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第 1a 页 WYG0725-0192a.png

榕村语录卷十三
大学士李光地撰
诗
诗经道理不出齐家治国平天下二南从齐家起雅则
治国平天下颂则天地位万物育郊焉而天神格庙
焉而人鬼享然其理不外于修身齐家大指如此至
从来说诗的藩篱有说不通处须与破除不然都成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0725-0192b.png

有游女有女怀春之类何以女人都被后妃之化变
成贞洁而男人被文王之化尚不免于淫荡乎黍离
变为国风而雅亡难道西周畿内便无风谣东周贤
人君子忧时念乱不许有雅不成以颂尽为周公制
作礼乐时作将成康显然名号皆强为之辞岂复可
通大约周南召南是分陜时有此篇名后来仍其名
而附以西周风诗之醇正者小雅大雅亦如此问是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0725-0192c.png

如此分剖义例放宽些便不致东击西撞动成触碍
大雅自卷阿以上文武成康之诗民劳以下厉宣幽平
诗卫武公想是厉王时人小雅之宾筵大雅之抑戒
恰好皆在厉王时名时问考卫武公立于宣王时卒
于平王时史中甚明恐二诗或是追刺之作曰幽平
之际武公恐已不在了不然王室之乱至此全不见
他勤王晋郑焉依卫密迩于郑漠然不相闻问尚可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0725-0192d.png

汉崧高烝民韩奕江汉常武宣王之诗瞻卬召旻明
明是说幽王世次一些不乱小雅自鹿鸣至菁莪文
武成康之诗六月以下则宣王诗节南山至鼓钟显
然为幽平之诗乃自楚茨至车辖复起头似文武成
康之诗青蝇宾筵鱼藻似厉王时诗黍苗明是宣王
诗白华明是幽王诗又照前世次另叙一编是何缘
故前人都不于此致疑看来豳风是周公营洛时作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0725-0193a.png

之道恐成王不知稼穑艰难故作七月之诗道王业之
本祖宗之事以告之夫子既存此诗因将居东时诗
附焉而皆谓之豳风周礼祈年于田祖吹豳雅以乐
田畯祭蜡吹豳颂以息老物朱子疑大田良耜等为
豳雅豳颂而未尝言之详今观小雅楚茨信南山甫
田大田颂载芟良耜丝衣皆言豳事所谓豳雅豳颂
其馀则皆东都之诗如东山破斧之附七月也如此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0725-0193b.png

以及幽平有条有理各得其所矣
郑康成好以一二字傅会至周礼言豳风豳雅豳颂处
字面都与雅颂合却不将来作证不特迎寒迎暑与
豳风寒暑之月合雅中以御田祖田畯至喜恰与迎
田祖乐田畯合颂中胡考之宁胡考之休恰与息老
物合此数诗周公所作竟令天下用之所谓制礼作
乐也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0725-0193c.png

空之愈空愈好何用实以世系姓名为哉只是要见
其大处六经皆是言天人相通之理然犹零碎错见
惟诗全见此意国风所言不过男女饮食之故雅虽
贤人君子所作所言亦不过此即三颂中居歆奏假
洋溢同流亦总不出此其言情情即性也圣人尽性
彻上彻下见到至处我辈此时饮一杯茶点一盏灯厮
役之侍立偶然之嚬笑得其理便是天道无有间隔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0725-0193d.png

得其情死则尽其常郊焉而天神格庙焉而人鬼飨
后代作忧患诗其归多是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意思便
昏冥去诗则曰我日斯迈而月斯征夙兴夜寐无忝
尔所生又云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
富又云如临于谷如集于木即女子善怀亦能说出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绿衣之什归于思古人信是王
泽未歇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0725-0194a.png

即在硕人之诗而夫子去之素自素绚自绚如人天
资自天资学问自学问岂可说天资高便不用学问
不成正如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又如质而已矣何
以文为一般绘事后素亦言绘事必继素后耳礼后
乎亦言礼必继忠信之后乎皆言绚不可抹杀也推
此可以见删诗之意
天地神人以至鸟兽草木总是一个性情雎鸠之挚而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0725-0194b.png

不变月落万川处处皆圆一散为万万各有一原自
无两惟然故诗中比兴用之
朱子易诗二经解大段是了亦有未细处如易中取象
龙马鸡牛之类皆有精理朱子都略将过去诗之比
兴朱子亦看得无甚关系而兴尤甚朱子举沅有芷
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及山有木兮木有枝心
悦君兮君不知云此上下句如何勾连不过是随便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0725-0194c.png

人一章本是托意于旧日僚友故言芷兰臭味原自
相同今乃托根于沅澧幽閒之间以兴已之疏逖不
得与旧僚为侣也所以接云思公子兮未敢言枝以
木为体木以山为根山若不生滋润则木必枯木若
不有滋润则枝必枯所以接云心悦君兮君不知诗
中兴体未有无关合者(清植/)
诗传叶韵已好尚不如顾宁人考据精确六经皆可通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0725-0194d.png

子而式弘大戎汝也然于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戎亦
读汝顾氏则云戎有二音兵戎之戎仍当读容是也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来与赠断不可叶某意能
字古多作来音然才能相能之能仍不可读来盖亦
有二音也此来字应是能字谓相能也因汉人传经
口授讹读致误小雅无木不萎叶思我小怨萎与怨
亦不可叶古音凡夗字皆读作慰彼菀者柳菀即蔚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0725-0195a.png

之兴也载寝载兴秩秩德音侵韵之兴也
童子入塾读诗经便当教以古韵韵之所叶段落多在
其中两句一连者自多但三句一连者亦不少申伯
番番章若两句一连便全不叶惟番番叶啴啴翰与
宪叶词义皆顺民之未戾章亦三句一连可与歌叶
颂多不叶韵大雅近颂亦多不叶韵
韩昌黎到底文字结习深其云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0725-0195b.png

正墙面而立无以言何尝说到此来
近看诗经觉得汉人只逐句解朱子则逐节解某今逐
篇解又数篇通部会合解便看出许多层次联络照
应来
问国风次第曰二南风化之首邶鄘卫乃与二南反对
者周以齐家而兴卫以淫乱而亡且卫即纣之污俗
所谓殷鉴不远也王风衰弱乱由褒姒次于殷之故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0725-0195c.png

国兴故次以齐晋唐魏即晋也霸者再衰则天下之
势归于秦所以删诗录秦风删书录秦誓郐风之卒
章伤天下之无王曹风之卒章伤天下之无霸豳风
居末者见变之可复于正也问此果是夫子当日次
第否曰如今所行者郑成康本也以左传季札观乐
篇观之依稀似是
关雎之诗作太姒思贤自作其说为长内政修治使夫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0725-0195d.png

见于此故思所以助君子者未得至有寤寐反侧之
忧得之则有琴瑟钟鼓之乐从来惟此为哀不伤乐
不淫外此未有不淫伤者盖螽斯麟趾之本也
问樛木篇所云乐只君子朱传谓指后妃犹言小君内
子也窃意君子仍指文王说后妃能逮下如樛木之
芘葛藟以致室家和理天下化成则文王膺受多祉
矣文王膺祉则后妃之福履可知于礼祝嘏止及主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0725-0196a.png

王反觉非体如此解君子二字不用分疏意味似尤
深长曰此说亦好(清植/)
朱子把兴义都抹却便多错了诗意野有死麇篇之言
怀春非是如俗下所谓思春周礼仲春会男女不是
男会女女会男想是男女各为会元鸟至祠高禖即
此时也当春而出则曰怀春耳死麇照吉士白茅照
有女首章是疑词言死麇岂白茅所包乎有女岂为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0725-0196b.png

木之中白茅固无恙也末章则申说其如玉而叹其
不可诱又如汉广之诗全在乔木错薪著意乔木高
不可攀𦂳对游女不可休思𦂳对不可求至下错薪
𦂳照上乔木言游女乔木也岂可与寻常杂乱之人
一例看待彼翘然杂薪则可得刈其楚刈其蒌矣何
不可攀之有此类只好与之子喂马喂驹耳言无能
为役也其立言蕴藉曲折方好接汉之广矣四句若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0725-0196c.png

乔木以兴游女之持身高峻诗传中亦有此意至下错
薪竟说得似实事一般言贪慕之子之甚故刈薪以
饲其马驹庶以求悦于之子看来不是因上文以乔
木起兴故言乔木乃不可休耳若错薪则可刈之矣
错薪岂乔木拟哉仅可饲之子之马驹而已不但不
可比之子并不得比之子之马如累降之人只堪为
仆𨽻后世以龙眼为荔奴正是此意(清植/)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0725-0196d.png

先夫后妻如韩侯娶妻之类方是倡随之常所谓齐
侯之子卫侯之妻者乃是叙其阀阅非正言嫁娶之
比故不妨先母家而后夫家此诗先说王姬见得不
同于诸侯说王姬之车不说下嫁而下嫁显然矣王
姬到底是何世系下嫁到底是何国曰平王之孙齐
侯之子先平王于齐侯尊王也所以先著王姬也齐
侯侯封也何敢娶于天王婚姻者人道之常不以势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0725-0197a.png

道也臣道也乃曰齐侯之子平王之孙先子于孙从
夫也春秋于天王嫁女先曰筑王姬之馆于外后曰
王姬归于齐义例即出于此
一𤼵五豝自是注疏说好豝虽有五其𤼵则一而已方
是解网之仁大易失前禽之意若说一𤼵而中五豝
无论无此事亦不见仁爱之心矣
邶鄘诗皆卫事而仍系之邶鄘说者以为诗本得之其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0725-0197b.png

以其调系之纣作靡靡之音大抵皆哀怨悽切由之
瑟为比鄙杀伐之声朝歌而北谓之邶南谓之鄘东
谓之卫北鄙即邶子路卫人好此故鼓之
谷风篇毋逝我梁四句传作戒新妇言毋居我之处毋
行我之事又自解说我身且不见容何暇恤我之后
哉亦说得去但小弁卒章亦用此若如此说则与上
文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不相连接矣况梁与笱义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0725-0197c.png

也逝字𤼵字皆指鱼逝即悠然而逝之逝𤼵即鳣鲔
𤼵𤼵之𤼵若曰其夫乃无常之人今虽宴尔将来恐
汝亦逝于我梁而𤼵于我笱也前车宜鉴我不是身
亲阅历暇为后人忧耶如此说即小弁亦可通贯言
我已被谗而逐后人无蹈吾故辙也末章如传说亦
好某谓不如总作御穷说穷冬之时我蓄旨以御之
至家道好时便宴新昏而厌弃我是以我御穷也汝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0725-0197d.png

初来汝家之时是何如景况耶如此说与前两章都
有关照
问式微篇首章曰故曰中露次章曰躬曰泥中盖失国
之初必有奔走望救之事所谓控于大邦也及乎救
断望绝则与其君相守坐困而已始不辞劳终无贰
志可不谓忠乎曰看得好(清植/)
问采唐诸诗似可不存曰我辈选诗便持此见圣人所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0725-0198a.png

而兴卫之末流以子之不淑而亡所谓可以观也
黍离之诗若说宗庙宫室尽为禾黍何以黍总是离离
稷则由苗而穗而实难道黍就不苗不穗不实乎此
是周既东迁秦逐西戎遂尽有西周之地故诗人过
而忧之黍五榖之长喻周也稷五榖之亚喻秦也彼
黍离披不支稷则有根苗矣始过之而中心摇摇也
秦渐强而大周之不竞如故也故黍犹离离稷则不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0725-0198b.png

如醉而且如噎也大凡诗首句不变而次句不同者
如有兔爰爰之类皆有义旨不是换韵而已
东莱以为诗无邪焉得有淫风朱子以放郑声诘之吕
云郑声淫非郑诗淫也朱子曰未有诗淫而声不淫
者本末源流已一句说尽但却亦要知诗自诗声自
声不然虞书何为说诗言志又说声依永夫子何为
说兴于诗又说成于乐不淫诗亦可以淫声歌之淫
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0725-0198c.png

只是不合情事耳何以放郑声不放郑诗这却易知
丑行恶状采风者存为鉴戒见得淫风便至乱亡若
播之于乐要人感动此心却是何为如商臣陈恒等
寻常说话时何妨举为灭伦乱理之戒若被之管弦
摹写他如何举动是甚意思圣人之权衡精矣
诗传不从注疏之无情理者极多甚是但其有情理者
应存如鸡鸣旧注却好谓极昏乱之时而有心中明
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0725-0198d.png

而鸣不已也蒹葭篇旧注以蒹葭劲利喻秦俗强悍
蒹葭而柔以霜露则可用喻秦俗当泽以周礼伊人
即能泽以周礼者其说虽似太迂然倒转来以蒹葭
喻秉礼之君子以霜比秦人之威刑却极贴合恐当
时学究相传未必全是臆说贤者不移于风气如蒹
葭至秋尚苍然蔚茂而秦之悍暴如霜威摧残之此
非有独立不惧威武不屈之节者不能此人自在山
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0725-0199a.png

者兴中即带比意取譬于霜极象秦之严急取譬于
风雨极象郑之淫昏
出其东门旧说亦以为淫奔被朱子改正过来郑俗虽
然不好既有鸡鸣戒旦之作不许有出其东门之人
耶惜乎朱子改之未尽如风雨子矜尚可不以淫解
之
或疑葛屦蟋蟀信是勤俭若山有枢殊不类曰此正见
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0725-0199b.png

驰驱故彻底打算到生死之大故而后决计其吝啬
之意言外可掬
鸤鸠四章依旧说不过是每章换韵至第二章尤说不
去难道淑人君子之常度只在带丝弁骐乎此诗须
合前后篇观之候人之诗讥德不称官贤人在下故
曰不称其服曰季女斯饥下篇冽泉亦是此意推此
便得此诗之解鸤鸠饲子朝从上下暮从下上均平
卷十三 第 16a 页 WYG0725-0199c.png

也下三章都承此章说言君子不是以一例看待为
均平如此则贤否不辨反不均平矣鸤鸠在桑其子
则在梅梅佳木也淑人君子则于贤者其带之也伊
丝矣带既丝则弁之也伊骐矣大夫之服也鸤鸠仍
在桑而其子则有在棘者矣棘恶木也君子于不良
者而法度不肯差忒法度不肯差忒则足以正四国矣
鸤鸠仍在桑而其子则有在榛者矣榛比棘差好比
卷十三 第 16b 页 WYG0725-0199d.png

仪法以正之能正是国人胡不更历万年以保其家
邦乎观墓门有棘则斧以斯之可知为恶木矣墓门
有梅惜其有鸮萃止可知为佳木矣凡上句不换次
句逐章换者皆有义理得其理字眼皆合意思甚足下泉
亦说得未当易云井冽寒泉食冽洁也功足以及物有
何不好诗意倒是说稂萧蓍皆贱草而受冽泉之润
亦不称其服之意三章俱念周京之盛时其盛时云
卷十三 第 17a 页 WYG0725-0200a.png

之四国已被王泽矣又有郇伯以劳之此周京之所
以念也黍苗与稂萧对阴雨与下泉对词意显然又
侯国取喻于地之下泉王泽取喻于天之膏雨都妙
下泉之诗以稂萧为下泉所浸譬周衰小国受困于物
理亦不然泉以润物为功岂阴雨足以膏物而泉水
反以害物之理直以下泉不溉禾黍而浸稂萧此阴
雨之膏黍苗所以可思也稂莠害苗萧艾离骚以喻
卷十三 第 17b 页 WYG0725-0200b.png

矣使膏雨不润黍苗何佳之有反照便见
七月一篇凡阳月皆称日阴月皆称月惟四月秀葽一
章本为推寒候所自始故独称月见四月虽纯阳而
一阴已萌也与易经中阳卦称日阴卦称月一般文
王家学是一线下来的
问七月篇兼用夏周正从夏正者以追叙旧俗而豳公
夏人也从周正者是诗作于周公也曰或是知此(清/植)
卷十三 第 18a 页 WYG0725-0200c.png

旻若入小雅恐亦无别或小雅乃列国君卿大夫士
君子所作大雅则王朝卿士之作卫武公一人之诗
其入小雅者或在国时所作入大雅者则为周卿士
时作
四牡父母也皇华君臣也常棣兄弟也伐木朋友也杕
杜夫妇也小雅分明以五伦排起
关雎鹿鸣文王清庙都是说文王所谓四始也今看鹿
卷十三 第 18b 页 WYG0725-0200d.png

恌君子是则是效非文王不能为此语
傧尔笾豆两节某意不欲依朱传说言不必肆筵设席
但有笾豆可列便当饮酒为乐与兄弟共之兄弟之
不和吝尔乾糇耳又言必得妻子同心兄弟乃得永
好无斁兄弟不相耽乐妻子间之耳朋友相与尚不
轻绝何况天性岂反疏薄必有其由今欲宜尔室家
在乎乐尔妻孥试自究之图之岂不诚然乎哉即刑
卷十三 第 19a 页 WYG0725-0201a.png

二句殊无力
和乐且孺且湛孺字湛字俱下得极妙兄弟在孩孺时
未有不相善者只是起居饮食同在一处故弥亲厚
今傧尔笾豆饮食之饫兄弟既具不惟和乐且如孩
孺时之相亲矣兄弟所以不和者妻子间之也妻子
好合非强合也必也与吾同调如琴瑟之相和吾所
敬者彼亦敬之吾所爱者彼亦爱之则兄弟既翕不
卷十三 第 19b 页 WYG0725-0201b.png

般
诗即极淡处都有意思条理不可忽略看过如南山有
台首章说为邦家之基次章说为邦家之光至三章
民之父母便承基字说惟为民之父母故为邦家之
基也德音不已便承光字说惟德音不已故为邦家
之光也四章末章把寿颠向前而曰德音是茂不止
于不已也曰保艾尔后所谓保我子孙黎民不止于
卷十三 第 20a 页 WYG0725-0201c.png

章是说初见时燕语欢洽以其声望好也二章为龙
为光如今时召客云宠临光降也何以有誉处以其
德不爽寿考不忘也三章则燕饮而见其岂弟矣所
谓其德不爽寿考不忘者于何验之以其宜于兄弟
友邦而知其令德寿岂也末章则赐以车马也即露
之湑兮瀼瀼泥泥浓浓皆由浅而深一毫不乱
古人说恩情未有不归之德者湛湛露斯言泽之渥也
卷十三 第 20b 页 WYG0725-0201d.png

归次章在彼丰草露之所聚也在宗载考饮之所集
也三章在彼把棘杞美而棘恶言湛湛之露无不被
之泽由显允君子无不令之德见宴于宗室者实重
其德也桐树惟其有实所以有离离之形君子有岂
弟之德所以无不令之仪见不醉无归者非沈湎而
失度也词义都妙
有人问古来田猎诗以何为第一某答之以车攻问者
卷十三 第 21a 页 WYG0725-0202a.png

至结末收归正论又显然𤼵露意味便短杜工部观
打鱼诗亦只如此此诗乃云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徒
御不惊大庖不盈宛然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
之意即相随众人皆有网开三面之仁至云之子于
征有闻无声说得逼静闻远而声近闻次第而声嚣
张闻小而声大闻安和而声疾急却不说出仁爱物
类终事肃静字面而意味深厚玩味不尽凡物力之
卷十三 第 21b 页 WYG0725-0202b.png

学问之意无不曲曲传出其实有闻无声岂惟田猎
万事皆要如此一有声便偾事
问正月卒章诗所云佌佌蓛蓛者小人也方安其居而
食其禄独此下民天乃夭死而椓丧之富者犹可仅
存茕独则可哀甚矣似无禄之民其中犹有富者恐
富人即指上文有屋有榖之小人茕独乃天夭是椓
者耳曰如此说好(清植/)
卷十三 第 22a 页 WYG0725-0202c.png

瘁其躬以下巧言如流俾躬处休例看恐匪舌是出
句只是找足不能言意犹巧言如流句只是找足能
言意曰是如此(清植/)
各敬尔仪天命不又又字妙一去欲他再来便不可得
若是修德便源源而来观保右命之自天申之申锡
无疆等可见
奕奕寝庙一章从来说未明白说寝庙大猷下忽然说
卷十三 第 22b 页 WYG0725-0202d.png

来推原由于君子之心不免于暧昧也以暧昧之心
御机变之巧断不能已乱而堲谗彼此怀疑屡盟何
益试看奕奕寝庙君子之所作也何等光明正大秩
秩大猷圣人之所定也何等显易明白你看君子圣
人如此似疏阔不能觉察人情世态之变幻究之他
人有心皆能忖度得之任如狡兔之跳跃不常而遇
犬未有不获之者以险阻焉能知险阻惟易简可以
卷十三 第 23a 页 WYG0725-0203a.png

盟年年乱正坐此耳凡人遇谗惟心里对之以光明
处事只顺著正理凭他如何来我意中似没有一般
便一点不足以碍其灵台莫子荓蜂自求辛螫蜂来
到肌肤上切莫动他一动他便一螫非他要螫你怕
你害他故螫也虎不咬婴儿不是慈爱婴儿知婴儿
不害他耳佛家亦窥见此意一人屡无礼于释迦释
迦只不应久之其人感悟求释迦说法释迦云设若
卷十三 第 23b 页 WYG0725-0203b.png

自然在我释迦曰设若人无礼于我而我不应无礼
在我乎抑在人乎其人曰自然在人佛因告之以当
风扬尘适以自粪持梃击空适以自困最妙空处打
他不著徒自困乏而已彼自然歇了胸中若有一丝
芥蒂便是机心不尽列子海鸥之说亦然某十四五
岁陷贼中见有善拳棒者人与相持应手便倒问其
故对曰非我能跌彼彼自为跌耳彼方尽力向前我
卷十三 第 24a 页 WYG0725-0203c.png

推之拽之仍是应之以机惟教他打不著他自乏了
为第一义所以谗言来时疑他不好信他又不好疑
他便是荓蜂自求辛螫信他便是肇允彼桃虫拚飞
惟鸟只胸中消化如太虚一般方好
蓼莪如注疏说太粗浅朱传善矣犹似有未至者莪非
以比己美材谓父母也言父母本是莪而我不肖不
能为莪也蒿焉而已然则父母亦枉生我耳瓶小罍
卷十三 第 24b 页 WYG0725-0203d.png

非孤寡之民乃寡德之民也使父母而在尚可望其
提命今则怙恃俱无惟有衔恤靡至而已父兮生我
章思父母之恩难报也南山生物之方今则寒风凄
其但见其为山而草木无矣父母既远而我受害复
何望其即于善哉通篇俱作人子自责解似觉深厚
些
问大东三章所云佻佻公子朱传谓指诸侯之贵臣亦
卷十三 第 25a 页 WYG0725-0204a.png

状恐此章小东大东四句是言东人佻佻公子三句
乃指西人劳逸不均如此故曰使我心疚曰是如此
(清植/)
诗经句读要知古韵又要知上下搭连不是两句一断
可为定例如楚茨篇以执㸑踖踖为俎孔硕作一连
或燔或炙君妇莫莫作一连为豆孔庶为宾为客作
一连下六句作两读都错了燔炙与君妇粘不上为
卷十三 第 25b 页 WYG0725-0204b.png

炙是一连俎所以载牲体其中有轻用火燔者有重
用火炙者君妇莫莫为豆孔庶是一连豆乃菹醢之
属是君妇办的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是一
连笑语卒获神保是格是一连报以介福万寿攸酢
是一连笑语如记中思其笑语之笑语所谓忾然如
闻其声者指祖宗不指宾客祭祀时宾客如何笑语
惟俎豆具备宾客齐肃故祖考歆享而得其笑语也
卷十三 第 26a 页 WYG0725-0204c.png

是一连不敢迨遑命于下国封建厥福是一连遑字
原不叶韵执㸑踖踖章福字若作今韵读竟是一句
一韵但古福音偪还是以下句为韵
公刘去禹之时未远又恰是后稷曾孙故诗曰信彼南
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以此證楚茨以下
四诗为豳雅尤明若是作于周世而却推溯禹功未
免太阔(清植/)
卷十三 第 26b 页 WYG0725-0204d.png

诗或系悔过至下鱼藻明是讽王若是诸侯美天子
身在镐矣而曰王在在镐何也似是武公居其国而
念王言饮酒亦不妨只要得岂乐乐岂耳
大武乐章疑不止于武桓赉酌大明之诗曰殷商之旅
其会如林矢于牧野惟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恰似总干山立之象尚父鹰扬所谓发扬蹈厉太公
之志也会朝清明则灭商矣
卷十三 第 27a 页 WYG0725-0205a.png

取义若以象求之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文
王作于上人才兴于下亦有意思凡象之所在道理
即在其中尚父之鹰卷阿之凤都不可易
思齐之诗条理尤极精细先言生有圣母又言助有贤
妃似文王之圣由于二者一般下文遂言文王非徒
藉世德也能惠于宗公神罔怨恫非徒资内助也能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惟刑于寡妻以至
卷十三 第 27b 页 WYG0725-0205b.png

故在庙则见其肃肃然其雍雍在宫也虽不显之处
常若有临之者其肃肃在庙也虽无有厌射之事常
若有所守焉其纯而不已如是至上有昏暴之君下
有昆夷之难文王之德望毫无所损虽无所前闻者
亦合于法虽不由谏诤者亦入于善上节如戒慎恐
惧之中此节如发皆中节之和文王加意作人所以
成人小子有德有造都由纯德无斁始能誉髦斯士
卷十三 第 28a 页 WYG0725-0205c.png

朱子道理熟说到圣人敬畏修德处倍生精采兴会都
到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予怀明德不大
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都说得深
微但有一说须与下文帖合方好不然头脑太大此
诗下文是伐密伐崇未应推说到此看来只是说文
王为人不与人轻离易合亦不歆羡他人所有所以
当纣昏虐之时人皆沦胥及溺而文王独先登岸登
卷十三 第 28b 页 WYG0725-0205d.png

共文王不得不救之若以为道岸反觉不甚亲切至
崇人却与文王有谮害之仇故言文王不加人以声
色不长夏以兵革长于中夏即方伯也如九合诸侯
不以兵车之意不识不知一无私意应天而动天讨
所及文王不能不顺之耳非报仇也都与下文一串
说来方合
孟子之说灵台乃断章取义为惠王言耳非诗本旨也
卷十三 第 29a 页 WYG0725-0206a.png

台所以望云物之氛祲察岁时之灾祥与钦若授时
之义同下二章言立学作乐之事古者典乐教胄周
礼乐师掌国学之政辟廱与作乐原是一事文王最
重是造就人才故绵之诗终以疏附先后禦侮奔奏
棫朴云周王寿考遐不作人旱麓云岂弟君子遐不
作人思齐亦以誉髦斯士终焉至有声美武王犹以
无思不服属之镐京辟廱此义在四书五经中最大
卷十三 第 29b 页 WYG0725-0206b.png

下武即上文也言人见武王以兵灭纣而有天下以为
武功大矣不知下武者实我周也下字甚奇
雅颂一字都有缘故有声篇文王四章先称文王者著
祖考之尊号实则诸侯而追称者耳故终曰王后武
王四章先称皇王者著其为天子非追王之比卒乃
言此之为武王以别于成康诸王
笃公刘诗处处不是居室庐旅亦不是庐其宾旅因初
卷十三 第 30a 页 WYG0725-0206c.png

量行事下方说于京斯依可见其军三单者诸侯名
为三军其实三乡三遂则六军也天子名为六军其
实六乡六遂则十二军也谓之单者言少止有三耳
度其夕阳亦不是度山西之田以广之豳西多高山
夕阳少人苦寒故度其有夕阳之处斯人不苦寒豳
居遂于是而大也此处若说人家多并山西而广之
则侵下止旅乃密芮鞫之即地位矣人若迁国便可
卷十三 第 30b 页 WYG0725-0206d.png

使于四方自然能专对授之以政自然能达
价人维藩一节注疏决不可从朱子以价人为大德之
人大师为大众是已大邦大宗不难解难在把怀德
维宁一句横在中间下又云宗子维城何不叙宗子
于大宗之后更难在独将城字提唱而结曰无俾城
坏无独斯畏朱子依文解去殊觉参差无伦次其实
只宗子维城一句说得合则自怀德维宁以下一气
卷十三 第 31a 页 WYG0725-0207a.png

说作各宗之宗子宗子继宗即天子也故以城归之
藩垣屏翰皆为城而设价人大师大邦大宗皆所以
卫宗子也下字俱妙价人所谓元勋硕辅为国威重
如一层籓篱然师即殷之未丧师之师国所与立惟
民是赖如城之有墙然城之所以立也大邦诸侯如
树之以为障蔽者故曰维屏大宗强族如垣墙之桢
干然藉之以为羽翼者故曰维翰此四者必怀之以
卷十三 第 31b 页 WYG0725-0207b.png

屏翰而众叛亲离其城且坏而宗子亦孤立矣故曰
无使自丧其辅致城之坏以致于独也独斯可畏矣
德即宗子之德怀即怀诸侯之怀文从字顺天造地
设应如此
朋友以谮不胥以榖若照常说下文人亦有言句不甚
著力谮人者以为特人受其害耳不知朋友相谗不
特被谗者受害连谗人者亦不得善故人亦有言退
卷十三 第 32a 页 WYG0725-0207c.png

谮人岂知将来连自已亦动亸不得乎此须身经之
方见此诗有味民之贪乱宁为荼毒不是说他荼毒
人言到得民不堪命宁不知乱者必死但忍不过只
得拚死去做自非万不获已民岂肯轻自犯上作乱
以取荼毒乎
注疏多不可从然间有好处天生蒸民四句朱子说有
耳目便有聪明之则有父子便有慈孝之则是乃民
卷十三 第 32b 页 WYG0725-0207d.png

成谓物为性谓则为情言天生蒸民其中实在有个
性物如为物不二之物所谓性立天下之有也惟其
有此所以感应于外者都有个则他竟于物指出仁
义礼智之名于则指出喜怒哀乐之名惟有物故为
民之秉彝惟有则故未有好而不在此懿德者某却
从康成说朱子说下四句用况字转康成却说天亦
好德所以监周而生山甫亦觉得更加有味次节说
卷十三 第 33a 页 WYG0725-0208a.png

出纳王命邦国若否二句承式是百辟既明且哲四
句承王躬是保自已不能保身焉能保王躬明哲保
身非如世俗所谓趋利避害也孝经言守富守贵保
禄位都说与道德学问是一事何况保身柔茹刚吐
节发明邦国若否二句德輶如毛节发明保身事君
四句言我亦仪型图之而莫能举惟仲山甫举之山
甫能举德故能补王之阙也下二节说祖送即承赋
卷十三 第 33b 页 WYG0725-0208b.png

掌无人说他永怀又见山甫身虽在外乃心罔不在
王室暗结王躬是保意极妙结搆
常武三事就绪朱传说是三农某初以农工商说亦不
是凡经中常用字都要画一朱传解择三有事谓是
三卿于三事大夫又云三公论理都该归之司空司
徒司马方是国家举事必须人役是司徒所掌必有
政令是司马所掌用度百须皆出于土地是司空所
卷十三 第 34a 页 WYG0725-0208c.png

时出兵言今日不须再留不须再处凡国家之事职
在司徒司马司空者已俱就绪何须再留处而不行
耶冢宰辅养君德统百官宗伯掌礼乐此时用不著
故只举三事
常武一诗说尽兵法之要当时徐方罪浮于楚自穆王
时首先僭号宣王以其控制江淮逼迫青兖所以谋
之者不可草草先命樊侯筑城于齐防其北突命召
卷十三 第 34b 页 WYG0725-0208d.png

伐之戎阵齐整先声夺人止令其畏服而止如雷如
霆妙甚只是教人怕何必将恶人尽数打杀其疾也
如飞翰其众也如江汉其不可动也如山其不可禦
也如川其不可绝也绵绵然其不可乱也翼翼然令
人不可知又令人不可胜千古行兵有加于此者否
所以五经果读得精细世间事未有不备者经都是
教人学做事的样子没有空语
卷十三 第 35a 页 WYG0725-0209a.png

臣工噫嘻皆祀先农之诗振鹭初立学宫祭瞽宗之
诗与丰年有瞽潜三篇皆小祭祀之诗故汇在一处
雍载见有客皆助祭诗亦汇在一处大武乃舞之乐
故居末篇次一丝不乱大雅中因陈戒而及先公先
王者亦为受釐所歌当即歌于舞入之时生民是言
后稷亦特居后下燕父兄宾尸赠答之诗都汇在一
处公刘不在七庙之内又非配天之祖而其功实大
卷十三 第 35b 页 WYG0725-0209b.png

公先王不歌于受釐之时故又在后其篇次亦一毫
不乱
烈文之诗朱子以为献助祭诸侯之乐歌以此之辟公
与雍之辟公例看也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先公亦
称公烈文二字岂诸侯所敢当而锡兹祉福惠我无
疆子孙保之亦非对诸侯之辞无兢维人四方其训
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诸侯尤不敢当也此为合
卷十三 第 36a 页 WYG0725-0209c.png

之诗祫尤大祭岂得无诗
烈文为祫祭之诗看第二章尤明先公有邦而已至太
王王季文王而其功始崇武王念之因而易侯为王
故曰继序其皇之先公尊于先王故从辟公叙起功
德在人前王为盛故结之曰前王不忘于立言之体
亦极称(清植/)
天作高山乃文王祔庙之诗问昊天有成命亦是成王
卷十三 第 36b 页 WYG0725-0209d.png

诗想是易侯而王礼文与他庙异(钟旺/)
诗之语气不可不体会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
之右是上尊之也其字是不敢必之辞惟仪式刑文
王之典日靖四方则伊嘏文王既右飨之矣用一既
字便有尊天亲祖之意文王飨则天亦飨之矣然不
敢恃也故下复言畏天之威见得文王亦畏天也文
王之诗言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惟取法于文王则万
卷十三 第 37a 页 WYG0725-0210a.png

德此乃配上帝之乐其意理及口气都妙时迈亦然
言天其子我乎哉亦不敢必也既而曰想是天实右
序我周为诸侯之长矣但看薄言震之而莫不震叠
祭百神而百神享之信乎王之为天下君也今式序
诸侯偃武修文信王之可保天命也语气道理俱足
执竞篇注疏以为祀武王之诗成康皆不说是成王康
王朱子以为祭武王成王康王之诗是已但不及文
卷十三 第 37b 页 WYG0725-0210b.png

祔于祖故及武王孙祔于祖有告祔之礼成王入庙
则告文王矣
振鹭非二王之后来助祭之诗古者学宫都在西故曰
西雍谓之雍自是辟雍此是初立学宫祭乐祖瞽宗
之乐章我客来学之士也其容修洁有类于鹭若以为
二王之后取象亦不类在彼无恶指客也在此无斁
指君也所谓古之人无斁也以永终誉所谓誉髦斯
卷十三 第 38a 页 WYG0725-0210c.png

乐有四节有瞽一诗不过几句而四节皆备有瞽升歌
之人也诸乐器及箫管笙入之具也肃雍和鸣先祖
是听间歌之声也到得永观厥成则合乐时矣何也
舞亦入故曰观𦂳与上听字相应成即六成九成之
成乐之终也经文周密如此
今人多以朱子不用诗序为疑据某看来正恨尚有不
尽翻案处耳如文王既勤止何以见得是大封功臣
卷十三 第 38b 页 WYG0725-0210d.png

文求其语意通顺道理正当不拘旧说方好文王既
勤止二句即尚书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勋诞膺天命
以抚方夏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惟九年大统未
集予小子其承厥志之意言文王创造艰难已有成
规予自当有以成其志我之为此恐人以为不韪我
周遍思量不得不出于此我之往也惟求天下之安
定耳所以说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此文王之志
卷十三 第 39a 页 WYG0725-0211a.png

思叹息而谓臣下宜共绎思之然乎不然乎即所谓
上帝临女毋贰尔心大槩是初得天下大赉四海而
白其意如此一牵住大封功臣便龃龉不顺
赉与般其名不可忽略赉自是大赉之诗般即游般之
般武王因般游至洛邑见其道里为天下之中欲都
之陟其高山堕山乔岳所谓南望三涂北望岳鄙也
允犹翕河所谓顾瞻有河也裒时之对正是四方来
卷十三 第 39b 页 WYG0725-0211b.png

诗确不可易文王骍牛一武王骍牛一则东都但有
文武二庙可知
邪字古多作馀解史记汉书尚如此思无邪恐是言思
之周尽而无馀也观上无疆无期无斁都是说思之
深的意思邶之北风亦作馀解古人历法拙闰月必
定在十二月故曰闰者岁之馀虚者朔虚也言冬月
将尽而岁馀亦将终比北风雨雪又急矣但思无邪
卷十三 第 40a 页 WYG0725-0211c.png

旧解其实他经说道理学问至世事人情容有搜求
未尽者惟诗穷尽事物曲折情伪变幻无有遗馀故
曰思无邪也
春秋因有三传故抵捂处得失互见诗自齐鲁韩氏之
说不传而毛氏孤行则无以见诸家之异同而以序
为经矣(自记/)
卷十三 第 40b 页 WYG0725-0211d.png

榕村语录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