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080-082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重订诗经疑问卷九
            明 姚舜牧 撰
  大雅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
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
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卷九 第 1b 页 WYG0080-0824b.png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
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吁厥声
载路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
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
实种实袖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秬秠是穫是亩恒
卷九 第 2a 页 WYG0080-0825a.png
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
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
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诗序尊祖也文武之功起于后稷而后稷生于姜嫄
 故首章指说时维姜嫄时维后稷下章历叙其生之
 灵异克相稼穑之功肇祀以迄于今颂所谓思文后
卷九 第 2b 页 WYG0080-0825b.png
 稷克配彼天者是也
 厥初生民虽原周人之初然唯有稼穑乃有生人生
 后稷所以生此民也
 姜嫄为高辛世妃所以禋祀以弗无子但上帝敏歆
 而介止又其生特异而赫灵所以怪异而弃之非无
 人道之感世所谓巨迹之说也辩在后
 巨迹之说自昔传之然愚以为此传之讹也请先释
 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字义然后为解古者祀帝于
卷九 第 3a 页 WYG0080-0825c.png
 郊禖是郊禖即帝所陟降处谓之帝武履帝武者履
 此陟降之地也敏速也歆居歆也介介助也止依止
 也姜嫄履上帝陟降之武上帝即速于居歆焉于是
 即介助之即依止之由是而往载震而有任载夙而
 不迟载生产而长育故云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
 后稷云尔后儒袭前讹不察训履帝武为履巨人之
 迹训敏为拇训歆为动附会曰歆歆然如有人道之
 感拇则足大指耳若何歆歆然如有人道之感哉且
卷九 第 3b 页 WYG0080-0825d.png
 此履帝武为履巨人之迹则攸介攸止又在何方此
 敏歆为拇指歆动如人道之感则下云载震者又是
 何物此皆所谓不通之论也此所谓不经之谈也可
 著之经以诏后世哉敢申臆见正千古之大谬
 要识首章是总叙一篇之辞下数章乃详言其事达
 小羊也出何典孟子不曰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乎
 首生胥苦于不达维姜嫄之产后稷若或通之是所
 谓先生如达也何比之生小羊哉即有出典语涉俚
卷九 第 4a 页 WYG0080-0826a.png
 亵愚不敢谓为是也
 凡产子未有不坼副者未有无菑害者而况先生乎
 先生若是厥灵赫赫可异矣故弃之不必于此外又
 神其说也
 上帝不宁三句说得活注亦体认得活盖以赫厥灵
 虽灵而实异异故反疑上帝或不我宁或不康我禋
 祀而居然生是子也故寘之隘巷平林寒冰云若谓
 已宁已康则不应骇异而委弃之矣
卷九 第 4b 页 WYG0080-0826b.png
 腓足腹也腓字者不践踏而反加护庇也
 后稷之生以赫厥灵奇矣三弃之而三不死更奇克
 岐克嶷拟其貌状端伟不凡也
 以就口食时便知蓺荏菽禾麦真天授之人也
 有相之道句极重天之所以生万民者非此稼穑乎
 乃天能生地能成而不能使其民之生且成弃若何
 以相天之时若何以因地之利一一左右而曲成之
 使稼穑之利昭然大播于天下则有相之道也易曰
卷九 第 5a 页 WYG0080-0826c.png
 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方苞种袖发秀坚好颖栗数字注极明然要识其所
 以有相处
 即有邰家室是尧举为农师而封之邑也重封邑以
 报有功不重主姜嫄之祀
 诞降嘉种节是尧举弃为农师而播其教于天下也
 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是约举是穫是亩是任是负是
 互文以归肇祀则言其任负以归肇明禋之祀也有
卷九 第 5b 页 WYG0080-0826d.png
 稼穑始有祭祀故特言之非为稷始受国为祭主曰
 肇祀也要识得
 诞我祀如何以下五句正言其如何以为祀载谋载
 惟而下四句见祀之时更须着如此如此也然苟非
 黍稷则无以荐明德之馨此稼穑之用于祀礼为极
 大也兴来岁只说今岁如是祭以尽报成之礼又兴
 嗣岁亦如是其稼穑以举祀耳非兴来岁以继往岁
 之说也
卷九 第 6a 页 WYG0080-0827a.png
 卬古仰字言仰盛于豆也于豆于登非止黍稷而要
 以黍稷为主
 上章泛言祀此言上帝居歆见祀礼之大至于祀上
 帝亦维此黍稷此有相之功所为至大也
 曷云庶无罪悔郊社之礼所以祀上帝也礼不行于
 郊社神必罪我而降之殃即反之此心亦不能无悔
 恨者自后稷教稼穑以肇明禋之祀世世遵守之庶
 可无罪悔以迄于今耳此是总结其有相之功之大
卷九 第 6b 页 WYG0080-0827b.png
 且远也
 以迄于今见生生至于今也正照前厥初生民句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戚戚兄弟
莫远具尔或肆之筵或授之几
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或献或酢洗爵奠斝醓醢以荐
或燔或灸嘉殽脾臄或歌或咢
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序宾以贤敦弓既句既
挟四鍭四鍭如树序宾以不侮
卷九 第 7a 页 WYG0080-0827c.png
曾孙维主酒醴维醹酌以大斗以祈黄耇黄耇台背以
引以翼寿考维祺以介景福
 诗序忠厚也二字足蔽此诗矣
 戚戚二字说得最亲切兄弟至戚也克念天显念鞠
 子哀皆从恻怛中流出何等戚戚觉得此一段戚戚
 之情自然亲爱不容已所以舜于傲象欲常常而见之
 不忍其相远也诗称戚戚兄弟莫远具尔而教以或
 肆之筵或授之几亲亲之情蔼然于吟咏之间真足
卷九 第 7b 页 WYG0080-0827d.png
 令人心兴起
 兄弟相远则日疏相近则日亲苟无远行他故而自
 远且疏真无戚戚之心者
 莫远具尔是戒其无相远而相迩也故承说肆筵授
 几以亲迩之注看得忒自然了
 肆筵是槩设授几是优尊老此为情之周到处
 肆筵而复设之席安其坐也授几而更有缉御足其
 使令也设席亦是槩设的有缉御是加优于尊老者
卷九 第 8a 页 WYG0080-0828a.png
 缉御即礼记更仆之谓
 细玩肆筵设席节供御何等委悉礼仪何等周旋品
 荐何等丰腆乐意何等舂容诗称行苇忠厚信不诬
 也
 舍矢既均未必均也观投壶礼云云自见
 凡射以多中为隽故于舍矢既均处见之所以序贤
 也以不侮为德故于四鍭如树处见之所以序不侮
 也
卷九 第 8b 页 WYG0080-0828b.png
 四鍭如树便见其人内正外直比礼谐乐是谓之不
 侮非多中而无胜人之容曰不侮也
 兄弟何以称宾曰以曾孙为主则众兄弟皆宾矣是
 礼文之通称也故下章着曾孙维主句
 曾孙维主节何独加厚于老者曰此礼之所以为曲
 到也燕而射虽尚德然必强有力者能之序宾以贤
 以不侮亦必有祈爵之礼此尊老者不过端视之耳
 自非曾孙酌之以大斗而致祈不虚此席乎况燕毛
卷九 第 9a 页 WYG0080-0828c.png
 所以序齿也则尊老之礼又宜加重焉前章云或授
 之几授几有缉御即是此意此礼之所以为曲到也
 黄耇台背以下方是颂祷之词
 老人筋力衰惫全望引导辅翼可益延年以介景福
 笺训引翼曰引在前翼在旁疑即祝哽祝噎左右扶
 持之谓或谓以善道相引翼以享其祺福若书所谓
 攸好德考终命者道理觉大然恐燕私祷祝之词似
 不如此
卷九 第 9b 页 WYG0080-0828d.png
 此与棠棣伐木頍弁篇相似与角弓篇正相反当参
 看
 抑宾筵篇分射与燕为二此篇合射与燕为一而柄
 谓祭毕而燕父兄耆老之诗盖泥四章有曾孙维主
 之一语也又泥既醉之答此篇也而愚以为不然既
 祭矣我孔熯矣父兄耆老助祭于其间求无跛倚之
 形亦已足矣而既毕之燕可复令观射于其间乎即
 少壮者此日既承祭祀之大礼矣不应复举射礼以
卷九 第 10a 页 WYG0080-0829a.png
 祈爵也况祭毕之燕无暇细详而但燕毛以序齿能
 肆筵设席授几缉御若是其从容乎此燕此射决当
 是平日燕私之燕故若此其款曲周致耳其称曾孙云
 者盖谓当此燕会即曾孙亦不得以挟其贵至此以共
 飨云耳而必谓此篇为祭毕之燕泥既醉是荅此篇
 之诗愚不敢信以为然也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既醉以酒尔殽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卷九 第 10b 页 WYG0080-0829b.png
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
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类维何室家之壸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其胤维何天被尔禄君子万年景命有仆
其仆维何釐尔女士釐尔女士从以孙子
 诗序太平也太平无事而后君臣可燕饮以相乐盖
 成王祭毕而燕群臣此群臣上答之诗也
卷九 第 11a 页 WYG0080-0829c.png
 王人之燕将德意而不在酒故蒙其燕者不独称醉
 酒而称饱德
 昭明训光大明德也明德具吾心昭于上下四方是
 人君之所以昭临天下者此德不具将何以承天命
 受景福乎故首章祝介尔景福此章祝介尔昭明
 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一气说下所谓有融者非于昭
 明外更有分毫加增也只此点昭明不蔽于一念之
 私不累于一毫之欲表里洞彻常湛常清而融融如
卷九 第 11b 页 WYG0080-0829d.png
 冰壶如秋月如太虚之无点翳耳若是则此心超然
 于万物之上与天地同其贞观与日月同其久照而
 可以永终不穷故曰昭明有融高朗令终
 昭明有融才是高朗少点翳便屈于物欲卑污甚矣
 高朗云乎哉
 令终𦂳承高朗来高高朗朗可以常照天下故称令
 终卑污的如何能久照得
 高朗固是令终然欲善其终必谨其始成王幼冲嗣
卷九 第 12a 页 WYG0080-0830a.png
 服而可无深念乎故复着令终有俶句仲虺言谨厥
 终惟其始伊尹言慎终于始皆此意
 公尸嘉告云者借其辞可以达已祈祝之意也
 其告维何是诗人语笾豆静嘉三句是公尸之辞而
 实出父兄之口即父兄之辞也
 笾豆静嘉是嘉其礼物朋友有摄摄以威仪是嘉其
 礼仪一串下归重下二句盖朋友之乐为摄全由贵
 德尊士来
卷九 第 12b 页 WYG0080-0830b.png
 朋友有摄摄以威仪是嘏辞威仪孔时以下则承嘏
 辞之意而衍之以致其祝也
 君子有孝子笺训成王有孝子之行极是盖因容貌
 之形见以知其孝行之深厚即孝行之深厚可卜其
 嗣服之无穷也故𦂳承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二句
 祭义云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王者
 躬大孝何所不至何匮之有
 子云有教无类易云方以类聚此类字当作肖类之
卷九 第 13a 页 WYG0080-0830c.png
 类看若曰尔孝子既如是其不匮我将永锡尔以克
 肖者永永承尔之宗祀也故下文云云
 永锡尔类下三节是递递相承语玩注甚不安于心
 敢先举所可疑者于左始陈臆见以质高明
 一曰室家之壸句不宜轻一曰祚胤不宜分而为二
 一曰天被尔禄不宜加先当使三字一曰景命有仆
 不宜认是天命之所附属一曰女士不宜认女之有
 士行者一曰从以孙子不宜认随又生贤子孙盖永
卷九 第 13b 页 WYG0080-0830d.png
 锡尔类即谓锡之以贤子孙也而室家其所自生故
 其类维何下𦂳说室家之壸句见此中一团精瑞之
 所钟他日受福祚之佳胤永永其肇锡焉故承说君
 子万年永锡祚胤然所谓祚胤未明也天所福禄之
 贤子孙谓之祚胤故承说其胤维何天被尔禄而天
 被尔禄全于臣仆之归附见之故承说君子万年景
 命有仆然所谓有仆未明也天下之士女无不归往
 之谓也故承说其仆维何釐尔女士乃士女之生无
卷九 第 14a 页 WYG0080-0831a.png
 非从以左右其孙子使世为天下君故又申言之以
 明景命有仆之意而总之则所谓永锡尔类也不是
 之察而轻室家一句祚胤其安所出乎分祚胤为二
 福禄其谁所承乎天被句加先当使三字后又将何
 所加乎景命句云天命之所附属有字其不必解乎
 釐以句谓女有士行生淑媛使为妃则上章室家之
 壸非女士乎从以句谓随又生贤子孙则永锡祚胤
 者又何物乎读之前后龃龉不能为解故敢申臆见
卷九 第 14b 页 WYG0080-0831b.png
 以质之如此高明幸虚心一裁订焉
 室家之壸最钟灵毓秀观螽斯麟趾之振振可见有
 仆有字宜重看有仆然后成其为君书曰民非后罔
 戴后非民罔与守万邦故曰景命有仆有仆正是天
 被尔禄之所在正月篇屡顾尔仆亦指臣说不就附
 属说
 周书云绥厥士女甫田云以谷我士女士女女士总
 国家之臣妾也故下云从以孙子从以者从而左右
卷九 第 15a 页 WYG0080-0831c.png
 之也正应上有仆字诗意若曰天锡女以祚胤必予
 女以臣仆左右其祚胤也不曰士女曰女士者叶下
 文孙子韵耳即孙子二字亦倒用朱子知逆解孙子
 曰贤子孙何独顺解女士曰女有士行耶
 曰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正言其德之昭明而承祚
 胤之锡开万年之统是所谓高朗令终者然昭明有
 融实自今日始故曰令终有俶
凫鹥在泾公尸来燕来宁尔酒既清尔殽既馨公尸燕
卷九 第 15b 页 WYG0080-0831d.png
饮福禄来成
凫鹥在沙公尸来燕来宜尔酒既多尔殽既嘉公尸燕
饮福禄来为
凫鹥在渚公尸来燕来处尔酒既湑尔殽伊脯公尸燕
饮福禄来下
凫鹥在潨公尸来燕来宗既燕于宗福禄攸降公尸燕
饮福禄来崇
凫鹥在亹公尸来止熏熏旨酒欣欣燔炙芬芬公尸燕
卷九 第 16a 页 WYG0080-0832a.png
饮无有后艰
 诗序守成也太平天子能持盈守成神祗祖考安乐
 之于绎以宾尸可见焉
 此篇叙既祭而绎以宾尸见情意之周到宜享其福
 禄也故重言以申美之
 为尸时不宁而今则宁矣宜言其时措之宜也处言
 其居处之安也宗言为人所宗而尊熏熏言无不自
 得而乐总是公尸之自适处
卷九 第 16b 页 WYG0080-0832b.png
 成是安享其成之成为是无为而为之为下是自上
 而下之下崇是其崇如天之崇总皆易之之辞而皆
 言今日之所享无有后艰则自今以后又将承享其
 福禄而无虞者此颂祝之至辞也
 既燕于宗是昨日之燕所谓乐具入奏以绥后禄者
 故下承攸降而曰来崇焉盖言所降之福禄日积而
 高大也
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右命之自
卷九 第 17a 页 WYG0080-0832c.png
天申之
干禄百福子孙千亿穆穆皇皇宜君宜王不愆不忘率
由旧章
威仪抑抑德音秩秩无怨无恶率由群匹受福无疆四
方之纲
之纲之纪燕及朋友百辟卿士媚于天子不解于位民
之攸塈
 凡受禄而膺天命者必本于令德而令德之显显只
卷九 第 17b 页 WYG0080-0832d.png
 在宜其民与人未有不得人心而可以格天之心受
 保右申重之命者故诗人特次第言之
 干禄节𦂳承申命说凡所称福禄者不止是及其身
 及其子孙而皆有令德皆承上天之命此方是申重
 之无已
 读诗人之词若祝愿其子孙受福于无艾咏诗人之
 意实祝愿其君之身保盛美于无穷美矣而实祝颂
 矣而实规此是诗之有关于君德处
卷九 第 18a 页 WYG0080-0833a.png
 穆穆皇皇而下虽是颂美之词然实欲其王之穆穆
 君之皇皇欲其不愆忘以由旧章也欲其威仪之抑
 抑德音之秩秩欲其无怨恶以率由群匹受福无疆
 而为四方之纲也又欲其为纲为纪以燕及朋友为
 百辟卿士之所媚而深望其不解于位为民之攸塈
 也词在君之子孙而意在君之身词若自然能之者
 而意实欲其君勉焉以从事此诗人惓惓祝愿之深
 意
卷九 第 18b 页 WYG0080-0833b.png
 穆穆皇皇皆敬德之著于容貌者据诗词虽有天子
 穆穆诸侯皇皇之分然要之凡为君王者皆须有穆
 穆皇皇之心有穆穆皇皇之度况此处专重王者混
 说为佳
 不愆不忘二句不作自然说言不敢过差不敢遗忘
 维先王成宪之是守若前有大路率循以由之而不
 敢一毫之踰越也此之谓穆穆皇皇而可以宜其民
 人者此句是此章之吃𦂳语
卷九 第 19a 页 WYG0080-0833c.png
 率由旧章何以必先之不愆不忘盖先王之旧章动
 以法度绳其下最人所难效而易愆最人所敬惮而
 易忘者若是而何率循之为维是动惩愆过心警遗
 忘而时加念及焉然后知旧章之为美尊信而率由
 之故诗人于率由旧章上先之以不愆不忘云
 威仪节承上穆穆皇皇来为君王者常存敬恪之心
 而威仪自然其抑抑德音自然其秩秩且无私怨无
 私恶而惟群匹之是师亦若前有大路而率由之不
卷九 第 19b 页 WYG0080-0833d.png
 敢悖然则德宜其民人而受福无疆足为四方之纲
 矣此无怨无恶二句又此章之吃𦂳语而诗人所深
 致祝者
 群匹是众贤即易之所谓夷主也人君能遵由众贤
 之所行方可以凝命而获福易曰遇其夷主吉行也
 正此意
 率由群匹何以必先之无怨无恶盖凡称贤者必以
 礼义闲其身而以典章规其上与谀佞之柔和取悦
卷九 第 20a 页 WYG0080-0834a.png
 者不同上之人虽加敬而未必无怨心焉而况柔佞
 者日夕浸淫于其侧未必无恶心焉故必为人君者
 真知群匹之所为有益于身心有裨于治理而如前
 所谓怨恶者一不萌于其心方能亲信而率由之也
 故诗人吃𦂳在无怨无恶而朱子于怨恶上又加一
 私字极透快可玩
 之纲节又𦂳顶上说来曰之纲真是一个纲曰之纪
 真是一个纪所谓勉勉我王纲纪四方者是其所整
卷九 第 20b 页 WYG0080-0834b.png
 饬维持真足为朝廷之法守而在朝诸臣不过仰受
 其成焉耳所以说燕及朋友如是而百辟卿士其孰
 不心悦而亲媚之据其亲媚之情但维曰不解于位
 民之攸塈而已不解于位无他只是常存穆穆皇皇
 之心不愆不忘而率由旧章常秉抑抑秩秩之度无
 怨无恶而率由群匹此是令德永宜于民人而所以
 承保右申重之命者端不出乎此也故诗人于其末
 也又吃𦂳言之
卷九 第 21a 页 WYG0080-0834c.png
 既曰率由旧章矣何以又曰率由群匹群匹者动守
 成法以旧章导其君者也故必率由群匹乃谓之率
 由旧章然又何以曰不解于位人君之所以率由者
 此心也此心少解动弃仁贤而藐成法矣故必不解
 于位然后能率由群匹率由先王之旧章此诗三章
 一鞭加一鞭而总归令德以受申重之命盖不止是
 公尸答燕之诗实万世君人之龟鉴也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
卷九 第 21b 页 WYG0080-0834d.png
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陟则
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漙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
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笃公刘于京斯依跄跄济济俾筵俾几既登乃依乃造
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
卷九 第 22a 页 WYG0080-0835a.png
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爰众
爰有夹其皇涧溯其过涧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人君身居九重最患不知民事周公于成王之初政
 也作无逸俾具知稼穑之艰难召公作笃公刘使备
 知缔造之劳苦总是一意
 笃即前篇以笃周祜之笃周家笃厚于民事者莫如
 公刘故每章首笃公刘三字
卷九 第 22b 页 WYG0080-0835b.png
 公刘处西戎中必常被其凌侮而奋然有不自安之
 意故首着匪居匪康句下着思辑用光句
 乃埸乃疆而下皆从匪居匪康一念来处患难中而
 怡然居康万无振奋之理齐姜谓晋重耳曰怀与安
 实败名其知此理也夫
 人虽有振奋之心而料计未周筹尽未定而草率为
 之万无可成之理看公刘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
 糇粮而思辑用光爰方启行煞何等料计之周筹画
卷九 第 23a 页 WYG0080-0835c.png
 之定所以一举而造万世之大业
 公刘此举主意只在思辑其民人所以能缔造此大
 业计不在民而维为家室虑吾未见其有成也大王
 迁岐爰始爰谋只在乃慰乃止乃左乃右疆理宣亩
 上用功是克守公刘思辑之家法者
 次节全是相土以谋居故首提于胥斯原句曰既庶
 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是正道其相度之意若曰
 今斯之迁非细故也必居此原也既庶而众既繁而
卷九 第 23b 页 WYG0080-0835d.png
 盛既顺而宜乃为之左右宣理而无永叹焉斯不枉
 此迁也已故一陟一降相视之极其周曰陟则在巘
 复降在原者盖正应前于胥斯原一句也注朦胧训
 庶繁曰居之众顺宣曰居之遍于三既字一乃字全
 不加察吾不敢信为是也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而启行必加刀剑维兹相视斯
 原上下于山坂之间故所佩维玉及瑶鞞琫容刀而
 已言不能多带也东莱谓以如是之佩服亲如是之
卷九 第 24a 页 WYG0080-0836a.png
 劳苦斯其为厚于民极说得透
 三节是营定邑居事逝彼百泉云云不应分上观下
 观说前云于胥斯原既相得此溥原矣而欲定为都
 邑不妨审视之详乃又逝彼百泉而瞻彼溥原曰是
 可以居矣而未识京之所在也乃陟高冈乃觏于京
 见此地形高耸民可稠居是京师之野也于时定居
 于此而为之处以处其民为之庐以止其旅为之出
 政之堂而言言为之论事之所而语语盖谛视若斯
卷九 第 24b 页 WYG0080-0836b.png
 之详也所谓公刘笃厚于民事者盖如此
 凡大地必有大水环送来而水泉所凝聚处开阳发
 秀此便是个都会故公刘必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京
 不是地名公刘所都地曰京当时槩从平坡看难以
 定止维陟南冈下视之乃知今所都之地是个京师
 之野而然后定居焉堪舆家所谓南山须用北山看
 者是也
 处处不是为之居室上处字对庐字下处字对旅字
卷九 第 25a 页 WYG0080-0836c.png
 当时随行的有即欲定处者为之处以处之其尚在
 客旅者为之庐以旅之耳
 要识下处旅言语四字是死字上处庐言语四字是
 活字
 四节不是落成宫室盖定居后饮食以合其涣也当
 时定居于京是谓于京斯依然跄跄济济之众臣非
 筵几其曷以召之召之既至非饮食其曷以联之故
 俾筵俾几于其前而执豕酌匏于其后当饮食时即
卷九 第 25b 页 WYG0080-0836d.png
 晓以一统之大义而为之君焉示以一体之至情而
 为之宗焉盖方启行时人心虽恊齐而今已散居或
 恐人心之泮涣故才一定居而即为此联属人心之
 大计耳易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享帝
 使知所尊立庙使知所亲皆所以合其涣正是此意
 从迁之民众矣而筵几饮食止及跄跄济济之臣是
 举其大者而遍及之也甫田云攸介攸止烝我髦士
 亦是此意
卷九 第 26a 页 WYG0080-0837a.png
 既登乃依非依几也即前斯依之依盖跄跄济济虽
 说有此臣而实未至也俾筵俾几以召之始登乃依
 耳要看得活
 乃造其曹曹字如何作群牧之处解周语云民所曹
 好汉书每云吾曹曹者众类之称上跄跄济济是士
 大夫曹其众民也乃造其曹在既登乃依下正说士
 大夫咸集于此乃造曹众之民使皆至此看今日之
 所为饮之食之者正教之以君之宗之之事也书盘
卷九 第 26b 页 WYG0080-0837b.png
 庚涉河以民迁乃话民之弗率诞告用亶其有众咸
 造此造字之所由取也其事同其义同是一证若说
 造群牧之处执豕于牢成何文理此朱子所宜亟改
 者
 君之宗之教士大夫君之使群曹知所君也教士大
 夫宗之使群曹知所宗也
 既溥既长从瞻彼溥原来既景乃冈从乃陟南冈来
 相其阴阳视向背之宜也观其流泉察水泉之利也
卷九 第 27a 页 WYG0080-0837c.png
 此固辨土宜以授民事故随说定其军赋然险要之
 当守亦于上数句见之此𦂳接其军三单一句也照
 下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看便自
 见得
 其军三单虽是定其军赋彻田为粮虽是定其税法
 豳居允荒虽是又广山西之田然愚细详其旨似不
 如是诗意重在豳居允荒上盖当时公刘启行来止
 是于胥斯原随而定居以合其涣虽居豳地犹未全
卷九 第 27b 页 WYG0080-0837d.png
 有也于是料理其军其军三单料理其粮彻田为粮
 乃度其夕阳而日开荒以充拓之故下章云于豳斯
 馆涉渭为乱止基止旅直至芮鞫之即盖言公刘之
 迁若是其相地而止居若是其开荒而充拓所以为
 笃厚其民而诗人终言之也儒者不达斯旨谓既溥
 章是辨土宜以授民而定其军税之法于豳章是又
 总叙其始终吾不敢以为是也
 其军三单彻田为粮豳居允荒即前乃积乃仓乃裹
卷九 第 28a 页 WYG0080-0838a.png
 糇粮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口气然则公刘
 之匪居匪康岂直西戎之时为然哉即迁豳之日而
 此志殆未尝少懈矣
 豳居允荒荒字是开荒之荒有大意在不宜作大字
 解周颂天作高山大王荒之正是此荒字
 于馆即春秋传馆谷馆字公刘开荒于豳即馆谷于
 豳故云于豳斯馆然涉渭必须舟渡故云涉渭为乱
 豳地西北寒甚非精力耐寒者不足以堪之故取其
卷九 第 28b 页 WYG0080-0838b.png
 厉取其锻而止于其基乃为之疆理其事既止基而
 众且有矣然后夹溯二涧以止其旅乃居止稠密而
 安集可更无迁徙也芮疑虞芮质成之芮鞫穷尽也
 言豳地开荒止居尽头处直到芮见邻豳之尽头处
 故曰芮鞫之即耳恐非即芮鞫而居之之说也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岂弟君子民之攸归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溉岂弟君子民之攸塈
卷九 第 29a 页 WYG0080-0838c.png
 此篇重岂弟二字岂弟主德言存诚信爱民之心自
 通好恶于民而行强教悦安之政二传所云兼用之
 可也
 泂酌彼行潦云云有大意在若曰行潦无根之水也
 挹彼而注此尚可以为用况实有岂弟之心行岂弟
 之政不足以泽民而为民之父母乎此方是召康公
 戒成王意
 民之父母民之攸归民之攸塈虽平然靡瞻靡依此
卷九 第 29b 页 WYG0080-0838d.png
 父母也靡怙靡恃此父母也必为民所归为民所塈
 方可称父母之实故下文推极言之
 濯罍之濯训涤濯溉之溉亦训涤将曰涤涤乎溉必
 是溉器是因用而得名者
 此特照注为解耳诗序云皇天亲有德向有道也诗
 缉本此言酌彼薄陋之物可以祭祀使天飨之者由
 设祭者是岂弟之君子为民之父母也祭不必用行
 潦甚言不在物也极体看得好宜从
卷九 第 30a 页 WYG0080-0839a.png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
公酋矣
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百神
尔主矣
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纯嘏
尔常矣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卷九 第 30b 页 WYG0080-0839b.png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
使媚于天子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
命媚于庶人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
雍喈喈
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矢诗不多维
卷九 第 31a 页 WYG0080-0839c.png
以遂歌
 读此诗要识召康公规戒之意蔼然默寓于讽咏之
 中
 有卷者阿而适际飘风之自南岂弟君子所以来游
 而来歌也以矢其音𦂳承说若曰君臣之间有倡有
 和君来游来歌矣臣亦愿矢其音而君试垂听焉耳
 矢有直陈无隐意故就今日之伴奂优游随规之弥
 尔性似先公酋说到土宇昄章又进一步矣又规之
卷九 第 31b 页 WYG0080-0839d.png
 弥尔性为百神主说到受命茀禄更进一步矣更规
 之弥尔性纯嘏尔常何者此性非他天所命也天命
 本然之德本足以长人而为天下君本足以守成而
 为百神主本足以嗣大历服而受无穷之福祉但患
 其君以逸豫灭厥德而不能弥其性斯无以纲纪四
 方常享此太平之福耳故召公首及之然所藉以弥
 尔性者在用冯翼孝德之人以造于颙卬圭璋之地
 故次第及之然有是君方有是臣感召之机若梧桐
卷九 第 32a 页 WYG0080-0840a.png
 凤凰然未有不相投者患不相求耳今王有车马王
 宜吁召天下之贤才共图治理而非可伴奂优游以
 自休者故以矢诗不多维以遂歌终焉招贤士养性灵
 守成业而致成治此是召康公一诗大主意
 本来游来曰伴奂尔游即承游字曰优游尔休一字
 不苟
 此伴奂二字有大议论在伴伴伴也伴当也奂奂释
 也成王游卷阿时必与群伴当相奂释于斯地为诗
卷九 第 32b 页 WYG0080-0840b.png
 歌以愉快召康公偶见此谓是治乱一大关头也就
 于其游歌时矢音以规讽之先教之弥尔性随教之
 亲近贤人君子以为尽性之助后教之备车焉以招
 徕天下之贤才盖亲礼贤士大夫以享太平之乐胜
 于同宦官宫妾优游于卷阿之上也故特从伴奂尔
 游矣说起儒者不察将伴奂通泮涣与优游共训闲
 暇之意为千古之大谬愚偶有所见亦愿矢词以正
 于高明
卷九 第 33a 页 WYG0080-0840c.png
 尝读唐史见老伴伴字面宦游谒益藩敬问大内呼
 宦侍宫娥果称伴儿伴伴乃信伴字所从来而伴奂
 二字终不可通为泮涣也再按访落继犹判涣谓工
 夫间断义理未驰未尝通用伴奂伴音判奂音唤谓
 可通用愚不敢尽信也
 俾尔弥尔性俾字有大责成意在此一句是一篇大
 𦂳要语不应作终其寿命解
 天保三俾尔是天所赋畀此三俾尔是人所注望皆
卷九 第 33b 页 WYG0080-0840d.png
 忠臣望君之辞
 弥字亦不作终字解弥满也充尽之谓也尽其性则
 可为四方之则四方之纲此愚谓此一句是一篇之
 大旨也中庸尽性之说本诸此
 酋字亦不应作终字解酋是特达过人之称今世称
 酋长取此意
 昄章应作版图看
 周自文武受命以至于今而太平无事极一时之盛
卷九 第 34a 页 WYG0080-0841a.png
 故称受命长而茀禄康
 纯嘏即上文之受命茀禄也尔常者常膺此无穷之
 历服常享此太平之茀禄也载见篇云俾缉熙于纯
 嘏纯嘏而本之缉熙亦此篇俾尔弥尔性意三言俾
 尔弥尔性规之使常存此性也常存则享如此之福
 禄不存则隳先公之业神人携而大命去矣可畏哉
 愚固谓此性是天命之性非可以寿命解也如以寿
 命解即已不令终继世未必无贤者而宁渠至是哉
卷九 第 34b 页 WYG0080-0841b.png
 有冯有翼在有孝有德之人而君可藉之以引以翼
 者故其词云然
 冯可依以为安翼可赖以为辅是引翼之人引即引
 君当道之引翼即予为女翼之翼是冯翼之事曰有
 德是矣何以先有孝孝是天性第一义故孔子称为
 至德要道中庸一书统论尽其性首称大孝达孝
 有孝有德是克全其性之人君人者不得此等人引
 翼何以能弥其性
卷九 第 35a 页 WYG0080-0841c.png
 有冯有翼是虚说有孝有德是实说以引以翼是实
 用孝德者以为之冯翼也所以能为四方之则四方
 同此性也吾先弥性以立极四方其谁不则而效之
 记曰君者则人者也
 颙卬是容止之尊严圭璋是充养之纯粹闻望是见
 闻之隆赫总之皆君德也皆弥性之符验也皆得于
 冯翼孝德之助而致之者
 纲为众纪之所系君为万姓之所系一人正天下莫
卷九 第 35b 页 WYG0080-0841d.png
 不归于正故曰四方为纲
 以引以翼四方为则是泛说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
 闻令望是实用冯翼孝德引翼以造其极者故称岂
 弟君子四方为纲
 吉人吉士总是冯翼孝德之人在朝曰士在外曰人
 耳
 亦集爰止是吉士已立于朝矣故维君子使而媚于
 天子亦傅于天是吉人欲见于世者故维君子命而
卷九 第 36a 页 WYG0080-0842a.png
 媚于庶人媚天子媚庶人总是为上为德为下为民
 事分而言之者见得维上之所使所命耳凤凰鸣矣
 于彼高冈见贤士当出潜离隐之日梧桐生矣于彼
 朝阳见贤君当明出地上之时此言一时相值之甚
 偶菶菶萋萋喻贤君礼遇之殷雍雍喈喈喻贤士和
 鸣之感此言一时相召之必然但曰君子之车云云
 而不言其所以用引言而不发含意于无穷此最诗
 之极妙处
卷九 第 36b 页 WYG0080-0842b.png
 反复更端矢诗亦既多矣而曰不多者爱君无已之
 心犹以为未足也
 维以遂歌云者若曰此维因王之游歌而遂矢陈之
 不知其词之可当于君心否也吃𦂳要其深思而自
 得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
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无纵诡随以
卷九 第 37a 页 WYG0080-0842c.png
谨悯怓式遏寇虐无俾民忧无弃尔劳以为王休
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以绥四国无纵诡随以
谨罔极式遏寇虐无俾作慝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民亦劳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国俾民忧泄无纵诡随以
谨丑厉式遏寇虐无俾正败戎虽小子而式弘大
民亦劳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国国无有残无纵诡随以
谨缱绻式遏寇虐无俾正反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诗序召穆公刺厉王也是注谓同列相戒之辞者想
卷九 第 37b 页 WYG0080-0842d.png
 当时上悦于诡随执政者转相效尤使一辈无良小
 人放恣于邦国之中公然大肆其寇虐而民不胜其
 劳苦故作此诗以告执政者而实所以刺其君也
 劈头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见
 生民不胜其劳苦今亦可少康宁之矣盖中国四方
 之根本也根本病枝叶无有不受病者惠此中国庶
 四方有所仰藉以绥宁耳此是一篇大题目下无纵
 诡随云云正承说此系根本之所在所以当严加任
卷九 第 38a 页 WYG0080-0843a.png
 用不可放纵无良的人胡行乱做贻中国之害而携
 四方之心
 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词缓而意恳曰惠此中国以
 绥四方意正而词严
 只说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而𦂳出无纵诡随以谨无
 良语何也朝廷之用舍关生民之休戚用匪其人而
 贻害于内外不小小也故其词云云
 无从诡随四句一气下重首一句用人者能审其人
卷九 第 38b 页 WYG0080-0843b.png
 之心术无纵诡随者得列于其位则彼无良者自知
 所敛戢而可止寇虐之害矣彼虽不畏明而宁不憯
 然知所惩乎谨字遏字憯字正应上无纵二字
 诡随是小人之心术无良是小人之品格寇虐是小
 人之荼毒不畏明是小人之放肆
 憯动心貌小人虽一向放肆而无畏苟无纵之彼亦
 必有憯然动其心者故特用憯字如何训作曾字看
 后章曾莫惠我师曾是莫听屡用曾字此诗独何巧
卷九 第 39a 页 WYG0080-0843c.png
 用憯字要人作曾字解耶
 柔远二句𦂳承上说来若曰如是其慎用人所以柔
 其远能其迩以定我王室也是所谓惠中国以绥四
 方之道也语意极回顾有情
 书称柔远能迩归结在难壬人此称柔远能迩吃𦂳
 在谨无良总一意
 康字休字息字愒字安字不重所重在惠此中国上
 而吃𦂳只在无纵诡随一语其反覆乎言之者盖极
卷九 第 39b 页 WYG0080-0843d.png
 小人情状之可恶见已之谏所以为𦂳切耳凡人臣
 事君始何尝不洗心为国迨其后稍自逸也悦诡随
 而任之则前劳尽弃矣曰无弃尔劳以为王休盖提
 醒而令之知谨也比前柔远能迩以定我王语更切
 悯怓非欢哗也悯从忄以昏怓从忄从奴是小人之
 心昏迷于利欲奴奴然以思逞者故究其欲则无所
 不至而曰罔极观其状则备诸丑态而曰丑厉穷其
 情则曲为固结而曰缱绻此所谓无良也乃其在君
卷九 第 40a 页 WYG0080-0844a.png
 侧只一味诡遇以随人故拳拳以无纵诡随为说
 无良之肆为暴虐岂敢自纵哉小人工于媚悦而巧
 于弥缝人主不觉入其彀中其情始恣放而思逞是
 其纵君纵之也使烛之蚤而防之豫俾诡随者不能
 一行其奸则其人自敛戢而不敢肆矣故曰无纵诡
 随以谨无良谨字正与纵字对
 上言无俾民忧是释民之害此言无俾作慝是绝彼
 之恶绝得小人之恶方可以释民之忧
卷九 第 40b 页 WYG0080-0844b.png
 敬慎威仪二句重在近有德上近有德则自远无良
 矣然必先从敬慎始是根本之论也
 邪说兴正道败是理之必然者无俾正败全由禁邪
 来
 戎指无良说其人虽小而彼所怀挟及其规为动关
 天下国家倘一不谨而其祸将不可言矣故曰而式
 弘大
 曰以绥四方是泛说曰以为民逑见其必如此而后
卷九 第 41a 页 WYG0080-0844c.png
 可聚民也曰以绥四国言四国由此其可绥曰俾民
 忧泄则民去其忧矣去其忧则国可保全无害也故
 曰国无有残
 曰正败正犹在也曰正反则正尽覆无存矣此语之
 浅深也
 曰柔远能迩以定我王使知所趋也曰无弃尔劳以
 为王休使知所图也曰敬慎威仪以近有德使知所
 本也曰戎虽小子而式弘大使知所谨也曰王欲玉
卷九 第 41b 页 WYG0080-0844d.png
 女是用大谏使知所听也
 五章结语处三用王字所以警其臣者至矣而未必
 出于王之心也如是立言者使其臣听之深耸而不
 违而其君听之亦深思而不怒耳所谓言之者无罪
 听之者足以戒正是此等语
 玉女玉字下得极妙凡人甚相爱者必冀成其美而
 维恐其有一毫之玷瑕此玉女之说也思令所以玉
 其成则不得不自珍玉矣西铭曰玉女于成明白正
卷九 第 42a 页 WYG0080-0845a.png
 大以谏之曰大谏玉女而用大谏者他山之石可以
 攻玉也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
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辞之辑矣民
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我言维服勿
以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卷九 第 42b 页 WYG0080-0845b.png
天之方虐无然谑谑老夫灌灌小子蹻蹻匪我言耄尔
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天之方懠无为夸毗威仪卒迷善人载尸民之方殿屎
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
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㩗㩗无曰益牖
民孔易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
子维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
卷九 第 43a 页 WYG0080-0845c.png
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昊天曰明及
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
 诗序凡伯刺厉王也是观首称上帝板板及天之牗
 民以下分明刺王之诗维我虽异事及尔同僚似为
 同列相戒语耳大抵有君如是其臣从之作诗者不
 敢即先斥言始姑为戒同列语而后深警乎君心也
 要识得
 首二句是提纲语出话以下正申其板板而病民处
卷九 第 43b 页 WYG0080-0845d.png
 故作诗以大谏此章是一诗之纲领
 出话不然二句直说下总见其无经国之远图而靡
 圣管管二句又本其心之藐忽而妄为者言之故深
 嗟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焉耳
 出话不然便是为犹之未远处
 出话不然然字是人心之同然然字
 凡人怀深远之谋者其出言必不苟斯人也信口胡
 言而未尝思为久远计但维谓世无圣人自任其局
卷九 第 44a 页 WYG0080-0846a.png
 小之见即国有大谋大政所当亶心为之者而彼且
 不加诚实焉嗟乎斯其犹之未远而下民之所以卒
 瘅也是用大谏盖为此耳
 犹之未远即上为犹不远但上是重言以病之之词
 此是轻言以嗟之之词
 管管即管窥管字盖曲局浅小之见未窥圣人之大
 意者谓世有圣人而虚心以听之则其见日益大而
 其犹日益远靡圣而一任管管之见所见能几何所
卷九 第 44b 页 WYG0080-0846b.png
 图能几何此最是君人之大病
 亶训诚是但就不实于亶语详之此亶字当是大政
 事大谋议所当亶心以为之者而一以不诚处之故
 曰不实于亶耳
 宪宪即成宪宪字自以为宪宪则不顾理之是非矣
 此本靡圣管管来
 管管则宪宪宪宪则泄泄而不思为国家久远计矣
 故教以辞之辑矣民之洽矣云云
卷九 第 45a 页 WYG0080-0846c.png
 辞之辑矣四句正出言合理而为犹之深远足以宜
 其民人者
 辞之辑与怿全由此心体会圣谟之洋洋发出所以
 先得人心之同然语意若曰其辞如此此方是民之
 洽民之莫是之谓吁谟是之谓远犹云尔之洽之莫
 与胥洽胥莫不同认得此语意真切照上出话不然
 为犹不远看极有意味
 我虽异事三节反覆著其不受善言实心为朝廷做
卷九 第 45b 页 WYG0080-0846d.png
 事正形容其靡圣管管不实于亶处
 嚣嚣亦从管管来自以已见为得而反笑人言之为
 非也故承说我言维服勿以为笑
 我言维服之服即衣服服字言已所言有关于民生
 国计是日用之最切者书说命云说乃言维服照下
 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看便识此维服之义矣
 询于刍荛是先民之言灌即灌溉之灌灌灌者欲入
 其耳而沃其心也蹻即古脚字蹻蹻者下遗而不加
卷九 第 46a 页 WYG0080-0847a.png
 之意也
 忧谑者以老成忧国之言为谑浪也
 将行也熇熇暴虐之意与上辑字怿字正相反
 夸毗二字联读谓以夸大之言毗其君也民方如蜩
 螗如沸羹而彼乃谓太平无事谀悦其君以取容焉
 李林甫杨国忠之所为也此二字极描得小人情状
 出
 凡君子垂绅正笏端言于庙堂之上小人必多方以
卷九 第 46b 页 WYG0080-0847b.png
 迷乱之而使终不得伸焉善人即怀有远犹无由得
 展若尸之不言不为者然是之谓威仪卒迷善人载
 尸(原阙/)
卷九 第 47a 页 WYG0080-0847c.png

卷九 第 48a 页 WYG0080-0848a.png
 自省又出怪异以儆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灾
 异之谴告天之怒也怪异之儆惧天之渝也此不知
 敬而戏豫驰驱以处之伤败其可免乎此诗人之所
 为惓惓也易曰荐雷震君子以恐惧脩省戏豫驰驱
 不照前宪宪泄泄等辞说戒其臣曰无然宪宪无然
 泄泄戒其君曰无敢戏豫无敢驰驱语各有体
 读昊天曰明数语天之威命灵爽无时而不监观在
 下而人之往来作息无一而不对越在上兢兢业业
卷九 第 48b 页 WYG0080-0848b.png
 有不可瞬息忘者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此方是敬天
 的样子
 此诗前五章统责其臣不知畏天而不为深远之谋
 后三章始责其君一于怀德而实脩敬天之事上篇
 先致责辞而以是用大諌终此篇略提责词而以是
 用大谏始各一体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
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卷九 第 49a 页 WYG0080-0848c.png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曾是彊禦曾是掊克曾是在位曾
是在服天降慆德女兴是力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而秉义类彊禦多怼流言以对寇
攘式内侯作侯祝靡届靡究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炰于中国敛怨以为德不明
尔德时无背无侧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天不湎尔以酒不义从式既愆尔
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卷九 第 49b 页 WYG0080-0848d.png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小大近丧人
尚乎由行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虽无老成
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
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诗序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是
 首称上帝又出天字分明借上帝以指其君上帝荡
卷九 第 50a 页 WYG0080-0849a.png
 荡而可肆疾威乎此其意可识矣
 首三四句若归咎于天而随接天生烝民四句见此
 非天之命也人自不以善道终故致命之多辟耳自
 此以后通说鲜克有终事
 天命人本无不善而人初时亦无不善维其后不克
 有终天命亦从而改移故曰其命匪谌
 厉王任荣夷公以罔利而又用卫巫以监谤彊禦掊
 克之人皆居位任事与当时殷纣之恶一般故诗人
卷九 第 50b 页 WYG0080-0849b.png
 借殷商以深刺之
 曾是云者治世曾未有此人亦曾未用此人曾是此
 人而可用之在位在服乎在服者服是事也
 此彊禦掊克一辈人慆淫无度固天所降生苟为君
 者心存爱民放流屏弃之彼亦胡敢肆其志哉唯是
 庸君污暴作兴此一辈人故彼始竭力为之耳
 天命皆善而曰天降慆德何也善是人之本性而中
 间有为不善如叔向之母所讥者即初生时便不同
卷九 第 51a 页 WYG0080-0849c.png
 谓非天之所生不可也
 彊禦掊克何世无之维君之兴与不兴耳
 凡君道之所宜为者曰义义之类不一而足皆君人
 所宜秉执者若彼彊禦之臣抟击以为威多取怼于
 天下且肆为流浪不根之言正宜加察而远斥之者
 顾反与相对合唯其言之是听其寇攘式内何怪哉
 所以众怀怨愤共作诅咒不知其所届止究竟也
 上并举彊禦掊克此何以特申彊禦彊禦者必掊克
卷九 第 51b 页 WYG0080-0849d.png
 贪暴本一事也故云寇攘式内寇攘者攘夺民财也
 此一节正申上章女兴是力意
 流言以对不是彊禦者用流言以应对也此辈人亦
 知人所共愤而恐祸之及也姑为流言以自饰乃君
 反嘉赏之契合以为对所以彼得寇攘式内耳以对
 正照秉义说秉义者不与对而此实与之对也
 侯字宜作众字解作字祝字宜相联读凡祝诅皆民
 心作而为之者故云然祝有祝其降祥者有祝其降
卷九 第 52a 页 WYG0080-0850a.png
 祸者今方言并称咒祝似不必改作为诅改祝为咒
 也
 嘘濡姁育是君人之道炰炰如虎狼敛天下之怨怒
 岂君人之所宜有哉而彼方以为得计是所谓敛怨
 以为德者是真不明之极者故即承之曰不明尔德
 云云
 用彊禦掊克之臣是炰炰于中国之实事故能敛天
 下之怨
卷九 第 52b 页 WYG0080-0850b.png
 天下未尝无贤者维是不明其德贤者望望而去耳
 故曰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然君德之所以不明者
 实由无贤者之辅导故又曰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
 反反覆覆言之总申其不用贤以克明而敛怨以为
 德也
 天立君以为民极全望其明明德于天下何尝令其
 沉湎于酒彼昏于酒而纵彊禦掊克之臣以炰炰于
 中国是所谓不义从式者此不义从式正与上文而
卷九 第 53a 页 WYG0080-0850c.png
 秉义类相照应言义之不秉而维恶之是用也
 尔止君人之所止也君不秉义而湎酒是谓愆尔止
 小大近丧言天下小小大大皆不能存活而近于丧
 亡也
 人尚乎由行谓上人见此景象速宜改辙乃尚由此
 以为行也
 匪上帝不时云云言上帝常欲人之皆善世之皆治
 岂故为此不善之时维是老成典刑世所倚以为治
卷九 第 53b 页 WYG0080-0850d.png
 者殷既不用旧而又不遵先王之典刑故至于此耳
 甚言其非天之故也
 虽无老成人一转极妙今人不用旧动说无老成人
 人亦不敢与为辩然世虽无此老成人也典刑立于
 先王传于后世今亦岂尽亡乎如此责之便使他无
 词可对
 天本与人君以明德彼沉湎于酒惟不义之是从老
 成典刑之尽弃此正是其鲜克有终处故从彊禦掊
卷九 第 54a 页 WYG0080-0851a.png
 克炰炰说到不明尔德即提天不湎尔以酒又责其
 不用老成不听典刑明白说匪上帝不时见果是人
 之罪非天之为也
 明德是君之本实不明德而秉义即外具可观其能
 长久乎人未有元神丧而不死者国未有君德衰而
 不亡者木未有本实拨而不瘁者
 首章提命之多辟由其君之罔终乃君之罔终全在
 用彊禦掊克之臣故次章指出用彊禦掊克之臣全
卷九 第 54b 页 WYG0080-0851b.png
 在不秉义类故三章指出不秉义类而炰炰于中国
 全由不明其德故四章指出不明其德全在沉湎于
 酒故五章指出沉湎于酒而不明其德则必至沸怒
 而丧亡故六章指出丧亡之由在不用老成人与典
 刑故七章指出若是则自拨其根本而夏殷之事可
 为万世之明鉴矣故八章明白言之总归在人之罔
 终非由天之多辟
 通篇说殷商事只末一句泄出本意来此议论之极
卷九 第 55a 页 WYG0080-0851c.png
 佳处此文章之极妙处
 首提大纲而章章以文王曰咨致反覆嗟叹之意又
 诗之一格
 大抵世所尊信者宗祖所鉴视者近代文王与殷纣
 事周人历历能言之而后王忽焉不知所儆戒故自
 蹈于昏愚之覆辙此诗自首章而下章章提文王曰
 咨咨尔殷商以唤醒之至末称殷鉴不远在夏后之
 世以儆切之使克守天命之初永为下民之辟而不
卷九 第 55b 页 WYG0080-0851d.png
 自拨其本实以取危亡之大害其立意极正大而其
 命辞极𦂳严盖不独成周之箴铭而已也凡君天下
 者皆当书此篇于屏几以为万世之殷鉴
 
 
 
 
 重订诗经疑问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