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九
卷四十九 第 1a 页 WYG0058-068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精义卷四十九    宋 黄伦 撰
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
 无垢曰吕命者命吕侯为司寇也命为司寇而不明
 言之如君牙为司徒伯囧为太仆正之例何也曰为
 司寇久矣吕侯以时度之知周刑太重乃建明于穆
 王以夏赎刑为法穆王是之故因可吕侯赎刑之法
 而遍及天下也是篇非为命为司寇而作也此所以
卷四十九 第 1b 页 WYG0058-0683b.png
 谓之吕刑也名言吕刑则知赎刑之意出自吕侯建
 明也
 东坡曰周公之刑二千五百而穆王三千虽增其科
 条而入墨劓者多入宫辟者少也赎者疑赦之罚耳
 然训刑必以赎者非赎之锾数无以为五刑重轻之
 率也如今世徒流者皆折杖非以杖数折不知徒流
 增减之率也
 司马槱曰善治天下者使法胜民而不使民胜法法
卷四十九 第 2a 页 WYG0058-0684a.png
 胜民则治民胜法则乱是以先王藏法于幽隐之中
 而不以示民者惧民之胜吾法也夫人君所以制天
 下之命者在于法而所以行天下之法者在于权权
 者我之所持以制之而不可使人持之以反制我也
 今藏法于胸中而原心以定罪度情以制法刑则刑
 杀则杀使人不得以罪之大小而求法之轻重则天
 下之法在于我矣故民惟俛首以听命敛手以避法
 迁善远罪截然俱入于规矩准绳之中则奸伪巧诈
卷四十九 第 2b 页 WYG0058-0684b.png
 之心无自而作况敢玩法以议其上耶
 黄氏曰不待爵而劝不待刑而惩是君子也尧舜之
 民也爵之而后劝刑之而后惩是众人也治世之民
 也爵之而不劝刑之而不惩是奸民也乱世之民也
 余读舜典其命百官也曰惟刑之恤云尔其皋陶曰
 惟明克允云尔盖其终篇者无几呜呼何为法之简
 也至读吕刑反复数千言凛乎惟恐听之之不详阅
 之之不实诛之之不当宥之之不审重轻之不齐辞
卷四十九 第 3a 页 WYG0058-0684c.png
 猊之不一曲为之禁而大为之防其属至于三千则
 何法之详也至读春秋定哀之篇盖终乎二百四十
 二年之间爵刑之用备矣圣人予之天下之人背而
 去之圣人夺之天下之人趋而归之向也僣而今也
 篡向也专而今也逐向也假君之权而今也国其国
 矣爵非不立也刑非不明也然而天下莫之从也是
 何法之弛也夫刑非圣人之得已也既为之防于此
 以待天下矣而天下犹有出乎防之外则为之刑以
卷四十九 第 3b 页 WYG0058-0684d.png
 待之凡刑措而不用者非上之人不用之也天下安
 行于至善而入吾刑者少矣自教化之具弛而后犯
 法者众犯法者众而后刑益详其刑详矣而不务于
 教及其久也习而安之则刑亦玩而不威矣故法简
 于舜而详于周虽以孔子之圣尽力救之于其末流
 而不能正故吕刑为帝王之书之终而春秋为六经
 之终夫刑非圣人之得已也其用出于不得已则策
 已下矣而犹不能以有为圣人若曰呜呼治道至于
卷四十九 第 4a 页 WYG0058-0685a.png
 刑而穷矣故书与春秋皆终焉
 林希曰穆王训夏赎刑周失刑也周刑之属墨五百
 剕五百大辟五百穆继成康丕式之后享国耄荒其
 臣甫侯为训夏乃作详刑以诰四方墨劓不五百而
 千剕五百宫三百大辟二百孔子曰五刑之属三千
 其庶矣乎荀子曰刑名从商则夏刑密亦得轻重之
 中
 张沂曰夏承尧舜之后民淳易治故制刑近轻轻则
卷四十九 第 4b 页 WYG0058-0685b.png
 民慢至汤刑稍重厥后纣作炮烙之刑罚益重周承
 其后不可顿使太轻虽轻于商犹重于夏至成康之
 问刑措不用下及穆王民复易治故吕侯度时制宜
 请训用夏法非圣人制作不及吕侯盖刑罚世轻世
 重所宜损益也
吕刑
惟吕命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诘四方王曰若古
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
卷四十九 第 5a 页 WYG0058-0685c.png
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
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越兹丽刑并制罔差有辞
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虐威庶戮方
告无辜于上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德刑发闻惟腥皇帝
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乃命
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群后之逮在下明明棐常鳏
寡无盖皇帝清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德威惟畏德明
惟明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
卷四十九 第 5b 页 WYG0058-0685d.png
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殖嘉榖三后成功惟殷于民
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祗德穆穆在上明明在下灼
于四方罔不惟德之勤故乃明于刑之中率乂于民棐
彝典狱非讫于威惟讫于富敬忌罔有择言在身惟克
天德自作元命配享在下王曰嗟四方司政典狱非尔
惟作天牧今尔何监非时伯夷播刑之迪其今尔何惩
惟时苗民匪察于狱之丽罔择吉人观于五刑之中惟
时庶威夺货断制五刑以乱无辜上帝不蠲降咎于苗
卷四十九 第 6a 页 WYG0058-0686a.png
苗民无辞于罚乃绝厥世王曰呜呼念之哉伯父伯兄
仲叔季弟幼子童孙皆听朕言庶有格命今尔罔不由
慰日勤尔罔或戒不勤天齐于民俾我一日非终惟终
在人尔尚敬逆天命以奉我一人虽畏勿畏虽休勿休
惟敬五刑以成三德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王
曰吁来有邦有土告尔祥刑在今尔安百姓何择非人
何敬非刑何度非及两造具备师听五辞五辞简孚正
于五刑五刑不简正于五罚五罚不服正于五过五过
卷四十九 第 6b 页 WYG0058-0686b.png
之疵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其罪惟均其审克之五
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简孚有众惟猊
有稽无简不听具严天威墨辟疑赦其罚百锾阅实其
罪劓辟疑赦其罚惟倍阅实其罪剕辟疑赦其罚倍差
阅实其罪宫辟疑赦其罚六百锾阅实其罪大辟疑赦
其罚千锾阅实其罪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
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
三千上下比罪无僭乱辞勿用不行惟察惟法其审克
卷四十九 第 7a 页 WYG0058-0686c.png
(案以上经解永/乐大典原缺)
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轻重诸罚有权
 无垢曰上刑适轻者如同是杀人也杀人者死此上
 刑也然其问有误杀者此在杀人中适轻也适轻则
 服下刑矣下刑适重者如斗殴不死此下刑也然其
 间有谋杀而适不死焉此适重也适重则服上刑而
 死矣用刑者岂可以杀人斗殴不问情之轻重而行
 刑哉情轻则罚亦轻情重则罚亦重以情为权而论
卷四十九 第 7b 页 WYG0058-0686d.png
 疑罪之轻重则其刑罚为当矣刑权轻重以为上下
 罚权轻重以为多少则先王之用刑罚其大指亦简
 要矣
 史氏曰以法而用法不若以权而用法法者一定之
 制权者一时之宜任法则罪有时而不合任权则罪
 无往而不当法无轻重因罪而为之轻重非圣人善
 用其权则法有时而不恕矣当服上刑矣而情适于
 轻使之下服则必无滥狱当服下刑矣而情适于重
卷四十九 第 8a 页 WYG0058-0687a.png
 使之上服则必无隐情轻重以权不以法也
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
 东坡曰穆王复古而不是古变今而不非今厚之至
 也曰各随世轻重矣民有犯罪于改法之前而论法
 于今日者可复齐于一乎旧法轻则从旧法今法轻则
 从今法其不齐所以为齐也伦者其例也要者其辞
 也辞例相参考必有以处之矣
 张氏曰商人群饮而赦之不害其为轻周人群饮而
卷四十九 第 8b 页 WYG0058-0687b.png
 杀之不害其为重或轻或重因世而已若夫不能随
 世为之轻重欲为一法以齐之则非所以为齐也惟
 齐以非齐则其齐也齐矣有伦者言或先或后不失
 其序也有要者言或因或革不失其统也
罚惩非死人极于病非佞折狱惟良折狱罔非在中察
辞于差非从惟从
 林氏曰夫刑者侀也一成而不变君子宜尽心焉罚
 之惩人非致之死然人已极于病矣刑人有至死者
卷四十九 第 9a 页 WYG0058-0687c.png
 可不慎乎言刑之当谨也如此然不可以才而折狱
 也惟内有仁心者乃可折狱也佞者才也如左传云
 寡人不佞是也以才折狱则失之纵以仁折狱则失
 之柔两者皆非中道也凡察囚辞之差者使不得尽
 其情则彼虽非心服而从亦屈而从矣
 吕氏曰治狱之道要察罪辞冤枉于差误处若不于
 差误处察无缘知得他实情如他有理他十次说十
 次无差错若无理十次说是十样司政典狱须是去
卷四十九 第 9b 页 WYG0058-0687d.png
 不同处察他之情状都无逃避处非从惟从不可从
 他辞说须是从他一个实情不能从他实情只是从
 他辞说这不是从大抵用刑不从民之口从民之心
 不从民之心乃所以从民之心
哀敬折狱明启刑书胥占咸庶中正其刑其罚其审克
之狱成而孚输而孚其刑上备有并两刑
 吕氏曰折狱之人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以哀敬
 之心折狱这是治狱之本后世折狱之官却以折狱
卷四十九 第 10a 页 WYG0058-0688a.png
 为能事才得其情便自喜了盖治狱之官是代天行
 罚须是哀敬明启刑书所谓载在象魏无不详备须
 是明启了又须众人相与占度方能咸庶中正不可
 以己意自占若以己意自占便不能中正何故狱不
 是等閒事才出不是刑便是罚其刑便伤人肌肤其
 罚便伤人财货到这里须是审克之 又曰大抵狱
 最要看人输情须是看初输情时节若不是看初输
 情时节看他已成狱则已成者皆是深文煅炼得成
卷四十九 第 10b 页 WYG0058-0688b.png
 这不可信所谓输者是初款看他初款输辞无冤枉
 时方可信如汉杜周深刻煅炼皋陶有所不为以此
 见得须是看他吐露情实时方信无冤枉 又曰奏
 狱于上须尽备许多条目有并两刑者有一人兼犯
 两罪合得两刑圣人则并两刑为一刑就其重者刑
 之所谓其刑上备者见得圣人不欲遗漏有并两刑
 者见得圣人不多罪
王曰呜呼敬之哉官伯族姓朕言多惧朕敬于刑有德
卷四十九 第 11a 页 WYG0058-0688c.png
惟刑今天相民作配在下明清于单辞
 林氏曰钦而畏法者人君所以望天下之民喜于用
 刑者人君所以遗天下之毒何则刑者先王为天下
 沮恶表善之具也使其乐于用刑而无戒惧之心则
 民将轻于犯法则善者无所劝而恶者无所沮矣惟
 其哀之怜之则天下之民畏法自重而无自弃于善
 之域岂不嘉哉虽然犯法者天下之民典法者有司
 之责使其典法者不以上天之心为心不知人君所
卷四十九 第 11b 页 WYG0058-0688d.png
 以戒敕于我者非惟上负皇天人君之委托则民将
 必有所不服矣 又曰夫两造具备则易以折断单
 辞无主则难于审听为有司者其可不明听之哉
 吕氏曰今天之相助下民无非以天讨正民之罪作
 配在下是司政典狱代天行罚与天作配有对天之
 功此岂可容易何故天能死生人司政典狱亦能死
 生人须是对越在天心与天对无一毫私曲方可用
 刑明清于单辞所谓单辞最难察有两辞者却是有
卷四十九 第 12a 页 WYG0058-0689a.png
 对头单辞无对头无證佐又无主家今若欲识得如
 一人杀一人那一人已死只有杀人者在又无对头
 狱辞都由这一人说此之谓单辞明清须是自家知
 虑澄清初无私昵方始能仔细察得他若不是十分
 知虑清明如何察得单辞单辞察了两辞不足道
民之乱罔不中听狱之两辞无或私家于狱之两辞狱
货非宝惟府辜功报以庶尤永畏惟罚非天不中惟人
在命天罚不极庶民罔有令政在于天下
卷四十九 第 12b 页 WYG0058-0689b.png
 无垢曰夫民之所以治者以典狱之官先得理之中
 无私喜无私怒以此听狱之两辞则直者得理曲者
 服刑曲直在彼而我无一毫私心变动于其间焉所
 以君子有所怙小人有所惧 又曰不能分两辞之
 曲直者多由私家乱之也私家云者私喜私怒其下
 至于纳赂受贿以乱曲直者皆是也可不以私家为
 戒乎 又曰鬻狱得货人见其为宝耳非宝也乃聚
 罪状耳东坡云辜功犹罪状也古者论罪有功其迹
卷四十九 第 13a 页 WYG0058-0689c.png
 状也此意犹昔人作假山其傅曰此非假山也乃血
 山耳以言狱货非宝也乃聚众祸耳取祸入门稍知
 利害者为之乎而贪吏见金不见祸其亦可哀也故
 穆王指狱货为祸使知所警焉 又曰作善降之百
 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此天理之自然者人以冤枉求
 正于我而我受人货赂变是为非乱曲为直此正作
 不善者也报以庶尤即降之百殃之谓也天罚昭然
 如此自古及今所不昧者也其可不长久畏之乎永
卷四十九 第 13b 页 WYG0058-0689d.png
 畏云者非一朝一夕之畏也 又曰鬻狱而变是非
 乱曲直天乃降之殃祸此必然之理也岂天不以中
 道待人哉惟人自取其殃祸耳召诰曰今天其命哲
 命吉凶命历年是哲命吉命凶命历年之命天何容
 心惟人自取之耳在者谓人自取正在殃祸之命也
  又曰人君代天者也庶人为不中之行以强凌弱
 以众暴寡以智诈愚以勇苦怯人君当行天命以罚
 之今人君失职使典狱者变是非乱曲直天乃自降
卷四十九 第 14a 页 WYG0058-0690a.png
 殃祸以罚不中之民事至于此是人君纪纲大坏无
 有善政在于天下者也何谓善政无辜者得理有罪
 者服刑此善政也
王曰呜呼嗣孙今往何监非德于民之中尚明听之哉
哲人惟刑无疆之辞属于五极咸中有庆受王嘉师监
于兹祥刑
 无垢曰此篇大抵多主于中如曰士制百姓于刑之
 中曰故乃明于刑之中曰观于五刑之中曰咸庶中
卷四十九 第 14b 页 WYG0058-0690b.png
 正曰民之乱罔不中曰非天不中而终曰咸中有庆
 今又曰今汝嗣孙自今以往何监法乎非立德以启
 发民之中乎庶几汝嗣孙明听我言哉盖民各有中
 得此中则上下贵贱老少长幼各安其分不相陵犯
 有和睦之风无乖争之俗安得陷于刑辟哉顾惟此
 中其何能自发见乎惟在上者行德以启发之耳昔
 尧以穆穆在上而群后以明明在下君臣合德酝酿
 造化灼于四方故乃明于刑之中率乂于民棐彝则
卷四十九 第 15a 页 WYG0058-0690c.png
 民之中果在上立德以启发之耳 又曰知人则哲
 哲者知人之谓也有知人之哲而以断刑则人之是
 非曲直何所逃哉是非明辩曲直昭然善人怙焉恶
 人惧焉万口一音称颂赞美者此自然之理也然则
 孰为而哲曰自知孰为自知曰三省三省则自知一
 心之是非曲直矣自知一心之是非曲直则天下之
 是非曲直皆影见于吾一心矣犹悬镜于堂妍丑皆
 入澄水于江星斗自见哲盖自于此 又曰哲人何
卷四十九 第 15b 页 WYG0058-0690d.png
 以有无疆之誉哉以其断狱皆属于五刑之中故也
 不轻以用刑有罪者无所逃不重以用刑无罪者无
 所虑一以中断刑而已矣吾何容心哉大而大辟小
 而墨辟皆得其中所以有无疆之庆誉也哲人岂求
 名于人哉鼓钟于宫其声自闻于外兰生于林其馨
 自达于远
 林氏曰本之以德者人君爱天下之诚辅之以刑者
 人君治天下之术使其本之以德则施为仁政发为
卷四十九 第 16a 页 WYG0058-0691a.png
 仁术而跻民于仁寿之域又非爵赏劝乎其前刑罚
 驱乎其后民皆狃于为善则虽有刑法亦将措而不
 用卷而怀之此人君爱天下之诚然也惟其辅之以
 刑则不专以刻薄为心锻鍊为利立氏之极享天之
 福法得其情情当其罪放僻邪侈之心无自而生迁
 善远罪之风油然而起此人君治天下之术然也
平王锡晋文侯秬鬯圭瓒作文侯之命
 无垢曰余读史记知幽王废申后及太子宜臼以褒
卷四十九 第 16b 页 WYG0058-0691b.png
 姒为后而立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臼奔申申侯怒与
 犬夷杀幽王虏褒姒晋文侯与郑武公乃即申侯共
 立宜臼是为平王呜呼尚忍言哉即以史考之是平
 王因申侯杀其父而得立也呜呼尚忍言之耶呜呼
 春秋之作始于隐公其亦以是乎使平王知有父子
 方且痛苦求死之不给肯为弑父者所立乎 又曰
 晋文侯仇迎立平王迁于洛邑平王德之故锡以秬
 鬯圭瓒彤卢弓矢使为侯伯即分陜之任也毛苌云
卷四十九 第 17a 页 WYG0058-0691c.png
 九命诸侯然后锡以秬鬯圭瓒孔颖达云晋文侯于
 时九命为东西伯故得受其赐也秬鬯者秬黑黍也
 鬯郁金之气也以郁金酿秬黍为酒圭瓒以圭为勺
 柄以酌郁鬯祼以求神也此诸侯之盛礼也礼曰赐
 圭瓒然后为鬯未赐圭瓒则资鬯于天子以是知非
 如晋文侯安定国家安得受此礼乎
 胡氏曰玉人祼圭尺有二寸有瓒明堂位曰灌用玉
 瓒祭统曰君执圭瓒祼尸太宗执璋瓒亚祼盖古者
卷四十九 第 17b 页 WYG0058-0691d.png
 赐圭瓒然后为鬯未赐圭瓒则资鬯于天子故旱麓
 言瑟彼玉瓒黄流在中江汉言釐尔圭瓒秬鬯一卣
 为其有功而赐之也然则文侯有功于东周而平王
 赐之以此凡以崇德报功而已传曰孝道备者赐以
 秬鬯圭瓒宗庙之盛礼也于此见之
 林氏曰先王之念有功也必有物以赐之诸侯之受
 其赐也必因义以报之盖诸侯也者诚心夹辅安奖
 王室若手足之捍头目子弟之卫父兄有不可后者
卷四十九 第 18a 页 WYG0058-0692a.png
 夫何故义当然也夫君臣之分若冠屦之不相侔傥
 或赐之以物崇之以礼其何以见亲爱之诚心乎今
 也平王东迁文侯有迎送安定之功于是赐之以秬
 鬯圭瓒
 张氏曰经言赐文侯以秬鬯弓矢焉特言秬鬯者举
 其盛者而言之也周官典瑞祼圭有瓒以肆先王以
 祼宾客则圭之与瓒皆挹秬鬯之赐也赐秬鬯则圭
 瓒及之
卷四十九 第 18b 页 WYG0058-0692b.png
文侯之命
王若曰父义和丕显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上敷闻在
下惟时上帝集厥命于文王亦惟先正克左右昭事厥
辟越小大谋猷罔不率从肆先祖怀在位
 无垢曰明德之人其心上合于天下合于民保护明
 德之人是上合天之心也所以昭然升于上下合民
 之心也所以敷美名于下民心即天心天心即明德
 君子之心文王能保护明德君子所以上帝集万国
卷四十九 第 19a 页 WYG0058-0692c.png
 之欢心而命文王为天子也呜呼明德君子其用如
 此人君傥不为保护而使小人谗贼之是绝民之心
 也绝民之心是绝天之心也 又曰先正即周召吕
 毕诸公也文武能保护明德君子则明德君子亦能
 布其四体安意肆志尽行其所学昭然以大公至正
 之道左右事其君使其君不陷于祸难焉平王言幽
 王之祸患皆左右不得其人也 又曰文武丕显保
 护明德之人明德之人亦能昭然以大公至正之道
卷四十九 第 19b 页 WYG0058-0692d.png
 左右文武故于小大谋猷无不如意谋者猷之始猷
 者谋之成以先世有圣君贤臣成此谋画道德人材
 纪纲政令一皆全备故平王先祖自成康而降皆得
 安然在位也
 林氏曰圣人之德不可掩常怀钦谨之心圣人之诚
 不可忽宜格天人之大夫常人之德既格其大明也
 则怠慢之心生于中而矫诈之怨发于外又焉能达
 于上下乎惟圣人之德既如是其大明也而主心于
卷四十九 第 20a 页 WYG0058-0693a.png
 物又如此其能慎也夫然后上合乎天虽幽而无不
 格下合乎民虽远而无不闻自非圣人孰能与于此
 夫然后大命集于文王亦惟先正左右小大之臣咸
 出谋猷昭事其君使我先祖归于在位也自古之得
 天下未尝不资辅弼之臣以为之助使其尽一己之
 智力不资左右之谋猷将见力愈劳而心愈不给一
 不成而万有皆丧求其致天下之大利成天下之大
 顺不可得也惟其委之至重任之至专彼其输诚相
卷四十九 第 20b 页 WYG0058-0693b.png
 与共致无为之治岂不嘉哉
 吕氏曰自尧舜以来或说敬或说慎异名同实皆是
 作圣工夫这明德是天生聪明自然之明德慎之一
 字是保养持守此德此亦见得文武保养之功深是
 以昭升于上敷闻于下自然克明上下四达此其所
 以集命于文王上帝集命时元不在外只是明德中
 才慎命所以集不慎命所以散文武之德固如是此
 亦缘当时有先正之臣能左右昭明于小大谋猷罔
卷四十九 第 21a 页 WYG0058-0693c.png
 不率从见得文武是尊信贤哲无小大皆率而从之
 所以能率先王也这里却说小大谋猷罔不率从是
 小事大事皆出于臣下明德安在如临之六五曰智
 临大君之宜吉言六五之君能以虚心待天下便是
 智临大君之宜吉若区区任一己之聪明不任众人
 之谋猷如何昭升于上敷闻于下
呜呼闵予小子嗣造天丕愆殄资泽于下民侵戎我国
家纯即我御事罔或耆寿俊在厥服予则罔克曰惟祖
卷四十九 第 21b 页 WYG0058-0693d.png
惟父其伊恤朕躬呜呼有绩予一人永绥在位
 无垢曰平王言我嗣位正当天大祸患绝资用惠泽
 于下民无以自振而犬戎侵伐我国家为大患难时
 其何以自支乎然祸难之作天所以开圣人也啇道
 不衰何以见高宗四夷不叛何以见宣王汉无昌邑
 之变则无以启宣帝唐无宫阃之变则无以启明皇
 患平王无志耳苟惟有志则呼名如夫差尝胆如勾
 践轻徭薄赋以收民心尊贤使能以慰民望选兵鍊
卷四十九 第 22a 页 WYG0058-0694a.png
 将以报国雠仗大义摅宿愤与天下共诛弑天子者
 岂非臣子之职乎 又曰天下之理有当谦者有不
 当谦者承祖宗之业不谦则不足以持盈当祸患之
 后不任则不足以成功且以成汤观之得一伊尹其
 为言曰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
 者如已推而纳之沟中又曰予罔弗克俾厥后为尧
 舜其心愧耻若挞于市其任如此所以能佑佐成汤
 自诸侯而为天子自七十里而有天下今平王君父
卷四十九 第 22b 页 WYG0058-0694b.png
 至为犬戎所弑乃曰予则罔克此岂谦退时耶 又
 曰平王有辛苦之言而无发愤之意有求助之言而
 无自立之意岂有如此而能中兴者乎用伐鬼方高
 宗所以能中兴如震如怒宣王所以能中兴明明庙
 谟赳赳雄断者光武之中兴也予不能事事其何以
 见于郊庙宪宗之中兴也岂有如平王资质而能有
 为乎
 林氏曰有国家者成之孔艰坏之甚易百年成之不
卷四十九 第 23a 页 WYG0058-0694c.png
 足一朝毁之而有馀为人后嗣者宜念乃祖经营缔
 构积行累功岂易为尔讵可废法乱纪败常乱俗而
 自取丧亡哉夫有周之天下自后稷开基公刘经始
 文宁之武定之其用心可谓勤矣其虑后可谓深矣
 迨及幽王为犬戎所弑殄绝先王之命荒废祖宗之
 绪在我后嗣有不克负荷其位亦云廑矣故今历陈
 失天下之由自陈任天下之重如此其难也言我小子
 遭天大罪使恩泽下绝政教隳毁殄绝于下民也又
卷四十九 第 23b 页 WYG0058-0694d.png
 侵我土地伤我人民及言当时左右之臣则无老成
 人又无俊杰在位是致国家之亡使我又不克负荷
 其任也又言我惟祖惟父其不恤我躬以致如是于
 是告文侯曰今汝有功予一人则使长在位
父义和汝克昭乃显祖汝肇刑文武用会绍乃辟追孝
于前文人汝多修捍我于艰若汝予嘉
 林氏曰纂先王之服者莫若昭前人之功法先王之
 功者斯可配前人之德前人所以贻厥后后人所以
卷四十九 第 24a 页 WYG0058-0695a.png
 绍前烈者不外乎此道也何则夫欲传祖业者必思
 得祖宗之人既得祖宗之人然后可以致祖宗之治
 祖宗之得天下必有大义之亲以为之辅翼吾之所
 守者祖宗之业其可不责以祖宗之事今汝苟能克
 昭乃祖之德惟能纂祖宗之烈使文武之道不至于
 坠地用能绍乃辟追孝于前世文德之人今汝之功
 多甚修矣乃捍我于艰难其功可嘉得不勉之成之
 以绍前人之德欤
卷四十九 第 24b 页 WYG0058-0695b.png
 胡氏曰传称我周之东迁也晋郑焉依是晋之文侯
 郑之武公犬戎灭周之后在平王迁洛之时辅弼东
 周戡定王室之不殒繄二国之是赖也故文侯之命
 曰汝多修捍我于艰若汝予嘉是乃捍禦于艰难诛
 犬戎而成周室也
王曰父义和其归视尔师宁尔邦用赉尔秬鬯一卣彤
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马四匹
 林氏曰诸侯有锡所以示一人之至恩礼物不同所
卷四十九 第 25a 页 WYG0058-0695c.png
 以昭人君之厚德何则天下之大不能独治必有资
 于共治之人惟吾同姓之亲恩同肺腑德厚丘山得
 不赖于维持之力推奖之功也古者先王之制征伐
 叛而讨之所以示刑服而舍之所以示德故诸侯征
 伐有功则赐之弓矢夫文侯捍我多艰宜乎赐之有
 彤有卢也马之为物可以任重可以代劳其性则柔
 顺而能行此正如坤为人臣之德也故诸侯享天子
 以马天子之锡诸侯亦以马其意可见矣
卷四十九 第 25b 页 WYG0058-0695d.png
 张氏曰卣中尊也有中和之德足以承先祖奉祭祀
 故以秬鬯一卣赉之彤者正阳之色也卢者正阴之
 色也阳为德赐之以彤弓彤矢者以其德足以会绍
 乃辟也阴为刑赐之以卢弓卢矢者以其刑足以捍
 我于艰也马之为物其行地无疆承载于下而使人
 无为于上有臣道焉故又赉之以马四匹
父往哉柔远能迩惠康小民无荒宁简恤尔都用成尔
显德
卷四十九 第 26a 页 WYG0058-0696a.png
 林氏曰天下之势有远迩人君之治在德政近者易
 治而远者易疏惟人君以德而为政远者既柔则迩
 者自归感此而彼应感近而远应将见如婴儿之慕
 驹犊之从其从之也不期而然矣且民之情不难服
 也爱之则亲不难格也利之则至何则好顺而恶逆
 者斯民之常心一咈其心则彼将携持而去好利而
 恶害者民之常情一顺其情则彼将竭蹶而趋为人
 上者得不以惠而康之乎
卷四十九 第 26b 页 WYG0058-0696b.png
 东坡曰唐德宗奉天之难陆贽为作制书武夫悍卒
 皆为出涕唐是以复兴呜呼平王独无此臣哉
 张氏曰远者柔之则远人格迩者能之则迩人安告
 文侯以柔远能迩者以晋戎狄之与邻故也至于小
 民则其保为尤难故欲其惠康之也惠以爱之康以
 安之则小民可得而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