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第 1a 页 WYG0058-014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精义卷一 宋 黄伦 撰
总论
司马温公曰自书契之作先民可得而闻者皆有史
官其载籍博矣经传所称特二帝三王之事见于典
谟训诰誓命之文观夫蹑风云之会起而应帝兴王
唐虞相禅夏后殷周相继世代虽殊其所以享崇高
据大宝者皆积德累功洽于百姓修仁行义考之于
尚书精义卷一 宋 黄伦 撰
总论
司马温公曰自书契之作先民可得而闻者皆有史
官其载籍博矣经传所称特二帝三王之事见于典
谟训诰誓命之文观夫蹑风云之会起而应帝兴王
唐虞相禅夏后殷周相继世代虽殊其所以享崇高
据大宝者皆积德累功洽于百姓修仁行义考之于
卷一 第 1b 页 WYG0058-0145b.png
天然后讴歌讼狱有归焉 又曰上古帝王政事之
迹于书为详焉此书所以为政事之本也然而道之
粗者在物以圣人之意而观之则即事中有理即理
中有事事中之理则藏于至赜之微而意有所不能
致理中之事则发于至动之显而言有所不能尽学
者苟以理而会于事以事而徵于理精之以思通之
以意则道德之义性命之理见于书矣
顾氏曰学道者所以充智而智常至于不充穷经者
迹于书为详焉此书所以为政事之本也然而道之
粗者在物以圣人之意而观之则即事中有理即理
中有事事中之理则藏于至赜之微而意有所不能
致理中之事则发于至动之显而言有所不能尽学
者苟以理而会于事以事而徵于理精之以思通之
以意则道德之义性命之理见于书矣
顾氏曰学道者所以充智而智常至于不充穷经者
卷一 第 2a 页 WYG0058-0145c.png
所以立道而道常至于不立夫岂道固不足学而经
不足穷欤道也者不修则不成经也者不求则不明
圣人之立而有成者道也然则其可以不学乎天下
之道所以质而法之者经也然则其可以不穷乎彼
之所以学而穷之者涉乎其外而不造乎其中采乎
其华而不食乎其实是以心虽劳而义不博智虽专
而理不明 又曰善求其法而无耽其文善观其心
而无泥其迹盖书者有迹而有心成王之建官穆王
不足穷欤道也者不修则不成经也者不求则不明
圣人之立而有成者道也然则其可以不学乎天下
之道所以质而法之者经也然则其可以不穷乎彼
之所以学而穷之者涉乎其外而不造乎其中采乎
其华而不食乎其实是以心虽劳而义不博智虽专
而理不明 又曰善求其法而无耽其文善观其心
而无泥其迹盖书者有迹而有心成王之建官穆王
卷一 第 2b 页 WYG0058-0145d.png
之训刑是皆所谓迹也周公之无逸伊尹之太甲是
皆所谓心也迹者法也心者教也法存乎人教存乎
身然后道无不通
黄氏曰书五十九篇其要在于风俗之变与夫正君
臣之分自尧舜以德相授一变而禹以有功得之有
扈氏不服再变而君臣相责矣汤伐桀武王伐纣则
变之极者也孔子每与舜而不与武王征伐者一时
之极功名分者万世之大法功不可没而法不当废
皆所谓心也迹者法也心者教也法存乎人教存乎
身然后道无不通
黄氏曰书五十九篇其要在于风俗之变与夫正君
臣之分自尧舜以德相授一变而禹以有功得之有
扈氏不服再变而君臣相责矣汤伐桀武王伐纣则
变之极者也孔子每与舜而不与武王征伐者一时
之极功名分者万世之大法功不可没而法不当废
卷一 第 3a 页 WYG0058-0146a.png
将以通行于万世则汤武之为罪人宜也虽然汤武
救天下而亲受其恶是非圣人有所不能盖汤武为
天下重而孔子为万世重二者并行而不相悖先儒
以为武王非圣人吾不知其指
高氏曰学记三王四代惟其师则知虞夏商周之君
其人为足师也法言曰适尧舜文王者为正道则知
虞夏商周之道其始为适正也书断自唐虞以下迄
于周而已盖尧舜而前古风朴略不可得而纪也故
救天下而亲受其恶是非圣人有所不能盖汤武为
天下重而孔子为万世重二者并行而不相悖先儒
以为武王非圣人吾不知其指
高氏曰学记三王四代惟其师则知虞夏商周之君
其人为足师也法言曰适尧舜文王者为正道则知
虞夏商周之道其始为适正也书断自唐虞以下迄
于周而已盖尧舜而前古风朴略不可得而纪也故
卷一 第 3b 页 WYG0058-0146b.png
孟子言必称尧舜又曰我非尧舜之道不敢陈于王
前东周而后霸道纵横不可得而纪也故荀子谓道
不过三代又曰言治者予三王由此观之仲尼之定
书始于二典而终于二誓信不诬矣 又曰书本一
也或裂一为三作大禹皋陶谟益稷以其人异而意
同也作康诰酒诰梓材以其人同而意异也作盘庚
三篇作太甲三篇作说命三篇作泰誓三篇以其事
大而体重也谟一也然大禹之功皋陶之嘉益稷之
前东周而后霸道纵横不可得而纪也故荀子谓道
不过三代又曰言治者予三王由此观之仲尼之定
书始于二典而终于二誓信不诬矣 又曰书本一
也或裂一为三作大禹皋陶谟益稷以其人异而意
同也作康诰酒诰梓材以其人同而意异也作盘庚
三篇作太甲三篇作说命三篇作泰誓三篇以其事
大而体重也谟一也然大禹之功皋陶之嘉益稷之
卷一 第 4a 页 WYG0058-0146c.png
忠岂非人异而意同乎康叔一也然康诰之治顽民
酒诰之戒沉湎梓材之为教化岂非人同而意异乎
三篇一也然以臣放君以下伐上咈臣民而迁都由
帝梦而立相不亦事大而体重乎或一书而三篇或
三篇而一事不可不辨也
虞书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
尧典
酒诰之戒沉湎梓材之为教化岂非人同而意异乎
三篇一也然以臣放君以下伐上咈臣民而迁都由
帝梦而立相不亦事大而体重乎或一书而三篇或
三篇而一事不可不辨也
虞书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
尧典
卷一 第 4b 页 WYG0058-0146d.png
无垢曰识夫子序书之意然后识吾夫子作春秋之
心矣其造化之妙炉锤之工盖与乾坤同用六子同
机岂可以凡俗浮浅之虑妄窥之乎其曰昔在帝尧
聪明文思光宅天下者此盖指尧平生用力处为天
下后世言也如三画图乾六画图坤错综图六子使
乾坤六子无所逃其妙而聪明文思光宅天下止八
字耳其探索钩致尧之赜隐深远亦无所逃其妙矣
非吾孔子其谁有此见识批判而不疑乎且想浚哲
心矣其造化之妙炉锤之工盖与乾坤同用六子同
机岂可以凡俗浮浅之虑妄窥之乎其曰昔在帝尧
聪明文思光宅天下者此盖指尧平生用力处为天
下后世言也如三画图乾六画图坤错综图六子使
乾坤六子无所逃其妙而聪明文思光宅天下止八
字耳其探索钩致尧之赜隐深远亦无所逃其妙矣
非吾孔子其谁有此见识批判而不疑乎且想浚哲
卷一 第 5a 页 WYG0058-0147a.png
文明温恭允塞之德则舜已在人耳目中矣想齐圣
广渊之德则汤已在人耳目中矣想徽柔懿恭则可
以见文王想聪明齐圣可以见武王想豁达大度可
以见高祖想天日之表可以见太宗想聪明文思光
宅天下可以见尧矣聪可想见其疏通明可想见其
高远文可想见其温润思可想见其巧妙其所以斡
旋四海运动六合者皆自聪明文思中来也光宅天
下可以槩见矣然而尧典所载尧之德尧之用贤尧
广渊之德则汤已在人耳目中矣想徽柔懿恭则可
以见文王想聪明齐圣可以见武王想豁达大度可
以见高祖想天日之表可以见太宗想聪明文思光
宅天下可以见尧矣聪可想见其疏通明可想见其
高远文可想见其温润思可想见其巧妙其所以斡
旋四海运动六合者皆自聪明文思中来也光宅天
下可以槩见矣然而尧典所载尧之德尧之用贤尧
卷一 第 5b 页 WYG0058-0147b.png
之同天尧之知人其逊位特所载中一事耳今孔子
序书一切略去独曰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何
也曰此与作春秋同几其予夺抑扬进退去取乾坤
之功六子之妙也夫尧之德尧之用贤尧之同天尧
之知人其几莫敏于逊位也
杨氏绘曰或曰皇之三帝之五其书皆存焉仲尼删
书独断尧典为之始何也曰圣人所以垂世立教杜
百代篡争之乱也若后世羿浞莽卓秦项曹马或篡
序书一切略去独曰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何
也曰此与作春秋同几其予夺抑扬进退去取乾坤
之功六子之妙也夫尧之德尧之用贤尧之同天尧
之知人其几莫敏于逊位也
杨氏绘曰或曰皇之三帝之五其书皆存焉仲尼删
书独断尧典为之始何也曰圣人所以垂世立教杜
百代篡争之乱也若后世羿浞莽卓秦项曹马或篡
卷一 第 6a 页 WYG0058-0147c.png
焉或争焉迹其所以然争焉而已矣仲尼病后世之
争且乱故其删书也断尧典为始焉美其能以圣让
圣也千古盛德将何以加诸取为百代典诰之首则
万世良者慕之悖者惧之不亦宜乎
上官氏公裕曰尧典称虞书先儒谓虞史所录故总
谓之虞书此殆不达圣人制经之旨矣仲尼所以经
其史文其法载道以著万世何为因虞史所录然也
夫尧典称虞书其见二帝以天下让之旨也故仲尼
争且乱故其删书也断尧典为始焉美其能以圣让
圣也千古盛德将何以加诸取为百代典诰之首则
万世良者慕之悖者惧之不亦宜乎
上官氏公裕曰尧典称虞书先儒谓虞史所录故总
谓之虞书此殆不达圣人制经之旨矣仲尼所以经
其史文其法载道以著万世何为因虞史所录然也
夫尧典称虞书其见二帝以天下让之旨也故仲尼
卷一 第 6b 页 WYG0058-0147d.png
断自尧典称为虞书欲见其尧将逊位而天下已授
舜也明尧之天下已舜之天下也
张氏纲曰皇以道得名帝以德得名王以业得名圣
人之于天下或为皇或为帝或为王非其道之不同
也所遇之时适然耳虽然此特其尘垢秕糠而已圣
人之所以为圣人不在是也聪明文思尧之四德也
徐以气听而听不以耳尧德之所以为聪也徐以神
视而视不以目尧德之所以为明也惟聪矣故能听
舜也明尧之天下已舜之天下也
张氏纲曰皇以道得名帝以德得名王以业得名圣
人之于天下或为皇或为帝或为王非其道之不同
也所遇之时适然耳虽然此特其尘垢秕糠而已圣
人之所以为圣人不在是也聪明文思尧之四德也
徐以气听而听不以耳尧德之所以为聪也徐以神
视而视不以目尧德之所以为明也惟聪矣故能听
卷一 第 7a 页 WYG0058-0148a.png
远其效足以作谋惟明矣故能视远其效足以作哲
聪明君德之大者也经曰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
父母盖非聪明不足以作元后而为民之父母也又
曰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乂盖非
聪明不足以乂民之乱而为之主也则聪明者君德
之所当先也尧有聪明之德其见之貌则恭而肃形
之言则从而乂貌恭而言从动则成章是故谓之文
由聪明以至于文则其德至矣不可不从之以思思
聪明君德之大者也经曰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
父母盖非聪明不足以作元后而为民之父母也又
曰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乂盖非
聪明不足以乂民之乱而为之主也则聪明者君德
之所当先也尧有聪明之德其见之貌则恭而肃形
之言则从而乂貌恭而言从动则成章是故谓之文
由聪明以至于文则其德至矣不可不从之以思思
卷一 第 7b 页 WYG0058-0148b.png
者道之所成终而成始也圣人方其寂然不动则心
死形废而未始有思及其出应帝王之业而有为于
人间世是又不可以无思且思于五行为土土之为
物水资之以为灌溉之利火资之以为烹饪之功金
得之以藏木得之以生是五行不可以无土而五事
不可以无思此尧之四德必终之以思也尧有聪明
文思之德充实于内及其英华外发则厥光大矣以
此而宅天下则天民之阜可垂拱而坐视也
死形废而未始有思及其出应帝王之业而有为于
人间世是又不可以无思且思于五行为土土之为
物水资之以为灌溉之利火资之以为烹饪之功金
得之以藏木得之以生是五行不可以无土而五事
不可以无思此尧之四德必终之以思也尧有聪明
文思之德充实于内及其英华外发则厥光大矣以
此而宅天下则天民之阜可垂拱而坐视也
卷一 第 8a 页 WYG0058-0148c.png
尧典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
四表格于上下
伊川曰放勋非尧号盖史称尧之道也以谓三皇而
上以神道设教不言而化至尧方见事功也后人以
放勋为尧号故记孟子者遂以尧为放勋也若以尧
为放勋则皋陶当号允迪禹曰文命下言敷于四海
有甚义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
四表格于上下
伊川曰放勋非尧号盖史称尧之道也以谓三皇而
上以神道设教不言而化至尧方见事功也后人以
放勋为尧号故记孟子者遂以尧为放勋也若以尧
为放勋则皋陶当号允迪禹曰文命下言敷于四海
有甚义
卷一 第 8b 页 WYG0058-0148d.png
无垢曰自曰若稽古帝尧至允恭克让皆舜时史官
名目尧也若晋人题目谢安为温雅雄畅乐广为清
夷冲旷山涛为平简温敏戴逵为忻和通任之类是
也夫尧大圣人岂若谢安辈所可题目哉于是知帝
舜时史官非司马迁班固之流也然其以题目尧者
自有意义岂可以轻心浅虑求之哉 又曰且日月
以明为光而圣人以声名为光夫尧以钦明文思安
安允恭克让之德端拱于庙堂其发于事业见之号
名目尧也若晋人题目谢安为温雅雄畅乐广为清
夷冲旷山涛为平简温敏戴逵为忻和通任之类是
也夫尧大圣人岂若谢安辈所可题目哉于是知帝
舜时史官非司马迁班固之流也然其以题目尧者
自有意义岂可以轻心浅虑求之哉 又曰且日月
以明为光而圣人以声名为光夫尧以钦明文思安
安允恭克让之德端拱于庙堂其发于事业见之号
卷一 第 9a 页 WYG0058-0149a.png
令者皆有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之美布在其中
如黄钟起而万物潜动淑气生而天下皆春是以声
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
所照霜露所坠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凡有血气者莫
不尊亲此自然之理也此史官亲见帝尧其目之曰
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可也
东莱吕氏曰曰放勋以下是历说尧事凡天下功绩
皆晓然著见自有成理尧则依放之而初未尝加一
如黄钟起而万物潜动淑气生而天下皆春是以声
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
所照霜露所坠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凡有血气者莫
不尊亲此自然之理也此史官亲见帝尧其目之曰
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可也
东莱吕氏曰曰放勋以下是历说尧事凡天下功绩
皆晓然著见自有成理尧则依放之而初未尝加一
卷一 第 9b 页 WYG0058-0149b.png
分人力此孔子述而不作之意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
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无垢曰汉高祖识韩信于行伍汉武帝识金日磾于
降虏开国承家托孤寄死照映于百世之下者则以
汉高汉武能识之也尧能识俊德之士展尽四体以
施其学术故以亲九族则九族睦平章百姓则百姓
昭明协和万邦则黎民于变时雍 又曰呜呼盛哉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
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无垢曰汉高祖识韩信于行伍汉武帝识金日磾于
降虏开国承家托孤寄死照映于百世之下者则以
汉高汉武能识之也尧能识俊德之士展尽四体以
施其学术故以亲九族则九族睦平章百姓则百姓
昭明协和万邦则黎民于变时雍 又曰呜呼盛哉
卷一 第 10a 页 WYG0058-0149c.png
夫一亲九族九族即时而睦一章百姓百姓即时而
昭明一和万邦万邦即时而和乐岂特俊德之力哉
想其谟谋献纳于尧前时言听计从无有疑贰故使
其功效如是之速则尧之俊德亦可见矣夫能识俊
德而九族睦百姓昭明黎民和乐其神速如此则钦
明文思之用亦可想见矣
张氏曰克明俊德所以修之身者也以亲九族则修
之家者也平章百姓则修之国者也协和万邦则修
昭明一和万邦万邦即时而和乐岂特俊德之力哉
想其谟谋献纳于尧前时言听计从无有疑贰故使
其功效如是之速则尧之俊德亦可见矣夫能识俊
德而九族睦百姓昭明黎民和乐其神速如此则钦
明文思之用亦可想见矣
张氏曰克明俊德所以修之身者也以亲九族则修
之家者也平章百姓则修之国者也协和万邦则修
卷一 第 10b 页 WYG0058-0149d.png
之天下者也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
后天下平之序也
陈氏鹏飞曰克能也俊者能其至也克之谓能者谓
能有所胜也天下之人莫不有能非尧独能也物之
不格知之不至意之不诚心之不正皆不克之谓也
今尧之明德无一介之私存乎其中故无不极其至
由是而齐家则九族亲由是而治国则百姓昭明由
是而治天下则黎民雍矣
后天下平之序也
陈氏鹏飞曰克能也俊者能其至也克之谓能者谓
能有所胜也天下之人莫不有能非尧独能也物之
不格知之不至意之不诚心之不正皆不克之谓也
今尧之明德无一介之私存乎其中故无不极其至
由是而齐家则九族亲由是而治国则百姓昭明由
是而治天下则黎民雍矣
卷一 第 11a 页 WYG0058-0150a.png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𠪾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胡氏伸曰𠪾以纪数故以日月之行托之于星辰之
度而数不可乱此𠪾之法也象以具体故以光道象
日月之行以星辰伏见之度而象不能匿此象之法
也传曰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
寒气生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故在易之卦离为日坎
为月然离阴卦也其象内阴而外阳坎阳卦也其象
内阳而外阴故日体离之阴而用其阳月体坎之阳
胡氏伸曰𠪾以纪数故以日月之行托之于星辰之
度而数不可乱此𠪾之法也象以具体故以光道象
日月之行以星辰伏见之度而象不能匿此象之法
也传曰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
寒气生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故在易之卦离为日坎
为月然离阴卦也其象内阴而外阳坎阳卦也其象
内阳而外阴故日体离之阴而用其阳月体坎之阳
卷一 第 11b 页 WYG0058-0150b.png
而用其阴日以昱乎昼其用在阳故也月以昱乎夜
其用在阴故也日之行舒者体离之阴也月之行速
者体坎之阳也日之循星周岁而浃者舒故也月之
循星既月而浃者速故也日行天度之一月则行十
二有奇焉天度者所以为气数也所谓日月之行皆
有常数也星之可名者三百二十然此所谓星者二
十有八舍也天极谓之北辰五纬有辰星然所谓辰
者十有二次也春秋传曰天以七纪盖第斗至壁是
其用在阴故也日之行舒者体离之阴也月之行速
者体坎之阳也日之循星周岁而浃者舒故也月之
循星既月而浃者速故也日行天度之一月则行十
二有奇焉天度者所以为气数也所谓日月之行皆
有常数也星之可名者三百二十然此所谓星者二
十有八舍也天极谓之北辰五纬有辰星然所谓辰
者十有二次也春秋传曰天以七纪盖第斗至壁是
卷一 第 12a 页 WYG0058-0150c.png
谓星武第奎至参是谓星虎第井至轸是谓星鸟第
角至箕是谓星龙星武之星三十有五星虎之星五
十有五星鸟之星六十有四星龙之星三十有二以
类综之则四方皆七故星辰之数二十有八也春秋
传日月之会是谓辰星志月辰者日月之会而建所
指也盖月行及日会而为辰辰本无体兼星而见故
天正之辰在星纪自北而西则地正之辰在玄枵人正
之辰在豕韦而西陆之降娄大梁实沈南陆之鹑首鹑
角至箕是谓星龙星武之星三十有五星虎之星五
十有五星鸟之星六十有四星龙之星三十有二以
类综之则四方皆七故星辰之数二十有八也春秋
传日月之会是谓辰星志月辰者日月之会而建所
指也盖月行及日会而为辰辰本无体兼星而见故
天正之辰在星纪自北而西则地正之辰在玄枵人正
之辰在豕韦而西陆之降娄大梁实沈南陆之鹑首鹑
卷一 第 12b 页 WYG0058-0150d.png
火鹑尾东陆之寿星大火析木其所朔月可知也春
秋外传所谓日月厎于天庙者言建寅之月辰在娵
訾也所谓日月会于龙狵者言建亥之月辰在天汉
也盖因朔月之所在以知辰因辰之所合以知斗知
建焉
郑氏曰日月之行一岁十二会圣王因其会而分之
以为大数故辰之数十有二也夫度三百六十五有
奇二十八星十有二辰各有分域凡星之度寡莫若
秋外传所谓日月厎于天庙者言建寅之月辰在娵
訾也所谓日月会于龙狵者言建亥之月辰在天汉
也盖因朔月之所在以知辰因辰之所合以知斗知
建焉
郑氏曰日月之行一岁十二会圣王因其会而分之
以为大数故辰之数十有二也夫度三百六十五有
奇二十八星十有二辰各有分域凡星之度寡莫若
卷一 第 13a 页 WYG0058-0151a.png
觜多莫若井而辰之度皆二十有奇此所谓星辰之
度皆有常数也 又曰传日月者天之使也星辰者
天之期也盖一左一右更有经纬而历之为书纪日
月之数者也象之为器著日月星辰之仪也五日谓
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此历象
日而以岁时气候明时者也日舒月速当其所合之谓
朔舒速先后近一远三谓之弦相与为衡分天之中
谓之望以速及舒光尽体藏谓之晦此𠪾象月以朔
度皆有常数也 又曰传日月者天之使也星辰者
天之期也盖一左一右更有经纬而历之为书纪日
月之数者也象之为器著日月星辰之仪也五日谓
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此历象
日而以岁时气候明时者也日舒月速当其所合之谓
朔舒速先后近一远三谓之弦相与为衡分天之中
谓之望以速及舒光尽体藏谓之晦此𠪾象月以朔
卷一 第 13b 页 WYG0058-0151b.png
弦望晦明时者也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木
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农祥
晨正土乃脉发火中焉寒暑乃退此𠪾象星以伏见
之时昏晓之中明时者也以辰辨方则谓之十二次
故兼星言之谓之星辰十有二野系焉所谓星土也
以辰纪时则谓之十二子故配日言之谓之日辰十
有二岁十有二月系焉所谓枝干也朔月又行为辰
而第辰者始于子终于亥者以建序之也盖自斗柄
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农祥
晨正土乃脉发火中焉寒暑乃退此𠪾象星以伏见
之时昏晓之中明时者也以辰辨方则谓之十二次
故兼星言之谓之星辰十有二野系焉所谓星土也
以辰纪时则谓之十二子故配日言之谓之日辰十
有二岁十有二月系焉所谓枝干也朔月又行为辰
而第辰者始于子终于亥者以建序之也盖自斗柄
卷一 第 14a 页 WYG0058-0151c.png
之所加言之则谓建自日月之所会言之谓之辰斗
柄左移日月右徙故辰与建常相合焉 又曰圣人
之兴事造业岂任其私智而为之哉仰以观于天道
而已盖日月之运行星辰之推移时所系焉生死进
退伏见流逆吾则𠪾以步其数而数不至于差象以
占其仪而象不至于忒以此而颁正朔以此而授民
事则天下之赴工趋务者如规矩设而不可欺以方
圆如绳墨陈而不可欺以平直此东作南讹西成朔
柄左移日月右徙故辰与建常相合焉 又曰圣人
之兴事造业岂任其私智而为之哉仰以观于天道
而已盖日月之运行星辰之推移时所系焉生死进
退伏见流逆吾则𠪾以步其数而数不至于差象以
占其仪而象不至于忒以此而颁正朔以此而授民
事则天下之赴工趋务者如规矩设而不可欺以方
圆如绳墨陈而不可欺以平直此东作南讹西成朔
卷一 第 14b 页 WYG0058-0151d.png
易其民析因夷隩有序而不可乱也
无垢曰人时在昊天则以日月星辰为政昊天在人
时则以东作西成南讹朔易为政𠪾象日月星辰盖
所以谨东作南讹西成朔易之事也
张氏曰散天地之义气以为羲羲者阳也敛天地之
仁气以为和和者阴也春夏阳也故羲仲羲叔主之
秋冬阴也故和仲和叔主之夫阴阳者王事之本故
尧之命官可谓知所本矣尔雅言四时之天于夏则
无垢曰人时在昊天则以日月星辰为政昊天在人
时则以东作西成南讹朔易为政𠪾象日月星辰盖
所以谨东作南讹西成朔易之事也
张氏曰散天地之义气以为羲羲者阳也敛天地之
仁气以为和和者阴也春夏阳也故羲仲羲叔主之
秋冬阴也故和仲和叔主之夫阴阳者王事之本故
尧之命官可谓知所本矣尔雅言四时之天于夏则
卷一 第 15a 页 WYG0058-0152a.png
曰昊天盖言其气之布散浩浩故也尧之𠪾象授时
以气为主故特曰昊天钦昊天者使之敬而不敢慢
也若昊天者使之顺而不敢违也日月星辰之运行
于天其往来有数其伏见有象为之𠪾者所以稽其
数为之象者所以占其象故分至启闭弦望晦朔得
而考以此而敬授人时则析因夷隩不失其候矣是
故张昏中而种榖火昏中而种黍虚昏中而种麦昴
昏中而收敛至于龙见而雩火流而授衣天根见而
以气为主故特曰昊天钦昊天者使之敬而不敢慢
也若昊天者使之顺而不敢违也日月星辰之运行
于天其往来有数其伏见有象为之𠪾者所以稽其
数为之象者所以占其象故分至启闭弦望晦朔得
而考以此而敬授人时则析因夷隩不失其候矣是
故张昏中而种榖火昏中而种黍虚昏中而种麦昴
昏中而收敛至于龙见而雩火流而授衣天根见而
卷一 第 15b 页 WYG0058-0152b.png
成梁水昏正而栽日至而毕则𠪾象以授时者此可
见矣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
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
无垢曰羲仲所掌者天下春事也春事自东方起故
所掌之地所司之星辰日月民时鸟兽皆东方与春
事也是其所职虽一方而其所治乃天下之春也
又曰其曰寅宾者以言警戒农事迎日之出而赴功
见矣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
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
无垢曰羲仲所掌者天下春事也春事自东方起故
所掌之地所司之星辰日月民时鸟兽皆东方与春
事也是其所职虽一方而其所治乃天下之春也
又曰其曰寅宾者以言警戒农事迎日之出而赴功
卷一 第 16a 页 WYG0058-0152c.png
也然田有疆界故当平事有后先故当秩秩次序也
谓如先耕乃播先播乃萟是也平秩特先为之区处
而已 又曰孔颖达谓丁壮在田老弱在室其析如
此且鸟兽孳尾何与于人时哉曰此言圣人于农事
如此其悉也盖播种一非其时而失天地之性违阴
阳之理今验之日而昼夜等又验之星而鸟见南方
可以就功无疑乎曰未也更宜验之鸟兽鸟兽孳养
匹耦则仲春之气正而无差矣以治农功万不失一
谓如先耕乃播先播乃萟是也平秩特先为之区处
而已 又曰孔颖达谓丁壮在田老弱在室其析如
此且鸟兽孳尾何与于人时哉曰此言圣人于农事
如此其悉也盖播种一非其时而失天地之性违阴
阳之理今验之日而昼夜等又验之星而鸟见南方
可以就功无疑乎曰未也更宜验之鸟兽鸟兽孳养
匹耦则仲春之气正而无差矣以治农功万不失一
卷一 第 16b 页 WYG0058-0152d.png
使时至仲春而日之不中鸟星之不见鸟兽之不孳
尾则天时不正𠪾象差矣得无有不正之气紊乱于
其间乎盖人主在上寔为天地阴阳之主使人主心
正气和则四时有序傥或心失其正气乖其和则形
见于星辰鸟兽者必有非常之异矣此又帝尧所命
羲和以验已之得失也
东坡曰嵎夷在青州旸谷则其地近日而先明当在
东方海上以此推之则昧谷当在西极朔方幽都当
尾则天时不正𠪾象差矣得无有不正之气紊乱于
其间乎盖人主在上寔为天地阴阳之主使人主心
正气和则四时有序傥或心失其正气乖其和则形
见于星辰鸟兽者必有非常之异矣此又帝尧所命
羲和以验已之得失也
东坡曰嵎夷在青州旸谷则其地近日而先明当在
东方海上以此推之则昧谷当在西极朔方幽都当
卷一 第 17a 页 WYG0058-0153a.png
在幽州而南交为交趾秋曰宅西徐广曰西今天水
县
萧氏竑曰宅读如克宅之宅所以安居其一方之事
故谓之宅焉嵎夷东方之地也不曰宅东而曰宅嵎
夷者盖东方之治止于此凡四海之外去中国远者
其天时地气之功固有殊绝是以先王有所不治焉
嵎夷于禹贡在青州之域而未离乎中国也东方止
于嵎夷则所谓南交西朔方皆于中国之内可知矣
县
萧氏竑曰宅读如克宅之宅所以安居其一方之事
故谓之宅焉嵎夷东方之地也不曰宅东而曰宅嵎
夷者盖东方之治止于此凡四海之外去中国远者
其天时地气之功固有殊绝是以先王有所不治焉
嵎夷于禹贡在青州之域而未离乎中国也东方止
于嵎夷则所谓南交西朔方皆于中国之内可知矣
卷一 第 17b 页 WYG0058-0153b.png
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厥民因鸟兽希革
按周礼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日至之影尺有五
寸郑司农云土圭之长尺有五寸夏至之日立八尺
表于阳城其影与土圭等按临曜称日永景尺五寸
日短景丈三尺通卦验曰夏至一尺四寸八分冬至
一丈三尺周髀云成周土中夏至一尺六寸冬至一
丈三尺五寸刘向洪范传曰夏至一尺五寸八分冬
厥民因鸟兽希革
按周礼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日至之影尺有五
寸郑司农云土圭之长尺有五寸夏至之日立八尺
表于阳城其影与土圭等按临曜称日永景尺五寸
日短景丈三尺通卦验曰夏至一尺四寸八分冬至
一丈三尺周髀云成周土中夏至一尺六寸冬至一
丈三尺五寸刘向洪范传曰夏至一尺五寸八分冬
卷一 第 18a 页 WYG0058-0153c.png
至一丈三尺一寸四分春秋二分七尺三寸六分(隋/志)
(云刘向二分之景直以率/推非因立表其说非也)隋志曰日去极近则景短
而日长去极远则景长而日短日行内道则去极远
无垢曰讹化也万物化育也且如禾稻之属春则苗
夏则实自无而忽为有自幽而忽为明此讹之义也
向非东作以滋其萌则其所谓讹者天亦不能自为
之矣天之春夏秋冬即人之作讹成易也天人一致
唯深造者于此而得之其曰敬致者一岁事功莫大
(云刘向二分之景直以率/推非因立表其说非也)隋志曰日去极近则景短
而日长去极远则景长而日短日行内道则去极远
无垢曰讹化也万物化育也且如禾稻之属春则苗
夏则实自无而忽为有自幽而忽为明此讹之义也
向非东作以滋其萌则其所谓讹者天亦不能自为
之矣天之春夏秋冬即人之作讹成易也天人一致
唯深造者于此而得之其曰敬致者一岁事功莫大
卷一 第 18b 页 WYG0058-0153d.png
于夏夏能结实秋则成熟矣当其实也则防水旱之
变谨蟊螣之伤勿使稂莠以败其力勿使蔓草以害
其功是夏时之讹既至吾当谨其至而致其力也此
所以独异于东作西成朔易而以敬致一语缀之欤
又曰厥民因者春则老弱在室丁壮在野今农事
正兴天时既至不可失几也虽老弱亦因丁壮之前
功而在田野助其耘作矣鸟兽希革者验之鸟兽毛
羽希少而改易者此仲夏之正气也阴阳之气无物
变谨蟊螣之伤勿使稂莠以败其力勿使蔓草以害
其功是夏时之讹既至吾当谨其至而致其力也此
所以独异于东作西成朔易而以敬致一语缀之欤
又曰厥民因者春则老弱在室丁壮在野今农事
正兴天时既至不可失几也虽老弱亦因丁壮之前
功而在田野助其耘作矣鸟兽希革者验之鸟兽毛
羽希少而改易者此仲夏之正气也阴阳之气无物
卷一 第 19a 页 WYG0058-0154a.png
不有日得之而有长短星辰得之而有变动民得之
而有作息鸟兽得之而有盛衰适此时也则有此候
倘或不然则必有所以矣此圣人修省时也裁成天
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其感见于此欤以此知天人
相资其理一也
刘氏敞曰申命义叔宅南交说者曰春与夏交非也
冬与秋交秋与夏交春与冬交亦何不曰西交北交
东交乎且春曰宅嵎夷曰旸谷秋曰宅西曰昧谷冬
而有作息鸟兽得之而有盛衰适此时也则有此候
倘或不然则必有所以矣此圣人修省时也裁成天
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其感见于此欤以此知天人
相资其理一也
刘氏敞曰申命义叔宅南交说者曰春与夏交非也
冬与秋交秋与夏交春与冬交亦何不曰西交北交
东交乎且春曰宅嵎夷曰旸谷秋曰宅西曰昧谷冬
卷一 第 19b 页 WYG0058-0154b.png
曰宅朔方曰幽都此皆指地而言不当于夏独以气
言也本盖言宅南曰交趾后人传写脱两字故尔春
云宅嵎夷秋云宅西推秋之西而知嵎夷为东也夏
云宅南交冬云宅朔方推夏之南而知朔方为北也
此盖尧舜时四境四岳所统故举以言之尔
言也本盖言宅南曰交趾后人传写脱两字故尔春
云宅嵎夷秋云宅西推秋之西而知嵎夷为东也夏
云宅南交冬云宅朔方推夏之南而知朔方为北也
此盖尧舜时四境四岳所统故举以言之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