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a 页 WYG0058-030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精义卷十六     宋 黄伦 撰
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用人惟己
改过不吝克宽克仁彰信兆民
 无垢曰不迩声色不殖货利想见其尊严高远矣德懋
 懋官功懋懋赏想见其尊贤使能矣用人惟己取人以
 身也毁誉能动之乎改过不吝急于为善也谏诤有不
 从乎全德如此宜责人之深求人之傋也而克宽以养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0058-0307d.png
 天下之善克仁以感天下之心其行之也出乎中心之自
 然非以声音笑貌为也所以布大信于兆民久矣
 张氏曰五声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则声色所以
 贼其性者也迩声色则性为物蔽财犹腻耳近之污
 人则货财所以丧其志者也殖货利则志为物累惟
 不迩声色则视听不蔽而耳目聪明惟不殖货利则
 思虑不惑而心志广大汤之大德懋昭而圣敬曰跻
 者由不迩声色不殖货利以积之而已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0058-0308a.png
 温公曰成汤圣君也仲虺圣辅也以圣辅而赞扬圣
 君不称其无过而称其改过则圣贤之意较然著明
 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盖为人之行已必有
 过差上智下愚俱所不免智者改过而迁善愚者耻
 过而遂非迁善则其德日新是为君子遂非则其恶弥
 增斯谓小人故闻义而徙者常情之所难从谏勿咈
 者圣人之所尚
 东莱曰汤之本原既已澄澈则凡见于事为无不当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0058-0308b.png
 理德勉者勉之以官功勉者勉之以赏见其崇德报
 功不差毫发也用人惟己者如记所谓取人以身惟
 本原先正故能以身为度而任天下之材苟吾身自
 无权衡则何以称天下之物改过不吝观颜子可见
 颜子几圣者也其过则不贰所谓有不善未尝不知
 知之未尝复行也
 林氏曰此又言汤之盛德善政巍巍如是所以得民
 之心也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者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0058-0308c.png
 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
 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
 所恶勿施尔也为汤武殴民者桀与纣也惟汤武之
 德既有以聚民之欲去民之恶故桀纣之民皆相率
 而归之虽欲牢辞固逊而不可得是桀纣驱民而使
 归之非汤武诱民而使来也老子曰惟无以天下为
 者可以有天下舜禹之受禅汤武之征伐奄天下之
 众而有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天下不以为过者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0058-0308d.png
 惟其未尝有利之之心而无以天下为苟其有一毫
 利之之心则天下必有不服者岂能创业垂统以贻
 子孙万世之业乎故仲虺言汤之盛德而首以不迩
 声色不殖货利为言者谓汤之心清净寡欲湛然不
 动举天下之声色货利曾不足以动其心则其伐夏
 救民以有天下果其有利之之心乎不迩声色言不
 近嬖宠也不殖货利言不营财贿也此圣人之盛德
 至大至刚不为外物之所变迁见于行事之深切著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0058-0309a.png
 明者汉孔氏曰既有圣德兼有此行其说失之矣见
 于所行者是真圣人之德岂不迩声色不殖货利之
 外别有圣德乎汤之修身行己见于实效者如此其
 取天下固无利之之心也而又能官有德赏有功与
 天下同其利也人之勉于德者我则勉之以官与之
 共天位治天职也人之勉于功者我则勉之以赏优
 其禄廪荣其车服以旌宠之不必共天位治天职也
 盖有德者以官勉之有功者以赏勉之各称其实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0058-0309b.png
 而已矣武王之崇德报功亦此也非特此也又能用人
 惟己改过不吝而不徇一己之私也言用人之言如自
 己出若所谓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诸人以为善也
 改过不吝则有过必改无复吝惜若所谓过则勿惮
 改也用人惟己则善无不从改过不吝则不善无不
 改此又所以合并为公以成其大也
 王氏曰用人惟已己知可用而后用之如此则是果
 于自任而不从天下之所好恶也王者心术之真大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0058-0309c.png
 抵如此改过不吝言已有过则改之无复吝惜若所
 谓过则勿惮改也用人惟已则善者无不从改过不
 吝则不善无不改此所以能合并为公以成其大也
 其发而为政又能宽以居之仁以行之盖所谓以不
 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也惟汤之德如上所言兹
 其所以明信于天下天下信之而欲以为君也孟子
 曰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
 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之而已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0058-0309d.png
 矣桀之所以失天下之心者惟其肆为威虐故民坠
 涂炭而莫之拯汤于是时以宽仁之德彰信于天下
 故天下归之若大旱之望云霓然汤之所以能成宽
 仁之德者其本则自于清净寡欲𦕈然天下举不足
 以动其心故能利与人同以施其不忍人之政兹其
 所以彰信于天下也盖拨乱反正以成帝王之业者
 苟有利之之心则将夺于物欲见利而动惑于声色
 货利之私遂至以私害公不能执其所有以与天下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0058-0310a.png
 共其利刚愎自用遂其非而莫之改如此则所施者
 无非虐政是水之益深火之益热也古之人有行之
 者项羽是也汉高祖与项羽当秦之未俱兴义兵以
 除残去虐较其势则高祖之不如羽远甚然而高祖
 卒得天下羽失之者以高祖之宽仁而羽则惟肆其
 暴虐而已原其高祖之所以宽仁者无他亦本于此
 数者之德而已观其入秦关珍物无所取妇女无所
 幸封秦宫室府库还军灞上则其志已不小矣而又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0058-0310b.png
 不爱爵赏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好谋
 能听从諌如转圜惟此数者之德皆备于己故其约
 法三章悉除去秦法而秦民皆按堵如故莫不欲高
 祖王秦者而项羽之所为则皆反是此其成败之势
 所以不同也以高祖之成帝业者而推之则知仲虺
 所以推本成汤诞膺伐夏救民之意始于不迩声色
 不殖货利改过不吝然后继之以克宽克仁彰信兆
 民可谓知所先后矣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0058-0310c.png
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
独后予攸徂之民室家相庆曰徯予后后来其苏民之
戴商厥惟旧哉
 无垢曰怨其来晚庆其已来民心如此此天意也
 张氏曰民之苦于桀故如坠涂炭之中待汤拯之然
 后得其苏也夫草枯鱼冻得和气乃苏民之憔悴于
 虐政得汤而苏亦何异此夫成汤起于七十里而有
 天下则民仰之也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久矣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0058-0310d.png
 林氏曰此又言汤既有宽仁之德彰信兆民矣于是
 言其吊伐之时为天下之所归向也汤之征伐盖始
 于葛其略见于仲虺之言其详见于孟子孟子曰汤
 居亳至后来无罚孟子之时去古未远必其载籍之
 所传者如此是可以发明仲虺之意盖汤之于葛其
 始也未尝有伐之之意其祀也则遗之以牛羊既不
 祀也则使亳众往为之耕及其杀馈饷之童子然后
 不得已而伐之其伐之也非以快一时之私为匹夫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0058-0311a.png
 匹妇复雠也汤之伐葛既为匹夫匹妇复雠则匹夫
 匹妇之有雠者莫不愿其为之复也故伐葛之后又
 有十一征焉皆所以复匹夫匹妇之雠也苏氏曰用
 兵如药石则病者惟恐其来之后也此说善矣故其
 十一征也东面而往征则西夷怨其来之后南面而
 往征则北狄怨其来之后曰均是民也何为先彼而
 后我哉所谓怨者与怨慕之怨同盖望其来而怨其
 不至非实怨之也言西夷怨北狄怨者孔氏曰举远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0058-0311b.png
 以言则近者著矣其所未伐之国则怨其来之后其
 所往伐者则室家相庆曰徯予后久矣我后之来则
 自此可以苏息矣所未至之国则怨其不至而曰徯
 独后予其所至之国则庆其来曰徯予后后来其苏
 民之所以责望于汤者如此其切而桀之恶日以滋
 至民之陷于水火者日以益多汤虽顾君臣上下之
 分忍而不诛而民之脱于死亡者其迫切之情皆赴
 于汤汤不得而释之矣昔楚白公之父为郑所杀白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0058-0311c.png
 公请伐郑于楚以报父之仇子西曰楚未节也不然
 吾不忘也他日又请许之未起师晋人伐郑楚救之
 与之盟胜怒曰郑人在此雠不远矣遂厉剑曰杀子
 西其意盖以吾雠也子西有可报之道而不为我报
 则雠在子西矣桀为斯民之所雠斯民之意以谓惟
 汤之宽仁可以救吾垂绝之命于水火之中故彼征
 则此怨此征则彼怨苟使汤安然自顾其私而不肯
 勉徇大义以救斯民则民之愁怨反归于汤矣故宁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0058-0311d.png
 使己之有惭德而不忍失天下之望也民之戴商言
 民之戴我商家而望其拯救盖初征自葛之时已欲
 其为君以有天下矣非出于一时之偶然乘机射利
 而觊非所望也
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
乃其昌
 无垢曰汤有惭德仲虺致臣子之心忠爱之义以安
 慰之佑贤辅德显忠遂良此久存之道也兼弱攻昧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0058-0312a.png
 取乱侮亡此必亡之道也今汤伐桀疑犯兼攻取侮
 之失然而犹有说者因天下之心而吾无所私也
 又曰君子独立小人成群君子寡助小人多朋其主
 张扶持全在人主耳佑辅显遂此盖欲汤主张扶持
 不使小人害之也
 萧氏曰君不能待臣则忠者不得尽其心君恶闻其
 过则忠者无所尽其言是虽有忠臣沉默而不闻也
 故于忠则显之良者不为恶者也有以进其志乃能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0058-0312b.png
 有成故于良则遂之
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
 无垢曰夫怀惭在心则恶念断绝善路分明使汤以
 惭之故力行善道以宽之则德日新矣使汤已得天
 下无复顾惮惟已所欲则志自满矣德日新则万邦
 感之无不怀念志自满则虽骨肉之亲亦不亲附之
 矣
 东莱曰圣人之德常运而不息则日新然汤苟以惭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0058-0312c.png
 忸之念停于胸中而不化则于德有所杂杂则止止
 则不能日新盖曰汤于此正当日新其德以大其功
 业岂可留惭忸之念
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
 无垢曰大德谓广大不自狭之德也恐其每事如征
 伐之太过故戒之以建中于民欲其为可常行之道
 也恐其处事尽如征伐故戒之以以义制事恐其尽
 变前日不迩不殖之戒故戒之以以礼制心夫汤之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0058-0312d.png
 征伐以济一时之务可也岂可以垂裕后昆乎垂裕
 后昆必其造广大之地为可行之事必处事以义理
 而不任情必处心以礼法而不纵欲可也傥惟一事
 有悖于此开基创业既已不正子孙其何所不为哉
  又曰仲虺之戒所以俟其不惭之后自足之时也
 恐其自足之时遇事自足而任情处心自足而纵欲
 故汲汲以子孙为言人之不可保如此也汤且不可
 保而况其他乎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0058-0313a.png
 张氏曰抗之以高明则绝物抑之以卑晦则失已然
 则中也者其天下之本欤汤之于民必曰建中盖以
 此矣义生于心以之制事则事得其宜礼自外作以
 之制心则心不至纵治外者必以内为之主治内者
 必以外为之正此内外交治之道也汤之为法于天
 下可传于后世在此道也
 东莱曰汤当此正宜勉明大德以立民极岂可尝留
 惭忸而不化以怠其业且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古人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0058-0313b.png
 论事精详悉备正如易既言敬以直内又言义以方
 外制事制心亦如此本原既深则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自然垂裕于后世子孙
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
用则小
 无垢曰有惭德则不自足故好问惟好问则深体物
 情每见其有馀自足则无忌惮故自用惟自用则不
 恤下情故每见其褊狭呜呼谁知惭德其用乃如此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0058-0313c.png
 之大乎孔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盖人之不
 怍则无可救药矣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不耻不若
 人何若人有盖人而无耻则无复成人矣怍耻即惭
 德也仲虺前言所以安慰者欲其不自沮也后言所
 以警戒者欲其不忘惭德也抑扬予夺有禹治水周
 公兼夷狄孔子作春秋之用非力学者不足以见仲
 虺之心
 东莱曰人以为有道德则敬之非所谓自得惟自得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0058-0313d.png
 师则真可王矣谓人莫己若则孤峭特立傲然处万
 物之上焉得而不亡好问则天下之善皆已之善岂
 有不裕自用一已之能有限岂不为小
呜呼慎厥终惟其始殖有礼覆昏暴钦崇天道永保天

 无垢曰礼者敬而已矣敬则明不敬则昏敬则仁不
 敬则暴有礼自取植立昏暴自取覆亡天之道昭然
 如此惟以敬德不敬德为戒慎是以钦崇天道也如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0058-0314a.png
 此则无所不用其敬而极其至于戒慎不睹恐惧不
 闻不愧屋漏不欺闇室明不歉于天地幽不负于鬼
 神而天命永保矣
 张氏曰殖德所以福善除恶所以祸淫福善祸淫天
 之道也惟能殖有礼覆昏暴所以能钦崇天道惟能
 钦崇天道则天命可以长享矣故终之以保天命
 荆公曰礼者天之经地之义治道之极彊国之本也
 则人君之所殖孰大乎此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0058-0314b.png
 陈氏曰慎厥终惟其始者谓有商之治自今日始不
 治亦自今日始
 东莱曰钦崇天道亦如敕天之命惟时惟几钦崇便
 是天道天道便是钦崇正如尊德性永保天命者永
 钦崇则永天命也君之德日新则民之德亦日新此
 万邦怀也 又曰有礼则殖昏暴则覆天之常也
 林氏曰仲虺又叹而总括其义以汤之始也既能不
 迩声色不殖货利克宽克仁彰信兆民以成其王业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0058-0314c.png
 岂有他哉惟慎厥终亦如其始则尽之矣能自得师
 以日新其德此慎终始之道也既能慎终如始矣又
 能于有礼则封殖之于昏暴则覆亡之以终其推亡
 固存之义则民将永受其赐此盖天之道也天道如
 此而我能钦崇则天之所以命我以休归者可以永
 保矣商之宗社所以传祚数十世凡历六百年贤圣
 之君六七作其天命之永保者如此其原则自夫汤
 之日新其德汤之日新其德则自夫仲虺之谆谆告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0058-0314d.png
 戒然则仲虺之相成汤其功业殆与伊尹相配矣是
 可以深嘉而屡叹也若贾谊过秦论曰秦以区区之
 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馀年然后以
 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意谓
 攻之可尚诈力而守之必资夫仁义秦以诈力攻之
 而不知以仁义守之故至于亡此说不然夫以诈力
 而攻之矣则其所知者诈力而已岂能复以仁义守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0058-0315a.png
 之耶观仲虺之诰其始言汤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
 以至于克宽克仁见其所以克夏者以此此篇终言
 德日新万邦惟怀以至于殖有礼覆昏暴钦崇天道
 言其所以守已成之业以祈天永命者亦惟如此而
 已由是言之攻守岂有异势哉
汤既黜夏命复归于亳作汤诰咎单作明居
 无垢曰汤既归夏万方皆来朝贺其中岂有无惭德
 者俱北面事人今一旦归心于一方伯使逐其君于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0058-0315b.png
 深僻之地而推戴人臣以据其位乃共北面以臣事
 之能无惭乎汤又以仲虺之言慰安诸侯挽其惭德
 共转入于为善之路所谓与人同过然后其仁可知
 也欤
 林氏曰亳者汤之都也既除桀之暴则不复都夏之
 故地而必归亳本其王业之所兴汤归于亳诸侯则
 皆朝以见新君不可以无告也 又曰马融曰咎单
 为汤司空作明居民法一篇大意分明无可序者如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0058-0315c.png
 伊尹作咸有一德周公作无逸作立政之序文惜乎
 其亡矣
汤诰
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王曰嗟尔万方有众明
听予一人诰
 无垢曰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
 一人今诰万方曰予一人是汤以天子自处而朝诸
 侯矣
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0058-0315d.png
 张氏曰盖众不能以制众所以制众者寡故称予一
 人者所以对万方有众言之也
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
 无垢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能者养之以
 受福不能者败之以取祸然天地能生之所以成之
 者在人主而已矣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使一世
 率性以行而能各安其道理者非人主有以造化之
 民其能自至于此哉古之圣王以身教化之以学校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0058-0316a.png
 长育之以风俗渐染之使皆不失天地之中而顺其
 常性以归于善孟子所谓性善是也又有五亩之宅
 百亩之田墙下之桑使之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
 妻子各安其道而不流于放僻邪侈之路岂不盛哉
 张氏曰人虽有恒性不能自若故顺而道之者君也
 不逆其所有不强其所无因严而教之敬因亲而教
 之爱此之谓若有恒性能若有恒性然后能克绥厥
 猷猷者道也以作则有就以止则有守无非道也天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0058-0316b.png
 道降衷于民保而安之者君也使之利其仁乐其义
 陶陶然归于日新者此之谓克绥厥猷
 东莱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便是天命之谓性若
 有常性是率性之谓道克绥厥猷惟后是修道之谓
 教天之所赋者命人之所受者性子思言修此言绥
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尔万方百姓罹
其凶害弗忍荼毒并告无辜于上下神祇
 无垢曰桀虽为君不知使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之
卷十六 第 19a 页 WYG0058-0316c.png
 道而自残灭其德以作凶暴之威大布虐政于万方
 百姓皆失其天地之中而逆其常然之性率遏众力
 率割夏邑使民皆不安其生其凶害之及于人有如
 苦菜之荼蛇虺之毒不可堪忍人疾困极未尝不呼
 天者穷则反本也民既不聊生万口一音俯仰之间
 号呼天地所谓并告无辜于上下神祇也为人君而
 使万方之民如此不亡何待乎
 张氏曰阳为德阴为威威盛而无德以将之非所以
卷十六 第 19b 页 WYG0058-0316d.png
 为威也
 东莱曰德者人之本有以私欲而殄灭之故云灭威
 者性之所无以私欲而强作之故曰作以敷虐于尔
 万方百姓人君者天下之原其势甚利其君既作威
 则其酷虐自然广布于万方百姓而无一人不罹其
 恶
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肆台小子将天命
明威不敢赦
卷十六 第 20a 页 WYG0058-0317a.png
 无垢曰善即福也淫即祸也此天道之自然者夏王
 灭德作威敷虐万方此即恶之最淫者善有感召恶
 亦有感召粪秽自招蛆蝇梧桐自招鸾凤非有驱而
 主之祸者淫之所招淫萌于心祸见于外外之可恶如
 此则吾心中之所蕴蓄盖可见矣细察人事以卜吾
 心万不失一是降灾于夏者所以彰灭德作威敷虐
 万方之罪也天生一桀又生一汤是桀之作淫天固
 生汤以待之也使桀改过天命归桀汤不失为忠臣
卷十六 第 20b 页 WYG0058-0317b.png
 使桀不俊天命归汤汤将天命明威亦岂敢以私赦
 桀恶乎然则何以知天命明威之在我乎天出灾异
 以警桀民心戴商而不回此天命之所在也
 张氏曰善者福之所集淫者祸之所加天之道也天
 道在于福善祸淫故降灾于夏以彰厥罪则祸淫可
 知矣祸福无形灾祥有迹自天而言之则谓之祸福
 自人而言之则谓之灾祥于天言祸淫于夏言降灾
 此其别也 又曰明者言天之彰有德甚明也威者
卷十六 第 21a 页 WYG0058-0317c.png
 言天之讨有罪可畏也命有德讨有罪莫非天命将
 之者在人而已
 伊川曰或问福善祸淫如何曰此自然之理善则有
 福淫则有祸又曰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
 也且必说皇天震怒终不是有人在上震怒只是理
 如此又问今人善恶之报如何曰幸不幸也
 东莱曰方天下被桀之虐耸然畏惧若泰山之压其
 势不可支威虐之极百姓共怒以怨于桀一人而告
卷十六 第 21b 页 WYG0058-0317d.png
 于上下神祇降灾于夏而桀至此亦不可逭天之罚
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夏聿求元圣与
之戮力以与尔有众请命
 无垢曰汤之玄牡告天请夏之罪与元圣戮力请民
 之命岂行阴谋而私一已哉
 张氏曰伊尹以先觉先知之才自任以天下之重是
 其所以为元圣也汤之伐桀必赖伊尹以为之相故
 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
卷十六 第 22a 页 WYG0058-0318a.png
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天命弗僭贲若草木兆民允

 无垢曰天之于民爱之如子有抚绥之者则以为后
 有残虐之者则谓之雠桀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其尊
 高之称在史谓之帝在经谓之王今以虐民之故一
 旦斥遂谓之罪人不复有帝王之称矣桀谓之罪人
 纣谓之一夫吁可畏哉欲得天者当得民欲得民者
 当布仁政使天下之民悦乐而无憔悴不满之心者
卷十六 第 22b 页 WYG0058-0318b.png
 此天与之也其可忽哉
 薛氏曰天命有信视民所与则殖之所不与则蹶之
 若草木然民所殖亦生不殖亦死
 张氏曰草木者天生之人殖之非天所生则民不能
 殖盖人非天不能因故也非民所殖则天不能成盖
 天非人不能成故也汤之兴也天与之民立之
 东莱曰圣人知天于未见之先众人知天于己见之
 后孚佑下民盖圣人知天于先而至此果不失期也
卷十六 第 23a 页 WYG0058-0318c.png
俾予一人辑宁尔邦家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慄慄危
惧若将陨于深渊
 无垢曰桀在上则天下责望于桀桀为无道积失民
 心以至于亡今桀既去乃汤在上天下移责望桀之
 心于汤矣汤自顾放君之罪已布于天下矣使汤能
 副天心民心则汤庶几可以免祸使汤偃然以英雄
 自任上忽天下忽民民心将复思夏之贤君则事又
 未可知也此皆言汤惭德之发见也慄慄危惧若将
卷十六 第 23b 页 WYG0058-0318d.png
 陨于深渊非饰辞也汤之心诚是如此
凡我造邦无从匪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
 无垢曰此成汤惭德之发见也见桀放逐事至于此
 无可奈何汤虽欲复奉桀为君不可得也徒怅念不
 善之不可为耳故戒诸侯以无从匪彝匪彝者不法
 之事也又戒以无即慆淫慆淫者逸欲之事也桀为
 不法为逸欲以自快耳不谓昔为天子今为罪人昔
 者以天下为家今者以南巢为避祸之所呜呼伤哉
卷十六 第 24a 页 WYG0058-0319a.png
 不法逸欲之不可为如此惟各守法度以承天之美
 耳傥或不然事未可知也
尔有善朕弗敢蔽罪当朕躬弗敢自赦惟简在上帝之

 无垢曰若尔有善我弗敢蔽惟行加地进律之赏使
 其善暴白于天下胥训胥效俾万国咸乐于为善耳
 此惭德之言也若伐桀之罪有不合天意当在我躬
 我亦岂敢自恕惟屏息待命以听上帝择之察之耳
卷十六 第 24b 页 WYG0058-0319b.png
 此亦惭德之言也
 东莱曰天之心有善则福之人君在中间或蔽塞之
 则天之福不得及于善故凡为君者致天之命于民
 而弗蔽足矣而已之有罪亦岂敢咈天之意而自赦
 欤
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
 无垢曰敛天下之罪以归于一身汤方且俯仰进退
 之间忧惶兢惧之不暇其敢少肆乎
卷十六 第 25a 页 WYG0058-0319c.png
 王氏曰此非谦而过厚之辞乃诚然矣天下有罪岂
 非天子不能治化故然乎天子有罪万方何与焉
呜呼尚克时忱乃亦有终
 无垢曰忱者信也言之不足故嗟叹之意以谓警惧
 之心言之不尽也使万方庶几能信我是言则可以
 长保社稷倘惟不信其可恃乎颠覆宗社一身窜逐
 如桀者亦可以为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