门外礼部
设宣 诏高台于 天安门外

  皇帝升太和殿王以下各官上表行礼如常仪毕大学
士捧 诏出至 太和殿檐下授礼部堂官礼部堂官
跪受由中阶降置云盘内由中道出至 午门外将云
盘捧置龙亭内香亭在前龙亭在后至 天安门外桥
南高台上宣读与前代稍异应否先期于 天安门上
卷四 第 7a 页 WYG1328-0738c.png
楼前正中设彩凤口衔黄绳至期 诏书由 午门出
迎至 天安门上楼前东第一间向南宣读宣讫置云
匣中系彩凤口中所衔黄绳下礼部官接云匣捧置䌽
亭旗仗鼓乐迎至该部颁行天下如此则仪文备而典
礼详观瞻益肃于涣汗之颁允称矣伏候

  训示遵行

  孝贤皇后升祔大礼议

  (臣)谨按礼虞而作主有几筵虞者既葬而返以安神之
卷四 第 7b 页 WYG1328-0738d.png
祭也礼记殷练而祔周卒哭而祔孔子善殷卒哭之礼
士三月而葬是月卒哭大夫三月而葬五月卒哭诸侯
五月而葬七月卒哭由是而推天子七月而葬当以九
月卒哭卒哭则以吉祭易丧祭练服在大祥后无复朝
夕祭寝之哭孔子善之以为合宜盖当作主之时告祔
于庙仍奉主还祭于寝之几筵至大祥乃入庙若夫在
而妻先祔庙则附于祖姑礼之见于经者大槩如此历
代原庙不足为据唐时皇后祔庙礼志亦无明文惟昭
卷四 第 8a 页 WYG1328-0739a.png
宗时殷盈孙议云昭成肃明之崩也睿宗在位元献之
崩也元宗在位昭德之崩也肃宗在位四后于太庙未
有本室故创别庙当为太庙合食之主故禘祫乃奉以
入飨又其神主但题云某谥皇后明其后太庙有本室
即当迁祔帝方在位故暂立别庙耳又宋史礼志太宗
孝明孝惠两皇后乾德二年葬安陵皆祔别庙真宗章
穆皇后葬永熙陵奉神主谒太庙祔享于昭宪皇后享
毕祔别庙据此则唐宋帝在位而后先崩皆祔别庙但
卷四 第 8b 页 WYG1328-0739b.png
别庙之制史无可考若几筵殿则惟虞后练前有之至
大祥后祔庙则撤几筵矣明会典孝慈马皇后洪武十
五年八月崩九月葬孝陵卒哭行祔庙礼大祥奉安神
主于奉先殿惟世宗孝洁皇后则先入太庙然隆庆元
年廿宗肃皇帝升祔太庙即以孝洁肃皇后祔享孝洁
神主由奉先殿出午门候世宗神主由几筵殿出同至
太庙祭毕世宗神主还几筵孝洁神主奉安于庙寝则
所谓先入太庙者亦仍还奉先殿安奉其世宗神主之
卷四 第 9a 页 WYG1328-0739c.png
还几筵则升祔亦当在大祥后矣 国朝

  圣祖仁皇帝实录

  仁孝皇后

  孝昭皇后

  孝懿皇后皆于成

  主时祔

  奉先殿又恭查康熙十三年礼部原议

  大行皇后升祔

卷四 第 9b 页 WYG1328-0739d.png
  奉先殿神主应交与工部照

  奉先殿皇后神主例于洁净之处虔造其点主吉日应
交与钦天监在百日后选择日期于沙河恭设

  梓宫前殿点主讫奉安舆内

  皇后仪仗全设捧回暂行恭设一殿内名为几筵其一
应祭祀悉照

  奉先殿由内务府礼部致祭俟大祥后升祔

  奉先殿其神主文听内阁撰写其暂安殿听内务府请
卷四 第 10a 页 WYG1328-0740a.png
旨等因奉

  旨是依议钦此钦遵在案臣等伏思议礼贵衷诸古制
行礼必由于旧章损益在乎因时轻重要于至当谨按
唐宋旧制皇后先崩祔于别庙 国朝奉安

  奉先殿考之于礼虞而立主祭于几筵练而迁祔主即
入庙故有祔于祖姑之文唐宋之设别庙于古礼亦未
有所据明代先祔奉先殿 国朝循用其制臣等伏思
太庙尊严以致崇敬

卷四 第 10b 页 WYG1328-0740b.png
  奉先殿亲切以展孝思地虽分而礼则一祔庙大典当


  太庙以合古制但告祔后仍奉安于

  几筵殿至二十五月始安奉于

  太庙(臣)等谨议

  孝贤皇后安奉

  地宫之日于

  陵寝前殿恭点

卷四 第 11a 页 WYG1328-0740c.png
  神牌敬捧

  升舆

  皇后仪仗全设迎

  神牌至

  太庙升祔礼毕迎还即以 观德殿为 几筵殿岁时
一应典礼俱照

  奉先殿礼举行俟大祥二十五月后恭奉

  神牌升祔

卷四 第 11b 页 WYG1328-0740d.png
  太庙

  圣祖仁皇帝

  孝诚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东次仍照例敬谨制造

  神牌一分奉安

  奉先殿

卷四 第 12a 页 WYG1328-0741a.png
  神牌字样敬镌现上

  谥册题曰

  孝贤皇后神位敬点神字上一点一切仪注交礼部敬
谨详悉定议请

  旨典礼重大(臣)等愚昧之见深恐考核未周置议未当
恭候

  圣裁指示

卷四 第 12b 页 WYG1328-0741b.png








  松泉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