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二 第 1a 页 WYG0725-0336a.png

榕村语录卷二十二
大学士李光地撰
历代
舜葬苍梧是广西已入版图禹会涂山是浙东已入版
图不知宣王中兴赫声濯灵何以淮徐即呼为戎夷
江南湖广春秋时皆摈为荆吴非我族类大抵诸侯
各君其国天子有道则来朝否则职贡不至声教遂
卷二十二 第 1b 页 WYG0725-0336b.png

出诸侯不可得而朝也总之王畿虽为万国系属而
各国却委其自治圣人公天下之心原是如此
武王取商不闻商家有死难之人当时箕子胶鬲以下
自然尚有其人因武王处得好大家便相安并不见
胶鬲出为周用周亦不曾强胶高使为己用这便是
两尽其道
管仲器小且不须推说到正心修德致主王道上去假
卷二十二 第 2a 页 WYG0725-0336c.png

过诛其罪人置君而去至义声满天下自然四方仰
而待命如文王之世矣孟子之以齐王亦是以齐之
地行政救民使天下归心耳断不是要夺周家天下
而有之也古者方伯专征或天子以所征之地赏功
则可受又或要荒之外蠢动暴害者取之可也古公
初时国甚小后来便大想是多得西戎之地耳断没
有圣贤利人之有而攘而据之之事管仲便是又灭
卷二十二 第 2b 页 WYG0725-0336d.png

问使孔子为君为相亦如尧舜周公足矣曰只怕此周
公更浑然无迹些孔子乾净无比事事稳又收得好
虽曰危邦不入他却曾入乱邦不居他却曾居所谓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
商鞅开阡陌可见以前阡陌尚存三代田制如何急忙
变得尽直至鞅始无遗又人之为兵亦鞅为之信是
千古罪人不过要变换新法夺人相位就做出此等
卷二十二 第 3a 页 WYG0725-0337a.png

论及得志便恶燄滔天所以读书要正当莫著怪僻
之论有此一段怪论便恐有发作时
孟子言好善优于天下大学之一个臣便是此二字注
脚有此二字无所不有萧何与高祖同起丰沛良平
皆后进高祖任用之何无几微不平之意自己老老
实实的管粮饷又荐一韩信赖以成功故功为诸臣
冠
卷二十二 第 3b 页 WYG0725-0337b.png

从入关止知收图籍为钱粮兵马计经书皆置不问
至项羽一炬乃尽澌灭秦人所禁禁其行于民间者
耳所谓王府则有者固在也
韩信之败就在闻郦生下齐自耻不如遂袭而取之功
必欲自己出败之根也韩信等之善将如蛛之结网
蜂之酿蜜他的偏长是天生的亦有学问他学问于
这一路偏容易偏在行
卷二十二 第 4a 页 WYG0725-0337c.png

过几人董江都诸葛武侯文中子韩文公馀则称陆
敬舆郭汾阳如韩魏公则曰间气范文正则曰才气
老成
某看汉儒中如江都武侯实在做得事来次之便算贾
长沙刘更生班孟坚孟坚一部汉书何所不有议论
又得要领后人议其品行似属过苛当日窦宪出征
朝廷命固从之岂得不行既与同行宪得功而归要
卷二十二 第 4b 页 WYG0725-0337d.png

长沙不及董葛醇正夹杂霸道
汉文以长沙傅梁王以晁错傅大子可谓误于择师
客言王莽未篡时觉得天下无他伶俐既篡位一日呆
似一日曰便是古人说得好欺天者天亦欺之罔人
者人亦罔之穆穆之天未必做此伎俩鬼神便有许
多驳杂的来弄你
钜鹿昆阳皆以少胜众项羽一战而骄诸侯膝行而前
卷二十二 第 5a 页 WYG0725-0338a.png

湿枕席平居却不露声色便是成事气量
古来高隐人不尽是忘世多是志愿极大见不能然遂
决意不臣人武侯不立史官他自看得功业不上眼
故不屑记如不遇先主自然高隐终身孙曹岂足挂
眼严子陵便是看得光武未能十分像意所以不肯出
即邵康节先生亦是英霸之资
耿邓辈赞光武以弘济艰难不过保全天下之人身子
卷二十二 第 5b 页 WYG0725-0338b.png

之人心东汉末宦祸党锢频兴而赴仁蹈义者视死
如归子陵之力也于易蛊者事也故皆曰干至上独
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盖所干者更大不可谓非事
也定九先生曰孟子答士何事曰尚志正是此义
吊严子陵诗文以权文公范文正公为绝唱权诗直说
到风尚为淳而曰焉用佐天子持此报故人高阔纯
粹又是实事范记两边说得到一边高一边大包涵
卷二十二 第 6a 页 WYG0725-0338c.png

殊欠度量王姚江自以驱驰王事而以荷篑讥之意
亦褊浅
方正学作子陵诗极可厌古今君臣惟此最飘洒是一
段佳话有何放不过定要说得扫兴至此况郭后又
安知其无可废之道友云其实丽华却是糟糠郭后
反是后来所立至吕东莱以宋弘语为讽郭后事宋
弘薨于建武六年废郭后乃十五年事安得预为讽
卷二十二 第 6b 页 WYG0725-0338d.png

汉宣综核名实虽小康竟弄成一名法天下至孝明始
锐意兴复礼乐虽止皮毛然已能使人尚名节可见
礼乐之功大
邓伯道事小学采之其实有过处弟子固要保全己子
纵不能两顾听他追随不上万一得活亦不可知何
必縳在树上使贼戕之郭巨之子必不得已只好听
他饥毙埋之殊属害理这都是汉晋人好名之弊
卷二十二 第 7a 页 WYG0725-0339a.png

𨽻校尉宦官之弟已避入柱中便当住手乘此以慑
群小足矣何必破柱杀之以致激变武侯事事严肃
却又肯放过所以妙
汉之高文武宣明章诸帝天分皆不及先主先主遗命
几句语似平常而所见甚高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
恶小而为之是何等胸次识解高文武宣诸君都用
不得武侯即唐太宗好自见聪明亦未必用得
卷二十二 第 7b 页 WYG0725-0339b.png

其无用之状全见于鸿门之宴非谓卿子冠军与高
祖皆宜杀祗于适合机宜与不中机宜处见其大概
耳项羽起手杀太守便规模不好昭烈举事郤有度
不轻杀人其于督邮也鞭之而已口不离仁义之言
遗诏数言老靠决断
先主不忍东征之举后来武侯收拾便如人遭濒死大
病虽已痊可元气终未能复假令当年能忍姑与吴
卷二十二 第 8a 页 WYG0725-0339c.png

渭上流以争天下必大得志人不能如圣人之大公
便须坚忍一能坚忍成就便不可量孟子以太王配
勾践总押在畏天上说铢两不差
帝王总以知人为要昭烈论学问文采智谋勇略俱不
及曹操当时陈元龙郑康成辈皆推重之可见他认
得人得王霸之要又名义正得一武侯增多少气燄
后来又肯读书至遗诏乃己笔在汉诏中为第一大
卷二十二 第 8b 页 WYG0725-0339d.png

孟子言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故曰善战
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辟
草莱任土地有何妨为其惟导世主以富强势必至
夺民之利而归之上也其论独夫直推到天生民而
立之君原是为民来都是透顶议论近来读史将此
意一观觉得三代下不堪著眼曹操之恶不消到暗
移神器诛戮忠良只看他报陶谦之雠将徐州鸡犬
卷二十二 第 9a 页 WYG0725-0340a.png

烈逃至长坂已是临危尚不忍弃百姓武侯便有孟
子家法朱子论其拔三千户而归云是皆归命于汉
者不尔恐魏人屠之非因街亭之败欲以此遮当其
罪其论确矣武侯之外如郭令公范文正公司马温
公皆实有孟子之意但武侯做得来尤一毫不苟能
令司马懿老奸宿猾不敢动手为儒者吐气不然那
一辈盗贼以为儒者竟无用但空言誇大耳
卷二十二 第 9b 页 WYG0725-0340b.png

之逆节并未萌也武侯不往而反南迁静中已窥见
其底里矣当时形势人物俱看得了了于中本意拚
得终身不出及见先主帝室之胄赤心白意可与共
事方肯委身此其出处合于圣贤者
三代后武侯是个小周公朱子是个小孔子具体而微
武侯才大器宏通身绝无火气虽以伊川之刻覈每
与周公同举亦尊之至矣
卷二十二 第 10a 页 WYG0725-0340c.png

起人疑惑武侯亦是如此其求救于吴而曰若事之
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此是实话出于至诚
若如战国策士之掉口舌权亦黠狯岂能受其揶揄
法正一饭之恩必酬睚眦之怨必报人以为言武侯
曰主公之在公安进退狼跋孝直为之辅翼令翱翔
不可复制如何使不得行其意武侯立法甚严自律
极谨而权于人情又极宽明是为情面即直说无复
卷二十二 第 10b 页 WYG0725-0340d.png

此句却是武侯功臣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即不
用奇谋何况武侯武侯行兵竟是太公方叔之遗孙
吴一片诡诈成何局面妙在武侯又不迂阔口中亦
不说不用奇谋只似引绳墨切事情而所行都是直
接三代之事如今寻武侯一点黑暗处亦没有
武侯有手段后人以司马温公比之温公是个好人才
具焉能比武侯当时曹操虽死谋臣猛将尚多兵经
卷二十二 第 11a 页 WYG0725-0341a.png

魏人慄慄应举者都不应举以待蜀汉之至是何声
势观所以治蜀一事不苟惟取益州一节被人议论
朱子到此亦叹息云便是后代圣贤难做武侯本意
倒要先主受刘表之让当时若受了荆州荆益相连
刘璋闇弱声罪西征何等光明正大后来据荆袭益
毕竟亏理只因先主为主武侯未必把持得住如东
征之役亦不能止君臣之际难言之矣武侯去既去
卷二十二 第 11b 页 WYG0725-0341b.png

昭烈之取蜀武侯不设一谋不著一语然隆中之对未
尝不以此为言大槩武侯即取蜀亦必有道不肯不
光明正大耳
朱子谓汉唐来做事密者惟武侯犹未免有疏处不知
朱子说他疏处安在岂以荆州单付关侯及用马谡
之类耶关侯与先主如骨肉必不容他人监押荆州
之任又非关侯不可马谡虽败更见众整武侯军见
卷二十二 第 12a 页 WYG0725-0341c.png

吴临川言不闻圣人之道虽德行如司马文正才略如
诸葛忠武亦未足以兴礼乐此是宋人习气语锡曰
文中子云孔明无死礼乐有兴然横渠有云若不闻
性与天道而欲制礼作乐者末矣然则武侯能闻性
与天道乎曰禅家有悟而修者有修而悟者汤武反
之亦是勉勉不巳功夫纯熟透到性天上来武侯不
是粗节豪杰看他一言一动毫不苟且安知其不直
卷二十二 第 12b 页 WYG0725-0341d.png

能事不过做到恢复使天下富强而止礼乐要无私
无我至诚大公本之躬行心得之馀薰蒸流溢人人
皆信而从之合下便郊焉而格庙焉而飨不是但考
核制度颁行天下即算得数礼乐不是阔远事自日
用行习家庭微暧何处不是能兴礼乐之人须时时
事事无一不合礼乐又须详考古来因革之变纪数
音节源流之故审时度务合于变通损益之宜博学
卷二十二 第 13a 页 WYG0725-0342a.png

后世用兵都不能出孙吴之外惟武侯脱去此窠臼管
仲伐楚不问僣王之罪而寻摘至小不可考校之事
朱子谓是不肯残民之意乐毅威力本可下齐其不
进或亦有此意故文中子许夏侯泰初善发其蕴武
侯自比管乐必当有见武侯节制之师法令严明其
兵与渭滨之民杂处而若不知是何等调度文中子
云孔明不死礼乐有兴今以臆度之若兴礼乐恐武
卷二十二 第 13b 页 WYG0725-0342b.png

井灶溷厕皆井然有法巳是礼内外和辑上下安服
远近感动巳是乐即以意为之必不大差
武侯同时人无不服身后人无不服虽雠敌如魏吴亦
无不服先主目空一世计见武侯时年已四十馀武
侯才二十六岁一见便倾倒世谓陈寿与武侯有隙
而贬之大谬陈寿进诸葛文集表前说管萧之亚者
汉人眼孔耳后面比之召公又谓以佚道使以生道
卷二十二 第 14a 页 WYG0725-0342c.png

益倒是劝进表虽非出其手毕竟武侯为首中间填
许多谶纬若是程朱断有斟酌又手写申韩以授后
主申韩有何佳处此则圣人不为也岂所谓天民之
未粹者亦近之乎
立朝与僚属同事最不可露出我是正人的意思害事
最大东吴张温被罪而死武侯闻之疑讶不得其故
久之曰我得之矣清浊太明此便是武侯大处不如
卷二十二 第 14b 页 WYG0725-0342d.png

时务随事不同春秋书楚为子假令孔子厄陈蔡时楚
子发兵救之围既解而延见毕竟不得称他为子孙
权称帝正是汉贼孔明不讨而称贺此类正可参想
问程朱自然都做得事当时伊川若交付他西夏朱子
交付他恢复未知能如武侯否曰朱子自然做得来
只是像武侯不像武侯未可知问伊川毕竟如何曰
须是从人主以至宫中府中一切都依他整理一番
卷二十二 第 15a 页 WYG0725-0343a.png

自然即回隆中去了武侯既被先主折节下贤从他
出来不大差亦便随分做了圣人中如周公既有圣
人之德又通身才艺自是不同若伊吕想其作用亦
未必远过武侯管仲才大又有学问只是较之武侯
却许多不如非是说他必然继周而王才算功烈不
卑只尊攘二字他便做得有限桓公四十年中并不
见朝王一次至以天下诸侯临楚不过数说他两件
卷二十二 第 15b 页 WYG0725-0343b.png

不能制楚之命才如此武侯亦贺孙权即位却是事
机当然必如此方好并力于魏魏灭不怕吴不服与
管仲不同
孔明有巧思木牛流马亦是想出来的脚用四小轮容
易行动栈道路窄车大难行牛马却步窄前用一人
牵动其后十数俱可牵连而行
静中工夫惟閒时可用孔明自廿六岁出来日倥偬于
卷二十二 第 16a 页 WYG0725-0343c.png

天资高时时将心提起用著实落工夫来
朋友要取直谅自己受益不受尽言者始于予智终于
至愚夫子称舜好问好察不必贤智之言始足听也
耕问奴织问婢他所素习必胜于我武侯天资高曰
广咨询曰闻过必改而无吝色曰吾心如秤不能为
物作轻重故功虽未成而信格神明势倾天下当时
称服了无异词后世传诵久而弥光
卷二十二 第 16b 页 WYG0725-0343d.png

府中须一体不宜内外异法亲贤臣远小人不过淡
淡数语实则千古治乱之经故可与伊训说命相表
里
徐元直说俗儒不知世务识时务者为俊杰武侯云刘
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议动引圣人今岁不战明
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据江东正所谓俗儒也
朱子谓陈群为贼佐命词严而义正荀攸自应入此例
卷二十二 第 17a 页 WYG0725-0344a.png

是汉官未尝仕操操建国称魏则彧死而后操为之
彧阻董昭以致杀身一节亦自可取若其婚于宦官
则彧方二岁其父为之耳彧之罪当从末减(钟旺/)
庞士元论人才不肯求全责备这个心胸便可以称凤
雏
蜀汉虽小年数不多却有可观人物之盛亦不止一武
侯即如关侯对张辽言吾极知曹公待我厚但吾受
卷二十二 第 17b 页 WYG0725-0344b.png

立效以报曹公乃去何等磊落赵子龙不受第宅曰
霍去病尚曰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室未复无所用
此又谓汉贼曹操非孙权都中义理张翼德释严颜
奉之上坐而受教何等风谊受刘子初之侮慢而不
怒何等气度至后尚有蒋公琰费文伟即姜伯约亦
有意思朱子以正统归之允当荧惑守心之说渺茫
不可知惟以人道大义为定方为正理魏之人物惟
卷二十二 第 18a 页 WYG0725-0344c.png

鲁子敬馀不足道也
赵云张嶷不独有将略其见事明决持重老成实古重
臣之选
管宁不仕名望甚重果是何如曰其人未免杂些黄老
气本传中载他一篇文字细捡便见(清植/)
司马懿有功于魏甚大其耐得定处便是他的作用便
是高手
卷二十二 第 18b 页 WYG0725-0344d.png

顿兵坚城之下置之死地而后生穷寇勿追之类至
两军相抗哀者胜则又片言居要矣邓艾已至蜀是
死兵自宜坚壁清野勿与交锋诸葛瞻遽与之战全
不知乃翁兵法者
知人任人是人君大事取人以身从根本做下来者颇
少如苻坚淫昏无比为用王景略便能立国唐武宗
任李德裕亦有效只是错的狠多所以知人是难事
卷二十二 第 19a 页 WYG0725-0345a.png

因为他只学得驾驭人之法虽耸动得外国人闻其
崩而𠢐面终不是至诚动物也凡人处事都不消自
己暴白只这点心万古人皆知之
唐太宗事事料理过又承苏绰之后所以治效为三代
以下所仅见但大根本巳错了又所谓敷求哲人俾
辅于尔后嗣者绝不加意所以再传而有武氏之祸
立言最要端直魏郑公颜鲁公为人忠亮节义如此鲁
卷二十二 第 19b 页 WYG0725-0345b.png

旧恩犹之可也更称赞杨素极其推高岂非失言(钟/旺)
商周之际除夷齐外微箕且就武王之封商容亦受武
王之表书录微子易系明夷诗歌白马孔子亦曰殷
有三仁总量其心之无他而一于仁也是心非可假
托而人遂信之也皎日霁月万夫皆见狄梁公亲相
武后反唐又身后事而儒者谅其为唐盖当日无可
退休之势只得委蛇以图济又自下位以至为相皆
卷二十二 第 20a 页 WYG0725-0345c.png

生民而立之司牧非徒以荣之将使助天而生养斯
民也苟以救民为心虽汤武之放伐大易以为顺天
应人管仲之事雠圣人以为仁孟子曰民为贵社稷
次之所见精矣
遇时势极难处只有一无依傍听天顺理不作主意而
已施将军说飘洋遇风者只有砍倒大桅随风所吹
或得近岸不尔无不覆者郭汾阳善用此法抛置生
卷二十二 第 20b 页 WYG0725-0345d.png

矣此理周易说尽
汾阳纯忠无私然才具略短不得临淮相助恐难成功
郭李素不相睦及郭为帅李乃自缚请罪郭惊谢之
曰王室多难岂修私怨时耶遂两相交契此等处实
高人数等易传以孔明与周公并举而以汾阳次之
果非等閒
唐人设科有学窥孔颜道侔伊吕等目终唐之世惟张
卷二十二 第 21a 页 WYG0725-0346a.png

十分深造如韩退之还可充得此科否曰退之果能
窥见然终是狂不是孔颜底气象有间又曰若将退
之充孔颜科陆忠宣充伊吕科亦还去得忠宣尽有
经纬(清植/)
易言有亲则可久即盛德至善不能忘之意大凡久而
不忘者须是德至诚感人才能久而不忘宋时有书
生吊仁宗诗云桑麻不扰岁常登边将无功吏不能
卷二十二 第 21b 页 WYG0725-0346b.png

字妙写出含容宽厚与汉武非武健严酷恶能胜任
者不啻径庭此亦是有亲可久但不能有功可大耳
当时贤奸迭进用人无常安能立功如何不受西夏
的气总是明白要𦂳既有诚心又要明善所以程朱
说格致那样郑重看来如鸟双翼缺一不可
颜鲁公忠义强直至死不变陆子静推唐有三人颜鲁
公杜子美陆宣公而韩文公不与焉朱子为王梅溪
卷二十二 第 22a 页 WYG0725-0346c.png

之范文正公及梅溪其人为朱陆所称岂偶然哉问
文正声价竟在韩魏公上曰天地间最重是成就人
材宋之道学派是文正开的其心量光明广大欧阳
公亦喜汲引后进然近于词章意思多文正则理学
气节奇才异能无不兼收所以声光烜赫
富郑公文潞公看来不过是有学问的老实端正一边
人范文正事业不必胜人而为第一流者功在推奖
卷二十二 第 22b 页 WYG0725-0346d.png

不高而罪不可赦者以其摧残人才也要造就当下
人才要培养后来人才武侯不得培养工夫且造就
当下的忠厚者用其德技勇者用其才所以能建功
立事
伊尹云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天地间
道理是公共的人说不妥到底有些毛病所以武侯
只要人攻其短不是故意如此他高明直见得事理
卷二十二 第 23a 页 WYG0725-0347a.png

议必要周尽竟是以能问不能以多问寡有若无实
若虚的本领此却是圣贤穷理治事根本王荆公只
为少却这段意思便万事瓦裂武侯在草庐见庞德
公便拜身为将相见许司徒亦拜此是何等意度王
荆公于韩富诸公皆视之若无有日对明道先生犹
谓其言如上壁两目不见人如何成事凡做事与人
商量有好处推与众人即是与人为善之意
卷二十二 第 23b 页 WYG0725-0347b.png

加去取去仪礼又去春秋至诋为断烂朝报而自己
作三经新义尽废前人之说几几欲夺孔子之席狂
妄孰甚焉论理如此其见之事可知程朱虽疵驳前
人惟至汉而止然汉人有片言之善何尝不录如望
道而未之见汉儒解作见殷之天命未改贤人尚多
望太平而未之见温公至据以疑孟子此等不辨是
护汉儒而疏孔孟矣事有同行而异情者此类是也
卷二十二 第 24a 页 WYG0725-0347c.png

东坡轻财重义清廉高阔文采风流至民生政务不
似介甫有实心
宋神宗之用荆公明建文之用正学皆非前代所有惜
其败事令儒者短气建文时本无人神宗对著明道
宁宗对著朱子而叹无人其然岂其然乎
神宗升遐时邵伯温问明道曰时事将如何曰司马君
实吕晦叔相矣曰果相如何曰君实担当不晓事晦
卷二十二 第 24b 页 WYG0725-0347d.png

不然衣冠之祸未艾后一一如其言然朱子谓明道
为之则可不然君子小人亦难杂然并处大约明道
却能如此孙盛称诸葛威略能捡卫异端捡者知也
卫者行也略捡也威卫也惟知仁勇全而至诚者能
之
李忠定每用辄效次第井然只是略急些竟是一粗武
侯
卷二十二 第 25a 页 WYG0725-0348a.png

如王沂公之于丁谓徐文贞之于严嵩忍耐以待其
变大抵君子欲攻小人则小人之党必固不如且放
松其党必自相攻击乃可相机而动
古今两大恨秋风五丈原一也金牌十二道二也一天
为之一人为之武侯正命犹可武穆直枉死牢狱且
并其子戮于市曹然至今三尺童子莫不知尊武侯
武穆亦莫不切齿秦桧人心即是天心可知及身之
卷二十二 第 25b 页 WYG0725-0348b.png

孙吕惠卿子孙俱不肯认惠卿为祖有子孙而灭绝
然则天之性其可违乎
门人问中兴将帅还有在岳侯上者否朱子凝神良久
曰次第无人所贵于圣贤者以其言可信使人物事
迹千载下据以得其实耳武穆死时朱子已廿馀岁
岂有见闻不确者丘琼山说秦桧有存宋之功武穆
不死亦未必能平金人后人错记或指作朱子语可
卷二十二 第 26a 页 WYG0725-0348c.png

张德远为宋齐愈劾去李忠定齐愈何人也乃首出张
邦昌姓名拥戴邦昌者自是忠定终于不起而宋祚
遂终于临安后又不喜武穆全是私意虽朱子为作
行状不敢谓非徇南轩情面也问此亦可见南轩差
处父既官至将相功罪须付之史官与士大夫公论
何用粉饰表暴曰然程子于大中朱子于韦斋毫无
溢美大中当承平之世不汲汲仕进一见茂叔即知
卷二十二 第 26b 页 WYG0725-0348d.png

桧是何等气节而其子不多称焉盖如此然后人信
之若装点些无实之事人便非笑然则非自非笑其
父也一间耳禹言四凶举其三讳父恶也道理不过
如是而止是非者天下之公非可以私情移也锡曰
此事流弊甚远驯至于今守身诚身都不讲甚至供
养俱不周惟于亲死之后架空撰为志状或经营入
乡贤祠便以为孝子尊亲之至以致学宫之内侩伍
卷二十二 第 27a 页 WYG0725-0349a.png

者先生曰然魏公后亦复荐忠定魏公得罪忠定亦
救之大抵魏公尚是正经人但糊涂太甚耳
张魏公平生只管误事朱子每多恕词或以南轩之故
吕舜从仕张邦昌则不可训虽以东莱力为回护亦
不得不直其辞(钟旺/)
胡康侯以秦桧为王佐这病就见在春秋传上论古人
不著古人则看今人亦不著今人矣大约知人从虚
卷二十二 第 27b 页 WYG0725-0349b.png

同又单讲办事而不论根本便易错
荐贤育才上圣之美节王荆公见得人皆不己若得位
行政总不得贤能之力便是规模器局小规模器局
小则才亦小矣先主从不识武侯听徐元直语就恳
切求见屈躬三顾卒收其效荆公闻濂溪名一再相
访而不得见遂忿然不复往胡文定提举湖北时谢
上蔡为应城令文定因行部欲往谒先之以书上蔡
卷二十二 第 28a 页 WYG0725-0349c.png

见之于公堂坐定文定见两旁𨽻人如木雕遂禀学
焉文定之视荆公其贤远矣
南宋不可与东晋并论者以有朱子遂增重十倍孔明
之在蜀亦然以知圣贤之益人国者在千古其一时
之裨助犹浅之乎为见也
相传文文山初中状元一相者潜至朝堂瞰归语人曰
在某处立者大贵在末座年少大凶在某处立者乃
卷二十二 第 28b 页 WYG0725-0349d.png

死有人荐一日者于陆子静子静问曰齐景公有马
千驷算得出不曰算得夷齐饿死首阳算得出不曰
算得齐景公却死之日民无称夷齐却民到于今称
之算得出不其人无以答
三纲五常整顿起来便天地日月亦觉添许多清明明
太祖知得此意故靖难时忠烈之臣极多至亡国犹
忠义如林一统太平二百馀年宫闱间极乾净可见
卷二十二 第 29a 页 WYG0725-0350a.png

人材之兴端由学校太学为四方观瞻尤属要𦂳洪武
虽不读书却能以此为急务每日下学听诸生讲诵
即偶不至亦令画工暗图师弟子作何营干诸生有
归省者必赐之表里至廪饩居处之细件件理会周
到迄今勒石学宫者犹可考见惟专一诚切故虽经
永乐及魏忠贤之摧残而节义滚出大率培养之力
居多(珣/)
卷二十二 第 29b 页 WYG0725-0350b.png

令卒侦望其上闻有弦管饮博者即縳至倒悬楼上
饮水三日而死虽立法太严然所以激厉颓靡处志
气规模果不寻常竟有一人横行武王耻之之意不
然天下已定习俗已久何苦使偷惰者反有故元宽
大之思但使圣人处之必当有道不至如此过于苛
急耳
古君臣相与其善者都是榜样如留侯与高帝忠武与
卷二十二 第 30a 页 WYG0725-0350c.png

太祖命宗伯陪宴于礼部乃白衣据上座以师道自
居太祖令画工暗图其像曰斯人何傲吾不能用留
为子孙光辅太平遂送伴蜀王是皆可为榜样惜后
偾事遂减声价
方正学就所著文字便有许多糊涂处当时皆以为旷
世一见之人国家留为伊周者后用起来当靖难时
著著都错这就是他学问有病才高意广好说大话
卷二十二 第 30b 页 WYG0725-0350d.png

武侯何尝有丝毫要做伊周不过当下且做得不至
败亡踏踏实实做一件是一件无暇高自期许后来
人却以伊周许之
客有论宋代人材优于他代明却人材少想因太平年
久英华散了所以不生人先生曰亦是靖难时摧残
太甚上帝怒而不生秦始皇把几个读书人坑了直
至国亡无一人为死者只有一东陵侯后来亦为萧
卷二十二 第 31a 页 WYG0725-0351a.png

之
洪武起自农家只教人力田读书深恶贪污却博得士
大夫知廉耻嘉靖以前无携宦赀归家营产者蔡虚
斋既登第不求仕惟在开元寺授徒一日为其母画
像母久不出虚斋往请母曰汝成进士十年我尚不
得一新布衣不欲出见客也虚斋大伤之即赴选在
任心动告归不久而父逝后又贫不能自给求得南
卷二十二 第 31b 页 WYG0725-0351b.png

久即逝人以为孝感虚斋提学江西寄四金以周其
寡表嫂丁宁告诫万勿浪费当时人虽穷却穷得热
闹如春天树木何尝尽有花叶觉得有生意冬天何
尝无寒花觉得枯索盖树木亦要小草来帮衬便有
气色百姓细民乃士大夫之小草也
有明一代学问凡前人说过的话便不屑说却要另出
意解郑世子韩大司马杨椒山讲乐一无承受直接
卷二十二 第 32a 页 WYG0725-0351c.png

像预知后来有这般人所以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以此定人之学问百不一失有所承受一路考订来
者便是作而不述不信而好古者便不是
季本明德初读律吕新书不了彻乃扁舟请教于章枫
山枫山曰此是绝学吾友程篁墩无书不读亦不能
知明德归而求之却明白了著几篇论极乾净
黄石斋就擒时门人多相随石斋一再辞之曰我为大
卷二十二 第 32b 页 WYG0725-0351d.png

食毛义亦可死但未食禄亦可以无死今与诸君诀
甘殉难者止否则各有父母妻子毋为冒不测也众
乃泣别惟七人愿从江西四人福建三人是时遭逢
仁恕令前代遗臣梗不服者得请方行刑毋许专杀
由是石斋师徒皆下狱以待石斋入狱即绝粒大帅
忧其蚤毙也百方进食饮皆不顾乃募漳人之贾于
江宁者至狱以乡情相慰藉犹不食于是邀与游于
卷二十二 第 33a 页 WYG0725-0352a.png

石斋曰酒以合欢今乡井相聚小饮可乎但必毋过
三爵众皆喜诺遂饮三爵更一肆则又三爵以此阅
数日不至于毙及就义之晨二官入谒拜如仪日为
公送喜石斋曰吾国破君亡何喜之有二官曰巳得
请许公就义矣石斋笑曰是诚可喜但汝辈安能解
此因历数二官之家世阀阅也而呵其罪二官皆浃
背趋去不敢仰视顷之石斋乘小车出七人从中途
卷二十二 第 33b 页 WYG0725-0352b.png

庸忍一刻即千秋矣七人皆应曰然比至西华门石
斋忽坠车下一指挥趋进掖之且慰曰毋恐石斋瞋
目叱之曰是何言欤天下岂有畏死黄道周哉此地
为辇路所经吾不可以乘而过因绝食足弱下而致
仆吾何恐哉指挥愕然易容因跪曰此地万人瞻仰
公又困惫即就大事可乎石斋四顾曰善遂命布席
南向拜讫一老仆请以数字贻家石斋踌躇曰无可
卷二十二 第 34a 页 WYG0725-0352c.png

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七人者亦血书一幅云师存
与存师亡与亡石斋体故昂藏立而受刑又义风凛
凛行刑者手慄刃下不殊行刑者大悸急跪曰公坐
石斋颈已中刃血淋漓犹颔之曰可乃坐而受刑焉
其时大帅亦闽人也大书牌云伪阁部黄某首巡示
沿江一兵以他首易而匣藏之古墓中后数年石斋
子至江宁求遗骸有以兵事告者其子诣之兵人款
卷二十二 第 34b 页 WYG0725-0352d.png

石斋虽当时用之恐无益于乱亡救乱须有体有用之
人石齐每于晚食后始排书案及漏下双眸烱烱手
不停披服役者令翻书帙给使令皆不得閒至四鼓
仆从惫甚乃就枕其夫人善书画书法甚与石斋类
徐伟长中论有一段论行不及知处不为无理若看得
透便大槩不错明代士大夫如黄石斋辈炼出一股
不怕死风气名节果厉第其批鳞捋须九死不回者
卷二十二 第 35a 页 WYG0725-0353a.png

大槩都是意见意气上相竞耳行有馀而知不足其
病却大
某闻郭蒯庵棻言黄石斋浓眉高

方持朝纲开口辄呼温贼
明自正嘉以前程子全书朱子文集语类尚未盛行学
者所读只是大全及性理而已而其时士风质实虽
或肤浅却少背戾嘉靖后一派务高遂酿成明末那
卷二十二 第 35b 页 WYG0725-0353b.png

宋家一代风流笃厚臣子表奏率从君身上直词批纠
毫不委婉曾无被诛者韩侂胄虽怒诸贤流窜耳沈
继祖请杀朱子朱子得朝报不语而散行庭中既而
曰我这头且暂戴在这里移时又曰自古圣人不曾
被人杀死圣人果无被杀者就是大贤亦只比干一
人是路穷了方如此伊川晚年便谢遣生徒曰各尊
所闻各行所知足矣不必及吾门也汉之党锢明之
卷二十二 第 36a 页 WYG0725-0353c.png

东汉之末东林之盛是处士横议遥执朝权竞胜不止
故致颠覆孔子当昭公被逐之时韬光敛锷闭门读
书如不闻也者及老而居卫适当出公拒父此何等
事而孔子受其公养住五六年亦置之不论安卿曰
于此见圣人之作用曰论作用便差要看出圣人未
尝不在利害上斟酌究归于中庸不可易的道理又
要看出他谨严一丝不走处方好虚说却不得力季
卷二十二 第 36b 页 WYG0725-0353d.png

孟子曰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
闭户可也以常情论似大决绝然细思之道理却颠
扑不破乡邻本非至亲往救而不力则诈往救而力
则代乡邻而与斗者为雠或致被辱伤生以危父母
皆不可知即不然如今律例斗殴杀人在旁不救者
亦有不应问拟就是牵连作人命干證亦属无谓虽
闭户可也的确应如此夫子居卫其初不过住歇店
卷二十二 第 37a 页 WYG0725-0354a.png

夫子自有正名一番设施既不见用何为以局外之
人为不入耳之计夫子当日不税冕而行已与鲁绝
不便自归至老欲还乡惟卫与鲁近只得居卫彼时
地位道理止当如此故曰圣之时
孟子说伯夷隘非是说恶人之朝应立恶人应与之言
他当殷周之际并无职守优游西山亦可卒岁乃见
得世非黄农便过不得朱子平生不肯出来一过分
卷二十二 第 37b 页 WYG0725-0354b.png

而归便读书会友不问朝政假若看得一片武夷山
仍住不得除非是死尽可不必魏忠贤之祸诸贤赴
汤蹈火自是忠烈但韬晦些以存此身未始不可易
经以杞包瓜道理甚好瓜乃易腐之物岂能耐杞小
人凶恶已甚自然败在眼前及其败而吾辈在国尚
有人直弄得到后来元凶已去无人可用而国之受
害酷矣亦伯夷隘之流风也
卷二十二 第 38a 页 WYG0725-0354c.png

卷二十二 第 38b 页 WYG0725-0354d.png

榕村语录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