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068-028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禹贡会笺卷二
          翰林院检讨徐文靖撰
济河惟兖州(汉书济作泲/史记兖作沇)
 蔡傅曰兖州之域东南据济西北距河苏氏曰河济
 之间相去不远兖州之境东南跨济非止于济也(笺/)
 按正义曰济河之间相去路近兖州之境跨济而过
 东南越济水西北至东河也罗平曰九州之界济河
卷二 第 1b 页 WYG0068-0289d.png
 (兖/)淮岱(徐/)相去不能千里荆河(豫/)千里而赢海岱(青/)
 千里而缩荆山衡阳(荆/)二千里而遥东海西河(冀/)
 千里而近寿春之淮潮阳之海(扬/)相去五六千里龙
 门之河燉煌之黑(雍/)相去且四千里华阳黑水(梁/)
 数千里犹未知其所终荆河淮济之间断长补短不
 能淮海一州之半则知所制各有当矣
九河既道
 蔡傅曰九河尔雅一曰徒骇二曰太史三曰马颊四
卷二 第 2a 页 WYG0068-0290a.png
 曰覆釜五曰胡苏六曰简洁七曰钩盘八曰鬲津其
 一则河之经流也先儒不知河之经流遂分简洁为
 二既道既顺其道也(笺/)按尔雅简洁郭璞曰简水道
 简易絜水多约絜朱子注孟亦分简洁为二又吴氏
 程曰南皮县明有简河何尝合絜为一蔡傅乃合简
 絜而一之非也邢炳曰九河所在徒骇最北鬲津最
 南盖徒骇是河之本道东出分为八枝也然则徒骇
 即河之经流蔡傅谓徒骇而外别有一经流非
卷二 第 2b 页 WYG0068-0290b.png
 傅又曰按徒骇河地志云滹沱河寰宇记云在沧州
 清池南许商云在成平(笺/)按唐地志沧州清池县有
 徒骇河九域志在故沧州废清池县西北二十里寰
 宇记在清池县西五十里傅云南误邢炳尔雅疏九
 河所在徒骇最北鬲津最南盖徒骇是河之本道东
 北分为八枝也然则徒骇即河之经流傅云徒骇而
 外别有所为经流者以简絜误合而为一也
 傅又曰马颊河元和志云在德州安德平原东南寰
卷二 第 3a 页 WYG0068-0290c.png
 宇记云在棣州商河北舆地记云即笃马河也(笺/)
 沟洫志孙禁以为可开通大河今入故笃马河先儒
 以为即马颊唐地志德州平昌县有马颊河金史志
 棣州商河县有马颊河一统志马颊河在东光县界
 经堂邑清平二县界东达乐陵入海又高唐州西有
 马颊河故道
 傅又曰覆釜河通典云在德州安德(笺/)按一统志覆
 釜枯河自庆云经海丰县南入海
卷二 第 3b 页 WYG0068-0290d.png
 傅又曰胡苏河寰宇记云在沧之饶安无棣临津三
 县许商云在东光(笺/)按许商谓古说九河之名有徒
 骇胡苏鬲津今现在成平东光鬲县界中郡国志勃
 海东光县有胡苏亭胡苏河水经注清河又东至东
 光县西南径胡苏亭又东北右会大河故渎元史云
 胡苏在庆云西南(广云故/无棣)
 傅又曰简洁河舆地记云在临津(笺/)按方舆纪要絜
 与简相近舆地记云在临津孔氏谓在贝州历亭县
卷二 第 4a 页 WYG0068-0291a.png
 误也金史南皮县有絜河元志简洁在南皮城外十
 馀步
 傅又曰钩盘河寰宇记云在乐陵东南从德州平昌
 来(今德/平县)舆地记云在乐陵(笺/)按水经注般县般河盖
 亦九河之一也汉书称公孙瓒破黄巾于般河即此
 渎也元志献县东南八十里有钩盘河
 傅曰鬲津河寰宇记云在乐陵东西北流入饶安许
 商云在鬲县舆地记云在无棣(笺/)按沟洫志许商以
卷二 第 4b 页 WYG0068-0291b.png
 为古说九河之名有徒骇胡苏鬲津今见在成平东
 光鬲界中自鬲以北至徒骇间相去二百馀里今河
 虽数移徙不离此域方舆纪要鬲津在钩盘之北汉
 志注平原鬲县平当以为鬲津通典在献县之废饶
 安县元志在庆云县又在乐陵县西三十里一统志
 云至海丰入海
 傅曰太史河不知所在(笺/)按通典曰九河四在景成
 二在平原其太史简絜未详处所方舆纪要太史河
卷二 第 5a 页 WYG0068-0291c.png
 在徒骇之东元志太史河在南皮县治北
 傅又曰九河水道变迁难于推考而碣石通顶趾皆
 石不应仆没今兖冀之地既无此石而平州正南有
 山而名碣石者尚在海中去岸五百馀里卓立可见
 则是古河自今以为海处向北斜行始分为九其河
 已沦于海明矣汉王横言昔天常连雨东北风海水
 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水所渐郦道
 元亦言九河碣石苞沦于海后世儒者知求九河于
卷二 第 5b 页 WYG0068-0291d.png
 平地而不知求碣石有无以为之證故前后异说究
 无归宿(笺/)按封禅书北至碣石巡自辽西地理志碣
 石在骊成西南今永平昌黎县北相去二十里现有
 碣石何得云去岸五百里也自石晋以幽蓟十六州
 赂契丹历宋数百年足迹未至其地近自沧州望平
 州约五百馀里何得以碣石远在海中去平州五百
 里也纵使去平州五百馀里又何得有卓立可见者
 水经注曰禹贡兖州九河既道矣谓徒骇太史马颊
卷二 第 6a 页 WYG0068-0292a.png
 覆釜胡苏简洁钩盘鬲津也同为逆河盖所润下之
 𫝑以通河海及齐桓霸世塞广田居同为一河故自
 堰以北馆陶廮陶(唐志赵州宁/晋本廮陶丘)贝丘鬲般广光信都
 东光河间乐成城地并存川渎多亡汉世河决金堤
 南北离其害议者欲求九河故迹而川之未知其所
 夫欲求九河故迹则必有故迹之处可求岂谓求之
 于海乎孙禁谓开通大河令入故笃马河至海五百
 里岂谓至碣石五百里乎至王横言天常连雨东北
卷二 第 6b 页 WYG0068-0292b.png
 风海水溢西南浸数百里如春秋所书宋大水𩔖岂
 风息雨霁之后宋遂沦为海乎
雷夏既泽
 蔡傅曰泽水之钟也雷夏地志在济阴郡成阳县西
 北今濮州雷泽县西北也山海经云泽中有雷神龙
 身而人头鼓其腹则雷然则本夏泽也因其神名之
 曰雷夏也(笺/)按山海经雷泽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
 其腹在吴西汉地志会稽吴县具区在西古文以为
卷二 第 7a 页 WYG0068-0292c.png
 震泽郡国志吴郡吴县震泽在西刘昭注曰越绝书
 云湖周三万六千顷有大雷山小雷山水经注太湖
 有大雷小雷三山亦谓之三山湖此雷泽即震泽与
 禹贡雷夏无涉蔡傅之误因史迁舜纪舜渔雷泽正
 义曰雷泽有雷神鼓其腹则雷改经文在吴西字为
 则雷字而不知其非禹贡之雷泽也据汉地志曰济
 阴定陶诗风曹国也尧作游成阳舜渔雷泽故其民
 犹有先王之遗风括地志曰雷夏在濮州雷泽县郭
卷二 第 7b 页 WYG0068-0292d.png
 外西北元和志曰雷泽县西北至濮州九十里此则
 禹贡之雷泽矣近志云雷泽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
 里李之藻云泽底有巉石深壑冬至前水吸而入如
 巨雷鸣故名雷泽意洪水怀襄之世雷泽未陂泛滥
 弥广史称舜渔于雷泽就时于负夏郑玄曰负夏卫
 地孙奭孟子疏曰今之东郡是也意是时雷泽负夏
 或皆其泽所瀰漫故总名雷夏未可知也正义曰洪
 水之时高原亦水泽不为泽雷夏既泽高地水尽此
卷二 第 8a 页 WYG0068-0293a.png
 复为泽也周礼稻人职曰凡稼泽夏以水殄草而芟
 夷之泽草所生种之芒种是也
灉沮会同
 蔡传曰灉水曾氏曰尔雅水自河出为灉许氏曰河
 灉水在宋水经汳水出阴沟东至蒙为狙獾灉水即
 汳水也(笺/)按元和志曰灉水沮水二源俱出雷泽县
 西北平地去县十四里许氏曰灉水东入泗下流入
 沮韩氏谓此乃河之别流在豫州者东历徐州境入
卷二 第 8b 页 WYG0068-0293b.png
 泗水经汳水出阴沟于浚仪县北东至梁郡蒙县为
 濉水𫉬水出汳水于梁郡蒙县北又东至彭城县北
 东入于泗蔡传狙獾乃沮𫉬二字之讹
 蔡传曰晁氏曰尔雅自河出为灉济出为濋求之于
 韵沮有楚音(笺/)按僖十九年左傅注杜预曰沮水受
 汴东经陈留梁谯沛彭城县入泗水经瓠子河出东
 郡濮阳县北河注曰禹贡灉沮会同许慎曰河灉水
 也九域志曰濮州有沮沟即禹贡灉沮会同者京相
卷二 第 9a 页 WYG0068-0293c.png
 璠曰今濮阳城西南十五里有沮丘城六国时沮楚
 同以为楚丘非也
桑土既蚕
 蔡傅曰蚕性恶湿故水退而后可蚕然九州皆赖其
 利而独于兖言之者兖地宜桑后世之濮上桑间犹
 可验也(笺/)按祭义曰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
 大昕之朝桑于公桑风戾以食之郑氏曰风戾之使
 露气燥乃以食蚕蚕性恶湿是也秦少游蚕书序略
卷二 第 9b 页 WYG0068-0293d.png
 曰考之禹贡扬梁冀雍不贡茧物兖篚织文徐篚玄
 纤缟荆篚玄纁玑组豫篚纤缟青篚檿丝皆茧物也
 而桑土既蚕独言于兖然则九州蚕事兖为最乎夏
 小正三月摄桑傅曰桑摄而记之急桑也货殖傅齐
 鲁千𣗳桑与千户侯等诗邶鄘卫谱东及兖州桑土
 之野正义曰今濮水之上地有桑间者是有桑土明
 矣
是降丘宅土(史记作下/一居土)
卷二 第 10a 页 WYG0068-0294a.png
 蔡傅曰兖地多在卑下水害尤甚民皆依丘陵以居
 至是始得下居平地也(笺/)按郑氏曰此州寡于山而
 夹川两大流之间遭洪水其民尤困水害既除于是
 下丘居土以其免于厄尤喜故记之周官大司徒以
 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
 害注曰相视其地以奠民居使知趋利避害各得其
 所也当日禹作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正其事
 也是降丘宅土非止为下居平地故于蚕桑既兴后
卷二 第 10b 页 WYG0068-0294b.png
 记之
厥土黑坟
 蔡傅曰土脉坟起也(笺/)按孔傅曰色黑而坟起陆氏
 释文曰马云有肥泽也周礼草人职坟壤用麋援神
 契曰黑坟宜种麦说卦傅坤于地为黑兖土乃黑而
 坟也
厥草惟繇厥木惟条
 蔡傅曰林氏曰兖徐扬三州最居东南下流其地卑
卷二 第 11a 页 WYG0068-0294c.png
 湿沮洳洪水为患草木不得其生至是或繇或条或
 夭或乔而或渐包故于三州特言之(笺/)按论衡曰地
 性生草山性生木故草木于山为宜兖州寡于山而
 夹以河济之间水盛而草木不生今既长茂故特书
 之孔傅曰繇茂条长马云繇抽也坤文言曰天地变
 化草木蕃其谓是乎
厥田惟中下厥赋贞
 蔡傅曰贞正也兖赋最薄言君天下者以薄赋为正
卷二 第 11b 页 WYG0068-0294d.png
 也(笺/)按隋书食志云采制九等而康歌兴九州以土
 色定田皆有定赋惟冀豫梁扬错出冀豫荆青徐雍
 兖扬梁为次然雍兖皆六六而无九今兖田第六赋
 亦第六无复下上之别故曰贞郑氏曰贞正也其赋
 中上则是田正与赋相当故以为贞也周书无逸所
 谓惟正之供蔡傅云以薄赋为正其馀八州之赋将
 遂不得为正乎
作十有三载乃同
卷二 第 12a 页 WYG0068-0295a.png
 蔡傅曰兖当河下流之冲今水患虽平而卑湿沮洳
 未必尽去土旷人稀生理鲜少必治作十有三载然
 后赋法同于他州(笺/)按郑氏曰治此州正作不休十
 三年乃有赋与八州同言功难也夫以为治此州者
 正作不休则贞作连读可乎且十三年中八州有赋
 而兖独无其果然乎意以作当为耕作如冀州大陆
 既作之𩔖盖兖田第六赋亦第六必耕作十有三载
 贞问其田之收穫赋之正供无复有上下丰歉之异
卷二 第 12b 页 WYG0068-0295b.png
 故曰贞也若以为同于他州则兖赋第六他州亦第
 六乎然必十有三载者周礼天府职云季冬陈玉以
 贞来岁之美恶郑氏曰问事之正曰贞问岁之美恶
 谓问于龟太卜职太贞之属史记太阴在子旱明岁
 美至卯穰明岁衰恶至午旱明岁美至酉穰明岁衰
 恶故必十三载乃可以同周职方曰兖州其榖宜四
 种
厥贡漆丝
卷二 第 13a 页 WYG0068-0295c.png
 蔡傅曰兖地宜漆宜桑故贡漆丝也(笺/)按褚遂良曰
 舜造漆器禹雕其俎是漆为当时器用之所需也货
 殖傅山东多鱼盐漆丝故兖贡之考工记㡛人湅丝
 以涚水沤其丝郑氏曰涚水谓以灰所泲水也楚人
 曰沤齐人曰涹
厥篚织文(汉书篚/作棐)
 蔡傅曰篚竹器筐属也古者币帛之属则盛之以筐
 篚而贡焉织文者织而有文锦绮之属也(笺/)按三礼
卷二 第 13b 页 WYG0068-0295d.png
 图曰篚以竹为之长三尺广一尺深三寸足高三寸
 上有盖孔傅曰地宜漆林又宜桑蚕织文锦绮之属
 盛之筐篚而贡焉据礼记深衣士不衣织郑注曰织
 染丝织之士衣染缯也是织文乃染丝织之而有文
 非必为锦绮也诗六月织文鸟章又周礼玉府掌王
 之献文织良货贿之属注曰文织谓织之有文出于
 织成者其非为锦绮可知
浮于济漯达于河(史记汉书/济作泲)
卷二 第 14a 页 WYG0068-0296a.png
 蔡傅曰舟行水曰浮漯者河之枝流也兖之贡赋浮
 济浮漯以达于河也(笺/)按水经曰济水又东北过甲
 下邑入于河郦注曰山海经济水入钜野注渤海入
 济琅槐东北者也又东北河水枝津注之水经以为
 入河非也斯乃河水注济非济入河杜佑曰济水因
 王莽末渠涸不复截河过今东平济南淄川北海界
 中有水流入海谓之清河实菏泽汶水合流亦曰济
 河盖因旧名非济水也郭景纯曰济自荥阳至乐安
卷二 第 14b 页 WYG0068-0296b.png
 博昌入海今河竭济水仍流不绝然河水于济漯之
 北别流注海今所辍流者惟漯水耳郭或以为济注
 之事实非也孔傅曰顺流曰浮因水入水曰达
 蔡傅曰地志漯水出东郡东武阳至千乘入海程氏
 以为此乃汉河与漯殊异然亦不能明言漯河所在
 未详其地也(笺/)按水经注曰桑钦地理志漯水出高
 唐余按穆天子傅丁卯天子自五鹿东征钓于漯水
 以祭淑人己巳天子东征食马于漯水之上寻其沿
卷二 第 15a 页 WYG0068-0296c.png
 历径趣不得近出高唐也据穆傅郭注漯水今济阴
 漯阴县是漯阴在济水之阴也水经漯水径高唐县
 故城东又东北径漯阴故城北故兖州贡赋浮济浮
 漯以入河也金史志博州博平县有漯河今在章丘
 县东北七里源出县之长白山西北流入小清河唐
 志济南章丘县有长白山是也薛氏谓古漯自东昌
 府朝城县受河而东入海故浮漯可以达河西汉末
 河并行漯川其后河徙而漯亦不复存矣章丘县志
卷二 第 15b 页 WYG0068-0296d.png
 县东北七里有漯水出长山县之长白山西北流入
 小清河非古漯也
 
 
 
 
 
 禹贡会笺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