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三
卷四十三 第 1a 页 WYG1318-013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曝书亭集卷


四十三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跋(二/)
   大唐开元礼跋
开元礼序例三卷吉礼七十五卷宾礼二卷军礼十卷
嘉礼四十卷凶礼二十卷合一百五十卷草创讨论诸
臣则徐坚李锐贾登张垣施敬本陆善经洪孝昌也于
卷四十三 第 1b 页 WYG1318-0138b.png
时王舍人岩请删礼记旧文益以今事集贤学士张说
上言礼记不刋之书不可改易宜取贞观显庆礼书折
衷异同以为唐礼久而论定者萧学士嵩王舍人仲丘
也迹其降凶礼于五礼之末盖贞观已然至显庆成书
出于许敬宗李义甫之手削去国恤一篇开元儒臣终
不能釐正以复旧典可惜已考是书既颁寻以设科取
士习者先授太常官以备讲讨遂为士子出身捷径究
之登榜者无多何欤韩退之尝苦仪礼难读而熟开元
卷四十三 第 2a 页 WYG1318-0138c.png
礼文更难也周益公序曰朝廷有大疑稽是书而可定
国家有盛举即是书而可行然则是书而存虽百世率
由焉奚不可之有
   政和五礼新仪跋
宋之初仍沿唐制用开元礼取士礼器则准聂崇义图
绘于论堂之上既而开宝有通礼景祐有太常新礼嘉
祐有太常因革礼先后不无损益议者或诮其书繁简
失中不合古制苏明允之言曰今特编集故事使后世
卷四十三 第 2b 页 WYG1318-0138d.png
无忘焉尔非曰制为典礼遂使遵而行之也至崇宁二
年有诏令讲议司官详求历代礼乐沿革修典训以贻
永世大观初元乃设议礼局以知枢密院事郑居中刑
部尚书白时中慕容彦逢学士强渊明等一十四人主
之疑义许具劄子上请祐陵叠赐御笔指挥亲定冠礼
十卷盖阅七载而成书于是铸九鼎于汴京勒丰碑于
河朔将谓礼乐与天地同流曾几何时而金源百万之
师盟于城下徙之冰天雪窖中自古亡国之君所遭惨
卷四十三 第 3a 页 WYG1318-0139a.png
黩未有甚于帝者观于是书稽古之勤自非庸主所能
断决然则帝之亡天实亡之后之君子当念旧章之不
可忘无拘成败之迹以论世从而诟之庶乎其可已
   书大明集礼卷后
明太祖草昧之际徵群儒修礼乐书实录系之洪武二
年八月以予考之乃吴元年六月事也梁寅孟敬有赠
徐一夔大章序云吴元年丁未岁诏徵至都大章亦见
徵是时上方置三局一律局二礼局三诰局予备员礼
卷四十三 第 3b 页 WYG1318-0139b.png
局而大章撰诰文又撰张翼翔南梓宇记云君以明经
举于乡今天子将即大位寅与君同受诏稽古礼文其
云将即位者洪武戊申之前也又上陶学士凯书云六
月八日伏奉中书省劄付以王命之重郡府督迫之严
即日就道亦指吴元年事此亲于其身编纂礼书者其
言断不诬矣实录第载吴元年八月徵江西儒士刘于
等至京欲官之俱以老病辞各赐帛遣还则于亦以吴
元年被徵也且刘宗弼者丞直之字丞直于吴元年十
卷四十三 第 4a 页 WYG1318-0139c.png
月官国子司业不应又同遗逸之士至洪武二年就徵
也是则礼局开设本丁未岁逮己酉杨维桢续至修饰
润色之庚戌九月书成命名大明集礼其本末如是实
录经永乐初两次改修渐失其实尔是编五十卷万历
中先太傅文恪公以礼部右侍郎掌本部尚书事拜定
陵之赐简端有内府图书先公亦以私印识卷尾兵火
之后予家赐书之存仅此而已
   郑世子乐律全书跋
卷四十三 第 4b 页 WYG1318-0139d.png
律吕精义内外编各十卷正论四卷乐律算学新说各
一卷此外图谱一十三部又审定诸家乐书八部合名
之曰乐律全书郑恭王厚焥世子载堉所撰也恭王于
嘉靖二十七年建言时政获罪降为庶人发高墙禁锢
世子席藁门外具橐饘者二十载庄皇帝践位初赦过
复爵由是世子以孝称又高延陵子臧之节让国于兄
尤人所难能也恭王雅善言乐世子又何文定瑭外孙
学有元本按律审音察及铢黍历辨刘歆何妥李照范
卷四十三 第 5a 页 WYG1318-0140a.png
镇陈旸蔡元定之失近代若李文利李文察刘濂张敔
诸家皆駮其非河间献王之后言礼乐者莫有过焉者

   书花间集后
花间集十卷蜀卫尉少卿赵弘祚编作者凡一十七人
蜀之士大夫外有仕石晋者有仕南唐南汉者方兵戈
俶扰之会道路梗塞而词章乃得远播选者不以境外
为嫌人亦不之罪可以见当日文网之疏矣坊板讹字
卷四十三 第 5b 页 WYG1318-0140b.png
最多至不能句读此旧刻稍善爰藏之而书其后
   书尊前集后
尊前集二卷不著编次人姓氏万历十年嘉兴顾梧芳
镂板以行佥以谓顾氏书也康熙辛酉冬予留吴下有
持吴文定公手抄本告售书法精楷卷首识以私印书
肆索直三十金取顾氏本勘之词人之先后乐章之次
第靡有不同始知是集为宋初人编辑较之花间集音
调不相远也既还其书因识于顾氏本后
卷四十三 第 6a 页 WYG1318-0140c.png
   乐府雅词跋
吴兴陈伯玉书录解题载曾端伯所编乐府雅词十二
卷拾遗二卷予从藏书家遍访之未获也既而抄自上
元焦氏则仅上中下三卷及拾遗二卷而已绎其自序
称三十有四家合三卷词人止有此数信为足本无疑
卷首冠以调笑绝句云是九重传出此大晟乐之遗音
矣转踏之义碧鸡漫志所未详九张机词仅见于此而
高丽史乐志文宗二十七年十一月教坊女弟子楚英
卷四十三 第 6b 页 WYG1318-0140d.png
奏新传九张机用弟子十人则其节度犹具所谓礼失
而求诸野也道宫薄媚西子词排遍之后有入破虚催
衮遍催拍歇拍煞衮其音义不传拾遗则以调编次第
曩见鸡泽殷伯岩曲周王湛求永年申和孟随叔言作
长短句必曰雅词盖词以雅为尚得是编草堂诗馀可
废矣
   跋典雅词
典雅词不知凡几十册予未通籍时得一册于慈仁寺
卷四十三 第 7a 页 WYG1318-0141a.png
集笺皆罗纹惟书法潦草盖宋日胥史所抄南渡以后
诸公词也后予分纂一统志昆山徐尚书请于
朝权发明文渊阁书用资考證大学士令中书舍人六
员编所存书目中亦有典雅词一册予亟借抄其副以
原书还库始知是编为中秘所储也既而工部郎灵寿
傅君以家藏抄本词四册贻予则尺度题笺与予曩所
购无异考正统中文渊阁书目止著诸家词三十九册
而无典雅之名疑即是书著录者未之详尔予所得不
卷四十三 第 7b 页 WYG1318-0141b.png
及十之二然合离聚散之故可以感已
   书绝妙好词后
词人之作自草堂诗馀盛行屏去激楚阳阿而巴人之
唱齐进矣周公谨绝妙好词选本虽未全醇然中多俊
语方诸草堂所录雅俗殊分顾流布者少后乃于藏书
家抄得嘉善柯孝廉南陔重锓之作者百三十有二人
第七卷仇仁近词残阙目亦无存可惜也公谨自有蘋
洲渔笛谱其词足与陈衡仲王圣与张叔夏方驾
卷四十三 第 8a 页 WYG1318-0141c.png
   书沈氏古今词谱后
吴江沈光禄伯英审音律罢官归撰啸馀谱歌南曲者
奉为圭臬乡人目曰词隐先生论者惜其未谱诗馀康
熙丁亥春过徐检讨丰草亭见有古今词谱二十卷检
讨思付开雕予借归雠勘始而信既而不能无疑焉夫
四声二十八调言乐章者所共知也宫声七曰正宫曰
高宫曰中吕宫曰道宫曰南吕宫曰仙吕宫曰黄钟宫
商声七曰大石调曰高大石调曰双调曰小石调曰歇
卷四十三 第 8b 页 WYG1318-0141d.png
指调曰林钟商曰越调羽声七曰般涉调曰高般涉调
曰中吕调曰正平调曰南吕调曰仙吕调曰黄钟调角
声七曰大石角曰高大石角曰双角曰小石角曰歇指
角曰商角曰越角惟变徵不见收按其序固不可紊也
沈氏谱首黄钟乃不分宫羽存正宫道宫而去高宫由
是生于黄钟者混矣存大石去高大石由是生于太蔟
者阙矣中吕仙吕不分宫调又删去高般涉南吕黄钟
三调由是生于南吕者混且阙矣至于角声生于应钟
卷四十三 第 9a 页 WYG1318-0142a.png
则全略之吾未得其解也若夫宫调未详者凡二百七
十馀阕沈氏裒为一卷附于末徵诸宋史乐志帝赐群
臣酒皆就坐宰相饮教坊奏倾杯乐百官饮奏三台盖
倾杯乐惟林钟商无之三台有十三调此诸曲所以不
同也至若破阵子正宫也朝中措黄钟宫也小重山双
调也万年欢杏园春菩萨蛮中吕也石州慢越调也六
州歌头大石调也太平时小石调也此当分注于诸调
者也又如正宫有破阵乐双调有抛毬乐不专林钟商
卷四十三 第 9b 页 WYG1318-0142b.png
也大石调有清平乐不专越调也歇指调有洞仙歌不
专中吕仙吕调也中吕调有瑞鹧鸪不专般涉调也仙
吕调有齐天乐不专正宫也有彩云归不专中吕调也
林钟商有风入松不专双调也此百世之下尤难臆断
者也检讨工于词所辑词苑丛谭流布已久试取词谱
更正之母使四声二十八调之序棼丝不治然后出而
镂板传于世不亦可乎遂书卷后归之
   回溪史韵跋
卷四十三 第 10a 页 WYG1318-0142c.png
回溪钱讽字正初吾乡人也所撰史韵四十九卷予尝
见宋时锓本于京师仅存七册嫌其残阙未之录也归
田之后始大悔之从琴川毛氏长洲何氏访其所藏合
之才十七卷亟写而存之笥宋人兔园册类摘双字编
四声以便简阅回溪独采成语有多至三四句者未尝
割裂原文信著书之良法矣天下之宝离者会有合时
安知后来所求不适少此十七卷邪
   礼部韵略释疑跋
卷四十三 第 10b 页 WYG1318-0142d.png
韵书自陆法言孙愐后经丁度等审定韵略礼部以之
颁行惟其略也故孙谔毛晃黄启宗黄积厚张贵谟等
代有广益景定间庐陵进士欧阳德隆辑释疑五卷以
便场屋之士隋唐以来之分部未尝紊也契丹僧行均
撰龙龛手鉴三卷本之华严三十六字母蒲传正帅浙
西首刋是书而郑樵六书略以为声经音纬韵学始备
由是韩道昭之五音集韵黄公绍之韵会举要东冠以
公洽冠以夹而淳祐中刘渊又并二百六部为一百七
卷四十三 第 11a 页 WYG1318-0143a.png
部举隋唐以来之分部舍先民之章程颠倒其伦次群
变而入浮屠氏之学可乎不可乎是编犹未改韵书分
部之旧训必有徵字必有纽何尝不精且密学者守之
以当圭臬作为诗赋无害于辞勿戾于义斯可矣若必
专心四声七音之微妙然后可以言诗此六一居士所
云儒释不两能者已万历中重编内阁书目云是编嘉
熙间四明余天柱曾雕于嘉禾郡斋   书韵府群玉后
卷四十三 第 11b 页 WYG1318-0143b.png
杜工部集有漫与五言绝句九首又七言云老去诗篇
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浑漫与者言即景口占率意
而作也其后苏子瞻黄鲁直杨廷秀诸公皆袭用之押
入上声语韵姜尧章蟋蟀词云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
世间儿女段复之词云诗句一春浑漫与纷纷红紫俱
尘土阴时夫辑韵府群玉亦采入语字韵中盖自元以
前无有读作漫兴者迨杨廉夫作漫兴七首妄谓学杜
者先得其情性语言必自漫兴始而其弟子吴复从而
卷四十三 第 12a 页 WYG1318-0143c.png
傅会之注云漫兴者老杜在浣花溪之所作也漫兴之
为言盖即眼前之景以为漫成之辞其言语似村而未
始不俊此杜体之最难学者自廉夫诗出而世之人遂
尽改杜集之旧易与为兴矣时夫韵府学者每笑其弇
然犹识字乃知勤于学者虽兔园册子正未可废尔
   汗简跋
汗简六卷略叙目录一卷周宗正丞书学博士洛阳郭
忠恕集七十一家篆法鸟迹科斗毕具其书目多后世
卷四十三 第 12b 页 WYG1318-0143d.png
罕见忠恕别撰佩觿宋史艺文志并著于录佩觿有雕
本而是编无之予偶得旧抄一册爱其奇古又一依说
文始一终亥次序后附宋虞部员外郎李直方高士郑
思肖跋尾钱唐汪主事立名坚请发雕遂锓诸枣木呜
呼小学之不讲俗书繁兴三家村夫子挟梅膺祚之字
汇张自烈之正字通以为兔园册问奇字者归焉可为
齿冷目张也予也侨吴五载力赞毛上舍扆刊说文解
字张上舍士俊刋玉篇广韵曹通政寅刋丁度集韵司
卷四十三 第 13a 页 WYG1318-0144a.png
马光类篇将来徐锴之说文系传欧阳德隆之韵略
疑必有好事之君子镂板行之者庶几学者免为俗学
所惑也夫
   类篇跋
类篇十四卷卷分上中下凡四十二卷附目录三卷于
后先是丁学士度奉诏修集韵奏乞委修韵官别为类
篇与集韵相副施行于是王检讨洙胡学士宿掌光禄
禹锡张大理次立范学士镇司马学士光先后排纂成
卷四十三 第 13b 页 WYG1318-0144b.png
书草创于宝元二年十一月至治平四年十二月上之
朝洵非易也自秦丞相斯作仓颉篇七章汉闾里书师
合中车府令高爰历太史令敬博学并为一篇扬雄班
固顺续之杜林注之永元间汝南许慎说文解字行分
别部居凡十四篇始于一终于亥由是梁顾野王撰玉
篇宋徐锴作系传咸发明说文之旨治平中类篇书出
推源析流而轻重浅深清浊之变迭用旁求犹不改仓
颉篇部居之旧先民之规矩略存焉后此而始一终亥
卷四十三 第 14a 页 WYG1318-0144c.png
之序莫有讲习者矣书成于范氏而进于司马氏篇首
冠以序系眉山苏辙之文为范学士作
   书淳化阁帖夹雪本后
淳化阁帖十卷摹自王著等董逌诋之谓决磔钩剔更
无前人意然当时珍惜特甚藏板御书院惟大臣进登
二府者赐以一本耳所谓官法帖是也欧阳永叔时板
已被焚称旧本为难得况后此又数百年乎夹雪本旧
藏顾大理家后归蒋氏宛平刘大夫知镇江府日购得
卷四十三 第 14b 页 WYG1318-0144d.png
之其公子携之济上岁在庚戌观焉中多阙文补以文
氏唐氏所藏本皆远逊原帖其以夹雪名者蠹食其墨
以素纸装之若六花之散于几席也盖自枣材既裂后
遂𣟴以银铤世多以此验其伪真是本裂处以木补之
殆在银铤未𣟴之先赐本之仅存于今者矣法帖之传
于世各有源流可考而吴中黠工每割裂跋尾图书以
眩人耳目虽善鉴者或致疑焉若是帖之见蚀于蠹其
文宛转纠缠字画无损巧过漏痕钗股龟鱼虫鸟柳薤
卷四十三 第 15a 页 WYG1318-0145a.png
之篆即至黠者不能仿其万一宜有力者所共宝也观
于是而知古人未可轻诋永叔谓其难得是诚知言
   题江都王氏家藏阁帖
阁帖枣木传刻易失其真而世宝之吾乡天籁阁藏有
初拓足本题以千金后经乱失去以予所见函山刘氏
夹雪本已阙三卷补以别纸退谷孙氏则仅存二卷而
已是本首尾完好获睹银铤未𣟴时生面宜为鹤皋主
人真赏也
卷四十三 第 15b 页 WYG1318-0145b.png
   石刻铺叙跋
石刻铺叙二卷宋建昌曾宏父撰卷末有后序书字季
卿其叙孟蜀九经及思陵御书石经本末特详又南渡
以后秘阁帖亦诠订有序按宏父本名惇绍兴十三年
以右朝散郎知台州府事其以字称者避光宗讳也临
安书肆陈思辑宝刻丛编援据颇广顾不及是编予从
射渎就堂上人抄而藏之不啻象犀珠玉之外网得珊
瑚木难然
卷四十三 第 16a 页 WYG1318-0145c.png
   绛帖平跋
鄱阳姜尧章撰绛帖平二十卷予搜访四十年始抄得
之仅存六卷尔记在都下于孙侍郎耳伯所获观宋拓
绛帖二册光采焕发令人动魄惊心过眼云烟至今搅
我心也尧章于书法最称精鉴其言曰小学既废流为
法书法书又废唯存法帖帖虽小技上下千载关涉史
传为多故于是编条疏而考證之一一别其伪真察及
苗发其馀若续书谱禊帖偏旁考保母墓砖皆能伐其
卷四十三 第 16b 页 WYG1318-0145d.png
皮毛啜其精髓比诸黄长睿王顺伯为优抑绛帖摹自
刘次庄著有释文二卷外有黄庭坚跋一卷荣芑释文
并说一卷无名子字鉴二卷而今要不可见矣惜哉
   隶续跋
隶续二十一卷范氏天一阁曹氏古林徐氏传是楼含
经堂所藏仅七卷而已近客吴关访得琴川毛氏旧抄
本虽残阙过半而七卷之外增多一百一十七翻末有
乾道三年弟迈后序绎其辞尚有隶韵隶图而今不得
卷四十三 第 17a 页 WYG1318-0146a.png
见矣又淳熙六年添差通判绍兴军府事喻良能亦有
跋尾称隶释二十七卷隶续十卷既墨于版复冥搜旁
取又得九卷则当时刊本亦止一十九卷将毋馀二卷
为隶韵隶图邪要之阙文难以复完合依娄氏汉隶字
源目录次序取陈氏宝刻丛编所有补之庶几十得其
四五矣
   书兰亭续考后
兰亭续考二卷钱唐俞松续桑世昌考而著录也卷中
卷四十三 第 17b 页 WYG1318-0146b.png
载槜李沈虞卿氏跋五考之宋史无传至元嘉禾志第
书沈揆梁克家榜进士注云侍从顾不书其字金史交
聘表大定二十九年闰五月宋遣沈揆韩侂胄来贺登
位又不书其官今观五跋其一云上即大位之初揆以
国子祭酒召入都越旬日被命使燕过定武得此本后
三年来守吴郡装为一卷所云上即大位者光宗也按
中兴馆阁续录题名揆字虞卿嘉兴人绍兴三十年进
士淳熙十年七月以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十一
卷四十三 第 18a 页 WYG1318-0146c.png
年十一月进秘书监十四年五月为秘阁修撰江东运
副绍熙四年以权吏部侍郎兼实录院同修撰而正德
姑苏志守令表揆以中大夫秘阁修撰绍熙二年六月
任四年二月除司农卿合虞卿跋及诸书勘之虞卿之
历官本末略具矣续考又载鲁长卿氏藏有兰亭会妙
卷伊孙之茂字伯秀别字雪村跋其尾称儿时侍先祖
龙舒府君坐膝上观此今已七十年不觉感怆按周益
公必大撰朝请大夫海盐鲁察墓碑伯秀得附书名跋
卷四十三 第 18b 页 WYG1318-0146d.png
言龙舒府君者大夫长子承议郎通判舒州可简也虞
卿好古鲁氏会妙卷后亦归之此伯秀有感怆之言要
之两公跋语皆条畅不类董逌辈之晦涩诗所云昔我
有先正其言明且清者非与吾乡张元成嘉禾志不传
至元所修失之太简其后柳琰邹衡赵瀛刘应钶排纂
旧闻日就放失文献无徵尚论者徒深浩叹而已因览
俞氏书有感识于卷末
   宝刻丛编跋
卷四十三 第 19a 页 WYG1318-0147a.png
宋史艺文志载宋敏求有宝刻丛章三十卷拾遗三十
卷度南渡后已失传临安书肆人陈思所撰宝刻丛编
二十卷颇中条理金石文跋藉其会稡卷中隶续诸条
予尝取以补原书二十一卷之阙当南渡之后君臣无
意复雠编地志者若祝穆王象之潘自牧之徒河淮以
北陷蕃州郡志不复载思独博采九域图经所遗一一
识之其识高于朝士一等矣
   盛熙明法书考跋
卷四十三 第 19b 页 WYG1318-0147b.png
法书考八卷元盛熙明撰虞揭欧阳三钜公序之熙明
龟兹人家豫章尝游四明著补陀洛迦山考诗言沧洲
到处即为家是已以近臣荐备宿卫为夏官属斯编创
于至顺二年进于元统二年其文约其旨该不意九州
之外乃有此人
   跋名迹录
昆山朱圭精于篆刻一时碑版多出其摹勒因取平生
所刻文字一一志之曰名迹录凡六卷附以赠言一卷
卷四十三 第 20a 页 WYG1318-0147c.png
其第五卷载卢熊所撰迁善先生郭君墓志铭郭君名
翼字羲仲善七言近体诗人号郭五十六后之选明诗
者入之明人之列且云洪武初徵授学官度不能有所
自见怏怏而卒不知翼卒于至正二十四年七月熊志
可据其为训导仕于元也由郭君本末推之则考證失
真者多矣   衎斋印谱跋
汉官私印俱用拨蜡铸其后象犀砗磲玛瑙取材愈广
卷四十三 第 20b 页 WYG1318-0147d.png
至王元章始易以花乳石于是青田稷下里羊求休所
产皆入砻琢矣吾宗衎斋自汉以来搜罗甚博而审取
其尤者作谱五册以视复斋啸堂所收不啻一粟之比
千囷也衎斋好古孜孜如不及继此必倍蓰于是衰年
可假当再跋之
 
 
 曝书亭集卷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