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第 1a 页 WYG0864-0147a.png

寓简卷七 宋 沈作哲 撰
气行于身与日相应日行二十八宿又三十六分人气
行一周天亦一千八分凡经脉一周其长十六丈二尺
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
太息凡十息气行六尺二百七十息一周于身(十六丈/二尺)
漏下二刻日行二十分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漏
下二十刻日行五宿又二十分至一万三千五百息气
卷七 第 1b 页 WYG0864-0147b.png

二十八宿终常以一十周加之一分又十分分之六则
奇分尽矣从房至毕为阳阳主昼自卯至心为阴阴主
夜凡日行一舍漏下三刻又七分刻之四一刻气在太
阳二刻气在少阳三刻气在阳明四刻气在阴分盖一
舍而与阴分矣漏传不止气行亦然噫嘻人以𦕈然之
身而气之运行上与天合可无贵哉有能摄心静坐尽
一昼夜默数一万三千五百息息调心静回光反照内
卷七 第 2a 页 WYG0864-0147c.png

之气与阳俱升与阴俱寂如日行天终古不息日新日
日新又日新日新不已于长生久视乎何有(凡一时计/一千一百)
(二十/五息)
右子沈子调息应天数其要曰得一则长生气与天
终始周流一身中廓焉遍八极
一气之运行出入于身中凡一时一千一百四十五息
一昼夜计一万三千五百息真人之息以踵气行无间
卷七 第 2b 页 WYG0864-0147d.png

视身如云视世如尘中有至真其乐日新
因闲坐有所得云随顺空缘等于觉观
凡人为善不当望报且如救护生命彼物何知虽然得
脱死就生何从识救我者为某人天地神明虽云疏而
不失亦何曾事事而察之然善人须得善报者由心田
耳心田中下得善种自然生出善果故凡为善不望报
者其种不恶也若更加之以性理之学所谓我说法要
卷七 第 3a 页 WYG0864-0148a.png

东坡云世无不杀之鸡斯言过矣使愚俗之嗜杀以纵
口腹之欲者藉此而多杀曰是终不能免于杀杀之无
伤也岂不害于仁术哉
古语云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予虽不事口腹然
每饭必有鱼肉蔬茹杂进食气为五味所胜盖未尝知
饭之正味也今年寓居贫甚久雨遂至绝粮晨兴饥甚
念得饭足矣不愿求鱼肉也典衣得米炊熟一餐不杂
卷七 第 3b 页 WYG0864-0148b.png

十有九始知饭之正味其馀不知者盖多矣
古人谓事顺成而计工曰天诱其衷谓事大谬而谋拙
曰天夺其魄然则一切得丧无非天也计谋之工拙天
实使之所谓人为者特偶然耳虽在人事不得不尽要
是冥冥中自有主者存焉毋以智巧为也
诸器世间惟无形者有大力物莫能胜也凡有形者皆
出其下有形之中又分虚实故山河大地不能胜水水
卷七 第 4a 页 WYG0864-0148c.png

形而负荷地水火终古不坏大矣哉以其虚而无形也
君子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小人安其所不安不安
其所安夫安处善乐循理孝弟仁信忠厚廉俭居身以
敬待物以诚谨畏自重毋过其分此所谓常德正道动
则逢吉居之可安者反是则凶险危道动辄致灾居之
不可安者吾当择焉富贵亦于是贫贱亦于是至哉安
乎
卷七 第 4b 页 WYG0864-0148d.png

而下之此制字之义也养生家取此水字篆文□即坎
☵卦也
世有非要而著书者如何曾食疏崔浩食经九篇虞宗
食珍录李林甫玉食章皇甫嵩醉乡日月窦革酒谱陆
羽茶经段柯古髻鬟品韩渥北里志温庭筠靘妆录李
习之五木经柳宗直樗蒲志弹棋经南卓羯鼓录琵琶
录之类其数尚多又如房千里叶子格赵明远彩选虽
卷七 第 5a 页 WYG0864-0149a.png

故使后生识汉家宪令有益学者
南山一顷豆竟于危身东陵十亩瓜终以避世名利之
心有尽未尽耳
天下之患莫大于农失业士失职国家失民心此土崩
之势也
必有忍其乃有济功名以隐忍就事用兵以能忍制胜
学佛者以无生法忍成道忍固难也然忍其可忍者耳
卷七 第 5b 页 WYG0864-0149b.png

凡人一身平日视听语言饮食未尝少休也唯鼻典司
出入息劳役颇省然其寝寐则耳目口之用皆暂止而
息之出入独无异于昼
内经素问黄帝之遗书也学者不习其读以为医之一
艺耳殊不知天地人之理皆至言妙道存焉文字讹脱
错乱失其本经予删取其论天人之奥者离之合之是
正之手书而藏之若其针石焫灸之术非所能者姑置
卷七 第 6a 页 WYG0864-0149c.png

素问叙五运平气与太过不及之纪金之平气曰审平
不及曰从革太过曰坚成盖金微不能为政但随气所
胜革化而已至其太壮则坚成而不受火令皆非平和
之气也此与洪范不同或者素问为是
王冰注素问叙气候仲春有芍药荣季春有牡丹华仲
夏有木槿荣仲秋有景天华皆今月令历书所无又以
桃始华为小桃华王瓜生为赤箭生苦菜秀为吴葵荣
卷七 第 6b 页 WYG0864-0149d.png

灵枢经言自然妙用以宝天真自然者天之道妙用者
性之诚二者相为用而一也圣人以无为体以有为机
能入无为而应有为能用有为而返无为者至矣圣人
以无用为基以有用为理有用者天地之道也无用者
精神之守也得用者性命之机也故知道之为用非常
用也人气清则宁神不离其体气专辅其神神气上下
常相随也可以长生夫天谷者泥丸也泥丸之神是曰
卷七 第 7a 页 WYG0864-0150a.png

为神神以心为用其动在机机动则万化应应则荡荡
则著于欲著于欲者为情情生则神亡其真故神气不
可离也人能以空入性混于杳冥寂然而起则运用变
化全其妙矣应静而静静中有神应寂而寂寂中有真
此之谓也观此数十语至理尽矣养生之要不外是矣
庄子言知北游玄水问无为谓曰何思何虑则知道何
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无为不答也又问
卷七 第 7b 页 WYG0864-0150b.png

无思无虑无处无服无从无道始得之矣彼无为谓真
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以其知之也此与少
林之门人皆言所得而慧可独无言初祖以谓得吾髓
三十一菩萨各说不二法门至文殊独曰无言说离答
问而净名独默然者盖一道也古今之妙理岂有二哉
欲涉拟议则已去道远矣仲尼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
如愚此无言之言非复问答也呜呼非天下之至神孰
卷七 第 8a 页 WYG0864-0150c.png

人能静坐回光反照不生种种念虑则本来面目应时
自见何在将心役心号为修证而后得之所谓思尽还
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者也
惟达者能通性命之情微圣人孰知死生之说
佛云圆觉自性非性性有何也子沈子曰圆觉自性也
而性非圆觉也圆觉性所有也谓圆觉为性则可谓性
为圆觉则执一而废百矣性无所不在也孟子道性善
卷七 第 8b 页 WYG0864-0150d.png

尽性哉
世人以不如意欲得而失之者为逆境而子庄子曰得
者时也失者顺也以失为顺则世间忧患何自而入哉
此古之至人也又曰古者谓是悬解而不能自解者物
有结之此正觉所谓当于结心解之一解六亡者是或
一道也
佛问文殊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文殊言我真
卷七 第 9a 页 WYG0864-0151a.png

乃见百千万亿文殊无可摈者若真文殊何得有幻文
殊幻者何幻非真
支道林说逍遥游至数千言谢东山解渔父至万馀言
呜呼多乎哉至言妙道一而足矣一犹为累忘言可矣
奚以数千万言为哉此与汉之腐儒说若稽古三万字
何异且渔父一篇文理浅俗非庄子书眉山知其妄甚
快人意也
卷七 第 9b 页 WYG0864-0151b.png

君自见其朱门贫道如游蓬户予谓深妄生分别未免
于自缚也
古老尊宿语言问答之间未尝觌面交谈也而说法度
人千里同音如闭门造车出门合辙了无差异非得道
者能之邪僧问马祖离四句绝百非师云我今日劳倦
不能为汝说僧往问智藏如前藏云我今日头昏不能
为汝说麻谷见章敬绕床三匝振锡一下卓然而立敬
卷七 第 10a 页 WYG0864-0151c.png

问翠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微云与我过禅版来得版
便打牙云打则任打要且无祖师意又问临济如前语
济云与我过蒲团来接得亦打牙又曰打则任打要且
无祖师意二三子之谈一句一字神交理契冥符暗合
如镕金一范更无馀巧然则所谓禅者可诬也哉
玄沙示众云诸方尽道接物利生忽遇三种病人来如
何接得患盲者拈椎竖拂他又不见患聋者语言三昧
卷七 第 10b 页 WYG0864-0151d.png

法无灵验予观楞严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
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而闻香骄梵钵提异舌知
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
其体元无诸灭定尽得寂声闻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
明了知不因心念佛法可谓灵验也哉
古之真人能以耳视以目听非其至也视听不用耳目
而不易耳目之用兹可谓至矣
卷七 第 11a 页 WYG0864-0152a.png

也生死之所不能制鬼神之所不能得而窥也形固可
使若槁木心固可使若死灰未必妙于此矣
古老尊宿语意玄远非可以有思惟心世间义理所能
测度然其间自有近人情语句直指心源学者粗可晓
解或得入处如僧教童子读经毕令持卷著函内童子
曰某念者著什么处达摩云将心来与汝安求心了不
可得曰吾与汝安心竟道信乞解脱法门僧璨曰谁缚
卷七 第 11b 页 WYG0864-0152b.png

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或问实相慧忠国师云
把将虚底来虚底不可得曰问实相作么或问邪正曰
心逐物为邪物随心为正白乐天问何以脩心曰心无
损伤云何要脩李渤疑芥子纳须弥智常云人言使君
读万卷书心如椰子大万卷书向何处著或问如何不
被诸境惑药山云何境惑汝听它何碍或问净土曰谁
垢汝问涅盘曰谁将生死与汝大颠问石头何者是心
卷七 第 12a 页 WYG0864-0152c.png

饷天皇常留一饼反以遗之曰是汝将来复汝何咎僧
念经云居问念者什么经曰维摩曰不问维摩经念者
是什么经严阳尊者问本来无一物赵州云放下著曰
本来无一物放下个什么曰恁么则担取去或问得个
什么即休歇去答曰汝得个什么即不休歇去是或可
以推求妙处然犹未免隔津也
佛言瞋习交冲发于相忤忤结不息心热发火铸气为
卷七 第 12b 页 WYG0864-0152d.png

于身也真可畏也哉可戒也哉
佛弟子悟知六一亡义自言若复因此际会道成所得
密言还同本悟则与未闻无有差别沩山谓香岩曰吾
说得是我之见解于汝眼目何益后因有悟乃曰先师
当时若为我说却何有今日事也石头希迁曰宁可永
劫受沉沦不从诸圣求解脱此皆谓文字语言一切非
真学道者贵于自得求其自得亦无所得乃少近耳
卷七 第 13a 页 WYG0864-0153a.png

光明乐水清净爱风同流观尘成就以此群尘迷心从
物堕于外道夫是人者非有盗淫贪嗔之过也而亡失
知见违背圆通如此特以其徇物役心耳为道而不能
远于物难矣哉
见闻觉知湛不摇处念念受熏有何筹算此湛非真如
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夫妄念之缠于
心如水之逝未尝止也不能返流全一此之妄想无时
卷七 第 13b 页 WYG0864-0153b.png

佛灭度有遗教传世而大弟子如闻思大士文殊普贤
皆不见所终然是三菩萨咸有大宝坊为大道场示现
圣像或出真身变化神异如海山孤绝处如峨眉山如
清凉如天台等凡依归诚至者皆有所见得未曾有而
佛自灭度后独无所谓祥光感应求之不得其理
老子出关入流沙不知其所终盖流沙在西域天竺在
卬西才二千里岂古柱史所归耶
卷七 第 14a 页 WYG0864-0153c.png

然则其所得已深矣一笑而得法若易然者由此也夫
净名曼殊解空凡有所说言下便遣了无留朕如水中
月不可执捉如空中云无所留碍虽八万四千韦陀谓
之未尝说可也虽寂然无声谓之未尝默可也无说无
默无亦无也有无非无有有非有非言所及也
未入地菩萨随顺觉性犹有觉碍过患至于如来照了
诸相犹如虚空则不可议矣若夫居一切时不起妄念
卷七 第 14b 页 WYG0864-0153d.png

辩真实吾则不知其为何人如此随顺觉性也
学佛者云智与师齐减师半德智过于师方堪传授予
谓士之学道者亦然道德识见以至于文章语言须向
古人中出一头地方始立得脚住
西方圣人之书十二部大典之外有雪山如来梵天莲
华仙人南天竺所说书吉祥疏勒天龙天音声人非人
苦活不饮酒地居天金刚未曾有诸仙苦行观地观虚
卷七 第 15a 页 WYG0864-0154a.png

百品皆未至中华其间必有说妙法者近世取经来南
洲者绝不闻问恨未尽见也
世间万事之纷纶万物之丛脞莫不有定数佛氏发明
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随所缘出虽恒沙界外一滴之雨
亦知头数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皆了元因又自在主童
子脩学书算数印以菩萨算法算无量沙聚悉知颗粒
多少又能算知十方世界种种差别然则非有本因定
卷七 第 15b 页 WYG0864-0154b.png

皆得而知之矣盖象数之外不可测也夫孰有出于象
数之外者乎
寓简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