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042-074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观彖卷九
            大学士李光地撰
 下经四
(艮下/离上)
旅小亨旅贞吉
 凡物之寄于物而不居者莫如火山上之火则尤寄
 而不居旅之象也 人不能无旅旅然后往来通而
卷九 第 1b 页 WYG0042-0749b.png
 民用利虽非亨之大者而小亨之道也旅有旅之贞
 焉彖传及爻所言备矣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
小亨旅贞吉也
 旅有小亨之道其下卦体卦德之善则皆旅贞而所
 以致亨者也旅以柔为善柔而得中善之善者也五
 以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则是以柔中处旅能依彊
 辅内止外明则是安于所处而能明察事几皆处旅
卷九 第 2a 页 WYG0042-0750a.png
 之正也凡言丽者皆明在外而以内卦为主言为明
 所丽也晋以顺为主睽以说为主旅以止为主以是
 为主于内而外之明丽之故明丽为一德如言明为
 他卦所丽则丽非离德而属于他矣
旅之时义大矣哉
 亨虽小而时义大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止故慎明故不留慎而不留亦旅之义也
卷九 第 2b 页 WYG0042-0750b.png
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
 阴性吝啬处下则志卑而行贱故发此戒
象曰旅琐琐志穷灾也
 程传云志意穷迫益自取灾
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
 二有柔中之德是能安于所处保其所有而善抚其
 下者故有三者之善
象曰得童仆贞终无尤也
卷九 第 3a 页 WYG0042-0750c.png
 三者之中童仆为重三以刚失其童仆四上亦无得
 童仆之文故三上虽不言丧资而凶厉四虽旅处得
 资而心未快也
九三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
 过刚之德所处则不安所抚则不顺以是为常能无
 危乎
象曰旅焚其次亦以伤矣以旅与下其义丧也
 焚次已可伤况丧其童仆乎时有旅也而自君子处
卷九 第 3b 页 WYG0042-0750d.png
 之则无所不用其诚不敢以旅视之也以旅之道与
 下则待之如路人而已人心不附故曰其义丧也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
 虽非纯刚而亦无柔中之善故未得所安而暂寄于
 所处以资斧自防而心未能坦然安乐也
象曰旅于处未得位也得其资斧心未快也
 未得位释旅于处之义言未即次也斧者所以防患
 坦然安舒则无所用之故二言资不言斧也
卷九 第 4a 页 WYG0042-0751a.png
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
 五以柔中在外而顺乎刚又为文明之主当旅之时
 出而有获之象也一矢亡言获之易也所获者文明
 之物则其终有誉命矣
象曰终以誉命上逮也
 凡言命者自上而下故以上逮释誉命之义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
 离为雉又为牝牛焚巢者失所依也丧牛者亡其顺
卷九 第 4b 页 WYG0042-0751b.png
 也阳刚处上故有此象而其占凶
象曰以旅在上其义焚也丧牛于易终莫之闻也
 君子一日而居人上则必尽其一日之心岂可以邂
 逅视之乎以旅之道在上则处之如传舍而已祸害
 将发故曰其义焚也
(巽下/巽上)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一阴伏于二阳之下在天地为阴气始凝人心则邪
卷九 第 5a 页 WYG0042-0751c.png
 欲潜动于政事亦奸慝伏匿之象也风者阴气而能
 散乎阴气以其本生于阳也张子所谓阴在内而阳
 不得入则周旅不舍而为风是也故阴伏在内阳必
 从而入以散之邪动于中必深察以除之奸慝伏匿
 王者必命令告戒以饬治之命令象天之风也 革
 蛊变革之大者也故占曰元亨巽则从其小而饬治
 故亨亦小也治之不可不速故曰利有攸往非得阳
 刚之德不能治而化也故又曰利见大人
卷九 第 5b 页 WYG0042-0751d.png
彖曰重巽以申命
 义与习坎重险也相似重险所以有更习于坎之象
 重巽所以有申复命令之象
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
利见大人
 说巽卦者皆谓一阴入于二阳之下是谓阴入也今
 须以彖传为据盖以阴伏在内故阳入而散之是巽
 主于阳不主于阴也又因二五有中正之德故言刚
卷九 第 6a 页 WYG0042-0752a.png
 以中正而巽其志得行而柔无不受治而顺乎刚志
 行而顺是以小亨利有攸往也非刚中正之德不能
 是以利见大人也
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言申命又言行事者明申命必有行事之实不徒取
 其能入故爻有进退者有频巽者有入在床下而失
 其资斧者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
卷九 第 6b 页 WYG0042-0752b.png
 初六巽之主也以柔居下能入而不能断故有进退
 之象若济以武人之贞则无不利矣
象曰进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贞志治也
 善入者必多疑有以制之则治矣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
 以刚中而巽巽之善者巽在床下言其入之至深也
 史者以察吉凶巫者以除灾害入之至深又能察其
 害而急除之如史巫之纷若则有合于巽道故吉且
卷九 第 7a 页 WYG0042-0752c.png
 无咎也
象曰纷若之吉得中也
 惟其得中故虽纷然而不为扰
九三频巽吝
 三位过中过于巽者也过于巽则为频巽以刚才处
 之烦扰甚矣虽未至于凶而向乎凶矣故吝
象曰频巽之吝志穷也
 志始于疑终于穷蓄疑之极则穷也
卷九 第 7b 页 WYG0042-0752d.png
六四悔亡田获三品
 四亦巽主以阴居阴宜有悔也以其上顺乎九五之
 中正以行事故可以亡其悔而有田获三品之象盖
 田猎者所以为民除害所获既多害尽去矣彖有利
 见大人之义故四之象占如此
象曰田获三品有功也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

卷九 第 8a 页 WYG0042-0753a.png
 处重巽之中亦有悔也以刚中正而居尊位是处巽
 而得其正者故其占为吉且悔亡而无不利有悔是
 无初也亡之而无不利是有终也然其整饬更新之
 术必也丁宁反复于其始而揆度审处于其继盖丁
 宁者所以申命也揆度者所以行事也申命既详行
 事又审则可谓入而能制矣是以吉也
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
 先庚后庚即申明贞吉之义故但曰九五之吉
卷九 第 8b 页 WYG0042-0753b.png
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
 上过中巽极巽之甚而无复断矣故有入于床下而
 失其资斧之象床下至深也斧所以断也徒事深入
 而失厥断制则不至于极坏不止以是为常其凶甚矣
象曰巽在床下上穷也丧其资斧正乎凶也
 正乎凶言常乎凶也 王辅嗣以卑顺解巽义后多
 因之然顺为坤之专德巽未闻有顺义考之于经曰
 伏曰入曰制曰齐皆与顺义差别王氏盖见柔顺乎
卷九 第 9a 页 WYG0042-0753c.png
 刚之辞且见爻多床下之象故以卑顺释之然床下
 者阴所伏也巽在床下所以入而制之也能使柔顺
 乎刚则齐矣卑者巽之形顺者巽之效皆非巽字正
 解若以人心之德言之以为沈潜深密之义则可不
 可以卑顺训也
(兑下/兑上)
兑亨利贞
 二阳在内一阴在外刚中柔外其德为说在天地则
卷九 第 9b 页 WYG0042-0753d.png
 阳气在内而敷散阴润于外以滋悦万物泽之象也
 在人则为实心在内而以和悦之道亲人其情悦物
 而物亦悦之兑之义也 程传曰能悦于物物莫不
 悦而与之足以致亨然为悦之道利于贞正非道之
 悦则为邪謟而有悔咎故戒利贞也
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
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
民劝矣哉
卷九 第 10a 页 WYG0042-0754a.png
 刚中柔外兼释名辞程传曰刚居中中心诚实之象
 柔在外接物和柔之象故为说而利贞愚谓一阴内
 伏而阳因之以入则邪僻无所隐于中一阴外见而
 阳载之以出则謟佞无所施于外此巽兑两卦之义
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口舌君子所慎惟讲习为至说而无伤
初九和兑吉
 凡说道以刚为正柔为邪故卦之四阳皆善二阴皆
卷九 第 10b 页 WYG0042-0754b.png
 恶又内卦为初外卦为终初心未失情必由中所感
 既深则有累于物故初二之义于四五又为善也居
 卦最初又独不与阴比卦之四阳不与阴比者此爻
 而已故为能以和为兑而其占则吉和者性之发情
 之正也
象曰和兑之吉行未疑也
 感深则惑于物矣惟居初故行未疑
九二孚兑吉悔亡
卷九 第 11a 页 WYG0042-0754c.png
 二近六三宜有悔也有刚中之德故能以孚为兑吉
 而亡其悔矣
象曰孚兑之吉信志也
 以信为志则不随物而迁
六三来兑凶
 不中不正为说之主凡可说之物无不感之而来凶
 之道也居内卦故曰来
象曰来兑之凶位不当也
卷九 第 11b 页 WYG0042-0754d.png
 以不正之德当交物之位
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承五近三有商兑未宁之象本刚德也故又有介疾
 有喜之占
象曰九四之喜有庆也
 四居上位能去邪从正则其喜不独一身凡象传言
 有庆者多上三爻也
九五孚于剥有厉
卷九 第 12a 页 WYG0042-0755a.png
 凡兑居上体五上多有相感之象此卦之义又专于
 说者故特为孚于剥之戒
象曰孚于剥位正当也
 居尊位而正与上六相比
上六引兑
 阴居说极在外又有去而不返之象故曰引兑来兑
 者我感而物来引兑者物引而我去传曰则是物至
 而人化物也孟子曰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此之谓
卷九 第 12b 页 WYG0042-0755b.png
 也不言凶者咸之辅颊舌明夷不明晦之例也
象曰上六引兑未光也
 其心光明则不至于为物所引矣
(坎下/巽上)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能散万物者莫如风行于水上则尤有荡摇离散之
 象所以名涣 物散而后能聚是涣有亨道也王者
 致其精诚以感假于有庙此聚涣之最大者涣散则
卷九 第 13a 页 WYG0042-0755c.png
 不利于涉川矣而云利涉大川者惟其涣散故宜蹈
 险以合聚之故六爻皆有以涣济涣之义其道则在
 于正而固也
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
 涣固有亨理然无以聚之不能亨也九二刚来为主
 于内则是有聚涣之本而不穷矣六四柔得位乎外
 卦而上同于九五则是主臣相助而有聚涣之资矣
 此涣所以能亨也凡易言刚来者皆内有主之象也
卷九 第 13b 页 WYG0042-0755d.png
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卦体九五居中有王者诚心假庙之象卦象木在水
 上涉川之象
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即彖辞假庙之义而又加以享帝
初六用拯马壮吉
 居卦之初则犹未涣也故不言涣未涣而亟拯之吉
 之道也
卷九 第 14a 页 WYG0042-0756a.png
象曰初六之吉顺也
 力顺而易故曰顺也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机所以为安者刚来为主于内则本固而安故有奔
 而就机之象时既涣矣有悔也本固而安则大势以
 聚故可以亡其悔
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
六三涣其躬无悔
卷九 第 14b 页 WYG0042-0756b.png
 三之才非济涣者而卦惟此爻有应于上则是志在
 济时而能不有其身之象盖涣之时皆能涣者志在
 济时而忘其私事之济否皆可无悔
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
 在外释涣躬之义且明应上
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上同于五而下无应涣其群之象也涣其群者人臣
 之盛节故其占曰元吉丘聚也涣之为涣人之所知
卷九 第 15a 页 WYG0042-0756c.png
 也涣之为聚非等夷思虑之所及也申决元吉之义
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言能涣其群而元吉者由其心之光大无私故也光
 大无私则众志服而群贤进岂非以散为聚乎庸俗
 私小之心何足以知之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人之疾病得汗则散王者于生民疾病能尽诚呼号
 以解散之如涣汗然则血脉周流而上下之气通矣
卷九 第 15b 页 WYG0042-0756d.png
 故虽当涣之时而王居可以无咎甚言王者开露诚
 意宣布德音之可以济涣也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九五居得正位有王居无咎之象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上居卦外不当事任惟离其所伤去而远出则无咎
 矣逖远也
象曰涣其血远害也
卷九 第 16a 页 WYG0042-0757a.png
 恐疑于小畜血去之文故断涣其血为句而以远害
 包去逖出之义
(兑下/坎上)
节亨苦节不可贞
 泽上有水未盈则止既满则流其止其行有自然之
 限制所以为节 节有亨道以其能止能行也如能
 止而不能行则为苦节苦节则不可以为正而常也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
卷九 第 16b 页 WYG0042-0757b.png
 节固有亨道然所以可亨者以其适中也卦之刚柔
 相半而二五之刚得中则是不过中道之象此节所
 以亨也
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
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
 又以卦德卦体申卦辞之意坎为习险有劳苦之义
 说以行之则不苦矣四五当上位以节天下五中而
 四正以中正行节道则通而不穷矣
卷九 第 17a 页 WYG0042-0757c.png
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四时成则物阜而民安王者之制度所以顺天道因
 地利与之同节者也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制数度以节其外议德行以节其心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卦取泽上有水为节之义然水者流泽者止流则通
 而止则塞故爻又取泽水通塞为义下卦象泽之止
卷九 第 17b 页 WYG0042-0757d.png
 三则止之溢而流也上卦象水之行上则行之极而
 止也初在泽之下二在泽之中故其辞皆曰不出然
 初处下居初时当止也当止而止知通塞者也故无咎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九二不出门庭凶
 二居下体之中可行之时也可行而止则为失时义
 而凶矣二之爻德非不善也以卦取泽水为通塞闭
 坎水之下流而二正在其中此所以为失时之义故
卷九 第 18a 页 WYG0042-0758a.png
 曰象也者像也
象曰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三止极而流又为说主不中不正非能节者以坎险
 在前困心衡虑正程子所谓说而遇险之义故为不
 节而能嗟悔其占可以无咎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又谁咎也与同人初九同皆许其补过之辞也
卷九 第 18b 页 WYG0042-0758b.png
六四安节亨
 柔得其正安于节者也如水之顺行而安流与卦义
 合故曰亨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以柔正承九五之中正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所谓当位以节中正以通者也甘者苦之反
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卷九 第 19a 页 WYG0042-0758c.png
 居中有由中之义水之由中而出者其味甘也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上流极而止又险极也苦节之象也凡水始由中出
 则甘流而注海或停潴为卤湿则苦苦者水之穷苦
 节者道之穷也不利于行故凶无疚于身故悔亡或
 疑上之苦节失时之极比二为甚而犹悔亡何也曰
 上在事外虽道之穷独善其身而已何所悔乎二当
 时用而如此此其所以凶也韩愈之论阳城引蛊上
卷九 第 19b 页 WYG0042-0758d.png
 与蹇二意正若此
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兑下/巽上)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二阴在内四阳在外凡中虚之物有感于外则化生
 于其中盖其中虚者实理具足故感于外而生于中
 非由外铄我也人心之性感物发动理亦如是孚之
 为字从爪从子鸟之覆卵气自外入形从中化内外
卷九 第 20a 页 WYG0042-0759a.png
 之感中孚之义又二体刚皆得中中实信之质也卦
 德说而巽以说而入于人卦象泽上有风凡积水必
 生风风与泽又相入亦内外感应之理故为中孚
 中孚以虚为本盖虚则无所偏系然后能无所不感
 无所不感然后为诚之至也信及无知之物则无所
 不感可知矣利涉大川亦以其虚也古人云蹈水之
 道无私是也贞者固守乎理之正也守理之贞则无
 私而无不感矣
卷九 第 20b 页 WYG0042-0759b.png
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
 中虚则无私中实则有主故无妄无私也而曰刚主
 于内咸有感也而曰以虚受人其意皆互相备此二
 者孚之体也以说道巽入于人则邦无不化此又孚
 之用也
豚鱼吉信及豚鱼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中孚以利
贞乃应乎天也
 中孚豚鱼吉本相连为文如履虎尾之例今既离卦
卷九 第 21a 页 WYG0042-0759c.png
 名而释之则豚鱼吉之意不明故申之曰信及豚鱼
 也卦有乘木之象又有舟虚之象舟虚而涉川则利
 心虚而蹈险则宜天之道信而正而已矣
象曰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泽者积阴之处也风以散之议狱缓死之象也程传
 曰君子于天下之事无所不尽其忠而议狱缓死最
 其大者也
初九虞吉有他不燕
卷九 第 21b 页 WYG0042-0759d.png
 中孚之爻不以相应为善中孚虚也应则有所系矣
 虞安也礼有虞祭是也刚居孚初初心不失然上应
 六四则虑为所迁故其占为能安以自守则吉若动
 于外而有他则不安也凡易例以初九而应六四以
 九四而应初六者皆无吉义此爻与大过之四辞正
 同也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变也
 有他则志变矣
卷九 第 22a 页 WYG0042-0760a.png
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九二刚中有实德者也虽无应于上而诚则必动故
 其象为鹤鸣于阴其子必和好爵在我必有与靡之
 者好爵谓酒也靡醉也盖有实德者虽潜隐不务于
 外然懿德之好出于自然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者此爻之义也 以其子为九五易无此例谓初九
 之同德则可耳盖初有子象如系小子有子考无咎
 童观小子厉之类是也
卷九 第 22b 页 WYG0042-0760b.png
象曰其子和之中心愿也
 中心愿言其以孚应也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不中不正有应于上心系于物而实德亡矣内无实
 德故动静哀乐皆不自主因物而变者也
象曰或鼓或罢位不当也
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下应初九在他卦有相求之义中孚之爻不取系应
卷九 第 23a 页 WYG0042-0760c.png
 而四近九五故为能去初以上同于五不系于私诚
 以获上无咎之道也月受日之交则盈而望象四五
 之交孚
象曰马匹亡绝类上也
 绝类谓去初
九五有孚挛如无咎
 九五刚而中正为孚之主有化邦之任故有孚挛如
 而后可以无咎挛如谓固结而不可解说而巽之则
卷九 第 23b 页 WYG0042-0760d.png
 有此效矣
象曰有孚挛如位正当也
 有其德居其位
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
 孚之道积于内不暴于外修于已不扬于众上处外
 而居上又下有系应虚声远闻而实德病矣故象为
 翰羽之音升闻于天与在阴鸣鹤异矣以是为贞则
 必凶也
卷九 第 24a 页 WYG0042-0761a.png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
 虚闻不可以久岂可以是而为常乎
(艮下/震上)
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
下大吉
 四阴在外小者过也在人则为小事之过人于小事
 而有过者以其时之所值宜乎谨小慎微君子能勤
 小物斯无大患也细微之事而过于畏谨故亦谓之
卷九 第 24b 页 WYG0042-0761b.png
 过若夫忽于其事之小以至荡闲踰检甚而抬尤致
 灾则又凡人之小过也其象山上有雷雷出地奋阳
 之盛也及乎山上则气和缓而声寖微亦小过之义
  时当小过则过而后亨然必过而不失其正乃可
 亨尔苟失其正则是小人之过乌得亨乎可小事不
 可大事申小过亨之意小事可以过于柔乃时之宜
 也大事过于刚则非时之宜矣飞鸟遗之音不宜上
 宜下又申利贞之意卦有飞鸟之象故卦以兆告如
卷九 第 25a 页 WYG0042-0761c.png
 飞鸟之诒以音上下者鸟飞之上下不宜上宜下述
 鸟语之意以切人事也盖鸟之飞也上下无常而人
 之过也各于其党凡过而放纵上之类也过而谨节
 下之类也不上而下则得过之正而亨矣故大吉
彖曰小过小者过而亨也
 大过之亨必善所以处之惟小过则有亨道
过以利贞与时行也
 非过而又贞也乃过而不失其贞以过为贞尔此所
卷九 第 25b 页 WYG0042-0761d.png
 以为与时偕行也
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刚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
 小事之过者过于柔此卦柔得中位是有小事吉之
 象也大事之过者过于刚此卦刚失位而不中是有
 不可大事之象也
有飞鸟之象焉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
下顺也
 小事之在人羽毛之象也羽毛飞扬而身与之高下
卷九 第 26a 页 WYG0042-0762a.png
 故在书曰不矜细行终累大德逆顺亦以鸟飞之势
 言犹之飞也抟风而上则其势逆随风而下则其势
 顺以喻人之行事犹之过也过而放纵则于理逆过
 而谨节则于理顺矣
象曰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
乎俭
 三者皆过也然皆过而近于本者彖传宜下之意也
初六飞鸟以凶
卷九 第 26b 页 WYG0042-0762b.png
 四阴皆象鸟之毛羽初上处其两端则翼之象也居
 卦之初于时未过爻有翼象故其飞不能自止不当
 过而过过而失其正者也凶害乃所自取故曰以凶
  按彖曰宜下初处最下宜乎吉矣且大过中爻两
 栋一吉一凶而小过初上之飞鸟皆凶者盖屋之栋
 惟一而鸟之翼有两栋之上者为隆下者为桡而翼
 之舒于两旁则皆飞之象也不安于下故其凶为甚
象曰飞鸟以凶不可如何也
卷九 第 27a 页 WYG0042-0762c.png
六二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
 二应五君臣之位也以六二应六五又每取妣象晋
 之王母是也以孙妇袝于祖妣疑于越矣然礼则当
 然可过者也惟君臣之际名分最严则不可以豪釐
 而过此爻与五两阴相应有妣妇之配无君臣之交
 故其越四应五是过祖而遇妣也无正应于上而居
 下位是不及君而自得其臣也以喻天下凡事有可
 过者则过而不失其中有不可过者则不及而后为
卷九 第 27b 页 WYG0042-0762d.png
 中二有中德能权衡乎过不及以取中者也故无咎
象曰不及其君臣不可过也
 当过之时而言不及故特释之明事有决不可过者
九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
 小过之时过于小心慎密之时也三以刚居刚而不
 中是不能过为周防者失时之义故必有戕害及之
 而其占凶
象曰从或戕之凶如何也
卷九 第 28a 页 WYG0042-0763a.png
九四无咎弗过遇之往厉必戒勿用永贞
 以刚居柔爻义可无咎矣然不得中位则有不能过
 于审处以适合其宜者以是而往则亦有危而当戒
 而不可长守之以为常也
象曰弗过遇之位不当也往厉必戒终不可长也
 三四皆所谓刚失位而不中然不过防则其害切不
 过遇者有危而已且居柔本有无咎之理故能戒则
 免于凶厉也
卷九 第 28b 页 WYG0042-0763b.png
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云飞而在上及成雨则下矣密云不雨犹飞而未下
 也凡西风则不雨云自西来西风动也当小过之时
 以阴居尊必有过于上而不能下者然幸其有中德
 虽比上而应二故又戒以降心下交如弋鸟然不弋
 其飞者而弋其在穴者如此则合于宜下之义而过
 可免矣 按卦有飞鸟之象而此爻变鸟象云者云
 鸟皆飞髅也以此爻居尊故特变其象云而下施则
卷九 第 29a 页 WYG0042-0763c.png
 润及于物居尊位而能下交则泽被天下矣
象曰密云不雨已上也
 小过之时不宜上者
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
 以阴居最上故为不能遇而过之其过也甚矣离如
 诗言鸿则离之谓鸟之飞而离于此也然处时之穷
 与之俱过其凶亦由于灾眚以别于初之未过而自
 取凶又以别于迷复之凶而复召灾眚者
卷九 第 29b 页 WYG0042-0763d.png
象曰弗遇过之已亢也
 亢者上之极而不能下者
(离下/坎上)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水火之用交故为既济如地天之为泰也 亨小者
 事之既济则人心懈心本也事末也亨在事而不在
 心是小者亨也既以利贞戒之又以初吉终乱警之
 皆一意也
卷九 第 30a 页 WYG0042-0764a.png
彖曰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
 六十四卦惟此卦之刚柔正而各居其位有贞之象也
初吉柔得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
 既未济之善皆在柔中者既济之外卦是治而将乱
 未济之外卦是乱而复治也易贵刚中而此二卦不
 然者时为大也
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亦与象辞同意
卷九 第 30b 页 WYG0042-0764b.png
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
 既济之初可以济而犹未可轻济也初居下当济时
 有濡尾之象然有刚正之德故能曳其轮而不进则
 虽濡其尾而无咎矣盖欲进而即止临事而惧者也
 故无咎
象曰曳其轮义无咎也
 义在曳其轮故专释之
六二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
卷九 第 31a 页 WYG0042-0764c.png
 曳轮则车不行已行矣而丧其蔽车之饰则犹难行
 也夫义路也礼门也君子之行道济时也义不可则
 不进无异于曳其轮礼不备则不合无异于丧其茀
 六二亦当济初而居内卦离体有雉翟之美而未施故
 取此象然中正之德有应于上故又为勿逐七日得
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三之时已济矣然推本其成功之难如高宗之伐国
卷九 第 31b 页 WYG0042-0764d.png
 久而后克欲人无忘乎始事之艰又戒以小人勿用
 欲人豫防乎将来之祸不如是则初吉而终乱矣一
 时之济其可保乎
象曰三年克之惫也
 惫者言其劳师之久
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
 济已过中思患豫防不可须臾离之时也故取此象
象曰终日戒有所疑也
卷九 第 32a 页 WYG0042-0765a.png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实受其福
 九五之时济而过矣故为之戒曰斯时也与其极乎
 盈盛如东邻之杀牛不若减损薄约致其精诚如西
 邻之礿祭为实受其福也此爻之义与泰之三正同
象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也实爱其福吉大来也
 时当薄约故东邻不如西邻之时也持盈挹满吉方
 大来故曰实受其福
上六濡其首厉
卷九 第 32b 页 WYG0042-0765b.png
 济终则乱又以阴柔之德居之濡首之象也濡首则
 不能自振矣危之道也
象曰濡其首厉何可久也
 能自振拔则首不濡矣岂可久于湛溺而不返乎
䷿(坎下/离上)
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本火之用不交故为未济如天地之为否也 程传
 云未济之时有亨之理惟在慎处而已狐能度水濡
卷九 第 33a 页 WYG0042-0765c.png
 尾则不能济其老者多疑畏故履冰而听惧其陷也
 小者则未能畏慎而果于济则濡其尾而不能济也
 既不能济无所利矣愚谓传说甚善但汔字之义须
 从本义为长 既未济犹泰否也然泰卦言吉亨而
 既济则多危惧否宜俭德辟难而未济则但当敬谨
 而已间尝以其时义推之盖既济又在泰之后而否
 之先未济又在否之终而泰之始二卦处乎否泰之
 交故其辞义有不同者然而初吉终乱之占即城复
卷九 第 33b 页 WYG0042-0765d.png
 于隍之象而汔济濡尾之戒则其亡其亡之心也
彖曰未济亨柔得中也
 未济极则济矣而五以柔中处之是能敬慎所以亨也
小狐汔济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
 未出水中而濡其尾则不续终矣所以深戒夫垂成
 而败者也
虽不当位刚柔应也
 又申明未济爻义有亨之善
卷九 第 34a 页 WYG0042-0766a.png
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物各得其分而后和是以未济求济之道也
初六濡其尾吝
 卦有濡尾之象而初尾位也又有童稚小子之象所
 谓小狐者也阴柔当未济之初时未可而急于进其
 不能济必矣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极依本义作敬大抵两卦之义敬慎则吉也
卷九 第 34b 页 WYG0042-0766b.png
九二曳其轮贞吉
 九二之时犹未可济也二有中德能自止而不进是
 得乎处时之正者占者如是则吉矣
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释贞字之义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既未济诸爻无举卦名者惟此爻言未济盖诸爻所
 处者时也故不举其时而意自明此爻内卦之极时
卷九 第 35a 页 WYG0042-0766c.png
 可济矣而阴柔不中正可济而不济是未济在已而
 不在时故特曰未济见其失时也疑事无功故以征
 则凶然惟施于涉大川则利盖涉大川又险之甚者
 虽当可为之时而险难之大者则不妨于疑慎是反
 以未济为利也义与渐三利禦寇同
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以柔才而当将济之位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卷九 第 35b 页 WYG0042-0766d.png
 四五皆自未济而济之时也然位皆失正故皆为之
 占戒言时虽可为而以不正行之必有悔也四当外
 卦之初非奋发则不济故有震用伐鬼方之象诗所
 谓奋伐荆楚是也盖商道当高宗之时谓之中兴则
 是自未济而既济也故两卦皆取其事为象
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言惫者欲思其艰言志行者欲厉其志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卷九 第 36a 页 WYG0042-0767a.png
 四曰悔亡五则无悔矣居尊位而有中德当济之时
 故其实德发为辉光吉之道也以前爻高宗之义推
 之此则所谓嘉靖殷邦者与
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自未济而济则光晖倍盛如焚赭之馀而生草木雷
 雨之后而见青天其光采必逾倍于常时也人之出
 于磨厉与国家兴于忧危理皆如此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卷九 第 36b 页 WYG0042-0767b.png
 时将济矣内有孚信则虽饮食宴乐而安以俟之可
 以无咎然戒惧之心不可忘也苟溺焉以至于濡其
 首则内之孚信反由是而失矣惧以终始其要无咎
 易之道也
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明濡首为饮酒之过与既济上爻相发
 
 周易观彖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