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049-042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易翼宗卷六
          湖北巡抚晏斯盛撰
  下经

(句/)(句/)震来(句/)虩虩(句/)笑言哑哑(句/)震惊百里(句/)
丧匕鬯(震归藏作釐虩虩荀爽作愬愬毛西河曰吴澄/以震来以下八字系初九爻词竟以已意删去)
(季本四同从之/何无忌惮至此)
卷六 第 1b 页 WYG0049-0427b.png
传震亨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震惊
百里惊远而惧迩也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
大象荐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说卦雷风相薄雷以动
之帝出乎震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动万物者莫疾乎
雷震动也震为雷震为足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
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敷为大涂为长子为决躁为苍
筤竹为萑苇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作足为的颡
其于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序卦主器者莫若
卷六 第 2a 页 WYG0049-0428a.png
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杂卦震起也
 以八卦言则乾交于坤之初以六十四卦言则于艮
 为覆推阳动于下故名震阳动则嘉故亨震来两震
 相重震而又震即大象所为荐雷也虩虩恐惧貌敬
 也哑哑赤子之初声又读如厄镇定之至一笑一言
 有常度也百里侯国之地凡雷之动闻于百里声之
 所至境内皆震也执匕荐鬯主祭者之事即所谓主
 器也震为长子而初爻刚正故继体出治临事变而
卷六 第 2b 页 WYG0049-0428b.png
 守不失也敬以主之德足长人矣
 虩虩敬也非眩也哑哑有则也非放也不丧匕鬯有
 则之实也不忘所有事也居处恭执事敬其常也不
 必其震来然临事而惧不疑所行亦并行不悖矣
 胡氏炳文曰震惊百里以震雷取象不丧匕鬯以长
 子主器取象
 
初九(句/)震来(句/)虩虩(句/)(句/)笑言哑哑(句/)
卷六 第 3a 页 WYG0049-0428c.png
传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
 此爻成卦之主以故全用彖辞止加一后字以明之
 而直断其吉言此即彖所谓震来虩虩笑言哑哑者
 然必敬谨之至而后言笑有则虩虩者主于中而后
 哑哑者形于外也
 
六二(句/)震来(句/)(句/)亿丧贝跻于九陵(句/)勿逐(句/)七日
(亿伪古本/作噫谬)
卷六 第 3b 页 WYG0049-0428d.png
传震来厉乘刚也
 震来震之初来也厉危也阳方震动六二迫而乘之
 危地也亿多也六五象传训大是也丧贝跻于九陵
 失其所有至于最远之地也九阳数之极也陵林木
 丛荟之处震之为也勿逐能自守也以六二之柔顺
 而中正也敬天之怒无敢驰驱也七日少阳之数刚
 退而柔安故失者可得也处震之道莫善于敬二虽
 不如五之无丧有事然亦能自守而有得
卷六 第 4a 页 WYG0049-0429a.png
 
六三(句/)震苏苏(句/)震行(句/)无眚
传震苏苏位不当也
 六三以柔处下卦之极不中不正故震之一终而遂
 苏苏然不甚惊惧也与虩虩者异矣震行对震来震
 往而言此爻震之一终如雷声之已行也凡雷之震
 既已发声则其势愈盛更当自省其身使无一眚不
 得苏苏然少释其恐惧也
卷六 第 4b 页 WYG0049-0429b.png
 
九四(句/)震遂(句/)
传震遂泥未光也
 内震已成则遂矣至九四而阳陷于上下群阴之中
 则泥而不通是失震之所为亨者
 胡氏炳文曰初与四皆震之所以为震者然震之用
 在下四溺于阴柔之中故震之亨在初而不在四
卷六 第 5a 页 WYG0049-0429c.png
六五(句/)震往来厉(句/)亿无丧有事
传震往来厉危行也其事在中大无丧也
 往谓内卦来谓九四六五得震之最中往者已然来
 者同体远鉴近察皆为震地盖无时无处不自厉也
 然震而得中敬以直内中有所主故不丧其所有事
 五之所事至大也故曰亿无丧有事而传释之曰大
 无丧也彖所谓不丧匕鬯彖传所谓出可以守宗庙
 社稷为祭主是也
卷六 第 5b 页 WYG0049-0429d.png
 震之往来当在四而四泥矣不若五之光也震之不
 丧匕鬯当在初也而五则出而守宗庙社稷矣初者
 震之主爻五者震之正位合初与五观之而彖义始
 备震来虩虩恐致福即往来厉之心也笑言哑哑后
 有则即亿无丧有事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之本也
 虞氏翻曰可以守宗庙社稷为祭主故无丧有事也
 熊氏良辅曰震往亦厉来亦厉皆以危惧待之故能
 无丧有事盖不失其所有也此卦辞所谓不丧匕鬯
卷六 第 6a 页 WYG0049-0430a.png
 能主器以君天下者与
 
上六(句/)震索索(句/)视矍矍(句/)征凶(句/)震不于其躬(句/)
其邻(句/)无咎(句/)婚媾有言
传震索索中未得也虽凶无咎畏邻戒也
 震极矣索索然志气之消沮也故其视矍矍然神貌
 之闪铄也上六阴柔之至中无所主故也志先乱矣
 行将何之凶道也然沮丧者固败行而儆戒者可无
卷六 第 6b 页 WYG0049-0430b.png
 虞也当震之未及其身方及其邻之时而早图之则
 修省生于恐惧虽未能致福亦可寡过也故无咎邻
 比近于身者谓六五六五震往来厉不敢康宁如彼
 上六当观此而知戒也上六变而成离长男中女有
 婚媾之象又为噬嗑故有言而连类及之见不可徒
 震也
 赵氏光大曰阴处震极故当震之来志气消沮瞻视
 傍偟惊惧之甚也以是而行其志先乱凶也所以然
卷六 第 7a 页 WYG0049-0430c.png
 者不能图之于早也若未及身而方及邻之时豫为
 图之则无索索矍矍之咎矣

艮其背(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句/)无咎
传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
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
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大象兼山艮君子以思
不出其位说卦山泽通气艮以止之成言乎艮艮东北
卷六 第 7b 页 WYG0049-0430d.png
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终万
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艮止也艮为狗艮为手艮三索
而得男故谓之少男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
果蓏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其于木也为
坚多节序卦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
也杂卦艮止也
 周子曰艮其背背非见也静则止止非为也为不止
 矣其义也深乎
卷六 第 8a 页 WYG0049-0431a.png
 以八卦言则乾交于坤之三以六十四卦言则与震
 相覆推阳止于上阳外阴内各止其所而彼此敌应
 若有所限者然故名艮一阳二阴卦象如人之背艮
 文如身之反故曰艮其背凡人见其前不见其后背
 者人所不见之地也艮其背则身不可得而迹矣身
 不可得而迹识盖居天下之先矣识居天下之先其
 行实不处天下之后将迹其行乎当于其庭而行其
 庭已不见其人矣其行固在众行之先矣是其行也
卷六 第 8b 页 WYG0049-0431b.png
 即其止也岂复有人之见哉事物纷纭动矣然各止
 其所而不乱则亦静也所谓动亦静也此艮之大义
 也艮为门阙故言庭
 玩传艮其背一句是主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
 三句相连中著是以二字更明总是静为之主则动
 亦静不滞于行斯止之极也道理十分圆相先儒以
 艮其背行其庭平对者皆失之千里蔡氏清曰天有
 四时冬不用地有四方北不用人有四体背不用一
卷六 第 9a 页 WYG0049-0431c.png
 理也盖体立而后用有以行此理若充得尽即是定
 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陈氏琛曰背者北也人之一
 心静之所养有浅深则𤼵之所中有多寡而于静全
 无得者一步不可行也二说得之
 
初六(句/)艮其趾(句/)无咎(句/)利永贞(趾荀作/止通字)
传艮其趾未失正也
 艮取象于身则初即其趾也凡人之行其趾先动六
卷六 第 9b 页 WYG0049-0431d.png
 柔得止之正故曰艮其趾艮其趾则不妄行矣故无
 咎然趾易动者也六柔贞也即正也必永其贞斯不
 失艮之初意也不然趾不自禁而能为艮乎
 
六二(句/)艮其腓(句/)不拯其随(句/)其心不快(拯陆/作承)
传不拯其随未退听也
 上下敌应五虽同德而阴必从阳故六二舍五而比
 三阴阳有相与之象欲止而不能自主者也凡卦从
卷六 第 10a 页 WYG0049-0432a.png
 上者进从下者退比三而不从初故传曰未退听取
 象于身在限之下趾之上则腓也腓足肚也不动者
 也然随足而动其必然之势不能止也是违心而动
 也故不快
 咸二曰咸其腓此曰艮其腓象之同也皆艮之下体
 也三曰咸其股执其随往吝义之同也咸随四而此
 随三也阴阳之相牵也
 
卷六 第 10b 页 WYG0049-0432b.png
九三(句/)艮其限(句/)列其夤(句/)厉薰心(夤郑作𦟘说文/作胂荀作肾)
传艮其限危薰心也
 限上下体之交腰际也夤夹脊骨也薰蒸动也冲也
 犹言忧心冲冲也止其所而后为艮人之一身上下
 运动皆在其限则限非可止之所也而九三以刚居
 之坚确之甚止其所不当止若艮其限者然艮于其
 限则其间之骨节坚强不可运动又若横列其夤矣
 危道也身危则心不安故厉薰心此所谓气壹动志
卷六 第 11a 页 WYG0049-0432c.png
 者也
 杨氏启新曰此爻恶动以为静而反至于动心者盖
 心之与物本相连属时止而止时行而行则事应于
 心而心常泰然有意绝物则物终不可绝而心终不
 可静矣
 
六四(句/)艮其身(句/)无咎
传艮其身止诸躬也
卷六 第 11b 页 WYG0049-0432d.png
 限以上身之正体一止则无不止矣然艮之为道艮
 其背必不获其身也而四之为止仅在其身是能止
 于有形而未能止于无形也免咎而已守身而安非
 复艮限列夤之厉亦无艮腓不快之忧
 胡氏瑗曰人之体统而言之则谓之一身分而言之
 则腰足以上谓之身六四出下体之上在上体之下
 是身之象也夫人患不能自止其身令能止之得其
 道使四肢不妄动故无咎也
卷六 第 12a 页 WYG0049-0433a.png
 
六五(句/)艮其辅(句/)言有序(句/)悔亡(辅虞翻李/鼎祚作孚)
传艮其辅以中正也
 六五得中中则无不中于理者而于人身若口辅然
 口容止止非默也言中伦伦序也序则其止也斯所
 谓止其所之一端矣夫驷不及舌悔也言之无序也
 诗曰莫扪朕舌扪则艮矣故艮其辅而后无悔也
 龚氏焕曰艮其辅非不言也言而有序所以为艮也
卷六 第 12b 页 WYG0049-0433b.png
 谷氏家杰曰止在言前非出言方思止也然有序为
 止亦非缄默之谓也
 
上九(句/)敦艮(句/)
传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敦厚也以阳止阴之谓艮而本爻在重艮之上当艮
 之终要艮之成止之极也定且静而物不能摇也是
 之谓厚艮其背不获其身之究竟也艮背体之神敦
卷六 第 13a 页 WYG0049-0433c.png
 艮用之实主静者必自得之
 胡氏炳文曰敦临敦复皆取坤土象艮山乃坤土而
 隆其上者也其厚也弥固故其象为敦其占曰吉艮
 之在上体者凡八而皆吉

(句/)女归吉(句/)利贞
传渐之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
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止而巽动不穷也大象山上有
卷六 第 13b 页 WYG0049-0433d.png
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序卦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
以渐渐者进也杂卦渐女归待男行也
 渐归妹与咸恒似以四卦皆乾坤之子女而刚柔内
 外有相交之理故取象于夫妇嫁娶之事咸曰取女
 此曰女归彼少男少女之相感此少男长女之中应
 也渐辞曰女归下卦曰归妹彼少女长男之相从此
 少男长女之相订也本卦与归妹覆推故杂卦曰渐
 女归待男行也归妹女之终也义尤显切渐者礼之
卷六 第 14a 页 WYG0049-0434a.png
 始也礼始于谨夫妇女之归最为有渐纳采问名纳
 吉纳徵请期亲迎六礼备而后成婚是渐莫如女之
 归也艮止于下而巽进于上是止以为进亦渐也渐
 本进而有序之文女归则渐之义矣吉得其义也利
 贞爻之中也以归妹覆推则下卦之兑上进为巽而
 九二居于九五位既尊而有功阳刚得中又正而可
 以正人贞之道也故利贞
 
卷六 第 14b 页 WYG0049-0434b.png
初六(句/)鸿渐于干(句/)小子厉(句/)有言(句/)无咎
传小子之厉义无咎也
 鸿之宾也随阳南北而其行有序卦体阴阳相次乙
 乙徐徐亦似雁行故爻俱取鸿象婚礼用雁义亦然
 也干水涯也初六渐之最初柔弱处下而不进若舍
 磐之安而不有者似危也故无识者疑之是厉也因
 厉而有言言诮让也此亦小子则然耳然以渐之义
 揆之则正慎始安身之道故无咎用柔所以不躁而
卷六 第 15a 页 WYG0049-0434c.png
 能渐也观晋初之摧如可知同一难进之义矣若升
 之初六曰众允则以其为卦主也义自不同
 
六二(句/)鸿渐于磐(句/)饮食衎衎(句/)(磐史记汉武纪引/作般注云水涯堆)
(也/)
传饮食衎衎不素饱也
 磐大石也广泽大阿之间有之水鸟栖息之所衎衎
 从容而不竞也必于磐而后得饮食之衎衎则前乎
卷六 第 15b 页 WYG0049-0434d.png
 此者有渐也饮食衎衎以图进则后乎此者有渐也
 盖鸿之为物秋南春北未尝宁处故饮食衎衎非终
 安乎此也传曰不素饱其义精矣渐之最中正者也
 又有应于五也
 胡氏炳文曰艮为石则有磐象鸿食则呼众饮食衎
 衎和鸣也初之小子厉有言危而伤也二饮食衎衎
 安且乐矣时使之然也
卷六 第 16a 页 WYG0049-0435a.png
九三(句/)鸿渐于陆(句/)夫征不复(句/)妇孕不育凶利禦寇
(孕荀作/乘误)
传夫征不复离群丑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禦寇
顺相保也
 以刚而处危地失所为渐者也陆路也如南陆北陆
 之陆鸿之为物木落南翔冰泮北归此随日之南北
 陆以为行也即渐也而九三过刚又无应与秋未立
 而遽南春未立而遽北其去也独行无侣非上九渐
卷六 第 16b 页 WYG0049-0435b.png
 陆之义惟一往不返耳九阳爻故称夫将遽进而以
 巽女为妇耶阴阳相比似可以孕矣然少男长女时
 未至也非夫妇之道不可以生育凶可知矣其刚急
 之性将何所用哉惟寇之至也禦之以健捷则退所
 谓渐不可长者此则其利也内卦艮象止也于义为
 顺故可以相保
 
六四(句/)鸿渐于木(句/)或得其桷(句/)无咎
卷六 第 17a 页 WYG0049-0435c.png
传或得其桷顺以巽也
 巽为木六四柔而下乘故为桷桷柯也鸿本不木栖
 而当渐之交又巽之下体适渐于此未可托也然柯
 尚可容足不至颠坠得柔顺之道不失渐之义故无
 咎进近九五四多惧而以柔处之故安也以阴从阳
 亦顺事也
 房氏乔谓上附于五可也其谓五为桷则不可也九
 五尊而高非足履之象惟以本爻之柔为平柯而托
卷六 第 17b 页 WYG0049-0435d.png
 乎其间以附五斯得之君臣之义夫妇之道也
 
九五(句/)鸿渐于陵(句/)妇三岁不孕(句/)终莫之胜(句/)
传终莫之胜吉得所愿也
 鸿或南陆北陆以为饮食之所耳磐则其所也于陵
 则已远矣然九五得中于陆为仪即在其上无所间
 也岂至于九三之失道孕而不育哉以妇道言之亦
 不过三岁不孕而已渐之贞也本卦归妹之反故兼
卷六 第 18a 页 WYG0049-0436a.png
 以妇道为象即彖之女归同一意也
 
上九(句/)鸿渐于陆(句/)其羽可用为仪(句/)
传其羽可用为仪吉不可乱也
 陆胡氏程氏本皆云当作逵朱子谓以韵读之良是
 至范谔昌吴澄季本直改作逵皆非也朱氏震来氏
 知德毛氏奇龄知陆之不可改为逵而朱氏据虞翻
 以九三为陆谓上所往进也所反亦进也渐至九五
卷六 第 18b 页 WYG0049-0436b.png
 极矣是以上反而之三来氏谓九三之中爻水在山
 上故自干而陆此爻变坎又水在山上故又有鸿渐
 于陆之象毛氏谓上与三为表里上巽极即三止极
 故复渐于此亦非也陆字汉隋以后并无讹误隋卢
 思道孤鸿赋序云大易称鸿渐于陆羽仪盛也是其
 传已久若以韵證则逵仪不叶顾氏炎武曰古人读
 仪为俄不与逵为韵足破前误至谓上复渐于三又
 大失爻理不知陆之为路不必其为逵也不知渐之
卷六 第 19a 页 WYG0049-0436c.png
 各异不得以为三也日行南陆则鸿渐而南日行北
 陆则鸿渐而北三未极而渐陆故离群而失道上已
 极而渐陆则群飞翱翔行列整齐故其羽可用为仪
 仪也者徐徐然有次第也乙乙然相联属也传曰不
 可乱正以其行列言也为异说者当细玩之

归妹(句/)(句/)(句/)无攸利
传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
卷六 第 19b 页 WYG0049-0436d.png
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
乘刚也大象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序卦进
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杂卦归妹女之终也
 归妹渐之覆推与咸恒悖巽反为兑为少女妹象也
 艮反为震为长男而兑女下之归也然女先而男后
 女说而男以动是女为之主故不曰妹归而曰归妹
 也妇人谓嫁曰归嫁娶之道男先于女六礼行而后
 成婚此咸之所以取女吉渐之所以女归吉也今不
卷六 第 20a 页 WYG0049-0437a.png
 以渐而归者妹非咸之正失恒之道者其体则阴爻
 皆外而阳居内其象则女先而男后行之悖理凶可
 知矣不特此也二刚而三乘之四刚而五乘之是妇
 将制其夫矣复何所利哉不善如此总之此为渐之
 反而大远于咸恒者是故士女之行礼为大失礼者
 凶必随之
 
初九(句/)归妹以娣(句/)跛能履(句/)征吉
卷六 第 20b 页 WYG0049-0437b.png
传归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尔雅女子同出谓后生为娣曲礼世妇侄娣是娣者
 女弟从嫁者也兑本少女而初又居其下则娣象矣
 人之四肢下者为足兑体为毁折又变坎为陷为曳
 是跛也然有阳刚之德而尚可支撑中馈是能履也
 居下而承上可也虽不及远其分为善以是而行亦
 吉也女归不待男非礼也亦失时也初为娣则从嫁
 之媵于礼未失于时可待也卦征凶而爻征吉其分
卷六 第 21a 页 WYG0049-0437c.png
 异也
 
九二(句/)眇能视(句/)利幽人之贞
传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
 归妹阴阳之相应者惟二与五而以阳承阴近与六
 三相比正当兑之上缺是眇也然本体刚而得中则
 目未尽盲也故能视而其为刚中也为阴所掩则幽
 隐之地矣第不为三所比眤而自守以中是即贞也
卷六 第 21b 页 WYG0049-0437d.png
 妇人之常道也则其利矣不然非刚明在中得无变
 节乎
 胡氏一桂曰初二跛眇兑毁折象履卦六三亦兑体
 故取象同
 
六三(句/)归妹以须(句/)反归以娣(须荀爽陆/绩作繻误)
传归妹以须未当也
 须女之贱者天文织女贵须女贱志曰须女四星贱
卷六 第 22a 页 WYG0049-0438a.png
 妾之称六三不中不正居长男少女之间是婢妾之
 类而居卦下之上是又与妹为同体则娣矣长男在
 上尚非配也须不当也娣愈不当也取女之吉何有
 焉彖所谓无攸利者也
 
九四(句/)归妹愆期(句/)迟归有时
传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刚而失中又处可惧之地未成其为归妹也故曰愆
卷六 第 22b 页 WYG0049-0438b.png
 期愆期则非归妹之征凶矣彼有取女之吉此有女
 归之渐故曰迟归有时传称其志者刚而实也
 
六五(句/)帝乙归妹(句/)其君之袂(句/)不如其娣之袂良(句/)
月几望(句/)(几荀作/既误)
传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也
 君即所归之妹也如诸侯妻称小君后世称县君之
 类对娣媵言此则君矣本爻位尊而柔顺得中下应
卷六 第 23a 页 WYG0049-0438c.png
 九二是天子之妹下嫁于诸侯之象贵盛其所自有
 谦而不居故服饰其所自有俭而不奢也是以娣之
 袂反觉美焉衣之饰在袂故特举之月与日相对谓
 之望月受日之光者也六五下应九二正相对也曰
 几者不自满也此爻得泰之六五故其辞同而于归
 妹之义则于礼独合何也凡婚礼男家主之而王姬
 下嫁之礼则女家主之在彖自凶而此爻自吉观会
 通以行典礼此其显者
卷六 第 23b 页 WYG0049-0438d.png
 
上六(句/)女承筐无实(句/)士刲羊无血(句/)无攸利
传上六无实承虚筐也(筐郑作匡/古通字)
 上六归妹之究竟而本爻阴虚处外且承应皆阴将
 何所承乎是妇终不成其为妇也不成其为妇则夫
 无以祀先故刲羊亦无血此彖所谓征凶无攸利者
 也故以全体观则兑女也震虚筐也震又男也兑之
 不配则无血之羊也象之所以为辞也
卷六 第 24a 页 WYG0049-0439a.png
 程子曰上六女归之终而无应女归之无终者也妇
 者夫所以承先祖奉祭祀不能奉祭祀则不可以为
 妇矣筐篚之实妇职所供也古者房中之俎菹
 类后夫人职之诸侯之祭亲割牲卿大夫士皆然割
 取血以祭礼云血祭盛气也女当承事筐篚而无实
 无实则无以祭谓不能奉祭祀也夫妇共承宗庙妇
 不能奉祭祀乃夫不能承祭祀也故刲羊而无血亦
 无以祭也谓不可以承祭祀也妇不能奉祭祀则当
卷六 第 24b 页 WYG0049-0439b.png
 离绝矣是夫妇之无终者也何所往而利哉此传相
 承而下正得圣传专释承筐无实之旨朱子本义未
 协

(句/)(句/)王假之(句/)勿忧(句/)宜日中
传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宜
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
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大象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
卷六 第 25a 页 WYG0049-0439c.png
致刑序卦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杂
卦丰多故也
 丰旅之覆推离明震动天地功用之大者明而动则
 百昌时遂百为交作百物俱备嘉之会也故亨假大
 也传曰尚大言方大也勿忧忧也方丰大之时即为
 消落之渐能勿忧乎然日中者忧其昃惟常守其中
 则持盈保泰而丰者不至于啬矣何也丰多故非明
 不足以照之物丰则明易蔽也惟中则物不足以蔽
卷六 第 25b 页 WYG0049-0439d.png
 之六五由艮内而为外震得中居尊为丰之主与离
 二同德相应皆中虚而不自满也明也丰之主故称
 王应离即宜日中爻辞来章之吉正发此旨
 胡氏炳文曰丰之大有亨道焉大则必通也亦有忧
 道焉大则可忧也不必过于忧如日之中斯可矣泰
 晋夬家人升皆曰勿恤此曰勿忧皆极盛之时常人
 所不忧而圣人所深忧其辞曰勿忧深切之辞非谓
 无忧也
卷六 第 26a 页 WYG0049-0440a.png
 
初九(句/)遇其配主(句/)虽旬无咎(句/)往有尚
传虽旬无咎过旬灾也(配郑作妃旬荀作均/刘作钧俱古通字)
 彖曰宜日中离日也六二离之主而阴与阳配初九
 六二一阳一阴故曰配主相比故曰遇旬十日也十
 日之内犹然日中离明下照故无咎然时不可失也
 日中几何往则速遇故有尚言尚往也传曰过旬灾
 见日中之为宜也
卷六 第 26b 页 WYG0049-0440b.png
 先儒俱以四为配主然两阳非配亦非丰主又与宜
 日中之义不合不知离中为日之主也
 来氏知德曰因宜日中爻辞皆以日言文王象丰以
 一日象之故曰勿忧宜日中周公象丰以十日象之
 以一月论已一旬也正丰之时也
 
六二(句/)丰其蔀(句/)日中见斗(句/)往得疑疾(句/)有孚发若
(句/)(蔀郑元薛仁贵本作/菩斗孟喜本作主)
卷六 第 27a 页 WYG0049-0440c.png
传有孚发若信以发志也
 离日也日以虚而明以实而蔽又火日内暗而蔀者
 日积之数汉书律历志七十六岁为蔀首又蔀日二
 万七千七百五十九蔀丰则交食日食甚则斗昼见
 又蔀鄣也丰二离体上有重刚既实而多蔽又质阴
 而无光故有此象往进也谓比三四蔽之者也故疑
 孚合也谓应五虚相照也二有中德与五相信去其
 所蔽则志共见矣故曰发若
卷六 第 27b 页 WYG0049-0440d.png
 蔀鄣也蔽也鄣蔽之至则日中而斗见本爻离中而
 两刚相比不得骤与六五相应故有疑象疑者以重
 刚之蔽也先儒俱以上应六五为柔暗之君故疑非
 也六五本有来章之庆何谓柔暗蔀当作虚活字或
 以为草名皆别义如郑元薛仁贵本作菩注云小席
 广雅云蔀鱼荠也俱与象义无涉且作实字则后
 所称蔀其家者难通也
卷六 第 28a 页 WYG0049-0441a.png
九三(句/)丰其沛(句/)日中见沬(句/)折其右肱(句/)无咎(沛一/作旆)
(子夏传作芾沬汉书及字林子夏传/郑元马融本俱作昧肱姚信本作股)
传丰其沛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终不可用也
 沛当作旆王弼以为幡幔者是也蔀如步鄣之蔽旆
 则幄幔之施更切近矣沬斗杓后星最小难见日中
 见沬如日食之更甚而小星皆见也服虔谓日中而
 昏者是也离体阴阳切近无光故有此象卦例上右
 下左三为离上爻折半则折其右肱矣居下卦之上
卷六 第 28b 页 WYG0049-0441b.png
 当丰大之时任大事者也然日中而昏不明之甚岂
 所以为丰哉偏暗无为故传曰不可大事盖昏而不
 明其体已亏何所用之如人之运动惟在右肱而伤
 折其半终不可以任事也无咎云者言无所归咎也
 
九四(句/)丰其蔀(句/)日中见斗(句/)遇其夷主(句/)
传丰其蔀位不当也日中见斗幽不明也遇其夷主吉
 行也
卷六 第 29a 页 WYG0049-0441c.png
 离为日本爻与日不相对照不能受光故丰蔀见斗
 与六二同传曰位不当谓阳处偏僻亦不当日故幽
 而不明但六五柔中为丰之主九四承之则刚柔相
 遇亦相资也故吉夷正也大也善也诗曰降福孔夷
 不尽训平也六五居尊故曰夷主六二离为下卦之
 主故曰配主先儒以初为夷主不知四有近君之义
 六五有居尊得中之庆也且主而又曰等夷亦不成
 文义于彖辞宜日中之义亦全无关照又传曰行也
卷六 第 29b 页 WYG0049-0441d.png
 是行而遇五也若遇初则反而退矣岂可谓之行
 
六五(句/)来章(句/)有庆誉(句/)
传六五之吉有庆也
 此所谓宜日中照天下者也两虚相含离明照耀正
 丰而得中者无盈昃之虑也六五柔中居尊下有离
 中文明之德为之应则章之来也方未有已而豫大
 之庆美盛之誉其所自有此丰之最善而无忧者故
卷六 第 30a 页 WYG0049-0442a.png
 吉
 
上六(句/)丰其屋(句/)蔀其家(句/)窥其户(句/)阒其无人(句/)
岁不觌(句/)(丰说文作礼窥姚信本/作窥阒孟喜本作窒)
传丰其屋天际翔也窥其户阒其无人自藏也
 宜日中宜照天下而此则位处丰极在于天上不富
 天下而仅有其家者也丰其屋丰之极也蔀其家以
 自蔽也两阴居中幽隐在内故窥其户而阒寂无人
卷六 第 30b 页 WYG0049-0442b.png
 蔽之深也三岁不觌蔽之久也去日已远不明之甚
 盈且昃也故凶

(句/)小亨(句/)旅贞吉
传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
亨旅贞吉也旅之时义大矣哉大象山上有火旅君子
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序卦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
以旅杂卦亲寡旅也
卷六 第 31a 页 WYG0049-0442c.png
 旅丰之覆推离外而艮内离柔而艮刚家在外而止
 之若寄寓然丰内之离为旅之外卦而六五得中惟
 中故顺而两刚比近彼此相资又艮止离明而柔丽
 乎其中亨道也是所以亨者柔中为之也阳大阴小
 故曰小亨以德言之则止者不穷于所往明者不昧
 于所止皆正道也故曰旅贞吉不然行不知止必穷
 于行止而不明必失其所是亨虽小而义则大矣故
 曰道不可须臾离造次颠沛必于是也
卷六 第 31b 页 WYG0049-0442d.png
 胡氏炳文曰在旅而亨亨之小者也然事有小大道
 无不在大亨固利于贞不可以亨之小而失其贞也
 正道果可须臾离哉
 
初六(句/)旅琐琐(句/)(句/)其所取灾(斯郭京作厮据王本/改之者失古文意)
传旅琐琐志穷灾也
 琐琐鄙细貌斯贱役其所取灾犹言自辱也本爻阴
 柔不中处于最下观其行止之鄙细是斯役之为也
卷六 第 32a 页 WYG0049-0443a.png
 以此处旅失路谁悲人以为行之穷也而实其志之
 穷也李斯见鼠而叹以为安可如鼠顾其自处何如
 而不知其志之早失终如鼠也其所取灾辨之可不
 早乎
 王氏应麟曰旅初六斯其所取灾王辅嗣注云为斯
 贱之役唐郭京谓斯合作厮愚按后汉左雄传职斯
 禄薄注云斯贱也不必改厮
 
卷六 第 32b 页 WYG0049-0443b.png
六二(句/)旅即次(句/)怀其资(句/)得童仆(句/)(九家易李鼎/祚本童作僮)
(通/字)
传得童仆贞终无尤也
 次旅舍之所即就也资与赍同聘礼所谓几月之赍
 是也旅次所恃者资资之所恃者童仆倘其不贞则
 挟资而走或耗败不赀旅次其能安乎六二柔顺中
 正在艮之中则已止矣故为次阴爻为矣利故怀资
 艮为少男而得其中以临下故为童仆贞虽无六五
卷六 第 33a 页 WYG0049-0443c.png
 之誉已远初六之灾矣九三九四丧童得资均不如
 者知柔中之善处旅也
 
九三(句/)旅焚其次(句/)丧其童仆(句/)贞厉
传旅焚其次亦以伤矣以旅与下其义丧也
 旅小亨惟柔得之九三刚而不中是不能安于旅者
 旅以外为家而上逼离火则焚次之象以止下者为
 童仆而相隔重阴则丧失之义以刚居危当旅之界
卷六 第 33b 页 WYG0049-0443d.png
 故虽贞亦厉
 丘氏富曰九三爻辞全与二反二即次而三焚二得
 童仆而三丧二之贞无尤而三之贞则厉者二柔顺
 得中三过刚不中也过刚岂处旅之道哉
 
九四(句/)旅于处(句/)得其资斧我心不快(资子夏传及众/家并作齐盖赍)
(字之/讹)
传旅于处未得位也得其资斧心未快也
卷六 第 34a 页 WYG0049-0444a.png
 处诗曰于时处处是也四多惧而以刚乘刚非可处
 之地也非可处之地而处焉是旅而处者也失其所
 矣非所以安身也虽上近六五下应初六而得其资
 斧心终未快身未安故心未安也资财货斧器用六
 五有美在中资也有资则必有斧

六五(句/)射雉一矢亡(句/)终以誉命
传终以誉命上逮也
卷六 第 34b 页 WYG0049-0444b.png
 人君无旅而五居尊位亦未可以等常视也火地之
 晋也曰康侯火山之旅也其诸应得国之亡人乎如
 公子重耳之在外十九年终反国而受天子之命是
 也若夫少康之居有仍宣王之依周召光武之在南
 阳未尝非旅也一举而光旧物亦未尝不与爻辞合
 也要之艮手离弓射象也离又文明则雉之象矣中
 虚亡矢之象誉美名命词诰皆文事离之光也六五
 柔中而居尊位当旅之时有事戎行然一举而可得
卷六 第 35a 页 WYG0049-0444c.png
 也一矢亡言亡一矢而获之贾谊称无亡矢遗镞之
 患言不战也此曰一矢亡则一战而克也终以誉命
 则以文告终也传曰上逮云者本卦与丰覆推离本
 丰之下卦今离为上卦则自二而居五是上及也
 程传曰射雉谓取则于文明之道而必合如射雉一
 矢而亡之𤼵无不中则终能致誉命也朱子语类曰
 亡字如秦无亡矢遗镞之亡不是如伊川之说然程
 子以亡属雉固觉未合而以亡一矢若因雉而失之
卷六 第 35b 页 WYG0049-0444d.png
 亦非文意不知一矢亡言仅需一矢也
 
上九(句/)鸟焚其巢(句/)旅人先笑后号咷(句/)丧牛于易
(句/)
传以旅在上其义焚也丧牛于易终莫之闻也
 离为火火炎上上九刚躁处旅之极又为科上槁故
 有鸟焚其巢之象笑刚上自以为得意快志也后号
 咷遇灾而悲也易埸通牛离象变震为大涂又变小
卷六 第 36a 页 WYG0049-0445a.png
 过故有此象如处牧地而不自保致其所有者而失
 之凶可知矣前传曰以旅与下此传曰以旅在上义
 正相对下谓初与则九三之过刚自是不察其情之
 暌若弃所有而与之者然上即本爻故曰在以上之
 过高自喜不知其祸之至若适当有此者至丧牛于
 易则又知其终莫之救亦莫之悔矣
 先儒专以丧牛于易为致凶之道上下文义隔绝然
 此爻旅之极过高自任罹灾而终不知救者也传曰
卷六 第 36b 页 WYG0049-0445b.png
 终莫之闻犹言人莫以告告亦不能听也

(句/)小亨(句/)利有攸往(句/)利见大人
传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是以
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大象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
事系辞巽德之制也巽称而隐巽以行权说卦雷风相
薄风以散之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
也桡万物者莫疾乎风巽入也巽为鸡巽为股巽一索
卷六 第 37a 页 WYG0049-0445c.png
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
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其于人也为寡发
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卦序卦旅
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杂卦见兑
 以八卦言则坤交于乾之初以六十四卦言则与兑
 相覆推阴伏入于阳之下故名巽以两巽相重观之
 则九二九五刚在巽中而五尤得正中正以行令则
 风流而令行初六六四柔在刚下顺而承之承顺以
卷六 第 37b 页 WYG0049-0445d.png
 善下则风从而行远以柔下刚言是阴之为也阳大
 阴小故曰小亨以其行之顺而言则一往无阻故曰
 利有攸往以九五刚中居尊言则大人之位故曰利
 见大人
 张子曰阴在内阳在外故周旋不舍而为风是阴阳
 相巽也而阴为之内于义尤备朱子语类曰巽有入
 之义巽为风如风之入物只为巽便能入义理之中
 无细不入此见巽之性情
卷六 第 38a 页 WYG0049-0446a.png
 
初六(句/)进退(句/)利武人之贞
传进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贞志治也
 六阴柔初巽下是以进退不决疑贰而趄趑也夫巽
 以申命而命方初下每怀迟疑将格而不行矣惟断
 以定谋勇以作气如军令然有进无退斯克济也此
 巽初之利也
 王氏弼曰处令之初未能服令者也故进退也成令
卷六 第 38b 页 WYG0049-0446b.png
 齐邪莫善武人故利武人以整之
 
九二(句/)巽在床下(句/)用史巫纷若(句/)吉无咎
传纷若之吉得中也
 巽以申命床坐而下令之所杜甫诗曰去岁兹辰捧
 御床又王建宫词曰柘黄新帕御床高又如庾亮之
 据床谈咏王道之指床呼坐是床固所以坐而言也
 五出令者也二行令者也初则奉令者也下而最亲
卷六 第 39a 页 WYG0049-0446c.png
 又巽之所由名初固巽也以二视之则在床下矣令
 由中出不少迟留或卜吉征凶而付之史或祭祀祓
 禳而付之巫纷纷若若承之者顺也惟其令之自中
 出也故吉且无咎非下之进退者可比也
 令之善者言之而有与为听纷纷若若听之者众也
 二能用下也上之巽在四虽同在床下而隔五不为
 上用故凶
 周礼太史读礼协事司巫祝以孝告嘏以慈告又周
卷六 第 39b 页 WYG0049-0446d.png
 官史掌卜筮巫掌祓禳卜筮占吉凶祓禳除灾害
 毛西河曰礼王前巫而后史前后记告纷纷若若注
 云若多也史绶若若
 荀爽谓史以书勋巫以告庙征伐既毕史巫并用此
 承武人专以用兵言牵合未当
 
九三(句/)频巽(句/)
传频巽之吝志穷也
卷六 第 40a 页 WYG0049-0447a.png
 当上下两巽之间故曰频巽巽为风风之恒也为咎
 徵巽以申命命之烦也为乱政上无应下无与将比
 四乎又从五而不从三穷矣处频巽之地则然吝道
 也频复者德之亏频巽者命之乱也
 毛西河曰三当下巽之终而接上巽之始以巽承巽
 巽之频者也夫下巽至三而巽穷上巽至上而巽又
 穷虽三在过巽上在不巽而其巽之穷则一也按此
 频巽甚协其曰过巽则非也爻刚亦不巽也
卷六 第 40b 页 WYG0049-0447b.png
 
六四(句/)悔亡(句/)田获三品
传田获三品有功也
 柔爻本致巽主象初之进退而疑者柔之稚也四之
 悔亡而有功者柔承五也九五本刚正之君而六四
 为柔正之臣近而相得往必有功巽风之动春田之
 时又为利三倍故所获必多三品一为乾豆二为宾
 客三充君庖备举之言其多也○四似初疑于悔矣
卷六 第 41a 页 WYG0049-0447c.png
 然上得九五与初不应则悔固亡之矣是四之善以
 柔而得五为功也故传专及下句然言有功则悔之
 亡亦可知矣
 郭氏雍曰六四近君志决于进无初六之疑则悔亡
 矣是以有田获三品之功也六四至柔不应有田猎
 之功而以此顺乎刚得之由是观之则巽之为道岂
 柔弱畏懦之谓哉
 
卷六 第 41b 页 WYG0049-0447d.png
九五(句/)贞吉(句/)悔亡(句/)无不利(句/)无初有终(句/)先庚三
日后庚三日吉
传九五之吉位正中也
 五为申命之主以九居五正所谓刚巽乎中正而志
 行者故贞吉九二不应前命之阻也而以九五之刚
 正者更之则悔亡矣彖所谓大人为巽所利见故无
 不利此当两巽之中是申命而非初也故曰无初命
 至重申则震动恪恭日新又新矣故有终前汉书历
卷六 第 42a 页 WYG0049-0448a.png
 律志曰敛更于庚是更之为言更也言事至此而当
 更也更则申命于先也又必申命于后也初已往矣
 凡所以申命者皆为终计也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则
 为终事计者周矣此所以有终也
 程子曰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出命更改之道当如是
 也甲者事之端也庚者变更之始也十干戊己为中
 过中则变故谓之庚事之改更当原始要终如先甲
 后甲之义如是则吉也胡氏炳文曰蛊者事之坏先
卷六 第 42b 页 WYG0049-0448b.png
 甲后甲者饬之使复兴起巽者事之权先庚后庚者
 行之使适变通张氏清子曰甲者十干之首事之端
 也故谓之终则有始庚者十干之过中事之当更者
 也故谓之无初有终况巽九五乃蛊六五之变以造
 事言之故取诸甲以更事言之故取诸庚易于甲庚
 皆曰先后三日者盖圣人谨其始终之意也按此皆
 得先庚后庚正义而朱子本义以为先庚三日丁也
 后庚三日癸也说本郑元而于义未当汉律历志曰
卷六 第 43a 页 WYG0049-0448c.png
 火盛于丁未尝解为丁宁也陈揆于癸未尝专为揆
 度也至毛西河以先庚三日为丁戊巳后庚三日为
 辛壬癸谓以庚为主木为金所克则去木之柔而用
 金之刚甲乙为木巽方所属行巽令者必去之甚为
 凿谬大易一书只道阴阳并无纳甲生克消泄之义
 知洁净精微之教者必识之
 
上九(句/)巽在床下(句/)丧其资斧(句/)贞凶
卷六 第 43b 页 WYG0049-0448d.png
传巽在床下上穷也丧其资斧正乎凶也
 外卦之所以为巽者四也以上视之亦在床下然上
 处卦外无位者也将以四为本卦巽入之资乎而五
 方尊临在中惟命之从上不可得而有也是失其所
 资之象也故曰丧其资斧其丧也上自致之资斧非
 其所能有也故正乎凶传意相承而下言丧其资斧
 正其穷之为也
 向来床俱以为卧榻不知古人坐卧皆床也礼父母
卷六 第 44a 页 WYG0049-0449a.png
 舅姑将衽长者奉席请何乡少者执床与坐则亦不
 竟称卧也

兑亨(句/)利贞
传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
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
劝矣哉大象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说卦山泽通气
兑以说之说言乎兑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
卷六 第 44b 页 WYG0049-0449b.png
言乎兑说万物者莫说乎泽兑说也兑为羊兑为口兑
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
为毁折为附决其于地也为刚卤为妾为羊序卦入而
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杂卦兑见而巽伏也
 以八卦言则坤交于乾之三以六十四卦言则为巽
 之覆推二阳一阴阳内阴外如水之内渚而润外溢
 如草木百果鸟兽之内坚实而鲜洁外著故于水为
 泽而于时为秋自爻观之则初二四五刚皆在内三
卷六 第 45a 页 WYG0049-0449c.png
 上两爻柔皆在外刚中正者说之实柔外见者说之
 著说则人情相协事必亨通故直指之曰兑亨也是
 其说也皆以刚健中正者主之也故利贞传刚中而
 柔外正以说之实而言惟说故亨是其说本中正之
 为也故传曰说以利贞明其非驩虞小喜之所为也
 推之至于顺天应人而使忘劳忘死非中正而能之
 乎不中正而能为说乎向来以刚中释亨柔外释利
 贞未知圣传之精即未知彖辞直指兑亨之义亦未
卷六 第 45b 页 WYG0049-0449d.png
 审兑说之真也此以全体观说不必破碎分晰也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则一阴二阳俱宜阴为之主矣
 然自其既成女观之则坤道也而其最初则仍是阳
 施而阴受盖效法之谓坤此三女之用所以异三男
 也故兑巽虽阴体而仍以阳为之主也
 
初九(句/)和兑(句/)
传和兑之吉行未疑也
卷六 第 46a 页 WYG0049-0450a.png
 爻刚无比在兑说之初赤子之性啼笑皆真礼所谓
 不妄说人者也不妄说人则发皆中节故谓之和亦
 和而不同矣私不得而干利不得而诱故吉本卦二
 三四五上皆阴阳相比比则昵昵则同而不和不和
 则疑即在所说之中矣惟初未与物牵行其心之所
 安虽违众亦不害其为和也故传曰未疑
 
九二(句/)孚兑(句/)(句/)悔亡
卷六 第 46b 页 WYG0049-0450b.png
传孚兑之吉信志也
 二比三孚矣然三方来兑易致非道之说似未免于
 悔然二刚而居中德足乎已而人信之来兑者亦不
 得而乱之故吉且悔亡
 孚德足以孚之也以我为主非来与引者之务在说
 人也
 
六三(句/)来兑(句/)
卷六 第 47a 页 WYG0049-0450c.png
传来兑之凶位不当也
 重兑交接之地以柔居之上下两刚皆有可说一兑
 方成又来一兑故曰来兑左右逢迎巧言令色何所
 不至哉妄说人者辱及其身而莫之悟也故凶
 来兑与频巽相似谓居两兑之间致说者来而不已
 也不中不正谐媚之心有感皆说人情见可欲而动
 其几亦岂在远哉
 
卷六 第 47b 页 WYG0049-0450d.png
九四(句/)商兑未宁(句/)介疾(句/)有喜
传九四之喜有庆也
 九四下比三上承五三阴柔而可说五刚正而当说
 将说三乎则违五将说五乎则失三两相商而未安
 也然三本柔邪疾也五则刚中居尊有得君之象喜
 也而三在下体非我同类五为同体实我尊亲如田
 之有界不可苟同也惟以三为疾而介不相乱则专
 于承五而喜起一心矣情虽可商而分有定属故传
卷六 第 48a 页 WYG0049-0451a.png
 亦专释喜
 来氏知德曰四与三上下两体犹疆介然故以介言
 之比乎五者公也故不敢舍公而从私比乎三者私
 也故不敢割情而就理此其所以商度未宁也商者
 四介者九
 
九五(句/)孚于剥(句/)有厉
传孚于剥位正当也
卷六 第 48b 页 WYG0049-0451b.png
 剥阴剥阳也谓上六而九与之比则孚于剥矣有厉
 者危之也九五阳刚中正而拟其孚虑其危者当兑
 之尊位容悦者众而六以兑极相引志在剥阳近而
 易入势有可危然不至咎凶者刚中正者为之也惟
 其为刚中正也故其孚也尚悬拟之其厉也亦若为
 或有之见其实可以自主也彖所谓说以利贞者也
 履之九五健体皆因其位而象之钱氏一本曰兑五
 说体与履五健体不同履五健体恐其和之难危在
卷六 第 49a 页 WYG0049-0451c.png
 夬兑五说体不觉其说之易危在孚故皆有厉之象
 
上六(句/)引兑
传上六引兑未光也
 上六重兑之所由成说之极而不自已引而长之不
 知所终故曰引兑而传曰未光言其阴柔而暗昧也
 毛氏璞曰所以为兑者三与上也三为内卦故曰来
 上为外卦故曰引
卷六 第 49b 页 WYG0049-0451d.png
 来氏知德曰不言吉凶者五已有危厉之戒也

(句/)(句/)王假有庙(句/)利涉大川(句/)利贞
传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
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大象风行水上涣先
王以享于帝立庙说卦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
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序卦说而后散之
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杂卦涣离也
卷六 第 50a 页 WYG0049-0452a.png
 三阳三阴阳上阴下散而不居坎陷而巽入水流而
 风行故名涣其定体则节之覆推也坎来居内则刚
 来居二仍得其中兑往居外则柔位乎四上同乎五
 此其所以亨也节苦而涣亨亦其对也王假有庙九
 五刚中以聚涣也萃之王假有庙九五刚中能致萃
 也巽木坎水以水乘木舟楫之象故为涉川而二五
 刚中巽行坎上故利惟九五刚正乃克有济也故又
 利贞
卷六 第 50b 页 WYG0049-0452b.png
 
初六(句/)用拯(句/)马壮吉(拯子夏/传作抍)
传初六之吉顺也
 当涣之初势犹未败则犹可及止也然稍缓则不及
 故必马壮乃吉用涣初之用也拯救也马壮九二也
 坎为亟心之马而九二得中初六相承相比阴阳相
 济于以收将散之人心资涉川之大利成假庙之肤
 功不难也传所谓顺言其势也
卷六 第 51a 页 WYG0049-0452c.png
 来氏知德曰初六当涣之初未至离披之甚犹易于
 拯者也但初六阴柔才不足以济之幸九二刚中有
 能济之具者初能顺之托以济难而得壮马也○又
 曰陈平交欢太尉而易吕为刘仁杰潜授五龙而反
 周为唐皆拯急难而得马壮者也
 
九二(句/)(句/)奔其机(句/)悔亡
传涣奔其机得愿也
卷六 第 51b 页 WYG0049-0452d.png
 机几也周礼五几通作机左传设机而不倚是机即
 几也易旧注机依据之物宋礼部韵引此爻辞注云
 承物者是也二则已涣矣然坎自节之外而来此爻
 正彖所谓刚来而不穷者是九来居二坎为劳卦得
 其所安而初六比近相承有几象焉故曰奔其机奔
 则疑有悔矣而得其几则劳而得逸危而得安也故
 悔亡传曰得愿谓刚而得中也
 郭氏雍曰九二之刚自外来而得中得去危就安之
卷六 第 52a 页 WYG0049-0453a.png
 义故有奔机之象惟得中就安彖传所以言不穷也
 
六三(句/)涣其躬(句/)无悔
传涣其躬志在外也
 涣至于三则已及其身矣而有应于上以阴从阳义
 也藉以济涣宜也忘其身以从上亦不至于自失也
 阴柔处危有志于时得阳刚为之应则心之所向专
 一不知有其身矣阴柔悔也应刚故无悔
卷六 第 52b 页 WYG0049-0453b.png
 
六四(句/)涣其群(句/)元吉(句/)涣有丘(句/)匪夷所思(丘姚作/近误夷)
(荀作/弟误)
传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此爻即彖所谓柔得位而上同者以柔下刚正位也
 近承九五上同也虚而守正一心奉君其本立矣九
 五而外旁无比应人臣义无私交公也忠也本然之
 善也天下之涣皆起于人自为群涣其群则无所为
卷六 第 53a 页 WYG0049-0453c.png
 涣矣正本清源莫大乎是以视初之拯马壮二之奔
 其机三之涣其躬者径庭也故元吉夫涣而聚之人
 所知也至即涣以为聚人所不知也孔安国书序曰
 丘聚也涣有丘则是涣之中即有聚之道焉莫之致
 而致不期然而然公忠之感善类将盈庭矣岂平常
 思虑之所及哉言其用之神也
 胡氏瑗曰天下之涣起于众心乖离人自为群六四
 上承九五当济涣之任而居阴得正下无私应是大
卷六 第 53b 页 WYG0049-0453d.png
 臣秉大公之道使天下之群尽散则天下之心不至
 于乖散而兼得以萃聚故得尽善元大之吉也
 先儒谓此能散小群以成大群按此有语病凡群皆
 私也党也无小大之分故涣群乃所以为聚
 
九五(句/)涣汗(句/)其大号(句/)(句/)王居无咎
传王居无咎正位也
 此彖所谓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者也去患如去
卷六 第 54a 页 WYG0049-0454a.png
 疾然有寒疾者必汗之有深患者必涣之此其涣之
 当如汗之也非大声疾呼曷克有济其大号则如汗
 之涣矣巽为风有呼号之象故曰大号凡此皆王之
 为也九五阳刚中正能正其位足以𤼵号施令取群
 邪而涣之乃合九有而奉一尊矣此王之居为无咎
 也以承先言则曰王假有庙以御众言则曰王居无
 咎至出纳王命者则六四也故曰柔得位而上同
 
卷六 第 54b 页 WYG0049-0454b.png
上九(句/)涣其血(句/)(句/)逖出(句/)无咎
传涣其血远害也
 汗则汗之而已血则针灸也亦去疾之事语曰去疾
 莫如尽涣血则疾之根可拔也言其象也又变坎为
 血卦故有此象可舍而去之逖远也出如出亡之出
 谓去之外境言远去也此言其事当涣之极位处卦
 外有阳刚变柔之质见人心之离已极而豫远之祸
 不及也故无咎此言其占
卷六 第 55a 页 WYG0049-0454c.png
 小畜六四血去惕出谓忧恤去而惕伤可出四字为
 句此涣其血与涣汗对三字为句各不相蒙本义谓
 逖当作惕与小畜六四同者误至云涣其血则去涣
 其逖则出文义亦未安
 朱氏震曰逖远也去逖出一本作惕出然象曰远害
 当从逖矣
 钱氏一本曰去不复来逖不复近出不复入其于坎
 血远而又远何咎之有
卷六 第 55b 页 WYG0049-0454d.png

(句/)(句/)苦节不可贞
传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
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
不伤财不害民大象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
行序卦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杂卦节止也
 此与涣覆推涣巽上坎下故柔得位而上同此坎上
 兑下坎刚兑柔故刚柔分而刚得中得中谓坎之刚
卷六 第 56a 页 WYG0049-0455a.png
 得九五也毛西河引卢氏之说曰此本泰卦分乾九
 三上升坤五分坤六五下处乾三是刚柔分而刚得
 中不知杂卦反覆相推之法更不假此而前后浑合
 也泽上有水恐其过也故节之卦之取名言当节也
 唯刚得中故能节能节故亨传说以行险之下皆节
 之所以亨也节以制度皆法天地四时以为节节即
 礼也其在性则发而皆中节也礼以嘉天下之会节
 之大者故亨此可贞之常道也若过其节则苦矣礼
卷六 第 56b 页 WYG0049-0455b.png
 盛则离岂常道哉故传曰其道穷言非节之本然也
 程传不可固守以为常本义不可守以为贞俱未协
 观初九之不出户庭九二之不出门庭一为无咎一
 为凶此可知节之为道非拘苦执一之谓矣岂独上
 九为贞之穷哉
 
初九(句/)不出户庭(句/)无咎
传不出户庭知通塞也系辞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
卷六 第 57a 页 WYG0049-0455c.png
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止水之流为泽坎塞其下为兑故初九为节之基当
 节之初时不可出知此而安贫守道无与于世默足
 以容道固然也初无所苦何咎之有户庭户内之庭
 不出内藏也密也
 王氏申子曰阳刚在下居得其正当节之初知其时
 未可行故谨言慎行至于不出户外之庭是知节而
卷六 第 57b 页 WYG0049-0455d.png
 能止者故无咎
 
九二(句/)不出门庭(句/)
传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
 门庭门外之庭出而见人之所二已非遗人离世之
 地而仍不出焉过矣阳刚固守不与五应失时之宜
 即失节之道与节亨者异矣故凶
 钱氏立志曰泽所以钟水也水始至则增其防以潴
卷六 第 58a 页 WYG0049-0456a.png
 之初九是也水渐盛则启其窦以泄之九二是也二
 与初同道则失其节矣
 
六三(句/)不节若(句/)则嗟若(句/)无咎
传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节也者中也正也六三偏暗处危即不节也不节而
 自昧之终无补过之日矣如其嗟若则由侈泰而敦
 礼数自悔深切修已诚至人终不得而咎之传曰不
卷六 第 58b 页 WYG0049-0456b.png
 节之嗟是自嗟其不节也自知之明犹在也如初之
 知通塞二之失时极皆明不明之辨故嗟若者有补
 过之道焉
 李氏彦章曰临之六三失临之道而既忧之节之六
 三失节之道而嗟若皆得无咎易以补过为善者也
 
六四(句/)安节(句/)
传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卷六 第 59a 页 WYG0049-0456c.png
 泽为钟水之区节也六四承九五之中满而流通之
 下归于泽是安节之象也以其位言之则六居乎四
 上承九五秉礼奉法所谓安汝止者也上下相与其
 志大行故亨
 
九五(句/)甘节(句/)(句/)往有尚
传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坎为水水有源而流通者必甘故美泉曰甘泉无源
卷六 第 59b 页 WYG0049-0456d.png
 而涸竭者苦故死水曰苦水是故甘也者美在中也
 中也者礼也中节也和也九五居中得正为节之主
 有常不溢斯其所以为甘乎顺天地而协四时其吉
 可知行而中节即嘉会之合故有尚尚嘉也彖所谓
 当位以节中正以通者也
 朱子语类曰甘便对那苦甘节与礼之用和为贵相
 似
卷六 第 60a 页 WYG0049-0457a.png
上六(句/)苦节贞(句/)(句/)悔亡
传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居节之极穷无所之苦矣苦节不可贞而贞焉得无
 凶乎以之处已则固以之处世则逆悖天则而失人
 情凶之道也即所谓不可贞也传曰道穷犹言行不
 去也悔亡言无不节之悔而已尚不能无咎也故传
 止释贞凶先儒以宁俭宁固释悔亡亦未得节字之
 义文理亦费周折
卷六 第 60b 页 WYG0049-0457b.png
 苦节不可贞故凶至不节之悔则亡之

中孚(句/)豚鱼吉(句/)利涉大川(句/)利贞
传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
信及豚鱼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贞乃应
乎天也大象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序卦节
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杂卦中孚信也
 中孚与小过对待相推六三六四两柔在内九二九
卷六 第 61a 页 WYG0049-0457c.png
 五两刚得中柔内则虚而无一私之间刚中则实而
 有至诚之契此中孚之所以名也卵化为孚生生之
 真也豚鱼江豚也天将风则出拜至信不爽生大泽
 之中卦体上风下泽故象及之信如豚鱼无所作为
 出于本然则孚之至矣孚则无有不感者故吉至信
 自可以涉险而泽上乘木中虚有舟象焉故利涉也
 然孚之所以吉者惟其中也即正也九二九五鹤鸣
 子和有孚挛如何所不利苟其不贞重然诺矜期许
卷六 第 61b 页 WYG0049-0457d.png
 男女相私盗贼相救孚亦何取焉
 豚鱼先儒皆分二物取象坎巽惟来氏知德以为江
 豚取义风泽更觉切合从之
 苏氏轼曰中孚信也而谓之中孚者如羽虫之孚有
 诸中而后能化也内无阳不生故能刚得中然后为
 中孚也语亦亲切
 
初九(句/)(句/)(句/)有他(句/)不燕
卷六 第 62a 页 WYG0049-0458a.png
传初九虞吉志未变也
 虞娱通易虞与忧对言安乐也又魏相传云君安虞
 而民和睦娱义也非虞度之谓故传曰志未变初九
 当孚之始守已自安则吉然有应于四惧其贰也贰
 则不安矣故曰有他不燕他谓四也不虑四之必贰
 者孚初不变之义为重
 荀氏爽曰虞安也初应于四宜自安虞无意于四则
 吉故曰虞吉也有意于四则不安故曰有他不燕也
卷六 第 62b 页 WYG0049-0458b.png
 
九二(句/)鸣鹤在阴(句/)其子和之(句/)我有好爵(句/)吾与尔
靡之(靡埤官作縻陆绩/作縻京房作劘)
传其子和之中心愿也系辞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
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
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
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𤼵乎迩见乎
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
卷六 第 63a 页 WYG0049-0458c.png
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鹤当秋而鸣兑正秋也又为口故取象鹤鸣九阳也
 而居下卦之中故曰在阴其子谓巽也巽兑之反禽
 类而九五同德六四含虚彼此相对故和彖曰柔在
 内而刚得中爻传曰中心愿正谓二五之合也二五
 实而含三四之虚非和鸣之致乎阴美而利好爵也
 上下共之靡縻通系而不解共天位食天禄彼此相
 维尔我无间五非二谁与共此乎故曰我有尔靡此
卷六 第 63b 页 WYG0049-0458d.png
 曰縻五曰挛其理正同
 言行应违皆由中出系辞之义一也兑口出言巽风
 申命亦有象焉
 
六三(句/)得敌(句/)或鼓或罢(句/)或泣或歌
传或鼓或罢位不当也
 孚者惟中而六三处偏危之地将从二乎则已过之
 将从五乎则又不及有应者上九耳本爻不中不正
卷六 第 64a 页 WYG0049-0459a.png
 上九亦然故曰敌阴阳协应故曰得有应于上则中
 益不孚何者情相牵也又当中孚之界上下卦交接
 之地情牵于外若将鼓矣而失其所孚则又或罢失
 所孚则或泣矣而不正之投则又或歌此中孚之所
 以不贵应也既无初九虞安之吉而有他不燕则此
 爻专之
 来氏知德曰六三阴柔不正而上九应之此为悦之
 极彼为信之穷皆相敌矣是以或鼓或罢而作止不
卷六 第 64b 页 WYG0049-0459b.png
 定或泣或歌而哀乐无常其象如此占者不能孚信
 可知矣
 
六四(句/)月几望(句/)马匹亡无咎(几京房作近/荀爽作既)
传马匹亡绝类上也
 阴受阳光四与五近如月之将望五孚之主万邦作
 孚不可以二而六四比三稍有系累咎必随之然以
 阴从阳地位亲切三虽同类不相及也坤牝马故柔
卷六 第 65a 页 WYG0049-0459c.png
 爻亦称马同类故称匹亡舍之而从五也如是则孚
 者专矣故无咎初九有他不燕六四马匹亡无咎知
 孚之贵专也
 
九五(句/)有孚挛如(句/)无咎
传有孚挛如位正当也
 九五孚之主也刚健中正与九二同德相与中含二
 阴臣民之际浑然天合绸缪固结上下一致有若挛
卷六 第 65b 页 WYG0049-0459d.png
 然孚之至也彖所谓孚乃化邦者也贞以应天者也
 然仅曰无咎云者人君以天下之心为心一有不孚
 则暌且否矣咎可胜言哉缉熙敬止烈假不瑕不闻
 亦式不谏亦入斯所谓无咎非盛德未易臻此也二
 曰靡五曰挛卦情可想见矣
 来氏知德曰挛如即鹤鸣子和我爵尔靡也靡与挛
 字皆有固结而不可解之意靡者系恋也挛者相连
 也如与九二合成一体包二阴以成中孚故有此象
卷六 第 66a 页 WYG0049-0460a.png
 无咎者上下交而德业成也
 
上九(句/)翰音登于天(句/)贞凶
传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
 高亢不中孚之穷而失实者也以九五之盛德而矫
 而出之以为不足信以九二之忠挚则疏而远之以
 为不足与所应者惟有六三而不中不正未足以为
 孚也张其文貌纯盗虚声务外不情不为鹤之鸣而
卷六 第 66b 页 WYG0049-0460b.png
 为飞鸟之遗音不在阴而于天其势不可久居终穷
 之道也故凶彖曰利贞而此曰贞凶者彼九五应乎
 天而此之登于天者出乎天位之外也
 胡氏瑗曰翰者鸟羽之高飞也上九在一卦之上居
 穷极之地是无纯诚之心笃实之道徒务其虚声外
 饰以矫伪为尚如鸟之飞登于天徒闻其虚声而已
 苏氏轼曰翰者飞且鸣者也处外而居上非中孚之
 道飞而求显鸣而求信者也故曰翰音登于天九二
卷六 第 67a 页 WYG0049-0460c.png
 在阴而子和上九飞鸣而登天其道盖相反也
 来氏知德曰礼记鸡曰翰音而此亦曰翰音者以巽
 为鸡也因错小过飞鸟遗之音故九二曰鹤鸣而此
 曰翰音也鸡信物天将明则鸣有中孚之意巽为高
 天之象又居天位亦登天之象也登升也言鸡之声
 登闻于天也九二上孚于五在阴而子和上九不下
 孚于三翰音反登天其道盖相反矣中孚与小过相
 为对待孚尽则为小过矣翰音登于天借小过彖辞
卷六 第 67b 页 WYG0049-0460d.png
 飞鸟遗之音为辞良有以也本义及来氏皆据礼文
 以翰音为鸡盖取其信也豚鱼也鹤也鸡也皆信物
 故有所取尔也鸡不于埘而于天必无之事斯所谓
 信穷而妄者欤

小过(句/)亨利贞(句/)可小事(句/)不可大事(句/)飞鸟遗之音
(句/)不宜上(句/)宜下(句/)大吉
传小过小者过而亨也过以利贞与时行也柔得中是
卷六 第 68a 页 WYG0049-0461a.png
以小事吉也刚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有飞鸟
之象焉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顺也
大象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
乎俭系辞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
取诸小过序卦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杂卦
小过过也
 中孚之对待也二阳四阴阳大阴小阴多于阳故曰
 小过刚柔偏胜皆过也然过柔尚可以自处故有亨
卷六 第 68b 页 WYG0049-0461b.png
 通之道而其亨亦必柔正不然则巽懦不可为矣故
 利贞二五之中即正也以处小事何所不利三四偏
 邪刚不如柔矣故不可大事阳内连而阴分列若鸟
 羽然故有飞鸟之象两羽方张其过迅疾故仅有遗
 音二五皆中而二为尤正故宜下不宜上上谓五下
 谓二是何也六五之词曰已上也大吉得适中之道
 又不仅小事之吉已也大事关乎天下国家小事日
 用常行
卷六 第 69a 页 WYG0049-0461c.png
 王氏弼曰飞鸟遗其音声哀以求处上愈无所适下
 则得所安愈上则愈穷莫若飞鸟也按此上下之义
 亦活
 
初六(句/)飞鸟以凶
传飞鸟以凶不可如何也
 小过之初尚未过也下也彖曰宜下则当吉矣然过
 之几浸浸乎动又有应于四不安于下以阴居初不
卷六 第 69b 页 WYG0049-0461d.png
 安于小偏妄之萌往而不返虽欲止之鸟乎止之六
 爻惟初与上拟以飞鸟与彖同象盖四阴排列如鸟
 之翼初上如羽之张故直象之曰飞鸟也以凶云者
 谓自取也
 孔氏颖达曰小过之义上逆下顺而初应在上卦进
 而之逆同于飞鸟之无所措足故曰飞鸟以凶
 项氏安世曰初六在艮之下当止而反飞以飞致凶
 上六居震之极其飞已高则丽于纲罟
卷六 第 70a 页 WYG0049-0462a.png
 龚氏焕曰大过卦辞以栋为象而初上两爻亦以鸟
 言大过阳过于中而三四又阳之中也小过阴过于
 外初上又阴之外也
 
六二(句/)过其祖(句/)遇其妣(句/)不及其君(句/)遇其臣(句/)

传不及其君臣不可过也
 妣祖姑也孙妇祔于祖姑礼也六二柔中越两阳而
卷六 第 70b 页 WYG0049-0462b.png
 与六五相应若孙妇之祔祖姑彼此同德故相遇也
 阳阴之君也越两阳而同五疑若过之然阳不相应
 而二有中德非相抗也故曰不及五虽尊位然阴坤
 也臣道也彼此同心而未尝失君臣之大分故曰遇
 其臣要之六二中正得阴之纯虽处过之时而自守
 以道故不过也彖所谓贞也下也吉之道也无咎则
 小过之大吉也
 周易观彖曰此爻与五两阴相应有妣妇之配无君
卷六 第 71a 页 WYG0049-0462c.png
 臣之交故其越四应五是过祖而遇妣也无正应于
 上而居下位是不及君而自得其臣也窃按小过中
 孚阴阳之大分本卦以阴之过乎阳故曰小过也阳
 大阴小阳君阴臣同一二五之应不得谓臣妣有异
 遇也传曰臣不可过正谓不及其君与过其祖之文
 稍异耳不与阳应故不及也六五则未尝不同德相
 遇也
 
卷六 第 71b 页 WYG0049-0462d.png
九三(句/)弗过(句/)防之(句/)(句/)或戕之(句/)
传从或戕之凶如何也
 本卦阳少阴多是阳不能过乎阴也三四阳爻故皆
 曰弗过阳不能过乎阴则阴欲害阳者也本爻虽有
 应于上正所当防而九三偏危之地未免少智是不
 能防人者不防则甚且以阴为美矣得无溺而从之
 乎从之则上且挟其已过之势因戕之矣戕害也覆
 败死丧皆不防之致凶何可言
卷六 第 72a 页 WYG0049-0463a.png
 来氏知德曰弗过者阳不能过乎阴也两字绝句本
 卦阴过乎阳故二阳皆称弗过防之者当备惧防乎
 其阴也
 
九四(句/)无咎(句/)弗过(句/)遇之(句/)往厉必戒(句/)勿用永贞
传弗过遇之位不当也往厉必戒终不可长也
 九四承五以刚自胜可无咎也阳少于阴亦弗过矣
 然不中不正近承六五不能不相遇也所处之位则
卷六 第 72b 页 WYG0049-0463b.png
 然也其遇之而往也有危道焉阴盛而五为之主四
 又多惧故也不可不戒所戒者永长而固守也小过
 之时为之也彖之利贞为六二言爻之勿用永贞为
 九四言也
 
六五(句/)密云不雨(句/)自我西郊(句/)公弋(句/)取彼在穴
传密云不雨已上也
 阴阳和而后雨泽降小畜阴畜阳一阴主之小过阴
卷六 第 73a 页 WYG0049-0463c.png
 胜阳六五主之故本卦爻辞与小畜彖辞同一不雨
 自西之象阴盛为云云升则不雨震动而艮止亦不
 雨也震变兑为泽又西方也六五阴过乎阳而居尊
 其事已大其势已上六二不相与也其将何所取哉
 深求于上其类穷矣所取甚微非公狩所有事也已
 上之势难乎为尊此彖所谓不宜上也不可大事也
 震张弓之象上六木杪巢穴之象又卦象飞鸟飞之
 穷者则在穴之象先儒谓下应六二为取穴之义未
卷六 第 73b 页 WYG0049-0463d.png
 知小过之时六五已上与下不交传止释密云不雨
 曰已上则知下文皆同义矣非谓上文不雨而下文
 又别有所取也翼义显然明尽惜乎味之者少也
 
上六(句/)弗遇(句/)过之(句/)飞鸟离之(句/)(句/)是谓灾𤯝
传弗遇过之已亢也
 宜下不宜上上则穷矣当其在下犹相遇也上则阴
 阳离绝竟不遇矣所谓小过者此则竟过之矣鸟飞
卷六 第 74a 页 WYG0049-0464a.png
 而不止至于离其群而不复栖未有不入于网罗者
 其凶可知彖曰飞鸟遗之音此且不闻其音矣以人
 事言之所谓凶者外灾内𤯝不一端也复之上曰迷
 复凶有灾𤯝此曰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𤯝
 彼阳复之穷此阴过之穷也

既济亨(句/)(句/)利贞(句/)初吉终乱
传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
卷六 第 74b 页 WYG0049-0464b.png
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大象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
思患而豫防之序卦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杂
卦既济定也
 既未济两卦对待相推六十四卦中泰否天地之合
 既未济泰否之杂坎离之交水火之资天地之用故
 以终篇实时事往复之几也天地之无终无始者也
 本卦水上火下其用交故曰既济此如泰然然泰为
 天地之交既济则水火之交故泰曰吉亨而此曰亨
卷六 第 75a 页 WYG0049-0464c.png
 又曰小也既济言亨则已小矣然莫非亨也即思患
 豫防之义又既济当用柔刚大柔小故曰亨又曰小
 也九五六二刚外柔内皆得正而当位是其利且贞
 也既济之初犹未济也内卦离体柔而得中虚已以
 上交审几而度务此小者之所以亨也故吉既济之
 终未尝非小而穷阴在上偏暗不中不能永终以持
 其蔽乱矣上六曰濡首厉传曰何可久此济之所以
 难为终也
卷六 第 75b 页 WYG0049-0464d.png
 
初九(句/)曳其轮(句/)濡其尾无咎
传曳其轮义无咎也
 卦之初多称尾初刚离体不遽进者故有曳轮濡尾
 之象又坎为舆舆下则轮也轮车之所恃以行者方
 既济之始初九刚明是时方济而不敢自恃者车之
 行恃乎轮曳轮则行者止矣濡尾有应于险能止险
 善补过也故无咎
卷六 第 76a 页 WYG0049-0465a.png
 周易观彖曰既济之初可以济而犹未可轻济也初
 居下当济时有濡尾之象然有刚正之德故能曳其
 轮而不进则虽濡其尾而无咎矣盖欲进而即止临
 事而惧者也故无咎
 先儒因下小狐濡尾遂以本句亦取狐象上下文义
 两端未贯传曰曳其轮义无咎也上句是主甚为明
 显惟周易观彖深得翼义
 
卷六 第 76b 页 WYG0049-0465b.png
六二(句/)妇丧其茀(句/)勿逐(句/)七日得(茀子夏传作髴荀/爽作绂董遇作弗)
传七日得以中道也
 六二柔顺至中当既济之时而不苟于济者彖所谓
 小者之亨初之所以吉也有慎仪守礼时不克违之
 象爻柔故称妇妇行必有蔽茀蔽也丧其蔽则仪弗
 修礼不备勿逐不急索之也不行也有待也五本正
 应而三隔之四间之不能遽合也至七日则阳数一
 周而自复仪无弗修礼无弗备斯济之至善者矣传
卷六 第 77a 页 WYG0049-0465c.png
 曰得中道以二之德盛也非仅得其所丧之谓
 茀虞仲翔曰谓鬒发也王辅嗣亦曰首饰也子夏传
 亦作髴毛西河据此谓先儒不当解为车茀是不观
 二之为妇柔中得位贵也其为翟茀亦可知矣不必
 以蒲藻为类也茀笰通
 
九三(句/)高宗伐鬼方(句/)三年克之(句/)小人勿用
传三年克之惫也
卷六 第 77b 页 WYG0049-0465d.png
 三当既济之半是济之将过者九三刚危之地又离
 为兵戈故有克敌之象上承六四坎体阴爻本卦水
 火之交离东坎西鬼方西戎也三年爻数也以三刚
 伐六四之阴期在必克故至三年三年则师劳力竭
 财用殚耗矣夫以国家之全势必三年而后克之则
 济之难可见克伐至于鬼方济之盛亦可见也然其
 时已将过矣又承坎险小人之象而上六正应柔悦
 藏奸不可不慎故戒勿用师之上六曰开国承家小
卷六 第 78a 页 WYG0049-0466a.png
 人勿用盖事平之后当定规模非偏长制胜所能为
 亦非怀安溺志者所能与也其以高宗当之者易之
 时几也殷道屡兴至武丁之世中兴之后不复再兴
 正既济将过之时也象以此爻当之而又曰小人勿
 用者殆与文王同一忧时之心乎西羌传云殷室中
 衰诸侯皆叛至高宗征西戎三年乃克是其事也
 
六四(句/)(句/)有衣袽(句/)终日戒(繻释文作襦子夏王廙/本作□说文作需王弼)
卷六 第 78b 页 WYG0049-0466b.png
(云繻当/作濡)
传终日戒有所疑也
 繻之为濡王辅嗣说也盖舟漏之谓袽败絮塞舟漏
 之物与帤同徐锴云帤帛臭书盘庚篇云若乘舟汝
 勿济臭厥载则袽之足备舟漏自古有然矣六四既
 济坎体故有渐濡之象而以柔居之不敢自恃其济
 者故既有衣袽以补罅漏至终日戒严而不稍懈弛
 上有九五之君下有重刚之乘应是不安其所居者
卷六 第 79a 页 WYG0049-0466c.png
 也四本多惧此又甚焉故传曰有所疑
 古者削帛为繻关门符信也故旧说有以终日戒为
 关防戒备者毛西河谓不当以汉制解周易良是然
 汉制近古符信在身而衣败絮不敢出以示人盖亦
 疑惧之时为之也存之以见本字之义
 张氏清子曰六四出离入坎此济道将革之时也济
 道将革则罅漏必生四坎体也故取漏舟为戒终日
 戒者自朝至夕不忘戒备常若坐敝舟而水骤至焉
卷六 第 79b 页 WYG0049-0466d.png
 斯可以免覆溺之患
 
九五(句/)东邻杀牛(句/)不如西邻之礿祭(句/)实受其福(礿/汉)
(书作/瀹)
传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也实受其福吉大来也
 九五既济之君盛已极矣然六二为其正应是犹有
 尚俭之意焉杀牛祭之丰者礿祭之薄者东西彼此
 之辞言彼之丰不如此之俭盖郊用太牢在冬而礿
卷六 第 80a 页 WYG0049-0467a.png
 祭在夏祭得其时宗庙用享故受福也此亦亨小之
 意离坎本东西之卦而离有牛象坎得中内实有致
 诚尚实之象致诚尚实时之大者故祭则受福
 潘氏士藻曰五以阳刚中正当物久丰盛之时故借
 东邻祭礼以示警惧夫祭时为大时苟得矣则明德
 馨而黍稷可荐明信昭而沼毛可羞是以东邻杀牛
 不如西邻之礿祭实受其福在于合时不在物丰也
 东西彼此之词不以二五对言
卷六 第 80b 页 WYG0049-0467b.png
 姚氏舜牧曰人君当既济时享治之盛骄奢易萌而
 诚敬必不足故圣人借两邻以为训若曰东邻杀牛
 何其盛也西邻礿祭何其薄也然神无常享享于克
 诚彼杀牛者反不如礿祭者之实受其福信乎享神
 者在诚不在物保治者以实不以文此盖教以祈天
 保命之道
 
上六(句/)濡其首(句/)
卷六 第 81a 页 WYG0049-0467c.png
传濡其首厉何可久也
 当既济之终柔暗之甚而居坎险之极故有濡首之
 象厉危也传曰何可久言济极而衰也此彖所谓终
 乱者也
 薛氏温其曰濡其尾者有后顾之义濡其首者不虑
 前也恃以为济遂致陷没没而至首其尾可知历险
 而不虞患故曰乱者有其治者也既济终乱其义见
 矣
卷六 第 81b 页 WYG0049-0467d.png
 朱氏震曰以画卦言之初为始为本上为终为末以
 成卦言之上为首为前初为尾为后
䷿
未济(句/)(句/)小狐汔济(句/)濡其尾无攸利(史记引本狐/涉水濡其尾)
传未济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济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
利不续终也虽不当位刚柔应也大象火在水上未济
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序卦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
终焉杂卦未济男之穷也
卷六 第 82a 页 WYG0049-0468a.png
 与既济覆推亦相对待水火不交故曰未济否之似
 也然未济有当济之理离往居外则六居五而得中
 是能审度时势而不失缓急之宜者济之主也所以
 亨之才也坎来居内则九居二而未出中亦几几乎
 济矣然险而难恃也故又有濡尾之戒言当慎始斯
 有终也
 汔几也几几乎济也九二之才也而又言濡尾无利
 者惧其陷于险不终济也坎之中也下二句本戒辞
卷六 第 82b 页 WYG0049-0468b.png
 而非九二之实象也传曰小狐汔济未出中也已了
 九二之事矣而于濡尾无利作一句解之曰不续终
 也是别有可虑之意故又合通体而结言之曰虽不
 当位刚柔应也则亨且济之意居多矣先儒俱未全
 绎传义
 胡氏炳文曰天地不交为否否不曰亨否不通也水
 火不交为未济非不济也未焉尔故曰未济亨
卷六 第 83a 页 WYG0049-0468c.png
初六(句/)濡其尾(句/)
传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未济之初柔邪偏暗又有九四为之应则喜于援上
 而不安其居故昧焉一往不知其所终极以此言济
 羞不免矣濡尾犹言失始也濡尾即濡首之渐既济
 之濡尾无咎而此则吝者才为之也时与变为之也
 既济之初才甚刚正事方济而能止未济之初则才
 甚柔邪急于济而犯险此其所以异也
卷六 第 83b 页 WYG0049-0468d.png
 
九二(句/)曳其轮(句/)贞吉
传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九阳爻才刚与五相应似勇于济者而二有中德则
 不敢轻济矣故亦有曳轮之象贞吉者得中即所以
 为正也故传曰中以行正也
 
六三(句/)未济征凶(句/)利涉大川
卷六 第 84a 页 WYG0049-0469a.png
传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征凶不济也利涉大川则又竟齐矣是何也爻当上
 下卦之间火水不交之地故直提卦名曰此未济者
 也以柔居危巽懦观望不离于险征行固凶然于斯
 时也未济已半坎难将尽必勇于济而后离者合也
 下出坎险上应阳刚则未济者济矣此又为三勉也
 
九四(句/)(句/)吉悔亡(句/)(句/)用伐鬼方三年(句/)有赏于
卷六 第 84b 页 WYG0049-0469b.png
大国
传贞吉悔亡志行也
 九四出险近君有志于济而有济之才当济之任者
 以刚济柔正也吉之道也多惧之地虽若有悔而刚
 以济柔实亡悔也是刚岂非未济求济之要哉以高
 宗之时观之可见矣殷道中衰诸侯不朝人心离散
 非大加振作其何能济则所以震叠其声灵者先伐
 而后赏骏厉严肃之遗犹可睹也故用伐久叛之远
卷六 第 85a 页 WYG0049-0469c.png
 国至于三年之久必克之而后已于是大国之效命
 者赏锡之典行焉一伐一赏所以为震者至矣此所
 谓贞吉而悔亡者也传曰志行以济为志即以志为
 贞也
 来氏知德曰未济与既济相综未济九四即既济九
 三故爻辞同亦如损益相综损之六五即益之六二
 夬姤相综夬之九四即姤之九三所以爻辞相同
 
卷六 第 85b 页 WYG0049-0469d.png
六五(句/)贞吉(句/)无悔(句/)君子之光(句/)有孚吉
传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柔而得中即所以为正亦无所为悔也六五位尊而
 离明故曰君子之光又虚中而应九二上下相资故
 有孚以爻之柔而得中言则贞而吉矣以爻之虚而
 有应言则有孚而吉也未济而适能济其善不胜言
 也
 贞吉悔亡咸大壮及本卦之九四也皆以时义为贞
卷六 第 86a 页 WYG0049-0470a.png
 而亡其所悔至此爻连属而言贞吉无悔则中德之
 盛为之又有异于他爻者矣
 
上九(句/)有孚于饮酒(句/)无咎(句/)濡其首(句/)有孚失是
传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未济之极则将济矣水火交而饮食衎衎所以需时
 也故无咎时乎时乎不可失也若溺于其中不复求
 济则失之矣养其身以有为惟知节者能之
卷六 第 86b 页 WYG0049-0470b.png
 丘氏富国曰既言饮酒之无咎复言饮酒濡首之失
 何也盖饮酒可也耽酒而至于濡首则昔之有孚者
 今失于是矣
 李氏简曰未济之终甫及既济而复以濡首戒之惧
 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易翼宗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