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八

卷四十八 第 1a 页 WYG1318-019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曝书亭集卷

四十八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跋(七/)
   魏封孔羡宗圣侯碑跋
右魏封孔羡碑在今阙里孔子庙庭相传其文为陈思
王植所作而梁鹄书之著于图经假有好事者采之入
思王集其谁曰不宜鄱阳洪氏以是碑文称黄初元年
卷四十八 第 1b 页 WYG1318-0192b.png
而魏志作二年正月诏以议郎孔羡为宗圣侯奉孔子
祀谓误在史考魏王受禅在汉延康元年十一月既升
坛即阼事讫改延康为黄初而碑辞叙黄初元年大魏
受命应历数以改物秩群祀于无文既乃缉熙圣绪昭
显上世追在三代三恪之礼兼绍宣尼褒成之后以鲁
县百户命孔子廿一世孙羡为宗圣侯制诏三公云云
原受禅之始岁且将终碑有既乃之文则下诏在明年
二月史未必误若章怀太子注孔僖传以宗圣为崇圣
卷四十八 第 2a 页 WYG1318-0192c.png
斯则误矣
   尚书宣示帖跋
古文造自仓颉篆创自史籀破自李斯隶始程邈八分
肇王次仲章草原于史游行书起刘德升飞白擅蔡邕
草变于张伯英唐张怀瓘言之详矣独于真书不举作
者姓氏盖以隶为真也然洪适以八分称隶学者未尝
议其非不得举隶而遂遗真书也钟太傅八分有受禅
碑馀多真书王丞相导爱之以尚书宣示帖衣带过江
卷四十八 第 2b 页 WYG1318-0192d.png
今之传本出于王内史所临而奏捷墓田荐季直诸帖
均为世重王僧虔赏其婉媚尽妙陶弘景许以绝伦庾
肩吾品其天然第一顾魏志本传无片言及其善书何
与窃疑汉代无真书工之自太傅始当时楷法虽精章
奏之外未大行于世迨晋帝王方用正书见于窦暨注
述书赋而卫夫人图笔阵有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之
语然则真书当别标一目未可牵混入隶之一门也书
以示儿子(昆田/)时康熙癸酉夏六月
卷四十八 第 3a 页 WYG1318-0193a.png
   跋吴宝鼎砖字
康熙四年吴之村民于小堆岭掘地得砖二识云大吴
宝鼎二年岁在丁亥作一十有一字盖孙皓时纪元通
鉴晋泰始三年也面有螭文知非民间物考是年六月
皓起昭明宫方五百丈二千石以下皆自入山督摄伐
木一时塼埴之工陶旊交作或分命吴郡助其役理有
然者砖之为用古人取材必精故羽阳铜雀香姜之瓦
皆可制砚而是砖相之理觕质暴若似乎火气不交垺
卷四十八 第 3b 页 WYG1318-0193b.png
不孰者殆为圬者所弃流转民间未可知也二砖为顾
秀才肇敏所得分其一赠予予既拓孔庙五凤二年砖
又从候官林氏摹甘泉瓦合此装池作册因濡笔识之
岁在壬午又六月寓慧庆寺书
   吴天玺纪功碑跋
吴天玺元年纪功碑亦名天发神谶旧在岩山段石冈
山谦之丹阳记岩山东有大碣石长二丈折为三段今
其石移置学舍中累之高止数尺谦之盖神其说尔碑
卷四十八 第 4a 页 WYG1318-0193c.png
文倒置错误不可读今依祥符周在浚雪客考定装潢
之相传文出华覈予为雪客撰碑考序已辨其非矣观
其字在篆隶之间虽古而近拙亦未必定出于皇象手
迹也金陵琐事谓是苏建书不知何据   晋汲县齐太公二碑跋
汲县古朝歌地相传师尚父旧居也遗碑一表一表在
县治西南隅晋武帝太康十年三月尚父裔孙范阳卢
无忌来为汲令刻石碑在县西北三十里庙中北魏孝
卷四十八 第 4b 页 WYG1318-0193d.png
静帝武定八年四月立石司农卿穆子容正书按李白
诗云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而韩婴诗外
传称文王举太公时公年七十二与李诗不合无忌表
曰康王六年齐太公望卒按尚书顾命有齐侯吕伋文
则汲已嗣公为侯非卒于康王时也然则金石之文亦
有不足信者
   晋平西将军周孝侯碑跋
宜兴县周孝侯碑相传平原内史陆士衡撰文会稽内
卷四十八 第 5a 页 WYG1318-0194a.png
史王逸少书孝侯战没而碑辞云元康九年旧疾增加
奄捐馆舍乖谬已甚然书法亦不恶但假逸少之名是
为不知量矣末题元和六年岁辛卯十一月承奉郎守
义兴县令陈从谏重树疑文字皆此君伪托尔
   宋拓黄庭经跋
褚登善于西堂录右军书目正书止乐毅论黄庭经东
方朔赞三种而已此外太史箴大雅吟不传遗教经讹
阙过半乐毅论亦亡其一角惟黄庭独完宋人谓其不
卷四十八 第 5b 页 WYG1318-0194b.png
类疑后世依仿为之然登善著录其为右军书信矣予
尝论周公孔子之文屈原之楚辞篇各异体不成一家
之言右军于书亦若是也昙壤换鹅之后传刻者众渐
失其真佳本难得斯于谨束中审视之𠇗离横逸生面
毕露殆汴京名手所锓亦名手所拓洵铭心绝品也已   开皇兰亭本跋
王逸少书惟禊帖摹本最多南渡内府所藏凡一百一
十七本贾师宪窜逐朝廷命王孟孙簿录其家石刻兰
卷四十八 第 6a 页 WYG1318-0194c.png
亭八千匣今陶九成所载目录唐以前本无闻焉兹册
为烂溪潘氏家藏序后具书开皇十三年岁次壬子十
月摹勒上石高颎监刻一十九字观者或疑之按桑泽
卿博议载有智永临本盖永师本逸少七世孙传其家
法学书永欣寺阁梯桄不下者四十年其勤苦若是且
于陈天嘉中茧纸真迹曾归之宜其笔精墨妙过于赵
韩冯葛数子也明胡祭酒若思亦云永嘉本是智永临
写宋绍兴间太守程迈刻置郡斋末有孙兴公后序是
卷四十八 第 6b 页 WYG1318-0194d.png
唐乾封三年僧怀仁集书斯言先后符合窃疑是册即
永师所临至炀帝时又有大业石本见周公谨云烟过
录然则禊帖流传隋代已有二本考古之君子可以
释其疑已
   跋兰亭残石拓本
兰亭残石不知勒自何方后半多阙盖肥本也禊帖肥
瘦攸殊褚廷晦本肥张景元本瘦欧阳行本本瘦石熙
明本肥释怀仁本前瘦后肥王顺伯主肥尤延之主瘦
卷四十八 第 7a 页 WYG1318-0195a.png
黄鲁直取肥不剩肉瘦不露骨斯执中之论与大都书
家率以瘦本为贵相传宣和中拓定武本叠匮金三纸
加毡椎拓之故下肥上瘦若是则在下者方不失真安
见肥者之不如瘦乎鲁直又云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
故其书姿媚知言哉今观残石东坡书法绝与相类殆
原出于肥本者也帖今亦藏烂溪潘氏竹垞老人书   跋兰亭定武本
兰亭茧纸既入昭陵书家之论以定武本为第一熙宁
卷四十八 第 7b 页 WYG1318-0195b.png
间纳诸禁中或云此石亦殉裕陵则是人间不合有是
本矣按欧阳永叔集古录谓定武二民家各有一石较
之纤毫无异然则定武原有二本也相传赵子固覆舟
于嘉兴疾呼兰亭在否舟人负以出子固大书云性命
可轻此宝难得好事者目为佳话又子昂仕元子固不
仕其弟过之行后拂尘于坐以予观袁伯长跋禊帖称
子固死帖入贾相家贾败籍于官有官印然则子固卒
于宋未亡之前伯长所云盖不诬矣兹来柘湖睹定武
卷四十八 第 8a 页 WYG1318-0195c.png
本则未知孙次公所纳石与抑薛向所藏石与要之肥
瘦适中努啄生动胜于他本因以所闻述之
   国子监石本兰亭跋书至右军入圣右军书至兰亭而变化无方后人评品
以定武本为最欧阳率更所临也流传有玉有石有棠
梨版字有阔行有斲损有肥有瘦有始肥终瘦各本不
同相传石晋广运中契丹辇归弃之中道而荣次新言
宋定国使金云在中京中京辽之南京金海陵改为中
卷四十八 第 8b 页 WYG1318-0195d.png
都即燕京也吾乡沈先辈虎臣撰野获编云万历乙酉
丙戌间北雍治地得禊帖行款肥瘦与定武本略同识
者疑是广运所弃石时长洲韩公存良官国子祭酒拓
数百本遗友朋合之次新所述或即薛氏摹勒未可定

   姜氏兰亭二本跋
右禊帖二石藏姜编修西溟家皆瘦本也世之论禊帖
者必准于定武审其谱系等差之洪景卢有云碑刻不
卷四十八 第 9a 页 WYG1318-0196a.png
必问所从来但以书之工拙为断予尝叹为知言二本
侧掠努趯不为成规所拘极其飞动宜西溟心慕手追
爱玩而不释也西溟拓以赠予前后钤以私印盖不轻
以予人云
   兰亭神龙本跋
评禊帖者十九多推定武独陈长方谓唐人摹本非定
武石刻所能及是本有神龙半印正唐人摹本也墨迹
存项子京天籁阁分授其子德弘锓诸石康熙壬子夏
卷四十八 第 9b 页 WYG1318-0196b.png
予购得之经熙宁元丰诸贤审定元人赏识略同比于
瘦本差肥然抑扬得所骨力相称假令孙莘老见之定
移入墨妙亭子
   晋王大令保母砖志宋拓本跋
昆山徐尚书原一初得王子敬保母砖志予往观焉验
是宋嘉泰间拓本经群贤鉴定鄱阳姜尧章尤赏之连
书十一跋于后尚书以晋石墨难得出白金十镒易之
是日同观者慈溪姜宸英西溟晋江黄虞稷俞邰秀水
卷四十八 第 10a 页 WYG1318-0196c.png
沈廷文元衡也志出于嘉泰壬戌钱清王畿获之会稽
山樵樵人获之黄閍兴宁中保母葬地也按保母之名
见礼内则郑司农谓安其居处者仪礼丧服缌麻三月
为乳母子夏传曰何以缌也以名服也郑注以为养子
者有它故贱者代之慈已盖慈母必父之妾保母乳母
以贱者代母或自有所从之夫子敬云归王氏匪主右
军而言可知巳黄閍不见于施宿张淏二志尔雅閍谓
之门閍祊同庙门亦巷门也砖出土时已断为四归于
卷四十八 第 10b 页 WYG1318-0196d.png
畿又断为五合而拓之宜有裂纹而仍若不断者信夫
拓手之良非今工匠所能及也归德安世凤撰墨林快
事诋其字不佳语不伦然尧章精于书法其于禊帖绛
帖评骘不爽谓是本有七美与兰亭序不少异且言必
大令自刻倾倒至矣又云有人刻别本以乱真然则安
君所见毋乃别本拙恶者乎予惟尧章之言是信语尚
书宝藏之毋为豪者所夺可尔
   梁始兴安成二王墓碑跋
卷四十八 第 11a 页 WYG1318-0197a.png
康熙辛酉江南试士既毕为摄山之游出郭道经黄城
村梁侍中司徒骠骑将军始兴忠武王憺墓在焉王太
祖第十一子都督荆湘等六州军事有惠政州民歌之
所云始兴王民之爹是已薨于普通三年碑辞侍中徐
勉撰贝义渊书又东北甘家巷梁赠侍中司空安成康
王秀墓在焉王太祖第七子以中卫将军领宗正卿寻
都督郢司霍三州军事迁雍梁等四州军事亦多惠政
天监十七年薨于竟陵归丧京师故吏谯郡夏侯亶表
卷四十八 第 11b 页 WYG1318-0197b.png
请立碑诏许之于是名士游王门者东海王僧孺吴郡
陆倕彭城刘孝绰河东裴子野各制其文今存碑二其
一全泐惟孝绰一碑结衔石上可辨书之者亦贝义渊
也二王同母俱以孝悌闻于时又皆好文安成招刘孝
标撰类苑始兴降意接士尝与宾客连榻而坐史臣合
传比于汉之河间东平其葬也兆基匪远虽宰木已尽
而麟辟邪赑屃犹存第穹碑将仆势不能支椎拓之工
莫敢措手观者亦惮于久立也昔欧阳子著集古录于
卷四十八 第 12a 页 WYG1318-0197c.png
萧梁止收智藏法师一碑而此二碑在建康都会之区
汴京承平日度石尚坚立顾反遗之何与义渊爵里未
详广韵注贝氏不载姓源郑樵姓氏略于贝氏则引宋
登科记有常州贝宝明永嘉方日升补注黄公绍韵会
引千家姓韵谱云贝氏望清河古有贝独坐晋有术士
贝灵该不及义渊罗泌国名纪谓贝氏吴越多此姓
诸左传郥氏按春秋传昭公十九年楚子之在蔡也郥
阳封人之女奔之生太子建杜预注郥阳蔡邑二十三
卷四十八 第 12b 页 WYG1318-0197d.png
年传称楚太子之母在郥召吴人而启之冬十月吴太
子诸樊入郥杜预注郥郥阳也定公十三年传称齐侯
卫侯次于垂葭实郥氏杜预注垂葭改名郥氏高平钜
野县西南有郥亭然说文玉篇类篇俱无郥字第有郹
字今南北国子监本悉更郹为郥不典孰甚焉惟唐长
安所镌石经仍作郹字足以正其误矣予念六代刊石
之文南朝更为难得爰取孝绰文并手摸始兴碑残字
书之册而识其末
卷四十八 第 13a 页 WYG1318-0198a.png
   茅山许长史旧馆碑跋
陶隐居书许长史谧旧馆碑拓本观于烂溪潘氏隐居
以工草隶闻见于史传尝与梁武帝论书连章累牍载
诸法书要录袁昂书评谓如吴兴小儿形容虽未成长
而骨体甚骏快窦暨赋则云高爽𦂳密自然排阖今玩
是碑笔与手会信昔贤之言不诬碑立于梁普通三年
至唐大历十三年中山刘明素以文字将湮重加洗刻
使原碑而在骏快高爽当更倍此矣
卷四十八 第 13b 页 WYG1318-0198b.png
   魏鲁郡太守张猛龙碑跋
右魏鲁郡太守张猛龙碑建自正光三年其得列孔林
者以当日有兴起学校之功也吾于是乎有感孔子之
道若日月然万物宜无不向照乃或叛而之佛老何与
盖诛赏者治世之权圣人者是非所从出也春秋之作
所以诛乱臣贼子者至矣天下之人非者尝多是者尝
少惧无逃于圣人之诛独佛老以无所可否之言畅其
清净寂灭之旨为恒情所乐闻而圣人者乱世之所恶
卷四十八 第 14a 页 WYG1318-0198c.png
也元魏之俗事佛尤甚斩山以为窟范金以为像九层
之台万金之液竭民力事之及其既成靡不刊石勒铭
以纪功德斯时也又安知有圣人之道哉猛龙为西平
武公轨八世孙方晋之朝士崇尚庄老独武公在凉州
徵胄子五百人立学校春秋行乡射礼而猛龙克循祖
父之教修圣人之学于举世不为之时使讲习之音再
闻于阙里噫可传也予留大同问拓拔氏故都观所凿
佛宫穹碑巨碣已无存者而斯碑在孔氏之庭历千年
卷四十八 第 14b 页 WYG1318-0198d.png
不坏虽更历千年知莫有徙而去之者此予所为感也
呜呼为政之君子可以知所务矣
   魏李仲璇修孔子庙碑跋
右曲阜县修孔子庙碑魏兖州刺史李仲璇撰文并书
孝静帝兴和三年十二月立石杏坛之下碑尚完好杂
大小篆分隶于正书中盖自太武始光间初造新字千
馀颁之远迩以为楷式一时风尚乖别此江著作式所
云世易风移文字改变俗学鄙习炫惑于时者也曩睹
卷四十八 第 15a 页 WYG1318-0199a.png
太原风峪高齐时镌石柱佛经亦多类是斯亦穿凿失
伦矣仲璇魏书有传自兖州还除将作大匠卒赠骠骑
大将军仪同三司青州刺史
   北齐少林寺碑跋
右碑北齐后主武平元年正月立于嵩山少林寺文本
正书杂用大小篆八分法北朝碑多类此书家嫌其乖
劣然以拙笔见古与后代专逞姿媚者不同也碑后列
劝化主邑师邑子都维那忠正北面像主□主多人中
卷四十八 第 15b 页 WYG1318-0199b.png
有张黄头马黄头按北史游雅小字黄头则黄头命名
亦当时习俗然尔□主揆之以义当属斋字但说文玉
篇汗简等书皆无之吾不敢知也曹上舍仲经好古金
石文特装界为册跋其尾焉
   宇文周华岳颂跋
后周华岳颂立于武帝天和二年在今华阴县西金天
王庙中碑于题后结衔曰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
同三司大都督司宗治内史临淄县开国公万纽于瑾
卷四十八 第 16a 页 WYG1318-0199c.png
造此文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县伯大夫赵兴郡守白
石县开国男南阳赵文渊字德本奉敕书万纽于瑾者
唐瑾也为燕公于谨器重白文帝言瑾学行兼修愿与
之同姓结为兄弟文帝乃赐姓万纽于氏庭罗子孙行
弟侄之敬时瑾已位开府矣进爵临淄县伯周制封郡
县五等爵者皆加开国授大将军开府仪同者并加使
持节大都督其曰司宗者武帝保定四年更礼部称司
宗也复姓古有之三字姓始于代北魏书官氏志载有
卷四十八 第 16b 页 WYG1318-0199d.png
勿忸于氏纽作忸勿疑万字之讹赐此姓者洛阳则于
谨猗氏则樊深匪特唐瑾也文渊于大统十年追论立
义功封白石县男邑二百户迁县伯下大夫加仪同三
司天和元年露寝成以题榜功增邑二百户北史更渊
曰深避唐高祖讳也史称其楷隶雅有钟王之则今观
是碑殆非虚誉云
   后周幽州刺史赠少保豆卢恩碑跋
右周少保豆卢恩碑康熙岁戊子观于稼堂潘氏书屋
卷四十八 第 17a 页 WYG1318-0200a.png
恩本前燕支庶姓慕容氏与兄同州刺史封楚国公赠
太保宁先后立功碑云恩字永恩北史后周书俱阙其
名止书其字永恩附见宁传惜也后幅漫漶不能卒读
矣宇文建国用苏绰卢辩辈议礼谥法不轻假人即宗
子维藩弗隐恶德如晋公护曰荡齐王宪曰炀卫王直
毕王贤曰刺赵王招曰僣陈王纯曰惑越王盛曰野代
王达曰奰纪王康曰厉而豆卢兄弟或易名以昭或易
名以敬诚厚幸矣稼堂曰昭乎哉予之言也曷书之于
卷四十八 第 17b 页 WYG1318-0200b.png
是乎书
   真定府龙藏寺隋碑跋
真定府治东龙兴寺隋龙藏寺故址也寺刱于开皇六
年恒州刺史鄂国公金城王孝立石齐开府长兼行
参军九门张公礼撰文恒州齐亡后入于周周又亡入
于隋而公礼仍书齐官君子不忘其故国于称名见之
矣流传宋太祖曾幸其地寺重建于乾德元年龙兴之
额所由更也然欧阳子著集古录称龙藏寺已废遗碑
卷四十八 第 18a 页 WYG1318-0200c.png
在常山府署之门则嘉祐间碑犹在寺外也今入门有
殿殿北阁五层广九楹崇十有三丈中奉观世音像高
七丈三尺臂四十有二土人目为大佛寺碑亦具存而
终南山释道宣撰神州寺塔录铺叙佛像顾不及焉何
哉若夫隋之碑存于今者寡矣装界而藏诸也可
   题伪刻李卫公告西岳文
王侯将相时至则居之虽豪杰之士不能预信于平日
也刘季起沛上众推择可为沛令者萧曹等皆文吏自
卷四十八 第 18b 页 WYG1318-0200d.png
爱恐事不就尽让季当其时安能必后之相季封酂平
阳哉刘伯温羁管绍兴感愤至欲自杀又尝为石抹宜
孙所用初未有佐命之思而或谓其在西湖望见云物
曰后十年有帝者出吾当佐之殆妄也世传李卫公未
遇为文告西岳神意在取天下次则择主而仕若微时
预以帝王自许者然考之史卫公初仕隋为殿内直长
寻为马邑丞唐高祖击突厥卫公察其有非常志乃自
锁上急变新旧唐书所载略同可谓不知天命之尤者
卷四十八 第 19a 页 WYG1318-0201a.png
亦安得于未遇时逆知为唐佐命出入将相乎其事虽
见李肇国史补而告文不知何人所作其云斩大王之
头焚其庙宇此岂卫公之言昧者从而刻之石按欧阳
赵氏所录皆无之盖近代伪者为之真妄男子也
   潘氏家藏晋唐小楷册跋
右晋唐小楷一十六种共一册旧藏新安毕侍郎懋
康家吾友潘次耕得之出以见示次耕博访金石文一
一装界得此遂为翠墨之冠审视再三字比近时摹勒
卷四十八 第 19b 页 WYG1318-0201b.png
者差小又纸墨一色窃疑淳化帖外如大观淳熙潭绛
鼎汝等帖足本已亡侍郎偶得其一𢎥尔然楷法已略
备试用张怀瓘法估之不啻直千缗也 
 
 
 
 曝书亭卷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