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047-014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传注卷五
           通州学正李塨撰
系辞上传
 卦下系辞者文王之彖也爻下系辞者周公之象也
 孔子既释彖象而又统论卦爻系辞之义曰系辞传
 分上下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
卷五 第 1b 页 WYG0047-0143b.png
柔断矣方以𩔖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
成形变化见矣
 圣人之作易原于天地者也天健而尊地顺而卑是
 未有易卦之乾坤而乾坤已定矣(来/注)地卑陈下天高
 陈上是未有卦位上下之贵贱而贵贱已位矣天常
 动而地常静是未有卦爻之刚柔而刚柔已断矣天
 地间东西南北殊方也而中夏边陲之属必以其𩔖
 而聚万物皆物也而羽毛鳞裸之伦自以其群而分
卷五 第 2a 页 WYG0047-0144a.png
 其聚其分吉凶错焉是未有易占之吉凶而吉凶已
 生矣在天则日月星辰有隐见昏明之象在地则山
 川草木有升沈荣枯之形是未有阴阳营易之变化
 而变化已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
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惟其如是故一刚一柔左右对易如手相摩切乾坤
 震巽坎离艮兑八卦上下因重如器相荡漾于是雷
卷五 第 2b 页 WYG0047-0144b.png
 霆鼓之风雨润之日月代明寒暑成岁如此其摩荡
 也而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大生广生之用出焉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
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
可大
 而乾坤之道可极言矣乾出其良知而大始万物坤
 运其良能而成就万物作者能之为也而乾之知则
 气至物生通透彻达一无艰难是以易知而坤之能
卷五 第 3a 页 WYG0047-0144c.png
 则承天时行约切凝静并无纷扰是以简能惟其易
 也故乾之始物不卜而可知惟其简也故坤之成物
 不烦而可从惟易知也故动则呼天无不亲之惟易
 从也故成形成色于焉有功有亲也则杂而不厌终
 古不变是为可久有功也则种𩔖繁滋溥满六合是
 为可大彼异端之言物物雕琢者乌足以知乾坤哉
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
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卷五 第 3b 页 WYG0047-0144d.png
 易简天地之道也而人道即不外是易之可久则四
 德直万善备即贤人之德简之可大则美大富有胞
 与寰区即贤人之业故人能如天地之易简则执简
 御繁天下之条理皆得而天位上地位下圣人成位
 乎其中一如易之六爻成位者贤人统圣贤言过人
 之称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乾坤明而卦象与系辞可考矣伏羲文周设立卦爻
卷五 第 4a 页 WYG0047-0145a.png
 观其形象系以辞焉而明其或吉或凶刚推柔生变
 柔推刚生化(虞仲/翔说)而生生不穷焉按刚柔相推其在
 立卦之初则阳交阴阴交阳也如彖所谓刚来而得
 中之𩔖是也其在成卦之后则阳变阴阴变阳也如
 小畜上九变而辞有既雨象之𩔖是也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
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

卷五 第 4b 页 WYG0047-0145b.png
 以其象言辞有吉人事得之象辞有凶人事失之象
 辞有悔而趋吉事过忧而将变之象辞有吝而趋凶
 当事虞而安之之象卦爻阳变春夏进之象卦爻阴
 化秋冬退之象(荀爽/说)刚属阳明昼象柔属阴暗夜象
 于以观六爻九六之动则天地人交感之道也陆绩
 曰初二下极三四中极五上上极(下文爻言乎变化/即在内分言统言)
 (一/也)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虞本/作象)所乐(虞氏李氏/易解俱作)
卷五 第 5a 页 WYG0047-0145c.png
(变/)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
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而君子得易之益矣居而安易之序如居乾之初九
 而安在勿用居乾之九三而安在乾乾(孔颖/达说)是也乐
 而玩爻之辞如玩潜龙之辞而乐其不拔玩见龙之
 辞而乐其君德是也于以居而无卜筮也观象玩辞
 如蔡墨云在乾之姤知庄子云在师之临谓之在者
 是也(俞氏/说)动而卜筮也观变玩占如陈侯遇观之否
卷五 第 5b 页 WYG0047-0145d.png
 晋侯遇复谓遇者是也于以趋吉辟凶承天之佑而
 易备于君子矣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
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
 此复即系辞而详释之卦之彖辞言一卦之象爻之
 象辞言九六之变 来注曰悔未至于吉而犹有小
 疵吝未至于凶而已有小疵善嘉也辞嘉之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大小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
卷五 第 6a 页 WYG0047-0146a.png
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
 列贵贱以爻言齐犹言辨也(王/注)齐大小以彖言如大
 畜小畜大过小过屯临阳为主曰大亨旅巽阴为主
 曰小亨之𩔖辨吉凶应前失得圣人忧患之情见乎
 辞故存乎辞也忧悔吝应前小疵介初分之界也存
 乎初分之界即忧之也震无咎应前补过震动补过
 不悔而能之乎
是故卦有大小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卷五 第 6b 页 WYG0047-0146b.png
 故卦有小阴大阳而辞有危险顺易各指人以所当
 适者而巳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
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此复即圣人设卦观象而赞之也设卦观象者易也
 易即一阴一阳之道也与天地齐准故能于天地之
 道弥满而无所不周(说文弥开弓也/谓弓开则满也)纶络而无所不
卷五 第 7a 页 WYG0047-0146c.png
 到以之而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则地幽天明之故知
 矣原物之始而反其终则生死之说知矣气之精灵
 聚而为物浮魂游荡散而为变则鬼者物终而游魂
 变幻无定状者是鬼也神者有一物其物之精气结
 聚者即物之神也情状皆可知矣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
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
卷五 第 7b 页 WYG0047-0146d.png
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圣人其全体夫易乎德参天地尚何违智周万物而
 道济天下尚何过差旁行汎应而权不离经天则乐
 命则知尚何忧随所处之土而安肫肫乎其仁则能
 胞与无疆矣焉有不爱天地之化育且待吾裁成而
 有模以范之有郭以围之不使其过中万物则委曲
 成就而一无遗且昼阳夜阴之道通之而玲珑透彻
 则圣不可知神也而尚拘一方惟变所适易也而尚
卷五 第 8a 页 WYG0047-0147a.png
 执一体哉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上言道也易也神也总不外阴阳而已道犹路也一
 阴一阳分立两道也一阴一阳迭运一道也其继续
 不已造化流转者乃阴阳本然之善也(故元称/善长)所谓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也因而命之人或大或小或清
 或浊各凝成一善者则所谓性也中庸言天命谓性
 孟子言性善皆本此 按韩康伯注曰道者何无之
卷五 第 8b 页 WYG0047-0147b.png
 称也在阴为无阴阴以之生在阳为无阳阳以之成
 阴阳虽殊无一以待之(宋儒太极图本/之无极即此意)苏东坡传曰
 圣人知道之难言也借阴阳以言之阴阳未交廓然
 无一物而不可谓之无有此道之似也又曰学道而
 自其继者始则道不全昔孟子以善为性以为至矣
 读易而后知其非也孟子之于性盖见其继者而已
 朱晦庵本义曰阴阳迭运者气也其理则所谓道又
 曰阴阳是气不是道所以为阴阳者则道也又宗程
卷五 第 9a 页 WYG0047-0147c.png
 张论性曰性有义理有气质义理皆善气质有善有
 恶故恶亦不可不谓之性孟子论性不论气质其言
 未备信如诸说则改圣经曰无之谓道一阴一阳不
 谓之道继之者有善有恶而性成焉可乎明与圣经
 反则何不直攻之辟之而乃为之注解乎说卦曰立
 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
 仁与义是明以阴阳仁义皆为道矣而曰不是道将
 仁义亦非道乎阴阳刚柔仁义其实也谓之道者名
卷五 第 9b 页 WYG0047-0147d.png
 也如甲有身实也呼甲身曰长人其名也今谓甲身
 不是长人长人在甲身先所以为甲身者也而通乎
 在天道为元亨利贞在人性为仁义礼智元亨利贞
 非气乎仁义礼智不可见而发为恻隐羞恶辞让是
 非非气之用乎性心生也心非气质而何以阴阳之
 气之流行也谓之道以其有条理谓之理今乃分理
 道别为一物曰理道善而气恶不亦诞乎夫以无为
 宗出于庄老韩苏明主之朱子闇惑之而诋孟子反
卷五 第 10a 页 WYG0047-0148a.png
 圣言异哉自汉后护经卫道者不多人至宋儒俨以
 明道自居乃皆以异端之道为道是世道人心之不
 幸也于诸儒乎何尤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
故君子之道鲜矣
 是道也即阳可以见阴即阴可以见阳也故得阳道
 盛而为仁者则见仁之妙以仁能统性道也得阴道
 盛而为知者则见知之妙以知能运性道也若夫百
卷五 第 10b 页 WYG0047-0148b.png
 姓日用夫道而不能知君子之道不亦鲜乎不知故
 不见也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
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
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
阳不测之谓神
 是则阴阳之道大德曰生其仁也而行生昭著则显
 诸仁化育流行其用也而于穆敦化则藏诸用为显
卷五 第 11a 页 WYG0047-0148c.png
 为藏鼓铸万物而不假圣人与民同患之忧德则盛
 业则大至矣哉何以谓之大业也天高地下万物散
 殊其富有乎何以谓之盛德也至诚无息日新又新
 则日新乎故阴阳相嬗生生不穷是之谓易健而作
 始以成象是之谓乾顺而效法以代终是之谓坤推
 极蓍策之数逆知将来之事(孔/疏)是之谓占穷则变变
 则通万事乃生是之谓事如是而阴谓阴道阴即含
 阳不得测之曰阴阳谓阳道阳即含阴不得测之曰
卷五 第 11b 页 WYG0047-0148d.png
 阳变化之极妙乎万物是之谓神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禦以言乎迩则静而正
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
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
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

 然则易之道广无不周矣大无不具矣以言远则莫
 可遏止以言乎近则安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
卷五 第 12a 页 WYG0047-0149a.png
 无一不有何广大也夫易乾坤而已静而专一动而
 直遂乾奇如是是以大生静而翕辑动而开辟坤偶
 如是是以广生然则易之广大直与天地配矣且阳
 变通阴阴变通阳配乎四时阳之义配日阴之义配
 月易简之善配乎圣人至德而广大至矣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
礼卑崇效天卑法地(按系辞传皆子言而时间以子曰/者或赞叹或更端或别文周之辞)
(也/)
卷五 第 12b 页 WYG0047-0149b.png
 圣人存性之道舍易其何以哉圣人以乾之知大始
 为知是效天也效天而天崇圣人之聪明睿知足以
 有临而知亦崇智者圣人高明之德也曷其崇以坤
 之作成物为礼是法地也法地而地卑圣人之三千
 三百恭敬退让而礼亦卑礼者圣人经纬之业也曷
 其广而皆以易则易其至矣乎后儒迟钝不解世事
 猥以读书穷理自文非易之崇德也礼乐不修而托
 于记诵著述非易之广业也
卷五 第 13a 页 WYG0047-0149c.png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是则天设位于上地设位于下而一阴一阳生生之
 易行乎其中人得之而为知礼所谓成之者性也君
 子于此存之又存不显亦临无射亦保纯诚无息致
 中致和一如生生之易焉天下之理皆从此出非道
 义之门乎故曰易其至矣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
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
卷五 第 13b 页 WYG0047-0149d.png
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
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
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然则文周系辞之故可明而学易者宜慎其言行也
 赜苏传曰喧错也亦作啧文周见天地万物之纷赜
 而拟其形容象其物宜谓之象即大象小象也乃就
 其中见人事之变动而观其若何会聚若何通达以
 行典常之礼因系辞焉断其爻变之吉凶谓之爻爻
卷五 第 14a 页 WYG0047-0150a.png
 交也即变也夫系辞者言也言极天下之赜如先甲
 后甲初吉终乱而皆物情所有无一可恶也言极天
 下之动如龙跃鹤鸣解拇射隼而皆典礼所行无一
 可乱也惟不可恶不可乱也故学易者言也必以象
 爻拟之而后出动也必以象爻议之而后行拟议之
 久则始也勉摹继成适肖变化者在易而即在我矣
 下七爻则拟议之事 易之大小进退往来礼之象
 也礼之相交相对相错相综易之实也故韩宣子适
卷五 第 14b 页 WYG0047-0150b.png
 鲁见易象春秋曰周礼尽在鲁也陋者谓礼失迂失
 固岂知至动至变观其会通乃以行典礼哉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
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
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
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
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君子之言行出身耳发迩耳然枢转则户运机发则
卷五 第 15a 页 WYG0047-0150c.png
 矢疾千里之外应违以之荣辱至焉是鹤鸣子和之
 象也且不惟此天地所以动矣好爵可虚靡哉君子
 之慎于拟议者职是故也
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
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其次当拟议者则在交游夫友与我出处语默不必
 一致所谓先号咷也然而心同则笑矣其快利也虽
 金可断而何往能禦其言也馨香如兰有味可挹哉
卷五 第 15b 页 WYG0047-0150d.png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
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
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其次当拟议者则在承藉夫以下藉上其用重矣不
 慎能无咎乎用白茅之柔洁以藉之则无失矣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
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
存其位者也
卷五 第 16a 页 WYG0047-0151a.png
 其次当拟议者则在居功谦之九三功劳何如者不
 惟不骄且益加贬损是以功下人者也厚之至也厚
 则内有德而外有礼矣且德盛而礼恭矣天位永终
 宜哉语云德厚者无盈色德薄者无卑辞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
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其次当拟议者则在处亢亢非仅人事也天时所积
 气运所迁亦有不得辞者在神龙之善变以斡旋之
卷五 第 16b 页 WYG0047-0151b.png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
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
密而不出也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
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
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
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然言行之道虽多而言莫患于不密行莫患于妄乘
 高位故又引节之初九解之六三以戒之总见当拟
卷五 第 17a 页 WYG0047-0151c.png
 议而后言动也上慢下暴谓上无礼下无学也盗必
 招而后至故曰作易者知盗慎则不招矣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
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
闰故再扐而后挂(按礼国君有守龟家不藏龟盖龟国/君以上始可藏而蓍筮则通士庶故)
(易传专/言大衍)
 夫如是可以占矣布蓍策而大推衍之即洪范衍忒
 也其数共五十而用以筮则置一策不用祗用四十
卷五 第 17b 页 WYG0047-0151d.png
 九策郑康成曰五十全数不可以为七八九六之用
 故减其一郭子和曰世俗皆知一五两四谓之三少
 一九两八谓之三多以定卦象然不必四十九数以
 四十五四十一皆初揲非五则九再揲三揲非四则
 八且不独此自三十以上三十三三十七五十三五
 十七六十一六十五六十九七十三七十七八十一
 八十五八十九九十三九十七皆可得五九四八多
 少之象与四十九数为母者无以异独不可得三十
卷五 第 18a 页 WYG0047-0152a.png
 六二十四二十八三十二之策数故蓍数四十九不
 易之道也于是将四十九策分之左右以象天地两
 仪又任取两中一策挂于指间以象人道共两仪为
 三才乃以四数揲(仲氏易曰/揲连拨也)左策其所馀或一或二
 或三或四又四数揲右策其所馀同扐馀也如王制
 祭用数之仂也是揲之以四以象四时乃归挂之一
 奇于两扐而合之(虞氏/说)是归奇于扐以象闰闰亦馀
 也通挂一之策不五则九合为一变谓之成易挂一
卷五 第 18b 页 WYG0047-0152b.png
 节揲一节扐一节又揲一节又扐一节共五节犹五
 岁然(朱子/说)再扐则犹五岁之再闰也(仲氏易曰前三/岁一闰尚馀六)
 (日以加一月止三十日而三岁所馀有三十六日/也故两岁二十四日合前六日又加一月再闰)
 必再扐然后取四十四策或四十策复挂为二变挂
 扐之策不四则八取四十策或三十六策或三十二
 策复挂为三变亦不四则八言挂则分与揲扐统之
 矣五四以一四为奇九八以二四为偶三变皆奇则
 十三策其揲策三十六四数之凡九故名九而为老
卷五 第 19a 页 WYG0047-0152c.png
 阳三变皆偶则二十五策其揲策二十四四数之凡
 六故名六而为老阴二偶一奇则二十一策其揲策
 二十八四数之凡七故名七而为少阳二奇一偶则
 十七策其揲策三十二四数之凡八故名八而为少
 阴是为一爻老变而少不变盖以象言老阳乾老阴
 坤少阳震坎艮少阴巽离兑父母变子不变也以数
 言商易占不动爻以七八周易占动爻以九六则九
 六七八筮之数也盖奇数起于一三成于九七耦数
卷五 第 19b 页 WYG0047-0152d.png
 起于二四成于八六阳主上进七可进故曰少阳九
 无可进故曰老阳退变而为八阴主下退八可退故
 曰少阴六无可退故曰老阴进变而为七由是复合
 四十九策如前揲之至九变而成内卦十有八变而
 六爻备外卦亦成焉 赵汝梅易雅变释篇曰揲蓍
 三变之馀为九者十二为七者二十为六者四为八
 者二十八多寡不同而𩔖之为阴阳各三十二总之
 为六十四正与卦数等筮宗曰其均也一阴一阳之
卷五 第 20a 页 WYG0047-0153a.png
 谓道其不等也物相杂故曰文又曰蓍变而有之卦者
 宜画两卦一为本卦一为之卦如陈侯筮得观之否
 史曰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有
 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必先画本卦
 ䷓有巽坤乃有风有土之象次画之卦䷋自巽
 坤变乾坤有风为天于土上之象有天光之象互体
 二三四为艮有山之象三四五为巽有山材之象若
 交重单拆(本义筮仪老阳画口曰重老阴画又曰交/少阳画一曰单少阴画一曰拆易小帖曰)
卷五 第 20b 页 WYG0047-0153b.png
 (朱氏筮仪采之焦氏易林揲法而不著所自宋人著/书多𩔖此使人莫辨其为圣传为他说为巳见是谩)
 (饰/也)三代未闻或谓出于鬼谷子今火珠诸家多用之
 然火珠林掷钱代蓍用一卦定吉凶画交重以纪变
 其定爻以世应其玩占以纳甲五行六兽变包牺之
 画弃周公之辞屏说卦之象黜四象之名故不必画
 两卦今揲蓍用之如画一卦  则外卦无巽无乾
 互体无艮无巽何以象之为风为天为山为木乎愚
 按国语左传所载周时筮法得专卦者彖爻并推得
卷五 第 21a 页 WYG0047-0153c.png
 变卦者贞悔俱占且随其事而取义玩辞观象不拘
 一法故能前民利用至于如神若易学启蒙专看卦
 辞则文周未系辞前将何以占且爻变尚祗看本爻
 辞明与周秦晋唐古人揲蓍遗法相左何能前民利
 用耶学者取左传国语及晋郭璞等所占遗法𩔖观
 之自明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
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
卷五 第 21b 页 WYG0047-0153d.png
神也
 夫大衍之数所以象两象三象四时象闰者以其原
 为天地之数也天数有五一三五七九也地数有五
 二四六八十也而一三五七九同为奇二四六八十
 同为偶是五位相得乃由天数一三五七九合之为
 二十有五地数二四六八十合之为三十则天地之
 数各有所合共五十有五夫天地之数以五为率故
 五帝五方五常五品五行五音五色五味皆以五十
卷五 第 22a 页 WYG0047-0154a.png
 其五为五十则数终矣如君子小人之泽以五世王
 者之兴以五百年言极数不是过也而合天地之数
 实五十又五(又有通春秋十有/几年皆解作又)所谓终则有始天行
 也而筮用成数犹阴阳用老象以终则变也故释去
 又五而用五十卜筮之成变化而行鬼神以此也五
 数小衍也五十之数大衍也(邵康节朱/汉上说)故曰大衍
 大衍之数本于天地之数故上言大衍五十而下紧
 接以天数五地数五五十有五以释之将天一地二
卷五 第 22b 页 WYG0047-0154b.png
 反置后文复起诘端呼应变化一气相承宋人不知
 妄为移易且有谓大衍非文王事者毋乃侮圣言欤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
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
之数也
 乾为老阳一爻三十六策六爻二百一十六策坤为
 老阴一爻二十四策六爻百四十四策共三百有六
 十可以当一年之日上下二篇六十四卦凡阳爻百
卷五 第 23a 页 WYG0047-0154c.png
 九十二得六千九百一十二策阴爻百九十二得四
 千六百八策共万有一千五百二十策可当万物之
 数时行物生天地也大衍之数本天地故皆与之合
 焉 按少阳七一爻四七二十八六爻得一百六十
 八少阴八一爻四八三十二六爻得一百九十二合
 之得三百六十策六十四卦阳爻一百九十二每爻
 二十八得五千三百七十六策阴爻一百九十二每
 爻三十二得六千一百四十四策合为万一千五百
卷五 第 23b 页 WYG0047-0154d.png
 二十是少阳少阴之策亦当期与万物之数而乃但
 言乾坤可见三百八十四爻皆系老阳老阴所谓用
 九用六者此也所谓爻言乎变者此也而愚谓凡卦
 之阳爻自乾阴爻自坤亦从可决矣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
伸之触𩔖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
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
 以是本于天地之故四营而成一爻之易十有八变
卷五 第 24a 页 WYG0047-0155a.png
 而成六画之卦(孔颖达曰卦之为言/挂也挂万象于上也)则内卦三画为
 八卦而卦已小成引而伸之为六画卦凡六十有四
 触𩔖而长之刚柔相推为四千九十六卦(三画伸至/六画故曰)
 (引伸相触而变/故曰触𩔖而长)天下之能事备矣则道之弗彰者得
 筮而显德行之疑滞者得筮而神于以应酬天下之
 事佑助神化之功何不可者营谋为也四营即揲之
 以四也(见来注旧以分二挂一揲四归扐为四营则/其筮仪揲扐两节有三营四营之半等语牵)
 (强不/妥)易即变也四揲则成一变也(圣人解易/字如此) 此节
卷五 第 24b 页 WYG0047-0155b.png
 言大衍蓍数因于天地验于酬酢词旨甚明宋人必
 曲引五十五位相得有合诸言以附会其所妄造河
 图是屈经以济已说也
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易有圣人之道
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
以卜筮者尚其占
 知大衍乾坤变化之道则可以通神故知神之所为
 夫知神则神矣故正辞应变垂象定占四者圣人之
卷五 第 25a 页 WYG0047-0155c.png
 道而易皆有之以言以动以制器以卜筮者能弗尚
 之哉
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
如向(虞本/作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
孰能与于此
 向响通有为有行即动制器也问焉而以言卜筮也
 蓍受人命如响应声不论远近幽深遂知来问之物
 而告之则辞与占俱见盖至精至变至神统上四者
卷五 第 25b 页 WYG0047-0155d.png
 言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
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筮法每爻有五节三变是参伍以变也三变而遇三
 少三多一少两多一多两少以得四九四六四七四
 八之数既奇偶相错以分计之复多少相综以合理
 之是错综其数也由是通六爻之变遂成天地阴阳
 刚柔相杂之文极九六七八之数遂成六十四卦内
卷五 第 26a 页 WYG0047-0156a.png
 外之象以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者能之乎(项/平)
 (庵/说)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
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无思无为即寂然不动感感以卜筮也孔疏曰故事
 故也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
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
卷五 第 26b 页 WYG0047-0156b.png
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然则易也者圣人以之推极其深使天下之志无不
 含于其中故一叩而即通研辨其几凡天下之务微
 萌毕照故随几而能成而总之神矣寂然不动不疾
 不行感而遂通已速已至此辞变象占之道所以俱
 备也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此实指天地之数以起下诘应之端而覆明大衍也
卷五 第 27a 页 WYG0047-0156c.png
  按郑康成注曰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
 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阳无耦
 阴无配未相成也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七成
 火于南与地二并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
 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然其说
 不始康成扬雄太玄以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二七为
 火一六为水五五为土吕不韦月令曰木数八火数
 七土数五金数九水数六盖自战国末即有其说矣
卷五 第 27b 页 WYG0047-0156d.png
 而实与易道刺谬不然系辞曰乾大生坤广生皆生
 也而成在其中观坤曰资生即曰成物可见也不则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或可曰天生而地成今乃天地
 各分生成各有生成是何说乎且天三生而二成地
 三成而二生何以言之水木土何以当生于天而成
 于地火金何以当生于地而成于天金木皆地生若
 曰木天生者得天气也则何物不需天气者取火于
 日空中有火火不实生于天乎土之生似当先于金
卷五 第 28a 页 WYG0047-0157a.png
 木而反居五夫五行之配一二三四五何居或谓洪
 范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因据之为
 相生之数则洪范枚举不容无序非为生成也不然
 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岂亦先
 生貌后生言以及视听思乎夫土即地也岂有地犹
 无土待生水火木金后而天乃生之乎地之成土即
 以地成地乎况六七八九十之数复何自焉后人以
 此装河洛图太极为生人生物之源则所系重矣乃
卷五 第 28b 页 WYG0047-0157b.png
 圣经祗有五十五数以为大衍之本而并不及五行
 生成一语岂经旨尚有纰漏耶其为曲学穿凿附会
 灼无疑也故五德相禅之妄高氏拱本语明辨之矣
 五行生成之说非易道郭氏雍亦言之矣 且五行
 配八卦(郑注无此系后/人伪河图见后)加以生剋更为诬经毛河右
 易小帖云以卦义言离为火坎为水巽为木矣然震
 为雷不为木艮为山不为土兑为泽不为金(革彖曰/水火相)
 (熄则兑/泽属水)即乾之为金不过与为玉并言非专属金也
卷五 第 29a 页 WYG0047-0157c.png
 (乾为金为冰为大赤为木/果则金木水火皆备矣)以卦位言则震木兑金离
 火坎水似矣然而坤不是火艮不是水有四正而无
 四维即曰坤艮属土正合五行然何以水火各一卦
 而金木与土则各有复卦且何以中央之土反无卦
 位也以卦数言则天一为坎地二为离天三为震地
 四为兑而乾巽艮坤则又以六七八九就天地而分
 属之似矣然而土为五十反为卦数所不取夫参同
 契云三五至精五行之数全在正五今卦有合五而
卷五 第 29b 页 WYG0047-0157d.png
 无正五如金水为一五木火为一五皆可两合而土
 之正五卦何以反不及也至宋人太极图专论五行
 且欲以五行生八卦更无理矣王昆绳曰五行生剋
 始于邹衍而成于汉刘向班固然五行志等书皆牵
 扭可笑江河井泉金之流也其然乎世亦取火于金
 石独木也哉水木火土则谓草木悉漂萍盲者笑其
 妄以为未有土先有火不知虚空何物可灰为大块
 也剋木者金而火未尝不剋木也吾见剋土者金木
卷五 第 30a 页 WYG0047-0158a.png
 之剋不若金之利也火水交相剋者也土剋水水亦
 剋土也总之天地无不生无不剋万物消长乎阴阳
 也若五行生剋谬矣哉钱煌曰卦论生杀则乾父剋
 震子震子剋坤母兑离巽三女艮坎震三男皆相剋
 此大乱人伦之道也而可哉胡朏明易图明辨曰经
 言天地之数所以为大衍也注者篡以五行生成则
 与大衍何与何也蓍无五行无方位无生成也今试
 就筮法按之自四营成易以至十有八变而成卦孰
卷五 第 30b 页 WYG0047-0158b.png
 为天生而地成地生而天成耶孰居东而为木居西
 而为金耶如今人河图洛书圆者方者单者复者皆
 安在耶塨按金木水火土始见于大禹谟然与谷称
 六府不称五行甘誓始言五行而不详其目至洪范
 乃有五行物数然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
 曰从革土爰稼穑是指流行人间最大而适用者有
 此五物犹禹谟言财货藏于是而谓之府也故周礼
 考工记又名曰五材春秋传亦曰天生五材民并用
卷五 第 31a 页 WYG0047-0158c.png
 之非谓五行握自帝天而能生万物也宋人太极图
 乃谓五气顺布化生人物则金木何许较之人微且
 顽矣乃能生人焉有是理若谓四时配五行天有五
 纬星气实生人则地有一物天有一星如少微四辅
 𩔖非星气能生人也王良傅说以人得名能生人耶
 (王昆绳曰五星古名岁填荧惑/太白辰配以五行者汉人也)四时配五行亦后儒
 约象物之说月令春盛德在木乃言春之盛德种之
 于木非言木有盛德而生春之物也夏秋冬之于火
卷五 第 31b 页 WYG0047-0158d.png
 金水亦然且此圣经所未冇也(按说卦方位夏火冬/水似之而春木秋金)
 (则无/其象)至以天地生成配易卦谓天一生水为坎一地
 二生火为离二天三生木为震三地四生金为兑四
 因以地六成水并列西北为乾六天七成火并列东
 南为巽七地八成木并列东北为艮八天九成金并
 列西南为坤九则乾为天为老阳乃为地成乃得老
 阴六数坤为地为老阴乃为天成乃得老阳九数何
 其颠乎圣经乾天称父坤地称母以生万物而震雷
卷五 第 32a 页 WYG0047-0159a.png
 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六子动之挠之燥之润之
 说之终始之阴阳化育之道尽矣今术数家但知宗
 后人五行生物不知大易此其所以为小道也(五经/语孟)
 (言道已尽出此/者即可掷之)汪季青曰谓五行为天地也不可谓
 五行即六子也则六子无金谓五行后于六子乎六
 子已有水火矣谓五行先于六子乎是六子不当称
 六子而称六孙矣其言涉戏然亦明且著者(五行之/物散见)
 (于易或以五行生成讲易难通遂谓易无五行又非/也但五行者言巳成之五材也五材不可言生剋而)
卷五 第 32b 页 WYG0047-0159b.png
 (有畏爱如白术防风为使爱也木香见/火无功畏也世误以畏为剋爱为生耳)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
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
断天下之疑
 夫四营之易何为取天地之数也(卢氏/说)盖以筮开𤼵
 万物成就务事覆冒天下之道不过如天地之数而
 已筮法有一(除一/不用)(分而/为二)(挂一/象三)(揲之/以四)而成卦有
 九六七八总用大衍之数五十无出天地之数之外
卷五 第 33a 页 WYG0047-0159c.png
 者也苏传亦如斯指天一地二十者然割天一节于
 大衍以前此处文法尚可通哉(汉律历志及卫元嵩/元包运蓍篇引天一)
 (十句与天数五一段接然/不可以引述文改经文也)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
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
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
者夫
 蓍之数奇七七四十九象阳圆卦之数偶八八六十
卷五 第 33b 页 WYG0047-0159d.png
 四象阴方(崔憬说盖圆数奇故圆则径一而围/三有奇方数偶故方则径一而围四)蓍德
 则一二三四四八五九七八九六迭出互见以推未
 来是圆而神也卦德则奇为阳偶为阴各有定形以
 知物𩔖是方以知也六爻则每爻有义变易以陈于
 人是易以贡也圣人以此蓍卦之德爻之义净洗其
 心如江汉之濯退藏于密渊渊静深凡民之吉凶皆
 一体相关与之营虑(患即/虑也)至诚如神可以前知清明
 在躬包罗万古非聪无不闻明无不见睿无不入知
卷五 第 34a 页 WYG0047-0160a.png
 无不通神武震世不假刑杀之圣孰能与于此哉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
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
 史记曰龟千岁而游于莲叶之上蓍生满百茎者下
 必有神龟守之上常有青云覆之是神物也圣人兴
 为卜筮以引导民用其心本斋戒也其德本神明也
 而至筮时更加斋戒预烛未来灵明变化是以此神
 物斋戒以神明其德也
卷五 第 34b 页 WYG0047-0160b.png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
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
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故卜筮总于乾坤而极于民用乾坤为易之门户而
 坤阴收敛则阖户谓之坤乾阳发生则辟户谓之乾
 一阖一辟相交相易谓之变乾坤往上卦为往来下
 卦为来上下不穷谓之通衍而见卦爻之象谓之象
 因象成物如衣裳书契等谓之器制器以使民用礼
卷五 第 35a 页 WYG0047-0160c.png
 乐刑政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如谷而酒饮麻
 而布衣车行如龙舟渡如飞妙用入神谓之神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
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如是而大衍可申明矣易变也然必有不变者而变
 者以生崔憬曰五十有一不用太极也不变者也(说/文)
 (极中也屋极谓/之中梁上脊檩)有太极之一乃可用四十九策分而
 为二有奇有偶也是有太极乃生两仪仪匹也一阴
卷五 第 35b 页 WYG0047-0160d.png
 一阳相匹也天地两仪也故曰分而为二以象两无
 太极则五十策两分之或皆奇或皆偶无奇耦两仪
 也何以象两两仪生乃可挂一而四揲之以得七八
 九六之四象是两仪生四象也七为少阳象春八为
 少阴象秋九为老阳象夏六为老阴象冬故曰揲之
 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若不分两仪则合
 四十九策揲之祗馀一而阴阳老少之四象无由见
 矣何以象四时四象生则九变而成内卦十有八变
卷五 第 36a 页 WYG0047-0161a.png
 而成外卦是四象生八卦也八卦则六十四卦具矣
 有八卦而吉凶可定趋吉避凶而大业以生矣易图
 明辨曰此段两言四象朱子以此四象为圣人画卦
 之次第以后四象为揲蓍所得阴阳老少之爻夫均
 此四象文相连不远岂容有二解哉前后皆言筮占
 太极节为覆明大衍无疑也 按朱子宗道士陈搏
 先天图以此节为圣人作卦次第其易学启蒙图先
 一圈为太极而上加一奇一偶两画为太极生两仪
卷五 第 36b 页 WYG0047-0161b.png
 一奇一偶之上又各加一奇一偶曰太阳少阴少阳
 太阴为两仪生四象四象各二画上又各加一奇一
 偶而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出焉
 为四象生八卦以上又各加一奇一偶为四画卦十
 六又各加一奇一偶为五画卦三十二又各加一奇
 一偶为六画卦而自乾至复三十二卦姤至坤三十
 二卦共六十四卦出焉(邵子加一/倍法即此)其上更有七画八
 画无穷画卦有言无图本义载此图又不作画但以
卷五 第 37a 页 WYG0047-0161c.png
 黑为阴白为阳累而上黑白相间六层乃以震四离
 三兑二乾一圆转于左为数往者顺巽五坎六艮七
 坤八圆转于右为知来者逆为伏羲先天八卦图(以/上)
 (二图/具后)又以六十四卦横图截为两节北起复由东离
 尽卯中而南至乾尽午中亦为数往者顺南接姤由
 西坎尽酉中而北至坤尽子中亦为知来者逆为伏
 羲六十四卦圆图又以横图断为八节东自复而西
 至无妄八卦为一层下东自明夷而西同人八卦为
卷五 第 37b 页 WYG0047-0161d.png
 一层又下东自临而西履八卦为一层又下东自泰
 而西乾八卦为一层乃上西自姤而东至升八卦为
 一层又上西自讼而东师八卦为一层又上西自遁
 而东谦八卦为一层又上西自否而东坤八卦为一
 层乾始西北坤尽东南为伏羲六十四卦方图而圆
 图又分卦气自复一阳生冬至十一月半尽震离之
 十六卦然后得临春分二月半又尽兑之八卦然后
 得泰立夏四月初又隔四卦得大壮又隔一卦至夬
卷五 第 38a 页 WYG0047-0162a.png
 皆为芒种五月初(卦气难/通如此)遂接乾姤为夏至五月半
 自此又尽巽坎之十六卦然后得遁秋分八月半又
 尽艮之八卦然后得否立冬十月初又隔四卦得观
 又隔一卦得剥皆为大雪十一月初遂接坤复为冬
 至以上皆先天图本义载于经首曰此非某说乃康
 节说乃希夷说非希夷说乃孔子之说但儒者失其
 传而方外之流阴相付受以为丹灶之术至希夷康
 节始反于易而说始明呜呼朱子曾不思陈搏为真
卷五 第 38b 页 WYG0047-0162b.png
 方外之流耶孔子之说曾一一细勘否而遂诬指耶
 孔子曰庖牺始作八卦是易自作卦起未尝闻始作
 太极也且作卦奇偶画也太极圆圈非画矣非孔子
 之说一孔子曰两仪生四象崔憬以九六七八老阳
 老阴少阳少阴为四象然即揲图中蓍策之事在画
 卦因卦后非未作八卦而先有四象也何者老变而
 少不变并从已成之卦而推故仲氏易曰乾为老阳
 非老阳而后乾也坤为老阴非老阴而后坤也非孔
卷五 第 39a 页 WYG0047-0162c.png
 子之说二孔子曰成象之谓乾则先画乾效法之谓
 坤则次画坤皆三画卦以象三才未闻有一画两画
 止而谓之阳仪阴仪太阳少阴少阳太阴者非孔子
 之说三孔子曰震一索而得男则又次画震巽一索
 而得女又次画巽坎再索而得男又次画坎离再索
 而得女又次画离艮三索而得男又次画艮兑三索
 而得女又次画兑而八卦毕是为作卦之序从未闻
 其序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也
卷五 第 39b 页 WYG0047-0162d.png
 仲氏易曰乾父坤母合生六子今何以父子母女并
 生且六子俱先母生少女先中女中女先长女生世
 有此事乎于一索再索之义尽失矣非孔子之说四
 孔子曰八卦成列因而重之是画八卦后不更作卦
 祗因一卦而重以八卦故但曰作八卦不言作六十
 四卦也如乾重乾为乾乾重坤为泰乾重震为大壮
 乾重巽为小畜乾重坎为需乾重离为大有乾重艮
 为大畜乾重兑为夬以下七卦皆然而六十四卦毕
卷五 第 40a 页 WYG0047-0163a.png
 今连翻累画岂因重哉非孔子之说五八卦六十四
 卦圣经有名今忽有四画五画卦何以圣人不为之
 名也且于三才何取焉非孔子之说六爻辞以一画
 为初不称一明无前于此者矣以六画为上不称六
 明无后于此者矣故说卦曰兼三才而两之易六画
 而成卦今以为六画后尚有七画八画无穷画卦明
 背圣言且果如此则六十四卦之理未尽也非孔子
 之说七孔子曰震东方巽东南离南方致役乎坤说
卷五 第 40b 页 WYG0047-0163b.png
 言乎兑乾西北坎正北艮东北此八卦方位即言伏
 羲之八卦也今强坐之曰此文王后天八卦而撰乾
 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为
 伏羲先天八卦以经文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
 薄水火不相射附会之然此论八卦相错之象并无
 南北方隅一字而可强以已意诬经乎参同契云乾
 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毂正轴牝
 牡四卦以为橐籥朱子注云乾坤为炉鼎位乎上下
卷五 第 41a 页 WYG0047-0163c.png
 坎离升降于其间如车轴之转毂以运轮一上而一
 下也牝牡谓配合之四卦震艮巽兑也橐鞴囊籥其
 管也熊与可曰先后天图参同契皆具后天坎离居
 先天乾坤之位以坎中阳实离中阴虚则仍为乾坤
 故丹家谓之还元是不惟先天方位为异端之学即
 后天图依傍说卦方位而亦借为修炼用与圣经若
 风马牛朱子注参同契恐人讥议自诡其名曰空同
 道士邹䜣邹即邾䜣即熹也著启蒙又署名曰云台
卷五 第 41b 页 WYG0047-0163d.png
 真逸是朱子明知其为道士之说明自附于道士而
 乃以乱圣经指为孔子说耶其非八也说卦言万物
 出震齐巽见离养坤说兑战乾归坎成终成始于艮
 虽祗有兑正秋一语而春夏冬俱见矣此圣言无可
 易者今先天卦气何其舛也或问朱子卦气阳生阴
 生始何疏而终何密临二阳生为冬十二月卦乃在
 春分二月半泰三阳正月卦乃在立夏四月初推之
 一槩乖反朱子亦不能答曰未得其说容更思之又
卷五 第 42a 页 WYG0047-0164a.png
 曰伏羲易自是伏羲说话文王易自是文王说话不
 可交互求合呜呼是何言也羲文有二易耶四时运
 行万古不易焉有伏羲配以此卦而文王又配以彼
 卦者且十二月辟卦为汉儒说尚非圣言若兑正秋
 诸语则孔子之言羲文易象者矣兑正秋也而今为
 春辰月矣乾秋冬之间也而今为夏午月矣艮终乎
 物而始乎物冬春之间也今为秋戌月矣八卦皆颠
 四时皆乱乃诬曰此孔子之说其非九也胡朏明曰
卷五 第 42b 页 WYG0047-0164b.png
 先天图以自震至乾为顺数已生之卦自巽至坤为
 逆推未生之卦然则经曰易逆数也岂专用巽坎艮
 坤而不用乾兑离震乎丹家讲顺逆曰顺则成人逆
 则成仙即抽坎填离也与易何与而牵之污秽圣言
 耶其非十也至本义图但以黑白分阴阳更可怪异
 岂伏羲画卦时左执黑笔右执粉笔耶抑六十四卦
 俱无画黑白之中遂分初二三四五上耶且白画之
 阳固奇而黑画之阴亦奇耶何强作事至是
卷五 第 43a 页 WYG0047-0164c.png
 
 
 
 
 
 
 
 
卷五 第 43b 页 WYG0047-0164d.png
 此等图悖易害易而录之者欲人明其说然后知其
 妄也馀图辩中已详不具
卷五 第 44a 页 WYG0047-0165a.png

卷五 第 45a 页 WYG0047-0165c.png
 陈抟又有太极图传之周濂溪(见朱震进易说表/胡五峰通书序)
 程子兄弟亲学于周与邵尧夫为友而不及太极先
 天一言朱子乃又表章太极图以为学宗其说无极
 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变阴合而生水
 火木金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化生万物亦附会于太极生两仪之文(图见/后)当时陆
 子静张南轩林黄中皆不以为然毛河右著太极图
 说遗议以辩之略曰太极图二氏学也其图窃取魏
卷五 第 45b 页 WYG0047-0165d.png
 伯阳参同契中水火匡廓三五至精二图(彭晓旧/本载之)
 合为一图水火匡廓者以参同契首有水火匡廓运
 毂正轴二语作坎离二卦而运为一轴非两仪也(两/仪)
 (乌得有/三轮哉)亦非阳动生阴阴静生阳也左□为离白黑
 白即☲也右□为坎黑白黑即☵也其中一圈则坎
 离之胎也三五至精图则取五行逆克章三五与一
 天地至精语分五行为三五中央土一五也天五生
 土也左火与木共一五也地二生火天三生木也右
卷五 第 46a 页 WYG0047-0166a.png
 水与金共一五也天一生水地四生金也金盛为水
 木盛为火而土合之(即婴儿姹女/黄婆之说)归于一元则下一
 圈者三五之合非二五之合三五之精非二五之精
 丹家水火必还一元故其后复有含元播精三五归
 一之语在隋唐间有道士作真元品已载之为太极
 先天图即陈抟之所自始盖参同本以乾坤水火为
 抽填之秘而坎离横陈乾坤直列抟之所谓以乾南
 坤北离左坎右为先天者而匡廓运毂则以坎离为
卷五 第 46b 页 WYG0047-0166b.png
 车轴之贯轮转上下乾之南者有时而北坤之北者
 有时而南(六十四卦方图乾/北坤南即此意)而究其要诀则必如鼎
 器歌云阴在上阳下奔者(朱子注云/此是要法)故其文有云上
 德无为不可察求言阴在上主静也(宋儒主静/之学本此)下德
 为之其用不休言阳在下主动也宋绍兴间朱震进
 周子太极图于高宗犹是上一圈为阴静三轮下一
 圈为阳动(见朱氏易卦图上卷如/真元品图在朱子前)而朱子为注则另
 加修饰如今性理大全所载以为可以掩人可以无
卷五 第 47a 页 WYG0047-0166c.png
 弊而不知异端圣道非可饰合亦何为哉至于无极
 明出释老不惟陆象山累书攻辩张横渠与濂溪同
 时即曰今儒释老庄混然一途以有生于无多见其
 诐淫矣又略曰易言动静有常即指阴阳也未闻未
 生阴阳而先有动静者也乾静专动直坤静翕动辟
 则阴阳俱有动静阳不必专动阴不必专静也五行
 非四象也且所谓生八卦者安在乎胡朏明曰宋史
 周子传本曰自无极而为太极朱子力辨删自为二
卷五 第 47b 页 WYG0047-0166d.png
 字元人修史如之不知自无极而为太极老氏无生
 有之说也无极而太极则空即是色为沙门衣钵矣
 庸以愈欤毛先生所言真元品图闻之吾友王草堂
 而未见也塨后在燕邸查道藏见之并录后
卷五 第 48a 页 WYG0047-0167a.png
 
 
 
 
 
 
 
 
卷五 第 48b 页 WYG0047-0167b.png
  图左文亦附会系辞传易有太极一段有有物混
  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可以为天下母诸语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
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
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𨼆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
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列陈天地间之最大者而终以蓍龟见卜筮之不可
 轻也亹亹者勉勉于事也
卷五 第 49a 页 WYG0047-0167c.png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
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龟背有文以象卦蓍生百茎以衍数寒暑山川之变
 化日月星辰之休徵河图洛书灵异开先皆圣人作
 易之因也易图明辨曰书契兴于黄帝之世伏羲时
 未有书名洛所出安得称书盖圣人统伏羲文周而
 言观下四象与系辞并举可见 按洛书易传外不
 再见而书顾命有天球河图在东序之文万季野曰
卷五 第 49b 页 WYG0047-0167d.png
 周本纪犬戎杀幽王骊山下尽取周赂而去赂者珍
 宝货财也河图必亡于此时故王子朝之乱挟以出
 者周之宝圭典籍而巳(宝圭典瑞所掌典籍太/史掌之并非大宝器)顾命
 所陈诸珍器平桓下无一复见传记是图书之亡久
 矣故自汉迄唐或言羲出河图禹出洛书或言图书
 并出羲时或言图书为篇册或言图即八卦书即九
 畴然并无言亲见河图洛书者与见图书为一圈点
 之物者宋道士陈抟忽出河图洛书刘牧传之以四
卷五 第 50a 页 WYG0047-0168a.png
 十五点为河图五十五点为洛书阮逸又反之以五
 十五点为图四十五点为书而朱子宗焉五十五点
 者一六复于北二七复于南三八复于东四九复于
 西五居中十复于上下(按康成注天一地六并于北/则一六当并列今复置亦误)
 (也东西南/皆如之)四十五点者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
 肩六八为足中有五无十皆奇白偶黑(图附/后)毛河右
 著原舛编以辩之略曰宋人图书之伪有确证焉宋
 濂王祎辈虽非之而未考也陈抟之河图非即郑康
卷五 第 50b 页 WYG0047-0168b.png
 成大衍注天一生水于北一段文乎然断不得为河
 图也何者康成河出图洛出书注云河图有九篇洛
 书有六篇若河图即天地生成之数则康成自注何
 不直指曰河图即前生成一二之数是也乃毫不及
 而别指为篇册其无与也明矣洛书亦然乃易纬乾
 凿度太乙下九宫法也乾凿度下篇有以一阴一阳
 合为十五之说(六八为阴七九为阳七/八十五九六亦十五)遂有太乙下
 九宫法取阴阳卦数(即十/五数)以行九宫(八卦四正四维/合中央为九宫)
卷五 第 51a 页 WYG0047-0168c.png
 (而数皆/十五)其法曰太乙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
 乙(此用论语知非古圣之/书殆汉世道家所作)尝行于八卦日辰之间曰
 天乙每四乃还(北南东/西为四)于中央中央者北辰之所居
 也(以中无卦位故以此/为太乙寓居之所)天数以阳出以阴入阳起于
 子阴起于午是以太乙下九宫从坎宫始坎中男始
 之言无偏也(坎/北)自此而从于坤宫(坤南伪河图以天/地生成配易卦位)
 (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起于西北而迄于正西九宫则/以乾坎艮震四卦起于西北而迄于正东至巽离坤)
 (兑又另从正西起而迄于东南故正南非离而为坤/蔡沈作洪范皇极不知此妄以天地生成所配卦位)
卷五 第 51b 页 WYG0047-0168d.png
 (硬加之则东南仍巽七非兑何以四南仍离二非坤/何以九西南仍坤九非离何以二西仍兑四非巽何)
 (以七卦数不合宫数一往贸/贸而今术数家又贸因之也)坤母也又自此而从震
 宫(震/东)震长男也又自此而从巽宫(巽/西)巽长女所行半
 矣(所谓每四/乃还者也)遂息于中央之宫既又自此而从乾宫
 (乾西/北)乾父也又自此而从兑宫(兑东/南)兑少女也又自
 此而从艮宫(艮东/北)艮少男也又自此而从离宫(离西/南)
 离中女也行则周矣乃上游息于太乙天乙之庭而
 升于紫宫(太乙不常居卦位之中故五则暂/息于中央至是则不息而上升矣)行从坎
卷五 第 52a 页 WYG0047-0169a.png
 始去从离终(皆坎离水火之/学道家之书也)而其法则合于阴阳十
 五之数坎北数一为履一坤南数九为戴九震东数
 三为左三巽西数七为右七离二西南兑四东南则
 二为右肩四为左肩乾六西北艮八东北则六为右
 足八为左足中央数五为太乙之数而太乙四周不
 复再息中央而上升则太乙之数遂止于五数而无
 十数焉从横交互皆得十五其说如此而未尝曰此
 洛书假曰洛书则纬书具在其于九宫篇后又曰孔
卷五 第 52b 页 WYG0047-0169b.png
 子曰洛书摘六辟日以建纪(辟者君主也谓摘主十/二月之卦以立岁纪止)
 (言六者阳/该阴也)何也夫康成之注衍数而别释河图与易
 纬之言宫法而别引洛书二者正相符矣胡朏明曰
 自陈传妄传河洛太极诸图后之为图者夔魖罔象
 变相迭出以乱圣经真易道之阨会也塨按朱子曰
 易本是象可为特见但自王弼扫象而后程传专言
 理朱子不甚满之而象数无传适当时儒宗周邵皆
 出于道士陈抟僧寿涯辈有附易妄图遂引置易首
卷五 第 53a 页 WYG0047-0169c.png
 而不知陷于异端是朱子之不幸也后人无考见本
 义首载此反若羲文之易皆从此河洛先天诸图而
 起者一误尽误祸斯烈矣观大传天生神物与仰则
 观象于天二段则伏羲作易无物不察即当日真河
 图洛书亦仅与天生神物鸟兽之文同为感触之一
 端耳今不玩易而但观蓍龟鸟兽即尽易乎溺图书
 者何以异是易图明辨曰欲明易八卦具在焉用河
 图欲明范九畴具在焉用洛书其言明矣 又按禹
卷五 第 53b 页 WYG0047-0169d.png
 时洛出书则之以列九畴亦不经见林之奇书传云
 鲧堙洪水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洪大/范法)犹言天夺
 之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犹言天诱其衷赵汝梅易
 雅谓不过如天锡王智勇天锡公纯嘏之𩔖不必天
 命物负之以锡诸人也毛河右曰图书则以作易经
 有明文若则书演畴孔安国等后起之说未可信且
 禹所得名为洪范九畴曷尝名洛书耶总之图书既
 亡无甚攸关置之不论无不可者奚为作伪哉
卷五 第 54a 页 WYG0047-0170a.png
 
 
 
 
 
 
 
 
卷五 第 54b 页 WYG0047-0170b.png
  易纬太 二(坤/宫) 七(兑/宫) 六(乾/宫)
  乙下九 九(离/宫) 五(中/宫) 一(坎/宫)
  宫图  四(巽/宫) 三(震/宫) 八(艮/宫)
 大戴礼明堂篇曰九宫之制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
 即此九宫法盖皆汉世谶纬术数之学也今相宅经
 有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诸
 说皆本诸此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
卷五 第 55a 页 WYG0047-0170c.png
以断也
 然则大衍之示人用以四揲而著于系辞断其孰吉孰
 凶其所以前民者不瞭然哉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
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
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引大有上九辞以證之言人能依四象所示系辞所
 告履信思顺而又尚贤则吉至而凶免矣
卷五 第 55b 页 WYG0047-0170d.png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
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大衍明而圣人之意不可不知也故设为问答以发
 之言限于物故意不能尽象括无穷故立以尽意设
 卦观象以尽其攻取之情伪因象系辞焉以尽其言
 皆立象也如履大象履虎尾不咥人小象又言履虎
 尾咥人大过大象言栋桡小象又言桡隆变而通之
卷五 第 56a 页 WYG0047-0171a.png
 以尽天下之利以至盥荐涉川载鬼噬胏等象如鼓而
 动之舞而蹈之以尽妙万物之神圣人之意亦殆尽矣
乾坤其易之缊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
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夫立象尽意不外乾爻坤爻而已则乾坤其易之缊
 藏耶(虞翻曰缊藏也谓/易藏于其中也)何者乾坤成列而易象立乎
 其中矣若使乾坤之卦毁则于何见易易不可见则
 乾坤之功用不几息乎
卷五 第 56b 页 WYG0047-0171b.png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
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是故形象而上则一阴一阳谓之道形象而下则书
 契衣裳等谓之器阳化阴阴化阳化而裁(裁如裁/衣之裁)
 谓之变阳以进阴以退推而行之谓之通于是措之
 天下之民非事业而何易见而乾坤无息矣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
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
卷五 第 57a 页 WYG0047-0171c.png
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是故夫象可覆明也爻亦象也
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
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
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是极尽天下之繁赜者存乎卦鼓舞天下之万动者
 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前文重/化裁推)
 (行此重/变通)皆象也然神而明之则存乎无方无体之人
卷五 第 57b 页 WYG0047-0171d.png
 敛嘿而变化已成不言而信若蓍蔡则存乎纯德至
 行是则圣人之意终有馀乎卦象系辞之内者矣
 
 
 
 
 
 周易传注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