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七
卷二十七 第 1a 页 WYG0933-0407a.png

卷二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二十七
             宋 章定 撰
(四百五十三)

 姓纂陆终之后受封于黄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
史记黄歇楚人也封为春君既相楚与君等方
 争下士招致宾客以相倾夺辅国持权客三千馀人
 其上客皆蹑珠履 新序云楚使黄歇使于秦秦昭
 王方使白起与韩魏共伐楚黄歇适至闻其计上书
卷二十七 第 1b 页 WYG0933-0407b.png
 于昭王昭王乃止黄歇受约归楚解弱楚之祸全强
 秦之兵黄歇之谋也
黄霸淮阳人也为颍川太守治以礼义道不拾遗男女
 异路狱无重囚赐爵关内侯召为京兆尹后至丞相

汉书云霸字次公为颍川守力行教化而后诛罚

 咸称神明 不易聋丞 田者让畔治为天下第一
 霸材长于治民及为相功名损于治郡 所居民富
卷二十七 第 2a 页 WYG0933-0407c.png
 所去见思(循吏传)
后汉黄宪字叔度汝南人陈蕃周举尝相谓曰时月之
 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郭林宗曰叔度
 汪汪若千顷波澄之不清淆之不浊 初举孝廉又
 辟公府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 隤然其处顺渊
 乎其似道
黄琼字世英江夏人公卿多荐之公车徵拜议郎迁尚
 书仆射初随父在台阁习见故事及后居职练达官
 曹争议朝堂莫能抗夺转太尉封邧乡侯居公位举
卷二十七 第 2b 页 WYG0933-0407d.png
 奏州郡素行贪污至死徙者十馀人海内由是翕然
 望之
黄琬字子琰琼之孙幼而辩慧对日食云日食之馀如
 月之初迁五官中郎将
黄允字子文以隽才知名郭林宗见而谓曰卿有绝人
 之才足成伟器然恐守道不笃将失之矣 后司徒
 袁隗欲为从女求姻见允而叹曰得婿如是足矣允
卷二十七 第 3a 页 WYG0933-0408a.png
 闻而黜遣其妻夏侯氏妇辞去数允隐匿秽恶十五
 事允以此废于时
酷吏黄昌字圣真拜宛令政尚严猛好发奸伏大姓战
 惧皆称神明迁蜀郡太守宿恶大奸皆奔走他境
黄香字文疆江夏人九岁失母思慕憔悴乡人称其至
 孝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除郎中肃宗诏
 香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累迁尚书令后以为东郡
 太守上疏让曰臣少为诸生典郡从政固非所堪
蜀志黄忠字汉升勇毅冠三军为后将军疆挚壮猛用
卷二十七 第 3b 页 WYG0933-0408b.png
 作瓜牙
黄权字公衡在蜀为镇北将军降魏为车骑将军司马
 宣王问曰蜀中有卿辈几人又曰黄公衡快士也
吴志黄盖字公覆零陵人凡守九县所在平定赤壁之
 役建策火攻后加偏将军为江表之虎臣
晋艺术黄泓字始长妙天文秘术兼博览经史
南史黄回拳捷果劲勇力兼人
卷二十七 第 4a 页 WYG0933-0408c.png
黄法氍字仲昭少劲捷有胆力以战功授平南将军后
 为豫州刺史
唐黄碣闽人喜学问轩然有志向同列有假其笔者怒
 曰是笔它日当断大事不可假董昌为威胜军节
 度使表碣自副及昌反碣谏曰大王拔田亩位将相
 不能尽忠王朝乃自尊大诛灭无种矣
宋朝黄履字安中邵武人也少游太学举进士召试为
 馆阁校勘后御史中丞相时大臣有罪罚金履奏贾
 谊有言遇之以礼则群臣自喜婴之以廉耻则人矜
卷二十七 第 4b 页 WYG0933-0408d.png
 莭行群臣且然况大臣乎故罪有可恶黜之可也可
 恕释之可也岂可以罚金示辱哉御史翟思言事
 有旨诘所自履谏曰御史以言为职非有所闻则无
 以言今乃究其自来则人将惩之而台谏不复有闻
 矣恐失开言路之意事遂寝哲宗即位请外知越
 州召还复为御史中丞上章乞黜责吕大防之党以
 正典刑徽宗即位召拜尚书右丞
卷二十七 第 5a 页 WYG0933-0409a.png
黄葆光字元晖歙州黟县人也少孤刻志于学崇宁初
 以朝廷遣使航海抚谕高丽使副辟之以行补官调
 齐州司理参军近臣荐其才召迁监察御史左司谏
 言事切直会归明人李良嗣撰北征录平边书规进
 用命以为秘书丞葆光上疏论五不可谓良嗣以凶
 黠忿鸷之资犯肆赦不原之罪亡命沙漠免死而已
 妄作平边等书万一语泄致生嫌疑为患不细秘书
 省图书之府以外人为之有累国体时三省密院史
 员猥杂葆光言非元丰旧制今奉入则越从班品秩
卷二十七 第 5b 页 WYG0933-0409b.png
 则几执政轻蔑名器蠹秏国用无敢谁何吏疆官弱
 未有如此徽宗嘉纳之于是非元丰法所载一切
 罢去因入对徽宗以旱乾为念葆元退而上疏曰
 人君有屈己逮下之心而人臣无归美报上之意者
 能致阴阳之变人君有惠慈恻怛之心而人臣无柔
 顺钦承之意者能致阴阳之变葆光天资刚正尚气
 节善论事会文切理不为横义所移
卷二十七 第 6a 页 WYG0933-0409c.png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成诵
 舅李常见之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又为
 大名府教授初苏轼见庭坚诗于孙觉之坐
 上异之后遇李常于济南见其诗以为超逸绝尘独
 立万物之表者由是声名始震召为校书郎为神
 宗实录检讨官始庭坚与秦观张耒晁补之皆游苏
 轼之门号四学士一文一诗出人争传诵之纸价为
 高而庭坚之诗尤妙晚节位益黜名益高世以配苏
 轼谓之苏黄庭坚尝游灊皖乐山谷寺石牛洞之林
卷二十七 第 6b 页 WYG0933-0409d.png
 泉因自号山谷道人天下皆称曰山谷而不名字之
 先苏轼尝荐庭坚自代其略曰瑰玮之文妙绝当世
 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世以为实录云今大卿荦通守
 荣寺簿㽦先生之后
黄公度字师宪莆田人父静尝为京畿提举公度绍兴
 间御试第一人不偶时相久方召为考功员外郎有
 知稼翁集十二卷陈正献洪内翰为序跋公度喜作
卷二十七 第 7a 页 WYG0933-0410a.png
 诗倅肇庆日与定之先生唱和有句云嗜酒扬雄官
 拓落耽诗沈约瘦伶俜何时把臂论今古经库君
 一启扄子浩尝知邵州銊亦俱登科乃公度之诸孙
 也(见莆阳志)
黄裳字冕仲南剑州人元丰间擢进士第一人官终尚
 书赠端明殿学士自叙其平生所为文云演峰之下
 剑浑之滨予家在焉牛斗之光上下相照风雷之信
 有时变现而予常以自适独游乎其间或曳履以穿
 云或拿舟而泛月惟意所在乘兴而言收拾遗藁得
卷二十七 第 7b 页 WYG0933-0410b.png
 若干卷故以演山名其集王温州悦为志其首
黄中美字文昭其先自光州徙闽遂为昭武人元祐间
 登进士第历官朝议大夫信德府司录事晦翁朱先
 生尝志其墓曰熙宁以来群小相师士大夫酣豢之
 馀心志溃烂不可收拾宜其祸变危迫而皆不知以
 为忧仓卒迎降而皆不知以为耻弃君叛父奉赋称
 臣而皆不知以为辱也而犹复有如公者出于其间
卷二十七 第 8a 页 WYG0933-0410c.png
 金人入城官吏拜降惟恐居后公独奋然誓死不屈
 变姓名匿里巷中寇退乃出还次京师适遭变故城
 中拥张邦昌而立之一时公卿俛首听命公独感愤
 投檄致其事以去子永存字坚叟以才能有闻于世
 上闻其名召为尚书郎军器坚出为淮南转运副使
 孙龟朋今为南雄守曾孙大金陈亮榜登科改秩见
 待南城之次

(四百五十四)

 姓纂鲁孝公子彄食采于臧是为僖伯
卷二十七 第 8b 页 WYG0933-0410d.png
家语好生篇漆雕凭曰臧氏家有守龟焉名曰蔡文仲
 三年而为一兆武仲三年而为二兆孺子容三年而
 为三兆(文仲鲁大夫臧孙辰也武仲臧孙纥也子昭伯从弟臧会)
颜回篇颜回问曰臧文仲武仲孰贤子曰武仲贤哉
国语鲁语篇鲁饥臧文仲言于君盍以名器请
 籴于齐公曰谁使对曰辰也备卿臣请如齐
仲尼曰有臧武仲之知不容于鲁
卷二十七 第 9a 页 WYG0933-0411a.png
左传隐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
 讲大事其才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僖伯鲁公子彄之子也)
桓二年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太庙臧哀伯谏周内史闻
 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君违不忘諌之以德(哀伯)
 (僖伯之子名达曰臧孙氏)臧宣叔臧孙许也(文仲子)
襄十七年齐侯代我北鄙师自阳关逆臧孙至于旅松
 鄹叔纥臧贾臧畴帅甲三百宵犯齐师
后汉君翁颍川人从光武征战诸将称其勇从
 破群贼数陷阵郤敌拜辅威将军谨信质朴常见任
卷二十七 第 9b 页 WYG0933-0411b.png
 用封朗陵侯抚鸣剑而抵掌志驰伊吾之北
魏志臧洪字子源父旻历中山太原太守所在有名洪
 举孝廉为郎太守张超请为功曹称其才略智数海
 内奇士也又曰子源天下义士
臧霸字宣高执义征暴清定海岱功莫大焉迁镇东将
 军位特进每有军事常咨访焉
南史臧焘字德仁宋武敬皇后兄少好学善三礼操行
卷二十七 第 10a 页 WYG0933-0411c.png
 为乡里所称武帝拜为太常虽外戚贵显而弥自冲
 约所得禄俸与亲戚共之子邃为宜都太守邃
 子凝之学涉有当世才文帝引见时上与何尚之论
 铸钱事凝之便于其语次对传僧祐止之凝之大言曰
 明主难再遇便应尽行所怀上与往复十馀反辞旨
 有诠序上深赏焉后为尚书左丞子寅次子棱后
 为参军棱子严字彦威幼有孝性居父忧以毁闻
 孤介未尝造请多所谙记尤精汉书历义阳武宁郡
 守郡界蛮左独以数门生单车入境群蛮悦服严
卷二十七 第 10b 页 WYG0933-0411d.png
 族叔永甄丁所生母忧三年庐于墓侧历江夏太守
 子盾字宣卿累迁御史中丞公性强甚称职后为
 中领军管天下兵要监局事盾为人敏赡有风力长
 于拨繁职事甚理盾弟厥字献卿为晋安太守郡
 居山海常结聚逋逃上以二千石讨捕不能止厥下
 车宣化凶党皆襁负而出自是居人复业然政严百
 姓谓之臧彪前后再兼中书通事舍人卒于兼司农
卷二十七 第 11a 页 WYG0933-0412a.png
 卿所掌之局大事及兰台廷尉所不能决者敕并付
 厥辩断精明咸得其理卒后有挝登闻鼓诉求付清
 直舍人帝曰臧厥既亡此事便无所付其见知如此
 子操尚书三公郎
臧熹字义和焘之弟也习骑射志立功名后领建平巴
 东二郡太守领奇兵平城都子质字含文出为建
 平太守甚得蛮楚心又历巴东太守吏人便之年始
 三十屡居名郡好言兵文帝谓可太任以为徐兖二
 州刺史魏太武攻旴𣅿质为辅国将军救之报大武
卷二十七 第 11b 页 WYG0933-0412b.png
 书以童谣言寇马饮江水佛狸死卯年云云太武卒
 解围而去上嘉质功以为雍州刺史
隐逸臧荣绪纯笃好学隐教授自号披褐先生

(四百五十五)

 姓纂黄帝史官仓颉之后春秋时周有仓葛
左传僖二十五年晋启南阳阳樊不服仓葛呼曰德以
 柔中国刑以威四夷宜吾不服也
卷二十七 第 12a 页 WYG0933-0412c.png
魏志仓慈字孝仁为长安令清约有方吏民畏而爱之
 迁燉煌太守抑挫权右抚恤孤羸一岁决刑曾不满
 十人民夷翕然称其德惠恤理有方为魏代之名
 守
北史孝行仓跋居母忧毁瘠见称州里诏标门闾

(四百五十六)

 姓纂帝尧陶唐氏之后裔封唐侯周成王灭唐子孙
 以国为姓又左传唐成公国于比阳今唐州是也
左传僖十五年晋饥秦伯饩之粟曰吾闻唐叔之封也
卷二十七 第 12b 页 WYG0933-0412d.png
 箕子曰其后必大晋其庸可冀乎
尚书微子之命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唐
 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唐叔成王母弟后封晋)
荀子非相今之世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相李斯蔡泽者)
新序齐楚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秦救不出魏人有唐
 且者年九十馀谓王曰老臣请西说秦令兵先臣出
 可乎魏王曰敬诺遂约车而遣之且见秦王秦遂发
卷二十七 第 13a 页 WYG0933-0413a.png
 兵救之又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且谏君曰段干
 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
 君以为然乃按兵而辍
后汉方术唐檀字子产少游太学习易诗春秋尤好灾
 异星占教授常百馀人
晋唐彬字儒宗有经国大度而不拘行检累迁郡别驾
 去奉使诣相府计事于时僚佐皆当世英彦见之莫
 不钦悦有廊庙材除尚书水部郎出补邺令道德
 齐礼期月化成迁弋阳太守明设禁防百姓安之以
卷二十七 第 13b 页 WYG0933-0413b.png
 平吴之功为右将军
北史唐和字幼起初臣蠕蠕后归魏太武优宠之待以
 为上客为济州刺史甚有称绩徵为内都大官评决
 狱讼不加捶楚察疑窦者甚多世以是称之
唐邕字道和少明敏有才干仕齐除中书舍人文宣尝
 望并州城曰此何等城或曰金城汤池帝云我谓唐
 邕是金城此非也在齐一代典执兵机为赵州刺史
卷二十七 第 14a 页 WYG0933-0413c.png
 抑挫豪强公事甚理位至尚书令
唐永少耿介有将帅才读班超传慨然有万里之志在
 魏为北地太守与贼战未尝败北时语曰莫陆梁恐
 尔逢唐将迁为幽州刺史夷人送者当路遮留数日
 始得出境子瑾字附璘博涉经史雅好属文雍容
 富文雅周文召拜尚书员外转吏部尚书铨综衡流
 雅有人伦之鉴为蔡州刺史历拓州硖州皆有德化
 人吏称之
唐书唐俭字茂系并州人事亲以孝闻见隋乱阴说秦
卷二十七 第 14b 页 WYG0933-0413d.png
 王建大计贞观初使突厥
唐次字文编建中初及进士第窦参数荐之参被贬次
 为辩谤略三篇上之后宪宗尝览善之谓学士沈传
 君人者宜所观省然编录未尽卿可广其书
 起周讫隋增为十篇更号元和辩谤略
唐璿字休璟少孤授易于马嘉运传礼于贾公彦举明
 经高第圣历中授凉州都督吐番率骑寇凉州休璟
卷二十七 第 15a 页 WYG0933-0414a.png
 被甲先登六战皆克西突厥举兵相攻安西道闭
 武后诏休璟计议屯置尽如休璟策后曰恨用卿晚
 后诮杨再思等曰休璟练知边事卿辈十不当一盖
 休璟以儒者号知兵
唐临字本德京兆人为万泉丞尉有轻囚久系方春农
 事兴临说令可且出囚使就亩亩不许临曰有所疑
 丞执其罪令移疾临悉纵归与之约囚如期还狱俄
 持节按狱交州出冤系三千人累迁大理卿高宗尝
 录囚临占对无不尽它日复讯馀司断者辄纷诉不
卷二十七 第 15b 页 WYG0933-0414b.png
 已独临所讯无一言帝问故答曰唐卿断囚不冤所
 以绝意帝叹曰为狱者固当若是乃自述其考曰形
 如死灰心若铁石云临俭薄寡欲不好治第宅性旁
 通专务掩人过见妻子必正衣冠唐皎临之兄
唐绍神龙时为太博士
宋朝唐介字子方荆南人也举进士迁著作郎为御史
 里行三司使张尧佐一日除四使介与諌官包拯等
卷二十七 第 16a 页 WYG0933-0414c.png
 力争卒夺尧佐二使顷之复除介独争之不能得求
 全台上殿不许自请从不报于是劾宰相文彦博独
 专宰政凡有除授多非公议乞罢彦博而相富弼
 仁宗怒甚郤其奏不视且言将贬介介曰臣忠义愤
 激虽鼎镬不避也即贬介春州别驾蔡襄言贬介太
 重会仁宗亦中悔明日改英州别驾又明日彦博
 罢而介自是以直闻天下复召为殿中侍御史他日
 介奏曰臣继今言不行必将固争争之急或更坐黜
 是臣重累陛下愿听解言职后为龙图阁直学士
卷二十七 第 16b 页 WYG0933-0414d.png
 英宗时召为御史中丞神宗即位迁给事中擢
 三司使遂拜参知政事介为人简伉以敢言见惮
 神宗谓其先朝遗直也故大用之既卒谥质肃子淑
 问义问待问嘉问之问淑问尝为御史
唐恪字钦叟钱塘人也四岁而孤举进士尝知榆次县
 有爱在民召对为提举河东常平徙江东转运判官
 会牂柯献地命以屯田员外郎往抚谕夷人始自疑
卷二十七 第 17a 页 WYG0933-0415a.png
 裹甲以逆之恪尽撤兵卫独将驺卒数十人往夷人
 望见欢呼投兵听命入为右司员外郎迁起居舍人
 恪言国家与契丹结好百有馀年边备益弛宜及今
 无事时以渐为之不然且有后悔徽宗曰卿勉为
 朕行即以为集贤殿修撰河北都转运使以右文殿
 修撰知沧州沧当河下流一日河决水至城下不没者
 三板恪率官吏乘城救护有盐场正当下流使决之
 或曰盐法重水决而坏且得罪恪曰杀吾身而全一
 城吾之愿也命趣决之踰宿而水去城以得全除延
卷二十七 第 17b 页 WYG0933-0415b.png
 康殿学士知潭州时方崇尚道家言恪入辞从容言
 曰孔子之所以为道者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老氏
 之所以为道者曰去甚去奢去泰今方士之言汗漫
 无稽宜无听用且皆市井之庸流耳岂足与语圣人
 之至道哉
唐庚字子西眉州丹棱人也善属文举进士稍用为宗
 子博士张商英荐其才除提举京畿常平庚为文精
卷二十七 第 18a 页 WYG0933-0415c.png
 密通于世务作明治察言闵俗存旧等篇学者称之

(四百五十七)

 风俗通云三皇之后因氏焉左传郑大夫皇颉
左传襄九年宋使皇郧命校正出马工正出车备甲兵
 庀武守
襄十七年宋皇国父为太宰为平公筑台
宣十二年郑皇戌使如晋师曰楚使骤胜而骄郑师为
 承楚师必败
成十八年郑皇辰侵城郜取幽丘伐彭城
卷二十七 第 18b 页 WYG0933-0415d.png
南史儒林皇侃吴郡人九世祖皇象为青州刺史侃少
 好学尤明三礼孝经论语为国子助教梁武召入寿
 光殿说礼记义帝善之加散骑侍郎
三国皇象字休明幼攻书得其妙中国善书者不能及
 也(见广陵志)

(四百五十八)

 姓纂田光之后秦末子孙避地以光为姓
卷二十七 第 19a 页 WYG0933-0416a.png
晋光逸字孟祖胡母辅之目为奇才俊器荐于东海王
 越以门寒而不召再荐越即辟焉与辅之等饮不舍
 昼夜时人谓之八达后为给事中

(四百五十九)

 姓纂汪芒氏之后礼记有汪踦鲁人也
汪藻字彦章状其先公行实曰汪氏轩辕皆古国名春
 秋时童子踦以功显鲁孔子韪之中间谱系不传至
 五季有自歙之黄墩徙婺源还珠者于公为九世祖
 子孙因家焉用高赀为江佐著姓汪縠字次元生子
卷二十七 第 19b 页 WYG0933-0416b.png
 彦章孙觌仲益志其墓曰建炎绍兴间天子仗一剑
 出入兵间以建中兴之烈当是时公为中书舍人翰
 林学士一时之诏令往往多出公手学士大夫传诵
 以比陆宣公后斥居永州年益高文益奇诗益工华
 妙精深与柳义曹相望于数百载后文章格力与其
 相上下子七人恬悟恪憺坦憘悻

(四百六十)

卷二十七 第 20a 页 WYG0933-0416c.png
 姓纂鲁庄公子遂号襄仲子孙以谥为氏
后汉襄楷字公矩好学博古善天文阴阳之术桓帝时
 宦官专权上疏论灾异之戒后举方正不就乡里宗
 之

(四百六十一)

 姓纂秦大夫子桑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晋书桑虞字子深仁孝自天父母丧毁瘠骨立庐于墓
 侧五世同居闺门邕穆
唐桑道茂者寒人失其系望善太一遁甲术待诏翰林
卷二十七 第 20b 页 WYG0933-0416d.png
 屡上言皆验
五代桑维翰字国侨河南人也为人丑怪身短而面长
 常临鉴以自奇曰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慨然有
 志于公辅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与丧同音有人劝
 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它求仕者维翰慨然乃著日
 出扶桑赋以见志又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
 他仕卒以进士及第晋高祖灭唐而兴晋乃维翰之
卷二十七 第 21a 页 WYG0933-0417a.png
 力也继拜平章事兼枢密使维翰状猊既异素以威
 严自持晋之老将大臣无不屈服

(四百六十二)

海陵有此姓自云洋川侯之后

(四百六十三)

风俗通云汉有幽州刺史芳乘

(四百六十四)

君之后
卷二十七 第 21b 页 WYG0933-0417b.png
(四百六十五)

郑穆公子去疾字子良孙良霄以王父字为氏汉有河
 问相良就又有良贺

(四百六十六)

殷汤之后以谥为姓宋有道人汤惠林

(四百六十七)

左传晋大夫狼曋齐有狼蘧疏河南官氏志叱奴氏
 改为狼
卷二十七 第 22a 页 WYG0933-0417c.png

(四百六十八)

左传楚庄王子贞字子囊之后子孙以王父字为氏其
 孙令尹囊瓦字子常

(四百六十九)

风俗通云八凯苍舒之后

(四百七十)

西羌姓也

(四百七十一)

左传晋大夫疆剑后汉疆华又汉阳太守疆释之并见
卷二十七 第 22b 页 WYG0933-0417d.png
 风俗通

(四百七十二)

晋石冰将羌迪之也

(四百七十三)

汉公卿表御史大夫卬

(四百七十四)

风俗通田穰苴诸田之族子孙因氏焉高平姓苑云今
卷二十七 第 23a 页 WYG0933-0418a.png
 高平有穰氏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二十七
卷二十七 第 23b 页 WYG0933-0418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