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042-062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观彖卷二
            大学士李光地撰
 上经二
(震下/坎上)
 凡重卦命名所取不一或取卦象或取卦画或取卦
 德然象则尤其大者故夫子彖传既杂取体德象类
 释所以名卦之由至象传又特表两象之义(诸卦之/例不同)
卷二 第 1b 页 WYG0042-0627d.png
 (有以两象与体德之类于彖传中合释者是备举所/以为卦之义也有置两象而但以体德之类释者则)
 (为所取之义主于体德大象已具故不备举也有卦/义但取两象无他释者则但举其象或不举而遂释)
 (其辞亦为大/象已其故也)卦下之辞根卦立义至彖传乃各以其
 体德象类推所自来明理不苟附文不虚生趋时之
 善卦所固有且以明卦材所具而六爻时物已统摄
 乎其中使推爻之吉凶者观彖而居可知也(此例亦/颇不同)
 (有名卦之义分为系辞之义者此卦与贲卦咸卦之/类是也有卦既得名复推他义以释其辞者蒙需之)
 (类皆是也或辞无他取就卦而遂论/其理谦颐之类是也须随处分别)乾卦已发大凡
卷二 第 2a 页 WYG0042-0628a.png
 然自屯以下八卦相错而成其名辞义例尤不可以
 不知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震阳动阴下为始交坎阳陷阴中为难生震继以坎
 是刚柔始交而难生也刚柔始交治乱之际凡乱极
 将治多难必生如欲晓必骤暗将春而陡寒盖阴阳
 相薄自然之理也又动乎险中陷而求出之意雷动
 于下云生于天亦将通未通之时也是以名屯○屯
卷二 第 2b 页 WYG0042-0628b.png
 者物始生而未通然生意满盈有必通之势事之未
 通困极积久亦有必通之道故曰元亨正固者亨屯
 之本故又曰利贞时方屯塞未可事远故又曰勿用
 有攸往然屯非无事之时也必得其人以统理经营
 然后可以出险解难故又曰利建侯此数者皆屯之
 时义辞从名生者其取诸体德象类而各有所自来
 者释之于彖传中馀卦皆然
彖曰屯
卷二 第 3a 页 WYG0042-0628c.png
 以下皆释辞也而举名以首之者明下三义皆屯所
 以名
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
 始交则其气必达祸难之生正所以开治也又能动
 乎险中则是因困苦艰难以自磨砺大亨而贞者也
 卦有此善故辞曰元亨利贞
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天造草昧言当雷雨方动之时蒙翳而昏晦也以象
卷二 第 3b 页 WYG0042-0628d.png
 时当屯闭则百事杂乱必得人以经理夫曰勿用有
 攸往则固守之占也然当此之时虽不可以妄行而
 亦未可以安居建侯不宁然后合于动乎险中之义
 矣此传盖分成卦之义以释彖辞也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雷动而周流通达云兴而密合布覆有经纶之象焉
初九盘桓利居贞利建侯
 屯有动乎险中之象而初九动之主则卦之主也又
卷二 第 4a 页 WYG0042-0629a.png
 震体为长子主器有侯之象方屯之初居下之位故
 盘桓而难于进当此之时惟利于守其正固而已然
 在人则利建以为侯与乾二五之利见大人同例
象曰虽盘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曰居贞则疑于不进故言虽盘桓而不可苟动然其
 居正者乃其志在行正者也以贵下贱又以爻位著
 其得民之象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斑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
卷二 第 4b 页 WYG0042-0629b.png
乃字
 当屯之时以柔乘刚多难之象是以邅回而未进班
 布而未行也匪寇婚媾明九五之为正应但六二守
 正时未至则不苟合如女子之幽贞而未许嫁至于
 十年然后可以许人君子之安于屯塞守身以待时
 者宜如是也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凡易象言乘刚者皆有危难之象盖阳性震动以阴
卷二 第 5a 页 WYG0042-0629c.png
 乘之则不得以自安其象则然非谓两爻有相害之
 情也此卦诸爻皆屯者而二又乘刚则其难愈甚故
 虽二五正应而犹未得以即合安屯守正至十年然
 后复其常也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虞山之主也即鹿而无虞以导之则惟陷于林中而
 已当屯之时以阳为主六三无阳刚之比应动极不
 能自止前遇坎险故有此象然居内体涉险未深故
卷二 第 5b 页 WYG0042-0629d.png
 又戒占者以见几舍去勿有攸往以取羞吝也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既无虞而即鹿则是急于从禽故尔诛其意也
六四乘马斑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四居险体故亦有乘马班如之象然凡易以六四承
 九五者吉当屯之时比近阳刚又非六二在下之比
 也故二虽有婚媾而不字四则可以往应其求而获
 吉利也旧以为四求初九于义亦通
卷二 第 6a 页 WYG0042-0630a.png
象曰求而往明也
 曰求而往明非四求也屯之时不利有攸往者也因
 其求而往故吉且利惟其审时处义之明故也若不
 待其求而往则何吉利之有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居尊位则无屯然当屯之时为险之主又正在云位
 则是屯其膏之象时当险难其施不行也居尊位以
 施及天下为正既时有所难行必修之自近为之以
卷二 第 6b 页 WYG0042-0630b.png
 渐至于积久而通则吉矣遽行大事而图大功是大
 贞也恐有违时之咎是以凶也盖即彖辞利贞勿用
 有攸往之意但就居尊位者言之故曰小贞大贞尔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上六乘马斑如泣血涟如
 上亦无应而处屯终险极与三之时又异矣故其象
 为乘马班如行进之难也泣血涟如忧伤之甚也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卷二 第 7a 页 WYG0042-0630c.png
 发明爻外之意言时既难行必明所以处之之道岂
 可徒忧伤而长自困乎
(坎下/艮上)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利贞
 山下有险者岩穴之地幽昧之处也陷于险复止于
 阻暗塞之象也山下出泉始出而未盛大物生而蒙
 之意也是以名蒙○浊者清之路昏者明之机故蒙
卷二 第 7b 页 WYG0042-0630d.png
 有亨道然蒙者之亨视乎发蒙者何如耳求之诚而
 教问之专而告皆发蒙所先也发之之道则又宜于
 正固盖术不可不慎而道不可不久乃正固之义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此释卦名不及出泉之象者象传已具也凡两象象
 传已具故彖传有举者有不举者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
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
卷二 第 8a 页 WYG0042-0631a.png
功也
 志应刚中取九二六五之象馀皆论其理也凡释辞
 有以象释或以理释者皆类此渎乱也因其乱故不
 告恐重以乱之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果行者果决其行育德者养育其德皆主发蒙者言
 也果行如水育德如山凡言君子之事有两义与两
 象配者皆先内而后外也
卷二 第 8b 页 WYG0042-0631b.png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柔才居下乃为蒙而须发者民之蚩蚩未能使之知
 也使之由之而已故禁于未发以为豫而小惩大戒
 以为福乃教民之始事也若废法以往则宽而易犯
 必有羞吝矣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书曰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故以正法为发蒙之要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卷二 第 9a 页 WYG0042-0631c.png
 卦惟二阳除上九在事外其馀众阴皆统于二包蒙
 纳妇之象也子克家指应五而言易爻之例阴求阳
 者多阳求阴者少上求下者吉下求上者凶在此卦
 则暗求于明乐道忘势乃时义也故五求二而为童
 蒙然易之大义上下贵贱之分甚严五虽求二而五
 尊也故既言包蒙纳妇而又曰子克家如伊周虽为
 师保而其实则臣子之分而已自五言之则曰童自
 二言之则曰子所谓各尽其道者也
卷二 第 9b 页 WYG0042-0631d.png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专释子克家重二五之应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不中不正与上为应当蒙之时以阴求阳正也以下
 求上则謟援所不免非其正矣故其象如女见金夫
 不能自持而取之者无攸利也此爻盖承九二纳妇
 之意而言妇女蒙类也妇之纳犹蒙之包有教无类
 之心也女有所不取犹蒙有所不告不屑教诲之义
卷二 第 10a 页 WYG0042-0632a.png
 也夫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圣人成就人材
 之道亦多术矣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阳虚阴实凡言实者皆谓阳也卦惟此爻于阳无比
 应之义
六五童蒙吉
卷二 第 10b 页 WYG0042-0632b.png
 易凡言子言童者皆初爻象惟此卦之彖有童蒙求
 我之辞五求九二故以其义当之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顺从于师以巽入于正道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禦寇
 以刚居上击蒙之象治教之终不可无威严以儆其
 惰然过于刚猛则反以伤害之是为寇也惟惩其顽
 恶以惕昏愚去其强暴以安良善禁其淫邪以护正
卷二 第 11a 页 WYG0042-0632c.png
 性则是为民禦寇虽严而不伤与刑人之义相为终
 始也
象曰利用禦寇上下顺也
(乾下/坎上)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坎险在前刚健临之自然持重坚固而不轻进需待
 之义也云在天上必俟积厚气应而后成雨亦需待
 之义需之义不止处险凡事皆当顺其理而待其成
卷二 第 11b 页 WYG0042-0632d.png
 不可妄有为作故需有养义又为饮食之道焉饮食
 之养人也以渐如物稚而至长待之而已○若无实
 德则无可需故必有孚非光明通泰则不能需故必
 光亨非正且固则又或无以处事变而持常久故又
 必贞然后可以得吉也需之义利涉大川能待也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
 此释卦名专以遇险之象言之与大象相备
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
卷二 第 12a 页 WYG0042-0633a.png
功也
 九五一爻阳实为有孚中德为光亨居正为贞以是
 而位天位则能致治功而成大化需道之极善者也
 故专举此爻以释彖义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云上于天阴阳嘘吸以盈其气饮食宴乐之象也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需之义甚大然六爻多取险难之象险难而需其义
卷二 第 12b 页 WYG0042-0633b.png
 最切也去险犹远而初刚德能需然必恒久而不变
 则得无咎矣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远于险而需则不犯难行矣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二有中德其心平宽故近险而能需小有言亦以近
 险故也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吉终也
卷二 第 13a 页 WYG0042-0633c.png
 恒者固守之谓衍则中心安焉故初曰无咎而二以
 吉终也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过刚不中居内卦之极而前遇险是轻进而不能需
 者也盖不能慎之于先至陷于泥而乃需则寇之至
 也实自致之耳在泥而需非失也所以至于在泥者
 失也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卷二 第 13b 页 WYG0042-0633d.png
 在外与自我正相对在外之灾犹可避也自我之咎
 不可逭也诚能敬慎于先则不至于败然能念其自
 我而加敬慎则亦有转败之理也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四入坎体是需于血也柔正而近九五故能需而出
 自穴占者能忍性顺受于患难之中则有出险之期
 矣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卷二 第 14a 页 WYG0042-0634a.png
 顺听谓顺听天命也九五天位而四承之有顺听之
 象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刚而中正备有孚亨贞之德且坎主天位正所谓云
 上于天者也有德有位当需之时而能需则惟饮食
 宴乐休养顺俟而功化成矣此得需之正而吉者故
 因以为占戒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卷二 第 14b 页 WYG0042-0634b.png
 九五中正有贞德也贞吉为占者戒尔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处险极则入于穴矣然有应于下而三与二阳并进
 有三人之象凡人在险难之中苟非其自取之必有
 救援之来出于意外者既有此理又因有阳刚之应
 故取此象然犹必敬之乃得终吉盖处险当无不敬
 恐其因不速而有怠心则患生于所忽故三致寇
 矣而敬则不败上客来矣然非敬未能终吉也敬则
卷二 第 15a 页 WYG0042-0634c.png
 为客不敬则为寇然则寇与客亦无常敬不敬之间
 耳可不畏欤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凡易爻所谓当不当者多兼论其所遇之时所处
 之地不专主于阴阳爻位也故此爻当位而曰不当
 谓居险极也其馀虽以爻位言之然亦多借爻位之
 当不当以见其德与时地之宜不宜随处发明于本
 爻中
卷二 第 15b 页 WYG0042-0634d.png
(坎下/乾上)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上刚下险则是上以威猛齐民下以诈伪应之讼之
 源也内险外健是怀倾危之心而逞刚强之气讼之
 端也天上水下形气相违如人无和合之谊隔绝乖
 争讼之成也所以名讼○有孚而窒则情直而事不
 伸可以讼也然必中怀忧惧无好争之心乃可得吉
 又当苟直则止不可终极其讼苟终极其讼虽事有
卷二 第 16a 页 WYG0042-0635a.png
 情实亦必凶也利见大人者讼之事必直于大人也
 不利涉大川者涉大川以和而济讼之道竞胜而不
 和有危陷之机故于涉险为不利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
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
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刚来而得中谓九二居内卦而得中也凡卦有二体
 即有上下内外有上下内外即有上下往来之象故
卷二 第 16b 页 WYG0042-0635b.png
 凡彖传言上下往来者皆虚象也先儒言卦变者不
 一今依古注只以虚象言之刚则有孚来而得中则
 能退守忧惧而不终讼必矣尚中正谓尊尚中正之
 人如九五者是也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理明于素则争心不生虑周于先则争端不起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卦惟九五居尊有中正之德取听讼为义馀爻则皆
卷二 第 17a 页 WYG0042-0635c.png
 取讼义初以柔居卦初作事谋始者也故虽小有言
 语争讼而不长永其事以消释之必得终吉也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辨明也
 不永所事辨何由明乎古人无辨止谤之言谅矣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九二居下为讼之主不免于讼矣然有中德而九五
 非敌故为能度于理势而不克讼且退避之甚至于
 归而逋焉人能如此则虽所居亦化之其邑人三百
卷二 第 17b 页 WYG0042-0635d.png
 户皆无灾眚盖退让之成俗也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言其不克讼而归逋窜者以为不安在下之分而与
 上讼则灾患所自取也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六三柔质本非争讼者也然处凶危之地又当进退
 之交故因发为占戒言人能安于素分而守其正固
 则虽处危地而终吉矣或不得已而从王事亦不可
卷二 第 18a 页 WYG0042-0636a.png
 居其成功教人以终始退让不争之道也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言能安其素分则虽或从王事亦必有以自处而得
 吉矣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阳居健体本有讼象居柔而履惧故能自止而不克
 讼然二当五则势不敌故曰归而逋四应初则是以
 理自反而安于正是以吉也即命者改悔之端安贞
卷二 第 18b 页 WYG0042-0636b.png
 者自守之操
彖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九五讼元吉
 九五彖所谓大人也有大人之德故未讼则感之而
 化已讼则就之而直遇此爻而有讼事者当元吉也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讼之义以柔为善初三皆柔故终吉之占同二有惕
卷二 第 19a 页 WYG0042-0636c.png
 中之德四处多惧之位故其不克之辞亦同惟上刚
 质健极以处讼终终讼而凶者也虽荣必辱况未必
 得乎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坎下/坤上)
师贞丈人吉无咎
 一阳居下得应于上而统群阴将之象也又其象地
 中有水藏兵于民之象所以名师○贞承师字为义
卷二 第 19b 页 WYG0042-0636d.png
 言师出必以正而又以丈人主之则功可成而无后
 患吉且无咎也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
 释师贞之义兵出以正师之本也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

 刚中而应有丈人得君之象行险而顺有丈人行师
 之道任用老成师之要也
卷二 第 20a 页 WYG0042-0637a.png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水之为物也有行险乘危之势然在于地中则蓄聚
 而不奔散容用也君子用民为兵畜兵于民法地水
 之象也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程传曰在兴师而言则以禁暴诛乱而动在行师而
 言则以号令节制为本愚谓初上二爻皆以师之始
 终而论其理与蒙之初上同
卷二 第 20b 页 WYG0042-0637b.png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失律凶者明否臧之为失律也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二有刚中之德而统众阴丈人在师中之象也故吉
 无咎之占与彖辞同上应六五则有宠命之专故王
 者遇此又当三锡命以致其委任之意也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言将非王命不能成大功王非将贤无以安天下
卷二 第 21a 页 WYG0042-0637c.png
六三师或舆尸凶
 舆尸当从程传作众主盖与丈人之义相发明也六
 三才弱志刚居下之上躁险轻冒正有弟子之象故
 设为占戒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六四师左次无咎
 柔才处多惧之地又在上卦之下左次之象也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卷二 第 21b 页 WYG0042-0637d.png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长子用事而又使弟子众主之其凶必矣凡言贞凶
 者皆言其常此而不变则凶又为常凶之义言必凶
 也田有禽利执言则师贞矣又必专任长子乃合丈
 人之吉居尊位为师之主故用彖义也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凡上爻有以君道言者皆以卦终取义非以其爻为
卷二 第 22a 页 WYG0042-0638a.png
 君位也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用师之时锡命于丈人而不使弟子众主之成败之
 机也及师既终有命以正功赏而小人不用焉治乱
 之本也
(坤下/坎上)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一阳居尊众阴辅之为比之义又水在地上派别甚
卷二 第 22b 页 WYG0042-0638b.png
 多而必有所归乃天下之势自分而合之象故其卦
 为比○永贞者长守其正固元永贞者能大长守其
 正固也如此则无外可久之道皆在其中所以受天
 下之比而无咎也不宁方来后夫凶又为比人者之
 占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
 言比所以吉者以其为亲附之义而在卦体则为下
 顺从也此释卦名并吉释之亦如师释卦名并贞释
卷二 第 23a 页 WYG0042-0638c.png
 之也
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
凶其道穷也
 又以九五之德群阴之应释卦辞也后夫谓上六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建万国则天下各比其君矣亲诸侯则天下比于一
 君矣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
卷二 第 23b 页 WYG0042-0638d.png
 比之道以诚为本立诚于豫以比于人则可以无咎
 矣缶者质素之物若能自始至终诚意充积如盈缶
 然则不惟无咎而终来且有他吉也因初无应故以
 有他吉言之
象曰比之初六有他吉也
 当比之初处世方始故不嫌于无应而必有他吉也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九五正应二自内卦比之故曰自内比而不失所自
卷二 第 24a 页 WYG0042-0639a.png
 则其比人也非徇人矣爻有正德故戒占者正固则
 吉也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言不因比人而失已也
六三比之匪人
 卦一阳为比主二应而四承之初则居下未有所比
 三处高位而不与五承应是比之匪人也凶咎可知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卷二 第 24b 页 WYG0042-0639b.png
 当比时而为匪人诚可伤矣
六四外比之贞吉
 外比比于五也凡六四承九五者皆吉况比时乎其
 戒则与六二同
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四所以吉以外比者贤也因爻有从上之义故耳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五为比之主而有刚中正之德故极言比天下之道
卷二 第 25a 页 WYG0042-0639c.png
 比者亲附之辞也阴相比则私矣显其比则公矣私
 故计较于物之往来公故浑忘于彼之逆顺尽我所
 以比人之道而不计人之比不比则未向乎化者俟
 之而不追各得其性者安之而不扰此帝王比天下
 之至也失前禽者当猎之时前禽虽去而不追逐之
 也邑人不诫者郊野之人不知王者之田猎而戒备
 也此诗所谓大庖不盈徒御不惊者以象显比之世
 远近相忘大顺无迹之盛吉之道也
卷二 第 25b 页 WYG0042-0639d.png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人不
诫上使中也
 远者虽逆如前禽然而在所舍是上之中也近者虽
 亲如邑人然而亦不诫是化乎上之中也
上六比之无首凶
 比必有主如人身之有首九五卦主所谓元首者也
 上出其外而不比于五无首之象矣又居卦之终为
 后夫之象所以凶也
卷二 第 26a 页 WYG0042-0640a.png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后夫则其道穷故曰无所终
(乾下/巽上)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小畜者以一阴而畜众阳也凡阴性凝聚阳性发散
 故阳而遇阴必畅达之阴而遇阳必阻止之然履亦
 一阴五阳而不为畜者畜之义止也聚也在下者止
 之则不得升在内者聚之则不得发故必阴在外卦
卷二 第 26b 页 WYG0042-0640b.png
 然后可以言畜除大有居尊不为畜壮夬之义皆有
 别取馀则一阴畜阳谓之小畜二阴并力畜阳谓之
 大畜也又风行天上则云气飘扬未能厚聚亦为小
 畜之义○聚则必通故畜有亨道然所畜者小故其
 象如密云之不雨以其自我西郊而起以阴唱阳以
 小畜大也以小畜大故所畜者小然能聚而不散则
 终有亨通之理也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
卷二 第 27a 页 WYG0042-0640c.png
 柔得位众阳应之以小畜大也然无大有尊位之分
 又无大畜并力之势一阴居四仅可以小小畜止而
 已又所畜者小之义也
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
 有刚健之资又巽入而不露有刚中之德又居位而
 志行此所以畜而能亨也畜有亨道传又推卦之善
 以明之○成卦之义虽主于一阴畜阳及系辞于爻
 则诸爻皆有畜义不复以阴阳别也故彖传以九五
卷二 第 27b 页 WYG0042-0640d.png
 之刚中释小畜之亨义读易者因此乃谓阴虽畜阳
 阳犹可亨失卦意矣
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密云不雨气上行而蓄聚未固也以其自我西郊阴
 而先唱故施未行也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君子学以聚之懿文德聚之小者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卷二 第 28a 页 WYG0042-0641a.png
 下卦三爻自畜者也处下居初而有刚正之德上应
 六四为其所畜是能顺时义而止退复自道之象不
 惟无咎而且吉矣复谓返也
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
 卦义当止而止是以得吉凡言时言义者皆谓卦之
 时义也
九二牵复吉
 牵制也二可进之位矣然当畜时而有中德故亦能
卷二 第 28b 页 WYG0042-0641b.png
 自牵制而返复吉之道也
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以其在中是有中德故不至躁进而自失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
 过刚不中居下之上不能自止当畜之时前有六四
 为畜之主又不得遂其进故有舆说辐夫妻反目之
 象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卷二 第 29a 页 WYG0042-0641c.png
 阴阳和而后通犹夫妻和而后顺阴阳不和由阳不
 交于阴夫妻不和由夫不能正室也三近六四故取
 夫象上本卦义故取妇象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上卦三爻畜人者也卦之时义以小畜大四为成卦
 之主而位近五正为以臣畜君之象臣而畜君必有
 壅阏未能通达者惟积诚之至则壅阏可去而情可
 通亦如人身之有结滞血去而气通也如是则可免
卷二 第 29b 页 WYG0042-0641d.png
 于忧惕而无咎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承五中正是上合志也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上卦三爻所畜渐固而五以阳刚居尊德位兼盛所
 谓刚中而志行者也天下事当其时势难以骤返人
 心难以卒合收拾以萃其涣皆所谓小畜也及乎诚
 格势聚则人心固结上下响应为有孚挛如而富以
卷二 第 30a 页 WYG0042-0642a.png
 其邻之象矣时当小畜故无吉利之占
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言畜以孚为本不徒用势位之富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畜极而成故既雨矣既止矣盖积德之满以至此岂
 智力之所能为哉小畜时义以小畜大者也小之为
 道妻道也臣道也以小畜大而至于成退而不居可
 也故妇而守常不变则有危当月之几望而君子有
卷二 第 30b 页 WYG0042-0642b.png
 行则凶盖当阴道极盈之时知进而不知退如月几
 望而有行之象也此以小畜之极为义于爻之阴阳
 无所取也
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疑如阴疑于阳之疑以小畜大则疑于大矣所以征
 凶也
 
 周易观彖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