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三
卷二十三 第 1a 页 WYG0725-035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榕村语录卷二十三
            大学士李光地撰
  学一
陈北溪论工夫节目一条盖朱门学的也朱子千言万
 语只此数事然所谓虚心者又初不外乎立志而已
 若张子所谓大其心以体天下之物邵子所谓玩心
 高明者如是而志岂有不立而心岂有不虚者乎虽
卷二十三 第 1b 页 WYG0725-0355b.png
 然此非朱子之言也立志居敬即中庸之尊德性也
 致知力行即中庸之道问学也广大高明盖立志之
 事涵泳敦笃盖居敬之事知行则错综乎其中精微
 知新致知之事中庸崇礼则力行之事也古圣之书
 莫备于中庸近贤之说莫备于朱子若周子之诚几
 德乾损益程子之涵养进学居敬穷理以溯夫古训
 之制心制事直内方外中和诚明之指虽语有繁杀
 义有偏全先圣后圣其揆一耳近世于敬知行之说
卷二十三 第 2a 页 WYG0725-0356a.png
 颇有能言之者往往未免于判然两事截然二时之
 差故或顽心绝物以为存养曰我将以为知之基或
 泛涉博揽以为致知曰我将以为行之地而不知古
 人之精义集义初非二事直内方外本非二时也(自/记)
学问须将大头脑处通透方得姚江主先行后知虚斋
 次崖则主先知后行姚江引尊德性节为宗指蔡林
 求其说而不得乃谓先知后行者用功之序先行后
 知者成德之序不思注中明说圣人示人入德之方
卷二十三 第 2b 页 WYG0725-0356b.png
 莫详于此安在其为成德乎不知敬在知行之先贯
 于知行之后朱子已经说明佛家所谓主人翁惺惺
 著者他连父母妻子都不顾忠孝之事都不行何况
 其他而惺惺自若岂亦力行乎有此然后读书穷理
 便是致知身体实践便是力行若无此为根本致知
 力行都做不来只是致知亦是存心力行亦是存心
 存心工夫亦不离乎此耳
当年曾梦大儿向某屈指云一指活二指拙三指存中
卷二十三 第 3a 页 WYG0725-0356c.png
 心四指言诠明五指思议绝后来举问锐峰僧渠云
 禅家并未有此成语细思此却是几个关头活是源
 头活水之谓拙是用心于内刚毅木讷之意存中心
 者主人惺惺之旨三者皆要紧事至言诠明则默而
 识之的光景思议绝则过此以往的境界矣拙字甚
 妙凡有廉耻不苟为世俗事皆拙也
看语类门目便见得朱门无大贤问勉斋在内否曰不
 在内但他的中庸说亦绝不得朱子之说他说首章
卷二十三 第 3b 页 WYG0725-0356d.png
 只说戒慎是以敬为主未及知行后说到不明不行
 才是知行工夫如此是单主敬便就巳天地位万物
 育了知行尽可不用何须更说知行且苦缠住生安
 学利困勉说甚无味至谓正是教人莫要学生安那
 是人学不到的尤为不确后人不善读朱子书者竟
 像主敬了几年才致知致知了几年才力行难道主
 敬时遇事来便推开不管曰我尚未致知如此使得
 么知行何尝无先后但不是这样分先后如目与足
卷二十三 第 4a 页 WYG0725-0357a.png
 然于今行路眼看著路脚才好走一边看一边走两
 相须两不相妨岂有先看几日路不干脚事到走路
 又不干眼事之理
吾学大纲有三一曰存实心二曰明实理三曰行实事
 高忠宪刘蕺山都是明季学问不佛不儒常州恽逊
 庵亦是如此锡曰昔高斋业师曾与忠宪门人丹阳
 周季纯为友言周能端坐竟日心了不动只是夜间
 熟睡时尚有呓语其语甚或不免有鄙琐处曰这尚
卷二十三 第 4b 页 WYG0725-0357b.png
 是和尚之粗浅者吾乡有僧天问坐空山中十馀载
 蛇虎皆与驯习小儿曾往访之云其言多鄙俚不过
 是寻常因果之说而已大概团聚心灵精气相守便可
 以有光怪又所处既久与异物亲便与异物为化此
 乃狐媚妖螭之能事原无足怪其荒诞处至谓三千
 大千世界百万人天皆在座下天且为之下则父母
 反拜不足言矣人为天所生为父母所出乃是根本
 他却要踞其上圣人之道便从孝弟做起终则与天
卷二十三 第 5a 页 WYG0725-0357c.png
 地一般或有助天地所不及处故曰参赞此理彻上
 彻下同流并运乾坤即毁而此理不灭道理至此已
 极若说到空处上下四旁往古来今各无穷极何处
 是边际故惟圣人之道谓之中庸过此即为隐怪此
 是实理此是实心此是实事即浅即深即粗即精无
 大无小无内无外
朱子尝言始学须静坐又言不可偏求之静当合两条
 之指而深思之其义始备(自记/)
卷二十三 第 5b 页 WYG0725-0357d.png
圣人论学先要忠信无此便诸事无根然既有实心为
 本倘不博学考问推广扩充到尽处孔子亦放他作
 第二等人如宗族称孝乡党称弟为士之次
国手于棋亦终身之事他刻刻不能离棋可见一艺成
 名也要至诚无息若有一日放得下便非第一流的
 本事尧舜已将天下让与人自然尚是敕天之命惟
 时惟几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人的学问总要不
 断这是一点真源有源之物便会大陆子静于此却
卷二十三 第 6a 页 WYG0725-0358a.png
 有所得故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但
 只是真源不息矣又有他水来会岂不更好到得众
 水合流不得谓此水非他本来水也子静正苦打作
 两截非合外内之道
某为诗文只略见得从心源理路上说虽旧日所读书
 大都忘了就所记的还能驱使得动这便是自家一
 点本领不尔不能驱使他只是有这点本领又要记
 得多有得运用更好敝乡西面高山上有一泉源仅
卷二十三 第 6b 页 WYG0725-0358b.png
 如汗一滴一点稍远便成细渠半里外成沟里许便
 成瀑布飞洒岩下声闻数里山上并无他水来会不
 知何以自己会大想他既是真源便能呼噏一山润
 泽生气安卿曰不止一山之气就是雾露云汉之气
 他都收纳得来先生曰然只是有此真源再有他水
 来会更好有他水来会而我却无真源如有客无主
 所谓沟浍皆盈涸可立待若谓我只求真源便可流
 注不穷断不要别水来会这却是偏乃陆王之见也
卷二十三 第 7a 页 WYG0725-0358c.png
 程门问经史中许多话伊川总不答良久曰某学问
 却是无中生有明道于史书上纤细事皆能记得门
 人讶其博识明道曰我若求记便不能记二程非禅
 学却用禅机锡曰此便是孔子所云一贯曰然安卿
 曰此还是一未说到贯曰本是一到生有就是贯了
源泉一勺耳及其渐远渐大便成江河问一贯之义似
 此曰然有了源头愈多愈好江水一路来无限诸水
 会之然只成其为江不闻品江水者以为此中杂某
卷二十三 第 7b 页 WYG0725-0358d.png
 某之水也河水一路来无限诸水会之然只成其为
 河不闻品河水者以为此中杂某某之水也有源头
 的物事他物入其中皆成自己的物事
仙家明日成仙今日尚不知总是要工夫不歇如鸡抱
 子呆呆的只抱在那里火候一刻不到不能得他出
 来朱子六十岁上自叹假如五十九岁死竟不闻道
 矣后五六年仍叹与道无分门人援前言以问曰想
 是为不得行道而𤼵朱子曰非也就是眼前道理尚
卷二十三 第 8a 页 WYG0725-0359a.png
 远耳汝楫曰然则下学何时窥见津涯曰此仙家所
 谓太丹也然小丹亦不可不结想来颜曾思孟有颜
 曾思孟之丹周程张朱有周程张朱之丹如董韩亦
 有董韩之丹成得无上天仙固好不尔就是地仙亦
 强似虚生浪死
地中有木升山上有水渐盖阳气方盛一出而不可遏
 及形已成则长便难观笋与竹可见学问亦然其初
 便是凡俗与圣贤关头一变迥然不同及至充实美
卷二十三 第 8b 页 WYG0725-0359b.png
 大则难矣
为学须步步踏著阶梯得尺主尺得寸主寸朱子言子
 静门徒仰视霄汉此当为戒(钟旺总论/以上)
夫子十五志学便是志到从心所欲不踰矩田地二程
 十四五岁便锐然欲学圣人便是要学到二程田地
 立志成德一以贯之然下学之功亦有因师友学问
 而心渐开明志渐恢廓者趋向亦一步进一步也要
 在勉力不已(钟旺/)
卷二十三 第 9a 页 WYG0725-0359c.png
震象传曰君子以恐惧修省一经震动便惕然畏谨起
 来斯为立志而万行都从此出风霆流行庶物露生
 是何气象(钟旺/)
精神大于身极是要紧每见人之神周于体者必加精
 警然志立则神日生要在提撕之力(钟旺/)
凡人一艺之精必有几年高兴若迷溺其中见得有趣
 方能精如先存一别有远大何必在此驻足之意断
 不精矣某人别件都能领略只是文章不进每自云
卷二十三 第 9b 页 WYG0725-0359d.png
 只要求得心里明白明白后自然说得出便是辞达
 此即是他心病文章如何能达却也要剪裁有材料
 不然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艺文如此况于圣贤之学
 非有一段毅然专致之诚安能有得
学者要有千古自命之意所以韩文公云誉之则以为
 忧毁之则以为喜然此亦是狂者之语若圣贤却只
 要自慊于心合于理而已中庸说得浑厚云百世以
 俟圣人而不惑可见圣贤只是自己精进检点没工
卷二十三 第 10a 页 WYG0725-0360a.png
 夫计较到人的毁誉然却有一层徵诸庶民的道理
 盖论到全体必俟圣人始可不惑若零零星星凑笼
 将来则合众人之公便是一圣人公等试看我们文
 字心里有一分疑看者便有一分疑若说得确看者
 亦便洞达圣人所以说徵诸庶民韩公却不曾见到
 这一层
达磨一老癯对著壁坐了九年几夺吾儒之席胡安定
 在泰山读书十馀年其后学徒之盛遍天下伊川于
卷二十三 第 10b 页 WYG0725-0360b.png
 周子犹呼其字独安定必曰先生凡人有十年著紧
 工夫其声光气燄断然不同
锐峰僧议论极有好处常说偈云学道必须铁汉用力
 心头便判直證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此彼学所
 谓𤼵大愿力即吾儒之立志也愿力发得大即悟亦
 悟得快修亦修得到朱子有云书不记熟读可记义
 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即是此
 意(之锐/)
卷二十三 第 11a 页 WYG0725-0360c.png
道理是分共的不是一己的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
 居与鹿豕游于野人之中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
 江河沛然莫之能禦难道野人胜似大舜不成白香
 山诗令老妪读之老妪说不好便改全要解得此意
 道理原是天地间公共的
人心虚则明明则虚虚以受善便可到明惟其真知自
 然服善学问之事以道为主不当论年齿之大小官
 爵之尊卑王阳明尚有古义当日泰州王心斋方廿
卷二十三 第 11b 页 WYG0725-0360d.png
 馀岁阳明已封伯心斋见之抗宾主礼谭三日而心
 斋服四拜为师后数日心斋又不服阳明于是还之
 四拜仍为宾主后心斋又大服乃复拜为师吾乡张
 净峰谏武宗在午门外晒五日罢归过谒阳明净峰
 年亦廿馀相见亦抗宾主礼数日卒不服阳明亦听
 之王荆公见司马温公为吕公所作墓志讥切新法
 人谓司马祸不可测荆公乃以粘于屏风叹美不已
 曰此西汉之文也某向作学而时习之文有友为涂
卷二十三 第 12a 页 WYG0725-0361a.png
 乙数次某皆即时改定每改一次毕竟觉得好些最
 后复问之曰尚有宜改处否友曰似宜拈出性字盖
 时习说朋来乐凡学皆是如此提出性字方是吾儒
 之学故注曰人性皆善又曰复其初拈出此字则次
 节以善及人三节成德之名皆有著落如此议论实
 为精透非冉四讲切不闻此义也又常作进呈诗文
 稿成同乡诸君观之纷然指摘诸君不必尽善诗文
 也然因所指摘改之便觉视旧较佳可见作者自己
卷二十三 第 12b 页 WYG0725-0361b.png
 不明旁观比自已不同合众人之见比一己之见又
 不同所以虚心要𦂳
世间有才的人多见得自己身分高辄敢横下断语即
 如三苏才气盖代有许多开天辟地论头自以为高
 出千古今观之都未确无论千秋万世中原有人就
 是你现在一言一行至平常人心里不服便是你有
 不稳贴处人心都有此同然之理故也舜知之故好
 问察迩言
卷二十三 第 13a 页 WYG0725-0361c.png
人说王荆公刚愎此犹其次所见原不曾透彻明白人
 明便虚虚才能受某人答子书云汝所云不为无见
 我所行一毫不差凡事只见得自己不差便会错误
 武侯周咨博访只要人箴其过所以人称其闻过必
 改而无吝色同朝某便推服魏环极先生人有所辨
 驳他却闭目细听于是处便点头有疑处即张目问
 几句仍复闭目及人尽其词乃叹曰是事都要与人
 细细商量便欣然有喜色其次便是汤潜庵陆稼书
卷二十三 第 13b 页 WYG0725-0361d.png
 某人常示某以稼书所批时文某驳其批语有未合
 处其人以告稼书深以为然次日即以所记大学相
 质其说尽有好处如说格物主物即身心意知家国
 天下格即格此极是但又云程子一草一木也须格
 之说是旁意非正意却疏脱某驳之云草木岂在家
 国天下之外耶问稼书先生细心读书如何还尔疏
 漏曰思路不圆他拘縳在一字一句上不能见到四
 面八方去只看得道理在书册内耳目之前都似看
卷二十三 第 14a 页 WYG0725-0362a.png
 不见的一般问思何以不圆曰思不出其位切问而
 近思思在近处方得力问稼书先生所思自不外驰
 何以不圆曰正坐不能近草木即在天下之中岂非
 耳目前事他不能见却思到别处去愈思愈远矣即
 如人问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庶
 人如何有新民之责朱子曰异日为士大夫岂无新
 民之责某意不必如此说庶人自有家刑于寡妻至
 于兄弟训子以义方即外而和睦邻里皆新民也人
卷二十三 第 14b 页 WYG0725-0362b.png
 以为近处容易明白不知舍近而求远断无明白之
 日远处不明白却要就近处思想譬如天地鬼神高
 深幽微无论见得未必是即是了亦难信惟就自己
 身上体贴合著的便是合不著的便不是万物皆备
 于我天地鬼神不可通之理都要从人身上体贴方
 亲切
某在涿州病发时公私之事俱不在心惟读书一生到
 底不曾透亮糊糊涂涂虚过此生此念缠搅不已乃
卷二十三 第 15a 页 WYG0725-0362c.png
 知朝闻夕死一章吃𦂳唤醒人也人生功名富贵过
 去辄了子孙昌炽固有定数若加意营谋必更得祸
 败只于我生道理明白透彻有可信心处少少许便
 足当下能到一个是处是要𦂳事(以上论立/志虚心)
静以养敬之原存义之本动以观敬之发著义之施若
 有义而无敬有敬而无义皆不足以体动静之神而
 通性情之德然以敬言之动处熟则静处愈敛而终
 以敛者为之根以义言之动时当理则静时愈有所
卷二十三 第 15b 页 WYG0725-0362d.png
 存而终以存者为之地况敬义夹持之后则止而止
 行而行静亦定动亦定是时虽有动静而心则一于
 静而已此大易艮背之学周子主静程子定性之微
 意也(自记/)
毋不敬是持养思无邪是谨独
存养之功盖取诸乾说卦曰战乎乾终日钦钦如对大
 敌非战则无以为存也天德流行纯亦不已非健则
 无以为养也省察克治之功盖取诸巽说卦曰齐乎
卷二十三 第 16a 页 WYG0725-0363a.png
 巽巽者入也非入则无以为察也齐者断也非齐则
 无以为克也(清植/)
涵养是筑城凿池省察是诘奸禦暴(自记/)
静而存养动而省察打作两截是黄洵直饶双峰语朱
 子无是也居敬以穷理云者犹言用心以读书又如
 教人出力以挑担虽有内外却是一事
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又曰以义制事以礼制心盖由乎
 中而应乎外制于外以养其中也(自记/)
卷二十三 第 16b 页 WYG0725-0363b.png
敬是在内的义之根虽在内但此时说不得义若敬则
 严恭寅畏时说得敬省察时亦说得敬作事时亦说
 得敬中和诚明忠恕皆然保合太和中内原有但未
 𤼵时说不得和至中则在未发为不偏不倚已𤼵为
 无过不及中虽心亦无偏但主性一边说忠虽实理
 亦在却主心一边说
凡为学只在日用喜怒哀乐上用功中即大本和即达
 道夫子许颜子好学不是终日讲求四代礼乐却说
卷二十三 第 17a 页 WYG0725-0363c.png
 不迁怒不贰过濂溪明道终身无疾言遽色是何等
 工夫邵伯温出仕伊川谓之曰打人自一板以上皆
 立案盖有案则其罪有等不得乘以吾之意及乘以
 吾之气矣人之为学从此脚踏实地所谓易简而天
 下之理得
自孔孟后心学不讲汉唐儒者虽读儒书只以谶纬文
 词为事讲到经济气节而止将孔子合外内之道遗
 却一边全不从天命之性自己心上下工夫所以佛
卷二十三 第 17b 页 WYG0725-0363d.png
 家窥见此意从内里打叠便将来提唱叫唤人都从
 风而靡孔子未尝将心字作话说然说孝说弟执事
 敬与人忠言忠信行笃敬何处不是说心到得立则
 见其参于前在舆则见其倚于衡竟是养成一个婴
 儿随处现形一般此学不讲便无是处从何处说起
 这却不难将要说话时觉得放易便收住觉得神气
 飞扬便敛入身里来不过言语容貌之间时时整顿
 久之自然熟了就心存不放形神不相离岂可忽过
卷二十三 第 18a 页 WYG0725-0364a.png
忠信有在根本上说者如主忠信之类有在一事上说
 者如事君以忠交友以信之类事君之忠主事说臣
 事君不是为爵禄是要办事此事不是一己的亦不
 是君的是天地间当做的事人看此事是公共的所
 以不尽心者多如今把作自己当做的便忠交友之
 信主言说相与朋友是要劝善规过其尊不如君臣
 其亲不如父子兄弟易得不信
忠信算不得两件亦算不得一件如人有心本淳厚偶
卷二十三 第 18b 页 WYG0725-0364b.png
 然说话不循其事理略浮漫点染些便不是信又有
 说话一丝不肯假借却或为侠气或欲要誉未必皆
 出于忠是信有自忠出之信有不自忠出之信忠却
 没有两个至恕乃如心之谓亦没有两个恕无作宽
 恕解者作宽恕解想是起于可以情恕之说此句尚
 未碍理至以恕已之心恕人便断然不可难道自己
 不要做圣贤便亦不以圣贤之道望人不成恕字中
 无此义故大学说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
卷二十三 第 19a 页 WYG0725-0364c.png
 非诸人求诸人非诸人皆不可少必须有诸已无诸
 已耳须是两面都到
忠信若都在心上说忠略在前几已动而事未形此事
 既我所当行若不极其量有一毫隐匿留馀便觉有
 过不得的意思这是忠信略在后意已著事而理有
 定此理分明是如此若不循其分有一毫夹杂乖离
 便觉有去不得的意思这是信
存养二字本出孟子孟子曰苟得其养无物不长操则
卷二十三 第 19b 页 WYG0725-0364d.png
 存舍则亡又曰存其心养其性盖人心惟危存者所
 以使之安道心惟微养者所以使之著是孟子本指
 惟存为收敛宁静之意若养则当致其滋培充扩之
 功矣程朱引来却俱用为收敛宁静之名而于理实
 不相悖盖心性是一是二未有不存其心而能养其
 性者亦未有能养其性而心有不存者故心上亦可
 用养字养心莫善于寡欲是也性上亦可用存字成
 性存存是也要之心性俱是本原工夫若言心学而
卷二十三 第 20a 页 WYG0725-0365a.png
 只著存字不几释老之空虚乎(清植/)
程子提出敬字便是救苦救难第一丹头敬则神存不
 敬则神亡神存则生神亡则死
敬说唤醒二字最好一唤醒起来便是东方日出气象
 (钟旺/)
朱子说敬字是畏字意如见父母畏父母见兄长畏兄
 长见朋友畏朋友退然如不自胜惟恐得罪一般孔
 子说颜子好学首曰不迁怒定性书说廓然大公物
卷二十三 第 20b 页 WYG0725-0365b.png
 来顺应许多大道理归于怒之时忘情而观理易说
 惩忿在窒欲之先损者之乐骄乐居首曾子孟子俱
 有泰山岩岩气象自是浩然之气养得如此然曾子
 战战兢兢临深履薄动容貌斯远暴慢又曰有若无
 实若虚而后乃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临
 大节而不可夺敬字要仔细理论问称颜子好学何
 以首及于怒曰怒最易𤼵而难制故大学说正心亦
 先说忿懥不贰过一切窒欲事都包在里面
卷二十三 第 21a 页 WYG0725-0365c.png
罗整庵蔡虚斋留心朱子之学然于天命诚意诸章注
 都不曾讲透他以存心持敬为力行工夫不知存心
 只是提起此心不要昏去原无多事如何谓之力行
 戒谨不睹恐惧不闻有何事可行
敬字从理上发出心和气平就是俗语一个怕字故恭
 人曰温温德隅曰抑抑近人错会多作有意矜厉就
 是果然壁立万仞亦是泰而骄威而猛与敬本旨相
 反矣有意矜厉是从气上做工夫既不心和气平如
卷二十三 第 21b 页 WYG0725-0365d.png
 何能中节东汉人谓之气节其节自气中出不从理
 上来故曰一变至道正须变也刘念台黄石斋岂非
 君子惜其工夫都用在气上
敬字被后人讲不明白做来形状可畏汤潜庵陆稼书
 皆中此病竟有不近人情之意令人望而去之敬是
 怕人不是要人怕我如见大宾如承大祭无众寡无
 小大无敢慢战战兢兢临深履薄还是自己怕人还
 是要人怕已至于敬人者人恒敬之自然俨然人望
卷二十三 第 22a 页 WYG0725-0366a.png
 而畏威可畏而仪可象
人若閒散度日过后未免悔恨惟用工读书便心无不
 安处可见人只是求心安为主佛家云我视禅定如
 须弥柱心非须弥柱心安处便是须弥柱也你看这
 不过一些子却顶天立地是这个
黄石斋云人无今古最妙如有人凡事淳厚不肯苟且
 欺人便是古人如今写一本书刻一本书一毫不肯
 潦草这就是古人之书问有因官事磨得细心者只
卷二十三 第 22b 页 WYG0725-0366b.png
 是怕心常存心便细了曰怕便不好须是不尽心自
 过不去务要工致周到心里才安帖方好
和尚家参禅亦是要心归一故意说一句极没理的话
 要你在这上寻求想来想去别的念头都断了人心
 本自灵明逼到归一时光彩忽𤼵别见得一个境界
 他们得此方好用功不是到此就住从此遍参历扣
 直追无上菩提阴符经曰绝利一源用师十倍是这
 一层工夫至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即参同契所谓干
卷二十三 第 23a 页 WYG0725-0366c.png
 周粲彬彬万遍将可睹乃是思之精熟若心无那一
 段归一内力却不能思要思心散去了亦不中用
省察省字是从三省处用来字面然曾子之省是事已
 之后回头盘算程朱引来却是作当几点检语省察
 言下便是克治故朱子于学庸两处慎独注一则曰
 务决去而求必得一则曰遏人欲于将萌非徒点检
 一番已也省之之精则知无不致克之之勇则行无
 不力故省察内便包得致知力行工夫朱子所谓自
卷二十三 第 23b 页 WYG0725-0366d.png
 谨独而精之以至于应物之处无少差谬而无适不
 然应物而无差谬非致知力行者能之乎故陈北溪
 所举学的只说居敬致知力行不及省察正以致知
 力行即省察之实也(清植/)
 
 
 
 榕村语录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