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1a 页 WYG0111-036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仪礼集编卷二十九
          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
既夕礼第十三之一
 郑目录云士丧礼之下篇也既已也谓先葬二日已
 夕哭时与葬间一日凡朝庙日请启期必容焉此诸
 侯之下士一庙其上士二庙则既夕哭先葬前三日
 别录名士丧礼下篇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1b 页 WYG0111-0369b.png
 疏曰一庙则一日朝二庙则二日朝故葬前三日若
 然大夫三庙者葬前四日诸侯六日天子八日差次
 可知(姜氏曰其葬前八日以上无明/文可考以理推之殆未可通)
 黄氏曰此篇名既夕礼郑目录云别录名士丧礼下
 篇周礼注所引亦皆称士丧礼下故今复士丧礼下
 以从旧名
 敖氏曰此礼承上篇为之乃别为篇者以其礼更端
 故也篇首云既夕哭故以既夕名篇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2a 页 WYG0111-0370a.png
 郝氏曰此篇通前皆丧礼昔人以简札太多别为一
 卷借首既夕二字名篇前篇三月在殡之终此篇将
 葬启殡之始其间亦无士三月葬之文所谓既夕哭
 即接前文卜日既朝哭而言非截然两篇甚明说者
 往往以既夕为一礼误
  世佐案士丧礼之既夕少牢馈食礼之有司本属
  一礼古者简册以竹为之所编之简不可以多故
  釐而为二取其首二字以名篇非有意于其间也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2b 页 WYG0111-0370b.png
  然则仪礼十七篇其实十五篇耳敖云礼更端世
  儒又分自筮宅以下为士丧礼下皆强作解者又
  以有司篇之例例之则此篇但当云既夕本或有
  礼字者疑后人妄加之也
既夕哭
 注曰谓出门哭止复外位时
 郝氏曰夕葬前二日之夕
请启期告于宾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3a 页 WYG0111-0370c.png
 注曰将葬当迁柩于祖有司于是乃请启肂之期于
 主人以告宾宾宜知其时也
 敖氏曰向者既卜日即告于异爵及众宾则是宾固
 知其葬日矣知其葬日则启之日不言可知而有司
 必请其期以告于宾者重慎之至也于夕哭而宾在
 焉则其朝夕哭之仪同矣
 张氏曰请启期主人曰在明旦有司遂以告宾
    右请启期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3b 页 WYG0111-0370d.png
夙兴设盥于祖庙门外
 注曰祖王父也下士祖祢共庙
 疏曰此设盥亦在门外东方如大敛也
 敖氏曰设盥为举鼎及设奠者也一庙而祖祢皆在
 焉惟云祖者是礼主于祖也
  世佐案大夫士将出必先释币于祢(聘礼云宾朝/服释币于祢)
  故将葬亦朝焉所以达死者之志也兼朝祖者祖
  亦生平所逮事也官师一庙举尊者而言故惟云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4a 页 WYG0111-0371a.png
  祖其有二庙者则各于其庙朝之礼见下记
陈鼎皆如殡东方之馔亦如之
 注曰皆皆三鼎也如殡如大敛既殡之奠
 疏曰案上文殡后大敛之陈三鼎有豚鱼腊在庙门
 外西面北上此陈鼎亦如之彼大敛时云东方之馔
 两瓦甒其实醴酒毼豆两其实葵菹芋蠃醢两笾无
 縢布巾其实栗不择脯四脡故今云东方之馔亦如
 之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4b 页 WYG0111-0371b.png
 敖氏曰皆如殡谓三鼎之面位与其实皆如乡者门
 外所陈殡奠之鼎也东方之馔云如殡亦但据其盛
 者言之也其迁祖奠之脯醢当在甒北不别见之者
 略之也
侇床馔于阶间
 注曰侇之言尸也朝正柩用此床
 疏曰柩至祖庙两楹之间尸北首之时乃用此床故
 名侇床也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5a 页 WYG0111-0371c.png
 敖氏曰此即向者承尸于堂之床也阶间祖庙堂下
 郝氏曰自盥至侇床皆设于祖庙者以待柩朝也
    右陈朝祖奠
二烛俟于殡门外
 注曰早闇以为明也烛用蒸
 疏曰大曰薪小曰蒸
 郝氏曰照启殡及彻奠也
丈夫髽散带垂即位如初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5b 页 WYG0111-0371d.png
 注曰为将启变也此互文以相见耳髽妇人之变丧
 服小记曰男子免而妇人髽男子冠而妇人笄如初
 朝夕哭门外位
 疏曰未成服以前免髽既成服以后冠笄斩衰男子
 括发不言者启殡之后虽斩衰亦免而无括发
 司马氏光曰启殡之日五服之亲皆来会各服其服
 入就位哭(注云自启殡至于卒哭日数甚多今已成/服若使五服之亲皆不冠而袒免恐其惊)
 (俗故但各服/其服而已)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6a 页 WYG0111-0372a.png
 张氏栻曰主人及众主人皆去冠绖以邪布巾貊头
 (注云参酌开/元礼新修)
 黄氏曰案既夕疏云髽既是妇人之变则免是男子
 之变今丈夫见其人不见免则丈夫当免矣妇人见
 其髽不见人则妇人当髽矣故云互文以相见耳启
 后著免至卒哭其服同以其反哭之时无变服之文
 故知同也又案士虞礼云主人及兄弟如葬服疏云
 葬服者既夕曰丈夫髽散带垂也此唯谓葬日反日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6b 页 WYG0111-0372b.png
 中而虞及三虞为然其后卒哭即服其故服是以既
 夕礼注云自卒至殡自启至葬主人之礼其变同则
 始虞与葬服同三虞皆同至卒哭卒去无时之哭则
 依其丧服乃变麻服葛也
 熊氏朋来曰小记男子免妇人髽自足为證既夕经
 文必亦如小记所言而有脱字注者妄谓互文适以
 惑人也
 敖氏曰皆为之于次乃即位髽者去冠与纚而为露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7a 页 WYG0111-0372c.png
 紒也将髺发者必先髽故言此以明之亦与前经髺
 发互见也此斩衰者耳其齐衰以下则皆免散带垂
 解其三日所绞者也凡大功以上皆然髽与散带垂
 未殡之服也是时棺柩复见故复此服焉此但言丈
 夫是妇人不与也妇人之带所以不散垂者初已结
 本又质而少变故于此不可与丈夫同其所以不言
 髽者妇人不当髽者虽未殡亦不髽则此时可知矣
 其当髽者自小敛以来至此自若无所改变故不必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7b 页 WYG0111-0372d.png
 言之
 郝氏曰妇人首不笄曰髽主人男子以下当斩衰者
 皆免冠不笄不纚徒首髽如妇人不云妇人互见也
 男子既小敛袭绖带散垂成服后绞至是复散带垂
 如小敛即位于殡宫门外如朝夕哭之仪
 张氏曰据疏当云丈夫免妇人髽此或偶脱去三字
 注以为互见也
  世佐案丈夫髺发免妇人髽其制一也因男女异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8a 页 WYG0111-0373a.png
  其名耳斩衰妇人麻髽犹丈夫髺发以麻也齐衰
  以下至缌皆布髽犹免而以布也五世无服者亦
  袒免则谓大功以下无髽非矣二者皆露紒为之
  故髽亦名露紒说者以露紒与麻髽布髽并列而
  为三亦非丈夫之髺发免皆去冠妇人之髽不皆
  去笄上篇云妇人髽于室是时未成服去笄而髽
  以对丈夫髺发免而言也丧服经云布总箭笄髽
  哀三年笄髽并言明著笄亦复著髽矣是则男女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8b 页 WYG0111-0373b.png
  之别也丈夫而云髽者散文通也丧服四制云秃
  者不髽是亦兼男女言也注云互文是不辞变免
  言髽者以是时斩衰者当髺发齐衰以下乃著免
  言免不得兼髺发言髽则得兼髺发免也髽得兼
  髺发免者以其亦有麻与布之异也不言妇人者
  丈夫如此则妇人之变可知斩衰者麻髽齐衰以
  下皆布髽矣带麻带布带也散带垂者小敛时之
  变服三日成服已绞带矣至是复散其带之垂者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9a 页 WYG0111-0373c.png
  犹成服以后已著丧冠而至是复髽也此唯谓大
  功以上耳若小功以下则否矣上篇云妇人之带
  牡麻绖结本则妇人之带初时亦不散垂此虽不
  言不嫌与丈夫同也
妇人不哭主人拜宾入即位袒
 注曰此不蒙如初者以男子入门不哭也不哭者将
 有事止欢嚣也
 郝氏曰妇人在内男子未入故不哭主人门外拜宾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9b 页 WYG0111-0373d.png
 入即位于堂下
商祝免袒执功布入升自西阶尽阶不升堂声三启三
命哭
 注曰功布灰治之布也执之以接神为有所拂仿也
 声三三有声存神也启三三言启告神也旧说以为
 声噫兴也
 疏曰拂仿犹言拂拭
 敖氏曰商祝公有司也其为士但当吊服加麻此时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10a 页 WYG0111-0374a.png
 有事于柩故复为之袒免
 郝氏曰商祝立于阶上殡前作声者三如警使闻也
 叩涂者三击使开也乃命主人男女以下哭
烛入
 注曰照彻与启肂者
 疏曰一烛入室中照彻奠一烛于堂照开殡肂也
祝降与夏祝交于阶下取铭置于重
 注曰祝降者祝彻宿奠降也与夏祝交事相接也夏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10b 页 WYG0111-0374b.png
 祝取铭置于重为启肂迁之吉事交相左凶事交相
 右
 疏曰祝不言商夏则周祝也此所彻宿奠即下云重
 先奠从者是也
 敖氏曰祝降者周祝取铭而降也不言其升故以降
 见之夏祝与执事者升取宿奠也祝取铭置于重为
 启肂迁之取铭在前置于重在后乃合而言之文顺
 耳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11a 页 WYG0111-0374c.png
 郝氏曰奠(奠当是商/字之讹)祝以烛入照彻宿奠降而夏祝
 升取殡前铭旌置庭下重上二祝往来相交
 张氏曰烛入室时祝从而入彻宿奠彻奠者降至阶
 下夏祝升取铭亦至阶下故曰交降阶者近东升阶
 者近西是交相右也
  世佐案祝即商祝也降启毕而降也下文尚有拂
  柩诸事乃即降者辟取铭者也其降也当帅举殡
  者复升矣取铭置于重者夏祝也初设重之时夏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11b 页 WYG0111-0374d.png
  祝取铭置于重则此可知矣下云奠从则彻宿奠
  当在此时不言者文不具也旧解多舛误谨正之
踊无算
 注曰主人也
商祝拂柩用功布幠用夷衾
 注曰拂去尘也幠覆之为其形露
 疏曰夷衾于后无彻文当随柩入圹矣(从集说/节本)
 敖氏曰夷衾即小敛后覆尸者也以其事相类故复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12a 页 WYG0111-0375a.png
 用之
  世佐案此不见举殡者升之节亦文不具
    右启
迁于祖用轴
 注曰迁徙也徙于祖朝祖庙也檀弓曰殷朝而殡于
 祖周朝而遂葬盖象平生时将出必辞尊者轴輁轴
 也轴状如转辚刻两头为轵輁状如长床穿桯前后
 著金而关轴焉大夫诸侯以上有四周谓之輴天子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12b 页 WYG0111-0375b.png
 画之以龙
 疏曰辚轮也以轴头为轵刻轴使两头细穿入輁之
 两髀前后二者皆然輁既如床则有先后两畔之木
 状如床髀厚大为之两畔为孔著金钏于中前后两
 畔皆然然后关轴于其中言桯者以其厚大可以容
 轴也(从杨氏/图节木)
 敖氏曰必迁于祖者以其昭穆同后又当祔之于此
 故也檀弓曰丧之朝也顺死者之孝心也其哀离其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13a 页 WYG0111-0375c.png
 室也故至于祖考之庙而后行
重先奠从烛从柩从烛从主人从
 注曰行之序也主人从者丈夫由右妇人由左以服
 之亲疏为先后各从其昭穆男宾在前女宾在后
 敖氏曰主人从众主人以下从妇人从女宾从男宾
 在后女宾以上其行皆以服之亲疏为序服同乃以
 长幼也经但言主人从者以其馀皆从可知也葬而
 从柩之序亦然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13b 页 WYG0111-0375d.png
 郝氏曰奠即室中先夕之奠烛即前二烛
 姜氏曰注所谓以服之亲疏为先后者即文王世子
 以丧服之精粗为序也而各从其昭穆者又序其尊
 卑也且如齐衰则首世叔父次兄弟次兄弟之子馀
 类推之可见
升自西阶
 注曰柩也犹用子道不由阼也
 疏曰曲礼云为人子者升降不由阼阶今以柩朝祖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14a 页 WYG0111-0376a.png
 故用子道不由阼也
 敖氏曰升自西阶神之也凡柩归自外而入庙者既
 小敛则升自阼阶未忍异于生也既大敛则升自西
 阶此亦入庙耳故其礼与大敛而入者同
奠俟于下东面北上
 注曰俟正柩也
 敖氏曰北上则巾席在后也记曰巾席从而降
主人从升妇人升东面众主人东即位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14b 页 WYG0111-0376b.png
 注曰东方之位
 敖氏曰妇人东面当负序以辟奠者之往来东即位
 者乃众主人也脱一主字耳以记考之可见此时堂
 下之位亦如朝夕哭不皆在东方
 郝氏曰主人从升亦自西阶升妇人主妇及众妇人
 也众人众主人也皆不升堂即东阶下西向之位
 张氏监本正误云众主人东即位脱主字
正柩于两楹间用侇床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15a 页 WYG0111-0376c.png
 注曰两楹间象乡户牖也是时柩北首
 疏曰户牖之间宾客之位亦是人君受臣子朝事之
 处父母神之所在故于两楹之间北面乡之
 敖氏曰此正柩于堂正与小敛之后尸夷于堂者相
 类故仍用其床两楹间东西节也其于楹间为少北
 郝氏曰南向居中曰正尸北首示朝祖也
主人柩东西面置重如初
 注曰如殡宫时也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15b 页 WYG0111-0376d.png
 疏曰亦如上篇三分庭一在南而置之(从句读/节本)
席升设于柩西奠设如初巾之升降自西阶
 注曰席设于柩之西直柩之西当西阶也从奠设如
 初东面也不统于柩神不西面也不设柩东东非神
 位也巾之者为禦当风尘
 疏曰殡宫朝夕奠设于室中者从柩而来还据室中
 东面设之于席前也檀弓云丧不剥奠也与祭肉也
 与据小敛大敛之等有牲肉故不裸露巾之此虽无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16a 页 WYG0111-0377a.png
 祭肉为在堂风尘故巾之异于朝夕在室者也
 敖氏曰席设于柩西亦差近于柩奠设于席前亦当
 柩少北柩北首西乃右也于此奠焉与奠于尸右之
 意同不统于柩奠宜统于席也不去席者先己用席
 则不变之且尸柩之奠亦宜异也
 郝氏曰不奠于柩东鬼神尚西也柩在殡奠亦于室
 西与始死奠尸东异始死生事之既殡神事之凡祭
 室事皆西也升降自西阶奠者升降也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16b 页 WYG0111-0377b.png
主人踊无算降拜宾即位踊袭主妇及亲者由足西面
 注曰设奠时妇人皆室户西南面奠毕乃得东面亲
 者西面堂上迫疏者可以居房中
 疏曰主人从殡宫中降拜宾入即位袒至此乃袭袭
 者先即位踊踊讫乃袭绖于序东案下记云将载柩
 祝及执事举奠户西南面东上则知此设之时妇人
 辟之之户西南面待设奠讫乃由柩足乡柩东西面
 不即乡柩东西面者以主人在柩东待设奠讫主人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17a 页 WYG0111-0377c.png
 降拜宾妇人乃得东也
 敖氏曰主人即柩东之位则踊既奠乃降也即位亦
 在阼阶下袭亦在序东妇人由足出于柩南也西面
 于阼阶上亦南上若有南面者则东上
 郝氏曰由足柩北首以南为足
荐车直东荣北辀
 注曰荐进也进车者象生时将行陈驾也今时谓之
 魂车辀辕也车当东荣东陈西上于中庭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17b 页 WYG0111-0377d.png
 疏曰荐车者以明旦将行故豫陈车云西上者先陈
 乘车次道车次槁车也既当东荣而云中庭者据南
 北之中庭不据东面为中庭也
 敖氏曰此即遣车也北辀者以柩北首故尔乘车之
 前一木当中而曲縳衡以驾马者谓之辀大车之前
 二木在旁而直縳轭以驾牛者谓之辕
 郝氏曰辀车辕上曲如舟北辀辀向堂也
质明灭烛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18a 页 WYG0111-0378a.png
 注曰质正也
 敖氏曰烛堂之上下者
彻者升自阼阶降自西阶
 注曰彻者辟新奠不设序西南已再设为亵
 疏曰新奠迁祖之奠将设新故彻去从奠以辟之其
 再设者启殡前夕时一设至此朝庙又设是再设也
乃奠如初升降自西阶
 注曰为迁祖奠也奠升不由阼阶柩北首辟其足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18b 页 WYG0111-0378b.png
 疏曰奠夙兴所陈三鼎及东方之馔如初者亦于柩
 西当阶之上东西席前奠之辟足者以其来往不可
 由首又饮食之事不可亵之由足故升自西阶也
 敖氏曰此奠亦惟以脯醢醴酒
主人要节而踊
 注曰节升降
 疏曰奠升时主人踊降时妇人踊由重南主人踊也
 敖氏曰节谓彻者奠者之升降与奠者由重南东时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19a 页 WYG0111-0378c.png
 也要节而踊丈夫妇人皆然如其在殡宫之仪也惟
 言主人亦文省
荐马缨三就入门北面交辔圉人夹牵之
 注曰驾车之马每车二疋缨今马鞅也就成也诸侯
 之臣饰缨以三色而三成此三色者盖绦丝也其著
 之如罽然天子之臣如其命数王之革路绦缨圉人
 养马者在左右曰夹既奠乃荐马者为其践污庙中
 也凡入门三分庭一在南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19b 页 WYG0111-0378d.png
 疏曰三色朱白苍也巾车注云王路之樊及缨皆以
 五采罽饰之此则三采丝为绦饰之但著之则同故
 云如罽然也王革路不用罽而用绦为缨与此同故
 引之既奠乃荐马对荐车在奠上云凡入门三分庭
 一在南者庭分为三分一分在北则继堂而言一分
 在南则继门而言此既继门故云三分庭一在南又
 不言门左门右则当门之北矣
 敖氏曰三就采三匝也惟言入门则是但没霤耳每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20a 页 WYG0111-0379a.png
 马两辔交辔而夹牵之谓左人牵右辔右人牵左辔
 也马有缨而无樊盖臣礼也春秋传仲叔于奚请繁
 缨以朝孔子非之
 郝氏曰既奠荐遣车之马礼士车二马缨马项下繁
 缨三就以三采缠三匝马入庙门北面以两内辔交
 结两圉人左右各持外辔夹牵之
 姜氏曰马颈革曰鞅以其当膺樊饰故又谓之樊缨
 注训缨为马鞅此也但案春秋传拔剑断鞅又晋有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20b 页 WYG0111-0379b.png
 士鞅鞅名非起于汉盖汉亦谓之鞅耳
  世佐案马驾遣车之马也若柩车则以人不以马
  杂记所谓乘人是也
御者执策立于马后哭成踊右还出
 注曰主人于是乃哭踊者荐车之礼成于荐马
 疏曰主人哭踊讫马则右还而出右者亦取便故也
 敖氏曰哭成踊圉人与御者也杂记曰荐马者哭踊
 右还者西上也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21a 页 WYG0111-0379c.png
 郝氏曰哭成踊主人以下也荐车不言哭马言哭者
 方奠车入未成荐既奠马入并荐乃哭成礼非既荐
 车别荐马也车停庙中马右还出
  世佐案敖说误其解杂记亦误杂记云荐马者哭
  踊出谓荐马者俟主人哭踊讫乃出也
    右朝祖
 黄氏曰案本经记有朝祢一节礼毕乃适祖今经文
 但言朝祖注云上士祖祢异庙下士祖祢共庙专言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21b 页 WYG0111-0379d.png
 祖者共庙则举祖以包祢兼言祢者异庙则先祢而
 后祖经言下士记言上士文有祥略盖互见耳
 杨氏曰丧奠之礼有三变始死奠于尸东小敛奠亦
 如之既殡奠于奥神席东面大敛奠朝夕奠朔月奠
 亦如之启殡之后席升设于柩西奠设如初如初云
 者如前日室中神席东面也自是朝祖奠降奠还柩
 奠遣奠皆如之
宾出主人送于门外有司请祖期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22a 页 WYG0111-0380a.png
 注曰亦因在外位请之当以告宾每事毕辄出将行
 而饮酒曰祖祖始也
 敖氏曰送亦拜之门庙门也 案注每上更当有一
 宾字
 郝氏曰始出祭行曰祖凡祖以先夕柩明日行即朝
 庙之夕设祖奠象生时出祖也
曰日侧
 注曰侧昳也谓将过中之时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22b 页 WYG0111-0380b.png
 敖氏曰不用日中者辟殷人所尚也檀弓曰殷人尚
 白大事敛用日中有司既得祖期不言告宾者于请
 启期已见之故略于此下经请葬期亦然
 张氏曰主人应有司之辞
    右请祖期
主人入袒乃载踊无算卒束袭
 注曰袒为载变也乃举柩郤下而载之束束棺于柩
 车宾出遂匠纳车于阶间谓此车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23a 页 WYG0111-0380c.png
 疏曰郤犹却也乡柩在堂北首今郤下以足乡前下
 堂载于车故谓之郤也丧大记云君盖用漆三祍三
 束檀弓云棺束缩二横三彼是棺束此经先云载下
 乃云卒束则束非棺束是载柩讫乃以物束棺使与
 柩车相持不动也
 敖氏曰主人入袒当在阼阶下既载则在柩东柩东
 之位亦当柩少北
降奠当前束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23b 页 WYG0111-0380d.png
 注曰下迁祖之奠也当前束犹当尸腢也亦在柩车
 西束有前后也
 疏曰未束以前其奠使人执之待束讫乃降奠之当
 束也
 郝氏曰当柩车西之前束柩北首奠当尸右肩也
商祝饰柩一池纽前赪后缁齐三采无贝
 注曰饰柩为设墙柳也巾奠乃墙谓此也墙有布帷
 柳有布荒池者象宫室之承霤以竹为之状如小车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24a 页 WYG0111-0381a.png
 笭衣以青布一池县于柳前士不揄绞纽所以联帷
 荒前赤后黑因以为饰左右面各有前后齐居柳之
 中央若今小车盖上蕤矣以三采缯为之上朱中
 下苍著以絮元士以上有贝
 疏曰此并饰车之事两畔竖軨子以帷绕之上以荒
 一池县于前面荒之瓜端荒上于中央加齐也在旁
 曰帷在上曰荒荒蒙也对言则惟为墙象宫室有墙
 壁柳之言聚诸饰之所聚总而言之巾奠乃墙及檀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24b 页 WYG0111-0381b.png
 弓周人墙置翣是墙中兼柳缝人衣翣柳之材是柳
 中兼墙士一池用竹而覆之无水可承也揄鹞也绞
 苍黄色人君于苍黄色缯上画鹞雉之形县于池下
 一名振容大夫士无之左右面谓帷也齐若人之脐
 亦居身之中央缝合采缯为之以絮著之使高形如
 瓜分然缀贝落其上及旁诸侯之士无贝也(从杨氏/图节本)
 聂氏曰柳车名有四殡谓之輤车葬谓之柳车以其
 迫地而行则曰蜃车以其无輤则曰轸车案周礼缝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25a 页 WYG0111-0381c.png
 人掌缝棺饰衣翣柳之材后郑以必先缠衣其材乃
 以张饰也柳之言聚也谓诸饰所聚也又上注云孝
 子既启见棺犹见亲之身既载饰而行遂以葬若存
 时居于帷幕而加文绣其帷荒画火龙等是加文绣
 也其生时帷幕则无此画饰故云加也今柩入圹还
 以帷荒等加于柩上同葬之故云遂葬丧大记曰饰
 棺君龙帷三池振容黼荒火三列黻二列素锦褚加
 帷荒纁纽六齐五采五贝鱼跃拂池君纁戴六纁披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25b 页 WYG0111-0381d.png
 六此诸侯礼也汉礼器制度饰棺天子龙火黼黻皆
 五列又丧大记注云荒蒙也在旁曰帷在上曰荒然
 则荒柳车上覆谓鳖甲也天子之荒缘荒边画龙又
 画云气次画白黑之黼文又画火形如半环又画两
 己相背之黻文于其间素锦白锦也褚即屋也于荒
 下又用白锦为屋以葬车在道象宫室也褚外乃加
 帷荒帷是边墙荒是上盖褚覆竟而加帷荒于褚外
 也池者织竹为之状如小车笭衣以青布挂著于柳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26a 页 WYG0111-0382a.png
 上荒之瓜端象平生宫室承霤然天子四注屋四面
 各有承霤今池亦四而象之也诸侯屋虽四注而柳
 降一池阙于后故三池振容者振动也容容饰也谓
 以绞缯为之长丈馀如幡其上画青质五采之揄翟
 又悬铜鱼于池下车动为容饰鱼跃拂池也纁纽六
 者以上盖与边墙相离故又以纁帛为纽连之相著
 傍各三凡共用六纽也齐者谓在荒之上当柳之中
 央形圜如车盖上蕤矣(盖之中央故举以为说/汉时小车盖上有三采)以其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26b 页 WYG0111-0382b.png
 当中如人之脐故谓之齐高三尺径二尺馀又案既
 夕礼注云以三采缯为之上朱中白下苍著以絮则
 人君以五采缯为之亦著以絮苍下有黄玄二色则
 五等相次故云齐五采也五贝者又连贝为五行交
 络齐上纁戴六纁披六者戴披俱用纁帛为之戴值
 也于车舆两厢各竖三只軨子各当棺束用此纁戴
 贯棺束之皮纽出两头皆绊结其軨子各使相值坚
 固方用纁披于棺上横络过各贯穿戴之连结棺束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27a 页 WYG0111-0382c.png
 者乃于戴馀投出之于外使人持制之又棺横束有
 三每束有二纽各屈皮为之三束两旁共有六纽故
 有六戴六披也持披者若车登高则前引以防轩车
 适下则后引以防翻车欹左则引右欹右则引左使
 车不倾覆也案阮氏图云柳车四轮一辕车长丈二
 尺广四尺高五尺周礼谓之蜃车故遂师云大丧使
 帅其属以幄帟先及蜃车之役注云幄帟先者为于
 葬窆之间先张神座蜃车柩辂也柩辂载柳四轮迫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27b 页 WYG0111-0382d.png
 地而行有似于蜃因取名焉又郑注既夕礼记云其
 车之舆状如床中央有辕前后出设前后辂舆上有
 四周下则前后有轴以辁为轮许慎说有辐曰轮无
 辐曰辁孔窦义云观此注其舆与輴车同亦一辕为
 之设前后辂者正经唯云前辂言前以对后明有后
 辂也此辂谓以木縳于柩车辕上属引而挽之故名
 此辕縳为辂也舆上有四周者此亦与輴车同云下
 则前后有轴以辁为轮此与輴车异也以其輴无轮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28a 页 WYG0111-0383a.png
 直有转辚此则有辁轮而无辐
 郝氏曰墙柳即今棺罩详丧大记一池士礼也丧大
 记云士纁纽二缁纽二赪即纁前轻南方火色后缁
 北方水色大夫以上加贝丧大记云君齐五采五贝
 大夫三采三贝士三采一贝此无贝说异
 张氏曰饰柩在旁为墙墙有帷在上为柳柳有荒墙
 柳自其縳木为格者而言帷荒自其张于外者而言
 池象承霤即檐也纽垂于四隅齐者柳之项结也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28b 页 WYG0111-0383b.png
设披
 注曰披络(络刋本多误作辂/今从集说改正)柳棺上贯结于戴人居
 旁牵之以备倾亏丧大记曰士戴前纁后缁二披用
 纁今文披皆为藩
 疏曰戴两头皆结于柳材又以披在棺上络过然后
 贯穿戴之连系棺束者乃结于戴馀披出之于外使
 人持之一畔有二为前后披人君则三披各三人持
 之引丧大记者證披连戴而施之也云二披用纁者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29a 页 WYG0111-0383c.png
 与戴所用异大夫与人君则戴与披用物同故丧大
 记云君纁戴六纁披六大夫戴前纁后玄披亦如之
 是其用物同也
 郝氏曰披以帛系棺两旁束上使人持之外连綍引
 柩内制棺使不披侧也
 张氏曰以帛系棺纽著柳骨谓之戴又以帛系戴而
 出其馀于帷外使人牵之谓之披
属引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29b 页 WYG0111-0383d.png
 注曰属犹著也引所以引柩车在轴輴曰绋古者人
 引柩春秋传曰坐引而哭之三
 疏曰引谓绋绳属著于柩车云在轴輴曰绋者士朝
 庙时用轴大夫已上用輴故并言之言绋见绳体言
 引见用力故郑注周礼亦云在车曰绋行道曰引
 敖氏曰引柩车之索也属之于车络云引者以用名
 之凡引天子用六诸侯四大夫士二
    右载柩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30a 页 WYG0111-0384a.png
陈明器于乘车之西
 注曰明器藏器也檀弓曰其曰明器神明之也言神
 明者异于生器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斲琴瑟
 张而不平竽笙备而不和有钟磬而无簨虡陈器于
 乘车之西则重之北也
 疏曰自筲以下皆是藏器檀弓注成犹善也味当作
 沬靧也
 郝氏曰送葬之器曰明器明其为器耳不必任用也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30b 页 WYG0111-0384b.png
 乘车即前所荐车直东荣者
折横覆之
 注曰折犹𢈧也方凿连木为之盖如床而缩者三横
 者五无箦窆事毕加之圹上以承抗席横陈之者为
 苞筲以下䋫于其北便也覆之见善面也
 疏曰折加于圹上时南北长东西短今经云横明知
 其长者东西陈之言覆之见善面则折加于圹时拟
 乡上看之为面故善者乡下今陈之取乡下看之故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31a 页 WYG0111-0384c.png
 反覆善面乡上也以其窆毕加之于圹上所以承抗
 席若𢈧藏物然故云折犹𢈧也缩三横五亦约茵与
 抗木但于圹口承抗席宜大于茵与抗木也缩三横
 五以当箦处故无箦
 敖氏曰陈折云横盖象其在圹也后言横者缩者皆
 放此自抗木至茵亦后用者先陈此折之用在抗木
 之前乃首陈之者以其差重大于抗木故特异之与
 郝氏曰圹上木曰折形同圹口长故横设容苞筲等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31b 页 WYG0111-0384d.png
 器于北也覆反也仰置之
抗木横三缩二
 注曰抗禦也所以禦止土者其横与缩各足掩圹
 疏曰明器由羡道入圹口唯以下棺大小容柩而已
 今抗木亦足掩圹口也
加抗席三
 注曰席所以禦尘
 疏曰席加于木茵加于席后陈者先用也抗木在上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32a 页 WYG0111-0385a.png
 故云禦土抗席在下隔抗木故云禦尘
 敖氏曰此席在茵与抗木缩者之间是亦缩也不言
 者亦文省耳每席之长亦与圹齐用三则广足以掩
 之矣用时云覆是此陈时却也
加茵用疏布缁剪有幅亦缩二横三
 注曰茵所以藉棺者剪浅也幅缘之亦者亦抗木也
 及其用之木三在上茵二在下象天三合地二人藏
 其中焉今文剪作浅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32b 页 WYG0111-0385b.png
 疏曰染浅缁之色用一幅为之缝合两边幅为袋不
 去边幅故云有幅更以物缘之使牢因为饰抗木举
 盖横缩先后据陈列之时郑据入圹而言其用云木
 三茵二亦互举耳
 敖氏曰剪与有幅皆未详或曰有幅谓缭缝之而不
 削幅也未知是否茵与抗木其陈之用之横缩之次
 各不类盖贵相变也
 郝氏曰茵褥也著以茅秀藉柩圹底者粗布为囊浅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33a 页 WYG0111-0385c.png
 黑色剪浅通囊五布皆有边幅用全幅也亦如抗木
 直二横三陈于席上以上皆窆具也
 张氏曰茵设圹中先布横三乃布缩二厝柩后施抗
 圹上先用缩二乃用横三注云木三在上茵二在下
 据既设后人所见而言也其实抗茵皆三者在外二
 者在内如浑天家地之上下周匝皆有天也故疏云
 木与茵皆有天三合地二
器西南上綪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33b 页 WYG0111-0385d.png
 注曰器目言之也陈明器以西行南端为上綪屈也
 不容则屈而反之
 敖氏曰器自苞而下者也均其多寡分为数列以要
 方也其前列始于茵北之西以次而綪焉其后列不
 过于茵北之东可知矣器主于入圹故南上
 郝氏曰器即明器亦陈车西自南而北复自北屈而
 南綪屈也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34a 页 WYG0111-0386a.png
 注曰茵在抗木上陈器次而北也
 敖氏曰茵之下有抗席抗木惟言茵者指其可见者
 言也
 郝氏曰茵即抗席上之茵器接茵北故复举之
 张氏曰愚意茵字当连上綪字为句言陈器当从茵
 屈转而北也不然前已详茵岂合重举
  世佐案重举茵者上详其制及设法此则言陈器
  之序自茵始盖居诸器之最西南也抗席抗木在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34b 页 WYG0111-0386b.png
  茵下举茵足以包之敖云指其可见者言是也张
  氏不达斯意而谓茵字当连上綪字为句误矣
苞二
 注曰所以里奠羊豕之肉(张氏曰奠/谓遣奠)
 郝氏曰苞苇囊以包牲肉入圹用二羊豕各一
筲三黍稷麦
 注曰筲畚种类也其容盖与簋同一觳也
 疏曰筲以菅草为之畚器所以盛种此筲与畚同类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35a 页 WYG0111-0386c.png
 也故举以相况四升曰豆豆实三而成觳觳受斗二
 升
 郝氏曰筲饭箕竹器送葬用草为之
瓮三醯醢屑幂用疏布
 注曰瓮瓦器其容亦盖一觳屑姜桂之屑也内则曰
 屑桂与姜幂覆也
 敖氏曰疏布六升以上至四升者也
甒二醴酒幂用功布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35b 页 WYG0111-0386d.png
 注曰甒亦瓦器
 聂氏曰甒容受宜与瓮同中宽下直不锐平底其瓮
 下锐与甒为异
 郝氏曰醯醢醴酒湿物皆用幂
皆木桁久之
 注曰桁所以𢈧苞筲瓮甒也久当为灸灸谓以盖案
 塞其口每器异桁
 疏曰云皆则自苞筲以下皆塞之置于木桁也瓮甒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36a 页 WYG0111-0387a.png
 泾物非直久塞其口又加幂覆之
 聂氏曰阮氏梁正等图云桁制若今之几狭而长以
 承藏具
 敖氏曰皆以桁久之也久说见上篇
 郝氏曰木桁木为架以阁苞筲瓮甒等久灸通以上
 食器也
用器弓矢耒耜两敦两杅槃匜匜实于槃中南流
 注曰此皆常用之器也杅盛汤浆槃匜盥器也流匜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36b 页 WYG0111-0387b.png
 口也
 疏曰弓矢兵器耒耜农器敦杅食器槃匜洗浴之器
 皆象生时而藏之也
 敖氏曰耒耜田器也耜以起土耒其柄也此有爵矣
 乃以耒耜为用器为其有圭田故也孟子曰卿以下
 必有圭田圭田者主人所亲耕以共祭祀之齍盛者
 也
无祭器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37a 页 WYG0111-0387c.png
 注曰士礼略也大夫以上兼用鬼器人器也
 疏曰檀弓云宋襄公葬其夫人醯醢百瓮曾子曰既
 曰明器矣而又实之注云言名之为明器而与祭器
 皆实之是乱鬼器与人器以此而言则明器鬼器也
 祭器人器也士礼略无祭器有明器而实之大夫以
 上尊者备故两有若两有则实祭器不实明器宋襄
 公既两有而并实之故曾子非之
 张子曰明器而兼用祭器周之末礼也周礼唯言廞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37b 页 WYG0111-0387d.png
 郝氏曰士无祭田故生无祭器明器亦无祭器
  世佐案明器皆所以资鬼用也鬼无所祭安用祭
  器为经嫌明器取备物或并用之故发其例于此
  耳非言无则有有者之谓也注谓大夫以上则有
  之似错会经意矣或曰祭器乃生人所用以祭此
  葬者故檀弓以人器目之然上下文所陈皆鬼器
  独以此为人器亦未安若曰士生无祭器则特牲
  礼所陈豆笾铏敦之属独非祭器乎其说亦不可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38a 页 WYG0111-0388a.png
  通也
有燕乐器可也
 注曰与宾客燕饮用乐之器也
 疏曰燕乐器琴瑟笙磬之属言可者许其得用也(从/姜)
 (氏节/本)
 敖氏曰檀弓曰琴瑟张而不平竽笙备而不和有钟
 磬而无簨虡其此之谓与云可亦不必其用之也
役器甲胄干笮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38b 页 WYG0111-0388b.png
 注曰此皆师役之器甲铠胄兜鍪干楯笮矢箙
 疏曰上下役用之器皆粗沽为之
 敖氏曰笮不属用器乃属役器岂以有师役方用之
 乎
燕器杖笠翣
 注曰燕居安体之器也笠竹𥱀盖也翣扇
 疏曰杖者所以扶身笠者所以禦暑翣者所以招凉
 而在燕居用之故云燕器𥱀竹青皮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39a 页 WYG0111-0388c.png
    右陈明器(张氏曰载柩陈器二/事毕则日及侧矣)
 郝氏曰明器之设古人事死如生之意然多藏诲盗
 为死者累古礼有不如今者此类是也
  世佐案下记云弓矢之新沽功谓其粗恶而不堪
  用也弓矢如此他器可知盖古人之虑远矣备物
  以尽仁孝之心沽功以绝觊觎之念要使其中无
  可欲而已曾谓制礼者不如张释之哉
彻奠巾席俟于西方主人要节而踊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39b 页 WYG0111-0388d.png
 注曰巾席俟于西方祖奠将用焉要节者来象升丈
 夫踊去象降妇人踊彻者由明器北西面既彻由重
 南东不设于序西南者非宿奠也宿奠必设者为神
 冯依之久也
 敖氏曰彻者由东方当栈之南折而西至栈之西南
 折而北东面而彻奠既彻至西方折而南乃由重南
 东也要节者东方西乡时丈夫踊西方南乡时妇人
 踊由重南东时丈夫踊也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40a 页 WYG0111-0389a.png
 张氏曰此所彻迁祖之奠为将旋柩乡外更设祖奠
 故迁之巾席即所彻奠之巾席俟者奠已东去而巾
 席犹执以俟也注象升象降者此奠在庭彻者无升
 降之事止有往来主人以其往来为踊节与彻室中
 之奠升阶降阶者同故云象也
  世佐案此主人亦兼丈夫妇人而言

 注曰为将祖变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40b 页 WYG0111-0389b.png
商祝御柩
 注曰亦执功布居前为还柩车为节
 疏曰居柩车之前却行诏倾亏使执披其知其节度
 郝氏曰柩已在阶间车上北首商祝今御柩车转首
 西向示将出
乃祖
 注曰还柩乡外为行始
 疏曰祖始也为行始去载处而已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41a 页 WYG0111-0389c.png
 郝氏曰乃设祖奠象行者出祖也踊袭以下祖奠之
 仪
 张氏曰还柩车使辕乡外也
  世佐案此目下事也下乃详言其仪耳注说非是
  郝直以祖为设祖奠亦未尽善
踊袭少南当前束
 注曰主人也柩还则当前束南
 疏曰前袒为祖变今既祖讫故踊而袭车未还之时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41b 页 WYG0111-0389d.png
 当前束近北今还车则当前束少南
 敖氏曰不言主人者可知也此踊袭皆于故位既则
 少南也
 郝氏曰主人立柩东少南避妇人也
妇人降即位于阶间
 注曰为柩将去有时也位东上
 疏曰云位东上者以堂上时妇人在阼阶西面统于
 堂下男子今柩车南还男子亦在车东故妇人降亦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42a 页 WYG0111-0390a.png
 东上统于男子也妇人不乡车西者以车西有祖奠
 故辟之在车后
 张氏曰妇人在车后南面故注云东上
祖还车不还器
 注曰祖有行渐车亦宜乡外也器之陈自己(已集说/作若)
 南上
 敖氏曰不还器者以陈之之时西面上已见行意也
 必云不还器者嫌车与重皆还此亦宜如之也祖似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42b 页 WYG0111-0390b.png
 衍文经无此例
 张氏曰车前所荐之乘车道车槁车也陈器本自南
 上不须更还也
  世佐案此祖字当从敖氏作衍文传写者盖以下
  记有祖还车不易位之文而衍耳
祝取铭置于茵
 注曰重不藏故于此移铭加于茵上
 疏曰初死为铭置于重启殡至祖庙皆然今将行重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43a 页 WYG0111-0390c.png
 拟埋于庙门左首是入圹之物铭亦入圹之物故置
 于茵也
 敖氏曰铭之在重其面外乡正与重之乡背异故将
 还重则彻之
二人还重左还
 注曰重与车马还相反由便也
 疏曰车马右还乡门为便重面北人在其南左还为
 便是相反由便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43b 页 WYG0111-0390d.png
 敖氏曰车马西上宜右还重一而已宜左还皆由便
 也二人还之则凡举之亦二人矣重之向背不必与
 柩同但因还柩之节而并还之也
布席乃奠如初主人要节而踊
 注曰车己祖可以为之奠也是之谓祖奠
 疏曰祖奠既与迁祖奠同车西人皆从车西来则此
 要节而踊一与迁祖奠同
 杨氏曰要节而踊者来由重北而西降(降当/作出)由重南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44a 页 WYG0111-0391a.png
 而东来象升丈夫踊出象降妇人踊所谓要节也
 敖氏曰记曰祝馔祖奠于主人之南当前辂北上巾
 之谓此时与如记所云则是布席于柩东少南东面
 而奠于其东也柩已南首故奠于此亦奠于尸东之
 意也布席于柩西则北上柩东则南上与初大敛时
 举鼎以下之仪也是虽所奠异处而面位则同故以
 如初蒙之奠者之来由东方当前辂而西既奠则由
 柩北而西亦由重南而东反于其位矣要节而踊谓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44b 页 WYG0111-0391b.png
 奠者于东方西乡时丈夫踊西方南乡时妇人踊由
 重南东丈夫踊也
  世佐案亦记馔于主人之南则其在柩东也明矣
  旧说在车西非是主人亦兼丈夫妇人言也
荐马如初
 注曰柩动车还宜新之也
  世佐案如初谓自入门北面至右还出之仪也
    右祖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45a 页 WYG0111-0391c.png
宾出主人送有司请葬期
 注曰亦因在外位时
  世佐案此不见主人对辞亦文略
入复位
 注曰主人也自死至于殡自启至于葬主人及兄弟
 恒在内位
 疏曰自死至于殡在内位据在殡宫中自启至于葬
 在内位据在祖庙中又曰始死未小敛以前位在尸
仪礼集编 卷二十九 第 45b 页 WYG0111-0391d.png
 东小敛后位在阼阶下若自启之后在庙位亦在阼
 阶下也
 敖氏曰复柩东之位
 张氏曰主人既以葬期命有司而遂入
    右请葬期
 
 
 仪礼集编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