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
卷三十 第 1a 页 WYG0058-046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精义卷三十     宋 黄伦 撰
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彊弗
友刚克燮友柔克沈潜刚克高明柔克
 无垢曰所谓三德者发于正直刚柔之间皆中其节
 乃皇极之用自然如此也无皇极又安有三德哉正
 则无邪直则顺理刚克者其刚过人也克胜也严威
 俨恪端居庙堂可畏而不可犯彊梗不顺之人其有
卷三十 第 1b 页 WYG0058-0469d.png
 不心慑而气沮乎是故号之则听令之则止柔克者
 其柔过人也温颜愉色开慰诱掖使其知善之可乐
 而德之可慕是故吉良之人皆安于为善而无所沮
 丧且平康之人用正直待之正直者非刚非柔万世
 常行中和之道也如舜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
 四聪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
 而难任人此皆待平康之人万世常行正直之道也
 非刚柔之偏胜也彊谓彊禦弗友谓弗顺如此等人
卷三十 第 2a 页 WYG0058-0470a.png
 当以刚待之如舜流共工于幽洲放驩兜于崇山窜
 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此待彊弗友以刚克也是
 流放窜殛乃天理也岂舜私意也哉燮谓和燮友谓
 顺理如此等人当以柔待之如舜命九官称禹治水
 之功称皋陶明刑之功此待燮友以柔克也三德之
 用舜兼备之
 富氏曰王者行洪范九畴则彝伦攸叙故先五行次
 五事用八政协五纪建皇极至于皇极则治道成矣
卷三十 第 2b 页 WYG0058-0470b.png
 治道既成则君常执中以为德圣人虑其执中而
 无权权所以适其变通也 又曰敢问沈潜刚克
 高明柔克何谓也曰沈者深沈之谓也高者高大
 之谓也俾人君深潜刚德于内大明柔德于外外
 其柔则其下爱而亲之内其刚则其下畏而服之
 故泰卦泰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为君子之道
 也
 高氏曰德本也本无刚柔亦无正直然人有殊习时
卷三十 第 3a 页 WYG0058-0470c.png
 有殊尚可刚则刚可柔则柔可中则中凡因彼而已
 裂一为三圣人应世之迹也有刚有柔又有刚柔之
 中交相治焉
 张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道之生也以三而成
 至其变也以三而复是故在天则有阴有阳有阴阳
 之中在人则有刚有柔有刚柔之中天之消息盈虚
 虽不同不过是三者之相代君之云为虽不一不过
 是三者之迭用
卷三十 第 3b 页 WYG0058-0470d.png
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人用侧
颇僻民用僭忒
 无垢曰惟辟作福柔克也惟辟作威刚克也惟辟玉
 食此万世常行之分此正直也若非满朝平康人君
 方且忧皇之不给何暇玉食乎三德之柄不可在臣
 下也使人臣而用柔克以作福用刚克以作威用玉
 食以奉养天下止知有权臣而不知有天子
卷三十 第 4a 页 WYG0058-0471a.png
 张氏曰惟辟作福者言柔克之见乎政也惟辟作威
 者言刚克之见乎政也作福作威人君之权也有其
 权必彰之以其礼故继之以惟辟玉食玉食者言人
 君之食备四海九州之美味故也作福作威玉食人
 君之所独而臣弗与焉臣之有作福作威则下有以
 侵上之权臣之有玉食则下有以僭上之礼下侵权
 则上失政下僭礼则上失位既失位又失政此大乱
 之道也故至于害于而家凶于而国先害而后凶先
卷三十 第 4b 页 WYG0058-0471b.png
 家而后国此其乱之由内以及外由微以至著也非
 特害于家凶于国而天下之人莫不化之者矣故人
 用是以侧颇僻民用是以僭忒侧则不正颇则不平
 僻则不中人之所以侧颇僻者由臣有作福作威而
 化之也僭则犯上忒则不当民所以僭忒者由臣有
 玉食而化之也
 吕氏曰大扺中者天下之大本人君亦是天下之本
 福威玉食只可出于一人才出于臣下便是二出于
卷三十 第 5a 页 WYG0058-0471c.png
 臣下便不是中了亦不是权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小而卿大夫则害于家大而
 人君必害于国在朝之臣则皆颇僻而植党怀私下
 及于庶民则皆僭忒而心疏志荡也
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霁曰蒙曰驿
曰克曰贞曰悔
 顾氏曰善用卜筮者圣人也能成圣人者卜筮也圣
 人将有为之初其功远大而难明其事幽隐而不可
卷三十 第 5b 页 WYG0058-0471d.png
 测是以天下之人或有不从者圣人将以使之从义
 于是灼燧以占兆揲蓍以布卦举而告天下曰此天
 地鬼神之命也然则天下之人其有敢以逆之者乎
 无也舜之禅禹也其辞曰龟筮协从周公之戒三监
 曰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命此则圣人假之以役
 人者也夫民之有所不从而终由蓍龟而从我故曰
 能成圣人者卜筮也
 史氏曰稽疑者卜筮之称也圣人之意用而次三德
卷三十 第 6a 页 WYG0058-0472a.png
 者盖使后世之君先以德而化民民安俗康皆积德
 之效凡欲举行大事以断天下之疑则君臣契心立
 筹建策然后假卜筮之语以传先祖之命也故舜谓
 禹曰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龟筮协从卜不
 习吉然而天子诸侯动作于事则必告于庙尊所天
 也
 张氏曰可以作可以无作事之不能无疑也疑如之
 何稽之而已明则稽诸人以尽其智幽则稽诸鬼神
卷三十 第 6b 页 WYG0058-0472b.png
 以尽其神 又曰古者钻龟以卜揲蓍而筮龟天产
 也卜象也故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以天下事言
 之也蓍地产也筮数也故曰贞曰悔以人事言之也
 天地合然后雨故曰雨言阴阳之和也天地辨然后
 霁故曰霁言阴阳之辨也蒙如蒙杂之蒙故蒙言阴
 阳之相杂驿如驿传之驿故驿言阴阳之相传克如
 克胜之克故克言阴阳之相胜也内则静而正故其
 卦谓之贞外则动而过故其卦谓之悔自雨至克五
卷三十 第 7a 页 WYG0058-0472c.png
 者所以为卜此以象稽之也自贞至悔所以为筮此
 以数推之也凡卜五占用二者以此而已
 吕氏曰圣贤之占卜不比后世之占卜圣人之卜假
 蓍龟以寓其诚者然蓍龟又是至公无私之物须是
 择其卜筮之人亦如此至公无私方才可卜
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立时人作卜筮三人占则从二
人之言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
及卜筮
卷三十 第 7b 页 WYG0058-0472d.png
 无垢曰夫天下事有小疑有大疑小疑易判大疑难
 决大疑出于人主人主先当以所疑事谋之于心若
 曰如此而利乎如此而害乎则又曰如此若利矣得
 无其中有如此害乎如此若害矣得无其中有如此
 利乎其谋如此可谓尽矣心不能决然后以此疑谋
 及朝廷卿士卿士又不能决主心之疑然后谋及卑
 贱如庶人者庶人又不能决吾心之疑然后谋及卜
 筮谋至于卜筮则吾心及卿士庶人智虑一切屏绝
卷三十 第 8a 页 WYG0058-0473a.png
 而惟卜筮是听焉卜筮以为可吾心与庶人虽以为
 不可不敢任也第从卜筮所谓可而已卜筮以为不
 可吾心与庶人虽以为可不敢任也第从卜筮所谓
 不可而已盖自庶人以上谋之人也卜筮谋之鬼也
 事至谋及卜筮则亦极矣人之智虑尽矣故一听鬼
 神之命而无所可否焉此又洛书之意天理之自然
 者然则人之有疑是亦天理也天理有疑虽圣人不
 得无疑若以谓圣人独智举事无有疑者是欺天也
卷三十 第 8b 页 WYG0058-0473b.png
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身其康
彊子孙其逢吉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逆庶民逆吉卿
士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庶民逆吉庶民从龟从筮从汝
则逆卿士逆吉汝则从龟从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
吉作外凶龟筮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
 无垢曰三从二违又以庶民龟筮为决也我心虽与
 卿士不以为然而亦获吉盖庶民与龟筮同也稽疑
 以龟筮为决又可见矣然而三从之内龟筮尽从为
卷三十 第 9a 页 WYG0058-0473c.png
 吉傥龟从筮违筮从龟违而汝与庶民皆从若四从
 一违者吉乎凶乎曰吉夫稽疑以龟筮为决两有一
 违安得为吉曰以其从者多矣傥汝与卿士庶民互
 有二从而龟筮亦有一从是亦为三从二违也其吉
 乎凶乎曰吉以龟筮有一从者异乎龟筮共违于人
 也箕子不尽言之者此留馀意以待武王自解也书
 不尽言言不尽意存乎其人如何耳 又曰夫人主
 与卿士庶民谋事而无疑夫何俟于卜筮所谓卜以
卷三十 第 9b 页 WYG0058-0473d.png
 决疑不疑何卜也惟谋事而人主之心终有疑焉而
 卿士庶民不足以决其疑此所以一取信于龟筮也
 若人主与卿士庶民以为当如此而龟与筮皆以为
 不然此所谓龟筮共违于人如此则人主之疑是矣
 静而别谋则获吉作而妄行则必凶
 高氏曰有同心而无离心有同志而无异志谓之大
 同身其康彊子孙其逢吉大同之效之吉不足以尽
 之舜之命禹而曰枚卜功臣而谓朕志先定询谋佥
卷三十 第 10a 页 WYG0058-0474a.png
 同鬼神其依龟筮协从此大同也是以天之历数在
 汝躬启贤能继其道则身其康彊子孙其逢吉可知
 矣成王之欲宅洛邑也召公来相之周公往营之四
 方民大和会卜涧水西曰惟洛食卜瀍水东而曰亦
 惟洛食此大同也是以卜年八百卜世三十而终踰
 过历之期则身其康彊子孙其逢吉可知矣至于或
 从或逆而龟筮之不违则皆云其吉而于筮逆则曰
 作内吉龟筮共违于人则曰用静吉何也盖稽必以
卷三十 第 10b 页 WYG0058-0474b.png
 卜筮为正故也圣人之意人之所疑不得不疑而谓
 卜以决疑当从其所卜而已又况有心者未若无心
 之为公有情者未若无情之为信岂谓枯茎朽骨而
 不灵于人哉不然又安得盘庚之迁都民咨胥怨群
 臣乃言不和吉言于百姓则违而不从者多矣而卜
 稽曰其如台又曰我非敢违卜而已成王之东征也
 尔邦君庶士御事咸曰艰大则违而不从者众矣而
 言曰朕不并吉又曰卜陈惟若兹而已故曰稽疑以
卷三十 第 11a 页 WYG0058-0474c.png
 卜筮为正
 吕氏曰天下一理圣人与天地万物无不合所谓大
 同者是无一理之不该无一物之不顺而一处之不
 合即是也身其康彊子孙其逢吉自然流庆无穷也
 古者人君洗心涤虑假至公无私之物以寓吾之诚
 惟龟与筮皆从庶几吾无一毫未是处若龟从而筮
 不从亦是吾自身必有未尽处故作内吉如祭祀之
 事则可作外凶如征伐之事则不可龟筮二物共违
卷三十 第 11b 页 WYG0058-0474d.png
 于人用静吉用作凶谓卿士与庶民皆从汝又自从
 独龟筮二物皆不从人君于此何必独信枯茎朽骨
 只缘古人之卜筮不与后世同龟筮之不从便是揆
 之于理有未当处然卿士庶民与我虽从然其间必
 竟未免得一个人为惟龟筮却是无心之物苟如此
 惟是守常则吉才有所动作便凶
八庶徵曰雨曰旸曰燠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
其叙庶草蕃庑一极备凶一极无凶
卷三十 第 12a 页 WYG0058-0475a.png
 无垢曰稽疑以龟筮可以无疑而自作矣然而天理
 犹以为未尽也更当以庶徵卜之雨旸寒燠风以时
 是吾肃乂晢谋圣之应也雨旸寒燠风之失时是吾
 狂僭豫急蒙之应也岂可谓龟筮之外更无事乎人
 事即天道人事可欺天道不妄以天道之徵以验吾
 人事则分毫不差矣呜呼人主其可肆乎
 张氏曰在天者有是事在人者有是理取诸彼以證
 此故谓之徵阳气降而雨阴气收而旸旸暖而燠冻
卷三十 第 12b 页 WYG0058-0475b.png
 凝而寒阴阳之气吹嘘鼓动而为风五者备各以其
 序则阴阳调风雨时寒暑平三光全而万物得以极
 其高大矣
曰休徵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曰晢时燠若曰谋时
寒若曰圣时风若
 无垢曰肃乂晢谋圣所谓休也雨旸寒燠风所谓徵
 也肃乂晢谋圣在我雨旸寒燠风在彼在我者五事
 皆敬则在彼者五物皆以时矣若顺也谓人君貌而
卷三十 第 13a 页 WYG0058-0475c.png
 恭以恭作肃则时雨顺之然则人君之于起居动作
 之间其可不谨乎貌而恭恭而肃则四海之内蒙时
 雨之休矣人君言而从从而作乂则时旸顺之言当
 于理而从事当于理而乂则四海之内无阴霖之苦
 而有清明之休矣言发于此而旸应于彼人主于声
 音謦欬之间其可忽乎人君视而明明而作晢则时
 燠顺之盖内视而明无所不察而晢则时燠之几已
 在此矣故煖气应之而万物相见繁昌而盛大矣
卷三十 第 13b 页 WYG0058-0475d.png
 视起于此而燠应于彼人主于是非邪正之际其可
 忽乎人君听而聪聪而作谋则时寒顺之矣盖反听
 而聪事皆知其微而成谋则时寒之几已在此矣此
 所以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而上天同云雨雪纷
 纷益之以霢霂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矣听起于此而寒
 应于彼人主于利害成败其可忽乎人君思而睿睿
 而作圣则时风顺之矣盖自通于理而睿事无所不
 通而圣则时风之几已在此矣此所以八风各以时
卷三十 第 14a 页 WYG0058-0476a.png
 至而万物皆得极其高大也思起于此而风应于彼
 人主于几微慎独其可不谨乎
 吕氏曰肃谓收敛无散漫故时雨若乂谓明辨故时
 旸若晢谓明晢故时燠若谋谓深沈故时寒若圣谓
 鼓舞动荡故时风若大抵为于此则彼必应如古者
 一匹夫尚能动天孝妇含冤而死六月飞霜又况人
 君一身之气便是天地之气若鼓之应枹响之随声
曰咎徵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
卷三十 第 14b 页 WYG0058-0476b.png
寒若曰蒙恒风若
 无垢曰反肃为狂貌不恭之应也貌不恭则强心作
 狂心起于此而恒雨顺于彼是恒雨者即此之狂心
 形见于彼也反乂为僭言不从之应也言不从则僭
 心作僭心作于此而恒旸顺于彼是恒旸者即此之
 僭心形见于彼也反晢为豫视不明之应也视不明
 则所见者不远故忽远图而徇目前此逸豫之心所
 以作也豫心作于此而恒燠顺于彼是恒燠者即此
卷三十 第 15a 页 WYG0058-0476c.png
 逸豫之心形见于彼也反谋为急听不聪之应也听
 不聪则急心作急心作于此则恒寒应于彼是恒寒
 者即此急心形见于彼也盖听不聪则不原事之始
 终不见几之先后不观理之久近第欲千百年之成
 功立见于目前百千万里之响应立至于顷刻倒行
 逆施而万事皆不得其叙反圣为蒙思不睿之应也
 思不睿则蒙心作蒙心作于此则恒风应于彼是恒
 风者即此蒙心形见于彼也盖思不睿则放意而行
卷三十 第 15b 页 WYG0058-0476d.png
 直情而前恒风之应岂偶然哉恒雨恒旸恒燠恒寒
 恒风皆我之败德凝结而为戾气耳然则人主于五
 事其可不敬乎不敬于一念而贻害于天下使凶荒
 札瘥毒流斯民其可忍乎休咎皆称曰者丁宁之意
 也
曰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岁月日时无易百谷
用成乂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日月岁时既易百谷
用不成乂用昏不明俊民用微家用不宁
卷三十 第 16a 页 WYG0058-0477a.png
 张氏曰无为而治者王不劳而成者岁也岁者王之
 徵也积月以成岁月者岁之所总也卿士之职则总
 于王犹月之总于岁月者卿士之證也积日以成月
 日者月之所总也师尹之职则总于卿士犹日之总
 于月日者师尹之證也岁月日三者相系属大小详
 略各有常度而不可僭差犹王之与卿士师尹三者
 亦相系属尊卑小大各有常职而不可踰越是故大
 者治其大而略小者治其小而详上者安于上而不
卷三十 第 16b 页 WYG0058-0477b.png
 敢与下同德下者安于下而不敢与上同道如岁月
 日时之无易而岁功以之成矣夫惟如是则功用以
 兴分职以治以天事言则阴阳调风雨时而百谷成
 矣以人事言则礼义修政事立而乂用明矣若夫大
 者不能治其大小者不能治其小上偪下而与下同
 德下僭上而与上同道如日月岁时之既易而岁功
 无由成故俊民微而家之所以不宁
 吕氏曰此言岁功有统纪然治功亦有统纪前皆是
卷三十 第 17a 页 WYG0058-0477c.png
 天应处此又是人做处谓王一如岁一般统十二月
 王在上为百官之统须当省察我亦如岁一般卿士
 惟月各为方伯连帅之长师尹惟日又统十二辰苟
 岁月日时无易谓上下各安厥职百谷自然成治自
 然明俊民自然章贤人在位国家自然平康苟日月
 岁时既易谓上下各踰其位则百谷便不成治便不
 明俊民便微所谓邦无道则卷而怀之国家便不宁
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
卷三十 第 17b 页 WYG0058-0477d.png
月之从星则以风雨(案此条经解永/乐大典原缺)
九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
终命
 无垢曰记曰百年曰期颐古语曰人寿一百二十又
 曰上寿一百中寿八十下寿六十是人寿本百年也
 得中之数极其寿所以使之满百年者实人主敬用
 五事以锡厥中于天下也 又曰死而不吊者三畏
 压溺畏而死压而死溺而死皆不成其所终之命也
卷三十 第 18a 页 WYG0058-0478a.png
 所终之命如何谓死于正寝死于牖下不死于妇人
 之手者也圣人在上人人皆知性命之理岂有横死
 不成其所终之命者乎是五福之柄全在人主也
 张氏曰终其天命而不中道夭者寿也足衣足食而
 无冻馁之阨者富也既寿而富安居徐行无患害祸
 难以扰之则康宁矣故三曰康宁康宁者安之至也
 既康宁而不知好德则罔之生也幸而免何足道哉
 故四曰攸好德福寿康宁而能知好德又在夫考终
卷三十 第 18b 页 WYG0058-0478b.png
 命者也考终命则顺受其正矣若夫立乎岩墙之下
 动而徵病行而招死则非所谓考终命也
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
 无垢曰郑康成以为凶短折皆是夭枉之名汉书五
 行志并与孔不同以余观之凶对五曰考终命而言
 短折对一曰寿而言也凡不得其所而死曰凶未至
 下寿而死曰短暴死曰折皆谓未至百二十年而言
 也五福之说多宽平故富次寿六极之说多急迫故
卷三十 第 19a 页 WYG0058-0478c.png
 疾次凶短折也疾当如伯牛之疾是也贤者而有此
 疾是和气不盛所至也颜子之短伯牛之疾有以也
 夫哀哉作德心逸日休何忧之有作伪心劳日拙此
 所以多忧也圣王在上使兔置之人莫不好德今乃
 使人作伪而多忧是谁之过与古人曰贫者士之常
 圣王在上有德者满朝廷食君之禄何为而贫民百
 亩有田墙下有桑鸡豚有畜何为而贫今使人至于
 贫者亦人主之治有未至也好德之人鸡鸣而起孳
卷三十 第 19b 页 WYG0058-0478d.png
 孳为善不好德之人鸡鸣而起孳孳为不善如王温
 舒
为中尉则心开目明居他惛惛不辨此天生使之
 为恶也所以使之至此者亦人君教化不至也江汉
 游女无思犯礼伐条妇人勉夫以正岂可厚诬人为
 无善心哉见几不作见义不为如胡广赵戒之徒是
 也好德之人见贤思齐就义若渴其刚如此安得弱
 乎所以使之如此者亦人君立德不至也裴矩在隋
 为佞臣在唐为贤士是则福极之柄全在人君而已
卷三十 第 20a 页 WYG0058-0479a.png
 矣人君敬用五事锡福庶民则天下之人皆向慕五
 福唯恐失之畏远六极若将浼焉
 东坡曰夫五行之相沴本不至于六六沴者起于诸
 儒欲以六极分配五行于是始以皇极附益而为六
 夫皇极者五事皆得六极者五事皆失非所以与五
 事并列而别为一者也是故有眊而又有蒙有极而
 无福曰五福此应亦自知其疏也
 张氏曰不得其死曰凶凶者考终命之反也不永曰
卷三十 第 20b 页 WYG0058-0479b.png
 短中绝曰折短折者寿之反也祸莫大于凶短折故
 六极以凶短折为先而疾次之忧次之贫又次之忧
 疾则不康宁矣贫则不富矣恶者小人之刚也弱者
 小人之柔也恶弱则不能攸好德矣五福人之所同
 好也所以使之慕而欲其至故其序以其所致之次
 而为之先后六极人之所同恶也所以使之畏而欲
 其亡故其序以人之所尤畏者为先而犹愈者次之
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作分器
卷三十 第 21a 页 WYG0058-0479c.png
 无垢曰武王既胜殷其有功于伐纣者皆裂地而封
 之不特封之又颁以宗彝之器使之保其宗庙社稷
 焉故有分器之篇此篇亡矣徒其序存尔宗彝者宗
 庙之酒尊也周礼有司尊彝之官孔颖达以谓盛鬯
 者为彝盛酒者为尊是彝上尊也左氏曰诸侯之封
 皆受明器于王室是封侯之法当以彝器赐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