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四
卷四十四 第 1a 页 WYG0933-0659a.png

卷四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四十四
             宋 章定 撰
(八百三九)

 姓纂周文王第十四子蔡叔度生蔡仲胡受封于蔡
 子孙以国为氏晋有蔡墨秦相蔡泽汉功臣肥如侯
 蔡寅
左传僖二十四年富辰曰昔周公封建亲戚管蔡郕霍
 文之昭也
卷四十四 第 1b 页 WYG0933-0659b.png
昭二十九年龙见于绛郊魏献子问于蔡墨曰吾闻之虫
 莫知于龙以其不生得也谓之知信乎对曰人实不
 知非龙实知 蔡墨名黯晋大夫(为赵简子史)
史记蔡泽燕人干诸侯不遇问相于唐举举曰先生曷
 鼻(曷一作仰)巨肩魋颜蹙齃膝挛(巨肩谓项低而肩竖魋颜貌魋回蹙齃谓鼻蹙)
 (近眉并膝挛曲也)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泽知举戏之乃
 曰富贵吾所自有所不知者寿也举曰从今以往四
卷四十四 第 2a 页 WYG0933-0659c.png
 十三岁泽笑谢而去谓其御曰吾持粱跃马食肉怀
 金印结紫绶富贵四十三年足矣(持粱作饭也)为秦昭王
 相号纲成君
前汉蔡义河内人以明经给事大将军幕府久之诏求
 能为韩诗者召见说诗甚悦之擢光禄大夫数岁代
 扬敞为丞相封阳平侯霍光曰义为人主师当为宰
 相
后汉蔡茂字子礼哀平间对策陈灾异以高等擢侍中
蔡顺字君仲以至孝称母平生畏雷每雷震辄圜冢泣
卷四十四 第 2b 页 WYG0933-0659d.png
 曰顺在此
蔡邕字伯喈性笃孝母滞病三年自非寒暑节变未尝
 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少
 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 熹平四年奏求定六
 经文字灵帝许之乃自书于碑使工鑴立于太学门
 外后儒晚学咸取正焉时妖异数见特诏问邕具对
 经术以皂囊封上 董卓闻其名高辟之三日之间
卷四十四 第 3a 页 WYG0933-0660a.png
 周历三台
儒林蔡玄字叔陵学通五经门徒常千人顺帝徵拜议
 郎讲论五经异同甚合帝意
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帝善其能故天
 下称蔡侯纸
晋蔡克字子尼素有格量及居选官苟进之徒望风畏
 惮山简曰蔡子尼今之正人子谟字道明弱冠察孝
 廉性尤笃慎每事必为过防时人云蔡公过浮航脱
 带腰舟长
卷四十四 第 3b 页 WYG0933-0660b.png
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有二盗入室裔拊床一呼二盗
 俱陨殷浩委以军锋
蔡豹字士宣为徐州刺史内抚将士外怀诸众甚得远
 近情
南史蔡廓字子度宋武帝以其刚直补御史中丞多所
 纠奏武帝常云蔡廓可平世三公 子兴宗累迁尚
 书吏部侍郎孝武曰卿详练清浊今以选事相付后
卷四十四 第 4a 页 WYG0933-0660c.png
 拜侍中每正言得失无所顾惮 弟约字景撝 约
 弟樽字景节少方雅退默为吴兴太守自种白苋紫
 茄以为常饵诏褒其清 曾孙凝字子居博涉经传
 尤工草隶授吏部侍郎年位未高而才地为时所重
 尝端坐西斋自非素贵名流罕所交接
蔡道恭字怀俭少宽厚有大量仕梁为平北将军
蔡景历字茂世为海阳令政有能名陈武帝授记室参
 军以定策立文帝功迁常侍 子徵字希祥陈后主
 器其才干任寄日重迁吏部尚书
卷四十四 第 4b 页 WYG0933-0660d.png
北史蔡巂豪爽有胆略归齐为齐州刺史
蔡祐字承先从周文战有功授平东将军与齐神武战
 于芒山祐时着明光铁铠所向无敌齐人咸曰此是
 铁猛兽也
蔡大宝随萧察镇襄阳为咨议参军谋谈皆自大宝出
唐蔡廷玉幽州人与朱泚同里闻泚为幽州节度使日
 思吞并不知有上下礼法廷玉语泚曰古未有不臣
卷四十四 第 5a 页 WYG0933-0661a.png
 而能推福及子孙者不如奉天子刬多难可勒勋鼎
 彝泚不能屈
文艺蔡允恭为十八学士时号登瀛洲
宋朝蔡襄字君谟兴化军仙游人也举进士历漳州判
 官西京留守推官改著作佐郎馆阁校勘迁秘书丞
 知谏院兼修起居注时仁宗增置谏官四员襄在选
 中元昊使人乞和襄上言曰元昊始以乌卒之号为
 请又欲称男而号吾祖此足见羌戎悖慢之意今纵
 使元昊称臣而上书于朝廷自称曰吾祖朝廷赐之
卷四十四 第 5b 页 WYG0933-0661b.png
 诏书亦曰吾祖是何等语耶以右正言直史馆知福
 州以便亲遂为福建路转运使复古五塘以溉田民
 以为利以父忧去官服除复修起居注迁起居舍人
 知制诰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进枢密直学士
 知泉州徙福州复移泉州襄为政精明而于闽人尤
 知其风俗时闽士多好学而专词赋以应科举襄得
 乡先生周希孟以经术传授学者尝至数百人襄为
卷四十四 第 6a 页 WYG0933-0662a.png
 亲至学舍执经讲问为诸生率延见处士陈烈尊以
 师礼而陈襄郑穆方以学行著称乡里襄皆折节下
 之召拜翰林学士三司使求知杭州即拜端明殿学
 士迁礼部侍郎知杭州未几襄丁母忧以疾卒工于
 书人得其字以为珍藏焉仁宗尤称爱之 洸位八
 座戡为侍从橚枢师言敷言谅诜俱登第皆君谟诸
 孙也
蔡挺字子正应天府宋城人也其兄抗字子直登进士
 甲科补太平州推官平江军节度掌书记颍川郡王
卷四十四 第 6b 页 WYG0933-0662b.png
 伴读英宗在藩邸器重之因请于濮安懿王愿得与
 游每见抗衣冠尽礼义兼师友再迁太常博士通判
 秦州为秘阁校理知苏州徙广南东路转运判官及
 英宗即位召对语抗曰卿朕故人勿以常礼自疏也
 以为工部郎中兼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时方议追崇
 濮安懿王抗引礼为人后大一统之义指陈切至涕
 下被面而英宗亦泣会京师大水抗推原咎證在于
卷四十四 第 7a 页 WYG0933-0662c.png
 濮园议执政以抗在言路不便之召试知制诰罢谏
 职进龙图阁直学士出知定州辞英宗曰第行且召
 卿矣以颍王立为皇太子除抗詹事未至而英宗崩
 改枢密直学士知秦州后灵驾发引抗因大恸哭遂
 得疾日中而卒 挺亦举进士为庆州推官富弼使
 契丹奏以挺从行弼以所议誓书有所更易遣挺自
 雄州驰驿诣中书白执政时仁宗欲知敌中事亟召
 挺挺有父丧听服衫帽对便殿治平初召为陜西转
 运副使上论禦戎攻守大计遂除直龙图阁知庆州
卷四十四 第 7b 页 WYG0933-0662d.png
 迨神宗即位除天章阁待制徙渭州挺建勤武堂论
 诸将每五日一教阅五伍为队五队为陈陈横列三
 鼓而出之并三发箭复位又鼓之逐队枪刀齐出以
 步鼓节之为击刺状十步而复以止既复位皆闻金
 即退骑兵亦五伍为列四鼓而出之射战盘马先教
 前一日将官点阅全备乃赴教再阅之队中人马皆
 彊弱相兼彊者立姓名为奇兵隐于队中遇用奇则
卷四十四 第 8a 页 WYG0933-0663a.png
 别为队出战泾原路内外凡七将又泾仪州左右策
 应将每将皆马步军各十陈分左右各第一至五日
 阅一陈此其大概也我神宗甚善其法迁龙图阁直
 学士五年召拜枢密院副使神宗问挺泾原训兵之
 法召部将按于崇政殿以为诸路牙校法七年以疾
 罢为资政殿学士判南京留司御史台卒谥敏肃
 挺为人有智计多诡谲自以有劳久留边作为歌词
 有应念玉关人老之句因中使以达于禁中神宗闵
 之遂召用云
卷四十四 第 8b 页 WYG0933-0663b.png
蔡肇字天启丹阳人也始师事王安石中进士第徽宗
 即位入为户部员外郎兼编修国史言事者论其学
 术反覆出为两浙路刑狱后以显谟阁待制知明州

肇尝和秦少游诗云愿同籍湜辈终老韩公门既

 而仕宦久不遇合为博士三年不迁和人治(平声)字韵
 诗云先生万古名何用博士三年冗不治退归久不
 得调张天觉深知其人大观末召为尚书郎擢右史
卷四十四 第 9a 页 WYG0933-0663c.png
 召试中书舍人故事宰相未上马前限试三题天启
 挥毫立就文不加点拟拜节度使制云于戏千里谬
 之毫釐朕不从中御也万世垂之竹帛卿其以身任
 之天觉读之击节称美

(八百四十)

 姓纂左传周公第五子祭伯子孙以国为氏 郑大
 夫祭仲字仲足始为祭封人因以为氏王以诸侯师
 伐郑郑伯禦之祭足为左拒
后汉祭遵字第孙颍川人 丧母负土起坟 光武以
卷四十四 第 9b 页 WYG0933-0663d.png
 为将军封颍阳侯 北平渔阳西拒陇蜀先登坻上
 深取略阳 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在军旅不忘俎
 豆 好礼悦乐 忧国奉公 弟彤字次孙以至孝
 称幼有志节 为偃师长县无盗贼课为第一 拜
 辽东太守几三十年威声畅于北方及卒吏人立祠
 奉祭 临守偏海政移犷俗至卧鼓边亭灭𤇺幽障
 者将三十年
卷四十四 第 10a 页 WYG0933-0664a.png

(八百四一又胡买切)

 姓纂晋大夫解扬解狐之后其先食采于解因氏焉
左传解扬晋大夫也公孙归父会楚庄王于宋宋人告
 急于晋晋使扬如宋使无降楚郑人囚而献诸楚楚
 子赂而使反其言不许三而许之登诸楼车使呼宋
 人而告之遂致其君命楚子将杀之曰君能制命为
 义臣能承命为信
晋解系字少连父修魏琅邪太守考绩为天下第一二
 弟结育并清身洁已甚得声誉 结字叔连与系齐
卷四十四 第 10b 页 WYG0933-0664b.png
 名 育字稚连
南史解叔谦字楚梁雁门人见孝义传
唐解琬魏州人举幽素科中之授沧州刺史为政引大
 体郡人顺附 景龙中迁朔方行军大总管前后乘
 边积二十年大抵务农习战华虏安之吐蕃骚边诏
 与虏定经界因诣和辑十姓降户建言吐蕃不可以
 信约请调兵十万屯秦渭间冬吐蕃入寇琬击走之
卷四十四 第 11a 页 WYG0933-0664c.png

(八百四十二)

 姓纂宋戴公之后以谥为姓宋大夫戴恶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
 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
 傅诸曰使齐人傅之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
前汉戴德延君戴圣次君皆受礼于后仓德号大戴为
 信都太傅圣号小戴以博士论石渠由是礼有大戴
 小戴之学(见孟卿传)
卷四十四 第 11b 页 WYG0933-0664d.png
后汉儒林戴凭字次仲习京氏易年十六郡举明经拜
 郎中 正旦朝贺百僚毕集帝令能说经者相难诘
 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凭遂坐五十馀席京
 师语曰解经不穷戴侍中
后汉逸民戴良字叔鸾父遵字子高家富好给施食客
 常三四百人语曰关中大豪戴子高 良才既高达
 论议尚奇曰我独步天下谁与为偶举孝廉不就逃
卷四十四 第 12a 页 WYG0933-0665a.png
 入江夏山中优游不仕
独行戴就字景成仕郡仓曹掾后举孝廉光禄主事
戴封字平仲对贤良策第一拜议郎迁西华令时蝗灾
 独不入西华界 年旱祷请无获乃积薪以自焚火
 起而大雨暴至迁中山相县囚四百人当刑皆遣归
 与尅期日皆无违者
晋书戴若思砥节立行补豫章太守 弟邈字望之弱
 冠举秀才迁太子洗马上疏劝修礼学子谧历义兴
 太守
卷四十四 第 12b 页 WYG0933-0665b.png
隐逸戴逵字安道能鼓琴工书画巧艺靡不毕综以琴
 书自娱以礼度自处累徵不至居于会稽之剡县
艺术戴洋字国流善风角妙解占候卜数
南史戴僧静少有胆力仕齐终高平太守
隐逸戴颙字仲若与父逵兄勃并隐遁有高名 父善
 琴书颙并傅之凡诸音律皆能挥手后止黄鹄山竹
 林精舍
卷四十四 第 13a 页 WYG0933-0665c.png
唐戴胄相州人秦王拔武牢引为府士曹参军大理少
 卿缺太宗曰大理人命所系胄清直其人即日命之

犯颜㨿正参处法意至析秋毫随类指摘言若涌

 泉帝益重之迁尚书左丞 杜如晦遗言请以选举
 委胄 帝修洛阳宫胄疏谏止之 胄所敷纳缘政
 得失奏已即削稿帝尝曰胄于我非肺腑亲然事之
 机切无不闻惟其忠概所激耳
戴至德乾封中迁侍郎同三品阅十数年父子继为宰
 相高宗为飞白书赐至德迁尚书右仆射时刘仁轨
卷四十四 第 13b 页 WYG0933-0665d.png
 为左人有诉率优容之至德乃究本末终不显私恩
戴叔伦字幼公润州人师事萧颖士为门人冠刘晏表
 主运至云安杨惠琳反客劫之曰归我金币缓死曰
 身可杀财不可夺乃舍之 守抚州民争灌溉为作
 均水法狱无系囚 迁容管经略使绥徕夷落威名
 流闻其治清明仁恕所至称最德宗尝赋中和节诗
 遣使宠赐
卷四十四 第 14a 页 WYG0933-0666a.png
戴休颜夏州人家世尚武志胆不常郭子仪引为大将
 方朱泚反率兵三千昼夜驰奔行在德宗嘉之后破
 泚以将略称

(八百四三)

 风俗通晋大夫蒯得之后见左传礼记汉有蒯彻
 汉书齐辩士蒯通本名彻与汉武帝同名史家追改
 之
前汉蒯通范阳人说韩信反 齐之辩士 曹参请为
 客拾遗举过显贤进能 论战国时说士权变亦自
卷四十四 第 14b 页 WYG0933-0666b.png
 序其说号曰隽永
南史蒯恩字道恩胆力过人平京城定建邺以军功封
 都乡侯 自从征讨凡百馀战 武帝北伐留恩侍
 卫太子

(八百四四)

左传赖国为楚所灭以国为姓汉有交趾太守赖先

(八百四五)

卷四十四 第 15a 页 WYG0933-0666c.png
郐仲之后避难去邑为会氏风俗通陆终之子会乙之
 后汉有武阳令会炳

(八百四六)

尚书文王四友太颠之后

(八百四七)

风俗通大庭氏之后又大填大山稽并黄帝师大款为
 颛顼师

(八百四八)

晏子春秋齐大夫艾孔之后
卷四十四 第 15b 页 WYG0933-0666d.png

(八百四九)

晋南海太守蔼奂

(八百五十)

六国时有带佗见姓苑

(八百五一)

左传晋有介之推琴操作介子緌神仙传有介琰介象

(八百五二)

卷四十四 第 16a 页 WYG0933-0667a.png
汉书齐人快钦治尚书

(八百五三音快)

燕王哙之后孝子传有哙参

(八百五四亦作邶)

古邶国在今卫州北以国为姓

(八百五五)

左传有载国汉书有载戴

(八百五六)

代君翟国也在常山北今代州是也为赵襄子所灭其
卷四十四 第 16b 页 WYG0933-0667b.png
 遗族以代为姓史记赵有代举汉有京兆尹代武

(八百五七)

姓苑长广人状云楚熊挚之后避难改为能氏

(八百五八)

 姓纂韩厥玄孙曰康仕赵食采于蔺因氏焉康裔孙
 相如为赵上卿子孙仕秦随司马错伐蜀因家成都
史记蔺相如赵人也 全璧归赵 从赵王与秦会于
卷四十四 第 17a 页 WYG0933-0667c.png
 渑池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既归以相如功大
 拜为上卿

(八百五九)

 风俗通魏公子信陵君之后
北史艺术信都芳字王琳明算术

(八百六十)

 姓纂周武王第三子叔虞封唐唐有晋水因改为晋
 传二十代子孙以国为姓魏有晋鄙
左传僖二十四年富辰曰昔周公封建亲戚邘晋应韩
卷四十四 第 17b 页 WYG0933-0667d.png
 武之穆也

(八百六一)

 姓纂郑穆公子印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左传印段字子石郑大夫也 郑伯如晋段相甚敬而
 卑礼无违者

(八百六二音运)

 姓纂前凉钜有安夷人员平金城人员敝大夏人员
卷四十四 第 18a 页 WYG0933-0668a.png
 仓员景唐吏部郎中员嘉静华阴人盖其后也 按
 平凉水部员外郎员半千状云本姓刘氏彭城舆里
 人宋宗室营陵侯刘遵考子起部郎中凝之及齐受
 禅因留北魏太武以忠諌比伍员改姓员氏赐名怀
 远官至荆州刺史怀远六代孙半千唐右谕德陜州
 刺史自隋末又居临汾
唐员半千字荣期齐州人羁丱通书史举童子对诏高
 第能讲易老子长事王义方以迈秀见赏义方常曰
 五百岁一贤者生子宜当之因改今名凡举八科皆
卷四十四 第 18b 页 WYG0933-0668b.png
 中咸亨中上书自陈云云陛下何惜玉陛方寸地不
 使臣披露肝胆乎书奏不报 调武陟尉岁旱劝令殷
 子良发粟赈民不从子良谒州半千悉发之下赖以
 济刺史大怒囚半千于狱会薛元超持节度河太守
 曰君有民不能恤使惠出一尉尚可罪邪释之高宗
 问兵家三阵对云云帝曰善既对策擢高第求为使吐
 蕃将行武后曰久闻尔名谓为古人乃在朝邪境外
卷四十四 第 19a 页 WYG0933-0668c.png
 事不足行宜留待制即诏入閤擢正谏大夫出豪蕲
 二州刺史半千不颛任吏常以文雅粉泽故所至礼
 化大行半千事五君有清白节年老不衰乐山水自
 放卒吏民哭野中

(八百六三)

风俗通慎到为韩大夫著慎子三十篇晋东阳太守慎
 条

(八百六四)

鲁大夫食采于郓子孙氏焉
卷四十四 第 19b 页 WYG0933-0668d.png

(八百六五)

高辛氏才子八元伯奋之后以王父字为氏楚有奋扬

(八百六六)

周礼有训方交氏以官为姓

(八百六七)

风俗通楚大夫靳歙又汾阳侯靳疆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