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一
卷四十一 第 1a 页 WYG0933-0622c.png

卷四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四十一
             宋 章定 撰
(七百五十四)

 姓纂周文王第十子聃季食采于沈因氏焉今汝南
 平舆沈亭即沈子国也秦有沈郢徵丞相不就
左传沈尹戍楚沈尹也为左司马叶公子高姓沈名
 诸梁沈尹戍之子为叶大夫
晋书沈劲字世坚吴兴男子守洛阳城陷为慕容恪
卷四十一 第 1b 页 WYG0933-0622d.png
 所害恪曰今定洛阳而杀沈劲实有愧于四海
沈充字士居少好兵书以雄豪闻于乡里
南史沈怀文字思明少好玄理善为文章孝武时迁尚
 书吏部郎三子淡深冲冲字景绰与兄淡深名誉
 有优劣士号为腰鼓兄弟三人并历御史中丞皆为司
 直晋宋所未百昙庆怀文从父兄仕宋位尚书左
 丞
卷四十一 第 2a 页 WYG0933-0623a.png
沈演之字台真沈氏家世为将而演之折节好学在
 宋举秀才为嘉兴令有能名为右卫将军加侍中文帝
 曰侍中领卫望实优显此盖宰相便坐卿其勉之
沈顗字处默读书不为章句著述不尚浮华齐永明中
 徵拜著作郎不起
沈宪字彦璋少有干局为驾部郎在宋补乌程令甚
 著政绩齐高帝以宪带山阴令政声大著孔圭曰
 沈令料事特有天才
沈浚字叔源宪之孙仕梁历山阴吴建康三县并有能
卷四十一 第 2b 页 WYG0933-0623b.png
 名累迁御史中丞
沈庆之字弘先仕宋为建威将军大破山蛮威震诸山
 群蛮皆稽颡庆之著狐皮帽群蛮号曰苍头公每
 见庆之军辄畏惧曰苍头公已复来矣文帝将北
 伐庆之固陈不可上使徐湛之等难庆之庆之曰今
 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自五校
 而登三事文季字仲达庆之次子风采棱岸善于
卷四十一 第 3a 页 WYG0933-0623c.png
 进止文秀字仲远庆之弟子善于抚御被魏围三
 载无叛者
沈攸之字仲达累迁郢荆二州刺史
沈约字休文博通群籍善属文才智纵横可谓明识
 梁武立累迁为尚书令 博物洽闻当世取则 立
 宅东田瞩望郊阜尝为郊居赋以序其事 子旋字
 士规终南康内史 孙众字仲兴梁武令为竹赋敇
 曰卿文体翩翩可谓无忝尔祖
沈恪字子恭深沉有干局仕陈为广州刺史绥怀安
卷四十一 第 3b 页 WYG0933-0623d.png
 辑被以恩惠岭表赖之
沈君理字仲伦博涉有识鉴为吴兴太守以干理见称
沈烱字初明少有隽才为当时所重仕陈加散骑常侍
循吏沈瑀字伯瑜为建德令教人种桑柿梨栗人咸欢
 悦为馀姚令权右屏迹
儒林沈峻字士嵩博通五经尤长三礼为国子助教
 子文阿字国卫通三礼三传位五经博士
卷四十一 第 4a 页 WYG0933-0624a.png
沈洙字弘道精识彊记五经章句诸子史书问无不荅
 仕梁为尚书祠部郎
沈德威字怀远少有操行后为国子助教讲授道俗受
 业数百人为尚书祠部郎
儒林沈不害字孝和博综经典制文立成曾无寻检周
 弘正曰沈生可谓意圣人乎位光禄卿尚书左丞
孝义沈崇傃字思整郡县举至孝擢补太子洗马旌其
 门闾
隐逸沈道虔武康人好老易居县北石山精庐州府凡
卷四十一 第 4b 页 WYG0933-0624b.png
 十二命皆不就
隐逸沈麟士字云祯博通经史有高尚之心隐居于吴
 差山讲经教授从学士数十百人时语曰差山中有
 贤士开门教授居城市时号织帘先生
北史沈文秀字仲远归魏除怀州刺史守清贫而政宽
 大兴水田公私颇有利益
儒林沈仲字子厚博览群书尤明诗及左氏春秋梁时
卷四十一 第 5a 页 WYG0933-0625a.png
 除五经博士尝讲三教义于紫极殿朝士儒生桑门
 道士至者二千馀人
唐沈既济苏州人经学该明杨炎雅善之荐既济有良
 史才召拜左拾遗史馆脩撰
沈传师既济子材行有馀能治春秋工书有楷法少为杜
 佑所器贞元末举进士许孟容权德舆乐挽毂士号
 权许德舆称之于孟容孟容曰我故人子盍不过我
 传师往谢遂擢第德舆门生七十人推为颜子复登
 制科召入翰林为学士改中书舍人翰林缺承旨次
卷四十一 第 5b 页 WYG0933-0625b.png
 当传师穆宗欲面命辞曰学士院长参天子密议次
 为宰相臣自知必不能愿治人一方为陛下长养之
 因称疾以本官兼史职出为湖南观察使 性夷粹
 无竞更二镇十年无书贿入权家初拜官宰相欲以
 姻私托幕府者传师固拒曰诚尔愿罢所授故其僚
 佐如李景让萧寘杜牧极当时选云
沈伯仪湖州人武后时为太子右谕德
卷四十一 第 6a 页 WYG0933-0626a.png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人及进士第兼脩文馆学士侍宴
 帝诏学士等舞回波佺期为弄辞悦帝
沈法兴湖州人义宁二年趋江都众六万定江表十馀
 州
宋朝沈伦字顺宜开封太康人也周显德初太祖领同
 州节制辟在幕府开宝六年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集贤殿大学士请老复授左仆射致仕卒谥恭惠
沈括字存中吴兴人也博览古今于书无所不通举进
 士为扬州司理参军编校昭文馆书籍熙宁间除太
卷四十一 第 6b 页 WYG0933-0626b.png
 子中允为检正中书刑房公事迁集贤校理察访两
 浙农田水利迁太常丞同脩起居注边吏报北人将
 入寇亟遣中贵人取两河民车以为战备民大惊扰
 自宰执以下言不便者墙进俱不省一日括持笔立
 御坐侧神宗顾曰卿知籍车之事乎括曰未知车将
 何用神宗曰北人以多马取胜唯车可以当之括曰
 敌之来民父子坟墓田庐皆当弃去复暇恤车乎朝
卷四十一 第 7a 页 WYG0933-0626c.png
 廷姑籍其数而未取何伤神宗曰卿言有理何论者
 之纷纷也括曰车战之利见于历世巫臣教吴子以
 车战遂伯中国李靖用偏箱鹿角车以擒颉利臣但
 未知一事古人所谓轻车者兵车也五御折旋利于
 轻速今之民间辎车重大椎朴以牛挽之日不能三
 十里少蒙雨雪则跬步不进故俗谓之太平车或可
 施于无事之日恐兵閒不可用耳神宗益喜曰无人
 如此语朕者当更思之明日遂罢籍民车执政问括
 曰君以何术而立谈罢此事上甚多太平车之说也
卷四十一 第 7b 页 WYG0933-0626d.png
 括曰圣主可以理夺不可以言争若车可用其敢以
 为非未几以右正言知制诰察访河北西路出使辽
 国使还以淮浙灾伤为体量安抚使权三司使迁翰
 林学士以言者罢知青州寻知延州王师大举伐
 西夏种谔帅师入银夏州而不能有明年括请城永
 乐命徐禧李舜举计议边事李稷主粮饷遂城永乐
 距银州五十里米脂五十里城成赐名银川砦既而
卷四十一 第 8a 页 WYG0933-0627a.png
 贼二十万重围永乐城攻益急城陷于是汉蕃官二
 百三十人兵万二千三百人皆没焉禧舜举稷死之
 神宗以括始议责为均州团练副使随州安置徙
 秀州复光禄卿分司南京以卒

(七百五十五)

汉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沛人

(七百五十六)

后汉书武落钟离山黑穴有瞫氏
卷四十一 第 8b 页 WYG0933-0627b.png
(七百五十七)

姓苑云下邳人

(七百五十八)

 姓纂帝尧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周宣王灭杜杜
 伯之子隰叔奔晋为士师曾孙士会食采于范遂为
 范氏魏有范痤项羽谋臣范增居巢人
左传襄二十七年子木问于赵孟曰范武子之德如何
 对曰夫子之家事治言于晋国无隐情
卷四十一 第 9a 页 WYG0933-0627c.png
昭五年韩起之下魏舒范鞅皆诸侯之选也
成十六年楚压晋军而陈军吏患之范丐曰塞井夷灶
 陈于军中晋楚唯天所授何患焉
成十七年晋范文子反自鄢陵使其祝宗祈死曰君骄
 侈而克敌难将作矣使我速死无及于难范氏之福
 也
史记范雎字叔魏人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事须贾使齐襄王赐金及牛酒须贾知之以告相魏
 齐齐笞击雎折胁摺齿以惩后令无妄言者雎佯死
卷四十一 第 9b 页 WYG0933-0627d.png
 得出入秦说昭王后拜相须贾使秦雎闻之敝衣微
 行之邸见贾贾惊曰范叔固无恙乎留与坐饮食乃
 取一绨袍赐之雎归取大车驷马为贾御入秦相府
 贾待门下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乃
 吾相君也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
 谢罪曰不意君能自致青云之上雎曰汝所以得无
 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
卷四十一 第 10a 页 WYG0933-0628a.png
货殖传范蠡师事计然蠡用于越既雪会稽之耻乃乘
 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
 朱公乃治产积居与时逐利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
 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后汉范迁字子庐有清行为渔阳太守以智略安边匈
 奴不敢入界 后为司徒其妻谓曰君有四子而无
 立锥之地可馀俸禄以为后世业迁曰吾备位大臣
 而蓄财求利何以示后世
范升字辨卿光武徵为博士奏左氏之失凡十四事
卷四十一 第 10b 页 WYG0933-0628b.png
党锢范滂字孟博汝南人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 冀
 州饥荒以滂为清诏使按察之登车揽辔慨然有澄
 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范冉(或作丹)字史云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为莱芜长
 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从俗常佩韦于朝闾里歌
 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与张劭为友并告归乡式曰后
卷四十一 第 11a 页 WYG0933-0628c.png
 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剋期日后方
 至劭白母请设馔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何相
 信之审邪曰巨卿信士必不能违至日巨卿果到升
 堂拜饮尽欢而别
晋范汪字玄平王澄奇之曰兴范宗者必是子也博学
 多通善谈名理后历徐兖二州刺史 子宁字武子
 少笃学多所通览为馀杭令兴学校养生徒志行之
 士莫不宗之迁临淮太守
范乔字伯孙外黄人前后辟举皆不就
卷四十一 第 11b 页 WYG0933-0628d.png
范坚字子常博学善属文拜著作佐郎迁尚书右丞
 子启字荣期以才义显于当世为秘书郎中黄门侍
 郎父子并有文章传于世
良吏范晷字彦长转冯翊太守甚有政能
儒林范平字子安钱唐人研览坟典遍该百氏举茂才
 迁临海太守政有异能 卒谥曰文贞先生 三子
 奭咸泉并以儒学至大官
卷四十一 第 12a 页 WYG0933-0629a.png
范隆字玄嵩著春秋三传撰三礼吉凶宗纪甚有条义
儒林范宣字宣子十岁能诵诗书常以讲诵为业皆闻
 风宗仰自远而至讽读之声有若齐鲁曰是江州人
 士并好经学化其风也 子辑历郡守国子博士
儒林范弘之字长文以儒术该明为太学博士
范粲字承明博涉彊记学皆可师
南史范泰字伯伦武帝甚赏爱之领国子祭酒博览篇
 籍好为文章爱奖后生孜孜不倦 子晔字蔚宗
范柏年初见宋明帝言次及广州贪泉因问卿州复有
卷四十一 第 12b 页 WYG0933-0629b.png
 此水否答曰梁州惟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又问卿
 宅在何处曰臣所居廉让之间帝嗟其善答因见知
 历任内外终梁州刺史
宋朝范质字文素大名宗城人也母张氏梦人授五色
 笔而质生九岁善属文唐长兴中举进士为忠武军
 推官晋天福中怀其文见宰相桑维翰维翰奇之擢
 监察御史稍迁主客员外郎直史馆召入翰林为学
卷四十一 第 13a 页 WYG0933-0629c.png
 士契丹入寇晋出帝命十五将出征是夕质宿直出
 帝命诸学士分草制质曰宫城已闭虑泄机事遂独
 为之辞理优赡当时文士皆叹服周太祖征李守贞
 每朝廷遣使赍诏处分军事皆中机会太祖问谁为
 此辞使者以质对太祖曰宰相器也太祖起兵入京
 师遽令草太后诰及议迎湘阴公仪注乃白太后以
 质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周广顺初拜中书侍郎同
 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参知枢密院事世宗时累
 加司徒洪文馆大学士恭帝即位封萧国公北边奏
卷四十一 第 13b 页 WYG0933-0629d.png
 太原刘承钧结契丹入寇乃命我太祖北征为六师
 推戴自陈桥入城还府第时质方就食阁中闻太祖
 入率王溥魏仁浦就府谒见质执溥手曰仓卒遣将
 吾侪之罪也太祖既即位加兼侍中仍以为相乾德
 初封鲁国公初和凝知贡举爱质所试文自以中第
 十三名故亦以处质其后质官及封国皆与凝同当
 时谓之传衣钵 太宗尝言近世辅弼循规矩惜名
卷四十一 第 14a 页 WYG0933-0630a.png
 器持廉节无与质比者但欠世宗一死为可惜尔
 子旻兄子杲
范雍字伯纯世居河东其曾祖仁恕从孟氏入蜀为相
 祖龟从昶归朝为左屯卫将军父德隆为供奉官葬
 河阳因家焉雍举进士为洛阳簿后知河南迁礼部
 尚书卒谥忠献 雍子宗杰至兵部员外郎直史馆
 孙子奇绍圣间为吏部侍郎宝文阁待制子奇之子
 坦政和中为户部侍郎
范仲淹字希文唐相履冰之后其先邠州人也后徙苏
卷四十一 第 14b 页 WYG0933-0630b.png
 州祖赞时仕钱氏为秘书监父墉从钱俶归京师后
 为武宁军掌书记以卒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改
 适长山朱氏故冒朱姓名说举进士为广德军司理
 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
 毁誉欢戚一不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尝自诵
 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其志
 也为楚州粮料院母丧去官自言不敢以一身之戚
卷四十一 第 15a 页 WYG0933-0630c.png
 而忘天下之忧乃上书宰相极论天下事所言皆执
 政时所施行者也宰相王曾见而奇之晏殊知应天
 府表掌府学及终丧乃归宗易今名时晏殊在京师
 荐一士为馆职曾谓殊曰公知范仲淹舍不荐而他
 荐乎公宜更荐范仲淹也殊从之遂用为秘阁校理
 进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寻拜陜西四路安抚缘
 边招讨使 仲淹与韩琦俱有威名军中为之语曰
 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
 之惊破胆居三岁士勇边实恩信大洽乃决策谋取
卷四十一 第 15b 页 WYG0933-0630d.png
 横山复灵武而元昊数遣使来请和初西人籍为乡
 兵者十数万既而黥以为军惟仲淹所部刺其手仲
 淹罢去兵独得复为民仲淹在边其所施设去而人
 德之与守其法不敢变也自仲淹坐夷简贬群士大
 夫各持二人曲直夷简患之凡直仲淹者皆指为党
 或坐窜逐及夷简复相仲淹再起被用于是欢然相
 得戮力平贼天下两贤之召拜枢密副使 以疾请
卷四十一 第 16a 页 WYG0933-0631a.png
 知邓州加给事中知杭州再迁户部侍郎徙青州疾
 甚请颖州未至卒谥文正 仲淹为人外和内刚乐
 善泛爱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味临财
 好施意豁如也及退而视其私妻子仅给衣食姑苏
 之范皆疏属而置义庄以周急之天下想闻其风采
 贤士大夫以不获登其门为耻 仲淹复本姓谢启
 曰志在投秦入境遂称于张禄名非霸越乘舟乃效
 于陶朱以范雎范蠡皆改姓也少作金在镕赋云如
 令区别妍媸愿为轩鉴若使削平祸乱请就干将则
卷四十一 第 16b 页 WYG0933-0631b.png
 自负将相器业文武全材槩可见矣子纯祐纯仁纯
 礼纯粹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也薛奎守蜀还朝或问奎入
 蜀所得曰得一伟人当以文学名于世谓镇也举进
 士礼部奏名第一故事殿廷唱第过三人则礼部第
 一人者必越次抗声自陈因擢置上第镇不肯自言
 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
卷四十一 第 17a 页 WYG0933-0631c.png
 释褐为新安簿王举正荐召试擢馆阁校勘宰相庞
 籍言镇有异材不汲汲于进取特除直秘阁开封府
 推官擢起居舍人知谏院神宗即位复还翰林兼侍
 读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为政变更法令改常平为
 青苗法镇上疏曰常平之法始于汉之盛时视谷贵
 贱发敛以便农末最为近古不可改而青苗行于唐
 之衰乱不足法且陛下疾富民之多取而少取之此
 正百步与五十步之间耳今有二人坐市贸易一人
 下其直以相倾夺则人皆知恶之其可以朝廷而行
卷四十一 第 17b 页 WYG0933-0631d.png
 市道之所恶乎 年六十三即上言臣言不行腼颜
 复立于朝请致仕疏五上最后指言安石曰臣言青
 苗不见听一可去荐苏轼孔文仲不见用二可去今
 有人言献忠与献佞孰是必曰献忠是纳谏与拒谏
 孰是必曰纳谏是苏轼与孔文仲可谓献忠矣陛下
 拒而不纳是必有以献佞误陛下者不可不察也若
 李定避持服遂不认母是坏人伦逆天理也而欲以
卷四十一 第 18a 页 WYG0933-0632a.png
 为御史御史台为之罢陈荐舍人院为之罢宋敏求
 李大临苏颂谏院为之罢胡宗愈王韶上书肆意欺
 罔以兴坐边事事败则置而不问反为之罪帅李师
 中及御史一言苏轼则下七路掎摭其过孔文仲则
 遣之归任以此二人况彼二人以此事理观彼事理
 孰是孰非孰得孰失陛下聪明之主其可以逃圣鉴
 乎言青苗则曰有见效者岂非岁得缗钱什百万缗
 钱什百万非出于天非出于地非出于建议者之家
 一出于民民犹鱼也财犹水也水深则鱼活财足则
卷四十一 第 18b 页 WYG0933-0632b.png
 民有生意养民而尽其财譬犹养鱼而竭其水也陛
 下有纳谏之资大臣进拒谏之计陛下有爱民之性
 大臣有残民之术臣职献替而无一言则负陛下矣
 臣知言入触大臣之怒罪在不测虽然臣尝以忠事
 仁祖仁祖不赐之死才听解言职而已以礼事英宗
 英宗不加之罪才令补畿郡而已所不以事仁祖英
 宗之心而事陛下是臣自弃于此世也安石怒落翰
卷四十一 第 19a 页 WYG0933-0632c.png
 林学士以户部侍郎致仕镇上表谢其略曰虽曰乞
 身而去敢忘忧国之心又曰望陛下集群议为耳目
 以除壅蔽之奸任老成为腹心以养和平之福天下
 闻而壮之 卒谥忠文 犹子百禄从孙祖禹
范百禄字子功父锴为卫尉寺丞镇之兄也少力学中
 进士第又中制科治平中以秘书丞知濛阳县熙宁
 间擢提点江东刑狱徙利州梓州两路加集贤院召
 还同知谏院久之入为司门郎中迁吏部除起居郎
 召试中书舍人除刑部侍郎进翰林学士除龙图阁
卷四十一 第 19b 页 WYG0933-0632d.png
 学士知开封府拜中书侍郎出知河中府徙河南未
 行卒
范祖禹字淳父祖锴父百禄太常博士祖禹举进士为
 校书郎知龙水县司马光辟同编修资治通鉴凡十
 五年书成光上章称荐曰臣诚不及也由臣顽固纂
 次淹久致其沉沦而祖禹安恬静默若将终身者除
 秘书省正字召试中书舍人又辞不拜迁右谏议大
卷四十一 第 20a 页 WYG0933-0633a.png
 夫兼实录院脩撰因召对劝哲宗以辩邪正曰比年
 以来大臣以兼容小人为宽好恶不明邪正不分所
 引进者不尽得人宰相以进贤退不肖为职而邪正
 不分岂不负国望戒饬大臣各以公心求贤多引鲠
 正之人以重朝廷无使小人得位为他日患 改礼
 部侍郎进翰林侍读学士知国史院事又为翰林学
 士 宣宗登遐哲宗亲政祖禹上言此乃宋室隆替
 之本社稷安危之基天下治乱之端生民休戚之始
 君子小人消长进退之际天命人心去就离合之时
卷四十一 第 20b 页 WYG0933-0633b.png
 也有敢以奸言惑圣听者宜明正其罪既而外议恟
 恟在位者多自引去祖禹力陈治道之要古今成败
 之理与夫小人之情状反复激切以感动上意因请
 外遂以龙图阁学士知陜州绍圣初言者论祖禹所
 脩实录以为诋斥先帝又以祖禹为朋附司马光及
 论乳媪事以为离间两宫初提举明道宫继责武安
 军节度副使永州安置再贬韶州别驾贺州安置移
卷四十一 第 21a 页 WYG0933-0633c.png
 宾州再移化州卒 祖禹尝进唐鉴十二卷

(七百五十九)

 姓纂前秦录有将军啖铁 河东大历水部郎中啖
 彦珍会昌中进士啖鳞避武宗讳改为澹
唐啖助字叔佐赵州人淹该经术善为春秋考三家长
 短缝绽漏阙号集传凡十年乃成复摄其纲条为例
 统

(七百六十)

 姓纂高辛氏之胤一云大夫叔山冉之后 云安冉
卷四十一 第 21b 页 WYG0933-0633d.png
 氏盘护之后冉馾之种类也代为巴东蛮夷酋帅
史记孔子弟子冉雍字仲弓冉耕字伯牛冉孺字子鲁
 (一作曾)冉季字子产冉求字子有为季氏宰并鲁人
 冉有用矛于齐师故能入其军孔子曰义也

(七百六十一)

 急就章有减罢军
前汉减宣迁御史中丞 治淮南狱称为最 为御史
卷四十一 第 22a 页 WYG0933-0634a.png
 中丞者几二十岁

(子戚反七百六十二)

晋书桓温将昝坚唐有昝慎盈 宋朝昝居润字广川
 博州高唐人也东都事略有传

(七百六十三)

石赵录云石季龙将染闵 魏郡内黄人或作冉氏篡
 石赵号

(七百六十四)

风俗通奄国名尚书成王既践奄左传秦奄息其后也
卷四十一 第 22b 页 WYG0933-0634b.png

(七百六十五)

姚秦录有将军敛宪敛方敛岐并南安人皆羌酋也

(七百六十六)

后汉有大司农湛重 晋荆州刺史陶侃母湛氏新淦
 人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