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111-072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内外服制通释卷二    宋 车垓 撰
五服丧制名义
 斩衰服
  斩不缉也为父丧痛切至甚其服上下四旁皆不
  缉若刀斧斩剉而成故曰斩衰五服衰裳制度云
  在上曰缞在下曰裳凡衰外削幅裳内削幅外削
  幅者谓缝之边幅向外也内削幅者谓缝之边幅
卷二 第 1b 页 WYG0111-0720b.png
  向内也五服之制皆准此又云衰者摧也以孝子
  有哀摧之心也礼云父服宜苴麻苴麻连根麻也
  不去根不浸缉不择洗不杀边其服用三升布为
  之升八十缕布阔二尺二寸经止二百四十缕则
  布极其粗矣故以为斩衰之服也不去其根者谓
  父子之道不绝其根本也(苴子/余切)
 齐衰服
  齐音咨缉也服制与斩衰同但上下四旁皆缏缉
卷二 第 2a 页 WYG0111-0720c.png
  之耳礼云母服用枲麻枲麻乃麻中黑色而多子
  者其麻亦不浸缉亦不择洗其服用三升半布为
  之则其经当二百八十缕矣所以微异于斩衰之
  布也唐开元以前呼为齐(音/齐)谓母没而其子斋戒
  三年也明皇以后改为齐(音/咨)(枲想/里切)
 斩衰杖
  用自死竹下连根为之故名曰苴杖长不过心盖
  取齐其心存其节也凡子为父用竹杖者何也谓
卷二 第 2b 页 WYG0111-0720d.png
  父母子之天竹圆亦象天竹内外有节象子于父
  亦有内外之痛竹贯四时而不变子为父哀痛亦
  经寒温而不改也下连根者谓父子之道不绝其
  根本也苴杖削杖皆长齐心者盖杖所以扶病病
  必从心起故杖之长短必以心为断也礼曰童子
  不杖不能病也注谓庶童子也若当室童子则必
  用杖耳愚谓当室童子亦十岁以上者乃能杖也
  家礼云凡妇人皆不杖盖酌古准今之意宜从之
卷二 第 3a 页 WYG0111-0721a.png
  凡杖皆以根向下顺其性也
 齐衰杖
  用桐木为之削取上圆下方名曰削杖长与苴杖
  同也凡子为母用桐削杖何也谓桐之为言同也
  欲取同心悲痛同于父也又以桐外无节象家无
  二尊也必削使下方者取母象于地也又桐之子
  随枝叶而生象母能生子无绝道
 寝苫枕块
卷二 第 3b 页 WYG0111-0721b.png
  按礼居父母丧三月卧茅盖苫枕块(音/块)注云卧茅
  为茅有刃盖苫为苫有芒枕块以土块为枕使孝
  子席枕不完睡卧不安以思其父母也
 百日卒哭
  父母丧百日内哭无时亦无常处但哀至即哭耳
  百日之外止于灵座前朝夕哭而已其他时他处
  虽哀至亦不哭故曰卒哭礼三月而葬葬而虞虞
  而卒哭皆有祭卒哭祭后孝子可以疏食水饮寝
卷二 第 4a 页 WYG0111-0721c.png
  席枕木矣
 十三月小祥
  自始死之月数起至次年所死之月凡十三月矣
  是名曰小祥祥者练也善也吉也孝子至此设小
  祥之祭祭毕则除首绖去负版辟领衰而服练服
  也练服谓以熟布为冠服也盖渐渐去凶即吉之
  意也
 二十五月大祥
卷二 第 4b 页 WYG0111-0721d.png
  自始死之月数起至第三年所死之月凡二十五
  月矣是名曰大祥大祥者大吉也孝子至此设大
  祥之祭祭毕奉神主入祠堂撤灵座去衰裳弃绖
  杖而服禫服也禫服者谓以黔布为冠服也礼所
  谓丧二十五月而毕者盖亦言禫也
 二十七月禫祭
  礼曰大祥之后中月而禫郑氏曰中间也朱子曰
  间一月也自初丧至此不计闰凡二十七月谓如
卷二 第 5a 页 WYG0111-0722a.png
  正月大祥方二十五月祥祭之后即服禫服至于
  二月则二十六月也又及乎三月然后方满二十
  七月却于三月之内选卜一日行禫祭礼是则所
  谓二十七月而禫祭也间月而禫者正谓祥祭与
  禫祭相间一月也
 踰月从吉
  禫祭虽毕孝子犹未忍遽即吉也故又服此禫服
  尽此月之终至于次月之改朔然后除禫服服吉
卷二 第 5b 页 WYG0111-0722b.png
  服而行吉事是则所谓踰月从吉也踰月云者盖
  以改朔为月非以三十日为月也故礼云彻晦至
  朔为踰月已上皆从郑氏之说也
 丧称三年
  实计二十七月而谓之三年者盖以年辰计之而
  不以月日计之也谓如子年死至丑年而小祥又
  至寅年而大祥既跨涉子丑寅三年矣故谓之三
  年也
卷二 第 6a 页 WYG0111-0722c.png
 正服
  正先祖之体本族之正也故曰正服
 加服
  加者增也本体轻而增之于重如孙为祖本服期
  或以嫡孙承祖则服斩衰三年若此之类名曰加
  服
 降服
  降者下也减也本服重而减之从轻如子为父母
卷二 第 6b 页 WYG0111-0722d.png
  本服三年或为人后则为本生服期年耳若此之
  类名为降服
 义服
  元非本族以义相聚而为之服如夫为妻舅姑为
  子妇之类名曰义服
 齐衰杖期(唐明皇讳基改期为周至宋/绍兴诏敕中方改周为期)
  服制与三年者同但用寻常次等生麻布为之(礼/用)
  (四升五/升布)不裁阔中不用负版衰为稍异耳服此服
卷二 第 7a 页 WYG0111-0723a.png
  而持哭杖自初丧数至十一个月而练十三个月
  而祥十五个月而禫然后除之
 齐衰不杖期
  服制与杖期同但不持哭杖至周年而止耳
 齐衰五月
  服制同上但服五个月而除之也
 齐衰三月
  服制同上但服三个月而除之也
卷二 第 7b 页 WYG0111-0723b.png
 大功九月
  服制同上但用稍缌熟麻布为之(礼用八升/九升布)大功
  小功云者以治布之功有精粗而言也大功之服
  比期亲之情而又疏比小功缌麻而又大故名之
  曰大功服此服至九个月而除之或为期丧而中
  殇者则亦以大功至七个月而除之礼曰九月七
  月之丧三时者是也
 小功五月
卷二 第 8a 页 WYG0111-0723c.png
  服制同上其布又细于大功之布故曰小功(礼用/十升)
  (十布/升)服此服至五个月而除之也圣人制服而分
  五等正以人之情义有亲疏远近之殊故自斩衰
  而下布渐加细而月渐加少以别其亲疏远近也
  小功之服比期亲大功之情又远矣故(阙/)孝之月
  减小功之半也
 缌麻三月
  服制同上但以极细熟麻布为之缌即丝之义也
卷二 第 8b 页 WYG0111-0723d.png
  (礼布用十五升抽其半抽其半者八十缕为一升/乃千二百缕抽其半六百缕世俗以为九升半升)
  (阙今时服筘用阙缕此一服筘阙也缕/如 单串布可谓细而疏最轻)白虎通云
  缌麻之布用麻与丝相兼而成故曰缌麻今世俗
  以落机熟苧布为之或以生绢为之盖省约也然
  亦未尝用缞裳之制但为襕衫而已要亦以其服
  之至轻故也缌麻之服尽三月而止者盖三月为
  一时亦天道之小变也
 三殇之服
卷二 第 9a 页 WYG0111-0724a.png
  殇者伤也以其年幼而亡可悲伤也故谓之殇三
  殇者长殇中殇下殇也男女年八岁至十一岁为
  下殇十二岁至十五岁为中殇十六岁至十九岁
  为长殇凡为殇服者皆于本服内以次降一等如
  应服期而长殇则降服大功九月中殇则大功七
  月下殇则小功五月应服大功而长殇则降服小
  功五月中殇下殇则缌麻三月应服小功而长殇
  则降服缌中下殇则无服也不满八岁者为无服
卷二 第 9b 页 WYG0111-0724b.png
  之殇哭之以日易月本服期者哭之以十三日大
  功九日小功五日缌麻三日是之谓三殇之服也
  男已娶女许嫁皆不以殇论也其详又具五服图
  说之后
 无服谓之袒免亲
  袒免亲盖五服之外五世之亲也袒谓偏脱一袖
  也临丧而袒所以示哀苦之劳也免谓裂布广寸
  自项向前交于额上却绕髻如着掠头也古者五
卷二 第 10a 页 WYG0111-0724c.png
  服之人将带首绖必先之以免故于五世之亲而
  以袒免为服也然袒免之仪其废久矣故今之人
  虽齐衰带绖而亦未尝免也是以于五世之亲不
  为袒免之服止于成服之日白襕缟巾吊哭而已
  (免音/问)
 改葬服
  韩文公改葬服议云经曰改葬缌榖梁传亦曰改
  葬之礼缌举下缅也此皆谓子于父母其他则皆
卷二 第 10b 页 WYG0111-0724d.png
  无服云云又曰卫司徒文子改葬其叔父问服于
  子思子思曰礼父母改葬缌既葬而除之不忍无
  服送至亲也非父母则无服也无服亦吊服而加
  麻此又其著者也云云或曰经称改葬缌而不著
  其月数则似三月而后除也子思之对文子则曰
  既葬而除之今宜如何曰自启至于既葬而三月
  则除之未三月则服以终三月也曰妻为夫如何
  曰如子(已上皆韩/公之议也)愚窃谓改葬之礼多行于除服
卷二 第 11a 页 WYG0111-0725a.png
  从吉之馀圣人谓孝子不可以吉服送至亲也故
  令以缌服将事特用此至轻之凶服以别异于吉
  服耳若有取于缌麻三月之制也故经止言改葬
  缌而不著其月数也子思既葬而除之说得其旨
  矣韩公服终三月之议盖本于仪礼注疏之失非
  圣人意也
 朋友服议          鲁斋王柏
  咸淳戊辰腊月十有九夜承北山何先生之讣次
卷二 第 11b 页 WYG0111-0725b.png
  早排关往哭之既敛仆虽以深衣入哭隐之于心
  疑所服之未称也自吾夫子之丧门人不立正服
  乃以义起若丧父而为心丧程子曰师可立服不
  可立也当以情之厚薄事之大小处之若颜闵之
  于孔子虽斩衰三年可也其成已之功若君父并
  其次各有浅深称其情而已仆于北山受教为甚
  深岂可自同于流俗因思仪礼丧服有朋友麻三
  字岂非朋友之服乎郑康成云朋友虽无亲有同
卷二 第 12a 页 WYG0111-0725c.png
  道之恩相为服缌之绖带又曰士以缌麻为丧服
  其吊服则疑衰疑之为言拟也缌麻之布十五升
  疑衰十四升即白麻深衣拟于吉服也盖缌衰服
  之极轻者也他无服矣止有吊服所以拟之注云
  吊服如麻其师与朋友同既葬除之疏云以白布
  深衣庶人之常服又尊卑未成服以前服之故庶
  人得为吊服素冠吉履无絇其吊服图云庶人吊
  服素委貌白布深衣士朋友相为服吊服加麻加
卷二 第 12b 页 WYG0111-0725d.png
  麻者即加缌之绖带是为疑衰或曰深衣吉服也
  而可为吊服乎仆曰注固已云拟于吉服也况非
  正为吊服亲疾病时男女改服注云庶人服深衣
  又曰子为父斩衰尸既袭衣十五升布深衣扱上
  衽徒跣交手哭是孝子未成服亦服深衣也或者
  又曰安知深衣为吊服又为麻纯乎仆曰纯之以
  采者曰深衣纯之以麻者曰麻衣纯之以素者曰
  长衣以采缘之袖长在外则曰中衣又各自有名
卷二 第 13a 页 WYG0111-0726a.png
  不可乱也或又曰子创为此服岂不惊世骇俗人
  将指为怪民矣仆曰以深衣为吊服乡闾亦行之
  但未有麻耳是服也勉斋黄先生考之为至详其
  书进之于朝藏于秘省板行天下非一家之私书
  也遵而行之岂得为过仆于北山成服日服深衣
  加绖带冠加丝武即素委貌覆以白巾见者未尝
  以为怪越数日通斋叶仲成父来吊仆问昔日毅
  斋之丧门人何服曰初遭丧时朋友以襕襆加布
卷二 第 13b 页 WYG0111-0726b.png
  带其后共考仪礼至葬时方以深衣加绖带仆于
  是释然知其无戾于礼也故作朋友服议(絇音劬/履头绳)
  (履饰也纯音准缘也/委猊乃冠冕之属也)
   愚昔侍兄玉峰肄业上蔡书堂时堂长鲁斋出
   示此议愚于勉斋之书未曾得见今于此议又
   恐不行于世故并附于通释之后俾世之师友
   者知之而不可忽也
五服提要
卷二 第 14a 页 WYG0111-0726c.png
 缌麻之亲有四
  曾祖兄弟     祖从父兄弟
  父再从兄弟    身之三从兄弟
 小功之亲有三
  祖之兄弟     父之从父兄弟
  身之再从兄弟
 男子无大功尊
  按礼男子于高祖服缌麻曾祖服小功祖服期父
卷二 第 14b 页 WYG0111-0726d.png
  母三年是无大功尊也
 大功尊
  按礼男子无大功尊惟妇人于夫之祖父母及夫
  伯叔父母是大功尊
 大功长
  谓从父兄姊之类无大功以上亲者伯叔父母姑
  兄姊是也
 小功尊
卷二 第 15a 页 WYG0111-0727a.png
  谓从祖祖父母姑从祖伯叔父母姑外祖父母舅
  从母之类
 小功长
  谓从祖兄姊之类
 袒免
  按礼有五刑统议曰缌麻之外即是袒免
  高祖兄弟     曾祖从父兄弟
  祖再从兄弟    父三从兄弟
卷二 第 15b 页 WYG0111-0727b.png
  身之四从兄弟
 女嫁反在父之室
  谓女在夫家本为父母降服期若降服未满被出
  则服其本服三年如降服已满被出则不复服也
 嫡孙为祖
  谓承重者承高曾祖亦如之
 父为长子重
  谓其当先祖之正体将代已为宗庙主者故庶子
卷二 第 16a 页 WYG0111-0727c.png
  不得为长子三年不继祖与祢也庶子之嫡孙乃
  得为其嫡子三年
 凡妇人皆不杖
  按礼经图多有妇人杖文然此乃文公参酌时宜
  之特笔也门人杨复不晓师意辄加论辩且以未
  得是正为恨何其疏也
 
 
卷二 第 16b 页 WYG0111-0727d.png
 
 
 
 
 
 
 
 内外服制通释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