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864-013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寓简卷六       宋 沈作哲 撰
苏端明平生寝卧时已就枕则安然不复翻动至于终
夕刘元城对宾客或宴居虽暗室常端坐略无敧仄至
于终日二人亦有定力者
王介甫作新法如青苗取息之类亦有所自盖祖述新
室五均六筦之馀意也虽莽尚不能必行而介甫决意
行之
卷六 第 1b 页 WYG0864-0139b.png
近岁衔命出疆三节人从赏给丰腆贪冒之士不顾廉
耻至名执旗报信充厮役下陈号为小底者亦欣然愿
为之富民图迁官恩例往往纳直不赀清议不问也因
读退之韦丹墓铭载丹聘立新罗君长故事使外国者
赐州县官十员使以名上以便其私号私觌官丹独辞
之曰吾天子吏使海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卖官
以受钱邪则知前世固已如此矣大凡作法于廉未必
能继作法于贪贪夫利之久远不可革革之未几必旋
卷六 第 2a 页 WYG0864-0140a.png
复也如韦丹安可复得之哉
近世居长吏之任者往往好行小惠而爱人以姑息长
恶容奸以媚愚民而贾虚誉布衣与冠带竞则布衣胜
不问理之所在事之曲直也其弊至于闾巷小民凌犯
士类善良受弊不得自伸此贼民之最甚者书曰罔违
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从已之欲然则非道干
誉与害民从欲者其恶均耳故圣人深戒之诸葛武侯
曰治世以德不以惠至论也
卷六 第 2b 页 WYG0864-0140b.png
张文潜言国初时天下县令多是资高选人年各已老
多晓田里间事又不自尊大与民通情利病得以上达
虽无峻整治状而民亦蒙利上下相安自范文正公始
建请举县令以革旧弊为令多新进少年所临斩斩晓
文法然吏民畏之情不通矣往时虽有求于民而民乐
输不以为费比之事鞭箠以急税赋扰田里以督期会
则大异矣余观近日所用守令慨然有感也故表而出

卷六 第 3a 页 WYG0864-0140c.png
靖康京城之变四方贡赋不至军士须褚衣无帛以给
有为太常少卿者建议法物库自祖宗以来所藏祭服
充创不毁凡数屋若以给战士袍袄仅可足用也博士
以下和之谓得权宜之策方命具奏有老吏前致词曰
某胥也而𨽻于礼官盖尝习诸礼文之末矣礼曰祭器
敝则埋之祭服敝则焚之冠虽敝不以荐履禋祀之服
而可以为军衣乎奉常与其属大惭沮而止
今之学者谓得科名为了当而仕宦者谓至从官为结
卷六 第 3b 页 WYG0864-0140d.png
果嗟乎学所以明道修身而仕将以行志及民也以浅
俗不根之学声律对偶传习时文一得科名则已了当
一生而进德脩业更无馀事矣以贪鄙无能之质巧佞
卑污积累官簿一得从官则已结果终身而爱君忧国
无馀事矣夫如是望其脩身及民何时可哉余见士大
夫无贤愚其言皆如此心切怪之而不敢辟也又干求
举状云得文字一纸二纸可为之羞缩人臣脩身植德
以俟天命穷达得丧付之于天曰是有命焉惟人主不
卷六 第 4a 页 WYG0864-0141a.png
可言命兴亡治乱存乎一身罔敢责命于天而归过于
数故人主而至于言命之地则是人事已去矣
人臣虽得君要须使人主尊敬而惮不可狎也故言听
諌行而不敢忽汲长孺之于汉武帝魏郑公之于唐文
皇正如此使其身得以亲近而易之则其言亦轻矣宫
之奇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将不听已为敌国所料矣
天下事有可以为恩不能为恩而至于反为怨则以其
不仁根于心者厚也今有法之所当与人情之所可与
卷六 第 4b 页 WYG0864-0141b.png
而理之所宜与又众怜其急难哀矜而欲与于是靳而
勿与能无怨乎虽终与也而加留难焉是人虽得之则
亦恨且怒其不及事矣向使欣然而亟与之虽其所当
得犹以为恩也君子非欲邀誉而行小惠也人之危厄
困穷事有甚难势有至亟不可以久远期待者一受沮
格则狼狈失所可无恤哉予有宗人官岭外死家贫无
子其妻奉其丧以归初不知有法当得券也既至南昌
大暑中予吊而知之为请于州会州阙守而某人领帅
卷六 第 5a 页 WYG0864-0141c.png
事某人者小人尤不喜为义事乃大书其牒曰会广州
广州距洪五十馀程使暴露烈日中以待报此岂理也
哉呜呼不仁甚矣
自昔功名与节义其事异其道不相为谋成功业在器
度立名节在学识为功业者尚权变非复名教所拘故
曰为天下者不顾家父子兄弟之爱不问也同功一体
忌则杀之欺敌而就吾事此岂可以节义责也哉为节
义者尚名教有利重若公相之任千乘之国亏名教若
卷六 第 5b 页 WYG0864-0141d.png
毛发许亟避去若罪雠有害至死亡在前众人噤畏不
敢端视苟可以立风节激贪懦尊名义昭大法吾趋向
之甚于嗜欲非功业成败所能劝沮也垂世教者当贵
先名节而贱后功业所以为天下之大闲也
用人当以学术器识不当专用文词之士使其人有德
量行实缘饰以文章固为希世杰出虽无文采而识量
操履有公辅之望自不妨大用也沾沾儇薄浮华自喜
虽有翰墨之功必败事无疑也
卷六 第 6a 页 WYG0864-0142a.png
用人亦不必专主人望士固有得一世人望而临事乃
大谬者殷浩房琯之败是也谢安适遇苻坚天亡之日
仅能却敌其后勉强北征终以不济一时虚名固不足
以得士不然说筑傅岩之野岂以人望为重哉
凡事度其在我者此心晓然明了则应之必易发之必
当不复加思虑而缓急皆中节矣心之见未明也物至
则中挠而外变矣凡处大事皆当易(难易/之易)之易之奈何
曰天下事不可易也易之必难惟无心于成败祸福而
卷六 第 6b 页 WYG0864-0142b.png
惟道之从惟理之合者能易之不强求其必成亦不果
于邀福也列禦寇曰有易于内者无难于外其知言哉
嗜利徇名之子见富贵之福而不见富贵之祸富贵之
福有限而富贵之祸无穷有限者得其华无穷者丧其
实孰择焉
传曰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谓上无邪僻贪暴之政使
天下得以私议其非是也而后世之监谤讳人开口论
事而壅遏以媚主者乃曰有道之世而议论政事非庶
卷六 第 7a 页 WYG0864-0142c.png
人之职也非职而言有罪焉是禁天下之言甚于防川
者也不可以不察
义有可与有可不与礼有可受有可不受惟当于礼义
之中而已魏沈玠舟行遇风旬日绝粮从姚彪贷百斛
盐以易粟彪命覆盐百斛于江中谓使者曰明吾不惜
惜所与耳彼以急病告勿与则已矣而恶声以辱之是
为绝物不仁甚矣晋王脩龄在东山贫乏陶范载米一
舡遗之却去曰王脩龄若饥自当就谢仁祖索食不须
卷六 第 7b 页 WYG0864-0142d.png
陶胡奴米彼以善意来勿受则已矣而戾气以诟之是
为傲物无礼甚矣二者皆不当于礼义之中处世接物
不当如此
家多偏爱者衰国多嬖倖者危人主自聪明而多能者
其臣益欺朝混乱而多制者其政益纰官聚敛而多费
者其积益亏兵民穷瘁而怀怨者其心必离贤士失职
而不容者其志必暌政令苛虐而好杀上下刻急而无
仁恩者其福祚必移自古以此乱亡盖蔽而莫之知也
卷六 第 8a 页 WYG0864-0143a.png
忽焉其可悲
汪彦章谪居永州州有士人年八十馀自言曾见范忠
宣迁谪过郡时蒙引为门下客公夫人在患难中每遇
不如意事则骂章子厚曰枉陷正人使我至此公每为
一笑且以语宽之未尝有几微见于色词也舟行过橘
洲大风雨中舡破仅得及岸公乘急令正平持盖负夫
人以登燎衣民舍稍苏公顾曰舡破岂章惇所为耶呜
呼有道者处患难如此则死生祸福与夫世之荣辱得
卷六 第 8b 页 WYG0864-0143b.png
丧一无所动其心者矣视子厚之区区则亦可怜矣
郑顾道望之性耿直而通脱有英侠气徽宗宣政间在
馆阁十年不迁人皆叹其流落而顾道晏然无求进之
意李邦彦初拜相令所亲通殷勤欲相荐为从官于公
意如何顾道徐曰望之世所简弃相君方正位槐鼎留
意人材而欲取望之于闲冷之中以为天子近臣于义
夫何可辞虽然相君能容望之为不然之客乃敢受令
耳客曰不然之客奈何顾道曰相君门下士以百数其
卷六 第 9a 页 WYG0864-0143c.png
亲疏贤不肖予未能尽知也相君言而曰善行而曰是
者皆是也使相君言而果善行而果是相与赞成之可
也君子犹畏其近于谀相君言而未心善行而未必是
不能以直道规諌又从而称誉从臾之其害于政道必
广矣今使望之为相君客得从容席间讲明世务当众
人称善与是之际独正色抗声而前曰不然相君某言
逆于道又曰相君某事害于政庙堂议论天下治忽系
焉愿相君思之如是而能容之能从之能终之望之没
卷六 第 9b 页 WYG0864-0143d.png
身于门下可也何有于从官若以望之之言为狂也则
请从此辞弗敢复见虽然相君德量弘远安知其不厌
于柔佞之词而乐于直亮之论也哉昔王茂弘之相晋
元也每与客语辄一坐称叹独王述曰人非尧舜何得
每事尽善茂弘弗为忤且叹赏之今相君欲为稷契周召
其肯不及茂弘者乎子归姑以吾言卜之邦彦闻之虽
不乐亦耸然加敬顾道光尧初为吏部侍郎未几以议
论不合致仕居信州几三十年年九十馀终矣
卷六 第 10a 页 WYG0864-0144a.png
天地阴阳之气无不与政通山川草木之祥各以其类
应江海为百谷王人主之象也水善升降以润万物德
泽之象也王者之国必依山川夏将亡伊洛竭商之季
而河绝周室既卑三川乃涸皆国都也晋永嘉初河洛
江汉皆可涉危乎殆哉周泽不浃水土无所演国家空
弱民间膏血枯腊灾异叠见川原堙塞危亡之期近在
朝夕盖难以类言也
凡草木华实茎叶一发生之后归于枯朽皆不能复生
卷六 第 10b 页 WYG0864-0144b.png
惟其子之在核者乃能生颗粒至微而天地生成之性
具焉名万物者不可得而名也强名之曰仁呜呼大哉
凡生者皆仁性也天地之大德曰生非仁孰当之哉
玉有氛祲玉之病也浅曰氛深曰祲今人不晓乃谓徇
葬尸气所侵曰祲非也自有一种真为尸气所侵色泽
昏闇者虽极古犹为不祥物也何贵焉古玉书云耳郑
氏注考工记犹载曰珽玉六寸明自炤是也
阴阳建除自是一家见于史记今历亦用建除而不详
卷六 第 11a 页 WYG0864-0144c.png
尽且如癸未日亥初初刻立秋即当日亥时以前犹是
六月节合作建日至亥初却还作闭日今历便将当日
为闭日非是凡涓选不可用也谬戾如此类至多未暇
槩举
古今之言地理多谬误而水名尤慁乱如司马相如上
林赋入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沈存中辩其妄矣孔安国
谓三川皆入震泽厎定为自彭蠡江分为三以入震泽
不知三江距震泽甚远决无入理而震泽之大小决不
卷六 第 11b 页 WYG0864-0144d.png
足以受三江东坡辩其妄矣班孟坚谓荥阳下引河东
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鲁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夫
一鸿沟固不能旁通六国数百里又济水自从千乘入
海安得会于楚郑当时言关东漕粟从渭水道九百馀
里引渭穿渠起长安旁南山至河易漕按渭汭至长安
径三百里固无九百馀里而南山至河中间隔灞浐数
大川固无缘山成渠之理刘贡父辨其妄矣如此类极
多而郦元水经诞妄处十二三也
卷六 第 12a 页 WYG0864-0145a.png
古之仕者如九渊之神龙将以利泽施天下见细德之
险微则高举远引而去之后世如𣪠畜耳甘腐秽之食
逐之弗去也
予壮岁尝于坐右书云侈心生当念败德淫心生当念
速死此未能戒定者摄心以其所畏也犹贤乎放肆不
能自反者尔又曰仰则求之于天俯则求之于身远则
求之于古人近则求之于吾君于天于身于古人者无
求而不得也所谓求仁而得仁者也于君者则有命焉
卷六 第 12b 页 WYG0864-0145b.png
外是吾无所求矣
人平居终日役役敝心神耗气力忿怒忧愁顷刻不自
乐稍得闲暇辄恍忽若有阙事逮其回光反照了无一
事为已者茫茫然毕竟何为丧吾真以从人好真可悯
笑以此知能自适其适者不管其它闲事也予尝谓敝
衣无所爱便于卧起而免矜持菲食无所费适于饥饱
而亡贫贱陋居无所饰安于寒燠而省土木小官无所
恋廉于俸禄而远祸患视夫华服以侈外观而无所顺
卷六 第 13a 页 WYG0864-0145c.png
于身珍膳以夸厚味而无所益于生高明之居专富独
处而无所庇其族尊宠之位患失苟得而无所事于民
者相去有间矣此予所谓丧吾真以从人好了无一事
为已者也
一涉世俗虽荣华富贵中无一切如意事比之贱贫违
情境界犹轻若要事事如意惟山林泉石间违物离人
而立于独耳仲尼谓隐居以求其志圣言远矣
君子当知命知时时不可为虽公师之位立谈可致君
卷六 第 13b 页 WYG0864-0145d.png
子去之谓命也况命又不偶其可强进耶天下之事成
败天也吾人也当与天争胜乎
每闭阁焚香静对古人凝神著书澄怀观道或引接名
胜剧谈妙理或觞咏自娱一斗径醉或储思静睡心与
天游当是之时须谢遣万虑勿令相干虽明日有大荣
大辱大祸大福皆当置之一处无令一眼睫许坏人佳
思习熟既久静胜益常群动自寂便是神仙以上人也
一世穷通付之有命万缘成败处以无心
卷六 第 14a 页 WYG0864-0146a.png
处困之极时命未通但可安贫守静脩心养气以道自
娱一切外事尽当屏绝虽博戏谐谑过从游观亦且暂
置非惟省事聊远悔吝宴坐一室数息宁神隐忍无为
必逢亨会有外事来触此境界便当猛省极力止之
一生之计通塞贵贱自有定命一家之计饥寒饱煖亦
有定分皆非智力所能为也营营何益徒自苦耳况世
路方艰惟退藏为得策且只一觞一咏笑傲自适闭阁
焚香读书以穷性命之理著书以寓经济之意赋诗以
卷六 第 14b 页 WYG0864-0146b.png
发喜怒哀乐之心浩歌以畅幽闲旷远之趣焉往而不
自得哉营营然者力务去之勿容其少留也
名位天所赋也所谓命也有以智巧奔竞躁进而得之
者有以谦静安闲恬退而得之者皆命也既曰无非命
者则躁进之多患伤义岂若恬退之全节免祸也哉又
有以用智计而反失之者亦有以背时任运而终不得
者亦皆命也既曰无非命者则听其自然岂不优于血
指汗颜者哉而其祸福之轻重则有间矣传曰福莫平
卷六 第 15a 页 WYG0864-0146c.png
于无祸又曰择祸莫若轻其是之谓乎予是以屏居深
山长谷之中而无有寂寞之叹者也
以饥为饱如以退为进乎饥非馁也不及饱耳已饥而
食未饱而止极有味且安乐法也
 
 
 
 
卷六 第 15b 页 WYG0864-0146d.png
 
 
 
 
 
 
 
 寓简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