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七
卷三十七 第 1a 页 WYG1317-028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松桂堂全集卷三十七
           吏部侍郎彭孙遹撰
   徐擅青和无题诗序
夫美人香草初传要𦕈之音落叶秋风始发清微之响
离忧欲写绮语斯标以至平子同声秦嘉赠妇子建闺
情之什安仁内顾之篇靡不掩抑深情缠绵古意掷芙
蓉以怜子饷芍药而将离司马东邻层波相属修靡南
卷三十七 第 1b 页 WYG1317-0285b.png
户媚体横陈下及温李之俦弥极哀淫之思春蚕蜡炬
相如形似之工彩凤灵犀明远遥深之致言情之制亦
为优矣徐子擅青人称比玉才勒兼金士秀之藻笔精
华独妍宫体伟长之丽心文质宁愧诗人属和无题一
时绝调湘毫未染已有云烟凤纸将舒先闻芗泽貌远
山之隐约翠黛纷流状新月之纤妍芳尘欲动拟人固
帝天之列摛词亦春雪之班非无紫袖吹箫不少红绡
持拂蕙櫋蘅薄地已异乎庚宗绛树青琴曲弥高乎子
卷三十七 第 2a 页 WYG1317-0285c.png
夜洵乎双心一意形影合而不离万代千龄情尘销而不灭
可以下驱北里上驾西昆屈宋含毫和韩掩藻者也
   逝者集序
礼朋友之丧墓有宿草则不哭说者谓宿草者岁月一
周犹兄弟之服期也盖古人之于朋友其重也若是自
伐木废朋友缺以至于今莫有能善是者也读赵子逝
者一集庶几犹见古人之义虽江淹思友之赋沈约感
旧之作未或过之如仅以组织为工情文为胜则天下
卷三十七 第 2b 页 WYG1317-0285d.png
能工之士多矣当必有赏之者
   钱仲扶文稿序
往在壬辰之岁与钱子幼日仲扶定交于时同研席者
二十有馀人幼日视余五年以长而仲扶与余同甲年
甫弱冠也余兄事幼日弟畜仲扶以道德相琢磨以文
章相砥砺二十年殆犹一日盖三人之交如昆弟欢也
如是仲扶高才绝学十倍于余当讲道论文之会僶仰
不逮恒心畏之意谓鼓行以张吾党之色必仲扶也先
卷三十七 第 3a 页 WYG1317-0286a.png
者甲午之秋余与曹子飞雍同举于乡簸扬在前对仲
扶每有愧色自后十馀年来仲扶学益邃而文日益有
名焚舟而济者数矣余与飞雍先后举南宫而仲扶犹
浮湛诸生中丰才而约遇夙知而暮成是诚大可异也
仲扶当三北之馀意不自得而余独深信之以为才如
仲扶岂有长贫贱者每当三载宾兴棘事垂竣辄为同
里诸子言吾之乡有歌鹿鸣而登天网者非他人必我
仲扶也如是者以为常而言往往不验余终不以言不
卷三十七 第 3b 页 WYG1317-0286b.png
见售而遂自饮其言仲扶亦因余言益自信也今仲扶
何如哉联登礼闱名满京国其所著作吐金含玉邈后
凌前悬国门而走海内讵不称一时极盛然以仲扶之
才而积累迟久以至于今遇虽盛而亦稍晚矣仲扶虽
晚遇乎自为诸生试高第声誉隆起垂二十年天下虽
广操觚之士虽众容有不知仲扶者是无待于今日即
今日之文具在有心目者皆能欣赏而诵法之也又奚
待于余言虽然仲扶之文天下之人则既知而信之人
卷三十七 第 4a 页 WYG1317-0286c.png
无间言矣若夫知之深而信之久且弥笃者此则无论
天下畴昔笔砚之伍二十馀人之中要未有过于余者
也故于其稿之成为叙述其大致如此以见文章声价
有在且以见吾两人生平也
   陆未庵先生诗集序
咏歌之道与著述并垂不朽古今作者或凭吊以兴怀
或赠答以相乐靡不往复缠绵一唱三叹然其境趣各
殊风流迥别妍媸之奏触境而生声凄缓之音缘情而
卷三十七 第 4b 页 WYG1317-0286d.png
发响是犹吹万于山林殆有不可得而强者也曩岁与
未庵先生同随计京师即其容如挹千顷之陂聆其言
如入芝兰之室已心仪其为有道君子今春复得尽读
其诗高雅朴茂足以追美风骚凌轹中晚盖先生常官
宣府宣府为秦时上谷地左顾居庸之险右临云中之
固赤城之塞故垒风埃金莲之川平波霞绮轺车所至
慷慨留连往往含吐英华发抒壮采故其所为诗雄浑
恢奇卓然足以垂世燕公江山之助庶几似之昔司马
卷三十七 第 5a 页 WYG1317-0287a.png
子长谓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昌黎之论子厚亦谓非
窜逐湘南必不能自力于文以必传于后今先生以董
晁之才当右文之世长公褰帷于岭外次公视草于禁
庭一门之内尽是琳琅宾从之间无非珠玉以境遇之
盛如彼而诗词之工如此将古人之言有不尽验于今
者耶不然则天才超绝固非操觚授简之家所得而彷
佛其万一也余既获交于长君孝山而先生之婿沈子
融谷与余同学少长相狎知先生为深是乌可无一言
卷三十七 第 5b 页 WYG1317-0287b.png
以为之序虽然余固不可以无言言亦何足为先生重
譬之运斤于般郢之门执辔于造良之侧斯亦颜之孔
厚矣
   西堂杂组三集序
尝读史至汉建元元光之际始兴起文教招选茂异详
延特起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唐至开元中始置丽正书
院聚文学之士发挥典籍于时汉唐之兴近者六七十
载远者几及百年虽贲然文明之饰日不暇给焉夫以
卷三十七 第 6a 页 WYG1317-0287c.png
武帝之广延豪俊号称右文当时儒雅文章之臣吾邱
以格五进枚皋以俳优畜董生以病免长卿以园令终
子长官乎卜祝之间耳唐二张公位遇既隆文章尤盛
而文贞未极讽谕之才曲江未穷著述之体千古之下
不免遗憾然则才之难兼而遭逢之不易易盖已久也
当今天下治平烽火寝息
天子向意文学登进儒臣与之讲论五经六艺之书茂
明先圣之绪数年之间治蒸蒸日进于古士幸生其时
卷三十七 第 6b 页 WYG1317-0287d.png
皆濡毫舐墨思以文章自显而吴门尤悔庵先生者袖
然出其间先生著作满家向以文章名海内所撰西堂
杂组驰骤于艺林洋溢于人口已非一日其初集少时之作
世祖皇帝读而善之者也二集罢官閒居之所为作也
比年以来身隐而文采愈彰年老而藻思愈壮好事者
因蒐而辑之为西堂杂组三集呜呼以先生之才兼著
述讽谕之长又受知
明主列官禁近排金铺而直玉戺读先生之文考先生
卷三十七 第 7a 页 WYG1317-0288a.png
之遇抚今追昔其与诸贤相去何如也方且绚思道德
掞藻天庭巨丽之思云流泉涌山龙黼黻之观粲然备
矣杂组云乎哉
   赵子策稿序
天子御极之七载允礼臣议复八股之制海内怀铅握
椠之士请赵子之文以为矜式者百舍重趼而未有止
也阅两月梓既成余读其文而重有慨焉曰嗟乎穷达
之数岂不以文章为凭哉文者心声也其昌明博大和
卷三十七 第 7b 页 WYG1317-0288b.png
平肆好者声之正者也其雄放离奇汪洋自恣者声之
变者也得声之正者为大吕黄钟为金宣玉节若是者
宜明堂宜清庙得声之变者为山林畏佳为皋壤摇落
若是者宜薮泽宜江湖声异也而人之遇合即因之岂
非根于心而发于言者固有不期然而然者耶往予学
为纵横排宕之文云谲波兴诡荡而无纪当其时窃沾
沾自喜以为足以成一家之言而十年以来放弃林泽
行吟憔悴讵非噍杀激楚之声有先为之兆欤今赵子
卷三十七 第 8a 页 WYG1317-0288c.png
之文纯而和闳而肆有大醇而无小疵上之瑞世华国
丰年之球琳下之救靡起衰俭岁之粱稷其为盛世之
音也审矣为吉人之言也亮矣于以鼓吹休明铺张鸿
骏固不待视玉堂之日而始信也抑又有说焉赵子之
举于乡也以帖括其举于礼部也以对策对策一变先
巳不胫而驰四方矣今之问世者皆其宾兴之先资雨
檠雪案之所得也夫古今文章之事异曲竞工兼之者
鲜兵事积贮之谋班马所不能为典引封禅之篇晁贾
卷三十七 第 8b 页 WYG1317-0288d.png
所不能作以赵子经济之优长如彼而经术之湛深又
如此是古人之所难者无非赵子之所擅也将世之读
其文者即以觇其异时之功业又岂独高文典册足以
润色太平而巳哉
   汪柯仙五十寿序
古之祝寿考者始于祝虾之词燕飨之乐俪之以山阜
冈陵申之以受福锡祚虽期以千万年不为侈大率出
于臣子之归美其君上不下逮也南山蓼萧之诗上之
卷三十七 第 9a 页 WYG1317-0289a.png
所以期其下而其诗曰遐不黄耇万寿无疆与天保既
醉诸篇初无异指盖古者君臣宾友之间所以赠答而
颂祷者皆以寿为首称矣箕畴之五福其一曰寿先儒
之说以为五福者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可使之慕而
向寿为人之所尤好故以先四福焉则知年之贵于天
下也尚矣自古以迄今自贵以逮贱莫不有同然者也
世衰俗易礼乐之意寖微今人遂以生辰为寿浃十旬
必祝其礼似远乎古然其称觞燕喜升歌介祉则犹有
卷三十七 第 9b 页 WYG1317-0289b.png
祝嘏燕飨之遗意存焉未可尽废也新安汪子柯仙生
五十矣以清和之榖旦为览揆之辰其宗党亲姻咸欲
徵一言以为侑爵之词而谬授牍于余余惟颂祷之词
徵其所可信不徵其所不可信嘘吸吐纳餐英咀华侣
洪崖而揖浮邱此说之不可信者也居隆平之世聚顺
蹈和康宁而好德敦善行而不怠此理之可信者也则
试以夙昔所习闻笃而可信者以为汪子祝可乎昔北
海徐伟长之言寿也有三焉有王泽之寿有声闻之寿
卷三十七 第 10a 页 WYG1317-0289c.png
有行仁之寿当今
天子宽仁庶政釐举薄海之内投戈寝羽风雨以时燠
旸咸若人生其间者熙熙而游燕燕而息有和亲康乐
之风而无疵疠夭札之气柯仙又生山水清淑之乡承
世业之馀荫履丰席豫乘坚而策肥其才力可以致通
显跻华膴而冲和恬粹上之无圭组之累以梏其形下
之无困衡之事以撄其虑可以弥性优游坐臻大耋此
所谓王泽之寿也素封之君类皆废著以鬻财会计纤
卷三十七 第 10b 页 WYG1317-0289d.png
啬交不越境内名不出里闾柯仙有士君子之行又性
好交游所至必与其贤豪长者相结户外之屦恒满赠
缟献纻殆无虚日一时名卿贤大夫闻柯仙名者靡不
倒屣候门纳交恐后负元龙湖海之才而屏君卿任侠
之习无卑行焉无污名焉斯不亦声闻之寿乎新安之
汪素称甲族朱轮华组炤耀宇内而柯仙谦约自牧不
以门地自骄善事二人笃于友爱与人忠执事敬内外
宗族待以举火者恒数千人咸能分衣推食终始无吝
卷三十七 第 11a 页 WYG1317-0290a.png
即有一介之士缓急造门虽非其平日雅游亦必倾筐
倒庋以任恤其有无往往折劵不责报如是者数十年
无德色无倦容仁者必寿斯又其灼然可据者也持是
道也以往虽篯老之龄乔松之寿不加于此矣又何必
博徵远引晞朝阳而润灵瀣然后可以享大年邀遐福
哉或曰子之言则既然矣五十而寿礼与曰记不云乎
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五十异粻六十
宿肉七十贰膳八十常珍夫古人引年之典惇史乞言
卷三十七 第 11b 页 WYG1317-0290b.png
缉御授几祝饐在前祝鲠在后如是其隆也而必自五
十始则今兹之祝谆哉其有得于礼也自是而十年而
二十年而三四十年年日益进德日益劭神明日益茂
将有颂之不胜颂者子且执管以待之矣
   衍波集序
昔杨用修先生有云诗圣如子美而集内填词无闻秦
少游辛稼轩词极工矣而诗殊不强人意疑填词一道
便为独艺其说是矣以观于阮亭则容有未然者阮亭
卷三十七 第 12a 页 WYG1317-0290c.png
天才超绝下笔惊人诗歌脍炙天下为当世宗匠时于
钵吟烛唱之馀发为长短调靡不含英咀华引商刻羽
岂非同工兼美度越今古者耶然世但知阮亭诗词能
同工兼美如此而不知单行阮亭之词又未尝不吐纳
诸家具有众美也试读其衍波一集体备唐宋珍逾琳
琅美非一族目不给赏如春去秋来二阕以及射生归
晚雪暗绣盘雕屈子离骚史公货殖等语非稼轩之托
兴乎扬子江上之风高雁断蜀冈眺望之乱柳栖鸦非
卷三十七 第 12b 页 WYG1317-0290d.png
坡公之吊古乎咏镜之一泓春水碧如烟赠雁之水碧
沙明参横月落远向潇江去非梅溪白石之赋物乎楚
簟凉生孤睡何曾著借锦水桃花笺色合鲛泪和入隃
麋小字重封非清真淮海之言情乎约而言之其工致
而绮靡者花间之致语也其婉娈而流动者草堂之丽
字也洵乎排秦轶黄凌周驾柳尽态穷姿色飞魂荡矣
仆尝戏语阮亭古人学槊学画耻居第二君今诗文歌
词一切悉踞峰顶使我辈从何生活此虽雅言更为实
卷三十七 第 13a 页 WYG1317-0291a.png
录恐世之流览是集者都未免黯然气尽也
   新安孙氏族谱序
予友孙子无言高明之士也一日出其族谱属予序将
修辑而增订焉盖自唐咸通间其始祖金吾公徙居新
安至于今殆千岁矣由金吾至无言为世凡二十有七
而其世系之先后生卒之年月坟墓之处所皆历历可
考云余尝怪今之称望族者不计道里不问源流千世
百世之上有人焉则推而远之曰某某某之始祖几世
卷三十七 第 13b 页 WYG1317-0291b.png
祖也千里百里之外有人焉则引而近之曰某某某之
叔伯兄弟行也求其历千岁而遥其子孙犹能道其祖
宗之行事与夫庐墓之所在支姓之所分如孙氏者百
不得一二焉余生虽晚犹及见前辈有生同里仕同籍
而单寒华膴迥不相援者夫何二三十年之中而风俗
浇薄遂至于此嘻可叹也今无言守其清白之门风不
援声势以为高汲汲乎以睦族为念既又虑其族大而
难周先自本支彦达公以下修订成编以次及于通族
卷三十七 第 14a 页 WYG1317-0291c.png
其世系生卒坟墓必书必悉视昔为详若体负隐德躬
操独行者则人各为小传附于谱后呜呼其用心亦良
厚矣诗曰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又曰敦彼行苇牛羊勿
践履夫桑梓犹致其恭行苇勿忍其践而况乎一本之
亲同体之戚乎以此知仁人君子之居心如是其深厚
也世之览孙氏族谱者仁孝之思亦可以油然而生矣
   吴维申策稿序
士之所以致用者存乎言所以立言者存乎志志夸
卷三十七 第 14b 页 WYG1317-0291d.png
者其言必诞斐然若雕缋之工而靡切于体要之实烂
然若春华之鲜而罔裨于当世之务斯二者君子病之
若夫忠诚之念溢于中利害之形熟于外则虽处疏贱
之列际太平无事之时而其发之为言恒慨切著明而
无所絺饰于汉之孝文治称极盛贾谊以洛阳少年上
书陈事至欲为痛哭流涕若不可以须臾少安者彼岂
好为危言激论以耸人主之听哉忠君爱国之心内结
于中而诚有所不可解也进士吴甫及少时即以天下
卷三十七 第 15a 页 WYG1317-0292a.png
为己任平居读书无日不讨当世之务而讲求之故其
所为拟奏二十篇大而非夸文而非诞切切乎如药石
之必可以去疾凿凿乎如菽粟之必可以疗饥窃观当
今天下治安无事殆二十馀年矣
圣明在上百度具举所未就理者不过一二损益之端
因革之故耳草茅新进之臣宜若可以无事于言者而
甫及方且慷慨论列区区之诚必欲献之
阙廷而后巳假使居得言之地值当言之时有不引裾
卷三十七 第 15b 页 WYG1317-0292b.png
折槛犯颜无讳者乎则其志诚有大过乎人者而修辞
之善固其馀事也昔苏洵眉山一布衣所著权书衡论
几策诸篇欧阳修尝奏之仁宗下诏褒徵令所在为之
劝驾今
朝廷受言纳诲百倍于至和嘉祐之时公卿大臣贤如
欧阳者比肩而立甫及又巳释褐补吏非明允之比行
且有以此书进次第见之施行犁然有合于当世之故
断乎其可知也不然有其言而不得达达矣而不克见
卷三十七 第 16a 页 WYG1317-0292c.png
诸行天下将必有任其责者于甫及又奚病哉
   重修海盐学宫序
吏兹土者将以为政也为政而不得其要则虽戴星出
入日不遑食而鲜克以奏理教化者为政之要也教立
化行则人咸知修伦而崇让敦诗而说礼其君子文而
有检矜名节而砥廉隅其小人愿而有礼争慕义而重
犯法古之君子所以致美于简册者盖诚从事于此而
不事乎锥刀茧丝之纷纷也盐之俗于三吴号为最朴
卷三十七 第 16b 页 WYG1317-0292d.png
比年以来淳风渐散凌长上捍文网者岁且屡告此无
他教不立于上化不行于下故也欲兴起教化莫若崇
建学校自
国家定鼎二十馀年之间宰吾邑者军兴旁午退食不
暇槩有志焉而率皆未逮璜璧之宫日就圮废车服礼
器疏陈于榛秽之区博士生徒讲肄于风雨之室弦诵
辍而弗闻像主颓而莫整吁是可慨也我明府汤公之
来以经术饰吏治亲人而好士弛法而心行下车期月
卷三十七 第 17a 页 WYG1317-0293a.png
即与学谕张公谋所以庀材程功焉者撰辰修缮斥俸
办具僚友输将以赴公庶民子来而趋义斯役也克举
公其知为政之要者欤余不敏窃念自祖父以来由乡
校以宾兴于国者于今盖三世矣其沐浴于学校之泽
者不可谓不深且厚矣故不辞弇鄙而乐为之序
   吴母胡孺人节寿序
忠孝节义之于人如山岳之趋高如江河之就下如寒
暑风雨之序如布帛菽粟之不可离此事之至恒而分
卷三十七 第 17b 页 WYG1317-0293b.png
之所当然者也顾执简之士往往表为独行以传之无
穷者倘亦有世道人心之虑乎新安吴太孺人余友尔
世母也年十七事天明先生二十三而寡今年六十有
三矣当天明先生捐馆舍尔世犹在娠两尊人在堂内
无期功彊近之亲外无应门五尺之僮孺人能事舅姑
以孝育遗孤以慈持门户以俭勤睦里俗以恩恤呜呼
亦贤矣哉士君子有心世道读书见千百世之上有慷
慨慕义之事辄咨嗟颂述想慕其为人当吾世而庶几
卷三十七 第 18a 页 WYG1317-0293c.png
一遇焉虽埋芳穷僻之乡匿采蓬茅之下亦汲汲焉表
章之不少置今予与尔世称昆弟驩握手结言登堂拜
母其于孺人之懿行不啻习闻之而习睹之矣而不一
为咏歌以介其北堂寿母之觞岂心之所安哉余窃怪
世之寿孺人者每泛引守节存孤之概以粉饰其文而
其四十馀年之苦心多缺略而未及详夫以吴氏数百
年诗书礼乐之泽寄之一妇人女子之身既夺其所天
又投之艰大有如徇同穴之义则不能存藐孤矣而若
卷三十七 第 18b 页 WYG1317-0293d.png
断若绝之际又不知几经拊畜以至于今甚且流离兵
燹之馀拮据凋残之业室中之甘旨户外之经营族闾
乡党之任恤靡不是责而是备则此四十馀年之中有一
日非生民之至艰荼苦之极哀者乎古之所称列女或
以从一为心或以立孤为志一节所至咸足以垂美来
兹从未有难苦备尝尽礼合节如孺人者则孺人之宜
称觞而燕喜无疑也余八龄失恃十五又丧父鲜民之
痛内戚于心观孺人之所以教尔世与尔世之所以寿
卷三十七 第 19a 页 WYG1317-0294a.png
其亲者既为尔世庆又不禁黯然自悲巳
   盘城游草序
盘城游草者先姊娈如之所为作也往日海宇承平门
祚方盛先夫人之教诸姊女红纂绣之馀并及文翰姊
年未笄即能拈韵逮归龙孙理内教治生产操作之暇
时手一编不少释赋咏之事有间矣乙丙之岁偕龙孙
之官辽西衙斋无事复修弄墨燃脂之业南还后出以
示余余览而心异之以为我姊之行乘辎车拥驺从鸣
卷三十七 第 19b 页 WYG1317-0294b.png
琴在堂鼓瑟在室其触境发声宜多愉乐抑何音之衰
以怨也既反覆寻之乃始得其意之所存当龙孙之就
官也太夫人春秋高不能涉关塞就禄养姊虽远在万
里采兰之念心未尝一日忘今吾姊往矣而诗卷具存
一篇之中必三致焉夫赋诗以观志也姊之志可以感
风人而被彤管岂仅仅一二秀句流徽巾帼哉宜龙孙
读之而悲悲而不忍没其志也然予窃有以为龙孙慰
者子家自侍御公以风流被服兄弟姑姊妹若而人才
卷三十七 第 20a 页 WYG1317-0294c.png
质皆不后于人而赋命率多蹇薄玉碎于前芝焚于后
伤心之事比比也姊生有倡随之乐子女之欢履境多
亨委顺非夭视诸兄弟姊妹之中所得为己厚矣龙孙
虽重伤其志乎空床长簟之悲固可以不作也
   寿槐眉毛明府诗序
顿网八纮绾符百里气吞八九盘纡云梦之乡水击三
千排宕沧溟之色俪日则三冬回暖侔风则百卉纷披
虽河阳县里竞载潘令之花蠡邱馆中勿剪李公之树
卷三十七 第 20b 页 WYG1317-0294d.png
以今况之曾何辽落葑菲下材泥涂贱士片言之重埒
梓漆于劳薪一顾之荣加驽骀于騄耳昔王仲宝之勖
丹霄张安昌之开绛帐未易方兹嘉遇迈此徽音者也
序当阳月时际揆辰添日线以初长悬月弧而将满迎
阶历草犹含一叶之滋吟阁官梅先破小春之萼赓乐
只之咏不羡南山称酌彼之觥何惭北海乐成三阕仙
人鸣碧玉之璈颂献九如上客蹑文珠之履矧邀荣于
国士敢后祝于封人敬泐微诚用宣短韵凡一百二十
卷三十七 第 21a 页 WYG1317-0295a.png
言其辞如左
   悔斋制艺序
今之以古文诗歌知名于世者众矣求其无愧于古人
而行之远者亦往往不乏其人也独至于制艺则剿说
雷同可传之文盖寡岂束于有司之令有才而不克自
见欤将成败得失之故扰其中而使然欤将有其人有
其文而吾未之知欤汪子舟次今之能为古文诗歌者
也其所著悔斋制艺若干首藏之箱箧久而未出近始
卷三十七 第 21b 页 WYG1317-0295b.png
得而卒读之理醇而旨远粹然一家之言然后知汪子
邃于经学才之无所不宜如此也呜呼余固知汪子者
而得其一几失其一焉则今兹读其文而亟赏之庸遂
谓才之巳尽于是乎夫才之为用无穷而耳目之及有
限则余之知汪子也亦仅矣
   汪舟次经义序
圣人之道莫备于经士苟志于道抱遗经而诵说肄习
之将以得于心措于身岂琐琐焉文之为哉然而生千
卷三十七 第 22a 页 WYG1317-0295c.png
载之下不得圣人亲炙而私淑之又不克䆒其遗绪讨
论其指归则圣人之意终无以大白于天下后世盖文
之不可巳也如是今之谈经者剿说以为高夸词以立
异外彊中枵偭于矩矱若是者须以射策决科可也非
以载道也汪子舟次以文学举首入官翰林文名蔚然
溢于辇下同时馆阁之士圜视措听咸以为才比出其
经义百篇相示理邃而纯词闳而肆然后知汪子湛深
于经学久以志乎道者也杨子不云乎书不经非书也
卷三十七 第 22b 页 WYG1317-0295d.png
言不经非言也率是以往因圣人之言以求圣人之心
于以几于道也何有毋徒使人谓子才人也则愈矣
   何涵斋吟怀集序
屯部何涵斋先生善为诗顾不屑以诗自名每含毫得
句辄藏弆箧不轻出以示人余与之定交垂二十年卒
未尝知其为诗人也两年来同官于京师朝夕过从始
得其箧中所藏吟怀集一卷发而诵之斐然风人之作
是何旨深而言简也夫唐之诗人自钱起吉中孚崔峒
卷三十七 第 23a 页 WYG1317-0296a.png
著名字于大历间号为才子而今考艺文志所录仅各
有诗一卷诗之传不传其不系乎多与少也如是于先
生是集奚憾乎若其体性镕裁则施愚山先生常读而
亟称之曰情深法老油然馀响五言恬淡尤擅长城呜
呼是亦知言矣哉
   湖广通志序(代/)
郡国之有图志盖史官之流也古者九邱之书与坟典
并重故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以作贡又使益胪山
卷三十七 第 23b 页 WYG1317-0296b.png
海之所有疏而记之以作经而周官职方氏掌天下之
图辨其人民财用九榖六畜之数周知其利害土训道
之以诏地事辨地物原其生以诏地求小史外史掌邦
国四方之志诵训道之以诏观事是其义也盖以天下
之大土地风气异宜苟不得其寒煖燥湿之制刚柔轻
重迟速之齐虽使圣人为治无能絜声教而使之一而
六官之典亦终至于捍格而不可用甚哉志之不可以
巳也我
卷三十七 第 24a 页 WYG1317-0296c.png
国家总揽六合弥天纮而四维之濮铅祝栗之区罔不
率俾迩者
诏下郡国徵其图志以考文轨之同而楚之守臣缀辑
见闻汇为湖广通志八十卷以上夫楚地跨梁洋蹑宛
叶襟佩东吴枕輢百粤肘加庸蜀而牙互于且兰句町
之乡幅员数千里南方诸州无与比大自五帝三王之
世入𨽻疆索风会勿殊焉熊湘轩辕氏之所登也朱陵
紫盖之墟尧舜之所以辑玉而勤后也苍梧之野禹下
卷三十七 第 24b 页 WYG1317-0296d.png
车泣罪处也荆汤之王业所自始也江汉之间文武之
化所首被焉者也楚之为楚濡染于圣人之德其既久
且远也如是今又有
圣天子在上煦妪覆育仁渐而义摩之则其山水之雄
深风俗之醇茂人文物产效灵而贡珍蔚然甲于天下
固其所也说者顾谓周太史之所掌十五国之风细不
遗于曹桧而楚独无风春秋衣裳之会大不列于诸侯
以是为楚病疑不得与齐鲁埒岂笃论哉至于楚之有
卷三十七 第 25a 页 WYG1317-0297a.png
志则自古昔以来代有撰述如盛弘之之于荆州吴从
政之于襄沔湘中山水之记武昌风俗之编皆流声艺
文可资典实然未有合全楚为一者而是书博采广蒐
折衷至当于以参掌故而补史氏之缺遗洵非特刑法
之一家地理之一类也臣以楚人备官畿近获睹是书
之成因缀词简末以奉扬大同之庶几庄生所谓邱里
之言云尔
   陆舒成稿序
卷三十七 第 25b 页 WYG1317-0297b.png
自乡以升于礼部自礼部以升于
天子之庭三阅岁得百五十人与是选者殆所称能言
之士也然是百五十人者操舍不同趣仕于朝内外简
剧所业滋殊求夫先资之言一一相雠者十不得二三
焉是何名实舛谬言行之不相符欤夫言之浅深远近
详约不必同要之于道而巳故一日言之终身复之而
不厌否则外泽而中枵犹虚车然莫可行也陆子舒成
弱冠登上第袖然以文章名海内其所撰述闳而深醇
卷三十七 第 26a 页 WYG1317-0297c.png
而肆纵横变化而不淈于圣贤之法天下能言之士众
矣审若是得不谓之道矣乎今舒成方为吏有仁民爱
物之责推是道也以往用之一邑一邑犹是也用之天
下天下犹是也献身成信之实有大异乎朋侪万万者
以其言知之也呜呼修辞六艺之末耳而艺之成也因
其末可以得其本其措而及于物也若执左契然然则
世之不能言者务先慎其所之而其号为能言者亦勉
思所以自践巳则不之践而以不知言之名诿诸良有
卷三十七 第 26b 页 WYG1317-0297d.png
司也将可乎哉
   杨自西四十寿序
世之以蕃祉寿考相祝颂者殆必有说焉将以美种德
之报永长国之谋非第为一人之身之计而巳也夫匹
夫之子侧身励行自旦至暮孳孳为善任恤不能出里
闬施予不能润千里若是而寿则深山之木石大泽之
龙蛇皆久于世其于二者何如也名公钜卿立乎庙堂
之上身出而为卿景言发而为霖雨天下之人铭仁而
卷三十七 第 27a 页 WYG1317-0298a.png
诵义山陬海澨讴吟以颂祷者亿万而未有纪极咸愿
其有松乔之年昌大之泽岂非其致之者有道而颂之
者不为无据乎自西杨公以名进士为循吏擢谏垣抗
直敢言为当世第一年甫四十荣跻卿贰吾所谓种德
而长国者杨公殆其人欤方公之令于粤也清赋税之
科恤丁役之弊芟除烦苛务敦宽大政未期月报最为
治行首及入为谏臣凡粤之蟊贼不便于民者悉条上
封事次第蠲除岭徼之间沭浴俎豆十馀年如一日则
卷三十七 第 27b 页 WYG1317-0298b.png
是公之大有造于粤也吾浙风俗浇薄胥吏掾属往往
凭陵为奸舞文捍网恣行不法一二不逞之民稍有睚
眦罗织姓名投匦上言诪张为幻莫可穷诘浙西漕白
二粮甲于江南号称最重迩年以来部议改折折价视
民间之值恒相倍差而一切馈运秏赠之费例不入于
公帑者并徵入之民不胜其困公之在谏垣也上书痛
言其害刁伪之风由是少戢困箕敛者获苏息焉则是
公之惠我维桑也当
卷三十七 第 28a 页 WYG1317-0298c.png
世祖章皇帝留意钜鹿之时属玉长杨时亲较阅公上
书极言其不可同列皆为之心悸而
章皇帝心知其忠宠遇因此加渥
今上御极之四年言事者欲遣大臣巡方廷臣咸知其
扰莫敢论止公独斥言其不便事乃报罢他如狱赦之
驳奏八议之平反弹劾之不避权贵苞苴之不入私室
皆公之直声亮节表在一时著于天下者也吾观古来
名公硕相功德深而仁和溥者天必锡之以大龄覃之
卷三十七 第 28b 页 WYG1317-0298d.png
以纯嘏俾其荣怀邦国保又黎民盖非以寿私之也今
公之忠直若此而其德业又如彼与古史策所称不适
有符合者乎由是而艾而耆而老而卿贰而台司而揆
辅将以其见之于言者益施之于行于以经邦弘化长
我王国固可操券而待无疑也烝民之诗曰刚亦不吐
柔亦不茹不侮矜寡不畏强禦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
甫补之公其备樊侯之德者欤崧高之诗曰吉甫作颂
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余其慕吉甫之志者欤
卷三十七 第 29a 页 WYG1317-0299a.png
诚得斯意也以为公祝则虽侈陈蕃祉寿考之辞不为
无据矣是为序
   昆山徐太夫人寿诗序
皇帝御极之十四载昆山徐太夫人年登周甲吴中士
大夫交欢于健庵彦和立斋三先生者咸思所以寿太
夫人因遍徵海内能文之士著为诗歌以介万年之觞
遹闻之古之所以为寿者或以令名或以好德或以繁
祉往往形诸篇章垂之来祀今也不然繁称曲引诞而
卷三十七 第 29b 页 WYG1317-0299b.png
无实为谀而巳谓之古志也可乎遹于太夫人谊犹子
也因得随诸士大夫之后旅升于堂奉觞上食则进而
祝曰愿太夫人聪明圣智康强而悦怿益自好行其德
振九族润千里俾远迩长沐仁寿之祉以靡有终穷又
祝曰愿三先生益昌大其所学厝其蕴积光赞吁谟惠
济宇内以答
天子宠渥至意以无负太夫人之慈训又祝曰愿公姓
公族被太夫人之风教温仁笃厚益光大于而家以克
卷三十七 第 30a 页 WYG1317-0299c.png
永世于是太夫人忻然受觞未可知也若夫诩科名之
盛事陈缨绂之显荣引西池笙鹤之文述南山松柏之
颂则太夫人方避盈思损推挹而不居其不欲闻此也
审矣既祝而退乃各献其赋诗若干首夫贱以先贵重
以后轻古之志也某贱且不敏故敬述其事以为诸咏
歌者先焉
   周大将军年谱序
来安周公以甲第起家宦于江广咸有当官之誉当甲
卷三十七 第 30b 页 WYG1317-0299d.png
寅乙卯间逆臣干命岭北诸州乱者四起大者残郡县
小者掠乡聚公时将兵于虔倡率三军激厉忠义转斗
疾力次第削平幕府列上其状首公之多遂佩牙璋绾
金印镇抚秦晋实为
今天子干城禦侮之佐余籍全椒与来安为邻邑既已
习公之名字及在史馆时时从士大夫推论武功益以
公为贤惜乎其未获从公游丰功伟绩仅得诸梗概而
莫之能详也今年八月始获交公之嗣君次叔先生于
卷三十七 第 31a 页 WYG1317-0300a.png
京师因得读公之年谱盖公年方五十有八凡门阀资
履战功兵法罔不具载于谱中至详且核异日者
天子修凌烟故事嘉公之功将法其形貌旌其勋伐以
传示无极是谱也可以综掌故备实录余不敏尚能执
管而诠次之
   袁太夫人八十寿序
从来史册所载妇人女子贞专婉嫕之行多矣如张礼
修桓少君李穆姜之伦皆能被服礼义卓然自异于流
卷三十七 第 31b 页 WYG1317-0300b.png
俗故当时称之后世述之身不越梱阈之中而令名洋
溢至于今不衰当今之世内德鲜闻求其无愧于古人
者千百之中罕得一二焉盖女师之教不明于天下
久矣每一流览简册辄怃然叹之比年以来官京师窃
见士大夫之显其亲者必博徵诗歌以颂述所生之美
彤管之书岁无虚日则又悄然以思以为一操一艺之
微古人必采录之以劝于后犹且代不数人人不具美
而今也若是是何内德之茂也夫闺门之行大之可以
卷三十七 第 32a 页 WYG1317-0300c.png
争光于竹帛其实不过酒浆丝枲之常质言之而可信
无取乎辞之费也使必矜情饰貌繁引曲陈千声雷同
如出一口无乃实不足而袭之以文乎殆亦夸而不可
信矣东明袁太夫人同年霁轩之母也霁轩才名盖海
内而德器渊邃粹然本于儒者一时同馆之士与霁轩
游者心折而意消咸知其畴昔之日绍衣于河汭先生
之教至深且厚而太夫人之秉礼蹈道不愆于素所以
玉霁轩于成则鲜有知之而能言之者某与霁轩交若
卷三十七 第 32b 页 WYG1317-0300d.png
昆弟欢于太夫人之行事不啻习闻之而习睹之盖其
专心正色执勤持久之道实足以型当世而风来叶非
直无愧于古人已也当太夫人以名家子明习诗礼之
训嫔于河汭先生逮事舅姑榛栗必虔盥漱有恒节先
后间无几微憾女顺彰矣河汭先生故积学以太夫人
内政理得益肆力于古蔚为儒宗其宰于夏于洪洞于
寿光皆有政绩可纪太夫人实赞成之有羔羊退食之
节而无北门大夫之忧阴德成矣洎河汭先生即世太
卷三十七 第 33a 页 WYG1317-0301a.png
夫人以一身综内外则视张太孺人汤药唯谨分宅以
处姒氏终其身又能禦患捍灾恩勤鬻闵以教霁轩兄
弟迄于有成壸职修而坤仪备矣且女德之所重者三
尔妇道也妻道也母道也古今所传列女类皆一行之
至焉有能兼于兹者乎则以礼修少君穆姜视太夫人
彼且有惭色矣呜呼是诚可颂而歌也今嘉平之月值
太夫人设帨之辰霁轩方备官禁近为
天子文学侍从之臣懿昆欧少先生扶持里门曲承色
卷三十七 第 33b 页 WYG1317-0301b.png
笑出者有禄养之荣处者有白华之洁人伦之盛于斯
为极而霁轩之志则兢兢焉以终身弗辱为孝不务为
华言相胜龊龊如世俗之所为是虽太夫人之徽音嘉
则有无待于言而自见者要其谦抑冲和亦太夫人之
志也昔宣文君年八十视听无阙今太夫人亦八十聪
明康健殆又过之某幸居犹子之末不获就里第受业
备生员百二十人之列窃有深憾是用以质言为侑爵
之词夫亦言其可信者而已
卷三十七 第 34a 页 WYG1317-0301c.png
   广陵刘子(阙/)选戎昱诗序
诗以唐人为宗固也然初盛人诗如化人之塔七宝庄
严乃至无阶级可寻至大历以后则渐有神韵可以领
会溪径可以寻求清芬逸藻往往在文字之外超然独
秀令人一唱三叹流连而不能自已近人未有晚唐片
字辄妄欲贬格钱刘规随李杜此无异于见西子之容
者不能学其天然之美而仅仅比拟于折腰龋齿之间
见者有不以为鬼物几希矣戎昱诗在中唐亦矫矫拔
卷三十七 第 34b 页 WYG1317-0301d.png
俗好去春风之句见知于上官汉家青史之什叹赏
于明主他如桂州腊夜云梦秋望题招提寺韦氏庄诸
篇靡不深情远致清绮芊眠方驾随州平睨补阙广陵
刘子博雅之士也将汇刻中唐诸家因先以此集行世
予谓今人尚志于声韵之学不必穷深极高即以此集
手披口哦朝夕肆其力而不厌于以升堂入室吾知其
必有合也若必以为中唐也者而卑之不道则事殊于
刻鹄情等于效颦非予之所能知也已
卷三十七 第 35a 页 WYG1317-0302a.png
   高立夫悼亡诗序
尝读潘令悼亡诗长簟空床枯荄落叶之句未尝不恻
然伤之至其终篇寄愧于东门豁哀于蒙叟又未尝不
叹其以礼止情节而不过庶几其得乎风雅之遗意也
荀奉倩东京名士至取冷中庭以身为殉卒为千古盛
德之累自荀以下又奚讥焉高子立夫天才浚发思若
涌泉凡所结撰多言情之作所赋后招魂及悼亡诸诗
声繁调促凄然似秋余尝一再诵之辄不觉其感人之
卷三十七 第 35b 页 WYG1317-0302b.png
至此极也然由其词以寻其大旨之所存则哀而不至
于伤怨而不及于乱缠绵曲折而卒要于正庶几其近
乎古者且得由是以想见其平时有静好之乐而无燕
僻之私有和敬之美而无淫放之失抑又可知也骚之
源始于屈原后人祖之凡声之哀厉而噍杀者咸系之
乎楚然往往谲诡慌惚求其有合乎古者吾未之多见
也立夫诸作虽楚声乎君子盖谓其有古志矣
   旷庵词序
卷三十七 第 36a 页 WYG1317-0302c.png
历观古今诸词其以景语胜者必芊绵而温丽者也其
以情语胜者必淫艳而佻巧者也情景合则婉约而不
失之淫情景离则儇浅而或流于荡如温韦二李少游
美成诸家率皆以秾至之景写哀怨之情称美一时流
声千载黄九柳七一涉儇薄犹未免于淳朴变浇风之
讥他尚何论哉旷庵与仆交十年矣晦明风雨踪迹虽
疏而穷愁略似仆自难后郁伊无聊时浮沈于八十四
调之中淫思绮语不免为秀禅师所诃遣旷庵年来濩
卷三十七 第 36b 页 WYG1317-0302d.png
落不偶亦复有香草美人之感其所作长短调及和漱
玉词若有所寄托而云然者仆览而心善之以为妍雅
绵丽颇与晚唐北宋诸家风致相似梦窗后村白石以
下雕缋过之终无以尚其天然之美也或谓语涉言情
不嫌刻画审尔则色飞魂艳之句将不得擅美于词场
耶不知填词之道以雅正为宗不以冶淫为诲譬犹声
之有雅正色之有尹邢雅俗顿殊天人自别政非徒于
闺襜巾帼之馀一味儇俏无赖遂窃窃光草阑苓之目
卷三十七 第 37a 页 WYG1317-0303a.png
也昔扬子云尝有言矣曰诗人之赋丽以则仆于旷庵
之词亦云
   红豆词序
诗之有和韵非古也古者歌必有和所以继声也箨兮
之诗倡予和汝郢中之曲和者数千人是也至取一韵
相仍往复十数长庆松陵实为之滥觞焉然属和愈工
而诗格愈降矣于词亦然北宋以前作者林立而未有
次韵苏黄两公间一为之犹不免小作狡狯稼轩后村
卷三十七 第 37b 页 WYG1317-0303b.png
乃始逞奇斗博短篇长阕靡所不有虽其才气使然非
词之正也赵子澄江早负才名诗歌下笔妙天下新著
红豆词一卷率取古人佳咏依韵和之此犹绝尘之骑
不走长楸大堤而驰骤于巉嵓深岨意若欲以俊自见
者然其逸思风生妙意天属片言只字与古人争长于
毫发之间固其胜场也假使辛刘复起与澄江擘笺分
赋刻烛联题正未知颔下骊珠定属谁手又使澄江巧
心刱获不为和韵所拘吐珠玉于行间标风云于字里
卷三十七 第 38a 页 WYG1317-0303c.png
不知惊心动魄更当若何也仆年来幽忧道学柔情顿
尽于金荃兰畹诸制味如嚼蜡世之顽钝未有如仆者
也纵使取红豆一编欢喜赞叹等诸舞草按歌游鱼听
乐耳乌足增长红牙声价哉
   送王贻上赴官广陵序
夫三吴巨丽云稠昆轴之前六代繁华绮合江都之内
梅舒东阁如待何郎梦入青楼疑逢小杜莫不人称仙
吏地美神皋而运会既殊风流顿改平山宛在曾无揽
卷三十七 第 38b 页 WYG1317-0303d.png
胜之晨吴榜纷来不尽观涛之客鹤籥旦开则趋陪于
公府星槎夕泊则踯躅于车傍馀子固所甘心我辈能
无短气王子贻上夙耽雅尚殊少宦情筮仕此方知非
素志顾俗人不察以逆耳絮陈以为煮海采山擅沃饶
之号蕙心纨质标藻缛之名此犹援雉弦以解独居之
苦操吴吟以慰怀土之情讵足释彼烦冤适以增其辗
仄者也然而南驰涨海相望孤烽北走青齐居然四奥
安知非假此盘根供兹游刃加以心操不染则酌水皆
卷三十七 第 39a 页 WYG1317-0304a.png
清道本中孚则潜鳞可格昔人往辙信有明徵况贻上
之天性默成无劳缘饰者乎仆濩落风尘栖迟羁旅才
不逮王交深知予倘以乐郊为颂则是燕雀之贺连云
即以孔道为忧亦似桃人之訾土偶聊慰藉于生平益
自伤其卑贱一尊祖道并系以诗
   房公名宦录序
三原房公于明崇祯间以进士高第知安邱县廉静不
苛能以德化其民在职四年政为三齐表公既没其遗
卷三十七 第 39b 页 WYG1317-0304b.png
爱在人久益见思于是安邱之民蒲伏奔走守官廷为
请祀公于学宫而辑其治状为房公名宦录所以答前劳
劝来美也窃尝稽之往牒凡吏于一方有益于民者所
在辄为之立祠岁时致醊桐之乡安阳之亭皆是也沿及
后世则浸假而遂失其真由是有回绚之失有湮没之
虞名实交丧比比则然今公之去安邱四十馀年于兹
矣其继公之后来宰是邑者盖不知其凡几而邑之父
老暨其子弟无论公与不公咸惟公之思夫其为时也
卷三十七 第 40a 页 WYG1317-0304c.png
久则评议必公久而不能忘则功德之及于人必深且
厚与夫世之窃窃俎豆间者诚大不侔也公既以治最
徙官兵部主事里居之日值李自成陷秦抗志不屈绝
食而死大节炳然不专以吏治显览是录庶有以得其
槩焉
 
 
 
卷三十七 第 40b 页 WYG1317-0304d.png
 
 
 
 
 
 
 
 松桂堂全集卷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