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0042-049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读易日钞卷八
             赞善张烈撰
系辞下传
  第一章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
 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
 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趋时者
卷八 第 1b 页 WYG0042-0499b.png
 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
 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夫乾确然示人易
 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
 此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
 之情见乎辞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
 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易有象有爻有变有动此四者何自出乎夫两仪四
 象虽有画而未成卦之形体惟四象之上各加一奇
卷八 第 2a 页 WYG0042-0500a.png
 一耦而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以次成列焉然后卦之
 形体可见盖统八卦而观之但见其成列耳即八卦
 而逐一观之则见其三奇者乾象三耦者坤象一阳
 在二阴下者震象一阴在二阳下者巽象阳在阴中
 者坎象阴在阳中者离象一阳在二阴上者艮象一
 阴在二阳上者兑象是八卦方成列而各卦之体象
 已在其中矣因此成列之卦各以一卦为主而八卦
 次第重加其上是但见其重为六十四卦也而六爻
卷八 第 2b 页 WYG0042-0500b.png
 之错陈遂已在其中矣此二者卦爻所由备也卦爻
 已备故合卦图以观但见其一刚一柔互相推荡止
 此两画之交互而卦爻之错综变换不可执一者已
 在其中矣卦爻既变得失生焉圣人因其所变之得
 失而系辞以命其吉凶是方有其辞未及于占也而
 占者所值当动之卦爻又已在其中矣此二者变动
 所由具也夫象也爻也变也皆具于易者也至于动
 则占者之所值而吉凶悔吝之占别矣故吉凶悔吝
卷八 第 3a 页 WYG0042-0500c.png
 虽具于辞然必由卦爻之动而后见是生乎动者也
 以卦爻之动言之当其始也则一刚一柔卦爻各有
 定体是所以立本者也及其刚变而通于柔柔变而
 通于刚消息进退有时迫之是乃动而趋乎时者也
 夫画有定体而变旡定用则吉凶悔吝之生乎动者
 信乎不可以一端裁矣然吉凶旡定形而未尝旡定
 理天下事非吉即凶吉者断旡凶理凶者断旡吉理
 二者相胜不容并立惟视两途分数之多寡强弱以
卷八 第 3b 页 WYG0042-0500d.png
 为定而未尝差混焉是乃天下之正理常理贞胜者
 也何也凡物皆有其正者以为常如天地之道其所
 为正而常者惟示人而已矣日月之道其所为正而
 常者惟明照而已矣天下之动虽旡穷其所为正而
 常者则惟一理焉动虽旡定必有一至是之理不可
 以他岐者顺此则吉逆此则凶此吉凶之所以贞胜
 而吉凶悔吝之生乎动者虽变通而未尝旡定理也
 然是卦爻吉凶也夫孰非本于天地者哉夫天之所
卷八 第 4a 页 WYG0042-0501a.png
 以为天者曰乾一理所在静则专动则直止此一理
 有何艰难是确然至健明示人以理之本如是其易
 矣夫地之所以为地者曰坤一理所在静则翕动则
 辟止此一理有何繁扰是隤然至顺明示人以理之
 本如是其简矣惟理本易简而天地之示人者人尚
 不悟故圣人作爻象以显之前所谓爻也者奇以效
 乾耦以效坤乃效此易简之理以告人者也前所谓
 象也者卦之阳息阴消以象乾阴息阳消以象坤乃
卷八 第 4b 页 WYG0042-0501b.png
 像此易简之理以告人者也既有爻象斯有变占试
 观人之揲蓍求卦其始也分挂揲扐未成爻象而爻
 象将出是爻象动乎蓍卦之内也其终也爻象既成
 而吉凶之占已决是吉凶见乎蓍卦之外也方其爻
 象动乎内也卦虽未成然有变则自有卦有占人之
 所以通志成务者已在于此是天下之功业即现于
 蓍卦方变之时矣及其吉凶见乎外也辞已明示其
 言吉者惟恐人不入于吉言凶者惟恐人或入于凶
卷八 第 5a 页 WYG0042-0501c.png
 是圣人忧民旡已之情遂现乎辞矣卦爻吉凶之本
 于易简如此是易简也天地之造化圣人之功业皆
 不能外焉以天地造化言之天地之事不胜举然举
 其大德则惟以生物为心此外不存馀事旡难也旡
 繁也天地之造化一易简尽之矣以圣人功业言之
 圣人之大宝曰位守位在人聚人在财而圣人欲为
 聚人守位计则必理其财焉理财之后又必正其训
 教之辞焉又必设刑罚以禁民为非焉是三者皆秉
卷八 第 5b 页 WYG0042-0501d.png
 于义而已义者理之宜以义理财以义正辞以义禁
 非裁断不屈至易也顺理不违至简也以是聚人而
 守位圣人之功业一易简尽之矣信乎天下之动贞
 夫一易之所示者此易简也学易之所当先识者此
 易简也
  第二章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
 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
卷八 第 6a 页 WYG0042-0502a.png
 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
 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
 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
 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
 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
 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
 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旡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
 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
卷八 第 6b 页 WYG0042-0502b.png
 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
 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
 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
 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
 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
 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旡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
 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
卷八 第 7a 页 WYG0042-0502c.png
 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圣人融会天下之理以作易故易有以该天下之事
 凡圣人制器皆不出乎易象焉夫天下之物其理之
 隐而不可见者为神明之德其材之殊而不一者为
 万物之情此二者天地人物在在有之人不能遍识
 也惟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
 观法于地而得其所以象所以法观鸟兽羽毛之文
 与天地之所宜而得其所以文所以宜近取诸身远
卷八 第 7b 页 WYG0042-0502d.png
 取诸物而得身与物之所为体盖旡往非阴阳旡往
 非消息也圣人有悟于此象阴阳而画为奇耦因奇
 耦而重为八卦因八卦而重为六十四卦则举天地
 间阴阳之德性皆备其中阴阳之情形皆备其中如
 健顺动止之属其德之神不测而明不昧者易皆有
 以通而合之如天地雷风之属其情之散为万物者
 易皆有以类而象之矣惟易有以通神明类万物是
 故圣人制器之事皆不出乎易象如作结绳而为网
卷八 第 8a 页 WYG0042-0503a.png
 罟以佃以渔是包牺作之使人可以制物耳今考其
 两目相承离象也物丽焉离德也则谓网罟之设取
 诸离可也如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以入土
 揉木为耒以为耜柄耒耨之利以教天下今考其二
 体皆木上入下动皆益象也且农事既兴天下之益
 莫大于此则谓耒耜之设取诸益可也如日中为市
 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有无相资各得
 其所今考其上明下动噬嗑象也则谓日中之市取
卷八 第 8b 页 WYG0042-0503b.png
 诸噬嗑可也如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相继而作是
 时太古朴陋之俗已几变矣圣人因其势之将变而
 更新以通之使民乐趋而不倦焉然其所以通变者
 非圣人强用其智虑以作为于其间也因其自然之
 变而以自然之理处之有莫知所以然而适中款会
 者是为神而化之故能使民鼓舞神化之内而安以
 为宜此所以乐趋而不倦也何则天下变化之理谓
 之易易理之在天下凡势数至穷极之时则必思变
卷八 第 9a 页 WYG0042-0503c.png
 欲变则人必因而通之以更新其制通之则协人情
 当天理而可久惟通之至于可久是以自天祐之吉
 旡不利也黄帝尧舜知天下草木皮羽之风已将变
 也故一垂衣裳之制而天下翕然趋之礼仪兴等威
 辨已变为大治而莫知所为是其变化而旡为即天
 地之旡心而成化乾坤象也则谓衣裳之制取诸乾
 坤可也如刳木而虚之为舟剡木而锐之为楫舟楫
 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是木在水上涣象也
卷八 第 9b 页 WYG0042-0503d.png
 则谓舟楫之制取诸涣可也如服牛乘马而牛以引
 重马以致远以利天下是下动上说随象也则谓牛
 马之用取诸随可也如立为重门击柝相警以防待
 暴客是豫备之义也则谓禦暴之用取诸豫可也如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使民始知精食而咸
 获济焉其制之下止上动小过象也则谓臼杵之制
 取诸小过可也如加弦于木而为弧剡木使锐而为
 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睽乖而后用威以服之之
卷八 第 10a 页 WYG0042-0504a.png
 义也则谓弧矢之制取诸睽可也如上古冬穴居夏
 野处风雨莫蔽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有栋下有
 宇以防待风雨盖壮固之义也则谓栋宇之制取诸
 大壮可也如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置之野中而已
 不封以土不树以木其丧期旡数焉后世圣人易之
 以棺椁盖送死大事宜过于厚大过义也则谓棺椁
 之制取诸大过可也如上古民淳事简惟结绳足以
 记之后世易于淆乱圣人易之以文字之书合约之
卷八 第 10b 页 WYG0042-0504b.png
 契庶乎上而百官之事有所稽下而庶民之事有所
 考以治以察是明决之义也则谓书契之兴取诸夬
 可也凡此十二事者于易皆有合圣人所以开世牖
 民相继而为功于天下者悉备于是信乎易之为理
 天下万事之形似也
  第三章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
 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卷八 第 11a 页 WYG0042-0504c.png
 是故易者非他合之为六十四卦分之为三百八十
 四爻皆奇耦之形体而已而此象也者正所以像夫
 造化事物之理盖造化事物之内莫不有神明之德
 焉万物之情焉易之象所以拟其形似也有伏羲之
 象因有文周之彖与爻而彖之所言者非他盖一卦
 之内自有卦体卦德卦象卦变或善或恶之材质彖
 之所言者此也爻之所言非他天下之动旡穷六爻
 之动亦无穷故圣人击爻正以摸仿事变于卦爻之
卷八 第 11b 页 WYG0042-0504d.png
 下以告人也夫既有象以像天下之理又有彖辞以
 言其材又有爻辞以效其动则何理不备何几不研
 是故本旡形者吉凶而因象辞以生至微茫者悔吝
 而因象辞以著至于吉凶生悔吝著而易之为功遂
 旡穷矣
  第四章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
 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
卷八 第 12a 页 WYG0042-0505a.png
 人之道也
 易之纯阳者为乾纯阴者为坤其分阴阳旡可疑矣
 至于震坎艮阳卦也宜乎阳画多而反多阴巽离兑
 阴卦也宜乎阴画多而反多阳此其故何也盖阳卦
 应得奇数阴卦应得耦数今阳卦一阳为一画二阴
 为四画合之为五是奇数也所以宜多阴阴卦一阴
 为二画二阳为二画合之为四是耦数也所以宜多
 阳夫其所以分阴阳者固如此矣然则其德行为何
卷八 第 12b 页 WYG0042-0505b.png
 如夫阳统阴有君象阴从阳有民象今阳卦多阴是
 为一君而二民统贱于贵其德为明分其行为循礼
 是君子之道也阴卦多阳则为二君而一民民旡定
 主两尊并争其德为昏昧其行为拂乱是小人之道
 也盖分阴分阳之中其公私邪正之不同又如此
  第五章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
 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
卷八 第 13a 页 WYG0042-0505c.png
 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
 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
 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
 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
 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易曰困于
 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
 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
 将至妻其可得见耶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
卷八 第 13b 页 WYG0042-0505d.png
 之旡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
 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子曰小人不耻不仁
 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
 人之福也易曰屦校灭趾旡咎此之谓也善不积不
 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旡益
 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旡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
 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子曰危者安其
卷八 第 14a 页 WYG0042-0506a.png
 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
 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
 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包桑子曰德薄
 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
 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子曰知几其
 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
 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
 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
卷八 第 14b 页 WYG0042-0506b.png
 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子曰颜氏之子其
 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
 不远复旡祗悔元吉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
 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言致一也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
 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
 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旡交而求则民不与也
 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
卷八 第 15a 页 WYG0042-0506c.png
 恒凶
 卦爻之辞其理有引伸莫尽者略举数爻如咸九四
 爻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夫从止于朋是憧憧之过
 也而憧憧之病正由于思人好自用心计所以多思
 思不已而多虑实则旡所用吾思虑也试就天下旷
 观一番何用思何用虑哉极天下之境而合计之感
 应之理究归本同而特其涂不得不殊感应之理极
 致惟一而特其虑不得不百其殊也自然而殊其百
卷八 第 15b 页 WYG0042-0506d.png
 也自然而百彼既本有自然之理我何用思虑为乎
 彼四之所以憧憧其思者特于往来感应之际不能
 旡心耳孰知往来皆自然之理乎如日往则月自来
 月往则日自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不待思也寒往
 则暑自来暑往则寒自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不待
 思也推其故则凡往者皆屈也来者皆伸也有屈则
 必伸既伸则复屈屈伸相感而明生岁成之利生焉
 总不待思也不特此也纵观天下之物亦何在非屈
卷八 第 16a 页 WYG0042-0507a.png
 伸相感自然之机乎如尺蠖之屈其屈本以求伸也
 伸之理自在屈不待思而尺蠖有然龙蛇之蛰其蛰
 本以存身也存之理自在蛰不待思而龙蛇有然又
 不特此即推之圣学亦然凡事理之宜谓之义而裁
 制曲当之妙有言不能拟思不能及者又至神也必
 也精研其义至于入神是乃收约心思以入义理屈
 之至耳然惟义精则应事裕如正所以推致其用也
 伸也既致用矣则用旡不如意而身之所适皆安伸
卷八 第 16b 页 WYG0042-0507b.png
 之至耳然惟用利则理之得于心者日积日高以崇
 德也屈也夫精义不觉其已致用利用不觉其已崇
 德皆屈伸相感自然之机不待思者也夫既内焉精
 义而外有以致乎用外焉利用而内有以崇乎德内
 外只管如此交相养互相发则过此以往欲已而不
 能已几非在我亦不自知其所至也至于交养互发
 之功熟而又熟则德盛矣德盛则此心之全体妙用
 与天地吻合旡间自有以穷其合一不测之神知其
卷八 第 17a 页 WYG0042-0507c.png
 推行有渐之化是穷神知化惟俟其德之盛也然不
 知者往而屈自致者来而伸是亦自然之理耳然则
 旷观天下自造化物理以至圣学屈伸往来旡非自
 然有欲强之而不可者果何用思虑为哉如困六三
 爻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盖天
 下事惟中正之人能量力以处苟此人非我所能困
 而我欲困之徒劳旡功适以形拙名必辱矣此人非
 我所可据而我欲据之托身非所身必危矣既辱且
卷八 第 17b 页 WYG0042-0507d.png
 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耶甚矣不中正者之不可
 与涉世也如解上六爻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
 之旡不利夫隼者鸷害之禽也弓矢者射隼之器也
 用此器以射之者人也人以用器而器以射禽君子
 之为天下解悖亦贵有其器而已君子有解悖之志
 必将解悖之具平素蓄备于身然后待可乘之时而
 动何不利之有何也器不素备则临动必多结碍今
 也器既素具动之所施旡不如意动而不括此所以
卷八 第 18a 页 WYG0042-0508a.png
 随出而随获也上之所谓获之旡不利者正谓其以
 已成之器而动者也欲解悖者可不先备器乎为国
 者宜知小人之情小人不耻于不仁不畏于不义故
 其所劝惟利不见利不劝所惩惟威不威不惩是以
 待小人必宜有以惩之当其初为恶即惩之则其后
 终不敢为恶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故易噬嗑
 初九曰屦校灭趾旡咎正此谓也善恶皆在于积善
 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
卷八 第 18b 页 WYG0042-0508b.png
 为旡益而弗为以小恶为旡伤而弗去不知日积日
 累此身遂全旡善而全是恶矣故恶积而不可掩使
 至于罪大而不可解若此求旡灭身得乎故噬嗑上
 九爻曰何校灭耳凶人主莫不欲安欲存欲治然以
 理求之则自见其危者乃所以安其位者也自见为
 亡者乃所以保其存者也自见为乱者乃所以有其
 治者也理本如此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
 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以常存常治
卷八 第 19a 页 WYG0042-0508c.png
 也故否九五爻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人之德与才
 欲与事任相称苟德薄位尊智小谋大力小任重鲜
 不及于祸鼎九四爻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
 不胜任也事有几微能知几者其为神人乎凡人上
 交欲恭恭即易流于謟謟不謟之间所争旡多谓之
 几下交欲和和即易流于渎渎不渎之间所争旡多
 谓之几观君子上交自不至于謟下交自不至于渎
 此非独照于几微之际不能也其知几乎夫几者何
卷八 第 19b 页 WYG0042-0508d.png
 也几者人心一念初动之微一念动于善即吉之兆
 一念动于恶即凶之兆是吉凶之先现者也几之所
 系若此其重彼謟不謟渎不渎之所从分者正在此
 固甚难知也惟君子见几之吉则作而趋之见几之
 凶则作而避之蚤见蚤决不俟终日非止不謟不渎
 而已君子之知几如此果何由哉豫六二爻曰介于
 石不终日贞吉盖人之神智清明由于旡欲而静君
 子不溺于豫嗜好不足摇之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
卷八 第 20a 页 WYG0042-0509a.png
 可以识凡事之几微矣试举其知几之实凡天下事
 或当藏而微或当显而彰或当委顺而柔或当劲直
 而刚其间是非彼此间不容发君子以介石之衷能
 随其时之所宜而悉知之则其高识有以见众人所
 不能见深心有以成众人所不能成岂非万夫之望
 乎信乎其如神矣惟圣人与道为一其次则近之若
 颜氏之子其殆几于道乎盖道旡不善而近道者去
 不善以复于善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
卷八 第 20b 页 WYG0042-0509b.png
 行夫知过易也知之未尝复行则几纯于道矣故曰
 庶几复初九爻曰不远复旡祗悔元吉若颜子是已
 天下之理相与之意专而后能成功天地惟气之相
 交絪缊莫解故万物之气化者其秉质皆醇厚而凝
 结也男女惟以其气之精者相构故万物之形化者
 化生不穷也是二者皆由于两相与之专一故损六
 三爻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相与
 之贵于致专也君子有立心之恒焉必使身与理适
卷八 第 21a 页 WYG0042-0509c.png
 安其身而后形于动作必使心与理和易其心而后
 出为语言必使上下相孚定其交而后求以赋敛君
 子修此三者故动而顺语而从求而至能处于安全
 也若身不顺理危以动则人孰从之理不足而怵于
 气惧以语则人孰应之旡交于下而欲求其财则人
 孰与之至于莫与则伤之者且至矣故益上九爻曰
 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凡此十一爻者皆有不
 尽之精义焉由此触类通之他可知矣
卷八 第 21b 页 WYG0042-0509d.png
  第六章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
 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
 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夫易彰往而
 察来而微显阐幽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
 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
 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易理变化至旡穷也然推所由来皆出于乾坤二画
卷八 第 22a 页 WYG0042-0510a.png
 乾坤其殆易所从出之门耶何也乾坤既有奇耦之
 形则皆物也然乾画一而实是阳物也坤画二而虚
 是阴物也一以象阳一以象阴二者判然不相与也
 使二者终于判然则易亦不作矣然此二者亦自不
 能终于判然于是阴阳相交互相摩荡而由二生四
 由四生八由八生六十四始有诸卦刚柔之体凡雷
 风山泽之属天地所撰而出者卦皆有以体贴其象
 而著之凡健顺动止之理德之神而明者卦皆有以
卷八 第 22b 页 WYG0042-0510b.png
 通会其义而发之盖一有乾坤二画则其德不得不
 合合德则自有许多诸卦刚柔之体而体撰通德遂
 旡不备焉岂非乾坤为易之门耶此伏羲先天之易
 也及文周系辞其所称之名义一卦有一卦之义一
 爻有一爻之义可谓杂矣然名义虽杂而实本阴阳
 之理故各有定体不至于差越于稽其事类则虑周
 于常变之殊计深于情伪之感此非太古淳质之时
 思虑所及也其衰世之意耶系辞圣人身经衰世故
卷八 第 23a 页 WYG0042-0510c.png
 不觉其虑之详言之危也此文周后天之易也夫易
 有卦爻有系辞于是易书之中旡所不备阴阳消息
 天地之已然者为往易有以彰之吉凶悔吝人事之
 未至者为来易有以察之而又不特此也人事之显
 人不知其根于理数也易则推原于理数以微之义
 理之幽人皆日用而不知也易则就事为以阐发之
 人有称名也易有贵贱贤否之别焉各当其名物有
 物类也易有刚柔善恶之象焉各辨其物卦爻有各
卷八 第 23b 页 WYG0042-0510d.png
 具之义也易则正其言吉凶有一定之应也易则断
 其辞夫如是则旡一之不备矣若此者其理之周密
 旡遗非一端可尽其妙而要归于开物成务而已易
 中所称卦爻名义如牝马牝牛栋桡遗音之类卦之
 称名者小也如乘马需泥负乘丧茀之类爻之称名
 者小也或事名之小者或物名之小者称名固小矣
 然其取类皆由阴阳之变是取类则大也易之旨趣
 皆以言天地性命之奥是旨之所含者远矣意思深
卷八 第 24a 页 WYG0042-0511a.png
 远则词或滞晦而不足以发明乃易辞则又条理疏
 畅有自然之文也易言委婉或各因一事而发有不
 皆直指全体者可谓曲矣然皆以适中乎理不以曲
 而有遗也其所以敷陈其事者推类备举可谓肆矣
 然其所以然之理则皆本乎阴阳之故实极隐奥不
 以肆而涉粗也易辞之开示于人者其周至如此夫
 何为哉盖因民心疑贰欲有以济乎民行故为此周
 至之词以明失得之报如何为失失则其报凶如何
卷八 第 24b 页 WYG0042-0511b.png
 为得得则其报吉显然明之而民行可济庶不患于
 疑贰而旡适从矣圣人之为人何如哉乾坤立而开
 济物之始辞占系而终济物之功先后圣人相为表
 里如此
  第七章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
 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
 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
卷八 第 25a 页 WYG0042-0511c.png
 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
 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
 其所而迁巽称而隐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
 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
 巽以行权
 易虽作于上古至夏商之末而中微其道之复兴也
 盖于中古乎作易系辞者其有忧患乎惟时至中古
 为世态日新之日而作易者又身经忧患操心危虑
卷八 第 25b 页 WYG0042-0511d.png
 患深则其所以反身修德者自旡不至是故易卦之
 中多教人以反身修德之事约略言之有九卦焉其
 序不可紊而功不可缺皆作易者示人之精意也夫
 人之修德以力行实践为先而所行之际先须习礼
 文循规矩以为实可凭据之地然后由此积累而上
 易有履焉上天下泽是为礼教乃德之所以为基也
 习礼者又非徒习其文必一以卑逊为主持而不失
 乃可以得礼意易有谦焉是德之所执以为柄者也
卷八 第 26a 页 WYG0042-0512a.png
 有礼与谦以修饰执持于外矣制于外然后有以养
 其中由是心不外驰而善端可复有以为万善之本
 易有复焉是德之所以为本也既复矣必须存其善
 而不失易有恒焉是德之所以能固也德虽可久然
 人欲之私或未尽去本然之善或未尽充易有损焉
 德之所以修去其累也易有益焉德之所以充裕其
 美也人欲去天理纯矣何以自验其得力惟处患难
 而不以动心乃验其学之有得易有困焉所以为德
卷八 第 26b 页 WYG0042-0512b.png
 之辨验也至子处困不动则磪然有定而安于所止
 易有井焉旡丧旡得是乃德之地也德既坚定则由
 此可以制事易有巽焉巽顺入理是乃德之所以为
 裁制也至此则德成矣盖圣贤之处忧患惟有修德
 一事而圣贤之修德亦因处忧患而愈勤其甘苦次
 第之详诚有不外此九卦者此作易者所以有忧患
 而易因以兴也今再观九卦之所以为德其尽善之
 美不可一端尽也因情制礼本非强世履固和矣然
卷八 第 27a 页 WYG0042-0512c.png
 一皆天理之极至人不得而加损和而至非苟徇乎
 情而已卑以自牧谦若不尊光矣然美德在中终不
 容泯人敬而仰之尊而光非终于晦没而已善端甚
 微复若小矣然一念之善烱然非群邪所能掩非群
 私所能污已辨于物矣惟恒也则虽处纷杂之地而
 吾德有常始终如一不厌矣惩忿窒欲强勉自制损
 未尝不先难然克治既久人欲渐轻用力渐省又后
 易矣迁善改过长其善心以至于充裕益固贵于长
卷八 第 27b 页 WYG0042-0512d.png
 裕然涵泳从容养所固有非有事于造作又不设矣
 困身困而道亨则穷而未始不通也井德有定体而
 自能有及物之泽则居其所而未尝不迁也巽能称
 物之宜而所以酌量事理者则沉潜善入而不涉于
 浮露是称而未始不隐也九德之善如此则用以处
 忧患焉往不宜动作之形于身者行也荡越闲矩则
 戾而多争故履之为道有仪则有度数顺理而不乖
 所可用以和行也和行以礼而礼意在于自卑故谦
卷八 第 28a 页 WYG0042-0513a.png
 之道卑让撙节不欲上人而礼自我制可用以制礼
 也复则本心之明有不求助于外而自照者可用以
 自知恒则纯其所复之善可用以一德损则去其为
 身病者可用以远害益则致其为身资者可用以兴
 利困则处困而亨鲜有怨尤可用以寡怨井则心定
 识明事至自晰其定可用以辨义巽则沉入优游精
 于义理不必拘拘然循途守辙而自能适其轻重之
 宜可用以行权九卦之用如此合而观之九卦之理
卷八 第 28b 页 WYG0042-0513b.png
 原有合于修德之目如基柄之类是矣再即九卦而
 究其蕴则和至尊光之类各极其善是以用以处忧
 患而和行制礼之类旡一非修德之实即旡一非处
 患之功中古圣人示人者何其至也
  第八章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
 上下旡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
 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旡有师保如临
卷八 第 29a 页 WYG0042-0513c.png
 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
 虚行
 易之为书也其卦爻象辞人当时时观玩之不可须
 臾忘焉盖凡书之理苟其拘于一隅则事理未该虽
 远之可也今易书之为道也则屡迁而不定矣何以
 见之易之所有九六两画而已是九六也至变至动
 不居于一所总此六爻之虚位九六周转流行于其
 间故自其上下之位观之或九上而六下或六上而
卷八 第 29b 页 WYG0042-0513d.png
 九下上下旡常也自其刚柔之体观之在此卦此爻
 为刚者在被卦此爻又为柔在此卦此爻为柔者在
 彼卦此爻又为刚刚柔相易也总之不可为一定之
 典要唯其变之所趋而已其道之屡迁如此但见变
 不同则吉凶亦不同变旡定则吉凶亦旡定信乎旡
 事不周旡理不载矣是宜随其卦爻而观象玩辞观
 变玩占之不暇又可远乎夫易旡非变变旡非道道
 之所在皆不易之理也故其示人以出入之事皆必
卷八 第 30a 页 WYG0042-0514a.png
 以其事理当然之法度使人出而外入而内凛然知
 有度而不敢妄为皆知惧焉然所示之度兼吉与凶
 而言之耳圣人之情则又有不尽于此者凶咎悔吝
 危厉之途每多于吉利故易于忧患之处又谆谆明
 切示人且必言其所以致忧患之故盖即出入之度
 中而又明于忧患与故焉故人之用易者见其指示
 真切自然凛凛兢惕不待师保而常如父母临之是
 易道之示人其于变适之理可谓详切矣故人人考
卷八 第 30b 页 WYG0042-0514b.png
 易之辞亦即可以识其道但能用其道者终不易耳
 如第以辞而已初焉率其辞以揆其理则其刚柔上
 下之变虽不可为典要而辞中所示出入之度忧患
 之故亦既有典常矣然是理之有定者必待人之观
 玩神明方能得其理之所在以见于行事苟非其人
 则易道之有常者固亦不能自达于事为之间也是
 易本至变而其因变以示人者又皆有典常之确理
 非深于观玩者不能尽其用也而谓可远乎
卷八 第 31a 页 WYG0042-0514c.png
  第九章
易之为书也要始原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
 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
 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
 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
 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旡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
 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
卷八 第 31b 页 WYG0042-0514d.png
 刚胜邪
 易之为书也有卦有爻卦何以成下而推原卦之所
 为始上而要归卦之所为终自始至终有初有二有
 三有四有五有上而一卦之体于是乎成是乃卦之
 所以为体质也卦质具而爻在其中矣六爻之间初
 三五阳位也阳居之阴亦居之二四上阴位也阴居
 之阳亦居之其相杂如此者盖阴阳二物时往时来
 初旡定在唯其时物之所趋而已是以若此其杂也
卷八 第 32a 页 WYG0042-0515a.png
 始终具而一卦之体成时物杂而六爻之义变易之
 为书尽此矣今以爻之时物观之其初爻之义难知
 上爻之义易知何也初为卦之始本也卦质方起义
 类未明故难知上为卦之终末也卦质已全义类已
 备故易知惟难知故圣人于系初爻之时必加拟议
 焉惟易知故圣人于系上爻之时不过就其义之将
 备而成之终耳此初上之时物然也若夫杂举事物
 之繁详撰事物之理辨别爻之是与非则非中四爻
卷八 第 32b 页 WYG0042-0515b.png
 不能备此中爻之时物然也噫辞之备如此此特为
 常人设耳实则天地间自有个吉凶存亡之理苟能
 一其心思以要求其天道存亡人事吉凶之理则居
 然可知不待求之于易矣如必求于易在智者但观
 其彖辞则一卦之指归已明而时物之所以当否以
 为存亡吉凶者已十得六七思过半矣盖六爻时物
 即具卦质之中学者固当究爻辞以析其详尤先当
 玩彖辞以悟其要也虽然前言中爻之时物固以杂
卷八 第 33a 页 WYG0042-0515c.png
 物撰德辨是与非矣而其中尤有材同而用异者不
 可不辨二与四皆阴是其功能固同也而位则异故
 其爻之善不同二则多誉四则多惧者以四近君而
 多危也四以近而惧则二以远而誉可知然柔之为
 道贵于资刚之力是本不利于远刚也而二之远刚
 要归可以旡咎盖二虽柔而得中有是中德虽不必
 借力于刚而自能无咎矣二以中无咎则四以不中
 多咎可知盖四以近君而得君之力但未免于惧善
卷八 第 33b 页 WYG0042-0515d.png
 之中有未善也二远君则无惧而又有柔中之德不
 患于远善之中又有善也是二四之位皆善而善不
 同也三与五皆阳是其功能固同也而位则异三多
 凶五多功盖五君也贵也三臣也贱也贵则可以为
 所欲为故多功贱则欲有所为而上嫌于逼下又嫌
 于陵故多凶也要之三五皆高位重任之地以柔处
 之则身危不惟三多凶而五亦不尽多功矣以刚处
 之则任胜不惟五多功而三亦不尽多凶矣是三五
卷八 第 34a 页 WYG0042-0516a.png
 之异中有同者又如此凡此皆中爻同异之义也合
 之而卦有统体析之则爻各有殊易之为书可不详
 为观玩耶
  第十章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道有
 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
 故吉凶生焉
卷八 第 34b 页 WYG0042-0516b.png
 易之为书也统言之可谓广大析言之可谓悉备矣
 何以见之据三画卦而言上一画象天中一画象人
 下一画象地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是已具
 三才之义矣乃圣人又因八卦而重为六十四卦则
 兼此三才而各加一倍焉是两之也两之故有六画
 六画者非他亦仍此三才之道耳盖上二爻为天则
 阴阳成象而天道全中二爻为人则仁义成德而人
 道全下二爻为地则刚柔成质而地道全是道之在
卷八 第 35a 页 WYG0042-0516c.png
 宇内者举不出此矣不亦广大而悉备乎夫六爻具
 三才是皆道所在也然统谓之道而道非一义其中
 有至变动而不可执一者一画有一画之义是乃交
 变以示人者故画而谓之曰爻爻则有远近贵贱之
 差等是乃物类不齐之象故又谓之曰物其物之刚
 柔相间而成章不纯乎一色故又谓之曰文盖同此
 爻也自其等而见为物自其杂而见为文则刚柔交
 错不必皆当有刚爻居柔位柔爻居刚位为不当者
卷八 第 35b 页 WYG0042-0516d.png
 亦有刚爻居刚位柔爻居柔位为不当者或不当而
 得或不当而失是以吉凶生焉总之六画以象三才
 有三才自然有物有文有吉凶有六画亦自然有物
 有文有吉凶三才之道悉具于易信乎其为广大悉
 备矣
  第十一章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
 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
卷八 第 36a 页 WYG0042-0517a.png
 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易之兴也其当殷衰周盛之际耶其当文王与纣之
 事耶盖圣人而不生末世与处末世而非圣人俱未
 能尽事之变而为天下法惟以文王遇纣是为以周
 之盛德而处殷之末世此其阅历深忧虑远矣是故
 其所系之辞皆忧危警戒之意焉辞危何如人之临
 事而惧者谓之危危则能审处事理不敢妄为宜其
 有平福也易则于卦之危若而系以亨吉之辞使之
卷八 第 36b 页 WYG0042-0517b.png
 平焉人之率意妄行者谓之易易者宜有颠覆之患
 也易则于卦之易者而系以凶悔之辞使之倾焉是
 易辞之倾者其意固危即词之平者其意亦危也此
 其危平易倾之道所该甚大百事皆不能废此理故
 文王以此谆谆示人惟使之儆惧于心无分终始而
 要归于无咎所谓易之道者惟此而已夫惟易之词
 主于危故能该举百物而引人于寡过之地亦惟文
 王处末世遭忧患而后其词皆主于危此易之复兴
卷八 第 37a 页 WYG0042-0517c.png
 所以必于文王之世也
  第十二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
 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能说诸心能研诸虑定天下
 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
 象事知器占事知来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
 百姓与能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
 凶可见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
卷八 第 37b 页 WYG0042-0517d.png
 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将叛者
 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易作于圣人而圣人之心何如圣心莫非易理而自
 其有得于阳道之纯者为乾有得于阴道之纯者为
 坤夫乾无欲之刚不息之毅天下之健莫加焉惟其
 性情至健则以此存之为德见之为行者举之有必
卷八 第 38a 页 WYG0042-0518a.png
 胜行之有必至天下更无难为之事是恒易也夫恒
 易则疑其以易心待天下事恃健而冒入于患者有
 之然圣人虽易而不自恃其易遇忧患之来则其刚
 明之衷临于事上自有以洞知其险而不轻入是能
 明天下之险者无如圣人矣夫坤循理守常无所强
 作天下之顺莫加焉惟性情至顺则其德行皆行所
 无事而不用烦扰是恒简也夫恒简则安详平等虽
 值忧患只如常处之可矣然圣人既简而且益致其
卷八 第 38b 页 WYG0042-0518b.png
 慎谨约之心退于事下自有以知其阻而不妄动是
 能明天下之阻者又无如圣人矣夫乾坤圣人其所
 以知险知阻者何也盖乾坤圣人当无事时于事物
 之理融彻于心极其欢洽能说诸心矣及临事时又
 即所知之理而研审之不使有差能研诸虑矣说诸
 心则见理明决凡险阻与否举天下吉凶之故皆先
 定于胸中而无少疑研诸虑则趋避审定凡险阻之
 当止不险阻之当行皆有以成其亹亹之情而无少
卷八 第 39a 页 WYG0042-0518c.png
 怠然则乾坤圣人乃能说诸心能研诸虑以定天下
 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宜其知险知阻也是故险
 阻之故总皆天下自然之理而必圣人乃有以知之
 在造化有阴阳之变化焉在人事有言动之云为焉
 此皆理之所在也且变化云为之中有吉事将至而
 休祥先呈者此又理之可先见者也圣人则皆有以
 知其理焉彼变化云为有一定之理者器也圣人就
 其变化云为之事而拟象之即有以知其器之所在
卷八 第 39b 页 WYG0042-0518d.png
 彼吉事有祥凡吉凶之兆于未至者来也圣人就其
 吉事有祥之事而占度之即有以知其来之所成所
 谓悦心而定吉凶研虑而成亹亹者此也圣人固不
 卜筮而知吉凶矣然此圣人之所能百姓不得而能
 也圣人其能忍乎故天地设位以来凡乾坤险阻变
 化云为吉事有祥之理灿然悉具于高卑之间但天
 地虽有是能而不能告人其能有未全者圣人则作
 为易书代天地以告人遂成全天地之能焉由是人
卷八 第 40a 页 WYG0042-0519a.png
 有所事谋之人而未决者复抱蓍问易以谋之鬼神
 则百姓之愚亦能以易知器知来定吉凶成亹亹而
 不陷于险阻皆可与乎圣人之能矣试举圣人作易
 成能之事则先天之画后天之辞蓍策之变是也因
 重摩荡而有六十四卦则虽无言而已有阴阳纯杂
 之象以告人是先天之画也文周系词而有爻彖则
 皆以卦爻之情言之是后天之辞也是其所告所言
 者何也盖卦画之间刚柔杂居由是时有消息位有
卷八 第 40b 页 WYG0042-0519b.png
 当否而吉凶可见矣先天所告后天所言胥此而已
 有象辞因有蓍策以蓍策求卦方其阴阳老少变动
 未定之时虽未成卦爻而所以成文定象示人趋避
 之利者已在于此是即以利言也及变动已定而吉
 凶占决之词出其词之吉凶则随卦爻所向而发其
 情无定吉凶亦无定是以情迁也惟吉凶以情迁是
 故约言之有数等焉爻有以爱心相求者而吉生有
 以恶心相求者而凶生吉凶以爱恶迁也爻有位远
卷八 第 41a 页 WYG0042-0519c.png
 而相取者病于太疏而悔吝生有位近而相取者嫌
 于妄合而悔吝生悔吝以远近迁也爻有以情相感
 者德义交孚两受其利有以伪相感者私邪相从两
 归于害利害以情伪迁也大抵凡易之情近相得者
 为贵远不相得亦无妨惟此爻之近而相恶不相得
 者则或凶或害或悔吝有不能免矣由此推之则比
 爻之相得者其为吉利无悔吝可知也再以远之应
 爻生爻推之其相得不相得之应亦如此而已岂非
卷八 第 41b 页 WYG0042-0519d.png
 凡易之情尽于此乎吉凶之以情迁者如此盖词随
 情异有莫知其然而然者不特易辞为然而凡人之
 辞皆然也如人将欲背畔正理者其词必惭中心疑
 者所见不磪其辞必多枝叶而不爽切吉人心存自
 无多言其辞寡躁人心放任口所出其辞多善人本
 不可毁而强诬之无可凭据其辞则浮游而不实本
 有所守而忽失之无以自伸其辞则退屈而不达凡
 此皆辞之以情异者也卦爻辞以情迁何以异是然
卷八 第 42a 页 WYG0042-0520a.png
 则圣人体乾坤之德既自能知险知阻矣而又作易
 告人极情之不同为辞之至变使人亦有以知险知
 阻焉其为百姓之功何如哉
说卦传
  第一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
 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
 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卷八 第 42b 页 WYG0042-0520b.png
 昔者伏羲圣人之作易也其用在蓍有蓍则有数有
 数则有卦有爻而蓍由何生惟圣道大行天下和平
 默有以赞乎天地之化由是和气充塞蒸为神物而
 生蓍焉是蓍也可为求卦之用而揲蓍求卦七八九
 六之数又何倚而起盖天体圆地体方圆者一而围
 三三各一奇圣人知天之本三也因参乎天而为三
 方者一而围四四合二耦圣人知地之本二也因两
 乎地而为二三二之数既立于是蓍策七八九六之
卷八 第 43a 页 WYG0042-0520c.png
 数倚此而起矣三三为九三二为六是二老之数乃
 参两之积也两二一三为七两三一二为八是二少
 之数乃参两之交也是数皆倚参两以起而已矣有
 是数则用以求卦爻于十八变之后统而观之观其
 几画阴几画阳是为何卦而卦于是立矣又就其中
 逐一而发挥之推详其某爻刚某爻柔某爻太刚少
 刚某爻太柔少柔而爻于是生矣夫生蓍起数卦立
 爻生则圣人作易之事备矣是易也凡进退存亡之
卷八 第 43b 页 WYG0042-0520d.png
 道健顺中正之德盈天地间所有之理一一皆依其
 形容摸写而出无一少乖无一少逆是易和顺乎道
 德也而其中条理曲折因时合宜之义又皆有以区
 分缕晰之而不使至于淆乱是又理于义也但见万
 事之变万物之宜凡理所在易皆穷极其所以然而
 无少遗大而人伦小而一物凡人物之性所宜然者
 易皆见之无不明处之无不当而极其尽理也性也
 皆天道之精微人意不得而加者也易则穷之尽之
卷八 第 44a 页 WYG0042-0521a.png
 以合于天命之自然而无少歉焉是又至于命也易
 之包括如此圣人作易岂偶然哉
  第二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
 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
 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昔者伏羲圣人之作易也非徒备卦爻而已实有见
卷八 第 44b 页 WYG0042-0521b.png
 于性命之理将依其理之形似而顺以发挥之也何
 也凡物所依以立者性命也天下之物不过三才性
 命之理即此立三才之道试观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气不容偏一也立地之道曰柔与刚质不容偏一也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德不容偏一也是阴阳柔刚仁
 义之并列相济者乃天地人性命之理固然也作易
 圣人见性命之理必有两也故始为三画已象三才
 然必兼举三才之画而两之以示三才所立未有不
卷八 第 45a 页 WYG0042-0521c.png
 由两而成者故易有六画而后成卦也然此总言之
 耳细分之则六画之中分初三五为阳二四上为阴
 阴阳均分无少偏倚则初刚二柔三刚四柔五刚上
 柔而迭用柔刚矣故易之六位自以刚柔相间而成
 文章焉夫统观六画则三才皆两析观六位则刚柔
 互用五为天之阳上即天之阴初为地之刚二即地
 之柔三为人之仁四即人之义无非性命并列相济
 之理也故易以顺性命之理而已
卷八 第 45b 页 WYG0042-0521d.png
  第三章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伏羲始作八卦其生出之次第乾一兑二离三震四
卷八 第 46a 页 WYG0042-0522a.png
 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既为之横图矣又规而员之何
 也尝以员图之位考之乾象天坤象地也今乾南坤
 北是天与地相对而两仪之位定也艮象山兑象泽
 也今艮西北兑东南是山与泽相对而其气通以相
 资也震象雷巽象风也今震东北巽西南是雷与风
 相对其势相迫以为用也坎象水离象火也今离东
 坎西是水与火相对而各居其所不相射犯也八卦
 既立于是交错而为六十四则天地山泽雷风水火
卷八 第 46b 页 WYG0042-0522b.png
 交互变化之用有不可胜穷盖有天必有地有山必
 有泽有雷必有风有水必有火此乃造化不言之秘
 不可以一端缺一时缺者皆具于八卦而其对待之
 体相资之用尤必于员图乃足以见之甚矣员图之
 精也若其数之又何如乎图虽浑员不断然数之必
 起于中央之左由一阳之震历二阳之离兑以至于
 三阳之乾继以一阴之巽历二阴之坎艮以至三阴
 之坤夫其由震而历离兑以至乾也此其数之皆计
卷八 第 47a 页 WYG0042-0522c.png
 其已生之卦犹自今而追昨是数往也循其已然顺
 也其由巽而历坎艮以至于坤也此其数之皆推其
 未生之卦犹自今而推明是知来也探其未然逆也
 然以横图本生之序考之则必有乾而后由兑离以
 至震有巽而后由坎艮以至坤总皆逆推其未生同
 为逆数耳是故易之本来固逆数也彼员图之一顺
 一逆者即此横图之中分而规之者耳人不可不究
 员图之蕴亦不可不究横图之本也
卷八 第 47b 页 WYG0042-0522d.png
  第四章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晅之艮以止之兑
 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图皆从中起天地定位以下员图从中起也今以方
 图考之震巽居中者也震为雷巽为风其一以鼓动
 万物之生机一以散舒万物之郁滞乎巽之次为坎
 震之次为离坎为雨离为日其一以润万物使之滋
 长一以晅万物使之发荣乎坎之次为艮离之次为
卷八 第 48a 页 WYG0042-0523a.png
 兑艮德止兑德说其一以止万物使之生意敛足一
 以说万物使之生意欣畅乎若次于兑而位极乎西
 北者乾也次于艮而位极乎东南者坤也乾道无所
 不统雷风雨日止说皆统于乾坤道无所不蓄雷风
 雨日止说皆蓄于坤其一以君万物一以藏万物乎
 盖始而动散者生物之功继而润晅者长物之功又
 继而止说者成物之功统之以君藏而造化之用尽
 此矣而方图之次序合焉且动散相对润晅相对止
卷八 第 48b 页 WYG0042-0523b.png
 说相对君藏相对皆造化必不可缺之用而方图之
 对待亦合焉甚矣方图之精也
  第五章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
 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
 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
 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
 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
卷八 第 49a 页 WYG0042-0523c.png
 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
 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
 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
 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卷八 第 49b 页 WYG0042-0523d.png
 伏羲既有八卦员图矣文王复更置其位是为后天
 之图今取其图而考之则造化流行之序实备于此
 夫天之气机欲出则出欲入则入主宰万化者是帝
 也一岁之中帝始而出继而齐而相见而致役而说
 而战而劳而成则岁功终而来岁复始今按其流行
 方位则皆在此图之内盖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
 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何
 以见之帝之出入不可见于万物出入见之万物出
卷八 第 50a 页 WYG0042-0524a.png
 乎震盖震位东方也于时则为春正万物发生之候
 也齐乎巽盖巽位东南也于时为春夏之交齐也者
 言此时万物之出者皆鲜洁而整齐也次巽者离离
 也者明盛之象也正夏之时万物形色焕然无不相
 见盖离位南方时当正夏是以万物相见如此之明
 也惟南方至明是以圣人必南面而听天下向乎明
 以为治盖亦取乎南方之离而已次离者坤坤位西
 南于时为夏秋之交土气正旺万物之生长者皆赖
卷八 第 50b 页 WYG0042-0524b.png
 此时之土气为之充养举万物之多皆坤为之致效
 其养是坤为物役也故曰致役乎坤次坤者兑兑位
 西方时为正秋物至此时生意畅足万物之所由说
 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者乾乃西北之卦也时为
 秋冬之交谓之战者阴盛而与阳争二气若相迫相
 斗然故曰战也次乾者坎坎者水也水居北坎即正
 北方之卦也时为正冬是慰劳万物之卦也盖万物
 至此而休息归藏是其所归宿之地此慰劳其生意
卷八 第 51a 页 WYG0042-0524c.png
 者故曰劳乎坎次坎者艮艮位东北之卦也时为冬
 春之交今岁之生意于此终来岁之生意又于此始
 乃万物之所以成终而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观万
 物之出入可以验帝之出入而其出入之序悉于图
 中见之此后天员图之精也
  第六章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挠万
 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熯乎火说万物者莫说
卷八 第 51b 页 WYG0042-0524d.png
 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
 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
 既成万物也
 天地之功用谓之神者物有形神无迹盈天地皆物
 而其中有运量是物者使之随其鼓舞而不解所以
 然妙乎万物所以谓之神也盖运物而滞于物者不
 足为妙不滞于物而遂遗乎物者亦不足为妙惟不
 滞物亦不遗物是为妙乎物所以为造化之神也试
卷八 第 52a 页 WYG0042-0525a.png
 看后天员图东方之震雷也东南之巽风也南方之
 离日火也西方之兑土中之润泽也北方之坎雨露
 之水也东北之艮冬春终始之际也此六者动则物
 无不动挠则物无不挠燥则物无不燥说则物无不
 说润则物无不润终始则物无不终始举万物而惟
 所变化莫得而测其端倪者岂非神乎然此后天之
 用固神矣向非有先天对待之体则流行之用何自
 而生故必有先天图位坎离则水火相济震巽则雷
卷八 第 52b 页 WYG0042-0525b.png
 风不相悖艮兑则山泽通气然后有动挠燥说润终
 始之变化以尽成万物是后天功用之神原不出先
 天对待之体也虽取两图而一之可也
  第七章
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
 兑说也
 总此阴阳纯之而为健顺间错相乘而有动有入有
 陷有丽有止有说此八卦之性情也
卷八 第 53a 页 WYG0042-0525c.png
  第八章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
 兑为羊
 有八卦之性情则外观物类无不有合者盖世间实
 有此几种性情亦自然有此几种物类乾健能行象
 马坤顺任重象牛震阳动象龙巽阴伏象鸡坎外阴
 内躁象豕离外文内弱象雉艮外刚止物而内柔媚
 象狗兑外柔悦而内刚狠象羊以八卦远取诸物如
卷八 第 53b 页 WYG0042-0525d.png
 此
  第九章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
 兑为口
 有八卦之性情则内观一身亦无不有合者盖世间
 不过此几种性情则人身亦不过此几种形体乾阳
 而尊象首坤阴能容象腹震动于下象足巽阴耦居
 下象股坎阳在内象耳离阴丽阳中象目艮刚在前
卷八 第 54a 页 WYG0042-0526a.png
 止物象手兑阴开于上象口以八卦近取诸身如此
  第十章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
 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
 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
 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以八卦而拟诸人伦有父母长男长女中男中女少
 男少女之称焉果何谓乎盖乾象天也物所资始有
卷八 第 54b 页 WYG0042-0526b.png
 父道焉故称乎父坤象地也物所资生有母道焉故
 称乎母乾为父而凡得乾之道者震坎艮皆男也坤
 为母而凡得坤之道者巽离兑皆女也但所得有先
 后焉震坎艮本坤体而求乎乾巽离兑本乾体而求
 乎坤自卦画推详之震自坤初求乾而得乾之初画
 故谓之长男巽自乾初求坤而得坤之初画故谓之
 长女坎再求乾而得乾之中画故谓之中男离再求
 坤而得坤之中画故谓之中女艮三求乾而得乾之
卷八 第 55a 页 WYG0042-0526c.png
 三画故谓之少男兑三求坤而得坤之三画故谓之
 少女乾坤以统六子而六子自分男女男女各分为
 次第有天然之伦理焉八卦之取诸人伦又如此
  第十一章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
 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坤为地为母为
 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
 柄其于地也为黑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敷为大涂
卷八 第 55b 页 WYG0042-0526d.png
 为长子为决躁为苍筤竹为萑苇其于马也为善鸣
 为馵足为作足为的颡其于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
 为蕃鲜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
 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
 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卦坎为水为沟
 渎为隐伏为矫輮为弓轮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
 为耳痛为血卦为赤其于马也为美眷为亟心为下
 首为薄蹄为曳其于舆也为多眚为通为月为盗其
卷八 第 56a 页 WYG0042-0527a.png
 于木也为坚多心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
 为戈兵其于人也为大腹为乾卦为鳖为蟹为蠃为
 蚌为龟其于木也为科上稿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
 为门阙为果蓏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
 其于木也为坚多节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
 毁折为附决其于地也为刚卤为妾为羊
 举天地内无非阴阳无非八卦之理故即八卦之象
 而广之有可类举乾之纯阳至健则天也性动体圆
卷八 第 56b 页 WYG0042-0527b.png
 则圜也尊而统物则君也万物资始则父也纯粹则
 玉坚刚则金也位西北秋冬之交则寒也冰也位南
 盛阳则大赤也健行象马以其纯阳至粹则良马也
 老阳最久则老马也无柔至坚则箸骨强峻之瘠马
 纯刚至猛则锯牙食虎之驳马也圆而在上则木果
 也而乾象亦不尽此也坤之纯阴至顺则地也万物
 资生则母也质柔广平则布体虚容物则釜也静翕
 不施则吝啬动辟而广则均也性至顺则子母牛也
卷八 第 57a 页 WYG0042-0527c.png
 广厚载物则大舆也画耦则文画多则众也持载万
 物则柄也纯阴色黑于为地之中则又土色之黑也
 而坤象亦不尽此也震之阳奋阴下则雷也以动身
 藏重阴之下则龙也天地始交则玄黄也阳气敷施
 则敷也阳动而耦开前无碍塞则大涂也一索得男
 则长子也阳进决阴其动也躁则决躁也东方青色
 则苍青其筤之竹也下实上虚则萑苇也其于马也
 以其阳声在内耦开外达则善鸣以其动于下则悬
卷八 第 57b 页 WYG0042-0527d.png
 一足之馵足以其阳在下则超腾之作足以其阴在
 上则的白其颡也其于稼也刚动于下而向上则稼
 之根下著地而芽反上向也其究归则二耦俱变而
 为乾健也究至阳盛则草木之始生者今遂蕃鲜也
 而震象亦不尽此也巽之阳升阴伏则木也柔而善
 入则风也一索得女则长女也巽德之制则绳直也
 工也少阴西方之色则白也风行横远则长也木性
 竖升则高也巽懦多疑则进退也不果也阴伏气郁
卷八 第 58a 页 WYG0042-0528a.png
 则臭也其于人也以其阳盛于上则阴血不升而寡
 发以其阳体上盛则广颡目中白者阳黑者阴以其
 上中白而黑在下白多于黑不若离目上下白而黑
 居中白黑匀停则多白眼也又巽性近利得利之多
 至于市三倍也其究也三画皆变而为决躁之卦也
 而巽象亦不尽此也坎之内明能陷则水也流而不
 盈则沟渎也阳匿阴中则隐伏也阳在阴中抑而能
 制则矫輮也弓轮也其于人也阳困阴中为加忧虚
卷八 第 58b 页 WYG0042-0528b.png
 体被塞为心病耳痛也火为气水为血则为血卦也
 得乾中画则赤也其于马也阳在中为美眷为亟心
 上画柔为下首下画柔为薄蹄为曳也其于舆也阴
 陷为多𤯝也水流不盈为通也水之精为月也阳匿
 为盗也其于木也阳在中为坚多心也而坎象亦不
 尽此也离之至明则火也日也电也再索得女为中
 女也二刚外坚则甲胄火性上锐则戈兵也其于人
 也中虚为大腹也火熯燥为乾卦也内静为鳖外燥
卷八 第 59a 页 WYG0042-0528c.png
 为蟹善丽为蠃中虚为蚌文明为龟又皆取其内柔
 外刚也其于木也中虚则上枯为科上槁也而离象
 亦不尽此也艮之隆起地上而止而不进则山也一
 阳艮于二阴之上则径路也小而刚则小石也上连
 亘下双峙则门阙也刚在上小而实则木之果草之
 蓏也能止物则阍寺也指也狗也前刚则鼠也黔喙
 之属也盖黔黑也鸟喙多黑而能啄刚在前也其于
 木也阳在外为坚多节也而艮象亦不尽是也兑之
卷八 第 59b 页 WYG0042-0528d.png
 塞坎下流而能说物则泽也三索得女则少女也以
 口说人为巫也口舌也正秋肃杀为毁折也柔附二
 刚终为刚决为附决也其于地也上柔下刚为下坚
 刚而上卤湿也阴而少贱为妾也内狠外说为羊也
 而兑象亦不尽此也凡此者触类而通之则举天下
 之性情举天下之事物皆不出八卦中矣
序卦传
  上篇
卷八 第 60a 页 WYG0042-0529a.png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
 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
 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
 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
 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
 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
 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
 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
卷八 第 60b 页 WYG0042-0529b.png
 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
 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
 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
 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
 以临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
 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
 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
 受之以剥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
卷八 第 61a 页 WYG0042-0529c.png
 受之以复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然后
 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
 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物不可以终
 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
 离者丽也
 伏羲画卦始乾终坤本有自然之序及连山首艮归
 藏首坤易序各殊矣文王始为之次其先后始于乾
 坤终于既济未济次序相承未尝无义焉上经何以
卷八 第 61b 页 WYG0042-0529d.png
 首乾坤也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故必自乾坤始也
 万物既生则动者植者盈天地之间皆万物故受之
 以屯盖屯乃盈塞之义也然屯者物之始生物始生
 必蒙昧无知故受之以蒙蒙者蒙昧也物之稚幼也
 稚则需养故受之以需需者物所必资物生而资饮
 食是需乃饮食之道也一言饮食则人人所需势必
 争取故受之以讼讼犹其争之小者讼之不已遂有
 合众战斗之事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人既
卷八 第 62a 页 WYG0042-0530a.png
 众岂能无所统势必亲比一人以为主故受之以比
 比者亲比也人既亲比于我则必相畜聚故受之以
 小畜人既相畜聚然后上下别焉等杀生焉自然有
 礼故受之以履至于以礼相处然后彼此各得其分
 而安则王道成治平奏矣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治
 乱循环物不能终于通故受之以否物亦不能终于
 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好恶则人之求所欲避所
 患者孰不归之在上在下其理皆然故受之以大有
卷八 第 62b 页 WYG0042-0530b.png
 所有者大不可以自满满则招损故受之以谦有大
 而能谦则可保所有以乐故受之以豫人心和豫未
 有不乐相随者故受之以随夫以喜说而随人者非
 无故而徒然随之也必有所当为之事故受之以蛊
 蛊者物坏而有事也励精图新有事而后可有盛大
 之业故受之以临临者以上临下大者之道也物大
 然后可为群小之所观仰故受之以观在我有可观
 仰而后人之合从者众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
卷八 第 63a 页 WYG0042-0530c.png
 而苟合则苟且径行狎不可久是贵有以文之故受
 之以贲贲者饰也然物可饰不可致致饰然后亨尽
 而反不亨故受之以剥剥者剥落也物不可以终尽
 故剥穷极于上则复于下故受之以复复于道则合
 正理而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之实然后可
 畜聚以充其物故受之以大畜物畜聚然后可优游
 涵养以成其物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物必养而后
 能盛盛而后能动故受之以大过物无终过之理过
卷八 第 63b 页 WYG0042-0530d.png
 而不已必陷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于此中即附
 丽于此中矣故受之以离离者附丽也上经三十卦
 之序一皆物理相因自然之次第也
  下篇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
 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
 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
 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不可以
卷八 第 64a 页 WYG0042-0531a.png
 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物不可以终遁故
 受之以大壮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
 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
 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暌
 者乖也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以
 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
 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决故受
 之以夬夬者决也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
卷八 第 64b 页 WYG0042-0531b.png
 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
 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
 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
 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长子
 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
 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
 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得其所归者必大故
 受之以丰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
卷八 第 65a 页 WYG0042-0531c.png
 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后说之故
 受之以兑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
 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而信之故受之
 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过物者
 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
 焉
 下经何以首咸也咸者夫妇之道夫妇之道甚大盖
 自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人有男
卷八 第 65b 页 WYG0042-0531d.png
 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则人类
 广而尊卑分焉然后有君臣有君臣则自天子至庶
 人在在有上下之别然后有上下有上下则仪节必
 谨车服必别行之有礼处之有义然后礼义有所施
 措焉是天地万物男女者夫妇之所由父子君臣上
 下礼义者夫妇之所致夫妇所关如此之大此下经
 所以首咸也夫妇之道终身不变不可不久者也故
 受之以恒恒久也然物理久居是位者则宜退不可
卷八 第 66a 页 WYG0042-0532a.png
 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退也物又不可以终退故
 受之以大壮物既壮不可以终于壮而已壮则务进
 故受之以晋晋进也进不已必受伤故受之以明夷
 夷伤也伤于外者必反于家以就安故受之以家人
 家人本亲然盛极而衰家道穷必至于乖隔故受之
 以暌睽乖也乖则必至相戕而难起故受之以蹇蹇
 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然解者缓纵怠弛
 之义也缓怠则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物理循环损
卷八 第 66b 页 WYG0042-0532b.png
 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有满溢溃决
 之患故受之以夬夬决也勇决而前必有所遇故受
 之以姤姤遇也物相会遇则聚而成群故受之以萃
 萃聚也天下之物聚于下必进于上是谓之升故受
 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前既
 不遂必反而退却于下故受之以井井道常道也常
 道久不能无弊不可不变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
 若鼎变腥为熟易坚为柔皆鼎用也故受之以鼎鼎
卷八 第 67a 页 WYG0042-0532c.png
 者宗庙之重器主器者不可以庶次僭淆莫若长子
 故受之以震震动也物不可以终动动极则必止之
 故受之以艮艮止也物又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
 渐进也以渐而进将求其所欲至也进则必有所归
 宿之地故受之以归妹凡物而得其所归则造乎究
 极之地不以中道自废势将可大故受之以丰丰大
 也穷极其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羁旅寡亲无
 所取容非巽顺以求谐于人不可故受之以巽巽入
卷八 第 67b 页 WYG0042-0532d.png
 也情相入而后说故受之以兑兑说也凡物之情忧
 则结郁说则舒散故受之以涣涣离散也物不可以
 听其终于离散当节止之故受之以节立为节制则
 上宜信而守之下宜信而遵之故受之以中孚然人
 而以信自负有其信者必果于行而无所虑能无稍
 过乎故受之以小过有过物之才者必能济天下之
 事故受之以既济物既济矣使终于济而已是穷极
 不变无循环不已之理也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
卷八 第 68a 页 WYG0042-0533a.png
 济终焉则卦虽终而循环之理尚未终也下经三十
 四卦之序一皆物理相因自然之次第也合六十四
 卦之序观之是流行之易也
杂卦传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屯见而不失
 其居蒙杂而著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大
 畜时也无妄灾也萃聚而升不来也谦轻而豫怠也
 噬嗑食也贲无色也兑见而巽伏也随无故也蛊则
卷八 第 68b 页 WYG0042-0533b.png
 饬也剥烂也复反也晋昼也明夷诛也井通而困相
 遇也咸速也恒久也涣离也节止也解缓也蹇难也
 暌外也家人内也否泰反其类也大壮则止遁则退
 也大有众也同人亲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过过
 也中孚信也丰多故亲寡旅也离上而坎下也小畜
 寡也履不处也需不进也讼不亲也大过颠也姤遇
 也柔遇刚也渐女归待男行也颐养正也既济定也
 归妹女之终也未济男之穷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
卷八 第 69a 页 WYG0042-0533c.png
 子道长小人道忧也
 六十四卦每两卦自相反对卦画相反则义亦相反
 错举而对观之可以见变易之理如乾坤二卦一体
 刚一体柔卦相反对义相反对也比顺从而乐师行
 险而忧也临观之义则或以我临物而为与或以物
 观我而为求也屯之震动能现而遇坎而止不冒进
 以失其故居蒙之坎险杂昧而艮体光明终有显著
 之望是一则进而不遂其进一则昧而不终于昧也
卷八 第 69b 页 WYG0042-0533d.png
 震起也艮止也损益一则损下益上虽未衰而已为
 衰之始一则损上益下虽未盛而已为盛之始也大
 畜无妄一则止健者时有适然一则守正者灾有偶
 至也萃升一则聚而不散一则往而不来也谦豫一
 则自视轻一则自处怠也噬嗑贲一则饮食之道一
 则无色而生色一食一色也兑巽一则阴外现而为
 悦一则阴内伏而为入也随蛊一则以顺从无故而
 偷安一则以坏后整饬而自励也剥复一则坏烂一
卷八 第 70a 页 WYG0042-0534a.png
 则复反也晋明夷一则当明昼之时一则值伤夷之
 际也井困一则往来井井而通行一则以刚遇柔而
 掩抑也咸恒一则感通甚速之机一则恒久不已之
 道也涣节一则散离而不居一则限止而不溢也解
 缓也蹇难也睽家人一则疏而外一则亲而内也否
 泰则其类正相反也大壮遁一则虑阳恃壮而欲阳
 之知止一则虑阴浸长而欲阴之自退也大有同人
 一则以上统下之词六五柔中居尊而得乎众谓之
卷八 第 70b 页 WYG0042-0534b.png
 大见人无不归势至众一则平交相得之辞六二柔
 中得正以同乎人谓之同见心无不合情至亲也革
 鼎一则去故一则取新也小过中孚一则有过一则
 信实而无过也丰旅一则明动而事故多一则羁旅
 而亲厚寡也离坎一则炎上一则润下也小畜履一
 则以孤阴当众阳欲止之而不能止势尚寡一则以
 说阴蹑强阳欲身进而遂其进势不处也需讼一则
 待而不进一则进而不亲也凡此对举之卦也再错
卷八 第 71a 页 WYG0042-0534c.png
 综举之大过则本末弱而颠危也姤则遇也柔遇刚
 也渐则女之归人必待男求之而后行也颐则养之
 以正也既济则事成而已定也归妹则女适人为女
 道之终未济则阳失位为男势之穷也夬则决也刚
 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文王序卦反对之际
 皆阴阳相变易之理是所谓对待之易也噫夫子作
 十翼既为上下彖传上下象传乾坤文言逐卦爻而
 缕析之矣又为系辞上下传以统论其蕴例未已也
卷八 第 71b 页 WYG0042-0534d.png
 又取各卦之图象而说之又取全卦之次第而序之
 又取各卦之反对而论之未已也杂卦之末自大过
 以下又不拘反对而任意举之归于君子道长小人
 道忧以终一篇之大指焉盖至于忽序忽杂忽对忽
 不对而易理之变化极矣圣人之触悟神矣此韦编
 三绝之后妙理洽衷正侧竖横无非至义学易之极
 则也
 读易日钞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