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仪礼集编 卷六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1a 页 WYG0110-023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仪礼集编卷六
          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
乡饮酒礼第四之一
 郑目录云诸侯之乡大夫三年大比献贤者能者于
 其君以礼宾之与之饮酒于五礼属嘉礼
 疏曰凡乡饮酒之礼其名有四案此宾贤能谓之乡
 饮酒一也又案乡饮酒义云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1b 页 WYG0110-0237b.png
 是党正饮酒亦谓之乡饮酒二也乡射州长春秋习
 射于州序先行乡饮酒亦谓之乡饮酒三也案乡饮
 酒义又有乡大夫士饮国中贤者用乡饮酒四也
 吕氏大临曰乡人凡有会聚皆当行此礼恐不止四
 事论语载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亦指乡人而言
 之
 朱子曰孔颖达以为吉礼非也以周礼考之唯祭祀
 为吉礼其饮食宾射燕飨皆属嘉礼则郑云嘉礼为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2a 页 WYG0110-0238a.png
 是而孔说误也射义放此(世佐案乡饮酒义孔疏曰/案郑目录云此于别录属)
 (吉事陆氏释文亦引郑云别录属吉礼则以此为吉/礼之说盖出于刘向而郑君见之于礼记目录不始)
 (于孔氏也又案礼记冠昏乡饮酒射燕聘诸义孔疏/引郑目录皆云别录属吉事唯乡饮酒射二义释文)
 (引郑云别录属吉礼释文礼字盖事字之误郑注仪/礼于冠昏乡饮酒射燕云嘉而聘云宾者以周官五)
 (礼言之也若以事言之则吉者对凶之辞嘉也宾也/皆可以言吉也此郑于礼记目录所以复存刘说与)
 杨氏曰案疏所引四条后一条出乡饮酒义乡人士
 君子尊于房户之间宾主共之也注云乡人乡大夫
 也士州长党正也君子谓乡大夫士也乡大夫士饮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2b 页 WYG0110-0238b.png
 国中贤者亦用此礼也
 敖氏曰乡饮酒者士与其同乡之士大夫会聚于乡
 学而饮酒之礼也
 郝氏曰乡饮酒礼者乡之人有事相与饮酒皆得行
 此礼也
 张氏曰疏言乡饮有四此篇所载三年大比宾贤之
 礼也常以正月行之将射而饮下篇所列是也于春
 秋行之党正正齿位于季冬蜡祭乡大夫饮国中贤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3a 页 WYG0110-0238c.png
 者则无常时
 姜氏曰此周礼五州为乡乡大夫兴贤能与之饮酒
 之礼盖侯国亦如之也乡饮酒之属之礼仅存此篇
 考其礼盖专主尚贤而注疏乃兼及尚齿(世佐案注/疏于尚德)
 (尚齿之异未尝不分别言之/姜氏犹訾其兼及尚齿似过)谓大蜡之时党正以齿
 饮民于序乡大夫临观行礼亦名乡饮酒也今案序
 贤序齿礼不相混谓其通名乡饮酒则可谓其通行
 此礼则失矣况注疏于记义六十者坐以下又明言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3b 页 WYG0110-0238d.png
 党正饮酒与乡饮酒之异礼乎
  世佐案此篇所陈乃侯国乡大夫宾贤之礼他如
  党正正齿位州长春秋习射及乡大夫士饮国中
  贤者虽亦名乡饮酒而其礼固不能无异也自吕
  氏之说见采于通解而后儒宗之遂以为乡人聚
  会饮酒之通礼矣然论语所载有尚齿之意谓与
  党正饮酒法相似则可援以证此则不可且其所
  谓乡人者乡之人耳与乡饮酒义乡人士君子之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4a 页 WYG0110-0239a.png
  乡人注以为乡大夫者亦别顾麟士曰乡人饮酒
  与乡饮酒礼无预是也姜氏序贤序齿之辩甚善
  若其释为天子乡大夫兴贤能之礼而谓侯国亦
  如之则非也以下文特悬磬考之其非天子之大
  夫明甚愚故于注疏之说不敢有异议云
乡饮酒之礼主人就先生而谋宾介
 注曰主人谓诸侯之乡大夫也先生乡中致仕者宾
 介处士贤者周礼大司徒之职以乡三物教万民而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4b 页 WYG0110-0239b.png
 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中和二曰六行孝友睦
 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乡大夫以正月之
 吉受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使各以教其所
 治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及三年大比而兴贤者能
 者乡老及乡大夫帅其吏与其众寡以礼礼宾之厥
 明献贤能之书于王是礼乃三年正月而一行也诸
 侯之乡大夫贡士于其君盖亦(监本脱亦字/今从疏增)如此云
 古者年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名曰父师士名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5a 页 WYG0110-0239c.png
 曰少师而教学焉恒知乡人之贤者是以大夫就而
 谋之贤者为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众宾而与之饮
 酒是亦将献之以礼礼宾之也今郡国十月行此饮
 酒礼以党正每岁邦索鬼神而祭祀则以礼属民而
 饮酒于序以正齿位之说然(句/)此篇无正齿位之事
 焉凡乡党饮酒必于民聚之时欲其见化知尚贤尊
 长也孟子曰天下有达尊三爵也德也齿也
 疏曰云周礼至书数并大司徒职文引此者欲兼诸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5b 页 WYG0110-0239d.png
 侯司徒亦使乡大夫教民以三物教成行饮酒之礼
 兴举之也云乡大夫已下至于王并周礼地官乡大
 夫职文彼是天子乡大夫法诸侯乡大夫无文以此
 约之故云诸侯之乡大夫贡士于其君盖亦如此云
 也云贤者为宾至是亦将献之以礼礼宾之也者据
 此经诸侯乡大夫贡士之法亦如天子之乡大夫故
 云亦也若据乡贡一人其介与众宾不贡之矣但立
 介与众宾辅宾行礼待后年还以贡之耳案射义云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6a 页 WYG0110-0240a.png
 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注引旧说大国三人
 次国二人小国一人大国三卿次国二卿小国一卿
 所贡之士与乡同则乡送一人至君所其国有遂数
 亦同其乡并有公邑采地皆有贤能贡之而贡士与
 乡数同不言遂与公邑采地所贡者盖当乡送一人
 至君所君又总校德之大小取以贡之纵取乡外仍
 准乡数为定乡大夫虽行饮酒礼宾之于其君简讫
 仍更行饮酒礼宾之于王是乡大夫及诸侯贡士皆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6b 页 WYG0110-0240b.png
 行饮酒礼礼宾也云今郡国至之说然者郑欲解此
 乡饮酒贡士法汉时所行者是正齿位与此不同之
 意云以党正每岁邦索鬼神而祭祀者礼记郊特牲
 云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周之十二月即夏
 之十月农功毕而蜡祭也云则以礼属民而饮酒于
 序以正齿位者谓当蜡祭之月党正序民于序学中
 以三时务农将阙于礼此时农隙故行正齿位之礼
 乡饮酒义云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六十者三豆七十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7a 页 WYG0110-0240c.png
 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年长者在上是正
 齿位之法也云之说然者汉时十月饮酒礼取党正
 之文而然与此篇乡饮酒礼异也民聚之时谓大比
 大蜡之时尚贤据此篇乡饮酒尊长据党正乡饮酒
 也但党正饮酒以乡大夫临观行礼或乡大夫居此
 党内则亦名乡饮酒也引孟子者以證乡大夫饮酒
 是尚德也党正饮酒是尚齿也爵于此无所当连引之
 耳或曰宾若有尊者一章即尚爵之义也(世佐案自/或曰已下)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7b 页 WYG0110-0240d.png
 (监本所无见通解疑此说当是朱子纂入而传写者也/误属于疏耳然杨氏仪礼图已仍之今亦未敢遽删)
 杨氏曰此篇主于宾贤虽无正齿位法然自宾介而
 下众宾有长立于堂下者有东上北上乐正与立者
 皆荐以齿旅酬少长以齿是亦正齿位法但无党正
 三豆四豆五豆六豆之等差耳
 张氏曰案此乡饮酒礼有献宾有乐宾有旅酬有无
 算爵乐凡四大段而礼成此下至当楣北面答拜则
 将饮酒之始事初谋宾戒宾次陈设次速宾迎宾拜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8a 页 WYG0110-0241a.png
 至凡三节
  世佐案或说及信斋之言此篇三达尊之义备矣
  但其意所专属则在尚德耳姜氏谓尚齿与乡饮
  酒无涉似泥敖氏于主人宾介等俱泛言非辩见前
    右谋宾介
主人戒宾宾拜辱主人答拜乃请宾宾礼辞许主人再
拜宾答拜
 注曰拜辱出拜其自屈辱至已门也不固辞者素所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8b 页 WYG0110-0241b.png
 有志
 疏曰知宾出门者见冠礼主人宿宾宾出门左乡射
 戒宾亦出门故也士相见固辞此礼辞即许者宾已
 知欲贡已又以学习德艺情意相许也案冠礼主人
 先拜宾答拜此宾先拜主人答拜者彼冠礼主人戒
 同寮同寮尊又使之加冠于子尊重之故主人先拜
 此则乡大夫尊矣宾是乡人卑矣又将贡已宜尊敬
 主人故宾先拜辱也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9a 页 WYG0110-0241c.png
 朱子曰学成行脩进仕于朝上以致君下以泽民此
 士之素有所志也
 敖氏曰此拜辱即拜迎也
 张氏曰主人戒宾言主人往至宾门欲相警告非谓
 已戒之也至请宾方是发词相戒耳主人再拜拜其
 许已也
  世佐案主人乡大夫也宾处士也主人戒宾当如
  先生异爵者请见礼先生异爵者请见先见之不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9b 页 WYG0110-0241d.png
  敢拜迎而此乃云拜辱者当宾兴大典主人好善
  忘势而宾亦以道自重故以处士而俨然与大夫
  抗礼不为骄也一辞而许注以为素所有志固已
  然考士冠礼乡射礼于主人之戒宾也皆云宾礼
  辞许不闻有固辞者然则一辞而许为宾之道固
  然此亦如其常而已以为将贡已而固辞君子恶
  其矫也宾先拜主人答拜者考士冠宿宾乡射戒
  宾皆然是亦礼之常也士冠戒宾云宾礼辞许主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10a 页 WYG0110-0242a.png
  人再拜宾答拜主人之拜是拜宾之许己非先拜也
  方其始至宾家之时仍当宾先拜彼不言者文不具
  耳以宿宾礼例之可见也盖主人至宾家戒之则主
  人为宾宾为主人宾既为主人礼应先拜疏家误谓
  冠礼主人先拜而其释此宾先拜之故亦似沾滞
主人退宾拜辱
 敖氏曰此即拜送也拜迎拜送皆言拜辱者盖一仪
 而兼二义也迎送者据已言也辱者据彼言也此经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10b 页 WYG0110-0242b.png
 言戒宾之仪略者亦以士冠礼宿宾之仪见之也下
 速宾仿此后篇同
  世佐案凡宾主相见始而拜迎退而拜送礼之常
  也拜迎可名拜辱则拜送独不可名拜辱乎郑君求
  其说而不得因有以送谢之之解疏又云将贡已宜
  尊敬主人是以去又拜辱以送谢之斯何见之陋也
  夫主人之于宾即后世之所谓举主也所谓座主门
  生也古者乡举里选一以德行道艺为主而进退之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11a 页 WYG0110-0242c.png
  故在举之者自尽其职之所当为非以树恩也而所
  举者亦必克副其实而后应之公义重而私恩轻何
  仆仆而亟谢为为此说者习见汉世报举主之厚而
  意之耳夫以汉世笃交念故之谊议者犹或非之况
  自中唐而后一蒙赏拔名曰恩门长奔竞之风胎朋
  党之祸其流极可胜道哉韩子曰吾未尝闻有登第
  于有司而进谢其门者斯固有识者之所耻也岂先
  王制礼而不虑及此乎然则饮酒之明日宾乡服拜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11b 页 WYG0110-0242d.png
  赐何也曰谢其以礼礼已也夫礼未有见礼于人而
  不之谢者乡射非贡士宾亦拜赐是已为贡己而以
  送谢之私也为贡己而明日不拜赐避嫌也避嫌亦
  私也此于士习官方颇有关系故不敢不辩
介亦如之
 注曰如戒宾也
    右戒宾介
乃席宾主人介众宾之席皆不属焉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12a 页 WYG0110-0243a.png
 注曰夙兴往戒归而敷席宾席牖前南面主人席阼
 阶上西面介席西阶上东面众宾于宾席之西不
 属者不相续也皆独坐明其德各特
 疏曰乡射云席宾南面东上众宾之席继而西此众
 宾之席亦当然但不属为异耳乡射注云言继者甫
 欲习众庶未有所殊别此乃特贡于君故众宾之席
 皆不属焉虽不属犹统宾为位同南面也
 杨氏曰乡饮酒礼注云宾于牖前与周礼司几筵延国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12b 页 WYG0110-0243b.png
 宾于牖前似同而实异宾位在西北以天子诸侯室有东
 西房言之则室前之中为中此乃王位设扆之处自中以
 西便为西北又是牖前如司几筵筵国宾于牖前是也以
 大夫士东房西室言之房室之间为中故户西牖东西北
 之位家乡国皆以为重士冠礼子筵于户西士昏礼妇席
 于户牖间乡饮席于牖前乡射宾席在于户牖之处名
 虽不同皆是一义乡饮虽云牖前亦是牖东也盖户西牖
 东正西北之宾位也士冠礼子士昏礼妇亦在此位敬礼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13a 页 WYG0110-0243c.png
 之如宾客然所谓醴于客位是也若牖前则近于西此
 隅矣果宾席在牖前则三宾当如乡射记东面北上今
 经云众宾之席继而西则宾席决不在牖前明矣虽然
 此特以郑义大夫士东房西室言之也又案陈祥道云
 乡饮酒荐脯五挺出自左房乡射记笾豆出自东房大
 射宰胥荐脯醢由左房夫乡射乡饮大夫礼大射诸侯
 礼其言相类盖言左以有右言东以有西则大夫士之
 房室与诸侯同可知郑氏谓大夫士无西房恐未然也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13b 页 WYG0110-0243d.png
 敖氏曰席宾主人介者为宾主人介设席也席宾于
 户牖间主人于东序介于西序少牢下篇席主人于
 东序西面席侑于西序东面侑介之位同也众宾众
 宾长三人也属连接也必不属者为其升降皆由下
 也以是观之则宾主在户西牖东而当两楹之间明
 矣此席亦东上凡席皆有司设之
 郝氏曰古者大飨必于宗庙庙堂后中为室室东为房
 室与房皆有牖有户牖皆居中户皆在牖东皆南向故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14a 页 WYG0110-0244a.png
 户牖间为堂中宾席在焉宾所立位在堂西阶上东向
 主席在堂东阶上西向此庙中之礼也乡饮酒不行于
 庙于学宫诸馆舍其位次与在庙殊馔席皆在堂上而
 拜立之位仍在东西阶故或退而复位进而升席也
 张氏曰注言敷席面位可订近日乡饮隅坐之失
 姜氏曰乡饮席位经无明文注盖据乡饮酒义而言
 也但乡饮乡射之席宾与众宾皆相继而不属言其
 递为位则相继言其各为位则不属二者参互推之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14b 页 WYG0110-0244b.png
 可见非有殊礼也所以乡射言继而西乡饮言皆不
 属者乡射单以宾与众宾言之故言继而西而乡饮
 合言席宾主人介众宾之席凡十字为句则宾与众
 宾虽不属而自相继主介一东阶一西阶则不相属
 而亦不相继矣而疏乃于句读有差因于义释有误
 乃谓宾以将贡于君有所殊别故众宾之席不属而
 不相继也不亦率为之说而使经义之尽晦哉
  世佐案此节当以乃席宾三字为句主人介众宾之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15a 页 WYG0110-0244c.png
  席又句旧说及郝氏姜氏析句俱未安经但言席宾
  而不言位面以见于乡射礼者可参考也乡射无介
  注知介席在西阶上东面者以少牢下篇所载席侑
  之处见之也乡射礼众宾之席继而西此则云不属
  者兴贤大典所以殊异宾于众也皆者皆主人介众
  宾也主人也介也与宾之席远矣云皆不属者词虽
  总承而意则专主于众宾也敖氏谓为其升降皆由
  下姜氏谓言其递为位则相继言其各为位则不属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15b 页 WYG0110-0244d.png
  二说皆未得经意当以注疏为正但注家误看经文
  皆字谓众宾皆独坐则犹未尽也经义盖谓主人介
  众宾之席皆不属于宾耳非谓众宾各不相属也宾
  是所兴贤能之人故别异之彼众宾者既不得与于
  贡则其德故相埒也焉得人人而别之乎又案古人
  宫室之制前堂后室室之东西偏曰房室与房皆有
  户室又有牖(考仪礼图室有户有牖房有户/无牖郝云室与房皆有牖户非)户在东而
  牖在西(室西南隅为奥奥者以人所安息之处名之也论/语载子问伯牛疾自牖执其手则牖亦在西南可)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16a 页 WYG0110-0245a.png
  (见郝氏谓牖/皆居中非)户牖之间堂之中也故古人重之室之
  有东西房者则以牖前为宾位取其在西北也司几
  筵所云是也室之有东房而无西房者则户牖牖之
  间为宾位亦取其在西北也士冠士昏礼所云是也
  郑氏谓大夫士东房西室以其私家言之也乡饮酒
  行礼于庠乡射于序庠序皆学舍与私家之制异安
  见其必无西房乎陈氏祥道之说极为有据然此注
  不曰宾席户牖之间而曰宾席牖前则郑氏固未尝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16b 页 WYG0110-0245b.png
  谓其无西房也若无西房则牖前乃堂之西北隅宾
  既席于此则宾西更无容席之地不得云众宾之席
  继而西矣(公食大夫记云蒲筵常倍寻曰常丈六尺/也三宾之席合之几四丈八尺若无西房)
  (何许/著此)惟有西房故宾席虽在室之牖前而其西尚
  可以容众宾之席也然则此注所云牖前与司几
  筵所云牖前其实无以异也杨氏因陈氏之言而
  疑郑氏大夫士无西房之说之误殆未明乎庠序
  与私家之异欤今绘图于左使读者得以考焉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17a 页 WYG0110-0245c.png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17b 页 WYG0110-0245d.png
 
 
 
 
 
 
 
    (右今更定乡饮酒礼宾位图旧图云众宾南/面坐不尽则东面北上亦误说见后)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18a 页 WYG0110-0246a.png
尊两壶于房户间斯禁有玄酒在西设篚于禁南东肆
加二勺于两壶
 疏曰东肆以头首为记从西向东为肆则大头在西
 也又曰士之棜禁大夫之斯禁名虽异其形同若天
 子诸侯承尊之物谓之丰丰有舟
 敖氏曰设篚于禁南其间当容人盖酌者北面也记
 云尊绤幂宾至彻之则此二勺皆加于幂上矣
 张氏曰两壶酒与玄酒各一也斯禁以承壶玄酒在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18b 页 WYG0110-0246b.png
 酒之西设篚以贮爵在禁之南向东陈之其首在西
 壶各有勺以备挹酌
 姜氏曰案玉藻斯棜异制棜较卑也疏误
  世佐案户室之户也房户间当左楹
设洗于阼阶东南南北以堂深东西当东荣水在洗东
篚在洗西南肆
 张氏曰堂上设篚此复设篚者上篚所贮三爵每一
 爵行毕即奠下篚且贮馀觯也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19a 页 WYG0110-0246c.png
    右设席器
羹定
 注曰肉谓之羹定犹熟也著之者下以为节
 敖氏曰注云下以为节者谓下事以此为节也诸篇
 凡言羹定者皆然
  世佐案监本注中脱著之者下以为节七字今从
  敖氏本补入
主人速宾宾拜辱主人答拜还宾拜辱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19b 页 WYG0110-0246d.png
 敖氏曰速宾之仪与戒宾同此经文又略也宾不遂
 从之者为主人复当速介
  世佐案拜辱即拜送也说见上聘礼使下大夫至
  宾馆公食大夫礼使大夫戒宾二处宾皆不拜送
  者以宾遂从之也此处宾不遂从故仍行拜送之
  礼非有他义疏谓乡大夫尊宾卑又拟贡故特拜
  辱而送之非
介亦如之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20a 页 WYG0110-0247a.png
 注曰如速宾也
 疏曰是日必当遣人戒速众宾但略而不言故下云
 宾及众宾皆从之
 敖氏曰众宾亦戒速而经惟言宾介者亦以主人亲
 为之其礼重故特著之耳
宾及众宾皆从之
 注曰言及众宾介亦在其中矣
 敖氏曰主人既速介即先归介及众宾皆至于宾之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20b 页 WYG0110-0247b.png
 门外俟宾同往也
    右速宾介
主人一相迎于门外再拜宾宾答拜拜介介答拜
 注曰相主人之吏摈赞传命者
 敖氏曰相盖学中之有司给事于饮射之礼者古者
 与乡人饮射必于学宫者以其深广且有司及器用
 皆备具故也
  世佐案注以相为主人之吏而敖氏易之非也古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21a 页 WYG0110-0247c.png
  者党有庠术(郑读/为遂)有序教民之职在乡则掌于州
  长党正以下而统于乡大夫在遂则掌于县正鄙
  师以下而统于遂大夫治民之官即教民之官非
  若后世守令之外别有教职也主人乡大夫也自
  州长以至比长皆其属吏此相恐是择州长中一
  人为之周礼州长职云三年大比则大考州里以
  赞乡大夫废兴则相主人者舍州长而谁学中有
  司如乐师大小胥之属于国学则有之乡学则未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21b 页 WYG0110-0247d.png
  之闻也
揖众宾
 注曰拜介揖众宾皆西南面
 疏曰宾介众宾在门外位以北为上主人与宾正东
 西相当则介与众宾差在南东面主人正西面拜宾
 则侧身向西南拜介揖众宾矣
主人揖先入
 注曰揖揖宾也先入门而西面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22a 页 WYG0110-0248a.png
 敖氏曰不言入门右可知也
宾厌介入门左介厌众宾入众宾皆入门左北上
 注曰皆入门西东面宾之属相厌变于主人也推手
 曰揖引手曰厌
 疏曰引手曰厌者以手向身引之
 郝氏曰厌压同行先众曰压宾在介上厌介介在众
 宾上厌众宾也
  世佐案厌今文皆作揖文虽小异其为以手礼人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22b 页 WYG0110-0248b.png
  则一也郑氏定从古文取变于主人之义是矣郝
  氏顾讥其凿而改训为压于义何取不亦凿之甚
  乎
主人与宾三揖至于阶三让主人升宾升
 敖氏曰三揖三让说皆见士冠礼乡射礼曰主人升
 一等宾升
主人阼阶上当楣北面再拜宾西阶上当楣北面答拜
 注曰楣前梁也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23a 页 WYG0110-0248c.png
 敖氏曰此拜至也
    右迎宾拜至
主人坐取爵于篚降洗
 敖氏曰取爵盖北面也为洗而降故云降洗
 张氏曰此下至爵降奠于篚言主人献宾介众宾之
 仪凡六节
  世佐案篚谓堂上禁南之篚
宾降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23b 页 WYG0110-0248d.png
 注曰从主人也
 敖氏曰宾降之位见下文
主人坐奠爵于阶前辞
 注曰重以已事烦宾也
 敖氏曰奠爵乃辞者事异则不宜相杂且为敬也西
 面坐奠爵兴辞
宾对
 注曰宾主人之辞未闻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24a 页 WYG0110-0249a.png
 郝氏曰主人辞宾降宾对以不敢不降如聘记辞曰
 非礼也敢对曰非礼也敢后仿此
主人坐取爵兴适洗南面坐奠爵于篚下盥洗
 注曰篚下篚南
 敖氏曰南面坐于洗北乃奠爵于篚南不敢由便也
 盥洗既盥复坐取爵而将洗之也凡洗者必盥盥洗
 皆立
 张氏曰篚下当篚之下非于篚也盥洗者盥讫取爵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24b 页 WYG0110-0249b.png
 拟洗亦非谓遽已洗也
  世佐案此篚谓堂下洗西之篚
宾进东北面辞洗
 注曰必进东行示情
 敖氏曰进者少南行也
  世佐案敖说是宾初降时立当西序而此云东北
  面辞洗则位已在洗南矣其进而南可知也
主人坐奠爵于篚兴对宾复位当西序东面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25a 页 WYG0110-0249c.png
 注曰言复位者明始降时位在此
主人坐取爵沃洗者西北面
 张氏曰古人盥洗并用人执器灌沃下别有器承其
 弃水故有沃洗者
卒洗主人壹揖壹让升
 敖氏曰升亦主人先而宾从之
宾拜洗主人坐奠爵遂拜降盥
 敖氏曰必盥者为将酌也既拜而盥为拜时以右掌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25b 页 WYG0110-0249d.png
 据地不无坋污也内则曰凡男拜尚左手
 张氏曰因事曰遂言遂拜者主人坐奠爵因不起而
 遂拜也后凡言遂者皆因上事
宾降主人辞宾对复位当西序
 敖氏曰对时违其位故云复下主人对仿此
卒盥揖让升宾西阶上疑立
 疏曰不言一揖一让从上可知
主人坐取爵实之宾之席前西北面献宾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26a 页 WYG0110-0250a.png
 注曰献进也进酒于宾
 敖氏曰实者实以酒谓酌也
 张氏曰必西北面者宾在西阶欲其就席受爵故西
 北向之也
宾西阶上拜主人少退
 注曰少退少避
宾进受爵以复位主人阼阶上拜送爵宾少退
 注曰复位复西阶上位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26b 页 WYG0110-0250b.png
 疏曰乡射云宾进受爵于席前
 张氏曰宾进席前受爵复持此爵还西阶上位
荐脯醯宾升席自西方乃设折俎
 注曰升由下也升必中席
 疏曰案曲礼云席南向北向以西方为上今升席自
 西方云升由下者以宾统于主人以东方为上也
主人阼阶东疑立宾坐左执爵祭脯醢
 注曰坐坐于席祭脯醢者以右手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27a 页 WYG0110-0250c.png
奠爵于荐西兴右手取肺郤左手执本坐弗缭右绝末
以祭尚左手哜之兴加于俎
 注曰肺离之本端厚大者缭犹紾也大夫以上威仪
 多紾绝之尚左手者明垂紾之乃绝其末
 疏曰少仪云取俎进俎不坐是以取时奠爵兴至加
 于俎又兴也此乡饮酒大夫礼故云缭祭乡射士礼
 云绝祭但云缭必兼绝言绝不得兼缭也
 敖氏曰尚左手哜之谓举其左手而右手在下以末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27b 页 WYG0110-0250d.png
 授口哜之也将哜乃尚左手则祭时不然矣加于俎
 以右手
 郝氏曰末肺端也左手执之右手绝而祭之神道贵
 右也既祭上其左手举肺哜之人道贵左也尚上同
 张氏曰郤左手者仰其左手也弗缭者直绝末以祭
 不必缭也缭祭以手从肺本循之至末乃绝之绝祭
 不循其本但绝末而已大夫以上乃缭士则否经言
 弗缭以宾固士也他事皆从士礼注疏独于此处解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28a 页 WYG0110-0251a.png
 作缭祭不敢从
 姜氏曰弗缭之弗注未释盖读如绋綍之绋佛捩之
 义尚左手当连哜之为句注释恐未安
  世佐案经文明言弗缭而注疏乃云缭祭则弗字
  之读当如姜说然此固士礼也安得以大夫以上
  之礼释之乎注疏误矣注之误在以尚左手三字
  连上句为义疏又因注而误也曷不以乡射礼参
  观之乡射礼云坐绝祭尚左手哜之夫乡射固所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28b 页 WYG0110-0251b.png
  称士礼也绝祭而不缭者也乃其经文亦云尚左
  手则尚左手当连哜之为句而弗缭之弗当读如
  字其说为不可易矣
坐捝手遂祭酒
 注曰捝拭也拭以巾捝手为绝肺染污也
 疏曰内则事佩之中有帨则宾客自有帨巾以拭也
兴席末坐啐酒
 疏曰乡饮酒义注云祭荐祭酒哜肺于席中惟啐酒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29a 页 WYG0110-0251c.png
 于席末
 敖氏曰席末席西端也
降席坐奠爵拜告旨执爵兴主人阼阶上答拜
 注曰降席席西也
宾西阶上北面坐卒爵兴坐奠爵遂拜执爵兴主人阼
阶上答拜
 注曰卒尽也于此尽酒者明此席非专为饮酒起
 敖氏曰必西阶上卒爵者以向者于此拜受故也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29b 页 WYG0110-0251d.png
  世佐案乡饮酒义云是席之正非专为饮酒也注
  盖本此谓卒爵于西阶上即啐酒于席末之意也
  此说深得礼意敖说浅矣
    右主人献宾
宾降洗主人降
 注曰亦从宾也降降立阼阶东西面
宾坐奠爵兴辞
 注曰西阶前也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30a 页 WYG0110-0252a.png
 疏曰乡射云宾西阶前东面坐奠爵兴辞降此亦然
主人对宾坐取爵适洗南北面
 敖氏曰洗南北面别于主人也
主人阼阶东南面辞洗宾坐奠爵于篚兴对主人复阼
阶东西面
 疏曰案乡射宾盥讫将洗主人乃辞洗先后不同者
 彼与乡人习礼轻故盥讫乃辞洗此乡人将宾举之
 故未盥先辞洗重之也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30b 页 WYG0110-0252b.png
 朱子曰此等恐或文有先后未必有此轻重之别也
 敖氏曰南面辞洗犹不离阼阶东示违其位而已此
 主人辞洗在宾盥之先与他礼微异未详
 张氏曰前献宾主人既盥而后辞洗此则宾未盥而
 已辞洗故主人奠爵初在篚下继乃于篚以初未闻
 宾命也宾奠爵即于篚以已闻主命也
  世佐案盥而后辞洗礼之常也未盥而辞洗变以
  示重也疏说朱子虽疑之然于此亦可见古人尊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31a 页 WYG0110-0252c.png
  贤之礼故存之
宾东北面盥坐取爵卒洗揖让如初升
 敖氏曰凡盥洗于洗南者皆北面此云东北未详疑
 东衍文也初一揖一让也
 姜氏曰不言沃洗者省文
  世佐案上言沃洗者西北面此不言可知也主人
  在洗北沃洗者在洗南(见仪/礼图)故主人南面沃沃洗
  者西北面沃之便也今宾在洗南沃洗者在其右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31b 页 WYG0110-0252d.png
  故宾方盥洗必东北面邪向之亦取其便也敖氏
  以东为衍文非
主人拜洗宾答拜兴降盥如主人礼
 敖氏曰如主人礼谓如上降盥以至坐取爵之仪但
 面位异耳
宾实爵主人之席前东南面酢主人
 张氏曰主人在阼阶宾自主席前向之故东南面
主人阼阶上拜宾少退主人进受爵复位宾西阶上拜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32a 页 WYG0110-0253a.png
送爵荐脯醢主人升席自北方设折俎祭如宾礼
 注曰祭者祭荐俎及酒亦哜啐
 敖氏曰北方席下也主人介席皆南上
不告旨
 注曰酒已物也
 疏曰云不告旨明亦啐也
 敖氏曰酒主人之物也其不告旨不言可知乃必言
 之者宜别于如宾礼也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32b 页 WYG0110-0253b.png
自席前适阼阶上北面坐卒爵兴坐奠爵遂拜执爵兴
宾西阶上答拜
 注曰自席前者啐酒席末因从北方降由便也
 疏曰凡升席必由下降由上今主人当降自南方以
 啐酒于席末遂从席北头降是由便也
 敖氏曰从北方降正也
  世佐案升席由下降由上此郑义也敖氏则谓升
  降皆由下故以此从北方降为正看来古人升席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33a 页 WYG0110-0253c.png
  必由下至于降席只是取便或由上或由下原无
  一定之例也疏云降由上之正亦是便此为通论
  若必执一例求之而于其所不通者诿曰是由便
  也则固矣
主人坐奠爵于序端阼阶上北面再拜崇酒宾西阶上
答拜
 注曰东西墙谓之序崇充也言酒恶相充实
 疏曰奠爵于序端者拟后酬宾讫取此爵以献介也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33b 页 WYG0110-0253d.png
 熊氏曰崇充也添酌充满之
 敖氏曰崇重也谓宾崇重已酒不嫌其薄而饮之既
 也故拜谢之卒爵乃拜者若曰已饮之乃审知其薄然
  世佐案崇酒之义敖氏得之郝氏敬李氏之藻皆
  同敖义郑君之说郝氏讥其凿今详其意盖谓以
  恶酒充宾腹故拜以谢过于经义未为大失然既
  训崇为充充字并无酒恶之意势必添字乃通固
  不如敖说之直截也至于熊说则去经旨远甚几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34a 页 WYG0110-0254a.png
  酌酒于爵经皆云实爵不云崇酒况此爵虚爵也下
  文取以献介方将洗而实之岂于其奠之之时即酌
  而充满之乎其为谬误显然矣又案姜氏云此乃谢
  宾之酢爵也崇之言隆谓之崇酒者谢宾酢之隆施
  耳如以崇酒为谢酒之恶当于献宾宾告旨之时不
  当于酢主主不告旨之后此说亦可备一解
    右宾酢主人
主人坐取觯于篚降洗宾降主人辞降宾不辞洗立当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34b 页 WYG0110-0254b.png
西序东面
 注曰不辞洗者以其将自饮
 敖氏曰主人辞不言奠觯又不言宾对者如上礼可
 知自饮乃洗者亦象宾之饮已也
 张氏曰献用爵酬用觯一升曰爵三升曰觯
卒洗揖让升宾西阶上疑立主人实觯酬宾阼阶上北
面坐奠觯遂拜执觯兴宾西阶上答拜
 注曰酬劝酒也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35a 页 WYG0110-0254c.png
 张氏曰先自饮所以劝宾也拜宾者通其劝意也答
 拜者答其劝已也
坐祭遂饮卒觯兴坐奠觯遂拜执觯兴宾西阶上答拜
 敖氏曰此众宾之饮已故其拜亦皆与受之于人者
 同
主人降洗宾降辞如献礼升不拜洗
 注曰不拜洗杀于献
 敖氏曰如献礼如其降后升前之仪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35b 页 WYG0110-0254d.png
宾西阶上立主人实觯宾之席前北面宾西阶上拜主
人少退卒拜进坐奠觯于荐西
 敖氏曰奠觯于荐西者主人以此觯不举不敢亲授
 之重劳宾也凡酬酒有卒不举者有未即举者主人
 皆奠之而不授其意则同燕与大射及少牢下篇主
 人酬尸与宾皆授觯与士礼异
 张氏曰奠觯西欲宾举此觯也
  世佐案酬觯奠而不授亦杀于献也奠于荐西仍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36a 页 WYG0110-0255a.png
  是欲宾举此觯若逆料其不举而不亲授则非主
  人殷勤之意矣
宾辞坐取觯复位主人阼阶上拜送宾北面坐奠鳝于
荐东复位
 注曰酬酒不举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
 敖氏曰辞辞其奠鳝也奠觯酬之正礼也然奠而不
 授亦不能无降等之嫌故辞之辞之而不获命乃坐
 取觯示受也辞及取觯皆当东面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36b 页 WYG0110-0255b.png
 张氏曰宾辞疏以为辞主人复亲酌已愚以主人方酌
 时不辞殆非辞酌也仍是辞其亲奠如乡射二人举觯时
  世佐案奠觯于荐东示不举也凡奠觯将举者于
  右不举者于左辞是辞奠前二说得之
    右主人酬宾
主人揖降宾降立于阶西当序东面
 注曰主人将与介为礼宾谦不敢居堂上
 敖氏曰宾降之位其南北之节皆于阶西至此始见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37a 页 WYG0110-0255c.png
 之也主人降西面于门东
主人以介揖让升拜如宾礼
 疏曰主人与宾三揖至于阶之时介与众宾亦随至
 西阶下东面此云揖让升唯于升堂时相让无庭中
 三揖矣
 敖氏曰介入门左止于其位至是乃进
  世佐案上迎宾拜至节不见介与众宾随至西阶
  下之事则介与众宾尚在门西北上之位也此云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37b 页 WYG0110-0255d.png
  揖让升拜如宾礼谓三揖三让及拜至之礼皆如
  宾也何得无庭中三揖乎疏误当以敖说为正
主人坐取爵于东序端降洗介降主人辞降介辞洗如
宾礼
 敖氏曰爵即向之所奠者也宾礼者宾降至一揖一
 让升之仪也此时介降之位在宾南
升不拜洗
 注曰介礼杀也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38a 页 WYG0110-0256a.png
介西阶上立
 注曰不言疑者省文
主人实爵介之席前西南面献介
 张氏曰介席东面介立西阶上在席南故主人西南
 面向之
介西阶上北面拜主人少退介进北面受爵复位
 敖氏曰主人西南面献介而介乃北面正方受爵以
 是推之则宾酢主人主人亦北面受主人献宾宾其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38b 页 WYG0110-0256b.png
 东面受与
  世佐案仪礼图主人献宾宾酢主人受爵者皆北
  面经于主人受爵虽不言其何面而于此特见之
  则其馀从同矣乡射礼主人西北面献宾宾西阶上
  北面拜主人少退宾进受爵于席前夫拜既北面
  则受亦北面可知敖氏谓主人献宾宾东面受非
主人介右北面拜送爵介少退
 注曰主人拜于介右降尊以就卑也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39a 页 WYG0110-0256c.png
 敖氏曰主人献介乃拜于其右者降于宾也凡堂上
 之献酢皆分阶而拜者宾主二人而已其馀则否
主人立于西阶东
 张氏曰在介右而又稍东以设荐之时介方升祭主
 人无事故立于此
荐脯醢
 敖氏曰介席南上则此荐脯当在北方与少牢下篇
 设侑之豆同矣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39b 页 WYG0110-0256d.png
介升席自北方设折俎祭如宾礼不哜肺不啐酒不告旨
 敖氏曰凡所不者下宾
自南方降席北面坐卒爵兴坐奠爵遂拜执爵兴主人
介右答拜
 敖氏曰降席适西阶上也
    右主人献介
 杨氏曰介礼杀于宾者不拜洗主人不拜于阼阶而
 拜于介右不哜肺不啐酒不告旨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40a 页 WYG0110-0257a.png
介降洗主人复阼阶降辞如初
 敖氏曰初谓宾酢之时主人降以下至坐取爵卒洗
 之礼也
卒洗主人盥
 疏曰此主人自饮而盥者尊介也
介揖让升授主人爵于两楹之间
 注曰就尊南授之介不自酌下宾
 敖氏曰以后篇大夫礼例之介字宜在授字上于主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40b 页 WYG0110-0257b.png
 人之盥也介立于洗南以俟之主人既盥乃揖而行也
 张氏曰介但授虚爵不自酌者介卑不敢必主人为
 已饮也
介西阶上立主人实爵酢于西阶上介右坐奠爵遂拜执
爵兴介答拜主人坐祭遂饮卒爵兴坐奠爵遂拜执爵兴
介答拜主人坐奠爵于西楹南介右再拜崇酒介答拜
 注曰奠爵西楹南以当献众宾
  世佐案注当字本或作爵误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41a 页 WYG0110-0257c.png
    右介酢主人
主人复阼阶揖降介降立于宾南主人西南面三拜众
宾众宾皆答一拜
 注曰三拜一拜示遍不备礼也不升拜贱也
 疏曰主人在阼阶下众宾在宾介之南故西南向拜之
 朱子曰此疏云众宾各得主人一拜主人亦遍得一
 拜
 乡射疏又云众宾无论多少止为三拜是示遍也然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41b 页 WYG0110-0257d.png
 则主人之拜众宾不能一一拜之但为三拜以示遍
 而众宾之长者三人各答一拜也然经文及注疏但
 言众宾一拜而无三人之文未详其说乡射仿此
 敖氏曰是时众宾皆在门内之西主人少南行近于
 门东乃西南乡之而拜三拜者旅拜之法也众宾皆
 答一拜亦答旅拜之法也此礼士大夫同之
  世佐案主人与宾介行礼之时众宾固在门西北
  上之位迨其行礼既毕则众宾皆进而立于宾介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42a 页 WYG0110-0258a.png
  之南矣无庭中三揖者贱不敢当主人之迎也经
  不著其进立之节文不具也唯其已在宾介之南
  也故主人得于阼阶下西南面拜之敖说似太泥
  主人之三拜众宾与拜至之意相类特不升之于
  堂而一一拜之是亦以其贱略之也又案礼成于
  三故旅拜之法无论众宾多少但为三拜以示遍
  初不为宾长三人而设也经云众宾皆答一拜亦
  统指众宾而言不专谓三宾也疏欠分明故朱子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42b 页 WYG0110-0258b.png
  不能无疑然即以经文證之则其疑可释矣旅拜
  之法大夫士微有不同大夫三拜众宾众宾答以
  壹拜此及乡射少牢有司彻所陈是也大夫尊不
  敢备礼也士三拜众宾众宾答以再拜特牲所陈
  是也士卑得备礼也详见疏敖氏谓此礼大夫士
  同之殆未深考与
主人揖升坐取爵于西楹下降洗升实爵于西阶上献
众宾众宾之长升拜受者三人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43a 页 WYG0110-0258c.png
 敖氏曰此献之仪主人盖执爵西南面于西阶上众
 宾则以次升受之不献于席前辟尊者礼也其拜者
 亦北面后于字衍
 张氏曰主人揖升主人自升也众宾尚在堂下至主
 人于西阶上献爵众宾始一一升受之耳经文自明
 疏以揖升为揖众宾升非也又记云众宾之长一人
 辞洗如宾当亦从堂下东行辞之疏以为降辞亦未是
主人拜送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43b 页 WYG0110-0258d.png
 注曰于众宾右
坐祭立饮不拜既爵授主人爵降复位
 注曰既卒也卒爵不拜立饮立授贱者礼简
 敖氏曰位堂下之位介之南也于此云复则主人揖
 升之时众宾其皆进与
 张氏曰一人饮毕授爵降次一人乃升拜受也
  世佐案众宾皆进当在主人与介行礼甫毕之时
  不在主人揖升时也敖说误说又见上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44a 页 WYG0110-0259a.png
众宾献则不拜受爵坐祭立饮
 注曰次三人以下也不拜礼弥简
 张氏曰亦升受但不拜耳
每一人献则荐诸其席
 注曰谓三人也
 敖氏曰此荐之节当在坐祭立饮之后与特牲馈食
 之众宾同无俎矣又既饮乃荐远下宾介也不言不
 祭可知也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44b 页 WYG0110-0259b.png
众宾辩有脯醢
 注曰亦每献荐于其位位在下
 疏曰知位在下者以其言堂下立侍不合有席既不
 言席故位在下
 敖氏曰众宾三人之外者也众宾长以下其堂下之
 位继宾介之位而南
  世佐案是时宾降立于阶西当序东面介降立于
  宾南故敖知众宾堂下之位当继宾介而南也又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45a 页 WYG0110-0259c.png
  案此则众宾自三人之外皆无席亦无南面立于
  堂上者矣而仪礼图乃于宾长三席之西复有众
  宾之位云南面坐不尽则东面北上似误也
主人以爵降奠于篚
 郝氏曰奠爵于堂下洗西之篚示不用也
    右主人献众宾(张氏曰自初献宾至/此为饮酒第一段)
揖让升宾厌介升介厌众宾升众宾序升即席
 疏曰众宾序升者谓三宾堂上有席者以年长为首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45b 页 WYG0110-0259d.png
 以次即席也
 敖氏曰揖让升者谓主人独与宾一揖一让而先升
 也宾厌介升者宾既厌介乃升也介厌众宾升亦然
 三宾长则不相厌但以次序而升耳
 张氏曰此下言一人举鳝待乐宾后为旅酬之端也
一人洗升举觯于宾
 注曰一人主人之吏
 敖氏曰献礼既备即举觯为旅酬始示留宾之意也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46a 页 WYG0110-0260a.png
 既洗乃升则用下篚之觯也举觯犹扬觯
  世佐案举觯者将自饮乃洗者敖氏谓其意与主
  人酬宾之礼同是也
实觯西阶上坐奠觯遂拜执觯兴宾席末答拜
 疏曰宾席末答拜者谓于席西南面非谓席上近西
 为末以其无席上拜法也已下宾拜皆然
 敖氏曰宾席末拜示违其位也不降席答之者以其
 贱也下二人举觯仿此举鳝者拜亦当楣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46b 页 WYG0110-0260b.png
  世佐案降席而拜故是常法但经既云席末答拜
  与上文席末坐啐酒同是于席之西端不当仍指
  为降席也史记载魏其行酒独故人避席馀半膝
  席盖以其失势而忽之此宾之席末答拜与半膝
  席相似则以举觯者贱故也敖说似长
坐祭遂饮卒觯兴坐奠觯遂拜执觯兴宾答拜
 姜氏曰乡射云举觯者坐祭此省文
降洗升实觯立于西阶上宾拜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47a 页 WYG0110-0260c.png
 注曰宾拜拜将受觯
进坐奠觯于荐西宾辞坐受以兴
 注曰举觯不授下主人也
 敖氏曰此实取之而经云受者原宾意也
 张氏曰案主人酬宾亦奠觯而不亲授似酬法当然
 注以为下主人恐宜再议
 姜氏曰乡射云举觯者进此省文
  世佐案礼敌者亲授卑于尊则奠而不授不敢也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47b 页 WYG0110-0260d.png
  主人酬宾亦奠而不授礼之杀也于献固尝亲授
  矣今举觯者之奠而不授自是卑于尊法初不因
  礼之杀注云下主人良然张氏议之过矣宾辞者
  亦辞其坐奠也
举觯者西阶上拜送宾坐奠觯于其所
 注曰所荐西也
 疏曰宾奠于其所者待作乐后立司正宾乃取此觯
 以酬主人以其将举故且奠之于右也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48a 页 WYG0110-0261a.png
举觯者降
    右一人举觯
 疏曰案乡射举觯者降后有大夫此不言者大夫观
 礼之人或来或否故不言也
  世佐案遵者之礼乡射文属于此而此篇则具书
  于宾出之后非不言也但以其或来或否故记载
  不同耳杨氏著仪礼图移宾若有遵者一条于此
  节之下盖以行礼之序序之也姜氏因之遂以此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48b 页 WYG0110-0261b.png
  篇为错简殊失经文变通之意今不从
设席于堂廉东上
 注曰为工布席也侧边曰廉
 敖氏曰此云设席于堂廉言其南北节也乡射云席
 工于西阶上少东言其东西节也文互见耳
 张氏曰此下作乐乐宾有歌有笙有间有合凡四节
  世佐案工席北向乃东上者亦统于主人也
工四人二瑟瑟先相者二人皆左何瑟后首挎越内弦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49a 页 WYG0110-0261c.png
右手相
 注曰四人大夫制也二瑟二人鼓瑟则二人歌也相
 扶工也众宾之少者为之每工一人天子相工使视
 瞭者后首者变于君也挎持也相瑟者则为之持瑟
 其相歌者徒相也越瑟下孔也内弦侧担之(之下本/或有者)
 (字今从敖/氏本删)
 疏曰此乡大夫饮酒而云四人大射诸侯礼而云六
 人若然士当二人天子当八人为差次也工二人歌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49b 页 WYG0110-0261d.png
 相亦二人以空手无事故不言也燕礼云小臣左何
 瑟面鼓注云燕尚乐可鼓者在前也乡饮酒亦尚乐
 而不面鼓是变于君也
 敖氏曰瑟先歌后行时以后为尊亦工礼之异者也
 在肩曰何后首瑟之首在后也挎以指钩之也后越
 去瑟廉差近故以巨擘承下廉而三指挎越也内弦
 弦乡身也右手相者便也
乐正先升立于西阶东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50a 页 WYG0110-0262a.png
 注曰正长也
 敖氏曰此先升而立于西阶东明其不与工序也乡
 射礼云乐正先升立于工席之西亦与此文互见也
 又曰天子乐师以下大夫上士下士为之诸侯之乐
 师唯当用上士下士然则此使之给事者其下士与
工入升自西阶北面坐相者东面坐遂授瑟乃降
 注曰降立于西方近其事
 疏曰乡射云乐正适西方命弟子赞工迁乐故知西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50b 页 WYG0110-0262b.png
 方是近其事也
 敖氏曰相者东面坐于其席前之西也授瑟以瑟首
 乡东授之
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
 注曰三者皆小雅篇也鹿鸣君与臣下及四方之宾
 燕讲道脩政之乐歌也此采其已有旨酒以召嘉宾
 嘉宾既来示我以善道又乐嘉宾有孔昭之明德可
 则效也四牡君劳使臣之来乐歌也此采其勤苦王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51a 页 WYG0110-0262c.png
 事念将父母怀归伤悲忠孝之至以劳宾也皇皇者
 华君遣使臣之乐歌也此采其更是劳苦自以为不
 及欲咨谋于贤知而以自光明也
 疏曰凡歌诗之法皆歌其类此时贡贤能拟为卿大
 夫或为君所燕食以鹿鸣诗也或为君出聘以皇皇
 者华诗也或使反为君劳来以四牡诗也故宾贤能
 而预歌此三篇使习之也
 朱子曰鹿鸣即谓今日燕饮之事所以导达主人之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51b 页 WYG0110-0262d.png
 诚意而美嘉宾之德也四牡言其去家而仕于朝辞
 亲而从王事于此乎始也皇皇者华言其将为君使
 而赋政于外也学记曰宵雅肄三官其始也正谓此
 也盖此三诗先王所制以为燕饮之乐用之乡人用
 之邦国各取其象而歌之也
 敖氏曰春秋传曰文王大明绵两君相见之乐也两
 君相见得歌大雅则士大夫相饮得歌小雅差之宜
 也此凡所歌者皆不取其诗之义但以其所得用者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52a 页 WYG0110-0263a.png
 乐宾耳不言瑟者瑟依歌其同可知书曰戛击鸣球
 搏拊琴瑟以咏礼又有颂磬颂钟颂犹歌也然则工
 歌之时亦奏堂下之乐以应之矣不言者主于歌也
 下仿此
  世佐案歌诗不类古人所诮也此凡所歌者故是
  上下通用之乐然既歌其诗则必有取于诗之义
  注疏及朱子所云皆可参观也敖氏谓但以其所
  得用者乐宾而不取其义非又案尚书蔡氏传云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52b 页 WYG0110-0263b.png
  堂上之乐惟取其声之轻清者与人声相比则二
  人歌时必二人鼓瑟以合咏歌之声不言可知敖
  氏乃谓工歌之时亦奏堂下之乐以应之则从古
  无此凌乱杂揉之乐也书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
  以咏此堂上之乐也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
  间此堂下之乐也堂上之乐以歌为主堂下之乐
  以管为主歌发则堂下之乐不作管奏则堂上之
  乐亦停所谓无相夺伦者此也此篇所记与虞书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53a 页 WYG0110-0263c.png
  异者三堂上有瑟无琴一也磬以石为之又在堂
  下二也堂下之乐无管鼗诸器而以笙为主三也
  之三者或因虞周异制或因天子宗庙与大夫士
  相饮隆杀不同至其上下迭奏之法则古今一辙
  家国同揆也敖氏解书未精致有此误昔新安陈
  氏讥王氏炎看仪礼疏率而误解书今敖氏又因
  书而误解礼甚矣治经者之不可不博通也新安
  陈氏之说见书集传纂疏辩證甚悉今节录之于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53b 页 WYG0110-0263d.png
  左
 陈氏栎曰郊特牲曰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声也
 即此说以證此章(谓虞书戛/击鸣球章)与仪礼皆无不合戛击
 搏拊以咏歌诗章所谓歌者在上也管鼗柷敔笙镛
 皆在堂下以间者此众乐与堂上之乐更代而间作
 也所谓匏竹在下也奏石丝以咏歌之时则堂下之
 乐不作奏匏竹等众乐之时则堂上之乐不作以今
 奏乐例之亦如此耳今诸解徒见乡饮酒燕礼并有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54a 页 WYG0110-0264a.png
 间歌鱼丽之文遂引以證此章林氏唱之其辞欠明
 若王氏炎则看仪礼疏率陈大猷复引仪礼分注其
 下改却本文尤非盖间歌鱼丽南有嘉鱼南山有台
 与笙由庚崇丘由仪相更替也与书之以间初不相
 干不过一间字同间代更替之义亦同耳双溪谓堂
 上登歌堂下间歌直引间歌鱼丽以解笙镛以间谓
 以间即是间歌殊不知堂下安得有歌乎
卒歌主人献工工左瑟一人拜不兴受爵主人阼阶上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54b 页 WYG0110-0264b.png
拜送爵
 注曰一人工之长也凡工贱不为之洗
 敖氏曰一人工之长乃歌者也不兴受爵瞽者不能
 如礼也主人亦坐授之主人独拜于阼阶上者以工
 拜受于其位故不得拜于其右也
 张氏曰工左瑟者移瑟于左身在瑟右以便受爵也
  世佐案一人谓鼓瑟者之长瑟贱而先得献者以
  其先就事也说又见乡射礼左瑟以主人于其右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55a 页 WYG0110-0264c.png
  授爵也工北面以东为右
荐脯醢使人相祭
 注曰使人相者相其祭酒祭荐
工饮不拜既爵授主人爵
 注曰坐授之
众工则不拜受爵祭饮辩有脯醢不祭
 注曰祭饮献酒重无不祭也
 敖氏曰祭饮祭酒乃饮也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55b 页 WYG0110-0264d.png
大师则为之洗宾介降主人辞降工不辞洗
 注曰大夫若君赐之乐谓之大师则为之洗尊之也
 宾介降从主人也工大师也上既言献工矣乃言大
 师者大师或瑟或歌也其献之瑟则先歌则后
 敖氏曰大师周官以下大夫为之诸侯则宜用上士
 也主人辞宾亦对众宾不降别于宾介也工不辞洗
 亦不降
 张氏曰大师在瑟歌四人之内通谓之工献之亦依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56a 页 WYG0110-0265a.png
 瑟先歌后之序但为之洗为不同
  世佐案大师乃君所赐有爵者无论或瑟或歌必
  先献不当依瑟先歌后之序经既言献工乃言大
  师者以其出于君赐不必有也注误
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乐南陔白华华黍
 注曰笙吹笙者也以笙吹此诗以为乐也南陔白华
 华黍小雅篇也今亡其义未闻昔周之兴也周公制
 礼作乐采时世之诗以为乐歌所以通情相风切也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56b 页 WYG0110-0265b.png
 其有此篇明矣后世衰微幽厉尤甚礼乐之书稍稍
 废弃孔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谓当时在者而复重杂乱者也恶能存其亡者乎且
 正考父挍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归以祀其先
 王至孔子二百年之间五篇而已此其信也
 疏曰案诗序云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白华孝子
 之洁白也华黍时和年丰宜黍稷也以上是子夏
 序文云有其义而亡其辞者此是毛公续序云有其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57a 页 WYG0110-0265c.png
 义者指子夏序有其义也云亡其辞者谓诗辞亡矣
 南陔注云孔论诗雅颂各得其所时俱在耳遭战国
 及秦之世而亡之其义则与众篇之义合编故存彼
 诗郑注又与此不同者郑君注礼之时未见毛传以
 为此篇孔子前亡注诗之时既见毛传以为孔子后
 失也
 刘氏敞曰此三篇皆笙诗也小序云有其义而亡其
 辞亡谓本无非亡逸之亡也乡饮酒礼鼓瑟而歌鹿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57b 页 WYG0110-0265d.png
 鸣四牡皇皇者华然后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乐南
 陔白华华黍燕礼亦鼓瑟而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
 然后笙入立于县中奏南陔白华华黍南陔以下今
 无以考其名篇之义然曰笙曰乐曰奏而不言歌则
 有声而无辞明矣下由庚崇丘由仪仿此
 朱子曰小序于此六笙诗皆著其义盖序者以意言
 之今郑此注云其义未闻则亦不敢信其说矣
 敖氏曰磬南阼阶西南也北面立盖亦东上如工立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58a 页 WYG0110-0266a.png
 于磬南近其所应之乐也
 敖氏曰堂下之乐笙为主磬亦在堂下乐即笙磬
 张氏曰磬县南面其南当有击磬者此笙入磬南北
 面在击磬者之南北面也
  世佐案笙诗之说从来聚讼诗礼二注出康成一
  手尚尔异同况生于其后者乎谓六篇之辞虽亡
  而其义幸以序而存者笺疏而外陆氏德明束氏
  晰苏氏辙范氏处义黄氏櫄严氏粲也谓其辞既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58b 页 WYG0110-0266b.png
  亡则其义不可得而知作序者但考二字便率
  意作一篇之序者郑氏樵李氏樗也读亡其辞
  之亡为无而谓此六篇有声无辞者刘氏敞商
  氏份董氏逌王氏质黄氏震也朱子于有声无
  辞之解既用原父而以小序为无理则同渔仲
  其说详见诗集传及辩说固足为定论矣然犹
  未足以厌后人之心而关其口何也书曰诗言
  志歌永言声依永又曰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59a 页 WYG0110-0266c.png
  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然则有辞而后有声
  声之不可离辞而后成乐也自古然矣况古人
  名篇之例或以诗之首二字或一句或次取篇
  中一二字以为题亦有舍篇中字而别命之者
  要未有无其辞而可命之曰某诗某诗也夫诗
  之逸者多矣如狸首采齐肆夏见于礼记祈招
  河水新宫见于春秋左氏传三夏之名见国语
  九夏之名见周礼考其辞与义必无夫子所删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59b 页 WYG0110-0266d.png
  者而今诗皆不能具其亡于夫子之前而不及
  收与抑亡于天子之后而今之所存者或非其
  旧与是皆未可知也何独于南陔以下六篇而
  保其非逸耶若徒以其曰笙曰乐曰奏而不言
  歌以为有声无辞之證则吕氏祖谦郝氏敬论
  之详矣其说可得而申也 乡射礼云奏驺虞
  国语云金奏肆夏樊遏渠吕叔玉云肆夏时迈
  也樊遏执竞也渠思文也其说采于诗集传是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60a 页 WYG0110-0267a.png
  皆有辞而亦云奏周礼籥章以籥豳诗吹即七月
  也礼记升歌清庙下管象象即维清也燕礼升歌
  鹿鸣下管新宫而左传昭二十五年宋公赋新宫
  谓之赋则有辞矣国语又称伶箫咏歌鹿鸣之三
  是籥与箫管所吹之诗皆有辞而谓笙所吹者独
  无辞乎张子曰既无诗安得有此篇必是其有辞
  所以亡者良由施之于笙非若歌之可习此言殆
  为平允矣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60b 页 WYG0110-0267b.png
主人献之于西阶上一人拜尽阶不升堂受爵主人拜
送爵阶前坐祭立饮不拜既爵升授主人爵
 注曰一人笙之长者也笙三人和一人凡四人乡射
 礼曰笙一人拜于下
 疏曰案乡射记云三笙一和而成声尔雅曰笙小者
 谓之和
 敖氏曰主人献时亦西南面也主人拜亦北面升授
 主人爵亦尽阶不升堂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61a 页 WYG0110-0267c.png
 张氏曰前献歌工在阼阶上以工在西阶东也此献
 笙在西阶上以笙在阶下也
众笙则不拜受爵坐祭立饮辩有脯醢不祭
 注曰荐之皆于其位
 敖氏乡射礼曰主人以爵降奠于篚反升就席
乃间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山有台
笙由仪
 注曰间代也谓一歌则一吹六者皆小雅篇也鱼丽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61b 页 WYG0110-0267d.png
 言太平年丰物多也此采其物多酒旨所以优宾也
 南有嘉鱼言太平君子有酒乐与贤者共之也此采
 其能以礼下贤者贤者累蔓而归之与之燕乐也南
 山有台言太平之治以贤者为本此采其爱友贤者
 为邦家之基民之父母既欲其身之寿考又欲其名
 德之长也由庚崇丘由仪今亡其义未闻
 疏曰云谓一歌则一吹者堂上歌鱼丽终堂下笙中
 吹由庚续之以下皆然案诗序云由庚万物得由其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62a 页 WYG0110-0268a.png
 道也崇丘万物得极其高大也由仪万物之生各得
 其宜也有其义而亡其辞堂上歌者不亡堂下笙者
 即亡盖当时方以类聚笙歌之时各自一处故存者
 并存亡者并亡也
  世佐案疏言笙诗并亡之故要不若张子之确
乃合乐周南关雎葛覃卷耳召南鹊巢采蘩采蘋
 注曰合乐谓歌乐与众声俱作周南召南国风篇也
 王后国君夫人房中之乐歌也关雎言后妃之德葛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62b 页 WYG0110-0268b.png
 覃言后妃之职卷耳言后妃之志鹊巢言国君夫人
 之德采蘩言国君夫人不失职采蘋言卿大夫之妻
 能循其法度昔太王王季居于岐山之阳躬行召南
 之教以兴王业及文王而行周南之教以受命大雅
 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谓此也其始一
 国耳文王作邑于丰以故地为卿士之采地乃分为
 二国周周公所食召召公所食于时文王三分天下
 有其二德化被于南土是以其诗有仁贤之风者属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63a 页 WYG0110-0268c.png
 之召南焉有圣人之风者属之周南焉夫妇之道生
 民之本王政之端此六篇者其教之原也故国君与
 其臣下及四方之宾燕用之合乐也乡乐者风也小
 雅为诸侯之乐大雅颂为天子之乐乡饮酒升歌小
 雅礼盛者可以进取也燕合乡乐礼轻者可以逮下
 也春秋传曰肆夏繁遏渠天子所以享元侯也文王
 大明绵两君相见之乐也然则诸侯相与燕升歌大
 雅合小雅天子与次国小国之君燕亦如之与大国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63b 页 WYG0110-0268d.png
 之君燕升歌颂合大雅其笙间之篇未闻
 疏曰歌乐众声俱作者堂上有歌瑟堂下有笙磬合
 奏此诗也
 孔氏曰合乐三终者谓堂上下歌瑟及笙并作也若
 工歌关雎则笙吹鹊巢合之若工歌葛覃则笙吹采
 蘩合之若工歌卷耳则笙吹采蘋合之(见礼记乡/饮酒义疏)
 朱子曰二南之分注疏说皆未安唯程子曰以周公
 主内治故以畿内之诗言文王太姒之化者属之周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64a 页 WYG0110-0269a.png
 南以召公掌诸侯故以畿外之诗言列国诸侯大夫
 之室家被文王之化而成德者属之召南此为得之
 谓之南者言其化自岐雍之间被于江汉之域自北
 而南也诗曰以雅以南即谓此也又曰合乐孔疏非
 是当从贾疏之说言三终者二南各三终也
 敖氏曰乡饮酒士礼之盛者也故歌小雅与乡乐若
 其礼轻者则惟乡乐而已下文息司正是也(世佐案/乡饮酒)
 (大夫享士之礼也敖直以为士礼非然以下文/息司正观之则大夫燕士之乐略可以睹矣)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64b 页 WYG0110-0269b.png
 张氏曰案此合乐即论语所谓关雎之乱者也
  世佐案飨燕所用诗之差等诸子用大雅诸侯小
  雅大夫风此其宜也春秋传曰肆夏繁遏渠天子
  所以享元侯也颂是天子郊庙之乐歌而享诸侯
  亦用之者所谓礼盛者可以进取也燕则升歌大
  雅合小雅合小雅者所谓礼轻者可以下逮也传
  又曰文王大明绵两君相见之乐也亦谓享礼进
  取也燕则升歌小雅合乡乐合乡乐者亦下逮也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65a 页 WYG0110-0269c.png
  今乡大夫享士而升歌笙问俱用小雅者亦进取
  也注疏分别未妥敖氏不知春秋传及此经所云
  皆是享礼进取因谓诸侯宜歌大雅大夫士宜歌
  小雅亦未是也传称穆叔如晋晋侯飨之歌鹿鸣
  之三三拜飨也而与燕同乐诸侯于聘大夫之礼
  则然贾疏据此遂谓飨燕同乐尤非诗谱云天子
  诸侯燕群臣及聘问之宾皆歌鹿鸣合乡乐此则
  得之凡笙间之诗皆与升歌同等而诸侯以上又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65b 页 WYG0110-0269d.png
  有以乐纳宾之礼以乐纳宾则升歌之后下管乃
  笙所奏之诗亦皆与升歌同等燕礼具焉其他则
  未之闻也仲尼燕居以升歌清庙下管象为两君
  相见之乐盖记者讹也清庙祀文王之升歌也(书/大)
  (传云周公升歌清庙苟在庙中尝/见文王者愀然如复见文王焉)鲁以成王之赐
  得用之周公之庙(明堂位云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于大庙升歌清庙下管象)
  已为非礼(孔子曰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哀矣/程子曰成王之赐伯禽之受皆非也)
  而谓大飨用之其可哉今详列其差等如左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66a 页 WYG0110-0270a.png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66b 页 WYG0110-0270b.png
 
 
 
 
 
工告于乐正曰正歌备乐正告于宾乃降
 注曰乐正降者以正歌备无事也降立西阶东北面
    右乐(张氏曰此作乐乐宾是饮酒礼第二/段并上段郑氏以为礼乐之正是也)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67a 页 WYG0110-0270c.png
 
 
 
 
 
 
 
 
仪礼集编 卷六 第 67b 页 WYG0110-0270d.png
 
 
 
 
 
 
 
 仪礼集编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