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161-017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三传辨疑卷九
           元 程端学 撰
  僖公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
飞过宋都
 左氏曰陨石于宋五陨星也六鹢退飞过宋都风也
 周内史叔兴聘于宋宋襄公问焉曰是何祥也吉凶
卷九 第 1b 页 WYG0161-0176b.png
 焉在对曰今兹鲁多大丧明年齐有乱君将得诸侯
 而不终退而告人曰君失问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
 生也吉凶由人吾不敢逆君故也
  胡氏曰左氏之说不通案庄七年已有星陨如雨
  之说且圣人所书各以其实若是星则明书之岂
  以星陨而言石陨乎愚谓如左氏言则叔兴之心
  亦奸矣不可以训又不关本义故不录
 公羊曰曷为先言霣而后言石霣石记闻闻其磌然
卷九 第 2a 页 WYG0161-0177a.png
 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是月者何仅逮是月也何以不
 日晦日也晦则何以不言晦春秋不书晦也朔有事
 则书晦虽有事不书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鹢六鹢退
 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鹢徐而察之则退飞五
 石六鹢何以书记异也外异不书此何以书为王者
 之后记异也
  啖氏曰六鹢则是同月若更不言是月则似同日
  公羊不达其意遂妄为此说且前后书晦多矣曷
卷九 第 2b 页 WYG0161-0177b.png
  为不书晦乎孙氏曰其言是月不可再书正月也
  刘氏曰晦朔者天之所有取朔弃晦何当于义乎此
  乖伪之深者又成十六年实书晦朔晦朔之相发犹
  首尾也尚何言哉愚谓记闻记见仅逮是月之说
  皆亿度想像不惟无益于经而反害经旨夫石何
  必察之然后知其五鹢何必徐而察之然后知其
  退飞哉且齐陈郑灾皆书何必特为王者后记异
  哉
卷九 第 3a 页 WYG0161-0177c.png
 谷梁曰先陨而后石何也陨而后石也于宋四境之
 内曰宋后数散辞也耳治也是月者决不日而月也
 六鹢退飞过宋都先数聚辞也目治也子曰石无知
 之物鹢微有知之物石无知故日之鹢微有知之物
 故月之君子之于物无所苟而已矣石鹢且犹尽其
 辞而况于人乎故五石六鹢之辞不设则王道不亢
 矣民所聚曰都
  刘氏曰言是月者宋不告日嫌与五石为一日故
卷九 第 3b 页 WYG0161-0177d.png
  分别之耳谷梁本以日月解经因此以诬圣人欲
  后世信之岂实然乎愚谓耳治目治之说本承公
  羊记闻记见之意而又益之以散辞聚辞者也至
  无知而曰微有知而月穿凿附会衍其虚诞之辞
  于经旨何与哉
三月壬申公子季友卒
 公羊曰其称季友何贤也
  辨见闵元年季子来归
卷九 第 4a 页 WYG0161-0178a.png
 谷梁曰大夫日卒正也称公弟叔仲贤也大夫不言
 公子公孙疏之也
  刘氏曰书季友云贤则书仲遂亦可谓贤乎东岳
  氏曰前此公子友见经者多矣悉无称字者死何
  独贤乎若以时君贤之故史字之则公子彄卒隐
  公曰叔父有憾于寡人寡人弗敢忘葬之加一等
  是隐公贤彄也何以不字之乎季文子卒大夫入
  敛公在位宰庀家器为葬备无衣帛之妾无食粟
卷九 第 4b 页 WYG0161-0178b.png
  之马无藏金玉帛无重器备君子是以知季文子
  之忠于公室也最贤矣亦何以不字之乎愚谓史
  法当称公子则称公子当称公孙则称公孙当称
  大夫则称大夫何有不言公子公孙为疏之哉
冬十有二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邢侯
曹伯于淮
 左氏曰谋鄫且东略也城鄫役人病有夜登丘而呼
 曰齐有乱不果城而还
卷九 第 5a 页 WYG0161-0178c.png
  案城鄫之事经所不书故知左氏妄也谋鄫亦未
  可信
 谷梁曰兵车之会也
十有七年夏灭项
 左氏曰齐人以为讨而止公
  左氏见公在会而夫人会桓又在灭项之下又疑
  公至之迟故附会此说若公在会而大夫灭项齐
  桓讨而止公则齐桓失刑矣辨又见下方
卷九 第 5b 页 WYG0161-0178d.png
 公羊曰孰灭之齐灭之曷为不言齐灭之为桓公讳
 也春秋为贤者讳此灭人之国何贤尔君子之恶恶
 也疾始善善也乐终桓公尝有继绝存亡之功故君
 子为之讳也
 谷梁曰孰灭之桓公也何以不言桓公也为贤者讳
 也项国也不可灭而灭之乎桓公知项之可灭也而
 不知己之不可以灭也既灭人之国矣何贤乎君子
 恶恶疾其始善善乐其终桓公尝有存亡继绝之功
卷九 第 6a 页 WYG0161-0179a.png
 故君子为之讳也
  啖氏曰案其文义乃是鲁韩岂可为齐韩而鲁自
  取恶乎齐桓虽贤灭项非合义何得为讳乎刘氏
  曰公羊谓桓公灭之非也桓公虽信贤岂灭人哉
  且桓公既已功高天下而威震主矣又戕人灭人
  此春秋所恶也而反为之讳是开有功者得横行
  天下而无忌惮也陈岳氏曰凡书外事各言其国
  内事不言我盖春秋鲁史故也外书则齐师灭谭
卷九 第 6b 页 WYG0161-0179b.png
  齐人灭遂之类是也内事则取鄟取邾之类是也
  未有书外事不言其国未有书内事言鲁者盖言
  国以别内也苟书内曰鲁何以为鲁史也康侯胡
  氏曰案左氏淮之会公有诸侯之事未归而取项
  然则灭项者鲁也二传以为桓公灭之孰信乎考
  于经未有书外灭而不言国者如齐师灭谭是也
  未有书内取而直言鲁者如取鄟取邾取鄫是也
  由此知项为鲁所灭无疑矣李氏曰春秋以示劝
卷九 第 7a 页 WYG0161-0179c.png
  戒诸侯征伐苟推王命而行之可也此灭国也春
  秋复从而讳之又何以垂教于后哉凡经言执者
  皆讥也桓执陈涛涂犹备书之况灭国而为之讳
  乎济川何氏曰寻春秋为贤者讳独出于公谷案
  灭谭灭遂迁阳尽桓为也则辞穷故遁为之辞
秋夫人姜氏会齐侯于卞九月公至自会
 左氏曰秋声姜以公故会齐侯于卞九月公至书曰
 至自会犹有诸侯之事焉且讳之也
卷九 第 7b 页 WYG0161-0179d.png
  莘老孙氏曰考之于经无鲁侯见执之迹春秋虽
  为鲁讳亦不全没其事若齐侯实尝执公亦当异
  辞以见之经无其辞则左氏未可据也愚谓夫人
  苟救公则当亲至齐国不应呼齐侯至鲁地而会
  之也其为左氏附会明矣
冬十二月乙亥齐侯小白卒
 左氏曰十月乙亥齐桓公卒十二月乙亥赴辛巳夜
 殡
卷九 第 8a 页 WYG0161-0180a.png
  经书十二月乙亥卒而左氏言十月乙亥卒十二
  月乙亥赴当以经为正
 谷梁曰此不正其日之何也其不正前见矣其不正
 之前见何也以不正入虚国故称嫌焉耳
  刘氏曰小白不正卒不得书日以其不正前见故
  得书日也重耳亦不正者其不正前未尝见则卒
  不当日而日之何哉
十有八年夏师救齐
卷九 第 8b 页 WYG0161-0180b.png
 谷梁曰善救齐也
  诸侯非王命擅兴师安得直许善救齐乎谓之彼
  善于此可也
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战于甗齐师败绩
 左氏曰齐人将立孝公不胜四公子之徒遂与宋人
 战夏五月宋败齐师于甗立孝公而还
  经书宋及齐战而传言遂与宋战是反经也难以
  据矣
卷九 第 9a 页 WYG0161-0180c.png
 公羊曰战不言伐此其言伐何宋公与伐而不与战
 故言伐春秋伐者为客受伐者为主曷为不使齐主
 之与襄公之征齐也曷为与襄公之征齐桓公死
 竖刁易牙争权不葬为是故伐之也
  啖氏曰此战与伐各是一事故不得连举也又伐
  时曹卫邾之国同之战则惟宋独战事须先书伐
  也公羊不知事迹故穿凿耳刘氏曰公羊曰曷为
  不使齐主之与襄公之征齐也非也晋荀林父及
卷九 第 9b 页 WYG0161-0180d.png
  楚子战于邲宁可亦曰与晋林父之征楚乎所异
  于晋者何哉愚案孟子曰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
  相征也公羊谓之征齐亦非也且宋及齐战正以
  责宋而曰与之是党恶也况春秋无褒乎又诸侯
  五月而葬齐桓去年十二月卒宋襄正月即伐之
  未可云不葬故伐之也
 谷梁曰战不言伐客不言及言及恶宋也
  伐而战则言伐言战矣客而为志乎战则言及矣
卷九 第 10a 页 WYG0161-0181a.png
  谷梁谓战不言伐客不言及非也
冬邢人狄人伐卫
 左氏曰冬邢人狄人伐卫围菟圃卫侯以国让父兄
 子弟及朝众曰苟能治之燬请从焉众不可而后师
 于訾娄狄师还
  案此事信否未可知但非本义不取
 谷梁曰狄其称人何也善累而后进之伐卫所以救
 齐也功近而德远矣
卷九 第 10b 页 WYG0161-0181b.png
  陆氏曰案狄加人字以成文辞耳不可谓邢人狄
  伐卫有何善乎刘氏曰春秋之法内诸夏而外夷
  狄恶其乘衅陷隙必能为患若进其功而善之吾
  见祸以益多忧以益长甚非仲尼意也愚谓五月
  宋已败齐师冬救之无能为也况伐齐者四国何
  独伐卫哉若邢狄借伐齐之罪以伐卫则或有之
十有九年鄫子会盟于邾己酉邾人执鄫子用之
 左氏曰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欲以属
卷九 第 11a 页 WYG0161-0181c.png
 东夷司马子鱼曰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小事不用大
 牲而况敢用人乎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
 其谁飨之齐桓公存三亡国以属诸侯义士犹曰薄
 德今一会而虐二国之君又用诸淫昏之鬼将以求
 霸不亦难乎得死为幸
  赵氏曰若然则宋为恶首邾虽诸侯不当受其无
  道之命然世卑力屈罪犹轻于宋经文当两讥之
  云宋人使邾人不当独罪邾也若宋襄以仁义为
卷九 第 11b 页 WYG0161-0181d.png
  己任不重伤不禽二毛岂肯杀诸侯以祭淫祀乎
  左氏见上文盟于曹南又续云鄫子会盟于邾以
  为宋公本召鄫子鄫子来晚故宋公回至邾鄫子
  乃到所以怒之曾不知曹南之盟自是大夫盟耳
  若宋公路出于宋何得路出于邾殊为乖谬也左
  氏叙子鱼谏云今公一会而虐二国之君且三月
  执滕子六月乃用鄫子而云一会其伪可知矣又
  云用之于次雎之社以雎水在宋故附会而为此
卷九 第 12a 页 WYG0161-0182a.png
  说据鄫子会盟于邾何得至宋哉三傅云社亿度
  之耳刘氏曰此大妄也六月会于曹南此自一会
  是时虽有邾人即非邾子今此会盟于邾者详验
  经文是邾国自为盟会鄫子往参之因见执耳
  非向者曹南之盟也若即会向者曹南之盟应但
  云如会实未尝盟何得言会盟邾又宋为伯主而
  使邾子用鄫之君罪乃在宋不在邾也杜氏以为
  不书宋使邾者南面之君善恶自专不得托之他
卷九 第 12b 页 WYG0161-0182b.png
  命非也季姬使鄫子来朝鄫子亦南面之君春秋
  著季姬使之者两见其恶也今春秋亦云宋公使
  邾人执鄫子用之亦两见其恶岂不可乎以此推
  之知宋公未尝使邾人执鄫子也若宋公使邾人
  执鄫子而春秋越宋理邾者是谓首恶者不诛而
  胁从者见讨也春秋原心定罪岂若是哉
 公羊曰其言会盟何后会也恶乎用之用之社也其
 用之社奈何盖叩其鼻以血社也
卷九 第 13a 页 WYG0161-0182c.png
  案经言会盟言来会而为盟耳而传释为后会经
  言用之言为牲耳而传释为用之于社而又云叩
  其鼻以血社既不依经为说而又益以无稽之言
 谷梁曰微国之君因邾以求与之盟人因已以求与
 之盟已迎而执之恶之故谨而日之也用之者叩其
 鼻以衈社也
  案此说上文近似下文亦公羊之缪
卫人伐邢
卷九 第 13b 页 WYG0161-0182d.png
 左氏曰秋卫人伐邢以报菟圃之役于是卫大旱卜
 有事于山川不吉宁庄子曰昔周饥克殷而年丰今
 邢方无道诸侯无伯天其或者欲使卫讨邢乎从之
 师兴而雨
  啖氏曰左氏宁庄之言皆饰佞之辞也莘老孙氏
  曰邢之恶何至于纣而卫之有道比于武王左氏
  之诬甚矣东莱吕氏曰卫今伐邢寻复灭之使天
  有道卫当益旱矣安能致雨邪宁庄缪妄谄谀之
卷九 第 14a 页 WYG0161-0183a.png
  论上误国家下误卫主雨自偶降岂灭同姓之国
  能动天心邪存耕赵氏曰卫之伐邢所以报也天
  下无伯诸侯相为报复而已宁庄无以正救卫燬
  之恶反欲饰辞以助其虐旱岂为邢雨岂为卫左氏
  从而载之世有亢旱为乾封者皆是说导之也
冬会陈人蔡人楚人郑人盟于齐
 左氏曰陈穆公请脩好于诸侯以无忘齐桓之德冬
 盟于齐脩桓公之好也
卷九 第 14b 页 WYG0161-0183b.png
  存耕赵氏曰案齐桓以误军之故执其臣侵伐其
  国未尝有德于陈也陈穆公何为而无忘哉愚谓
  齐桓攘夺楚而四国与楚脩桓公之好又不于他
  国而于齐必无之理也
梁亡
 谷梁曰如加力役焉湎不足道也梁亡郑弃其师我无加损
 焉正名而已矣梁亡出恶正也郑弃其师恶其长也
  此义不拂于经特以其复而剩之耳
卷九 第 15a 页 WYG0161-0183c.png
二十年春新作南门
 谷梁曰南门者法门也
  啖氏曰案南门者城之南门耳何用法门之说
夏郜子来朝
 公羊曰郜子者何失地之君也何以不名兄弟辞也
  赵氏曰经无异文公羊无所据也刘氏曰若失地
  之君何得言朝朝者施于有国有家之辞耳又公
  羊以郜灭在春秋前案春秋以来且九十年矣郜
卷九 第 15b 页 WYG0161-0183d.png
  子失地殆三世矣犹能自归同姓躬行朝礼无乃
  少不近人情乎叶氏曰郜子来朝与常文同何以
  必其失地而不名乎传与文十二年言盛伯来奔
  者类推之但见其同姓皆以为兄弟辞于经文实
  无据也
五月乙巳西宫灾
 公羊曰鲁子曰以有西宫亦知诸侯之有三宫也
  理或然也然非本义
卷九 第 16a 页 WYG0161-0184a.png
 谷梁曰谓之新宫则近为祢宫以谥言之则如疏之
 然以是为闵宫也
  赵氏曰案经文谓之西宫直是僖公之西宫耳何
  关闵宫乎胡氏曰若是闵宫则明书新宫不得谓
  之西宫也此西宫盖鲁之别宫也莘老孙氏曰西
  宫僖公所居之西宫以其在西故曰西尔僖公继
  闵而立若实闵宫何妨言新宫乎为其已久何妨
  言闵宫乎叶氏曰公羊言诸侯三宫者是也襄九
卷九 第 16b 页 WYG0161-0184b.png
  年穆姜薨于东宫为其證有东宫则有西宫穆姜
  成公之母宣公之妻也故居于左而杜氏误解以
  为太子宫盖惑于东宫得臣之言也存耕赵氏曰
  天子六寝后六宫诸侯三寝夫人三宫曰东宫西
  宫中宫也
秋齐人狄人盟于邢
 谷梁曰邢为主焉尔邢小其为主何也其为主乎救
 齐
卷九 第 17a 页 WYG0161-0184c.png
  啖氏曰邢虽小国何妨为地主谷梁妄云救齐无
  所据
冬楚人伐随
 左氏曰随以汉东诸侯叛楚冬楚斗谷于菟帅师伐
 随取成而还君子曰随之见伐不量力也量力而动
 其过鲜矣善败由已而由人乎哉诗曰岂不夙夜谓
 行多露
  邦衡胡氏曰汉东之国随为大春秋之初已为大
卷九 第 17b 页 WYG0161-0184d.png
  国非楚之与国也今楚人伐之而左氏以为叛楚
  非矣盖自齐桓既没中国无所统一楚吞灭诸国
  以随不服故欲伐而有之自是以后随卒属楚矣
  哀公元年随侯与楚子围蔡是也张氏曰案楚
  力方彊随欲复汉东诸侯于中国而德不足以胜
  之此其所以召兵而自屈也左氏罪其不量力未
  若孟子师文王之论
 谷梁曰随国也
卷九 第 18a 页 WYG0161-0185a.png
二十有一年夏大旱
 左氏曰是岁也饥而不害
  啖氏曰今但取臧文仲谏辞而略是岁也饥而不
  害一句
 谷梁曰旱时正也
  凡此等论何益于春秋哉
秋宋公楚子陈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会于盂执宋公
以伐宋
卷九 第 18b 页 WYG0161-0185b.png
 公羊曰孰执之楚子执之曷为不言楚子执之不与
 夷狄之执中国也
  陈岳氏曰楚自屈完盟于召陵之后兵与中国敌
  礼与等会与同盟与伉初以夷狄之僭终于春秋
  称子而已其所书不与中国异故执郑良霄执齐
  庆封灭陈灭蔡皆书楚也奚不与夷狄执中国之
  有所以书执宋公以伐宋者以宋无德服诸夏又
  无力以制诸侯与楚争盟为楚所执亦中国之耻
卷九 第 19a 页 WYG0161-0185c.png
  也故联诸侯之会书之明与楚国共执之宋既服
  复盟于薄以释之则共执之义显矣
 谷梁曰以重辞也
  以者文法当然何重之有
冬公伐邾
 左氏曰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皞与有济之
 祀以服事诸侯夏邾人灭须句须句子来奔因成风
 也成风为之言于公曰崇明祀保小寡周礼也蛮夷
卷九 第 19b 页 WYG0161-0185d.png
 猾夏周祸也若封须句是崇皞济而脩祀纾祸也
  叶氏曰灭国未有不书于经者诸侯来奔亦未有
  不书于经者审如传言经安得不见乎灭须句谓
  不告不书犹可也来奔则无不书之理案明年公
  伐邾取须句犹言公伐邾取訾娄则须句盖邾之
  邑也传不知此而以成风为同姓故妄信所传耳
  刘氏曰若然经何以不书邪杜氏曰须句虽别邑
  而削弱不能自通为鲁私属若颛臾之比谓之社
卷九 第 20a 页 WYG0161-0186a.png
  稷之臣然受王命为鲁附庸自不得经见耳须句
  非附庸又传曰实司大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
  夏非鲁私属明矣假令为鲁私属亦不得称来奔
  今传称须句子来奔是非私属也且鲁亡其私属
  则自宜救之又何待成风为之言哉须句非鲁私
  属其国灭其君来奔经不宜不书也以经不书知
  无有此事也朴乡吕氏曰如左氏说则邾是一国
  须句是一国既是复须句之君则经不应言取书
卷九 第 20b 页 WYG0161-0186b.png
  曰伐邾取须句则是伐国而取其邑明矣然则是
  须句前灭于邾其国已为邾之邑公伐邾而取之
  尔左氏之说似未足据
楚人使宜申来献捷
 公羊曰此楚子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为执宋公贬
 曷为为执宋公贬宋公与楚子期以乘车之会公子
 目夷谏曰楚夷国也彊而无义请君以兵车之会往
 宋公曰不可吾与之约以乘车之会自我为之自我
卷九 第 21a 页 WYG0161-0186c.png
 堕之曰不可终以乘车之会往楚人果伏兵车执宋
 公以伐宋宋公谓公子目夷曰子归守国矣国子之
 国也吾不从子之言以至乎此公子目夷复曰君虽
 不言国国固臣之国也于是归设守械而守国楚人
 谓宋人曰子不与我国吾将杀子君矣宋人应之曰
 吾赖社稷之神灵吾国已有君矣楚人知虽杀宋公
 犹不得宋国于是释宋公宋公释乎执走之卫公子
 目夷复曰国为君守之君曷为不入然后逆襄公归
卷九 第 21b 页 WYG0161-0186d.png
 恶乎捷捷乎宋曷为不言捷乎宋为襄公讳也此围
 辞也曷为不言其围为公子目夷讳也
  啖氏曰上言伐宋此言献捷必知宋捷省文耳公
  羊言为襄公讳有何义乎愚谓经言伐宋而不言
  围公羊亿其为围而又释其为目夷讳辗转揣摩
  俱无实理
 谷梁曰捷军得也其不曰宋捷何也不与楚捷于宋
 也
卷九 第 22a 页 WYG0161-0187a.png
  不曰宋杜氏啖氏得之启后世抑扬予夺之论者
  谷梁氏此说之类也
十有二月癸丑公会诸侯盟于薄释宋公
 公羊曰执未有言释之者此其言释之何公与为尔
 也公与为尔奈何公与议尔也
  案春秋有执诸侯大夫而不释者则不书释执而
  释之则书释一则纪实事二则书法之常也公羊
  言执未有言释既无理矣又因其言释而云公与
卷九 第 22b 页 WYG0161-0187b.png
  议尔何氏因谓善僖公能与楚议释贤者之厄皆
  失其是非之心者也
 谷梁曰会者外为主焉尔外释不志此其志何也以
 公之与之盟日之也不言楚不与楚专释也
  以公之与之即公羊之病而外释不志尤为无理
  其曰不与楚专释即公羊上文不与楚专执之病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须句
 左氏曰伐邾取须句反其君焉礼也
卷九 第 23a 页 WYG0161-0187c.png
  莘老孙氏曰左氏谓须句为国见灭于邾而其君
  奔鲁公为是伐邾取须句而反其君若能如此则
  是鲁得所伐且有存亡继绝之功然春秋书之与
  伐杞取訾娄伐莒取向其文无异考寻经意正是
  须句为邾邑公伐邾而取之耳既伐其国又取其
  邑盖其罪大矣叶氏曰陈世子吴复归于陈蔡世
  子庐复归于蔡楚灭其国而后能复之犹见书于
  经须句诚灭于邾而鲁反其君此孔子所谓兴灭
卷九 第 23b 页 WYG0161-0187d.png
  国继绝世而天下之民归心焉者也而经反与伐
  国取邑之辞一施之犹不免于讥乎左氏盖既失
  之于前而因以成其说者也
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战于升陉
 左氏曰邾人以须句故出师公卑邾不设备而禦之
 臧文仲曰国无小不可易也无备虽众不可恃也诗
 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又曰敬之敬之天
 惟显思命不易哉先王之明德犹无不难也无不惧
卷九 第 24a 页 WYG0161-0188a.png
 也况我小国乎君其无谓邾小蜂虿有毒而况国乎
 弗听八月丁未公及邾师战于升陉我师败绩邾人
 获公胄县诸鱼门
  刘氏曰杜云邾人获公胄县之鱼门故深耻之不
  言师败绩非也如杜所说苟不深耻不讳败矣所
  以深耻者以公丧胄危辱切近也然则乾时之战
  公丧戎路左右皆止反独不耻而书败绩何哉
  丧胄之辱孰与丧路之深升陉之耻孰与乾时见
卷九 第 24b 页 WYG0161-0188b.png
  逼胁之急是大不然者也愚谓经不言败绩而传
  言败绩后人因谓讳之庄九年书我师败绩矣固
  其證也且檀弓曰邾娄复之以矢盖自战于升陉
  始也则邾人被杀伤者多矣然则升陉之战胜负
  等也况春秋不书败绩乎左氏之言未可信也
 谷梁曰内讳败举其可道者也不言其人以吾败也
 不言及之者为内讳也
  案乾时之战书败绩未有可道之事也不言其人
卷九 第 25a 页 WYG0161-0188c.png
  安知非大夫乎辨又见左氏
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
 公羊曰偏战者日尔此其言朔何春秋辞繁而不杀
 者正也何正尔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
 泓而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
 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馀寡人不忍
 行也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陈然后
卷九 第 25b 页 WYG0161-0188d.png
 襄公鼓之宋师大败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
 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
 过此也
  啖氏曰文王以仁义行师不应似宋襄徒守匹夫
  之信不知事机也王氏曰昔文王积善累德诸侯
  皆向之天子赐之弓矢以为西伯闻崇德乱而伐
  之军三旬不降退修教而复伐之因垒而降诗人
  道之曰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
卷九 第 26a 页 WYG0161-0189a.png
  今宋襄求伯不修仁义而欲力服诸侯及其战败
  乃曰不鼓不成列是不好文王之德而好文王之
  战者也宜其众败身死蒙耻夷狄刘氏曰如公羊
  意惑于泓及河曲而已泓虽水名其陆地犹可以
  水名之若谓必令如河曲者遇于鲁济岂真遇于
  水中乎败于濆泉岂真战于泉中乎今天下以水
  名者尤多不必居水中乃得以水名也且文王何
  容易哉德不加焉则不以力争义不过焉则不以
卷九 第 26b 页 WYG0161-0189b.png
  威制渐之以道摩之以仁而四方自服尔诗曰肆
  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如是而伐崇犹再驾而降
  爱民之至也今襄公退不务修文王之业而进徒
  守尺寸之信夫其守信诚是也则不若缓修吾德
  无亟大功以残百姓也今论其守信之节而忘其
  残民之本而以比之文王其不知圣人亦深矣且
  夫守信而不诈战于楚人则有惠矣无德而求大
  功于己国则大有害矣未知文王独为尔乎愚谓
卷九 第 27a 页 WYG0161-0189c.png
  纪晦朔史书之常而公羊即据之以为义以见辞
  繁而不杀因明宋襄之正穿凿甚矣
 谷梁曰日事遇朔曰朔春秋三十有四战未有以尊
 败乎卑以师败乎人者也以尊败乎卑以师败乎人
 则骄其敌襄公以师败乎人而不骄其敌何也责之
 也泓之战以为复雩之耻也雩之耻宋襄公有以自
 取之伐齐之丧执滕子围曹为雩之会不顾其力之
 不足而致楚成王成王怒而执之故曰礼人不答则
卷九 第 27b 页 WYG0161-0189d.png
 反其敬爱人不亲则反其仁治人不治则反其智过
 而不改又之是谓之过襄公之谓也古者被甲婴胄
 非以兴国也则以征无道也岂曰以报其耻哉宋公
 与楚人战于泓水之上司马子反曰楚众我少鼓险
 而击之胜无幸焉襄公曰君子不推人危不攻人厄
 须其出既出旌乱于上陈乱于下子反曰楚众我少
 击之胜无幸焉襄公曰不鼓不成列须其成列而后
 击之则众败而身伤焉七月而死倍则攻敌则战少
卷九 第 28a 页 WYG0161-0190a.png
 则守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
 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信之所
 以为信者道也信而不道何以为道道之贵者时其
 行势也
  陈岳氏曰凡战伐或日不日皆不以为义例斯日
  而朔盖朔日而战书其实也二傅之义俱不足取
  以人敌公亦非外黜苟曰卑不可敌尊则文二年
  晋侯及秦师战于彭衙宣十二年晋孙林父及楚
卷九 第 28b 页 WYG0161-0190b.png
  子战于邲岂敌也哉啖氏曰王师败绩于贸戎岂
  非尊败于卑乎又称人者亦常法尔皆不可为义
二十有三年春齐侯伐宋围缗
 左氏曰齐侯伐宋围缗以讨其不与盟于齐也
  案陈蔡楚郑盟于齐在十九年今五年矣此亦左
  氏臆度之辞耳
 公羊曰邑不言围此其言围何疾重故也
  隐五年围长葛是邑可言围也其曰疾重故也近
卷九 第 29a 页 WYG0161-0190c.png
  之
 谷梁曰伐国不言围邑此其言围何也
  隐五年宋人伐郑围长葛是伐国可言围邑也
夏五月庚寅宋公兹父卒
 公羊曰何以不书葬盈乎讳也
  何氏曰盈满也相接足之辞也襄公本以背殡不
  书其父葬至襄公身书葬则嫌伯业不成所覆者
  薄故复使身不书葬明当以前讳除背殡以后讳
卷九 第 29b 页 WYG0161-0190d.png
  加微封愚谓公羊何氏凿说辨己见九年
 谷梁曰兹父之不葬何也失民也其失民何也以其
 不教民战则是弃其师也为人君而弃其师其民孰
 以为君哉
  赵氏曰公谷见其不书葬皆以为异说案凡诸侯
  葬与不葬会与不会耳陈岳氏曰春秋书外国君
  葬会葬也不会葬不书如卫桓公陈灵公皆书葬
  是鲁会葬也如晋侯夷吾卫侯燬不书葬是鲁不会
卷九 第 30a 页 WYG0161-0191a.png
  葬也苟曰伯业不及而不书葬苟曰失民不书葬
  则卫桓为州吁所弑陈灵为徵舒所弑何得民之
  有而皆书葬欤刘氏曰宋公不忍厄人于险而致
  败岂不教民战者乎审如谷梁言泓之败何不书
  宋弃其师乎
秋楚人伐陈
 左氏曰楚成得臣帅师伐陈讨其贰于宋也遂取焦
 夷城顿而还子文以为之功使为令尹叔伯曰子若
卷九 第 30b 页 WYG0161-0191b.png
 国何对曰吾以靖国也夫有大功而无贵仕其人能
 靖者与有几
  取焦夷城顿经当书之今不书未可信也
冬十一月杞子卒
 左氏曰书曰子杞夷也不书名未同盟也凡诸侯同盟
 死则赴以名礼也赴以名则亦书之不然则否辟不
 敏也
  刘氏曰左氏云杞夷也杜云仲尼以文贬之非也
卷九 第 31a 页 WYG0161-0191c.png
  仲尼作春秋诸侯之恶有甚于杞者仲尼无所贬
  盖不以匹夫侵天子之事岂若是颛乱名实哉
  辨又见隐七年滕侯卒
二十有四年夏狄伐郑
 左氏曰郑之入滑也滑人听命师还又即卫郑公子
 士泄堵俞弥帅师伐滑王使伯服游孙伯如郑请滑
 郑伯怨惠王之入而不与厉公爵也又怨襄王之与
 卫滑也故不听王命而执二子王怒将以狄伐郑富
卷九 第 31b 页 WYG0161-0191d.png
 辰谏曰不可臣闻之太上以德抚民其次亲亲以相
 及也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
 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召
 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曰
 常棣之华鄂不革革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其四章曰
 兄弟阋于墙外禦其侮如是则兄弟虽有小忿不废
 懿亲今天子不忍小忿以弃郑亲其若之何庸勋亲
卷九 第 32a 页 WYG0161-0192a.png
 亲昵近尊贤德之大者也即聋从昧与顽用嚚奸之
 大者也弃德崇奸祸之大者也郑有平惠之勋又有
 厉宣之亲弃嬖宠而用三良于诸姬为近四德具矣
 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心不
 则德义之经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狄皆则之
 四奸具矣周之有懿德也犹曰莫如兄弟故封建之
 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禦侮者莫如亲亲故
 以亲屏周召穆公亦云今周德既衰于是乎又渝周
卷九 第 32b 页 WYG0161-0192b.png
 召以从诸奸无乃不可乎民未忘祸王又兴之其若
 文武何王弗听使颓叔桃子出狄师夏狄伐郑取栎
  案襄王果使狄伐郑经当明书之曰天王使狄伐
  郑又取栎经亦当书之岂止曰狄伐郑哉若曰仲
  尼不见周史事迹而从鲁史鲁史又从赴告而书
  则春秋卤莽不足以取信后世矣况其年冬王出
  居于郑若使狄伐郑而复依郑亦无是理也况所
  引富辰谏辞曰太上以德抚民其次亲亲以相及
卷九 第 33a 页 WYG0161-0192c.png
  夫亲亲以相及乃德也而曰其次则太上以德者
  乃无亲疏之谓本老庄之常谈耳又谓周公吊夏
  商末世故封建亲戚皆以私意窥圣人者也又谓
  常棣之诗为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纠合宗族
  于成周而作皆非至当之论其间虽有格言而薰
  莸杂植难以删取不知何从掇拾而为此盛世之
  说也
冬天王出居于郑
卷九 第 33b 页 WYG0161-0192d.png
 左氏曰王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富辰谏曰不可臣
 闻之曰报者倦矣施者未厌狄固贪惏王又启之女
 德无极妇怨无终狄必为患王又弗听又云颓叔桃
 子曰我实使狄秋其怨我(以上皆指王使狄/伐郑之辞故不取)又云天
 子无出书曰天王出居于郑辟母弟之难也(此无识/见之辞)
 (故不/取)天子凶服降名礼也(此非礼之/礼故不取)
 公羊曰王者无外此其言出何不能乎母也鲁子曰
 是王也不能乎母者其诸此之谓与
卷九 第 34a 页 WYG0161-0193a.png
  公羊以王不能事母而言出凿之甚矣
 谷梁曰居者居其所也虽失天下莫敢有也
  案此义亦凿
晋侯夷吾卒
 左氏曰二十三年九月惠公卒
  经在二十四年冬而传云二十三年九月当以经
  为正馀见或问
二十有五年春王正月丙午卫侯燬灭邢
卷九 第 34b 页 WYG0161-0193b.png
 左氏曰卫侯燬灭邢同姓也故名
  杨氏辨要曰诸儒皆以灭同姓故名楚灭夔齐灭
  纪晋灭虞虢皆同姓也胡不名献可杜氏曰曲礼
  诸侯不生名此记礼者缘春秋而为文也春秋所
  书亡国五十直书曰某侯灭某国未有以名称者
  也其文当是卫侯灭邢盖传写者见癸酉下有卫
  侯燬卒之文而误增演其名耳黎氏曰且书灭邢
  则卫侯之恶已著安用更书名邪
卷九 第 35a 页 WYG0161-0193c.png
 公羊曰卫侯燬何以名绝曷为绝之灭同姓也
 谷梁曰燬之名何也不正其伐本而灭同姓也
  辨并见左氏
宋荡伯姬来逆妇
 公羊曰宋荡伯姬者何荡氏之母也其言来逆妇何
 兄弟辞也其称妇何有姑之辞也
  赵氏曰案经文直书其事以明非礼耳公羊云兄
  弟辞有何义乎愚谓其曰有姑之辞得之
卷九 第 35b 页 WYG0161-0193d.png
 谷梁曰妇人既嫁不踰竟宋荡伯姬来逆妇非正也
  亲迎非姑之事故春秋讥之不特责其既嫁不踰
  竟而已若经但书宋荡伯姬来则可云是也
宋杀其大夫
 公羊曰何以不名宋三世无大夫三世内娶也
  啖氏曰三世无大夫迂僻之甚刘氏曰文称有大
  夫非无大夫明矣且君娶一卿而一国之内何得
  悉无大夫哉凡妻之父母所不臣也而其等列礼
卷九 第 36a 页 WYG0161-0194a.png
  不及也何谓无大夫乎诡僻不经乃至于此可闵
  笑者此也
 谷梁曰其不称名姓以其在祖之位尊之也
  啖氏曰夫子因鲁史而垂训宋大夫祖同位者书
  姓名有何妨乎刘氏曰春秋非孔氏家牒当为后
  世书法耳何得擅讳其祖名哉且传曰临文不讳
  安得讳祖之名遂不书乎献可杜氏曰傥夫子实
  尊异其祖则安得明书孔父以系于与夷乎不攻
卷九 第 36b 页 WYG0161-0194b.png
  而自破也愚谓曹杀其大夫亦孔子之祖而讳之
  乎若曰宋之同姓则周诛管蔡其名固亦见于书
  也
楚人围陈纳顿子于顿
 左氏曰秋秦晋伐鄀楚斗克屈禦寇以申息之师戌
 商密秦人过析隈入而系舆人以围商密昏而傅焉
 宵坎血加书伪与子仪子边盟者商密人惧曰秦取
 析矣戌人反矣乃降秦师秦师囚申公子仪息公子
卷九 第 37a 页 WYG0161-0194c.png
 边以归楚令尹子玉追秦师弗及遂围陈纳顿子于
 顿
  此传与围陈纳顿子二事无相关故不取
 公羊曰何以不言遂两之也
  案围陈纳顿子本是两事故自不言遂公羊谓不
  言遂两之也其意又似其初本一事而作春秋者
  分而两之不可不察若何氏注又其凿之甚者也
 谷梁曰纳者内弗受也围一事也纳一事也而遂言
卷九 第 37b 页 WYG0161-0194d.png
 之盖纳顿子者陈也
  赵氏曰案经文楚自纳之何关陈乎胡氏曰纳顿
  子自是楚人纳之亦不干陈事其说不通
冬十有二月公会卫子莒庆盟于洮
 左氏曰卫人平莒于我十二月盟于洮脩卫文公之
 好且及莒平也
  案僖元年公子友败莒师于郦拒今二十五年矣
  况卫文公初卒卫成初立犹未踰年遽出脩鲁好
卷九 第 38a 页 WYG0161-0195a.png
  且平鲁莒之怨无是理也此必别有其故而不可
  知左氏附会而为此说耳
 谷梁曰莒无大夫其曰莒庆何也以公之会目之也
  赵氏曰凡事接于鲁虽非命卿皆书名谷梁不达
  故妄穿凿也刘氏曰直云卫子莒人岂不可乎在
  春秋之中此类多矣何独至于庆也而目之乎向
  令但会莒庆而无卫子谓之目犹有可诿今卫子
  之外又目庆也吾知谷梁之说必将窘于此而莒
卷九 第 38b 页 WYG0161-0195b.png
  无大夫之说不可复恃矣
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己未公会莒子卫宁速盟于向
 左氏曰寻洮之盟也
  案去年十二月方盟今年正月又盟必有不恊之
  事而不可知耳盟日未远安得云寻洮之盟乎
 谷梁曰公不会大夫其曰宁速何也以其随莒子可
 以言会也
  案公会大夫多矣虽不随莒子亦言会也夫诸侯
卷九 第 39a 页 WYG0161-0195c.png
  不当与大夫会大夫亦不得伉诸侯今鲁莒会大
  夫正当书之以见非礼而谷梁乃谓随莒子然后
  可言宁速春秋岂记常事者哉
齐人侵我西鄙公追齐师至酅弗及
 公羊曰其言至酅弗及何侈也
  追而弗及何侈之有
 谷梁曰人微者也侵浅事者也公之追之非正也至
 酅急辞也弗及者弗与也可以及而不敢及也其侵
卷九 第 39b 页 WYG0161-0195d.png
 也曰人其追也曰师以公之弗及大之也弗及内辞
 也
  陈岳氏曰侵曰侵伐曰伐追曰追公禦之战则言
  战败则言败未有弗及者齐人侵我西鄙公帅师
  拒之齐师不战而去公乘胜追之轶于西鄙而深
  入齐地齐师既不敌公追之弗及收兵而还斯备
  书其实无所含意且酅齐地追兵不出鲁境则追
  之常出鲁界则追之深谷梁曷言不敢及欤愚谓
卷九 第 40a 页 WYG0161-0196a.png
  谷梁云公弗敢及而春秋改人为师以大之将大
  齐乎大鲁乎若大齐也则下称内辞矣鲁史不应
  大齐也若大鲁也则谷梁既云公追之非正又云
  弗敢及鲁亦不足大也齐鲁皆不可大谷梁将指
  孔子大之欤孔子未尝改鲁史之文也三者皆不
  吻合则谷梁之辞穷矣
夏齐人伐我北鄙
 左氏曰齐孝公伐我北鄙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
卷九 第 40b 页 WYG0161-0196b.png
 展禽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
 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
 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
 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太公股肱周室
 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
 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
 不恊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
 侯之望曰其率桓公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
卷九 第 41a 页 WYG0161-0196c.png
 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
 此以不恐齐侯乃还
  案经书齐人则大夫也而传言齐侯又经书伐我
  北鄙则入境矣而传言未入境又齐侯果以辞命
  而还必不再伐我北鄙鲁必不乞师于楚以报怨
  此傅不合于经者也然展喜之辞则有可取者焉
  岂别是一事而左氏误置此欤
公子遂如楚乞师
卷九 第 41b 页 WYG0161-0196d.png
 左氏曰东门襄仲臧文仲如楚乞师臧孙见子玉而
 道之伐齐宋以其不臣也
  韩中父曰道楚伐宋之辞未必然亦上有乞师之
  文而意之耳愚谓臧文仲为鲁卿既非公子遂之
  介当并书今经不见何也且遂之行必明告齐人
  伐我而乞师以报之左氏云道之伐齐宋以其不
  臣之说若主他事而往因之以为辞者况当时不
  臣周者岂特齐宋哉使楚闻之将不为异而伐之
卷九 第 42a 页 WYG0161-0197a.png
  矣况鲁本恶齐而乞师与宋未有衅也左氏见下
  有楚人伐宋之文而附会此说云尔
 公羊曰乞者何卑辞也曷为以外内同若辞重师也
 曷为重师师出不正反战不正胜也
  案乞者直述其事耳何有内外哉此亦公羊黜周
  王鲁之意也
 谷梁曰乞重辞也何重焉重人之死也非所乞也师
 出不必反战不必胜故重之也
卷九 第 42b 页 WYG0161-0197b.png
  赵氏曰天子在上而诸侯自相请师非礼也谷梁
  释乞师之义而不言大意故辨之陆氏曰乞者深
  求过理之辞执谦以冀成其计谷梁意以为兵凶
  器战危事用师必有死伤不可必得全归其本不
  可谓之假借故皆以乞为行也愚谓如公谷说则
  郑伯乞盟复何取义乎
秋楚人灭夔以夔子归
 谷梁曰夔国也不日微国也以归犹愈乎执也
卷九 第 43a 页 WYG0161-0197c.png
  执与以归义自不同不可以犹愈言也楚灭人国
  不以为不义而以犹愈乎执为说何益于经
冬楚人伐宋围缗(谷梁/作闵)
 公羊曰邑不言围此其言围何刺道用师也
  刘氏曰围缗者乃楚人将卑师少耳伐齐者则楚
  师将卑师众耳何以强配合之乎又何休曰称师
  者顺上文非也踰国而乞师是必求多非求少也
  若少鲁亦能自办之何苦外求乎故自楚师无疑
卷九 第 43b 页 WYG0161-0197d.png
  也何休欲顾上围缗时意故析之耳又所谓围者
  非旬日所能为也设楚人道用其师于伐宋则庶
  几信矣何者伐非久事也设楚人道用其师于取
  缗则庶几信矣何者取邑未必久也今正围邑久
  者或累年短者或累月公又安能得其众伐齐取
  谷乎且由楚至鲁非近地也伐宋围缗非易也由
  鲁至齐非一日也胜齐取谷又非一日也自齐还
  鲁又非一日也用一冬之间往反如此此可信乎
卷九 第 44a 页 WYG0161-0198a.png
公以楚师伐齐取谷
 左氏曰凡师能左右之曰以桓公之子七人为七大
 夫于楚
  案以犹用也叶氏得之己见桓十四年左氏之说
  非正训
 谷梁曰以者不以者也民者君之本也使民以其死
 非正也
  民固君之本使民以死固非正然非此事所书之
卷九 第 44b 页 WYG0161-0198b.png
  旨辨又见桓十四年
公至自伐齐
 公羊曰此已取谷矣何以致伐未得取乎谷也曷为
 未得乎取谷曰患之起必自此始也
  刘氏曰原公羊之意谓得意致会不得意致伐则
  今得意不当致伐故如此问也曰何以致伐者是
  问不致会而致伐也然伐齐取谷者独以楚师自
  往耳无诸侯之会也无诸侯之会则不得致会此
卷九 第 45a 页 WYG0161-0198c.png
  理之适然耳公羊迷忘其本末遂彊云患之兴必
  自此始
 谷梁曰恶事不致此其致之何也危之也
  若恶事不致则春秋凡书至皆善事乎且圣人作
  春秋不暇为人危之也
二十有七年春杞子来朝
 左氏曰杞桓公来朝用夷礼故曰子公卑杞杞不共
 也
卷九 第 45b 页 WYG0161-0198d.png
  存耕赵氏曰案左氏杞桓公来朝用夷礼二十三
  年杞子卒左氏曰杞夷也而不言所以用夷礼之
  故至襄二十九年杞子来盟是年晋女叔侯治杞
  田曰杞夏馀也而即束夷则杞诚用夷礼之实然
  文十二年成四年十八年又书杞伯来朝左氏亦
  不言所以复称伯之故襄二十九年称子至昭六
  年又称伯左氏又不言其故杞入春秋本侯爵僻
  陋在夷困于彊令而自为贬损故其称号不常也
卷九 第 46a 页 WYG0161-0199a.png
  义又见桓二年
秋八月乙未葬齐孝公
 左氏曰有齐怨不废丧纪礼也
  左氏之云固然然非本义
乙巳公子遂帅师入杞
 左氏曰秋入杞责无礼也
  是年春杞子来朝矣鲁反责其无礼乎无是理也
  直陵弱耳且入人之国其罪何如而以无礼释之
卷九 第 46b 页 WYG0161-0199b.png
  不可以训
冬楚人陈侯蔡侯郑伯许男围宋
 左氏曰冬楚子及诸侯围宋
  案左氏于二十八年四月载楚子入居于申使子
  玉去宋无从晋师则非楚子自围宋也故经书楚
  人今左氏乃谓楚子及诸侯围宋是自相伐也先
  儒不察遂有人楚子所以人四国之说褒贬之谬
  由三传唱之也
卷九 第 47a 页 WYG0161-0199c.png
 公羊曰此楚子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为执宋公贬
 故终僖之篇贬也
  刘氏曰宋襄公死久矣春秋前贬之又终僖之篇
  贬何为乎陈岳氏曰苟为执宋公贬则二十一年
  当执宋公之时犹不曰楚人而书楚子何欤
 谷梁曰楚人者楚子也其曰人何也人楚子所以人
 诸侯也其人诸侯何也不正其信夷狄而伐中国也
  陈岳氏曰苟曰不正夷狄之伐中国则宣九年楚
卷九 第 47b 页 WYG0161-0199d.png
  子伐陈十年楚子伐郑十三年楚子伐宋陈郑与
  宋得非中国邪不书楚人而书楚子何欤愚案信
  夷狄以伐中国者诸侯也乃寄人诸侯于夷狄而
  不正人诸侯则非正大明白之举矣圣人之旨如
  是乎
二十有八年春晋侯侵曹晋侯伐卫
 左氏曰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
 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
卷九 第 48a 页 WYG0161-0200a.png
 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
 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伐廧咎如
 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
 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
 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
 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过卫卫文公
 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
 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及齐齐桓公妻之
卷九 第 48b 页 WYG0161-0200b.png
 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
 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
 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
 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
 之醒以戈逐子犯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祼
 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
 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
 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
卷九 第 49a 页 WYG0161-0200c.png
 贰焉乃馈盘飧寘璧焉公子受飧反璧及宋宋襄公
 赠之以马二十乘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
 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
 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
 也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
 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晋郑同侪其
 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及楚楚子飨
 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
卷九 第 49b 页 WYG0161-0200d.png
 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
 之馀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
 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
 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子玉请
 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
 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
 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
 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
卷九 第 50a 页 WYG0161-0201a.png
 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
 子惧降服而囚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
 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
 赐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
 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朴乡吕氏曰楚自得志汉东骎骎荐食上国齐桓
  出攘之晋文再攘之其功伟矣此正孟子所谓彼
  善于此者然其所以攘楚者岂骤举而攘之哉必
卷九 第 50b 页 WYG0161-0201b.png
  先剪其手足破其党与而后攘之易耳是故桓公
  将攘楚必先有事于蔡文公将攘楚必先有事于
  曹卫此事实也而左氏不达其故于侵蔡则曰为
  蔡姬故于侵曹伐卫则曰为观祼浴与块故此其
  病在推寻事由毛举细故而二公攘夷安夏之烈
  皆晦而不彰愚案左氏尝纪狐偃之言楚始得曹
  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则
  是侵曹伐卫将以致楚也而左氏又谓卫不礼与
卷九 第 51a 页 WYG0161-0201c.png
  曹观祼浴之故此其自相伐者也然其间必有一
  二近似者以其真伪相错亦不得而取之矣辨又
  见四年齐伐楚侵蔡
 公羊曰曷为再言晋侯非两之也然则何以不言遂
 未侵曹也未侵曹则其言侵曹何致其意也其意侵
 曹则曷为伐卫晋侯将侵曹假涂于卫卫曰不可得
 则固将伐之也
  刘氏曰若未侵曹者春秋岂探其情而先书之馀
卷九 第 51b 页 WYG0161-0201d.png
  见本义
 谷梁曰再称晋侯忌也
  刘氏曰即实再出何以知之韩中甫曰二传不知
  其文则史之义故泥于两晋侯而为说诸儒缘之
  遂美晋侯有攘夷狄尊中国之心呜呼使春秋之
  旨果若此圣人之心岂不小也哉
公子买戌卫不卒戌刺之
 左氏曰公子买戌卫楚人救卫不克公惧于晋杀子
卷九 第 52a 页 WYG0161-0202a.png
 丛以说焉谓楚人曰不卒戍也
  存耕赵氏曰左氏以楚人救卫不克而杀买则与
  经相牴牾矣愚谓刺买在前楚救卫不克在后公
  是时未惧晋也乃惧楚也
 公羊曰不卒戌者何不卒戌者内辞也不可使往也
 不可使往则其言戌卫何遂公意也
  赵氏曰案经文直书其事以见意耳有何内辞乎
  愚谓惟其不可使往故书其事以示义何暇遂公
卷九 第 52b 页 WYG0161-0202b.png
  意而书戌卫乎若遂公意而书戌卫则春秋乃阿
  意之文又何以垂训后世哉
 谷梁曰先名后刺杀有罪也公子启曰不卒戌者可
 以卒也可以卒而不卒讥在公子也刺之可也
  赵氏曰案此依事实次第书之谷梁不得为先名
  后刺之义愚谓若先名后刺为杀有罪则先刺后
  名者为杀无罪也卫人杀州吁齐人杀无知皆无
  罪者欤不通之论也若刺之可则春秋不书矣惟
卷九 第 53a 页 WYG0161-0202c.png
  其不可刺是以书之夫谷梁不责鲁之不可戌卫
  又不责鲁之不可专杀骨肉之亲而但讥买之可
  刺夫是谓失其是非之心
三月丙午晋侯入曹执曹伯畀宋人
 左氏曰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
  果分曹卫之田以畀宋人经当书之今经但言执
  曹伯畀宋人而已况晋文伐卫耳未尝入卫也安
  能分卫田乎左氏于此言分田以售三十一年取
卷九 第 53b 页 WYG0161-0202d.png
  济西田之说而不知其先自相戾也辨又见三十
  一年
 公羊曰其言畀宋人何与使听之也曹伯之罪何甚
 恶也其甚恶奈何不可以一罪言也
  赵氏曰宋非侯伯文非盟主何以得听讼乎公羊
  不见事迹亿说耳又云曹伯之罪甚恶亿说耳
 谷梁曰入者内弗受也日入恶入者也以晋侯而厈
 执曹伯恶晋侯也畀与也其曰人何也不以晋侯畀
卷九 第 54a 页 WYG0161-0203a.png
 宋公也
  刘氏曰非也向若称晋人执曹伯则谷梁毋乃又
  如齐人执陈袁涛涂而讥其踰国以执乎
夏四月己巳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
师败绩
 左氏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天秦小子憖次于城
 濮
  案经文齐宋秦皆称师独晋称侯则宋亦遣将帅
卷九 第 54b 页 WYG0161-0203b.png
  师也而左氏以为宋公未可据也今欲见其事迹
  姑附于本义而记其说于此
 公羊曰此大战也曷为使微者子玉得臣也子玉得
 臣则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大夫不敌君也
  刘氏曰公羊曰曷为使微者此自戕贼者也案公
  羊本云楚无大夫前年伐宋围缗虽以师行犹自
  从本称称人而已今忽如此问则是楚有大夫也
  即今言之是前所言非也即前言之是今所言非
卷九 第 55a 页 WYG0161-0203c.png
  也陈岳氏曰谷梁释泓之战则曰称楚人以敌宋
  责宋公也公羊释此之战则曰称楚人贬不敌也
  奚是非相反邪苟贬不敌君则邲之战与鞍之战
  何其敌楚子齐侯而不贬与
卫侯出奔楚
 左氏曰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说于晋
 卫侯出居于襄牛卫侯闻楚师败惧出奔楚遂适陈使
 元咺奉叔武以受盟
卷九 第 55b 页 WYG0161-0203d.png
  案卫国当时已与楚矣国人未尝不欲也如出其
  君而居襄牛经当书之卫侯若适陈经亦当书之
  今经乃云自楚复归于卫不知何时复自陈适楚
  又自楚归于卫乎又卫侯若使元咺奉叔武以受
  盟则卫侯必不与元咺交讼而杀之也以经考之
  傅无足信
五月癸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卫子莒子盟
于践土陈侯如会
卷九 第 56a 页 WYG0161-0204a.png
 左氏曰晋师甲午至于衡雍作王宫于践土乡役之
 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为楚师既败而惧使子人九
 行成于晋晋栾枝入盟郑伯五月丙午晋侯及郑伯
 盟于衡雍丁未献楚俘于王驷介百乘徒兵千郑伯
 傅王用平礼也己酉王享醴命晋侯宥王命尹氏及
 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赐之大辂之
 服戎辂之服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虎
 贲三百人曰王谓叔父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
卷九 第 56b 页 WYG0161-0204b.png
 慝晋侯三辞从命曰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
 丕显休命受策以出出入三觐癸亥王子虎盟诸侯
 于王庭要言曰皆奖王室无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
 殛之俾队其师无克祚国及而玄孙无有老幼君子
 谓是盟也信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
  刘氏曰左氏曰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今案经无
  子虎其所言作王宫及王子虎要言之事皆虚也
  愚谓春秋书变不书常所以伤世教之衰也若晋
卷九 第 57a 页 WYG0161-0204c.png
  文果致天子及王子虎盟于王庭圣人当直书其
  事以示义可也安得使后世见传文而后知其不
  书之意哉左氏见后有公朝于王所之文遂附会
  而成傅夫践土去京师不远晋侯不往朝之必作
  王宫而致之以朝吾恐晋侯不如是之迂也况当
  大战之馀往返之劳何暇作王宫为一朝之用哉
  左氏亦自知不通也又为乡役之三月之说夫晋
  文安能预知伐楚之必胜诸侯之必会于此天子
卷九 第 57b 页 WYG0161-0204d.png
  之必可致而作宫以待之乎自左氏之说行诸儒
  承之论议蜂起使晋文蒙二千年之恶而不伸悲
  夫又曰晋于是役能以德攻夫晋文虽负一时之
  功而侵曹伐卫执曹伯畀宋人诡谲万端而何德
  攻之有然则左氏既陷晋文于恶而又诬晋文以
  善者由其是非不定也或曰子之言岂知婉而成
  章之义乎曰春秋有婉而成章者谓属辞比事而
  义自见者也然未尝改其事实使后世测度而为
卷九 第 58a 页 WYG0161-0205a.png
  义也夫臣弑君子弑父且不讳而直书之何致王
  而独讳之哉
 公羊曰其言如会何后会也
  此说亦通但何氏注返生事耳
 谷梁曰讳会天王也如会外乎会也于会受命也
  刘氏曰若实会天王者罪亦大矣可得讳乎愚谓
  陈侯来后不及盟故但言如会纪实事也何外乎
  会之有
卷九 第 58b 页 WYG0161-0205b.png
公朝于王所
 公羊曰曷为不言公如京师天子在是也天子在是
 则曷为不言天子在是不与致天子也
  赵氏曰称王所者非京师也其不地志乎朝王而
  已异乎盟会所又曰称王所即王之所在耳无他
  义愚谓天子在郑不可言如京师故但言王所犹
  后世言行在者制言之体然也公羊止就此生义
  舍本义而不之求惜哉况致天子之说不足信乎
卷九 第 59a 页 WYG0161-0205c.png
 谷梁曰朝不言所言所者非其所也
  案谷梁言非其所近是矣何不观一句之大体一
  事之大义而独就所上生义且又曰朝不言所非
  善学春秋者也
六月卫侯郑自楚复归于卫
 左氏曰或诉元咺于卫侯曰立叔武矣其子角从公
 公使杀之咺不废命奉夷叔以入守六月晋人复卫
 侯宁武子与卫人盟于宛濮曰天祸卫国君臣不恊
卷九 第 59b 页 WYG0161-0205d.png
 以及此忧也今天诱其衷使皆降心以相从也不有
 居者谁守社稷不有行者谁捍牧圉不恊之故用昭
 乞盟于尔大神以诱天衷自今日以往既盟之后行
 者无保其力居者无惧其罪有渝此盟以相及也明
 神先君是纠是殛国人闻此盟也而后不贰卫侯先
 期入宁子先长牂守门以为使也与之乘而入公子
 歂犬华仲前驱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前驱
 射而杀之公知其无罪也枕之股而哭之歂犬走出
卷九 第 60a 页 WYG0161-0206a.png
 公使杀之元咺出奔晋
  胡氏曰此言自楚者由楚得反也元咺出奔左氏
  乃言为叔武受盟案三十年惟书杀其大夫元咺
  及公子瑕不言叔武左氏之傅不可为据愚谓若
  晋人复卫侯元咺必不奔晋晋人必不执卫侯惟
  其自楚入也故元咺得以讼其君而卫侯见执于
  晋且经明言自楚而左氏乃言晋人复卫侯足以
  见其妄矣且卫侯郑既信或者之诉而入卫不可
卷九 第 60b 页 WYG0161-0206b.png
  谓公知叔武之无罪也既知其无罪而杀歂犬矣
  则元咺可以少安矣而又奔晋何也又卫侯杀其
  子角而元咺能不废命则是守节之臣也何为与
  其君交讼相为出入乎此皆左氏之自相拂者也
 谷梁曰自楚楚有奉焉尔复者复中国也归者归其
 所也郑之名失国也
  朴乡吕氏曰案是时楚经城濮之战胆丧气阻又
  安能奉卫侯而使之反国乎卫侯自楚归于卫著
卷九 第 61a 页 WYG0161-0206c.png
  其自楚也言归自楚则背华即夷之罪可见矣刘
  氏曰复者复中国也归者归其所也此语无理盖
  不足辨又曰郑之名失国也非也诸亡国春秋尚
  不悉名之况郑之国未亡乎又卫侯前出奔今复
  归出时可谓失国未尝名复归可谓得国反名之
  此乃吾所不解也
冬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陈子莒子邾子秦人
于温
卷九 第 61b 页 WYG0161-0206d.png
 左氏曰冬会于温讨不服也
  未详信否
 谷梁曰讳会天王也
  即左氏之谬辨在后
天王狩于河阳
 左氏曰是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仲尼
 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言非
 其地也且明德也
卷九 第 62a 页 WYG0161-0207a.png
  刘氏曰左氏迷惑此说心未能了既云晋侯使王
  狩矣又云仲尼为其不可以训故书狩即实使王
  狩非仲尼故书也即实仲尼书之非使王狩也其
  言首尾相反由迷惑故也又曰言非其地且明德
  亦非也使晋侯召王其礼甚悖亦何德之明然则
  左氏固暗于王道而非仲尼之徒者邪愚谓三傅
  皆谓晋侯召王以诸侯见而夫子讳之诸儒踵谬
  同然一辞夫晋侯果召王夫子当直书其事为后
卷九 第 62b 页 WYG0161-0207b.png
  世戒决无改旧史为暗晦之文使千载之下猜其
  意论其迹以启纷纷之争也程子曰以经考传之
  伪今据经论理似为未失若舍经求传则一左氏
  足矣何必春秋哉此后世读春秋之大病也曰孟
  子何以为五伯三王之罪人又邵子何以谓功之首
  罪之魁也曰假仁义之名济一已之私执诸侯灭
  弱国夺天子之权与三王扩然大公顺天应人之
  道如阴阳昼夜之相反其所以连诸侯以相伐建
卷九 第 63a 页 WYG0161-0207c.png
  一时之功者不过彼善于此而其罪则在彼而不
  在此也且齐王未尝召王亦不免为三王之罪人
  也何独晋侯召王然后为三王之罪人哉夫晋文
  方假仁义之名会诸侯以尊王室岂有召王来就
  诸侯之理乎
 公羊曰狩不书此何以书不与再致天子也鲁子曰
 温近而践土远也
  辨见左氏
卷九 第 63b 页 WYG0161-0207d.png
 谷梁曰全天王之行也为若将守而遇诸侯之朝也
 为天王讳也水北为阳山南为阳
  辨见左氏
壬申公朝于王所
 公羊曰其日何录乎内也
  赵氏曰言内书日何不书月乎愚案有日无月脱
  之也公羊因以为义凿矣
 谷梁曰朝于庙礼也于外非礼也独公朝与诸侯尽
卷九 第 64a 页 WYG0161-0208a.png
 朝也其日以其再致天子故谨而日之主善以内目
 恶以外言曰公朝逆辞也而尊天子会于温言小诸
 侯温河北地以河阳言之大天子也日系于月月系
 于时壬申公朝于王所其不月失其所系也以为晋
 文公之行事为已颠矣
  赵氏曰案天子巡狩诸侯会于方岳之下何得云
  朝于外即为非礼哉愚谓此事之义春秋责其常
  时不以时朝今因晋文之会适值王狩于河阳遂
卷九 第 64b 页 WYG0161-0208b.png
  为一朝若不会不狩则亦不朝耳非谓于外即非
  礼也书公朝本鲁史之文尔非谓逆辞也夫公朝
  何逆辞之有书于王所亦纪实事而自见其恶尔
  非谓尊天子也会于温言小诸侯以河阳言之大
  天子或有此理乃鲁史之常法而春秋本义亦不
  主乎此也日不系月盖偶阙耳非谓晋文行事颠
  倒而特阙月也公谷以日月为例固已缪矣然未
  有若此之甚者也
卷九 第 65a 页 WYG0161-0208c.png
晋人执卫侯归之于京师
 左氏曰卫侯与元咺讼宁武子为辅针庄子为坐士
 荣为大士卫侯不胜杀士荣刖针庄子谓宁俞忠而
 免之执卫侯归之于京师寘诸深室宁子职纳橐饘
 焉
  案诸侯杀其大夫与执人之大夫春秋犹书之岂
  有杀士荣刖针庄子而春秋不书者大抵左氏好
  奇事得齐东野人之语往往自为说以益之夫元
卷九 第 65b 页 WYG0161-0208d.png
  咺之奔晋固有告其君之恶者未必如左氏之说
  也故愚释其粗可信者录之使读者详焉
 公羊曰归之于者何归于者何归之于者罪已定矣
 归于者罪未定也罪未定则何以得为伯讨归之于
 者执之于天子之侧者也罪定不定已可知矣归于
 者非执之于天子之侧者也罪定不定未可知也卫
 侯之罪何杀叔武也何以不书为叔武讳也春秋为
 贤讳何贤乎叔武让国也其让国奈何文公遂卫侯
卷九 第 66a 页 WYG0161-0209a.png
 而立叔武叔武辞立而他人立则恐卫侯之不得反
 也故于是已立然后为践土之会治反卫侯卫侯得
 反曰叔武篡我元咺争之曰叔武无罪终杀叔武元
 咺走而出此晋侯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卫之祸文
 公为之也文公为之奈何文公逐卫侯而立叔武使
 人兄弟相疑放乎杀母弟者文公为之也
  赵氏曰归于与归之于义一也或传写衍耳不烦
  妄辞又曰据理乃是为卫侯讳是掩恶也何名为
卷九 第 66b 页 WYG0161-0209b.png
  叔武讳陆淳氏曰执诸侯皆称人不要别生义也
  愚案诸侯执诸侯归于京师则必考覈其罪而告
  于天子矣岂有罪未定而便执之理乎若罪定未
  定未可知将何辞告于天王乎又案公羊所载与
  左氏亦不同左氏曰歂犬前驱射杀叔武公知其
  无罪枕之股而哭之遂杀歂犬公羊则曰卫侯终
  杀叔武左氏曰卫侯闻楚败惧出奔楚使元咺奉
  叔武以受盟公羊则曰文公逐卫侯而立叔武则
卷九 第 67a 页 WYG0161-0209c.png
  二传所傅俱未得其实也今以经考之则但曰卫
  杀元咺及公子瑕而已初无杀叔武之事考之史
  记世家亦但曰瑕而已初无叔武也众言淆乱质
  诸圣人当以经为正
 谷梁曰此入而执其不言入何也不外王命于卫也
 归之于京师缓辞也断在京师也
  陆氏曰谷梁谓入而执不言入之傅此不知元咺
  之事故穿凿耳刘氏曰正自执之尔何必入乎愚
卷九 第 67b 页 WYG0161-0209d.png
  谓归之于京师岂有缓之之意欤若言归于者断
  不在京师欤皆不通之论也
卫元咺自晋复归于卫
 左氏曰元咺归于卫立公子瑕
  刘氏曰左氏云元咺立公子瑕然已为君当与卫
  剽同不当冠公子而名之也即以为国人不与诸
  侯不助者当与陈佗同不当仍冠公子也瑕冠公
  子此其不君明矣假令元咺实立瑕者犹当书云
卷九 第 68a 页 WYG0161-0210a.png
  卫杀其公子瑕及其大夫元咺元咺以瑕为君瑕
  以元咺为臣正其君臣则罪恶明矣无为先元咺以
  及瑕也卫剽称侯陈佗不氏皆出左氏义何忽至
  此而迷乱其说哉愚谓如公子瑕果立为君则为
  真卫侯矣至三十年经复书曰公子瑕何也此皆
  可疑之事岂元咺与瑕执国政而未尝自立欤
 公羊曰自者何有力焉者也此执其君其言自何为
 叔武争也
卷九 第 68b 页 WYG0161-0210b.png
  案公羊以自晋为叔武争则是臣可得而讼君固
  已昧夫三纲矣而何氏复言为伯者耻之使若无
  罪则是春秋党恶也皆不可以训
 谷梁曰自晋晋有奉焉尔复者复中国也归者归其
 所也
  赵氏曰凡大夫还释书自无他义愚谓此下二句
  施之卫侯刘氏犹谓其无理况复以施之讼君之
  贼臣何迷惑之甚哉独曰自晋晋有奉焉尔一语
卷九 第 69a 页 WYG0161-0210c.png
  得之
诸侯遂围许
 左氏曰丁丑诸侯围许
  经且无月左氏何从得其日哉
曹伯襄复归于曹遂会诸侯围许
 谷梁曰复者复中国也天子免之因与之会其曰复
 通王命也
  刘氏曰卫侯郑复归于卫谷梁谓其名者失国也
卷九 第 69b 页 WYG0161-0210d.png
  今如曹襄但见执耳非失国也何故亦名愚谓曹
  伯乃晋人执之以畀宋人今经又不书归自京师
  不可谓天子免之也凡君大夫归国者皆言复何
  独此复为通王命哉
二十有九年春介葛卢来
 左氏曰介葛卢来朝舍于昌衍之上公在会馈之刍
 米礼也
  案葛卢非朝啖赵辨之明矣中国不能以礼正夷
卷九 第 70a 页 WYG0161-0211a.png
  狄而与之交何谓礼哉公在会而大夫受之尤为
  非礼
 公羊曰介葛卢者何夷狄之君也何以不言朝不能
 乎朝也
  赵氏说已见本义
 谷梁曰介国也葛卢微国之君未爵者也其曰来卑
 也
  刘氏曰牟人葛人亦可谓卑矣何以得言朝哉愚
卷九 第 70b 页 WYG0161-0211b.png
  谓庄五年郳黎来亦曰朝何也
夏六月会王人晋人宋人齐人陈人蔡人秦人盟于翟

 左氏曰公会王子虎晋狐偃宋公孙固齐国归父陈
 辕涛涂秦小子憖盟于翟泉寻践土之盟且谋伐郑
 也卿不书罪之也在礼卿不会公侯会伯子男可也
  案六国皆称人则知鲁亦使大夫会尔故但曰会
  某人如及宋人盟于宿之类是也考之经所书自
卷九 第 71a 页 WYG0161-0211c.png
  可信矣而傅复云公会斯褒贬之徒有讳公之说
  矣夫卿有罪当书其名以显示其恶而左氏以罪
  之不书卿刘氏盖已谓其非矣夫列国之大夫而
  上会王人又盟于天子之侧渎大典矣而左氏但
  为在礼卿不会公侯会伯子男可也可谓不能三
  年丧而缌麻之察者也况此盟实无鲁侯则此论
  亦无所施然则其称王子虎晋狐偃之徒皆不足
  信也
卷九 第 71b 页 WYG0161-0211d.png
冬介葛卢来
 左氏曰冬介葛卢来以未见公故复来朝礼之加燕
 好介葛卢闻牛鸣曰是生三牺皆用之矣其音云问
 之而信
  左氏称朝辨见前牛鸣之说齐东野人之语也
三十年夏狄侵齐
 左氏曰晋人侵郑以观其可攻与否狄间晋之有郑
 虞也夏狄侵齐
卷九 第 72a 页 WYG0161-0212a.png
  案围郑在秋左氏言侵郑在春若然经当书晋人
  侵郑今经不书则侵郑未可信也侵郑未可信则
  狄间晋有郑虞亦未可信况其后围郑者秦晋耳
  齐何尝与乎
秋卫杀其大夫元咺及公子瑕
 公羊曰卫侯未至其称国以杀何道杀也
  案春秋称国以杀者多矣岂一一道杀哉
 谷梁曰称国以杀罪累上也以是为讼君也卫侯在
卷九 第 72b 页 WYG0161-0212b.png
 外其以累上之辞言之何也待其杀而后入也及公
 子瑕公子瑕累也以尊及卑也
  案宣九年陈杀其大夫泄冶谷梁则曰称国以杀
  杀无罪也俱称国也一以为有罪一以为无罪学
  谷梁者不亦难乎且公子瑕同姓之卿元咺乃异
  姓之卿亦不可以尊卑言也
卫侯郑归于卫
 公羊曰此杀其大夫其言归何归恶乎元咺也曷为
卷九 第 73a 页 WYG0161-0212c.png
 归恶乎元咺元咺之事君也君出则已入君入则已
 出以为不臣也
  刘氏曰非也公羊常例以归者出入无恶复归者
  出有恶归无恶纵春秋归恶于元咺书卫侯复归
  亦足矣又谓之出入无恶可乎又案谷梁前二十
  八年云郑之名失国也然则此非失国者何以亦
  名之又前云复者复中国归者归其所然则此亦
  复中国此亦归其所何不曰复归乎愚谓春秋固
卷九 第 73b 页 WYG0161-0212d.png
  恶元咺矣故书曰元咺出奔晋又曰元咺自晋复
  归于卫读春秋者不于此求之而以卫侯归之一
  字求恶元咺所谓舆薪之不见而秋毫之是察者
  也
晋人秦人围郑
 左氏曰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
 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
卷九 第 74a 页 WYG0161-0213a.png
 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
 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
 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
 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
 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
 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
卷九 第 74b 页 WYG0161-0213b.png
 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
 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
 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
 之初郑公子兰出奔晋从于晋侯伐郑请无与围郑
 许之使待命于东郑石甲父侯宣多逆以为夫子以
 求成于晋晋人许之
  案经言晋人秦人而传言晋侯秦伯当以经考传
卷九 第 75a 页 WYG0161-0213c.png
  之伪独烛之武之言有可采者然亦无所附也
冬天王使宰周公来聘
 左氏曰王使周公阅来聘飨有昌歜白黑形盐辞曰
 国君文足昭也武可畏也则有备物之飨以象其德
 荐五味羞嘉谷盐虎形以献其功吾何以堪之
  非本义不录
 谷梁曰天子之宰通乎四海
  案天子之宰通乎四海谓其总摄之也非谓可以
卷九 第 75b 页 WYG0161-0213d.png
  出聘也
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
 左氏曰东门襄仲将聘于周遂初聘于晋
  陈岳氏曰将命未行又命自周聘晋虽曰未行亦
  内事耳何命而不得显于史策必不然也李氏曰
  左氏以东门襄仲将聘于周遂初聘于晋杜云聘
  周未行又受命自周聘晋故曰遂也郑释谷梁云
  遂固受命如京师如晋不专受命如周尊周不敢
卷九 第 76a 页 WYG0161-0214a.png
  使并命若公遂如晋明年春书公子遂如晋则此
  经为并受二命明年自周如晋明矣左氏释下经
  为拜曹田意以遂再使于晋且自鲁至周而至晋
  计其地之远近自冬至春必不能来而复往设欲
  谢晋岂无他卿况曹田无晋归之经左氏之释恐
  未为实公羊以为专政遂事失之愚谓经书公子
  遂如京师遂如晋则是襄仲当时并受二命故先
  如周继如晋经旨本明而左氏自为辞以晦之读
卷九 第 76b 页 WYG0161-0214b.png
  春秋者能脱然舍传而求经岂不明白也哉
 公羊曰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何公不得为政尔
  赵氏曰此亦受君命何得罪大夫又案僖公时未
  失政言公不得为政亦非也
 谷梁曰以尊遂乎卑此言不敢叛京师也
  赵氏曰京师未回便如晋故言遂耳不敢叛京师
  有何理乎刘氏曰春秋据事先后而书本无异旨
  何必彊解乎
卷九 第 77a 页 WYG0161-0214c.png
三十有一年春取济西田
 左氏曰取济西田分曹地也使臧文仲往宿于重馆
 重馆人告曰晋新得诸侯必亲其共不速行将无及
 也从之分曹地自洮以南东傅于济尽曹地也
  赵氏曰云使臧文仲往不合不书且二十八年执
  曹伯不应经四年方分其地刘氏曰若实臧文仲
  往不应不书注为文仲但请田非聘飨会同故不
  书亦非也告籴乞师吊葬致女皆书不独彼四事
卷九 第 77b 页 WYG0161-0214d.png
  书请田非常自应书叔孙豹鄫世子巫如晋亦书
  即请田之比也礼曰卿非君命不越竟越竟则书
  之何限请田独不书哉又曰分曹地自洮以南东
  傅于济若然当谓之取曹田自济水不得云取济
  西田而已愚谓左氏尝于二十八年晋执曹伯时
  云分曹卫之田畀宋人当时经无此事也而又于
  此言之夫晋侯既释曹伯襄归于曹曹伯遂会诸
  侯围许矣则是晋人之怒已息而好已通也无缘
卷九 第 78a 页 WYG0161-0215a.png
  执曹伯时分曹卫田于宋释曹伯后又分曹田于
  诸侯也且以鲁国得曹田自洮以南东傅于济以
  尽曹地不知分诸侯者又复几何区区一弱曹未
  尝吞并邻国前既分于宋今又广分于鲁又分于
  诸侯则尽曹之境有所不给也使仅存其国都亦
  不可以为国矣何分田以后春秋历书曹伯之会
  盟侵伐百有馀年而不亡邪若左氏者可谓无稽
  之言矣
卷九 第 78b 页 WYG0161-0215b.png
 公羊曰恶乎取之取之曹也曷为不言取之曹讳取
 同姓之田也此未有伐曹者则其言取之曹何晋侯
 执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也晋侯执曹伯班其
 所取侵地于诸侯则何讳乎取同姓之田久也
  赵氏曰若晋人使然亦当别文不应依常法书之
  胡氏曰言曹田皆非今验乎经是鲁地何以知之
  案襄十九年公伐邾取邾田此是曹田亦当书曹
  田莘老孙氏曰案经书之与汶阳田相等耳无异
卷九 第 79a 页 WYG0161-0215c.png
  文也高氏曰凡取田必系于国邾田是也此不系
  国本我田也尝为邻国所夺今复取之愚谓若实
  曹侵鲁地虽久奚讳而没曹乎
公子遂如晋
 左氏曰襄仲如晋拜曹田也
  献可杜氏曰二十八年经书晋侯执曹伯畀宋人
  左氏虽谓分曹卫之田而经无其文此年春书取
  济西田又书公子遂如晋左氏见其文相接而以
卷九 第 79b 页 WYG0161-0215d.png
  为拜曹田春秋无分曹地之文亦无晋使归曹田
  之经则此济西田非曹田也济西田孙氏谓本鲁
  地今复之者也成二年经书取汶阳田左氏释云
  晋使齐人归我汶阳田则鲁取其侵地直书曰取
  汶阳田也其与此年取济西田一类耳由此言之
  不可谓拜曹田而行矣传皆曲生外文
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
 左氏曰四卜郊不从乃免牲非礼也犹三望亦非礼
卷九 第 80a 页 WYG0161-0216a.png
 也礼不卜当祀而卜其牲日牛卜日曰牲牲成而卜
 郊上怠慢也望郊之细也不郊亦无望可也
  刘氏曰礼不卜常祀而卜其牲日案如此说是也
  所谓不从者即谓日不吉耳不吉则不敢郊故须
  免牲也又曰牛卜日曰牲牲成而卜郊上怠慢也
  非也系者即牲牲之名久矣岂必卜日哉且鲁人
  亦必卜牲而后卜郊卜郊者卜其日吉否也非卜
  其郊可否也左氏疑鲁之卜卜郊可否也是以误
卷九 第 80b 页 WYG0161-0216b.png
  之耳愚案春秋非讥牲成而卜郊上怠慢也其所
  讥者僭天子之郊及四卜犹三望也
 公羊曰曷为或言免牲或言免牛免牲礼也免牛非
 礼也免牛何以非礼伤者曰牛又曰山川有能润于百
 里者天子秩而祭之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
 偏雨乎天下者唯泰山尔河海润于千里
  案春秋非讥免牛非礼亦非论免牲为得礼盖所
  讥者僭天子之郊四卜与犹三望也公羊既得其
卷九 第 81a 页 WYG0161-0216c.png
  说矣何故复言免牲为礼免牛为非礼哉其曰百
  里千里语亦未莹
 谷梁曰四卜非礼也免牲者为之缁衣熏裳有司玄
 端奉送至于南郊免牛亦然乃者亡乎人之辞也犹
 者可以已之辞也
  案乃之为言遂也亦语助之辞未见亡乎人之辞
  之意也
冬杞伯姬来求妇
卷九 第 81b 页 WYG0161-0216d.png
 公羊曰其言来求妇何兄弟辞也其称妇何有姑之
 辞也
 谷梁曰妇人既嫁不踰竟杞伯姬来求妇非正也
  辨并见二十五年荡伯姬逆妇
十有二月卫迁于帝丘
 左氏曰卜曰三百年卫成公梦康叔曰相夺予享公
 命祀相宁武子不可曰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杞
 鄫何事相之不享于此久矣非卫之罪也不可以间
卷九 第 82a 页 WYG0161-0217a.png
 成王周公之命祀请改祀命
  非本义不录
三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秦人入滑
 左氏曰灭滑而还
  经书入滑传言灭滑灭与入相去远矣况入滑在
  二月晋人败秦在四月傅言还时灭滑不应晋在
  四月后然后邀其归路而败之也此必入滑别是
  一时之兵而左氏误合为一事耳
卷九 第 82b 页 WYG0161-0217b.png
 谷梁曰滑国也
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
 左氏曰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又曰遂墨以
 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案经书晋人则遣将也傅以为子墨衰绖拂经甚
  矣或曰晋不称君居丧不可从戎也曰居丧不可
  从戎正当直书其事以示教岂有没其实而可见
  其义者哉
卷九 第 83a 页 WYG0161-0217c.png
 公羊曰其谓之秦何夷狄之也曷为夷狄之秦伯将
 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
 者也秦伯怒曰若尔之年者宰上之木拱矣尔曷知
 师出百里子与蹇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曰尔即死必
 于殽之嵚岩是文王之所辟风雨者也吾将尸尔焉
 子揖师而行百里子与蹇叔子从其子而哭之秦伯
 怒曰尔曷为哭吾师对曰臣非敢哭君师哭臣之子
 也弦高者郑商也遇之殽矫以郑伯之命而犒师焉
卷九 第 83b 页 WYG0161-0217d.png
 或曰往矣或曰反矣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
 之匹马只轮无反者其言及姜戎何姜戎微也称人
 亦微者也何言乎姜戎之微先轸也或曰襄公亲之
 襄公亲之则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君在乎殡而用师
 危不得葬也诈战不日此何以日尽也
  赵氏曰若贬之反称人是乃隐其恶也何劝惩乎
  愚谓文二年晋侯及秦师战于彭衙秦怒殽之败
  而复为此战秦不悔过尤可狄之也而曰秦师何
卷九 第 84a 页 WYG0161-0218a.png
  也盖秦之罪在于事而已矣岂在去师之一字乎
  其曰晋及姜戎犹言晋与姜戎也而何有微之之
  意乎馀见或问
 谷梁曰不言战而言败何也狄秦也其狄之何也秦
 越千里之险入虚国进不能守退败其师徒乱人子
 女之教无男女之别秦之为狄自殽之战始也秦伯
 将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千里而袭人未有不
 亡者也秦伯曰子之冢木已拱矣何知师行百里子
卷九 第 84b 页 WYG0161-0218b.png
 与蹇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曰女死必于殽之岩唫之
 下我将尸女于是师行百里子与蹇叔子随其子而
 哭之秦伯怒曰何为哭吾师也二子曰非敢哭师也
 哭吾子也我老矣彼不死则我死矣晋人与姜戎要
 而击之殽匹马倚轮无反者晋人者晋子也其曰人
 何也微之也何为微之不正其释殡而主乎战也
  刘氏曰谷梁曰不言战而言败狄秦也非也此传
  云晋人及姜戎要而击之殽夫要而击之则非战
卷九 第 85a 页 WYG0161-0218c.png
  矣春秋可得彊书战乎且平心论之晋则有背殡
  厄人于险而秦反见狄不亦误乎又云徒乱人子
  女之教无男女之别此吾所不知也又云秦之为狄
  自殽战始也吾则知之矣此传妄也愚谓春秋书
  公败某师于某者多矣皆不言战也岂皆狄之乎
癸巳葬晋文公
 谷梁曰日葬危不得葬也
  既败秦师而后葬何危而不得葬也
卷九 第 85b 页 WYG0161-0218d.png
晋人败狄于箕
 左氏曰狄伐晋及箕八月戊子晋侯败狄于箕郤缺
 获白狄子先轸曰匹夫逞志于君而无讨敢不自讨
 乎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
  案经无日月左氏何从知其为八月戊子白狄自
  是狄之别种若然经当书白狄矣不应于此但书
  狄也况获白狄子经自应书夫晋既败狄矣不应
  先轸死之也况先轸智士于归秦三帅之时不顾
卷九 第 86a 页 WYG0161-0219a.png
  而唾已涉数月不应复死于狄也此皆事理有可
  疑者况先轸之事亦非此经之正傅故不取
陨霜不杀草李梅实
 谷梁曰未可杀而杀举重也可杀而不杀举轻也实
 之为言犹实也
  赵氏曰未可杀而杀谓定元年杀菽者此说非也
  定元年惟菽死故纪其灾也且今百草未死豆苗
  先枯即知豆易凋不得云举重也此则百草俱不
卷九 第 86b 页 WYG0161-0219b.png
  死冬温故也乃书事实何举轻之有乎愚谓实者
  结实也其曰实之为言犹实也尤无意味
 
 
 
 
 
 三传辨疑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