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161-006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三传辨疑卷四
           元 程端学 撰
  桓公
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
 左氏曰凡诸侯之女行唯王后书
  孙氏曰若诸侯之女行唯王后书则襄公十有五
  年刘夏逆王后于齐而不书齐姜归于京师者岂
卷四 第 1b 页 WYG0161-0067b.png
  齐女之不行哉叶氏曰周王见于鲁史者凡七而
  书逆后者才二祭公来以前谋于我故书传但见
  此三书遂以为例然则刘夏逆王后何以不书而
  庄傅记原庄公逆王后于陈宣传记召桓公逆王
  后于齐何以不书哉
 公羊曰其辞成矣则其称纪季姜何自我言纪父母
 之于子虽为天王后犹曰吾季姜
  此傅略近之然不过训诂云尔其于本义无所发
卷四 第 2a 页 WYG0161-0068a.png
  明
 榖梁曰为之中者归之也
  此傅于经何所发明
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来朝
 左氏曰冬曹太子来朝宾之以上卿礼也享曹太子
 初献乐奏而叹施父曰曹太子其有忧乎非叹所也
  刘氏曰左氏曰宾之以上卿礼也然则传书鲁之
  得礼非言曹也杜又云诸侯之嫡子未誓于天子
卷四 第 2b 页 WYG0161-0068b.png
  而摄其君则以皮帛继子男此周礼文也然则杜
  以曹世子为得礼矣非也周礼称子男者诸侯朝
  天子有时不得后其期故老疾者使世子摄已事
  而往其位继子男之后而见天子急述职也诸侯
  间于王事则相朝朝本无时曹伯虽有疾何急于
  朝鲁而使世子摄哉是欲使其子伉诸侯之礼也
  审矣何可谓之礼
 公羊曰诸侯来曰朝此世子也其言朝何春秋有讥
卷四 第 3a 页 WYG0161-0068c.png
 父老子代从政者则未知其在齐与曹与
  何氏曰在齐者世子光也愚谓齐世子光出会与
  曹世子来朝事虽不同其代父从政则一而曹世
  子尤无义春秋讥曹世子则讥齐世子讥齐世子
  则讥曹世子岂有未知其在齐在曹之理哉
 榖梁曰朝不言使言使非正也尸子曰夫已多乎道
  案当时曹伯实使其子来朝故春秋据实书之不
  言使之例安在哉其引尸子之说据范氏解似不
卷四 第 3b 页 WYG0161-0068d.png
  悖理然则辞晦莫甚焉
十年秋公会卫侯于桃丘弗遇
  卫侯期会而不至非
 公羊曰其言弗遇何公不见要也
  既至而不见要也
 榖梁曰弗遇者何志不相得也弗内辞也
  弗与不一义何得为内辞也
冬十有二月丙午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
卷四 第 4a 页 WYG0161-0069a.png
 左氏曰冬齐卫郑来战于郎我有辞也初北戎病齐
 诸侯救之郑公子忽有功焉齐人饩诸侯使鲁次之
 鲁以周班后郑郑人怒请师于齐齐人以卫师助之
 故不称侵伐先书齐卫王爵也
  赵氏曰据左氏鲁以周班后郑既是正礼郑虽小
  恨岂至兴师即合当年结祸岂有经五年之后方
  合诸侯报此怨乎愚谓左氏见来战之文与其他
  所书伐我者异辞求其说而不得故附会郑忽之
卷四 第 4b 页 WYG0161-0069b.png
  事耳然三国来战必有其故不可考矣
 公羊曰郎者何吾近邑也吾近邑则其言来战于郎何
 近也恶乎近近乎围也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
 内不言战言战乃败绩矣
  刘氏曰近乎围岂实围哉圣人岂探其近乎围之
  意而书之哉且春秋恶战耳不分别远近远近何
  当于义乎李氏曰谓内不言战则言战者多矣如
  十七年战于奚之类是也谓言战乃败经书败绩者
卷四 第 5a 页 WYG0161-0069c.png
  有之如庄十九年乾时之役是也叶氏曰战于奚
  战于升陉未尝不地郎何独言近邑愚谓公羊亦
  见来战于郎之文异求其说而不得故有近地近
  乎围之说而不知理之不可通也
 榖梁曰来战者前定之战也内不言战言战则败也
 不言其人以吾败也不言及者为内讳也
  赵氏曰前定之说非也言来者责二国不当来耳
  刘氏曰若来战为前定之辞自无缘复言其人且
卷四 第 5b 页 WYG0161-0069d.png
  言及也岂可曰某人及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
  乎又岂可曰齐侯卫侯郑伯及某人来战于郎乎
  且凡结日偏战皆前定之战也何不一一言来战
  乎然则不言其人不言及者非以吾败也来战者
  又非以前定也皆妄说矣叶氏曰凡内书自外至
  皆言来来非前定之辞别内外也此言来战正以
  不期而至故不言及而传反之盖其例以疑战不
  日而此日故云尔愚谓他国兵至不得已而应之
卷四 第 6a 页 WYG0161-0070a.png
  岂如会盟之事期日来我近邑而一战乎此亦求
  来战之说不得而为之辞者也春秋但责来战者
  而不言胜负岂知内败乎既曰来战自然不言及
  何得为内讳而不言及哉
十有一年春正月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
 左氏曰春齐卫郑宋盟于恶曹
  杜氏曰宋不言经阙愚谓经不言宋而传言宋据
  经舍传可也杜氏信传疑经过矣
卷四 第 6b 页 WYG0161-0070b.png
九月宋人执郑祭仲突归于郑郑忽出奔卫
 公羊曰祭仲者何郑相也何以不名贤也何贤乎祭
 仲以为知权也其为知权奈何古者郑国处于留先
 郑伯有善于郐公者通乎夫人以取其国而迁郑焉
 而野留庄公死已葬祭仲将往省于留涂出于宋宋
 人执之谓之曰为我出忽而立突祭仲不从其言则
 君必死国必亡从其言则君可以生易死国可以存
 易亡少辽缓之则突可故出而忽可故反是不可得则
卷四 第 7a 页 WYG0161-0070c.png
 病然后有郑国古人之有权者祭仲之权是也权者何
 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权之所设舍死亡无所
 设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杀人以
 自生亡人以自存君子不为也突何以名挈乎祭仲
 也其言归何顺祭仲也郑忽出奔卫忽何以名春秋
 伯子男一也辞无所贬
  范氏曰公羊以祭仲废君为行权是人主可得而
  胁也啖氏曰公羊以废君为贤不可以训赵氏曰
卷四 第 7b 页 WYG0161-0070d.png
  公羊意解不言子案春秋前后伯子男皆殊称非
  一也又郑伯爵也若称子何关爵乎刘氏曰若祭
  仲知权者宜效死勿听使宋人知虽杀祭仲犹不
  得郑国乃可矣且祭仲谓宋诚能以力杀郑忽而
  灭郑国乎则必不待执祭仲而劫之矣如力不能
  而夸为大言何故听之且祭仲死焉足矣又不能
  是则若强许焉还至其国而背之执突而杀之可
  矣何故黜正而立不正以为行权乱臣贼子孰不
卷四 第 8a 页 WYG0161-0071a.png
  能为此者乎公羊曰突何以名问之非也突之名
  犹小白许叔矣何故问乎又曰言其归何顺祭仲
  也非也若仲之为者春秋之乱臣也如何顺之又
  曰忽何以名春秋伯子男一也辞无所贬非也变
  周之文从商之质非圣人意也吾既言之矣且在
  丧称子者嗣也公侯伯子男者爵也文同而义异
  圣人岂以为嫌而避之且避成君而称名无义之
  甚以为辞无所贬则孰与称子哉南轩张子曰权
卷四 第 8b 页 WYG0161-0071b.png
  者权其轻重而适平之谓乃以反经合道为权非
  也夫经者道之所常也权者所以权其变而求合
  乎经也既反经矣尚何道之合乎真氏曰公羊此
  言盖圣经之稂莠人心之蟊贼学者不可不察然
  则董仲舒所谓守经事而不知其权遭变事而不
  知其宜者何也曰此为不知春秋而言也盖春秋
  王道之权衡处常则用经遭变则用权其用权乃
  所以合乎经也汉儒之论经权此论为最粹大抵
卷四 第 9a 页 WYG0161-0071c.png
  为学必先知经知经而后可以语权不知经而遽
  语权未有不流于变诈者也故张子以学未至而
  语变为操术之不正信矣夫叶氏曰书武成言列
  爵惟五分土惟三武王以为反商政政由旧则商
  爵未尝不列五等也西汉诸儒未见孔氏书传皆
  为商爵三等之论谓商止有鬼侯梅伯而无子男
  武王初定天下后增此二等盖妄矣汉儒亦以为
  春秋变周从商合伯子男以为一郑自伯爵春秋
卷四 第 9b 页 WYG0161-0071d.png
  何尝合以为一乎所谓变周之文从商之质者皆
  非经本意传自为说尔愚谓宋郑皆诸侯国各有
  备禦祭仲不从其言郑未必亡君未必死祭仲相
  郑无故被执其人可知矣为祭仲者当曰臣可死
  世子不可易使人致意于忽曰臣不任托孤寄命
  死有馀罪臣今死矣君其备之正其身和其民人
  以守社稷则祭仲之义庶矣今惧死而易其君公
  羊乃曰权也贤也昧君臣大义而议春秋宜其反
卷四 第 10a 页 WYG0161-0072a.png
  害名教也
 榖梁曰宋人者何宋公也其曰人何也贬之也曰突
 贱之也曰归易辞也祭仲易其事权在祭仲也郑忽
 者世子忽也其名失国也
  刘氏曰此非榖梁例也榖梁之例常以称人执之
  为是称侯执之为非向令书宋公执者得无云斥
  宋公以执祭仲乎且齐人执郑詹何以独不曰贬
  乎文同而义异何哉陈岳氏曰春秋国君出奔多
卷四 第 10b 页 WYG0161-0072b.png
  矣然出之之旨不在乎名愚谓执祭仲者固宋公
  也然史氏之法皆以人书非贬而人之也突固可
  贱也然不称名则不知其为谁非贱而名之也忽
  固失国者也然史氏之法凡称者皆名以别其人
  非以失国而责之也
柔会宋公陈侯蔡叔盟于折
 公羊曰柔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
 榖梁曰柔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
卷四 第 11a 页 WYG0161-0072c.png
  刘氏曰非也再命尔
十有二年夏六月公会纪侯莒子盟于曲池
 左氏曰平把莒也
  案左氏误作把故曰平把莒耳
秋七月丁亥公会宋公燕人盟于榖丘
 左氏曰公欲平宋郑秋公及宋公盟于句渎之丘
  公如欲平宋郑当盟宋郑之人燕人不知何故而
  来盟
卷四 第 11b 页 WYG0161-0072d.png
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于龟
 左氏曰宋成未可知也故又会于虚冬又会于龟
  案左氏见鲁桓会宋之亟而又与郑伐宋求其说
  而不得故附会平宋郑而宋公辞平之事以联属
  之而不知鲁桓信义之不立喜怒之无恒固如此
  未必为平宋郑而宋辞平也
丙戌公会郑伯盟于武父
 左氏曰宋公辞平故与郑伯盟于武父遂帅师而伐
卷四 第 12a 页 WYG0161-0073a.png
 宋战焉宋无信也君子曰苟信不继盟无益也诗云
 君子屡盟乱是用长无信也
  案宋既与鲁会矣未必辞平也必别有其故而交
  盟耳然不可知矣今据经而论乃鲁之无信也传
  谓宋无信岂其然欤
丙戌卫侯晋卒
 榖梁曰再称日决日义也
  刘氏曰非也此饰说耳
卷四 第 12b 页 WYG0161-0073b.png
十有二月及郑师伐宋丁未战于宋
 公羊曰战不言伐此其言伐何辟嫌也恶乎嫌嫌与
 郑人战也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内不言战言
 战乃败矣
  刘氏曰公羊曰内不言战战乃败矣非也若偏战
  而内胜何得不言战乎愚谓公羊云辟嫌者其意
  若曰经若书及郑师战于宋则是与郑战而不与
  宋战也故书伐宋又书战于宋殊不知伐而言战
卷四 第 13a 页 WYG0161-0073c.png
  正苏氏所谓伐而又战见无故残民之甚盖纪其
  实耳非辟嫌于文辞之间而为此言也夫伐曰伐
  战曰战败绩曰败绩此春秋所以为实录也若曰
  言战乃败则战而不败者如何命辞乎
 榖梁曰非与所与伐战也不言与郑战耻不和也于
 伐与战败也内讳败举其可道者也
  啖氏曰榖梁不知省文之义故尔案自此后鲁
  常与郑和而同伐宋故知榖梁误矣陈岳氏曰二
卷四 第 13b 页 WYG0161-0073d.png
  傅谓内不言战战乃败绩若然则庄九年乾时之
  战何书败绩愚谓经文明书及郑师伐宋矣榖梁
  乃曰不言与郑战则是文义且不通其何以傅经哉
十有三年春二月公会纪侯郑伯己巳及齐侯宋公卫
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郑人来请修好
 左氏曰宋多责赂于郑郑不堪命故以纪鲁及齐与
 宋卫燕战不书所战后也
  赵氏曰据经文内兵以纪为主外兵以齐为主若
卷四 第 14a 页 WYG0161-0074a.png
  实为宋郑而战即当以宋郑为兵主何得主齐纪
  乎莘老孙氏曰案经书公会纪侯郑伯则是纪侯
  主兵若如左氏之文乃郑主矣赵氏亦曰若纪侯
  助郑则当战于宋郑之境不当在纪也刘氏曰在
  宋郑相怨郑为此战者郑当序纪上宋当序齐上
  何故反颠倒之乎虽不及其会期而及其战期自
  当没会地而举战地今何故反没战地乎又曰鲁
  郑同好未尝有隙何故忽修之是见明年会于曹
卷四 第 14b 页 WYG0161-0074b.png
  因说此尔愚谓以经考传之伪赵氏得之因知宋
  责赂而郑不堪命之说亦未可信也左氏唱之杜
  氏和之服虔刘炫孔颖达衍之辗转讹谬而本义
  乖矣
 公羊曰曷为后日恃外也其恃外奈何得纪侯郑伯
 然后能为日也内不言战此其言战何从外也曷为
 从外恃外故从外也何以不地近也恶乎近近乎围
 郎亦近矣郎何以地郎犹可以地也
卷四 第 15a 页 WYG0161-0074c.png
  赵氏曰案先会后战成会而后战也公羊恃外有
  何义乎愚案公羊不知春秋书法乃谓鲁主兵而
  战于鲁国故以郎为言殊不知齐以三国伐纪主
  此战者纪也
 榖梁曰其言及者由内及之也其曰战者由外言之
 也战称人败称师重众也
  刘氏曰齐人伐卫卫人及齐人战卫人败绩何以
  不重众乎愚案纪主兵与齐战也榖梁谓鲁主兵
卷四 第 15b 页 WYG0161-0074d.png
  故有由内及外之云则既误矣而又以战为由外
  言之则误之甚矣
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
 左氏曰春会于曹曹人致饩礼也
  存耕赵氏曰武父之盟轨既与郑两战之役轨遂
  党郑突欲轨之终为纪也请为会焉地于曹曹亦
  与也轨杀隐而篡鲁突逐忽而夺郑曹而知礼则
  拒亦不与之接矣乃致饩焉尚足为知礼乎
卷四 第 16a 页 WYG0161-0075a.png
无冰
 公羊曰何以书记异也
  近之
夏五郑伯使其弟语来盟
 左氏曰郑子人来寻盟且修曹之会
  杜氏曰子人即弟语也愚谓左氏凡此等语皆非
  录鲁史之文见前有曹之会故云尔
 公羊曰夏五者何无闻焉尔
卷四 第 16b 页 WYG0161-0075b.png
  无闻即榖梁传疑之意
 榖梁曰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属通其弟云者以其
 来我举其贵者也来盟前定也不日前定之盟不日
 孔子曰听远音者闻其疾而不闻其舒望远者察其
 猊而不察其形立乎定哀以指隐桓隐桓之日远矣
 夏五傅疑也
  赵氏曰案但以来鲁即曰来盟何必前定乎孙氏
  曰孔子作春秋专其笔削岂其日月旧史之阙者
卷四 第 17a 页 WYG0161-0075c.png
  不随而刋正之哉此夏五无月者后人传之脱误
  也高氏曰圣人作春秋为万世法岂有傅疑者乎
  后之傅者或脱月字或加五字耳愚谓果以来我
  而举其贵者则是圣人与其弟之来盟也岂春秋
  之旨乎且前定则有期日矣岂有前定而无日之
  理乎榖梁乃曰前定不日过矣若使其弟语来盟
  之文则有前定之意矣
秋八月壬申御廪灾乙亥尝
卷四 第 17b 页 WYG0161-0075d.png
 左氏曰秋八月壬申御廪灾乙亥尝书不害也
  杜氏曰灾其屋救之则息不及榖故曰书不害刘
  氏曰非也记灾而书其不害何益于教乎火不害
  粟此亦物之不为灾者于例当不书何故自书于
  上又自解释于下乎苟令御廪灾在乙亥之后当
  不复见不害矣齐氏曰左氏谓灾不害榖乙亥日
  尝则壬申为致斋之初日既我日而斋虽灾不害
  榖然天灾警惧改卜可也愚谓岂有火灾其屋而
卷四 第 18a 页 WYG0161-0076a.png
  不害其榖之理使能救其馀榖亦污秽臭恶而不
  可以祭左氏但见壬申灾而乙亥尝遂以不害释
  之难以语乎理矣
 公羊曰御廪灾何以书记灾也乙亥尝常事不书此
 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尝也曰犹尝乎御廪灾不如勿
 尝而已矣
  赵氏曰公羊云不如勿尝而已案在灾当警惧修
  饬而改卜何得更阙先君之祀乎陈岳氏曰灾由
卷四 第 18b 页 WYG0161-0076b.png
  天尝由人天以灾警乎人欲人君修德正礼以回
  天意勿尝可乎
 榖梁曰御廪之灾不志此其志何也以为唯未易灾之
 馀而尝可也志不敬也天子亲耕以供粢盛王后亲
 蚕以供祭服国非无良农工女也以为人之所尽事
 其祖弥不若以己所自亲者也何用见其未易灾之
 馀而尝也曰甸粟而纳之三宫三宫米而藏之御廪
 夫尝必有兼甸之事焉壬申御廪灾乙亥尝以为未
卷四 第 19a 页 WYG0161-0076c.png
 易灾之馀而尝也
  刘氏曰粢盛灾焉何以不志乎其曰夫尝必有兼
  甸之事焉若此者明粟非灾之馀可也欲以明为
  灾之馀则非也存耕赵氏曰尝厌新之祭也御廪
  之灾在致斋三日之前春秋书之盖以尝之不谨
  而灾于斋之日也非谓其以廪灾之馀而施之尝
  祭也尝必以新不以陈鲁礼虽亡必不以灾馀之
  陈而尝也
卷四 第 19b 页 WYG0161-0076d.png
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
 左氏曰宋人以诸侯伐郑报宋之战也焚渠门入及
 大逵伐东郊取牛首以大宫之椽归为卢门之椽
  果取牛首经当书取邑果以大宫之椽归经当书
  入郑今经止曰伐郑且经言人则微者也而左氏
  以为诸侯俱未可信也
 公羊曰以者何行其意也
  以固行其意然以行其意释以之意义则疏矣
卷四 第 20a 页 WYG0161-0077a.png
 榖梁曰以者不以者也民者君之本也使人以其死
 非正也
  赵氏曰左氏云凡师能左右之曰以且齐桓晋文
  用诸侯之师悉能左右之何以不言以榖梁之说
  则诸处用兵悉不死乎范宁注云本非所得制今
  得制之则庄十五年宋人齐人邾人伐郳何以不言
  以又定四年蔡侯以吴子岂能制之哉
十有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来求车
卷四 第 20b 页 WYG0161-0077b.png
 左氏曰天王使家父来求车非礼也诸侯不共车服
 天子不私求财
  存耕赵氏曰周官有九贡有器贡服贡谓诸侯不
  贡车服则失之矣
 榖梁曰古者诸侯时献于天子以其国之所有故有
 辞让而无徵求求车非礼也求金甚矣
  案诸侯有常贡辞让固天子之心其所当贡者亦
  所不让也然榖梁此意善矣
卷四 第 21a 页 WYG0161-0077c.png
五月郑伯突出奔蔡
 公羊曰突何以名夺正也
  刘氏曰突之不正明矣虽勿名之可勿夺乎愚谓
  突固夺正然此非因夺正而名
 榖梁曰讥夺正也
  叶氏曰经于诸侯出奔未有不名者非贬也别二
  君尔以突为夺正凡正而名者为可夺乎
郑世子忽复归于郑
卷四 第 21b 页 WYG0161-0077d.png
 左氏曰六月乙亥昭公入
  经无日左氏何从知之
 公羊曰其称世子何复正也曷为或言归或言复归
 复归者出恶归无恶复入者出无恶入有恶入者出
 入恶归者出入无恶
  刘氏曰非也如忽之奔盖有不得已亦何恶乎若
  以为恶犹有可诿未知突之篡国亦何故出入无
  恶乎以谓突之言归顺祭仲也夫突亲篡兄夺国
卷四 第 22a 页 WYG0161-0078a.png
  以顺祭仲而得言归忽本宜为君者也方其出时
  亦何独不使顺祭仲乎在突之入则得顺祭仲而
  使为入无恶在忽之出则不得顺祭仲而使为出
  有恶如是春秋乃助突而不助忽也不亦悖乎叶
  氏曰四例皆非即传而言郑突不当为君而篡其
  兄忽当为君而夺于弟突者入有恶者也反从出
  入无恶例书归忽出入无恶者也反从出有恶例
  书复归可乎非特此也卫成公使以杀叔武为伯
卷四 第 22b 页 WYG0161-0078b.png
  主所执未归而又杀公子瑕乃从出入无恶例书
  归周敬王太子之母弟王猛死而国人立之乃从
  出入俱恶例而书入赵鞅去晋阳本不以事欲除
  君侧之恶人据之以叛罪不重于栾盈而书入鱼
  石与于荡山之乱不容于宋而出奔罪不轻于
  寅
士吉射而书复入则无人可通矣
 榖梁曰反正也
  叶氏曰传例以复为复中国归而归其所故误云
卷四 第 23a 页 WYG0161-0078c.png
  尔其意谓忽当称世子故不为义于前出奔直曰
  郑忽郑世子其名失国而已不知君薨不称子今
  庄公之丧已除忽为踰年之君既不可称子又不
  得冒称爵故经复以世子称之所以见其正复归
  非所正也愚谓复归固反正然春秋书此以见天
  子失道而诸侯恣诸侯失道而大夫专嫡庶不辨
  而彊者得入之耳
许叔入于许
卷四 第 23b 页 WYG0161-0078d.png
 榖梁曰许叔许之贵者也莫宜乎许叔其曰入何也
 其归之道非所以归也
  叶氏曰此盖亦拘于内弗受之说故既谓莫宜乎
  许叔又以归非其道反之辗转成其说尔然则蔡
  侯庐归于蔡陈侯吴归于陈岂归以其道者乎
公会齐侯于艾
 左氏曰谋定许也
  左氏见此会偶在许叔入许之后因谓谋定许后
卷四 第 24a 页 WYG0161-0079a.png
  既无定许之事而桓襄非定诸侯之人不可信也
  大凡左氏附会类此
邾人牟人葛人来朝
 公羊曰皆何以称人夷狄之也
  陈岳氏曰何休谓桓公行恶三人来朝故夷狄之
  桓公篡弑恶则恶矣然诸侯不违之天子不伐之
  则附庸不得不朝矣果以朝桓而称人桓二年何
  以书滕子纪侯来朝乎
卷四 第 24b 页 WYG0161-0079b.png
秋九月郑伯突入于栎
 左氏曰十七年初郑伯将以高渠弥为卿昭公恶之
 固谏不听昭公立惧其杀己也辛卯弑昭公而立公
 子亹君子谓昭公知所恶矣公子达曰高伯其为戮
 乎复恶已甚矣十八年齐侯师于首正子亹会之高
 渠弥相七月戊戌齐人杀子亹而轘高渠弥祭仲逆
 郑子于陈而立之庄十四年郑厉公自栎侵郑及大
 陵获傅瑕傅瑕曰苟舍我吾请纳君与之盟而赦之
卷四 第 25a 页 WYG0161-0079c.png
 六月甲子傅瑕杀郑子及其二子而纳厉公厉公入
 遂杀傅瑕使谓原繁曰傅瑕贰周有常刑既伏其罪
 矣纳我而无二心者吾皆许之上大夫之事吾愿与
 伯父图之且寡人出伯父无里言入又不念寡人寡
 人憾焉对曰先君桓公命我先人典司宗祏社稷有
 主而外其心其何贰如之苟主社稷国内之民其谁
 不为臣臣无二心天之制也子仪在位十四年矣而
 谋召君者庸非贰乎庄公之子犹有八人若皆以官
卷四 第 25b 页 WYG0161-0079d.png
 爵行赂劝贰而可以济事君其若之何臣闻命矣乃
 缢而死又昭十一年申无宇对楚子虔曰郑庄公城
 栎而置子元焉使昭公不立由是观之则害于国末
 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案经但书突入于栎庄二十一年但书郑伯突卒
  葬郑厉公突复有郑国甚明其间忽亹仪之事皆
  不经见未详信否
 公羊曰曷为不言入于郑末言尔曷为末言尔祭仲
卷四 第 26a 页 WYG0161-0080a.png
 亡矣然则曷为不言忽之出奔言忽为君之微也祭
 仲存则存矣祭仲亡则亡矣
  刘氏曰公羊曰曷为不言入于郑末言尔非也实入
  于栎未入于郑岂得言郑哉何休因据阳生为比夫
  阳生入陈乞之家者诚在齐也又何疑乎卫侯入于
  陈仪蒯聩入于戚公居于郓皆一法尔愚谓不书忽
  之出奔者鲁史所无孔子不能益也其后书突卒葬
  者郑来赴鲁往会葬而鲁史书之耳若言忽之为君
卷四 第 26b 页 WYG0161-0080b.png
  微而不书奔则十一年郑忽出奔卫亦在不书矣
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于袲伐郑
 榖梁曰地而后伐疑辞也非其疑也
  案地而后伐左氏谓会于袲谋伐郑杜氏谓先会
  后伐者得之疑之之说殊不可晓
十有六年秋七月公至自伐郑
 左氏曰以饮至之礼也
  四月之间有宗社之事焉有朝廷之政焉一切委
卷四 第 27a 页 WYG0161-0080c.png
  弃而助篡伐嫡至于踰时而以不正之事告庙故
  书至若但以饮至之礼而书则春秋一记事之史
  而已
 榖梁曰桓无会其致何也危之也
  春秋正义明道不为危之生文
冬城向
 左氏曰书时也
  春秋凡书城邑皆讥其上违王制下劳民力虽得
卷四 第 27b 页 WYG0161-0080d.png
  其时亦书之非谓褒其得时而书也比之非时者
  其罪轻耳然因左氏之言有以正先儒论周正以
  冬为秋之弊则非小补也
十有一月卫侯朔出奔齐
 公羊曰卫侯朔何以名绝曷为绝之得罪于天子也
 其得罪于天子奈何见使守卫朔而不能使卫小众
 越在岱阴齐属负兹舍不即罪尔
  何氏曰时天子使发小众不能使行越走也傅著
卷四 第 28a 页 WYG0161-0081a.png
  朔在岱阴者明天子当及是时未能交连五国之
  兵早诛之属托也天子有疾称不豫诸侯称负玆
  舍止也托疾止不就罪愚谓诸侯凡出奔者皆书
  名所以别其为何君也不以名而绝也且卫朔出
  奔事左氏叙此颇详公羊何从得此小众之说且
  又为朔疾病舍不即讨之说以救之其附会不经
  可知也
 榖梁曰朔之名恶也天子召而不往也
卷四 第 28b 页 WYG0161-0081b.png
  啖氏曰诸侯失地则名春秋之常也左氏得其事
  实矣不可强生意义陈岳氏曰凡曰出奔责其不
  能立德正行和其人民有其国而自奔也公榖妄
  自穿凿
十有七年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
 左氏曰且谋卫故也
  案鲁既平齐纪之怨又何暇谋卫之难此后不见
  谋卫事迹左氏见前有朔出奔之文而意之耳
卷四 第 29a 页 WYG0161-0081c.png
二月丙午公及邾仪父盟于趡
 左氏曰及邾仪父盟于趡寻蔑之盟也
  凡此皆左氏意为之辞安有邾鲁战争之馀且既
  易世复寻三十年之盟邪
夏五月丙午及齐师战于奚
 左氏曰疆事也于是齐人侵鲁疆疆吏来告公曰疆
 场之事慎守其一而备其不虞姑尽所备焉事至而
 战又何谒焉
卷四 第 29b 页 WYG0161-0081d.png
  叶氏曰经内书战四战于郎傅以为有辞战于宋
  传以为失信战于升陉则以公败绩为不设备今
  战于奚又为疆事盖傅不知春秋所书之义故其
  辞皆莫适为主且疆吏来告而公戒之者何与于
  书战哉
 榖梁曰内讳败举其可道者也不言其人以吾败也
 不言及之者为内讳也
  献可杜氏曰春秋公万世者也岂苟私于鲁乎愚
卷四 第 30a 页 WYG0161-0082a.png
  谓榖梁狃于内不言战言战则败之说故云然
秋八月蔡季自陈归于蔡
 左氏曰蔡桓侯卒蔡人召蔡季于陈秋蔡季自陈归
 于蔡蔡人嘉之也
  刘氏曰案此蔡人嘉之则必蔡人逆之矣蔡人逆
  之于左氏例当言入不当言归何故言归乎愚谓
  如蔡人召蔡季止当书归不当书自陈凡书自某
  国者皆求援而归者也
卷四 第 30b 页 WYG0161-0082b.png
 榖梁曰蔡季蔡之贵者也
  榖梁见季以字称故以为贵者殊不知经凡言叔
  季者皆诸侯之弟也
及宋人卫人伐邾
 左氏曰伐邾宋志也
  存耕赵氏曰宋若伐邾鲁宜无从安有以兵从人
  伐其国而谓非我志邪愚谓设为宋志左氏何从
  知之凡此皆非鲁史之文
卷四 第 31a 页 WYG0161-0082c.png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左氏曰不书日官失之也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
 日官居卿以厎日礼也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
  赵氏曰非也凡不书或史有阙或年深写误何关
  日官日御乎邦衡胡氏曰朔者日月之会日者甲
  乙之纪不可不存其或阙者岁久脱尔左氏以为
  不书日官失之也圣人之经岂由日官之为乎
 榖梁曰言朔不言日食既朔也
卷四 第 31b 页 WYG0161-0082d.png
  陈岳氏曰日食三十六无朔有日者六无朔无日
  者二有朔无日者唯是而已他皆备书何休谓公
  行恶惧见杀故去日苟曰行恶则桓三年之食曷
  以书日苟曰惧见杀则如勿书去日奚益又庄十
  五年十八年俱无朔日则何行恶惧杀之有榖梁
  谓食既朔故去日设如是则桓三年宣八年曷以
  别书日有食之刘氏曰何休云去日非也日之食
  非专为鲁也春秋岂得强附著之鲁哉圣人记灾
卷四 第 32a 页 WYG0161-0083a.png
  异欲人惧耳若眭孟京房指象求类如遇鬼神通
  言者也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于泺公与夫人姜氏遂
如齐
 公羊曰公何以不言及夫人夫人外也夫人外者何内
 辞也其实夫人外公也
  案公羊尝曰及暨皆与也此言与何害于义哉
 榖梁曰泺之会不言及夫人何也以夫人之伉弗称数
卷四 第 32b 页 WYG0161-0083b.png
 也
  陆氏曰妇人从夫者也何夫人之伉
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丁酉公之丧至自齐
 榖梁曰薨称公举上也
  案春秋十二公生皆称公不特薨称公为举上也
  且举上者人子之辞而非先王之制何必以是为
  义哉
冬十有二月己丑葬我君桓公
卷四 第 33a 页 WYG0161-0083c.png
 公羊曰贼未讨何以书葬雠在外也雠在外则何以
 书葬君子辞也
  案君弑贼不讨不书葬本公榖自为之例春秋无
  此义也且父之雠不与共戴天雠在外而遂不讨
  非义也辨又见隐五年葬卫桓公本义
 榖梁曰葬我君接上下也君弑贼不讨不书葬此其
 言葬何也不责踰国而讨于是也
  即公羊之说
卷四 第 33b 页 WYG0161-0083d.png
 
 
 
 
 
 
 
 三传辨疑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