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068-042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书义矜式卷一
            元 王充耘 撰
  虞书
   尧典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
四表格于上下
 圣人之功无不至者圣人之德无不至也夫圣人功
卷一 第 1b 页 WYG0068-0426d.png
 德莫盛于尧故史臣叙于书首意曰粤若稽古昔有
 放勋如尧者勋以功言放谓功无不至也钦明文思
 安安允恭克让皆以德言光被四表格于上下虽谓
 德无不至然被也格也则放之所极也吁德之所至
 即功之所至史臣总言尧之德业云耳岂功自功德
 自德哉(云云/)或谓书以道政事故尧典篇首先言功而
 后言德及观吾夫子曰巍巍乎唯天为大惟尧则之
 本言尧之德巍巍乎其有成功则言尧之功其先德
卷一 第 2a 页 WYG0068-0427a.png
 后功虽与先功后德不同然于功德二者皆以巍巍
 乎三字称之无异辞乃知夫子所言史臣所记辞异
 旨同初非有意以功德为先后而表是书为政之编
 也夫书以尧典为首百王之所取法史臣总其德业
 于是书之首岂苟也哉曰若者发语之辞稽古者考
 古帝尧之言也放勋之放与放乎四海之放同盖言
 至也如亲九族之功至九族则既睦矣平章之功至
 百姓则昭明协和之功至黎民则时雍皆放勋也其
卷一 第 2b 页 WYG0068-0427b.png
 何所不至哉但德者功之本有是功必有是德功之
 至者德之至也其德以钦让为之体以通明为之用
 散之在外为形著之文钦明之发见也蕴之在内为
 深远之思钦明之含蓄也安安尧之德性之也非勉
 之也固有强为恭而非实者惟尧则允允者信也亦
 有欲为让而不能者惟尧则克克者能也盖其本于
 德性见于行实德盛光辉极于四方虽外表而亦被
 极于天地通上下以感格抑是书放勋二字言功何
卷一 第 3a 页 WYG0068-0427c.png
 其略钦明而下累数言以形容言德何其详岂非功
 者众所易见德者民所难名故史臣因其功而详其
 德勋虽言放而光则极放之所被所格而言之尝
 观史臣叙浚哲文明温恭允塞亦犹叙尧之德但尧
 曰放曰被曰格则不可与重华同语者例论夫子于
 尧曰大哉于舜曰君哉吾观史臣二典尤信虽然钦
 也者即脩已安百姓之敬笃恭天下平之恭虽以尧
 舜之功德犹必本诸此然则读二典者尤当以钦之
卷一 第 3b 页 WYG0068-0427d.png
 一字为开卷第一义云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
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惟圣德之明极其盛故圣德之推极于远盖圣人躬
 行于上则所以观感于下者有不期然而然者矣昔
 者帝尧能明其大德光辉日盛无所不照全体之大
 无所不包圣德之著于已者如此则其推之于家而
 九族皆有以笃其亲亲之恩推之于国而百姓皆有
卷一 第 4a 页 WYG0068-0428a.png
 以明其在己之德又推之于天下而黎民之众皆有
 以变恶为善而底夫雍熙之盛焉圣人一视而同仁
 笃近而举远其推之之序皆出于自然夫岂有所勉
 强而后能之者乎书曰(云云/)即放勋之所极也惟天下
 至诚为能尽其性其得于天而具于己者无一毫之
 不实无一息之不明体之立者异于人也能尽其性
 则能尽人物之性其充于此而著于彼者无一民之不
 化无一物之不周用之行者又异于人也圣人笃恭
卷一 第 4b 页 WYG0068-0428b.png
 而天下平其所以赞化育而参天地于此可见矣夫
 德者人之所同得不以圣愚而有以加损也而谓圣
 人之德有异于人何哉盖生而知之则钦明文思
 皆出于自然非常人之所及也安而行之则允恭
 克让不待勉强非常人所能也德不止于德而曰俊
 德则大而无外如天地之覆载大不止于大而曰明
 则光被四表如日月之照临明不止于明而曰克则
 能超乎气禀之偏绝乎物欲之蔽其卓冠群伦也宜
卷一 第 5a 页 WYG0068-0428c.png
 哉其明德之本无以加故明德之效有其序以此德
 而齐家则父子兄弟夫妇长幼之际以至五服异姓
 之亲欢然有恩以相爱秩然有叙以相接皆圣人明
 德为之本而使之有所取则也以此德而治国平天
 下则畿内之近万邦之远黎民之众各有以去其旧
 染之污而全其明明之德孝弟忠信怡然于安居乐
 业之馀礼乐教化蔚然于雍熙泰和之盛皆本于圣
 人之明德其下观而化固有不令而从者焉盖同然
卷一 第 5b 页 WYG0068-0428d.png
 之理具于圣人之一心亦具于千万人之心圣人推
 之于家者此德也推之于国与天下者亦此德也举
 天下之大皆囿于圣人德化之中吁盛矣抑尝观之
 书序帝王之德莫盛于尧其称放勋之实莫备于此
 甚矣史臣之善言德业也厥后子贡之称孔子言圣
 人之德如天之不可阶而绥来动和之妙盖无异于
 尧也亦可谓善言德行矣后之为治者有志于帝尧
 之治常法乎帝尧之德而修身者即所以明德也故
卷一 第 6a 页 WYG0068-0429a.png
 孟子曰天下国家之本在身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𤾉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
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
 圣人命历官分方以治其事欲其精于测候而详于
 考验者所以重民事之始也夫时以作事而岁功之所
 由起不可缓也知民事之不可缓则分方而治者有
 不容不致其测候之精而尽其考验之详矣在昔帝
 尧于羲和之分命必使之率职于嵎夷𤾉谷之地宾
卷一 第 6b 页 WYG0068-0429b.png
 阳光之初升而识其景焉固所以谨夫平秩东作之
 事也然犹恐其考验之未精也观昼刻之均于夜星
 鸟之见乎昏而春之中者始不忒又恐其考验之未
 详也观民之析处而有以验其气之温物之生育而
 有以验其气之和则春之中者为益信尤所以谨夫
 平秩东作之事也噫此其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
 天时也欤时以作事而一岁之计又当谨于春以其
 为岁功之首也历以正时而三春之候尤当谨于春
卷一 第 7a 页 WYG0068-0429c.png
 分以其阳之中也谨岁功之首定春阳之中圣人又
 安得不命历官分方以尽其测候考验之法乎嵎夷
 今登州之地也𤾉谷取出日之义乃羲和所居官次
 之名盖官在国都而测候之所则在嵎夷𤾉谷之地
 时维春分旭日始旦欲羲仲仿乎帝喾历日月而送
 迎之意尽其寅敬宾接之礼以识其初出之景焉日
 景不差天时斯正以是而平均早晚之节秩次先后
 之宜凡岁功之当兴民事之当起斯可颁之有司行
卷一 第 7b 页 WYG0068-0429d.png
 之天下矣然犹虑其测候之未精也又使之参考夫
 昼夜之晷刻焉盖夏之晷刻常太过于昼冬之晷刻
 常不及于昼惟春分之刻视冬夏为适其中必昼夜
 之刻各五十而后定也举昼以见夜故曰日中又必
 使之审订于星宿之位焉二十八宿随天运转四方
 虽有定星而星无定居曰鸟曰火曰虚曰昴各以四
 时之昏见于南方春分之夕必南方朱鸟七宿见于
 其位而后定也以其形而言之故曰星鸟夫如是则
卷一 第 8a 页 WYG0068-0430a.png
 不惟以日初出之景而定夫春之中必参之昼夜晷
 刻之适均而春之中始定焉不惟以昼夜之晷刻而
 定乎春之中必求之于南方朱鸟之昏见而春之中
 始定焉然犹虑其考验之未详也欲其观厥民之析
 焉先时冬寒民聚于隩至是而散处则可以验其气
 之温矣又欲观于鸟兽之孳尾焉乳化曰孳交接曰
 尾鸟兽孳尾则可以验其气之和矣既有以验其气
 之温又有以验其气之和则天时物理无不合而步
卷一 第 8b 页 WYG0068-0430b.png
 占之法庶乎无毫发之或差圣人敬天勤民之意无
 所不尽矣故曰圣人命历官分方以治其事欲其精
 于测候而详于考验者所以重民事之始也虽然岂
 惟是而已哉敬致寅饯之礼讹成朔易之务宵中永
 短之必考星火虚昴之必观曰因曰夷曰隩之必审希
 革毛毨氄毛之必察其继乎春而为之者盖无时而
 不谨矣
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
卷一 第 9a 页 WYG0068-0430c.png
时成岁允釐百工庶绩咸熙
 圣人命作历之官闰以四时而岁功成故时以作事而
 治功成矣盖天运齐于上而后治效见于下圣人之
 命官立政未尝不以治历正时为先务也苟岁功之
 不成则治功亦何由而广哉昔者帝尧之命羲和谓
 夫三百六旬有六日者此一期之数也然以日月之
 所会于天者考之其度数则有迟速之不同其气朔
 则有盈虚之或异合气盈朔虚而闰生焉闰既立矣
卷一 第 9b 页 WYG0068-0430d.png
 则四时以之而定岁功以之而成以此而信治百官
 则天下之事功岂不由是而皆广乎吁圣人尽其裁
 成之道辅相之宜而拳拳于天道者其于治道知所
 本欤(云云/)其旨如此尝谓闰之有益于岁时大矣日
 月之运于天者以期言之则有难齐之度以岁言之
 又有必齐之序焉二者不齐而欲齐之非有闰法何
 以致其齐哉闰者合气盈朔虚而为之者也日之
 盈者损之月之虚者补之期虽不齐而时与岁则归
卷一 第 10a 页 WYG0068-0431a.png
 于齐矣盖齐而不齐者在天之运也不齐而致其齐
 者圣人之法也然天运齐于上而后治效见于下此圣
 人之命官立政而未尝不以治历明时为先务也岁
 功成而治功成则圣人之能事毕矣今夫咨者嗟也
 帝尧总命羲和而咨叹以告之者何哉盖圣人之于
 天道尽心焉耳矣期犹周也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
 分度之一天一日行一周而过一度日一日亦行一
 周而视天为不及一度月行一日一周而视天又不
卷一 第 10b 页 WYG0068-0431b.png
 及十三度有奇此期之数不可以强齐也至于岁则
 有一定之时时则有一定之月月则有一定之日合
 一岁之日则有三百六十此岁之序不可以不齐也
 然日一岁与天一会校之岁则过五日而有馀月一
 岁与日十二会校之岁则不及六日而不足日之过
 则为气盈月之不足为朔虚合气朔之盈虚而闰立
 矣三年而一闰五年而再闰十有九年而七闰夫如
 是而后气朔始得而均齐时得以正其时岁得以成
卷一 第 11a 页 WYG0068-0431c.png
 其岁也春夏秋冬不失其宜阴阳寒暑不反其序天
 时于是而可则地利于是而可因人事于是而可以
 无失矣此闰之法所以能齐不齐以归于齐也时既
 定矣岁既成矣以此而信治乎百官之众则天下之
 庶事将见其无一之不康而天下之治功将见其无
 一之不广也苟名实之乖戾寒暑之反易则农桑庶
 务咸失其时百工之惰万事之堕或有不可胜言者
 矣由是观之圣人之命官正时而欲其岁功之成者
卷一 第 11b 页 WYG0068-0431d.png
 无非所以为天下治功之计也欤抑考之经尧之始
 命羲和也则曰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此盖命其主历象以授时也至此则曰期三百有六
 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者盖言作历之要法也
 圣人于即政之初而拳拳以正天时为先务者何也
 盖见乎治天即所以治人也天时既正百工可得而
 治庶绩可得而熙也虽然不独尧也高辛氏之历日
 月星辰而迎送之舜之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皆此
卷一 第 12a 页 WYG0068-0432a.png
 意也呜呼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其斯以为圣人乎
   舜典
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
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克尽乎人事之常而不乱乎天道之变此圣人之能
 事也盖圣人必有过人之才亦必有绝人之量以过
 人之才而治天下之事事未见其有不治者也有绝
卷一 第 12b 页 WYG0068-0432b.png
 人之量而遇非常之变亦未见其有震惧失常者矣
 古之人有能之者其惟舜乎是以帝尧使之慎徽五
 典而五典以之而克从使之揆度庶政而庶政以之
 而时叙宾于四方之门而四方由是而穆穆纳于大
 麓之间遇烈风雷雨之变而行亦不迷焉吁主天下
 之事而各得其治遇天道之变而不失其常非固聪
 明诚智确乎其不乱者其孰能与于斯舜典(云云/)
 意以此尝谓天下之事至难治也非圣人则不足以
卷一 第 13a 页 WYG0068-0432c.png
 临其治上天之变亦非常也非圣人则必至于失其
 常盖圣人之才固众人之所难能也圣人之量尤众
 人之所不可及也何以言之常人之于五典也或欲
 其从而不获其从宅于百揆也或欲其叙而不得其
 叙宾于四门而或不能致其穆穆之和遇烈风雷雨
 之变而或不能不失其常惟圣人则异于人也事之
 所肇者屡试而屡得其效理之所在者随感而随致
 其休此天之所以与圣人者岂偶然哉今夫父子之
卷一 第 13b 页 WYG0068-0432d.png
 有亲君臣之有义夫妇之有别长幼之有序朋友之
 有信此五典也即所谓五常也人之所以为人圣人
 之所以为教皆不出乎此五者之常道也夫惟慎之
 而不敢忽美之而尽其道则敬敷在宽之意得矣而
 掌教之实亦无怍于人矣克从而不能违之盖有不
 期然而然者也此言圣人能尽其司徒之教者如此
 夫所谓揆者度也百揆者度庶政之官其制始于唐
 虞而亦犹周之冢宰也事之至繁任之至重亦孰有
卷一 第 14a 页 WYG0068-0433a.png
 加于此哉纳于百揆之职而百揆以时而叙此言圣
 人之能尽其庶政之道者如此古者以宾礼亲邦国
 诸侯各以方至而使主焉故谓之曰宾四门者四方
 之门也宾四方之门而诸侯之至者莫不穆穆其容
 而和之至焉此盖又言其兼四岳之官而能尽其职如
 此昔者洪水之害而尧独忧之使舜入于山林相视
 原隰烈风雷雨众惧失常而舜行独不迷焉吾于此
 见圣人不特有过人之材能尤有绝人之度量也宾
卷一 第 14b 页 WYG0068-0433b.png
 于四门四门穆穆者即左氏所谓无凶人也纳于大
 麓烈风雷雨弗迷者亦犹易之所谓震惊百里不丧
 七鬯之类是也噫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观于史臣
 纪载之书而圣人之材之美犹可追想于数千载之
 上也孟子言必称尧舜良有以哉抑此章之旨蔡氏
 传之明矣间尝参诸注疏之说而训大麓之义则异
 焉孔氏曰麓录也纳舜使大录万几之政阴阳和风
 雨时各以其节不有迷错愆伏而舜之德合于天也
卷一 第 15a 页 WYG0068-0433c.png
 观其所言与蔡傅之旨有不侔者且尧时之官莫尊
 于百揆大麓万几之政非百揆而何麓以山足训之
 明矣孔氏之说于经意有未合者故不可强而从也
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
川遍于群神
 圣人审观天之器以齐其运又必举秩祀之典而周
 其礼此圣人受命之始而严其奉天之道也夫圣人
 之有天下也天与之也天运之不可以不审祀礼之
卷一 第 15b 页 WYG0068-0433d.png
 之不可以不举皆政之大者也故璿玑玉衡观天之器
 也而七政在天日月五星是也察玑衡以齐七政其观
 天之术审矣于是类祀于上帝禋祀于六宗山川则望
 而祀之群神则遍而祀之凡其祭祀各有秩序则事神
 之礼皆举矣然则天运无不齐而祀礼无不周圣人奉
 天之道不可详乎(云云/)尝谓圣人之有天下未有不受
 命于天者也命既出于天则吾所以奉乎天者可不尽
 其道哉故不惟审夫观天之器以齐其运又且举秩祀
卷一 第 16a 页 WYG0068-0434a.png
 之典而周其礼焉诚以日月五星之运行于天者乃
 敬授人时之本而百神之来享者然后可以章天与
 之符则政孰有大于此者乎此舜摄位之初而有致
 意于二者之务良有以哉察夫璿玑而所以象天体
 之运转也王衡者以玉为管横而设之又所以窥玑
 而齐七政之运行也七政运行于天非日月五星之
 谓乎不曰日月五星而曰七政者以其运行之有迟
 速顺逆犹人君之有政事也七政以玑衡而齐齐七
卷一 第 16b 页 WYG0068-0434b.png
 政者必先于察玑衡也玑衡所以为观天之器则察
 玑衡者即所以齐七政也七政既齐则历象以成天
 时以定而观天之术于是乎审矣观天之术既审而
 事神之礼尤不可后上帝则类而祭之其礼依郊祀
 为之也六宗则禋而祭之精意以享之也名山大川
 五岳四渎非山川之当祭者乎望而祭之故曰望丘
 陵坟衍古昔圣贤非群神之当祭者乎遍而祭之故
 曰遍不惟类于上帝而且禋六宗焉不惟望于山川
卷一 第 17a 页 WYG0068-0434c.png
 而且遍群神焉则上下神祗罔有不祭而祭祀荐享
 礼序秩然殆见郊焉而格庙焉而享而事神之礼于
 是乎至矣审观天之术于先而举祀神之礼于后圣
 人所以奉天者盖如此而政事之大宜莫先于斯焉
 尝考历象授时尧之所先也昭告上天神后而类于
 上帝宜于冢土汤武之所不废也大舜摄位之初首
 必于二者之务人君奉天之道不过在是矣嗟夫圣
 人之所奉者天故天之眷佑者亦在圣人然则舜之
卷一 第 17b 页 WYG0068-0434d.png
 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
 乎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
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圣人因诸侯之朝而察之者其法详因诸侯之功而
 报之者其礼厚即其奏言试功而旌以车服可见矣
 在昔帝舜于诸侯之来朝使各陈其为治之说而听
 其言复从而明考其功以观其行所以察之者如是
 其详诸侯而有功于民则赐之以车又旌之以服所
卷一 第 18a 页 WYG0068-0435a.png
 以报之者如是其厚然则决择之必审待遇之必隆
 盛时述职之法盖如此也(云云/)夫上之待下决择之
 法固不可以不严而待遇之礼亦不可以不厚苟无
 其法则贤否无由而可知有其法而无其礼则有功
 者亦何由而加勉然则礼也法也二者可相有而不
 可相无者也诚哉是言也今夫有德者必有言言者
 行之表也故其人之能否不可知即其所言之得失而
 可见于是而敷奏以言然言之非艰行之惟艰君子
卷一 第 18b 页 WYG0068-0435b.png
 不以言取人必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是而明试以
 功奏言而有以得其施设之方试功而有以验其操
 履之实苟言之如其所行行之如其所言所谓成允
 成功所谓乃言底可绩则其人之贤否昭然不可掩
 矣斯其察之之详也如此然察之固不可不详也待
 之亦不可不厚也且夫列爵分土树屏建侯岂为安
 逸之计而已哉惟以治民而已故民功谓之庸有能
 禦大菑捍大患兴利除害使匹夫匹妇咸乐其生则
卷一 第 19a 页 WYG0068-0435c.png
 有功于民者也何以与之路车乘马又何与之玄衮
 及黼车以安其体而无负乘之讥服以华其躬而无
 不称之诮斯其报功之厚也如此虽然帝舜不特以
 此待诸侯其待黎献之士亦曰敷纳以言明庶以功
 车服以庸其所以选贤才励臣下同此一道也此其
 所以考绩于三载之后黜陟于三考之馀而庶绩为
 之咸熙厥后成周之制六年五服一朝大明黜陟盖
 亦损益有虞之制而为之者也此成周太和之治所
卷一 第 19b 页 WYG0068-0435d.png
 以亦无愧于有虞也欤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𤯝
灾肆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圣人之制刑虽有轻重之殊圣人之用刑常存敬慎
 之意盖刑者民命所关圣人不得已而用之使无敬
 恤之意则刑罚不中而民无所措手足矣是故舜摄
 位之初即示人五常之刑以待夫罪之重者稍轻则
 流以宥之鞭扑以待夫罪之轻者又轻则金以赎之
卷一 第 20a 页 WYG0068-0436a.png
 五者法之正也无意而误犯者赦所以宥其过有意
 而故犯者刑所以诛其心二者法之权也圣人立法
 制刑其详如此然岂恃以求逞哉敬之而又敬之其
 心未尝或轻盖其中有所不忍故也故轻重各有攸
 当者乃天讨不易之定理而钦恤常行乎其间者可以
 见圣人之本心(云云/)圣人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
 人之政为政且尔而况于用刑乎轻则鞭扑伤人之
 肌肤重则鈇钺戕人之性命死者不可复生断者不
卷一 第 20b 页 WYG0068-0436b.png
 可复续一失其当而民有不得其死者矣故刑以辅
 治虽圣人有所不可废然刑期无刑乃圣人之用心
 固非众人之所可同尽此道者吾于大舜见之矣是
 故象以典刑象者垂象以示人而典者其常也示民
 以常刑使民知所畏所谓墨劓剕宫大辟是也此五
 者刑之正也所以待夫元恶大憝杀人伤人穿窬淫
 放罪之不可宥者也流宥五刑者所犯虽入于五刑
 而情可矜法可疑与夫亲贵勋劳之不可加刑者则
卷一 第 21a 页 WYG0068-0436c.png
 放之远以宽之如五刑有宅五宅三居是也鞭作官
 刑者木末垂革施之官府以惩其怠惰扑作教刑者
 夏楚二物用诸学校以警其怠荒斯二者所以待夫
 罪之轻者也罪入于鞭扑其刑可谓轻矣而其刑又
 有可矜可疑者焉则使人入金以赎其罪盖不忍轻
 刑而亦不欲以直赦之也五者从重以入轻法之正
 也𤯝灾肆赦者𤯝谓过误灾谓不幸如是而犯法者
 不待流宥金赎而直赦之也所谓赦过无大怙终贼
卷一 第 21b 页 WYG0068-0436d.png
 刑怙谓有所恃终谓再犯如是而丽刑者则虽当宥
 当赎亦不许其宥亦不听其赎而必刑之刑故无小
 之谓也此二者或从重以即轻或由轻而即重盖用
 法之权衡所谓法外意也圣人立法制刑之本末此
 六者大略尽之虽其轻重取舍阳舒阴惨之不同然
 钦哉钦哉惟刑之恤之意未始不行乎其间也钦则
 有敬谨之意恤则有哀矜之心圣人于事固无不敬
 而用刑者尤圣人之所慎圣人于民固无所不恤而
卷一 第 22a 页 WYG0068-0437a.png
 有罪者尤圣人之所矜圣人岂乐于刑哉盖有所不
 得已也使有一毫怠忽之心存于中则轻重失其宜
 操舍失其当舍彼有罪刑及无辜矣圣人以不得已
 而用刑夫岂有残民以逞之意哉故轻重有伦有以
 见圣人之法而钦恤无间者足以见圣人之心譬之
 天地四时之运虽有寒凉肃杀之不同然其涵养以
 𤼵生之意未尝不流行乎其间也此其好生之德洽
 于民心而民自不犯于有司至于刑措不用以成垂
卷一 第 22b 页 WYG0068-0437b.png
 拱无为之治也虽然舜制五刑有流宥而无金赎所
 谓赎者止鞭扑之刑耳至吕刑始有五等之罚疑穆
 王始制之非法之正也盖当刑而赎则失之轻疑赦
 而罚则失之重且使富者获免贫者受刑又非所以
 为平也然而穆王所谓哀矜折狱所谓敬五刑则其
 钦恤之意犹知古人之用心夫子所以取之也呜呼
 天下之广掌刑者民之司命任用可不重乎
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咨十有二牧曰食哉
卷一 第 23a 页 WYG0068-0437c.png
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圣人咨内臣尽辅君之职以图治尤必咨外臣尽养
 民之政以来远盖图治莫先于近臣养民莫切于群
 牧圣人急于政治安得不咨之耶是以帝舜即位之
 初谋治于四岳之官使其辟四方之门以来天下之
 贤俊明四目达四聪以广天下之视听此岂非欲其
 尽辅君之职以图治乎然养民之政不修则不足以
 成天下之治必咨于州牧使其重民食而一远迩亲
卷一 第 23b 页 WYG0068-0437d.png
 君子而远小人则民遂安养之愿虽蛮夷之国亦相
 率而服从矣此又岂非欲其尽养民之政以来远乎
 然则四岳总于内州牧总于外内外相须而治道备
 矣书曰(云云/)其旨如此尝谓人君以一身之微涖万
 民之上天下人才之贤否四海生民之休戚虽有知
 人之智安民之惠岂能尽遍耶是以内立四岳则贤
 才举而视听广外立州牧则百姓安而四夷宾服内
 外之职举得其人圣人复何为哉不过垂衣拱手
卷一 第 24a 页 WYG0068-0438a.png
 恭己正南面而已尔然使为四岳者或不能尽其
 职则贤才必隐遁于下聪明必日蔽于上又岂能成
 其在内之治乎为州牧者或不能修其政则民既无
 以安其生外夷且乘间而侵乱又岂能致其在外之
 治乎是则岳牧之官任大而责重关政治之得失此
 舜即位所以必先命之也欤且夫人君之临涖天下
 也资治莫急于贤才然君门万里出类拔萃之才安
 得以自达乎为四岳者当辟四方之门以广求贤哲
卷一 第 24b 页 WYG0068-0438b.png
 布于朝廷旁招俊乂列于庶位使野无遗贤可也耳
 目固所以广视听也然人君一身聪明有限虽有视
 远惟明听德惟聪之心安能以达远乎为四岳者当
 明四方之目为己远视而无所蔽达四方之聪为已
 远听而无所壅使嘉言罔攸伏可也然则内焉之图
 治不咨于四岳养民之政不咨于州牧可乎夫以天
 下之大分为十有二州土地之广人民之多人君虽
 有子民之心岂能家给而人赐之哉为州牧者当知
卷一 第 25a 页 WYG0068-0438c.png
 以养民为务不违农时则烝民粒食矣宽以抚之则
 远者来矣扰而习之则近者悦矣然非进贤退不肖
 则君子在野小人在位又何由成养民之政乎必惇
 信仁德之士屏弃凶恶之徒则政无不举岂特中国
 之民得其所养虽要荒之远亦为之来廷戎狄之人
 亦为之宾服噫远人之格孰非外臣养民之政所致
 哉惟然唐虞之际四门穆穆则四岳之治非不举也
 各迪有功则州牧非不修也而舜之即位乃汲汲焉
卷一 第 25b 页 WYG0068-0438d.png
 首询于岳牧何哉盖舜绍尧之后惟恐治道盛而或
 衰人心久而或怠所以奋庸熙帝之载不得不然也
 故当摄位之初即日觐四岳群牧者特不过辑瑞班
 瑞以与之正始云尔至此则建官分职欲其有以成
 天下之治也厥后成周称唐虞内有百揆四岳外有
 州牧侯伯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则知岳牧于内外之
 治者大矣此其所以致雍熙太和之治也欤
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卷一 第 26a 页 WYG0068-0439a.png
 为民上者能亲君子而远小人则无远而不服矣夫
 远人之服岂有他哉亦在举措得宜有以当其心故
 耳宜夫帝舜以为长民者告也夫其有德者知所亲
 仁人者知所信而包藏凶恶者知所以拒绝也则君
 子进而小人退矣诚如是虽以蛮夷之远亦相率而
 服从中国其有不治者乎帝舜以此而告十二牧焉
 可谓得为治之本矣(云云/)昔者鲁哀公尝问孔子以
 何为则民服孔子告以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
卷一 第 26b 页 WYG0068-0439b.png
 诸直则民不服至哉斯言也可谓得天理人情之至
 者矣盖人情莫不好直而恶枉故举错得宜则犁然
 足以当人心天下孰不为之悦服一失其当则好人
 所恶恶人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矣虽一夫犹不可强
 服尚安能得天下之心哉况夫亲贤臣远小人国之
 所以兴隆亲小人远贤智国之所以倾覆其所系者
 尤重也为十二牧者各私一州之士各子一州之民于
 此宜何如其尽心哉仁义礼智根于心而令闻广誉施
卷一 第 27a 页 WYG0068-0439c.png
 于身此其为有德者也吾则尊其位重其禄所以厚
 之者无不至也慈祥恻怛能存不忍人之心宽裕温
 柔能行不忍人之政此其为仁人也吾则任之而勿
 贰委之而勿疑所以信之者极其专也虽然有德者
 在所亲矣天下岂皆有德者乎固有貌似庄重而心
 实险狡者矣谓之任人可也仁厚者在所信矣天下
 岂皆仁厚者乎固有外为温柔而内实残酷者矣谓
 之任人可也彼固善于逢迎而吾则听察必审而不
卷一 第 27b 页 WYG0068-0439d.png
 敢轻彼固易于投合而吾则遴选必严而不敢忽所
 谓难之者此也诚如是而所用者必君子而天下得
 以被其休所去者必小人而四方不至被其毒朝廷
 清明纪纲振举治化洋溢乎中国而施及于蛮貊彼
 三百里蛮居乎荒服之地非可以政令整齐者也今焉
 亦安于邦域而不敢怀反侧之心三百里夷居于要服
 之间非可以威刑禁制者也今焉亦向风慕义而不
 敢萌背叛之志何者内外之势虽殊而好恶之情则
卷一 第 28a 页 WYG0068-0440a.png
 一为民上者举错不谬而有以服其心此其所以率
 服也其功足以柔远人而恩不足以及百姓者未之
 有也为州牧者若之何而不尽心哉且舜举元恺而
 天下称其能诛四凶而天下服其当则舜于亲贤远
 佞之道盖已行之矣而又拳拳于十二牧告者岂非
 治有小大而其道无异同也欤虽然牧以养民而告
 之以此者何也盖足食所以使之有所养进贤退不
 肖所以使之得以安于所养不然则君子在野小人
卷一 第 28b 页 WYG0068-0440b.png
 在位恶政日加于民虽有粟乌得而食诸故舜既告
 以食哉惟时而必继之以亲贤远佞之道矣夫然后
 足以成养民之功也孟子曰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
 亲贤之为务其此之谓欤
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
人以和
 命官以声乐之教而欲养其中和之德必原夫声乐
卷一 第 29a 页 WYG0068-0440c.png
 之本而复赞其幽明之感夫命官以声乐为教则其
 职教之专者固有以育人才而养性情耳而论乐以
 人声为本则其声乐之和者又岂非所以格神人和
 上下哉昔舜之命夔典乐以教胄子也既欲虑其偏
 而辅翼之又欲防其过而禁戒之此其职教之专所
 以养其中和之德矣然教之之道在于德教之之具
 在于乐则夫乐之作本乎人声之和以极夫声乐之
 妙殆见其神无不格而人无不和盖又极夫幽明之感
卷一 第 29b 页 WYG0068-0440d.png
 矣此胄子之教典乐之官所由设欤圣人作乐其体
 用功效之广大深切如此夫尝观周礼大司徒掌成
 均之法以教国子弟也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
 音则圣人之教莫善于乐又观商之庸鼓有斁以衎
 我烈祖也先祖为之是听嘉客为之夷怿则神人之
 和亦在乎乐矣何者乐由人心生也自其典乐之教
 而论固以人心和而感乎人心之和耳自其作乐之
 效而言之又岂非人心之和而通幽明之感乎今也
卷一 第 30a 页 WYG0068-0441a.png
 舜之命夔不惟以教胄子者言之又必以格神人者
 言之此其职教之专而声乐之极功也又岂殷周之
 盛而已哉帝舜之意若曰今予命汝典乐之官者岂
 徒侈乎金石之音干羽之舞耶盖自天子之元子以
 至公卿大夫之适子莫不有天下国家之寄而不可
 以无教也声音以养其耳采色以养其目歌咏以养
 其情性舞蹈以养其血脉兹非典乐之教也直者必
 不足于温故欲其温宽者必不足于栗故欲其栗则
卷一 第 30b 页 WYG0068-0441b.png
 直不至于讦宽不至于纵刚者必至于虐故戒其无虐
 简者必至于傲故戒其无傲则刚不至于暴简不至
 于慢矣救其气质之偏养其中和之德则汝之典乐
 教胄子者盖在乎此矣虽然乐岂无自而作哉亦以
 人声为之本耳人心之动因言以宣而在心为志𤼵
 言为诗则志以言而见也既形于言必有其节而言
 之不足又永歌之则言以歌而永也既有永言之歌
 矣则歌声之浊者为宫以渐而短者为商为角为徵
卷一 第 31a 页 WYG0068-0441c.png
 为羽焉不曰声依永乎既有依永之声矣则必以五声
 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焉不曰律和声乎人声既和
 而被之八音以为乐则金石丝竹之异宜者翕如纯
 如而不拂其情匏土革木之异用者皦如绎如而不
 紊其伦矣荐之郊庙则足以动天地而感鬼神奏之
 朝廷则足以厚人伦而美教化尚何幽明之间而上
 下之殊哉然则圣人作乐之效一至于此则其典乐
 之教所以育人材而养情性者亦可见矣且唐虞之
卷一 第 31b 页 WYG0068-0441d.png
 为教也有若司徒之敬敷五教矣而其所以事神者
 有若秩宗之典朕三礼矣今而胄子之教神人以和
 一委于后夔之典乐何也盖圣人之教莫善于乐而
 乐之所以格神人者同一至和之流通也岂曰此为
 胄子之教而彼为神人之感哉厥后后夔言作乐之
 效始曰祖考来格而虞宾在位终曰鸟兽率舞而凤
 凰来仪则又不惟无负于帝舜之命而亦无愧于声
 乐之妙矣此韶乐之所以尽善尽美欤
卷一 第 32a 页 WYG0068-0442a.png
咨汝二十有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工
 圣人致叹以命臣职之众者欲其主敬以相天事之
 重也天事之重非敬无以相之然非嗟叹以致其命
 则听之者将以为汎然之常言耳夫圣人之命庶官
 其事至不一也天有不能自为而寄之君君有不能
 自为而寄之臣君之事何莫非天之事也其可不敬
 以相之乎无一事之非天则必无一事之不敬虞廷
 总命群臣之际必嗟叹而𤼵其辞以此哉(云云/)夫位
卷一 第 32b 页 WYG0068-0442b.png
 之尊卑不一也而言位者必曰共天位职之大小不
 一也而言职者必曰治天职五典曰天叙五礼曰天
 秩五服曰天命五刑曰天讨所任之事不一而相乎
 天者则同耳又安得不嗟叹而以敬之一辞为群臣
 告乎夫舜之分命于二十二人者为何如哉备咨询
 之任者四岳是已图宅揆之绩者伯禹是已黎民阻
 饥而稷播百谷也百姓不亲而契敷五教也刑则皋
 陶明之工则垂掌之上下草木鸟兽之未若则吾之
卷一 第 33a 页 WYG0068-0442c.png
 所赖者益焉天地神祗人鬼之未叙则吾之所资者
 伯夷焉有夔以典乐则吾胄子之教不患其不施有
 龙以纳言则吾出纳之命不患其不允有十二牧以
 分职治于外则吾食哉惟时柔远能迩之政不患其
 不立其为事固不一也然内而四岳九官何往非天
 工之代外而十二牧何往非天牧之司苟居其职而
 怠其事在其位而慢其政无以相乎君即无以相乎
 天矣故天工之亮非钦哉以为之主不可也钦者何
卷一 第 33b 页 WYG0068-0442d.png
 敬而已不贰以二必专其念不参以三必一其守夫
 如是非惟有以相夫君实有以相乎天矣由是观之
 人臣之事不一而一于代天一于代天则必一于主
 敬帝舜深知乎此而犹恐群臣之以常言视之也咨
 汝一辞𤼵声嗟气叹于群言之首其所以感动夫二
 十二人之钦者为何如哉抑尝考之舜之命禹命伯
 夷咨四岳而命者也命垂命益泛咨而命者也命夔
 命龙因人之让而命者也若稷契皋陶之不咨者申
卷一 第 34a 页 WYG0068-0443a.png
 命其旧职而已夫知道而后可宅百揆知礼而后可
 典三礼知道知礼非人人之所能也故必咨四岳而
 命之若予工若予上下草木鸟兽则又非此之比故
 泛咨而命之礼乐命令事理精微非百工庶物之比
 故必俟伯夷之让而后命之也惟其分命之时有咨
 焉故其总命之际必咨以戒其敬欤愚观尧典之书
 于治历之命则曰钦若于治水之命则曰钦哉钦者
 尧舜相传之心法也二十二人之咨舜之致意于钦
卷一 第 34b 页 WYG0068-0443b.png
 者有自来矣
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
 圣人课功以示劝惩者有定法故群臣尽职而立功
 者有成效夫课功覈实之严乃众功之所由以广也
 在昔有虞之朝考绩行于三载之时黜陟幽明于三
 载之后以时课功截有定法者如此夫是以赏罚明
 信人人自立于事功百庶之绩虽若不齐而咸熙之
 效若出一致其各有成效复如此定法行于君而成
卷一 第 35a 页 WYG0068-0443c.png
 功著于臣有虞之治所以为不可及夫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君之于臣惟知尽待下之礼尔初无待
 于诱之以赏而怵之以罚也臣之于君惟知尽事上
 之忠耳亦无待赏罚而后知所劝惩也然而日月易
 流人心易弛三载而不考其绩则无以提撕警觉
 而作其懈惰怠弛之心人不能以皆贤则职或不能
 以遍举三考而不继之以赏罚焉则亦无以知其贤
 不肖而为之进退则玩愒偷安苟且自便敷同日奏
卷一 第 35b 页 WYG0068-0443d.png
 罔功者有矣庶绩何自而咸熙欤古之圣人知乎此
 也故于三载之后考其功课其殿最盖以三年有成
 则有能者可以自见矣虽未必遽能得其底蕴也有
 过固不可掩矣而犹冀其能自新也是以虽第其上
 下而犹未遽施以黜陟焉及其三考之后则九载之
 间人以久而可见功以久而可成凡有能者得以究
 其能而有过者亦无复能改其过也已明者才美外
 见而有功者也于是或益其土地或进其爵位所以
卷一 第 36a 页 WYG0068-0444a.png
 陟之而示劝幽者职业不修而堕其功者也于是或
 黜其爵位或徙之远方所以黜之而示惩圣人执此
 之政坚于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至公无
 私如天地宣力者知赏之必及而偷安者亦知罚之
 不可以苟免也是以敬尔有官勉尔为政孳孳汲汲
 不敢自暇凡而宅百揆则勉于亮采而百揆之职成
 矣敷五教之绩就典礼乐则礼节而乐和掌刑罚则
 刑清而民服内而朝廷外而群国未有任其职而无
卷一 第 36b 页 WYG0068-0444b.png
 其功者也有虞激劝人心之道诚万世之良法欤岂
 独有虞为然哉其所由来者尚矣尧之试舜也询事
 考言乃言底可绩三载所谓考绩于三载者也其黜
 鲧也以九载而绩用弗成其陟禹也以九年而水土
 平治此即三考黜陟幽明也泰和之在唐虞良有以
 欤虽然明良喜起之朝其稽功覈实虽不能不假诸
 法而其礼遇臣(阙/)     之(阙/)者此又不可以
 不知也后世有(阙/)
卷一 第 37a 页 WYG0068-0444c.png
                   将以
 致治或以滋乱者有矣
   大禹谟
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曰后克艰厥
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
 大禹德化大洽而尤尽告戒之诚正欲君臣责难以
 为图治化之本此史臣所以既赞其教化之盛于先
 而尤备述其责难之辞于后也以为考古之大禹其
卷一 第 37b 页 WYG0068-0444d.png
 文命之敷既可以遍及于四海若可以自足而其心
 以为未尝足也方且陈其谟训以敬承于帝焉而其
 告君之辞有曰君必难其为君臣必难其为臣君臣
 克艰各务尽其所当为者则其政事乃能修治下民
 自共观感而速化于善矣处已治而犹若未治者如
 此非德量之大者能之乎史臣以大禹称之良有以
 也自常情观之孰不曰治功之未感教化之未行圣
 人之所忧也四方风动万邦作乂则可以相安于无
卷一 第 38a 页 WYG0068-0445a.png
 事矣禹之心何为而自视欿然耶呜呼是未知禹之
 心者也彼诚见乎朝廷之上君臣之间万事之根本
 在焉万化之权舆系焉苟顷刻谨畏之不存则怠荒
 之所自起毫发几微之不谨则祸患之所由生为君
 者兢业以图治尤恐君道之或弛况可为之以易乎
 为臣者同寅协恭以辅君尤恐臣职之或废况可承
 之以怠乎此所以不以德化大洽于一时者为已足
 而必以政治民化于无己者望其君也禹之心其若
卷一 第 38b 页 WYG0068-0445b.png
 是乎且文命之敷果何自而见也观其东渐于海(阙/)
    间无非此德之充周也西被于流沙则弱水
 之(阙/)    之洋溢也朔南暨声教讫则衡山之
 南幽都之(阙/)   此德之敷畅也地势有远近而
 禹之德教无远近之(阙/)  有彼此而禹之德教无
 彼此之异他人不啻足矣而禹之心尤歉然方自献
 可替否而尽其责难之恭也翼翼小心而竭其陈善
 之敬也于是忠言嘉谟日陈于前而其告戒之辞乃
卷一 第 39a 页 WYG0068-0445c.png
 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焉禹
 之意岂不曰贵为天子固可安也而一日万几谁之
 责乎尊居百揆固可安也而敬亮天工谁之任乎必
 也君不易其为君而常怀宵衣旰食之忧臣不易其
 为臣而常怀瘝官矌职之念如是则纪纲法度必粲
 然可观礼乐刑政必四达而不悖而政事无一之不
 修举矣夫君臣之身乃万民之所观仰也君臣之政
 化既行则天下之习俗其有不美者乎吾观夫林林
卷一 第 39b 页 WYG0068-0445d.png
 而生者其质虽不齐今皆为于变时雍之归揔揔而
 群者其情虽不一而皆有遍为尔德之洽虽风之偃
 草地之敏树有不足以喻其速者矣抑又论之克艰
 之道禹为舜陈而舜以天下让实基于此也何也盖
 克艰之辞方𤼵于禹而允若兹之语即契于舜是既
 有味于其言矣异时禅禹之辞有曰汝惟不怠揔朕
 师又曰克勤克俭不矜不伐终陟元后焉则舜以天
 下授禹非独以其治水之功实以其克艰之故也然
卷一 第 40a 页 WYG0068-0446a.png
 则是道也实万世君臣为治之本原也孔子曰为君
 难为臣不易岂不信哉
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
 当德化已敷之后正君臣责难之时是何古大臣也
 告君若是其至欤盖德化未敷常情皆知其难德化
 已敷虽一时君臣不能视之以易此(阙/)治之原往(阙/)
 起于大治既成之后者此之故耳故文德之敷禹虽
 可以祗承于帝而无愧克难之戒禹方以为君臣之
卷一 第 40b 页 WYG0068-0446b.png
 责而不辞有虞之朝必非以文命既敷而有以易心
 者禹之相与警戒则实恐其有是(阙/)也夫岂以一时
 之治效已成而可以自己乎(云云/)(阙/)  天下之
 事以难为之则得其所以难以易视之则(阙/)之所以
 (阙/) 之难虽四海之大兆民之众皆可以渐摩于(阙/)
 治政治之馀视之以易则泰和至治薰蒸洋溢而玩
 心(阙/)生吾固未知其所终也嗟夫天下无常治之时
 而爱君之深者每致忧于盛治之际世之为人臣者
卷一 第 41a 页 WYG0068-0446c.png
 任君之事惟(阙/) 未宁一民未化有以上廑宵旰之
 忧而无以为敬事之实一日治定功成民淳俗化
 瞻宇宙无复可为君臣之间动止相庆孰能以忧治
 危民之意致之言动之间哉禹之事舜则有异是焉
 者盖自洪水方殷受任平治吾观舜之所以命之者
 曰汝宅百揆曰亮采惠畴其委任付托之重有非一
 时群臣所可并者禹以一身膺委任之重其所以(阙/)
  而祗顺者宜何如其尽吾力也今也地平而天成
卷一 第 41b 页 WYG0068-0446d.png
 (阙/)  而三事和当是之时德洽民心光至海隅恭
 已无为于(阙/)东渐西被之声教有不知其所以然者
 皆禹之力也回思下民昏垫之初底于今见四方风
 动之效其艰难如此继自今告厥成功之后亦可以
 少致吾敬君之初意而庙堂之上都俞相与自此亦
 可以少宽其忧矣而禹之意则曰君臣教理之道不
 难于未治之日而难于既治之时逸居无教之初不
 可以易心为之而万邦作乂之后正当以为难而不
卷一 第 42a 页 WYG0068-0447a.png
 可以为易也矧宇宙生民之责萃于君相之身一理
 有亏即君道之所欠匹夫不被其泽则受(阙/)职任夫
 事者其责有不得辞天下至大玩心易生罔游于逸
 罔淫于乐伯夷之言所当戒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
 万几皋陶之谟不可忽也谨御辔于康庄之途慎舟
 楫于恬静之顷则德化之已敷者益深治功之已盛
 者益著盖至(阙/) 而禹承敬之意而后为尽耳虽然
 君道如舜臣道如禹皋稷契亦云至矣而禹犹拳拳
卷一 第 42b 页 WYG0068-0447b.png
 焉何哉吁此其为圣人之治也盖圣人之心德愈盛
 而愈下治愈隆而愈不足其(阙/) 警戒之意凛然若
 遭至危而临大患者盖其心真见治之不足恃非心
 实自足而姑为是责难之辞也吁太和文德之治非
 后世之所可及欤
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稽于众舍己从人不
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
 求言而任贤盛治所由基虚己以好贤圣人之所独
卷一 第 43a 页 WYG0068-0447c.png
 夫惟善道登用而后天下无不安之民亦惟圣人在
 上而后天下无不用之贤苟非圣人莫能及也是故
 言之上者无所伏人之贤者无所遗其有以使天下
 之民咸被其泽而得其所者宜矣然非圣人之忘私
 顺理岂能稽众人而使善言之不弃非圣人爱民好
 士岂能不虐不废而使贤才之无遗此所以惟帝能
 之而非常人所及也禹以克艰之道望之舜舜以克
 难之效归之尧圣人之于治不敢自谓其已(阙/) 如
卷一 第 43b 页 WYG0068-0447d.png
 此(云云/)天下之安危系乎善言之进退而善类之(阙/)
  又系乎君心之公私言治者所以深探其本而极
 陈之也盖言者所以通上下之情贤者所以立邦家
 之基苟善论有一之未达贤才有一之或遗则民之
 不得其所者多矣然则谓天下之安危不系乎善言
 之进退不可也谏在臣听在君德在人用之在君苟
 非人君有大公无我之心有视人犹己之量则谗谄
 至而公议微礼貌衰而贤者去欲贤无遗而言罔攸
卷一 第 44a 页 WYG0068-0448a.png
 伏得乎然则谓善言之进退不系乎君心之公私不
 可也古人之能尽此道而致此效者其惟帝尧乎贱
 而刍荛皆得以尽其情微而草茅皆得以伸其论则
 善言固无所伏矣居宽閒之野皆将有职于朝处寂
 寞之滨皆将有位于列则贤者固无所遗矣夫是以
 政(阙/)而民安风移而俗易四方有磐石之固天下犹
 泰山之安万邦咸宁亦其效之所必至也虽然訑訑
 颜色拒人于千里之外一夫不获(阙/)主罔与成厥功
卷一 第 44b 页 WYG0068-0448b.png
 苟知有已而不知有人欲言之毕达者犹之覆巢取
 卯而凤鸟不至刳胎焚林而麒麟不游苟虐无告而
 废困穷欲贤者之毕集也难矣圣人惟知乎此也博
 询众庶而不惮咨访之勤闻善则从而无系吝之意
 众人之言且乐闻之则言之善者可知矣善论岂有抑
 而未达者乎民之颠连而无告人所易虐者也而不之
 虐士之困而处穷人所易废者而不之废于无告困
 穷且加意焉则人之贤者可知矣贤才岂有不录者
卷一 第 45a 页 WYG0068-0448c.png
 乎夫惟大公无我故能舍己以从人惟其德盛礼恭
 故能不虐而不废断以惟帝时克者非常人之所能
 为也惟之为言独也尧之外无馀人克之为言能也
 尧之水莫能及自非圣人深见其道之未易尽安能
 究极至此也哉程子曰舍己从人最为难事已者我
 之所有虽痛舍之犹惧守己者固而从人者轻此所以
 非帝尧莫能及也虽然舜绍尧致治者也重华恊帝
 固有自来观其好察迩言取人为善则言之嘉者必
卷一 第 45b 页 WYG0068-0448d.png
 无所伏矣元恺登庸九德咸事则人之贤者必无所
 遗矣当是时也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则天下之民固
 无不安者矣君臣告戒方且指此为克艰之目而不
 敢自谓其必能其战兢惕励不自满足之心为何如
 哉孔子曰博施济众修己安人尧舜其犹病诸亦可
 谓知圣人之心矣
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善言无不达贤才无不用则天下之民亦无不安矣
卷一 第 46a 页 WYG0068-0449a.png
 夫天下安危系于贤才之用舍而尤系于言论之通
 塞也故当泰和之世言之嘉者既无所伏于下人之
 贤者又无或遗于野广延众论悉至群臣如此则万
 邦虽广又焉有不得其所者乎善类聚于朝而善治
 形于下固有不期然而然者矣(云云/)尝谓人君之治
 天下孰无任贤使能之心贤者之生斯世亦孰无致
 君泽民之念哉而匹夫匹妇有不被其泽者何也谓
 言已闻而不必咨不知伏于下者之难达也贤已用
卷一 第 46b 页 WYG0068-0449b.png
 而不必求不知困于侧陋者之难进也夫忠言谠论
 有不尽闻则何以周知生民之利病端人正士有不
 尽用则孰与任天下之事功以是而求治安不犹郤
 步而求前倒植而求茂不可得也圣人知其然故赏
 谏诤以来谠言集众思以广忠益使凡古今理乱之故
 政治得失之由孰为利而在所当兴孰为害而在所
 当去苟可以安国家利社稷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则天下之嘉言举无所隐伏矣旁招俊乂而有德者
卷一 第 47a 页 WYG0068-0449c.png
 无不举矣翕受敷施而有善者无不容使凡怀材抱
 艺者皆将有职于朝而无考槃在涧之讥佩仁服义
 者皆将陈力就列而无白驹空谷之叹则在野之贤
 举无或遗者矣夫善言必达则治不昧于所施贤俊
 登庸则政不失于所付将见道德之所薰陶教化之
 所浃洽跻斯民于仁寿措斯世于平康而凡胙土分
 茅星罗棋布者又安有一邦之不蒙其休而一夫之
 不获其所者哉谓之咸宁信乎天下之民举安矣嗟
卷一 第 47b 页 WYG0068-0449d.png
 夫为治固有其本而致治必有其要人君惟能受言
 如流求贤如渴而万邦为之安此固为治之本也欲
 言之罔伏在于舍己而从人欲贤之无遗在于不废
 困穷之士是又至治之要也然非忘私顺理爱民好
 士之至何以及于此哉帝舜不敢自谓其必能而归
 之惟帝时克其一念克难为何如也有虞之治岂偶
 然哉
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
卷一 第 48a 页 WYG0068-0450a.png
天下君
 圣人萃盛德于一身故有为于三才之主宰盖大德
 者必受命圣人所以富有四海而贵为天子也吾于
 古之帝尧见之帝尧之德广大而无外运行而不息
 大而能运则变化不测故其妙于无迹则为圣为神
 显于可见则为武为文皆此德之充周殆非言语形
 容所能尽也夫以是天鉴厥德用集大命俾之悉有
 四海而君临天下焉其付畀之重为何如哉(云云/)
卷一 第 48b 页 WYG0068-0450b.png
 天无亲惟德是辅天难忱斯命不易哉未有盛德不足
 以格天亦未有天命不佑于有德者也故用集大命
 而抚绥万方必齐圣广渊之成汤也诞膺天命以抚
 方夏必徽柔懿恭之文王也汤也文王也初无心于
 得天下而天自不能不命之天岂私厚于圣人哉盖
 天之于物栽者培之倾者覆之因其材而笃焉则眷
 命之隆付托之重自不容舍盛德之圣人而他适矣
 天于成汤文王如此则其于帝尧可知矣且尧之德
卷一 第 49a 页 WYG0068-0450c.png
 何如哉自其大而无外者言之则如天之无不覆帱
 也如地之无不持载也自其运行不息者言之则如
 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也以言其圣则大而能
 化非方体之可拘以言其神则圣不可知非推测之
 所能及𤼵强刚毅足以勘定其祸乱此固赫然可畏
 之武贲饰礼乐足以经纬天地又所以为焕然成章
 之文盖圣神武文以粲然有伦者言之其小德之川
 流广运以浑然本体者言之其大德之敦化圣人之
卷一 第 49b 页 WYG0068-0450d.png
 德如此天于圣人当何如哉眷而顾之所以使之有
 四海也顾而命之所以使之君天下也四海至广而
 圣人有之则尺地莫非其有矣天下至大而圣人君
 之则一民莫非其臣矣至富之无敌至贵之无伦如此
 圣人果何以得此于天哉无他有大力量则有大负
 荷夫以四海之广群生之众皆受制于一人非聪明
 睿智足以有临其孰能与于此帝尧自唐侯特起为
 帝凡其绥来动和而措天下如太山之安除残去暴
卷一 第 50a 页 WYG0068-0451a.png
 而跻群生于仁寿之域使雍熙之治独高于五帝而
 冠绝乎百王皆神圣武文之功用也而岂徒然哉或
 者以为益之此言非以美尧且以规舜是未知颂美
 之辞异乎规戒之体者也又乌足以知圣人也哉虽
 然舜绍尧以致治者也浚哲文明温恭允塞舜之大
 德亦尧之大德也历数在躬故自耕稼陶渔以至于
 帝舜之得位亦尧之得位也先圣后圣其揆一也而
 何以优劣疑之哉抑又论之大德为必受命者其常也
卷一 第 50b 页 WYG0068-0451b.png
 若吾夫子温良恭俭让之德止闻侯国之政终不能朝
 诸侯有天下者是又其变然而尧舜能以其道治天
 下孔子又推其道以教万世其功又有大于尧舜者
 焉善乎宰我之言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
益曰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
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罔违道以干
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大臣嗟叹以进戒于其君盖欲其君道之无不尽而
卷一 第 51a 页 WYG0068-0451c.png
 致其远人之无不服也夫远人岂易格哉顾君道之
 尽何如耳为大臣者岂容已于言乎昔者益之戒舜
 其知此矣先吁后戒而欲使其听言之审首曰戒哉
 而能致其陈善之诚盖君道至难尽也尽之之要未
 有不自此戒而始也况当天下无虞之时法度未至
 于废弛故戒失坠逸乐易至于纵恣故戒其游淫言
 此三者人君之所当谨畏也然未可以为至也任贤
 以小人间之谓之贰则欲其勿贰去邪不能果断谓
卷一 第 51b 页 WYG0068-0451d.png
 之疑则欲其勿疑谋为揆于理而未安者则勿成焉
 志虑谋于心而未发者则惟熙焉罔违乎道义之正
 罔咈乎人心之公于是八者皆人君之所当戒惧者
 也果能以此道而无怠于心无荒于事则治道益隆
 四海之远莫不归往盖有不期然而然者矣为人上
 者可不以君道而以为来远人之计哉(云云/)伯益(阙/)
  禹克艰(阙/) 之谨其旨如此(阙/)
  之言而人主不可(阙/)  之助(阙/)
卷一 第 52a 页 WYG0068-0452a.png
              以为(阙/) 则不(阙/)
               论以(阙/)
               戒之一辞(阙/)
 立(阙/)(阙/)            果何所见
 于此哉盖治不忘(阙/) 不忘(阙/)此大臣之(阙/) 而欲
 其君道之无不尽也夫(阙/)(阙/) 为所当为(阙/)
 之民未有不心悦而(阙/) 者矣治道(阙/) 四方(阙/)
   之心虽不期于远人之至而远人之(阙/)义向化
卷一 第 52b 页 WYG0068-0452b.png
 自(阙/)  于圣人之世矣伯益之道戒其知所当务
 哉夫戒之为美大矣大臣所以(阙/)戒哉(阙/) 辞而寓
 其深长之意者(阙/) 不切事情之谈以(阙/)(阙/)动其
 君之听哉盖戒者一(阙/)之准百为之原为君而苟不
 知戒则理欲之分不明而修己治人之道废矣故当
 朝廷清明海宇宁谧此天下无虞之时也人君于法
 度则易失于逸乐则易纵惟儆戒之心先入以为之
 主则法度之扄牖吾见其能守矣逸乐之萌芽吾见
卷一 第 53a 页 WYG0068-0452c.png
 其能杜矣夫如是则心正身修义理昭著而于人之
 贤否孰为可任孰为可去事之是非孰为可疑孰为
 不可疑皆有以寓其几微而绝其蔽惑之患故其天
 君泰然百体从令清明在躬志气如神而于天下之
 事孰为道义之正而不可违孰为人心之公而不可
 咈皆有以处之而不失其理焉益之此言甚有次第
 详其惩戒之本旨无非欲人君以是八者内无怠于
 其心外无荒于其事尽君道之所当尽而致其治道
卷一 第 53b 页 WYG0068-0452d.png
 之隆则远人之归可计日而待矣虽然圣人之治不
 过九州东夷西戎言语不通未易格也南蛮北狄道
 路寥远未易至也今也合四夷之众而无间于来王
 之心是岂无其故哉亦惟圣人君道之能尽耳伯益
 之为帝舜规其旨微矣尝因伯益之言而思之舜帝
 德罔愆由仁义行而于逸乐无有也元恺登庸四凶
 摈斥而于邪正之辨至明也兢兢业业善与人同其
 于君道无不尽也夫圣莫圣于舜而益岂不知之其
卷一 第 54a 页 WYG0068-0453a.png
 进职之(阙/)    而不足者何哉盖大臣忧国爱
 君之心(阙/)      欲勉其所未至况处乎崇
 高之位所以儆戒者当如是也厥后周公之告成王
 抑亦得伯益之遗意者欤观其无逸之书以呜呼而
 发其端以无皇耽乐而为之戒其意古之大臣务引
 其君以当道而尽责难之恭吾于伯益周公见之矣
 有志于唐虞成周之盛者不可不考于斯
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
卷一 第 54b 页 WYG0068-0453b.png
过无大刑故无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
失不矜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
 君德寓于立法行仁者其感深民心叶于迁善远罪
 者其化盛此圣人之所以感乎下与斯民之所以化乎
 上者一人心之相为流通也昔帝德之罔愆而临御
 以宽简为本凡其用刑行赏或有所疑则常屈法以
 申恩不使执法之意胜其好生之德此其仁爱之心
 得以行乎常法之外而入于民心之深也上焉而好
卷一 第 55a 页 WYG0068-0453c.png
 民之心如此下焉而自好其生者莫不观感向化之
 同迁善远罪之至而不犯于有司之法矣吁此皋陶
 以帝舜美其功而归功于帝也欤(云云/)大哉仁心之
 相周流乎其所以为圣德君临之至而民心向化之
 机乎何则天地之大德曰生则天地生物之心而已
 圣人以天地之心为心所以好民之生者此也斯民
 以圣人之心为心则所以自好其生者同此心也圣
 人而好民之生则君临于上而不忍于法者非此心
卷一 第 55b 页 WYG0068-0453d.png
 之所由推乎斯民而自好其生则向慕于下者非此
 心之所感乎一心流通贯彻乎君民上下之交而斯
 民之不犯盖在于君德之好生矣且皋陶为士师之
 官则上不用刑而下不犯法者皋陶之法守也何拳
 拳于帝之德欤盖谓帝德之盛非一善之可名而无
 一毫之或过也上烦密则下无所容而帝之临下以
 简则无烦(阙/)之法矣御众者急促则扰(阙/)而帝之(阙/)
 众以宽则无(阙/) 之政矣刑(阙/)   恶而(阙/)
卷一 第 56a 页 WYG0068-0454a.png
            而令则远延于世矣(阙/)
  所犯虽大必宥不忌故(阙/)  必刑则凡刑罚之
 用不亦原情而定罪乎罪有可疑用轻以罚之功有
 可疑则重以赏之以其刑罚之施不亦刑而厚赏乎
 一或杀之则恐陷于非辜不杀之则或失之轻纵是
 又非圣人至公至正之心矣而圣人则曰与其杀之
 而害彼之生宁姑全之而自受失刑之责此其仁爱
 忠厚之志何莫非帝德罔愆而好生之本心哉是心
卷一 第 56b 页 WYG0068-0454b.png
 也默寓于用刑行赏之中洋溢乎屈法申恩之日则
 其深入人心者不啻沦于肌肤浃于骨髓由是而斯
 民渐染于德化之中者曰吾君而不忍伤民之生而
 吾民者可不自爱其生乎兹其所以迁善远罪而不
 犯于有司也由是而沐浴膏泽之下者曰吾君而不
 忍残民之生为吾民而可不自好其生乎兹其所以
 趋善避恶而不犯于有司也夫刑期无刑者有司之
 责而斯民之不犯则吾君好生之至焉辟以止辟者
卷一 第 57a 页 WYG0068-0454c.png
 固有司之职耳而斯民之不犯则吾君好生之至焉
 上有好生之德则下有不犯之休此皋陶以斯民之
 不犯者归美于舜欤前乎此而舜之训曰惟刑之恤
 哉既而命皋陶者曰惟明克允者矣至此而归美于
 皋陶也则以惟兹臣庶罔或干于正者言之皋陶岂
 愧于帝舜之命哉今也不居其功而归功于舜抑又
 知所本矣而舜之意则未然也故曰俾予从欲以治
 四方风动时乃之休则舜之拳拳于皋陶者何如哉呜
卷一 第 57b 页 WYG0068-0454d.png
 呼皋陶作士而不有帝舜之德固无以使民不犯而
 刑措不用也帝舜好生而不有皋陶之功亦何以奉
 宣良法而广上之德意耶传曰舜以不得禹皋陶为
 已忧信矣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
听弗询之谋勿庸
 存于内者守乎理之正接乎外者绝乎人之私此圣
 人传心之要也盖圣人之所以为圣者以其内外之
卷一 第 58a 页 WYG0068-0455a.png
 交相养乎昔者舜之命禹谓夫人心本一囿乎形气
 则为人心本乎性命则为道心心非道则无所主而
 愈危道非人则无所寓而愈微诚能精以察之一以
 守之则此心所存纯乎天理之正而此心所守莫非
 至中之体允而执中又安有过不及之失哉然心学
 有全体所当信者天理之公所不当信者人情之私
 彼无稽之言者不师古之言也弗询之谋无参考之
 私谋也其与中相反甚矣必也拒之而勿听绝之而
卷一 第 58b 页 WYG0068-0455b.png
 勿庸庶乎私情不为天理之累而执之有得于中者
 亦固焉吁内外之交相为养斯所以全其大中之道
 欤(云云/)尝谓人皆知圣人之谨诸内所以全吾心之
 天而不知圣人之谨诸外亦所以全吾心之天盖谨
 诸内者存诚之本而谨诸外者闲邪之机始焉养乎
 内以察其外终焉制乎外以安其内内外之间夫亦
 兼致其谨而已且人皆有是形也故虽上智不能无
 人心心皆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是心也一
卷一 第 59a 页 WYG0068-0455c.png
 而二二而一者也是故舍道而徇乎人则荡于情欲
 将危殆而不安矣离人而求道则流于虚无益微妙
 而难明矣精以察之而常使人心不汨乎道心一以
 守之而常使道心不陷乎人心夫如是而后有依据
 无所偏倚而此理体以具所谓中者信乎其可执而
 不失其理之正矣虽然中有所执是果无所用其心
 哉天下之理会于一致散于万殊运(阙/)  无乎不
 在交际之顷尤圣人之所深虑也盖人惟一心(阙/)
卷一 第 59b 页 WYG0068-0455d.png
 者众一听之不审则彼之投此之(阙/)也一谋之(阙/)
 则彼之谋此之蠹也是故(阙/)辞之蔽(阙/) 之(阙/)
  之言也乃人情之私也要当绝之而不(阙/)
        曰中道之已执可保其不作(阙/)
 
 
 
  其中此圣人养心之极功传心之(阙/)旨舜禹授受
卷一 第 60a 页 WYG0068-0456a.png
 之际是将何求哉自是以来成汤文武之为君伊傅
 周召之为臣既皆以此而接乎道统之传吾夫子虽不
 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盖与尧舜并鲁
 论一书皆圣人言行之所萃观其曾子一贯叹中庸
 之鲜能无非以精一之理示当时学者至于口给之
 屡憎佞人之必远尤汲汲为申言之盖与大舜无稽
 勿听弗询勿庸论越宇宙而同一关键也噫微圣人
 吾谁与归
卷一 第 60b 页 WYG0068-0456b.png
   皋陶谟
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
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大臣美其言而欲尽知仁之事同列叹其难而推论
 知仁之效盖知仁二者诚治道之所系而欲行以致
 其效则未易能也观禹皋陶答问之辞乃见矣方皋
 陶叹美而言也以为知以知人仁以爱人二者乃为
 治之要道固不可偏废也而禹吁而不尽然之以为
卷一 第 61a 页 WYG0068-0456c.png
 既在知人又在安民二者兼举虽帝尧亦难能之何
 也盖知人则见之明而能尽官人之道安民则惠之
 博而能致黎民之怀知人之效其大如此是果可以
 易能哉大臣知知人之效为甚难则必行以求之矣
 尝谓用人之当否乃治乱之所系而民心之叛服又
 兴亡之攸基二者之间不可不加之意也然官人非
 难而尽知人之道为难使吾心之明无幽不烛则不
 患用人之不当矣得民非难而尽安民之道为难使
卷一 第 61b 页 WYG0068-0456d.png
 吾心之仁无远而不届则不患民心之不归矣何也
 盖天下之人善恶之相杂知愚之相混苟吾之明不
 足以察之则君子在野小人在位者有之矣此知人
 所以为难也天下之民好尚之不齐从违之靡定抚
 之则后虐之则雠苟吾之惠不足以周之则暑雨祈
 寒民情怨咨者有之矣此安民所以为难也大禹皋
 陶之相答问必声嗟气叹而不自己者其亦有见于
 此欤甚矣人心之不可不察而民情不可以不安也
卷一 第 62a 页 WYG0068-0457a.png
 玉表者石中凤鸣者鸷翰优于赵魏老者不可以为
 滕薛大夫此为治所以必在于知人也寒者欲衣饥者欲
 食鳏寡独孤者之欲得其所此为治之必在于安民
 也二者有一之或缺焉则非所以为治矣然皋陶既
 叹美而言之矣禹之大圣宜亦心领而神会矣乃吁
 而不尽然之复以为二者兼举虽帝尧之圣亦难能
 之何哉禹之意岂不曰知人知之事安民仁之事也
 其知如神莫帝尧若矣然驩兜之咨共工之举犹不
卷一 第 62b 页 WYG0068-0457b.png
 能无惑焉则知人非帝尧之所难乎其仁如天亦莫
 帝尧若矣然博施济众修已安人犹且以为病焉则
 安民非帝尧之所难乎仁知兼尽其难如此然非可
 以畏其难而自阻也惟思其艰则可以图其易耳诚
 使察人之际果能有克知之明灼见之真则此心湛
 然如鉴之空而妍𡟎丑恶自莫能逃于前矣如是而
 官人吾见在官皆贤能之选列职皆俊乂之才宁复
 有不胜任者乎治民之际果能视之如伤爱之如子
卷一 第 63a 页 WYG0068-0457c.png
 则德洽民心如春之融而元元总总无一夫不被其
 泽者如是则黎民之众皆欢欣鼓舞而无异情怀服
 爱戴而无违心宁复有梗化者乎呜呼知人安民之
 效其大盖如此哉然尝论之皋陶之谟实推广上文
 未尽之旨也皋陶既言修齐治平为治道之大纲矣
 复因禹之俞而言节目之要惟在于知人安民而已
 盖人者已之辅民者国之本人君所当用力莫切于
 此能知人则为庶民励翼之权舆矣能安民则为近
卷一 第 63b 页 WYG0068-0457d.png
 悦远来之枢纽矣治平之要不外乎此此禹所以为
 甚难而皋陶复以知人安民之谟陈也帝舜在上而
 皋陶之所答问者犹如此所以唐虞之时野无遗贤
 而万邦咸宁也欤虽然知人安民固为治之大端而
 知人又安民之本也盖君之仁不能自达于民推其
 爱以及于民者尤有赖于臣焉故贤否不择而庶职
 隳废则人君虽有仁心仁政而民不被其泽矣果何
 所恃以为安耶此孟子所以曰尧舜之仁不偏爱人
卷一 第 64a 页 WYG0068-0458a.png
 急亲贤也观书者必有考于斯
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翕
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
五辰庶绩其凝
 贤材之成德各有所宜故人君之用贤各称其德而
 治效为无间也夫官人之要量材录用而已盖世无
 全人惟贤材有偏长之德苟非人君合众德而并
 用之则何以成天下之治哉昔者皋陶之告帝舜也
卷一 第 64b 页 WYG0068-0458b.png
 谓贤材非一端有三德者能日宣而夙夜浚明则使
 之有家有六德者能日严祗敬则使之有国是贤材
 之成德固难然人君之用贤尤难必也合受而敷布
 之则九德之人咸事其事而俊乂皆在官矣上焉百
 僚相师以及时而趋事下焉顺四时而众功皆成焉
 然则贤材自然之德各著其邦家之际人君当然之
 任每极乎庶绩之成非善于官人者孰能与于斯(云/)
 (云/)其旨如此尝谓九德为贤材自修之本而用贤又
卷一 第 65a 页 WYG0068-0458c.png
 人君致治之原是何也自贤材而言之则九德之备
 于身者有多寡之殊而职任之宜于外者有大小之
 别三德而为大夫六德而为诸侯焉自人君而观之
 则九德不必兼全于一人而任贤必各随其差等量
 材审官度德授位大以成其大小以成其小则朝无
 旷职野无遗贤而天下之治有不期然而然者矣苟
 为不然凡九德之宜于家邦者虽皆可官可使之仁
 贤而人君每责备九德于一人之身借曰国有仁贤
卷一 第 65b 页 WYG0068-0458d.png
 有而不用有若无耳天下奚其治是以皋陶概言贤
 材成德之目于其前而详伸人君用贤之道于其后
 反覆丁宁其告君之意至矣且夫三德六德者九德
 之中有其三有其六也九德有其三而能日日宣明
 以充广之早夜浚明可以为卿大夫则使之有家焉
 九德有其六而能日日严祗敬之以治政事则使之
 有国焉此岂非贤材之成德各有所宜者乎然有九
 德者贤材也能用九德者吾君耳德之多寡虽不同
卷一 第 66a 页 WYG0068-0459a.png
 而人君之举用则无遗翕受则合众德而并举之敷施
 则合众德而遍布之俾其大而千人之俊小而百人
 之乂皆在官使则夫朝廷百僚率相(阙/)法无一官之
 非贤也内外百工及时趋事无一职之或废也言其人
 之相师则曰百官言其人之趋事则曰百工其实一
 而已官得其人则事无不举五辰者四时也木火金
 水王于四时而土则寄王于四季也百工趋事则能
 顺五辰而不失其序矣庶绩者众功也如春之修举
卷一 第 66b 页 WYG0068-0459b.png
 政事夏之劳民劝农秋之禁暴诛慢冬之谨盖藏敛
 积畜即所谓众功也抚于五辰则能成庶绩而不失
 其凝矣此又岂非人君之用贤各称其德而治效为
 无间乎论至于此则知日宣日严之有家邦者即九
 德咸事之人俊乂在官而庶绩其凝者即三德六德
 之士原贤材之成德不必分序九德之目而著其实
 推人君之用贤则能惟以翕受敷施之言而揭其要
 所以深明官人者在于量材录用而已一节深于一
卷一 第 67a 页 WYG0068-0459c.png
 节皋陶可谓善告君者矣抑论之皋陶之告舜一则
 曰在知人在安民一则曰知人则哲安民则惠此盖
 因言知人之事而及官人之道也其曰亦有九德之
 行所以述其知人之目也其曰彰厥有常吉哉所以
 言其有常之实也所谓日宣日严非有常之谓乎所
 谓三德六德者非九德之行乎天下无弃材而天下
 无废事此唐虞之盛为不可及也呜呼后世殷周克
 即宅克即俊与夫克知三有宅心灼见三有俊(阙/)
卷一 第 67b 页 WYG0068-0459d.png
 知(阙/)        官人之道犹髣髴唐虞之
 际三代之治所以并隆者良有以也柰何秦汉而降
 官失其人才胜乎德其视翕受敷施之语岂不甚可
 慨也夫吁
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
 德有多寡而日新之德同故职有大小而明治之效
 同此圣人录德定位量能授官之政也昔者皋陶陈
 谟于舜谓人于九德之中有其三日宣而充广之则
卷一 第 68a 页 WYG0068-0460a.png
 使为大夫而复明其有家之政九德之中有其六又
 必日严而祗敬之则使之为诸侯而亮采其有邦之
 政矣日宣日严皆所以致其日新之功故浚明亮采
 皆有以致其明治之效人君明治之要惟在于设官
 分职而已然设官分职岂拘拘于九德之备哉夫德
 固不可求全而位不可不称其德必求其备则下无
 全人而废事多不量其材则德薄位尊而幸位者众
 小之不足以治一邑况欲大而可治一邦也亦难矣
卷一 第 68b 页 WYG0068-0460b.png
 惟其德足以胜任而犹不敢有自足之心进修之实
 在我者有加而无己则治效之见于家国者可以有
 隆而无替矣且夫人才品秩固为不齐总之为刚柔
 正直之三分而不出乎宽栗强义之九九者在人岂
 悉备而无缺哉亦随其所有而取之耳九者之中有
 其三若宽而栗以至愿而恭之类是也岂徒贵其有
 是三者而已哉以其能日宣而充广之使其德之益
 以著也如是使之为大夫吾知其夙兴夜寐不敢怠
卷一 第 69a 页 WYG0068-0460c.png
 遑而一家之事皆将粲然而有伦秩然而不紊矣九
 德之中有其六若乱而敬以至强而义是也然亦岂
 徒有是六者而已哉以其能日严而祗敬之使其德
 之益以谨也如是而使之分茅胙土而为诸侯吾知
 其必能戒惧以自持战兢以自保而一国之政皆将
 昭著而可观振举而不坠矣然则为政以德果何事
 而不治亦何为而不成也哉虽然三德而有家六德
 而有邦亦特以德之多寡职之大小概而言之初非
卷一 第 69b 页 WYG0068-0460d.png
 拘拘于三与六而已也所贵乎人君者翕而受之敷
 而施之使九德之人咸事其事大而千人之俊小而
 百人之乂皆在官使以天下之材任天下之治唐虞
 之时下无违才上无废事良有以矣
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天
工人其代之
 人臣之戒君既欲其慎于修己以图治又欲其谨于
 用人以共治盖修已而不可纵者以事几之可畏而
卷一 第 70a 页 WYG0068-0461a.png
 用人之不可轻者以所治皆天事也在昔皋陶于帝
 舜之前言人君无以逸欲而导诸侯而当兢业以图
 治盖一日二日之间事几之来且至万焉一日或纵
 则万几荒矣此所以慎于修已而不可纵也既有以
 修于已又必谨于用人故又言人君无用人非其才
 而使庶官废厥职盖人君代天理物庶官所治无非
 天事一职或旷则天工废矣此所以必谨于用人而
 不可轻也呜呼皋陶两陈致戒之词于其前而复两
卷一 第 70b 页 WYG0068-0461b.png
 陈为治之要于其后爱君之心为何如也(云云/)尝谓
 人主一心关系于天下为甚重下而诸侯之所取法
 者君也上而天命之所付托者君也人君任天下之
 重如此又安可怠于修已而慢于用人也哉盖致治之
 本固在于已而分治之则实在于人苟逸欲而怠荒
 则上行而下效一日纵欲则几微之祸著用人而非
 其才则上天之工废此皋陶所以陈谟于帝舜之前
 也盖声色之谓欲宴安之谓逸人君曷尝以是教诸
卷一 第 71a 页 WYG0068-0461c.png
 侯哉然处崇高之位而为天下之仪则上有好者下
 必有甚焉者矣故人君当以勤率诸侯而不可导之
 以逸当以俭率诸侯而不可导之以欲此所以修己
 而不可纵也为其修已而不可纵者以万几之可畏
 也盖一日二日为至浅而万几之来为至多故必戒
 慎恐惧以图之不然则祸患之几藏于细微一日纵
 欲则祸几著矣可不慎于修已以图治耶虽然己既修
 矣而天下之大四海之广岂一人之所能独理故内
卷一 第 71b 页 WYG0068-0461d.png
 而百揆四岳外而州牧侯伯设官分职与之共治而
 人君曷尝使之旷职哉然庶官非无其人之谓旷用
 非其人则虽有其职如无其职矣此所以必谨于用
 人而不可轻也惟其谨于用人而不可轻者以天工
 之可畏也盖天下之事无一不本于天天不能以自
 治而命之于君君不能以独治而任之于臣君也者
 代天而理物者也臣也者与之共食天禄而共治天
 职者也故在选贤任能不可用非才而旷庶官之职
卷一 第 72a 页 WYG0068-0462a.png
 何则庶官所治皆天事也苟非其人则天工废矣可
 不谨于用人以共治耶抑尝考之帝曰咨汝二十有
 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工则舜之不以逸欲导诸侯而
 兢业以图之为可见矣不轻用人才而克相天事亦
 可知矣然皋陶之陈谟而戒之之切如此者盖惟圣
 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故圣君不以德业已盛而
 忘儆惧之心大臣不以吾君无是事而忘规戒之益
 故能保治于无穷也欤且不特皋陶为然也吾观禹
卷一 第 72b 页 WYG0068-0462b.png
 之告舜曰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岂非皋陶无教
 逸欲之谓乎又曰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惟帝时举岂
 非皋陶无旷庶官之旨乎他日帝庸作歌有曰敕天
 之命惟时惟几则深有感于君臣责难之意矣吁盛
 哉
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
哉有土
 天人之理为无二人君之心当无忽盖天人一理通
卷一 第 73a 页 WYG0068-0462c.png
 达无间而敬而无忽是又合天人而一之者也是以
 在昔皋陶陈谟于舜谓天之聪明因民之视听以为
 聪明天之明威因民之好恶以为明威民心所存即
 天理之所在人君敬而无忽是又合天人而一之者
 也盖敬则不忽乎民是即不忽乎天也有天下者而
 不知敬谨奚可哉人君居天民之两间上则受乎天
 眷下则主乎万民此可以理论而不可以势观也苟
 以势而观之则受天之眷惟知天之尊而当敬主乎
卷一 第 73b 页 WYG0068-0462d.png
 万民惟知民之卑而可忽于此知敬天而不知恤民
 者多矣以理而论则祐下民而作君师正欲其代天
 以治民也况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则天固不可不敬
 而民尤不可不恤岂可以差殊观哉今夫高高而在
 上者天也林林而居下者民也天民之相去盖邈乎
 其不接也则天之聪明明畏谓之不自于民可也而
 曰自者何也盖天之聪明未尝倾耳以听下目以视
 但因民之视听以为聪明天之明畏未尝见其何为
卷一 第 74a 页 WYG0068-0463a.png
 而彰善何为而威恶但因民之好恶以为明威耳民
 心所存即天理之所在则为人上者柰何不敬必也
 严恭寅畏以天命而自度治民祗惧不敢怠荒而安
 宁民虽至愚吾不以愚而忽之民虽至弱吾不以弱
 而易之则下可以得乎民之心而上可以合乎天之
 心是天人之理合于一者定于一理嗟夫世之人君
 固有岐天人为二致于是知敬天而不知恤民者多
 矣卒使民心怨于下而天变形于上由此推之则天
卷一 第 74b 页 WYG0068-0463b.png
 人之理实相贯通而有国者诚不可斯须而不敬也
 皋陶陈谟所以拳拳于此欤后伊尹之告大甲曰皇
 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其即皋陶之
 之意盖无以异然则皋之谟尹之训真有土者之龟
 鉴欤
   益稷
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圣人有以均天下之利然后民食足而治功成也夫
卷一 第 75a 页 WYG0068-0463c.png
 利或偏聚而不均则民有不得其养者矣治功何由
 而可兴乎昔在大禹深虑乎此故于水患既平之后
 山泽之利己兴懋勉其民徙有于无交易变化其居
 积之货盖欲使之有无相通而利均于天下然后烝
 民乃得以粒食而万邦得以兴起其治功焉噫使圣
 人懋迁之政不笃则利不足以周天下而治效亦无
 由而著于天下矣(云云/)尝谓民之所资者粒也民之
 所急者食也天下之民所以享其利而遂其生者皆
卷一 第 75b 页 WYG0068-0463d.png
 由于此而治化兴行之机四海乂安之效莫不胥此
 焉出何也民者邦之本而食者民之天也夫民衣食
 不足则救死而恐不赡何睱治礼义及其家给人足
 之后求得欲遂之馀率之以善而知所劝威之以刑
 而知所惧然后以令则行以禁则止治功之兴其孰
 能禦之哉民生于焉而可遂矣然而居山林者多材
 木居川泽者多鱼盐苟上之人不有以通之则农有
 馀粟而病于寒女有馀布而阻于饥民生之不遂者
卷一 第 76a 页 WYG0068-0464a.png
 自若也故为之君者必有以懋勉其民使之徙其所
 有易其所无教者孜孜而不敢怠以其有馀补其不
 足者勉勉而不敢自己夫然后有无得以相通匮乏
 得以相济天下之利无不均之患矣于是民生之众
 谷不可胜食而无复阻饥之忧含哺鼓腹而非复前
 日艰食之比矣民而谓之烝民可以见其无一夫之
 不获而林林总总之众举皆得其养矣夫圣人在上
 惟忧民失其养耳民得其养果何患乎治功之不成
卷一 第 76b 页 WYG0068-0464b.png
 乎礼乐刑政由是而修明纪纲法度于是而振举四
 方有风动之休而比屋有可封之俗矣邦而谓之万
 邦可以见其无一所之不尽而东渐西被迄于四海
 举皆兴其治矣岂非民食足而治功成乎嗟夫圣人
 爱民之心无所不用其极也天锡禹以洪范九畴其
 三曰农用八政必以食货为先盖食货者所以养生
 也是时黎民方免阻饥之厄宜乎懋勉之意如此也
 虽然舜以皋陶既陈知人安民之谟因呼禹使亦进
卷一 第 77a 页 WYG0068-0464c.png
 其言而禹乃历述其治水之功以迄于万邦作乂禹岂
 好为是夸尚哉不述其治水之本末则无以知万邦
 作乂之由不知成功之艰则未有能保其功于无穷
 者禹吾无间然矣
安汝止惟几惟康其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
天其申命用休
 人君宅心以图治尤必资其助于臣天下同心以顺
 治斯能必其应于天盖君臣之交修如此所以能得
卷一 第 77b 页 WYG0068-0464d.png
 天人之交应也昔者禹之告舜谓夫圣人一心万化
 之原止于至善而不可迁察于物欲而不能蔽此所
 谓顺适天道心之正者然也夫既得其所止则能以
 之审其事之发而省其事之安矣至于左右辅弼之
 臣又皆尽其绳愆紏谬之职则其内外之交修而无
 有不至而图治之要何以加于此哉夫如是则是惟
 无作作则天下之人罔不丕应固有先志而徯我者
 矣以是而昭受上帝而上天岂不重命而用休美之
卷一 第 78a 页 WYG0068-0465a.png
 乎吁人君以一心之微而求感通乎天人之理可不
 尽其交修之功哉
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惟帝
时举
 圣人囿天下而有不可掩之德故能化天下而无不
 可用之贤盖君德著于上贤才兴于下感应之机为
 甚速也古之大臣所以启其君之听而告之以为使
 帝德光辉达于天下至于海隅苍生之地莫不昭灼
卷一 第 78b 页 WYG0068-0465b.png
 德之远著如此则万邦之广黎民之贤孰不感慕兴
 起而皆有帝臣之愿惟帝时举而用之耳盖当君德
 大明之时正群贤向用之日彼庶顽谗说之未化岂
 足虑哉圣人化天下之德者其机为至神天下化于
 圣人之德者其效为甚速也盖阳和市气则枯株朽
 甲无不为之敷荣皎日丽空则层冰积雪无不为之
 消蚀夫物则亦有然者矣而况于人乎故成汤有日
 新之德则耕莘之伊尹归之而不仁者远矣文王有
卷一 第 79a 页 WYG0068-0465c.png
 光于四方之德则钓渭之太公归之而天下皆义民
 矣夫以汤文之德尚能作兴天下之贤俊况大舜膺
 大德而出日月照而四时行固举一世而薰陶之其
 所以鼓舞多士而风动特其馀事耳而何忧于庶顽
 谗说哉禹所以不敢轻易其言必呼舜而后告之欲
 使审于听信者为何如也且夫天地为至大故有生
 之类无不覆载也而圣人之德殆与天地同其大日
 月为至明故容光之地靡不照临也而圣人之德殆
卷一 第 79b 页 WYG0068-0465d.png
 与日月并其明彼薄海之隅地之至远者也而帝德
 无远而弗届苍苍而生物之至微者也而帝德无微
 而弗烛举天下之大民物之多无一而不囿于其间
 天涵地育之中日辉月霍之下均此生而均此性而均
 此德者也欢感动荡之馀鼓舞作兴之际将见怀材
 抱艺者孰忍自弃于明时耕莘钓渭者孰不欲致身
 于廊庙由是翕而受之敷而施之或以事举或以言
 扬而无非可举之贤矣德之所以感人者如此推是
卷一 第 80a 页 WYG0068-0466a.png
 以往虽金石可化豚鱼可孚于庶顽谗说也何有昔
 者有虞之时以重华叶帝之君而致比屋可封之俗
 顾乃犹有顽不即工谗说殄行者焉明之以射侯而
 不能掩书之以简册而不知愧刑以威之屏而不齿
 固未为过而大禹之心乃有不尽然者与其加之以
 威不若明之以德惟知求诸己不必求诸人徐以待
 其自化惟德动天无远弗届至諴感神矧兹有苗之
 意禹之告舜与益之赞禹者同一揆也圣人之心天
卷一 第 80b 页 WYG0068-0466b.png
 地生物之心欤厥后有苗逆命不格于大禹徂征之
 时而格于文德诞敷之后于此见德之足以感人而
 威刑之果不足恃如此唐虞圣人纯任德教其有以
 致雍熙之治也宜哉
皋陶拜手稽首飏言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
省乃成钦哉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

 大臣之形于言者固欲君心致敬以图事功大臣之
卷一 第 81a 页 WYG0068-0466c.png
 形诸声者尤欲君臣相须以图治效盖君臣各尽其
 道治功固无难者然究其本则在乎君心一念之敬
 焉此皋陶所以先述其赓歌之意而后形为赓歌之
 辞观其既拜稽以尽其礼复飏言以致其辞而所言
 者又以念哉为先焉诚以人君当总率群臣以兴事
 功而必谨守其法不可以不敬也庶事既兴又必数
 考其功又不可以不敬此将赓歌而先述其赓歌之
 意也而其赓歌之辞乃曰君犹元首惟在于明也臣
卷一 第 81b 页 WYG0068-0466d.png
 犹股肱惟在于良也君明则臣良而天下之事无不
 安其所曰明曰良非一念之敬者能之乎噫尽敬以
 致其辞则有以动乎君之听声歌以致其戒则有以
 感夫君之心皋陶其善于进戒者哉尝谓天下之治
 由警戒而成至歌颂而极于歌颂之中而不忘儆戒
 之意固于有虞之君臣见之矣然皋陶作歌之意则
 谓事之始终惟在于敬其歌之辞则又谓必君明臣
 良而后可以成治功若不相合焉者何也呜呼此皋
卷一 第 82a 页 WYG0068-0467a.png
 陶所以为善于进戒者也彼诚见夫天下之事一日
 二日万几非有明哲之君忠良之臣其能成始而后
 成终者鲜矣然而明良之道非存心以敬者不能也
 故君而能敬则天理存而私欲不足以汩其中此心
 之天虚灵洞澈而不患其不明也臣焉见君之明如
 此则必常怀忠诚之念而怠慢之气不设于身体不
 患其不良矣君臣之际明良相逢天下之事其有可
 虑者乎此皋陶所以先以敬而启其明良之端后作
卷一 第 82b 页 WYG0068-0467b.png
 歌而期以明良之效也今观皋陶之告舜也其拜手稽
 首非谀以取容也不如是不足以尽吾诚敬之意也
 大声疾言非矫激以为直也不如是不足以达吾忠
 鲠之蕴也皋陶之忠诚既已见于辞色之间矣而复
 以念哉之说进焉盖谓夫事之未作当总率群臣以兴
 之而必慎守乎成宪苟成宪不谨则有纷更变易之
 患旧章或由是而乱矣而始之一念不可以不敬也
 事之既作尤必君心自察之而屡省其成功苟成功
卷一 第 83a 页 WYG0068-0467c.png
 之不省则有诞慢欺蔽之失而庶绩讫不能有成矣
 是终之一念不可以不敬也皋陶作歌之意既以达
 于君矣然后赓歌之辞乃继续而进焉其赓歌之辞
 若曰君位乎上譬则元首也臣位乎下譬则股肱也
 元首者所以运乎众体不可以不明非苛察之谓也
 股肱者所以卫乎心目不可以不良非诡随之谓也
 知人则哲则尽君之道矣咸怀忠良则尽臣之职矣
 君臣上下尤有一体之相须自朝廷而达之邦国由
卷一 第 83b 页 WYG0068-0467d.png
 邦国而达之天下其纲纪法度备举而不遗礼乐刑
 政四达而不悖庶事虽多无一不各止其所者矣君
 臣相须以为治其效固如此乎嗟乎万世而下孰不
 知明哲之君足以立事功也而不知有其本焉盖敬
 体而明用也亦孰不知忠良之臣可以修职业也而
 不知实由于君焉盖君明而后臣良也君而有怠荒
 之心则物欲胶之而本体之明有时而昧矣况可以
 立事功乎君无知人之明则邪正不分贤否莫辨虽
卷一 第 84a 页 WYG0068-0468a.png
 有忠良之臣亦无由而进矣又何以成治效乎皋陶
 将进明良之说而必克陈乎钦哉之论其善于进戒
 者欤然舜圣人也咨百官有钦哉之戒询四岳有明
 目达聪之论固无待于皋陶之言矣然犹言之恳切
 而不能自己者盖帝作歌而责难于臣故皋陶赓歌
 必责难于君也君责难于臣则先股肱而后元首臣
 责难于君也则先元首而后股肱君臣之间赓唱迭
 和而相责者如此后世君臣相悦之歌果足以语此
卷一 第 84b 页 WYG0068-0468b.png
 哉迨夫成周鹿鸣之歌有天保之答行苇之赋有既
 醉之报君臣之间一唱一和亦皆有更相儆戒之意
 此太和之治所以在虞周也舜与皋陶之赓歌为三
 百篇之权舆岂不信欤
 
 
 
 书义矜式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