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二

卷六十二 第 1a 页 WYG1318-033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曝书亭集卷

六十二
          翰林院检讨朱尊撰
 传
   汪克宽传
汪克宽字仲裕一字德辅徽州祁门人幼而知礼晨必
省父母长者在侍立不敢坐就塾晓行者过之书帷烛未
灭也长从学胡炳文吴仲迂泰定三年秋举江浙乡试出
卷六十二 第 1b 页 WYG1318-0338b.png
邓文原之门明年下第叹曰道不行曷著书立言以诒
后世乃与金华许谦鄱阳朱公迁建康彭炳讲论道学
弟子著录者日盛所居山谷环绕学者称之曰环谷先
生陈友谅闻其名欲迎之遂由黟山避地太平之弦歌
镇洪武元年有荐于朝者辞不就二年正月以币聘入
史局史成不愿仕赉金帛赐归五年冬以疾卒克宽邃
于经学易有传义音考诗有集传音义会通礼有周官
类要经礼补逸春秋有纂疏提要左传分纪诸书惟春
卷六十二 第 2a 页 WYG1318-0339a.png
秋礼刋行其后永乐中胡广等奉敕编纂大全攘纂疏
以为官书罔上而不之察也
   贝琼传
贝琼一名阙字仲居一字廷琚一字廷臣崇德人年四
十八始领乡荐张士诚据吴累徵不就洪武三年召修
元史六年除国子监助教先是宋濂为司业主建安熊
氏之说谓伏羲为道统之宗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
咸宜秩祀于天子之学议虽不行士大夫多有疑其说
卷六十二 第 2b 页 WYG1318-0339b.png
者琼乃作释奠解曰或欲祀三皇于学以孔子配之可
乎曰不可按周礼有道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
祭于瞽宗故文王世子篇曰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
秋冬亦如之若礼有高堂生乐有制氏诗有毛公书有
伏生皆先师也又凡始立学者释奠于先圣先师释者
曰先圣若周公孔子下云释奠者必有合也有国故则
否盖谓国无先圣先师则所释奠者当与邻国合若唐
虞有夔伯益周有周公鲁有孔子则各奠之不同也是
卷六十二 第 3a 页 WYG1318-0339c.png
唐虞与周所主先圣先师固无定名未有及于三皇也
载稽之史汉魏之主取舍各异周孔迭为先圣孔颜互
为先师若周公制礼作乐宜享王者之祀于是罢周公
升孔子配以颜子唐永徽中复武德旧制显庆二年以
长孙无忌言正孔子为先圣仍以周公配武王历宋迄
今释奠孔子定为不易之典是唐所主先圣先师已有
定名未有及于三皇也夫三皇宜祀而不得祀之于学
也学始无孔子庙惟鲁有庙然其教被于天下非一国
卷六十二 第 3b 页 WYG1318-0339d.png
所得专者故天下通祀之学之有庙由孔子而建则宜
以孔子为先圣颜子为先师而三皇不预也今欲崇三
皇为先圣使居孔子之上不足以褒其功降孔子为先
师使混于高堂生之列适所以贬其德故吾的然以为
不可也或曰古者祀舜于虞庠祀禹于夏学祀汤于殷
学祀文王于东胶舜禹汤文并得祀于学何独于三皇
之祀非之曰周立四代之学故祀舜禹汤文今祀三皇
将于何学与虽然三皇之功及于人者远矣而领之于
卷六十二 第 4a 页 WYG1318-0340a.png
医特主神农尝药之一事理固有未尽者宜定其制设
官主之以丰其祀可也识者服其持论之正琼又慨古
乐不作徒有成均之名为大韶赋见志九年改中都国
子监助教勋臣子弟交惮之十一年九月致仕明年卒
琼与馀姚宋禧皆从学杨维桢之门琼之论曰立言
在崭绝刻峭而平衍为可观不在荒唐险怪而丰腴为
可乐盖学于维桢而不污所好者也禧初名元禧字无
逸元至正十年乡贡除繁昌教谕之官一十九日即弃
卷六十二 第 4b 页 WYG1318-0340b.png
归遭乱授徒自给洪武二年徵修元史分撰外国传事
毕还
   王彝传
王彝字常宗其先蜀人本姓陈氏父事元为昆山州儒
学教授遂迁嘉定洪武三年以布衣召修元史书成赐
金币遣还又荐入翰林以母老乞归筑归养堂自号妫
蜼子閒居考求古制制冠巾衫裳带屦以服或谓之曰
今人而不服今之服是得罪有司也天子尝赐之织币
卷六十二 第 5a 页 WYG1318-0340c.png
而不制为服是隐君之赐也答曰彝初未入仕布衣也
而服斯服将以入麋鹿之群焉君之赐其可亵乎
以自便也然古之意则存焉尔矣以今之人而服之其
可不自古其人与尝游天台从学于孟梦恂故其文
特醇雅时杨维桢以文雄于东南从游者甚众彝作文
妖一篇诋之辞曰天下所谓妖者狐而已矣然而文有
妖焉殆有过于狐者夫狐也俄而为女妇世之男子不
幸而惑焉者莫不谓为女妇则固见其黛绿朱白柔曼
卷六十二 第 5b 页 WYG1318-0340d.png
倾衍之容所以妖者无乎不至故谓之真女妇也虽然
以为人也则非人以为女妇也则非女妇由其狡狯幻
化为之此狐之所以妖也文者道之所在曷为而妖哉
浙之东西言文者必曰杨先生予观其文以淫辞谲语
裂仁义反名实浊乱先圣之道顾乃柔曼倾衍黛绿朱
白狡狯幻化奄焉以自媚是狐而女妇者也宜乎世之
男子之惑之也予故曰会稽杨维桢之文狐也文妖也
噫狐之妖止于杀人之身若文之妖往往使后生小子
卷六十二 第 6a 页 WYG1318-0341a.png
群趋而竞习焉其足以为斯文祸匪浅小也文而可妖
哉然妖固非文也世盖有男子而弗惑者何忧焉魏观
知苏州府事修孔子庙学作南门岁行乡饮酒礼必请
彝为文观诛彝与高启俱伏法彝之被召续修元史也
乡人杜寅张简与之俱寅字彦正青城人侨居吴县洪
武八年为岐宁卫知事与经历熊鼎并赐狐裘官至兵
部侍郎简字仲简吴县人初师张雨为道士元季兵乱
以母老归养遂返巾服临川饶介分守吴中自号醉樵
卷六十二 第 6b 页 WYG1318-0341b.png
延诸文士作歌简诗擅场居首坐其次高启其次杨基
介赠简黄金一饼启白金三觔基一镒简自称白羊山

   赵埙传
赵埙字伯友新喻人元至正中贡于乡官上犹教谕人
目为南郭先生洪武元年帝既平定朔方冬十一月诏
发袐府所藏元十三朝实录以宋濂王袆充总裁官徵
山林遗逸之士纂修元史凡一十六人汪克宽胡翰宋
卷六十二 第 7a 页 WYG1318-0341c.png
禧陶凯陈基赵汸张文海徐尊生黄篪傅恕王锜傅著
谢徽高启曾鲁埙与焉明年二月开局天界寺秋八月
史成为本纪三十有七卷志五十有三卷表六卷传六
十有三卷中书左丞相兼太子少师宣国公李善长奉
表以进人赐白金文绮而顺帝三十六年事无实录可
考于是翰林学士宋濂礼部尚书崔亮主事黄肃发凡
举例奏遣使吕复欧阳佑黄盅等一十二人遍行天下
凡涉史事者悉送上官复至北平遣儒生危于等分行
卷六十二 第 7b 页 WYG1318-0341d.png
燕南北开局于故国子监凡诏令章疏拜罢奏请以及
野史碑碣靡不采访有涉蒙古书者译而成文舁至行
中书请官印封识达京师三年二月仍命宋濂王祎充
总裁官续成元史纂修一十五人朱右贝琼朱世廉王
廉王张孟兼高逊志李懋李汶张宣张简杜寅俞寅
殷弼埙仍与焉秋七月史成进上以卷计之纪十志五
表二传三十有六其前书未备者补完之有诏刋行仍
人赐白金文绮张宣等得授官埙还田里六年秋九月
卷六十二 第 8a 页 WYG1318-0342a.png
诏编大明日历以詹同宋濂充总裁官乐韶凤充催纂
官纂修凡七人吴伯宗朱右朱廉徐一夔孙作徐尊生
埙复与其列十二月授翰林院编修七年夏五月朔日
历成既而帝以韵书比类失伦命儒臣十一人重加刋
定翰林院侍讲学士乐韶凤宋濂待制王僎修撰李叔
允编修朱右朱廉典簿瞿庄邹孟达典籍孙蕡答禄与
权埙又与焉八年九月迁靖江王府长史埙以宿学自
布衣历史官朝廷凡有撰述辄与选尝进甘露颂为太
卷六十二 第 8b 页 WYG1318-0342b.png
祖所称高丽使臣来朝赐之燕乐作使臣以下国有丧
辞埙曰小国之丧不废大国之礼帝是之及为长史俾
与宋濂等议定王国礼乐王游中都讲武事有诏令埙
从继因诣阙奏事行中左门监察御史吉昌劾其非人
臣礼宜下法司治罪帝特宥之
   陈基传
陈基字敬初临海人从学黄溍游京师授经筵检讨既
而归里奉其母入吴教授诸生起行枢密府都事张士
卷六十二 第 9a 页 WYG1318-0342c.png
信镇淮安基以江浙左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改参张
士诚军士诚称王基谏止不从士诚欲杀之既而超授
内史迁学士院学士洪武二年召入预修元史还卒于
常熟县河阳里基有文誉最为戴良所称谓元之能文
者虞揭黄柳继之则莆田陈旅新安程文临川危素其
后则基而已
   高启传
高启字季迪长洲人张士诚据平江承制以淮南行省
卷六十二 第 9b 页 WYG1318-0342d.png
参政饶介为咨议参军事介见启诗惊异延为上客启
谢去隐于吴淞江之青丘自号青丘子洪武元年冬诏
修元史启与里人谢徽傅著同被召徽字玄懿著字则
明既至分科修纂史成著还启徽皆以布衣入内府教
胄子时太子宾客梁贞兼祭酒事三年正月启梦偕徽
晨候午门贞在焉有揖之者曰二子当迁矣又顾贞曰
诸生尽以属公启曰得无远调乎曰烦傅开平王尔既
寤以告徽越三日率诸生立右顺门俄而梁贞至传帝
卷六十二 第 10a 页 WYG1318-0343a.png
命曰敕诸生出受业国子监随悉引去明旦将朝中使
宣启徽甚急曰有诏命开平王二子侍东宫学俾尔
人授之经果如所梦逾月徽梦启同被召至帝所帝持
告身一纸窃视之其文有翰林院三字以授徽徽受之
忘拜继授启启拜而受之及寤亦以告启越六日帝御
奉天门中书右丞汪广洋侍命中使召启升帝曰诸儒
在学久以布衣游吾门可乎顾广洋曰汝亟以翰林职
处之因趋谢而徽以他事出不得拜明日启徽皆除翰
卷六十二 第 10b 页 WYG1318-0343b.png
林编修又如所梦是年秋徽母吴梦中使舁二椟以授
徽以其一授启发之各有白金徽又以告启既而帝御
阙楼命中使召二人既至擢启户部侍郎徽迁吏部郎
中启以年少未习握算辞徽亦辞帝允之各赐帑金命
左丞相李善长给牒放还启乃与徽连船归于吴梦复
验方启在史馆最为国史院侍讲学士魏观所知会观
出知苏州府为启徙居城中夏侯里交接甚密观改修
府治启为作上梁文观得罪诛启连坐腰斩于市年三
卷六十二 第 11a 页 WYG1318-0343c.png
十有九徽复起国子监助教卒于官著归为常熟教谕
魏观行乡饮酒礼长洲教谕周敏侍其父南老著侍其
父玉皆降而北面立观礼者以为盛事历仕山西潞安
知州最后独存启善文尤工于诗徽称其清远缛丽纵
横百出若八骏追风而驰于时蜀人杨基徐贲浔阳张
羽皆流寓于吴与启齐名号吴中四杰
   傅恕传
傅恕字如心鄞县人洪武二年以布衣诣阙陈治平十
卷六十二 第 11b 页 WYG1318-0343d.png
二策其一请罢𣙜盐茶曰煮海为盐采茶于山穷民以
救冻馁非有所损于人而后世急功利之臣导其主设
重典禁之罪乃与盗贼埒非先王之政也帝览之喜命
入史馆同修元史史成出知博野县事恕少日善饮及
壮以三爵自限且为文以戒曰小人哉傅恕也尔负学
者之名何为乎沉湎于酒颠覆厥德上有垂白之亲下
有孩提之子疢中乃身虽悔曷及惟于古人是效是则
限以三爵罔敢少益历观载籍饮酒之失君嗜之而丧
卷六十二 第 12a 页 WYG1318-0344a.png
邦臣耽之而溺职而今而后纵鼎镬在前刀锯在侧毋
踰此限戒之必力庶几不为狂药所移而甘入小人之
域博野兵革甫定恕为立学宫广储蓄招徕离析以劳
卒于官既敛惟遗残书数卷贫不能归葬百姓哀之敛
钱瘗之于县城之北
   朱右传
朱右字伯贤临海人元至正末司教萧山遂徙居上虞
之五大夫市问学该洽尤长书礼春秋其文深醇精确
卷六十二 第 12b 页 WYG1318-0344b.png
简而有度尝曰学文不本诸经其犹玩培塿者忽嵩华
之高矣乎故其所作一以经为本刘仁本驻师馀姚州
作雩咏亭于龙泉左麓集名士四十有二人修禊赋诗
右与焉洪武三年以宋濂荐召修元史史成乞还田里
六年召修日历除翰林院编修七年与修洪武正韵八
年擢晋相府长史寻奉命同宋濂定议王国礼乐晋王
随太子游中都讲武事右实从九年以疾卒葬兰风乡
右尝编性理本原揭河图洛书于首次太极图说次西
卷六十二 第 13a 页 WYG1318-0344c.png
东铭附以通书以正蒙为未纯不录其严于论学若是
又以深衣之制世代沿革袭以成俗无复古意乃援礼
经及先儒之说求合古制使宜于今作深衣考学者称

   王廉传
王廉字希阳青田人侨居上虞洪武二年用学士危素
荐授翰林编修明年与修元史又明年偕典簿牛谅使
安南还改工部员外郎固辞出为渑池县丞十四年擢
卷六十二 第 13b 页 WYG1318-0344d.png
陜西左布政使廉穷研经史所著迂论多阐先儒所未
发其论金縢曰金縢非古书也使周公而然非周公也
夫公既面却二公穆卜以为未可戚我先王乃私告三
王自以为功此憸人佞子之所为也死生有命乃欲以
身代武王之死则为不知命且人子有事于先王而可
以圭璧要之乎则非达孝至于卜册之书既曰公别为
坛墠则不于宗庙之中明矣不于宗庙乃私告也周公
人臣也何得以私告之册而藏于宗庙又私启之即使
卷六十二 第 14a 页 WYG1318-0345a.png
金縢在庙武王疾瘳四年而崩周公居东二年乃复凡
六年之久周人尚卜恶有朝廷六年无事而不启金縢
者即此五端反复详究颇疑金縢非古书也其论大夫
士立庙略曰天子诸侯宗庙之制中庸或问详矣惟大
夫士之制则不能无疑焉王制曰大夫三庙适士二庙
官师一庙官师升适士适士升大夫以次增立其庙因
其理也适若先大夫既立三庙矣其子孙乃无为大夫
者而为适士为官师不当祭其庙将毁其主乎抑存之
卷六十二 第 14b 页 WYG1318-0345b.png
乎毁之非礼也存之其谁宜哉存之而主于宗子与礼
支子不祭故支子之为大夫者有事于庙以上牲祭于
宗子之家祝曰孝子某为介子某荐其常事然则支子
之为大夫者不得立庙矣宗子为大夫支子之大夫则
固可因其三庙而祭设宗子为适士为官师或一庙或
二庙所当祭者不过祖与祢也支子之大夫所当祭之
曾祖宗子既不当祭支子之大夫又不敢祭将阙之乎
将遂以支子之大夫所当祭而祭之乎阙之非礼也祭
卷六十二 第 15a 页 WYG1318-0345c.png
之又非适士官师之宗子所宜祭也礼大夫欲祭高祖
则省于君谓之干祫今欲祭于曾亦将请于君与又宗
子为大夫其支子与之同行者亦为大夫因之而祭三
庙则固宜也苟宗子与支子其行不同等所祭之曾祖
祢亦不同等则如之何窃意各随见为大夫者所宜祭
之三庙而祭之宗子但为之主祭耳主祭者惟宗子初
不论其行之不同等也君子谓之善言礼廉无子卒葬
杭州之西山
卷六十二 第 15b 页 WYG1318-0345d.png
   朱廉传
朱廉一名世濂字伯清义乌人父同善学于许衡廉学
于黄溍李文忠镇严州荐授钓台书院山长洪武三年
以续修元史召史成与徐尊生赵埙朱右乞还田里六
年与修日历授翰林院编修八年秋擢楚相府长史从
楚王讲武事于中都继因奏事行中左门监察御史吉
昌劾之诏勿问十一年三月以耳聩赐致仕廉尝扈从
至凤阳中涂作纪行诗以献帝览之嘉叹遂和其诗徐
卷六十二 第 16a 页 WYG1318-0346a.png
尊生字大年淳安人先廉召议礼与修元史日历授以
官辞洪武十年复以秀才举宋濂将归帝问曰卿归孰
可代卿者濂以尊生对遂授翰林应奉
 
 
 
 
 
卷六十二 第 16b 页 WYG1318-0346b.png
 
 
 
 
 
 
 
 曝书亭集卷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