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仪礼集编 卷十三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1a 页 WYG0110-047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仪礼集编卷十三
          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
大射仪第七之一
 郑目录云名曰大射者诸侯将有祭祀之事与其群
 臣射以观其礼数中者得与于祭不数中者不得与
 于祭射仪于五礼属嘉礼
 敖氏曰诸侯与其群臣饮酒而习射之礼也言大射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0110-0470b.png
 者别于宾射燕射也
 郝氏曰大射诸侯与其臣燕而射也凡天子之事称
 大诸侯称大非古也不曰礼曰仪射主仪也射者争
 之器行之以揖让故贵仪子云射者何以射何以听
 循声而发发而不失正唯贤者乎射有仪所以难也
 记云天子将祭先习射中多者得与于祭夫射中而
 不失仪承大祭可也郑谓大射专为祭行不尽然也
  世佐案射义云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又云诸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0110-0471a.png
  侯君臣尽志于射以习礼乐此篇所陈是也盖古
  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即有虞氏侯以明
  之之遗法贡士之取舍诸侯之黜陟皆系焉故诸
  侯与其臣相与尽志于此以求安誉而免流亡也
  将祭而择士习之于泽试之于射宫惟天子之制
  则然篇内无择士之意郑乃引射义所言天子之
  制以释之误矣亦曰大射者别于乡射也乡大夫
  与其民习射于乡学谓之乡射诸侯与其臣习射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0110-0471b.png
  于大学谓之大射其与宾射燕射异者彼是因宾
  燕而射射否唯欲主于序欢情也此则为射而燕
  主于习礼乐也不曰礼而曰仪以其威仪之法比
  乡射尤详也
大射之仪
 敖氏曰他篇于此言礼是乃言仪者以其仪多于他
 篇故特显之礼者揔名义则其节文也
君有命戒射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0110-0471c.png
 注曰将有祭祀之事当射宰告于君君乃命之言君
 有命政教宜由尊者
  世佐案考工记云张皮侯而栖鹄则春以功然则
  王大射以春矣(用林氏/希逸说)诸侯大射之时未闻注云
  将有祭祀之事非也
宰戒百官有事于射者
 注曰宰于天子冢宰治官卿也作大事则掌以君命
 戒于百官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0110-0471d.png
 疏曰周礼大宰职云掌百官之誓戒故郑以天子冢
 宰言之其寔诸侯无冢宰立司徒以兼之也
射人戒诸公卿大夫射司士戒士射与赞者
 注曰射人掌以射法治射仪司士掌国中之士治凡
 其戒命皆司马之属也殊戒公卿大夫与士辨贵贱
 也赞佐也谓士佐执事不射者
 疏曰上文宰官尊总戒此射人司士色别重戒之
    右戒群臣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0110-0472a.png
  世佐案此皆射前旬有一日之事
前射三日宰夫戒宰及司马射人
 注曰宰夫冢宰之属掌百官之徵令者司马于天子
 政官之卿凡大射则合其六耦
 郝氏曰宰夫即燕主人宰膳宰宰夫之属掌治官馔
 故宰夫戒之司马射人皆掌射事
 张氏曰前者宰已戒百官至此宰夫又以射期将至
 来告于宰上下交饬也又及司马者此日量道张侯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0110-0472b.png
 司马职也
  世佐案复戒此三官者以宰是百官之长司马射
  人皆于射有职守故也六卿分职故司马言及射
  人不言及者以其即司马之属也郝以宰为膳宰
  非量道张侯皆射前一日事张云即此日亦非
    右再戒宰及司马射人
宿视涤
 注曰涤谓溉器扫除射宫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0110-0472c.png
 敖氏曰宰夫戒此三官以当宿视涤也宿谓前射一
 日为之
 张氏曰射人宿视涤扫除濯溉又在前射三日之前
 一夕故云宿
  世佐案宿谓前射一日也视涤亦宰夫事周礼宰
  夫职云从大宰而视涤濯是也此惟宰夫视之宰
  不亲者射异于祭也必视之者以学中器具房舍
  皆不常用故也燕于寝则无庸视矣敖以宰夫至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0110-0472d.png
  视涤十二字为句张以射人宿视涤为句皆非知
  者以周礼唯大宰职有视涤濯之文司马射人皆
  无视涤之事也张又以宿为前射三日之前一夕
  尤非
司马命量人量侯道与所设乏以狸步大侯九十参七
十千五十设乏各去其侯西十北十
 注曰量人司马之属掌量道巷涂数者侯谓所射布
 也尊者射之以威不宁侯卑者射之以求为侯量侯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0110-0473a.png
 道谓去堂远近也狸之伺物每举足者止视远近为
 发必中也是以量侯道取象焉乡射记曰侯道五十
 弓考工记曰弓之下制六尺则此狸步六尺明矣大
 侯熊侯谓之大者与天子熊侯同参读为糁糁杂也
 杂侯者豹鹄而麋饰下天子大夫也干读为豻豻侯
 者豻鹄豻饰也大夫将祭于己射麋侯士无臣祭不
 射
 敖氏曰侯道侯去物之步数也所画物在两楹间正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0110-0473b.png
 当楣也此时未有物当以楣间为节也步者盖量器
 长六尺者之名如丈尺寻引之类刻画狸形于其上
 以为识故曰狸步云参如毋往参之参谓介于二者
 之间也大侯者以其大于二侯名之也参侯者以其
 参于二侯名之也此大侯熊侯也则参侯其豹侯与
 九十七十五十其步数也君至尊而侯道反远于卿
 大夫士者盖位尊则所及者远位卑则所及者近故
 侯道象之以见其义也设乏之处各去其侯之北十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0110-0473c.png
 步者以其当二侯相去之中故以为节也去其侯之
 西亦十步者则因其北之成数而用之亦以公宫之
 庭宽广故尔周官司裘职言诸侯大射共熊侯豹侯
 射人职言诸侯以四耦射二侯亦谓熊侯豹侯也
 其侯数少于此则侯道未必有九十步者矣盖作经
 有先后故礼制有隆杀所以异也旧说谓周官言畿
 内之诸侯非也周官凡言诸侯皆谓畿外者耳畿内
 安得有诸侯之国哉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0110-0473d.png
 郝氏曰大侯是熊豹侯参谓参于二侯之间即孤卿
 大夫所共射之麋侯干迫近也近昜干即士所射豻
 侯三侯同道连设由堂而南五十步张干侯又南二
 十步张参侯又南二十步张大侯设乏三侯皆设乏
 也 又云周礼射人职云王射三侯九节诸侯二侯
 七节则是大侯九十弓者王射也今诸侯用之称大
 射其卿大夫侯道用七十得非僣邪
 张氏曰三侯共道递近以二十步为率尊者射远卑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0110-0474a.png
 者射近侯远则鹄大侯近则鹄小设乏西十北十西
 与北各去其侯六丈也
  世佐案郑释侯义本考工记及射义恐是后儒附
  会非先王本意也量侯道之法郑得之盖不数堂
  上也三侯皆所谓皮侯也说见乡射记此与司裘
  职文异者彼是畿内诸侯法此则畿外也畿内亦
  有诸侯乎曰有王制云天子之县内诸侯禄也是
  也祭伯凡伯之类见于春秋者多矣岂郑氏一人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0110-0474b.png
  之私言哉外诸侯设三侯者以远尊得伸也君射
  熊侯谓之大者别于臣所射也参侯卿大夫所射
  参读如字以其参用豹侯麋侯之制而名之也不
  敢纯用豹者辟天子也亦不纯用麋者以是诸侯
  之卿大夫所射又当下天子之卿大夫也敖郝二
  说皆非干侯士所射干当如郑读胡大也郝说凿
  矣此虽设三侯而上不及虎下不取豹以参易麋
  而益以士之豻侯所以别嫌明微者至矣恶得而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0110-0474c.png
  议其僣耶诸侯之卿大夫自与其臣习射当设参
  侯豻侯下其君一等也贾疏云亦用麋侯非当以
  射义孔疏为正诸侯以下大射皆不为祭择士郑
  云大夫将祭于已射麋侯亦非
遂命量人巾车张三侯大侯之崇见鹄于参参见鹄于
干干不及地武不系左下纲设乏西十北十凡乏用革
 注曰巾车于天子宗伯之属掌装衣车者亦使张侯
 侯巾类崇高也高必见鹄鹄所射之主鹄之言较较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0110-0474d.png
 直也射者所以直己志或曰鹄鸟名射之难中中之
 为俊是以所射于侯取名也淮南子曰鳱鹄知来然
 则所云正者正也亦鸟名齐鲁之间名题肩为正正
 鹄皆鸟之捷黠者考工记曰梓人为侯广与崇方参
 分其广而鹄居一焉则大侯之鹄方六尺参侯之鹄
 方四尺六寸大半寸豻侯之鹄方三尺三寸少半寸
 及至也武迹也中人之足长尺二寸以豻侯计之参
 侯去地一丈五寸少半寸大侯去地二丈二尺五寸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0110-0475a.png
 少半寸凡侯北面西方谓之左前射三日张侯设乏
 欲使有事者豫志焉
 疏曰上文直命量人量侯道及乏远近之处此经论
 张侯高下之法也侯之广狭取度于侯道(世案乡射/记云弓二)
 (寸以为/侯中)三分其侯而鹄居一焉大侯侯道九十弓则
 侯中丈八尺(世佐案此弓/取二寸之数)故鹄方六尺也(世佐案此/三分居一)
 (之数下/放此)参侯侯道七十弓则侯中丈四尺故鹄方四
 尺六寸大半寸也豻侯侯道五十弓则侯中一丈故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0110-0475b.png
 鹄方三尺三寸少半寸也凡侯之上躬下躬及上舌
 下舌各二尺合八尺是豻侯侯中及躬与舌丈八尺
 张法豻侯下纲不及地尺二寸则上纲去地丈九尺
 二寸也参侯侯中并躬舌为二丈二尺张法参鹄下
 畔与豻侯之上纲齐所谓见鹄于豻其鹄下八尺六
 寸大半寸为豻侯所掩是参下纲去地一丈五寸少
 半寸则上纲去地三丈二尺五寸少半寸也大侯侯
 中并躬与舌为二丈六尺张法大侯鹄下畔与参侯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0110-0475c.png
 上纲齐所谓见鹄于参其鹄下一丈为参所掩是大
 侯下纲去地二丈二尺五寸少半寸则上纲去地四
 丈八尺五寸少半寸也凡言大半寸者三分寸之二
 少半寸者三分寸之一(参用通解/集说节本)
 刘氏敞曰乡射记曰乡侯上个五寻中十尺上个者
 最上幅也中者最中幅也(世佐案中对躬与舌而言/非侯之最中也侯之最中)
 (者曰鹄曰/正曰质)又曰侯道五十弓弓二寸以为侯中此说
 中幅所以用十尺者取之侯道者也又曰倍中以为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0110-0475d.png
 躬倍躬以为左右舌此说躬与舌各一幅也(世佐案/但云躬)
 (与舌各一幅未见倍倍者谓中广十/尺而躬长二十尺舌又长四十尺也)又曰下舌半上
 舌此说上下皆躬舌也(世佐案此于记/文半字亦欠详)侯中一幅上
 二幅下二幅幅各阔二尺则与侯中方矣(世佐案此/但说得侯)
 (中耳躬与舌/皆不计在内)梓人职所谓广与崇方者也(世佐案广/与崇方谓)
 (侯中也若论侯之全体上两个与/其身三下两个之半仍不能方也)先量侯道乃制侯
 中既制侯中乃定躬舌既定躬舌乃因侯中之广而
 求其崇必方其足(世佐案足/疑当作中)凡五十弓之侯其中十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0110-0476a.png
 尺其布五幅躬舌各一幅也七十弓之侯其中丈四
 尺其布七幅躬各二幅舌各一幅也九十弓之侯其
 中丈八尺其布九幅躬与舌各二幅也其崇则中十
 尺崇亦十尺矣中丈四尺崇亦丈四尺矣中丈八尺
 崇亦丈八尺矣(世佐案此皆误以侯/中为侯之全体也)谓之中者正以
 其居中也中者对上之言也有上有中则有下矣九
 十弓之侯布九幅以五为中七十弓之侯布七幅以
 四为中五十弓之侯布五幅以三为中矣(世佐案其/相祗谓最)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0110-0476b.png
 (中一幅为中而此更以三/幅为中亦自相矛盾矣)大射仪曰大侯之崇见鹄
 于参参见鹄于干干不及地武此高下之节也大侯
 崇丈八尺栖鹄于其中从远视之令出于参之右舌
 下也所以必出于舌下者舌能蔽之故以见为节也
 干侯之鹄则去地武武三尺也(世佐案乡射礼云下/纲不及地武此云干)
 (不及地武亦谓其下纲也若以十尺之侯而其鹄/去地仅三尺则鹄反不得居侯之中矣何其谬耶)
 言步武步六尺则武三尺武者迹之也两迹之间则
 三尺武以是名之(世佐案尺二寸为武郑据汉礼五/武成步言也刘云三尺则成臆说)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0110-0476c.png
 (矣/)干侯之鹄用此为高亦几中矣其设之次大侯在
 东参次之干次之(世佐案似此则大侯偏于东干侯/偏于西射者立两楹之间有不能)
 (正对侯中者/矣将何以中)使密不至相掩疏足以射其势参差相
 入是谓狸步郑云中犹身也(世佐案郑无此说考工/记注云身躬也刘氏岂)
 (未之/考耶)身之外复有躬舌躬舌身三者异者则五十弓
 之侯其崇丈八尺七十弓之侯其崇二丈二尺九十
 弓之侯其崇二丈六尺既难卷舒矣(世佐案古人制/侯大为之体而)
 (小为之鹄体必大者所以优尊也使其君射之易为/中鹄必小者所以示隽也凡射者不贯鹄不释刘氏)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0110-0476d.png
 (盖未达/斯意与)至其设之又令参侯去地一丈五寸少半寸
 计其上纲则三丈二尺五寸少半寸也大侯去地二
 丈二尺五寸少半寸计其上纲则四丈八尺五寸少
 半寸也此之难信不俟言矣(世佐案郑皆据经而言/以干不及地武计之当)
 (如是也刘以/为难信过矣)郑意以谓不如是则大侯之鹄不见于
 参参不见于干然虽如郑说求之大侯之鹄终不能
 见于参参亦终不能见于干也胡不尝试以勾股求
 之人去千五十步干去参二十步干高一丈九尺二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0110-0477a.png
 寸令人目高七尺从干望参计参侯之鹄去地二丈
 四尺五分寸之四乃能见之今郑所说参侯之鹄去
 地一丈九尺二寸高则高矣欲使鹄裁见不足二寸
 如使鹄尽见不足四尺八寸五分寸之四从参视大
 侯亦然然则非也(世佐案此论从干望参但以目高/七尺计之而不计堂去庭之数宜)
 (其不能见鹄也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所处高则不蔽于近矣)且郑意谓三侯重
 张当使后侯高前侯耳是与经不合经令获者执旌
 各负其侯执旌者欲使射者视之审也如令大侯在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0110-0477b.png
 参之背参在干之背其去地皆数十尺虽执旌安得
 而负之而射者亦安得而睹之哉(世佐案大侯之旌/长七仞强参五仞)
 (干三仞旌各出其侯尺八寸射者孰不睹之所以负/侯者欲令人见旌耳旌既见虽不见负候者可也立)
 (而背之亦得谓之负/此义不足以破郑也)又经云狸步张三侯者非谓射
 者之志谓张之者之法也而郑以谓射当如狸之拟
 物何预于张侯乎(世佐案狸步乃量侯道之器名步/而刻画以狸则取其伺物而发必)
 (中之义凡古人之饰器物各以其类也后来说者/唯敖氏得之郑义固未备而刘说更去之远矣)
 敖氏曰张侯之序以大侯为先参次之干为后乃云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0110-0477c.png
 某见鹄于某者盖先以尺寸计而张之及既张之后
 则远侯之鹄自各见于近侯之上非谓先张近侯乃
 张远侯也二侯之高俱见鹄而不尽见其鹄下之中
 是射者惟以贯鹄为中而其外则否于此见之矣此
 张侯之法大而远者则高小而近者则下乃其势之
 不得不然者而尊卑之义亦存焉礼意之妙大抵类
 此
 郝氏曰三侯道有远近侯亦有大小大侯最大参侯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0110-0477d.png
 次之干侯最小侯小则卑侯大则崇崇者远在外卑
 者近在内诸侯堂高七级自堂上射故豻外见参之
 鹄参外见大侯之鹄鹄大鸟鹤属豻侯下纲离地尺
 二寸以在内最近易见者约之二侯在外可知矣再
 言西十北十前言量此言设也乏用革用皮蔽矢也
  又云郑谓参侯去地一丈五寸少半寸大侯去地
 二丈二尺五寸少半寸非也考工记云梓人为侯广
 与崇方参分其广而鹄居一乡射记云乡侯道五十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16a 页 WYG0110-0478a.png
 弓弓二寸以为侯中中即鹄也二五为十尺则是五
 十弓之鹄方一丈也三分之则乡侯高广凡三丈即
 干侯也参侯七十弓高广三丈四尺(世佐案以郝说/推之七十弓之)
 (鹄方一丈四尺三分之则参侯高广凡四丈二尺其/大于干侯者凡一丈二尺今云高广三丈四尺未详)
 大侯九十弓高广三丈八(世佐案以郝说推之九十/弓之鹄方一丈八尺三分)
 (之则大侯高广凡五丈四尺其大于参侯者亦一丈/二尺今云高广三丈八尺未详岂故缪其说以惑人)
 (与/)侯在外者渐远渐高而堂上地又高故其鹄可见
 郑疑过大故解侯中为全侯(世佐案郑说侯中之上/下又皆有躬有舌非以)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16b 页 WYG0110-0478b.png
 (侯中为/全侯也)而以大侯全体为高一丈八尺(世佐案郑说/大侯全体为)
 (高二丈六尺非一丈八尺也/丈八尺乃其侯中之数耳)又疑不见鹄故以为张
 之去地二丈二尺五寸于事理转谬矣古之射者所
 重在礼不以中小为能故侯中崇广取象大鸟乃所
 以为近情而郑反谓鹄为小鸟难中又左矣
  世佐案注疏论张侯高下之法最为精细而后儒
  多非之者过也刘说侯制与郑义颇异然以乡射
  记及考工记校之则其是非判然矣至所论张侯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17a 页 WYG0110-0478c.png
  之法尤谬愚恐后之好异者或有取焉故录之而
  辨其下云远侯之鹄必出于近侯之上者便射也
  参侯不去地一丈有奇则不能见鹄于干大侯不
  去地二丈二尺有奇则不能见鹄于参鹄不见何
  以射如以郝说干侯高广三丈参侯三丈四尺大
  侯三丈八尺计之则参侯之出于干大侯之出于
  参仅四尺耳纵使侯远堂高或能见鹄而自四尺
  以下为近侯所掩者岂能越近而中之乎此亦不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17b 页 WYG0110-0478d.png
  通之论也又案汉高祖歌云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贾谊赋云黄鹄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则鹄是
  鸟之有力飞远者射鹄取义未知其果以此否而
  以为小鸟则非矣乡射礼张侯与射同日此乃于
  前一日为之者大射重于乡也郑云前射三日亦
  误
乐人宿县于阼阶东笙磬西面其南笙钟其南鑮皆南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18a 页 WYG0110-0479a.png
 注曰笙犹生也东为阳中万物以生春秋传曰太簇
 所以金奏赞阳出滞姑洗所以修絜百物考神纳宾
 是以东方钟磬谓之笙皆编而县之周礼曰凡县钟
 磬半为堵全为肆有钟有磬为全鑮如钟而大奏乐
 以鼓鑮为节
 陈氏晹曰大射仪乐人宿县于阼阶东笙磬西面西
 阶之西颂磬东面盖应笙之磬谓之笙磬应歌之磬
 谓之颂声笙磬位乎阼阶之东而面西以笙出于东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18b 页 WYG0110-0479b.png
 方震音象万物之生也颂磬位乎西阶之西而面东
 以颂出于歌声而声出于西言之方也鼗倚于颂磬
 西纮颂磬在西而有纮是编磬在西而以颂磬名之
 特磬在东而以笙磬名之周官视瞭掌凡乐事播鼗
 击颂磬掌太师之县则颂磬编磬也笙磬特磬也县
 则又兼编与特言之然言笙磬继之以钟鏄应笙之
 钟鏄也笙师共笙钟之乐是己言颂磬继之以钟鏄
 应歌之钟鏄也左传歌钟二肆是己诗言笙磬同音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19a 页 WYG0110-0479c.png
 书言笙镛以间大钟谓之镛则笙镛特县之钟也以
 笙镛为特县之钟则笙磬为特县之磬明矣
 敖氏曰宿县谓前射一日县之也明日当射故此日
 云宿笙磬笙钟皆与笙相应者也磬外面为股内面
 为鼓西面者鼓在西而击者东面也钟鏄皆南陈亦
 以其北上也其面有二故不言西面而击者亦与磬
 同也下放此
 郝氏曰笙磬笙与磬相次吹笙则钟磬和之故谓笙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19b 页 WYG0110-0479d.png
 磬笙钟也笙生也列竹于匏象物生出地东为生方
 故设于东阶下东南笙磬之南笙磬笙钟小而编县
 鑮大钟特县
 张氏曰诸侯轩县三面各有一肆此其东一肆也
  世佐案燕礼县与燕同日此亦于射前一日为之
  者大射重于燕也轩县之法东西北三面各一肆
  一肆之中而磬钟鑮之属具焉磬与钟编县者也
  其他则特县笙磬笙钟以其在东而名之颂磬颂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20a 页 WYG0110-0480a.png
  钟以其在西而名之郑解盖得之矣独是编县十
  二枚备十有二律之数度郑乃引春秋外传以證
  此以东县独协大簇姑洗二律西县独协夷则无
  射二律所以启后人之疑耳陈氏以笙磬为应笙
  之磬颂磬为应歌之磬诸儒多右其说窃恐亦未
  的也盖乐以人声为贵故歌者在上匏竹在下(上/下)
  (谓堂上堂下也陈氏云颂磐歌于西是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所以贵人声也笙磬吹于东是以东)
  (方为下所以/贱匏竹也非)就堂下乐中亦有差等笙管声之𤼵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20b 页 WYG0110-0480b.png
  乎人者也磬钟之属声之发乎器者也故有时以
  笙为主而磬以下应之所谓笙奏也诗云笙磬同
  音是也有时以管为主而磬以下应之所谓下管
  也诗云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是也下经
  云乃管新宫三终则大射乐以管为主矣何以但
  有应笙之钟磬而无应管之钟磬耶且歌者在上
  西方安得有歌而云颂磬歌乎西是乱上下之列
  矣至于合乐之时歌瑟与众音并作亦岂唯西县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21a 页 WYG0110-0480c.png
  为与歌相应也凡县钟磬皆编县之而陈以编磬
  特磬为颂笙之别亦非毛氏苌云笙磬东方之乐
  也则郑说传之有自愚故不敢有异议云南陈谓
  向南陈之簴首在北也皆皆磬钟鑮也陈之于堂
  为缩
建鼓在阼阶西南鼓应鼙在其东南鼓
 注曰建犹树也以木贯而载之树之跗也南鼓谓所
 伐面也应鼙应朔鼙也先击朔鼙应鼙应之鼙小鼓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21b 页 WYG0110-0480d.png
 也在东便其先击小后击大也鼓不在东县南为君
 也
 疏曰明堂位云殷楹鼓周县鼓今言建鼓则殷法也
 主于射略于乐故用先伐鼓
 敖氏曰此鼓鼙乃在东县南者也以君当于阼阶东
 南揖卿大夫且主人之位亦在洗北皆当鑮之南故
 移鼓鼙于此以辟之也鼓鼙若在东县南则鼓在左
 鼙在右今设于此乃反之者明其变位也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22a 页 WYG0110-0481a.png
 郝氏曰建鼓即楹鼓也应鼙亦悬设
 张氏曰此鼓本在东县之南与磬钟鑮共为一肆移
 来在此者郑以为为君以君在阼阶上近君设之故
 云为君也
  世佐案注为君之说似迂当以敖说为正
西阶之西颂磬东面其南钟其南鑮皆南陈一建鼓在
其南东鼓朔鼙在其北
 注曰言成功曰颂西为阴中万物之所成春秋传曰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22b 页 WYG0110-0481b.png
 夷则所以咏歌九则平民无忒无射所以宣布哲人
 之令德示民轨义是以西方钟磬谓之颂朔始也奏
 乐先击西鼙乐为宾所由来也钟不言颂鼙不言东
 鼓义同省文也
 敖氏曰颂之言诵也谓歌乐也此磬与歌乐相应故
 曰颂磬此钟之用亦宜与磬同春秋传曰歌钟二肆
 其谓是钟与鼓在南鼙在北明其不统于县
 郝氏曰建鼓言一所以殊于东者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23a 页 WYG0110-0481c.png
 张氏曰此西一肆也
  世佐案颂磬之说郝氏张氏皆与敖说相类今不
  具录辨见上
一建鼓在西阶之东南面
 注曰言面者国君于其群臣备三面尔无钟磬有鼓
 而已其为诸侯则轩县
 敖氏曰国君合有三面乐东方西方与阶间也阶间
 之县东上其鼓则西上与在东方西方者之位相类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23b 页 WYG0110-0481d.png
 也大射盛于燕宜备用乐乃以辟射之故去其阶间
 之县但设其鼓于故位而已上言南鼓东鼓惟此言
 南面盖阙中县则不击此鼓故异其文以见之此鼓
 不击乃设之者明有为而去其县非礼杀也
 郝氏曰又言一建鼓所以殊于西阶西者
  世佐案此阙其北一肆辟射也犹设鼓者别于判
  县也北县南面故此鼓亦南面不云南鼓者见其
  当一面也既设之亦须击敖云此鼓不击非既因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24a 页 WYG0110-0482a.png
  辟射虽宾射亦当阙之若不为射虽于其臣亦当
  设之注说非燕礼县法宜与此同为燕亦有时而
  射也
簜在建鼓之间
 注曰簜竹也谓笙箫之属倚于堂
 敖氏曰簜即工之所管者故近工位设之
  世佐案建鼓之间即两阶之间也设于此者以管
  为堂下乐之主也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24b 页 WYG0110-0482b.png
鼗倚于颂磬西纮
 注曰鼗如鼓而小有柄宾至摇之以奏乐也纮编磬
 绳也设鼗于磬西倚于纮也
 敖氏曰西纮磬纮之西出者也
 郝氏曰鼗小鼓有耳有柄摇击不县设倚置于颂磬
 东纮鼗两旁悬耳绳如冠之有纮鼗倚于磬簴东故
 其纮西委也
  世佐案西纮之说郝氏为长若从注说则经西纮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25a 页 WYG0110-0482c.png
  二字当乙编磬绳不可言东西也以聂氏三礼图
  考之可见(三礼图编县在一簴为/二列半在上半在下)敖云磬纮之西
  出者误矣
    右视涤张侯县乐
  世佐案此皆前射一日事
厥明司宫尊于东楹之西两方壶膳尊两甒在南有丰
幂用锡若絺缀诸箭盖幂加勺又反之皆玄尊酒在北
 注曰膳尊君尊也后陈之尊之也丰以承尊也说者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25b 页 WYG0110-0482d.png
 以为若井鹿卢其为字从豆声近似豆大而卑矣
 幂覆尊巾也锡细布也絺细葛也箭筱也为幂盖卷
 辟缀于筱横之也又反之为覆勺也皆玄尊二者皆
 有玄酒之尊重本也
 疏曰此陈设器物与燕礼同但文有详略耳
 敖氏曰幂横缀于箭而从盖于甒勺亦从加于幂上
 西枋与箭而午乃以馀幂反盖于勺亦为尘之著于
 勺也盖以君饮此酒故谨重之如是燕礼云尊南上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26a 页 WYG0110-0483a.png
 此云酒在北文互见尔说见前篇方壶不用庪之者
 远下君
 张氏曰缀诸箭者缀锡若絺于箭而张之以覆也盖
 幂加勺又反之此覆尊之法勺加幂上复撩幂之垂
 者以覆勺
  世佐案郝以缀诸箭盖为句非当从张氏
尊士旅食于西鑮之南北面两圜壶
 注曰圜壶变于方也贱无玄酒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26b 页 WYG0110-0483b.png
 敖氏曰鑮南言东西节也鑮南有鼓此不以鼓为节者
 鼓高而鑮下圜壶在地取节于其下者宜也燕礼旅
 食与其尊皆在门西此旅食者在西方之南于燕位
 为少西则此尊之南北亦宜近之
 郝氏曰士旅食者之尊燕礼设于门西旅食者立门
 西也大射较乡射侯道远逼近门旅食者皆立堂下
 士南辟射也故尊改设堂下西鑮之南
  世佐案鑮南有鼓此尊又在鼓南也舍鼓而取节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27a 页 WYG0110-0483c.png
  于鑮者以鼓之在西者有二故以鑮为识也敖云
  取节于其下非
又尊于大侯之乏东北两壶献酒
 注曰为𨽻仆人巾车参侯豻侯之获者献读为沙沙
 酒浊特泲之必摩沙者也两壶皆沙酒郊特牲曰汁
 献涚于盏酒服不之尊俟时而陈于南统于侯皆东
 面
 敖氏曰此尊俟时而设经盖因上礼而连言之耳献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27b 页 WYG0110-0483d.png
 酒献三侯之获者及巾车𨽻仆人之酒也于此独云
 献者嫌其为祭侯且见不他用也壶亦圜壶
 张氏曰注引郊特牲以证沙酒之义涚泲也泲沙酒
 者和以盏酒而摩挲之以出郁鬯之汁也以其祭侯
 故用郁鬯设服不之尊在饮不胜者以后故注云俟
 时明此尊不为服不氏设也
  世佐案下经云司宫尊侯于服不之东北即此尊
  也是时未设而先言之者从其类而备举之以见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28a 页 WYG0110-0484a.png
  尊卑之差也如诸公卿大夫之席亦皆未设而先
  言之是其徵矣献酒之解亦当从敖说旧以为郁
  鬯非也郁鬯之酒天子以为贽诸侯未赐主瓒不
  敢为岂宜以献仆𨽻下人乎即云祭侯亦非所宜
  也且酌郁齐以彝不以尊见周礼司尊彝
设洗于阼阶东南罍水在东篚在洗西南陈设膳篚在
其北西面又设洗于获者之尊西北水在洗北篚在南
东陈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28b 页 WYG0110-0484b.png
 注曰亦统于侯也无爵因服不也有篚为奠虚爵也
 服不之洗亦俟时而陈于其南
 敖氏曰此云又设洗亦因上礼而连言之其寔未设
 也获者即服不之属惟云水是不用罍也君礼而水
 不用罍以所献者贱故尔
 张氏曰此篚中不设爵将因献服不之爵而用之也
  世佐案获者之尊即设于大侯之乏东北者下经
  云设洗于尊西北即谓此洗也篚中所实者一散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29a 页 WYG0110-0484c.png
  也亦未设而先言之注以此与服不之洗分为二
  而张氏从之非
小臣设公席于阼阶上西乡司宫设宾席于户西南面
有加席卿席宾东东上小卿宾西东上大夫继而东上
若有东面者则北上席工于西阶之东东上诸公阼阶
西北面东上
 注曰唯宾及公席布之也其馀树之于位后耳小卿
 命于其君者也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29b 页 WYG0110-0484d.png
 疏曰知宾及公席布之其馀树之于位后者下文更
 有孤卿大夫席文故知也此寔未布而言布之者欲
 辨尊卑也孤尊而后言之者有无不常定也小卿命
 于其君者案王制云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
 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亦三卿一卿
 命于天子二卿命于其君(世佐案王制本云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此从郑注)
 (补/正)若言小卿据次国已下有之(从通解/节本)
 敖氏曰宾有加席亦蒲筵加莞席也公不言设加席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30a 页 WYG0110-0485a.png
 如燕礼可知或亦蒙有加席之文也射礼重于燕故
 宾有加席此惟公席及宾席布之其馀犹在房俟时
 乃设言之于此者亦因设公席宾席而遂及之耳卿
 上大夫也小卿中大夫也大夫下大夫也小卿席于
 宾西而统于宾则此宾其以中大夫为之与继而之
 下当有西字东面者在西序下少北言若有者国有
 大小则大夫亦有众寡也诸公亦或有或无故后言
 之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30b 页 WYG0110-0485b.png
  世佐案卿三卿也小卿上大夫也大夫下大夫也
  说见燕礼诸侯之卿大夫皆有定数云若有东面
  者以国有大小则其学宫亦有广狭也此诸席之
  位次皆与燕礼同唯宾有加席而设之后于公为
  异耳
官馔
 注曰百官各馔其所当共之物
 敖氏曰官各馔之于其所也燕礼曰膳宰具官馔于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31a 页 WYG0110-0485c.png
 寝东与此互见其先后之节耳
  世佐案此亦膳宰揔具之于堂东而官乃分馔之
  于其所也所馔之物见燕礼注
    右陈设
 敖氏曰自此以后其经文有与燕礼同者则不重释
 之
羹定射人告具于公公升即位于席西卿小臣师纳诸
公卿大夫诸公卿大夫皆入门右北面东上士西方东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31b 页 WYG0110-0485d.png
面北上大史在干侯之东北北面东上士旅食者在士
南北面东上小臣师从者在东堂下南面西上
 注曰大史在干侯东北士旅食者在士南为有侯故
 入庭深也小臣师正之佐也正相君出入君之大命
 敖氏曰大史在干侯东北为有事故深入东上小史
 在西也不著祝位者与史异处故略之其位自在门
 东士旅食者在士南者为辟射也门西之位其东西
 稍近于侯从者小臣师之属也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32a 页 WYG0110-0486a.png
 郝氏曰大史掌辞命立干侯东北北面者近君也
  世佐案大史与士旅食者之位皆与燕礼异者辟
  射也大史释获故移于干侯之东北近其事也云
  东上谓与祝序也不言祝者以其无事略之也敖
  云祝位自在门东非士旅食者移于士南从其类
  也观此则士旅食者即周礼旅下士益可见矣燕
  礼在东堂下者唯小臣师一人今则及其从者皆
  立于此云西上亦统于君也凡庭中之位阼阶以西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32b 页 WYG0110-0486b.png
  皆东上其东则西上
公降立于阼阶之东南南乡小臣师诏揖诸公卿大夫
诸公卿大夫西面北上揖大夫大夫皆少进
 注曰上言大夫误衍耳
 敖氏曰阼阶东南盖于鑮南也燕礼言尔此言揖亦
 互文
 郝氏曰言揖诸公卿大夫又言揖大夫者卿为上大
 夫也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33a 页 WYG0110-0486c.png
  世佐案经两言诸公卿大夫因上有大夫与诸公
  卿连文而误衍大夫字耳郝说曲当从注
    右即位
大射正摈
 注曰大射正射人之长
摈者请宾公曰命某为宾摈者命宾宾少进礼辞反命
又命之宾再拜稽首受命摈者反命宾出立于门外北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33b 页 WYG0110-0486d.png
  世佐案燕礼云宾出立于门外东面此北面者大
  射辩尊卑故宾于门外执臣礼也
公揖卿大夫升就席
    右命宾
小臣自阼阶下北面请执幂者与羞膳者
 注曰请士可使执君两甒之幂及羞脯醢庶羞于君
 者
  世佐案郑解此羞膳兼脯醢庶羞而言与燕礼注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34a 页 WYG0110-0487a.png
  异亦非也说见燕礼
乃命执幂者执幂者升自西阶立于尊南北面东上膳
宰请羞于诸公卿者
  世佐案下经主人献公之时云宰胥荐脯醢则羞
  膳者非士矣执幂及羞于诸公卿者经无明文以
  类求之盖亦宰胥也是与燕礼请虽同而所命者
  则异
    右命执事者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34b 页 WYG0110-0487b.png
摈者纳宾宾及庭公降一等揖宾辟公升即席
 注曰辟逡遁不敢当盛
 敖氏曰凡受公礼者皆辟经不尽见之也
奏肆夏
 注曰肆夏乐章名今亡吕叔玉云肆夏时迈也时迈
 者太平巡守祭山川之乐歌其诗曰明昭有周式序
 在位又曰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奏此以延宾其著宣
 王德劝贤与周礼曰宾出入奏肆夏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35a 页 WYG0110-0487c.png
 疏曰燕礼记云若以乐纳宾则宾及庭奏肆夏郑云
 卿大夫有王事之劳则奏此乐焉此亦同彼注也若
 臣无王事之劳则如常燕无以乐纳宾法也又此纳
 宾乐故诸侯亦得用者升歌则不可若宾醉而出奏
 陔夏与此异也
 敖氏曰此为宾奏之当作西方之县也周官言九夏
 次曰肆夏春秋传言肆夏之三曰肆夏繁遏渠然则
 每夏之中各有篇数如肆夏之类乃其首篇名耳穆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35b 页 WYG0110-0487d.png
 叔聘于晋晋侯享之金奏肆夏之三穆叔曰三夏天
 子所以享元侯也使臣不敢与闻此惟奏肆夏而不
 及繁遏渠其辟天子之享礼与
  世佐案燕礼轻故不以乐纳宾惟与四方之宾燕
  则奏之大射礼重故虽以己之臣子为宾而纳之
  必以乐岂问其有王事之劳与否哉疏误矣吕叔
  王之说郑于周礼注既破之而于此复引之者亦
  以广异闻存疑义耳然以理断之则此肆夏必非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36a 页 WYG0110-0488a.png
  颂之族类也颂非诸侯所敢用也且天子与诸侯
  奏法亦别天子宗庙之中尸出入以钟鼓奏之诗
  云鼓钟送尸是也周礼谓之金奏此及燕礼但云
  奏肆夏不闻以金盖即宾出鼓陔之意明与天子
  异矣传言晋侯金奏肆夏之三是僣天子也记言
  赵文子奏肆夏是僣诸侯也又案杜子春云四方
  宾来奏纳夏然则天子纳宾不奏肆夏矣郑引周
  礼易尸为宾亦非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36b 页 WYG0110-0488b.png
    右纳宾
宾升自西阶主人从之宾右北面至再拜宾答再拜
    右拜至
主人降洗洗南西北面宾降阶西东面主人辞降宾对
主人北面盥坐取觚洗宾少进辞洗主人坐奠觚于篚
兴对宾反位主人卒洗宾揖乃升主人升宾拜洗主人
宾右奠觚答拜降盥宾降主人辞降宾对卒盥宾揖升
主人升坐取觚执幂者举幂主人酌膳执幂者盖幂酌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37a 页 WYG0110-0488c.png
者加勺又反之
 敖氏曰举幂之仪当与盖幂者相类盖主人取觚而
 适尊所执幂者则进而发其幂之反者主人取勺执
 幂者乃举幂也又反之亦执幂者也
筵前献宾宾西阶上拜受爵于筵前反位主人宾右拜
送爵宰胥荐脯醢
 注曰宰胥宰官之吏也不使膳宰荐不主于饮酒变
 于燕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37b 页 WYG0110-0488d.png
 敖氏曰宰胥宰之属也荐宾者与公同亦盛之
  世佐案宰胥膳宰吏也周礼序官膳宰下云胥十
  有二人是己燕礼膳宰荐宾胥荐主人今荐宾乃
  使胥者主于射略于燕也
宾升筵庶子设折俎
 注曰庶子司马之属掌正六牲之体者也不使膳宰
 设俎射变于燕
  世佐案燕礼设宾俎亦膳宰此乃使未爵命之庶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38a 页 WYG0110-0489a.png
  子者略也庶子说见上篇郑引周礼诸子职释此
  误
宾坐左执觚右祭脯醢奠爵于荐右兴取肺坐绝祭哜
之兴加于俎坐捝手执爵遂祭酒兴席未坐啐酒降席
坐奠爵拜告旨执爵兴主人答拜乐阕宾西阶上北面
坐卒爵兴坐奠爵拜执爵兴主人答拜
 敖氏曰奏肆夏及乐阕之节说见燕礼记
    右主人献宾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38b 页 WYG0110-0489b.png
宾以虚爵降主人降宾洗南西北面坐奠觚少进辞降
主人西阶西东面少进对
 敖氏曰西阶西非主人堂下之正位以从降暂立于
 此耳主人既对不言反位亦文省
宾坐取觚奠于篚下盥洗主人辞洗宾坐奠觚于篚兴
对卒洗及阶揖升主人升拜洗如宾礼宾降盥主人降
宾辞降卒盥揖升酌膳执幂如初以酢主人于西阶上
主人北面拜受爵宾主人之左拜送爵主人坐祭不啐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39a 页 WYG0110-0489c.png
酒不拜酒遂卒爵兴坐奠爵拜执爵兴宾答拜主人不
崇酒以虚爵降奠于篚宾降立于西阶西东面摈者以
命升宾宾升立于西序东面
    右宾酢主人
主人盥洗象觚升酌膳东北面献于公公拜受爵乃奏
肆夏
 敖氏曰此奏肆夏当以东方之县
  世佐案此奏肆夏之法与上同敖云为宾奏以西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39b 页 WYG0110-0489d.png
  县为公以东县胶矣
主人降自西阶阼阶下北面拜送爵宰胥荐脯醢由左

 敖氏曰凡堂上之荐皆由左房特于君见之耳
庶子设折俎升自西阶公祭如宾礼庶子赞授肺
  世佐案燕礼士荐膳宰设且赞授肺此皆与之异
  者亦为主于射而略之也
不拜酒立卒爵坐奠爵拜执爵兴主人答拜乐阕升受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40a 页 WYG0110-0490a.png
爵降奠于篚
 敖氏曰篚膳篚也奏肆夏及乐阕之节说亦见燕礼
 记
    右主人献公
更爵洗升酌散以降酢于阼阶下北面坐奠爵再拜稽
首公答拜主人坐祭遂卒爵兴坐奠爵再拜稽首公答
拜主人奠爵于篚
 敖氏曰此亦当酌膳云散误也燕礼曰公答再拜此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40b 页 WYG0110-0490b.png
 省文也下不言者皆如之
 郝氏曰燕礼酌膳此酌散燕礼主饮故叨君惠大射
 主礼不敢同于尊也
 姜氏曰酌方壶酒曰酌散燕礼酌膳而此酌散者燕
 礼宾主之情大射君臣之义也此以下燕礼多答再
 拜而大射但答拜义亦如之
  世佐案后二说得之
    右主人受公酢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41a 页 WYG0110-0490c.png
主人盥洗升媵觚于宾酌散西阶上坐奠爵拜宾西阶
上北面答拜主人坐祭遂饮宾辞卒爵兴坐奠爵拜执
爵兴宾答拜主人降洗宾降主人辞降宾辞洗卒洗宾
揖升不拜洗主人酌膳宾西阶上拜受爵于筵前反位
主人拜送爵宾升席坐祭酒遂奠于荐东主人降复位
宾降筵西东南面立
    右主人酬宾
小臣自阼阶下请媵爵者公命长小臣作下大夫二人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41b 页 WYG0110-0490d.png
媵爵媵爵者阼阶下皆北面再拜稽首公答拜媵爵者
立于洗南西面北上序进盥洗角觯升自西阶序进酌
散交于楹北降适阼阶下皆奠觯再拜稽首执觯兴公
答拜媵爵者皆坐祭遂卒觯兴坐奠觯再拜稽首执觯
兴公答再拜
 姜氏曰此亦答再拜者盖重祭也
  世佐案此云答再拜衍一再字耳姜氏重祭之说
  似迂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42a 页 WYG0110-0491a.png
媵爵者执觯待于洗南小臣请致者若命皆致则序进
奠觯于篚阼阶下皆北面再拜稽首公答拜媵爵者洗
象觯升寔之序进坐奠于荐南北上降适阼阶下皆再
拜稽首送觯公答拜媵爵者皆退反位
 郝氏曰反位反庭中北面之位大夫初与卿皆入门
 右北面及公揖卿西面北上揖大夫少进则大夫北
 面进至庭中矣郑云反门右北面之位非也
    右二大夫媵觯于公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42b 页 WYG0110-0491b.png
公坐取大夫所媵觯兴以酬宾宾降西阶下再拜稽首
小臣正辞宾升成拜
 注曰正长也小臣长辞变于燕
 敖氏曰小臣正辞亦公命之
公坐奠觯答拜执觯兴公卒觯宾下拜小臣正辞宾升
再拜稽首公坐奠觯答拜执觯兴宾进受虚觯降奠于
篚易觯兴洗
 敖氏曰言兴洗见洗则立也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43a 页 WYG0110-0491c.png
公有命则不易不洗反升酌膳下拜小臣正辞宾升再
拜稽首公答拜宾告于摈者请旅诸臣摈者告于公公

 敖氏曰旅旅酬之也宾因君所赐请旅诸臣所以广
 君赐也公许摈者又以告宾乃旅也
宾以旅大夫于西阶上摈者作大夫长升受旅宾大夫
之右坐奠觯拜执觯兴大夫答拜宾坐祭立卒觯不拜
若膳觯也则降更觯洗升实散大夫拜受宾拜送遂就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43b 页 WYG0110-0491d.png

  世佐案宾初立于西序东面既乃于筵西东南面
  立至是始就席礼以渐而杀也燕礼无此三字文
  略耳
大夫辩受酬如受宾酬之礼不祭酒卒受者以虚觯降
奠于篚复位
    右公为宾举旅
主人洗觚升实散献卿于西阶上司宫兼卷重席设于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44a 页 WYG0110-0492a.png
宾左东上卿升拜受觚主人拜送觚卿辞重席司宫彻
之乃荐脯醢
  世佐案此荐不言其人盖亦宰胥也
卿升席庶子设折俎
 注曰卿折俎未闻盖用脊胁臑折肺卿有俎者射礼
 尊
 疏曰若有公公用臑卿宜用膊也
  世佐案卿有俎别之于大夫也亦辨尊卑之义注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44b 页 WYG0110-0492b.png
  云卿用臑谓上卿耳其下二人则又折以上卿之
  馀体也
卿坐左执爵右祭脯醢奠爵于荐右兴取肺坐绝祭不
哜肺兴加于俎坐捝手取爵遂祭酒执爵兴降席西阶
上北面坐卒爵兴坐奠爵拜执爵兴
 姜氏曰祭肺不哜犹祭酒不啐皆降于宾也不言不
 啐酒盖省文
主人答拜受爵卿降复位辩献卿主人以虚爵降奠于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45a 页 WYG0110-0492c.png
篚摈者升卿卿皆升就席若有诸公则先卿献之如献
卿之礼席于阼阶西北面东上无加席
    右主人献诸公卿
小臣又请媵爵者二大夫媵爵如初请致者若命长致
则媵爵者奠觯于篚一人待于洗南长致者阼阶下再
拜稽首公答拜洗象觯升实之坐奠于荐南降与立于
洗南者二人皆再拜稽首送觯公答拜
    右二大夫再媵觯于公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45b 页 WYG0110-0492d.png
公又行一爵若宾若长唯公所赐
 注曰于是言赐射礼明尊卑
 敖氏曰燕礼言酬此言赐亦文异耳
  世佐案当从注说
以旅于西阶上如初大夫卒受者以虚觯降奠于篚
    右公为卿举旅
主人洗觚升献大夫于西阶上大夫升拜受觚主人拜
送觚大夫坐祭立卒爵不拜既爵主人受爵大夫降复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46a 页 WYG0110-0493a.png
位胥荐主人于洗北西面脯醢无胥辩献大夫遂荐之
继宾以西东上若有东面者则北上卒摈者升大夫大
夫皆升就席
    右主人献大夫
乃席工于西阶上少东小臣纳工工六人四瑟
 注曰六人大师少师各一人上工四人四瑟者礼大
 乐众也
 敖氏曰大射差重于燕又加瑟者二人然则诸侯之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46b 页 WYG0110-0493b.png
 祭飨歌与瑟者各四人与以是推之天子之制其隆
 杀之数亦可知矣
  世佐案工六人诸侯之正礼也然则天子盖用八
  矣春秋隐五年左传云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
  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亦其例也敖说非
仆人正徒相大师仆人师相少师仆人士相上工
 注曰徒空手也仆人正仆人之长师其佐也士其吏
 也天子视瞭相工诸侯兼官是以仆人掌之大师少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47a 页 WYG0110-0493c.png
 师工之长也凡国之瞽矇正焉于是分别工及相者
 射礼明贵贱
 敖氏曰上工即上瞽周官上瞽百人
  世佐案仆人正仆人师皆于天子为大仆也周礼
  太仆下大夫二人诸侯则上士也一为正其一为
  师仆人士则祭仆以下与以此等官相工亦重其
  事也分别相之辨尊卑也燕礼皆以小臣注云以
  仆人掌视瞭非也说见上篇上工堂上之工也对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47b 页 WYG0110-0493d.png
  下群工为堂下之工而言敖云即上瞽非
相者皆左何瑟后首内弦挎越右手相
 注曰谓相上工者后首主于射略于此乐也
  世佐案后首挎越之说见乡射礼
后者徒相入
 注曰谓相大师少师者也上列官之尊卑此言先后
 之位亦所以明贵贱凡相者以工出入
 疏曰入时如此出时亦然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48a 页 WYG0110-0494a.png
  世佐案贱者先就事工之通礼也燕礼亦然但文
  有详略耳注云此言先后之位亦所以明贵贱似
  曲
小乐正从之
 注曰从大师也后升者变于燕也小乐正于天子乐
 师也
 疏曰燕礼乐正先升又不使小乐正者彼主于乐此
 则略于乐故也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48b 页 WYG0110-0494b.png
 敖氏曰诸侯之小乐正下士也前三篇不言小以此
 见之也此乐盛于彼且用小乐正则彼可知矣大射
 乃亦不使大乐正者其辟祭飨之类与
  世佐案周礼序官云乐师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
  下士十有六人然则诸侯之乐正上士小乐正下
  士明矣燕礼使乐正此乃云小乐正者疏以为略
  于乐是也工用六人以示其礼之重乐正使下士
  以示其乐之略意各有主也从大师而升者以其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49a 页 WYG0110-0494c.png
  卑也其序又与工相变也乡饮酒乡射皆使乐正
  者彼是大夫之乐正也大夫之乐正皆以下士为
  之无大小之别故射与饮酒礼同也
升自西阶北面东上
 注曰工六人
坐授瑟乃降
 注曰相者也降立于西县之北
 敖氏曰相者降位盖亦在西方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49b 页 WYG0110-0494d.png
  世佐案仆人正以下皆士也其位当在西方注说
  非
小乐正立于西阶东
 注曰不统于工明工虽众位犹在此
 张氏曰燕礼工四人乐正升立于工之西在西阶东
 此工六人数众疑位移近西乃乐正犹立西阶东不
 变是统于阶而不统于工也
  世佐案燕礼乐正北面立于工西此云立于西阶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50a 页 WYG0110-0495a.png
  东亦文互见也
乃歌鹿鸣三终
 注曰歌鹿鸣三终而不歌四牡皇皇者华主于讲道
 略于劳苦与咨事
 敖氏曰三终谓歌鹿鸣之什三篇篇各一终如春秋
 传所谓工歌鹿鸣之三是也乡饮酒之礼歌鹿鸣四
 牡皇皇者华其义曰工歌三终则益可见矣
  世佐案三终当从敖说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50b 页 WYG0110-0495b.png
主人洗升实爵献工工不兴左瑟
 注曰工歌而献之以事报之也洗爵献工辟正主也
 献不用觚工贱异之也大师无瑟于是言左瑟者节
 也
  世佐案洗者亦以其大师敬之也此唯为大师一
  洗耳疏云工六人皆为之洗非爵亦觚也注误又
  案注云于是言左瑟者节也者谓工四人之左瑟
  皆以主人实爵献工为节非必受献乃然也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51a 页 WYG0110-0495c.png
一人拜受爵
 注曰谓大师也言一人者工贱同之也
主人西阶上拜送爵荐脯醢使人相祭卒爵不拜主人
受虚爵众工不拜受爵坐祭遂卒爵辩有脯醢不祭主
人受爵降奠于篚复位
 敖氏曰位洗北之位也
  世佐案燕礼于升歌之后公即为大夫举旅此篇
  乃移在射后者急于射而缓于饮酒也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51b 页 WYG0110-0495d.png
大师及少师上工皆降立于鼓北群工陪于后
 注曰鼓北西县之北也言鼓北者与鼓齐面馀长在
 后也群工陪于后三人为列也于是时小乐正亦降
 立于其南北面工立仆人立于其侧坐则在后考工
 记曰鼓人为皋陶长六尺有六寸
 疏曰鼓人误当作□人
 敖氏曰鼓北鑮南也不云鑮南者嫌与尊旅食者之
 意同也不取节于鼙者鼓大鼙小也群工即上工谓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52a 页 WYG0110-0496a.png
 瑟者四人也陪于后者其以鼓鑮之间不足以为一
 列与前列二人后列四人皆当北上射事未至而降
 为管故也降不言相者可知也
 郝氏曰乐先升歌歌毕二师四工皆降席立于西阶
 下东建鼓之北大师立与鼓齐少师及四工皆陪立
 于后以俟奏管
  世佐案大师之属于此即降者以乐不间合堂上
  无事也立者谓大师以下六工为一行北面东上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52b 页 WYG0110-0496b.png
  也知北面者以乡饮酒及燕礼笙入之位推之可
  见鼓北西阶东建鼓之北也立于此者以当奏管
  近其事也注云西县之北何得近舍颂磬而遥取
  节于鼓耶疏云取形大又面向东皆饰说也知亦
  不在鑮南者以鼓鑮间有鼙设县之时鳞次栉比
  其间未必有馀地就有馀地岂能容此众工及相
  者之位哉且簜在建鼓之间即太师之所管者亦
  不宜舍之而远立他所也群工堂下之工也陪于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53a 页 WYG0110-0496c.png
  后者亦六人为一行也知亦六人者以上三篇歌
  瑟四人堂下笙者亦四人推之可见是时小乐正
  降立于其西北面
乃管新宫三终
 注曰管谓吹簜以播新宫之乐其篇亡其义未闻笙
 从工而入既管不献略下乐也立于东县之中
 敖氏曰此承上文两言是降者管之明矣春官大师
 少师职皆云登歌下管然簜一而已其大师管之与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53b 页 WYG0110-0496d.png
 三终者管新宫并及其下二篇也二篇之名未闻书
 曰下管鼗鼓诗曰鼗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
 我磬声则管时亦奏此西方之乐以应之矣此不笙
 不合乡乐者为射故略于乐也不略小雅者小雅为
 诸侯之正乐故不略其正亦如乡射之不略乡乐矣
 张氏曰燕礼笙入立于县中注云县中县中央也乡
 饮酒礼曰磬南北面疏云诸侯轩县阙南面而已故
 得言县中乡饮酒唯以磬县而已不得言县中而云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54a 页 WYG0110-0497a.png
 磬南注引乡饮酒者欲见此虽轩县近北面县之南
 也此经初设乐无此面县但移东县建鼓在阼阶西
 又设一建鼓在西阶东正当北面一县之处簜在建
 鼓之间注云簜谓笙箫之属倚于堂又与燕礼笙入
 所立之位同疑设之在此者亦奏之于此至此管新
 宫三终注乃云立于东县之中不知于经何据若云
 辟射位射事未至无可辟也且上文大师等立于鼓
 北亦当是此建鼓之北注以为西县之北不知西县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54b 页 WYG0110-0497b.png
 何以单名为鼓窃疑大师等立此或亦以将奏管故
 临之非徒立也至下管三终乃相率而东耳既从工
 而入工升堂笙即立堂下亦其宜也
  世佐案管之者大师诸人也管数未闻然以乡射
  记三笙一和推之则管亦不止于一矣管奏则堂
  下诸乐并奏以应之敖但云奏西方之乐非书曰
  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奏管之时亦吹笙
  经不见笙入之文者以其不为乐主略之也或曰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55a 页 WYG0110-0497c.png
  上经云簜在建鼓之间注云簜笙箫之属然则笙
  与管盖并设也愚谓笙是匏属不可云簜或说恐
  未是又案疏引燕礼记云下管新宫笙入三成以
  为吹管者亦吹笙之證非也彼是管毕而后吹笙
  此则笙管并奏管毕而乐终矣讵与燕礼记同乎
  既管不献者以奏管者既受献群工贱又不奏管
  故也馀同敖义注说之误张氏论之详矣
卒管大师及少师上工皆东坫之东南西面北上坐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55b 页 WYG0110-0497d.png
 注曰不言县北统于堂也于是时大乐正还北面立
 于其南
 疏曰不言去堂远近当如乡射迁工阼阶下之东南堂
 前三笴西面北上
 敖氏曰坫东南当在东县之东北射事未至工既管
 乃不复升而遂迁于此者堂上之乐毕故也于是小
 乐正北面立于其南相者退立于西方
 郝氏曰坫堂下阁物处冠礼有西坫是堂东西皆有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56a 页 WYG0110-0498a.png
 坫也
  世佐案东坫之东南盖在东县之东也注云县北
  敖云东县之东北皆非章内无大乐正注云大乐
  正当是小乐正之讹也乐终而不告备亦以其略
  也
    右乐
摈者自阼阶下请立司正
 敖氏曰君再举旅而即请立司正为射故也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56b 页 WYG0110-0498b.png
公许摈者遂为司正司正适洗洗角觯南面坐奠于中

 敖氏曰此中庭者亦阼阶前南北之中与燕礼司正
 之位同以当辟射也
  世佐案敖说误见乡射及燕礼
升东楹之东受命于公西阶上北面命宾诸公卿大夫
公曰以我安宾诸公卿大夫皆对曰诺敢不安
 敖氏曰此群臣皆为射而来是时犹未射固无嫌于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57a 页 WYG0110-0498c.png
 不安而司正乃受命以安之者缘其意若不敢必君
 之终行射事然也受命亦北面与请彻俎同
  世佐案请安说亦见燕礼
司正降自西阶南面坐取觯升酌散降南面坐奠觯兴
右还北面少立坐取觯兴坐不祭卒觯奠之兴再拜稽
首左还南面坐取觯洗南面反奠于其所北面立
 敖氏曰北面立亦在觯南
    右立司正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57b 页 WYG0110-0498d.png
司射适次袒决遂执弓挟乘矢于弓外见镞于弣右巨
指钩弦
 注曰司射射人也次若今时更衣处张帏席为之耦
 次在洗东南见镞于弣顺其射也右巨指右手大擘
 (从集说/节本)
 疏曰云耦次在洗东南者此无正文案乡射记设楅
 南北当洗此下三耦拾取矢出次西行又北行乡楅
 则次在洗东南也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58a 页 WYG0110-0499a.png
 敖氏曰司射射人亦大射正也燕礼曰大射正为司
 射是其徵矣诸侯之大射正盖上士二人次所谓耦
 次也周官掌次职云射则张耦次执弓左手执弣也
 挟乘矢于弓外谓挟四矢而矢在弦弣之外也见镞
 于弣明其方执而左乡及指间前后之节也右巨指
 钩弦所谓挟弓也
  世佐案大射正与射人尊卑盖有间矣燕射以大
  射正为司射此以射人为司射不同者燕本不为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58b 页 WYG0110-0499b.png
  射故其初但以射人为摈又为司正及射而后以
  大射正为司射此礼专为射故其初即以大射正
  为摈为司正至是则以射人为司射也敖引燕礼
  释此误
自阼阶前曰为政请射
 注曰为政谓司马也司马政官主射礼
 敖氏曰为政为射政者也言此者亦示已不敢擅其
 事也阶前北面白于公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59a 页 WYG0110-0499c.png
 姜氏曰乡射先请宾次请主人主于尊宾大射不请
 宾但请公主于尊君
遂告曰大夫与大夫士御于大夫
 注曰因告选三耦于君御犹侍也大夫与大夫为耦
 不足则士侍于大夫与为耦也
 敖氏曰此以在堂上者为耦之法告公也此大夫亦
 兼诸公卿而言不言士与士者略贱也
 张氏曰既请射得命遂告君以比耦也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59b 页 WYG0110-0499d.png
  世佐案敖说得之注以此为选三耦之法非
    右请射
 敖氏曰自此以后其经文有与乡射同者不重释之
遂适西阶前东面右顾命有司纳射器
 敖氏曰东面而右顾者有司在南也此有司其旅食
 者与上经云士旅食者在士南北面东上命之之仪
 如是者以其贱也
 张氏曰有司士佐执事不射者也士在西阶南东面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60a 页 WYG0110-0500a.png
 故于西阶前右顾命之必东面者君在阼宜向之也
  世佐案东面右顾者示命出于君也有司敖说近
  是
射器皆入君之弓矢适东堂宾之弓矢与中筹丰皆止
于西堂下众弓矢不挟总众弓矢楅皆适次而俟
 注曰中闾中众弓矢三耦及卿大夫以下弓矢也司
 射矢亦止西堂下众弓矢不挟则纳公与宾弓矢者
 挟之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60b 页 WYG0110-0500b.png
 疏曰乡射记云于郊则闾中据此大射故知闾中云
 司射矢亦止西堂下者下文云司射卒诱射遂适堂
 西故取一个挟之是也
 敖氏曰总谓以物合而束之也众弓众矢异束之宾
 之弓与矢皆不在堂上远下君也众弓矢不挟亦以
 其多也中筹丰在堂西楅在次各近其所设处也俟
 者兼指射器之在三处者言也此射于公宫则中乃
 皮树中也乡射记曰君国中射皮树中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61a 页 WYG0110-0500c.png
  世佐案东堂谓东序东也弓倚于东序矢在其下
  北括大射在郊敖云于公宫非
    右纳射器
工人士与梓人升自北阶两楹之间疏数容弓若丹若
墨度尺而午射正莅之
 注曰工人士梓人皆司空之属能正方圜者一从一
 横曰午谓画物也
 疏曰若丹若墨科用其一也云度尺者即乡射记从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61b 页 WYG0110-0500d.png
 如笴三尺横如武尺二寸也
 敖氏曰北阶北堂之阶也两楹之间言当楣也疏数
 犹广狭也言二物从画相去广狭之度也午如十字
 然也射正升降盖自西阶此射正其小射正与大射
 正二人是时一为司正一为司射
 郝氏曰莅临视也
卒画自北阶下司宫埽所画物自北阶下
 注曰埽物重射事也工人士梓入司宫位在北堂下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62a 页 WYG0110-0501a.png
 郝氏曰埽埽画处使分明
  世佐案工人士梓人司宫盖皆下士也其位当在
  士南注云在北堂下非天子宫人以中士为之则
  诸侯司宫为下士明矣工人士与梓人司宫皆升
  降于北阶知其亦贱矣
    右画物
大史俟于所设中之西东面以听政
 注曰中未设也大史俟焉将有事也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62b 页 WYG0110-0501b.png
 敖氏曰乡射礼曰设中南当楅西当西序又曰乃设
 楅于中庭南当洗是时中与楅皆未设大史盖南当
 洗西直西序之西而立也政即司射所誓之事
 郝氏曰大史掌释获者
 张氏曰中尚未设而云所设中之西谓其拟设中之
 地之西也周礼春官大史职云凡射事饰中舍算执
 其礼事
司射西面誓之曰公射大侯大夫射参士射干射者非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63a 页 WYG0110-0501c.png
其侯中之不获卑者与尊者为耦不异侯大史许诺
 注曰誓犹告也
 疏曰宾与君为耦同射大侯士与大夫为耦同射参
 侯以其既与尊者为耦不可使之别侯别侯则非耦
 也
 敖氏曰释获之事未至乃誓之者欲其豫识之也
 郝氏曰时司射立西阶前转向大史誓之
    右誓大史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63b 页 WYG0110-0501d.png
  世佐案以上二节乡射无
遂比三耦
 注曰比选次之也不言面者大夫在门右北面士西
 方东面
 疏曰天子大射宾射六耦三侯畿内诸侯则二侯四
 耦畿外诸侯大射宾射皆三侯三耦但诸侯畿外畿
 内各有一申一屈故畿外三侯远尊得申与天子同
 三耦则屈畿内二侯近尊则屈四耦则申若燕射则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64a 页 WYG0110-0502a.png
 天子诸侯例同三耦一侯而已以其燕私屈也若卿
 大夫士例同一侯三耦
  世佐案周礼云以四耦射二侯内诸侯之宾射也
  此以三耦射三侯外诸侯之大射也其宾射亦当
  用四耦春秋襄二十九年左传云范献子来聘公
  享之射者三耦盖与他国之臣射故尔疏误是时
  大夫在堂注云在门右亦非又案周礼大司马职
  云若大射则合诸侯之六耦此诸侯大射不使司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64b 页 WYG0110-0502b.png
  马比耦而使司射者远下天子也
三耦俟于次北西面北上
 敖氏曰三耦皆士也亦司射前戒之故先立于此以
 待比也俟于次北便其入也此乃未比时之位若既
 比则位于次中矣
 郝氏曰三耦始诱射皆士次在堂下东南士立次外
 之北西向以俟乡射三耦立堂西此立堂东者大射
 射器在东统于君也乡射射器在西统于宾也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65a 页 WYG0110-0502c.png
  世佐案大夫自受献之后皆升就席至此经不见
  其降而直云三耦俟于次北则三耦以士为之明
  矣且乡射三耦使弟子大射使士亦其宜也旧说
  三耦使大夫不足而取士非
司射命上射曰某御于子命下射曰子与某子射
 敖氏曰是所谓比也此亦当有司马命巾车量人系
 左下纲及命获者倚旌于侯之事文不具耳乡射则
 于既比三耦为之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65b 页 WYG0110-0502d.png
卒遂命三耦取弓矢于次
 注曰取弓矢不拾者次中隐蔽处
 敖氏曰亦命之让取弓矢拾经文省耳此下当有三
 耦袒决遂拾取弓矢之事亦文不具也三耦既取弓
 矢遂立于次中而西面北上
  世佐案注说非也于显露处则修仪于隐蔽处则
  废礼岂圣人制作之意哉当以省文之说为正
    右比三耦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66a 页 WYG0110-0503a.png
司射入于次搢三挟一个出于次西面揖当阶北面揖
及阶揖升堂揖当物北面揖及物揖由下物少退诱射
 注曰由下物而少退谦也
 敖氏曰既搢挟则立于三耦之北而后出次出次乃
 西面是由次北出矣由下物少退以其亦射大侯故
 不敢履下物辟君也此射三侯故不言视侯中不在
 物故不言俯正足
射三侯将乘矢始射干又射参大侯再𤼵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66b 页 WYG0110-0503b.png
 敖氏曰始射干诱射主于三耦也三耦士也故先射
 士侯乃次及其上大侯再𤼵以其尊异之也
  世佐案始射干亦以司射士也
卒射北面揖
 注曰揖于当物之处不南面者为不背卿
 敖氏曰北面揖者为下射与君同物不可南面揖于
 楹间嫌也
 郝氏曰卒射北面揖敬君事殊于乡射揖南面也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67a 页 WYG0110-0503c.png
  世佐案乡射诱射卒南面揖此北面者执臣礼也
  虽为上射亦然观下经三耦卒射之仪可见矣注
  说固曲后二说亦未为得也
及阶揖降如升射之仪遂适堂西改取一个挟之
 敖氏曰如升射之仪为堂上所不见之揖言也降而
 遂适堂西则不由其所立位之南矣此射者不在堂
 西射位又不在西方故其仪与乡射异
  世佐案如升射之仪者如其堂上三揖堂下三揖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67b 页 WYG0110-0503d.png
  也每至故揖处皆北面揖及将折而北行适堂西
  则东面揖与若然则降阶亦南行当洗南而后西
  向北折以适堂西也经不以其位为节者此时司
  射未有位也云遂者见其间无他事也若自阶下
  适堂西则堂下祗有二揖矣且非所以教众耦威
  仪之法也敖说恐未是西阶西有乐县岂得由县
  间往乎乡射礼云南面揖揖如升射则每至故揖
  处皆南面揖及北折而适堂西则西面揖皆与此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68a 页 WYG0110-0504a.png
  异
遂取扑搢之以立于所设中之西南东面
 注曰于是言立著其位也乡射记曰司射之弓矢与
 扑倚于西阶之西
 敖氏曰云遂取扑则扑亦在堂西矣所设中之西南
 其南北亦南于洗而东西则直西霤与此礼三耦之
 位在东方故司射至是乃得定其位于此亦与乡射
 异也
仪礼集编 卷十三 第 68b 页 WYG0110-0504b.png
    右诱射
 
 
 
 
 
 
 仪礼集编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