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0161-027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三传辨疑卷十三
            元 程端学 撰
   宣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公羊曰继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其意也
  此说近是而辞亦有未备者
公子遂如齐逆女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0161-0270b.png
 左氏曰公子遂如齐逆女尊君命也
  左氏见公子遂以公族上卿之尊而逆女故有是论
  而不知遂之弑逆而复丧娶也可谓多闻而无识矣
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
 左氏曰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尊夫人也
  啖氏曰不称公子夫人何以尊乎盖左氏不知有
  一事再见卒名之义
 公羊曰夫人何以不称姜氏贬曷为贬讥丧娶也丧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0161-0271a.png
 娶者公也则曷为贬夫人内无贬于公之道也内无
 贬于公之道则曷为贬夫人夫人与公一体也其称
 妇何有姑之辞也
  夫人小君也小君既与公一体不敢贬公而反敢
  贬夫人乎况丧娶之罪在公为重在夫人为轻舍
  其重而贬其轻岂理也哉且既以有姑而称妇姜
  矣而又以为不称氏岂不赘哉
 谷梁曰其不言氏丧未毕故略之也其曰妇缘姑言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0161-0271b.png
 之之辞也遂之挈由上致之也
  李氏曰二传以姜之去氏为贬杜氏以为缺文案
  经凡称妇姜者不言氏夫人不言谥不称妇则必
  以氏配之今妇而言姜加氏则繁矣亦犹文姜成
  风以谥称则不以氏称也经虽以丧娶书然言妇
  姜而不言氏非贬之也如成十四年书妇姜氏者
  盖史辞文质之殊耳愚谓彼书氏者衍文耳
晋放其大夫胥甲父于卫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0161-0271c.png
 左氏曰晋人讨不用命者放胥甲父于卫而立胥克
 先辛奔齐
  李氏曰左氏言讨不用命杜氏以十二年河曲之
  战言之且国之赏罚宁八年而后行耶
 公羊曰放之者何犹曰无去是云尔然则何言尔近
 正也此其为近正奈何古者大夫已去三年待放君
 放之非也大夫待放正也古者臣有大丧则君三年
 不呼其门已练可以弁冕服金革之事君使之非也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0161-0271d.png
 臣行之礼也闵子要绖而服事既而曰若此乎古之
 道不即人心退而致仕孔子盖善之也
  啖氏曰公羊意谓三年待放之义此乃三諌不从
  以礼而去者今放名虽同而实殊传不见事迹故
  云尔刘氏曰公羊曰君放之非也大夫待放正也
  非也大夫待放者以道去其君者也君放大夫宽
  其死投之于远者也若放驩兜于崇山之类也无
  去是云尔岂非正乎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0161-0272a.png
 谷梁曰放犹屏也称国以放放无罪也
  胥甲父之有罪无罪不可知然不称晋国则何从
  知为某国大夫乎原谷梁意盖以不书人云尔然
  则不书人者皆可以无罪言乎
六月齐人取济西田
 公羊曰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所以赂齐也
  外取邑岂有不书之理
 谷梁曰内不言取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0161-0272b.png
  内岂有不言取者
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
 左氏曰宋人之弑昭公也晋荀林父以诸侯之师伐
 宋宋及晋平宋文公受盟于晋又会诸侯于扈将为
 鲁讨齐皆取赂而还郑穆公曰晋不足与也遂受盟
 于楚陈共公之卒楚人不礼焉陈灵公受盟于晋秋
 楚子侵陈遂侵宋
  叶氏曰按文十七年春经书晋人卫人陈人郑人伐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0161-0272c.png
  宋不言盟安得为宋及晋平文公受盟于晋六月
  公及齐侯盟于谷诸侯会于扈传曰晋侯蒐于黄
  父遂复合诸侯于扈平宋也公不与会齐难故也
  则安得为鲁讨齐二说皆自相侵伐据十五年晋
  侯会宋公卫侯蔡侯陈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扈
  寻新城之盟且谋伐齐齐人赂晋侯故不克而还
  此在齐人侵我西鄙之后为鲁讨齐当是此盟而
  传误以为此会其记事颠错类如此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0161-0272d.png
 谷梁曰遂继事也
  此字训近之但已前见不得取
晋赵盾帅师救陈
 左氏曰晋赵盾帅师救陈宋
  楚始侵陈陈告于晋故晋救陈当兴师救陈之时
  楚未侵宋也故经但书救陈而传以为救陈宋妄
  也
 谷梁曰善救陈也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0161-0273a.png
  谷梁但知救陈之为善而不知大夫专兵之为恶
  宜其得一而失二也
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会晋师于棐林伐郑
 左氏曰会于棐林以伐郑也楚蔿贾救郑遇于北
 林囚晋解扬晋人乃还
  楚如救郑经当书之以见夷狄之拒中国矣今经
  不书而传曰救郑未可据也且经不书晋楚交兵
  又不书晋败绩而传遽云囚晋解扬欲人无疑不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0161-0273b.png
  可得也
 公羊曰此晋赵盾之师也曷为不言赵盾之师君不
 会大夫之辞也
  赵氏曰按春秋会大夫者非一公羊何于此独生
  义乎愚谓会晋师则赵盾之罪自不能逃不在没
  赵盾之名然后见君不会大夫之义也上言赵盾
  帅师故此止言师耳
 谷梁曰列数诸侯而会晋赵盾大赵盾之事也其曰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0161-0273c.png
 师何也以其大之也于棐林地而后伐郑疑辞也此
 其地何则著其美也
  刘氏曰即大赵盾名之是已无为没其名也且卿
  大夫不得会诸侯春秋之常也今晋侯不行赵盾
  专国曷为大之邪叶氏曰经书公会宋公卫侯陈
  侯于袲伐郑传以为地而后伐疑辞也非其疑也
  固已失矣此亦以棐林地而后伐为疑辞何反为
  著其美哉且君不会大夫传例与左氏公羊同今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0161-0273d.png
  诸侯皆会赵盾偃然当君之任地棐林亦以见会
  而后伐也二事正同而一以著其疑一以著其美
  则凡经之辞亦莫适为正矣陈岳氏曰君会大夫
  至众苟曰言师以大赵盾之事则春秋书师多矣
  如齐师宋师曹师岂可谓称师为大其众欤盖上
  言国名则下不言国名如上言诸侯言大夫亦然
  此上言赵盾帅师下言会晋师事既不异则赵盾
  之师可知也苟复言赵盾则文重复矣故曰会晋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0161-0274a.png
  师耳三家俱失
冬晋赵穿帅师侵崇
 公羊曰柳者何天子之邑也曷为不系乎周不与伐
 天子也
  啖氏曰崇小国也公羊既误为柳故妄说也愚谓
  柳果天子之邑正当书周使知赵盾伐天子之邑
  为后世戒如没周之实则后世孰知其故哉春秋
  岂为暗昧之文必待公羊然后知其为周乎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0161-0274b.png
晋人宋人伐郑
 左氏曰晋人伐郑以报北林之役于是晋侯侈赵宣
 子为政骤諌而不入故不竞于楚
  北林之役辨见前晋侯侈以下非本义不录
 谷梁曰伐郑所以救宋也
  按楚侵宋在秋晋至冬始伐郑是时楚兵已去可
  谓救宋乎
二月春王二月壬子宋华元帅师及郑公子归生帅师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0161-0274c.png
战于大棘宋师败绩获宋华元
 左氏曰狂狡辂郑人郑人入于井倒戟而出之获狂
 狡君子曰失礼违命宜其为禽也戎昭果毅以听之
 之谓礼杀敌为果致果为毅易之戮也将战华元杀
 羊食士其御羊斟不与及战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
 日之事我为政与入郑师故败君子谓羊斟非人也
 以其私憾败国殄民于是刑孰大焉诸所谓人之无
 良者非羊斟之谓乎残民以逞宋人以兵车百乘文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0161-0274d.png
 马百驷以赎华元于郑半入华元逃归立于门外告
 而入见叔牂曰子之马然也对曰非马也其人也既
 合而来奔宋城华元为植巡功城者讴曰睅其目皤
 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使其骖乘谓之曰
 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役人曰从其有皮丹
 漆若何华元曰去之夫其口众我寡
  赵氏曰左氏之言皆近诬也非解经之义
 谷梁曰获者不与之词也言尽其众以救其将也以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0161-0275a.png
 三军敌华元华元虽获不病矣
  赵氏曰军败身获而谷梁云不病非也但缘师败
  身乃见获依次第书之无烦曲说
秦师伐晋
 左氏曰遂围焦
  经不书围焦传未可信也
夏晋人宋人卫人陈人侵郑
 左氏曰夏晋赵盾救焦遂自阴地及诸侯之师侵郑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0161-0275b.png
 以报大棘之役楚斗椒救郑曰能欲诸侯而恶其难
 乎遂次于郑以待晋师赵盾曰彼宗竞于楚殆捋毙
 矣姑益其疾乃去之
  按赵盾救焦当书也而经不书春秋称人微者也
  而左氏以为赵盾楚斗椒救郑当书也而经亦不
  书经传不同信经舍传可也
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左氏曰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0161-0275c.png
 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赵氏曰董狐谓亡不越境言出亡未远而君被弑
  反不讨贼状涉同谋耳非谓越境即无罪也作传
  者不达此意遂妄附会为此言诬何甚然则奸臣
  令人弑君身越境而还即无罪乎故当辨情状之
  邪正不合论越境与不越境欧阳氏曰赵盾弑
  君大恶也盾不讨贼不能为君复雠而失刑于天
  下二者轻重不较可知使盾果有弑心乎则自然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0161-0275d.png
  罪在盾矣不得曰为法受恶而称其贤使果为无
  弑心乎则当为之辨明必先正穿之恶若曰盾不
  讨贼有幸弑之心乎非孔子忠恕春秋以王道治
  人之法也孔子修春秋就令旧史如是其肯从而
  不正之乎其肯从而称其美又教以越境逃恶乎
  可知其谬传矣刘氏曰使盾遂去晋国虽已越境
  不能讨贼此则罪矣安在越境则君臣之义绝乎
  此非仲尼之言叶氏曰为大夫而许之以越境乃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0161-0276a.png
  免此非孔子之言也弑君人之大恶也有为不为
  尔使与乎弑虽在四海之外无所逃则安取于越
  境使不与闻虽在朝如晏子其谁能责之木讷赵
  氏曰弑君者穿之手盾之心耳裴度当国刘克明
  弑敬宗度亦不讨贼谁以罪度赵盾弑君之事既
  曰学者胡为任传以贼为贤耶
 谷梁曰穿弑也盾不弑而曰盾弑何也以罪盾也其
 以罪盾何也曰灵公朝诸大夫而暴弹之观其辟丸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0161-0276b.png
 也赵盾入諌不听出亡至于郊赵穿弑公而后反赵
 盾史狐书贼曰赵盾弑公盾曰天乎天乎予无罪孰
 为盾而忍其弑君者乎史狐曰子为正卿入諌不听
 出亡不远君弑反不讨贼则志同志同则书重非子
 而谁故书之曰晋赵盾弑其君夷皋者过在下也曰
 于盾也见忠臣之至于许世子止见孝子之至
  胡氏曰三传皆为赵盾不弑今经书盾弑与经相
  违凡经书若襄七年郑伯髡顽如会未见诸侯丙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0161-0276c.png
  戌卒于鄵哀十年齐侯阳生卒经言卒三傅皆言
  弑此赵盾与宣四年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经皆
  言弑三傅不言弑此若言非赵盾弑则是凭傅也
  凭傅则是归生亦不当言弑矣郑伯髡顽亦不当
  言卒矣弃经任傅岂春秋之学乎辨又见左氏及
  许世子弑君传
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犹三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0161-0276d.png
 左氏曰不郊而望皆非礼也望郊之属也不郊亦无
 望可也
  此犹三望之一义也已见僖三十一年矣然僣天
  子之礼与天不享非礼之义皆不及也
 公羊曰其言之何缓也曷为不复卜养牲养二卜帝
 牲不吉则扳稷牲而卜之帝牲在于涤三月于稷者
 唯具是视郊则曷为必祭稷王者必以其祖配王者
 则曷为必以其祖配自内出者无匹不行自外至者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0161-0277a.png
 无主不止
  赵氏曰之语助之词耳叶氏曰先王养兽之官曰
  充人其祀上帝享先王之牲系于牢刍之必三月
  初未有间也而公羊乃以为帝牲在涤三月于稷
  者唯具是视记礼者因之遂以事天神人鬼之别
  夫天地宗庙先王以类求之者其文或有异至于
  齐明之诚岂有二哉
 谷梁曰之口缓词也伤自牛作也改卜牛牛死乃不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0161-0277b.png
 郊事之变也乃者亡乎人之词也
  按公羊以之为缓词则既不解文义而赵氏助语
  之云足以贬其愚矣今谷梁又以乃为亡乎人之
  词又不解文义之词者也夫牛伤牛死乃不郊岂
  不平易而简明世之稍通文义者皆能明之谷梁
  独以乃为义岂不赘哉
楚子伐陆浑之戎
 左氏曰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0161-0277c.png
 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
 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
 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
 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恊于上下
 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
 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
 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
 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0161-0277d.png
 重未可问也
  按经但言伐陆浑之戎未见观兵问鼎等事固已
  可疑又非本义不录
夏楚人侵郑
 左氏曰春晋侯伐郑及郔郑及晋平士会入盟夏楚
 人侵郑郑即晋故也
  按经无此事未可据也
宋师围曹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0161-0278a.png
 左氏曰宋文公即位三年杀母弟须及昭公子武氏
 之谋也使戴桓之族攻武氏于司马子伯之馆尽逐
 武穆之族武穆之族以曹师伐宋秋宋师围曹报武
 氏之乱也
  按曹果伐宋而宋围曹经当并书曹宋之事宋虽
  不免犹以曹为首恶而宋报之宋当从末减不应
  经独罪宋也今经不书曹伐宋事则傅未可据也
四年春王正月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0161-0278b.png
取向
 公羊曰此平莒也其言不肯何辞取向也
  刘氏曰非也圣人作经曰讳国恶云乎岂曰文过
  云乎诬人甚矣
 谷梁曰及者内为志焉尔平者成也不肯者可以肯
 也伐犹可取向甚矣莒人辞不受治也伐莒义兵也
 取向非也乘义而为利也
  赵氏曰此非王命也又非霸主兴兵安得称义又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0161-0278c.png
  称可乎
夏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
 左氏曰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
 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
 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以告及食大
 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
 公怒欲杀子公子公与子家谋先子家曰畜老犹惮
 杀之而况君乎反谮子家子家惧而从之夏弑灵公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0161-0278d.png
 书曰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权不足也君子曰仁而
 不武无能达也凡弑君称君君无道也称臣臣之罪
 也
  朩讷赵氏曰食鼋之事其迹甚诬世岂有一馔之
  隙而弑君哉凡弑君称君无道也君虽不君臣不
  可以不臣奈何君无道而臣得弑之伤教害义之
  甚者也愚谓食鼋之事固未可信反谮子家之言
  尤不近人情盖灵公方欲杀子公不知子公尚谮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0161-0279a.png
  谁乎灵公其暇听子公之谮乎且子公一闻公怒
  而遽与子家谋先非平日同谋敢发言乎且子家
  为正卿久握兵权未必即惧而从之也馀见或问
五年春公如齐
 左氏曰公如齐高固使齐侯止公请叔姬焉
  按此事未详信否疑亦左氏见公春如齐夏方至
  即继之以高固逆子叔姬事而意之耳
夏公至自齐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0161-0279b.png
 左氏曰书过也
  即上文之意
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子叔姬
 谷梁曰诸侯之嫁子于大夫主大夫以与之来者接
 内也不正其接内故不与夫妇之称也
  刘氏曰非也吾于莒庆既言之矣尧俞李氏曰天
  子娶女则称逆王后桓八年书祭公来逆王后于
  纪是也外卿为君来逆则曰逆女隐二年纪裂繻
卷十二 第 19a 页 WYG0161-0279c.png
  来逆女是也其卿自为逆内女称字以别之庄二
  十七年莒庆来逆叔姬是也此经与莒庆同不应
  谓之逆女明矣谷梁以为不正其接内而不与夫
  妇之称非也愚谓来者来逆叔姬耳何必生义乎
冬齐高固及子叔姬来
 左氏曰来反马也
  何氏曰礼无反马之法
 公羊曰何言乎高固之来言叔姬之来而不言高固
卷十二 第 19b 页 WYG0161-0279d.png
 之来则不可子公羊子曰其诸谓其双双而俱至者
 与
  刘氏曰非也昉以高固之来故并书而讥之耳无
  他义也
 谷梁曰及者及吾子叔姬也为使来者不使得归之
 意也
  献可杜氏曰礼为人臣者无外交高固于秋越境
  逆女既为非礼至冬又与子叔姬来鲁此实大夫
卷十二 第 20a 页 WYG0161-0280a.png
  之私事也左氏以为反马何休谓礼无反马之法
  范氏又谓受使来聘然经不书其聘而直曰及子
  叔姬来讥其失礼之甚愚谓固实为使经当书曰
  齐侯使高固来聘遂及子叔姬来今经不然则谷
  梁之妄也
楚人伐郑
 左氏曰楚子伐郑陈及楚平晋荀林父救郑伐陈
  按今年楚伐郑明年晋卫方侵陈恐非为救郑也
卷十二 第 20b 页 WYG0161-0280b.png
  况经言侵而传言伐当以经为正
六年春晋赵盾卫孙免侵陈
 公羊曰赵盾弑君此其复见何亲弑君者赵穿也亲
 弑君者赵穿则曷为加之赵盾不讨贼也何以谓之
 不讨贼晋史书贼曰晋赵盾弑其君夷獋赵盾曰
 天乎无辜吾不弑君谁谓吾弑君者乎史曰尔为仁
 为义人弑尔君而复国不讨贼此非弑君而何赵盾
 之复国柰何灵公为无道使诸大夫皆内朝然后处
卷十二 第 21a 页 WYG0161-0280c.png
 乎台上引弹而弹之已趋而辟丸是乐而已矣赵盾
 已朝而出与诸大夫立于朝有人荷畚自闺而出者
 赵盾曰彼何也夫畚何为出乎闺呼之不至曰子大
 夫也欲视之则就而视之赵盾就而视之则赫然死
 人也赵盾曰是何也曰膳宰也熊蹯不熟公怒以斗
 摮而杀之支解将使我弃之赵盾曰嘻趋而入灵公
 望见赵盾愬而再拜赵盾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趋而
 出灵公心怍焉欲杀之于是使勇士某者往杀之勇
卷十二 第 21b 页 WYG0161-0280d.png
 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者入其闺则无人闺焉者
 上其堂则无人焉俯而窥其户方食鱼飧勇士曰嘻
 子诚仁人也吾入子之大门则无人焉入子之闺则
 无人焉上子之堂则无人焉是子之易也子为晋国
 重卿而食鱼飧是子之俭也君将使我杀子吾不忍
 杀子也虽然吾亦不可复见吾君矣遂刎颈而死灵
 公闻之怒滋欲杀之甚众莫可使往者于是伏甲于
 宫中召赵盾而食之赵盾之车右祁弥明者国之力
卷十二 第 22a 页 WYG0161-0281a.png
 士也仡然从乎赵盾而入放乎堂下而立赵盾已食
 灵公谓盾曰吾闻子之剑盖利剑也子以示我吾将
 观焉赵盾起捋进剑祁弥明自下呼之曰盾食饱则
 出何故拔剑于君所赵盾知之躇阶而走灵公有周
 狗谓之獒呼獒而属之獒亦躇阶而从之祁弥明逆
 而踆之绝其颔赵盾顾曰君之獒不若臣之獒也然
 而宫中甲鼓而起有起于甲中者抱赵盾而乘之赵
 盾颜曰吾何以得此于子曰子某时所食活我于暴桑
卷十二 第 22b 页 WYG0161-0281b.png
 下者也赵盾曰子名为谁曰吾君孰为介子之乘矣
 何问吾名赵盾驱而出众无留之者赵穿缘民众不
 说起弑灵公然后迎赵盾入与之立于朝而立成公
 黑臀
  刘氏曰赵盾弑君何以复见此问之迂者其意欲
  发盾非弑君也不知例不可通也凡弑君复见宁
  止盾乎以谓盾复见则非弑君宋万复见亦非弑
  君乎说者乃巧辞蔽之如此谁不能者然去道已
卷十二 第 23a 页 WYG0161-0281c.png
  远矣朴乡吕氏曰公羊盖谓弑君之贼不复见于
  经其复见于经者以明赵盾之非弑也然乎曰此
  说误矣按春秋弑君之贼不复见者惟宋督郑归
  生齐崔杼陈乞四子耳其他如商人世子般宋万
  晋里克卫宁喜皆再见于经又有以讨贼而再见
  于经者州吁无知是也他国之臣唯衔命来鲁及
  预会盟侵伐则书无事则不书赵盾所以书者以
  帅师侵陈也若其事当书岂以弑君之贼而不之
卷十二 第 23b 页 WYG0161-0281d.png
  书若其事不当书岂以其非弑君而强书之也况
  其身为弑君之贼而预国之事再见于经适足以
  见其国之无臣子耳岂谓其非弑君而乃再见之
  哉愚谓凡弑君之贼其后别有非礼非义之事则
  复见无非礼非义之事则不复见公羊乃谓复见
  则不为弑君岂不谬哉其所叙事多不近人情不
  暇辨也
 谷梁曰此帅师也其不言帅师何也不正其败前事
卷十二 第 24a 页 WYG0161-0282a.png
 故不与帅师也
  范氏曰前年救而今更侵之刘氏曰非也将尊师
  少称将此通例也为谷梁者皆用之何忽昏忘乎
  即以命卿之将举当言帅师者十一年公孙归父
  会齐人伐莒不言帅师以何事贬之哉愚谓不言
  帅师者鲁史无此二字孔子不得而加也使其帅
  师正当书之以惩专兵恶有败前事而反不书其
  帅师哉如谷梁言则春秋凡书帅师者皆与之乎
卷十二 第 24b 页 WYG0161-0282b.png
七年春卫侯使孙良夫来盟
 左氏曰卫孙桓子来盟始通且谋会晋也
  按此盟在春而会晋在冬凡诸侯会大国必大国
  有命然后会之卫岂预隔三时谋会晋晋亦预隔
  三时告命诸侯为会哉此皆左氏见其冬有会而
  附会之也
 谷梁曰来盟者前定也不言及者以国与之不言其
 人亦以国与之不日前定之盟不日
卷十二 第 25a 页 WYG0161-0282c.png
  孙氏来鲁求盟故不言及与公盟故不言其人以
  国与之义安在
夏公会齐侯伐莱
 左氏曰夏会齐侯伐莱不与谋也凡师出与谋曰及
 不与谋曰会
  刘氏曰非也古者行师初无奇术秘策以绐人者
  也诸侯相率而讨罪伐叛则是与谋矣焉有连兵
  合众人君亲将而曰不与谋者哉且由左氏考之
卷十二 第 25b 页 WYG0161-0282d.png
  凡先谋而后伐者称会多矣不必云及也此其自
  相反者吾既言之矣
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于黑壤
 左氏曰郑及晋平公子宋之谋也故相郑伯以会冬
 盟于黑壤王叔桓公临之以谋不睦晋侯之立也公
 不朝焉又不使大夫聘晋人止公于会盟于黄父公
 不与盟以赂免故黑壤之盟不书讳之也
  啖氏曰经但言会傅作盟不与经合又说公见止
卷十二 第 26a 页 WYG0161-0283a.png
  亦近诬故皆不取叶氏曰诸侯盟而王臣临之者
  多矣未有不书柯陵鸡泽是也唯葵丘之盟宰周
  公不与则复书诸侯盟于葵丘此会王叔桓公果
  在焉何以不书乎既已无据矣所谓晋侯止而公
  不与盟故不书者尤非是诚或有之者亦当如平
  丘书公不与盟何讳之云朩讷赵氏曰阳谷之会
  齐不肯盟季孙行父则书齐侯弗及盟平丘之会
  公不得同歃则书公不与盟今经无其文左氏妄
卷十二 第 26b 页 WYG0161-0283b.png
  生此说当以经为正戴氏曰诚如左氏言则春秋
  当以不与盟书岂得缺而不录
八年夏六月公子遂如齐至黄乃复
 谷梁曰乃者亡乎人之词也复者事毕也不专公命
 也
  刘氏曰非也遂受命而行辞疾而返此春秋之所
  恶也乃加事毕之文为之文过何以事君
辛巳有事于太庙仲遂卒于垂壬午犹绎万入去籥
卷十二 第 27a 页 WYG0161-0283c.png
 左氏曰有事于太庙襄仲卒而绎非礼也
  此论得之特未详耳
 公羊曰仲遂者何公子遂也何以不称公子贬曷为
 贬为弑子赤贬然则曷为不于其弑焉贬于文则无
 罪于子则无年绎者何祭之明日也万者何干舞也
 籥者何籥舞也其言万入去籥何去其有声者废其
 无声者存其心焉耳存其心焉耳者何知其不可而
 为之也犹者何通可以已也
卷十二 第 27b 页 WYG0161-0283d.png
  陈岳氏曰二传谓不称公子是贬其杀子恶也苟
  杀子恶而贬则杀之后凡书于经即贬之何以上
  犹连称公子下复称字以卒何贬之有愚谓公羊
  谓于文则无罪犹可言也其曰于子则无年不可
  言也子赤虽无年宣公之年独不可贬乎此盖不
  知前见之义而穿凿之耳其曰万舞为干舞亦非
  也万舞者文武二舞之总名
 谷梁曰为若反命而后卒也此公子也其曰仲何也
卷十二 第 28a 页 WYG0161-0284a.png
 疏之也何为疏之也是不卒者也不疏则无用见其
 不卒也则其卒之何也以讥乎宣也其讥乎宣何也
 闻大夫之丧则去乐卒事犹者可以已之辞也绎者
 祭之旦日之享宾也万入去籥以其为之变讥之也
  刘氏曰其曰仲何也疏之也是不卒者也非也即
  春秋欲书之何不但书遂卒乎且春秋欲疏弑君
  之臣不书其氏反书其字何为哉愚谓公羊于季
  子来归则曰其称季子何贤也谷梁亦以为其称
卷十二 第 28b 页 WYG0161-0284b.png
  季子贵之也公羊于季友卒则又曰其称季友何
  贤也谷梁亦曰称公弟叔仲贤也夫季友以字称
  公谷皆以为贤且贵仲遂亦以字称公谷皆以为
  贬且疏之何忽自反其说哉
晋师白狄伐秦
 左氏曰晋人获秦谍杀诸绛市六日而苏
  此非本义又恐无人死六日而苏之理故不取
楚人灭舒蓼
卷十二 第 29a 页 WYG0161-0284c.png
 左氏曰楚子疆之及滑汭盟吴越而还
  经书楚人而傅谓楚子与盟吴越事俱未详信否
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敬嬴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

 左氏曰冬葬敬嬴旱无麻始用葛茀雨不克葬礼也
 礼卜葬先远日辟不怀也
  雨不克葬而得礼则为常事而春秋不书矣惟其
  非礼也故春秋书之夫左氏岂知春秋之所由作
卷十二 第 29b 页 WYG0161-0284d.png
  乎馀见或问
 公羊曰顷熊者何宣公之母也而者何难也乃者何
 难也曷为或言而或言乃乃难乎而也
  按而者语助之词乃之为言始也言日是而始克
  葬耳皆文法当然公羊不明大义而于语助生义
  徒见其惑人而已顷熊辨见本义
 谷梁曰而缓词也足乎日之词也
  而字岂有足乎日之意经言日中克葬则意不足
卷十二 第 30a 页 WYG0161-0285a.png
  言日中而克葬则文意两尽何必以而为义哉
城平阳
 左氏曰书时也
  若但得时则为常事不书惟其虽得时而丧葬之
  馀重劳民力故书之也然以冬十月为得时则左
  氏亦以夏正言是亦用夏正之一證也
九年夏仲孙蔑如京师
 左氏曰王使来徵聘夏孟献子聘于周王以为有礼
卷十二 第 30b 页 WYG0161-0285b.png
 厚贿之
  按王无召聘之理果召聘经当书曰天王使某来
  召聘夫岂非一义而经不书乎
秋取根牟
 左氏曰言易也
  刘氏曰根牟虽小不以兵革不能取也能取其国
  何谓易乎不分别取灭之义而苟记其难易而已
  岂春秋意哉愚按取者内辞史讳灭也左氏见经
卷十二 第 31a 页 WYG0161-0285c.png
  无灭根牟之文而但言取故妄意之也然则取鄟
  取邿皆不劳而得之何鲁得国如是之易也
 公羊曰根牟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系乎邾娄讳
 亟也
  刘氏曰何休曰属有小君之丧邾娄子来加礼末
  期而取其邑故讳不系邾娄也推此言也而观之
  其妄可胜计乎
晋荀林父帅师伐陈
卷十二 第 31b 页 WYG0161-0285d.png
 左氏曰会于扈讨不睦也陈侯不会晋荀林父以诸
 侯之师伐陈晋侯卒于扈乃还
  经言荀林父帅师则晋师耳而傅言以诸侯之师
  凡诸侯以某师者经尝书之矣独此以诸侯之师
  而不书乎
辛酉晋侯黑臀卒于扈
 公羊曰扈者何晋之邑也诸侯卒其封内不地此何
 以地卒于会故地也未出其地故不言会也
卷十二 第 32a 页 WYG0161-0286a.png
  按春秋记实事卒于扈书扈卒于会书会此不书
  会者高氏所谓诸侯散而晋侯疾者近之矣公羊
  曰卒于会故地又曰未出其地故不言会于理不
  通且晋侯会于扈矣安得谓未出其地乎
 谷梁曰其地于外也其日未踰境也
  刘氏曰其言日未踰境非也未踰境犹在国耳何
  得书其地然则扈者他国之邑名非晋地也愚按
  郑伯卒于鄵宋公卒于曲棘古今傅注皆云郑宋
卷十二 第 32b 页 WYG0161-0286b.png
  之邑则刘氏之云亦未必然但公羊以日为未踰
  境则大害理耳
晋郤缺帅师救郑
 左氏曰楚子为厉之役故伐郑晋郤缺救郑郑伯败
 楚师于柳棼国人皆喜唯子良忧曰是国之灾也吾
 死无日矣
  叶氏曰按经及传皆无厉役之事杜预以六年楚
  人伐郑取成而还当之然传不言厉何以知其即
卷十二 第 33a 页 WYG0161-0286c.png
  此役十一年传言厉之役郑伯逃归杜预复指前
  六年事皆无据特附会以成其说耳且既取成而
  还则何罪复伐此书在九月晋侯宋公卫侯郑伯
  曹伯会于扈之后盖既与楚成复叛而从晋故讨
  之是以十一年辰陵之盟郑子良曰晋楚不务德
  而兵争与其来者可也乃从楚盖横出厉役之事
  以相乱愚谓郑伯果败楚师经当有见楚败晋师
  于邲既书之郑败楚师独不可书乎况十年晋人
卷十二 第 33b 页 WYG0161-0286d.png
  宋人卫人曹人伐郑左氏曰郑及楚平故诸侯之
  师伐郑若果败楚师安得又与楚平乎此其自相
  戾者也
陈杀其大夫泄冶
 左氏曰孔子曰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其泄冶之
 谓乎
  石氏曰是非孔子之言也后之儒者从而和之有
  曰匹夫之直死而无益又曰居淫乱之邦諌不能
卷十二 第 34a 页 WYG0161-0287a.png
  行从二者之言是忠不可为义不可守也大夫见
  杀有罪无罪皆名陈洙氏曰傅引诗而罪之非圣
  人之言左氏之瞽言也孔子称三仁曰比干諌而
  死反罪泄冶耶冶以国杀春秋常文耳
 谷梁曰称国以杀其大夫杀无罪也泄冶之无罪如
 何陈灵公通于夏徵舒之家公孙宁仪行父亦通于
 其家或衣其衣或衷其𥜗以相戏于朝泄冶闻之入
 諌曰使国人闻之则犹可使仁人闻之则不可君愧
卷十二 第 34b 页 WYG0161-0287b.png
 于泄冶不能用其言而杀之
  按先儒以称国以杀为泄冶有罪谷梁以称国以
  杀为泄冶无罪然则称国之说固无定论其为迁
  就明矣愚于或问已言之矣
十年春齐人归我济西田
 公羊曰齐已取之矣其言我何言我者未绝于我也
 曷为未绝于我齐已言取之矣其实未之齐也
  刘氏曰非也若未绝于我经何故特书齐人取济
卷十二 第 35a 页 WYG0161-0287c.png
  西田乎
 谷梁曰公娶齐齐由以为兄弟反之不言来公如齐
 受之也
  赵氏曰但言归我则是知其来也省文耳哀八年
  归欢及阐岂是公自受之乎
齐崔氏出奔卫
 左氏曰齐惠公卒崔杼有宠于惠公高国畏其偪也
 公卒而逐之奔卫书曰崔氏非其罪也且告以族不
卷十二 第 35b 页 WYG0161-0287d.png
 以名凡诸侯之大夫违告于诸侯曰某氏之守臣某
 失守宗庙敢告所有玉帛之使者则告不然则否
  刘氏曰左氏曰书曰崔氏非其罪也且告以族不
  以名非也齐虽告以族春秋固当正之若曰崔杼
  无罪又举族出奔故春秋因旧史而书之则栾盈
  亦无罪亦举族出奔向以不曰栾氏出奔邪且春
  秋所记大事而已故使举上介战举元帅虽有众
  大夫不与焉者略所微也今何为区区记崔氏之
卷十二 第 36a 页 WYG0161-0288a.png
  族耶崇氏曰崔举氏与书尹氏卒之义同皆讥世
  卿也左氏但以高国尽逐其族遂以为告以族而
  不名若以为当然故春秋录之以为非其罪其失
  之远矣诗言尹氏太师此周人之词也不名自可
  知其人矣若告鲁之辞不名则安知其为谁乎且
  栾盈左氏亦谓以其族奔晋亦必以盈告而言其
  族矣经何不书栾氏东莱吕氏曰前书尹氏此书
  崔氏岂直以族告而不以名邪出奔有三义或负
卷十二 第 36b 页 WYG0161-0288b.png
  罪而奔或避难而奔或见逐而奔今崔氏奔而能
  反反而弑其宗素彊故以是书之木讷赵氏曰惠
  公卒而崔氏奔则崔氏宠于惠而不容于国人矣
  左氏谓有宠而高国畏其逼且自是至崔杼之逆
  凡五十一年古者四十而仕五十而爵则崔杼之
  弑盖百岁矣何崔杼如是之寿邪盖附会也
 谷梁曰氏者举族而出之之辞也
  刘氏曰非也举族而奔何足记哉且谷梁曰使举
卷十二 第 37a 页 WYG0161-0288c.png
  上客而不称介客重而介轻故也今崔氏则重崔
  族则轻轻重相冒书于春秋何其不惮烦乎辨又
  见左氏
六月宋师伐滕
 左氏曰滕人恃晋而不事宋六月宋师伐滕
  朩讷赵氏曰以职方考滕越齐卫而后至晋安能
  越二国而事晋哉盖事鲁而不事宋晋鲁有亥豕
  之似左氏附会矣
卷十二 第 37b 页 WYG0161-0288d.png
秋天王使王季子来聘
 左氏曰刘康公来报聘
  刘氏曰杜云季子字也非也审季子为王之母弟
  字季子者宜若叔服称季子而已即欲分别其为
  王母弟者宜冠以弟字不当冠王也王者尊称非
  所以冠大夫之字也冠大夫者称王子王孙以属
  为重不以王为贵去属而著王是季子王也妨于
  文而害于寔不可为教矣愚按杜氏又曰王季子
卷十二 第 38a 页 WYG0161-0289a.png
  者公羊以为天王之母弟然则杜氏之误盖以公
  羊解左氏故以季子为字也又按杜氏曰刘康公
  即王季子也其后食采于刘不当预以此解经以
  乱春秋讥天王使幼子之义况左氏之说不足据
  乎
 公羊曰王季子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王季子何
 贵也其贵奈向母弟也
  啖氏曰圣人设教不应于同母弟则偏贵之
卷十二 第 38b 页 WYG0161-0289b.png
 谷梁曰其曰王季王子也其曰子尊之也聘问也
  刘氏曰非也若不尊之但云王季乎意者王之尊
  其子不得以属通哉王子虎何以书也今断王季
  于上析子于下不可解训皆谬说也
楚子伐郑
 左氏曰楚子伐郑晋士会救郑逐楚师于颍北诸侯
 之师伐郑
  按九年楚子伐郑晋郤缺救郑经既备书之此士
卷十二 第 39a 页 WYG0161-0289c.png
  会救郑而又逐楚师矣诸侯之师又伐郑矣经岂
  有不书者乎若晋既勤于郑郑宜附晋也曾未数
  月而楚陈郑为辰陵之盟何也惟晋不救郑而郑
  遂盟楚无疑也左氏何从得此事而附会于此哉
十有一年秋晋侯会狄于攒函
 左氏曰诗曰文王既勤止文王犹勤况寡德乎
  此引诗虽不甚悖理然亦左氏自为之词
 谷梁曰不言及外狄也
卷十二 第 39b 页 WYG0161-0289d.png
  按戎与狄无爵可称又非与为盟故但言会狄皆
  鲁史之直辞春秋固外狄也然经书此事外狄之
  意自见岂在不书及为外狄乎苟书晋侯及狄于
  攒函则其义不通书晋侯及狄会于攒函则其文
  重复故曰会狄于攒函耳凡书会戎会狄皆然苟
  以不言及生义则凡书公及戎盟者可谓内戎乎
  先儒外词之说皆原于此其词少婉耳
冬十月楚人杀陈夏徵舒丁亥楚子入陈纳公孙宁仪
卷十二 第 40a 页 WYG0161-0290a.png
行父于陈
 左氏曰故书曰楚子入陈纳公孙宁仪行父于陈书
 有礼也
  夷狄纳中国作乱之大夫可谓有礼哉
 公羊曰此楚子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不与外讨也
 不与外讨者因其讨乎外而不与也虽内讨亦不与
 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曷为不与诸侯之义
 不得专讨也诸侯之义不得专讨则其曰实与之何
卷十二 第 40b 页 WYG0161-0290b.png
 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为无道者臣弑君
 子弑父力能讨之则讨之可也此皆大夫也其言纳
 何纳公党与也
  刘氏曰公羊曰此楚子也其称人何贬也非也外
  讨弑君之贼何不得乎假令于义少负尚未可贬
  称人也田恒弑君简公孔子沐浴请讨之圣人岂
  不知义而欲陷其君使至于贬者如公羊意是谓
  仲尼不知义也又公羊曰纳公党与也案公羊例
卷十二 第 41a 页 WYG0161-0290c.png
  立纳入皆为篡此公孙宁仪行父称纳者篡大夫
  耳其谓之公党何哉愚谓诸侯不得专讨谓寻常
  擅兴兵者耳若邻国有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诸侯
  能讨之乃其义耳何谓不得专讨乎夫文所以达
  义也义所当与则文与之若实与而文不与则圣
  人岂不口是心非为反覆小人之为哉此公羊之
  所以为妄也
 谷梁曰此入而杀也其不言入何也外徵舒于陈也
卷十二 第 41b 页 WYG0161-0290d.png
 其外徵舒于陈何也明楚之讨有罪也入者内弗受
 也曰入恶入者也何用弗受也不使夷狄为中国也
 纳者内弗受也辅人之不能民而讨犹可入人之国
 制人之上下使不得其君臣之道不可
  刘氏曰若先言入后言杀可谓纳徵舒于陈乎夫
  春秋记事之书也先杀而后入皆其实录矣岂纷
  纷然更易古事以便私意哉
十有二年春葬陈灵公
卷十二 第 42a 页 WYG0161-0291a.png
 公羊曰讨此贼者非臣子也何以书葬君子辞也楚
 已讨之矣臣子虽欲讨之而无所讨也
  春秋凡书葬者一则见葬期缓速二则见臣子私
  谥三则见卿供大国之葬而忽小国之讣其见弑
  而不见葬者或彼不成葬或鲁不会葬鲁史所无
  故不得书耳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之说本三傅亿
  度之辞何足信哉公羊以此书葬为君子之词过
  矣且夏徵舒非得一国之权陈人杀之如反掌耳
卷十二 第 42b 页 WYG0161-0291b.png
  所以不讨者见陈无臣子亦以见灵公之恶极罪
  大陈人不君之也三年而不讨陈人无心于讨矣
  公羊乃谓臣子虽欲讨之而无所讨岂不谬哉宜
  康侯高氏之徒展转生义而经旨益晦也
楚子围郑
 左氏曰楚子围郑旬有七日郑人卜行成不吉卜临
 于大宫且巷出车吉国人大临守陴者皆哭楚子退
 师郑人修城进复围之三月克之入自皇门至于逵
卷十二 第 43a 页 WYG0161-0291c.png
 路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
 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其俘诸江南
 以实海滨亦唯命其剪以赐诸侯使臣妾之亦唯命
 若惠顾前好徼福于厉宣桓武不泯其社稷使改事
 君夷于九县君之惠也孤之愿也非所敢望也敢布
 腹心君实图之左右曰不可许也得国无赦王曰其
 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人矣庸可几乎退三十里而
 与之平潘尪入盟子良出质
卷十二 第 43b 页 WYG0161-0291d.png
  审如傅所言经当书入今但言围此其可疑者也
夏六月乙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晋师败绩
 左氏曰夏六月晋师救郑荀林父将中军先縠佐之
 士会将上军郤克佐之赵朔将下军栾书佐之赵括
 赵婴齐为中军大夫巩朔韩穿为上军大夫荀首赵
 同为下军大夫韩厥为司马及河闻郑既及楚平桓
 子欲还曰无及于郑而剿民焉用之楚归而动不后
 随武子曰善会闻用师观衅而动德刑政事典礼不
卷十二 第 44a 页 WYG0161-0292a.png
 易不可敌也不为是征楚君讨郑怒其贰而哀其卑
 叛而伐之服而舍之德刑成矣伐叛刑也柔服德也
 二者立矣昔岁入陈今兹入郑民不罢劳君无怨讟
 政有经矣荆尸而举商农工贾不败其业而卒乘辑
 睦事不奸矣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
 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百官象物而动军政不戒
 而备能用典矣其君之举也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
 旧举不失德赏不失劳老有加惠旅有施舍君子小
卷十二 第 44b 页 WYG0161-0292b.png
 人物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礼不逆矣德立刑
 行政成事时典从礼顺若之何敌之见可而进知难
 而退军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子姑整军
 而经武乎犹有弱而昧者何必楚仲虺有言曰取乱
 侮亡兼弱也汋曰于铄王师遵养时晦耆昧也武曰
 无竞惟烈抚弱耆昧以务烈所可也彘子曰不可晋
 所以霸师武臣力也今失诸侯不可谓力有敌而不
 从不可谓武由我失霸不如死且成师以出闻敌彊
卷十二 第 45a 页 WYG0161-0292c.png
 而退非夫也命为军帅而卒以非夫唯群子能我
 弗为也以中军佐济知庄子曰此师殆哉周易有之
 在师之临曰师出以律否臧凶执事顺成为臧逆为
 否众散为弱川壅为泽有律以如己也故曰律否藏且
 律竭也盈而以竭夭且不整所以凶也不行之谓临
 有帅而不从临孰甚焉此之谓矣果遇必败彘子尸
 之虽免而归必有大咎韩献子谓桓子曰彘子以偏
 师陷子罪大矣子为元帅师不用命谁之罪也失属
卷十二 第 45b 页 WYG0161-0292d.png
 亡师为罪已重不如进也事之不捷恶有所分与其
 专罪六人同之不犹愈乎师遂济楚子北师次于郔
 沈尹将中军子重将左子反将右将饮马于河而归
 闻晋师既济王欲还嬖人伍参欲战令尹孙叔敖弗
 欲曰昔岁入陈今兹入郑不无事矣战而不捷参之
 肉其足食乎参曰若事之捷孙叔为无谋矣不捷参
 之肉将在晋军可得食乎令尹南辕反旆伍参言于
 王曰晋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縠刚愎不仁
卷十二 第 46a 页 WYG0161-0293a.png
 未肯用命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听而无上众谁适从
 此行也晋师必败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王病之告
 令尹改乘辕而北之次于管以待之晋师在敖鄗之
 间郑皇戍使如晋师曰郑之从楚社稷之故也未有
 贰心楚师骤胜而骄其师老矣而不设备子击之郑
 师为承楚师必败彘子曰败楚服郑于此在矣必许
 之栾武子曰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
 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
卷十二 第 46b 页 WYG0161-0293b.png
 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于胜之不可保纣之
 百克而卒无后训之以若敖鼢冒筚路蓝缕以启山
 林箴之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不可谓骄先大夫子
 犯有言曰师直为壮曲为老我则不德而徼怨于楚
 我曲楚直不可谓老其君之戎分为二广广有一卒
 卒偏之两右广初驾𢾗及日中左则受之以至于昏
 内官序当其夜以待不虞不可谓无备子良郑之良
 也师叔楚之崇也师叔入盟子良在楚楚郑亲矣来
卷十二 第 47a 页 WYG0161-0293c.png
 劝我战我克则来不克遂往以我卜也郑不可从赵
 括赵同曰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克敌得属又何俟必
 从彘子知季曰原屏咎之徒也赵庄子曰栾伯善
 哉实其言必长晋国楚少宰如晋师曰寡君少遭闵
 凶不能文闻二先君之出入此行也将郑是训定岂
 敢求罪于晋二三子无淹久随季对曰昔平王命我
 先君文侯曰与郑夹辅周室毋废王命今郑不率寡
 君使群臣问诸郑岂敢辱候人敢拜君命之辱彘子
卷十二 第 47b 页 WYG0161-0293d.png
 以为谄使赵括从而更之曰行人失辞寡君使群臣
 迁大国之迹于郑曰无辟敌群臣无所逃命楚子又
 使求成于晋晋人许之盟有日矣楚许伯御乐伯摄
 叔为右以致晋师许伯曰吾闻致师者御靡旌摩垒
 而还乐伯曰吾闻致师者左射以菆代御执辔御下
 两马掉鞅而还摄叔曰吾闻致师者右入垒折馘执
 俘而还皆行其所闻而复晋人逐之左右角之乐伯
 左射马而右射人角不能进矢一而己麋兴于前射
卷十二 第 48a 页 WYG0161-0294a.png
 麋丽龟晋鲍癸当其后使摄叔奉麋献焉曰以岁之
 非时献禽之未至敢膳诸从者鲍癸止之曰其左善
 射其右有辞君子也既免晋魏锜求公族未得而怒
 欲败晋师请致师弗许请使许之遂往请战而还
 楚潘党逐之及荧泽见六麋射一麋以顾献曰子有
 军事兽人无乃不给于鲜敢献于从者叔党命去之
 赵旃求卿未得且怒于失楚之致师者请挑战弗许
 请召盟许之与魏锜皆命而往郤献子曰二憾往矣
卷十二 第 48b 页 WYG0161-0294b.png
 弗备必败彘子曰郑人劝战弗敢从也楚人求成弗
 能好也师无成命多备何为士季曰备之善若二子
 怒楚楚人乘我丧师无日矣不如备之楚之无恶除
 备而盟何损于好若以恶来有备不败且虽诸侯相
 见军卫不彻警也彘子不可士季使巩朔韩穿帅七
 覆于敖前故上军不败赵婴齐使其徒先具舟于河
 故败而先济潘党既逐魏锜赵旃夜至于楚军席于
 军门之外使其徒入之楚子为乘广三十乘分为左
卷十二 第 49a 页 WYG0161-0294c.png
 右右广鸡鸣而驾日中而说左则受之日入而说许
 偃御右广养由基为右彭名御左广屈荡为右乙卯
 王乘左广以逐赵旃赵旃弃车而走林屈荡抟之得
 其甲裳晋人惧二子之怒楚师也使軘车逆之潘党
 望其尘使骋而告曰晋师至矣楚人亦惧王之入晋
 军也遂出陈孙叔曰进之宁我薄人无人薄我诗云
 元戎十乘以先启行先人也军志曰先人有夺人之
 心薄之也遂疾进师车驰卒奔乘晋军桓子不知所
卷十二 第 49b 页 WYG0161-0294d.png
 为鼓于军中曰先济者有赏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
 指可掬也晋师右移上军未动工尹齐将右拒卒以
 逐下军楚子使唐狡与蔡鸠居告唐惠侯曰不谷不
 德而贪以遇大敌不谷之罪也然楚不克君之羞也
 敢藉君灵以济楚师使潘党率游阙四十乘从唐侯
 以为左拒以从上军驹伯曰待诸乎随季曰楚师方
 壮若萃于我吾师必尽不如收而去之分谤生民不
 亦可乎殿其卒而退不败王见右广将从之乘屈荡
卷十二 第 50a 页 WYG0161-0295a.png
 户之曰君以此始亦必以终自是楚之乘广先左
 晋人或以广队不能进楚人惎之脱扄少进马还又
 惎之拔旆投衡乃出顾曰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赵
 旃以其良马二济其兄与叔父以他马反遇敌不能
 去弃车而走林逢大夫与其二子乘谓其二子无顾
 顾曰赵叟在后怒之使下指木曰尸女于是授赵旃
 绥以免明日以表尸之皆重获在朩下楚熊负羁囚
 知罃知庄子以其族反之厨武子御下军之士多从
卷十二 第 50b 页 WYG0161-0295b.png
 之每射抽矢菆纳诸厨子之房厨子怒曰非子之求
 而蒲之爱董泽之蒲可胜既乎知季曰不以人子吾
 子其可得乎吾不可以苟射故也射连尹襄老获之
 遂载其尸射公子榖臣囚之以二者还及昏楚师军
 于邲晋之馀师不能军宵济亦终夜有声丙辰楚重
 至于邲遂次于衡雍潘党曰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
 以为京观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楚子曰
 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武王克商作颂曰载戢
卷十二 第 51a 页 WYG0161-0295c.png
 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又作
 武其卒章曰耆定尔功其三曰铺时绎思我徂维求
 定其六曰绥万邦屡丰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
 安民和众丰财者也使子孙无忘其章今我使二国
 暴骨暴矣观兵以威诸侯兵不戢矣暴而不戢安能
 保大犹有晋在焉得定功所违民欲犹多民何安焉
 无德而强争诸侯何以和众利人之几而安人之乱
 以为己荣何以丰财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
卷十二 第 51b 页 WYG0161-0295d.png
 孙其为先君宫告成事而已武非吾功也古者明王
 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于是乎有京观
 以惩淫慝今罪无所而民皆尽忠以死君命又可以
 为京观乎祀于河作先君宫告成事而还秋晋师归
 桓子请死晋侯欲许之士贞子諌曰不可城濮之役
 晋师三日谷文公犹有忧色左右曰有喜而忧如有
 忧而喜乎公曰得臣犹在忧末歇也困兽犹斗况国
 相乎及楚杀子玉公喜而后可知也曰莫予毒也已
卷十二 第 52a 页 WYG0161-0296a.png
 是晋再克而楚再败也楚是以再世不竞今天或者
 大警晋也而又杀林父以重楚胜其毋乃久不竞乎
 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
 之何杀之夫其败也如日月之食焉何损于明晋侯
 使复其位
  刘氏曰按经文晋楚为成列而战者也今左氏以
  为晋人自使軘车逆赵旃而楚人疑以为晋师且
  至遂车驰卒奔而乘晋军晋中军桓子不知所为
卷十二 第 52b 页 WYG0161-0296b.png
  士争渡河而遂大败耳若此则晋军未尝成列何
  以得书战耶杜氏虽云晋上军成陈故得书战按
  傅文所叙无上军成陈之事惟云使帅七覆于敖
  前又云晋师右移上军未动则是上军深沟高垒
  备不虞耳盖未尝出陈也且经云荀林父及楚子
  战若缘上军不动故得称战则经文又不应指言
  荀林父也荀林父实不战随会自战战之事当举
  随会不当举荀林父也今经称荀林父及楚子战
卷十二 第 53a 页 WYG0161-0296c.png
  若林父之师初不成陈何得书战乎又长勺之役齐
  鲁成列唯以鲁侯鼓之差后左氏谓春秋恶其机
  谲不以偏战为文今此楚师乃出不意以乘晋师
  其谲甚矣反谓之战何耶黄氏曰左氏以此誉楚
  滔滔数千言窃意此楚人之言也陈与郑皆服楚
  盟于辰陵矣未几楚先叛盟入陈而欲灭之若以
  为讨徵舒之弑在宣十有一年之夏弑已及年此
  时何不讨若果讨贼何为因欲灭人之国楚自叛
卷十二 第 53b 页 WYG0161-0296d.png
  盟而行无道于陈如此陈郑一体郑尤新盟则郑
  亦如之何不背楚归晋是楚伐郑非也郑伯肉袒
  以逆楚既舍之晋欲退归独以先縠取败晋师虽
  败中国救郑之义岂与之俱败是晋之败于楚不
  足为辱也世多以成败论人故誉楚而贬晋耳春
  秋但书楚伐郑而以晋主此战
 公羊曰大夫不敌君此其称名氏以敌楚子何不与
 晋而与楚子为礼也曷为不与晋而与楚子为礼也
卷十二 第 54a 页 WYG0161-0297a.png
 庄王伐郑胜乎皇门放乎路衢郑伯肉袒左执茅旌
 右执鸾刀以逆庄王曰寡人无良边陲之臣以干天
 祸是以使君王沛焉辱到敝邑君如矜此丧人锡之
 不毛之地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请唯君王之命庄
 王曰君之不令臣交易为言是以使寡人得见君之
 玉面而微至乎此庄王亲自手旌左右撝军退舍七
 里将军子重諌曰南郢之与郑相去数千里诸大夫
 死者数人厮役扈养死者数百人今君胜郑而不有
卷十二 第 54b 页 WYG0161-0297b.png
 无乃失民臣之力乎庄王曰古者杅不穿皮不蠹则
 不出于四方是以君子笃于礼而薄于利要其人
 而不要其土告从不赦不详吾以不详道民灾及吾
 身何日之有既则晋师之救郑者至曰请战庄王许
 诺将军子重諌曰晋大国也王师淹病矣君请勿许
 也庄王曰弱者吾威之强者吾辟之是以使寡人无以
 立乎天下令之还师而逆晋寇庄王鼓之晋师大败
 晋众之走者舟中之指可掬矣庄王曰嘻吾两军不
卷十二 第 55a 页 WYG0161-0297c.png
 相好百姓何罪令之还师而佚晋寇
  刘氏曰公羊曰大夫不敌君此其称名氏以敌君
  何不与晋而与楚子为礼也非也大夫不敌君而
  荀林父独得称名氏以敌楚子此可谓与晋而不
  与楚子为礼而非不与晋而与楚子为礼也城濮
  之战子玉得臣不见名氏公羊以为大夫不敌君
  也彼子玉以不见名氏为不敌君此林父以见名
  氏为不敌君二者孰能知之乎又城濮之战晋文
卷十二 第 55b 页 WYG0161-0297d.png
  公也今邲之战楚庄王也二君者皆公羊所贤同
  为设义而乖异如此虽使公羊复生吾知其必不
  能合也而诸传竞为文饰以惑后进岂不可怪也
  哉
 谷梁曰绩功也功事也日其事败也
  谷梁以功训绩是已又以事训功则远矣
冬十有二月戊寅楚子灭萧
 左氏曰冬楚子伐萧宋华椒以蔡人救萧萧人囚熊
卷十二 第 56a 页 WYG0161-0298a.png
 相宜僚及公子丙王曰勿杀吾退萧人杀之王怒遂
 围萧萧溃申公巫臣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
 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遂傅于萧还无社与司马卯
 言号申叔展叔展曰有麦曲乎曰无有山鞠穷乎曰
 无河鱼腹疾奈何曰目于眢井而拯之若为茅绖哭
 井则已明日萧溃申叔视其井则茅绖存焉号而出
 之
  黄氏曰楚庄入陈伐郑败晋灭萧凭陵中国甚矣
卷十二 第 56b 页 WYG0161-0298b.png
  左氏于灭萧尚归曲于萧之杀二囚而归美于楚
  之抚三军大抵左氏楚人而左傅多楚人之言愚
  案使宋蔡救萧经当书之
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于清丘
 左氏曰晋原縠宋华椒卫孔达曹人同盟于清丘曰
 恤病讨贰于是卿不书不实其言也
  刘氏曰春秋之世不实其言者众矣奚独此耶设
  本微者又何以辨之且华椒无恶不宜被贬杜氏
卷十二 第 57a 页 WYG0161-0298c.png
  云华椒承群伪之言以误其国故亦不免于讥予
  以为凡盟誓者所以结信也宁能早知彼将背之
  乎借使背盟者当贬守盟者亦可贬乎叶氏曰左
  氏言恤病讨贰则然矣而曰不实其言而不书岂
  以卫救陈而晋不讨楚伐宋而晋不救者与大夫
  盟而后能实言惟向戍于宋耳外此未有不叛何
  独于清丘责之韩中父曰左氏此言开后学褒贬
  之说是乱春秋者也
卷十二 第 57b 页 WYG0161-0298d.png
十有三年夏楚子伐宋
 左氏曰夏楚子伐宋以其救萧也君子曰清丘之盟
 惟宋可以免焉
  刘氏曰然则十二年不当贬华椒称人也以为不
  实其言又曰惟宋可以免自相伐矣叶氏曰救萧
  之役在清丘前若以是免宋则华椒犹未受盟若
  以宋见伐于楚而诸侯不救因以免宋则此罪在
  诸侯宋师伐陈讨贰之事安可以诸侯之罪而得
卷十二 第 58a 页 WYG0161-0299a.png
  免谓之君子之言亦非矣此传急于解免华椒之
  说以为词而弗悟也愚谓陈为楚与国而宋伐之
  故楚伐宋于经可考而左氏以为救萧妄也
冬晋杀其大夫先縠
 左氏曰秋赤狄伐晋及清先縠召之也冬晋人讨邲
 之败与清之师归罪于先縠而杀之尽灭其族君子
 曰恶之来也已则取之其先縠之谓乎
  此傅义也非经之本义也经之本义在诸侯专杀
卷十二 第 58b 页 WYG0161-0299b.png
  大夫耳左氏凡曰君子曰非鲁史本文又赤狄伐
  晋事于经无考馀见十二年荀林父帅师及楚子
  战于邲晋师败绩
十有四年春卫杀其大夫孔达
 左氏曰清丘之盟晋以卫之救陈也讨焉使人弗去
 曰罪无所归将加而师孔达曰苟利社稷请以我说
 罪我之由我则为政而亢大国之讨将以谁任我则
 死之十四年春孔达缢而死卫人以说于晋而免遂
卷十二 第 59a 页 WYG0161-0299c.png
 告于诸侯曰寡君有不令之臣达搆我敝邑于大国
 既伏其罪矣敢告卫人以为成劳复室其子使复其
 位
  按经言卫杀孔达而传言达自缢而死若然则经
  不当书杀其大夫以诬卫君之罪也当以经为正
晋侯伐郑
 左氏曰郑人惧使子张代子良于楚郑伯如楚谋晋
 故也郑以子良为有礼故召之
卷十二 第 59b 页 WYG0161-0299d.png
  按郑伯如楚事经无所考又左氏始以郑惧晋而
  召子良复以为有礼而召之未详信否
冬公孙归父会齐侯于谷
 左氏曰公孙归父会齐侯于谷见晏桓子与之言鲁
 乐桓子告高宣子曰子家其亡乎怀于鲁矣怀必贪
 贪必谋人谋人人亦谋己一国谋之何以不亡
  此非本义杜氏以十八年归父奔齐傅
十有五年夏五月宋人及楚人平
卷十二 第 60a 页 WYG0161-0300a.png
 公羊曰外平不书此何以书大其平乎己也何大乎其
 平乎已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耳尽此不胜将去
 而归耳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宋华元亦
 乘堙而出见之司马子反曰子之国何如华元曰惫
 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司马子反曰
 嘻甚矣惫虽然吾闻之也围者柑马而秣之使肥者
 应客是何子之情也华元曰吾闻之君子见人之厄
 则矜之小入见人之厄则幸之吾见子之君子也是
卷十二 第 60b 页 WYG0161-0300b.png
 以告情于子也司马子反曰诺勉之矣吾军亦有七日
 之粮耳尽此不胜将去而归耳揖而去之反于庄王
 庄王曰何如司马子反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
 之析骸而炊之庄王曰嘻甚矣惫虽然吾今取此然
 后归耳司马子反曰不可臣已告之矣军有七日之
 粮耳庄王怒曰吾使子往视之子曷为告之司马子
 反曰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是
 以告之也庄王曰诺舍而止虽然吾犹取此然后归
卷十二 第 61a 页 WYG0161-0300c.png
 耳司马子反曰然则君请处于此臣请归耳庄王曰
 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耳引师
 而去之故君子大其平乎己也此皆大夫也其称人
 何贬曷为贬平者在下也
  刘氏曰公羊曰大其平乎已非也臣无专美古今
  之通义也且庄王非不贤者司马子反何不退与
  其君谋而遂擅与宋平且吾观子反既以宋情告
  庄王而庄王更怒者其意非必独恶其以军粮告
卷十二 第 61b 页 WYG0161-0300d.png
  宋也亦愠子反之擅平于外也故曰舍而止如使
  庄王素怀不仁之行必且穷国之力而甘心焉是
  由子反激之也而子反乃欲舍君以先归而后仅
  克成其功亦幸庄王素有仁人之心耳故子反进
  而擅君之义退有激君之罪二者无一可而春秋
  乃大其平乎己可谓义乎愚谓左氏载子反与华
  元先自为盟而后告楚王退军三十里而又公为
  盟以平若据公羊言则子反与华元真情相告而
卷十二 第 62a 页 WYG0161-0301a.png
  去耳又曰勉之则是宋之力守也既不私为平亦
  未尝公为王也不过引师而去之耳春秋何得书
  宋人及楚人平乎夫平非二国之臣所可专也设
  如公羊言大其平乎己则不应复人而贬之既人
  而贬之则不应大其平乎己道固有并行而不相
  悖者而非此之谓也何得一大一贬乎
 谷梁曰平者成也善其量力而反义也人者众词也
 平称众上下欲之也外平不道以吾人之存焉道之
卷十二 第 62b 页 WYG0161-0301b.png
 也
  刘氏曰平称众上下欲之也非也暨齐平何以不
  曰暨齐人平乎又曰外平不道以吾人之存焉道
  之也非也楚人围宋经历三时幸而得平以告诸
  侯故鲁史有其事耳且外盟会常书外平何以不
  可书愚按归父会楚子自求免耳非为宋也其平
  也宋自势穷力屈而为平耳非为鲁也何得曰吾
  人之存之也馀见或问
卷十二 第 63a 页 WYG0161-0301c.png
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以潞子婴儿归
 公羊曰潞何以称子潞子之为善也躬足以亡耳虽
 然君子不可不记也离于夷狄而未能合于中国晋
 师伐之中国不救狄人不有是以亡也
  刘氏曰非也赤狄狄也潞氏狄之别也潞子其君
  也夷狄之君称子周礼也非为善而亡也盖迷于
  有爵耳愚谓天下岂有为善而亡其国之理哉
 谷梁曰灭国有三术中国谨日卑国月夷狄不日其
卷十二 第 63b 页 WYG0161-0301d.png
 日潞子婴儿贤也
  刘氏曰皆非也项遂谭温梁桧蔡虢皆中国也不
  日潞子甲氏舒鸠陆浑皆夷狄也不时又谷梁傅
  不见说附庸灭者今学者则皆以卑国为附庸而
  谷梁氏乃指夔子弦子为微国按爵称子非附庸
  明矣不知谷梁误以夔子弦子为附庸耶抑学者
  误以卑国为附庸耶有卑国无附庸有附庸无卑
  国了不可推也又曰其日潞子贤亦非也其意以
卷十二 第 64a 页 WYG0161-0302a.png
  为夷狄称子则是褒矣不知夷狄之爵正自当子
  非以贤故进之也岂有国灭身执而得为贤者哉
王札子杀召伯毛伯
 左氏曰王孙苏与召氏毛氏争政使王子捷杀召戴公
 及毛伯卫卒立召襄
  朴乡吕氏曰果如传所言经当书王孙苏以首恶
  此未必然
 公羊曰王札子者何长庶之号也
卷十二 第 64b 页 WYG0161-0302b.png
  莘老孙氏曰别长庶者当言伯仲叔季亦未有曰
  某子
 谷梁曰王札子者当上之词也杀召伯毛伯不言其
 何也两下相杀也两下相杀不志乎春秋此其志何
 也矫王命以杀之非忿怒相杀也故曰以王命杀也
 以王命杀则何志焉为天下主者天也继天者君也君
 之所存者命也为人臣而侵其君之命而用之是不
 臣也为人君而失其命是不君也君不君臣不臣此
卷十二 第 65a 页 WYG0161-0302c.png
 天下所以倾也
  刘氏曰谷梁曰不言其何也两下相杀也非也凡
  杀大夫称其者皆君也岂可云王札子杀其大夫
  召伯毛伯乎又曰两下相杀不志乎春秋亦非也
  春秋拨乱君臣皆讥苟有两下相杀乱孰甚焉可
  得勿书乎愚按经文但言王札子杀毛伯召伯耳
  未有矫王命之辞亦未有矫王命之意盖谷梁自
  为之言耳
卷十二 第 65b 页 WYG0161-0302d.png
初税亩
 谷梁曰初者始也古者什一藉而不税初税亩非正
 也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
 居一私田稼不善则非吏公田稼不善则非民初税
 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什取一也以公之与民
 为已悉矣古者公田为居井灶葱非尽取焉
  赵氏曰盖公田之外又履步其田十又税其一论
  语云二吾犹不足若是去公田而行十一之税所
卷十二 第 66a 页 WYG0161-0303a.png
  得与藉何殊谷梁云去公田而履亩此一句非也
冬蝝生
 左氏曰冬蝝生饥幸之也
  赵氏曰按此类生讫便为灾如蚕生而食叶也但
  为秋中之螽未息冬又生子重重为灾故书耳刘
  氏曰杜氏曰幸冬生不为物害若然则有蜚不为
  灾亦何不辛而书之乎且经之书之固为其害也
  而傅以为不害所以为害者固为其生也而以为
卷十二 第 66b 页 WYG0161-0303b.png
  死矣是何其戾也愚谓秋有螽而灾息则不复生
  子灾未巳则复生子于冬左氏见蝝生在冬遂谓
  圣人幸其生于冬岂遇灾知惧之心哉杜氏为之
  训曰时岁虽饥犹喜而书之可谓有功于傅而不
  知得罪于经
 公羊曰未有言蝝生者此其言蝝生何蝝生不书此
 何以书幸之也幸之者何犹曰受之云耳受之云耳
 者何上变古易常应是而有天灾其诸则宜于此焉
卷十二 第 67a 页 WYG0161-0303c.png
 变矣
  献可杜氏曰左氏公羊以为幸君于民为苟幸则
  亦常事不书矣愚谓圣人凡遇天灾必书之为后
  世戒岂有幸其生以警人君者哉蝝生不书之论
  尤不足取
 谷梁曰蝝非灾也其曰蝝非税亩之灾也
  按蝝者螽子至冬而生故曰蝝生谷梁就生字敢
  义而谓蝝非灾因税亩而生此灾又就蝝字取义
卷十二 第 67b 页 WYG0161-0303d.png
  而谓缘税亩而有蝝之名凿矣何春秋之不幸也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晋人灭赤狄甲氏及留吁
 左氏曰晋士会帅师灭赤狄甲氏及留吁铎辰三月
 献狄俘晋侯请于王戊申以黻冕命士会将中军且
 为太傅于是晋国之盗逃奔于秦羊舌职曰吾闻之禹
 称善人不善人远此之谓也夫诗曰战战兢兢如临
 深渊如履薄冰善人在上也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
 谚曰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是无善人之谓也
卷十二 第 68a 页 WYG0161-0304a.png
  按铎辰不见于经又王以黻冕命士会为大傅以
  赏其灭狄经亦当有见又士会实为善人晋当复
  伯不出四年秦楚及诸侯大夫为蜀之盟而晋以
  日削何欤凡此皆不得事情而妄为之词者也
夏成周宣榭火
 左氏曰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天火未尝不假人火以为灾凡人之有火皆天之
  所为也惟雷火灾物者间有之而不可以常道论
卷十二 第 68b 页 WYG0161-0304b.png
  也左氏分火为人灾为天理似未当公谷皆作灾
  说文亦云天火为灾岂据此乎
 公羊曰成周者何东周也宣榭者何宣宫之榭也何
 言乎成周宣榭灾乐器藏焉尔成周宣榭灾何以书记
 灾也外灾不书此何以书新周也
  宋氏曰公羊谷梁云成周新周也黜而新之从为
  王者后是诬圣人也愚谓宣宫岂特乐器藏焉尔
  凡宋卫陈郑灾皆书何得谓外灾不书乎
卷十二 第 69a 页 WYG0161-0304c.png
 谷梁曰周灾不志也其曰宣榭何也以乐器之所藏
 目之也
  刘氏曰周灾不志非也宋灾犹志况周灾乎大凡
  灾异之发主人告灾不告异诸侯吊灾不吊异理
  当然也后世道衰灾异并告春秋因而书之无择
  于周独不志也愚谓谷梁以乐器之所藏目之曰
  宣榭似见公羊乐器之说而又失其意故云然架
  漏甚矣
卷十二 第 69b 页 WYG0161-0304d.png
十有七年夏六月己未公会晋侯卫侯曹伯邾子同盟
于断道
 左氏曰晋侯使郤克徵会于齐齐顷公帷妇人使观
 之郤子登妇人笑子房献子怒出而誓曰所不此报无
 能涉河献子先归使栾京庐待命于齐曰不得齐事
 无复命矣郤子至请伐齐晋侯弗许请以其私属又
 弗许齐侯使高固晏弱蔡朝南郭偃会及敛盂高固
 逃归夏会于断道讨贰也盟于卷楚辞齐人晋人执
卷十二 第 70a 页 WYG0161-0305a.png
 晏弱于野王执蔡朝于原执南郭偃于温苗贲皇使
 见晏桓子归言于晋侯曰夫晏子何罪昔者诸侯事
 吾先君皆如不逮举言群臣不信诸侯皆有贰志齐
 君恐不得礼故不出而使四子来左右或沮之曰君
 不出必执吾使故高子及敛盂而逃夫三子者曰若
 绝君好宁归死焉为是犯难而来吾若善逆彼以怀
 来者吾又执之以信齐沮吾不既过矣乎过而不改
 而又久之以成其悔何利之有焉使反者得辞而害
卷十二 第 70b 页 WYG0161-0305b.png
 来者以惧诸侯将安用之晋人缓之逸秋八月晋师
 还
  按晋侯弗许郤克之请则不伐齐矣今既伐齐则
  是从其请矣一不可信也又三子来会而晋人执
  之经当又见今不书二不可信也且徵齐会者为
  断道之会也徵会之初齐未侮郤克安得断道之
  会为讨贰乎三不可信也故愚按晋侯使郤克徵
  会至郤子请伐齐数语附于十八年伐齐之下馀
卷十二 第 71a 页 WYG0161-0305c.png
  皆削之辨又见或问
 谷梁曰同者有同也同外楚也
  辨见庄十六年
冬十有一月壬午公弟叔肸卒
 左氏曰公弟叔肸卒公母弟也凡大子之母弟公在
 曰公子不在曰弟凡称弟皆母弟也
  刘氏曰如传所言者是谓母弟称弟也公子友如
  陈不称弟何也君举陈氏曰凡先君之子称公子
卷十二 第 71b 页 WYG0161-0305d.png
  有谓称弟是故宋地辰兄弟也讥称宋公之弟辰
  无讥则称为公子招故不弟称弟不友称弟不弟
  称弟传曰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罪在招也
  不友称弟傅曰秦伯之弟针出奔晋罪在秦伯也
  公谷左氏母弟称弟例不取
 谷梁曰其曰公弟叔肸贤之也其贤之何也宣弑而非
 之也非之则胡为不去也曰兄弟也何去而之与之
 财则曰我足矣织屦而食终身不食宣公之食君子
卷十二 第 72a 页 WYG0161-0306a.png
 是以为通恩也以取贵乎春秋
  二传之言一字褒贬之病也岂知称弟之义哉其
  称贤之以为宣弑而非之以理推之知其妄也夫
  兄虽无可去之义然其兄弑逆弟或力不能讨则
  其义亦可以去矣
十有八年秋七月邾人戕鄫子于鄫
 左氏曰凡自虐其君曰弑自外曰戕
  下杀曰弑弑固自虐其君而非正训也
卷十二 第 72b 页 WYG0161-0306b.png
 公羊曰戕鄫子于鄫者何残贱而杀之也
 谷梁曰戕犹残也捝杀也
  杨氏注捝谓捶打残贱而杀愚按公谷字训不如
  左氏之近
甲戌楚子旅卒
 左氏曰楚庄王卒楚师不出既而用晋师楚于是乎
 有蜀之役
  非本义不录
卷十二 第 73a 页 WYG0161-0306c.png
 公羊曰何以不书葬吴楚之君不书葬辟其号也
  按是时鲁虽惧楚然庆吊之事犹所未通安知非
  鲁不往会而不书乎吾何能必其辟号而不书也
  故曰疑事无质且楚虽自称王鲁史书之岂肯从
  其僣号哉或曰侯伯子男僣称公鲁史何故书之
  曰僣称公犹可书也僭称王则甚矣天下岂有二
  王哉
 谷梁曰夷狄不卒卒少进也卒而不日日少进也日
卷十二 第 73b 页 WYG0161-0306d.png
 而不言正不正简之也
  按谷梁所谓少进乃圣人进之非也夷狄猾夏圣
  人安得进之哉若曰夷狄进而渐入于中国圣人
  直书之以见义可也
冬十月壬戌公薨于路寝
 谷梁曰路寝正寝也
  已见庄公薨
归父还自晋至笙遂奔齐
卷十二 第 74a 页 WYG0161-0307a.png
 左氏曰书曰归父还自晋善之也
  归父还自晋纪实事耳何善之有
 公羊曰还者何善辞也何善尔归父使于晋还自晋
 至柽闻君薨家遣墠帷哭君成踊反命乎介自是走
 之齐
  韩中甫曰按归父以君命如齐及还至笙闻公薨
  遂奔齐是归父不复君命不奔君丧臣子不忠莫
  甚焉而左氏公羊以为善之非也愚谓还之一字
卷十二 第 74b 页 WYG0161-0307b.png
  鲁史记其自晋还鲁耳何从见其善哉苟以墠帷
  哭君成踊复命乎介为有礼而不责其专国忌同
  轻谋逃命之罪则是放饭流歠而齿决是务者也
 
 
 
 
 三传辨疑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