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448-043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伊洛渊源录卷四
             宋 朱子 撰
 伊川先生
  年谱
先生名颐字正叔明道先生之弟也(明道生于明道元/年壬申伊川生于)
(明道二/年癸酉)幼有高识非礼不动(见语/录)年十四五与明道同
受学于舂陵周茂叔先生(见哲宗徽/宗实录)皇祐二年年十八
卷四 第 1b 页 WYG0448-0436b.png
上书阙下劝仁宗以王道为心生灵为念黜世俗之论
期非常之功且乞召对面陈所学不报间游太学时海
陵胡翼之先生方主教导尝以颜子所好何学论试诸
生得先生所试大惊即延见处以教职(见文/集)吕希哲原
明与先生邻斋首以师礼事焉既而四方之士从游者
日益众(见吕氏/童蒙训)举进士嘉祜四年廷试报罢遂不复试
太中公屡当得任子恩辄推与族人(见涪陵/记善录)治平熙宁
间近臣屡荐自以为学不足不愿仕也(见文集又按吕/申公家传云公)
卷四 第 2a 页 WYG0448-0437a.png
(判太学命众博士即先生之居敦请为太学正先生固/辞公即命驾过之又杂记治平三年九月公知蔡州将)
(行言曰伏见南省进士程颐年三十四有特立之标出/群之姿嘉祐四年已与殿试自后绝意进取往来太学)
(诸生愿得以为师臣方领国子监亲往敦请卒不能屈/臣尝与之语洞明经术通古今治乱之要实有经世济)
(物之才非同拘士曲儒徒有偏长使在朝廷必为国器/伏望特以不次旌用明道行状云神宗尝使推择人材)
(先生所荐数十人以父表/弟张载暨弟颐为称首)元丰八年哲宗嗣位门下侍
郎司马公光尚书左丞吕公公著及西京留守韩公绛
上其行义于朝(见哲宗徽宗实录按温公集与吕申公/同荐劄子曰臣等窃见河南处士程颐)
(力学好古安贫守节言必忠信动遵礼义年逾五十不/求仕进真儒者之高蹈圣世之逸民伏望特加召命擢)
卷四 第 2b 页 WYG0448-0437b.png
(以不次足以矜式士类裨益风化又按胡文定公文集/云是时諌官朱光庭又言颐道德纯备学问渊博材资)
(劲正有中立不倚之风识虑明彻至知几其神之妙言/行相顾而无择仁义在躬而不矜若用斯人俾当劝讲)
(必能辅养圣德启迪天聪一正君心为天下福又谓颐/究先王之蕴达当世之务乃天民之先觉圣代之真儒)
(裨之日侍经筵足以发扬圣训兼掌学校足以丕变斯/文又论祖宗时起陈抟种放高风素节闻于天下揆颐)
(之贤抟放未必能过之颐之道则有抟放所不及知者/观其所学真得圣人之传致思力行非一日之积有经)
(天纬地之才有制礼作乐之具乞访问其至言正论所/以平治天下之道又谓颐以言乎道则贯彻三才而无)
(一毫之或间以言乎德则并包众美而无一善之或遗/以言乎学则博通古今而无一物之不知以言乎才则)
(开物成务而无一理之不总是以圣人之道至此而传/况当天子进学之初若俾真儒得专经席岂不盛哉)
卷四 第 3a 页 WYG0448-0437c.png
十一月丁巳授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见实/录)
先生再辞寻召赴阙元祐元年三月至京师(王岩叟奏/云伏见程)
(颐学极圣人之精微行全君子之纯粹早与其兄颢俱/以德名显于时陛下复起颐而用之颐趋召以来待诏)
(阙下四方俊又莫不翘首乡风以观朝廷所以待之者/如何处之者当否而将议焉则陛下此举系天下之心)
(臣愿陛下加所以待之之礼择所以处之之方而使高/贤得为陛下尽其用则所得不独颐一人而已四海潜)
(光隐德之士皆将相/招而为朝廷出矣)除宣德郎秘书省校书郎先生辞
曰祖宗时布衣被召自有故事今臣未得入见未敢祗
(王岩叟奏云臣伏闻圣恩特除程颐京官仍与校书/郎足以见陛下优礼高贤而使天下之人归心于盛)
卷四 第 3b 页 WYG0448-0437d.png
(德也然臣区区之诚尚有以为陛下言者愿陛下一召/见之试以一言问为国之要陛下至明遂可自观其人)
(臣以颐抱道养德之日久而潜神积虑之功深静而阅/天下之义理者多必有嘉言以新圣德此臣所以区区)
(而进颐然非为颐也欲成陛下之美耳陛下一见而后/命之以官则颐当之而无愧陛下与之而不悔授受之)
(间两得/之矣)于是召对太皇太后面谕将以为崇政殿说书
先生辞不获始受西监之命且上奏论经筵三事其一
以上富春秋辅养为急宜选贤德以备讲官因使陪侍
宿直陈说道义所以涵养气质薰陶德性其二请上左
右内侍宫人皆选老成厚重之人不使侈靡之物浅俗
卷四 第 4a 页 WYG0448-0438a.png
之言接于耳目仍置经筵秖应内臣十人使伺上在宫
中动息以语讲官其或小有违失得以随事规谏其三
请令讲官坐讲以养人主尊儒重道之心寅畏祇惧之
德而曰若言可行敢不就职如不可用愿听其辞(劄子/三道)
(见文集又按刘忠肃公文集有章疏论先生辞卑居尊/未被命而先论事为非是盖不知先生出处语默之际)
(其义固/已精矣)既而命下以通直郎充崇政殿说书(见实/录)先生
再辞而后受命四月例以暑热罢讲先生奏言辅导少
主不宜疏略如此乞命讲官以六参日上殿问起居因
卷四 第 4b 页 WYG0448-0438b.png
得从容纳诲以辅上德(见文/集)五月差同孙觉顾临及国
子监长贰看详国子监条制(见实/录)先生所定大概以为
学校礼义相先之地而月使之争殊非教养之道请改
试为课有所未至则学官召而教之更不考定高下制
尊贤堂以延天下道德之士镌解额以去利诱省繁文
以专委任励行检以厚风教及置待宾吏师斋立观光
法如是者亦数十条(见文集旧实录云礼部尚书胡宗/愈谓先帝聚士以学教人以经三)
(舍科条固己精密宜一切仍旧因/是深诋先生谓不宜使在朝廷)六月上疏太皇太后
卷四 第 5a 页 WYG0448-0438c.png
言今日至大至急为宗社生灵长久之计惟是辅养上
德而辅养之道非徒涉书史览古今而已要使跬步不
离正人乃可以涵养薰陶成就圣德今间日一讲解释
数行为益既少又自四月罢讲直至中秋不接儒臣殆
非古人旦夕承弼之意请俟初秋即今讲官轮日入侍
陈说义理仍选臣僚家十一二岁子弟三人侍上习业
且以迩英迫隘暑热恐于上体非宜而讲日宰臣史官
皆入使上不得舒泰悦怿请自今一月再讲于崇政殿
卷四 第 5b 页 WYG0448-0438d.png
然后宰臣史官入侍馀日讲于延和殿则后楹垂帘而
太皇太后时一临之不惟省察主上进业其于后德未
必无补且使讲官欲有所言易以上达所系尤大又讲
读官例兼它职请亦罢之使得积诚意以感上心皆不
报八月差兼判登闻鼓院先生引前说且言入谈道德
出领诉讼非用人之体再辞不受(见文集杨时曰事道/与禄仕不同常夷甫)
(以布衣入朝神宗欲优其禄令兼数局如鼓院染院使/之类夷甫一切受之及伊川先生为讲官朝廷亦欲)
(兼它职则固辞盖前日所以不仕者为道也则今日之/仕须其官足以行道乃可受不然是苟禄也然后世道)
卷四 第 6a 页 WYG0448-0439a.png
(学不明君子辞受取舍人鲜知之故常公之受/人不以为非而先生之辞人亦不以为是也)二年又
上疏论延和讲读垂帘事且乞时召讲官至帘前问上
进学次第又奏迩英暑热乞就崇政延和殿或它宽凉
处讲读给事中顾临以殿上讲读为不可有旨修展迩
英阁先生复上疏以为修展迩英则臣所请遂矣然祖
宗以来并是殿上坐讲自仁宗始就迩英而讲官立侍
盖从一时之便尔非若临之意也今临之意不过以尊
君为说而不知尊君之道若以其言为是则误主上知
卷四 第 6b 页 WYG0448-0439b.png
见臣职当辅导不得不辨先生在经筵每当进上必宿
斋豫戒潜思存诚冀以感动上意(见文/集)而其为说常于
文义之外反复推明归之人主一日当讲颜子不改其
乐章门人或疑此章非有人君事也将何以为说及讲
既毕文义乃复言曰陋巷之士仁义在躬而忘其贫
贱人主崇高奉养备极苟不知学安能不为富贵所移
且颜子王佐之才也而箪食瓢饮季氏鲁国之蠹也而
富于周公鲁君用舍如此非后世之监乎闻者叹服(见/胡)
卷四 第 7a 页 WYG0448-0439c.png
(氏论语/详疏)而哲宗亦尝首肯之(见文/集)不知者或诮其委曲
已甚先生曰不于此尽心竭力而于何所乎上或服药
即日就医官问起居(见语/录)然入侍之际容貌极庄时文
潞公以太师平章重事或侍立终日不懈上虽喻以少
休不去也人或以问先生曰君之严视潞公之恭孰为
得失先生曰潞公四朝大臣事幼主不得不恭吾以布
衣职辅导亦不敢不自重也(见邵氏/闻见录)尝闻上在宫中起
行漱水必避蝼蚁因请之曰有是乎上曰然诚恐伤之
卷四 第 7b 页 WYG0448-0439d.png
尔先生曰愿陛下推此心以及四海则天下幸甚(见语/录)
一日讲罢未退上忽起凭栏戏折柳枝先生进曰方春
发生不可无故摧折上不悦(见马永卿所编刘谏议语/且云温公闻之亦不悦或)
(云恐无/此事)所讲书有容字中人以黄覆之曰上藩邸嫌名
也先生讲罢进言曰人主之势不患不尊患臣下尊之
过甚而骄心生耳此皆近习辈养成之不可以不戒请
自今旧名嫌名皆勿复避(见语/录)时神宗之丧未除而百
官以冬至表贺先生言节序变迁时思方切请改贺为
卷四 第 8a 页 WYG0448-0440a.png
慰及除丧有司又将以开乐置宴先生又奏请罢宴曰
除丧而用吉礼则因事用乐可矣今特设宴是喜之也
(见文/集)尝闻后苑以金制水桶问之曰崇庆宫物也先生
曰若上所御则吾不敢不谏在职累月不言禄吏亦弗
致既而诸公知之俾户部特给焉又不为妻求邑封或
问之先生曰某起于草莱三辞不获而后受命今日乃
为妻求封乎(见语/录)经筵承受张茂则尝招诸讲官啜茶
观画先生曰吾平生不啜茶亦不识画竟不往(见龟山/语录或)
卷四 第 8b 页 WYG0448-0440b.png
(云恐无/此事)文潞公尝与吕范诸公入侍经筵闻先生讲说
退相与叹曰真侍讲也一时人士归其门者甚盛而先
生亦以天下自任论议褒贬无所顾避由是同朝之士
有以文章名世者疾之如雠与其党类巧为谤诋(见龟/山语)
(录王公系年录吕申公家传及先生之子端中所撰集/序又按苏轼奏状亦自云臣素疾程某之奸未尝假以)
(辞色又按侍御史吕陶言明堂降赦臣僚称贺讫而两/省官欲往奠司马光是时程颐言曰子于是日哭则不)
(歌岂可贺赦才了却往吊丧坐客有难之曰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即不云歌则不哭今己贺赦了却往吊丧于)
(礼无害苏轼遂以鄙语戏程颐众皆大笑结怨之端盖/自此始又语录云国忌行香伊川令供素馔子瞻诘之)
卷四 第 9a 页 WYG0448-0440c.png
(曰正叔不好佛胡为食素先生曰礼居丧不饮酒不食/肉忌日丧之馀也子瞻令具肉食曰为刘氏者左袒于)
(是范淳夫辈食素秦黄辈食肉又鲜于绰传信录云旧/例行香斋筵两制以上及台谏官设蔬馔然以粗粝遂)
(轮为食会皆用肉食矣元祐初崇政殿说书程正叔以/食肉为非是议为素食众多不从一日门人范淳夫当)
(排食遂具蔬馔内翰苏子瞻因以鄙语戏正叔正叔门/人朱公掞辈衔之遂立敌矣是后蔬馔亦不行又语录)
(云时吕申公为相凡事有疑必质于伊川进退人才二/苏疑伊川有力故极诋之又曰朝廷欲以游酢为某官)
(苏右丞沮止毁及伊川宰相苏子容曰公未可如此颂/观过其门者无不肃也又按刘谏议尽言集亦有异论)
(刘非苏党盖/不相知耳)一日赴讲会上疮疹不坐已累日先生退
诣宰臣问上不御殿知否曰不知先生曰二圣临朝上
卷四 第 9b 页 WYG0448-0440d.png
不御殿太皇太后不当独坐且人主有疾而大臣不知
可乎翼日宰臣以先生言奏请问疾由是大臣亦多不
悦而谏议大夫孔文仲因奏先生污下憸巧素无乡行
经筵陈说僣横忘分遍谒贵臣历造台谏腾口间乱以
偿恩雠致市井目为五鬼之魁请放还田里以示典刑
八月差管勾西京国子监(见旧实录又文仲传载吕申/公之言曰文仲为苏轼所诱)
(胁论事皆用轼意又吕申公家传亦载其与吕大防刘/挚王存同较文仲所论朱光庭事语甚激切且云文仲)
(本以伉直称然惷不晓事为浮薄辈所使以害善良后/乃自知为小人所给愤郁呕血而死按旧录固多妄然)
卷四 第 10a 页 WYG0448-0441a.png
(此类不为无据新录皆删之失其实矣又范太史家传/云元祐九年奏曰臣伏见元祐之初陛下召程颐对便)
(殿自布衣除崇政殿说书天下之士皆谓得人实为希/阔之美事而才及岁馀即以人言罢之颐之经术行谊)
(天下共知司马光吕公著皆与颐相知二十馀年然后/举之此二人者非为欺罔以误圣聪也颐在经筵切于)
(皇帝陛下进学故其讲说语常繁多草茅之人一旦入/朝与人相接不为关防未习朝廷事体而言者谓颐大)
(佞大邪贪黩请求奔走交结又谓颐欲以故旧倾大臣/以意气役台谏其言皆诬罔非实也盖当时台谏官王)
(岩叟朱光庭贾易皆素推服颐之经行故不知者指以/为颐党陛下慎择经筵之官如颐之贤乃足以辅导圣)
(学至如臣辈叨备讲职实非敢望颐也臣久欲为颐一/言怀之累年犹豫不果使颐受诬罔之谤于公正之朝)
(臣每思之不无愧也今臣已乞去职若复召颐/劝讲必有补圣明臣虽终老在外无所憾矣)先生既
卷四 第 10b 页 WYG0448-0441b.png
就职再上奏乞归田里曰臣本布衣因说书得朝官今
以罪罢则所授官不当得三年又请皆不报乃乞致仕
至再又不报五年正月丁太中公忧去官七年服除除
直秘阁判西京国子监(王公系年录云元祐七年三月/四日延和奏事三省进呈程颐)
(服除欲与馆职判检院帘中以其不靖令只与西监遂/除直秘阁判西京国子监初颐在经筵归其门者甚盛)
(而苏轼在翰林亦多附之者遂有洛党蜀党之论二党/道不同互相非毁颐竟为蜀党所挤今又适轼弟辙执)
(政才进禀便云但恐不肯靖/帘中入其说故颐不复得召)先生再辞极论儒者进退
之道(见文/集)而监察御史董敦逸奏以为有怨望轻躁语
卷四 第 11a 页 WYG0448-0441c.png
五月改授管勾崇福宫(见旧/录)未拜以疾寻医元祐九年
哲宗初亲政申秘阁西监之命先生再辞不就(见文/集)
圣间以党论放归田里四年十一月送涪州编管(见实/录)
门人谢良佐曰是行也良佐知之乃族子公孙与邢恕
之为尔先生曰族子至愚不足责故人情厚不敢疑孟
子既知天焉用尤臧氏(见语/录)元符二年正月易传成而
序之三年正月徽宗即位移峡州四月以赦复宣德郎
任便居住(制见曲/阜集)还洛(记善录云先生归自涪州/气貌容色髭发皆胜平昔)十月
卷四 第 11b 页 WYG0448-0441d.png
复通直郎权判西京国子监先生既受命即谒告欲迁
延为寻医计既而供职门人尹焞深疑之先生曰上初
即位首被大恩不如是则何以仰承德意然吾之不能
仕盖已决矣受一月之俸焉然后惟吾所欲尔(见文集/语录又)
(刘忠肃公家私记云此除/乃李邦直范彝叟之意)建中靖国二年五月追所复
官依旧致仕(前此未尝致仕而云依旧致仕疑/西监供职不久即尝致仕也未详)崇宁二
年四月言者论其本因奸党论荐得官虽尝明正罪罚
而叙复过优(己追所复官又云/叙复过优亦未详)今复著书非毁朝政于
卷四 第 12a 页 WYG0448-0442a.png
是有旨追毁出身以来文字其所著书令监司觉察(语/录)
(云范致虚言程某以邪说诐行惑乱众听而尹焞张/绎为之羽翼事下河南府体究尽逐学徒复𨽻党籍)
生于是迁居龙门之南止四方学者曰尊所闻行所知
可矣不必及吾门也(见语/录)五年复宣义郎致仕(见实/录)
易传成书已久学者莫得传授或以为请先生曰自量
精力未衰尚觊有少进耳其后寝疾始以授尹焞张绎
(尹焞曰先生践履尽易其作传只是因而写成熟读玩/味即可见矣又云先生平生用意惟在易传求先生之)
(学者观此足矣语录之类出于学者所记所见/有浅深故所记有工拙盖未能无失也见语录)大观二
卷四 第 12b 页 WYG0448-0442b.png
年九月庚午卒于家年七十有五(见实/录)于疾革门人进
曰先生平日所学正今日要用先生力疾微视曰道著
用便不是其人未出寝门而先生没(见语录一作门人/郭忠孝尹子云非)
(也忠孝自党事起不与先/生往来及卒亦不致奠)初明道先生尝谓先生曰异
日能使人尊严师道者吾弟也若接引后进学随人材
而成就之则予不得让焉(见语录侯仲良曰朱公琰见/明道于汝州踰月而归语人)
(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游定夫杨中立来见伊川/一日先生坐而瞑目二子侍立不敢去久之先生乃顾)
(曰二子犹在此乎日暮矣姑就舍二子者退则门外雪/深尺馀矣其严厉如此晚年接学者乃更平易盖其学)
卷四 第 13a 页 WYG0448-0442c.png
(己到至处但于圣人气象差少从容尔明道则已从容/惜其早死不及用也使及用于元祐间则不至有今日)
(事/矣)先生既没昔之门人高弟多已先亡无有能形容其
德美者然先生尝谓张绎曰我昔状明道先生之行我
之道盖与明道同异时欲知我者求之于此文可也(见/集)
(序尹焞曰先生之学本于至诚其见于言动事为之间/处中有常疏通简易不为矫异不为狷介宽猛合宜庄)
(重有体或说匍匐以吊丧诵孝经以追荐皆无此事衣/虽䌷素冠襟必整食虽简俭蔬饭必洁太中年老左)
(右致养无违以家事自任悉力营办细事必亲赡给内/外亲族八十馀口又曰先生于书无所不读于事无所)
(不能谢良佐曰伊川才大以之处大事必不动声色指/顾而集矣或曰人谓伊川守正则尽通变不足子之言)
卷四 第 13b 页 WYG0448-0442d.png
(若是何也谢子曰陜右钱以铁旧矣有议更以铜者己/而会所铸子不踰母谓无利也遂止伊川闻之曰此乃)
(国家之大利也利多费省私铸者众费多利少盗铸者/息民不敢盗铸则权归公上非国家之大计乎又有议)
(增解盐之直者伊川曰价平则盐易泄人人得食无积/而不售者岁入必倍矣增价则反是己而果然司马公)
(既相荐伊川而起之伊川曰将累人矣使韩富当国时/吾犹可以有行也及温公大变熙宁复祖宗之旧伊川)
(曰役法当讨论未可轻改也公不然之既而数/年纷纷不能定由是观之亦可以见其梗槩矣)
  祭文
呜呼利害生于身礼义根于心伊此心丧于利害而礼
义以为虚也故先生踽踽独行斯世(一作/于世)而众乃以为
卷四 第 14a 页 WYG0448-0443a.png
迂也惟尚德者以为卓绝之行而忠信者以为孚也立
义者以为不可犯而达权者以为不可拘也在吾先生
曾何有意心与道合(一作/道会)泯然无际无欲可以系羁兮
自克者知其难也不立意以为言兮知言者识其要也
德輶如毛毛犹有伦无声无臭夫何可亲呜呼先生之
道不可得而名也(一作某等不/得而名也)伊言者反以为病兮此
心终不得而形也惟(一作/维)泰山以为高兮日月以为明
也春风以为和兮严霜以为清也在昔诸儒各行其志
卷四 第 14b 页 WYG0448-0443b.png
或得于数或观于礼学者趣之(一作/趋之)世济其美独吾先
生淡乎无味得味之真死其乃已自某之见(一作某/等受教)
年于兹含孕化育以蕃以滋天地其容我兮父母其生
之君亲其临我兮夫子其成之欲报之心何日忘之先
生有言(一本上/有昔字)见于文字者有七分之心绘于丹青者
有七分之仪七分之仪固不可益七分之心犹或可推
而今而后将筑室于伊雒之滨望先生之墓以毕吾此
生也(一本无/吾字)呜呼夫子没而微言绝则固不可得而闻
卷四 第 15a 页 WYG0448-0443c.png
(一本上有/某等字)然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言而万物生惟
与二三子(一本无此五/字有亦当字)洗心去智格物去意期默契斯
道在先生为未亡也呜呼二三子之志(一作某/等之志)不待物
而后见先生之行不待诔而后徵然而山颓梁坏何以
寄情凄风一奠敬祖于庭百年之恨并此以倾
   尹子曰先生之葬洛人畏入党无敢送者故祭
   文惟张绎范域孟厚及焞四人乙夜有素衣白
   马至者视之邵溥也乃附名焉盖溥亦有所畏
卷四 第 15b 页 WYG0448-0443d.png
   而薄暮出城是以后又按语录云先生以易传
   授门人曰只说得七分学者更须自体究故祭
   文有七分之语云
  奏状(节/略)           胡安国
伏见元祐之初宰臣司马光吕公著秉政当国急于得
人首荐河南处士程颐乞加召命擢以不次遂起韦布
超居讲筵自司劝讲不为辩辞解释文义所以积其诚
意感通圣心者固不可得而闻也及当官而行举动必
卷四 第 16a 页 WYG0448-0444a.png
由乎礼奉身而去进退必合乎义其修身行法规矩准
绳独出诸儒之表门人高第莫获继焉虽崇宁间曲加
防禁学者向之私相传习不可遏也其后颐之门人如
杨时刘安节许景衡马伸吴给等稍稍进用于是士大
夫争相淬砺而其间志于利禄者托其说以自售学者
莫能别其真伪而河洛之学几绝矣壬子年臣尝至行
阙有仲并者言伊川之学近日盛行臣语之曰伊川之
学不绝如钱可谓孤立而以为盛行何也岂以其说满
卷四 第 16b 页 WYG0448-0444b.png
门人人传写耳纳口出而以为盛乎自是服儒冠者以
伊川门人妄自标榜无以屈服士人之心故众论汹汹
深加诋诮夫有为伊洛之学者皆欲屏绝其徒而乃上
及于伊川臣窃以为过矣夫圣人之道所以垂训万世
无非中庸非有甚高难行之说此诚不可易之至论也
然中庸之义不明久矣自颐兄弟始发明之然后其义
可思而得不然则或谓高明所以处已中庸所以接物
本末上下析为二途而其义愈不明矣士大夫之学宜
卷四 第 17a 页 WYG0448-0444c.png
以孔孟为师庶几言行相称可济时用此亦不可易之
至论也然孔孟之道不传久矣自颐兄弟始发明之而
后其道可学而至也不然则或以六经语孟之书资口
耳取世资而干利禄愈不得其门而入矣今欲使学者
蹈中庸师孔孟而禁使不得从颐之学是入室而不由
户也不亦误乎夫頣之文于易则因理以明象而知体
用之一源于春秋则见诸行事而知圣人之大用于诸
经语孟则发其微旨而知求仁之方入德之序然则狂
卷四 第 17b 页 WYG0448-0444d.png
言怪语淫说鄙论岂其文也哉颐之行其行已接物则
忠诚动于州里其事亲从兄则孝悌显于家庭其辞受
取舍非其道义则一介不以取与诸人虽禄之千钟有
必不顾也其馀则亦与人同尔然则幅巾大袖高视阔
步岂其行也哉昔者伯夷柳下惠之贤微仲尼则西山
之饿夫东国之黜臣尔本朝自嘉祐以来西都有邵雍
程颢及弟颐关中有张载此四人者皆道学德行名于
当世会王安石当路重以蔡京得政曲加排抑故有西
卷四 第 18a 页 WYG0448-0445a.png
山东国之阨其道不行深可惜也今雍所著有皇极经
世书载有正蒙书颐有易春秋传颢虽不及著述而门
弟子质疑请益荅问之语存于世者甚多又有书疏铭
诗并行于世而传者多失其真臣愚伏望陛下特降指
挥下礼官讨论故事以此四人加之封号载在祀典以
见圣世虽当禁暴诛乱奉词伐罪之时犹有崇儒重道
尊德乐义之意仍诏馆阁裒集四人之遗书委官校正
取旨施行便于学者传习羽翼六经以推尊仲尼孟子
卷四 第 18b 页 WYG0448-0445b.png
之道使邪说者不得乘间而作而天下之道术定岂曰
小补之哉
  遗事(二十/一条)
王霖公泽言明道伊川随侍太中知汉州宿一僧寺明
道入门而右从者皆随之伊川入门而左独行至法堂
上相会伊川自谓此是颐不及家兄处盖明道和易人
皆亲近伊川严重人不敢近也尹焞云亦尝闻先生言
(见涪陵/记善录)
卷四 第 19a 页 WYG0448-0445c.png
韩持国与二先生善韩在颖昌欲屈致之预戒诸子侄
使治一室至于修治窗户皆使亲为之二先生至暇日
与持国同游西湖命诸子侍行次有言貌不庄敬者伊
川回视厉声叱之曰汝辈从长者行敢笑语如此韩氏
孝谨之风衰矣持国遂皆逐去之闻之持国之子宗质
彬叔云(见祁宽录/尹和靖语)
伊川先生居经筵建言今之经筵实古保傅之任欲使
内臣十人供侍左右傥人君出一言举一事食一果实
卷四 第 19b 页 WYG0448-0445d.png
必使经筵知之有剪桐之戏则随事箴规违养生之方
则应时谏止吕申公曰主少非可为之时也伊川曰正
可为也责不在人主而人臣当任之耳(见庭闻/藁录)
程子在讲筵执政有欲用之为諌官者子闻之以书谢
曰公知射乎有人执弓于此发而多中人皆以为善射
矣一日使羿立于其傍道之以彀率之法不从羿且怒
而去矣从之则戾其故习而失多中之巧故不若处羿
于无事之地则羿得尽其言而用舍羿不恤也颐才非
卷四 第 20a 页 WYG0448-0446a.png
羿也然闻羿之道矣虑其害公之多中也(见遗/书)
文潞公尹洛先生时为判监一日府会先生往赴到客
次见乐人来呈乐语曲词先生讶之问故对曰昨日得
太师钧旨明日请程侍讲词曲并要严谨依礼法故先
来呈富郑公司马温公居乡里尤所尊礼吕正献公范
忠宣公过洛必先来见吕荥公兄弟与先生书必涤笔
砚正衣冠然后写其为当时礼敬如此(见涪陵/记善录)
伊川与韩持国善约候韩年八十一往见之是岁元日
卷四 第 20b 页 WYG0448-0446b.png
因子弟贺正乃曰颐今年有一债未还春中当暂往颖
昌见韩持国乃往造焉久留颖昌韩早晚伴食礼貌加
敬一日韩密谓其子彬叔曰先生远来无以为意我有
黄金药楪一重三十两似可为先生寿然未敢遽言之
我当以他事使汝侍食因从容道吾意彬叔侍食如所
戒试启之先生曰颐与乃翁道义交故不远而来奚以
此为诘朝遂归持国谓其子曰我不敢言正为此耳再
三谢过而别(见祁宽录/尹和靖语)
卷四 第 21a 页 WYG0448-0446c.png
吕汲公以百缣遗子子辞之时子族兄子公孙在旁谓
子曰勿为巳甚姑受之子曰公之所以遗颐者以颐贫
也公位宰相能进天下之贤随才而任之则天下受其
赐也何独颐也天下贫者亦众矣公帛固多恐公不能
周也(见遗书/下同)
殿帅苗履见先生于陵下时先生方辞西监之命履问
曰朝廷处先生如何则可先生曰且如山陵故事苟得
专处虽永安尉可也
卷四 第 21b 页 WYG0448-0446d.png
先生尝说颐于易传今却已自成书但逐旋修改期以
七十其书可出韩退之称聪明不及于前时道德日负
于初心信然颐于易传后来所改无几不知如何故且
更期之以十年之功看如何春秋之书待刘绚文字到
却用功亦不多也今日解诗全无意思此却待出些文
字中庸书却已成今农夫祁寒暑雨深耕易耨播种五
谷吾得而食之今百工技艺作为器用吾得而用之甲
胄之士被坚执锐以守土宇吾得而安之却如此閒过
卷四 第 22a 页 WYG0448-0447a.png
了日月即是天地间一蠹也功泽又不及民别事又做
不得惟有补缉圣人遗书庶几有补耳(陈长方见尹子/于姑苏问中庸)
(解尹子云先生自以/为不满意焚之矣)
问先生曾定六礼今己成未曰旧日作此已及七分后
来被召入朝既在朝廷则当行之朝廷不当为私书既
而遭忧又疾病数年今始无事更一二年可成也曰闻
有五经解已成否曰惟易须亲撰诸经则关中诸公分
去以颐说撰成之礼之名数陜西诸公删定已送与吕
卷四 第 22b 页 WYG0448-0447b.png
与叔与叔今死矣不知其书安在也然所定只礼之名
数若礼之文亦非亲作不可也
先生被谪时李邦直尹洛令都监来见伊川才出见之
便请上轿先生欲略见叔母亦不许莫知朝命云何是
夜宿于都监厅明日差人管押成行至龙门邦直遣人
赆金百星先生不受既归门人问先生临行时诸公赆
行皆受邦直亦是亲戚何为不受先生曰与颐相知即
可受渠是时已与颐不相知岂可受耶(见涪陵/记善录)
卷四 第 23a 页 WYG0448-0447c.png
伊川先生言昔贬涪州渡汉江中流船几覆舟中人皆
号哭伊川独正襟安坐如常已而及岸同舟有父老问
曰当船危时君独无怖色何也伊川曰心存诚敬尔父
老曰心存诚敬固善然不若无心先生欲与之言父老
径去不顾(见邵氏闻/见录下同)
伊川先生元祐初司马温公荐侍讲禁中时哲宗幼冲
先生以师道自居后出判西京国子监两加直秘阁皆
辞之党祸起责涪州先生注周易与门弟子讲学不以
卷四 第 23b 页 WYG0448-0447d.png
为忧赦得归不以为喜
先生自涪陵归易传已成未尝示人门弟子请益有及
易书者方命小奴取书箧以出身自发之以示门弟子
非所请不敢多阅门弟子请问易传事虽有一字之疑
先生必再三喻之盖其潜心甚久未尝容易下一字(见/吕)
(坚中所录/尹和靖语)
先生云吾四十以前读诵五十以前研究其义六十以
前反覆䌷绎六十以后著书著书不得已(见遗书/下同)
卷四 第 24a 页 WYG0448-0448a.png
先生谓张绎曰吾受气甚薄三十而浸盛四十五十而
后完今生七十二年校其筋骨于盛年无损也绎因请
曰先生岂以受气之薄而厚为保生耶先生默然曰吾
以忘生徇欲为深耻
焞年二十方登先生之门被教诱谆谆尝得朱公掞所
论杂说呈先生问此书可观否先生留半月一日请曰
前日所呈杂说如何先生曰颐在何必观此若不得颐
心只是记得他意焞自是不敢复读(见涪陵记善录及/尹公跋夏翇所藏)
卷四 第 24b 页 WYG0448-0448b.png
(语录/后)
南方学者从伊川既久有归者或问曰学者久从学于
门谁是最有得者伊川曰岂敢便道有得处且只是指
与他个歧径令他寻将去不错了已是忒大㬠若夫自
得尤难其人谓之得者便是已有也(见祁宽所记/尹和靖语)
胡文定公曰安国昔尝见邹志完论近世人物因问程
明道如何志完曰此人得志使万物各得其所又问伊
川如何曰却不得比明道又问何以不得比曰为有不
卷四 第 25a 页 WYG0448-0448c.png
通处又问侍郎先生言伊川不通处必有言行可證愿
闻之志完色动徐曰有一二事恐门人或失其传后来
在长沙再论河南二先生学术志完却曰伊川见处极
高因问何以言之曰昔鲜于侁曾问颜子在陋巷不改
其乐不知所乐者何事伊川却问曰寻常道颜子所乐
者何侁曰不过是说颜子所乐者道伊川曰若说有道
可乐便不是颜子以此知伊川见处极高又曰浩昔在
颖昌有赵均国者自洛中来浩问曾见先生有何语均
卷四 第 25b 页 WYG0448-0448d.png
国曰先生语学者曰除却神祠庙宇人始知为善古人
观象作服便是为善之具(见胡文/定公集)
伊川常服茧袍高帽檐劣半寸(一本云帽桶八/寸檐半寸四直)系绦曰
此野人之服也深衣绅带青缘篆文非礼勿视非礼勿
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见外/书)
伊川常爱衣皂或博褐䌷袄其袖如常人所戴纱巾背
后望之如钟形其制乃似今道士谓之仙桃巾者不知
今日谓之习伊川学者大袖方顶何谓(见祁宽所记/尹和靖语)
卷四 第 26a 页 WYG0448-0449a.png
 
 
 
 
 
 
 
 
卷四 第 26b 页 WYG0448-0449b.png
 
 
 
 
 
 
 
 伊洛渊源录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