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七

卷四十七 第 1a 页 WYG1318-018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曝书亭集卷四十七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跋(六/)
   书𡵺嵝山铭后
古今杂体书势韦续述之凡五十六种祗云夏禹作钟
鼎书不言有𡵺嵝铭然见于吴越春秋南岳记湘中记
南岳总胜集刘梦得寄吕衡州诗有云尝闻祝融峰上
卷四十七 第 1b 页 WYG1318-0180b.png
有神禹铭古石琅玕姿秘文螭虎形昌黎韩子谒南岳
庙兼赋𡵺嵝山诗上言𡵺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
模奇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下言事严踪
迹鬼莫窥道人独上偶见之千搜万索何所有森森绿
树猿猱悲是韩子仅得之道人之口而铭文仍未之见
也地志称宋嘉定中有何贤良致于祝融峰下樵子导
之至碑所手摸其文以归奉曹转运彦约时人未信致
遂刊之岳麓书院鄱阳张世南作记事或有之是铭考
卷四十七 第 2a 页 WYG1318-0180c.png
古家率以为伪祗因笺释者太支离故疑信相半蒙著
于录下配坛山之石不亦可乎
   石鼓文跋
石鼓籀文虽与大篆小异然离钟鼎款识未远其为三
代之物信矣而诸家或疑之马子卿至谓宇文周所刻
诚伧父之言也十鼓向阙其一皇祐间始得之欧阳永
叔见之最早文存四百六十五字尔薛尚功则云岁月
深远缺蚀殆尽今款识所载乃得之前人刻石者方之
卷四十七 第 2b 页 WYG1318-0180d.png
永叔仅多二字胡世将资古绍志录云所见者先世藏
本在集古之前仅益九字至潘惬山作音训时止存三
百八十有六字而已杨用修谓从李宾之所得唐人拓
本多至七百有二字又言及见东坡之本人多惑焉愚
考第三鼓潘氏音训有𨖍众既简句古文苑脱𨖍字有
众字用修不取易以六师二字第四鼓潘本有四马其
写六辔(阙/)骜句骜上脱一字古文苑本骜作重文用修
亦不取更以六辔沃若第五鼓霝雨上古文苑有
卷四十七 第 3a 页 WYG1318-0181a.png
二字薛氏施氏本则有天字用修亦不取增我来自东
四字夫车攻狩于东故云驾言徂东东有甫草若岐阳
在镐京之西岂得云我来自东乎至于第六鼓因民间
洼以为臼其上漫漶以诸鼓验之每行多者七字少者
六字此鼓行仅四字上皆缺二三字用修每行增一字
强之成文又如第七鼓用修增益徒御啴啴会同有绎
或群或友悉率左右以燕天子咸与小雅同文不知鼓
文每行字有定数难以增益尤有异者鼓有□文郭氏
卷四十七 第 3b 页 WYG1318-0181b.png
云恐是㚖字古老反大白泽也用修遂以恶兽白泽入
正文中其亦欺人甚矣考宾之石鼓歌中云家藏旧本
出梨枣楮墨轻虚不盈握拾残补缺能几何以一涓埃
裨海岳夫以欧阳薛胡诸家所见止四百馀字若宾之
本有七百馀字拾残补阙亦已多矣宾之不应为是言
也子瞻之诗曰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强
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模糊半已似瘢胝诘
曲犹能辨跟肘子由和之有云形骸偃蹇任苔藓文字
卷四十七 第 4a 页 WYG1318-0181c.png
皴剥因风雨字形漫汗随石缺苍蛇生角龙折股夫用
修之本既得自宾之传自子瞻是子瞻克见其全子由
亦得纵观子瞻子由又不应为是言也杜子美诗有曰
陈仓石鼓久已讹韦苏州诗有曰风雨缺讹苔藓𤁧而
韩吏部歌曰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又


年深岂免有缺画则石鼓在唐时已无全文故吏部见
张生之纸本以为难得也吴立夫诗亦云岐右石鼓天
下观骆驼载归石尽烂夫以唐宋元人未见其全者用
卷四十七 第 4b 页 WYG1318-0181d.png
修独得见之此陆文裕亦不敢信由石鼓而推之用修
他所考證吾亦不能已于疑无惑乎陈晦伯有正杨一
编矣
   跋汉五凤二年砖字
右汉五凤二年砖一块嵌曲阜孔子庙庭前殿东壁书
以篆文一行志塼埴之岁月从有金高德裔题跋西京
陶旊之式存于今者惟此尔东京则有建武二十八年
北宫卫令邯君千秋之宅砖亦作篆书其馀载于洪氏
卷四十七 第 5a 页 WYG1318-0182a.png
所纪者有永平八年砖一建初三年汝伯宁砖一七年
曹叔文砖一元和三年谢君墓砖一永初元年景师砖
一其文皆隶书也或云万岁舍大利善或云千万岁署
舍子孙贵昌未央大吉或云大吉阳宜侯王盖东京人
尚谶纬民间造宅墓争作吉祥之语与西京不侔矣
   会稽山禹庙窆石题字跋
黄冈张编修视学两浙按部于越拓会稽山禹穴窆石
题字见寄请予审定其文予考窆石之制不载于聂崇
卷四十七 第 5b 页 WYG1318-0182b.png
义三礼图惟周官冢人之职及竁共丧之窆器及窆执
斧以涖郑康成以为下棺丰碑之属图经禹葬于会稽
取石为窆石本无字迨汉永建元年五月始有题字刻
于石此王厚之复斋碑录定以为汉刻殆不诬矣石崇
五尺在今禹庙东南小阜覆之以亭相传千夫不能撼
及岁在乙酉有力士拔之石中断部下健儿迭相助乃
拔陷地才扶寸尔土人涂之以漆仍立故处载考古之
葬者下棺用窆盖在用碑之前碑有铭而窆无铭验其
卷四十七 第 6a 页 WYG1318-0182c.png
文乃东汉遗字赵氏金石录目曰窆石铭误也噫榖林
之阳苍梧之野已无陈迹可求而岣嵝有碑启母庙有
阙会稽有窆石益以徵神禹明德之远也夫康熙己卯
夏日书
   汉开母庙石阙铭跋
右开母庙石阙铭存书三十二行汉避景帝讳改启为
开史记启禹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尚书娶于涂山屈
原天问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吕览禹见涂山
卷四十七 第 6b 页 WYG1318-0182d.png
氏女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女乃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
为南音列女传美其彊于教诲然则母也贤矣若夫禹
化为熊涂山氏化为石石破生启荒诞不经本于墨翟
之徒随巢子至汉流传斯嵩山母庙南有石阙存焉也
阙立于安帝延光二年地志云是颍川守朱宠造其制
累石而成两观双植中不为门亦有石方数尺上琢楼
屋覆盖如佛寺经幢然武绥宗为兄造阙用钱十五万
比立碑费十倍之洪氏隶续具图阙状顾启母庙暨少
卷四十七 第 7a 页 WYG1318-0183a.png
室神道未之及者洪氏主于释隶而二阙铭皆篆文故
尔予友叶井叔宰登封拓以见遗因疏本末于册尾
   汉戚伯著碑跋
右汉戚伯著碑宋嘉祐中宿州浚汴获之泥沙中是本
纸墨皆古色为退谷孙侍郎收藏殆即初获碑时所拓
也鄱阳洪氏谓其字画古怪偏旁增减有不可辨者审
视之良然同观者曲周王显祚湛求永年申涵光和孟
嘉兴谭吉𤧚舟石
卷四十七 第 7b 页 WYG1318-0183b.png
   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跋
鲁相乙瑛以孔子庙在阙里褒成侯四时来祠事已即
去庙有礼器无常人掌领请置百石卒史一人典主守
庙元嘉三年司徒吴雄司空赵戒闻于朝诏如瑛言选
年四十以上经通一艺者乃举文学掾孔和任之按汉
书儒林传郡国置五经百石卒史臣瓒以为卒史秩百
石者刘昭注续汉书百官志引应劭汉官仪河南尹百
石卒史二百五十人黄霸传补左冯翊二百石卒史盖
卷四十七 第 8a 页 WYG1318-0183c.png
秩有不同故举石之多寡别之今本杜佑通典乃讹百
石卒史为百户吏卒我闻在昔有释战国策音义者更
鸡口作鸡尸贻笑艺苑以百石为百户是鸡尸之类也
   汉武梁祠碑跋
右汉从事武梁祠堂画象传是唐人拓本旧藏武进唐
氏前有提督江河淮海兵马章后有襄文公顺之暨其
子鹤徵私印汉自赵岐营寿藏图晏平仲羊舌叔誉东
里子产延州来季子四象纪之史册此外如朱浮鲁恭
卷四十七 第 8b 页 WYG1318-0183d.png
李刚鲁峻董蒲范皮诸祠墓画象刻石者匪一惟梁祠
人物最多洪适隶续具摹其形古帝王忠臣义士孝子
贤妇凡一百六十有二人今是册存者仅帝王十人孝
子四人而已由黄帝至舜图皆服冕禹手操掘地之器
冠顶锐而下卑殆士冠礼郊特牲所云母追者是睹此
可悟聂崇义三礼图之非桀以人为车故象坐二人肩
背隶续所摹失其真矣每幅上下四旁有小字分书题
识姓名或间作韵语赵明诚称其字画遒劲史绳祖谓
卷四十七 第 9a 页 WYG1318-0184a.png
其笔法精稳可为楷式观者但觉墨光可鉴元气浑沦
谓为唐本当不虚也
   汉桐柏庙碑跋右汉桐柏庙碑购之江都市上水经淮水出南阳平氏
县胎簪山东北过桐柏山郦道元谓山南有淮源庙庙
前有碑是南阳郭苞立又二碑并是汉延熹中守令所
造斯盖其一矣考欧阳氏集古录所载碑文中山卢奴
君奴下阙一字斯碑云卢奴张君特未详其名尔其曰
卷四十七 第 9b 页 WYG1318-0184b.png
春秋宗禜碑作宗奉灾异告变作告愬而灵祇下碑阙
报祐二字中云从郭君以来廿馀年不复身至集古录
阙其文郭君殆即苞也独怪欧阳氏谓其文字断续而
是碑甚完好疑为后人重摹然流传于世罕矣
   汉娄寿碑跋
右汉南阳处士娄寿碑欧阳氏赵氏洪氏均著于录其
曰玄儒先生者国人之私谥也易名之典礼官主之太
常博士议之廷臣得以駮正之其后但请于朝不考德
卷四十七 第 10a 页 WYG1318-0184c.png
行惟爵得谥失制谥之本矣至于私谥多出乡人门弟
子之私极辞肆意末有限量然稽之于古若展禽之谥
惠黔娄之谥康降而东汉见诸碑阙者故友易名不尽
加以上谥玄儒先生其一也是册为中吴齐女门顾氏
所藏虽非足本而古意淋漓于楮墨之表予先后见汉
碑约三十种老年复睹此幸矣
   衡方碑跋
右汉步兵校尉衡方碑在今汶上县文述其先伊尹在
卷四十七 第 10b 页 WYG1318-0184d.png
殷号称阿衡因而氏焉按赵氏金石录载浚仪令衡立
碑亦云出自伊尹合之应劭风俗通无异或云鲁公子
衡子孙因以为氏则各有所本也碑以椎拓者少故文
从字顺可读康熙乙巳秋九月槜李曹溶洁躬太原傅
山青主长水朱彝尊锡鬯同观
   汉淳于长夏承碑跋
右汉淳于长夏承仲兖碑在今广平府宋元祐间因治
河堤得于土壤中崇祯癸未予年十五随第六叔父子
卷四十七 第 11a 页 WYG1318-0185a.png
蕃观同里卜氏所藏犹是宋时拓本今为土人重摹失
其真矣
   汉博陵太守孔彪碑跋
右汉博陵太守孔彪碑曲阜石阙多置孔子庙廷独此
碑在林中欧阳子集古录第云孔君碑惜其名字皆亡
赵明诚以为碑虽残阙名字可识讳彪字元上證以韩
敕史晨二碑率钱人姓名是本曩见之于宛平孙侍郎
宅文愈断烂讳及字形模尚存乃弘治中修阙里志改
卷四十七 第 11b 页 WYG1318-0185b.png
彪为震都少卿穆遂谓撰志者遗之不知震即彪字之
误也孙氏所藏汉隶约三十馀种尚有张表衡方夏承
王纯侯成戚伯著诸碑皆宋时拓本今尽散佚睹此如
觌故人又绝类合阳令曹全笔法此正永叔所云碑石
不完者则其字尤佳旨哉言也
   汉析里桥郙阁颂跋
右汉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桥郙阁颂碑立于建宁五年
同时有黾池五瑞碑五瑞者黄龙白鹿连理木嘉禾甘
卷四十七 第 12a 页 WYG1318-0185c.png
露及承露人各图其象摹厓刻之今无存矣洪氏隶释
称从史字汉德作颂故吏字子长书之书法太丑疑为
后人改刋
   汉冀州从事张君碑跋
右汉冀州从事张表碑石今不存予所见者宛平孙氏
家藏宋拓本也尝怪六朝文士为人作碑表志状每于
官阀之下辄为对偶声律引他人事比拟令读者莫晓
其生平而斯碑序述全用韵语不意自汉已有作俑者
卷四十七 第 12b 页 WYG1318-0185d.png
然其书法特在今世所存诸汉碑上
   跋蔡中郎鸿都石经残字
中郎石经初非三体书法而杨衒之刘芳窦蒙苏望方
匋欧阳棐董逌等皆误读范史儒林传惟张演谓以三
体参校其文而书丹于碑则定为隶其说独得之今观
宛平孙氏所藏尚书论语残字平生积疑为之顿释论
语书云孝乎惟孝包咸注云孝乎惟孝美大孝之辞今
石本乎乃作于然则孝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句
卷四十七 第 13a 页 WYG1318-0186a.png
法正相同也
   跋汉华山碑
汉隶凡三种一种方整鸿都石经尹宙鲁峻武荣郑固
衡方刘熊白石神君诸碑是已一种流丽韩敕曹全史
晨乙瑛张表张迁孔彪孔胄诸碑是已一种奇古夏承
戚伯著诸碑是已惟延熹华山碑正变乖合靡所不有
兼三者之长当为汉隶第一品予生平仅见一本漫漶
已甚今睹西陂先生所藏文特完好并额具存披览再
卷四十七 第 13b 页 WYG1318-0186b.png
三不自禁其惊心动魄也郭香察书字义诸家论说纷
纷关中赵孝廉子函以郭香察书配杜迁市石其说近
是载考司马彪续汉书律历志灵帝熹平四年有太史
治历郎中郭香姓名殆即察书之人与
   溧阳长潘校官碑跋
绍兴十三年溧水尉喻仲远得汉碑于固城湖中验之
则灵帝光和四年溧阳丞尉吏掾为其长潘校官乾元
卓立其出也晚故犹未漫漶辞称惠我犁蒸犁黎通蒸
卷四十七 第 14a 页 WYG1318-0186c.png
犁字乃颠倒用之其曰尚旦在昔我君存今盖以周公
太公喻乾拟人非其伦矣
   汉白石神君碑跋
右汉白石神君碑在无极县立石者常山相南阳冯巡
元氏令京兆王翊与欧阳氏集古录所载无极山神庙
碑略同文称神君能致云雨法施于民则祀之宜也然
所云盖高者合之无极庙碑特常山一妄男子尔先是
光和四年巡诣三公神山请雨神使高传言即与封龙
卷四十七 第 14b 页 WYG1318-0186d.png
无极共兴云雨赛以白羊高等遂诣太常索法食越二
年具载神君始末上尚书求依无极山为比即见听许
盖斯时巫风方炽为民牧者宜潜禁于将萌乃巡翊轻
信巫言辄代为之请何与非所云国将亡而听之神者
与碑阴有务城神君李女神砖石神君壁神君名号殆
因白石而充类名之者碑建于光和六年是岁妖人
角起矣
   汉合阳令曹全碑跋
卷四十七 第 15a 页 WYG1318-0187a.png
万历中合阳县民掘地得汉曹全碑以其最后出字画
完好汉碑之存于今者莫或过焉按碑文全为隃麋侯
相凤之孙凤尝上书言烧当事得拜金城西部都尉屯
龙耆而全以戊部司马讨疏勒又定郭家之乱信不愧
其祖矣时人语曰重亲致欢曹景完盖其孝友之性尤
人所难能也呜呼今之为吏者虽遭父母之丧必问其
亲生与否投牒再三始听其去而全以同产弟忧得弃
官归以此见汉代风俗之厚其敦孝友若是宜士君子
卷四十七 第 15b 页 WYG1318-0187b.png
顾惜清议而自好者不乏也全以禁网隐家巷者七年
可以补后汉史党锢诸人之阙史载疏勒王臣磐为季
父和得所射杀而碑云和德弑父篡位德与得文亦
同史称讨疏勒有戊巳司马曹宽而不曰全又云其后
疏勒王连相杀害朝廷亦不能禁而碑云和德面缚归
死司寇盖范蔚宗去汉二百馀年传闻失真要当以碑
为正也
   续题曹全碑后
卷四十七 第 16a 页 WYG1318-0187c.png
右予庚戌冬跋尾越二年再至京师从慈仁寺市上买
此碑石已中断完好者且漶漫矣更历数十年必又叹
此碑为难得
   汉北海相景君碑并阴跋
济宁州儒学孔子庙门列汉碑五其制各殊北海相景
君碑其一也地志不载何年所立以予考之元天历间
幽州梁有字九思曾奉敕历河南北录金石刻三万馀
通上进类其副本为二百卷曰文海英澜于济得汉刻
卷四十七 第 16b 页 WYG1318-0187d.png
九于泗水中葛逻禄乃贤寄以诗云泗水中流寻汉刻
泰山绝顶得秦碑阅欧阳赵氏著录斯碑本在任城其
移置于学者必天历间矣碑辞漫漶其阴旁右壁工以
不能椎拓辞予留南池三宿强令拓之题名有督邮督
盗贼议史书佐骑吏吏行义修行午小史竖其云午者
不载于续汉书百官志即赵氏亦不知也广韵诠丘字
称汉复姓凡四十有四引何承天姓苑汉有司隶校尉
水丘岑而斯碑有修行水丘合营陵人又有修行都昌
卷四十七 第 17a 页 WYG1318-0188a.png
台丘暹故午都昌台丘迁则在四十四姓之外亦足资
异闻也已
   汉荡阴令张迁碑跋
右汉荡阴令张迁碑不著于欧阳氏赵氏洪氏之录殆
后时而出者碑额字体在篆隶之间极其飞动铭书蔽
芾棠树为沛按尧母祝睦魏元丕三碑其书蔽字略
同而芾作沛则此碑所独也碑阴率钱从事二人守令
三人督邮一人故吏三十二人昔贤谓东汉鲜二名者
卷四十七 第 17b 页 WYG1318-0188b.png
是碑范巨范成韦宣而外自韦叔珍下皆二名或书其
字然邪南濠都氏金薤琳琅少碑阴不若此本之完好
   汉酸枣令刘熊碑跋
右汉酸枣令广陵刘熊孟阳碑上元郑簠汝器所藏碑
文全泐存字不及百名笔法奇古汝器以为绝品碑在
唐时王建已云风雨消磨绝妙辞至于今宜其不可辨
识矣碑后摭谣言作诗三章其二曰有父子然后有君
臣理财正辞束帛戋戋以三言五言继以四言足以见
卷四十七 第 18a 页 WYG1318-0188c.png
文律之古乃洪氏隶释诮其难以谓之绝妙辞斯亦拘
方之见矣
   汉泰山都尉孔宙碑跋
汉泰山都尉孔宙碑在曲阜县孔子庙庭大中大夫融
之父也裴松之注魏志引司马彪续汉书亦作宙又韩
敕碑阴出私钱数列郎中鲁孔宙季将千当以碑为据
而后汉书融列传作胄考宙卒于灵帝熹平四年而胄
于献帝初平元年拜豫州刺史籍本陈留字公绪别是
卷四十七 第 18b 页 WYG1318-0188d.png
一人窃疑范史不应纰谬若是或发雕时为妄人所更
后学遂信而不疑也
   书韩敕孔庙前后二碑并阴足本
阙里孔子庙庭汉鲁相韩敕叔节建碑二前碑纪造礼
器后碑以志修庙谒墓碑阴两侧均有题名金陵郑簠
汝器相其陷文深浅手拓以归胜工人椎拓者百倍汝
器以予于金石之文有同好也远遗书寄予乃取题名
之参错不齐者齐之装界成册思夫孔子既没褒崇之
卷四十七 第 19a 页 WYG1318-0189a.png
典历代有之世本王侯大夫莫不有宗谱族牒圣人之
后独无闻焉厥后仙源宗子珍扈宋南渡金源立别子
为祖嘉熙虽仍锡文远以爵而授之田里俾居三衢宋
之亡也忽焉元人思复立大宗而宗子辞不受能以礼
让是人之所难也以予所见明嘉靖中孔门佥载一书
先圣六十一代孙承德郎鲁府审理正弘干所撰有世
表有宗系图其于三衢一支弃而不录奠系世辨昭穆
者宜如是乎可为长太息也矣敕前后碑阴载孔氏苗
卷四十七 第 19b 页 WYG1318-0189b.png
裔有褒成侯损建寿御史翊元世东海郎中䜣定伯豫
州从事方广平故从事树君德朝升高守庙百石卒史
恢圣文文学百石芝德英故督邮承伯序赖元夏进幼
达相史誧仲助术子佑赞元宾曜仲雅遵公孙旭连寿
番安世太尉掾凯仲悌处士徵子举巡百男宪仲则汎
汉光凡二十三人而后碑称碑系孔从事所立殆方也
伏念圣人之后有贤子孙改修阙里志孔门佥载则宗
子支子之流派及书名史册碑碣者具书之惟非其族
卷四十七 第 20a 页 WYG1318-0189c.png
必去非圣人之言必削之庶乎其可已
   郎中郑固碑跋
己酉之春泊舟任城南池之南步入州学见仪门旁列
汉碑五左二右三郎中郑君固碑其一也碑文全漫漶
不可辨识舍之去明年冬同昆山顾宁人嘉定陆翼王
观北平孙侍郎藏本文有逡遁字宁人谓是逡巡之异
文退而引三礼注以證之且博稽晏子春秋作巡遁汉
书作逡循庄子作蹲循灵枢经亢仓子作遵循又谓逡
卷四十七 第 20b 页 WYG1318-0189d.png
遁之异文笔之金石文字记以予考之集韵逡遁□三
字牵连书之均七伦切音义则一说文释辵字云乍行
乍止也遁字虽音徒困切而配之以辵当读如足缩缩
如有循之循以为假借则可不得谓之异文矣宁人作
音论惜集韵不存未知是书尚存天地间故于诸书疑
义未尽晰尔
   书王纯碑后
冀州刺史王纯碑娄彦发汉隶字源谓在郓州中都县
卷四十七 第 21a 页 WYG1318-0190a.png
立于延熹四年冬十二月而郦善长以纯为纷以延熹
为中平盖未尝亲至其所而传闻之误也岁在丁未同
谭七舍人兄舟石观于北平孙侍郎砚山书屋宋拓本
也碑阴门生百九十三人姓字不具者六数略如之按
汉人书名必具名字此碑自冯定伯而下悉字而不名
与太尉杨震高阳令杨著玄儒先生娄寿三碑相同亦
门生之变例也   跋竹邑侯相张寿残碑
卷四十七 第 21b 页 WYG1318-0190b.png
竹邑侯相张寿残碑在兖州城武县立于汉建宁元年
五月土人截作后人碑趺所存约二百字竹邑侯者彭
城靖王恭之子阿奴明帝永初六年封见熊方后汉书
同姓诸王年表
   金乡守长侯君碑跋
金乡守长侯君讳成字伯盛山阳防东人文称侯公之
后以平国君更安国君又则乡哀侯霸其子昱徙封阿
陵而谓霸封于陵欧阳氏赵氏已正其讹矣碑末书夫
卷四十七 第 22a 页 WYG1318-0190c.png
人以延熹七年疾终盖祔葬者窃思东京碑版之文莫
多于蔡邕今集中碑铭颂赞诔辞灵表神诰男女各异
其篇目疑东京之俗夫妇同穴者寡故广汉属国侯李
翊暨夫人臧其墓并在渠州各自井椁树碑可以槩其
馀矣终汉之世侯君而外夫妇合葬仅有郎中马江并
书夫人冤句曹氏祔焉此潘昂霄金石例王行墓铭举
例未发其凡者也
   汉丹水丞陈宣碑跋
卷四十七 第 22b 页 WYG1318-0190d.png
明成化中内乡县高岸崩土人得古碑一乃汉丹水丞
陈宣纪功碑文称宣字彦成汝南新阳人丞相曲逆侯
裔宙去户牖迁淮汉间传欧阳尚书仕郡历主簿督邮
除项都卿补临县永寿三年七月洪水盛多田𠭇荒芜
民失水利卿单骑经营复修古迹旬月而成长流投注
溉田二十馀顷于是疁民胡访等欲报靡由登山伐石
建立全碑甄记鸿惠后附铭二章建于建宁四年五月
是碑储藏家鲜有著录者惟邑人李蓘曾载于丹浦款
卷四十七 第 23a 页 WYG1318-0191a.png
言康熙庚戌冬观于宛平孙氏盖耳伯先生曾知祥符
县事得之   跋汉司隶校尉鲁君碑
右鲁君碑熹平二年四月立隶书额穿其中文一十七
行本在金乡山墓侧赵德甫撰金石录时已辇置任城
县学至今存焉相传是蔡中郎书惜其文不入集中石
久崩剥仅识其百一而已
   执金吾丞武君碑跋
卷四十七 第 23b 页 WYG1318-0191b.png
武君荣碑在济宁州学仪门汉制执金吾一人丞一人
月三绕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秩六百石缇骑二
百人舆服导从光满道路光武尝叹曰仕宦当作执金
吾而乐府古歌辞称陛下三万岁臣至执金吾盖中兴
以后官不常置荣之本末惜碑文已漫灭年月无考仅
存其廓落焉尔
   书尹宙碑后尹宙碑土中晚出文字尚完结体遒劲犹存篆籀之遗
卷四十七 第 24a 页 WYG1318-0191c.png
是本烟楮悉旧对之如百年前物尤为尽善太原傅山
青主藏槜李曹溶洁躬审定朱彝尊锡鬯书康熙乙巳
秋八月
   滕县秦君碑跋
兖州滕县东四十里马山古城址有滕君碑出自土中
无岁月可考滕君亦无名字铭辞四言音韵参杂其云
系出睪睪与峄通知为滕人云为政崇博三年有成盖
出而仕者末云丹书刻石垂示后昆以此知刊石书丹
卷四十七 第 24b 页 WYG1318-0191d.png
实始于汉其来古矣
 
 
 
 
 
 
 曝书亭集卷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