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812-080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墨池编卷五      宋 朱长文 撰
  宝藏二
   唐张彦远释二王记札
晋兰亭叙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
阴之兰亭脩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
峻岭茂林脩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
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
卷五 第 1b 页 WYG0812-0807b.png
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
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
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俛仰
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脩短随化终期
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揽昔人兴感之
卷五 第 2a 页 WYG0812-0808a.png
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
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
致一也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兰亭词翰妙绝右/军政行卓越尚不)
 (能无讥于世以天朗气清句而没全文于萧统以游/观妨郡政而掩大节于一生按文思美者未尝不咨)
 (嗟恨惜也吾师衡山公撰重脩兰亭记表著心志因/录于后○记曰绍兴郡西南二十五里兰渚之上兰)
 (亭在焉郡守吴江沈侯者省方出郊得其故址于荒/墟榛莽中顾而叹曰是晋王右军脩禊之地也今禊)
 (帖传天下人知重之而胜迹芜废行路嗟惜守土者/不当致意耶既三年道融物敷群事攸理乃访求故)
卷五 第 2b 页 WYG0812-0808b.png
 (实稽遗起废时其羸诎以次修举而兰亭嗣葺焉亭/所在已非故处坏且不存而所谓清流激湍亦已湮)
 (塞于是剪茅决浍寻其源而通之行其流于故址左/右纡回映带彷像其旧而甃以文石视旧加饰辟其)
 (中为亭榱栋煇奂栏楯坚完墨沼鹅池悉还旧观经/始于嘉靖戊申十月成于己酉三月不亟其工也侯)
 (于是集僚友宾客而落之以书抵余俾记其成余惟/右军始去护军而为会稽也其岁月不可考而开仓)
 (赈饥上疏争吴会赋役与执政书极陈郡中敝事其/于为郡尽心焉尔矣兰亭之会殆政成之暇欤昔人)
 (谓信孚故人和人和故政多暇余于右军兰亭之游/有以知当时郡人之和已至其两谏殷浩北伐而策)
 (其必败告会稽王领根立势业而后可以有谋不然/社稷之忧可立而待当时君臣漫不知省而卒皆蹈)
 (之晋之为国迄以不竞迹其所为非空言无实者使/其得志行其所学其功烈施置当不在茂宏安石之)
卷五 第 3a 页 WYG0812-0808c.png
 (下时不能用而敛其所为优游于山林泉石之间至/于卒葬自绝呜呼岂其夲心哉且其所谓虚谈废务)
 (浮文妨要斯言也实切当时之弊而以一死生齐彭/殇为妄诞于斯文重致慨焉其志有可见已夫自永)
 (和抵今千数百年国有兴废人有代谢而兰亭之名/迄配斯文以传其事又有出于泉石游观之外者君)
 (子于此盖有所识矣夫游观虽非为郡之急而考德/尚贤亦有政者所不可废矧兰亭诸贤皆天下选文)
 (物雍容极一时之盛委蛇张弛古训攸存文章翰墨/所未论也然而文翰之美自兹以还亦未见的然有)
 (以过之者则夫所以掩其心志而失其实者有以哉/史称其清真任率钓弋自娱亦言其迹云耳故余于)
 (沈侯之请特著其心之所存出于晋诸贤之上如此/然则沈侯斯亭之复也岂独游观为哉是役也侯首)
 (捐俸入以倡而一时寮寀若通守萧君士奇节推王/君慎微咸有所助贰守俞君汝成后至复相厥功于)
卷五 第 3b 页 WYG0812-0808d.png
 (法皆得书因附著之侯名[启-口+山]字子由/是岁十月既望长洲文徵明著并书)
十七帖即贞观中馆夲也长一丈二尺计百有七行九
百四十三字此古今极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
书右军书得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及
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用贞观二字为二小印印之褚
河南监装背率多紫檀轴首白檀身紫罗褾织成带后
元宗皇帝亦用开元二字为二小印印之跋尾列当时
大臣等名十七帖者以卷首有十七日字故目之后人
卷五 第 4a 页 WYG0812-0809a.png
以二王书亦取帖内句语稍异者标为帖目大约取帖
内三两字或帖首三两字而已
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即日得足下为慰先书以莫
示复数字
吾前柬粗足作佳观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示
复及此似梦中语耶无缘言面为欢书何能悉瞻近无
缘省者但有悲叹
足下大小悉平安也云卿当来居此喜慰不可言想必
卷五 第 4b 页 WYG0812-0809b.png
果言者有期耳亦度卿当不居京此既避又节气佳是
以欣卿来也此信旨还具示问
龙保等平安也谢之甚慰见卿舅可耳至为梦隔也今
往丝布单衣财一端示致意
足下今年政(汉书政/字用正)七十邪知体气常佳此大庆也想
复勤加颐养吾年垂耳顺推之人理得尔以为厚幸但
恐前路转欲逼耳以尔要欲一游目汶领(即岭/字)非复常
言足下但当保护以俟此期勿谓虚言得果此缘一段
卷五 第 5a 页 WYG0812-0809c.png
奇事也
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
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否老妇顷疾笃求命然
忧虑馀粗平安知足下情至知足下行至误会违离不
可居叔当西邪慰知问(知足下情至起东/书堂帖别为一段)
计与足下别廿六年于今虽时书问不解阔怀省足下
先后二书但增叹慨顷积雪凝寒五十年中所无想顷
如常翼来夏秋间或复得足下问耳比者悠悠如何可
卷五 第 5b 页 WYG0812-0809d.png

吾服食久犹为劣之大都比之年时为复可可足下保
爱为上临书但有惆怅
去夏得足下致邛竹杖皆至此古人多有尊老者皆即
分布令知足下远惠之至
旦夕都邑动静清和想足下使还具时州将桓公告慰
情企足下数使命也谢无奕外任数书问无他仁祖日
往言寻悲酸如何可言
卷五 第 6a 页 WYG0812-0810a.png
诸从并数有问粗平安唯脩载在远音问不数悬情司
州疾笃不果西公私可恨足下所云皆尽事势吾无间
然诸问想足下别具不复一一
胡母氏从妹平安故在永兴居去此七十也吾在间诸
理极差顷以复匆匆来云云与其婢问来信不得也
得足下旃罽胡桃药二种知足下至戎盐乃要也是服
食所须知足下谓须食服方回近之未许吾此志知我
者希此有成言无缘见卿以当一笑
卷五 第 6b 页 WYG0812-0810b.png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
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
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
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岭峨
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
知有汉时讲堂在是汉何帝时立此知画三皇五帝以
来备有画又精妙甚可观也彼有能画者不欲因摹取
当可得不信具告(已上十七帖刻于汴梁自/精妙起廿三字系阙文)
卷五 第 7a 页 WYG0812-0810c.png
 (按十七帖为书家上乘朱晦庵称其不縳于法而从/容于法度之中乃书中之圣黄长睿云右军草书十)
 (七帖最为可师此书中龙也达者痛扫诸书专精此/帖日夕临摹尽悟结搆之妙乃知一切诸体皆原于)
 (是此丰南禺公得力处也但石刻传摹失真弥甚今/书家贵论释帖帖尾有大敕字及僧权二不完字者)
 (乃唐夲最佳贺秘监临夲刻于澄心堂王著翻刻者/是谓阁夲觉拙而瘦独汴梁刻夲最为近古子昂临)
 (夲柔媚无骨为须/识破诸不足观也)
云谯周有孙高尚不出今为所在其人有以副此志不
令人依依足下具示
严君平司马相如扬子云皆有后否
卷五 第 7b 页 WYG0812-0810d.png
天鼠膏治耳聋有验否有验者乃是要药
朱处仁今何所在往得其书信遂不取答今因足下答
其书可令必达
往在都见诸葛颙曾具问蜀中事云成都城池门屋楼
观皆是秦时司马错所脩令人远想慨然为尔不信一
一示为欲广异闻
青李来禽樱桃日给藤子皆囊盛为佳函封多不生足
下所疏云此果佳可为致子当种之此种彼胡桃皆生
卷五 第 8a 页 WYG0812-0811a.png
也吾笃喜种果今在田里惟以此为事故远及足下致
此子者大惠也
彼所须此药草可示当致
虞安吉者昔与共事常念之今为殿中将军前过云与
足下中表不以年老甚欲与足下为下寮意其资可得
小郡足下可思致之邪所念故远及
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婚娶以毕唯一小者尚未婚耳
过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内外孙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
卷五 第 8b 页 WYG0812-0811b.png
下情至委曲故具示(已上九段亦在十七帖/内与前十五段共一帖)
适太常司州领军诸人廿五六书皆佳司州以为平复
此庆庆可言馀亲亲皆佳大奴以还吴也
日月如驰㛐弃背再周去月穆松大祥奉瞻廓然永惟
悲摧情如切割汝亦增慕省疏酸戚
廿八日羲之白得昨告承饮动悬情想小尔耳还日不
具王羲之再拜(草/书)
奄至此祸情愿不遂缅然永绝痛之深至情不能已况
卷五 第 9a 页 WYG0812-0811c.png
汝岂可胜任奈何奈何无由叙哀悲酸(行/书)
旦极寒得示承夫人复小欬不善得眠助反侧想小尔
复进何药念足下犹悚息卿可否吾昨暮复大吐小啖
物便尔旦来可耳知足下念王羲之顿首(真书/甚佳)
六月十一日羲之报道护不救疾恻怛伤怀念弟闻问
悲伤不可胜奈何奈何曹妹累丧儿女不可为心如何
得廿三日书为慰人还不次王羲之报(行/书)
追寻伤悼但有痛心当奈何奈何得告慰之吾昨频哀
卷五 第 9b 页 WYG0812-0811d.png
感便欲不自胜举但复服散行之益顿乏推理皆如足
下所诲然吾老矣馀愿未尽唯在子辈耳一旦哭之垂
尽之年将无复理此当何益冀小却渐消散耳省卿书
但有毁塞足下念顾言散所豁多也王羲之顿首(行/书)
知比得丹阳书甚慰乖离之难当复可言寻答其书足
下反事复行便为索然良不可言此亦分耳迟面一一
(行/书)
期小女四岁暴疾不救哀悯痛心奈何奈何吾衰老情
卷五 第 10a 页 WYG0812-0812a.png
之所寄唯在此等奄失此女痛之缠心不能己已可复
如何临纸情酸(行/书)
谢范新妇得富春还诸道路安稳甚慰悬心比日凉即
至平安也上下集聚欣庆也华等佳否自新妇母子去
寂寞难言思子辈不可言(行/书)
羲之死罪伏想朝廷清和稚恭遂进镇东西齐举想尅
定有期也羲之死罪死罪(行/书)
适得书知足下问吾欲中治甚愦愦向宅上静佳眠都
卷五 第 10b 页 WYG0812-0812b.png
不知足下来一甚无意恨不暂面王羲之(行/书)
知欲东先期共至谢欲处云何欲行想忘耳过此如命
差凉君可不今日实顾不迟面力知问王羲之
比奉对对兄以释岂一汝不可言未知集聚日但有慨
叹各慎护前与㛐试求屏风遂不得答为也(行/书)
兄灵柩垂至永惟崩暮痛贯心膂痛当奈何计(行/书)
慈颜幽翳垂卅年而吾忽忽不知堪临始终不发言哽
绝当复奈何吾顷至忽忽比加下(行/书)
卷五 第 11a 页 WYG0812-0812c.png
伏想㛐安和自下悉佳松上下至乖隔十八年复得一
集且悲且慰何指喻㛐疾至笃忧怀甚深穆松难为情
地自慰犹小差然故忽忽冀得凉渐和耳(行/书)
此诸贤粗可时见省甚为简阔远须异多小患而吾疾
笃不得数为叹耳(行/书)
宰相安和殷生无恙时面见当宣兄怀(行/书)
啖豆鼠伤如佳今送能啖不(行/书)
秋中感怀异雨冷足下各可耳脾风遂欲成患甚忧之
卷五 第 11b 页 WYG0812-0812d.png
力知问王羲之顿首(行/书)
又不能不痛熙孝然政尔复何于求之度政当求之内
事馀理不绝求之一条当有冀不信罔然前涂愿一一
诲之以悟其心(行/书)
疾不退潜损亦当日深岂可以常理待之此岂常忧不
审食复何如云肌色可可所堪转胜复以此慰驰竦耳
(行/书)
夫人遂善平康也足下各可不冀行复面王羲之顿首
卷五 第 12a 页 WYG0812-0813a.png
(行/书)
想小大悉佳蔡家宾至君情感益深唯当拨遣之耳知
足下散势小差此慰无以为喻云气力故尔复以胡怛
想散患得差馀当以渐消息耳(行/书)
吾顷无一日佳衰老之弊日至夏不得有所啖而犹有
劳务甚劣(行/书)
昨得熙廿六日书云患气悬情(行/书)
知足下连不快何尔耿耿善将适吾积羸困而下积日
卷五 第 12b 页 WYG0812-0813b.png
不断情虑尚深殊乏自力不能悉(行/书)
小佳更致问一一适脩载书平安(行/书)
羲之白奉告慰反侧伏想比安和伯熊过见之悲酸大
都可耳惟垂心羲之平平一日比具羲之白
羲之白送此鲤鱼征与敬耶不在不乃邑邑不(行/书)
月半哀悼兼至奈何奈何得告承复下悬耿至匆匆愿
不具王羲之再拜(行/书)
今遣乡里人往口言也行成旅以从是月也景风司至
卷五 第 13a 页 WYG0812-0813c.png
星火殷宵伯赵鸣而载阴爽鸠习而扬武时可以升高
远望礼可以出宿饯行有诏具僚爰开祖(行/书)
廿二日羲之报近得书即日又得永兴书甚慰想在道
可耳吾疾故尔沉滞忧悴解日面近不具羲之报(行/书)
四月二十三日羲之顿首昨书不悉君可不肿剧忧之
力遣不具(行/书)
羲之顿首阔别稍久眷与时长寒严足下何如想清豫
耳披怀之暇复何致乐诸贤从就理当不疏吾之朽疾
卷五 第 13b 页 WYG0812-0813d.png
日就羸顿加复风劳诸无意赖促膝未近东望慨然所
冀日月易得还期非远耳深敬宜音问在数遇信匆遽
万不一陈(行/书)
卿与虞休意书有所问足下旨为致诚答令音意致来
勿忘此意自决今以资严知小大疾患念劳心
四月五日羲之报建安灵柩至慈荫幽绝垂卅年永惟
慕痛彻五内永酷奈何无由言昔临纸摧哽羲之报(行/书)
吾昨得一日一起腹中极调适无所为忧但顾情不可
卷五 第 14a 页 WYG0812-0814a.png
言耳(行/书)
侍中书书徐侯遂危笃恐无复冀深令人反侧
敬豫乃成委顿令人深忧(行/书)
适十五日问清和为慰复得南后问不想二庾速王之
始兴奴长就令人邑邑想无所至耳还具示问
不得临川问悬心不可言子嵩之子来数有使冀因得
问问示之(行/书)
得袁二谢书具为慰袁生暂至都已还未此生至到之
卷五 第 14b 页 WYG0812-0814b.png
怀吾所也(行/书)
想小大皆佳知宾犹尔耿耿想得夏节佳也念君劳心
贤姊大都转差故有时呕食不已至足言年衰疾久亦
非可仓卒大都转差为慰以大近不复服散常将陟釐
也此药为益如君告(行/书)
司州供给寥落去无期也不果者公私之望无理或复
是福得大等书慰心今因书也野数言疏平安定太宰
中郎(行/书)
卷五 第 15a 页 WYG0812-0814c.png
近因得里人书想至知故面肿耿耿今差不吾比日食
意如差而髀中故不差以此为至患至不可劳力数字
令弟知问耳(行/书)
疾患差也念忧劳王羲之顿首(行/书)
想弟必有过理得暂写怀若此不果役期欲难冀临书
多叹吾不复堪事比成此书便大顿(行/书)
廿日羲之顿首节日感叹深念君增伤灾雨君可也仆
可耳力数字王羲之顿首(行/书)
卷五 第 15b 页 WYG0812-0814d.png
定听他母子哀此遂不还可令未也(行/书)
适重熙书如此果尔乃甚可忧张平不立势向河南者
不知诸侯何以当之熙表故未出不说说荀侯疾患想
当转佳耳若熙自勉此一役当可言浅见实不见今时
兵任可处理(行/书)
二谢在此近终日不同之此叹恨不得方回知幸知幸
后问令人怛怛(行/书)
七月一日羲之白忽然秋月但有感叹信反得去月七
卷五 第 16a 页 WYG0812-0815a.png
日书知足下故羸疾问触暑远涉忧卿不可言吾故羸
乏力不具王羲之白(行/书)
得都下九日书见桓公当阳去月九日书久当至洛但
运迟可忧耳蔡公遂委笃又加㿃下日数十行深可忧
虑得仁祖廿六日问疾更委笃深可忧当今人物眇然
而艰疾若此令人短气(行/书)
谢光禄亦垂命可忧念二朝奄忽伤人怀今年彫落可
哀叹(行/书)
卷五 第 16b 页 WYG0812-0815b.png
徂暑感怀深得书知足下故顿乏食差不耿耿吾故尔
耳未果为结力不具王羲之(行/书)
月半念足下穷思深至不可居忍雨湿体气各何如参
军得针灸力不甚悬情当深宽割晴通省苦遗不具王
羲之白(行/书)
长素差不悬耿小大佳也得敬豫九日问故进退忧之
深知念许君与足下意政同但今非致言地甚敕敕亦
不知范生以居职未以卿示辄便及之吾尚不能惜小
卷五 第 17a 页 WYG0812-0815c.png
节目但一开无解已又亦终无能为益适足为烦渎足
下呼尔不(行/书)
每念长风不可居忍昨得其书既毁顿又复壮温深可
忧谢生多在山不复见且得书疾恶冷耿耿想数知问
虽得还不能数可叹(行/书)
初月二日羲之顿首忽然今年感兼伤痛切心奈何奈
何念君哀穷不已羲之皇恐(行/书)
足下时事少可数来至人相寻下官吏不东西未委若
卷五 第 17b 页 WYG0812-0815d.png
为言叙乖足下不返重遣信往问愿知心素(行/书)
吾怪足下参朝少晚不审有何事情致使如然也王羲
之再拜(行/书)
前从洛至此未及就彼参承愿夫子勿悒悒矣当日缘
明府共饮遂阙问愿足下莫见责羲之顿首(行/书)
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二书知问为慰
寒切比各佳不念忧劳久悬情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谢
司马书不具羲之报(行/书)
卷五 第 18a 页 WYG0812-0816a.png
十月七日羲之报前过足下所得其书想殊有劳弊然
叔兄子孙有数人足慰目前情至取答委曲故具示可
令必达以副此志且山川甚有形势远想慨然又出药
精要有验信次可致当大惠也从弟分别吾深忧虑卿
女轗轲想何可处差充喜言不多耳羲之(行/书)
皇象草章旨信送之勿三当付良信(行/书)
远妇疾犹尔其馀可耳今取书付想具(行/书)
阮生何如此粗平安数绝问为慰(行/书)
卷五 第 18b 页 WYG0812-0816b.png
羲之白君晚可不想比果力不具王羲之(行/书)
得远嘉与书计今日必度喜迟可言足下至慰今有书
想足下有旨信别告具之(行/书)
云足下尚停数日半百馀里瞻望不得一见卿此何可
言足下疾苦晴便大热恒中至不易可得过夏不甚忧
卿还具示问(行/书)
得告承长平未佳善得适适君如常也知有患者耿耿
念劳心食少劳甚顿还白不具王羲之再拜(行/书)
卷五 第 19a 页 WYG0812-0816c.png
足下小大佳也诸侯苦忧劳非一如何复得都下近问
不吾得敬和廿三日书无他重熙往定为善谢二侯省
飞白乃致佳造次寻之乃欲穷夲无论小进也称此将
青于蓝(行/书)
九月十八日羲之顿首茂善晚生儿不育痛之恻心奈
何奈何转寒足下可否不得问多日悬情吾故劣力不
具王羲之顿首(行/草)
太常故患脾灸俞体中可可耳仆射事已行以表让未
卷五 第 19b 页 WYG0812-0816d.png
知恕不未复司州旨告悬竦鄱阳岁使应有书而未得
(行/书)
向亦得万书委曲备悉使人慨然见足下乃悉知叔虎
剋昨发月半略必至未见劳参军者(行/书)
热日更甚得书知足下不堪之同此无赖早且乘凉行
欲往迟散也王羲之(行/书)
知贤室委顿何以使尔甚助耿耿念劳心知得廿四问
亦得叔虎廿二日书云新年乃得发安石昨必欲剋潘
卷五 第 20a 页 WYG0812-0817a.png
冢欲剋廿五日也足下以语张令未前所经由足下近
如似欲见今送(行/书)
七月六日羲之白多日不知问邑邑得二日书知足下
昨问耿耿今已佳也(行/书)
期已至迟还具足下问耳当力东论道家无缘省苦但
有悲慨不得东此月问(行/书)
信云舍子别送乃是北方物也何以欲此欲几许致此
四纸飞白以为何似能学否(行/书)
卷五 第 20b 页 WYG0812-0817b.png
月末必往迟见君无以为喻(行/书)
乡里人择药有发简而得此药者足下岂识之不乃云
服之令人仙不知谁能试者形色故小异莫与尝见者
谢二侯(行/书)
昨见君欢后无喻然未善悉想宿昔可耳胁中云何一
善消息值周转胜也耿耿疾患小差与宏远俱诣迟其
写怀王羲之(行/书)
承足下还来已久别欲参慰为染患不能得往问眷仰
卷五 第 21a 页 WYG0812-0817c.png
情深岂此委具一两日少可寻冀言展若因行李愿存
故旧今遇贤弟还得数张纸劳动幸不怪耳谨此代申
不具(行/书)
雪候既不已寒甚盛冬平可苦患足下亦当不堪之转
复知问王羲之(行/书)
知远比当造次迟见此子真以日为岁足下得审问旨
令吾(行/书)
荀侯佳不未果就卿深企怀耳安好音信那可遇得归
卷五 第 21b 页 WYG0812-0817d.png
洛也计令解有悬休寻(行/书)
知君当有分佳者念处穷毒而复分乖尚可居情想反
理断当(行/书)
旦反想至所苦差不耿耿仆脚中不堪沉阴重痛不可
言不知何以治之忧深力不具王羲之顿首
深以自慰理有大断其思豁之令尽足下勿乃忧之足
下殊当忧吾故具示问(行/书)
晚复毒热想足下所苦并以佳犹耿耿吾至顿劣异凉
卷五 第 22a 页 WYG0812-0818a.png
意散力知问王羲之顿首(行/书)
足下家极知无可将接为雨遂乃不复更诸弟兄问疾
深护之不具王羲之白(行/书)
仆近脩小园子殊佳致果杂药深可致怀也傥因行往
希见比二处动静故之常患驰情散骑㿈转利庆慰姊
故诸恶反侧永嘉至奉集欣喜无喻馀可耳得华直疏
故尔诸恶不差悬忧顺何似未复庆等近消息悬心君
并何为耶此犹未得尽集理行大尅迟此无喻龙保等
卷五 第 22b 页 WYG0812-0818b.png
平安也谢之甚迟见之(行/书)
适阮儿书其气散暴处危笃忧之怛怛(行/书)
知彼清婴岁丰又所使有无乡故是名处且山川形势
乃尔何可以不游日(行/书)
雨寒卿各佳不诸患无赖力书不一一羲之问
羲之死罪小大悉以来未唯不可怀未复咨诲问悬情
计宾命行应至迟卞公远具承问妹极得散力以为至
慰期等故尔耳因缘不多白羲之死罪(行/书)
卷五 第 23a 页 WYG0812-0818c.png
不审定何日当北遇信复白迟承后问(行/书)
伏想清和士人能佳适桓公十月不书为慰云所在荒
甚可忧殷生数问北事势复云何想安西以至能数面
不或云顿历阳尔耶无缘同为叹迟知问运民不可得
而要常得甚虑叛散(行/书)
顿为此足劳人意八日羲之顿首多日不知君问得一
昨书知君安善为慰仆似小差而疲剧昨若耶观望乃
苦舆上隐痛前后未有此也然一日一息劳复不极以
卷五 第 23b 页 WYG0812-0818d.png
此为慰耳力不具(行/书)
乡里人乐著县户今送其名可为领受君顷就转佳不
仆自就便不佳今故不善差顷还少啖脯又时啖面亦
不以为佳亦自劳弊散系转久此亦难以求泰不去人
问而欲求方外此或速弊皆如君言(行/书)
便大热足下晚可耳甚患此热力不具王羲之上
此书因周常侍想必至(行/书)
吾惟辨辨便知无复日也诸怀不可言知彼人已还吾
卷五 第 24a 页 WYG0812-0819a.png
之犹有小小往来不欲来者其野近当往就之耳不大
思其方不见可久理而任之者悠然此可叹息(行/书)
得西问无他想彼人甚平安此粗佳玄度来数日为慰
(行/书)
中郎女颇有所向不今时婚对自不可复得仆德意君
颇冷不大都此亦当在君耶发疟比日疾患欲无赖未
面邑邑反不具王羲之(行/书)
得书知问肿不差乏气忽忽面近羲之报(行/书)
卷五 第 24b 页 WYG0812-0819b.png
足下各如常昨还殊顿丐中痰闷干呕转乱食不可强
疾高难下治乃甚忧之力不具王羲之(行/书)
得书知足下问吾既不佳贤内妹未差延期(行/书)
须狼毒市求不可得足下或有者分三两停须故示(行/书)
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脩龄
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当去重熙旦便西与别否不可
不知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行/书)
一昨得安西六月书无他无所知表亦复常言耳
卷五 第 25a 页 WYG0812-0819c.png
阔转久劳想岂舍知足下常得之卒未近缘如何足下
数令知问(行/书)
十一月四日羲之白冬中感怀深始欲寒足下常疾何
如不得近问邑邑吾故苦心痛不得食经日甚为虚顿
力及不具王羲之白(行/书)
周益州送此筇竹杖卿尊长或须令送
不得执手此恨何深足下各自爱数惠告临书怅然(行/书)
阮公故尔可忧时放恕大事今令速言何方守笃大灸
卷五 第 25b 页 WYG0812-0819d.png
不得力而从事以至甚无计自必出唯须小佳铁石今
出取救足下可复助旦令得通(行/书)
家月末当至上虞妹亦俱去(行/书)
此蒸湿难为人得示知足下故尔堪行想不成病耳吾
至无赖行尅王羲之顿首(行/书)
不得西问耿耿(行/书)
近令送此宅图云可得卅亩尔者为佳可与水邱共行
视佳者决便当取问其贾(行/书)
卷五 第 26a 页 WYG0812-0820a.png
谢生多在山下不复见且得书疾恶冷耿耿想数知问
虽得还不能数可叹不审比出日集聚不一尔缅然恐
东旋未期诸情罔飞白不能乃佳意乃笃好此书至难
或作复与卿(行/书)
羲之白昨故遣书当不相遇知君还喜慰足下时行想
今善除犹耿耿仆时行以十一日而不保如此日便成
委顿今日犹当小胜不知能转佳不积不卿至劣劣力
还不具王羲之白(行/书)
卷五 第 26b 页 WYG0812-0820b.png
不审复何以永日多少看未九日当采菊不至日欲其
行也但不知当晴不耳(行/书)
伦等还殊慰意增慨知足下疾患小佳当惠缘想必能
果迟此善散非直思想而已也寻复有问足下以数示
由为诸力不具(行/书)
月半哀感奈何奈何念邑邑罔极之至不可居处比日
何似痹差不悒悒力知问王羲之顿首(行/书)
知彼乃尔切切汝乃独坐但有忧邑悬远不能得遣人
卷五 第 27a 页 WYG0812-0820c.png
且吾无复久意果去当南视汝等也(行/书)
一昨得安西六日书无他无所夲说故不复付送让都
共表亦复常言耳如见子书道嵩自必果今复与书督
之足下敕令至并与远书也(行/书)
奉黄甘二百不能佳想故得至耳船信不可得不知前
者至否(行/书)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不可多得(行/书)
橘子即云乃好可啖久得栗此院冬桃不能多得送触
卷五 第 27b 页 WYG0812-0820d.png
事何当不存往恒语然独析(行/书)
里鲊味佳今致君所须可示勿难当以语虞令(行/书)
惠野鸭一双秋来未得始是尝新远能分遣但深佩感
耶谢谢(行/书)
数日雨冷肾气疰腰复𠻳动静遇风𦂳陂湖泛涨船不
可渡勿讶谢光禄鹅在山下悬情可爱羲之遣
荷华想已残处此过四夏到彼亦凄而独不见其盛时
是亦可讶岂亦有缘耶弊宇今岁植得千叶者数盆亦
卷五 第 28a 页 WYG0812-0821a.png
便发花相继不绝今已开廿馀枝矣颇有可观恨不与
长者同赏相望虽不远披对恳未可期伏纸可胜怅惆
(行/书)
大都夏冬自可足麦秋辄有违此亦人之常期等平安
在此羸小差知(行/书)
贤佳数见范生亦得玄近书为慰又得孔郗王书亦云
不能数何尔须江生可耳断绝也尚未见传女足下言
极是有怀甚佳(行/书)
卷五 第 28b 页 WYG0812-0821b.png
节日萦牵少睡蕲茶微灸善佳令姊差耶石首鲞食之
消瓜成水此鱼脑中有石如棋子野鸭亦有云此鱼所
化乾蜗青黛主风槒榒良(行/书)
鸬鹚粪白去皯𪒟瘢黡令人色态此禽不卵生口吐其
雏独为异耳(行/书)
鹰嘴爪灰入麝香煎酥酒一盏服之治痔瘘有验十七
日羲之顿首(行/书)
又巴焦小服豉酒至佳数用有验直以纯酒渍䜴令汁
卷五 第 29a 页 WYG0812-0821c.png
浓便饮多少任意(行/书)
得灵酒知足下同远来得江仆射二书今示足下从卿
意为善(行/书)
石脾入水即乾出水便湿独活有风不动无风自摇天
下物理岂可以意求唯上圣乃能穷理(行/书)
此书因谢常侍信还今知问可令谢长史具消息数亲
问淑穆宾并有问为慰姊安和妹故羸疾忧之憔心馀
不尽悉(行/书)
卷五 第 29b 页 WYG0812-0821d.png
卒喜慰气满无他活啖数合米来三日方愈(行/书)
知足下哀感不佳耿耿吾下势腹痛小差须用女萎丸
得应甚速也(行/书)
羲之顿首二孙女夭殇悼痛切心岂意一旬之中二孙
至此伤惋之甚不能已已可复如何羲之顿首
九月廿八日羲之顿首昨者书想至参军近有慰阮光
禄信在耳许中郎家欲因书比去报知庾君遂不救疾
摧切情不得自堪痛当奈何深当宽勉以不忘先心临
卷五 第 30a 页 WYG0812-0822a.png
纸但有酸恻羲之顿首(行/书)
廿九日羲之报月中哀摧伤切奈何奈何得昨示知弟
下不断昨紫石散未佳卿先羸甚此好消息吾比日极
不快不得眠食殊顿勿令合阳冀佳力不一一羲之报
(行/书)
向遣书想夜至得书知足下问当远行诸怀何可言一
十必早发想足下如何期也阮侯止于界上耳向书已
具不复一一羲之白(行/书)
卷五 第 30b 页 WYG0812-0822b.png
宿昔想足下安书吾犹不胜能佳一十必早往迟散羲
之顿首(行/书)
司马疾笃不果西忧之深公私无所成(行/书)
断酒事终不见许然守之尚坚弟亦当思同患此郡断
酒一年所省百馀万斛米乃过于租此救民命当可胜
言近复重论想当有理卿可复论(行/书)
谢范六日书为慰恒公威勋当求之于古令人叹息比
当集姚襄也(行/书)
卷五 第 31a 页 WYG0812-0822c.png
足下各复何以恒灼灼故问羲之白(行/书)
知玄度在彼善悉也无白见之如何可言今与王会稽
丘山阴书借人想故当有所得又语邱令临葬必得耳
(行/书)
知刘公差甚慰甚慰知前乃尔委顿追以怛然今转平
复也阮公退问不万一转差也(行/书)
足下似有董仲舒开闭阴阳法可敕令料付不两忧之
深重珍谢二侯(行/书)
卷五 第 31b 页 WYG0812-0822d.png
尊夫人不和想小尔今以佳念累息卿佳不吾故劣劣
力知问王羲之敬问(行/书)
日五期结及以大先师之言皆著推此言之无验如此
事君当欲知故及宜停宅(行/书)
先生适书亦小小否不能佳大都可耳(行/书)
三月十六日羲之白一昨省不悉雨快君可不万石转
差也炙得力否不得后问悬悒不知怀君云当有旨信
迟望其至仆劣劣故遣不具还具示王羲之
卷五 第 32a 页 WYG0812-0823a.png
取卿女知耳为长史休种知何似耿耿(行/书)
适欲遣书云得示知足下得凉以为佳甚慰知多疾患
念劳心吾故不欲食几以为事恐不可久邑邑思面行
故果之王羲之(行/书)
此郡之弊不谓顿至于此诸逋滞非复一条独坐不知
何以为治自非常才所济吾无故舍逸而就劳叹恨无
所复及耳夏人事请托亦所未忽小都冀得小差须日
当何理(行/书)
卷五 第 32b 页 WYG0812-0823b.png
七月十六日羲之报凶祸累仍周㛐弃背大贤不救哀
痛冀伤切割心情奈何奈何遣书感塞羲之报
十五日羲之报近甚仓卒得十三日书知卿佳慰之力
及阳生书不一一羲之报(行/书)
兄弟上下远至此慰不可言㛐不和忧怀深期等殊乏
勿勿燋心(行/书)
居服前贤弟逝没一旦奄至痛伤当复奈何临纸咽塞
羲之顿首(行/书)
卷五 第 33a 页 WYG0812-0823c.png
十二月一日羲之白昨得还书知极不佳疾人甚忧耿
耿消息比佳耳吾至乏劣为尔日日力不一想明日可
谢诸子羲之白(行/书)
十四日羲之白近反不悉足下佳否不得近问吾殊不
佳顿劣故不一一羲之白(行/书)
桓公江州还台选每事胜也不可当在谁耳
州民王羲之死罪贤弟逝没甚痛奈何留笺不备羲之
顿首(行/书)
卷五 第 33b 页 WYG0812-0823d.png
吾寻省卿文集虽不能悉周遍寻玩以为佳者名固不
虚序述高士所传少有异同见卿一一问应止杨王孙
前以共及意同可试述序之耶暇日无为想不忘之(行/书)
羲之顿首得贶知意至诸君皆困乏常想无之何缘作
此烦损令付还羲之顿首(行/书)
君须以何永日忆去冬不可得如何(行/书)
初月一日羲之白忽然改年新故之际致叹至深君亦
同怀近过得告故云腹痛悬情灾雨比复何似气力能
卷五 第 34a 页 WYG0812-0824a.png
胜不仆为尔力不一一羲之白(行/书)
乐汤诸人佳也令知问朱博士何时当返君可致意令
速还也想无稽留(行/书)
源书已发吾欲路次见之
十二月廿四日羲之报岁尽感叹得十二日书为慰大
寒比可否吾故羸乏力不一一羲之报(行/书)
前知足下欲居此常喜慰知定不果怅恨未知见卿期
当数音问也(行/书)
卷五 第 34b 页 WYG0812-0824b.png
初月十二日羲之累书至也得去月廿六日书为慰比
可否仆下连连不断无所一欲啖辄不化消诸弊甚不
知何以救之罔极然及力不一一羲之白(行/书)
羲之死罪复蒙殊遇求之夲心公私愧叹无言以喻去
年十一月发都达远朝廷亲属乖离情悬兼至良不可
言且转远非徒无咨觐之由音问转复难通情慨深矣
故旨遣承问还愿具告羲之死罪(行/书)
群从彫落将尽馀年几何而祸痛至此举目摧丧不能
卷五 第 35a 页 WYG0812-0824c.png
自喻耳和方左右时务公私所赖一旦长逝想已痛惜
岂唯骨肉之情言及摧惋永往奈何表妹委笃示致问
(行/书)
十九日羲之顿首二旬顿增感切奈何奈何得十二日
书知佳为慰仆左边大剧且食少至虚乏力不一一羲
之顿首(行/书)
十月十五日羲之顿首月半哀伤切心奈何奈何不可
居忍得十三日书知问此何以恒耿耿吾至匆匆小佳
卷五 第 35b 页 WYG0812-0824d.png
更致问羲之顿首(行/书)
初月一日羲之报忽然改年感思兼伤不能自胜奈何
奈何冀更寒诸疾此复何似不得问多日悬心不可言
吾犹小差甚尚劣力遣不知羲之报(行/书)
廿七日告姜汝母子佳否力不一一耶告(行/书)
月十一日羲之敬问但得知佳为慰吾疾转差力不一
一羲之敬问(行/书)
十一月十八日羲之顿首从弟子友没孙女不育哀痛
卷五 第 36a 页 WYG0812-0825a.png
兼伤不能自胜奈何奈何羲之顿首(行/书)
初月二日羲之顿首忽然比年感远兼伤情痛切心奈
何奈何念君哀独奄经新故仰慕崩绝岂可堪忍比各
何似相忧不忘常谂消息以全勉为大仆衰老殆是日
不如日日力知问羲之顿首(行/书)
得书知足下问吾肮骼痛俛仰欲不得此何理耶顾辄
去相见无尽治宜足下得益使之不疑也但月又阴沉
恐不可针不知将何以救目前甚忧悴羲之白(行/书)
卷五 第 36b 页 WYG0812-0825b.png
明日或就围棋邑散今雨寒未可以治谢江表付还(行/书)
山下多日不得复意问一昨晚还未得遣书告知中冷
不鲜更壮湿甚耿耿复何药耶仆比日差胜寻知问羲
之顿首(行/书)
羲之顿首向又惨惨自举哀乏气勿勿知便当西旦不
相知来想能更言问力遣不次羲之顿首(行/书)
念足下穷思兼至不可居处雨气无已卿复何似耿耿
善将息吾故劣力知问羲之白(行/书)
卷五 第 37a 页 WYG0812-0825c.png
去冬遣使想久至乖离忽四年言之叹慨岂言所喻悠
悠数千卒当何期汝等将慎为上知复何云
数有想常达还此不快鄙人得夏常尔公为尔差念足
下小大佳忧卿可耳想同数得问官奴妇产复委笃忧
之深馀粗可耳知足下念差免忧不具
延其官奴小女并疾不救痛悯贯心吾以西夕情愿所
钟惟在此等岂图十日之中二孙夭命惋伤之甚未能
喻心可复如何(行/书)
卷五 第 37b 页 WYG0812-0825d.png
官奴小女玉润病来十馀日了不令民知昨来忽发痼
至今转笃又苦头痈头痈以溃尚不足忧痼病少有差
者忧之憔心良不可言顷者艰疾未之有良由民为家
长不能尅已勤脩训化上下多犯科诚以至于此民惟
归诚待罪而已此非复常言常辞想官奴辞以具不复
多白上负道德下愧先生夫复何言
九月三日羲之报敬伦遣诸人去晦祥𧝓情以酸割念
卿伤切诸人岂可堪处奈何奈何及书不一一羲之报
卷五 第 38a 页 WYG0812-0826a.png
(行/书)
因缘示致问非书能悉想君行有旨信(行/书)
伯熊上下安和为慰可令知问叔夷子前恨不见可令
熊知消息(行/书)
延其官奴小女并得暴疾遂至不救悯痛贯心奈何奈
何吾以西夕至情所寄唯在此等以荣慰馀年何忆旬
日之中二孙夭命旦夕左右事在心目痛之缠心无复
一至于此可复如何临纸咽塞(此帖有二/语小异)
卷五 第 38b 页 WYG0812-0826b.png
想官舍无恙吾必果二十日后乃往迟喜散恙比尔自
相闻也(行/书)
臣羲之言伏惟陛下天纵圣哲德齐二仪应期承运践
登大祚普天率土莫不同庆臣抗怒是疾遐外不获随
例瞻望宸极屏营一隅臣羲之言(行/书)
臣羲之言天道寒严不审圣体御膳何如谨附承动静
臣羲之言(右表皇太/后一行)
刘氏平安也梅妹可得表妹腰痛冀当小尔耳汝母故
卷五 第 39a 页 WYG0812-0826c.png
苦以不安食疾久忧溃当思平理也但神意不同前今
付北方晡二箧吴兴鲊二器蒜条四千二百
司马虽笃疾久顷转平除无他感动奄忽长逝痛毒之
甚惊惋摧恸痛切五内当复奈何省书感哽(行/书)
九月廿五日羲之顿首便涉冬日时速感叹兼哀伤切
不能自胜奈何奈何得十月未时书为慰始欲寒足下
常疾比何似每耿耿吾故不平复忧悴力困书不一一
羲之顿首(行/书)
卷五 第 39b 页 WYG0812-0826d.png
六月廿七日羲之报周㛐弃背再周忌日大服终此晦
感摧伤悼兼情切剧不能自胜奈何奈何穆松垂祥除
不可居处言以酸切及领军信书不次羲之报(行/书)
羲之顿首亡㛐居长情有所钟始获奉集冀遂至诚展
其情愿何图至此未盈数旬奄见背弃情至乖丧莫此
之甚追寻酷恨悲惋深至痛切心肝奈何奈何羲之顿
(行/书)
兄子荼毒备婴不可忍见发言痛心奈何奈何王羲之
卷五 第 40a 页 WYG0812-0827a.png
顿首(行/书)
六日告姜复雨始晴快情汝母子平安力诸不一一耶
(行/书)
前使还有书哀猥不能叙怀寻痛兼哀苦割当复奈何
省弟累纸衰毒之极但报书难为心怀况卿处之何可
具忍有始有卒自古而然虽当时不能无情痛理有大
断岂可以之致弊何由写心绝笔猥咽不知何言也(行/书)
十二月六日羲之报一昨因暨主簿不悉昨得去月十
卷五 第 40b 页 WYG0812-0827b.png
五日廿三日书为慰雨昼夜无懈夜来复雪弟各可也
此日中冷患之始小佳力及不一一羲之报
羲之死罪前得云子诸人书并毁顿胡之性分析难为
心当有分西者否羲之死罪(行/书)
七月五日羲之顿首昨便断草葬送期近痛伤情深奈
何奈何得去月廿八日告具问慰怀力还不次王羲之
顿首(行/书)
廿三日发至长安云渭南患无他然云符兵健众尚七
卷五 第 41a 页 WYG0812-0827c.png
万苟及最近虽众由匹夫耳即今尅此一段不知岁终
云何守之想胜守弘之自当有方耳(行/书)
隔既久诸怀甚不可言且今多惨戚君果似前暂得一
散怀知以多疾不果乃当秋事省告同此叹恨如何可
言葬事不可仓卒当在九月初过此故欲一与吴兴集
冀无不剋耳然事来万端不知遂人意否非书能悉君
数告以慰之耳(行/书)
六月十六日羲之顿首秋节垂至痛悼伤恻兼情切割
卷五 第 41b 页 WYG0812-0827d.png
奈何奈何此雨过得十日告知君如常吴兴转胜甚慰
想得此凉日佳患散乃委烦耿耿且以佳兴消息仆故
是常耳劣劣解日力不次王羲之顿首
歌章辄付卿或有写书人者可写一道与吾也付十一
版书王散骑笔笃患馀不一一(行/书)
羲之死罪去冬在东鄮因还使白笺伏想至自顷公私
无信便故不复承动静至于咏德之深无日不坠省告
可谓眷顾之至寻玩三四但有悲慨民年以西夕而衰
卷五 第 42a 页 WYG0812-0828a.png
疾日甚自恐无暂展语平生理也以此忘情将无其人
何以复言唯愿珍重为国为家时垂告慰绝笔情塞羲
之死罪(行/书)
桓公不得叙情不可居处云子诸人何似耿耿能数省
(行/书)
吾何当还汝尚小愁思兼至不可居处多疾足下前许
岁末今暂还想必可尔故复白(行/书)
吾去日尽欲留女过吾自当送之想可垂许一出未知
卷五 第 42b 页 WYG0812-0828b.png
还期是以白意夫人涉道康和足下小大皆佳庆十五
日必济江故二日知问须信还知定当近道迎足下也
可令时还迟面以日为岁羲之白(行/书)
六日昨书信未得去时寻复逼或谓不可以不恭命遂
不获己处世之道尽矣何所复言羲之顿首(行/书)
丹阳旦送吾体气极佳共在乡故处增思咏若可得尔
要当须吾自南但增感塞羲之白(行/书)
十四日诸问如昨云西有伐蜀意后是大事速送抱来
卷五 第 43a 页 WYG0812-0828c.png
遂当发诏催吾帝王之命是何等事而辱在草泽忧叹
之怀当复何言见足下一一羲之白(行/书)
敬亲今在剡其后复(阙/) 不可言羲之顿首(行/书)
近遣(阙/)   此雨极佳不得悬心吾乏劣力数字羲
之顿首(行/书)
七月十三日告鄱阳兄弟大降制终去悔悼甚永绝悲
伤动怀切割心情奈何羲之顿首(行/书)
上下安也和绪过见之欣然羲之白(行/书)
卷五 第 43b 页 WYG0812-0828d.png
江生亦连病今已差(行/书)
知阮生转佳甚慰甚慰会稽近患下始差诸谢粗佳足
下差否甚耿耿喉中不复燥耳故知问具示王羲之白
(行/书)
王羲之白冷过足下夜得眠不祗差也复何治甚耿耿
长史复何似故问具示王羲之白(行/书)
五月十四日羲之白近反至也得七日书知足下故尔
耿耿善将息吾肿得此霖雨转遽忧深力不一一羲之
卷五 第 44a 页 WYG0812-0829a.png
(行/书)
羊参运还朝论长见敦恕其为庆慰无物以喻今又告
成先灵以文示足下感怀恸心又以表书示卿政当亦
(行/书)
痛念玄度立如志而更速祸可惋可痛者省君书亦增
(行/书)
服食故不可乃将冷药仆即复是中之者伤胃中一冷
不可知何是以要春秋辄夫起多腹中不调适君宜深
卷五 第 44b 页 WYG0812-0829b.png
以为意省君书亦比得之物养之妙岂复容言直无其
人耳许君见验何烦多去(行/书)
送彭祖何目过江想安稳耳失此诸贤至不可言足下
分离如何可言(行/书)
书来云得诸为慰知汝姨欲西情事诚难处然今时诸
不易得东安书甚不欲令汝姨出恳至想自思之(行/书)
上下可耳产行往当迎庆思之不可言(行/书)
适都使还诸书具一一须而具怀得征西近书委悉为
卷五 第 45a 页 WYG0812-0829c.png
慰不得安西许有问不知何久长风书平安今知殷侯
不久留之甚善甚善舍内佳不中书何似家中疾笃恒
救旦夕比知觉有省书(行/书)
想至义兴何似悬情慕容遂来据邺可深忧官复遣军
可以示义兴中书(行/书)
昨得殷侯荅书今写示君承无怒意既尔意谓速思顺
从或有恕理大小宜盘桓或至嫌也想深思复征许也
(行/书)
卷五 第 45b 页 WYG0812-0829d.png
八月廿四日羲之顿首竟增哀感奈何奈何雨足足下
可耳不得问日悬心吾故劣劣王羲之顿首
此雨定可耳故当收佳云彼甚快大事吴义兴甚是荡
然可叹(行/书)
得都近问清和为慰云刘生近欲举君为山阴以中军
当为最君期于未获供养处相为慨然仕宦殆是想也
君学书有意今想与草书一卷小大佳不不得司马问
悬情适安以中军出镇有避贤意乃云行得言面不知
卷五 第 46a 页 WYG0812-0830a.png
公私此理卒当之邪甚忧根夲无集之者想今与君书
一一见此当何言但恐今归必首问所出复有将来之
弊耳此愿画珍御理(行/书)
敬豫诸人近来停数日悉佳安石已南迁诸多兄弟此
改殊命萧索闻君以复入相府何时当应命未得坐处
亦当愁罔思得为邻岂常情恐君方处务此命难期如
之何不一一小佳复意问(行/书)
源遂差不云尚未恭命终如之何闻真长知吴兴想必
卷五 第 46b 页 WYG0812-0830b.png
如意南道差否(行/书)
君大小佳否松庐善断也仆信还奉州将去月十二日
告甚慰如曹失护语此君甚康壮常是肥渴耳实寻还
迟之不可言二妹差佳慰问心期中冷顷时行可畏愁
人不得司马近问悬情近所送书即至也君信明早令
得后得鄙书未至即想东不久耳(行/书)
想清和士人皆佳彭祖诸人得足下慰旦夕也此诸贤
平安每面粗有叹慨追恨近日不得善散无己已度足
卷五 第 47a 页 WYG0812-0830c.png
下还期不久耳比者数令知问(行/书)
夲怀足下可谓礼之今以书寄卿想必至且救命不暇
此事于今为奢远耳是事夲心所欲论事令付
羲之死罪累书至雨快想比安和迟复承问下官劣劣
日前可力不具王羲之死罪(行/书)
闻令弟食后来想必如期果之小晚恐不展也故复旨
示羲之报(行/书)
吾复五六日至东县还复致问想官舍佳见护军近书
卷五 第 47b 页 WYG0812-0830d.png
甚慰仁祖转加然疾根不除尚令人忧复得问未复反
书甚慰八月共至窟山看甘橘思君宜深想铁已还旦
夕展也故复旨示羲之报(行/书)
六月十九日羲之白使还得八日书知不佳尔何耿耿
仆日疲而得此热忽忽解白耳力遣不具王羲之白(行/书)
贵奴差否想不成大病伤寒可畏令人忧当尽消息也
蚶二斛蛎二斛前示啖蚶得味今止送此想啖之故以
为佳比来食日几许得味不具示所欲示之
卷五 第 48a 页 WYG0812-0831a.png
行政五十日不复得问悬情皆佳也如何贻云得颍阳
书平安慰意不得吴诸人问悬迟之也(行/书)
古人御世者乃志小天下今封域区一方任耳而但忧
不治为时耻之今卿重熙之徒必得申其道更自行有
馀力也(行/书)
甲夜羲之顿首向遂大著乃不意与足下别时及至道
家乃解寻忆乖离其为叹怅言何能喻聚散人理之常
亦复何云唯愿足下保爱为上以俟后期故旨遣此信
卷五 第 48b 页 WYG0812-0831b.png
取足下过江问临纸情塞王羲之顿首(行/书)
前得君书即有及想至也谓君前书是戏言耳亦或谓
君当是举不失亲在安石耳省君今示颇知女向老仆
之怀谓君礼之方复致斯言愧诚心之不著若仆世怀
不尽前者自当端坐观时直方其道或将为世大明耶
政有救其弊算之熟悉不因效放恕之会得其于奉身
而退良有己良有己此其得之心不待多言又馀年几
何而近者相寻此最所怀之重者察顷劳服食之资如
卷五 第 49a 页 WYG0812-0831c.png
有万一方欲思尽颐养过此以往未知敢闻言止于今
(行/书)
得司州十六日书知疾患忧之至深奈何奈何想桓公
数便亦知谢生大得清和至慰明发当至吴兴迟见之
也羲之白(行/书)
鄙疾进退忧之甚深使自表求解职时以许乃当是公
私大计然此举不深又不宜是之于始二三无所成可
以示从女甚劣欲知消息(行/书)
卷五 第 49b 页 WYG0812-0831d.png
十一月四日右将军会稽内史琅邪王羲之敢致书司
空高平郗公足下上祖舒散骑常侍抚军将军会稽内
史镇军仪同三司夫人右将军刘氏女诞晏之允之允
之建威将军唐令会稽都尉义兴太守南中郎将江州
刺史卫将军夫人散骑常侍荀文若女诞希之仲之及
尊叔廙平南将军荆州刺史侍中骠骑将军武陵康侯
夫人雍州刺史济阴郗说女诞颐之胡之耆之美之胡
之侍中丹阳尹西中郎将司州刺史妻常侍让国夏侯
卷五 第 50a 页 WYG0812-0832a.png
女诞茂之承之羲之妻太宰高平郗鉴女诞玄之凝之
肃之徽之操之献之肃之授中书郎骠骑咨议太子左
率不就徽之黄门郎献之少有清誉善隶书咄咄逼人
仰与公宿旧通家光阴相接承公贤女淑质真亮确懿
纯美敢欲使子敬为门闾之眉故具书祖宗职讳可否
之言进退唯命羲之再拜(此是郗家论婚/书书迹似夫人)
羲之白乖违积年每怀辛苦痛切心肝惟同此情当何
居处羲之脚不践地十五年无由奉展比之欲迎不审
卷五 第 50b 页 WYG0812-0832b.png
能垂降否豫唯哽故先承问羲之再拜
五月二十七日州民王羲之死罪死罪此夏复便半时
违离众情兼至唯增伤悼顷水雨未之有不审尊体何
如得疾除也不承近问驰企民自服橡屑下断体气便
自差强此物益人断下去陟釐劫樊远也以为良方出
何是真(阙/)之谓谨及因青州白笺不备羲之死罪死罪
(行/书)
十二月廿二日羲之白节近感叹情深得去月廿三日
卷五 第 51a 页 WYG0812-0832c.png
书知君故苦日耿耿惟善护之为慰仆得大寒疾不堪
甚力还不具王羲之白(行/书)
十四日昨数信未即取遣适得孔彭祖书得其弟都下
七日书说云子暴霍乱亡人理乃当可耳惋惋桓公周
生之痛岂不悬心羲之顿首(行/书)
羲之顿首白雨无已小儿犹小差力不一一王羲之顿
(行/书)
君清瘦虽笃疾谓必得治力岂图凶问奄至痛惋情深
卷五 第 51b 页 WYG0812-0832d.png
半年之中祸毒至此寻念相催不能已已况弟情何可
任此等荼毒备尽何可忍视言之酸心奈何奈何可怀
君情此公立德由来而婴斯疾每以惋慨常冀积善之
庆当后潜佑契同昔人寻忆事缅然永绝哀宛深至未
能喻心省足下书情不能已可复奈何绝笔流涕足下
各可尔复雨可厌若吾所啖日去不复辞此意想足下
明必顾之迟散羲之顿首(行/书)
羲之白一日殊不叙阔怀得书知足下咳剧甚耿耿护
卷五 第 52a 页 WYG0812-0833a.png
之冀以散力不一一羲之白(行/书)
知德考故平平想当转得散力每耿耿不忘怀足下小
大佳否羲之顿首(行/书)
忽然夏中感怀冷冷不适足下复何以耿耿吾故不佳
得远近问不虞生何当来迟一集昨见无奕十九日书
二十六日西也云仁祖服药石服一齐不觉佳酷羸至
可忧力知问王羲之白
书成得十一日疏甚慰三舍动静驰情先书已具不得
卷五 第 52b 页 WYG0812-0833b.png
一一羲之顿首(行/书)
知汝表出便去不得见汝此何可言想秋必还恐此书
不复及汝不一一羲之顿首(行/书)
适书至也此人须当今白想足下可为停之故示羲之
顿首(行/书)
六月三日羲之白但暑此岁已半感慨弥深得廿七日
书知足下安顿耿耿愁增患耶善消息吾志匆匆常恐
一夏不可过力不一一王羲之白(行/书)
卷五 第 53a 页 WYG0812-0833c.png
贼以还不知遇官军云何可深忧之欲依上虞初到别
上令敕听之县事不同直不相连耳且奉祠感思悲恸
得书知问吾之劣力不一一王羲之问(行/书)
足下晚各复何以恒灼灼吾怛之欲不复堪事内然力
不一一王羲之顿首(行/书)
累书想至君比各可不仆近下数日勿勿肿剧数尔进
退忧之转深亦不知当复何治下由食榖也自食榖少
有肌肉气力不胜更生馀患去月尽来停榖啖面复平
卷五 第 53b 页 WYG0812-0833d.png
平耳(行/书)
玄度先乃可耳尝谓有理因祠祀多感其便民至此今
致之生而速之死每寻痛惋不能己已省君书徒增酸
悲大分自不可移时至不可以智力救耳羲之白(行/书)
君昨示欲见穆生叙赞今欲默语兴废之格粗当书尔
否玄度好佳君谓何似羲之顿首(行/书)
知道长不得散力疾重而汝进退甚令人忧念迟信还
知问羲之顿首(行/书)
卷五 第 54a 页 WYG0812-0834a.png
六月十九日羲之白使还得八日书知不佳何尔耿耿
仆日疲而得此热忽忽解白尔力遣不具王羲之白(行/书)
江生佳须大活以始见之此人事萧索可叹汝宜速下
不可稽留计日迟望今日亦语刘长史令速羲之白(行/书)
姊适复告安和郗政病笃无复他治为消息耳忧之深
今移至田舍就道家也事毕吾当遣信视淑还
母子平安为慰至恨不得暂见故未得下船道夷书云
已得一宅想今安稳耳不能解此移趋知部儿不快情
卷五 第 54b 页 WYG0812-0834b.png
不容己忧心耿耿羲之白(行/书)
七日告期痛念玄度不能不悬心也汝临哭悲恸何可
言之情极咽塞市器俱不合用昨旦来又惋念玄度体
中便不堪甚今告汝当须过殡还有悲恻羲之白(行/书)
去冬临改安事近便欲决去而何其不许事闻似有小
寇今未便得果然故有移南墓意尚未可仓卒复信更
期汝信也羲之顿首(行/书)
会稽亦复与选官论卿否吾诚敕敕于论事然于弟尚
卷五 第 55a 页 WYG0812-0834c.png
不惜小谓选官前意已佳可不复烦重卿更思之必谓
宜论者必有违耳羲之顿首(行/书)
适得万古去月五日书为慰寻得彭祖送万九日霜板
再破贼有所获想足摧寇越逸之势耳许司农书来慰
吾奈无人便未能得达故向馀杭间也羲之顿首(行/书)
贼势方轨但守之足尚令智者劳心复此回书恒怀汤
大处世不易岂惟公道也诸人十二日书云慕容乃抄
梁得数日方下疾疫非常及至京极劳伤甚忧深想君
卷五 第 55b 页 WYG0812-0834d.png
勤勤又复委笃恐无与诸人书也忧之怛怛劣力不一
羲之白(行/书)
知郡荒周旋五百里所在皆尔可叹江东自有大顿势
不知何方以救其弊民事自欲叹复为意卿示聊及数
字劣力不一羲之白(行/书)
昨得桓公问疾书转加悬念胡云征事未有日佳也比
日逼热不知卒云何尔耿耿故示力不一一羲之顿首
(行/书)
卷五 第 56a 页 WYG0812-0835a.png
妹不快心忧劳馀平安未得问玄度急肿至可忧虑得
昨书小差然疾候自恐难耶羲之报(行/书)
安石书俱佳还七日增想投命积日不复知问弟佳宁
善然复忧之不去怀吾遂沉滞兼下如近数日分无复
理昨服陟釐丸得下不知遂断否了无所啖而药得停
不知当复见弟理不独下便长叹小苏息更知问二奴
遮诸人何以谢之羲之白(行/书)
得旦书至示为慰云小大夕夕患忧念劳劳心迟见足下
卷五 第 56b 页 WYG0812-0835b.png
未为果结力不一一王羲之白(行/书)
三日先疏未得去后得四日疏为慰兄书已具不复一
一羲之白(行/书)
镇君昨至追寻见之悲叹不可言上下近问少慰驰情
不知何似绝不得问汝得旨驰白宜豫知分春事也吾
后数日东可语期令知消息耳羲之顿首(行/书)
君大小佳否至此乃知重熙往觉少不得同行万恨万
恨云出便当西念远别何可言迟见之度今或以在道
卷五 第 57a 页 WYG0812-0835c.png
如无人往心不堪甚忆之不忘怀之无已故示知问羲
之顿首(行/书)
知书有去县奔赴诚意义官至也有礼制恐不必果耶
且在彼县常以为得意宜思之耳情至故示羲之白(行/书)
兄子发尚未有定日当送至澜远乖不可复言适欲遣
书会得足下一面故知示羲之顿首(行/书)
十九日羲之报近书反至也得八日书知吾甚羸敬伦
动气发耿耿想得冷比为佳敬久佳书不一一羲之报
卷五 第 57b 页 WYG0812-0835d.png
(行/书)
省足下前后书未尝不忧汝欲兴事他相与有深情者
不能不恨然古人云行其道忘其为身真卿今日之谓
政自当豁其胸怀然得公平正直耳未能忘已便自不
得行然此皆在足下怀愿卿为复广求于众所悟故多
愿山之高言次何能示故劣力不一羲之顿首(行/书)
十一月七日羲之报近因千卿书想行至霜寒弟不佳
顷日了不得食至为虚劣力及数字羲之报(行/书)
卷五 第 58a 页 WYG0812-0836a.png
知须果栽便可遣取视君势陈欲欲无出理近书至也
得十八日书为慰雨蒸比各可羊参军转差也悬耿吾
髀痛剧欲不行力至患之欲不得自力数字羲之白(行/书)
尊夫人向来复何如为何所患甚悬情念卿累息具至
羲之敬问(行/书)
想诸舍人小大皆佳弟摧之可为悬心且得集目下比
慰多也姊累告安和梅妹大都可行袁妹极得石散力
然故不善佳疾久尚忧之想野大久恙至善分张诸怀
卷五 第 58b 页 WYG0812-0836b.png
可云不知其期何时可果永嘉竞逐者有力恐难冀得
大柿当种之笃不喜见客笃不堪烦事此自死不可化
而人理所重如此耶都江东所聚自非复弱干所堪足
下未知之耳给领与卿同殊为过差交人士因开门以
勉待之无所复言君远在此乃受恩来今留之明晚共
卿亲集想君未便至馀姚尔羲之顿首(行/书)
云殷生得快罔大事数谢生书但有药耳云彦仁或宣
城甚佳情事实宜今有所寂不得都问知卿云问故未
卷五 第 59a 页 WYG0812-0836c.png
知西审问使人忧耿得问示信使甚数而无还者似书
疏不可得得问宜示告之知长翔田舍比乡还当如何
候顷得音副民望甚善(行/书)
羲之白雾气足下各何如长素转佳甚耿耿冀行面遣
知问王羲之白(行/书)
昨得诸书今示卿想见之恐殷侯必行希望唯宜尔然
今此集信为未易卿若便西者长不可言也(行/书)
晴快足下各佳否长素转佳也甚耿耿故知问具示王
卷五 第 59b 页 WYG0812-0836d.png
羲之白(行/书)
知尚书中郎差为慰不得吴兴问悬心数吴中闻耳小
奴在此忽患疟比数发今日最微大都轻疟耳尚小停
今在吾厩中念犹悬心小患耳所垂必须佳乃去羲之
(行/书)
昨方回遂举为侍中不知卒行否云相意未许尔者为
佳比得其书云山海间民逃亡殊异永嘉乃以五百户
去深可忧深可忧此间不得至比足下郡内云何粮运
卷五 第 60a 页 WYG0812-0837a.png
日广远恐此弊不已羲之报(行/书)
都下书云殷生议论殊异处忧之道故思同岁寒尽对
此书还力不一一(行/书)
廿三日羲之报一日得书皆在记所不得有反转热卿
各佳否定何可得来迟面固不一一羲之报(行/书)
论亦不能佳体怀省无所乏然卿供给人士及使后吏
人论者亦谓太任意在世中政自不得不小俯仰同异
卿复为意此怀亦当玄同不能勉人士耳见尚书一日
卷五 第 60b 页 WYG0812-0837b.png
遣信以具必宜有行者情事恐不可委行使耶迟还具
问亦以与尚书咨怀今复遣咨吴兴也
官舍佳也节气不适可忧彼云何昨得书比佳甚慰甚
慰得官奴晋宁书云平安念悬心比粗佳一目书比一
一民以顷情事不可不勤思自补节勤以食啖为意乃
胜前者而气力所堪不如自丧初不哭不能不有时恻
怆便非所堪哀事损人故最深益知不可不豁之(行/书)
知足下数祖伯诸人问助慰绝不得兄子问悬念可言
卷五 第 61a 页 WYG0812-0837c.png
此于南北旨使无理此欲叹久也群从书皆佳道冲书
平安汝当改葬不可云劳冲遇此事或复留连体甚羸
所啖食至少年衰老羸使人深忧君甚悬情馀疾患少
差也(行/书)
省告足下此举由来吾所具卿所云皆是情言然权事
虑之重则当废情以从宜非书所悉见卿一一忽动小
行多昼夜十三四起所去多又风不差脚更肿转欲无
理至不可劳而此书疏不自得已唯绝叹于人理耳一
卷五 第 61b 页 WYG0812-0837d.png
妹复平昨来上下差(行/书)
吾涉冬节便觉风动日日增甚至去月十日至委笃事
多如去春但为轻微耳寻得小差罔尔不能转胜流滞
进退体气肌肉便大损忧怀甚深今尚得坐起神意为
复可耳值疾不瘳昼夜无复聊赖不知当得暂有间还
得复其写否如今忽忽目前耳手亦恶欲不得书示令
足下知问(行/书)
七月十五日羲之白秋日感怀弥深得五日告甚慰晚
卷五 第 62a 页 WYG0812-0838a.png
热盛君比可否迟复后问仆平平力及不一一王羲之
(行/书)
知君患瘾何似乃尔是为疲之极也一知此事恐不可
以不绝骨肉之爱无论人事也乃甚忧君君自量情叹
患不以经心者一事否尔当何理耶羲之报
此信过不得熙书想其书一一也小大佳否宾转胜皆
谢之贤妹大都胜前至不欲食笃羸恒令人忧馀粗佳
阿刁近来到卞上下皆佳羲之白(行/书)
卷五 第 62b 页 WYG0812-0838b.png
得书知足下且欲顾何以不进耶向与谢生书晚欲往
登停山且停山非所便故可共集谢生处登山可令他
日耶王羲之白(行/书)
得君书疏知往来皆平安耳念比年下节气至恶当令
人危幼小疾苦故尔忧劳不可言想非无他旱不伤白
田耳(行/书)
昨得都下十七日书贼径还蠡台不攻谯是其反善之
诚也想殷生必得过此者犹令人忧期诸处分犹未定
卷五 第 63a 页 WYG0812-0838c.png
羊参军旦夕至也迟面一一羲之顿首(行/书)
安石定目绝令人怅然一尔恐未卒有散理忧期诸处
分犹未定悬益深念君驰情又遣从事发遣君无复坐
理交疾患何以堪此恐属无所复厝怀即乖大小不可
言且忧君以疾他曳不易得司州书转佳此庆慰可言
云与君数数或采药山崖可愿乐遥想而已云必欲剋
馀杭之迟期此不可言要须君旨问仆事中久宜暂东
复令白便行还便行当至剡堆上廿日后还以示政当
卷五 第 63b 页 WYG0812-0838d.png
与君前期会耳迟此情兼二三羲之报(行/书)
昨暮得无奕阿万二日书谂近清和耳羌贼故在许下
自当了也桓公未有行日阿万定吴兴未复弘道近书
见与弘远书恐卿不得久坐何如休稚玄佳不想能数
足下皆令知问矇风胶今年以晚来年其主不起首者
想或可得借乎(行/书)
得反又获示知足下发动胁肿卿比疾苦甚似期一一
想消一当转佳为何治也吾为亦劣大都复是平平隔
卷五 第 64a 页 WYG0812-0839a.png
耳许日前后有其效何喻冀凉日晚散耳寻复知问王
羲之白(行/书)
羲之顿首贤女嫔敛永毕情以伤惋不能已已况足下
悯悼深至何可为心奈何奈何不能无时之痛忧卿便
深令何如患深达既往吾志匆匆力知问临书恻恻王
羲之顿首(行/书)
知数致苦言于想时弊亦何可不耳颇得应对否吾书
来彼荅得桓护军书云白米增运皆当停为善羲之白
卷五 第 64b 页 WYG0812-0839b.png
(行/书)
问公东征四国是皇诚心款著谓之累积频频书想至
阴寒想自胜常皇矣汉祖纂尧(此四行/真书)
羲之死罪荀葛各一国佐命之宗臣观其辙迹实奇士
也然荀护讥于忧卒意常恨恨谓其无弘济之心宜被
大谴诸葛经国达治吾无间然处事而无玷累获全名
于数代至于建鼎足之势未能忘己所谓命世大才以
天下为心者容得尔乎前试论意久欲呈多疾愦愦遂
卷五 第 65a 页 WYG0812-0839c.png
忘致令送愿因暇日可垂试省大期贤达兴废之道不
审谓粗得阡陌否羲之死罪(行/书)
足下名可不得都下五日书令送谢即至想源得免豺
狼耳王羲之白(行/书)
羲之死罪近因周参军白牒伏想必达此春以过时速
与深兼哀伤摧切割心情奈何奈何须臾寒节不审尊
体何如不承问以复经月驰企民疾根治滞了无差候
转久忧深叔昨遣信自力粗白不宣备羲之死罪(行/书)
卷五 第 65b 页 WYG0812-0839d.png
坟墓在临川者行欲改就吴吴中终是所归中军往以
还田一顷乌泽田二顷吴兴想弟可还以与吾故示想
弟居意故如往言思终高也是以思同之此三顷田乐
吴旧耳云卿军府甚多田也宜须一用心使可差次忠
良羲之白(行/书)
增运白米行来者云必行此无所复云吾于是地甚疏
致言诚不易然太老子以在大臣之末要居时任岂可
坐视危难令便剧言于相并与殷谢书皆封示卿勿广
卷五 第 66a 页 WYG0812-0840a.png
宣之诸人皆谓尽当今事宜直恐不能行耳足下亦不
可致苦言人之至诚故当有所回不尔坐待死亡耳当
何当何羲之白(行/书)
若治风教可弘今忠著于上义行于下虽古之逸少亦
将眷然况下此者观顷举措君子之道尽矣今得护军
还君屈已伸时玄平须命朝有君子晓然复谓有容足
地当如前者虽患九天不可阶九地无所逃何论于世
路万石仆虽不敏不能期之以道义岂苟且乎若复以
卷五 第 66b 页 WYG0812-0840b.png
此进退直是利动之徒耳所不忍为所以不为上方宽
博多通资生有十倍之觉是所委息乃有南眷情足下
谓何以密示一物岂此意为与卿共思之省已以付天
诸暨始宁属事自可得如教丹阳意简而理通属所无
复逮录之烦为佳想君不复须言谢丹阳亦云此语羲
之白(行/书)
古之辞世者或被发徉狂或委身秽迹可谓艰矣今仆
退身闲坐而获遂其宿心其为桑榆岂非天赐违天不
卷五 第 67a 页 WYG0812-0840c.png
祥顷东游还脩治桑果今盛敷荣率诸子抱孙游观其
间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虽植德无殊邈犹
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或有轻薄者令举策教焉彷
佛万石之风君谓此何如羲之白(行/书)
适重熙去当与安石东游山海并行田尽地利颐养闲
暇衣食之馀欲与诸亲时共欢宴虽不能兴言咏衔杯
引满语田行里故以为抚掌之资其为得意可胜言耶
可胜言耶常依陆贾班杨王孙之处甚欲希风数子老
卷五 第 67b 页 WYG0812-0840d.png
志愿尽于此也君察此当有二言否真所谓贤者志于
大不肖志其小无缘见君故悉心而言以当一面羲之
(行/书)
数上下问如常何可得集耶念驰情未异果为结念致
间不得东阳问想卿妇遂平复耳聋佳否谢之幼小顷
可行华母子平安知足下故望暂还岁内何理过岁必
有理不思存足下复得一叙平生当何言得卿书寻省
及复但有悲慨比者且当数致年知毕必果思迟言而
卷五 第 68a 页 WYG0812-0841a.png
不可复得此与所期后月五日遂乃剋耳还遣旨进顷
犹小差欲极游目之娱而吏卒守之可叹丹阳花果似
小可何日得诸乡人共赏羲之白(行/书)
中书郎诸人皆佳比面虽近隔殊思卿度还旦夕吾顷
胸中恶不欲食积日勿勿五六日来小差尚甚虚劣且
风大动举体急痛何耶赖力及足下家信不能悉王羲
之白(行/书)
足下欲同致上虞一宿还无所废吾初至便与长史俱
卷五 第 68b 页 WYG0812-0841b.png
行无不可吾为卿任此声者但此怀自不复得阙之于
时小大皆佳也度有近问不得上虞甚佳足下当能相
就不思面卿云当来何能果也迟散无喻吾复月当出
以者念示下近欲麻纸适成今付三百写书竟访不得
其人示之王羲之顿首(行/书)
省书知定疑来汝居长谓所养儿虽小要为丧主刘夫
人灵座在堂政尔远来于礼诚不可近所以狼狈违逆
汝情他信难忍交恐有性念虑得来想慰释奠引是以
卷五 第 69a 页 WYG0812-0841c.png
不复思此耳若汝能割遣无益得过丧制遂来居此乃
事宜也若自量不能违哀念须吾等旦夕相喻者当来
汝当自若吾意尽此也(行/书)
若来大小祥当复出者殊更良昌若汝不出农当单出
汝能遣农远行不宜皆当自详计审日迟望而更未定
殊为怅恨不可言此乃为汝求宅谓汝来居正理军务
何可久处而情事不得从意可叹可叹终果来居者故
当为汝求也以书示农(行/书)
卷五 第 69b 页 WYG0812-0841d.png
再昔来热如小有觉然昼故难堪知足不患之云故以
围棋是不为患吾期尔无佳自得此热憔悴终日未果
如何王羲之顿首(行/书)
羲之死罪见子卿具一一荒民及惠怀最要也殊为欣
慰唯愿不倦为善承留此生当广陵任佳此生处事以
验海陵江间殊令人有怀也羲之死罪死罪
知足下以界内有此事便欲去县岂有此理此县弊久
因足下始有次第耳必无此理便当息意今敕诸处事
卷五 第 70a 页 WYG0812-0842a.png
及县者驰书与台中论必释然故遣旨信示意羲之白
(行/书)
适州将十五日告徐一痈方尺许口四寸云数日来小
而差然疾源如此忧怛尚深故遣信治徐舍人书以示
徐还示足下也不堪缕疑事列上告周青州视事今以
当至下耶任是事宜无干身世而任事者疾患如此使
人短气羲之白(行/书)
百姓之命到悬吾夙夜忧此时既不能开仓庾赈之因
卷五 第 70b 页 WYG0812-0842b.png
断酒以救民命有何不可而刑犹至此使人叹息吾复
何在便可放之其罚谪之制宜严重可如治日每知卿
问民之主(行/书)
追寻前者事意岂可复得且当率日前及今时急要愿
慰君各保爱以俟此其末耳见君有愁绪聊以当面冬
间定欲省安西如今意无前却也想君必惧贼势可之
者必进许洛无可不果凡人遇逆世岂可处之寻常以
此至终故当极尽志气庶不负所托也君此意弘定然
卷五 第 71a 页 WYG0812-0842c.png
决在必行未复知问晴快卿转胜向平复也犹耿耿想
上下无恙力知问不具王羲之敬问(行/书)
纸笔精要深念儿至一物而无所出后须酬(行/书)
   王献之札
相过终无复日悽切在心未尝暂掇一日临坐目想胜
风但有感恸当复如何常谓人之相得古今洞尽此处
殆无恨于怀但痛神理与此而穷耳尽此感深殆无容
处常恨况相遇之难而乖其所同省告不觉灌流既已
卷五 第 71b 页 WYG0812-0842d.png
往矣亦复何言献之白(行/书)
诸舍复何如吾家多患忧面以问慰情不知可耳承永
嘉比复患下上下诸疾患乃尔燋驰岂可怀不审今复
何如㛐即平和耳贞寿不成病不鹅还慰姊意今已尝
向发分(阙/)诸怀可言殊当复忧悬婢腹痛见差不刘家
疾患即差秀已还也(行/书)
献之死罪授衣诸感悲情伏惟哀慕兼恸痛毒难居见
徐携井使君书承比极胜但承此凶问当复大顿耳比
卷五 第 72a 页 WYG0812-0843a.png
日忧驰无复意不审尊体云何脚及可痛气得此哀号
何如先大恶时灸疮特不堪此不乃为患眠食几许使
君今地实难为识然所以为识政在此耳(行/书)
献之白奉别告承安和庆慰极冷不审尊体复何如献
之比日如复小胜因夜行忽复下如欲作㿃今服药尽
温燥理冀当可耳然异极都不得复小失和卿恶亦不
复得妄近生冷体气顿至此令人绝叹行有佳酒便服
(行/书)
卷五 第 72b 页 WYG0812-0843b.png
想彼悉佳汝复见诸女不此近下故尔耳(行/书)
献之白承姑比日复小进退其尔不得一极和忧悚犹
深不审以服散未必得力耳比驎相闻故云恶悬怀使
君数得书也(行/书)
献之白思恋触事弥至献之既欲过馀杭州将若比还
京必视之来月十左右便当发奉兄无复日比告何喻
愿复尽珍重理献之曰(行/书)
献之白节过岁终众感缠心伏惟同之奉月初告承极
卷五 第 73a 页 WYG0812-0843c.png
不平复头眼半体痛恒恶兄告说姊故殊黄瘦忧驰可
言寒切不审尊体复何如眠食转进不气力渐复先耳
迟复旨告献之故尔献之(行/书)
愿馀上下安和知婢日夕疏慰意育故羸悬心倪比健
也适奉永嘉去月十二日动静故常患不宁诸女无复
消息献之(行/书)
再启夏节近感思深惟穷号崩绝不可忍处睛快不审
体中何似食敢复多少甚驰情不审诸舍复何如未复
卷五 第 73b 页 WYG0812-0843d.png
西动静不宁此多患反侧愿深宽勉故承问
思恋无往不慰省告对之悲塞未知何日复得奉见何
以喻此心唯愿尽珍重理迟此信反复知动静
十二月廿七日具疏操之献之再岁尽无复日感思
兼怀不自胜兄亦同之奈何奈何奉十二日告承椽安
和慰驰情姊三兄诸患故尔不损忧驰晴快不审尊体
并复何如迟复来告操之故平平已再服散冀得力献
之亦恶愦勿谨拜疏不具操之等再拜
卷五 第 74a 页 WYG0812-0844a.png
卫军犹未平和而哀劳殊未得尽消息理常以不宁仆
射得散力甚慰表解台职不知得恕不复冠军告悬企
(行/书)
献之白兄静息应佳何以复小恶耶伏想比消息理尽
转胜耳矾石深是可疑事兄喜患散辄发痈势为积乃
不易愿复更思献之唯赖消息内外极生冷而心腹中
恒无他此一事是差但疾源不除自不得佳论事当随
宜思之也献之姊性缠绵触事殊当不可献之方当长
卷五 第 74b 页 WYG0812-0844b.png
愁耳(行/书)
献之白不谓鄱阳一门艰故至此追寻悲惋益不自胜
奈何奈何政坐视其灭尽使人悲熟赖子高在此不尔
无可成献之(行/书)
阮新妇勉身得雄甚善散骑殊常憙也(行/书)
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类之畅方
欲与姊极当年之道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
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无已
卷五 第 75a 页 WYG0812-0844c.png
唯当绝笔耳(行/书)
夏日感思兼悼切割心怀痛当奈何奈何得思道书慰
意薄热汝比各可不吾并故诸恶劳益勿勿献之白疏
(行/书)
献之白思恋转不可言瞻近而未得奉见但有叹塞迟
诸信还具动静献之白(行/书)
白东告具天宝疾患问何其仓卒乏子孙常欣伦早成
家以此娱上下岂谓奄失此女悯惜深至恻切心怀㛐
卷五 第 75b 页 WYG0812-0844d.png
哀念当可为心情愿不可保使人惋惋悲政常随事豁
之耳嫂先积弊复有此痛心不审不乃恶不甚以忧驰
眠食复多少愿遣无益尽消息理(行/书)
吾十一日发吴兴违远兄姊感恋无喻庆等别不可言
比奉告故多患姊经感极顿忧驰益深适咨议十六日
告风疾故尔反侧馀可行未东动静不宁吾宜速吴与
丞别兄进犹恋罔劳亦极恶驰情二女晚生皆佳未复
华姜疏比来得直疏故恶故足当视华也汝儿女并可
卷五 第 76a 页 WYG0812-0845a.png
(行/书)
廿九日献之白昨遂不奉恨深体中复何如弟甚顿勿
勿不具献之再拜(行/书)
承服肾气丸故以为佳献之比服黄耆甚勤平平耳亦
欲至十斋当可知(行/书)
得书为慰吾先夜遂大得服汤酒诸治渐相故顿极难
劳知足下便去不得面别快恨深保爱临书增怀王献
(行/书)
卷五 第 76b 页 WYG0812-0845b.png
玄度时往来以此为慰兴公使适还数日具都下问人
情所忧良可叹息诸吴数问龄前来经日极为差云仁
祖欲请为军司不知行不慕容有易赖意耶
薄冷足下沈痼已经岁月岂宜触此寒耶人生禀气各
有攸处想示消息(行/书)
益部耆旧传令送想催驱写记耳慎不可过淹留吾去
月从孙家求信次顿尔频为乱反侧饧大佳柳六惠言
饧可常饵亦觉有益耳(行/书)
卷五 第 77a 页 WYG0812-0845c.png
前告先以陈事意必是更有家信未知期说见德远书
所致人耶何可足下命耶(行/书)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
胄蹑高位英俊沈下僚(行/书)
一月廿九日告仲宗奉世诸儿祸变无常黄门陨背哀
痛摧剥不自胜任奈何奈何及书感塞父姑告念外甥
欲问郗新妇更笃忧虑深(行/书)
诸女无日事悬心阮新妇何日至慰姊目下
卷五 第 77b 页 WYG0812-0845d.png
承寇军故尔不觉转胜灸无所觉忧驰深汝燋悚可言
(行/书)
可必不耳企慰此大都如常秀顺至慰意顺心痛委顿
燋劳诸舍不能集会深哽塞仰料静婢自常不和知从
事甚简致此佳也(行/书)
吾当托桓江州助汝吾此不辨得遣人船迎汝当具东
改枋三四吾小可者当自力无御迎汝故可得五六十
人小枋诸谢当有二便是见今当语之大理尽此信还
卷五 第 78a 页 WYG0812-0846a.png
具白脾痛可堪而以作书绝欲不可识(行/书)
疾不退潜处当日深岂可以常理待之此岂常忧不审
食复何如肌色可可所堪转胜复以此慰驰疏耳(行/书)
消息亦不可不恒精以经心向秋冷疾下亦应防也献
之下断来恒患头项痛复小尔耳(行/书)
省前书故有集聚意当能果不足下小大佳不闻官前
逼遣足下甚急想以相体恕耳足下兄子以至广州耶
当有得集理不念悬心也耳(行/书)
卷五 第 78b 页 WYG0812-0846b.png
近与铁石共书令致之想久达不得君问以复经月悬
情岂可言顷更寒不适颇有时气君顷各可耳迟旨问
仆大都小佳然疾根聚在右髀脚重痛不得转动左脚
又肿疾候极是不佳幸食眠意事为复可可冀非臧病
(行/书)
知铁石前往快作乐诸君善处世一达于当年不复过
此仆端坐将百日为尸居解日耳不知那得一散怀何
其相思之深临书意塞(行/书)
卷五 第 79a 页 WYG0812-0846c.png
玄度何来迟深足人忧悬耶常谓有理因祠监多感足
下事甚善然所造极难想足下每思先后公岂须言亲
亲不已意耳安石停此过半日犹得一宿何物喻之一
十当浦送近道所以致叹阳诸怀儿不可言且不复得
卿送有诸叹今此贪上道忽动小行多昼夜十三四起
所去多又风不差脚更肿转欲书疏自不可已唯绝叹
于人理耳二妹复平平昨来山下差静政当还委曲前
书具想胜常也诸人悉何如承冠军定入计今向达都
卷五 第 79b 页 WYG0812-0846d.png
汝奉见欣庆但恐停日不多耳庆等已至也鹅差不甚
悬心宜道寻去奴定西诸分张少言(行/书)
新妇服地黄汤来似减眠食尚未佳忧悬不去心君等
前所论事想必及谢生未还何尔进退不可解吾当书
问也(行/书)
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
不审阿姨所患得差否极令悬恻想东阳诸妹当复平
安不审顷者情事渐差耶彼郡今载甚不能佳不知早
卷五 第 80a 页 WYG0812-0847a.png
晚至当遂至郡深想望(行/书)
斁奴此月唯省一书亦不足慰怀深悉足下情素耳(行/书)
七月二日献之白孙权据有江东以历三世国险而民
附贤能为用斯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益州天府之地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西连巴
蜀东通吴会此用武之国而其不能治天所以资将军
将军既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成之大国诚难至
(行/书)
卷五 第 80b 页 WYG0812-0847b.png
鄱阳书停诸舍便有月未具散骑书知情至草草未发
遣奉去月问承妇等复不能差深忧虑耳(行/书)
献之白不审疾得损未极忧及更能出入未前书云至
于散情嫂疾苦疗得所深喜慰想必为问敬和晚际似
差耶诸舍也能向诸弟各也(行/书)
献之白极热敬惟府君此月内得书来时几得问希此
消息极闷闷军中复如何患脓不能溃意甚无赖君有
好药必时复与府中多少极济事耶(行/书)
卷五 第 81a 页 WYG0812-0847c.png
承冠军故尔不觉转胜灸无所觉忧驰深汝燋悚可言
(行/书)
服油得力更能停啖面只五六日停也不至绝艰辛也
足下明当必果想即日如何深想忆(行/书)
近奉阿姑告知平安极慰人意献之遂不堪暑气力恒
惙恐是恶风大都将息近似小却(行/书)
白承舍内分违近豫遂就难以喻痛济理献之白
复面悲积蕃首以不佳耿耿仆迫动散委顿虽转折犹
卷五 第 81b 页 WYG0812-0847d.png
(缺/)然发止尚以未定日冀以言首力还不复耳
还此今有书何以至不知诸舍故多患念劳以今差也
得领军书故在风丹杨书常疾动耿耿亦云得鄱阳近
书为慰丹杨疾者不果来甚怅恨(行/书)
得西问不寇复云何令人邑邑具示(行/书)
东家尚未欲下李参军无政日有此议能自来此方寸
无使闻上极不妙之事献之顿首(行/书)
八月十九日具疏操之献之再拜昨日诸愿悉达奉奉
卷五 第 82a 页 WYG0812-0848a.png
告慰驰心极冷不审尊体复何如操之创故不差常恶
亦故尔愦愦献之昨来复下如欲作㿃殊乏极服石的
丸冀得力谨谨不具操之等再拜(行/书)
献之白不审尊体复何如昨夜眠多少愿尽宽喻理忧
驰可复言若得消息者献之白
嫂等承更恶不审顷痊复不必须散时终得力耶此药
甚佳想姊举体不能行履服遂差安西且无恙府君属
有和稀久滞行路同人绝得此心故当携其长幼诣汝
卷五 第 82b 页 WYG0812-0848b.png
上下知彼骆驿有书示不足以慰吾意耶冬间必欲至
足下所居承使君明练不谓渐有胜也君数集骤然其
大都可耳吾止于月半间耶(行/书)
鄱阳归乡承脩东转有理吾今所欲事必俟胜欢慰于
怀耶吾终权宜至承今年饥馑仰唯年支都乏绝不谓
乖又至于此耶吾脚尚未差极忧也(行/书)
献之等再拜不审海盐诸舍上下动静比复常忧之姊
告无他事崇虚刘道士鹅群并复归也献之等当须向
卷五 第 83a 页 WYG0812-0848c.png
彼谢之献之等再拜(行/书)
敬祖日夕还山阴与严使知闻颇多岁月今属天寒拟
适远为当奈何奈何尔岂不令念姊远路不能追求耳
(行/书)
适得元直廿二日疏送白鲊令送十里似并犹堪啖献
之白疏(行/书)
献之白奉承间近雪寒患面疼肿脚中更急痛兼少下
甚驰情转和佳不审尊体复何如得此诸患小差不复
卷五 第 83b 页 WYG0812-0848d.png
思何始幸能服散故镇益久药何以不更将之迟寻复
旨若献之弊于淡饭饮得春风气惛乱言故欲热服食
酒为腹可耳献之白(行/书)
得诸慰意吾故冀恶寻视汝又告未复东近动静驰情
昨即遣行为不至耶如省(行/书)
廿三日献之问得十九日书知问后何如吾故劣力不
一一王献之问(行/书)
行往迟见卿怀白闻游诸县作令退悉念时事览之后
卷五 第 84a 页 WYG0812-0849a.png
复慨然(行/书)
五月十二日献之白节过感怀深至念痛伤难胜得五
日告知君转胜甚慰甚慰雨过此复何如想消息日平
复也谨仆近暴不佳如恶气当时极恶赖即退耳故虚
劣匆匆还不多王献之白(行/书)
知祖希佳为慰慰数不得其书云至水门增深款之(行/书)
思想转深省告知君亦同如令未知面期近远此慨可
言惟深保爱数音问寻故旨取君消息(行/书)
卷五 第 84b 页 WYG0812-0849b.png
信明还东有还书愿送来已令分明至著都上慰之吾
故沉顿思见之故想特能间疾得来先报之不能得自
致者旨取车王献之答
献之白承姊故常恶不审得春气复何如冬驰情馀安
和至宁此故耳献之白(行/书)
臣献之言臣违远坟墓奄冉五载罔极之思实结于中
前在郡已具陈闻尔时圣恩垂矜甚欲申其情事但以
被徵有大例故令曲成之仁不遂臣于朝职不同并急
卷五 第 85a 页 WYG0812-0849c.png
之制今欲特乞假百日以泄私情犹复欲与中表少叙
分张之怀又臣姊刘氏在于杭当暂过省若不得此不
容向展伏惟天慈物通其志必蒙听许以私上闻伏用
秪悚臣言(行/书)
今送梨三百晚雪殊不能佳(行/书)
 朱长文曰张彦远唐室三相之裔史称其家聚书画
 侔秘府今观所录信矣然未必皆墨迹或摸拓者多
 尔中间书札颇多脱误不伦虽有改益未得善夲尽
卷五 第 85b 页 WYG0812-0849d.png
 为刋正亦多闻阙疑之义也及考法帖二王书多同
 此者或即彦远家所蓄或唐世别夲所传未可知也
 聊存其语以备后学讨论彦远博学赡辞乾符中仕
 至大理卿所积碑帖过人能蓄而不能学亦好事家
 之一歉也
  宝藏三
   宋欧阳脩集古录目序并跋
   集古录目序
卷五 第 86a 页 WYG0812-0850a.png
物常聚于所好而常得于有力之彊有力而不好好之
而无力虽近且易有不能致之象犀虎豹蛮夷山海杀
人之兽然其齿角皮革可聚而有也玉出昆崙流沙万
里之外经十馀译乃至乎中国珠出南海常生深渊采
者腰絙而入水形色非人往往不出则下饱鲛鱼金矿
于山凿深而穴远篝火糇粮而后进其崖崩窟塞则遂
葬于其中者率常数十百人其远且难而又多死祸常
如此然而金玉珠玑世常兼聚而有也凡物好之而有
卷五 第 86b 页 WYG0812-0850b.png
力则无不至也汤盘孔鼎岐阳之鼓岱山邹峄会稽之
刻石与夫汉魏以来圣君贤士桓碑彝器铭诗序记下
至古文籀篆分𨽻诸家之字书皆三代以来至宝怪奇
伟丽工妙可喜之物其去人不远其取之无祸然而风
霜兵火湮沦磨灭散弃于山崖墟莽之间未尝收拾者
由世之好者少也幸而有好之者又其力或不足故仅
得其一二而不能使其聚也夫力莫如好好莫如一予
性颛而嗜古凡世之人所贪者皆无欲于其间故得一
卷五 第 87a 页 WYG0812-0850c.png
其所好于斯好之已笃则力虽未足犹能致之故上自
周穆王已来下更秦汉隋唐五代外至四海九州名山
大泽穷崖绝谷荒林破冢神仙鬼物诡怪所传莫不皆
有以为集古录以为传写失真故因其石夲轴而藏之
有卷帙次第而无时世之先后盖其取多而未已故随
其所得而录之又以为聚多而终必散乃撮其大要别
为目录因并载夫可与史传正其阙谬者以传后学庶
益于多闻或讥予曰物多则其势难聚聚久而无不散
卷五 第 87b 页 WYG0812-0850d.png
何必区区于是哉予对曰足吾所好玩而老马可也象
犀金玉之聚其能果不散乎予固未能以此而易彼也
庐陵欧阳修撰
   周穆王刻石
右周穆王刻石曰吉日癸巳在今赞皇县坛山上坛山
在县南十三里穆天子传云穆天子登赞皇以望临城
置坛此山遂以为名癸巳志其日也图经所载如此而
又别有四望山者云是穆王所登者据穆天子传但云
卷五 第 88a 页 WYG0812-0851a.png
登山不言刻石然字画亦奇怪士人谓坛山为马蹬山
以其□字形类也庆历中宋尚书祁在镇阳遣人于坛
山摸此字而赵州守将武臣也遂命工凿山取其字龛
于州廨之壁闻者为之嗟惜也治平甲辰秋分日书
   周石鼓文
右石鼓文在岐阳石鼓初不见称于前世至唐人始盛
称之而韦应物以为周文王之鼓至宣王刻诗尔韩退
之直以为宣王之鼓在今凤翔孔子庙中鼓有十先时
卷五 第 88b 页 WYG0812-0851b.png
散弃于野郑馀庆置于庙而亡其一皇祐四年向传师
求于民间得之十鼓乃足其文可见者四百六十五磨
灭二字不可识者过半余所集录文之古者莫先于此
然其可疑者三四今世所有汉桓帝时碑往往尚在其
去今未及千岁大书深刻而磨灭者十犹八九此鼓按
太史公年表自宣王共和元年至今嘉祐八年实千有
九百一十四年鼓文细而刻浅理岂得存此其可疑者
一也其字古而有法其言与雅颂同文而诗书所传之
卷五 第 89a 页 WYG0812-0851c.png
外三代文章真迹在者惟此而已然自汉以来博古好
奇之士皆略而不道此其可疑者二也隋氏藏书最多
其志所录秦始皇刻石婆罗门外国书皆有而独无石
鼓遗近录远不宜如此此其可疑者三也前世传记所
载古远奇怪之事类多虚诞而难信况传记不载不知
韦韩二君何据而知为文宣之鼓也隋唐古今书籍粗
备岂当时犹有所见而今不见之耶然退之好古不妄
者余姑取以为信尔至于字画亦非史籀不能作也(按/石)
卷五 第 89b 页 WYG0812-0851d.png
(鼓宣猷作原篇碑洼难拓成都杨升庵疑上缺每/行补二近见淮阴周兰墩亲拓本字完原不待补)
   周韩城鼎铭
右原甫既得鼎韩城遗余以其铭而太常博士杨南仲
能读古文篆籀为余以今文写之而阙其疑者原甫在
长安所得古奇器物数十种亦自为先秦古器记原甫
博学无所不通为余释其铭以今文而与南仲时有不
同故并著二家所解以俟博识君子具之如左
莆阳蔡襄曰尝观石鼓文爱其鼓质物象形势有遗思
卷五 第 90a 页 WYG0812-0852a.png
焉及得原甫鼎器铭又知古之篆字或多或省或移之
左右上下惟其意之所欲然亦有工拙秦汉以来裁归
一体故古文所见者止此惜哉治平甲辰正月莆阳蔡
襄书
   周张仲器铭
右张仲器铭四其文皆同而转注偏旁左右或异盖古
人用字如此尔嘉祐中原甫在长安获二古器于蓝田
形制皆同有盖而上下有铭甚矣古人之为虑远也知
卷五 第 90b 页 WYG0812-0852b.png
夫物必有弊而百世之后埋没零落幸其一在尚冀或
传尔不然何丁宁重复若此之烦也诗六月之卒章曰
侯谁在矣张仲孝友盖周宣王时人也距今实千九百
馀年而二器始复出原甫藏其器余录其文盖仲与吾
二人者相期于二千年之间可谓远矣方仲之作斯器
也岂必期吾二人者哉盖久而必有相得者物之常理
尔是以君子之于道不汲汲而志常在于远大也原甫
在长安得古器数十作先秦古器记而张仲之器其铭
卷五 第 91a 页 WYG0812-0852c.png
文五十有一其可识者四十一具之如左其馀以俟博
学君子
   秦二世诏
右秦二世诏李斯篆天下之事固有出于不幸苟有可
用于世不必皆圣贤之作也蚩尤作五兵纣作漆器不
以二人之恶而废万世之利也小篆之法出于李斯斯
之相秦焚弃典籍遂灭先王之法而至己之所作则为
万世不朽之计何其愚哉按史记始皇帝行天下凡六
卷五 第 91b 页 WYG0812-0852d.png
刻石及二世立又刻诏书于其傍今皆亡矣独泰山顶
上此诏仅存数十字耳今俗传峄山碑者史记不载其
字特大不类泰山存者其夲出于徐铉又有别夲出于
夏竦家自唐封演已言峄山碑非真而杜甫直谓枣木
篆刻耳余友人江休复宦于奉符常自至泰山顶上视
秦所刻石处云石顽不可镌凿不知当时何以刻也其
四面皆石无草木而野火不及故能若此之久也然风
雨所剥其存者仅此数十字而已休复字邻几
卷五 第 92a 页 WYG0812-0853a.png
   之罘山秦篆遗文
右秦篆遗文才二十一字曰于久远也如后嗣马成功
盛德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其文与峄山碑泰山刻石
二世诏语同而字画皆异惟泰山为真李斯篆尔此遗
者或云麻温故学士于登州海上得片木有此文岂杜
甫所谓枣木篆刻肥失真者耶
   东汉张平子墓铭(永和四年/)
右汉张平子墓铭世传崔子玉撰并书按范晔汉书张
卷五 第 92b 页 WYG0812-0853b.png
衡传赞云崔子玉谓衡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此铭
有之语则真子玉作也其刻石为二本一在南阳一在
向城天圣中有右班殿直赵球者知南阳县事因治县
事署毁马台得一石有文验之乃斯铭也遂龛于厅事
之壁其文至凡百君子而止其后半亡矣其在向城者
今尚书屯田员外郎谢景初得其半于向城之野自凡
百君子已上其前则亡矣今以二本相补续其文遂复
完而阙其最后四字然则昔人为二夲者不为无意矣
卷五 第 93a 页 WYG0812-0853c.png
唐天宝中有徐方回者别得二十一字乃赵球所得南
阳石之亡者今不复见则又亡矣惜哉嘉祐八年岁在
癸卯十月十八日书
   晋乐毅论(永和四年/)
右晋乐毅论石在故高绅学士家绅死家人初不知惜
好事者往往就阅或模传其夲其家遂秘藏之渐为难
得后其子弟以其石质钱于富人而富人家失火遂焚
其石今无复有夲矣益为可惜也后有甚妙二字吾亡
卷五 第 93b 页 WYG0812-0853d.png
友圣俞书也论与文选所载时时不同考其文理此夲
为是惜其不完也
   晋兰亭脩禊序(永和九年/)
右兰亭脩禊序世所传夲尤多而皆不同盖唐数家所
临也其转相传模失真弥远然时时犹有可喜处岂其
笔法或得其一二耶想其真迹宜如何也哉世言真夲
葬在昭陵唐末之乱昭陵为温韬所发其所藏书画皆
剔取其装轴金玉而弃之于是魏晋以来诸贤墨迹遂
卷五 第 94a 页 WYG0812-0854a.png
复流落于人间太宗皇帝时购募所得集以为十卷俾
模傅之数以分赐近臣今公卿家所有法帖是也然独
兰亭真夲亡矣故不得列于法帖以传今予所得皆人
家旧所藏者虽笔画不同聊并列之以见其各有所得
至于真伪优劣览者当自择焉其前夲流俗所传不记
其所得其二得于殿中丞王广渊其三得于故相王沂
公家又有别夲在定州民家各自有石较其夲纤毫不
异故不复录其四得于三司蔡给事君谟世所传夲不
卷五 第 94b 页 WYG0812-0854b.png
出乎此其或尚有所未传更俟博采
   晋黄庭经(永和十二年/)
右黄庭经二篇皆不著书人姓名余初得后夲已爱其
字不俗遂录之既而又得前夲于殿中丞裴造造好古
君子也自言家藏此本数世矣与其藏于家不若附见
予之集录可以传之不朽也余因以旧夲较其优劣而
并存之使览者得以自择焉世传王羲之尝写黄庭经
此岂其遗法欤
卷五 第 95a 页 WYG0812-0854c.png
   晋十八家法帖
右世传十八帖者实二十五帖盖书者实十八家尔而
流俗又自有羲之十八帖然皆出于官法帖也太宗皇
帝时尝遣使者天下购募前贤真迹集以为法帖十卷
镂板而藏之每有大臣进登二府者则赐以一夲其后
不赐或传板夲在御书院往时禁中火灾板被焚遂不
复赐或云板今在但不赐尔故人间尤以官法帖为难
得此十八家者盖官法帖之尤精者也余得自薛公期
卷五 第 95b 页 WYG0812-0854d.png
云是家藏旧本颇真今世人所有皆转相传摸者也
   晋王献之法帖(岁月未详/)
右王献之法帖余尝喜览魏晋以来笔墨遗迹而想前
人之高致也所谓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候病叙暌离
通讯问施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盖其初非
用意而逸笔馀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披卷
发函烂然在目使人骤见惊绝徐而视之其意态愈无
穷尽故使后世得之以为奇玩而想见其人也至于高
卷五 第 96a 页 WYG0812-0855a.png
文大册何尝用此而今人不然至或弃百事弊精疲力
以学书为事业用此终老而穷年者是真可笑也治平
甲辰秋社日书
   晋贤法帖
右晋贤法帖太宗皇帝万机之馀留神翰墨尝诏天下
购募钟王真迹集为法帖十卷摸刻以赐群臣往时故
相刘公沆在长沙以官法帖镂版遂布于人间后有尚
书郎潘师旦者又择其尤妙者别为卷第与刘氏夲并
卷五 第 96b 页 WYG0812-0855b.png
行至余集录古文不敢辄以官夲参入私集遂于师旦
所传又取其尤者散入录中俾夫启帙披卷者时一得
之把玩欣然所以忘勌也(治平元年/五月一日)
   梁智藏法师碑(普通三年/)
右梁智藏法师碑梁湘东王萧绎撰铭新安太守萧几
作叙尚书殿中郎萧挹书世号三萧碑法师姓顾几挹
皆称弟子衰世之弊遂至于斯余集古录而不忍遽弃
者以其字画粗佳舍短取长云尔(嘉祐八年/五月晦日)
卷五 第 97a 页 WYG0812-0855c.png
   梁瘗鹤铭(普通四年/)
右瘗鹤铭题云华阳真逸撰刻于焦山之足常为江水
所没好事者俟水落时摸拓而传之往往秪得其数字
云鹤寿不知其几而已世以其难得尤以为奇惟余所
得六百馀字独为多也按润州图经以为王羲之书字
亦奇特然不类羲之笔法而类颜鲁公不知何人书也
华阳真逸是顾况道号今不敢遂以为况者碑无年月
不知何时疑前后有人同斯号者也(瘗鹤铭实普通四/年陶弘景书疑王)
卷五 第 97b 页 WYG0812-0855d.png
(逸少顾况皆非也详载东观馀论予每过京口恨不一/见隆庆戊辰春留京口月馀爱金焦堆蓝凝黛屹立江)
(中日一登游抱千古之慨详询瘗鹤铭有三詺洞山足/间崩裂堕江中手摹得四十字有古篆籀气虽积笔成)
(冢莫能得一/结构之妙耳)
   陈僧智永千文二跋(岁月未详/)
右千字文今流俗多传此夲为浮屠智永书考其字画
时时有笔法不类者杂于其间疑其石有亡缺后人妄
补足之虽识者览之可以自择然终汩其真遂去其二
百六十五字其文既无所取而世复多有所佳者字尔
卷五 第 98a 页 WYG0812-0856a.png
故辄去其伪者不以文不足为嫌也蔡君谟今世知书
者犹云未能尽去也
梁书言武帝得王羲之所书千字命周兴嗣以韵次之
今官法帖有汉章帝所书百馀字其言有海咸河淡之
类盖前世学书者多为此语不独始于羲之也嘉祐八
年十月十八日书
   陈张慧湛墓志
右陈张慧湛墓志铭不著书撰人名氏陈隋之间字书
卷五 第 98b 页 WYG0812-0856b.png
之法极于精妙而文章颓坏至于鄙俚岂其时俗弊薄
士遗其夲而逐其末乎余家集录所见颇多自开皇仁
寿而后至唐高宗已前碑碣所刻往往不减欧虞而多
不著名氏如钳耳君清德颂或有名而其人不显如丁
道护之类不可胜数也慧湛陈人至唐太宗时始改葬
尔其铭刻字画遒劲有法玩之忘倦惜乎不知为何人
书也治平元年四月晦日书
   后汉槁长蔡君颂碑(光和四年/)
卷五 第 99a 页 WYG0812-0856c.png
右汉槁长蔡君颂碑在镇府故天章阁待制杨畋尝为
余言汉时𨽻书在者此为最佳畋自言平生惟学此字
余不甚识隶书因畋言遽遣人之常山求得之遂入于

   后汉秦君碑首(熹平中/)
右汉秦君碑首题云汉故南阳太守秦君之碑秦君不
知为何人碑在南阳界中字已磨灭不可识独其碑首
字大仅存其笔画颇奇伟蔡君谟甚爱之
卷五 第 99b 页 WYG0812-0856d.png
   后汉残碑(岁月未详/)
右汉残碑不知为何人所存者才三十二字不复成文
惟云高字幼知其名高又云汉中兴后知其为后汉时
人而隶字在者甚完体质淳劲非汉人莫能为也故录

   后魏神龟造碑像记(正光元年/)
右神龟造碑像记魏神龟三年立余所集录自隋以前
碑志皆未尝辄弃者以其时有所取于其间也然患其
卷五 第 100a 页 WYG0812-0857a.png
文辞鄙浅又多言浮屠然独其字画往往工妙惟后魏
北齐差劣而又字法多异不知其何从而得之遂与诸
家相戾亦意其夷狄昧于学问而所传讹谬尔然录之
以资广览也此碑字画时时遒劲尤可佳也神龟孝明
年号按魏书神龟三年七月辛卯改元正光而此碑是
月十五日立不知辛卯是其月何日也当俟治历者推
之嘉祐八年七月十一日书
   后魏鲁孔子庙碑(兴和三年/)
卷五 第 100b 页 WYG0812-0857b.png
右鲁孔子庙碑后魏北齐时书多若此笔画不甚佳然
亦不俗而往往相类疑其一时所传当自有法又其点
画多异故录之以备广览
   唐孔子庙堂碑(武德九年/)
右孔子庙堂碑虞世南撰并书予为童儿时尝得此碑
以学书当时刻画完好后二十馀年复得斯本则残缺
如此因感夫物之终弊虽金石之坚不能以自久于是
始欲集录前世之遗文而藏之殆今盖十有八年而得
卷五 第 101a 页 WYG0812-0857c.png
千卷可谓富哉
   隋蒙州普光寺碑(仁寿元年/)
右蒙州普光寺碑蒙州者汉南阳郡之育阳县也应劭
曰育水出弘农卢氏南入于沔故后人于育加水为淯
阳西魏置蒙州隋仁寿中改为淯州又为淯阳郡唐为
县属金州碑仁寿元年建犹曰蒙州既而遂改淯州矣
碑无书撰人名氏而笔画遒美玩之忘倦盖开皇仁寿
以来碑碣字书多妙而往往不著名氏惟丁道护所书
卷五 第 101b 页 WYG0812-0857d.png
常自著之然碑石在者尤少余每与蔡君谟惜之自大
业已后率更与虞世南书始盛既接于唐遂大显矣治
平元年正月七日书
   隋丁道护启法寺碑(仁寿二年/)
右启法寺碑丁道护书蔡君谟云此书兼后魏遗法与
杨家夲微异隋唐之交善书者众皆出一法道护所得
最多杨夲开皇六年去此十七年书当益老亦稍纵也
蔡君谟博学君子也于书尤称精鉴予所藏书未有不
卷五 第 102a 页 WYG0812-0858a.png
更其品目者其谓道护所书如此隋之晚年书学尤盛
吾家率更与虞世南皆当时人也后显于唐遂为绝笔
余所集录开皇仁寿大业时碑颇多其笔画率皆精劲
而往往不著名氏每执卷惘然为之叹息惟道护能自
著之然碑刻在者尤少余家集录千卷止有此尔有太
学官杨褒者喜收书独得其所书兴国寺碑是梁正明
中人所藏君谟所谓杨家夲者是也欲求其夲而不知
碑所在然不难得则不足为佳物古人亦云百不为多
卷五 第 102b 页 WYG0812-0858b.png
一不为少者正谓此也治平二年立春后一日太庙斋
宫书
   唐九成宫醴泉铭(贞观六年/)
右九成宫醴泉铭唐秘书监魏徵撰欧阳率更书九成
宫即隋仁寿宫也太宗避暑于宫中而乏水以杖椓地
得水而甘因名醴泉焉
   唐龙兴宫碧落碑(咸亨元年/)
右碧落碑在绛州龙兴宫宫有碧落尊像篆文刻其背
卷五 第 103a 页 WYG0812-0858c.png
故世传为碧落碑据李璿之以为陈惟玉书李汉以为
黄公撰书莫知孰是洛中纪异云碑文成而未刻有二
道士来请刻之闭户三日不闻人声人怪而破户有二
白鸽飞去而篆刻宛然此说尤怪世多不信也碑文言
有唐五十三祀龙集敦牂乃高宗总章三年岁在庚午
也又云哀子李训谊撰谌为妣妃造石像按唐书韩王
元嘉有子训谊撰而无谌又有幼子讷元嘉以则天垂
拱四年见杀在总章三年立后十八年有子讷不足怪
卷五 第 103b 页 WYG0812-0858d.png
而不应无谌盖史官之阙也嘉祐八年十月四日书
   唐崔敬嗣碑(景龙二年/)
右唐崔敬嗣碑胡皓撰郭谦光书崔氏为唐名族而敬
嗣不显皓为昭文馆学士然亦无闻其事实文辞皆不
足多采而余录之者以谦光书也其字画笔法不减韩
蔡李史四家而名独不著此余屡以为叹也治平元年
七月三十日书
   唐有道先生叶公碑(开元五年/)
卷五 第 104a 页 WYG0812-0859a.png
右有道先生叶公碑李邕撰并书余集古所录李邕书
颇多最后得此碑于蔡君谟君谟善论书为余言邕之
所书此最为佳也
   唐西岳大洞张尊师碑(开元十四年/)
右西岳大洞张尊师碑王延龄撰李慈书尊师名敬忠
其事迹余无所取所录者以慈书尔慈之书兼虞褚而
遒丽可喜然不知为何人以其书当时未必不见称于
世盖唐人善书者多遂不得独擅既又无他可称遂至
卷五 第 104b 页 WYG0812-0859b.png
泯然于后世以余集录之博慈所书碑秪得此尔尤为
可惜也治平元年七月廿日书
   唐蔡有邻卢舍那珉像碑(开元十六年/)
右卢舍那珉像碑蔡有邻书在定州唐世名能八分者
四家韩择木史惟则世传而李潮及有邻时为难得庆
历中今昭文韩公在定州为余得此本予所集录自非
众君子共成之不能若此之多也
   唐裴大智碑(开元二十九年/)
卷五 第 105a 页 WYG0812-0859c.png
右裴大智碑李邕撰萧诚书诚以书知名当时今碑刻
传于世者颇少余集录所得才数本尔以余之博采而
得者止此故知其不多也然字画笔法多不同疑摸刻
之有工拙惟此碑及独孤册碑字体同而最佳册碑在
襄阳而不完可惜也二碑皆李邕撰而诚书治平元年
清明后一日书
   唐安公美政颂(开元二十九年/)
右安公美政颂房璘妻高氏书安公者名庭坚其事迹
卷五 第 105b 页 WYG0812-0859d.png
非奇而文辞亦匪佳作惟其笔画遒丽不类妇人所书
余所集录亦已博矣而妇人之笔著于金石者高氏一
人而已然余常与蔡君谟论书以谓书之盛莫盛于唐
书之废莫废于今余之所录如于頔高骈下至陈游坏
等书皆有盖唐之武夫悍将暨楷书手辈字皆可爱今
文儒之盛其书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非皆不能盖忽
不为尔唐人书见于今而名不知于当时者如张师邱
缪师愈之类盖又不可胜数也非余录之则将遂泯然
卷五 第 106a 页 WYG0812-0860a.png
于后世矣余于集古不为无益也夫治平元年正月十
三日书
   唐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开元二十九年/)
右太原府交城县石壁寺铁弥勒像颂者林鹗撰参军
房璘妻高氏书余所集录古文自周秦以下讫于显德
凡为千卷唐居其十七八其名臣显达下至山林幽隐
之士所书莫不皆有而妇人之书惟此高氏一人尔然
其所书刻石存于今者惟此颂与安公美政颂尔二碑
卷五 第 106b 页 WYG0812-0860b.png
笔画字体远不相类殆非一人之书疑摹刻不同亦不
应相远如此又疑好事者寓名以为奇也识者当为辨
之治平元年端午日书
   唐美原夫子庙碑(天宝八年/)
右美原夫子庙碑县令王岩字山甫撰并书碑不知在
何县岩天宝时人字画奇怪初无笔法而老逸不羁时
有可爱故不忍弃之盖书流之狂士也文字之学传自
三代以来其体随时变易转相祖习遂以名家亦乌有
卷五 第 107a 页 WYG0812-0860c.png
定法耶至魏晋以后渐分真草而羲献父子为一时所
尚后世言书者非此二人则皆不为法其艺诚为精绝
然谓必为法则初何所据所谓天下孰知夫正法哉岩
书固自放于怪逸矣聊存之以备博览治平元年八月
十一日书
   唐郑预注多心经(天宝九年/)
右郑预注多心经不著书人名氏疑预自书盖开元天
宝之间书体类此者数家如捣练石韩公井记洛祠志
卷五 第 107b 页 WYG0812-0860d.png
皆一体而皆不见名氏此经字体不减三记而注尤精
劲盖他处未尝有故录之而不忍弃矧释氏之书因字
而见录者多矣余每著其所以录之之意览者可以察
也治平元年夏至日大热玩此以忘暑因书
   唐龙兴寺七祖堂颂(天宝十年/)
右龙兴寺七祖堂颂陈章甫撰胡霈然书霈然笔法虽
未至而媚熟可喜今上党佛寺画壁有霈然所书多为
流俗取去匣而藏之以为奇玩余数数于人家见之其
卷五 第 108a 页 WYG0812-0861a.png
墨迹尤工非石刻比也
   唐徐浩玄隐塔铭(天宝十一年/)
右玄隐塔铭徐浩撰并书呜呼物有幸不幸者视其所
托与其所遭如何尔诗书遭秦不免煨烬而浮屠老子
以托于字画之善遂见珍藏余于集录屡志此言盖虑
后世以余为惑于邪说者也比见当世知名士方少壮
时力排异说及老病畏死则归心释老反恨得之晚者
往往如此也可胜叹哉
卷五 第 108b 页 WYG0812-0861b.png
   福州永泰县无名篆(岁月未详/)
右无名篆在福州永泰县观音院后山上世俗多传以
为仙篆太常博士黄孝立闽人也尝为余言其山无名
而甚高峻石皆顽无复镌刻之迹如人以手指画泥而
成文文随圆石之形环布之如车轮循环莫知其首尾
又言孝立尝至广州见南番人以夷法事天日夕焚香
拜金书字号为天篆者正类此然不能晓也今人亦有
以道家之言译之者曰勤道守三一中有不死术亦莫
卷五 第 109a 页 WYG0812-0861c.png
知其是非也
   唐颜真卿帖(大历中/)
右蔡明远帖寒食帖附皆颜鲁公书鲁公后帖流俗多
传谓之寒食帖其印文曰忠孝之家者钱文僖公自号
也希圣钱公字也又曰化鹤之系者丁鹤相印也润州
观察使者钱惟济也
   唐颜真卿书残碑(大历十三年/)
予谓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
卷五 第 109b 页 WYG0812-0861d.png
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
然虽多而不厌也故虽其残缺不忍弃之
   唐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大历六年/)
右麻姑坛记颜真聊撰并书颜公忠义之节皎如日月
其为人尊严刚劲象其笔画而不免惑于神仙之说释
老之为斯民患也深夫
   唐颜真卿小字麻姑仙坛记(大历十年/)
右小字麻姑坛记颜真卿撰并书或疑非鲁公书鲁公
卷五 第 110a 页 WYG0812-0862a.png
喜书大字余家所藏颜氏碑最多未尝有小字者惟干
禄字书法最为小字而其体法与此记不同盖干禄之
注持重舒和而不局蹙此记遒峻𦂳结尤为精悍此所
以或者疑之也余初亦颇以为惑及把玩久之笔画巨
细皆有法愈看愈佳然后知非鲁公不能书也故聊志
之以释疑者治平元年二月六日书
   唐颜真卿射堂记(大历十二年/)
右射堂记颜真卿书鲁公在湖州所书刻于石者余家
卷五 第 110b 页 WYG0812-0862b.png
集录多得之惟放生池碑字画完好如干禄字书之类
今已残阙每为之叹息若射堂记者最后得之今仆射
相公笔法精妙为余称颜氏书射堂记最佳遂以此本
遗余以余家素所藏诸书较之惟张敬因碑与斯记为
尤精劲惜其皆残阙也
   唐颜真卿书干禄字样模本(大历元年/)
右干禄字样模本颜真卿书杨汉公模真卿所书乃大
历九年刻石至开成中遽已讹缺汉公以为工人用为
卷五 第 111a 页 WYG0812-0862c.png
衣食之业故模多而速损者非也盖公笔法为世楷模
而字书辨正讹谬尤为学者所资故当时盛传于世所
以模多尔岂止工人为衣食业耶今世人所传乃汉公
模本而大历真本以不完遂不复传若颜公真迹今世
在者得其零落之馀藏之足以为宝岂问其完不完也
故余并录二本并藏之亦欲俾览者知模本之多失真

   唐玄静先生碑(大历七年/)
卷五 第 111b 页 WYG0812-0862d.png
右玄静先生碑柳识撰张从申书李阳冰篆额唐世工
书之士多故以书知名者难自非有以过人者不能也
然而张从申以书得名于当时者何也从申每所书碑
李阳冰多为之篆额时人必称为二绝其为世所重如
此余以集录古文阅书既多故虽不能书而称识字法
从申所书弃者多矣而时录其一二者以名取之也夫
非众人之所称任独见以自信君子于是慎之故特录
之以待知者
卷五 第 112a 页 WYG0812-0863a.png
   唐滑州新驿记(大历九年/)
右新驿记李阳冰篆碑在今滑州驿中其阴有铭曰斯
去千载冰生唐时冰今又去后来者谁后千年有人吾
不知之后千年无人当尽于斯呜呼郡人为吾宝之不
知作者为谁然贾耽尝为李腾序说文字源盛称阳冰
此记耽为滑州刺史因见斯记而称之耳阳冰所书世
固多有可爱者不独斯记也嘉祐八年十二月二十六
日书
卷五 第 112b 页 WYG0812-0863b.png
   唐杜济墓志铭(大历十二年/)
右杜济墓志铭但云颜真卿撰而不云书然其笔法非
鲁公不能为也盖世颇以为非颜氏书更俟识者辨之
   唐杜济神道碑(大历十二年/)
右杜济神道碑颜真卿撰并书艺之至者如庖丁之刃
轮扁之斲无不中也颜鲁公之书刻于石者多矣而有
精有粗虽他人皆莫可及然在其一家自有优劣余意
传模镌刻之有工拙也而此碑字画遒劲岂傅刻不失
卷五 第 113a 页 WYG0812-0863c.png
其真者皆若是欤碑已残缺铨次不能成文第录其字
法尔嘉祐八年中元假日书
   唐僧怀素法帖(大历十二年/)
右怀素唐僧字藏真特以草书檀名当时而尤见珍于
今世予尝谓法帖者乃魏晋时人施于家人朋友其逸
笔馀兴初非用意而自然可喜后人乃弃百事而以学
书为事业至终老而穷年疲弊精神而不以为苦者是
真可笑也怀素之徒是矣治平元年八月八日书
卷五 第 113b 页 WYG0812-0863d.png
   唐兴唐寺石经藏赞(兴元中/)
右兴唐寺石经藏赞皆其作者自书而八分者数家惟
蔡有邻著其姓氏有邻名重当时杜甫尝称之于诗其
为阮咸所书小字与三代器铭何异可谓名实相称也
余家集录有邻书颇多皆不若此赞故尤宝之余初不
识书因集古著录所阅既多遂稍识之然则人其可不
勉强于学也治平元年三月晦日书
   唐辨正禅师塔院记(贞元中/)
卷五 第 114a 页 WYG0812-0864a.png
右辨正禅师塔院记徐岘书诚能行笔而少意思也往
时石曼卿屡称岘书曼卿多得颜柳笔其书与岘不类
而远过之不知何故喜岘书也余当曼卿在时犹未见
岘书但闻其所称曼卿殁已久始得此书遂录之尔
   唐虞城李令去思颂(元和四年/)
右虞城李令去思颂李白撰文王道篆唐世以书自名
者多而小篆之学不数家自阳冰独擅后无继者其前
惟有碧落碑而不见名氏道开元天宝时人在阳冰前
卷五 第 114b 页 WYG0812-0864b.png
而相去不远然当时不甚知名虽字画不为工而一时
未有及者所书篆字惟有此尔世亦罕传余以集录求
之勤且博仅得此尔今世以小篆名家如那不疑杨南
仲章友直问之皆云未尝见也治平元年二月七日书
   唐阳公旧隐碣(元和中/)
右阳公旧隐碣胡证撰黎煟书李灵省篆额唐世篆法
自李阳冰后寂然未有显于当时而能自名家者灵省
所书阳公碣笔画甚可佳既不显闻于时亦不见于他
卷五 第 115a 页 WYG0812-0864c.png
处以余家所藏之博而见于录者惟此虽未为绝笔亦
可惜哉呜呼士有负其能而不为人所知者可胜道哉
   唐辨石钟山记(太和元年/)
右辨石钟山记并善权寺诗游灵岩记附览三子之文
皆有幽人之思迹其风尚想见其人至于书画亦皆可
喜盖自唐以前贤杰之士莫不工于字书其残篇断藁
为世所宝传于今者何可胜数彼其事业超然高爽不
当留精于此小艺岂其习俗承流家为常事抑学者犹
卷五 第 115b 页 WYG0812-0864d.png
有师法而后世媮薄渐趋苟简久而遂至于废绝欤今
士大夫务以远自高忽书为不足学往往仅能执笔而
间有以书自名者世亦不甚知为贵也至于荒林败冢
时得埋没之馀皆前世碌碌无名子然其笔画有法往
往今人不及兹甚可叹也石钟山记字画在二者间颇
为劣而亦不为俗态皆忘忧之佳玩也
   唐高重碑(会昌四年/)
右高重碑元裕撰柳公权书唐世碑刻颜柳二公书尤
卷五 第 116a 页 WYG0812-0865a.png
多而字体笔画往往不同虽其意趣或出于临时而亦
系于模勒之工拙然其大法则常在也此碑字画锋力
俱完故特为佳矧其墨迹想宜如何也治平元年正月
二十五日书
   唐于僧翰尊胜经(咸通五年/)
右尊胜经于僧翰书僧翰笔画虽遒劲然失分隶之法
远矣所以录者亦自成一家而为流俗所贵故聊著之
庶知博采之不遗尔
卷五 第 116b 页 WYG0812-0865b.png
   唐郑浣阴符经序(开成二年/)
右阴符经序郑浣撰柳公权书唐世碑碣颜柳二家书
最多而笔法往往不同虽其意趣或出于临时而模勒
镌刻亦有工拙公权书高重碑余特爱模者不失其真
而锋铓皆在至阴符经序则蔡君谟以为柳书之最精
者云善藏笔锋与余之说正相反然君谟书擅当世其
论必精故为志之治平元年二月六日书
   小字法帖(岁月未详/)
卷五 第 117a 页 WYG0812-0865c.png
右小字法帖者近时有尚书郎潘师旦者以官法帖私
自模刻于家为别本以行于世余因分以为类散入集
录诸秩而程邈卫夫人钟繇王廙宋儋皆以小字为一
类于此余尝辨钟繇贺捷表为非真而此帖字画笔法
皆不同传摸不能不失本体以此真伪尤为难辨也治
平元年七月三十日书
   唐欧阳询临帖(岁月未详/)
右率更临帖吾家率更兰台世有清德其笔法精妙乃
卷五 第 117b 页 WYG0812-0865d.png
其馀事岂止士人模楷虽海外夷狄皆知为贵而后裔
所宜勉旃庶几不殒其美也
   唐湖州石记(岁月未详/)
右湖州石记文字残缺其存者仅可识读考其所记不
可详也惟其笔画奇伟非颜鲁公不能书也公忠义之
节明若日月而坚若金石自可以光后世传无穷不待
其书然后不朽然公所至必有遗迹故今处处有之唐
人笔迹见于今者惟公为最多视其钜书深刻或托于
卷五 第 118a 页 WYG0812-0866a.png
山崖其用意未尝不为无穷计也盖亦有趣好所乐尔
其在湖州所书为世所传者惟干禄字放生池碑尚多
见于人家而干禄字书乃杨汉公摹本其真本以讹缺
遂不复传独余集录有之惟好古之士知前人用意之
深则其堙沉磨灭之馀尤为可惜者也
   唐重摹吴季子墓铭(岁月未详/)
右吴季子墓铭自前世相传以为孔子所书据张从绅
记云旧石堙灭开元中玄宗命殷仲容模拓其书以传
卷五 第 118b 页 WYG0812-0866b.png
然则开元之前已有本矣至大历中萧定又刋于石则
转相传模失其真远矣按孔子平生未尝至吴以史记
世家考之其历聘诸侯南不踰楚推其岁月踪迹未尝
过吴不得亲铭季子之墓又其字特大非古简牍所容
第以其名传之久不可遽废故录之以俟博识君子
   唐人临帖(岁月未详/)
右唐人所临诸家法帖一卷其前数帖类真卿所书盖
其笔画精劲他人未易臻此按唐书言褚无量尝请以
卷五 第 119a 页 WYG0812-0866c.png
当时所藏奇书名画命宰相以下跋尾而玄宗不许此
乃有宋璟等列名于后又颇有讹谬岂后人妄增加之
也然要为可𧢇何必穷较其真伪今流俗所传钟王遗
迹多不同然时时各有所得故虽小小转写失真不害
为佳物由是悉取前后所得诸家法帖分入集录盖以
资博览云
   唐遗教经(岁月未详/)
右遗教经相传云羲之书伪也盖唐氏写经手所书尔
卷五 第 119b 页 WYG0812-0866d.png
唐时佛书今存者大抵书体皆类此第其精粗不同尔
近有得唐人所书经题其一云薛稷一云僧行敦书者
皆与二人他所书不类而与此颇同即知写经手所书
也然其字亦可爱故录之盖今世士大夫笔画能髣髴
乎此者鲜矣
   唐流杯亭侍宴诗(久视元年/)
右流杯亭侍宴诗者唐武后久视元年幸临汝阳留宴
群臣应制诗也李峤序殷仲容书开元十年汝水坏亭
卷五 第 120a 页 WYG0812-0867a.png
碑遂沉废至正元中刺史陆长源以为峤之文仲容之
书绝代之宝也乃复立碑造亭又自为记刻其碑阴武
氏乱唐毒流天下其遗迹宜为唐人所弃而长源当时
号称贤者乃独区区于此何哉然予今又录之盖亦以
仲容之书可惜是以君子患乎多爱
   唐独孤府君碑(岁月未详/)
右独孤府君碑李邕撰萧诚书碑在岘山亭下余自夷
陵徙乾德令常登岘山读此碑为四面而一面字完人
卷五 第 120b 页 WYG0812-0867b.png
家多有之而余所得盖二面也故其一面颇有讹缺也
萧诚书世数数有之而此尤佳者也
   五代杨凝式题名(建中四年/)
右杨凝式题名并李西台诗附自唐亡道丧四海困于
兵戈及圣宋兴天下复归于治盖百有五十馀年而五
代之际有杨少师建隆以后称李西台二人者笔法不
同而书名皆为一时之绝故并录于此
   五代王文秉小篆千字文(天福六年/)
卷五 第 121a 页 WYG0812-0867c.png
右小篆千字文者江南人王文秉书其后题云大唐庚
申岁者建隆元年也伪唐李煜自周师取淮南画江为
界以称臣遂削去年号奉周正朔然世宗特许其称帝
故文秉犹称唐而不书年号直书庚申岁也文秉在江
南篆书远过徐铉而铉以文学名重当时文秉人罕知
者学者皆云铉笔虽未工而有字学一点一画皆有法
也文秉所书独余集录屡得之此本得于太学杨南仲
紫阳石磬铭者张献撰亦文秉书也
卷五 第 121b 页 WYG0812-0867d.png
   五代郭忠恕小字说文字源(岁月未详/)
右小字说文字源郭忠恕书忠恕者五代汉周之际为
湘阴公从事及事皇朝其事见实录颇奇怪世人但知
有小篆而不知其楷法尤精然其楷字亦不见刻石者
盖惟有此耳故尤可惜也五代干戈之际学校废是谓
君子道消之时然犹有如忠恕者国家为国百年天下
无事儒学盛矣独于字书忽废几于中绝今求如忠恕
小楷不可得也故予每与君谟叹息于此也石在徐州
卷五 第 122a 页 WYG0812-0868a.png
嘉祐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书
   五代郭忠恕书阴符经(岁月未详/)
右阴符经郭忠恕书篆法自唐李阳冰后未有臻于斯
者近时颇有学者曾未得其髣髴也实录言忠恕死时
甚怪岂亦异人乎其楷书尤精也嘉祐六年九月十五
日宴后歇泊暇偶览因题
   南唐徐铉双溪院记(岁月未详/)
右双溪院记徐铉书铉与其弟锴皆能八分小篆而笔
卷五 第 122b 页 WYG0812-0868b.png
法颇少力其在江南皆以文翰知名号二徐为学者所
宗盖五代干戈之乱儒学道丧而二君能自奋然为当
时名臣而中国既苦于兵四方僣伪割裂皆褊迫扰攘
不暇独江南粗有文物而二君者优游其间及宋兴违
命侯来朝二徐得为王臣中朝人士皆倾慕其风采盖
亦有以过人者故特录其书尔若小篆则与铉同时有
王文秉者其笔甚精劲然其人无足称也治平元年上
元日书
卷五 第 123a 页 WYG0812-0868c.png
 朱长文曰永叔于庆历嘉祐间为天下儒宗历谏垣
 外内制力足以充其所好故多所裒集余常恨不得
 游目于其间虽好与之并而力輶如毛不足以取若
 穷者之思珍膳终莫致焉集古跋固多不能全录取
 其议论及书者录之
 
 
 
卷五 第 123b 页 WYG0812-0868d.png
 
 
 
 
 
 
 
 墨池编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