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1275-015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念庵文集卷七
            明 罗洪先 撰
  论
   异端论上
昔者夫子自叙所学之进四十而始不惑夫志学至能立
宁复有可惑者必待四十何哉解者曰非谓理之是非晓
然在人心者也学术之是非疑似其端极微而不可辩吾
卷七 第 1b 页 WYG1275-0150d.png
皆原其见之所由来究其弊之所必至如孟子之知言无
俟乎比拟校量信非圣人之智弗能照矣儒者指释氏莫
不曰异端异端及考其故则弃伦理遗事物二者其大也
夫圣人立中国生民之命设名教以绝祸乱之源莫大于
明物而察伦而释氏顾遗弃之其相去不啻南北之奔驰
岂俟圣人而后见哉不必圣人而后见则是二者决非端
绪所在审矣今夫桃杏梅李不能相同不必见其萼也于
种辩矣如使桃种而李萼人孰不以为怪儒者乃曰三教
卷七 第 2a 页 WYG1275-0151a.png
根源固未尝异其少异者乃其假权显真承传之流弊
非实然也而善于融会又阴用其所长若以为兼收而
不害者盖乐其简易直截即其情所便安外虽依托名
教而内实决裂以从已问其所传则曰吾圣人之学固
如是盖高明之士之所喜趍而前所指异端云者不过
习其尝谈未有察其所以然也夫生死者生人之所必
有圣人不以为病而不为生死之所拘故能与世同其
好恶而为佛之说者首欲脱之惟其首欲脱之不见所
卷七 第 2b 页 WYG1275-0151b.png
谓生与死也纵横善变不可穷诘若超无始而暏鸿濛
为吾儒者习而不察既不能远窥以破其蔽而高明善
悟骤闻其妙又往往易于受变而助之主有非区区议
论所遽能胜然则释氏端绪所在其孰能知之易曰差
之毫釐谬以千里盖必有见于千里之谬始于毫釐夫
是之谓异端然历千有馀年以来止以弃伦理遗事物
为释之谬而毫釐之间卒不可指信乎似是而非非圣
人莫能明而四十不惑夫子所以独觉其进也
卷七 第 3a 页 WYG1275-0151c.png
   异端论中
夫子尝曰道之不明不行也我知之矣智愚贤不肖之
过不及者为之也夫愚不肖者之不及谓其不明不行
可也比其等于贤智之过不已甚乎已而曰夫妇之愚
不肖可以与知能行而不及贤智又何与卑近而恶高
明也岂所谓百姓日用者即所谓道而索隐行怪固其
所必弗为者乎夫子之道何道也行乎子臣弟友之间
而常若未能固未尝远人为之也夫惟尝若未能也是
卷七 第 3b 页 WYG1275-0151d.png
故言不敢尽其有馀行不敢不勉其不足盖其视已果
无以甚异于愚与不肖其相异者特学与不学焉耳释
氏则不然彼其下陋尘世名为五浊而赞自性本觉圆
融净妙至为希有故其言曰上天下地惟吾独尊夫独
尊其身而浊视尘世又何有于愚不肖哉愚不肖者无
论矣彼视圣人宜亦有甚不屑者何以明之圣人之教
人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因其
材也彼则有一众生未得成佛不取泥洹又何神乎圣
卷七 第 4a 页 WYG1275-0152a.png
人之与人也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欲其称也彼则无有
冤亲恩仇平等又何大乎圣人之急人也由已溺之由
已饥之然可逝不可陷也彼则割截支体行于布施又
何慈乎夫是三者圣人岂谓弗能哉道不远人人情大
远即不敢矫强为之先而易知易从夫人皆可学而至
是乃所谓中庸也譬之于天九天之上天也九地之下
亦天也使其清虚善覆而不能持载亦何以成容保之
功圣人亦天而已矣故曰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高
卷七 第 4b 页 WYG1275-0152b.png
卑兼该圣人之天也彼释氏者达上而不根于下周远
而不详于近好怪而不拘于常轻为难能而不切日用
极其阐扬之妙不可以知能求不可以思议尽不可以
修證得不可以权贵显非大智慧大神力则秘而不传
何太高也惟其太高故卒不可以语圣人不敢之心惟
无是心夫然后张皇恣肆得以入之而兢业祗畏之真
一无所动揆之中庸非过欤卿云甘露非不奇也而不
可以资生资生之常固无踰于风雨也玉髓赤芝非不
卷七 第 5a 页 WYG1275-0152c.png
异也而不可以疗饥疗饥之常固无踰于五榖也数月
而无风雨则灾数日而无五榖则馁数十年而甘露不
零赤芝不耀人不为病是故隆古之治奇邪必斥圣人
之道不可斯须而去身即是推之儒释之得失辨矣善
乎先儒之言曰儒为大公佛为自私夫自私者非物累
也谓其不能同人而处已诚太高也又曰佛氏无实夫
无实者非谓言之伪诞也谓其过高不益于实用也夫
卑近之失易指高明之病难攻自非圣人孰知贤智之
卷七 第 5b 页 WYG1275-0152d.png
为过乎此中庸至德所以鲜能索隐行怪必有述于后
世而莫与择者谓其弥近乱真似是而非故也
   异端论下
记曰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中国戎夷五方
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是言也其有所本乎故曰齐
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夫身毒之国处中国之西
得金气之专者也其民刚梗暴烈健斗喜杀淫湎贪盗
而无纪度然重信好洁嗜音乐而少机智此可以计诱
卷七 第 6a 页 WYG1275-0153a.png
不可以力挟也故释氏多方设科调伏之于是为之慈
忍以消其忿为之澹素以坚其性为之戒律以摄其欲
为之果报回轮之说以恐怖其愚为之苦空寂乐上乘
之门以安其上智为之髡缁游戏以和其俗为之偈咒
赞呗以畅其情即意之所便安而阴以为利使之听顺
而不疑故列子谓之西方之圣人盖谓其不以刑宪法
制而人自不乱甚异之也夫自西方言之斯可耳东西
之必不可易犹南北之不相谋也夫南北之极或祝发
卷七 第 6b 页 WYG1275-0153b.png
而裸或鞨巾而裘辄沭之食子仪渠之焚亲其得之若
素习其从之若性成此未易以常情度也今居中国情
变百出谗说殄行寇攘奸宄自尧舜之世已不能恭嘿
无为而化乃欲诵习西方之教比于圣道以行于伦理
事物之间不亦谬乎岂惟地固限之即一家之内父祖
子孙所遇之时不同亦自有不可得而强者三皇之于
后世是也夫三皇者治中国之始道也譬之父母于乳
哺也诃禁提撕一无所用何则彼其知识固未开也老
卷七 第 7a 页 WYG1275-0153c.png
庄之学实远宗之杨氏出于老而墨氏近于佛故皆不
可以治天下以异端治天下譬三皇之治治后世不至
于荡而无制固不止非三皇之道则然守三皇之治不
知变者为之也虽然学吾儒者亦有异端否乎其或近
于杨墨释老抑亦杨墨释老固有耻而不为者乎如是
又何儒者之是而杨墨释老之独非虽然孟氏不云乎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儒者之学固治中国之绳墨
也又曰伯夷伊尹皆古之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
卷七 第 7b 页 WYG1275-0153d.png
愿则学孔子言绳墨诚审又其所已试也呜呼彼于夷
尹犹有辨矣况又出于异端且非中国之人其不见斥
于孟氏者几希斥于孟氏而人固昵之抑又何也呜呼
此学术是非所以必俟圣人而后不惑也
   宗论上
余读宋濮王典礼乃知载籍能惑人也当是时言礼之
臣皆贤智其发明宗法与为后之义可谓切至矣然考
其事不合揆其义未尽岂因袭者其入久师承者其守
卷七 第 8a 页 WYG1275-0154a.png
专附和者其言辩卒无以自解哉学者以其言本三礼
又订于伊川之疏遂为百世不易至论不复详考本末
同异余恐将来之误不特一濮议也乃著论俟君子断

按宗法载在小记大传其言曰君有合族之道族人不
得以其戚戚君位也盖言诸侯绝宗不可与族人齿也
是诸侯以上无宗法可知矣又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
继祢者为小宗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
卷七 第 8b 页 WYG1275-0154b.png
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盖言宗法为公族卿
大夫设也诸侯之始封也有人民社稷之寄有朝觐聘
享祭祀省助之政势不能自领其宗而公族无统国人
不可得而治也诸侯绝宗大夫不可得而祖也故设宗
法系之别子者始封始徙之诸侯之嫡次子继别者嫡
次子之世嫡也世嫡相传庙祀别子百世不迁谓之大
宗大宗百世庙祀别子则联属别子之子孙亦百世而
不改宗者大故曰此大宗也继祢者世嫡之弟及其次
卷七 第 9a 页 WYG1275-0154c.png
子或嫡或庶者也生则从世嫡以祭没则其子祢之至
于五世则迁谓之小宗小宗祀祢则联属者止于祢之
子孙五世亲尽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宗者小故曰此小
宗也是皆自始封诸侯言之者也又曰有小宗而无大
宗有大宗而无小宗有无宗亦莫之宗者公子是也公
子有宗道公子之子其为士大夫之庶者宗其士大夫
之适者公子之宗道也盖言诸侯之适世居君位而世
世又有嫡庶次子所谓公子也公子不比于始封之别
卷七 第 9b 页 WYG1275-0154d.png
子为祖无二统也一君必立一宗使领群公子及公孙
而其宗亦有大小焉宗其嫡者为大宗宗其庶者为小
宗大宗小宗皆五世而迁者也有嫡无庶则宗嫡是谓
有大宗而无小宗有庶无嫡则宗庶是谓有小宗而无
大宗嫡庶惟一是谓有无宗而亦莫之宗嫡庶惟一者
无群公子也已无宗亦莫为人宗多嫡与庶即所谓以
其庶宗其嫡乃公子宗法之正也是皆自继世诸侯言
之者也宗法尽于此则知庶人以下无宗法又可知矣
卷七 第 10a 页 WYG1275-0155a.png
盖天子诸侯者统夫人者也非五宗之谓也庶人者统
于人者也比闾族党之谓也刑不上大夫而后豫制之
以礼故曰宗法为公族卿大夫设也古制废贵贱殊势
宗法不可复行矣世儒守陈言而不察时变乃比附曰
天子大宗也诸侯小宗也入继大统者不得顾私亲此
为后之义也于乎易父子之名失君臣之义礼乐不兴
刑罚失措其必由此也夫盖其不详考之过也礼丧服
斩衰为人后者子夏传曰何以三年也受重者以尊服
卷七 第 10b 页 WYG1275-0155b.png
服之盖言受重大宗始有此名非大宗则无为人后者
也又曰如何而可为之后同宗则可言惟慎所择不必
其亲者也又曰如何而可以为人后支子则可则知不
夺人之宗以承重也又曰为所后之祖父母妻妻之父
母昆弟昆弟之子若子言若子明承重情不可二也又
曰为人后者为之子申若子之义所谓推类至义之尽
也齐衰曰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传曰何以期不二斩
也特重大宗者降所尊也又曰尊者尊统于上卑者尊
卷七 第 11a 页 WYG1275-0155c.png
统于下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收族者也盖言尊统
于上君也宗子收族统于下有君之道焉比君之义故
降服降其服不没父母之名恩与义两得者也又曰为
人后者孰后后大宗也盖惧昧为后之义乱父子之服
故申言以别之是知为后止于大宗无二后也小记曰
庶子不祭殇与无后者殇与无后者从祖祔食无后者
有祔则知小宗虽无后可也凡一封君大宗一而小宗
四大宗之主一而四宗之主不知凡几必大宗而始成
卷七 第 11b 页 WYG1275-0155d.png
此服则知非为后者其服不必皆斩而降者不必皆不
杖而期也必为后而后降则知天子诸侯之与庶人不
可以类推也明矣是何也天子诸侯无降服则知无为
后者也天子诸侯之礼也有子则继无子则及故公子
各有大小宗而不比于别子之祖其死也公子祔于公
子而不各为庙盖以序或相及必至夺宗故也故当其
及也即公子之长子亦当承之何必拘于支子乎其不
及也则虽庶不得以干嫡何至择于同宗乎不著其服
卷七 第 12a 页 WYG1275-0156a.png
者臣于君服必斩不问其序而皆以先君之道终焉则
鲁之闵僖是也夫闵僖以弟传兄诸侯也而其礼已若
父子况为伯叔侄者哉又况为天子者哉盖其统不止
于公族故其义亦不止于为后义有所重则礼有所加
不敢以卑者之辞名之所谓尊者尊统于上是也庶人
无为后则又其微也先王之为政也鳏寡孤独有养而
死徙者无出乡礼不下庶人其丧也人得而主之所谓
择之五服之内择之前后家东西家或其里尹主之是
卷七 第 12b 页 WYG1275-0156b.png
也故曰丧有无后无无主有主则不必后此圣人之责
实也故天子诸侯之后也皆不可比于大宗强以大宗
推之持重比于为君而父母降服比于族人之不敢以
戚也止矣族人不敢戚君君未始即没其名而今之为
后者遽改父母之名其义也何居且择后于同宗亦不
必皆伯叔侄也礼曰族人以支子后大宗是亦将以族
人之名称父母乎称以族人而服以齐衰恐圣人之裁
礼不如是之舛且背也此亦不详考之过也
卷七 第 13a 页 WYG1275-0156c.png
   宗论中
大宗有为后而小宗无后何也按礼大宗子之丧也五
服之内亲者月算如邦人月算者服之月数也邦人五
服之外者也宗子及母与妻之丧丈夫妇人皆齐衰三
月其亲者月数从五服制服从邦人是自三月至于期
合亲疏而皆以齐衰服之虽大夫之期不敢降焉何其
尊也庶人为国君畿内之民为天子齐衰三月而已邦
人服宗子无少杀焉何哉以宗子有君道故比其义也
卷七 第 13b 页 WYG1275-0156d.png
何谓义尊统是也天子国君统世人世人非此统不治
故谓之世统世统者尊无上前所谓尊者尊统于上是
也宗子统宗人宗人非此统不治故谓之宗统宗统者
尊亦无上前所谓卑者尊统于下是也小宗子之丧也
父为之三年曰继吾祖也丈夫妇人之为小宗各如其
亲之服非独避大宗也其统小义故微也故大宗立后
所以收族也收族所以尊祖也尊祖者不敢以先祖之
遗逮于刑戮故抗宗法治之尊祖故敬宗敬宗故为所
卷七 第 14a 页 WYG1275-0157a.png
后尊服齐衰加而斩三月进于三年尊之至也族人有
支子不敢得而私焉曰是吾先祖之所托非吾所独尊
也有宗而后族可收宗庙可严是吾考吾祖吾曾吾高
皆从此而有托吾何爱焉故为人后者不言所后父雷
氏之言曰其所后或祖或曾或高未可豫定故阙之也
呜呼似矣而未尽也为后者独为彼乎哉盖其祖也为
其祖故所后不得以为子而已亦不得斩于父是乃至
公之心圣人所自裁者也小宗无为后也势也祖迁于
卷七 第 14b 页 WYG1275-0157b.png
上宗易于下五世易无复续矣其族统于大宗而其亲
分于四宗丧主于其亲祭祔于其祖又何后之有其为
大夫士者则为之置后置后者暂假以行大夫士之礼
盖主其丧者也其无爵也男主同姓女主异姓则皆其
亲也其庙也继高者绝继曾者得主之矣继曾者绝继祖
者得主之矣继祖者绝继祢者得主之矣继祢者祔祖
继祖者祔曾继曾者祔高则皆其祖也舍是而必于为
后则是专其货财处其宫室而以为已私有识者必所
卷七 第 15a 页 WYG1275-0157c.png
深耻而不为而庶子昆弟之旁亲无赖者皆可觊觎而
幸其祸及是开自私之端圣人所必禁也而可以为训
哉故曰小宗无后者当绝非圣人之忍也势也天子诸
侯不言后则又其重者也天子者奉天命以临天下诸
侯者禀天子命而致之国人故继天而为子者谓之天
子诸侯尊王而为之臣则皆王臣非祖所独专者也故
曰公子之公孙有封为国君者则世世祖是人也不祖
公子夫公孙非自绝于公子也以其有所禀命非公子
卷七 第 15b 页 WYG1275-0157d.png
所独专也故封君之子臣昆弟封君之孙臣诸父昆弟
言禀命之重无弗斩焉者矣周之郊也以稷配而明堂
以文王不专于祖父何也以其奉天故先尊而后亲也
故曰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保有天命而后先
祖之祀可以无坠此天子之所守也故崩薨者有世及
而无为后践祚者无尊卑而称先君大宗之后必择支
子固不夺人之宗又以肖贤也先君之继必顺统序固
不逆天之伦亦以防乱也此其说不可得而同者也宗
卷七 第 16a 页 WYG1275-0158a.png
子殇而死庶子弗为后盖代其宗不成其庙也非殇则
择之族人故宗子之后无兄弟及兄弟是殇之矣而天
子诸侯有世有及是岂以殇事先君乎此其说不可得
而通者也事以先君则先君后夫人无弗斩焉者矣事
先君之祖父母父母昆弟无弗若子焉者矣事之若子
而不称子不敢以私昵辱先君先君之义重于父也已
之父母享其尊养而不易其封受之先君非已所独专
也故曰幼不诔长贱不诔贵又曰父为士子为大夫葬
卷七 第 16b 页 WYG1275-0158b.png
以士祭以大夫何不以大夫葬也重先君之命不忍死
其亲也其或重私恩致殷礼则亦不可渎于庙不可齿
于先君之亲此会通之宜礼虽不言可以义起矣自夫
昧于宗统者既陷君于夺亲昧于世统者复陷君以干
正使圣人制礼曲折之详皆为固僻难继之说则世儒
之陋载籍之繁启之也传曰罪多而刑五丧多而服五
上附下附列也呜呼彼固附于上下矣而卒以陷君则
又何说哉故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
卷七 第 17a 页 WYG1275-0158c.png
   宗论下
宗法不可行于今者有三封建不复举学校不复修井
田不复制其不可行者势也古者风气醇穆灵哲汇生
故圣人之立极也必分土置牧以共天位而建封之典
行焉足故诸侯世其国别子世大夫于是立三庙设坛
墠得于祫祭有圭田食有采邑有家老以治其事有仆
圉台舆以供其役夫物备而后礼严礼严而后义立义
立而后势行势行而后法可尽故名之宗子而族人莫
卷七 第 17b 页 WYG1275-0158d.png
不听焉期功以下莫敢戚焉此名实之应者也今之大
夫起于白屋非有尺寸之籍也载符而出受代而旋非
有定位可以长子孙也致其事即食其力非有体猊之
隆于族类也故纨裤之后同于𨽻厮至不自给则转徙
而流亡其或怀贿败官又皆怙恶污俗其身之不自淑
而又皇恤其他此其不可行者一也毕命曰世禄之家
鲜克由礼敝化奢丽万世同流盖自成周之时有然其
不至陵荡者维持之素耳是故师氏正其行保氏授其
卷七 第 18a 页 WYG1275-0159a.png
文成均养其和司諌考其过司马正其射不幸而族人
罹刑王曰宥者三有司曰辟者三而卒致于甸人此豫
道谕而防禁之故其教易尊而后爵可命也及其风俗
既成耳目不杂则蒸渍优游馀韵不殄虽以春秋之衰
僭乱已极而名卿大夫国不乏人如鲁之孟献晋之子
犯齐之平仲郑之子产秦之蹇叔吴之季札楚之叔敖
何易哉是皆礼教之效也汉承秦制郡县破灭世家二
千石皆以锄治彊宗豪右为政又惧其势未易解也迁
卷七 第 18b 页 WYG1275-0159b.png
其宗于近郊以离贰之于是景屈诸田之族皆为关内
编氓不得复缵其世业其后经术盛而礼教衰功利炽
而争夺起淮南七国连从以畔而功臣得侯封者不数
传皆以罪恶国除此皆奉朝请天子所亲治犹且尔况
令其分土得专制哉此其不可行者二也夫人之为恶
非必其性成也要亦有以驱之矣古之选士不于商贾
为所计者卑而所存者薄志分则业不精力劬则虑不
远故为善者贵有赖也三代之制必有夫田分业定衣
卷七 第 19a 页 WYG1275-0159c.png
食足然后责其不肖虽有非僻之心不敢肆矣夫饔飧
不给父子不能保其亲况众人乎是故行劫起于攘伐
攘伐起于聚积聚积起于虑不足无不足则乱国之民
可使由礼今士师非不尊也象魏宪典非不异也榜掠
笞黥刀踬熸剔之器非不惨且毒也卒不能使游食者
外无异谋乃欲假服制联亲属抗宗法以复古道岂不
谬哉此其不可行者三也于势稍顺而分得为者惟藩
封与勋戚近之然所存者势而已非其要也将欲维持
卷七 第 19b 页 WYG1275-0159d.png
族类以附于小宗其为说亦有三尊尊老老贤贤惟所
遇焉斯可也视其族行辈长者得主之斯尊尊矣无已
行卑而年高者得主之斯老老矣无已而德谊足称年
行虽卑亦得主之斯贤贤矣此宗法之变也宗法变为
后之义亦变孟子曰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世儒两考
之嫌必是之取矣虽然得其常则父母一不得其常则
父三而母八独两考哉彼其实固未变也诗曰拊我畜
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盖言恩也是故一者
卷七 第 20a 页 WYG1275-0160a.png
指所生而言实之谓也变者指其恩而言情之谓也情
有变实不可变斯固物之一本民之宜也礼斩衰曰慈
母何也子夏曰妾之无子妾子之无母者父命妾曰女
以为子命子曰女以为母生养之死丧之皆得如母贵
父命也是故慈母之名本于父命非其生之谓也情也
无子而后人之子其父母命之所后者幼而畜之若子
然将不得比附矣乎附其列矣其于所后虽父母名之
可也此载之律令圣人所不违也既死而人为之后比
卷七 第 20b 页 WYG1275-0160b.png
于置后执其丧奉其祭事其亲属而不得以父母名之
则犹行古之道可也今之民散久矣各私所有而莫与
相谋惟有后则攘伐之奸不作斯固所谓民之宜也与
民宜之圣人亦安得而违之呜呼此固古今之辩也
 
 
 
 念庵文集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