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七

卷三十七 第 1a 页 WYG1318-007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曝书亭集卷

三十七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序(四/)
   王礼部诗序
彝尊幼而学诗窃愿望见作者之林甲申以后屏居田
野不求自见于当世顾思得海内善诗之家其辞之工
可以出入风雅必传于后无疑者而与之游庶几或附
卷三十七 第 1b 页 WYG1318-0071b.png
之以传焉盖自十馀年来南浮浈桂东达汶济西北极
于汾晋云朔之间其所交类皆幽忧失志之士诵其歌
诗往往愤时嫉俗多离骚变雅之体则其辞虽工世莫
或传焉其达而仕者又多困于判牍未暇就必传之业
间或肆志风雅率求名位相埒者互为标榜不复商𣙜
于布衣之贱信夫传者之难其人而欲附之以传者又
难也今年秋遇新城王先生贻上于京师与予论诗人
流别其旨悉合示以赠予一章盖交深于把臂之前而
卷三十七 第 2a 页 WYG1318-0071c.png
情洽于布衣之好先生之于诗洵乎其辞之工矣爰出
壬寅以后所作雕刻行之而属予为序予惟四始之义
言之一国为风言之天下为雅方先生成进士而官扬
州也其于秋柳寄情之篇香奁唱和之集与夫岁暮怀
人之作吟咏情性一皆风人之遗今入为礼部频年以
来行迈之光华山川之游历兄弟之急难而不失其爱
朋友之宴乐而劳之以言非所谓出乎风而入乎雅者
与然则先生之诗其必传于后无疑而予之欲附以传
卷三十七 第 2b 页 WYG1318-0071d.png
者不可谓无其人矣伐木之诗曰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夫鸣鸟既迁于乔木而必下呼其友先生之交游满天
下顾独有取予之一言是亦小雅之义也   钱舍人诗序
缘情以为诗诗之所由作其情之不容己者乎夫其感
春而思遇秋而悲蕴于中者深斯出之也善长言之不
见其多约言之不见其不足情之摰者诗未有不工者
也后之称诗者或漫无所感于中取古人之声律字句
卷三十七 第 3a 页 WYG1318-0072a.png
而规仿之必求其合好奇之士则又务离乎古人以自
鸣其异均之为诗未有无情之言可以传后者也惟本
乎自得者其诗乃可传焉盖古人多矣吾辞之工者未
有不合乎古人非先求合古人而后工也中书舍人华
亭钱君芳标字葆馚于学无不博尤工于诗集平居所
作镂板以行而属予为序予反覆诵之其辞雅以醇其
志廉以洁其言情也绮丽而不佻信夫情之挚而一本
乎自得者欤华亭自陈先生子龙倡为华缛之体海内
卷三十七 第 3b 页 WYG1318-0072b.png
焉二十年来乡曲效之者往往模其形似而遗其神
明善言诗者从而厌薄之以为不足传由其言之无情
而非自得者也若君者庶其可传于后矣为之序岂惟
以质之君将俟后之览君诗者亦或有取于予言云尔
   程职方诗集序
诗三百五篇自周召而下作者名氏多不传见于序者
卫之武公召穆公凡伯苪伯苏公家父寺人孟子率皆
忧谗刺时之言而和平之音恒寡仍叔之于周史克之
卷三十七 第 4a 页 WYG1318-0072c.png
于鲁仅有颂美其君之辞而未言其志故诗之盛无若
尹吉甫彼其人既有文武之才而又乐于取友韩侯申
伯召伯仲山甫张仲咸与同志来归有饮御之欢出祖
有赠行之作人得其言以为重已亦不让其美读崧高
烝民之卒章君子未谓其言之夸也职方郎中南海程
君周量好为歌诗与予定交岭表中间聚散一十五年
每一相见辄出其新诗累百盖凡名公卿庶采下至布
衣紃屦之士留京师者饮食燕游赠送靡不有诗益以
卷三十七 第 4b 页 WYG1318-0072d.png
怀友感旧之篇岁既久编为海日堂集若干卷其音和
以舒其志廉以达览君诗者咸叹其辞之工而不觉其
多殆诗所云其风肆好者已南海多骚雅之士其尤杰
出者庶常梁佩兰药亭处士元孝其进退出处不同而
君皆与交莫逆二君子者其诗并传干后无疑吾因是
憾张仲之无文而笑吉甫之寡和也
   叶指挥诗序
王制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诸侯之附庸不与然得列
卷三十七 第 5a 页 WYG1318-0073a.png
于诗者自二南豳及王风外仅十有一国而已夫以𨚍
鄘曹桧之微不遗輶轩之采况疆域之大焉者乎彼其
国人岂无感于心而宣于言永歌嗟叹以赋其事然皆
置而不陈何也传曰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琴瑟之专
一谁能听之殆或所操类邻国之音所沿者前人体制
则言不由中胶固而不知变变而不能成方斯则可以
无取司马迁谓古诗三千馀篇孔子去其重复取三百
有五其信矣夫自后变而为骚为乐府为五言为七言
卷三十七 第 5b 页 WYG1318-0073b.png
为六言为律为长律为绝句降而为词为北曲为南曲
作之者恒虑其同则变变而其体已穷则不得不复趋
于古譬之治金者必异其齐改煎而不耗斯其为器新
而无穷敝尽而无恶故正考父奚斯之颂不同乎周景
差宋玉之辞不同乎屈平孟郊刘叉卢仝李贺诗不必
尽学退之张晁秦黄词不必尽师苏氏此其人皆以雷
同𠞰说为耻视其力之所变莫肯附和不知者斤斤操
葭黍圭臬以绳其非是欲其派出于一毋乃谬论欤三
卷三十七 第 6a 页 WYG1318-0073c.png
十年来海内谈诗者每过于规仿古人又或随声逐影
趋当世之好于是已之性情汨焉不出惟吾里之诗影
响虽合取而绎之则人各一家作者不期其同论者不
斥其异不为风会所移附入四方之流派惜夫工之者
类多山泽憔悴之士不汲汲于名誉或不能尽传又或
传之不远则一人之言无以风天下岁在丙辰遇叶君
井叔于京师诵其诗清而婉丽而不靡戍削而无刻划
之迹至于友朋山水之好流连唱叹而不已庶几发乎
卷三十七 第 6b 页 WYG1318-0073d.png
情止于礼义可以化下而风上者与君前知登封县事
入为西城兵马司指挥与尚书郎以下善诗者九人合
刻其集以行比而观之若金锡之各异其齐不同夫琴
瑟之专一可谓善变古人者矣君虽家于楚实予里人
也乃为序之以质当世论诗之君子
   丁武选诗集序
闽自十才子以诗名而高廷礼集唐人之作别其源流
严其声格若圭景籥黍之无爽当是时吴有北郭十子
卷三十七 第 7a 页 WYG1318-0074a.png
粤有南园五先生名誉实相颉颃其后吴中之诗屡变
而闽粤独未之改梁公实名列七子诗犹循南园遗调
郑继之规法李献吉曹能始与景陵二子游唱和甚密
今读其诗所操盖依然土风也三十年来海内谈诗者
知嫉景陵邪说顾仍取法于廷礼比复厌唐人之规幅
争以宋为师夫惟博观汉魏六代之诗然后可以言唐
学唐人而具体然后可以言宋彼目不睹全唐人之诗
辄随响附影未知正而先言变高诩宋人诋唐为不足
卷三十七 第 7b 页 WYG1318-0074b.png
师必曰离之始工吾未信其持论之平也武选郎中晋
江丁君雁水分司通惠之河暇汇其所作为问山集读
其诗直者不伉绮者不靡约言之而可思长言之而可
歌斯善学唐人者矣今夫离支之为树相其柯叶无以
大异于凡木也当其薰风被朱实垂问其种以百数虽
下者亦可敌四方之珍果焉况夫凝冰挂绿种之尤美
者乎顾吴越誇以杨梅燕齐誇以频婆之果闽粤之知
味者将笑而不应则以中有所得自不迁于所好也君
卷三十七 第 8a 页 WYG1318-0074c.png
之于诗既自得之假有操宋人之流派欲君尽变其土
风吾知君有所不屑已
   秋水集序
锡山之泉居水品第二自扬子中泠水莫得其真而众
水皆出是泉之下县治万家负郭之廛相比富者饰楼
榭亭池以恣游衍士虽贫山茨水槛亦必有竹树交映
清江淡沲演漾门户之外其人多简秀自好所为诗文
每以真意取胜无凌厉叫嚣之习信夫山水之足以益
卷三十七 第 8b 页 WYG1318-0074d.png
人情性也处士严荪友生于其乡以工诗闻书画兼臻
其妙来游京师公卿荐绅争为矜誉予特爱其古文辞
澹然而平盎然而和雍容纡裕而不迫庶几可入古人
之域视世之镂琢字句以眩人耳目者远矣荪友闻予
言欿然不足既而曰子曷为我序之曰子之以秋水名
集也何所取诸取诸有源也与源之见于地也下则涌
而为滥上则悬而为沃仄者汍旋者过辨顺道而行空
明而不滞小波沦大波澜石激之而鸣风荡之而怒雷
卷三十七 第 9a 页 WYG1318-0075a.png
霆车马神物恍忽水岂有意为奇变哉决之不得不趋
鼓之不得不作亦随所遇而已文之有源者无畔于经
无窒于理本乎自得抒中心所欲言固不在袭古人以
求同离古人以自异也荪友其可与言文也矣譬诸水
近乎海则咸近乎卤则苦甘者为醴浊者为胶火可以
然而汤可以浴夫人皆能辨之至投以茗荈别其上下
析及苗发之微则必山林寂寞之士若陆羽者而后知
之荪友无取乎公卿荐绅之言独命予为序其有意也
卷三十七 第 9b 页 WYG1318-0075b.png

   方编修锦官集序
自一命吏至三九之列之官上计持使节宣
诏命告祠名山大川置邮乘传必计道里之数立严程
限之虽有岩壑文酒之乐不遑燕嬉少或濡滞则虑风
雨水潦冰雪之阻诗所云每怀靡及者也惟三年一省
试主司毕事而返不立程限归时所经历岩壑之胜友
朋文酒之会偶一留连胜咏而闻者不以为非盖
卷三十七 第 10a 页 WYG1318-0075c.png
圣主尚文故遇使者特优然其人或专于文而不好为
诗又其地平衍无可喜愕以形之歌咏则虽有作不能
多多亦不能传之远独蜀之为地当井络之分由陆而
往则历幽并冀雍梁浮舟以返则又越荆逾扬度徐兖
青而北州十有二未历者营豫尔若四渎皆经焉其可
见之诗者多矣遂安方君渭仁以宰辅之孙早成进士
既而用荐
召试入翰林岁在癸亥四川既定
卷三十七 第 10b 页 WYG1318-0075d.png
诏补省试于是君奉
命遄往归而雕刻其诗为锦官集二卷凡山川之阨塞
风土之同异友朋之离合抚今吊古悉见于诗君之诗
既多信可传于远者也曩时济南王先生贻上主考入
蜀裒其诗为蜀道集属予序之而予不果也今君之诗
盖将与王先生并传其或不同者非诗派之流别也一
在蜀未乱之先一在乱定之后览观土风感慨异焉后
之读诗者兼可以考其时矣
卷三十七 第 11a 页 WYG1318-0076a.png
   王学士西征草序
华亭王学士瑁湖主陜西试事榜既放揽咸阳之胜浴
乎温泉跻太华巅出潼关渡河而北往还赋诗五十首
乃甄综闱墨以行镂诗板以示同好其言曰文章无尽
境譬之登山然其入必有径虽悬崖绝壁亦必有磴道
可寻绠繘可挽苟力不足以相赴非困则踬矣华岳不
知几千仞游者必极于三峰而后已善夫学士之论文
也惟诗亦然学诗者以唐人为径此遵道而得周行者
卷三十七 第 11b 页 WYG1318-0076b.png
也唐之有杜甫其犹九达之逵乎外是而高岑王孟若
李若韦若元白刘柳则如崇期剧骖可以交复而岐出
至若孟郊之硬也李贺之诡也卢仝刘叉马异之怪也
斯绠繘而登险者也正者极于杜奇者极于韩此跻夫
三峰者也宋之作者不过学唐人而变之尔非能轶出
唐人之上若杨廷秀郑德源之流鄙俚以为文诙笑嬉
亵以为尚斯为不善变矣顾今之言诗或效之何与夫
登山者亦各有所乐矣援琴而弹坐石而啸荷筱而行
卷三十七 第 12a 页 WYG1318-0076c.png
吟其为音不同皆足以移人之情使杂以屠沽阛阓之
声熏以糟浆之气游者将掩耳蒙袂疾走焉舍唐人而
称宋又专取其不善变者效之恶在其善言诗也学士
西征之作舂容和雅一以唐为师而无只字流于鄙俚
诙笑嬉亵之习盖示我以周行而充其力必欲极乎三
峰而后已者也
   钱学士诗序
华亭之为县旧隶秀州其后虽析为江浙然相去仅百
卷三十七 第 12b 页 WYG1318-0076d.png
里士大夫仕于朝者每合二姓之好先王母徐安人为
太师文贞公孙先母唐孺人为礼部尚书文恪公孙故
予家内外兄弟甥舅多华亭士族予童时先母归宁辄
随行者累月比还所操皆其土音恒为伯叔母姑姊妹
所笑迨先王母先母既逝文贞文恪之后遭乱式微予
亦贫不自振闻问阔绝思为儿女结婚姻于母氏之党
以仍通往还顾未能果也钱君金甫字越江与予同被
荐同官翰林君由编修累迁至侍讲学士然敝裘羸马
卷三十七 第 13a 页 WYG1318-0077a.png
与乡党故人数为文酒之会词山曲海鱼经蟹志靡所
不谈坐有语及官资迁擢者君辄恚后会其人不速至
竟引避之独对予欢洽无间申之以婚姻余既罢官将
归君日载酒款曲兼旬然后别盖君虽贫能急人之忧
君之师有卒于官者君尽以奉钱治丧纪俄而其邻人
失火延及师舍君率力士负棺出火燎其须不顾也又
有被遣者三日当出关君亟称贷拮据两昼夜追及其
车恸哭而返客或暴卒于都亭外君犯暑疾驰抵卢沟
卷三十七 第 13b 页 WYG1318-0077b.png
视其敛其笃于师友若是故其为诗缠绵悱恻不失温
柔敦厚之遗其为文条达无规仿凌驾之迹自其少日
为王光承玠右吴骐日千两高士所称道而君之叔父
芳标葆馚亦乐与酬和焉予既旋里是夏君以疾殒京
师冬孤子长涵扶丧归踰年予始哭君于黄浦之东高
桥里荒沟古水莫有田父可问途者叩其门有鸡犬无
僮仆见其孤问其所有仅木棉花地一顷不足输井税
为悽然久之寻出君保素堂集若干卷请予序因述君
卷三十七 第 14a 页 WYG1318-0077c.png
行槩俾后之论世者知君之为人   丛碧山房诗序
翰林院检讨任丘庞君善古今诗岁在戊午
天子思得文学之士摛辞备顾问俾廷臣各举所知次
年春试诗赋于
体仁阁下君用是得受官又六年复试诗赋于
保和殿君所作违式例当改调于是君閒居集平生诗
为丛碧山房稿凡若干卷诵其诗雅而醇奇而不肆合
卷三十七 第 14b 页 WYG1318-0077d.png
乎唐开元天宝之风格北地之言诗者未能或之先也
任丘在畿南九十九淀之水汇于县境陂塘远近芰荷
葭苇蒲柳之利比于吴越舟樯之往来鱼鸟之出没山
房领其要焉君归乎吾将访君于是渔榔钓车相与赋
诗酬和附兹集之末后世或有好之者文章之传不系
乎名位之通显也
   严中允瀛台侍直诗序唐学士寓直无定所驾在大内则置院于明福门驾在
卷三十七 第 15a 页 WYG1318-0078a.png
兴庆宫则置院于金明门召对浴堂则又移院于金銮
殿宋起居注侍立亦无定位或于御座后或于御座前
或在殿东南朵殿之上而朝会或不与焉迄于元明或
设或废仅存虚名而已今
天子复立起居注兼充日讲官凡视朝听政郊祀燕饮
靡弗趋侍至瀛台避暑则侍立双金螭畔去黼座尤近
士之预是选亦荣矣昔之居是官者每侈陈盛事以垂
掌故又不若形之篇咏其感于人心者深也右春坊右
卷三十七 第 15b 页 WYG1318-0078b.png
中允兼翰林院编修无锡严君藕渔赋瀛台侍直七言
绝句诗二十首流传都下其投假牒归也镂板以示同
好俾彝尊序之曰诗不云乎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
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又曰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
使媚于天子又曰矢诗不多维以遂歌诵其诗者千载
而下若或见召康公之乐易焉瀛台犹古之卷阿也藕
渔君子也绝句言之不多也其音可遂歌也人谓藕渔
遭逢盛际为侍从升
卷三十七 第 16a 页 WYG1318-0078c.png
储端不应遽去然朝多吉士媚于天子有人则藕渔之
去固无不可也诗作于康熙二十一年六月时彝尊忝
为同官越二年被劾序诗之岁月则彝尊谪官之后是
年冬十二月也
   徐电发南州集序
吴江徐君釚电发以诗名江表者三十年游屐所至名
流必与酬和其菊庄乐府流播朝鲜有题诗于卷后者
岁在己未
卷三十七 第 16b 页 WYG1318-0078d.png
天子召试文学之士于
体仁阁下拔擢高等五十人同日官翰林纂修明史于
是电发暨予偕入史馆又僦舍同居既而两人相继罢
官予年衰老颇耽著书废吟咏而电发方肆力于诗古
文辞积若干卷刋成一集美哉篇章之工且富也古称
三不朽者立德尚矣至功与言或不能兼有利达之士
不皆开济之才而一致通显遇谈经术者辄薄之曰书
生书生云尔充其意视文章为无用之物谓富贵足以
卷三十七 第 17a 页 WYG1318-0079a.png
骄人当其生时获乎上者不尽信于朋友其没也己以
为功者人且罪之其所立者安在迨百年之久公论出
焉初不以爵禄之崇卑厚薄定人之贤不肖故夫士之
不朽立功者倚乎人立言者在已可以审所务也已明
之初召修元史者先后三十人其仕而达者或不能举
其乡里官阀盖有断简零墨无存者而汪克宽赵汸诸
儒其诗文经义流传至今果其孰失而孰得与电发之
所作九州之表四海之外尚有赏音者况夫百世而下
卷三十七 第 17b 页 WYG1318-0079b.png
岂无好之者哉序其编他日之论世者亦必有慨于予

   禹峰文集序
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杂四时五色之位彰施
之一染谓之縓再染谓之赪三染谓之纁五入为緅七
入为缁而后颜采备具观乎人文分阴分阳刚柔迭用
其功用固有次序矣以言乎天地大文则不然云之起
于山川也无定形也秦之行人也周之轮也宋之车也
卷三十七 第 18a 页 WYG1318-0079c.png
鲁之马也卫之犬也赵之牛也魏之鼠也韩之布也齐
之绛衣也蜀之仓囷也无心而象焉者也水之趋于壑
也无定势也正出而为滥县出而为沃仄出而为氿尾
出而为瀵小波沦大波澜直波泾无心而异焉者也夫
惟无心成文辞必已出革剿说雷同之弊宣以天地自
然之音洵斯文之英绝者矣彭公禹峰先世自临江徙
南阳之邓州州人目曰楼子彭家公既成进士释褐知
阳曲县事绌于不知己贻友人书辄引唐之李卫公宋
卷三十七 第 18b 页 WYG1318-0079d.png
之张益州明之王威宁新建交相期许卒自副其志持
节抚黔阳功成身退投老东园易登陴擐甲之身吟风
啸月所撰乐府不尽摸仿前人而自畅其指趣至于五
七言近体合乎兴观群怨之旨所谓人所应有尽有人
所应无不必尽无者也公自序诗文凡三镂板一失于
泽潞九仙台再失于靖州今年冬公仲子始搏直上以
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修撰视学浙江试事既毕取
笥中存稿合刻之手泽存焉不因卷帙之繁而所识后
卷三十七 第 19a 页 WYG1318-0080a.png
学轻议删定庶几哉山则嵩阳王屋水则江汉也夫   重锓裘司直诗集序
宋自汴京南渡学诗者多以黄鲁直为师吕居仁集二
十五人之作目曰江西诗派考其官阀门世不尽学诗
鲁直之门亦不尽江西人也杨廷秀于诗推尤萧范陆
豫章居其一焉继萧东夫起者姜尧章其尤也馀子多
见录于江湖集盖终宋之世诗集流传于今惟江西最
盛云竹斋裘先生为真希元魏华父之友而仕宦不达
卷三十七 第 19b 页 WYG1318-0080b.png
一官司直以终其诗不作硬语清疏韶亮异乎鲁直流
派顾世未见其全裔孙某始镂板行之予因慨诗派诸
人之作当年布诸通邑大都今遗集存者惟陈无巳韩
子苍洪玉父饶德操晁以道谢幼槃及居仁七家而已
身后之名显者或晦司直藏之名山者晦久而明虽显
晦有时亦系乎子孙之贤能表其幽光潜德也 
 曝书亭集卷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