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049-014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易笺卷四
直隶大名道陈法撰
  下经

井改邑 巽乎水而上 初六井泥不 井泥不食下
不改井 水井井养而 食旧井无禽 也旧井无禽
无丧无 不穷也改邑 九二井谷射 时舍(赏吕叶)
卷四 第 1b 页 WYG0049-0140b.png
得往来 不改井乃以 鲋瓮敝漏九 井谷射鲋无
井井汔 刚中也汔至 三井渫不食 与也井渫不
至亦未 亦未繘井未 为我心恻可 食行恻也求
繘井羸 有功也羸其 用汲王明并 王明受福也
其瓶凶 瓶是以凶也 受其福六四 井甃无咎修
井甃无咎九井(拘盈叶)也寒
五井冽寒泉泉之食中正
食上六井收也元吉在上
卷四 第 2a 页 WYG0049-0141a.png
勿幕有孚元大成也

 巽乎水而上水掘井汲井者皆然此以卦德释卦名
 也坤为邑三阴爻间列于卦之上下邑改矣乃初阳
 上而五阴下又适成井象水外阴而内阳两刚爻得
 中而不易不改井也旧井依然无丧也新邑之井水
 在地中亦非创获在掘之深耳若往来井井用力亦
 勤矣而不及泉是未能上水徒羸其瓶则养道穷矣
卷四 第 2b 页 WYG0049-0141b.png
 岂不凶乎是彖辞即孟子有为者一章之意若以汲
 井言世固未有汲井而不繘井者井鼎物象耳圣人
 皆以况人事也夫人心天理之澄彻其井之寒泉乎
 日应万事无所加损见用于时可资利济其或私欲
 壅蔽则活水源头塞矣然澄清修治之功亦在人耳
 泉之在井如贤人君子隐于侧陋非上之人汲引之
 则无以资其启沃之益明乎此则彖爻之义可得而
 推矣改邑不改井水之在地随处皆有正如义理人
卷四 第 3a 页 WYG0049-0141c.png
 心各足古今时势不同即人之一身而前后所处亦
 异君子随时处中亦安往而不逢其源乎古今之陈
 迹可循日新之义理自具理无存亡也井以繘泉为
 验既未繘井是不及泉也以为学而言掘井九仞而
 不及泉犹为弃井也以求贤而言或求之而不得或
 得之而不能信任亦无由得其益前功尽弃天理蔽
 锢而贤人隐不亦凶乎是易皆况人事也往来爻之
 上下也一阴在下为泉眼坎为陷至下卦反若为二
卷四 第 3b 页 WYG0049-0141d.png
 刚爻所格而不得通亦未繘井也离中虚瓶象瓶悬
 在中互兑为折毁羸也
 周公因文王改邑不改井之辞遂分二卦以取象下
 卦旧井也上卦新井也井以上出为功故在上者为
 吉初阴在下泥之象也旧邑之井弃而不浚则泥塞
 之矣人汲井则禽饮其馀邑改井废人不汲引是以
 无禽荒凉之况甚言其一无所养也人心之昏塞而
 无用于世亦犹是也传故曰时舍也坎为飞鸟鸟飞
卷四 第 4a 页 WYG0049-0142a.png
 不下则井上无禽二阳为有泉矣然在下卦比下初
 阴泉以上出为功者也今在下自上视之其深若谷
 下阴虚泉无源坎在上水反自上注从旁浸渍其水
 无多浅不堪汲惟见群鲋聚于其下无所养也而下
 之一阴若瓮之敝漏上注下漏无所停畜失井之道
 所以然者以旧井无人修治传故曰无与也如俗云
 无人管理也异乎四之甃井矣人心昏塞之馀岂无
 天良之发而无澄治之功则存焉者寡矣巽取象于
卷四 第 4b 页 WYG0049-0142b.png
 鱼一阴之微处最下鲋之象剥曰未有与叹之也井
 曰无与决言之也即一字之异而其义不同三阳而
 在下卦之上泉之上出者也故渫清因邑改而不食
 非以泥而不食邑改无居人则行人为之心恻在下
 卦其泉深汲而上之则可食如贤人隐于幽微鱼盐
 板筑非汤文之明孰能举之贤人进用岂但人君得
 启沃之益天下之人并受其福行人如无妄阙一字
 离有瓶象巽入为汲离为王为明上卦新井六四互
卷四 第 5a 页 WYG0049-0142c.png
 离为井腹既掘井则甃之以畜泉如治心以畜德也
 又何咎乎九五阳刚中正而位在上泉之上出为用
 于时者也冽爽洁也凡原泉皆寒传曰中正也泉之
 静深而有本也上六井之大成也凡井腹大而口小
 收也收则尘秽不能入人心收敛则外物不能入亦
 犹是也勿幕则其气上通于天而利济之用广矣沮
 溺丈人独善其身幕也二氏之蔽锢其心亦幕也圣
 人之心如明镜止水缉熙于光明而渊泉时出为利
卷四 第 5b 页 WYG0049-0142d.png
 溥矣所谓有孚者亦承九五而言惟其中实上溢故
 养而不穷是以元吉也又上之井收勿幕对下之旧
 井而言四之井甃对二之敝漏而言五之寒泉对三
 之井渫不食而言新旧二井也
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北方少石甃井多木汲亦用辘轳桔槔皆木也故为
 木上有水之象井之成非一手一足之力合众力以
 掘一井以供闾里之用君子劳来其民使同井之人
卷四 第 6a 页 WYG0049-0143a.png
 通力合作尽力沟洫相友相助相生相养亦犹是也

革已日 革水火相息 初九巩用黄 巩用黄牛不
乃孚元 二女同居其 牛之革六二 可以有为也
亨利贞 志不相得曰 已日乃革之 已日革之行
悔亡  革已日乃孚 征吉无咎九 有嘉也革言
革而信之文 三征凶贞厉 三就又何之明以说大亨 革言三就有 矣改命之吉
卷四 第 6b 页 WYG0049-0143b.png
以正革而当 孚九四悔亡 信志也大人其悔乃亡天 有孚改命吉 虎变其文炳地革而四时 九五大人虎 也君子豹变成汤武革命 变未占有孚 其文蔚也小顺乎天而应 上六君子豹 人革面顺以乎人革之时 变小人革面 从君也大矣哉   征凶居贞吉
 火上泽下则上者上下者下但相睽耳泽上火下则
卷四 第 7a 页 WYG0049-0143c.png
 上者下下者上则必至于相克故曰革二女亦象也
 人情世事之不相得者皆是也已日即革也其事之
 当已人心之所同然其望革久矣一旦革之而众心
 乃孚内明外说是以元亨利贞悔亡也传曰革而信
 之言已革而人信之以为当革也以革释已日以信
 释有孚又以卦德推明之文明则周尽事理说则人
 心信从二五皆得中得正而相应如是则穷而变变
 而通通而可久矣革而当也不亨则难于通行不贞
卷四 第 7b 页 WYG0049-0143d.png
 则一弊除一弊复生徒更张而滋扰其悔大矣惟元
 亨而利于正其革乃当其悔乃亡观彖传乃字与他
 处只为吉占者不同天地革而岁功成汤武革命皆
 因乎时时也者天地圣人所不能外岂不大哉
 文王彖辞就已革而言周公爻词分六爻而言则革
 有当有不当圣人最重改革外度之世有其时内度
 之已有其位与才然后可革初虽有阳刚之才而位
 卑处下上无应与而其时事又胶固而不可解如巩
卷四 第 8a 页 WYG0049-0144a.png
 用黄牛之革牢不可破盖沿习之久遽难转移传故
 曰不可以有为也时不可也黄牛之革取象与遁同
 互乾也互巽为绳兑亦仰巽有包里绳束坚固之象
 置是物于前其可动乎六二中正又有应于上处革
 之最善者也已日当革之时也因其时而革之则征
 吉而无咎矣宜革者也九三刚而不中勇于革者也
 或见之不审或行之太骤或矫枉过正皆足更张而
 滋扰是革则凶也即得其正亦厉而时又当革惟在
卷四 第 8b 页 WYG0049-0144b.png
 善处其革反覆思之所以革者既有成说而不敢恃
 也再三筹度广咨博谋期于至当而后行则既可以
 自信而人亦信之矣革而不宜骤者也三处上下之
 交洪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众谋佥同而后可革也
 传曰又何之矣言其事理之不外是也九四居下卦
 之上亦当革之时以阳刚之才居得为之位而以刚
 居柔革而不骤其悔亡矣如是则动无过举众志允
 孚改命而非更张是以吉也传曰信志有成命而改
卷四 第 9a 页 WYG0049-0144c.png
 之不疑信其志之无他也九五阳刚中正下与二应
 有中正之德居九五之位德位兼隆之大人如是而
 革将举天下而维新之声名文物之美如虎之变而
 其文炳然革之最善而且大者也未占有孚言不待
 占决而已信其至当犹勿问元吉也九五之大人维
 新之化旋乾转坤革而变矣虎变似指大人一身而
 言然大人以天下为身天下之文皆其文也上六处
 革之终革道之成即承九五而言君子小人以位言
卷四 第 9b 页 WYG0049-0144d.png
 君子对大人而言大人虎变则君子豹变小人对君
 子而言君子豹变则小人革面乾为虎豹亦虎类以
 其文别之五阳而六阴阳明而阴暗是故刚健而文
 明者其文炳大人之虎变也润泽而文明者其文蔚
 君子之豹变也文皆似火文明之象卦名革爻即就
 革取象小人可与乐成难与图始当革之终而以说
 应庶民之向化也君子观国之光有衣冠文物之盛
 小人朴鲁处更化善治之时说乎心则欣欣然见于
卷四 第 10a 页 WYG0049-0145a.png
 其面矣位高则君子爻阴则小人阴从阳乾为首兑
 为说有其象征凶居贞吉亦以革之终而言既已革
 矣则大体已正其有未可遽革者当俟其自化革之
 不已非所以息事宁人也故征凶而居贞吉革当审
 之于初初不当革二当以其时三当谋之于众四当
 断之于已五则革而变六则革之成而犹以居贞为
 吉观圣人所以处革者前后始终何其虑之深远也
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卷四 第 10b 页 WYG0049-0145b.png
 日月之往来寒暑之推迁不能相并有似于水火之
 相息故君子观之以治历明时

鼎元吉 鼎象也以木 初六鼎颠趾 鼎颠趾未悖
亨   巽火亨饪也 利出否得妾 也利出否以
圣人亨以享 以其子无咎 从贵也鼎有上帝而大亨 九二鼎有实 实慎所之也以养圣贤巽 我仇有疾不 我仇有疾终
卷四 第 11a 页 WYG0049-0145c.png
而耳目聪明 我能即吉九 无尤(于其叶)也柔进而上行 三鼎耳革其 鼎耳革失其得中而应乎 行塞雉膏不 义(叶宜)也覆公刚是以元亨 食方雨亏悔 餗信如何(于离)
终吉九四鼎(叶)也鼎黄耳
折足覆公餗中以为实也
其形渥凶六玉铉在上刚
五鼎黄耳金柔节也
卷四 第 11b 页 WYG0049-0145d.png
铉利贞上九
鼎玉铉大吉
无不利
 文王以卦象鼎故名之曰鼎以木巽火烹饪也井鼎
 象也故传皆以卦象释卦名而并言其用彖曰元亨
 则与大有同以卦德言也鼎何为与大有同词也曰
 凡卦柔之在上而得中也坤之纯阴也震之动也艮
 之止也于义皆为未善也惟离者明也君象也柔丽
卷四 第 12a 页 WYG0049-0146a.png
 乎刚也大明在上而得中也故大有之传曰尊位也
 大中也柔进而上行之善焉者也然则曷为于大有
 与鼎言之也曰柔之在上而亨者以其虚中以应下
 之九二也未济也睽也皆其时义之未善也应而不
 应也惟大有与鼎得中而应乎刚是以皆曰元亨也
 单氏刘氏有见于词同而不得其解也是以归之养
 贤也上九尚贤系词之推说也然则曷为乎与睽同
 词也曰词虽同而时义不同也在睽言睽合睽之道
卷四 第 12b 页 WYG0049-0146b.png
 也鼎则有正位凝命之象焉是以元亨也然则得中
 而应乎刚安在其非养贤也曰养贤与享上帝类也
 言鼎之用也得中应刚言卦之德也不蒙鼎也词各
 有所指也其曰巽而耳目聪明何也曰此亦言卦德
 也离之目也鼎之耳也固象也然离明也视之明也
 听之聪也皆心之明也明兼乎聪也噬嗑之上也夬
 之四也皆听之不聪也传皆曰聪不明也此言卦德
 也耳目皆在上也明既在上则耳聪而目明也非言
卷四 第 13a 页 WYG0049-0146c.png
 鼎也无取乎鼎耳也若言鼎耳也未有鼎目也故曰
 以德言也以明言也巽而明非作聪明也有是德故
 能正位而凝命也吉字衍古烹字作亨
 鼎之初有革故鼎新之义颠趾出否亦初之所有事
 非出否则不可纳新也周公以况人事初阴位卑而
 应四鼎之颠趾利于出否如民间之女纳为贵人之
 妾则拔出乎卑贱之伦矣所以不嫌于为妾者以得
 从贵则子为贵人之子母以子贵矣不然则终身为
卷四 第 13b 页 WYG0049-0146d.png
 田妇子为牧儿矣以其子如鼎之纳新也事固有变
 通以尽利者类如是也巽为覆兑为臭颠趾出否之
 象初四相应二三阳爻中函鼎实有子象九二中实
 鼎实也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否之尽出也人欲去则
 天理存小人退则君子进其义吉矣二比初而上应
 五也传曰慎所之也宜应上而勿比下也如是则不
 为所污染矣五为鼎耳曷为乎于三言之也曰鼎下
 有足中有实上有耳而实无所为赖上之耳运之而
卷四 第 14a 页 WYG0049-0147a.png
 行赖下之足承之而安上五二爻皆有耳象六五耳
 之中虚也耳之虚则聪明而能受三不应五而与上
 相直上中实失其义矣以刚遇刚两不相合耳革则
 行塞虽有雉膏谁其食之如彼硕人怀才抱德过刚
 不中轻世肆志引领西方浩歌美人徒悲不遇六五
 虚中以应九二故曰方雨三所亏者柔顺焉耳悔其
 不足道必交孚终焉其吉刚而用柔道可贬乎道不
 可贬过刚宜悔圣人亦不为已甚上卦为离故曰雉
卷四 第 14b 页 WYG0049-0147b.png
 膏空腹在上不食之象中爻互兑为雨九四在上亦
 鼎之实一阴在下上承三阳力小任重不覆何待鼎
 之折足惟足之罪足何以折惟任之重下之任重上
 之所畀四与下应不量其才而畀之重任使不当上
 失其明惟四之罪败乃公事陨越贻羞不亦凶乎四
 与初应为挠乎下故折在下而词系上惟彼小人未
 尝无才蔡京巨奸涑水赏之丁谓倾邪寇公拔之当
 其任之人言不信及其既败乃知其失信如何也悔
卷四 第 15a 页 WYG0049-0147c.png
 无及矣以下应上名为颠趾上之应下是曰覆餗初
 未有实出否无咎有实则覆应下而凶空腹在上不
 见其足巽为覆兑口倾泽溃餗覆形渥一败涂地亦
 可悲矣五耳位也中虚耳象上九为铉贯耳者也故
 于此爻并言之黄耳而金铉有体而有用也有君而
 有臣也耳静而铉动也耳方而铉圆也耳虚中以受
 铉铉尽力以辅耳也铉耳共济以运鼎君臣同德则
 天下可运于掌上也鼎重器也耳与铉皆利于贞固
卷四 第 15b 页 WYG0049-0147d.png
 然后可以运鼎而无难也传曰中以为实也五之虚
 中耳也以柔居刚所以衔铉之实也人主之虚中任
 贤亦犹是也爻于离多言黄金黄中色离乾体而明
 也上九铉位也鼎曷为乎有玉铉也所以饰也非必
 其用之也亦非必其饰之也所以象也金铉以任重
 宰相之职也上九师傅之职也贤人君子秉和粹之
 德居坐论之地人主之德器所由以成就也身心所
 由以陶淑也无任重致远之劳而有辅养之功也鼎
卷四 第 16a 页 WYG0049-0148a.png
 之玉铉也伊古以来金玉之铉兼之者周公也伊傅
 也德之休明鼎之所以久安而不迁也是以大吉无
 不利也铉之在鼎其垂之则贯耳其提之则在耳上
 故上亦言铉离乾体故言金言玉以刚居柔故曰玉
 铉传所谓刚柔节也
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鼎安重而不迁然后其中之所受者不倾君子居君
 师之位建中表正则福禄永绥有以受天之景命而
卷四 第 16b 页 WYG0049-0148b.png
 勿替矣

震亨震 震亨震来虩 初九震来虩 震来虩虩恐
来虩虩 虩恐致福也 虩后笑言哑 致福也笑言
笑言哑 笑言哑哑后 哑吉六二震 哑哑后有则
哑震惊 有则也震惊 来厉亿丧贝 也震来厉乘
百里不 百里惊远而 跻于九陵勿 刚也震苏苏
丧匕鬯 惧迩也出可 逐七日得六 位不当也震
卷四 第 17a 页 WYG0049-0148c.png
以守宗庙社 三震苏苏震 遂泥未光也稷以为祭主 行无眚九四 震往来厉危也 震遂泥六五 行也其事在
震往来厉亿中大无丧(叶平)
无丧有事上(声)也震索索
六震索索视中未得也虽
矍矍征凶震凶无咎畏邻
不于其躬于戒(讫力叶)
卷四 第 17b 页 WYG0049-0148d.png
其邻无咎婚
媾有言
 易下经与下系传写多讹而震卦为尤甚文王彖词
 只震亨震惊百里不丧匕鬯三句震来虩虩笑言哑
 哑本初爻词误在彖中故遂以爻传为彖传而解者
 亦遂重释之且谓初为震主故词与卦同可谓曲说
 矣彖传当有释震亨之文在震惊百里之上如艮止
 兑说是也既已脱去又复脱不丧匕鬯四字出字明
卷四 第 18a 页 WYG0049-0149a.png
 属鬯字之误而解者乃引帝出乎震为义真郢书燕
 说矣虽尊经而不敢妄易然其脱误显然当阙之而
 不必曲为之说也震亨震有亨之道阳之动于下必
 达于上又人之遇震惊而能恐惧修省必得亨通也
 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言处震之道也人之所以遇震
 惊而丧其所守者中无主也若心存诚敬如承祭者
 之荐其馨香至诚专一如是则虽震惊百里之远而
 在我不为所动亦不丧其匕鬯矣易凡言诚敬皆以
卷四 第 18b 页 WYG0049-0149b.png
 承祭而言如萃如涣如观如困皆是也于远犹惊迩
 则惧矣人心存诚敬虽处震惧而不乱如是则精诚
 可以格鬼神况于平时乎况于人民乎故可以为宗
 庙社稷祭主也坤为邑其数十刚来成震震惊百里
 也互坎为棘匕上震为仰盂下震为手之伸有执匕
 鬯之象又卦之初至五与坎之二至五同坎言樽酒
 樽有棜下一阴似之秬鬯一卣卣无足震似之卦有
 离象离为目为黄黄目郁气之上尊也有其象
卷四 第 19a 页 WYG0049-0149c.png
 初九震之始也阳刚得正当震之来而不为其所动
 有以处之也夫震于事为震惊于人心为警惧人之
 处震虽不可丧其所守而亦不可不为之戒备震来
 而虩虩然周环顾视则处之必慎防之必周因恐致
 福始虽恐惧后必安宁笑言哑哑震过而无所丧失
 相慰藉也由是而思患豫防之道愈明后有则也卦
 有离象顾视之状又有颐象笑言之状爻辞后字衍
 六二以柔乘刚震来其势甚迫而相逼不可与之为
卷四 第 19b 页 WYG0049-0149d.png
 敌虽丧其贝亦当弗顾而勿与争逐俟其势衰歇则
 自可复得九二柔得中正故处震之善如此卦有离
 象贝也互坎为盗丧贝也坎互在艮上跻于九陵也
 盗既负险不可逐也七为少阳之数然以复例之复
 初为七日震二亦为七日爻至二互艮止故曰七日
 得至四互艮全体故曰九陵二五两亿字疑误阙之
 可也强解则难通矣六三以柔遇震而不中不正恐
 惧之甚苏苏然志气散缓猊然前震方已后震未来
卷四 第 20a 页 WYG0049-0150a.png
 及是时而行尚可无眚迟则泥矣九四一阳在众阴
 之中又互坎震本动体陷而不能出故曰泥五居上
 卦而乘刚下震既往上震复来其心危厉然惟自守
 其中正存心诚敬此我之所有事也贝在外可丧心
 在中守之则毫无所丧矣故曰其事在中大无丧也
 上与五相比为邻五震往来而上远之若处于事外
 者故曰震不于其躬于其邻然震在邻则为之邻者
 亦恐惧不宁故索索矍矍若于此时往赴其难则凶
卷四 第 20b 页 WYG0049-0150b.png
 矣夫难之必赴者不可苟免虽凶亦宜往而邻之震
 则可不必往沈犹之祸曾子去之乡邻之斗孟子以
 为不必救故不冒凶危以往而惟戒惧自守于义无
 咎矣然于邻人则可矣若婚媾而恝然不往则不能
 无言矣又当视其事之轻重大小情义之厚薄以处
 之此精义之学也震为足互有离象为周行而视之
 状当震之时爻之阴阳皆不相应婚媾之不能无言
 也世之所谓震惊者水火也盗贼也兵戈也加忧也
卷四 第 21a 页 WYG0049-0150c.png
 皆互在下五爻而上不与焉其亦有不于躬而于邻
 之象欤
荐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荐重也雷之往复也君子非闻雷而始惧其无敢戏
 豫无敢驰驱无时不凛天威于咫尺也

艮其背 艮止也时止 初六艮其趾 艮其趾未失
不获其 则止时行则 无咎利永贞 正也不拯其
卷四 第 21b 页 WYG0049-0150d.png
身行其 行动静不失 六二艮其腓 随未退听也
庭不见 其时其道光 不拯其随其 艮其限危熏
其人无 明艮其止止 心不快九三 心也艮其身
咎   其所也上下 艮其限列其 止诸躬也艮
敌应不相与 夤厉熏心六 其辅以中正也是以不获 四艮其身无 也敦艮之吉其身行其庭 咎六五艮其 以厚终也不见其人无 辅言有序悔
卷四 第 22a 页 WYG0049-0151a.png
咎也亡上九敦艮

 凡阳必上而在外者也故在下则为动在上则为止
 卦有背象如人之背立耳目无所见闻手足敛而不
 动人只见其背不见其身艮为门阙重艮中为虚庭
 无人之象文王观是象如人背立不见其面即起而
 行其庭亦寂然无人行字不必泥非以艮为静行为
 动也盖此四句只形容内欲不蒙外物未接景象即
卷四 第 22b 页 WYG0049-0151b.png
 中庸喜怒哀乐未发之时也未与物接非不与物接
 也当此之时惟安静以收敛其身心又何咎乎圣门
 之学合内外贯动静非偏于静也圣人恐人绝物以
 求止故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言动静各有其时若
 艮则当止之时也时止而止止其所也时行句带说
 非以静为止动为行也止其所而不动耳目口鼻之
 欲皆不萌动不获其身也上下敌应而不相感未与
 物接行其庭不见其人也只就现成境地说言当是
卷四 第 23a 页 WYG0049-0151c.png
 时而安静收敛是当止而止故无咎也此卦象也彖
 意也若谓止于所不见则无欲以乱其心此老氏之
 不见可欲使心不动也至近不见为不交于物是绝
 物也皆所谓有意于外诱之除也如是求止安得止
 乎行其庭行字只虚虚指点言外物未接光景四句
 皆言止非谓行而止也若以行即为动但既不见其
 人正如朱子所谓但有知觉而无所知所觉者亦不
 害其为静也若明道动亦定静亦定另是一义君臣
卷四 第 23b 页 WYG0049-0151d.png
 父子各止其所又就应事接物上说皆非艮止之时
 义或曰如此恐近于禅定不知圣人自有此等时节
 冲漠无联而万象森然已具静存有主静而无静非
 释氏之一片太虚寂也且释氏绝圣弃知守其块然
 之心恶动求静失其时矣非其所矣自私自利其咎
 大矣自白沙象山阳明阳儒阴释之说行其意皆欲
 于静中求光明不知其所谓光明者此心之灵明而
 非程子所谓天理自明也动静不失其时则其道光
卷四 第 24a 页 WYG0049-0152a.png
 明岂必专于静求之乎艮其止止宜作背
 卦言乎时艮则时之当止者也趾好动者也吉凶悔
 吝生乎动初阴静则不妄动矣所以无咎也利永贞
 为柔戒也趾者动之始也无妄念亦艮也传曰未失
 正也以阴居阳为失正当艮之时取其阴静故未失
 正咸面为拇艮背为趾二柔得中正于艮为善矣而
 三阳刚不中妄动者也二密比之而与之同体当止
 之时若能善处之使之退听而不妄动则彼此皆得
卷四 第 24b 页 WYG0049-0152b.png
 其安今二柔而三刚二下而三上其势不能不随之
 而动而无术以拯救之使之退听如股之动而腓随
 之则二反受其纷扰而心为之不快内而家庭骨肉
 之间外而同官共事之人其情事之牵连有如此者
 九三以阳居阳止而动者也此止之不得其所者也
 艮取象于身又为门阙爻于此亦取象于限限门限
 也上艮为门一阳居其下在内外之间有其象限所
 以出入非可止之地夤脊也身在上腓在下中列其
卷四 第 25a 页 WYG0049-0152c.png
 夤于限之上欲止不能欲动不能九三当止之时刚
 而不中不得其所故其象如此止非其所动静皆不
 安则危厉薰心矣咸互巽故为股艮互坎故为脊心
 身之主也四心位而反言身心兼动静不可云艮身
 止则心亦止矣制外养中也吉凶悔吝生乎动艮则
 无咎矣六五得中得正故不妄动当辅位口容止非
 必故为缄默但言有序而中节所谓中正也中得兼
 正也咸阴在上故上言辅艮阴在五故五言辅艮其
卷四 第 25b 页 WYG0049-0152d.png
 背故曰趾曰腓曰夤而此爻亦见辅而不见颊舌靡
 不有初鲜克有终艮之始利永贞所以期其终也艮
 之终吉敦艮所以保厥初也凡阳动而阴静故六爻
 惟三为厉二比之则不快上九以阳居阴艮之终止
 之极故吉也初四五二阴爻则皆无咎而悔亡矣
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艮止也思则动也不能无思也而不出其位则心不
 外驰动亦定也涵养之要也
卷四 第 26a 页 WYG0049-0153a.png

渐女归 渐之进也女 初六鸿渐于 小子之厉义
吉利贞 归吉也进得 干小子厉有 无咎也饮食
位往有功也 言无咎六二 衎衎不素饱进以正可以 鸿渐于磐饮 (补苟叶)也夫征正邦也其位 食衎衎吉九 不复离群丑刚得中也止 三鸿渐于陆 也妇孕不育而巽动不穷 夫征不复妇 失其道也利
卷四 第 26b 页 WYG0049-0153b.png
也 孕不育凶利 用禦寇顺相
禦寇六四鸿保(同上)也或得
渐于木或得其桷顺以巽
其桷无咎九也终莫之胜
五鸿渐于陵吉得所愿也
妇三岁不孕其羽可用为
终莫之胜吉仪吉不可乱
上九鸿渐于也
卷四 第 27a 页 WYG0049-0153c.png
陆其羽可用
为仪吉
 卦本否卦三四两爻之交阴自下而上一阴上进其
 进不骤故曰渐廉耻之大防莫过于男女之际六礼
 不备则贞女不行内止而外巽渐也女长而归亦渐
 也凡君臣朋友之不可苟合皆是也利贞戒躁进也
 阴进而至于四则得位得位则有为而有功得位则
 正始进以正则可以正邦未有已不正而能正人者
卷四 第 27b 页 WYG0049-0153d.png
 也未有始不正而终能正者也传泛言进道凡进者
 如女之归自纳采以至亲迎而后进则吉也进而躁
 进则所往穷矣止而巽则不穷以卦德言也渐之进
 也女归吉也之字也字衍止而巽二句宜在渐进也
 下其位刚得中后人误释传文非传义误增入于传
 例无自释者
 彖言女归婚礼执雁雍雍鸣雁又其时也鸿之飞也
 有序以渐而高舒缓不迫有渐义焉卦亦有其象上
卷四 第 28a 页 WYG0049-0154a.png
 首也中三爻腹也身也下二爻立则为足飞则为翼
 互离阳鸟也互坎水鸟也上一阳引而伸之昂首而
 高足鸿也初六阴柔止体如鸿之渐于干方戢其羽
 不遽进也初位卑为小子见识浅陋阴柔躁进上无
 应与欲进不能厉而有言夫进不宜骤不遽进者于
 义为无咎矣互坎为干二柔得中正进而得其所安
 者也如鸿之渐于磐而无所惊惧安其饮食之常艮
 石近水为磐坎有饮食之道贤人君子之进也随其
卷四 第 28b 页 WYG0049-0154b.png
 所处皆有自尽之义不自暇逸也传故曰不素饱也
 发爻外之义也九三重刚而不中进之不以其渐者
 也鸿止在水飞则在陆水鸟而渐于陆则不得其所
 安飘荡而无所归宿无应于上也其进也求其有得
 然苟合而不以道终亦必亡而已如妇之孕而不育
 进而比于阴也非正应也人之躁进诡随徒失其身
 而无益不亦凶乎渐本否卦三四两爻之交故于此
 爻言夫妇三为夫四为妇非正应以相比而交失道
卷四 第 29a 页 WYG0049-0154c.png
 也失道在三故于三言之卦互坎有飞鸟之象鸿群
 居而鸟孤飞离群丑也以互卦言之互家人而又互
 涣互旅有其象又互离为空腹坎为血卦为陷皆孕
 而不育之象夫既进而有凶矣宜思患豫防如禦寇
 者之见险而止不敢轻进庶乎有以相保而无失彖
 所谓止而巽动不穷也此救败之术利用禦寇如利
 用恒利用礿利用享祀皆言处此爻者宜用此道也
 是用禦寇与禦寇有异爻遗用字卦互有蹇象六四
卷四 第 29b 页 WYG0049-0154d.png
 鸿乘风而飞故为渐于木木非鸿之所安也得其桷
 可以暂栖矣四以阴柔居多惧之地未获所安然柔
 而得正能以巽顺之道处之则高而不危矣下乘阳
 实坎为株木有桷象水鸟栖木其偶也木之有桷亦
 偶也偶而相遭故或之非正应适相比也五位高鸿
 之乘风而渐于陵也渐归妹皆言女归归则有夫妇
 之义故九三兼言夫妇而此爻妇指二又此卦为否
 卦三四两爻之交归妹九四以阳居阴待年之女故
卷四 第 30a 页 WYG0049-0155a.png
 亦以女言渐三五以阳而居阳义得为夫也二五相
 应中间三四两爻大传所谓或害之也然以中正相
 应久而必合三四之相间者终莫之胜也士亦何患
 于不遇乎五位高于震震互艮曰九陵而渐下卦艮
 但曰陵何也盖以渐言也于干于磐于陆于木于陵
 以渐而进陵已高于木矣不再言高也三互坎为阳
 陷为孕而不育五上互离但空腹未孕耳上九鸿渐
 于陆胡文定改陆为达古韵仪读如傩不与逵叶当
卷四 第 30b 页 WYG0049-0155b.png
 作霄古韵读如梭正叶仪韵鸿之飞自陵而进则翔
 于霄汉之间矣进于最高而不失其序可以为渐进
 者之仪则矣传故曰不可乱也非以其文也三阴爻
 鸿之止也于干于磐于木是也三阳爻鸿之飞也故
 三言征五上皆飞之高也
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山木之长也以渐居德善俗皆不可骤贤字衍

卷四 第 31a 页 WYG0049-0155c.png
归妹征 归妹天地之 初九归妹以 归妹以娣以
凶无攸 大义也天地 娣跛能履征 恒也跛能履
利   不交而万物 吉九二眇能 吉相承也利
不兴归妹人 视利幽人之 幽人之贞未之终始也说 贞六三归妹 变常也归妹以动所归妹 以须仄归以 以须未当也也征凶位不 娣九四归妹 愆期之志有当也无攸利 愆期迟归有 待而行也帝
卷四 第 31b 页 WYG0049-0155d.png
柔乘刚也  时六五帝乙 乙归妹不如
归妹其君之其娣之袂良
袂不如其娣也其位在中
之袂良月几以贵行也上
望吉上六女六无实承虚
承筐无实士筐也
刲羊无血无
攸利
卷四 第 32a 页 WYG0049-0156a.png
 渐女自内而外故曰女归归妹女自外而内故曰归
 妹说而动以卦德言也凡事之说而动者未有获吉
 者况乎饮食男女生人之大欲传曰所归妹也少也
 说也所以易动也朱子诗云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
 到此丧生平嘘可畏也六十四卦之彖词惟此卦直
 曰征凶其词甚厉所以深致其戒也夫说而动则蔽
 于物交之引此人禽之界也传曰位不当也夫以爻
 之位而言六爻不当惟未济五爻不当惟睽与解何
卷四 第 32b 页 WYG0049-0156b.png
 为于归妹言之盖渐与归妹由否泰中二爻之交而
 成卦渐阴进而得位归妹阴来而不当位也三说主
 四动主说之自外而入者不得其正则动之自内而
 出者亦不得其正故曰位不当也渐刚下柔也男先
 乎女也归妹柔下刚也女惑乎男也柔下刚而反乘
 刚女之以媚说惑人而反制之者也八卦惟此二卦
 为阴上阳下随动而说为刚下柔归妹说以动为柔
 乘刚此司晨之戒也凡传皆先释正义然后推说卦
卷四 第 33a 页 WYG0049-0156c.png
 之时义与用天地之大义五句宜在刚也之下误在
 前归妹本泰卦由中二爻之交而为归妹故曰天地
 之大义二爻交而中互既济故曰天地不交而万物
 不兴人之终始如婚礼著代之意
 六五女之贵者也初二娣也三须也四待归者也上
 六无归者也初与二在下娣之象女归而以娣从礼
 之常也传故曰以恒也恒如人有恒言之恒是故长
 男长女恒也长男少女亦娣之恒也初二取象虽与
卷四 第 33b 页 WYG0049-0156d.png
 履六三同然辞同而意异履以其阴柔虽能履而跛
 虽能视而眇也归妹以其阳刚虽跛而能履虽眇而
 能视也初在下位动制于人跛也刚而得正娣之有
 才而堪任使以助其君者也跛而能履也贤人君子
 屈于下僚不能大展其才而时参末议亦不无所补
 救故征吉传曰吉相承也吉字一读相承承二也初
 以能履二以能视行资乎明初承乎二以共助五也
 卦之下四爻与履同故取象同刚在下故虽跛而能
卷四 第 34a 页 WYG0049-0157a.png
 履履言于三位不当也此言于初二娣在下也二不
 言娣蒙初而言也阳明在下居下位而有智慧者也
 然而不可自炫也当晦其明如幽人之贞可也不然
 则招尤而取忌矣处下位之道也初以其才二以其
 明何以独为二戒也曰以其应上也以明获上当愈
 敛抑长其虚骄众所忌也传故曰未变常也言虽得
 宠于上而守之若愚也六三柔而不中不正为说之
 主女之柔媚以取容者也女之贱行也须也而上比
卷四 第 34b 页 WYG0049-0157b.png
 于阳躐处二娣之上是须也而娣矣传故曰未当也
 未字上脱位字九四位高盖侄娣之亲贤者也以卦
 名归妹故阳爻亦以女言易皆假象以见义此爻位
 阴而爻阳近比于五不得以类相从故为归妹愆期
 之象迟字去声待也女之待年于其国者也其愆期
 也迟归有时也有待而行也江有沱之志也士君子
 之守贞待时者也六五帝女之贵者也而与下九二
 相应下嫁之象下兑少女二阳说体阳明阴暗故君
卷四 第 35a 页 WYG0049-0157c.png
 之袂不如娣之袂良然五之位尊而有柔中之德德
 充则不尚饰如以其袂而已是取其文而无其实也
 观其外而遗其内也才智之士皆过于笃实之君子
 也取人者不可不知也月几望女德之盛也柔而得
 中也震兑上开皆有袂象兑口仰震反艮举其手故
 见其袂君袂侈震象之娣袂敛兑象之娣之袂互离
 而外明君之袂互坎而外暗也喻言也说少也互坎
 为月互离有交光之象归妹本泰卦三四两爻之交
卷四 第 35b 页 WYG0049-0157d.png
 故其辞同上处卦终而无正应女之无所归者也既
 曰归妹非无所归也归而无终者也凡卦上爻多统
 全卦以取象曰女自其始归而言也说以动则为淫
 荡之女矣爻虽女与士并言然卦名归妹则主女而
 言血为阴类坎为血卦卦互坎坎中实互离为空腹
 为乾卦无血也无实也女之归也承虚筐而无实故
 士刲羊而无血也二句串说故传只释上句阴无所
 赍以遗阳阳亦无所资于阴以是女而归终为弃妇
卷四 第 36a 页 WYG0049-0158a.png
 矣盖其始也以说而动以少女而下长男二四两爻
 交不以正未有能得所终者也士之以邪媚进身而
 遭斥辱者何以异是乎六十四卦之彖辞惟此卦不
 佳而爻初与五反吉二四亦非不吉而三亦不言凶
 盖析爻位而言之也惟此爻统全卦之象与彖义合
 故曰无攸利震有虚筐之象兑为羊
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泽为止水陂以聚之恃堤防以为固而雷动则风雨
卷四 第 36b 页 WYG0049-0158b.png
 至波涛冲击必至于溃君子观之凡事皆为永久之
 计以持其终知其久而必敝也

丰亨王 丰大也明以 初九遇其配 虽旬无咎过
假之勿 动故丰王假 主虽旬无咎 旬灾也有孚
忧宜日 之尚大也勿 往有尚六二 发若信以发
中   忧宜日中宜 丰其蔀日中 志也丰其沛
照天下也日 见斗往得疑 不可大事也
卷四 第 37a 页 WYG0049-0158c.png
中则昃月盈 疾有孚发若 折其右肱终则食天地盈 吉九三丰其 不可用也丰虚与时消息 沛日中见沬 其蔀位不当而况于人乎 折其右肱无 也日中见斗况于鬼神乎 咎九四丰其 幽不明也遇
蔀日中见斗其夷主吉行
遇其夷主吉也六五之吉
六五来章有有庆也丰其
卷四 第 37b 页 WYG0049-0158d.png
庆誉吉上六屋天际翔也
丰其屋蔀其窥其户阒其
家窥其户阒无人自藏也
其无人三岁
不觌凶
 丰以卦德而言知之明故处之当明以动故丰而亨
 凡事如此彖曰王假之传曰尚大也以丰之至大者
 言也日月之明雷霆之威非常人所能有故惟王者
卷四 第 38a 页 WYG0049-0159a.png
 能兼之自古圣帝明王聪明睿知神武不杀覆载之
 内莫不尊亲其功业隆盛蔑以加矣即后世英君谊
 辟能混一海内立纲陈纪以贻其后裔亦皆由其具
 英明果断之姿更历世故洞悉人情故能综览庶务
 拔任贤豪以致太平之盛故人君之德莫大于明而
 断也国家当极盛之时识者有忧盛危明之虑而不
 必忧也惟在人主克明其德使如日之中天则私欲
 不得而蔽之以之用人则贤奸无不烛以之行政则
卷四 第 38b 页 WYG0049-0159b.png
 是非利害无不悉以之求民之瘼则四海九州之民
 隐无不达知周万物而道济天下亿万斯年国家有
 磐石之安矣又何忧乎然非人主不迩声色不殖货
 利式古训亲仁贤兢兢业业思患预防畏天命而凛
 民岩安能使志气清明义理昭著而动罔不臧乎故
 曰宜日中见持盈保泰之难也如日中然后可以照
 天下也是国家之盛衰由于人主一心之昏明而人
 主之昏明由于一心之敬肆日中则昃以下见日中
卷四 第 39a 页 WYG0049-0159c.png
 之难保也不可恃也非听其自然也盈虚消息天运
 之循环治乱安危人事之补救不然三代何以享国
 长久后世何以祸乱相循也
 初九统全卦而言内卦为明外卦为动动资乎明明
 无所资于动然明而不能动无权位也明体在内而
 外有震动之威权足以行之故曰配主旬者十数之
 盈离为日一月三旬以一爻当十日则虽旬而未过
 中也过旬则望而为日中将昃而有灾矣盖自古乱
卷四 第 39b 页 WYG0049-0159d.png
 之机即伏于极治之时故圣人安不忘危六二明主
 柔而中正而为上卦所掩蔀者蔽覆之象上二阴也
 震为萑苇为蕃鲜又有斗象卦有明夷之象在下者
 若不量可而进则昏者未能遽晓反得猜疑之疾惟
 积其诚意自可感通而获吉也中虚为有孚若者形
 容之词离光启暗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若发其覆若
 启其蒙也九三明体在下为上二阴所掩沛或作旆
 王弼以为幡幔春秋传震为旗沬星之微也微者尚
卷四 第 40a 页 WYG0049-0160a.png
 可见则其昏更甚于见斗矣二柔中则有发若之吉
 三刚而不中捋虎须而披逆鳞殆往而见伤耳然于
 义为无咎矣右人之所用右肱折则终废弃矣震巽
 艮兑四卦反对取象艮为手之垂震为手之伸巽为
 股兑反巽为肱卦互兑巽兑连上震如伸手仰探兑
 为折毁肱折则下垂如股明夷前行后疐故夷于左
 股此爻自下触上患至掇也用其右则伤在右九四
 爻辞与六二同二以日中取象四合上下二卦取象
卷四 第 40b 页 WYG0049-0160b.png
 上阴掩乎下之明自下指上为其所掩者即是物也
 故传于此爻释之四密比上二爻之阴为位不当下
 之见斗非不明但为上所掩四则其同体也故曰幽
 不明能伤物者也故曰夷主卦本明夷此爻变而为
 丰遇如遇主于巷之遇九四居大臣之位以刚居柔
 自能委曲开道俾其听从二自下烛之为发四比而
 承之为遇自古如武氏之淫虐肃代之中主而梁公
 邺侯调剂其间尚能全其骨月之恩非必明良然后
卷四 第 41a 页 WYG0049-0160c.png
 相遇也传曰行也上文吉字当作志字如泰如履如
 睽皆以刚而居柔居大臣之位惟不过刚乃能行其
 志而于时事有转移维持之妙用也六五虚中以致
 在下之贤来其章美以昏求明如太甲之克终允德
 为明后岂非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乎下卦离故曰来
 章下发之而上来之此二之所以吉也五自下视之
 为阴闇能掩其明以五言反藉其明以辉映易之所
 以变动不居也上六则以全卦之象而言处丰之极
卷四 第 41b 页 WYG0049-0160d.png
 其高自位置如丰其屋其自蔽覆如蔀其家封已绝
 物无所见闻昏而骄刚愎自用安得不凶天际翔矜
 气之隆也自藏自蔽塞也大壮象宫室下卦乾取其
 圆覆此卦离为虚宫无人之象离又有户象离数三
 故曰三岁皆以全卦取象也
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明以折狱断以致刑惟明克允也

卷四 第 42a 页 WYG0049-0161a.png
旅小亨 旅小亨柔得 初六旅琐琐 旅琐琐志穷
旅贞吉 中乎外而顺 斯其所取灾 灾也得童仆
乎刚止而丽 六二旅即次 贞终无尤也乎明是以小 怀其资得童 旅焚其次亦亨旅贞吉也 仆贞九三旅 以伤矣以旅旅之时义大 焚其次丧其 与下其义丧矣哉童仆贞厉九 (叶平声)也旅于
四旅于处得处未得位也
卷四 第 42b 页 WYG0049-0161b.png
其资斧我心得其资斧心
不快六五射未快也终以
雉一矢亡终誉命上逮也
以誉命上九以旅在上其
鸟焚其巢旅义焚也丧牛
人先笑后号于易终莫之
咷丧牛于易闻也

卷四 第 43a 页 WYG0049-0161c.png
 山止而不动火行而不处故为旅艮为门阙离有室
 象凡居室皆有人丰之自藏为无人困互离为虚宫
 旅之室常虚有其象处旅之道刚则贾祸柔则招侮
 惟柔得中而顺乎刚为无患得中乎外为旅言也下
 二阴在二阳之下一阴在上之下顺乎刚也止而丽
 乎明凡旅之所止皆其所未经历者也冒昧以处则
 入于陷阱而不知故必详审周察知其可止而止则
 无患矣此处旅不易之道也圣人因是卦之象以名
卷四 第 43b 页 WYG0049-0161d.png
 卦而其义即寓于其中确乎其不可易理即在象中
 也凡人居家则安乐旅则恐有忧患故其时不可忽
 若夫柔之得中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则其义大矣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观远臣以其所主此物此志也
 夫旅贞吉旅字衍传同
 处旅之道虽不可不详慎然亦不可琐屑初六以阴
 柔处下才弱志刚不知大体或计较锱铢或任意求
 索或争执语言皆足以招尤而启衅栖栖旅人志穷
卷四 第 44a 页 WYG0049-0162a.png
 而无所之所以取灾也斯不必作厮如是则馀人无
 所用矣盖常人之仆仆道途者耳六二柔得中正处
 旅之最善者故即次而得其所安怀资而不忧其乏
 得童仆而资其力皆旅之最要而不可无者而二兼
 得之皆以其柔而得中也初比二童仆之象艮为笃
 实贞也为止为门互巽为入为即次巽又为利市为
 怀资九三重刚不中以此处旅其躁急之性触之即
 发如火之烈所处不安如是则童仆远而避之矣虽
卷四 第 44b 页 WYG0049-0162b.png
 其心本无他而乖张忤物危道也上卦离为室为火
 焚其次也初虽应四而内比于二比近而相亲三则
 不相比而外应四为丧其童仆也传曰以旅与下与
 如未有与之与言其重刚不中褊急繁琐无事不与
 其下难堪也九四位高而曰未得位何也盖此卦下
 三爻为行旅之旅道途之行客故曰次次行所经过
 之次舍上三爻为羁旅之旅离丽也淹留于异地者
 故曰处曰巢兼是二者旅义乃备四位高然阴位也
卷四 第 45a 页 WYG0049-0162c.png
 故小畜家人渐涣彖爻之传皆以为得位旅以阳居
 阴为未得位淹留异地未得所安也盖为时事所阻
 不能即行故虽得其资斧其心不快也离为戈兵互
 巽为近利市六五柔中彖所谓柔得中乎外而顺乎
 刚者也五位高盖士大夫之奉命行役于外旅寓他
 邦者其曰射雉一矢亡雉飞则矢亡用柔而不用刚
 也噬嗑之九四曰噬乾胏得金矢解之九四曰田获
 三狐得黄矢矢者物之刚直者也彼刚爻而曰得用
卷四 第 45b 页 WYG0049-0162d.png
 刚也此爻柔而曰亡用柔也雉也狐也乾胏也皆就
 卦以取象非以文明也位高者之于旅也或陵人而
 生事或逐利而启争五柔得中敛其锋而不用如射
 雉虚发一矢而无所得知雄守雌宁于已而有所失
 而与物无争虽若近于巽懦然在羁旅而善下则必
 得上下之交孚奉使命而秉礼必能结友邦之信睦
 厚饩以礼行人四牡以劳使臣令誉驰于疆外宠命
 逮于厥躬矣若以亡属雉则当云获而不云亡如射
卷四 第 46a 页 WYG0049-0163a.png
 隼获之获三狐获三品是也解坎在下射隼而获旅
 离在上射雉而飞互睽为弧互巽为命离为文明为
 誉命上九处高而亢尤非旅所宜焚其巢失其所安
 也如燕之巢于幕上自以为安而变生不测先笑后
 号咷也所以然者以亢之为害失其柔顺之德故致
 焚巢之灾也离为鸟中虚为巢以上一卦而言离为
 牛以上九言则卦柔而爻刚大壮兑羊六五以阴爻
 居阳位当刚而柔是丧羊于易也旅离牛上九以阳
卷四 第 46b 页 WYG0049-0163b.png
 爻居阴位当柔而刚是丧牛于易也莫之闻言终不
 悟也馀已见同人
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火之在山所烛者远亦过而不留君子明慎用刑未
 敢轻决而亦未尝苛刻株连以致延累也

巽小亨 重巽以申命 初六进退利 进退志疑也
利有攸 (谟郎叶)刚巽乎 武人之贞九 利武人之贞
卷四 第 47a 页 WYG0049-0163c.png
往利见 中正而志行 二巽在床下 志治(平声)也纷
大人  柔皆顺乎刚 用史巫纷若 若之吉得中
是以小亨利 吉无咎九三 也频巽之吝有攸往利见 频巽吝六曰 志穷也田获大人悔亡田获三 三品有功也
品九五贞吉九五之吉位
悔亡无不利正中也巽在
无初有终先床下上穷也
卷四 第 47b 页 WYG0049-0163d.png
庚三日后庚丧其资斧正
三日吉上九乎凶也
巽在床下丧
其资斧贞凶
 二阴在外一阳在内则震而必出二阳在外一阴在
 内则巽而必入取象于风风无微不入者也故巽入
 也上之命令风行天下而深入乎人心巽之象也圣
 人以身教然敷典和民一道德同风俗誓诰亦所不
卷四 第 48a 页 WYG0049-0164a.png
 废始和之布象魏之悬遒人所警皆皇极之敷言也
 故曰重巽以申命丁宁反复以申其命令也阴虚有
 间而阳入之风之所以鼓万物也圣人以正直之理
 觉世牖民深入其隐微化其偏党反侧之私亦犹是
 也九五阳刚得中得正令之出也所以约束整齐乎
 民也故曰巽者德之制以其用刚也然不中不正则
 民不信从故刚巽乎中正则下其令如流水所谓志
 行也为九五言也上之出令者也二阴在下皆顺乎
卷四 第 48b 页 WYG0049-0164b.png
 在上之刚凡厥庶民极之敷言是训是行以近天子
 之光也柔之顺乎刚也为受令者言也令出惟行不
 惟反则小亨而利有攸往也亨而曰小感人以言也
 利有攸往志行也利见大人言顺乎刚也以从贵也
 以从正也重巽申命而上下之志孚矣卦言人事以
 卦德而言巽为入入之大者无过于朝廷之政令重
 巽以申命此圣人之特笔六爻之义皆本此而推其
 意乃明
卷四 第 49a 页 WYG0049-0164c.png
 初爻在下卦之下下民之受令者也巽为进退初六
 阴柔下民之愚安于卑陋乐于纵弛听上之令动其
 天良未尝不喜于更新溺于旧习则畏难苟安此志
 之疑也常人之情也夫布令之初不严明则人心玩
 故利于用武人之贞若军令之严明顜若画一而不
 可犯则众志治而一矣治就理也故曰齐乎巽所以
 为柔戒也上互离为甲冑戈兵武人之象令布自上
 故以上三爻取象武人之贞令贵得正也九二他卦
卷四 第 49b 页 WYG0049-0164d.png
 则为刚而得中巽则以申命而言亦下民之听令者
 也在下卦而巽懦此民之愚柔卑陋之甚深自蔽塞
 而不可开者也弃而不教圣人既有所不忍遽以刑
 威之又觉其可矜故不惮反覆开导丁宁诰戒若史
 巫之纷若则从容化诲庶可以启其颛蒙革面而革
 心矣盘庚三篇公之大诰多士多方其亦史巫之纷
 若欤若不先申其命令以晓其愚蒙而绳之以法威
 之以刑虽一时勉强从顺终必叛而去之于民固无
卷四 第 50a 页 WYG0049-0165a.png
 益而于我亦失教化之方故传以纷若之吉为得中
 也巽为木为入卦象兼取如以木入火以木入水是
 也是卦重巽上木为床下为入二在下故为入于床
 下兑为巫巽又覆兑有俯仰其口之象故曰纷若九
 三在下卦之上有位而申命者也频巽与频复同重
 巽申命盖亦优柔渐渍之意三刚而不中其性躁则
 入之不以渐其志浮则入之也不深徒有告戒之繁
 究无化诲之益岂不吝乎六四在上下之际居大臣
卷四 第 50b 页 WYG0049-0165b.png
 之位奉上之令而布之于下者也以柔居刚从容以
 和仁言之入人深也民有不若德而后教之令有所
 穷而后更之故四五皆曰悔亡卦居上下之间上互
 离明下互兑说而中虚有孚以此承流宣化则上之
 德意下究而下之众志允孚矣上之敷教兼乎士民
 时亦训于有位人之姿质有上中下之不同如韩子
 所谓性有三品者卦巽为入互离为明互兑为说皆
 由六四一爻而成人之于言故必明而入入而说若
卷四 第 51a 页 WYG0049-0165c.png
 究其所得则上焉者默识心通深入其隐微者也中
 焉者虽未能深入而明其义者也下焉者虽未深晓
 而亦有所感动而欣说者也虽所得有浅深要皆为
 率厥训典者矣离为网罟讲武则有车马巽敷文德
 故取离象禽之入其网罗如柔之顺刚人之从化有
 入之象与比同也举上中下之人而或入或明或说
 惟吾令之是从田获三品也上巽为肩下巽为体互
 离为腹互兑为折毁有其象九五以阳刚中正之德
卷四 第 51b 页 WYG0049-0165d.png
 布政教以諴民彖所谓巽乎中正而志行所谓大人
 而人所利见者也有德有位而天下信从之故贞吉
 悔亡而无不利巽以更令故无初有终更其初之未
 善以归于善也其曰先庚后庚云者以卦互兑也蛊
 互震故言甲巽互兑故言庚于五言之者五为出令
 之主也金者木之所以受裁也令之设也信如金石
 威于鈇钺所以整齐乎一世也木得金而众材皆适
 于用君有令而庶民咸协于中三日以爻言下巽为
卷四 第 52a 页 WYG0049-0166a.png
 先庚上巽为后庚先庚三日斟酌尽善也后庚三日
 反复告戒也先庚以革其旧无初也后庚以要其成
 有终也巽兑合而成中孚之象孚乃化邦也是以吉
 也是象即在卦中毋庸另生枝节上九本出令者也
 乃巽极则畏懦入极则避藏而苟安遂致太阿之柄
 旁落驯致于陵夷衰危而不可振不亦凶乎上九于
 他卦为过高而亢于重巽为巽极而畏葸如马文渊
 所谓良怖者可床下伏也资斧古本作齐斧读如资
卷四 第 52b 页 WYG0049-0166b.png
 汉书杜乔疏设齐斧而人不畏是也与旅异缘音同
 而误也床在上则下巽为入床在下则上巽为入斧
 金兑也扬之则口在上覆之则口在下巽为覆兑有
 斧无柄两斧皆覆丧之象如柔懦之主徒拥虚位而
 威令不行于下也正乎字误
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两风若相随君子劳来匡直反复告戒以晓愚蒙其
 言婉而善入若风之入物无间不达命必有事申命
卷四 第 53a 页 WYG0049-0166c.png
 以行事也如风之发生长养其效必见于物

兑亨利 兑说也刚中 初九和兑吉 和兑之吉行
贞   而柔外说以 九二孚兑吉 未疑也孚兑
利贞是以顺 悔亡六三来 之吉信志也乎天而应乎 兑凶九四商 来兑之凶位人说以先民 兑未宁介疾 不当也九四民忘其劳说 有喜九五孚 之喜有庆也
卷四 第 53b 页 WYG0049-0166d.png
以犯难民忘 于剥有厉上 孚于剥位正其死说之大 六引兑   当也上六引民劝矣哉兑未光也
 二阳在外一阴在内则阳自外而入之一阴在外二
 阳在内则阳自内而散之二阴而一阳则阳之出也
 难而为震二阳而一阴则阴之发散也易而为说兑
 阴柔说也阳和亦说也阳自阴内发散则阴不凝结
 而阳气亦不燥烈而温和皆阴阳之气相交而畅适
卷四 第 54a 页 WYG0049-0167a.png
 故兑为说也说之道贵于正刚中则得其正不违乎
 天理而合乎人情劳与死民之所畏也说之至至于
 忘其劳与死非说之大如王者之与天地同流安能
 如是乎此就说而推广言之也
 说惟说以动则凶若概言说如人心贵和乐而苦幽
 忧与人贵乐易而不宜乖戾故和兑自吉况初九阳
 刚得正彖所谓贞也以刚正处说则非牵于情欲之
 感说得其正然后和不正安得和也以此而行又何
卷四 第 54b 页 WYG0049-0167b.png
 疑乎兑以刚为吉二刚而得中然上比于三之阴柔
 有所濡染则有悔惟孚兑则吉而悔亡孚诚也自守
 其刚中之德不为外物所牵引内反之心当说而说
 不当说而说则妄矣故曰孚兑传曰信志较然不欺
 其志也乐记所谓反躬也六三为兑之主阴柔不中
 不正此小人之善为容悦以媚世者也不惟己之无
 所不说而且来人之说如施朱粉而倚市门败德之
 尤者不亦凶乎九四位高人之说之者多以刚居柔
卷四 第 55a 页 WYG0049-0167c.png
 又下比于三慕义理而说见纷华而亦说两念交战
 于中故曰商兑未宁四之刚亦尚不至沈溺但其志
 柔易生因循迁就之念见可说者其心口相商未必
 不曰不妨通以谐俗何必过于介介使人以为固执
 不知事之不当说者即过于介而有偏胜之疾亦可
 喜也不必以疾为虑也夫疾非可喜也惟介疾则可
 喜其一时虽有强制之苦而事后胸中快然无累夫
 人平日克自树立而一念苟且遂为终身之玷或来
卷四 第 55b 页 WYG0049-0167d.png
 指摘之端然后知介疾之可喜也传故曰有庆也圣
 人之为戒深矣商兑二字曲尽人情士君子立身行
 已正须于此际用一刀两断识力不然商之不已天
 理之公未有能胜其人欲之私者介如介于石之介
 兑为口四当心位有其象九五阳刚中正非不善也
 而上比于六天理人欲其端甚微出乎此则入乎彼
 人主席丰履厚声色货利奇技淫巧宦官宫妾日陈
 于前其说我者皆其剥我者也一为说所动则不以
卷四 第 56a 页 WYG0049-0168a.png
 为剥我而反与之孚合失其阳刚之德岂不危乎剥
 卦自内而剥乎外兑自外而剥乎内见可欲也五与
 二同有刚中之德二亦上比六三二悔亡而五厉者
 二位在下其欲易制五位尊其欲易逞而媚说者多
 故曰位正当也上六兑之终以阴柔处兑终有引而
 长之之意故曰引兑兑与豫不同说有正不正豫如
 爻之逸豫晏乐则为溺于物欲矣说则尚不如豫之
 甚故豫之上六曰冥豫而兑只曰引兑传只曰未光
卷四 第 56b 页 WYG0049-0168b.png
 谓其可已而不已也如饮酒豫则沈酣濡首兑则三
 爵油油而又益之也是志之有所引于物也引而不
 已其终至于冥豫矣可不戒哉
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两泽相丽则灌输浥注互相滋益一人之聪明有限
 朋友讲习则集思广益合众人之知以为知如泽之
 附丽而相滋益孰大焉

卷四 第 57a 页 WYG0049-0168c.png
涣亨王 涣亨刚来而 初六用拯马 初六之吉顺
假有庙 不穷柔得位 壮吉九二涣 也涣奔其机
利涉大 乎外而上同 奔其机悔亡 得愿也涣其
川利贞 王假有庙王 六三涣其躬 躬志在外也
乃在中也利 无悔六四涣 涣其群元吉涉大川乘木 其群元吉涣 光大也王居有功也   有丘匪夷所 无咎正位也
思九五涣汗涣其血远害
卷四 第 57b 页 WYG0049-0168d.png
其大号涣王也
居无咎上九
涣其血去逖
出无咎
 风水象也涣之至也然所以处涣之道即寓于是卦
 之中涣无可言言涣之可以致萃也天下之至涣者
 莫过于人心惟诚敬则专一而诚敬莫笃于承祭故
 萃涣皆言王假有庙和靖以人入神祠形容敬字亦
卷四 第 58a 页 WYG0049-0169a.png
 是意也非假是以收拾人心也涣之时似不宜涉险
 然非涉险亦不能济涣同舟共济则胡越一心矣处
 涣之时非得其正则邀结笼络终不能聚聚亦必散
 故曰利贞卦本否卦以二四两爻相易而成涣故传
 以此二爻释之贲噬嗑节皆言分涣不言分者涣已
 分而言其合故曰来曰同否刚在外今自外来而为
 二阴之主得所附而不散故曰不穷否则上下之志
 不同二往居四上顺乎刚同为入体则亦不涣也涣
卷四 第 58b 页 WYG0049-0169b.png
 之所以聚而亨也王乃在中所谓王心无为而守至
 正也当涣之时而逐逐焉驾驭笼络于外亦沦胥于
 涣矣圣人惟守其中正之德笃恭无为其诚敬之至
 知无不明处无不当庆赏刑威自有以摄服乎天下
 之人心而生其归往王乃在中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无事要结而天下之人心聚矣乘木有功以象而言
 解见益卦风水相遭亦利涉之象则又非清静无为
 也互艮为庙九五为王
卷四 第 59a 页 WYG0049-0169c.png
 初六当涣之时位卑才弱岂能拯天下之涣盖自求
 济焉耳险在内故自内而溃于外宜用拯而后不陷
 初才弱不能自拯上附于二而往庶可出险传曰顺
 也当涣之时势难孤立又得马壮而往为顺时而吉
 坎为美脊互震为动有其象马所以行也机所以安
 也涣之初乘马而奔既奔则宜有所附丽以为安故
 二即承初而言二以阳刚中正处涣则能审于所往
 而得其所安者也得其所安则悔亡矣彖传以爻之
卷四 第 59b 页 WYG0049-0169d.png
 上下言则二为来爻主涣义言则为奔二与初有机
 之象此二爻当涣之时其位在下皆自全其躬者也
 分也义也若三则在下之上而有应于上若亦为苟
 且自全之计即获保其身家揆之以义其悔大矣故
 当涣其躬而以身殉国与上同心共济不敢为身家
 之计夫然后可以自靖而无悔此亦分也义也传故
 曰志在外也六四居下卦之上有济涣之任而下比
 于三初之阴皆其类也当涣之时而与群阴相聚则
卷四 第 60a 页 WYG0049-0170a.png
 人心解体惟涣其群而上比于五之阳刚中正乃为
 得所依归而元吉所以元吉者何也夫既自涣其群
 则人鲜不以为自弃其所有矣夫琐琐姻娅洽比其
 邻朋从尔思比而不周人谁与我惟涣其群开诚布
 公绝无党援之私如是则人心无不归附成都成邑
 所聚者益众夫人知涣之宜聚其群而不知涣其群
 之为聚也岂世俗之见所能及乎四在上卦柔而得
 位又无应与居风水之交有涣群之象公而无私故
卷四 第 60b 页 WYG0049-0170b.png
 传曰光大互艮为山有丘象苏氏混一之说此兼并
 之术是涣人之群使归已亦私也岂为光大乎爻言
 涣其群谓自涣其群耳九五当涣之时发号施令如
 汤武之誓诰汉高之约法三章陆敬舆河北诏书是
 也其出之已也至诚恳到凡前此之夙弊隐害伏匿
 固结而不可解者无不宣露廓清敷其心腹肾肠表
 里洞达而绝无纤毫矫饰人之听之也亦洽其隐微
 宣其堙郁无不感激思奋如寒疾之汗作薰蒸透彻
卷四 第 61a 页 WYG0049-0170c.png
 积困一苏此亦收拾人心之一大机也下卦阳陷阴
 巽入而散汗之象巽为命令为覆兑中互颐口大开
 之象五位尊自上而号有其象当涣之时众志惶惑
 皇极稍移则人心无所系属故他可涣而王宜居而
 不可涣也周之失策未有甚于东迁者也唐之季也
 人主动即出幸终至危亡传曰正位是以九五之尊
 位而言也涣王居涣字一读爻例如此者甚多故传
 只曰王居无咎不连涣字言当涣之时而王乃正位
卷四 第 61b 页 WYG0049-0170d.png
 以凝命也上九当涣之时处无位之地可以远害全
 身者也与六三相应坎为险为血卦涣其血谓不涉
 险而见伤去而远出以避之如是则无咎也六爻皆
 各以位言然易变动不居者也随其所值无不各得
 其用五涣之主也若主五而言其初亦用拯而有济
 世安民之志得贤才之辅继必图所安而有植基立
 业之所然后可以集天下之势如高祖之关中光武
 之河内是也其扶义而行志在为天下除残去暴而
卷四 第 62a 页 WYG0049-0171a.png
 不贪其子女玉帛如三之涣其躬其驱策群力亦必
 惟贤才是用而不偏任其亲昵如四之涣其群然后
 令出而人信之正位而人归之卦中凡爻义相承者
 多类此故曰爻之序上九处卦之外故另发一义
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天命之流行也不已人之死也游魂为变若风水然
 先王报本反始于郊焉于庙焉所以聚精会神以感
 格之忽忽乎其欲享之也仁孝之思也
卷四 第 62b 页 WYG0049-0171b.png

节亨苦 节亨刚柔分 初九不出户 不出户庭知
节不可 而刚得中苦 庭无咎九二 通塞也不出
贞   节不可贞其 不出门庭凶 门庭凶失时
道穷也说以 六三不节若 极也不节之行险当位以 则嗟若无咎 嗟又谁咎也节中正以通 六四安节亨 安节之亨承天地节而四 九五甘节吉 上道也甘节
卷四 第 63a 页 WYG0049-0171c.png
时成节以制 往有尚上六 之吉居位中度不伤财不 苦节贞凶悔 也苦节贞凶害民亡 其道穷也
 水在泽上畜泄当以其时有节之象节刚制也刚贵
 于得中卦之二五皆得其中刚柔适均皆节之义说
 以行险卦德也人心惟危一念之侈遂流于淫靡如
 陂泽之偶决则所畜立溃岂不险乎得中而适均则
 即乎义理之安不必过为坚苦而自不陷于人欲之
卷四 第 63b 页 WYG0049-0171d.png
 危所谓说以行险也若九五一爻居尊位而以中正
 之道为节此尤节之大者也夫纵恣者不正固陋者
 不中圣人之道惟其中正而已天理人情之至当天
 下古今所共由道之所以不穷也若夫苦节坚忍偏
 僻矫世戾俗非中正之道不可通行岂可贞固守之
 而不变乎盖苦者说之反也夫圣人中正之道皆本
 乎天理之自然试观天地节而四时成故有节气有
 中气圣人在位立为法度尊卑上下宫室衣服舆马
卷四 第 64a 页 WYG0049-0172a.png
 皆有节以制之而不可渝故不伤财不害民此中正
 之道也卦之刚柔分于噬嗑于贲于渐于归妹于旅
 于丰皆然于节与贲言之者贲取其文节取其适均
 也苦节二句当在中正以通后误在前
 易以象教不言象则言意皆晦夫泽者所以畜水而
 又流通于外以资灌溉之利也尝至寿州安丰塘古
 所谓勺陂其地西北高而东南下水源自西而来三
 面筑堤环之以畜水环列斗门以通水道以时启闭
卷四 第 64b 页 WYG0049-0172b.png
 民田获利所及甚远苟畜泄不以其时或防穿闸废
 则水泄而农田失利乃恍然于易困节之象易之无
 所不包如此今观六爻之义以甘苦通塞为言是假
 其象以立义也初九在下节之始水之宜畜而不宜
 泄者一阳在下若泽之固其堤防传曰知通塞也以
 全卦之象而言也水在上泽在下通水之上源以注
 泽而塞其下流以畜水也不出户庭慎固其防而不
 使有漏卮之患也如制节谨度以𥙿其储畜者也九
卷四 第 65a 页 WYG0049-0172c.png
 二于他卦为阳刚中正而是卦反凶何也夫水之畜
 于泽也将以广灌溉之利也财之畜于国也将以傋
 缓急之用也非自有馀也初既塞之于下以畜之矣
 畜则宜泄积贵能散二复以一阳闭塞于上此知塞
 而不知通时当通而反塞失时之极也待泽于下流
 者其将有旱乾之患乎水之盈于泽者其将有溃决
 之虞乎多积者其将厚亡耶甚矣其凶也户在内门
 在外户外为门二阴位九二以阳居阴有闭塞其门
卷四 第 65b 页 WYG0049-0172d.png
 之象门大户小初如塞堤之隙穴故无咎塞其门则
 凶六三中虚承水之下居泽之上水之自上而泄于
 下者也既畜则宜泄然泄之不以其时泽其涸乎时
 怀不节之嗟则不至急于需水之时而乃有竭泽之
 叹也所以无咎也不节则嗟正言其宜节也传曰又
 谁咎也言今日不节则异日之忧谁咎语意与爻似
 异而实同六三在下卦之上水门虽启不至过泄也
 不以为虚设预戒之词而以为匮竭之实事则无咎
卷四 第 66a 页 WYG0049-0173a.png
 之占不得不另作一解矣四比于五安节之亨传以
 承上道也释之人皆知四之亨为承上之五也而不
 知承上之何以亨也夫泽所以潴水而非水之源也
 有其源焉居泽之上自源而注于泽既潴矣乃自泽
 而泄于外五之中实坎之中爻其水之源乎四中虚
 承五而在泽上与下卦相通其泽之沟渠乎承混混
 之源泉迂徐灌输以达于泽而无所阻滞所谓安节
 之亨也承上之道也大臣之承流宣化使上无屯膏
卷四 第 66b 页 WYG0049-0173b.png
 下广储畜何以异是乎九五阳刚中正坎在泽上水
 之源也刚中正泉之所以甘也渊泉也时出不穷源
 远而流长下之所潴者日深所济者益广往有尚也
 人主有生财之大道𥙿其不竭之源而有不匮之施
 彖所谓中正以通也上六苦节人皆以为居节之极
 而言不知爻有其象六在上如穴亦水之源也五以
 其实上以其虚虚则能通流取其节源取其开而卦
 三阳爻惟九五中正为甘泉初二皆有开塞之象上
卷四 第 67a 页 WYG0049-0173c.png
 六在九五阳爻之上反有源塞不开之象如是在已
 既行之艰苦而琐屑刻深偏执蔽锢人情亦不能相
 安虽贞亦凶然不致有不节之嗟所以悔亡或谓九
 五中正不应反为闭塞非知易道之屡迁也凡水之
 流通者多甘闭塞积聚者多苦观节之一卦以象而
 言皆不烦言而解此卦之所以必言象也
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泽上有水以其出之有节也君子立为多寡尊卑之
卷四 第 67b 页 WYG0049-0173d.png
 数度使不敢踰以范世也寡欲崇俭所以养德而检
 身也

中孚豚 中孚柔在内 初九虞吉有 初九虞吉志
鱼吉利 而刚得中说 他不燕九二 未变也其子
涉大川 而巽孚乃化 鸣鹤在阴其 和之中心愿
利贞  邦也豚鱼吉 子和之我有 也或鼓或罢
信及豚鱼也 好爵吾与尔 位不当也马
卷四 第 68a 页 WYG0049-0174a.png
利涉大川乘 靡之六三得 匹亡绝类上木舟虚也中 敌或鼓或罢 (辰羊叶)也有孚孚以利贞乃 或泣或歌六 挛如位正当应乎天也  四月几望马 也翰音登于
匹亡无咎九天何可长也
五有孚挛如
无咎上九翰
音登于天贞
卷四 第 68b 页 WYG0049-0174b.png

 风之在水上则为涣流水也风之在泽中则为中孚
 止水也风水之相合无间以虚也为内外上下相孚
 合而无间之象柔在内而刚得中合二体而言也中
 虚信之本中有物以间之则格而不能孚矣柔在内
 中虚也中实信之质中无主以实之则伪而不能孚
 矣刚得中中实也说而巽在下者说上之化而顺从
 之也张子以孚为覆乳之象朱子亦曰孚字从爪从
卷四 第 69a 页 WYG0049-0174c.png
 子如鸟抱卵之象夫卵中柔而外刚然柔中含有生
 意但不能自化必俟阳气外入而内乃化鸡之伏卵
 也专一无间久则阳气薰蒸透彻向之卵乃化而为
 雏无不相似者教诲尔子式谷似之古人所以取喻
 于蜾蠃也若泽中水鸟卵多不自乳散在草间春深
 风和日暖则自化而为雏所谓风化易盖求之万事
 万物之理无不合也圣人之德教化民亦如是矣盖
 人心无不各有天良然不能自化圣人本至诚恻怛
卷四 第 69b 页 WYG0049-0174d.png
 之心制为礼乐教化薰陶渐染久之而革面革心风
 移俗易比户可封故曰必世而后仁所谓孚乃化邦
 也豚鱼即江豚圣世不无顽民而况于物乎故谓圣
 人之仁及庶物使之咸若可也若一一有以感格之
 则物反灵于人矣凤仪兽舞圣人不以神化期人言
 其可勉而至者故豚鱼只取风泽中物象巽为鱼互
 震为足鱼有四足豚鱼也又互艮以其形而言则为
 黔喙之属以其性而言则善入形似豕而入于泽中
卷四 第 70a 页 WYG0049-0175a.png
 乘风则又震动出没于泽上合二体言之皆江豚之
 象大泽中多有之是故豚鱼一物也王弼以豚鱼分
 二物盖以为江豚则信则在豚鱼而不在我以豚鱼
 为无知之物而信足以及之则信在我而自能及物
 夫江豚亦无知之物风将起而豚鱼出如天将雨而
 石燕飞非豚鱼出而始致风也圣人之声教四讫深
 山穷谷蔀屋穷檐无不深入其隐微感动其志气涵
 濡鼓舞于浩荡之天何以异是乎是信仍在我也利
卷四 第 70b 页 WYG0049-0175b.png
 涉大川虚舟则能容人若虚公无物则诚无不格又
 何险之不济乎中孚以利贞风之动物也无心物之
 应风亦非有意上以诚感下以诚应上非邀结下非
 面从皆天理之正也诚者天之道故曰应乎天
 中孚大象离有鸟象小过横飞之鸟故舒其两翼于
 外中孚伏鸟也故敛其两翼于中初当鸟足足动也
 孚取其专一不妄动然后能孚故曰虞吉虞如即鹿
 无虞之虞卦象离离为网罟故曰虞虞人之设网罟
卷四 第 71a 页 WYG0049-0175c.png
 于此久而不易则必有所获屡易其处则徒有迁徙
 之烦而无获禽之日上之感下也固以诚而下之应
 上也亦以诚若二三其德人谁与我燕如燕居之燕
 安也有他则不获其所安无之而可也传曰志未变
 也言专一以应上也初之刚而得正也二中实而有
 刚中之德爻之最善者也夫人我一体也所以不能
 相孚者以其有物我之见也若扩其包与之量而无
 形骸之间则通德类情直如呼嘘之感通鹤鸣在阴
卷四 第 71b 页 WYG0049-0175d.png
 而子和者气之相感不必其相见也且人所以不能
 相孚者以有情好之私也若能公其好恶而不专已
 自封如好爵之同靡所谓絜矩所谓行恕则在家无
 怨在邦无怨矣又何尔我之间乎此其所以孚也好
 爵中虚之象靡倾也震仰盂互艮亦反震如对饮也
 鹤水鸟近泽在阴伏于下也兑为口巽亦为覆兑卦
 上下有二鸟之象一仰其口一俯其口有鸣和之象
 传曰中心愿也言此以诚感彼以诚应也六三为说
卷四 第 72a 页 WYG0049-0176a.png
 之主阴柔不中不正而上与阴比卦惟二阴适相遇
 于中爻故曰得敌私情之相比也既不中不正则其
 孚也岂能有常其相得则鼓而歌其相背则罢而泣
 矣卦以二柔为中虚在爻则其位不中正反为虚而
 无实之象互震为鼓互艮为罢兑口仰而歌巽口俯
 而泣有其象六四居下卦之上大臣之位上承九五
 下比六三四为入主三为说主上入下说两情相合
 孚于下则不孚于上揽君威福之权市私恩于下以
卷四 第 72b 页 WYG0049-0176b.png
 得民如陈氏之厚施则为凶于而国害于而家矣必
 安臣子之分绝去党援一心奉上乃相孚而无咎四
 得其正不至如小畜上九之亢也震为马艮为反震
 亦震类也马恋其群两马相依则交首而以口相摩
 绝类上则马分而匹亡矣不言应初者卦义中孚二
 阴相比之情亲也馀见小畜九五阳刚中正有孚也
 彖所谓利贞也以中正之理相孚则其合愈固公而
 非私虽挛如而无咎上九腾飞之鸟也亢而不下浮
卷四 第 73a 页 WYG0049-0176c.png
 而不入徒饰声音笑猊以为邀结之术人谁信之鹤
 之鸣音之由中而达外也故能感而有和翰音则阳
 浮于外以号召于下者也羽翮扇动之音非由中出
 苟其由中而出则虽鸣于阴而千里之外应之苟其
 致饰于外则虽登于天而人亦若罔闻之矣谁其和
 之故惟入乃孚上九亢而不入上下乖格终成暌孤
 凶之道也亢极将陨何能久乎五为天位上九在五
 上有其象
卷四 第 73b 页 WYG0049-0176d.png
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上下之情欲其孚而于议狱为尤甚上无憾而下无
 怨所谓孚也泽上有风低徊往复容与淡荡相合无
 间君子之议狱也虚中研讯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
 不敢遽决必期情罪之相孚若风水之相合如是则
 用刑而民心服矣

小过亨 小过小者过 初六飞鸟以 飞鸟以凶不
卷四 第 74a 页 WYG0049-0177a.png
利贞可 而亨也过以 凶六二过其 可如何也不
小事不 利贞与时行 祖遇其妣不 及其君臣不
可大事 也柔得中是 及其君遇其 可过也从或
飞鸟遗 以小事吉也 臣无咎九三 戕之凶如何
之音不 刚失位而不 弗过防之从 也弗过遇之
宜上宜 中是以不可 或戕之凶九 位不当也往
下大吉 大事也有飞 四无咎弗过 厉必戒终不
鸟之象焉飞 遇之往厉必 可长也密云
卷四 第 74b 页 WYG0049-0177b.png
鸟遗之音不 戒勿用永贞 不雨已上也宜上宜下大 六五密云不 弗遇过之已吉上逆而下 雨自我西郊 亢也顺也公弋取彼在
穴上六弗遇
过之飞鸟离
之凶是谓灾

卷四 第 75a 页 WYG0049-0177c.png
 小过亨因过而始得亨也与时行时当过而过也是
 过而仍不失其正也柔而得中亦非太过故可小事
 也大事用刚失位而不中故不可大事也此以卦之
 爻位言既不可大事而又曰大吉何也盖又以全卦
 之象而言此处小过之时义也小过大象坎当此之
 时阴盛阳微非君子进用之时宜如鸟之知几退隐
 山林不宜上宜下即遁之好遁为君子之吉明夷之
 于飞也有飞鸟之象故系之辞飞鸟闻其音而即逝
卷四 第 75b 页 WYG0049-0177d.png
 飞之速也以其自上而下下顺而易上逆而难上多
 震惧下得所止也是以大吉也圣人之意微矣文王
 系卦之时非适闻鸟音且解鸟音也但以象而言耳
 互兑亦音也
 小过爻词最为难明惟本彖传推之则其义著矣盖
 二与五所谓柔得中也三与四所谓刚失位而不中
 也初与上柔之不中也初以阴柔居下不能履正当
 小过之时宜下不宜上乃上应于四小人之希宠干
卷四 第 76a 页 WYG0049-0178a.png
 进趾高气扬而罹于罪罟者也此爻义也卦为横飞
 之鸟凡鸟多平飞既已飞矣而犹上而不止则无所
 栖托若鸟之初飞自下而上亦其常也飞非必即凶
 也辞曰飞鸟以凶盖入于罗网飞而止欲飞而不能
 也传故曰不可如何也此以卦象言也凡卦初上二
 爻多以全卦取象震有毕象震艮反对互巽为入互
 兑为口巽亦反兑虞人之施毕也在上则仰在下则
 俯中悬饵焉鸟之入也自上而离则俯其口自下而
卷四 第 76b 页 WYG0049-0178b.png
 入则仰其口下止而动上动而止皆入于网罗之象
 故初与上二爻皆为飞鸟之凶此圣人立象以尽意
 也二以柔居柔而在下故善守其中五以柔居刚而
 在上故善用其柔六二爻词四句只形容一个柔得
 中正此处小过之善焉者也祖妣君臣只以爻位言
 二越四而与五同类过其祖而遇其妣也祖者人之
 本以人事类之如礼之本用之本原其始非过乎共
 与俭也今过之是过其祖矣然因时制宜反得近本
卷四 第 77a 页 WYG0049-0178c.png
 虽过而适与相济如阴阳之相配有妣而祖不孤矣
 二五皆柔而得中也不及其君遇其臣君主也臣辅
 也理之中正所以主宰万事君道也凡不得不过焉
 者皆匡救调剂焉耳臣道也小过虽不能得其中而
 适合乎调剂之宜所以过而亨也以爻位言五君也
 二臣也五以柔居刚为不过柔二以柔居柔似为过
 于柔矣而适得其臣道柔而得中则亦不过也传曰
 臣不可过也发言外之意也既曰小过而亨而又曰
卷四 第 77b 页 WYG0049-0178d.png
 不可过何也盖所谓过者小过而非太过如行虽过
 于共而近于礼用虽过于俭而合乎礼若太过而足
 共则取辱太过而不中礼则陋爻言小过者虽不及
 其君而遇其臣传言已不及其君矣不可又过其臣
 也皆言小过之柔得中也所以无咎也传例如此者
 多卦二阳在中四阴在其上下有阴盛阳微之象故
 爻于三四两爻又发此意卦象亦小人树党君子孤
 危之时所谓失位而不中也故圣人于三四两爻皆
卷四 第 78a 页 WYG0049-0179a.png
 为阳虑也三四虽同为刚之不中然三失之过四失
 之不及均为不中九三重刚当小过之时难乎免矣
 故戒之以弗过而失之刚当小心谨畏以周防之若
 不防而反从之或有戕害之者矣岂不凶乎三应上
 为从传曰凶如何也与鼎之九四信如何也意同言
 其刚而自用不恤人言忽于始而不防则必凶于后
 矣九四以刚而居柔虽刚而不至于过故为无咎但
 其位不当以刚居柔下应初阴夫君子之待小人当
卷四 第 78b 页 WYG0049-0179b.png
 不恶而严不可与之为缘者也如孔子之于阳货孟
 子之于王驩是也未尝稍为之屈也道义之防不可
 踰也四以刚居柔已亏其刚若再过之则卑巽而乱
 群矣故戒之以弗过而失之柔柔则与小人相遇小
 人倾险不可测危道也故既与之遇必戒谨自持勿
 为其所转移或诱我以利或迫我以威皆不可为之
 动而永守其正固之操如是则庶无污染而始终自
 全矣观此一爻小人之可畏而不可昵近如此圣人
卷四 第 79a 页 WYG0049-0179c.png
 之辞繁而不杀反复丁宁其忧深其思远所以为君
 子虑者至深切矣所谓无有师保如临父母也自古
 圣人尚以巧言令色为畏况其下此者乎荀文若扬
 子云皆高才绝学而不免于后世之讥者其亦不明
 于此爻之义也夫传曰终不可长也如姤之所谓不
 可与长也意同三在下小人忌其进故宜防四位高
 小人易与合故宜戒阴阳贵相应在小过之时二阳
 皆与阴此应然从之则戕遇之则厉矣故易贵于知
卷四 第 79b 页 WYG0049-0179d.png
 时也六五柔而得中亦处小过之善焉者也小过之
 时君臣遇合难言之矣六五有柔中之德未尝不思
 自靖其笃棐而阴盛阳微则感格之难也欲其交孚
 岂可得哉阴阳和而后雨小过阳陷于阴但阴霾而
 不雨凡雨固阳气之下降而阴气亦随之而降今阴
 气飞扬于上传故曰已上也小畜之不雨阳亢而阴
 微臣之未能畜止其君也文王所以叹也小过之不
 雨阴盛而阳微小人之蔽锢其君也周公所以叹也
卷四 第 80a 页 WYG0049-0180a.png
 辞同而意异也公弋取彼在穴矢之用直而弋之用
 圆密云之不雨小人之为祟也当小过之时阴掩乎
 阳小人之隐伏而为患者如鸟在穴城狐社鼠岂能
 直攻而去之若用柔中之道格君心之非如睽之遇
 主于巷坎之纳约自牖乘其间而攻之如射鸟者不
 用矢而用丸庶乎其取之也易矣此亦可小事不可
 大事之意自古直攻小人者非但不能去或至受其
 反噬而审时观变假一时之权宜以赴事机之会者
卷四 第 80b 页 WYG0049-0180b.png
 往往开悟君心斥去阴邪故公于此爻著其义为大
 臣者不可不知也弋取在穴如获狐射隼射言获难
 词也弋言取易词也则弋之用妙也二阳在四阴之
 中卦有坎象为隐伏为穴为小人为弓艮为小石为
 果蓏坚而圆弹丸之象又尝即是爻而思之其词与
 小畜同大传曰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
 忧患乎故史迁云文王囚而演易孔氏仲达亦引韩
 宣子适鲁见易象曰吾乃知周公之德谓周公被流
卷四 第 81a 页 WYG0049-0180c.png
 言亦为忧患皆为得之矣是易固演于羑里之日而
 爻亦必系于居东之年也小畜之辞文王自叹其不
 遇于君小过之词周公自叹其见疑于主其寄慨同
 也文王异姓也周公贵戚也身虽居东乃心无日不
 在王室为鸱鸮之诗以遗王冀王之一悟而一改也
 故又益之曰公弋取彼在穴其惓惓之意不能无望
 于二公乎隐伏而流言者易所谓在穴诗所谓鸱鸮
 耶大诰曰亦惟在王公邦君室夫惎间王室者乃在
卷四 第 81b 页 WYG0049-0180d.png
 家庭骨肉之间非在穴耶以其在穴故只宜用弋也
 凡所射者或狐或隼或雉而此但曰在穴罪人未得
 亦欲讳其名也圣人之情见乎词矣弗遇过之上与
 下之止体相应而又互巽为入故戒以弗遇而过之
 遇而不过则止而入于网罗矣如鸟之飞而离于罗
 也毕在山而鸟离之其飞之高而亢也故不宜上也
 非意料之所及故曰灾眚小过之时而为过高之行
 矜已傲物入于罪罟而不知也凡爻词有相同而意
卷四 第 82a 页 WYG0049-0181a.png
 异者以爻位之异也三四虽同曰弗过而三戒其刚
 四戒其柔上六与四只互易二字而四戒其相遇上
 虑其相遇所过者不同所遇者亦不同也而或者拘
 于词而鲜通则失爻意矣
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雷在天上大壮其殷于山则其声微矣君子持敬节
 用尽哀礼之正也其或已共矣而不忘谦抑已俭矣
 而犹存撙节盖其慎也已免丧矣而馀哀未忘盖其
卷四 第 82b 页 WYG0049-0181b.png
 仁也

既济亨 既济亨小者 初九曳其轮 曳其轮义无
小利贞 亨也利贞刚 濡其尾无咎 咎也七日得
初吉终 柔正而位当 六二妇丧其 以中道也三
乱   也初吉柔得 茀勿逐七日 年克之惫(步皆)
中也终止则 得九三高宗 (叶)也终日戒乱其道穷也 伐鬼方三年 有所疑也东
卷四 第 83a 页 WYG0049-0181c.png
克之小人勿邻杀牛不如
用六四繻有西邻之时也
衣袽终日戒实受其福吉
九五东邻杀大来也濡其
牛不如西邻首厉何可久
之礿祭实受也
其福上六濡
其首厉
卷四 第 83b 页 WYG0049-0181d.png
 水火者乾坤之二用以两物而言火炎上而水润下
 以二气而言则火宜降而水宜升乃为相交水得火
 而不寒火得水而不燥阴阳之相资为用也然文周
 不虚言理只以人事言卦之刚柔各得其正各当其
 位盖经理之功已在既济之前至是万事皆得其序
 万物各得其理故曰既济也其时振纲饬纪大端已
 正法令之行或小者有未协宜则为之振理使通行
 而无滞规模初定利于贞而可久然天下无不敝之
卷四 第 84a 页 WYG0049-0182a.png
 法而人心亦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盈虚消息亦天运
 之循环安不忘危易所为惧以终始也卦之刚柔皆
 得中传以柔得中释初吉而不言刚得中何也柔得
 中为明体知明则处当故吉上卦坎体阳陷于阴也
 陷则止止则乱也濡其首也既济之所以为未济也
 传小字上应仍有小字
 彖辞以卦爻言而济字之义实言济涉故此卦六四
 未济六三皆以涉川言未济之彖亦曰小狐汔济北
卷四 第 84b 页 WYG0049-0182b.png
 方牛车最重济渡为难往往乱流而渡非同舟楫之
 利故周公于既未济初二两爻有取此义而卦亦有
 其象离为牛坎为车既济自外而内未济自内而外
 既济出乎险如解之来复未济方涉乎险而有事于
 外既济初即济矣故曳轮濡尾于一爻言之未济方
 济也故濡尾曳轮分二爻言之凡车之济也其入水
 而下也轮势甚便其出水而上也轮势反艰故御车
 者必退曳其轮以取势然后用力前驱牛之力得施
卷四 第 85a 页 WYG0049-0182c.png
 轮乃轹之而上车曳轮则牛濡尾矣盖言既济之初
 当用其艰贞也于义为无咎矣坎为曳牛在下则尾
 濡矣六二以全卦而论则为既济以二五两爻而论
 则阳仍在上而阴仍在下阴阳之交未合也男先乎
 女阳气不下降则阴气无由而上升如妇之丧其茀
 有所待而后行既济之时草泽之遗贤高不字之贞
 然景运初开抱匡时之略者亦思乘时利见而改革
 之际难以轻进二五以中正相应迪简王廷币聘之
卷四 第 85b 页 WYG0049-0182d.png
 来有日矣不必求其合而自合矣逐则自炫矣传曰
 以中道也不希世亦不避世也易于阴阳之爻多取
 象于夫妇坎为马离为车中虚而明车之无茀者也
 七日亦如复言于初震言于二也爻至二而互坎为
 交合之象九三刚而不中当国家晏安无事之时恃
 其富强遂勤远略而开边衅如高宗之伐鬼方也盖
 好大喜功必自小人导之矣以高宗之贤而不免于
 此若汉武之于匈奴唐太宗之于高丽明太祖世祖
卷四 第 86a 页 WYG0049-0183a.png
 之屡勤北伐皆刚而不中之故也盖至于中国疲敝
 海内虚耗悔之晚矣殷之高宗盖成平既久之时高
 宗曾有此事故取之以为戒三年克之言其久也惜
 之也坎为险为隐伏离为戈兵两离夹坎有其象三
 年离数互坎阳比二阴为所陷故曰小人勿用六四
 取济川之象处既济之时居大臣之位当舟楫之任
 安不忘危时凛冰渊之惧所以免胥溺之患也繻当
 作濡有当作其与濡其尾濡其首一例卦互离离之
卷四 第 86b 页 WYG0049-0183b.png
 中虚有舟象上下互二坎有舟在水中之象衣袽衣
 囊也亦离象互未济而坎为加忧扁舟一叶泛乎中
 流风波之险至溅其衣袽险何如也能不惧乎如是
 则因恐致福矣九五阳刚中正处既济之善者也坎
 在北为西邻离在南为东邻既济之初不无制度文
 为之盛而其后沿习之久徒尚虚文而少实意故惟
 在尽其朴诚以守先世之典型庶乎福禄永绥矣离
 之中虚不若坎之中实为有孚也离之备物文盛而
卷四 第 87a 页 WYG0049-0183c.png
 诚意衰薄不若坎之明德以荐馨香也五互离有牛
 象互坎为血卦坎有尚实之义如所谓樽酒用缶者
 故曰礿也传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也诗曰物
 其有矣惟其时矣东邻当盛夏离明之时宜用礿而
 杀牛非其时矣不如西邻之礿祭物虽薄尽其诚神
 必降之福也上六以阴柔处既济之终又居坎陷溺
 于晏安不能自振拔其势危殆如过涉而濡首也不
 曰凶而曰厉盖濡者沾濡未至灭顶也易于离多言
卷四 第 87b 页 WYG0049-0183d.png
 首下三爻互离而一阴掩其上又坎为阳陷于阴有
 其象六爻之义亦相承初九言既济之维艰也六二
 言既济之时宜求贤自辅恢张鸿业也九三国家无
 事之时宜戒远略而与民休息也六四安不忘危若
 涉冰渊也九五敦诚实而不尚虚饰崇俭约而不事
 奢华此持盈保泰之方久安长治之策所以处既济
 之道尽矣濡其首宴安鸩毒终止则乱天运也亦人
 事也
卷四 第 88a 页 WYG0049-0184a.png
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水之灭火易易耳水在火上相去甚近涓滴皆足为
 患事变无常不豫为之计患至而忧之晚矣君子所
 以未雨绸缪也
䷿
未济亨 未济亨柔得 初六濡其尾 濡其尾亦不
小狐汔 中也小狐汔 吝九二曳其 知极也九二
济濡其 济未出中也 轮贞吉六三 贞吉中以行
卷四 第 88b 页 WYG0049-0184b.png
尾无攸 濡其尾无攸 未济征凶利 正也未济征
利   利不续终也 涉大川九四 凶位不当也
虽不当位刚 贞吉悔亡震 贞吉悔亡志柔应(叶雍)也  用伐鬼方三 行也君子之
年有赏于大光其晖吉也
国六五贞吉饮酒濡首亦
无悔君子之不知节也
光有孚吉上
卷四 第 89a 页 WYG0049-0184c.png
九有孚于饮
酒无咎濡其
首有孚失是
 未济刚柔之位皆不当事皆未得其序物皆未得其
 理所以为未济也未济亨未济有亨之理也柔得中
 则能虚中以应九二阳刚之贤而六爻上下相应故
 终有可济之理然能济与否则存乎用人大川渺茫
 利用舟楫小狐徒涉汔济而未出险中濡其尾是以
卷四 第 89b 页 WYG0049-0184d.png
 未济力不足也夫未济之时国家多难之日在国则
 赖有长君国事则宜委任老成或贪立幼弱或误用
 新进鲜有不败事者易之为戒深矣汔朱子语类以
 与井卦汔至汔同与传意合坎为狐虽不当位刚柔
 应也宜在柔得中下误在后
 文王彖词于未济取狐象则濡尾者狐尾也周公爻
 词于既济已先自取牛车之象睽之舆曳牛掣亦离
 互坎也故尾轮并言则轮为车轮尾为牛尾若以为
卷四 第 90a 页 WYG0049-0185a.png
 狐尾则因曳轮而濡尾狐车不可并也故未济之尾
 与既济同也盖未济之初即涉于险初以阴柔在下
 昧于浅深之宜往而陷焉如轮尚未下而牛尾已濡
 吝之道也传故曰亦不知极也言不知浅深之则也
 见初之宜审也离互在坎中濡尾之象九二因初之
 濡尾而遂曳轮在既济因曳轮而濡尾终登彼岸在
 未济因濡尾而曳轮未可深涉盖其慎也是以吉也
 传故曰中以行正也惟其得中故不遽进改辙而行
卷四 第 90b 页 WYG0049-0185b.png
 正而不陷故贞吉也二则轮见矣牛前而轮后有其
 象六三以柔居刚其志刚勇于进也其才弱不能济
 也不中不正当未济之时而妄动以求济征则凶矣
 利涉大川遗不字未济征凶何利涉之有如坎之六
 三在重坎之间惟安静以俟时而已离为舟互在坎
 中既济舟在上险可出未济舟在下险虞陷有其象
 九四以阳刚居大臣之位在下卦之上有出险之象
 而以刚居柔亦不过刚故贞吉悔亡而志可得行也
卷四 第 91a 页 WYG0049-0185c.png
 未济之四即既济之三故其取象同九三当既济之
 时而勤远略故曰三年克之难辞也九四当未济之
 时宜奋兴以求出险未可安坐而求济也故曰震用
 用震叠之威而伐鬼方如火烈烈如武乡之五月渡
 泸皆不得已焉耳上五爻互离有王用出征之象三
 年有赏于大国喜之之辞也服其心不以力彼自来
 而我赏之也大国对鬼方言坎为鬼方则离为大国
 离为文明坎为隐伏也既济言克之三重刚用威克
卷四 第 91b 页 WYG0049-0185d.png
 也未济言有赏四以刚居柔用怀柔也柔皆顺乎刚
 离为大明在上坎伏在下有其象三离数六五彖所
 谓柔得中也中兼乎正故贞吉无悔离本明体五复
 虚中以应下之贤令仪令色由中而发非外饰也一
 炙其光一饮其和有不为之心醉者乎故曰有孚传
 曰其晖吉也太和之气之达于面目者也以二体而
 言火在水上为未济以爻而言则柔上刚下刚柔相
 应火外明而水内景水火相映其光愈觉蔼然其象
卷四 第 92a 页 WYG0049-0186a.png
 然也上九以阳刚得正持未济之终事之向乎既济
 者也于斯时而饮食晏乐以示休息而相劳苦谁曰
 不宜盖人情之所欲众心之同然故无咎然遂以为
 无事而肆意纵情则骄侈之念生而众心离防检之
 术疏而窥伺起祸机之发不在于远而在萧墙不在
 于久而在顷刻汉高祖之于彭城王全斌之于蜀自
 古以来得而复失胜而终败易于反掌何可胜数皆
 饮酒濡首之为害也有孚失是言向之有孚者即当
卷四 第 92b 页 WYG0049-0186b.png
 于是而有失近在指顾之间甚矣圣人之为戒深也
 上九一阳在上高亢暌孤而下伏重坎故有孚而终
 失卦于需于坎于困皆言酒重坎上浸离为首有饮
 酒濡首之象既济之濡首阴掩乎阳未济之濡首阴
 侵乎阳也初宜慎之于始二以中正求济涉险而不
 陷三不宜行险徼倖四则奋兴有为才克有济五则
 德足以致群贤之辅上九向乎既济而又失之所谓
 惧以终始耶未济而求济之道亦尽矣又此二卦相
卷四 第 93a 页 WYG0049-0186c.png
 为首尾既济之初即未济之终既济之终即未济之
 始故初上二爻皆以首尾言天运之盛衰人事之得
 失相为倚伏易之所以不穷也
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辩物居方
 水在下火在上辨物之宜而使之各居其方则各得
 其所而不相害矣

卷四 第 93b 页 WYG0049-0186d.png
 易笺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