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a 页 WYG0051-062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丰川易说卷十
             鄠县王心敬撰
  下经
涣䷺(下坎/上巽)
 兑而受之以涣何也序卦傅曰说而后散之故受之
 以涣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涣呼乱反/假音格)
卷十 第 1b 页 WYG0051-0625d.png
 文王之彖涣云云何也曰涣散也为卦下坎上风风
 行水上离披解散之象故为涣涣之卦中原有亨通
 之道有王者假享有庙以聚祖考精神之象又有利
 涉大川以巽木舟楫乘乎坎水之象然总以得正为
 利也故象占如此呜呼涣于义为涣散言之似不祥
 不善者而文王则取于亨取于假庙又取于涉川天
 地之化机不善用之皆否皆凶而善用之皆亨皆利
 执一者不可以语权而通变则皆宜民也然向非文
卷十 第 2a 页 WYG0051-0626a.png
 周孔子精义入神之圣人示以通变宜民之精诣将
 眼前活泼泼察乎天地之理死却不著不察之凡民
 者且无量矣噫不观天地之生物不知大化之不测
 不观大易之穷理不知圣人之神明易固在人善读
 善用也
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
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孔子之傅涣彖云云何也曰言涣之所以亨者内卦
卷十 第 2b 页 WYG0051-0626b.png
 本坤而上乾之一阳来居其中遂生水成坎水生不
 穷故刚来不穷外卦本乾而下坤之一阴得位乎外
 遂生风成巽以上同于五得位乎外而上同也其曰
 王假有庙者则以九五王乃在中而以刚中萃涣也
 利涉大川者则以水上有木乘木济川而有功也
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孔子之傅涣大象云云何也曰言巽风行于坎水之
 上水静风散故为涣先王体此知鬼神无形惟郊庙
卷十 第 3a 页 WYG0051-0626c.png
 焄蒿悽怆乃见鬼神而非立庙以享则上帝之精神
 涣乎不属即自己之精神亦涣而终散故享于帝以
 立庙而萃涣也
初六用拯马壮吉
 周公之象涣初六云云何也曰初六为涣始拯之尚
 易而用壮马以拯之则拯尤速而吉无不利盖坎之
 初六于马为薄蹄原非壮马之比而初柔居下故所
 以用拯者必得马壮乃吉也
卷十 第 3b 页 WYG0051-0626d.png
象曰初六之吉顺也
 孔子之传涣初六云云何也曰言初六之所以吉者
 谓拯而能如壮马之用乃所以顺受上之涣而得吉
 也不然则是不欲顺受其涣而成凶矣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机音/己)
 周公之象涣九二云云何也曰下三爻皆受上之涣
 而九二以一阳居中有水中乘木而奔之象居下而
 受上之涣如此悔尚何有乎故象占如此机木之可
卷十 第 4a 页 WYG0051-0627a.png
 乘以济水者矣
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
 孔子之傅涣九二云云何也曰九二之涣奔其机者
 欲得其受涣之愿而如此也盖二与初同受上涣初
 既用马壮矣二欲得所愿又安得不奔其机而乘木
 以从风哉则是二之欲得其愿者正是欲一得其悔
 亡之愿也
六三涣其躬无悔
卷十 第 4b 页 WYG0051-0627b.png
 周公之象涣六三云云何也曰六三当涣之时而以
 柔居刚志在受涣而不自有其躬者也公而忘私君
 而忘身涣之得当者耳尚何悔乎
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
 孔子之傅涣六三云云何也曰六三之涣其躬而不
 有者志在于外以受涣而不暇有其躬也呜呼非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之武侯其孰当之
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卷十 第 5a 页 WYG0051-0627c.png
 周公之象涣六四云云何也曰六四居下卦之上为
 成卦之主而与九五同体正彖所谓柔得位乎外而
 上同是大臣之与君同德代以宣猷布化者也而以
 阴居柔下无应与故以言其无党无私则为涣群而
 元吉言其志在尊君承君则为涣有丘言其计虑精
 密无微不入则为匪夷所思盖下三爻之所仰以受
 涣者在此人而九五之所赖以涣汗大号者亦赖此
 人也惟大禹之代舜声教讫于四海乃克当之
卷十 第 5b 页 WYG0051-0627d.png
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孔子之傅涣六四云云何也曰言六四之涣其群元
 吉者其心事青天朗日坦白精忠而光明正大也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周公之象涣九五云云何也曰九五履刚居位下比
 六四正彖所谓在中乘木之王故为涣汗其大号与
 涣散其居积则自可以济涣而无咎耳故象占如此
 涣王居以散其居积为解正合王者萃涣涣汗之旨
卷十 第 6a 页 WYG0051-0628a.png
 亦与武成大诰散财𤼵栗之意隐合但按爻傅以王
 居无咎为正位彖傅以王假庙为王乃在中则是代
 王作舟楫涣大号者倚赖于四而五实正位居中无
 为而治如舜之恭己南面耳则涣王居解以当涣时
 惟王正位居体于义亦通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孔子之傅涣九五云云何也曰言五之王居无咎者
 谓五劳于择人而逸于任人得以正位居中恭己无
卷十 第 6b 页 WYG0051-0628b.png
 为也依傅王居上去涣字而但以王居无咎为辞则
 于涣王居句涣字略顿而以王在中而居无咎为解
 乃觉前后可通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去起/吕反)
 周公之象涣上九云云何也曰上九以阳刚居涣之
 上能出于涣者也又远去乎六四之阴忽高出乎下二
 爻之上位是在蛊为不事王侯之尚志在渐为可用
 为仪之鸿渐也见机高风远引高躅方且足以廉顽
卷十 第 7a 页 WYG0051-0628c.png
 立懦鄙敦薄宽又何咎乎
象曰涣其血远害也
 孔子之傅涣上九云云何也曰上九之涣其血者见
 机之哲高飞远举自然血去惕出可以远害也嗟乎
 鸿飞冥冥乘风游天弋者之缯缴曾能及耶子房托
 赤松之游而终身不及韩彭之祸其此义欤
节䷻(兑下/坎上)
 涣而受之以节何也序卦傅曰物不可以终离故受
卷十 第 7b 页 WYG0051-0628d.png
 之以节
节亨苦节不可贞
 文王之彖节云云何也曰节有限而止之义也为卦
 下兑上坎泽上有水其容有限故为节节固自有亨
 道盖凡事有制乃亨通之道也又其体阴阳各半而
 二五皆阳则亦亨通之道盖刚而得中乃亨通之本
 也若至于太甚则苦矣太苦乃不可久之道故又戒
 以苦节不可贞盖节以时中为贵时中之节乃谓之
卷十 第 8a 页 WYG0051-0629a.png
 和乃可为天下通行之道苦节失和而不可以通原
 非可贞之道也
 大抵节取中节可通之义故亨义即在节中而节亦
 取于可通为贞苦节或至违天时拂人情虽较之纵
 欲败度不同而要之非久通之道不可久通则又是节
 失其节矣失节之节则亦究成凶咎耳细玩彖辞仅
 仅七字而无义不该见易道之神明通变又见圣人
 之精义入神真令人手舞足蹈不能已也而孟子所
卷十 第 8b 页 WYG0051-0629b.png
 以时孔子隘伯夷讥陈仲子之旨亦可于此概见矣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
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
度不伤财不害民
 孔子之傅节彖云云何也曰言所谓节亨者刚柔分
 而刚得刚位柔得柔位而二五则刚而得中能以天
 理人情之正节制天下也故亨苦节不可贞者凡事
 通变宜民则不穷节过则苦苦则人不能堪而其道
卷十 第 9a 页 WYG0051-0629c.png
 穷也然则节何以得不苦乎必如卦德之说以行险
 当位以节中正以通乃礼之用和为贵节道斯美而
 贞亨不穷耳今观天地之节也四时皆有节而究之以通
 变成圣人之节也特所以制经常之度使之足以省
 费爱民而止岂非不可贞之谓乎吁观孔子之傅而
 知不中之节原非所贵抑又明甚也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度数议德行
 孔子之傅节大象云云何也曰言卦下兑上坎是为
卷十 第 9b 页 WYG0051-0629d.png
 泽上受水而有节故谓之节君子体此以制礼而适
 中以制数之多寡与度之隆杀体此以议道而适中
 以辨德之偏全与行之过不及务使节适于中而可
 通焉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周公之象节初九云云何也曰初九以阳实得正位
 居节之始是谓初节然以四应在外而九二以阳实
 塞其前以此而往必不能通而徒犯其难故象占为
卷十 第 10a 页 WYG0051-0630a.png
 不出户庭无咎盖初非不欲通而位处其塞则自安
 于塞耳其塞而知节者乎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孔子之傅节初九云云何也曰言不出户庭者在节
 之初防险虑终是乃知通塞之义而不至于犯难所
 以无咎也
九二不出门庭凶
 周公之象节九二云云何也曰九二居兑之中阳刚
卷十 第 10b 页 WYG0051-0630b.png
 中实泽水盈满又上邻兑口泽当可通之时也而以
 位尚居中塞而未通则宜出而不出其亦失通变不
 穷之义矣凶其能免乎故象占如此
 二与三之兑口相接本可以通而固执不通是即不
 可贞之苦节也其宜通而不通之节乎
象曰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
 孔子之傅节九三云云何也曰言通塞有时时行则
 吉初本时不宜出二则时可出矣而亦不出门庭失
卷十 第 11a 页 WYG0051-0630c.png
 时至此亦已极矣能无凶乎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周公之象节六三云云何也曰六三以阴柔悦佞之
 姿居兑之口是袭厚实之积悦佞谀之人日事般乐
 怠傲而用财如流水者也其不节若兑口之日出不
 已则必匮屈而有悔心之嗟叹此则嗟乃自取于人
 何咎乎呜呼今之用财不节而终致悔叹无及者皆
 此类也
卷十 第 11b 页 WYG0051-0630d.png
 汉武有四海之富又承文景积累之后一不知节而
 后且虚耗悼叹矧其下乎故不节之嗟只可自咎不
 可咎人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孔子之傅节六三云云何也曰六三惟其自己全不
 知节故后自蹈于嗟嗟乃自取又谁咎乎
六四安节吉
 周公之象节六四云云何也曰六四柔顺得正上承
卷十 第 12a 页 WYG0051-0631a.png
 九五自然有节者也自然之节自与苦节不同其吉
 而得亨不待言矣嗟乎节何尝不吉只苦节不可通
 耳尚节者亦尚为安节可也
象曰安节之吉承上道也
 孔子之傅节六四云云何也曰言六四安节之吉乃
 承上之道也然则为人臣而自尽其节即皆安节之
 吉矣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卷十 第 12b 页 WYG0051-0631b.png
 周公之象节九五云云何也曰九五刚中当位又居
 坎之中为水势流通恬适不苦正彖所谓说以行险
 当位以节中正以通者也是谓甘节以此制度则不
 伤财不劳民以此制度数议德行则中中和之度适
 时中之宜节制天下而仍通变宜人又何已之不吉
 往而人不尚乎
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孔子之傅节九五云云何也曰言九五甘节之吉者
卷十 第 13a 页 WYG0051-0631c.png
 以其居位之中故所行中节而和可为天下之达道
 也
上六苦节贞凶无咎
 周公之象节上六云云何也曰上六以阴柔居节之
 终行险之上正所谓节之苦而不可贞者也然虽以
 节得凶悔亦自可亡耳故象占如此呜呼其申屠狄
 陈仲子之流欤
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卷十 第 13b 页 WYG0051-0631d.png
 孔子之傅节上六云云何也曰言苦节虽贞亦凶者
 节而和则可行一太苦以之为己则难久以之责人
 则难继其道本自处于穷也故节取中正以通为亨
 而苦节不可贞耳
中孚䷼(兑下/巽上)
 节而受之以中孚何也序卦傅曰节而信之故受之
 以中孚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卷十 第 14a 页 WYG0051-0632a.png
 文王之彖中孚云云何也曰为卦上巽下兑四阳外
 实两偶中虚故为中孚又卦义为悦而巽巽以悦故
 亦曰中孚也而泽中之物顺而悦以诚相孚者则莫
 如豚鱼盖其为物风至则吹浪水面如期不爽水族
 之无心顺时而含灵应气者惟此最著故彖谓人苛
 能如豚鱼虚中怀信则吉也又卦为悦而巽无不可
 济之险故又为利涉大川然必守正则吉不正亦不
 可为信也
卷十 第 14b 页 WYG0051-0632b.png
 孚之为字从爪从子取鸟之乳卵应期而化之义中
 孚之义亦谓虚中之孚须如鸟之乳卵也
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
吉信及豚鱼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贞乃
应乎天也
 孔子之傅中孚彖云云何也曰言所谓中孚者兑下
 巽上合二体观三四皆柔而在内分二体观二五皆
 刚而得中柔在内则虚刚得中则实虚则无物实则
卷十 第 15a 页 WYG0051-0632c.png
 无伪兑悦巽顺合而成信乃人君感化邦国之道也
 所谓豚鱼吉者能存诚顺应乘化以游如豚鱼之应
 风则吉也利涉大川者涉世顺应如巽木之浮泽虚
 舟之顺风何往不利也中孚以利贞者天道孚而有
 信故四时不言而信百物应期而生人能静虚守正
 与物无妄乃能应乎天也故天地间凡事以中孚为
 吉而中孚尤以得正为利耳
 存诚顺应则信及豚鱼不然曾豚鱼之不如矣信则
卷十 第 15b 页 WYG0051-0632d.png
 民任故孚乃化邦
 中孚为卦原是乾卦而虚其中盖天之心天之体天
 之运皆孚而贞也故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
 人心大虚如中孚即应乎天盖应天者先天而天不
 能违耳
象曰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孔子之傅中孚大象云云何也曰泽上有风风行水
 上涣散解释之象君子体此以兑说之口议死罪之
卷十 第 16a 页 WYG0051-0633a.png
 狱而使受渥泽以巽入之心缓狱囚之死而使被仁
 风亦如泽风之涣散解释也议狱者求其入中之出
 缓死者求其死中之生是惟大圣人本一腔至诚恻
 怛之心乃能如此故议狱缓死亦中孚意也
初九虞吉有他不燕(他汤/何反)
 周公之象中孚初九云云何也曰初当中孚之初阳
 刚外固而与四相孚安然能孚则吉有他则燕之不
 如矣盖虞有安而虑之义孚以诚确为贵而初则阳
卷十 第 16b 页 WYG0051-0633b.png
 刚外包如鸟凝神抱一虑始谨初有虞之象也燕亦
 安义乃玄鸟之称应时而至处堂悦入盖物之有孚
 而说巽者也卦取中孚原有鸟孚之义故初取燕二
 取鹤而上取翰音盖皆以鸟孚之旨相终始也大抵
 初爻象鸟伏子故云有他不燕二爻象孚欲成故云
 其子和之三爻象子在壳故云得敌四爻象子成故
 云月几望五象雏成群故为有孚挛如上象习飞故
 为登天而要之皆鸟孚之节度即皆中孚之义象物
卷十 第 17a 页 WYG0051-0633c.png
 象也善读易者即象得义即义悟象于易即思过半
 矣
 即中孚二字一象鸟孚卵一象豚鱼一象涉川一象
 燕一象鹤一象鼓罢泣歌一象月望马亡一象挛如
 一象翰音可见天地间无象非易无在非易在人善
 观善会耳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变也
 孔子之傅中孚初九云云何也曰言初九之虞吉者
卷十 第 17b 页 WYG0051-0633d.png
 谓以刚德履悦初其志诚一未变也
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周公之象中孚九二云云何也曰鸣鹤子和者中孚
 之神含于三四而其应则动于二五盖九二与五以
 刚中说巽正当鸣和之应而鹤则阳鸟善鸣于二兑
 中之象为尤近故二取鸣鹤子和以见相孚之必然
 也其曰好爵尔靡则谓好爵人所易吝而相孚则彼
 此可共是亦悦而能巽可以见相孚之无间者故象
卷十 第 18a 页 WYG0051-0634a.png
 又取之耳呜呼其在人心则诚信为德无物不通者
 乎
象曰其子和之中心愿也
 孔子之傅中孚九二云云何也曰言其子和之者其
 鸣以中心之诚故和亦出中心之愿也系辞曰言行
 在善不善之间而应违关千里之远其斯诚感诚应
 之自然乎而人心之廓然大公物来顺应亦犹是矣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卷十 第 18b 页 WYG0051-0634b.png
 周公之象中孚六三云云何也曰六三以阴处阳以
 柔处刚悦极而应翰音之上九故为得敌而不能自
 主或鼓或罢或泣或歌之象
象曰或鼓或罢位不当也
 孔子之傅中孚六三云云何也曰言六三之或鼓或
 罢者三以柔处刚又居兑口以应不正之上所处之
 位原不当也
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卷十 第 19a 页 WYG0051-0634c.png
 周公之象中孚六四云云何也曰六四居中而以阴
 居阴中虚无物不与三合而独上比于五是为月之
 几望而圆满马之匹亡而独进中孚如此咎于何有
 故象占如此
 六四以柔顺静虚巽而承五是为阴之极盛而中孚
 体完者故为月几望之象与三两阴相比如马之匹
 三躁扰搆敌而四独柔巽比五绝三不正之朋故为
 马匹亡之象
卷十 第 19b 页 WYG0051-0634d.png
象曰马匹亡绝类上也
 孔子之傅中孚六四云云何也曰言马匹亡者四与
 三皆阴而邪正不同四绝阴类而上从九五故自无
 咎也
九五有孚挛如无咎
 周公之象中孚九五云云何也曰九五居巽之中居
 刚之正下乘六四而静虚内通内应九二而中正相
 孚正所谓刚中说巽以化邦者也故为有孚挛如而
卷十 第 20a 页 WYG0051-0635a.png
 自得无咎之象其在于鸟则期满子成之候乎故六
 爻惟此独称孚焉而王者之信孚大臣群臣化孚天
 下万邦可以类推即人心之性善而情善心诚而意
 诚亦可类推也
象曰有孚挛如位正当也
 孔子之傅中孚九五云云何也曰言九五之有孚挛
 如者惟其位正当刚中之位故其孚有挛如之孚也
 四五虚实得位中孚之至而皆有补过之辞盖人非
卷十 第 20b 页 WYG0051-0635b.png
 至诚未有不补过而能无过者故中孚又以补过为
 功耳然要之易道亦原是处处教人补过以寡过之
 旨也
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
 周公之象中孚上九云云何也曰上九亢而在外内
 应不正之三故为展翰长鸣声闻于天之象夫孚由
 中心之诚虚而后得乃欲以翰音求之是自趋于丧
 孚之途者也守此不变凶所不免矣故象占如此呜
卷十 第 21a 页 WYG0051-0635c.png
 呼学者实德不孚而声闻过情亦岂吉道乎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
 孔子之傅中孚上九云云何也曰言翰音登于天者
 以躁妄为中孚岂长久之道乎必也诚中孚外如四
 如五其庶几也
小过䷽(艮下/震上)
 中孚而受之以小过何也序卦傅曰有其信者必行
 之故受之以小过
卷十 第 21b 页 WYG0051-0635d.png
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
下大吉
 文王之彖小过云云何也曰为卦下艮上震四阴在
 外二阳在内阴多于阳小者过也故为小过小者既
 过则可以亨矣然必以守正为利不正亦不得亨也
 又既为小过则止可小事而不可大事以卦原是小
 者过则只可小事得亨而不可于大事望利也且卦
 体上下四偶象鸟翼中二奇象鸟身艮止震动四阴
卷十 第 22a 页 WYG0051-0636a.png
 用事而二阳不能自主如鸟身挟翼以飞且飞且鸣
 而遗之音亦可谓小者过矣而其实不宜上而宜下
 乃大吉以上则大事而下则小事也故象占如此
 观阴盛虽亨而亦必利贞可见阴之亨正亨以贞人
 臣无以震主之威自失臣节是为正也观可小事不
 可大事则知凡事量力而处乃为得宜若力小任重
 智小谋大是自蹈覆餗甚不可也观飞鸟遗音不宜
 上宜下乃大吉则知凡事吉以自安其分人臣虽至
卷十 第 22b 页 WYG0051-0636b.png
 托孤寄命治定功成亦必恭谨敛约劳谦有终然后
 上顺下安永终令誉也呜呼圣人之立象也举一以
 例百系辞也括义以形象不特言凶言悔言吝者为
 示戒即言亨言利言贞者亦示训易真所谓惧以终
 始其要无咎出入以度内外使知惧也仁矣哉圣人
 之用心乎真合天下万世以寡过矣
彖曰小过小者过而亨也过以利贞与时行也柔得中
是以小事吉也刚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有飞
卷十 第 23a 页 WYG0051-0636c.png
鸟之象焉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顺

 孔子之傅小过彖云云何也曰言小过亨者谓小者
 过而亨也过以利贞者与时偕行过而宜得其正如
 四时之行也小事吉者二五皆以柔中处之是以小
 处二五故止得小事吉也不可大事者大事非刚不
 胜而刚又非得位不行三四两刚皆失当行之位而
 不得其中是以不可大事也飞鸟遗音不宜上宜下
卷十 第 23b 页 WYG0051-0636d.png
 大吉者卦体有飞鸟之象焉往上则其势逆往下则
 其势顺故以舍逆就顺为吉也然不宜上宜下亦取
 上卦震动下卦艮止之义盖又以喻既过而愈动以
 上则陵阳愈逆而能止以下则从阳自顺故得大吉
 也总之天道恶盈福谦处小过之时自以退处卑逊
 使尊者安尊始可免犯顺之凶故圣人论理无不准
 天道之自然以立言耳
 大抵过有三义有过胜之义有过失之义有过往之
卷十 第 24a 页 WYG0051-0637a.png
 义卦中之阴胜阳傅所谓小者过是过胜之义也卦
 中阴多失于太柔傅谓刚失位而不中是过失之义
 也卦中爻多不应行不相遇傅谓与时偕行是过往
 之义也读彖与傅当知原备此三义
象曰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
乎俭
 孔子之傅小过大象云云何也曰山上有雷是乃雷
 在山上往而小过耳君子体此知礼虽以得中为贵
卷十 第 24b 页 WYG0051-0637b.png
 而道须以善下为基故于行也则宁过乎恭自处尚
 谦不敢泰也于丧也则宁过乎哀自处尚哀不敢易
 也于用也则宁过乎俭自处尚省不尚奢也凡事下
 而不敢上顺而不敢逆以是为小过耳
初六飞鸟以凶
 周公之象小过初六云云何也曰卦之六爻象飞鸟
 初上乃鸟之两翰而初与四应又居过时是上而不
 下者也飞鸟不宜上宜下而初独上而不下失顺逆
卷十 第 25a 页 WYG0051-0637c.png
 之义矣自属凶道故象占如此
 象谓宜下吉而初在下反凶者彖以卦之时言爻以
 卦之象言盖鸟之下非一羽所能止上方飞也而初
 能下乎且卦象竖观则初为下若横观则正以初上
 为并飞之羽翰耳
象曰飞鸟以凶不可如何也
 孔子之傅小过初六云云何也曰言飞鸟以凶者当
 阴盛之时羽毛之成身虽不与之俱飞而不得也大
卷十 第 25b 页 WYG0051-0637d.png
 抵下三爻止体以弗过为无咎而初则便是频飞之
 翰当止不止故为过凶
六二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
 周公之象小过六二云云何也曰六二虽居过时而
 能柔中守正过而不过于后则虽过初六始生之祖
 而居二则遇其配祖之妣于前虽不及六五柔中之
 君而处二则实遇承君之臣履柔安分亦自是无咎
 之道也故象占如此
卷十 第 26a 页 WYG0051-0638a.png
 往二则过其始故为过其祖柔得柔位是遇其妣正
 应在上是不遇其君二本在下是遇其臣
 按过祖遇妣注以过三四遇五六为解愚尝反覆此
 义大抵爻中过遇之旨谓已过此而往遇彼耳则六
 二之解以径过其祖而值遇其妣庶于文义为顺又
 例以不及其君遇其臣之旨则是言过乃已过不遇
 而不及则谓其尚在前而未过抑又明甚也若以初
 不可言祖则初为爻之始生始生为祖于义亦通顾
卷十 第 26b 页 WYG0051-0638b.png
 不知明易君子以为何如也
象曰不及其君臣不可过也
 孔子之傅小过初六云云何也曰言不及其君者臣
 无过君之理过则逆而上矣当隆盛之时而能顺止
 于下不及其君是舍逆取顺之道故为无咎也
九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
 周公之象小过九三云云何也曰三当小过之时上
 应上六而独与四以阳刚中正卓然自立是众阴之
卷十 第 27a 页 WYG0051-0638c.png
 所欲甘心者也若不知于此过防则恃刚必折或有
 从而戕之者矣汉之李固陈蕃辈其凶可证也故象
 占如此鸣呼圣人为群阴中之孤阳虑亦至矣故曰
 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象曰从或戕之凶何如也
 孔子之傅小过九三云云何也曰言从或戕之凶何
 如也而尚可勿过防欤
九四无咎弗过遇之往厉必戒勿用永贞
卷十 第 27b 页 WYG0051-0638d.png
 周公之象小过九四云云何也曰九四以刚居柔而
 处阴过之时尚无过咎之道也盖四位本阴而九则
 刚是为刚柔相剂而弗过以四之柔而遇九之刚是
 为以柔际刚而遇之夫过而不遇则咎生弗过而遇
 尚何咎乎若其不然而欲过以前往则以阳而入阴
 君子而遇小人危厉亦甚矣故往在必戒也然过之
 为旨取往过之义谓其与时偕行耳岂谓固守一辙
 全不知变哉故又以勿用永贞为贵也盖一永贞而
卷十 第 28a 页 WYG0051-0639a.png
 固守不变则又过耳
 上卦为震动而四为震主动则成动之过故往厉必
 戒所以即四之往而戒过也永贞又成不动之过故
 勿用永贞所以即四之不往而救过也
象曰弗过遇之位不当也往厉必戒终不可长也
 孔子之傅小过九四云云何也曰言九四之弗过遇
 之者四阴而居以柔则为小之过今以九居四则不
 当位所以不过柔也往厉必戒勿用永贞者固执之
卷十 第 28b 页 WYG0051-0639b.png
 意亦不可长守不变也味其语意盖正以申与时偕
 行之义于二阳爻中耳
 愚按观终不可长之辞似义在释勿用永贞之旨而
 傅却单言往厉必戒遂若傅义难通若参观诸爻傅
 中往往以一语该下数言则亦自可知终不可长之
 言为释勿用永贞也然亦终不敢定其云何也则亦
 从朱注当阙之例俟知者耳
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卷十 第 29a 页 WYG0051-0639c.png
 周公之象小过六五云云何也曰六五以阴居刚处
 乎三四二阳之上下应艮止在中之二而又动体居
 中是正阴之方盛而高出乎阳柔之得中而小事为
 可者也故其象为阴上阳隔而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又为公弋取彼在穴耳在穴指内卦止中之二言也
象曰密云不雨已上也
 孔子之傅小过六五云云何也曰言密云不雨者以
 柔居五其位已上阴盛之极所为小过也
卷十 第 29b 页 WYG0051-0639d.png
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
 周公之象小过上六云云何也曰上六以阴柔居动
 终而据过时虽有应在下然阳失其位而艮不能止
 穷高非位是为弗遇过之而其象则为飞鸟任其躁
 动之性以远离巢穴飘散无归者也以此处过凶所
 必至而外灾内眚俱不免耳
象曰弗遇过之已亢也
 孔子之傅小过上六云云何也曰言弗遇过之者阴
卷十 第 30a 页 WYG0051-0640a.png
 至于上陵阳已极位亢而不可下也夫飞鸟不宜上
 宜下而上如此舍顺效逆能无凶乎大抵天下事过
 亢则无一而可阳且不可过亢而况于阴乎故为阴
 者亦守利贞之戒而可矣
既济䷾(下离/上坎)
 小过而受之以既济何也序卦傅曰有过物者必济
 故受之以既济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卷十 第 30b 页 WYG0051-0640b.png
 文王之彖既济云云何也曰水原须火以致用者也
 而为卦水火相交故曰既济既济则有亨道矣然所
 亨者小而又利在得正其象则为初乃得吉而于终
 则乱也盖言亨于既济之时则所亨为小谓其于大
 者既济而后为济故亨为亨小亦且既济则易于恃
 济自止故亦为亨者小而终易乱终且易乱而初之
 吉不诚为小乎呜呼圣人之忧盛危明虑险防危固
 如此乎然亦卦中离二得中有初吉之义上坎终止
卷十 第 31a 页 WYG0051-0640c.png
 有乱之道非于象之外取义也
 郝氏曰济取以火济水之义盖坎象隐伏须以离明
 辨之则相济为用故既未济二卦皆以离化坎君子
 明善以诚身致知以诚意所以为易道之终也
 又曰易道之体用尽统于乾坤而乾坤之变化莫妙
 于坎离上经卦三十乾坤而下奇偶各三十遇泰否
 而终坎离以坎离为否之交也下经卦三十四咸
 恒而下奇偶亦各三十遇损益而终既未济以既未
卷十 第 31b 页 WYG0051-0640d.png
 济为损益之徵也
 愚按人情欲济而未济则必求中道以图济既济则
 已得其济遂终止而更不复求济求济则何所不济
 终止则虽济必乱此虽人事之必然亦天道之自然
 故众人以既济为喜而圣人以既济为忧此彖于六
 爻多戒辞而象傅则特揭思患豫防也
彖曰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初吉
柔得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
卷十 第 32a 页 WYG0051-0641a.png
 孔子之傅既济彖云云何也曰言既济亨者谓小者
 得遂而亨通也利贞者刚柔各得其正而二五所居
 之位尽当也初吉者谓其离二之柔得中而可济坎
 也终止则乱者谓以坎止居上是乃终止终止则乱
 理在必然而其道穷也
 大抵既济吉以离明乱以坎止凡事自恃其已济而
 终止则道穷而乱理在不爽唐明唐庄固可证宋襄
 符坚亦可鉴也
卷十 第 32b 页 WYG0051-0641b.png
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孔子之传既济大象云云何也曰言卦上坎下离水
 在火上是水得火以济其用也故谓之既济然得其
 用则火可以济水而失其用则水亦能灭火则是水
 火有既济之用而亦有意外之患矣君子体此知患
 生于不测而流溃于不防于是兢业惕厉已治如未
 治已安如未安时时事事思中间之患机孜孜亹
 亹谨未至之堤防一如火之足以济水而不使水之
卷十 第 33a 页 WYG0051-0641c.png
 得以灭火也
 愚按孔子系辞翼否九五之旨全若为既济之君子
 明思患豫防之旨处否之君子其尚思此言既济之
 君子亦无忽此言可也
 坎险在外防患之象离明在内豫思之象
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
 周公之象既济初九云云何也曰初九处既济之初
 以阳刚居离明之始知谨始者也是为既济水将登
卷十 第 33b 页 WYG0051-0641d.png
 岸而车轮上曳牛尾尚濡之象谨始如此宁有咎乎
 盖车当登岸之际正车上车下之人凛凛惕厉戒慎
 以防患之时也既济而如是则虽济而常若未济之
 心自然咎所必免也
象曰曳其轮义无咎也
 孔子之传既济初九云云何也曰初九之曳轮濡尾
 此乃知虑危防险之道者于义自无咎也
六二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丧息浪反/茀音佛)
卷十 第 34a 页 WYG0051-0642a.png
 周公之象既济六二云云何也曰六二文明中正之
 德本才足以济险也然以上应九五坎险之君自恃
 其济而不能下贤以行其道则二虽有济险之具亦
 失其所以行如妇之丧其车茀而不能行耳然二为
 离主明见几先安然以听则中正之道亦难终废而
 时至仍行七日即得矣盖彖传所谓小亨以利贞
 初吉而柔得中即指此爻言耳
 六二于离为中女妇象丧茀无蔽离虚象六二柔中
卷十 第 34b 页 WYG0051-0642b.png
 安常处顺有勿逐自得象七日则卦一周为七日如
 七日来复之义盖天道运行之自然抑又六爻往而
 复来自此至未济之九二遇刚则阳实计其为日又
 适七也
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孔子之传既济六二云云何也曰七日得者以六之
 柔中得正自有必济之吉道也彖之所谓初吉以柔
 中者此耳
卷十 第 35a 页 WYG0051-0642c.png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周公之象既济九三云云何也曰九三以刚处刚居
 离之上遇险之交是乃以明化险蹇之终济故为高
 宗伐鬼方三年终克之象然以三自处非中是亦刚
 暴喜事之人故又戒以小人勿用耳盖人主之用兵
 原非人不济而非小人则亦无以动其好大喜功之
 心故用师既戒用小人又师克有功小人必且进爵
 分土亦恐易至乱邦如师终之戒故圣人于此爻备
卷十 第 35b 页 WYG0051-0642d.png
 戒之也
 离为戈兵故称伐三以明伐暗故称伐鬼方
象曰三年克之惫也
 孔子之传既济九三云云何也曰言高宗以天下之
 盛伐鬼方之小丑犹必三年然后克之则是虽克之
 于三年之后而三年之中劳师远输国储耗于车马
 供亿之间甲兵敝于寒暑战阵之际九重宵衣旰食
 百尔奔走禦侮其困惫亦已甚矣呜呼以高宗之贤
卷十 第 36a 页 WYG0051-0643a.png
 而尚且如此师可轻用耶吾夫子赞易而独于此言
 凛凛乎若虑若戒有以夫
 大抵时当既济则天下富强故人主每易恃其富强
 之资兴师动众不知兵为凶器动非其宜小则虚耗
 国力大且患生意外故周公孔子于既济三爻惓惓
 致意而传特释三年一句也
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繻而朱反/袽女居反)
 周公之象既济六四云云何也曰六四身当既济之
卷十 第 36b 页 WYG0051-0643b.png
 时踰三伐克之上而入坎阴险之中矣于象为繻之
 有衣袽而宜终日戒者也盖时当既济则内忧易忘
 又兵胜之后骄心易生故一切败絮纷纷皆藏于衣
 被之中此而能戒则思患豫防济可终亨而不独初
 之得吉若不能戒即大安之日乃危机之伏已治之
 秋乃大乱之伏所谓终止则乱者即在此耳而象不
 言吉凶者盖谓此乃终日戒之时能戒则吉不待言
 不能戒则凶不待言也
卷十 第 37a 页 WYG0051-0643c.png
 终日戒以其乘离日之终也
象曰终日戒有所疑也
 孔子之传既济六四云云何也曰言终日戒者谓当
 此时虽既济之后而危机乱机即藏于中而有可疑
 也有可疑即有所疑安得不终日戒乎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实受其福
 周公之象既济九五云云何也曰九五本阳刚中正
 下与六二为邻而处坎之中有终止之病处济之盛
卷十 第 37b 页 WYG0051-0643d.png
 无柔中之诚既济虽盛于六二而反不如六二之中
 正诚一实受吉来之福也盖时已济而满心生诚意
 散一切丰亨豫大之中皆伏丧乱危亡之机岂能如
 柔中之二实受吉来之大福乎
象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也实受其福吉大来也
 孔子之传既济九五云云何也曰离为牝牛离东而
 坎邻之故谓五曰东邻坎西而离邻之故谓二曰西
 邻盖二以柔中丧茀自得是乃以时用礿恭俭无求
卷十 第 38a 页 WYG0051-0644a.png
 而永克有济故传特指其吉大来盖大来之吉即初
 吉也
上六濡其首厉
 周公之象既济上六云云何也曰上六处既济之终
 以阴柔之资居阴险之位是坎水既盈享其既济而
 惟知饮酒宴乐以自终者也故于象为濡其首夫既
 济之时乃终日戒时也而至于饮酒濡首是犯终止
 则乱之大戒矣危能免乎故占象为厉然厉特就濡
卷十 第 38b 页 WYG0051-0644b.png
 首之时言其蹈危机耳其实终止之凶原在此也彖
 传曰其道穷道穷焉有不凶者
象曰濡其首何可久也
 孔子之传既济上六云云何也曰言上六之饮酒而
 至于濡首道已穷而乱必至如泰之上六矣又何可
 长乎言其必厉而至于乱也终止则乱不亦信乎
未济䷿(坎下/离上)
 既济而终之以未济何也序卦傅曰物不可穷也故
卷十 第 39a 页 WYG0051-0644c.png
 受之以未济终焉
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汔许/立反)
 文王之彖未济云云何也曰水火以相济为用而未
 济则火在水上炎者反升上而流者反居下分背不
 交故曰未济也然卦德虽不若既济之交致其用亦
 自有济险之明待用无方之具有亨道焉但亨者亨
 其未济而可济若如小狐之尚未习险汔济而尚有
 水濡其尾则是未明所以济之之道耳以是而往蹈
卷十 第 39b 页 WYG0051-0644d.png
 险履危无攸利也
 狐多疑每听冰下无水声乃济小狐则尚不能习险
 善济故彖以小狐象全卦爻以初六象小狐盖济事
 贵谋恶疑以小狐之暗而处险故无攸利也凡事以
 明济险则济而卦则险暗在内离明在外故有未济
 之象
 万物生成于乾坤而致用于水火故上经首乾坤而
 终坎离人道造端于夫妇而生生于水火之相交故
卷十 第 40a 页 WYG0051-0645a.png
 下经首咸恒而终既未济然既济则交致其用而未
 济则各致其用交致其用则用已致而其事已毕各
 致其用则用未致而待用不穷盖易道主于生生不
 已故六十四卦终未济也
彖曰未济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济未出中也濡其尾无
攸利不续终也虽不当位刚柔应也
 孔子之傅未济彖云云何也曰言未济亨者离在上
 而五之柔得中也小狐汔济者坎二正在险中未能
卷十 第 40b 页 WYG0051-0645b.png
 出而达于险外也濡其尾无攸利者智塞识暗不能
 即济而继之于终也然六位皆不得正而二五居中
 刚柔相应亦自有共济之道所以虽未济而亨也
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居子以慎辨物居方
 孔子之傅未济大象云云何也曰言水在火上谓之
 未济盖火炎上水流下不成交致之用而属不移之
 方也君子体此慎审以辨物之性使各居其方而不
 相杂则类聚而群仍分不特善恶邪正无凌蚀之患
卷十 第 41a 页 WYG0051-0645c.png
 亦且大小偏全有得所之用是以未济而各有所济
 之道也
初六濡其尾吝
 周公之象未济初六云云何也曰初六以阴柔居险
 初而居未济之始狐之汔济未济而濡其尾者也夫
 方陷于险惟刚决可济而濡其尾焉其能济乎亦可
 羞矣故象占如此而凡居宜济之地而迟疑不决者
 其为吝皆可类推耳
卷十 第 41b 页 WYG0051-0645d.png
 坎为狐为水而初居卦后有濡尾象
 下坎三爻皆未尝济故以濡尾曳轮征凶为戒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孔子之传未济初六云云何也曰言初六之濡其尾
 者居坎暗塞隐伏之下全无离明先见之识亦不知
 之极也不知如此不亦可羞耶
九二曳其轮贞吉
 周公之象未济九二云云何也曰言九二当未济之
卷十 第 42a 页 WYG0051-0646a.png
 时以离处险中虽应五而未能即应是彖所谓柔在
 中而知险不济者也故有车曳其轮之象处未济而
 能如是则亦得正而吉已故象占如此呜呼其见险
 知止行不犯难者乎
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孔子之传未济九二云云何也曰言九二贞吉者时
 当未济之时地居坎险之中知时之不可济而不济
 是乃以中行正而非如小狐之不知者也其得正而
卷十 第 42b 页 WYG0051-0646b.png
 吉又何疑乎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周公之象未济六三云云何也曰六三当未济之时
 以柔暗之资处极险之地而又应以濡首之上是乃
 以不能济之才值不可济之时者若犯难而征则凶
 必矣独以其位居出险际离之会则为涉大川之利
 耳
 初二皆未济而独于三言之者三近外坎将出有济
卷十 第 43a 页 WYG0051-0646c.png
 之疑也
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孔子之传未济六三云云何也曰言未济征凶者以
 刚居柔位不中正而未可征耳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周公之象未济九四云云何也曰九四虽当未济之
 时而已出险居离以才之刚明而处位之柔顺自能
 以明济暗未济者可从而济故占象为得正而吉悔
卷十 第 43b 页 WYG0051-0646d.png
 自可亡事象为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也
 观未济之九四贞吉可见居以当位为功不尽关二
 五也二五正有不贞吉者大抵上三爻未济而可济
 者故象多吉辞
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孔子之传未济九四云云何也曰九四之贞吉悔亡
 者九四以阳明济险其志得大行也呜呼阳刚文明
 固济险之具乎濡尾之小狐安得不吝
卷十 第 44a 页 WYG0051-0647a.png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周公之象未济六五云云何也曰六五以离明中正
 之德下应九二刚中之臣君明臣良何险不济何济
 不通故占象为贞吉无悔事象为君子之光上下交
 孚而吉也大抵君子之光光以文明而实光以孚二
 盖人君能信任贤臣则自用不事而兼照无遗自然
 上下交孚而行无不吉耳
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卷十 第 44b 页 WYG0051-0647b.png
 孔子之传未济六五云云何也曰言君子之光者五
 二相孚离明坎润交相𤼵越其晖吉也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周公之象未济上九云云何也曰上九以刚处离终
 而下孚六三不正之险是非君子之孚乃孚于饮酒
 而已夫当未济而既济则饮酒宴乐亦君子所不废
 未可便谓之咎但以六三之险终而上以刚躁应之
 则有饮酒而沉沦濡首之象若以此为孚则孚所不
卷十 第 45a 页 WYG0051-0647c.png
 当孚而失是耳
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孔子之传未济上九云云何也曰饮酒而至于濡首
 亦太不知节也既济者且将以终止乱而况其为未
 济之终乎
 按知节即知时之义而以此终易者易取时行以既
 济为用而以未济为功知节则时虽未济而可济不
 知节则时虽既济而终于不济正以见易乃时中之
卷十 第 45b 页 WYG0051-0647d.png
 道而生生之道知节则得时之中而道日生不知节
 则失时之中而道终穷也呜呼易固教人时中之道
 而实寡过之道哉
 
 
 
 
 丰川易说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