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第 1a 页 WYG0048-012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函书约存卷四礼部侍郎胡煦撰
原图(太极)
循环图拟月窟
凡阴阳之生于内者即内象三爻之来于下也极盛而
出外即外象三爻之往于上也穷则必返周而复始如
日月回旋而未有止也月受日光具此六象其生明成
魄亦皆自下而始阳进一爻则阴退一爻阴进一爻则
周易函书约存卷四礼部侍郎胡煦撰
原图(太极)
循环图拟月窟
凡阴阳之生于内者即内象三爻之来于下也极盛而
出外即外象三爻之往于上也穷则必返周而复始如
日月回旋而未有止也月受日光具此六象其生明成
魄亦皆自下而始阳进一爻则阴退一爻阴进一爻则
卷四 第 1b 页 WYG0048-0128d.png
阳退一爻其实阳有进退阴无进退故阴爻以阳之进
为退阳之退为进阳之极盛为消阳之终尽为息悬象
著明莫大乎日月此图之黑质即月轮之阴魄此图之
白质即皎日之阳魂阴魄一定不易阳魂随时变迁一
定不易者月之体随时变迁者日之用故于巽象初见
微阴方露时指为月窟言乎所得之阳魂本非月体所
有特据其往来进退足验阴阳消息耳至月之本体则
此时微露之阴魄是也故曰乾遇巽时观月窟
为退阳之退为进阳之极盛为消阳之终尽为息悬象
著明莫大乎日月此图之黑质即月轮之阴魄此图之
白质即皎日之阳魂阴魄一定不易阳魂随时变迁一
定不易者月之体随时变迁者日之用故于巽象初见
微阴方露时指为月窟言乎所得之阳魂本非月体所
有特据其往来进退足验阴阳消息耳至月之本体则
此时微露之阴魄是也故曰乾遇巽时观月窟
卷四 第 2a 页 WYG0048-0129a.png
蛊巽小畜中孚皆言月具巽兑两象也归妹伏巽覆巽
故亦言月若坤之得朋丧朋则以黑魄之全体比象纯
坤之顺体以坤阴之翕受乾阳与月魄之含受日光其
浅深微盛大略相同乃阴阳之气不可窥明昧之象有
可见故不直言坤而但言月正所谓仰以观于天文者
也归妹虽曰伏巽覆巽然后天之巽在东南而先天之
兑亦在东南皆与盛阳之乾相近所以亦有月几望之
象
故亦言月若坤之得朋丧朋则以黑魄之全体比象纯
坤之顺体以坤阴之翕受乾阳与月魄之含受日光其
浅深微盛大略相同乃阴阳之气不可窥明昧之象有
可见故不直言坤而但言月正所谓仰以观于天文者
也归妹虽曰伏巽覆巽然后天之巽在东南而先天之
兑亦在东南皆与盛阳之乾相近所以亦有月几望之
象
卷四 第 2b 页 WYG0048-0129b.png
东北丧朋
丧朋者阳光巳尽黑质孤存时也顾此黑质先在下弦
上面犹有一阳其象为艮艮在先天虽居西北艮在后
天实居东北不云西北丧朋而云东北丧朋者盖先天
止以象其气之流行而后天则以著其位之一定故凡
言时者皆考于先天凡言位者皆考于后天也犹云二
阴之艮象上面一阳既尽乃始转为三阴之坤谓阴本
以阳为朋类其阳既丧遂成全晦之体是即以东北字
丧朋者阳光巳尽黑质孤存时也顾此黑质先在下弦
上面犹有一阳其象为艮艮在先天虽居西北艮在后
天实居东北不云西北丧朋而云东北丧朋者盖先天
止以象其气之流行而后天则以著其位之一定故凡
言时者皆考于先天凡言位者皆考于后天也犹云二
阴之艮象上面一阳既尽乃始转为三阴之坤谓阴本
以阳为朋类其阳既丧遂成全晦之体是即以东北字
卷四 第 3a 页 WYG0048-0129c.png
代艮字而以丧朋说阳之终耳盖由循环不息而论则
必由二阴然后及于纯阴故圜之以先天图以明其候
以盈虚消息而求则必至东北艮方而阳光始尽故列
之以后天图以定其位所由谓为东北丧朋凡欲人因
时以考其位因位以徵其象耳亦可知文王后天图皆
所以发明先天一图之蕴也或曰艮象见丙而兹以东
北为艮何也盖巽之见辛是一阴之初生于西及二阴
而见丙则巳转而南矣由丙之二阴而东行全晦之晨
必由二阴然后及于纯阴故圜之以先天图以明其候
以盈虚消息而求则必至东北艮方而阳光始尽故列
之以后天图以定其位所由谓为东北丧朋凡欲人因
时以考其位因位以徵其象耳亦可知文王后天图皆
所以发明先天一图之蕴也或曰艮象见丙而兹以东
北为艮何也盖巽之见辛是一阴之初生于西及二阴
而见丙则巳转而南矣由丙之二阴而东行全晦之晨
卷四 第 3b 页 WYG0048-0129d.png
与日相及日东月西而上面一阳垂尽必在艮方故以
东北之艮为丧朋此位之确不可易者也可知见丙者
是巽之初转为艮丧朋于东北者是艮之巳转为坤也
西南得朋
全晦既象纯坤若使坤体不纯下面忽露微阳是为震
象必在三日之昏此时月之离日几三十度日入而月
见其体必在西南西南庚方也庚方初见震象故遂以
西南字代震字所以谓为西南得朋得朋谓一阳之生
东北之艮为丧朋此位之确不可易者也可知见丙者
是巽之初转为艮丧朋于东北者是艮之巳转为坤也
西南得朋
全晦既象纯坤若使坤体不纯下面忽露微阳是为震
象必在三日之昏此时月之离日几三十度日入而月
见其体必在西南西南庚方也庚方初见震象故遂以
西南字代震字所以谓为西南得朋得朋谓一阳之生
卷四 第 4a 页 WYG0048-0130a.png
也三阴为坤坤生一阳为震震为阳始艮为阳终兼此
两象始显纯坤之体故大明终始特言之于乾明阳之
前后际俱交于阴而丧朋得朋特言之于坤明阴之前
后际俱交于阳也予所谓乾卦字字说入交坤坤卦字
字说入交乾者此也又况后天方位西南即是坤方岂
后天漫无考证而遽位坤于西南乎岂彖词漫无考证
而遽以西南为得朋乎可知得丧之说虽以著阳之隐
见出入必与阴相附丽亦以见坤德之含章有以括阳
两象始显纯坤之体故大明终始特言之于乾明阳之
前后际俱交于阴而丧朋得朋特言之于坤明阴之前
后际俱交于阳也予所谓乾卦字字说入交坤坤卦字
字说入交乾者此也又况后天方位西南即是坤方岂
后天漫无考证而遽位坤于西南乎岂彖词漫无考证
而遽以西南为得朋乎可知得丧之说虽以著阳之隐
见出入必与阴相附丽亦以见坤德之含章有以括阳
卷四 第 4b 页 WYG0048-0130b.png
之始终顺承而著其妙也夫月之明生于坤坤之彖全
言月正谓月与坤同体坤与月同德纯坤之位而显扬
震象与纯坤之时而流露震象者其义一也观此可识
纯阴非得乾施则幽晦暗昧终无以自发其用所以谓
为先迷若坤之亦言用六皆其得于乾阳者耳所云利
贞仍是乾德之二则坤之不能自主可知故又有得主
之说复卦云七日来复亦即得朋之义七日云者正谓
坤卦六爻在其前也所以有朋来无咎之词此上二段
言月正谓月与坤同体坤与月同德纯坤之位而显扬
震象与纯坤之时而流露震象者其义一也观此可识
纯阴非得乾施则幽晦暗昧终无以自发其用所以谓
为先迷若坤之亦言用六皆其得于乾阳者耳所云利
贞仍是乾德之二则坤之不能自主可知故又有得主
之说复卦云七日来复亦即得朋之义七日云者正谓
坤卦六爻在其前也所以有朋来无咎之词此上二段
卷四 第 5a 页 WYG0048-0130c.png
为坤乙之一候
震象出庚
三日出庚义见前得朋条下乃先庚后庚不言于坤不
言于震而独说入巽卦何也曰为贵阳故言震周易贵
阳杂卦所由曰巽伏也先庚三内震也后庚三外震也
三之先指纯阴之坤三之后指二阳之兑所以明此一
阳之由来与此一阳之进盛也其必言于巽者正以易
道言始必要其终言终必究其始所以有变动不居往
震象出庚
三日出庚义见前得朋条下乃先庚后庚不言于坤不
言于震而独说入巽卦何也曰为贵阳故言震周易贵
阳杂卦所由曰巽伏也先庚三内震也后庚三外震也
三之先指纯阴之坤三之后指二阳之兑所以明此一
阳之由来与此一阳之进盛也其必言于巽者正以易
道言始必要其终言终必究其始所以有变动不居往
卷四 第 5b 页 WYG0048-0130d.png
复相循之义故其象或取诸伏或取诸覆或取诸互由
伏取者对待者也由覆取者往复者也由互取者上下
卦之合也如临本系刚长而入月有凶即究言阴长是
对待往复之义也易有卦本吉乃曰征凶爻本凶乃曰
贞吉皆据本位而究极将然非谓见在者一定不可易
贱阴故也又以见此阴之生其前必自阳来其后亦必
化阳而往故遂言其伏而对待者如此又况先庚三日
巳说向纯阴之坤是巽下初萌之微阴所由极后庚三
伏取者对待者也由覆取者往复者也由互取者上下
卦之合也如临本系刚长而入月有凶即究言阴长是
对待往复之义也易有卦本吉乃曰征凶爻本凶乃曰
贞吉皆据本位而究极将然非谓见在者一定不可易
贱阴故也又以见此阴之生其前必自阳来其后亦必
化阳而往故遂言其伏而对待者如此又况先庚三日
巳说向纯阴之坤是巽下初萌之微阴所由极后庚三
卷四 第 6a 页 WYG0048-0131a.png
日斯渐入二阳之兑是巽上就消之二阳所自来故言
巽即言震也夫坤本无阳而言得朋是坤巳转而说入
震震巳得阳而复曰先庚是震又转而说向坤正谓阴
阳两不相离微阳必从阴极生也震象未见犹然黑质
故以为初之无震象既成渐就二阳故以为终之有是
初终二字专言震之前后而有无二字则专从所得之
阳光起见又以震之与坤正属阴阳相接之限故以有
无分别之盖阴无而阳有者也又以见无初为阴之极
巽即言震也夫坤本无阳而言得朋是坤巳转而说入
震震巳得阳而复曰先庚是震又转而说向坤正谓阴
阳两不相离微阳必从阴极生也震象未见犹然黑质
故以为初之无震象既成渐就二阳故以为终之有是
初终二字专言震之前后而有无二字则专从所得之
阳光起见又以震之与坤正属阴阳相接之限故以有
无分别之盖阴无而阳有者也又以见无初为阴之极
卷四 第 6b 页 WYG0048-0131b.png
盛而有终为阴之渐消总为巽下微阴起见若但论本
象初阴故以为初之无二三阳故以为终之有夫以无
初有终而包震象于中亦如得朋丧朋而包坤象先甲
后甲而包乾象云耳乃卦止六爻必兼伏卦而推所由
来与所由往以见绝不相类者亦有相通之理明此卦
之实属先天不可执一论也卦止六爻又必兼上下卦
而推所由来与所由往以证此卦之在中其气未尝不
与上下卦相为流通又以见周易所明皆图中圆转不
象初阴故以为初之无二三阳故以为终之有夫以无
初有终而包震象于中亦如得朋丧朋而包坤象先甲
后甲而包乾象云耳乃卦止六爻必兼伏卦而推所由
来与所由往以见绝不相类者亦有相通之理明此卦
之实属先天不可执一论也卦止六爻又必兼上下卦
而推所由来与所由往以证此卦之在中其气未尝不
与上下卦相为流通又以见周易所明皆图中圆转不
卷四 第 7a 页 WYG0048-0131c.png
息之妙必不可以定体拘也蛊之终则有始谓阴终阴
始是就盛阳之体而观其所由以来往者也坤之得朋
丧朋是就纯阳之体而观其所由以来往者也一阳二
阳虽各有卦象考诸流行之气均非有截然可指之候
故兼上下卦以明其流通若阴阳相接之限则直言有
无直言始终直言得丧矣阴迷暗不可见故考之以时
而言始终阳光明有可见故别之以象而言有无言得
丧此上为震庚之一候
始是就盛阳之体而观其所由以来往者也坤之得朋
丧朋是就纯阳之体而观其所由以来往者也一阳二
阳虽各有卦象考诸流行之气均非有截然可指之候
故兼上下卦以明其流通若阴阳相接之限则直言有
无直言始终直言得丧矣阴迷暗不可见故考之以时
而言始终阳光明有可见故别之以象而言有无言得
丧此上为震庚之一候
卷四 第 7b 页 WYG0048-0131d.png
阴阳有无原有二义论理则阳以神用故虚而无阴以
形用故实而有论象则阴暗故无阳明故有此论月体
可见之象故谓阳为有
兑象见丁
月至八日昏见丁方下面巳生二阳上面犹存一阴其
象为兑此时阴阳各半宛若仰弓名曰上弦后庚三日
正谓此也夫兑本二阳一阴乃以象阴阳各半之体比
于上弦疑不相似只为三画卦中原无阴阳各半之卦
形用故实而有论象则阴暗故无阳明故有此论月体
可见之象故谓阳为有
兑象见丁
月至八日昏见丁方下面巳生二阳上面犹存一阴其
象为兑此时阴阳各半宛若仰弓名曰上弦后庚三日
正谓此也夫兑本二阳一阴乃以象阴阳各半之体比
于上弦疑不相似只为三画卦中原无阴阳各半之卦
卷四 第 8a 页 WYG0048-0132a.png
故取象于二阳之兑为以初中末分之则二阳之兑正
在一阳三阳之中故以为阴阳各半之象然必加至六
画始有半阴半阳若以十二卦与六十卦论则泰否即
半阴半阳之候也譬之寒暑为阴阳春秋为寒暑之半
而暑气每侵于秋寒气每侵于春者巳成者藉馀威而
过其分方来者势未舒而不及其分也万事莫不有然
初难知上易知上有藉初无藉耳此上为兑丁之一候
乾象满甲
在一阳三阳之中故以为阴阳各半之象然必加至六
画始有半阴半阳若以十二卦与六十卦论则泰否即
半阴半阳之候也譬之寒暑为阴阳春秋为寒暑之半
而暑气每侵于秋寒气每侵于春者巳成者藉馀威而
过其分方来者势未舒而不及其分也万事莫不有然
初难知上易知上有藉初无藉耳此上为兑丁之一候
乾象满甲
卷四 第 8b 页 WYG0048-0132b.png
月至十五昏出甲方三阳全备其象纯乾月窟本指八
卦图说三画之卦今由前三后三推之则是以六画卦
言也可知先天大圆小圆原无异旨试以六画卦论则
五日为一候十时为一爻当以十三日之午便为乾初
至十五夜半而内乾之三爻始备又从十六之子起得
乾之九四至十八日之午而外乾之三爻始备内乾者
前三外乾者后三也先甲后甲各有三日是也甲为纯
乾所见之方故直以甲字代乾字又先甲者甲之先后
卦图说三画之卦今由前三后三推之则是以六画卦
言也可知先天大圆小圆原无异旨试以六画卦论则
五日为一候十时为一爻当以十三日之午便为乾初
至十五夜半而内乾之三爻始备又从十六之子起得
乾之九四至十八日之午而外乾之三爻始备内乾者
前三外乾者后三也先甲后甲各有三日是也甲为纯
乾所见之方故直以甲字代乾字又先甲者甲之先后
卷四 第 9a 页 WYG0048-0132c.png
甲者甲之后是又指在乾卦之外谓内乾未成之先尚
有微阴至于先甲三日而阴终外乾全备之时尚无初
阴至于后甲三日而阴始故甲之一字虽说纯乾而先
后二字说入阴之终始所以彖传不曰始则有终者始
则有终止可曰先乾之三后乾之三而已必曰终则有
始便是说乾先有终之者乾后有始之者故以为阴终
阴始也然必言之于蛊正以巽为阴生艮为阴盛此二
象皆自消乾而来圣人为乾谋故决其终之始之者也
有微阴至于先甲三日而阴终外乾全备之时尚无初
阴至于后甲三日而阴始故甲之一字虽说纯乾而先
后二字说入阴之终始所以彖传不曰始则有终者始
则有终止可曰先乾之三后乾之三而已必曰终则有
始便是说乾先有终之者乾后有始之者故以为阴终
阴始也然必言之于蛊正以巽为阴生艮为阴盛此二
象皆自消乾而来圣人为乾谋故决其终之始之者也
卷四 第 9b 页 WYG0048-0132d.png
又以既终而复始而纯乾之象始可见也曷由确知阴
终阴始为乾象而言以下有天行之说是圣人仰以观
于天文见夫阴阳相循其始而终终而始实有如此故
在小圆图中亦如此在月窟亦如此也今但以治乱之
说摹写近似谓先甲为辛后甲为丁有何道理不得已
以自辛丁宁释之与天行之义有何干涉然以五日为
一候者止以象其望前之一阳二阳三阳望后之一阴
二阴三阴耳若以十二卦分配则两日半当为一候分
终阴始为乾象而言以下有天行之说是圣人仰以观
于天文见夫阴阳相循其始而终终而始实有如此故
在小圆图中亦如此在月窟亦如此也今但以治乱之
说摹写近似谓先甲为辛后甲为丁有何道理不得已
以自辛丁宁释之与天行之义有何干涉然以五日为
一候者止以象其望前之一阳二阳三阳望后之一阴
二阴三阴耳若以十二卦分配则两日半当为一候分
卷四 第 10a 页 WYG0048-0133a.png
爻之法以其中所得三十时亦如每月三十日分为六
候则五时为一爻而后可也若以六十卦分配一月三
百六十时亦如卦爻分配岁令则纯乾所得爻数止于
六时今以阴阳之迹考之十四之夜尚有微阴十六之
晨复露微阴自十五之昏乾象始满甲方至十六平明
巽象巳见辛方其中恰有六时可配六爻则是先甲三
日即指十五之昏前后甲三日即指十六之晨后此一
夜所得正是六时以象观之既与盈亏之理相合以数
候则五时为一爻而后可也若以六十卦分配一月三
百六十时亦如卦爻分配岁令则纯乾所得爻数止于
六时今以阴阳之迹考之十四之夜尚有微阴十六之
晨复露微阴自十五之昏乾象始满甲方至十六平明
巽象巳见辛方其中恰有六时可配六爻则是先甲三
日即指十五之昏前后甲三日即指十六之晨后此一
夜所得正是六时以象观之既与盈亏之理相合以数
卷四 第 10b 页 WYG0048-0133b.png
考之亦与先三后三之旨相符第易之为书无越阴阳
两义日月则其象也进退往来盛衰终始言日月即言
阴阳也在人之会通而已三日之义止是六爻原不拘
定为六日为六时也故甲庚虽指月言而三日则说入
岁令此正合岁令月窟而一之使知各有六爻云耳蛊
本治乱相际多事之秋而乾正十五之夜阴阳交易晨
昏变换之始故以为象此上为乾甲之一候
巽象见辛
两义日月则其象也进退往来盛衰终始言日月即言
阴阳也在人之会通而已三日之义止是六爻原不拘
定为六日为六时也故甲庚虽指月言而三日则说入
岁令此正合岁令月窟而一之使知各有六爻云耳蛊
本治乱相际多事之秋而乾正十五之夜阴阳交易晨
昏变换之始故以为象此上为乾甲之一候
巽象见辛
卷四 第 11a 页 WYG0048-0133c.png
此上阳生之三候巳尽其象俱见于昏此下阴生之三
候方来其象俱见于晨自十六平明纯阳之体巳成下
面一阴生于辛方其象为巽上文先甲后甲虽指纯乾
前后而言正为此微阴初生必附乾而显故也至于巽
之先三则应以阴之未生为象巽之后三则应以阴之
既盛为象适当其时则应以阴之方生为象乃置本象
不言顾以先庚后庚言阳生之候以伏震故取震杂卦
谓为巽伏是也因巽之性情本具掩伏之义故遂取伏
候方来其象俱见于晨自十六平明纯阳之体巳成下
面一阴生于辛方其象为巽上文先甲后甲虽指纯乾
前后而言正为此微阴初生必附乾而显故也至于巽
之先三则应以阴之未生为象巽之后三则应以阴之
既盛为象适当其时则应以阴之方生为象乃置本象
不言顾以先庚后庚言阳生之候以伏震故取震杂卦
谓为巽伏是也因巽之性情本具掩伏之义故遂取伏
卷四 第 11b 页 WYG0048-0133d.png
象言之伏之云者初阴所生之爻与初阳所生之爻彼
此互藏其宅也周易贵阳贱阴故每缘阴之剥阳而遂
言阳之复也又况先庚之说即下面初阴之进而盛也
是予之以可逞之势后庚之说即上面二阳之夬而报
也是谕之以必返之理其详具见震庚此上为巽辛之
一候
艮象见丙
月至廿三晨见丙方二阴在下一阳在上其象为艮此
此互藏其宅也周易贵阳贱阴故每缘阴之剥阳而遂
言阳之复也又况先庚之说即下面初阴之进而盛也
是予之以可逞之势后庚之说即上面二阳之夬而报
也是谕之以必返之理其详具见震庚此上为巽辛之
一候
艮象见丙
月至廿三晨见丙方二阴在下一阳在上其象为艮此
卷四 第 12a 页 WYG0048-0134a.png
时阴阳各半宛若覆弓名曰下弦如以十二卦及六十
卦论则否正半阴半阳之候此上为艮丙之一候
坤象出乙
自下弦之后二阴益进一阳就终至三十日月出乙方
纯阴无阳其象坤是阳光之尽必由艮而及坤而月之
本体亦必趋及艮方而止艮东北也所以谓为东北丧
朋消息相循盈虚迭运循环太极图正具阴阳终始之
妙也夫乾之极盛而阴终始之坤之极盛而阳终始之
卦论则否正半阴半阳之候此上为艮丙之一候
坤象出乙
自下弦之后二阴益进一阳就终至三十日月出乙方
纯阴无阳其象坤是阳光之尽必由艮而及坤而月之
本体亦必趋及艮方而止艮东北也所以谓为东北丧
朋消息相循盈虚迭运循环太极图正具阴阳终始之
妙也夫乾之极盛而阴终始之坤之极盛而阳终始之
卷四 第 12b 页 WYG0048-0134b.png
虽曰阳必交至于阴阴必交至于阳然阴不终不知后
之为乾阴不始亦不知前之为乾也阳不丧不知后之
为坤阳不得亦不知前之为坤也阴阳两不相离故乾
坤本位内外各止六爻而不相越也或曰纯乾之象故
为六时若使纯坤之象见于晦日而亦止六时则初一
之昏即当见月矣不知月之合朔当前后三时之际月
与日当各离三度前三度之前即阳光之终后三度之
后即阳光之始此中所得正坤之六爻先三丧朋后三
之为乾阴不始亦不知前之为乾也阳不丧不知后之
为坤阳不得亦不知前之为坤也阴阳两不相离故乾
坤本位内外各止六爻而不相越也或曰纯乾之象故
为六时若使纯坤之象见于晦日而亦止六时则初一
之昏即当见月矣不知月之合朔当前后三时之际月
与日当各离三度前三度之前即阳光之终后三度之
后即阳光之始此中所得正坤之六爻先三丧朋后三
卷四 第 13a 页 WYG0048-0134c.png
得朋考之蛊巽可类推矣过此六时当有阳光可复第
微阳初萌未成一爻不能与太阳相敌又以去日太近
日入则随之而入故人不得而见也必积至三日之昏
月与日约相去三十度阳光见于黑魄得六分之一巳
成一爻之数然后其象可见故以为三日出庚
庚甲先后
阴之极盛其象纯坤疑于无阳然而阳之终始皆在于
此其在复曰七日来复谓纯坤一卦止得六爻其内三
微阳初萌未成一爻不能与太阳相敌又以去日太近
日入则随之而入故人不得而见也必积至三日之昏
月与日约相去三十度阳光见于黑魄得六分之一巳
成一爻之数然后其象可见故以为三日出庚
庚甲先后
阴之极盛其象纯坤疑于无阳然而阳之终始皆在于
此其在复曰七日来复谓纯坤一卦止得六爻其内三
卷四 第 13b 页 WYG0048-0134d.png
爻之前尚有微阳之存其外三爻之后巳有微阳之生
是阳之终始交关于坤也所以乾彖大明终始即是含
得纯坤在内纯坤止于六爻至复则巳在六爻之外所
由云七日来复来复即天根之震象而今谓为庚庚者
震象所见之方也蛊之先甲后甲甲亦乾阳盛满之方
也圣人惧人不知阴之终始交至于乾故即月之三阳
全备者言之又惧人不知月之盛满必在于甲故于甲
方指之甲为十干之首乾为诸卦之首故以为象三日
是阳之终始交关于坤也所以乾彖大明终始即是含
得纯坤在内纯坤止于六爻至复则巳在六爻之外所
由云七日来复来复即天根之震象而今谓为庚庚者
震象所见之方也蛊之先甲后甲甲亦乾阳盛满之方
也圣人惧人不知阴之终始交至于乾故即月之三阳
全备者言之又惧人不知月之盛满必在于甲故于甲
方指之甲为十干之首乾为诸卦之首故以为象三日
卷四 第 14a 页 WYG0048-0135a.png
三日则内外六爻也内三爻之既成是谓先三而先乎
此者则阴之终也外三爻之既成是谓后三而后乎此
者则阴之始也所由谓为终则有始天行也夫蛊非纯
乾何以言纯乾之甲以巽为阴生艮为阴盛此两象俱
自消乾而出周易贵阳贱阴故借纯乾而发终始之义
欲其豫防而已又缘蛊卦下有巽象中爻有兑兑为阴
终巽为阴始图中兑巽夹纯乾于南故遂言纯乾之甲
且易之有巽兑者多言月即是之故也又缘此卦本有
此者则阴之终也外三爻之既成是谓后三而后乎此
者则阴之始也所由谓为终则有始天行也夫蛊非纯
乾何以言纯乾之甲以巽为阴生艮为阴盛此两象俱
自消乾而出周易贵阳贱阴故借纯乾而发终始之义
欲其豫防而已又缘蛊卦下有巽象中爻有兑兑为阴
终巽为阴始图中兑巽夹纯乾于南故遂言纯乾之甲
且易之有巽兑者多言月即是之故也又缘此卦本有
卷四 第 14b 页 WYG0048-0135b.png
泰象乃下面一阴消乾而出故借乾而言阴始又以卦
兼艮巽中爻震兑是阴阳始终全备无缺者唯此一卦
故既明指纯阳之先后而又微示阴象之始终若巽卦
中爻有兑无巽故言伏象之震庚所以说周易全部皆
是流行不息的盖周易止是发明阴阳之书阴阳出于
太极贯乎五行通乎八卦周乎六十四卦未有能离者
也不究阴阳安识图与卦爻之旨
得丧有无终始
兼艮巽中爻震兑是阴阳始终全备无缺者唯此一卦
故既明指纯阳之先后而又微示阴象之始终若巽卦
中爻有兑无巽故言伏象之震庚所以说周易全部皆
是流行不息的盖周易止是发明阴阳之书阴阳出于
太极贯乎五行通乎八卦周乎六十四卦未有能离者
也不究阴阳安识图与卦爻之旨
得丧有无终始
卷四 第 15a 页 WYG0048-0135c.png
据先甲后甲之义而推则坤之东北丧朋即先乙三日
西南得朋即后乙三日也以纯坤无象可见故不言乙
而止以得丧言前后之分际据得朋丧朋之义而推则
先甲即阴之丧后甲即阴之得以阴虚无得丧可言故
止以始终明先后之义若阳爻实而可稽则先庚后庚
便言有无其实得丧有无终始皆一义也据先庚后庚
之义而推蛊之先甲后甲莫非先辛后辛何也蛊巽为
阴气初萌之始以其近于乾也阳实有可窥则止据乾
西南得朋即后乙三日也以纯坤无象可见故不言乙
而止以得丧言前后之分际据得朋丧朋之义而推则
先甲即阴之丧后甲即阴之得以阴虚无得丧可言故
止以始终明先后之义若阳爻实而可稽则先庚后庚
便言有无其实得丧有无终始皆一义也据先庚后庚
之义而推蛊之先甲后甲莫非先辛后辛何也蛊巽为
阴气初萌之始以其近于乾也阳实有可窥则止据乾
卷四 第 15b 页 WYG0048-0135d.png
之正象为言而以后甲三日微示其由乾及巽之义庚
为阳气初萌之始以其近于坤也阴无而不可见故竟
置纯坤之象于不论而以先庚三日微示其由坤旋出
之义其所专注总缘阴生阴盛非可象睹非可名言而
已近乾者言乾近坤者不言坤阳实而阴虚阳有而阴
无实而有者易见虚而无者难知周易贵阳贱阴非故
贱之非故贵之其虚实有无之义本如是耳子云谓卦
起中孚此无据之论也以理而论犹不若卦起于复复
为阳气初萌之始以其近于坤也阴无而不可见故竟
置纯坤之象于不论而以先庚三日微示其由坤旋出
之义其所专注总缘阴生阴盛非可象睹非可名言而
已近乾者言乾近坤者不言坤阳实而阴虚阳有而阴
无实而有者易见虚而无者难知周易贵阳贱阴非故
贱之非故贵之其虚实有无之义本如是耳子云谓卦
起中孚此无据之论也以理而论犹不若卦起于复复
卷四 第 16a 页 WYG0048-0136a.png
也者有无虚实分界之始所由谓为小父母也知用得
丧有无终始六字之故全部周易瞭然矣
蛊之先甲后甲见于彖辞巽至九五始言先庚后庚以
九五一变即为蛊也卦词同则道理宜其同矣周易之
书原无一字汎设亦无一爻不可旁通今解巽之九五
似不知有蛊解蛊之六五似不知有巽岂二卦之义原
不相通圣人姑漫系之辞乎夫孔子彖传皆所以解文
王卦辞者也故文王所有之辞孔子止以一二语解之
丧有无终始六字之故全部周易瞭然矣
蛊之先甲后甲见于彖辞巽至九五始言先庚后庚以
九五一变即为蛊也卦词同则道理宜其同矣周易之
书原无一字汎设亦无一爻不可旁通今解巽之九五
似不知有蛊解蛊之六五似不知有巽岂二卦之义原
不相通圣人姑漫系之辞乎夫孔子彖传皆所以解文
王卦辞者也故文王所有之辞孔子止以一二语解之
卷四 第 16b 页 WYG0048-0136b.png
如乃与类行便是解西南得朋乃终有庆便是解东北
丧朋孔子蛊彖曰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
也此便是解卦辞中先甲二句凡皆圣人仰观天文知
阴阳迭更而不已者为天行之常故遂以天行释之又
知万物之化生莫非阳气之流衍则阳之足贵可知而
蛊卦之体由一阴进于二阴是阴气进盛之象顾阴必
有由始所以有后甲之说乃阴亦必有由终所以有先
甲之说今以终字说在始字之前正为其中之阳德危
丧朋孔子蛊彖曰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
也此便是解卦辞中先甲二句凡皆圣人仰观天文知
阴阳迭更而不已者为天行之常故遂以天行释之又
知万物之化生莫非阳气之流衍则阳之足贵可知而
蛊卦之体由一阴进于二阴是阴气进盛之象顾阴必
有由始所以有后甲之说乃阴亦必有由终所以有先
甲之说今以终字说在始字之前正为其中之阳德危
卷四 第 17a 页 WYG0048-0136c.png
耳所以惕之使自警也言先甲则未终以前所由以至
于甲之先者殆不易也言后甲则既始以后所渐以进
于甲之后者盖难量也是此二语全在阴微阴盛处著
想因甲之先后适当阴阳交换之始谨始慎微圣人之
深情寓焉故于此卦特寓其旨况治极而乱乱极而治
其初必有由然安得不于始而加之意乎至于阴阳相
循皆往复之恒理有阳又必不可以无阴安得不以天
行释之以明常然之义今于蛊卦解为辛丁于巽卦解
于甲之先者殆不易也言后甲则既始以后所渐以进
于甲之后者盖难量也是此二语全在阴微阴盛处著
想因甲之先后适当阴阳交换之始谨始慎微圣人之
深情寓焉故于此卦特寓其旨况治极而乱乱极而治
其初必有由然安得不于始而加之意乎至于阴阳相
循皆往复之恒理有阳又必不可以无阴安得不以天
行释之以明常然之义今于蛊卦解为辛丁于巽卦解
卷四 第 17b 页 WYG0048-0136d.png
为丁癸比于终始之说天行之义与经文左矣
附论日月
日月与地形大小约略相等由日月薄蚀而知之也不
相等何能相掩以日与月对则日阳而月阴故日则长
明而月有晦朔此一阴一阳之义也以日月与地对则
日阳而月与地皆阴此阳一阴二奇偶之说也易中卦
画阳连阴断正是此义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阳之一也以其无偶也日之代乾而宣化者象之阴
附论日月
日月与地形大小约略相等由日月薄蚀而知之也不
相等何能相掩以日与月对则日阳而月阴故日则长
明而月有晦朔此一阴一阳之义也以日月与地对则
日阳而月与地皆阴此阳一阴二奇偶之说也易中卦
画阳连阴断正是此义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阳之一也以其无偶也日之代乾而宣化者象之阴
卷四 第 18a 页 WYG0048-0137a.png
何以谓之二卦中阴爻奚为乎断也则以有月与地之
两物而成偶也奇斯一偶斯二矣夫日之为阳人所共
知居天之中最大者无过此三物悬象著明莫大乎日
月域中四大地亦与焉日之大也既为一阳则此外之
二大其偶而为一阴无疑也此一阳二阴之三物同处
天中而形质大小相等相配故曰三也日月与地变四
时而成岁功所以谓为三生万物观于坤卦以月生明
成魄之象为坤象而月魄生明之始又见坤方则地与
两物而成偶也奇斯一偶斯二矣夫日之为阳人所共
知居天之中最大者无过此三物悬象著明莫大乎日
月域中四大地亦与焉日之大也既为一阳则此外之
二大其偶而为一阴无疑也此一阳二阴之三物同处
天中而形质大小相等相配故曰三也日月与地变四
时而成岁功所以谓为三生万物观于坤卦以月生明
成魄之象为坤象而月魄生明之始又见坤方则地与
卷四 第 18b 页 WYG0048-0137b.png
月为一偶之阴体可知
日月与地大小之义
日蚀之义月与日同宫同道而日为月掩故必在合朔
之时若使月之形或小于日则当日食时必有数分不
尽失明者矣月食之义日月对照而日光为地形所隔
故必在相望之时然月之食也有至十七八分者则是
地之稍大于月而未至于倍也以此推之是地与月所
受之明同出于日矣然地之形亦非果大于日与月也
日月与地大小之义
日蚀之义月与日同宫同道而日为月掩故必在合朔
之时若使月之形或小于日则当日食时必有数分不
尽失明者矣月食之义日月对照而日光为地形所隔
故必在相望之时然月之食也有至十七八分者则是
地之稍大于月而未至于倍也以此推之是地与月所
受之明同出于日矣然地之形亦非果大于日与月也
卷四 第 19a 页 WYG0048-0137c.png
一指之小可以障山指近而山远耳人处地上见地大
而见日月小者地近而日月远也日去人最远故月又
见其大于日
见星
或谓月食固为地形所隔乃月巳无光而附月之星其
明如故何也曰与地远也因此可知日体之大而月体
之近矣盖月食时日体本大地数倍地小于日而又去
日最远月则去地尤远矣譬若一指可以障山者近也
而见日月小者地近而日月远也日去人最远故月又
见其大于日
见星
或谓月食固为地形所隔乃月巳无光而附月之星其
明如故何也曰与地远也因此可知日体之大而月体
之近矣盖月食时日体本大地数倍地小于日而又去
日最远月则去地尤远矣譬若一指可以障山者近也
卷四 第 19b 页 WYG0048-0137d.png
大火之聚离二三尺置方寸之物则墙壁无影小物不
足以障大明也日光所照无远不及月去地犹近星去
地最远地形虽大愈远则愈小愈远则极微故不足以
障星之明而止可以障月之明也
三物阴阳之旨
月与地同受日光而有其明但月动而地静而清浊之
体微有不同凡轻清浮上重浊沈下而清浊兼者中处
焉日最清故在上月次清故处中地最浊故沈下日健
足以障大明也日光所照无远不及月去地犹近星去
地最远地形虽大愈远则愈小愈远则极微故不足以
障星之明而止可以障月之明也
三物阴阳之旨
月与地同受日光而有其明但月动而地静而清浊之
体微有不同凡轻清浮上重浊沈下而清浊兼者中处
焉日最清故在上月次清故处中地最浊故沈下日健
卷四 第 20a 页 WYG0048-0138a.png
行故一日一周月次日故不及十三度有奇地浊故静
而止也卦有三才位有三等时有三候此三道者缺一
不可又天地间之生物莫不由三乃始有变化故曰参
伍以变或曰既以月与地为一偶之阴又以月为清浊
兼者何也曰此亦如卦之三爻有上有下则必有中耳
考诸去地之远近而可见矣然而三爻之义何尝非一
阴一阳一奇一偶之合也二爻之在中何尝不与上下
两爻近也既居上下之中则兼上之性固为四象兼下
而止也卦有三才位有三等时有三候此三道者缺一
不可又天地间之生物莫不由三乃始有变化故曰参
伍以变或曰既以月与地为一偶之阴又以月为清浊
兼者何也曰此亦如卦之三爻有上有下则必有中耳
考诸去地之远近而可见矣然而三爻之义何尝非一
阴一阳一奇一偶之合也二爻之在中何尝不与上下
两爻近也既居上下之中则兼上之性固为四象兼下
卷四 第 20b 页 WYG0048-0138b.png
之性亦四象也
三生万物
日月与地合为三大皆阴阳之化气也天包乎外而摄
之是一元之合也日月与地动静升降其间皆运行于
天气者也是太极之浑沦包括而阴阳流转不息悉涵
育于太极之象也三物错杂循转其中而远近离合之
异致则阴阳之交不交也其诸星之可名不可名者皆
所以备万物之数也居天之中无有大于此三物者即
三生万物
日月与地合为三大皆阴阳之化气也天包乎外而摄
之是一元之合也日月与地动静升降其间皆运行于
天气者也是太极之浑沦包括而阴阳流转不息悉涵
育于太极之象也三物错杂循转其中而远近离合之
异致则阴阳之交不交也其诸星之可名不可名者皆
所以备万物之数也居天之中无有大于此三物者即
卷四 第 21a 页 WYG0048-0138c.png
其升降上下而有春秋冬夏斯万物之生息资之所由
谓为三生万物夫一二三固一气之流衍也奇一阳也
偶二阴也万物之数不生于太极阴阳而生于三三者
阴阳交纽之数是一阳二阴之合也天地絪缊万物化
醇此之义也故必日月与地参相得然后始有化育
天为一元
以地配天以月配日此通论也今置天不论顾以月与
地配日而为三盖以乾阳之化健行不息而又无体可
谓为三生万物夫一二三固一气之流衍也奇一阳也
偶二阴也万物之数不生于太极阴阳而生于三三者
阴阳交纽之数是一阳二阴之合也天地絪缊万物化
醇此之义也故必日月与地参相得然后始有化育
天为一元
以地配天以月配日此通论也今置天不论顾以月与
地配日而为三盖以乾阳之化健行不息而又无体可
卷四 第 21b 页 WYG0048-0138d.png
执无形可窥日月与地包乎其中凡日之所受莫非代
乾而施凡月与地之所受莫非因乾而受是乾为一元
之合而三物皆居中而宣化者耳后天之乾置于西北
无为之地非无为也人之可见者有形之阴阳运转而
已而所由以运转之者固莫得而见也亦如傀儡之机
巧人见其动作有为而线索提挈则皆其不见者也因
三物之转运不息始觉天之穆乎无为故置诸后天之
西北以象之乾彖大明三句言日而不言乾言日莫非
乾而施凡月与地之所受莫非因乾而受是乾为一元
之合而三物皆居中而宣化者耳后天之乾置于西北
无为之地非无为也人之可见者有形之阴阳运转而
已而所由以运转之者固莫得而见也亦如傀儡之机
巧人见其动作有为而线索提挈则皆其不见者也因
三物之转运不息始觉天之穆乎无为故置诸后天之
西北以象之乾彖大明三句言日而不言乾言日莫非
卷四 第 22a 页 WYG0048-0139a.png
言乾也夫乾之大明以日代乾既可不言乾坤之得朋
以月代坤宜亦可不言坤今谓地与月为一偶之阴又
配日而为三物何也以三物处于天中均属有形或代
阳而宣化或得阳而生化皆须运转于乾元始有化育
所由曰一生二二生三也其在坤卦利贞中特添出牝
马二字便是论形便与乾之利贞不同以易理论则一
为太极二为阴阳三则阴阳之合也以目中可见之阴
阳论一即代天之日体二即得阳以宣化之月与地也
以月代坤宜亦可不言坤今谓地与月为一偶之阴又
配日而为三物何也以三物处于天中均属有形或代
阳而宣化或得阳而生化皆须运转于乾元始有化育
所由曰一生二二生三也其在坤卦利贞中特添出牝
马二字便是论形便与乾之利贞不同以易理论则一
为太极二为阴阳三则阴阳之合也以目中可见之阴
阳论一即代天之日体二即得阳以宣化之月与地也
卷四 第 22b 页 WYG0048-0139b.png
又一为奇数原无其匹故尊天而远之日既代天而舒
光布化亦其所独有者是亦无匹者也若月与地同受
阳气始有化育故两物相同所以为偶偶则同德之义
也所由合月与地而始与日配三大故也又况日南至
而天下皆寒万物收藏日北至而天下皆暑万物长养
是地上所得之阳莫非日光所布之阳与月之受光于
日者同实故以为一偶而遂以为坤卦之象也若使天
之中无日则月亦无自以舒其明而地上之生物或几
光布化亦其所独有者是亦无匹者也若月与地同受
阳气始有化育故两物相同所以为偶偶则同德之义
也所由合月与地而始与日配三大故也又况日南至
而天下皆寒万物收藏日北至而天下皆暑万物长养
是地上所得之阳莫非日光所布之阳与月之受光于
日者同实故以为一偶而遂以为坤卦之象也若使天
之中无日则月亦无自以舒其明而地上之生物或几
卷四 第 23a 页 WYG0048-0139c.png
乎息矣故地之有资于日者又必与月等也
地不与天对
日为纯阳与天同德故郊之祭也主日而配月是以日
代天也或疑乾既无配不为孤阳乎曰非也天为一元
之合是太极也太极岂有配乎朱子之论鬼神也谓以
一气言则至而伸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夫乾阳之升
而发降而敛其出入进退于地与月亦若是而已矣故
系词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是天气之升降聚散而阴
地不与天对
日为纯阳与天同德故郊之祭也主日而配月是以日
代天也或疑乾既无配不为孤阳乎曰非也天为一元
之合是太极也太极岂有配乎朱子之论鬼神也谓以
一气言则至而伸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夫乾阳之升
而发降而敛其出入进退于地与月亦若是而已矣故
系词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是天气之升降聚散而阴
卷四 第 23b 页 WYG0048-0139d.png
阳悉具也周易贵阳贵其有为焉耳乾居六十四卦之
首所由谓为大明终始美利天下者也若地道则无成
而代有终矣今以周易考之凡六十二卦之阳九莫非
乾元之用九故天道之动而施即乾元之亨而利也地
道之翕而受即坤元之利而贞此所由顺承而美在其
中也当知资生代终仍是乾元之各正性命而已自亨
至贞莫非乾元之运而无成之地道但有得丧孔子所
由曰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坤之有终而仍曰无成代焉
首所由谓为大明终始美利天下者也若地道则无成
而代有终矣今以周易考之凡六十二卦之阳九莫非
乾元之用九故天道之动而施即乾元之亨而利也地
道之翕而受即坤元之利而贞此所由顺承而美在其
中也当知资生代终仍是乾元之各正性命而已自亨
至贞莫非乾元之运而无成之地道但有得丧孔子所
由曰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坤之有终而仍曰无成代焉
卷四 第 24a 页 WYG0048-0140a.png
而已坎之代乾即坤德之含宏光大而美在其中者也
震为潜龙之爻而仍言勿用未尝含之于中耳因三物
所施所受之阳皆由乾出故以天为一元之合而取象
于太极也
日体为气
日月与地皆有形体而日特有异日者乾阳之气结聚
而成者也譬若火传于薪其火气之结聚未尝无体特
自近而视之见其虚而善动知为气耳尝于暮夜见远
震为潜龙之爻而仍言勿用未尝含之于中耳因三物
所施所受之阳皆由乾出故以天为一元之合而取象
于太极也
日体为气
日月与地皆有形体而日特有异日者乾阳之气结聚
而成者也譬若火传于薪其火气之结聚未尝无体特
自近而视之见其虚而善动知为气耳尝于暮夜见远
卷四 第 24b 页 WYG0048-0140b.png
山之夜烧仍是凝然不动者耳吾乌知夫日之为日自
远观之见其体之凝然自近视之不且晃晃漾漾游然
其善动乎
月体为形
阳无形也附阴而其形始见故离之为卦遂以附丽为
义乾言始终无形者考之以时也坤言得丧有形者徵
之于体也阴本无神得阳之附丽而始克含灵乾之六
位时成各正性命坤之含宏光大美在其中此正美利
远观之见其体之凝然自近视之不且晃晃漾漾游然
其善动乎
月体为形
阳无形也附阴而其形始见故离之为卦遂以附丽为
义乾言始终无形者考之以时也坤言得丧有形者徵
之于体也阴本无神得阳之附丽而始克含灵乾之六
位时成各正性命坤之含宏光大美在其中此正美利
卷四 第 25a 页 WYG0048-0140c.png
天下顺承代终者也故地之生长收藏莫非乾阳凝聚
布散之所为然阳气升降出入于地非可形见故坤著
西南东北之旨举月之生明成魄者象之夫日之光能
舒于地与月者丽于实也阳施之道也地与月能受日
光而有其明者盖言得也阴受之道也阳光之舒著地
而地为之白著月而月为之明观于晴霁之天匪独地
白远山皆白则地之受光可知观于晦朔之间月之向
日者则明背日者则暗则月之受光可见然而阳光之
布散之所为然阳气升降出入于地非可形见故坤著
西南东北之旨举月之生明成魄者象之夫日之光能
舒于地与月者丽于实也阳施之道也地与月能受日
光而有其明者盖言得也阴受之道也阳光之舒著地
而地为之白著月而月为之明观于晴霁之天匪独地
白远山皆白则地之受光可知观于晦朔之间月之向
日者则明背日者则暗则月之受光可见然而阳光之
卷四 第 25b 页 WYG0048-0140d.png
舒丽实则明而丽于虚空则无由自显是月与地皆实
而日光则虚故坤遂以得乾为得类也观于日食虽当
正午而日食之既则全晦如夜盖空濛之中非无阳光
无有实而承受者耳逮及复圆满地皆白则地之实体
使然矣吾乌知夫月轮之体不亦水土致然而与地同
耶吾乌知夫月轮之生化不亦有人物之可指耶吾乌
知夫月轮之视地不犹夫地上之视月轮流行而不息
有弦望晦朔盈虚消长耶夫地之受光与月同月之实
而日光则虚故坤遂以得乾为得类也观于日食虽当
正午而日食之既则全晦如夜盖空濛之中非无阳光
无有实而承受者耳逮及复圆满地皆白则地之实体
使然矣吾乌知夫月轮之体不亦水土致然而与地同
耶吾乌知夫月轮之生化不亦有人物之可指耶吾乌
知夫月轮之视地不犹夫地上之视月轮流行而不息
有弦望晦朔盈虚消长耶夫地之受光与月同月之实
卷四 第 26a 页 WYG0048-0141a.png
体与地同则相资而秉阳之施赞阳之化其皆同也此
坤彖取象正足徵其体之皆实所以同为一耦之阴而
与日配也
婆娑之义
淮南子曰月中婆娑者山河影也此最有体贴之语今
人谓地上山河影照入月中非也月为阴体原是有形
之物则月中当自有山河易曰立地之道曰柔与刚有
刚有柔则亦应有高下有高下则应有山水有山水则
坤彖取象正足徵其体之皆实所以同为一耦之阴而
与日配也
婆娑之义
淮南子曰月中婆娑者山河影也此最有体贴之语今
人谓地上山河影照入月中非也月为阴体原是有形
之物则月中当自有山河易曰立地之道曰柔与刚有
刚有柔则亦应有高下有高下则应有山水有山水则
卷四 第 26b 页 WYG0048-0141b.png
日光所照应有明暗其有此婆娑影者当亦月中山河
向背水土隐见之象也
月中化育
月与地同地有人物月亦应有人物何也以其同受阳
光故也凡天下含阴有体之物苟得阳光咸能化为生
物夫腐草何灵入夏而化萤感阳气故也榖米之小皆
能为虫然不生于冬而生于夏阳之为也即以地论当
混沌初辟时何尝有人物可言然天气不能不降地气
向背水土隐见之象也
月中化育
月与地同地有人物月亦应有人物何也以其同受阳
光故也凡天下含阴有体之物苟得阳光咸能化为生
物夫腐草何灵入夏而化萤感阳气故也榖米之小皆
能为虫然不生于冬而生于夏阳之为也即以地论当
混沌初辟时何尝有人物可言然天气不能不降地气
卷四 第 27a 页 WYG0048-0141c.png
不能不升一升一降往来其间男女搆精水火相际然
后得其浊者化为植物得其灵者化为动物得其秀而
最灵者化而为人而形斯兆矣逮于以形育形渐衍渐
众所以有人物之繁月与地同则体之所具应亦有至
阴存焉其克与天日之阳相结而水火既济想其灵妙
当亦如是周易所有之卦何非水火相交之象故遂以
坎离既未终之水火者阴阳是也今观蠛蠓蜉蝣蚊䖟
之类皆于盛暑乘湿气而生湿则水气暑则火气此水
后得其浊者化为植物得其灵者化为动物得其秀而
最灵者化而为人而形斯兆矣逮于以形育形渐衍渐
众所以有人物之繁月与地同则体之所具应亦有至
阴存焉其克与天日之阳相结而水火既济想其灵妙
当亦如是周易所有之卦何非水火相交之象故遂以
坎离既未终之水火者阴阳是也今观蠛蠓蜉蝣蚊䖟
之类皆于盛暑乘湿气而生湿则水气暑则火气此水
卷四 第 27b 页 WYG0048-0141d.png
火既济之妙即男女搆精之旨也夫地得阳而变寒暑
月得阳而变晦朔地得阳光化育如此谓月之所得为
无用者乎如谓地之生育非日之阳德吾恐无日则万
古冥冥浑如长夜如穷冬动植之类奚所藉以有其生
乎
阳有微盛
日食而既昼且见星浑如中夜其星之明则阳光之返
而上照者也可知诸星亦具有实体其时月虽掩日而
月得阳而变晦朔地得阳光化育如此谓月之所得为
无用者乎如谓地之生育非日之阳德吾恐无日则万
古冥冥浑如长夜如穷冬动植之类奚所藉以有其生
乎
阳有微盛
日食而既昼且见星浑如中夜其星之明则阳光之返
而上照者也可知诸星亦具有实体其时月虽掩日而
卷四 第 28a 页 WYG0048-0142a.png
空虚之中其光自在特星月之光借资于太阳皆不能
与太阳相敌故昼日则星无可见月之出庚必待三日
而一日二日了无可见亦是微阳不能与盛阳相敌
月中之候
月轮之中以十五日为昼十五日为夜其初得日光则
地上之下弦犹日之卯也历晦朔而日全在上拟于正
午上弦则日入之候犹日之酉也及望而日全在下拟
于夜子合之则为一昼夜夫月既以地面之月为一日
与太阳相敌故昼日则星无可见月之出庚必待三日
而一日二日了无可见亦是微阳不能与盛阳相敌
月中之候
月轮之中以十五日为昼十五日为夜其初得日光则
地上之下弦犹日之卯也历晦朔而日全在上拟于正
午上弦则日入之候犹日之酉也及望而日全在下拟
于夜子合之则为一昼夜夫月既以地面之月为一日
卷四 第 28b 页 WYG0048-0142b.png
则地面所得之日即当为月轮中之三十时矣盖易地
而观月固地面之月而地亦当为月轮中之月与日错
行者也地面之日食自月轮视之即当为月轮中之月
食地面之月食自月轮视之即当为月轮中之日食第
其日食在于正午亦犹地面之日食必在朔月食在于
正子亦犹地面之月食必在望也盖月轮以朔为午望
为子也地面无正午之月食无正子之日食者背也而
月轮有之所谓顺也
而观月固地面之月而地亦当为月轮中之月与日错
行者也地面之日食自月轮视之即当为月轮中之月
食地面之月食自月轮视之即当为月轮中之日食第
其日食在于正午亦犹地面之日食必在朔月食在于
正子亦犹地面之月食必在望也盖月轮以朔为午望
为子也地面无正午之月食无正子之日食者背也而
月轮有之所谓顺也
卷四 第 29a 页 WYG0048-0142c.png
月轮昼夜长短
月轮中上下弦遇南北极则昼夜相停春秋分之候也
晦遇南极则昼短晦遇北极则昼长望遇南极则夜短
望遇北极则夜长晦朔弦望则自地而言昼夜短长则
月轮中之候也
月轮寒暑之候
日之行天一日一周而不及天一度故一昼一夜而为
一日月之行天遍周列宿过三十六度有奇而始及于
月轮中上下弦遇南北极则昼夜相停春秋分之候也
晦遇南极则昼短晦遇北极则昼长望遇南极则夜短
望遇北极则夜长晦朔弦望则自地而言昼夜短长则
月轮中之候也
月轮寒暑之候
日之行天一日一周而不及天一度故一昼一夜而为
一日月之行天遍周列宿过三十六度有奇而始及于
卷四 第 29b 页 WYG0048-0142d.png
日故必三十日而始为一月地面之春秋冬夏一岁三
百六十日而始周月轮之春秋冬夏即变换于一日而
其候亦不能齐故月轮有日而无岁此其所与地异者
也冬至而月行南极则寒与地同而不甚然未匝日巳
易而北矣夏至而月行北极则暑与地同而不甚然未
匝日巳易而南矣冬至而月行北极夏至而月行南极
其气皆与暑同较地为近故也然未匝日而易其候矣
盖月在一月之中一南极一北极故也
百六十日而始周月轮之春秋冬夏即变换于一日而
其候亦不能齐故月轮有日而无岁此其所与地异者
也冬至而月行南极则寒与地同而不甚然未匝日巳
易而北矣夏至而月行北极则暑与地同而不甚然未
匝日巳易而南矣冬至而月行北极夏至而月行南极
其气皆与暑同较地为近故也然未匝日而易其候矣
盖月在一月之中一南极一北极故也
卷四 第 30a 页 WYG0048-0143a.png
地与月互观
由地视月则唯日与月错行于天地之间由月视地则
当以日与地为错行于天地之间者也或曰地未尝动
也何由知为错行曰以月之动体形地之静体而觉地
之有行焉耳譬若舟行岸移岸非能移也有移之者也
地亦有升降
三百六十日而一周者日之行最迟者也三十日而一
周者月之行次迟者也一日而一周者地之行最速者
由地视月则唯日与月错行于天地之间由月视地则
当以日与地为错行于天地之间者也或曰地未尝动
也何由知为错行曰以月之动体形地之静体而觉地
之有行焉耳譬若舟行岸移岸非能移也有移之者也
地亦有升降
三百六十日而一周者日之行最迟者也三十日而一
周者月之行次迟者也一日而一周者地之行最速者
卷四 第 30b 页 WYG0048-0143b.png
也以进度取之则迟者速以退度取之则速者迟也夫
地未尝行也缘天之日周于地知地之日周于天遂以
为行耳其行也亦必三百六十日而南北极始能一周
故寒暑分焉或曰地行而人不知者何也曰譬若附骥
之蝇日及千里而不自知其远也又如虮虱在身人虽
疾行而虮虱犹以为静也曰独无上下倒侧倾覆之患
乎曰海水如是其盛也犹绕地毬而周之而不外泄也
况人物乎但解首之所戴即是天足之所履即是地则
地未尝行也缘天之日周于地知地之日周于天遂以
为行耳其行也亦必三百六十日而南北极始能一周
故寒暑分焉或曰地行而人不知者何也曰譬若附骥
之蝇日及千里而不自知其远也又如虮虱在身人虽
疾行而虮虱犹以为静也曰独无上下倒侧倾覆之患
乎曰海水如是其盛也犹绕地毬而周之而不外泄也
况人物乎但解首之所戴即是天足之所履即是地则
卷四 第 31a 页 WYG0048-0143c.png
固无上无下莫非顺适者矣
地形
地形正圆周围九万里因人之行地而知之也如人南
行至二百五十里而南星高出一度北星低入一度如
北行二百五十里则北星高出一度南星低入一度夫
地之四周皆天也天星三百六十五度而一周矣以是
知地形之圆止于九万里也曰地形既圆则四周之人
物独无倒侧者乎曰万物俱由天地之气而生则尊天
地形
地形正圆周围九万里因人之行地而知之也如人南
行至二百五十里而南星高出一度北星低入一度如
北行二百五十里则北星高出一度南星低入一度夫
地之四周皆天也天星三百六十五度而一周矣以是
知地形之圆止于九万里也曰地形既圆则四周之人
物独无倒侧者乎曰万物俱由天地之气而生则尊天
卷四 第 31b 页 WYG0048-0143d.png
而亲地者理势所必然故首所戴则为上足所履则为
下侧岸斜坡若侧立之必至倾覆者未能顺天地之理
势也解此则戴天履地周地四围当无不有然矣是刚
气之所摄而非可以意度者也朱子亦曰四周之人物
俱以首所戴者为上
空虚之用
天地间最灵最妙大作用俱由虚空而起中庸所谓中
朱子所谓虚灵皆是也是即阴阳肇于太极而四象八
下侧岸斜坡若侧立之必至倾覆者未能顺天地之理
势也解此则戴天履地周地四围当无不有然矣是刚
气之所摄而非可以意度者也朱子亦曰四周之人物
俱以首所戴者为上
空虚之用
天地间最灵最妙大作用俱由虚空而起中庸所谓中
朱子所谓虚灵皆是也是即阴阳肇于太极而四象八
卷四 第 32a 页 WYG0048-0144a.png
卦六十四卦无不涵蕴于中之象也盖有器于此若使
其中实有所贮即其实者而一一取之取尽则无可取
矣若使出之于虚任人取之而曷有穷乎六合之中太
虚之体止此三物之升降上下而化化生生无有穷极
唯其运之于虚耳术家有洴河当其虚时其用不著迨
于既实而其用著矣此虚实相生之理亦可以识空虚
之妙用为大难量矣洴河亦作泥河即旬空也
空濛之中宁无日光特虚漠不受故无迹可寻承之以
其中实有所贮即其实者而一一取之取尽则无可取
矣若使出之于虚任人取之而曷有穷乎六合之中太
虚之体止此三物之升降上下而化化生生无有穷极
唯其运之于虚耳术家有洴河当其虚时其用不著迨
于既实而其用著矣此虚实相生之理亦可以识空虚
之妙用为大难量矣洴河亦作泥河即旬空也
空濛之中宁无日光特虚漠不受故无迹可寻承之以
卷四 第 32b 页 WYG0048-0144b.png
物随其大小远近而明斯著焉此至阳之妙用坤卦所
由谓为朋也可知日光惟虚故能与虚同体而日光唯
虚又必与实相依故乾元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者虚之
用也所由谓六爻之位皆坤有以乾阳健行之性游历
其中然后有六位可名亦如日光附地而昼夜分耳邵
子曰天依乎地地依乎天虚实相依之谓也实者得虚
者而不迷虚者得实者而有象人心之妙亦然
虚灵
由谓为朋也可知日光惟虚故能与虚同体而日光唯
虚又必与实相依故乾元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者虚之
用也所由谓六爻之位皆坤有以乾阳健行之性游历
其中然后有六位可名亦如日光附地而昼夜分耳邵
子曰天依乎地地依乎天虚实相依之谓也实者得虚
者而不迷虚者得实者而有象人心之妙亦然
虚灵
卷四 第 33a 页 WYG0048-0144c.png
天地之最灵无如日月耳目得之万物之声色无以自
匿非是则终古如长夜矣然而月光所舒皆日光所布
是月之灵因日有也月不自有其灵坤卦所由曰先迷
也日不能自禁其灵乾卦所由曰大明终始也迨于月
受日光又复因时自舒其明坎卦所由曰时用大也夫
人之心体本极虚灵而智愚异量圣凡殊轨何也是孤
存其灵实未知自用其灵也未知其灵之即虚而具而
灵之与虚适相倚也有灵而不知秉灵之施者为何物
匿非是则终古如长夜矣然而月光所舒皆日光所布
是月之灵因日有也月不自有其灵坤卦所由曰先迷
也日不能自禁其灵乾卦所由曰大明终始也迨于月
受日光又复因时自舒其明坎卦所由曰时用大也夫
人之心体本极虚灵而智愚异量圣凡殊轨何也是孤
存其灵实未知自用其灵也未知其灵之即虚而具而
灵之与虚适相倚也有灵而不知秉灵之施者为何物
卷四 第 33b 页 WYG0048-0144d.png
发灵之用者为何候启灵之妙者为何象又安知维心
亨以刚中往有功者为能继乾而时用乎譬如火性最
灵可以销金可以焚木可以热水可以转物然施诸空
虚之中亦止自焚自灭其功不著故空寂之学迄无所
成未知其灵而灵之故也负至灵之性卒与草木冥顽
同归亦甚负天地笃生之意此义自具乾坤阳必附阴
是资始之用所由行阴必附阳是资生之象所由著四
圣之心昭于易卦而人自不察何欤
亨以刚中往有功者为能继乾而时用乎譬如火性最
灵可以销金可以焚木可以热水可以转物然施诸空
虚之中亦止自焚自灭其功不著故空寂之学迄无所
成未知其灵而灵之故也负至灵之性卒与草木冥顽
同归亦甚负天地笃生之意此义自具乾坤阳必附阴
是资始之用所由行阴必附阳是资生之象所由著四
圣之心昭于易卦而人自不察何欤
卷四 第 34a 页 WYG0048-0145a.png
合朔
日月之食定于合朔合朔误则日月食皆讹盖其行虽
迟疾不同而二十九日有奇月行过天三十六度有奇
乃始一交其交也同度同道是为合朔即此定为月朔
过此则月与日渐离矣春秋以来有食于晦者有食于
晦前者有食于朔后者皆推步之误也
岁差
邵子元会运世十二万六千九百年而为一元此特准
日月之食定于合朔合朔误则日月食皆讹盖其行虽
迟疾不同而二十九日有奇月行过天三十六度有奇
乃始一交其交也同度同道是为合朔即此定为月朔
过此则月与日渐离矣春秋以来有食于晦者有食于
晦前者有食于朔后者皆推步之误也
岁差
邵子元会运世十二万六千九百年而为一元此特准
卷四 第 34b 页 WYG0048-0145b.png
一岁所得日月时刻之数而臆为之说耳若依岁差当
二万五千馀年而天星一周便为一限尧时冬至日在
虚汉太初冬至日在牵牛初今之冬至日在箕二度夫
尧至今四千馀年太初至今一千八百馀年而岁差若
是约而计之是六十馀年而经星之东行巳一度矣谁
谓经星之不行乎夫起元必于冬至固谓冬至为日行
极南之地也今之箕宿适当南极故为冬至所自起若
过此一万二千馀年则南极最卑之箕宿当必转而居
二万五千馀年而天星一周便为一限尧时冬至日在
虚汉太初冬至日在牵牛初今之冬至日在箕二度夫
尧至今四千馀年太初至今一千八百馀年而岁差若
是约而计之是六十馀年而经星之东行巳一度矣谁
谓经星之不行乎夫起元必于冬至固谓冬至为日行
极南之地也今之箕宿适当南极故为冬至所自起若
过此一万二千馀年则南极最卑之箕宿当必转而居
卷四 第 35a 页 WYG0048-0145c.png
参井至高之北陆而北陆至高之参井当必转而居箕
宿最卑之南极何由知其然也以虚与牛斗东进而渐
高故也又过此二万五千馀年经星东徙巳及一周则
箕宿当仍归于南极自来言岁差而不及经星之行皆
误也史书中历朝分度各各不同此特据史而约其大
槩耳或谓日之所行至于极南而星之高者自高卑者
自卑是万古不易者也安得谓卑者易高而高者易卑
乎曰若是则不可谓之南极而亦不必纪之以宿矣然
宿最卑之南极何由知其然也以虚与牛斗东进而渐
高故也又过此二万五千馀年经星东徙巳及一周则
箕宿当仍归于南极自来言岁差而不及经星之行皆
误也史书中历朝分度各各不同此特据史而约其大
槩耳或谓日之所行至于极南而星之高者自高卑者
自卑是万古不易者也安得谓卑者易高而高者易卑
乎曰若是则不可谓之南极而亦不必纪之以宿矣然
卷四 第 35b 页 WYG0048-0145d.png
日月五星之行固未有不经二十八宿者也经其中者
勿论其相离最远者三五度止矣若使宿度之高卑不
易则传之既久必有相差至数十度者矣犹得谓冬至
之日在某宿度乎凡冬至之日必在极南如不极南则
不可为冬至列宿之行各有当冬至之岁则列宿之行
当必各有至卑之时
岁差考
唐虞之际冬至日躔虚宿何以知其然在尧典曰日短
勿论其相离最远者三五度止矣若使宿度之高卑不
易则传之既久必有相差至数十度者矣犹得谓冬至
之日在某宿度乎凡冬至之日必在极南如不极南则
不可为冬至列宿之行各有当冬至之岁则列宿之行
当必各有至卑之时
岁差考
唐虞之际冬至日躔虚宿何以知其然在尧典曰日短
卷四 第 36a 页 WYG0048-0146a.png
星昴以正仲冬且冬至日短日入申未昴星见酉初时
而在南方午上太阳却在酉方虚属天盘子以天盘子
如临地盘酉子加酉则酉必加午卯属天盘酉而冬至
见地盘午故冬至太阳躔虚夏至躔星春分在昴秋分
在房古者唯以夜半中星考其日度是以容成造历车
区占星是也汉太初仲冬之月日在丑躔牵牛初尧至
汉差一宫晋虞喜谓五十年差一度何承天谓百年差
一度隋刘焯以七十五年差一度唐一行八十三年差
而在南方午上太阳却在酉方虚属天盘子以天盘子
如临地盘酉子加酉则酉必加午卯属天盘酉而冬至
见地盘午故冬至太阳躔虚夏至躔星春分在昴秋分
在房古者唯以夜半中星考其日度是以容成造历车
区占星是也汉太初仲冬之月日在丑躔牵牛初尧至
汉差一宫晋虞喜谓五十年差一度何承天谓百年差
一度隋刘焯以七十五年差一度唐一行八十三年差
卷四 第 36b 页 WYG0048-0146b.png
一度大衍推日在牛十三度宋乃以焯七十五年为准
至元十四年丁丑冬至日躔箕十度至元三年丁丑日
躔箕八度(此上或落洪武二十几年等字)则尧时日在子汉时日在丑
金宋之间日在寅自尧至洪武三千七百馀年巳差三
宫则尧之后九千馀年日反躔午又一万八千馀年日
反躔子是帝尧之前亦必如此故淳风以古法章蔀纪
元分度不齐始为总法一行以朔有四大三小定九服
交食之异徐昂以日食有气刻时之差姚舜辅知食甚
至元十四年丁丑冬至日躔箕十度至元三年丁丑日
躔箕八度(此上或落洪武二十几年等字)则尧时日在子汉时日在丑
金宋之间日在寅自尧至洪武三千七百馀年巳差三
宫则尧之后九千馀年日反躔午又一万八千馀年日
反躔子是帝尧之前亦必如此故淳风以古法章蔀纪
元分度不齐始为总法一行以朔有四大三小定九服
交食之异徐昂以日食有气刻时之差姚舜辅知食甚
卷四 第 37a 页 WYG0048-0146c.png
汎馀差数革象谓上古岁差少后世岁差多以唐宋到
今验之果符其说也古人以三百六十时有馀均作二
气六候为一月然每月朔止得三百五十六个时零三
刻有奇而一气则十五日有馀故月大曰气盈月小曰
亏名为朔虚此谓日月五星亦有亏盈非但指日月晦
食为亏盈也
今验之果符其说也古人以三百六十时有馀均作二
气六候为一月然每月朔止得三百五十六个时零三
刻有奇而一气则十五日有馀故月大曰气盈月小曰
亏名为朔虚此谓日月五星亦有亏盈非但指日月晦
食为亏盈也
卷四 第 37b 页 WYG0048-0146d.png
周易函书约存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