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五

卷五十五 第 1a 页 WYG1318-026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曝书亭集卷

五十五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跋(十四/)
   书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后
右诸病源候论五十卷隋太医博士巢元方奉敕与诸
医共论疢疾所起之源及九候之要大业六年书成进
于朝论凡一千七百二十篇言之详矣隋唐经籍志不
卷五十五 第 1b 页 WYG1318-0264b.png
著于录而宋志有之盖太平兴国中命王怀隐王祐陈
昭遇等集圣惠方每部取元方之论冠其首神宗以之
课试医士是编始大显于时书录解题谓千金方诸论
多本此书考宋制医以巢氏论与千金翼方同目为小
经而千金方不与然则今所传孙真人书殆未足深信
   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后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卷载晁氏读书后志陈氏书录
卷五十五 第 2a 页 WYG1318-0264c.png
解题宋艺文志作五卷按宋大观中诏通医刋正药局
方于是库部郎中陈师文等校正类分二十一门录方
二百九十有七然则是书成于汴都也今考王氏玉海
置药局四所其一曰和剂局在绍兴六年正月至若改
熟药所为太平惠民局在绍兴十八年又八月盖师文
等校正本实止五卷其后添补绍兴宝庆淳祐诸方暨
吴直阁方诸局方故增益至十卷尔予家所藏乃元时
雕本后附太医助教许洪指南三卷系建安高氏日新
卷五十五 第 2b 页 WYG1318-0264d.png
堂板行
   本草衍义跋
本草衍义一十七卷冠以序例三卷合二十卷宋承直
郎澧州司户曹事寇宗奭撰政和六年太医学博士李
康等看详申尚书省有旨转一官通直郎添差充收买
药材所辨验药石宣和元年其兄子宣教郎解县丞约
校勘镂版印造颁行本草经撰自神农隋志已列其目
皇甫谧帝王世纪黄帝使岐伯定本草经荀勖中经簿
卷五十五 第 3a 页 WYG1318-0265a.png
有子仪本草经一卷郑康成注周礼疾医谓治合之齐
存乎神农子仪之术贾公彦疏云是周末时人而陈骙
中兴馆阁书目引汉书元始五年举天下通知方术本
草者遣诣京师又楼护传称少诵医经本草方谓书名
始见于此误矣陶隐居而后参核加详至宗奭考诸家
之说援引辨證文简者證其义讳避者原其名斯六根
五华九实二冬三建之形性毕具矣是书白云子采入
道藏曩从吴检讨志伊观于京师之灵佑宫近始得元
卷五十五 第 3b 页 WYG1318-0265b.png
人故牍因书于后
   书是斋百一选方后
百一选方不书撰人名氏题曰是斋按陈氏书录解题
云是山阴王璆孟欲所辑凡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作二
十八卷予家所藏乃元人锓本按其目仅二十卷尔殆
经后人选择者欤
   书宋本晞范子脉诀集解后
咸淳二年临川李駉子野撰脉诀集解一十二卷邑人
卷五十五 第 4a 页 WYG1318-0265c.png
何桂发序之谓得于诵诗读书之馀盖儒者也窃谓人
之赋形修短强弱肥瘠之不同则脉亦异焉今之医者
止凭切脉而王叔和之诀盖有不甚解者庸医一岁之
杀人比于法司之决囚数且倍之矣駉自号晞范子其
书引證周洽当时板行必多传习者而宋艺文志不载
何欤   跋济生拔萃方
济生拔萃方六卷延祐二年铜鞮杜思敬辑自为之序
卷五十五 第 4b 页 WYG1318-0265d.png
其言曰医不专于药而舍药无以全医药不必于方而
舍方无以为药斯明乎炊汤脉神之术者宜其能采拾
众善以成书也元史不作艺文志典籍无徵予尝思补
之于医书类知其目者金有纪天钖张元素刘元素李
庆嗣张从正五家二十四部凡八十八卷元有李杲窦
默王好古钱近之罗天益戴起宗滑寿李希范王镜潭
鲍同仁朱震亨邓焱王中阳李鹏飞葛应雷葛乾孙朱
撝赵良陈直邹铉胡仕可吴湍尚从善熊景元申屠致
卷五十五 第 5a 页 WYG1318-0266a.png
远危亦林萨德弥实李中南陆仲达尧允恭吴以宁齐
德之曾世荣冯道玄孙允贤殷震三十六家七十三部
内十八部卷亡四百七卷兹又得杜氏此书然则待访
宁有穷乎思敬自号宝善老人书成时年八十有一
予今年齿亦均虽耄矣尚思践宿诺焉
   医家四书跋
南浔布衣许兆祯培元精医术著录于先少保之门先
公取其所撰诊翼药准方纪医镜四部合名之曰医家
卷五十五 第 5b 页 WYG1318-0266b.png
四书世父贵阳太守镂版行之当书成时申文定李文
节朱文肃均为作序先公亦题其简端培元之名海内
无不知之者已先公亦御医直圣济殿官至院使尝被
召入乾清宫西暖阁诊定陵脉奏曰圣体病在肝肾宜
宽平以养气安静以益精上喜立命太监陆敬书之屏
所纂立命玄圭经乱失惟太医院志仅存
   大观證类本草跋经史證类本草三十一卷目录一卷大观初唐慎微撰
卷五十五 第 6a 页 WYG1318-0266c.png
通仕郎行杭州仁和县尉管勾学事艾晟序之谓传书
者失其邑里不知何许人阙其疑可也或以蜀人实之
何所据乎本草自神农子仪而后代有广益旧经止三
百六十五味尔今按其目录实一千七百四十八种比
之唐本蜀本掌禹锡之补注苏颂之图经所增已多绍
兴中曾诏王继先校定附释音一卷付国子监镂板以
行其后大德壬寅一刋于宗文书院明万历丁丑再刋
于宣城民家并以寇氏衍义附于各条之下虽于义无
卷五十五 第 6b 页 WYG1318-0266d.png
损然非唐氏之旧毋亦类于睹皋禽而续凫之颈者欤
   跋张氏医说
医说十卷嘉靖中雕本不题撰人姓氏观乎书录解题
始知为宋新安张景季明所撰也喜剧而书诸卷尾
   跋孙子算经
孙子算经三卷汉志不著于录而隋唐经籍志有之首
言度量所起合乎兵法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之文次
言乘除之法设为之数十三篇中所云廓地分利委积
卷五十五 第 7a 页 WYG1318-0267a.png
远输贵卖兵役分数比之九章方田粟米差分商功均
输盈不足之目往往相符而其要在得算多多算胜以
是知此编非伪托也唐立算学命李淳风注解颁之学
官今其书算博士知者罕矣
   九章算经跋
九章即周官之九数保氏以教国子者也方田一粟米
二差分三少广四商功五均输六方程七盈不足八旁
要九皆周公所作汉易差分曰重差去旁要而易以勾
卷五十五 第 7b 页 WYG1318-0267b.png
股又夕桀一篇其义无闻盖周公既问数于商高定此
九数算术之古莫尚于此矣于是刘徽注之序之徐岳
甄鸾等述之李遵义疏之远而日月周天行度之数近
而田畴米廪积羃隐杂广斜正员之幽微靡不著焉斯
秦火之未燔而唐明算科取士之第一书仅存于今者
可宝也
   五曹算经跋
右五曹算经五卷唐太史令李淳风注而博士梁述助
卷五十五 第 8a 页 WYG1318-0267c.png
教王真儒等校定之书也地利生人之本故首田曹田
畴必资人功故次兵曹人家必用食饮故次集曹会集
必务储蓄故次仓曹仓廪必资贸易故以金曹终焉相
传其法出于孙武然孙子别有算经考古者存其说可

   跋鄱阳洪氏南朝史精语康熙辛酉冬购得宋椠经史法语四册不足艺文志二
十四卷之数既而亡之从故家抄南朝史精语宋四卷
卷五十五 第 8b 页 WYG1318-0267d.png
齐三卷梁三卷陈一卷宋史作六卷盖一代合为一卷
故也志开法语有左氏传六卷史记八卷汉书二十卷
精语有后汉书十六卷三国志六卷晋书五卷唐书一
卷惜均未之见所云南朝史者盖指沈约萧子显姚思
廉所撰而言非李延寿之南史志失书朝字误矣
   书杨太真外传后
宫闱之事外人罕知所见或异辞矧出于传闻者乎太
真外传宋乐史所撰称妃以开元二十二年十一月归
卷五十五 第 9a 页 WYG1318-0268a.png
于寿邸二十八年十月玄宗幸温泉宫使高力士取于
寿邸度为女道士住内太真宫此传闻之谬也按唐大
诏令载开元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遣户部尚书
同中书门下李林甫副以黄门侍郎陈希烈册河南府
士曹参军杨玄璬长女为寿王妃考之开元礼皇太子
纳妃将行纳采皇帝临轩命使降而亲王礼仪有杀命
使则同由纳采而问名而纳吉而纳徵而请期然后亲
迎同牢备礼动需卜日无纳采受册即归寿邸之礼也
卷五十五 第 9b 页 WYG1318-0268b.png
越明年武惠妃薨后宫无当帝意者或奏妃姿色冠代
乃度为女道士敕曰寿王瑁妃杨氏素以端毅作嫔藩
国虽居荣贵每在清修属太后忌辰永怀追福以兹求
度雅志难违用敦弘道之风特遂由衷之请宜度为女
道士盖帝先注意于妃顾难夺之朱邸思纳诸禁中乃
言出自妃意所云作嫔藩国者据妃曾受册云然其曰
太后忌辰者昭成窦后以长寿二年正月二日受害则
天后以建子月为岁首中宗虽复旧用夏正即正月行
卷五十五 第 10a 页 WYG1318-0268c.png
香废务直至顺宗永贞元年方改正以十一月二日为
忌辰开元中犹循中宗行香之旧是妃入道之期当在
开元二十五年正月二日也妃既入道衣道士服入见
号曰太真史称不期岁礼遇如惠妃然则妃由道院入
宫不由寿邸陈鸿长恨传谓高力士潜搜外宫得妃于
寿邸与外传同其谬张俞骊山记谓妃以处子入宫似
得其实而李商隐碧城三首一咏妃入道一咏妃未归
寿邸一咏帝与妃定情系七月十六日證以武皇内传
卷五十五 第 10b 页 WYG1318-0268d.png
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是足当诗史矣新唐书宰相
世系表妃之祖志谦三子长玄琰次玄圭次玄璬玄琰
子铦玄圭子锜玄璬子鉴若国忠则妃再从兄也妃本
玄璬长女大书册寿王妃父乃天宝四载立为贵妃帝
欲掩天下之耳目而钳其口遂令妃不父其父而移作
玄琰少女于是赠玄琰太尉齐国公母封凉国夫人玄
圭工部尚书铦鸿胪寺卿锜侍御史尚太华公主姊三
人大姨韩国三姨虢国八姨秦国玄璬独未闻加恩焉
卷五十五 第 11a 页 WYG1318-0269a.png
子鉴官湖州刺史后虽尚主册贵妃日恩泽亦未之及
盖推而远之也且铦系玄琰子而刘煦唐书以为妃再
从兄则当时业有识其非者矣明皇英主开元之政称
全盛时惑一妃子至沦亡社稷作伪心劳迹愈晦而言
之益丑诗不云乎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又云鼓钟于
宫声闻于外国史无识误落帝度内谓妃少孤养于叔
父玄璬而以琰为妃父予故验之载纪辨外传之诬特
发其微焉至于玉溪生诗笺之别幅
卷五十五 第 11b 页 WYG1318-0269b.png
 
 
 
 
 
 
 
 曝书亭集卷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