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0725-017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榕村语录卷十二
大学士李光地撰
书
尧如天舜便精巧些尧浑浑朴朴都全罩在里面故孔
子以天赞之舜命官几句都是精要语后来想惟文
王能接尧舜禹入圣未优言虽入圣域尚刚刚的不
能有馀也汤则检身如不及改过不吝武王刀剑户
榕村语录卷十二
大学士李光地撰
书
尧如天舜便精巧些尧浑浑朴朴都全罩在里面故孔
子以天赞之舜命官几句都是精要语后来想惟文
王能接尧舜禹入圣未优言虽入圣域尚刚刚的不
能有馀也汤则检身如不及改过不吝武王刀剑户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0725-0179b.png
牖皆有铭可见不如此警醒便容有私意然能克去
己私复还天理故都称他是圣人
汉唐帝王总有病才具大一分更坏一分汉武雄才大
略尽他本事做来不过那样可知不从学问道理上
来终不济事二典之后有皋陶谟汤誓之后有仲虺
之诰高宗中兴有说命牧誓武成之后有洪范旅獒
后来史家于一代之兴多铺张丰功盛烈岂复有此
段意思
己私复还天理故都称他是圣人
汉唐帝王总有病才具大一分更坏一分汉武雄才大
略尽他本事做来不过那样可知不从学问道理上
来终不济事二典之后有皋陶谟汤誓之后有仲虺
之诰高宗中兴有说命牧誓武成之后有洪范旅獒
后来史家于一代之兴多铺张丰功盛烈岂复有此
段意思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0725-0180a.png
古文尚书道理精确处圣人不能易若汉儒能为此即
谓之经可也黄梨洲毛大可辈掎摭一二可疑之端
辄肆谈议至虞廷十六字亦辟之学者不深惟理义
徒求之语言文字以定真𧸛所谓信道不笃也
班氏言张霸分析廿九篇耳今书经大全所载诸儒之
说异(自记/)
尚书蔡传虽未尽善亦未有强似他的较之春秋胡传
为胜
谓之经可也黄梨洲毛大可辈掎摭一二可疑之端
辄肆谈议至虞廷十六字亦辟之学者不深惟理义
徒求之语言文字以定真𧸛所谓信道不笃也
班氏言张霸分析廿九篇耳今书经大全所载诸儒之
说异(自记/)
尚书蔡传虽未尽善亦未有强似他的较之春秋胡传
为胜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0725-0180b.png
二典是两对文字尧典先说尧之德次由身而及于家
国次授时定历次辨奸次用贤用贤必先辨奸奸辨
而贤用得舜而尧之事毕矣舜典重华一节对放勋
一节慎徽一节对克明一节齐七政至浚川对定历
几节制刑流殛对丹朱三节命十二牧九官对举舜
一节而舜之事毕矣
羲和四段只说日星未及月辰故下又云以闰月定时
成岁澹澹数语皆透顶万世不能易想尧持筹布算
国次授时定历次辨奸次用贤用贤必先辨奸奸辨
而贤用得舜而尧之事毕矣舜典重华一节对放勋
一节慎徽一节对克明一节齐七政至浚川对定历
几节制刑流殛对丹朱三节命十二牧九官对举舜
一节而舜之事毕矣
羲和四段只说日星未及月辰故下又云以闰月定时
成岁澹澹数语皆透顶万世不能易想尧持筹布算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0725-0180c.png
未必如羲和至所见之理羲和不能外次及用人人
之贤否了然于心却不自用卒试虞舜而以天下付
之是何等识见何等德量尧如天舜如地尧生之舜
成之尧始之舜终之四凶之诛治水之成皆终尧事
也四凶罪不至死故皆止于流象以典刑一节即起
下文当日执简操笔想皆圣人之徒而名不传四岳
名亦不传自是醇谨老成休休有容之人大约才具
不及舜禹耳
之贤否了然于心却不自用卒试虞舜而以天下付
之是何等识见何等德量尧如天舜如地尧生之舜
成之尧始之舜终之四凶之诛治水之成皆终尧事
也四凶罪不至死故皆止于流象以典刑一节即起
下文当日执简操笔想皆圣人之徒而名不传四岳
名亦不传自是醇谨老成休休有容之人大约才具
不及舜禹耳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0725-0180d.png
古之三公坐而论道日变修德月变修刑全讲燮理阴
阳不参琐务合同天人尧典首命羲和舜典首在玑
衡不在九官十二牧之内皆是此义
解尚书者多不知历法羲和四段只就皮毛上说绝不
到其精处四段中方位则分东西南北时序则分春
夏秋冬日晷则分晓午昏夜虽是大段分来其职未
必不相兼但以方位当头便是测里差之法盖日出
入东西迥异如今四川丑末在山东已是寅初故宅
阳不参琐务合同天人尧典首命羲和舜典首在玑
衡不在九官十二牧之内皆是此义
解尚书者多不知历法羲和四段只就皮毛上说绝不
到其精处四段中方位则分东西南北时序则分春
夏秋冬日晷则分晓午昏夜虽是大段分来其职未
必不相兼但以方位当头便是测里差之法盖日出
入东西迥异如今四川丑末在山东已是寅初故宅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0725-0181a.png
嵎夷者测日之最早出在何时刻也宅西者测日之
最晚入在何时刻也广州日至之时日下无景就彼
测之则知景短至何处冬至时就北方测之则知景
长至何处四面凑笼便知土中便是里差法此是就
中国言之若九州之外则周髀所言有半年昼半年
夜者然其理则一也圣人只为明得理尽任后世如
何推算走不出他的范围后世虽千巧万变推算得
密道理却不能如他透彻(清植/)
最晚入在何时刻也广州日至之时日下无景就彼
测之则知景短至何处冬至时就北方测之则知景
长至何处四面凑笼便知土中便是里差法此是就
中国言之若九州之外则周髀所言有半年昼半年
夜者然其理则一也圣人只为明得理尽任后世如
何推算走不出他的范围后世虽千巧万变推算得
密道理却不能如他透彻(清植/)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0725-0181b.png
向日问梅定九古人测景何故不用夏至当时定九只
答以冬至历元而已近看尧典惟于夏言敬致冬则
不言可见古人测景实以夏至为重周公土圭之法
亦用夏至其用冬至者自太初始耳(清植/)
寅宾出日寅饯纳日俱说在平秩东作西成之上敬致
日永星火日短星昂却说在平秩南讹平在朔易之
下盖日出入早晚四时皆测晷长晷短必二至之时
测来方准故也又于夏言日永于冬不言宵永而言
答以冬至历元而已近看尧典惟于夏言敬致冬则
不言可见古人测景实以夏至为重周公土圭之法
亦用夏至其用冬至者自太初始耳(清植/)
寅宾出日寅饯纳日俱说在平秩东作西成之上敬致
日永星火日短星昂却说在平秩南讹平在朔易之
下盖日出入早晚四时皆测晷长晷短必二至之时
测来方准故也又于夏言日永于冬不言宵永而言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0725-0181c.png
日短者宵中无景可测也(清植/)
孝弟衰于妻子人情所必至四岳荐舜云克谐以孝言
谐于象以得当于瞍而成其孝也尧曰我其试哉观
厥刑于二女二女何试尧之意正以舜无妻室固能
孝弟矣但未知有妻室后何如耳诗云妻子好合如
鼓瑟琴始云兄弟既翕和乐且耽中庸引为行远自
迩登高自卑之喻盖父母较之兄弟为高远兄弟较
之妻子亦为高远最卑最近者无如妻子而道必造
孝弟衰于妻子人情所必至四岳荐舜云克谐以孝言
谐于象以得当于瞍而成其孝也尧曰我其试哉观
厥刑于二女二女何试尧之意正以舜无妻室固能
孝弟矣但未知有妻室后何如耳诗云妻子好合如
鼓瑟琴始云兄弟既翕和乐且耽中庸引为行远自
迩登高自卑之喻盖父母较之兄弟为高远兄弟较
之妻子亦为高远最卑最近者无如妻子而道必造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0725-0181d.png
端乎此此二南所以起化于闺闱也
问辑治也疑上古未有剖符之事至舜始创其制既月
之后诸侯踵至乃见而颁之蔡传以辑为敛岂有诸
侯未至而先敛其瑞之理曰此非大义所关受终之
后齐七政类上帝以治天也巡狩述职以治人也封
山浚川以治地也三才之事备矣(清植/)
问肇州封山一节蔡注云中古之地但为九州禹治水
作贡亦因其旧及舜即位始分出幽并营三州而为
问辑治也疑上古未有剖符之事至舜始创其制既月
之后诸侯踵至乃见而颁之蔡传以辑为敛岂有诸
侯未至而先敛其瑞之理曰此非大义所关受终之
后齐七政类上帝以治天也巡狩述职以治人也封
山浚川以治地也三才之事备矣(清植/)
问肇州封山一节蔡注云中古之地但为九州禹治水
作贡亦因其旧及舜即位始分出幽并营三州而为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0725-0182a.png
十二至商又但言九围不知何时复合为九按此乃
舜摄位时事正禹敷土之候所以封山者为大水茫
茫用此标识以便施功耳所云浚川即指禹治水之
事及禹任土作贡始并为九遂相沿以至于商周蔡
传之说恐未当曰正是如此禹贡惟冀州于田赋之
后别叙恒卫既从大陆既作而青州有莱夷作牧之文
恒卫大陆即幽并之地莱夷则营州地也因禹初并
为九故别叙恒卫大陆以存幽并而莱夷犹作之牧
舜摄位时事正禹敷土之候所以封山者为大水茫
茫用此标识以便施功耳所云浚川即指禹治水之
事及禹任土作贡始并为九遂相沿以至于商周蔡
传之说恐未当曰正是如此禹贡惟冀州于田赋之
后别叙恒卫既从大陆既作而青州有莱夷作牧之文
恒卫大陆即幽并之地莱夷则营州地也因禹初并
为九故别叙恒卫大陆以存幽并而莱夷犹作之牧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0725-0182b.png
焉牧即牧伯之牧说者不察故牧字殊费解(清植/)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此
是刑罚条例𤯝灾肆赦怙终贼刑则用刑权衡也赎
刑只指官教两刑非谓典刑流宥亦可赎也其中有
误犯不得已者则赦之有所恃以为恶强横不服者
则贼刑问贼是杀否曰朱子言五者皆有即如提学
责秀才是教刑也他有强悍之状多责他几板亦是
刑此未尝明说罪大恶极如何都是杀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此
是刑罚条例𤯝灾肆赦怙终贼刑则用刑权衡也赎
刑只指官教两刑非谓典刑流宥亦可赎也其中有
误犯不得已者则赦之有所恃以为恶强横不服者
则贼刑问贼是杀否曰朱子言五者皆有即如提学
责秀才是教刑也他有强悍之状多责他几板亦是
刑此未尝明说罪大恶极如何都是杀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0725-0182c.png
问九官之命稷契皋陶夔龙无戒辞者或因旧职又皆
因有让之者而命之也工虞之官以和顺为善故垂
益之咨皆首曰畴若终曰汝谐若顺也谐和也惟禹
曰维时懋哉伯夷曰往钦哉盖治事以勤为主掌礼
以敬为先也皋陶陈谟于典礼亦曰同寅协恭和衷
哉于命讨则曰政事懋哉懋哉与舜所命禹伯夷之
旨正同曰看得好(清植/)
圣人说乐只诗言志数语已毕不拘何人随意言其中
因有让之者而命之也工虞之官以和顺为善故垂
益之咨皆首曰畴若终曰汝谐若顺也谐和也惟禹
曰维时懋哉伯夷曰往钦哉盖治事以勤为主掌礼
以敬为先也皋陶陈谟于典礼亦曰同寅协恭和衷
哉于命讨则曰政事懋哉懋哉与舜所命禹伯夷之
旨正同曰看得好(清植/)
圣人说乐只诗言志数语已毕不拘何人随意言其中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0725-0182d.png
情便是诗但诗句有限永者长也将诗每字扯长些
庶几悠曼便是歌声依永一句从来说不明白以为
字字都要合宫商角徵羽难道齐景公所作徵招字
字皆徵角招字字皆角必无是理声依永者论五声
之调也诗本有宫商角徵羽各调不同宫浊极和平
弘大有君象商慷慨激烈有臣象角如宫但带流动
欢悦之意是民象徵便急促如打𦂳板是事象羽更
加之琐细嘈囃而清极矣是物象如清庙之诗自是
庶几悠曼便是歌声依永一句从来说不明白以为
字字都要合宫商角徵羽难道齐景公所作徵招字
字皆徵角招字字皆角必无是理声依永者论五声
之调也诗本有宫商角徵羽各调不同宫浊极和平
弘大有君象商慷慨激烈有臣象角如宫但带流动
欢悦之意是民象徵便急促如打𦂳板是事象羽更
加之琐细嘈囃而清极矣是物象如清庙之诗自是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0725-0183a.png
宫调确乎难以别调歌之无衣之诗自是商调确乎
难以别调歌之鹿鸣皇华乃角大田甫田乃徵七月
乃羽此所谓依也凡此皆言人声人声大不宜过宫
细不宜过羽必须律以和之此句却说字字要合十
二律字无一定其高下清浊都有程式以和人声今
之所谓弓尺等是也然后八音克谐与人声皆合无
相夺伦由是奏之郊庙则神和矣播之朝廷邦国乡
党闾巷则人和矣自歌永言一路说到乐上而总以
难以别调歌之鹿鸣皇华乃角大田甫田乃徵七月
乃羽此所谓依也凡此皆言人声人声大不宜过宫
细不宜过羽必须律以和之此句却说字字要合十
二律字无一定其高下清浊都有程式以和人声今
之所谓弓尺等是也然后八音克谐与人声皆合无
相夺伦由是奏之郊庙则神和矣播之朝廷邦国乡
党闾巷则人和矣自歌永言一路说到乐上而总以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0725-0183b.png
诗言志为根今之戏都坏在志上其为淫邪鄙悖之
辞十九乌能善风俗耶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
忽以出纳五言汉书引之却云予欲闻六律八音七
始咏以出纳五言七始谓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也
五言即诗言志五调之言也出纳如邵康节所云开
𤼵收闭
问今之填词都是立定曲牌名然后案其字数平仄而
为之词古人是如何曰古人是看他的诗又看他的
辞十九乌能善风俗耶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
忽以出纳五言汉书引之却云予欲闻六律八音七
始咏以出纳五言七始谓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也
五言即诗言志五调之言也出纳如邵康节所云开
𤼵收闭
问今之填词都是立定曲牌名然后案其字数平仄而
为之词古人是如何曰古人是看他的诗又看他的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0725-0183c.png
志此字宜黄钟则黄钟之此字宜大吕则大吕之律
随诗非诗随律也少时见土戏于断机教子商辂母
怒其子云他又说我不是他的亲生母母字其学徒
高声唱其师呵之云母字大声便不是他是不曾成
婚的处女于此字尚含羞涩低微些方是如此之类
却是从志上斟酌此谓声依永也
诗言志谓心之所之形之于言也歌虽有长短大抵将
每字扯长故谓之永言声依永蔡传说偏声者宫商
随诗非诗随律也少时见土戏于断机教子商辂母
怒其子云他又说我不是他的亲生母母字其学徒
高声唱其师呵之云母字大声便不是他是不曾成
婚的处女于此字尚含羞涩低微些方是如此之类
却是从志上斟酌此谓声依永也
诗言志谓心之所之形之于言也歌虽有长短大抵将
每字扯长故谓之永言声依永蔡传说偏声者宫商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0725-0183d.png
角徵羽也歌有全调之五声有逐字之五声蔡传少
却全调之五声故觉糊涂盖诗有合以宫调歌者有
合以商调歌者有合以角徵羽调歌者如以关雎调
歌文王以无衣调歌采蘋必不类矣其逐字音节恐
其过高过下故以律和之如今之唱曲节以檀板笙
箫之类所谓律和声也
世得世兄言家君谓道心兼未𤼵已𤼵人心单指已𤼵
作何解即如好色生于爱爱亦出于人性可云已𤼵
却全调之五声故觉糊涂盖诗有合以宫调歌者有
合以商调歌者有合以角徵羽调歌者如以关雎调
歌文王以无衣调歌采蘋必不类矣其逐字音节恐
其过高过下故以律和之如今之唱曲节以檀板笙
箫之类所谓律和声也
世得世兄言家君谓道心兼未𤼵已𤼵人心单指已𤼵
作何解即如好色生于爱爱亦出于人性可云已𤼵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0725-0184a.png
乎锡曰爱者情也爱之理乃性也谓之人心则心之
动于耳目口鼻四肢者耳如何说得性若道心道字
则性也黄伯玉曰情固善而人心则危何也锡曰人
心亦非恶名虽圣人不能尽去如好色人心也圣人
能废居室之事乎中乎节则复于道心矣故圣人不
曰人心惟恶人心惟邪而曰惟危危者不能自保恐流
于人欲之谓也七情亦可危者故是一项朱子曰原
于性命之正自兼未发已发曰生于形气之私自只
动于耳目口鼻四肢者耳如何说得性若道心道字
则性也黄伯玉曰情固善而人心则危何也锡曰人
心亦非恶名虽圣人不能尽去如好色人心也圣人
能废居室之事乎中乎节则复于道心矣故圣人不
曰人心惟恶人心惟邪而曰惟危危者不能自保恐流
于人欲之谓也七情亦可危者故是一项朱子曰原
于性命之正自兼未发已发曰生于形气之私自只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0725-0184b.png
是已发世得曰家君意正如此
道心微妙而难见妙犹渺也因著气禀物欲隔绝了故
微而难见不可誇微字好
有人心动而以道心正之者饥渴而不害心喜怒而能
观理是也有道心动而不以人心杂之者行仁而非
要誉明义而非计功是也(自记/)
说尚书者每著意讲道心人心等句自无稽之言勿听
以下便掠将过去近见得经书一字不可掠过看得
道心微妙而难见妙犹渺也因著气禀物欲隔绝了故
微而难见不可誇微字好
有人心动而以道心正之者饥渴而不害心喜怒而能
观理是也有道心动而不以人心杂之者行仁而非
要誉明义而非计功是也(自记/)
说尚书者每著意讲道心人心等句自无稽之言勿听
以下便掠将过去近见得经书一字不可掠过看得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0725-0184c.png
似没要𦂳必是自家心里未曾晓得执中中字朱子
偏说在事一边看来须兼内外心里有个中事上各
有个中皆中也无稽之言勿听事必师古也弗询之
谋勿庸询谋佥同也凡事不可只凭著自家意见蛮
断将去必稽诸古验于今所以本诸身矣又必徵诸
庶民考诸三王方是停当底道理以上言心法治法
已尽下面便言可爱者非君乎可畏者非民乎何以
可爱非君众非元后何戴也何以可畏非民后非众
偏说在事一边看来须兼内外心里有个中事上各
有个中皆中也无稽之言勿听事必师古也弗询之
谋勿庸询谋佥同也凡事不可只凭著自家意见蛮
断将去必稽诸古验于今所以本诸身矣又必徵诸
庶民考诸三王方是停当底道理以上言心法治法
已尽下面便言可爱者非君乎可畏者非民乎何以
可爱非君众非元后何戴也何以可畏非民后非众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0725-0184d.png
罔与守邦也可愿向来说作可欲之谓善看来可愿
即可爱也四海困穷二句明可畏也修其可爱而绝
其可畏是双顶上文说来(清植/)
问前日听讲惟口出好兴戎是因上文四海困穷天禄
永终话说狠了故著此句意理未能明白曰譬如我
教你当加惠乡里勿欺侮人这是正当道理你听得
自当感动即乡人听得亦必共以为是倘说你若不
加惠乡里欺侮人人必如何害你虽是理所必至但
即可爱也四海困穷二句明可畏也修其可爱而绝
其可畏是双顶上文说来(清植/)
问前日听讲惟口出好兴戎是因上文四海困穷天禄
永终话说狠了故著此句意理未能明白曰譬如我
教你当加惠乡里勿欺侮人这是正当道理你听得
自当感动即乡人听得亦必共以为是倘说你若不
加惠乡里欺侮人人必如何害你虽是理所必至但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0725-0185a.png
常常说不但不成口气势且长薄俗生刀风所谓兴
戎也困穷永终的话只好说此一句故曰朕言不再
(清植/)
益赞禹班师何故言及当年历山时事圣人心情只要
自反自修绝不敢有一毫是己非人之意益觉得此
役虽伸天讨然罪人之意多所以推说直到满招损
处而以历山之事证之(清植/)
一日二日万几不是说一二日间办得一万件事谓一
戎也困穷永终的话只好说此一句故曰朕言不再
(清植/)
益赞禹班师何故言及当年历山时事圣人心情只要
自反自修绝不敢有一毫是己非人之意益觉得此
役虽伸天讨然罪人之意多所以推说直到满招损
处而以历山之事证之(清植/)
一日二日万几不是说一二日间办得一万件事谓一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0725-0185b.png
心之中须臾万念耳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于此
不谨则差之念虑谬以千里矣其根却是逸欲故先
曰无教逸欲有邦因说到谨几上来(清植/)
大禹治水何乃及于田赋所谓决九川距四海者禹贡
所言导某水入于某海者皆是至浚畎浍距川似未
之及盖所云厥土厥田者是也此卑宫室而尽力乎
沟洫也
水利以沟洫为主水势分则力微自不能猛横四出如
不谨则差之念虑谬以千里矣其根却是逸欲故先
曰无教逸欲有邦因说到谨几上来(清植/)
大禹治水何乃及于田赋所谓决九川距四海者禹贡
所言导某水入于某海者皆是至浚畎浍距川似未
之及盖所云厥土厥田者是也此卑宫室而尽力乎
沟洫也
水利以沟洫为主水势分则力微自不能猛横四出如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0725-0185c.png
帘之禦风将风力梳开便不能冲飘也决九川距四
海浚畎浍距川是古人著意处夫子称禹不曰尽力
川渎乃曰尽力沟洫圣人眼明见周一语已具治水
之要
谦问出纳五言是五德之言是五声之言曰作五德之
言不免牵强还是五声之言以乐言之谓之五声以
诗言之谓之五言采列国之诗是纳五言颁而行之
乡党闾巷是出五言之锐问五言是有声律之言否
海浚畎浍距川是古人著意处夫子称禹不曰尽力
川渎乃曰尽力沟洫圣人眼明见周一语已具治水
之要
谦问出纳五言是五德之言是五声之言曰作五德之
言不免牵强还是五声之言以乐言之谓之五声以
诗言之谓之五言采列国之诗是纳五言颁而行之
乡党闾巷是出五言之锐问五言是有声律之言否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0725-0185d.png
曰若说有声律之言必有无声律之言郑渔仲说诗
三百篇皆孔子被之管弦调叶者方入选竟是乡村
人说话少时见一老乐工云无有不可以为乐歌者
只是不能拘句法若听他随便破句皆可以叶管弦
此是著实话
治水先使大水有所归后使小水有所入江淮河汉之
水归于海凡天下小水入于江淮河汉而水治矣通
其下流曰导分为旁支以杀其势曰疏大要只是不
三百篇皆孔子被之管弦调叶者方入选竟是乡村
人说话少时见一老乐工云无有不可以为乐歌者
只是不能拘句法若听他随便破句皆可以叶管弦
此是著实话
治水先使大水有所归后使小水有所入江淮河汉之
水归于海凡天下小水入于江淮河汉而水治矣通
其下流曰导分为旁支以杀其势曰疏大要只是不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0725-0186a.png
与水争地但有是水即与以行是水之地至众水所
汇地复洼下不得不潴之为湖所谓九泽既陂是也
陂是堤堰惟泽可用鲧用之于川所以大坏禹浚畎
浍尽力乎沟洫岂不知开阡陌去沟遂浍川之可以
多得田而宁弃之以蓄水盖以去水之害而收水之
利也潘季驯治水近河两岸曰堤堤之外曰缕堤缕
堤之外曰遥堤不知障之愈固其怒之蓄也愈甚及
其涨溢溃决一朝俱尽惟多为沟洫不为高以捍之
汇地复洼下不得不潴之为湖所谓九泽既陂是也
陂是堤堰惟泽可用鲧用之于川所以大坏禹浚畎
浍尽力乎沟洫岂不知开阡陌去沟遂浍川之可以
多得田而宁弃之以蓄水盖以去水之害而收水之
利也潘季驯治水近河两岸曰堤堤之外曰缕堤缕
堤之外曰遥堤不知障之愈固其怒之蓄也愈甚及
其涨溢溃决一朝俱尽惟多为沟洫不为高以捍之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0725-0186b.png
而为深以行之逮其涨溢多道宣泄无以激之其力
遂软其势遂衰且入于沟洫蓄其水可以备旱取其
泥可以粪田若使河畔为沟沟外有缕沟又其外有
遥沟岂不胜于堤乎孟子言禹治水极有次第曰掘
地而注之海所谓决九川也水由江淮河汉而行所
谓浚畎浍也若殷之迁都乃一时之权非万世之经
贾让三策上二策只是一事非判然为两也沟洫之
制唐虞虽或有之必自禹始备故孔子云尽力沟洫
遂软其势遂衰且入于沟洫蓄其水可以备旱取其
泥可以粪田若使河畔为沟沟外有缕沟又其外有
遥沟岂不胜于堤乎孟子言禹治水极有次第曰掘
地而注之海所谓决九川也水由江淮河汉而行所
谓浚畎浍也若殷之迁都乃一时之权非万世之经
贾让三策上二策只是一事非判然为两也沟洫之
制唐虞虽或有之必自禹始备故孔子云尽力沟洫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0725-0186c.png
孟子叙取民之制亦始夏后氏盖禹因治水随便疏
通水治而田制亦成故舜美之曰地平天成六府三
事允治万世永赖后世又称之曰神问云禹入圣未
优何也曰言不及尧舜浑浑沦沦不可窥测也禹之
克勤克俭刻厉精锐英光有露出来的然此乃是荀
子语观孔子以舜禹并称又曰吾无间然恐亦未见
其有轩轾也
洪水为害时想沮洳多舟车俱断朝贡亦艰难故治水
通水治而田制亦成故舜美之曰地平天成六府三
事允治万世永赖后世又称之曰神问云禹入圣未
优何也曰言不及尧舜浑浑沦沦不可窥测也禹之
克勤克俭刻厉精锐英光有露出来的然此乃是荀
子语观孔子以舜禹并称又曰吾无间然恐亦未见
其有轩轾也
洪水为害时想沮洳多舟车俱断朝贡亦艰难故治水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0725-0186d.png
成功悉列贡道然当时诸侯多被水环不能兼并故
涂山之会万国其后寖相吞噬至周仅千八百国矣
旧谓江源出四川后有言出临洮者近年
至尊使人穷探河源乃知江源亦出昆崙
二典无弊夏殷书便有不纯粹字面如用刑舜典实在
正当至夏殷则有曰予则孥戮汝便容有诛及妻子
之事惟文王一以尧舜为法故曰罪人不孥若无孥
者则不孥何消说
涂山之会万国其后寖相吞噬至周仅千八百国矣
旧谓江源出四川后有言出临洮者近年
至尊使人穷探河源乃知江源亦出昆崙
二典无弊夏殷书便有不纯粹字面如用刑舜典实在
正当至夏殷则有曰予则孥戮汝便容有诛及妻子
之事惟文王一以尧舜为法故曰罪人不孥若无孥
者则不孥何消说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0725-0187a.png
问蔡传释仲虺之语以苗粟喻桀莠秕喻汤不独引譬
失伦且按其上句文义先言我邦后言有夏此二句
亦先言苗粟后言莠秕分明是以苗粟比我邦莠秕
比有夏曰正是如此(清植/)
德主善而后实善协一而后定善以事言德与一以心
言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主善为师也夫子之道忠恕
而已协于克一也(自记/)
问盘庚上一篇所反覆者只是二端一曰傲一曰从康
失伦且按其上句文义先言我邦后言有夏此二句
亦先言苗粟后言莠秕分明是以苗粟比我邦莠秕
比有夏曰正是如此(清植/)
德主善而后实善协一而后定善以事言德与一以心
言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主善为师也夫子之道忠恕
而已协于克一也(自记/)
问盘庚上一篇所反覆者只是二端一曰傲一曰从康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0725-0187b.png
当时有位者安土重迁从康其本情也因此遂唱为
异说不将王忧民之心播告于众致使众人皆不乐
于迁徙冀以阻挠成谋则入于傲矣故盘庚称共政
旧人之善曰不匿厥指王用丕钦不敢傲也又曰罔
有逸言民用丕变不敢从康也因言今日百姓之不
肯从迁非予不恤小民而自荒其德惠也惟汝不宣
扬吾忧民之意而不予惕以致此耳然我观汝情事
固瞭若观火不过欲自逸而已我之迁乃出于不得
异说不将王忧民之心播告于众致使众人皆不乐
于迁徙冀以阻挠成谋则入于傲矣故盘庚称共政
旧人之善曰不匿厥指王用丕钦不敢傲也又曰罔
有逸言民用丕变不敢从康也因言今日百姓之不
肯从迁非予不恤小民而自荒其德惠也惟汝不宣
扬吾忧民之意而不予惕以致此耳然我观汝情事
固瞭若观火不过欲自逸而已我之迁乃出于不得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0725-0187c.png
已固亦谋之拙者然实非欲夺汝逸正欲作汝逸也
含德犹匿指逸即逸言之逸若网在纲喻下之从上
对傲言也若农服田力穑喻勤则有功对从康言也
看得如此不知是否曰看得好(清植/)
甘盘商之严光乎为帝师友而鸿飞冥冥者当如是耳
种放营田商雒间其可哉(自记/)
周书如牧誓大诰多方立政无逸皆至文吕刑便觉用
气魄有铺张意
含德犹匿指逸即逸言之逸若网在纲喻下之从上
对傲言也若农服田力穑喻勤则有功对从康言也
看得如此不知是否曰看得好(清植/)
甘盘商之严光乎为帝师友而鸿飞冥冥者当如是耳
种放营田商雒间其可哉(自记/)
周书如牧誓大诰多方立政无逸皆至文吕刑便觉用
气魄有铺张意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0725-0187d.png
周公文字可以分别得出䲭鸮末章纯用叠句以例无
逸多士立政诸篇可知是周公之作牧誓想是武王
命周公作的召诰自是召公作中间有学周公文法
处至旅獒则与卷阿之诗如出一手
问武王谓文王大统未集予小子其承厥志如何将此
事都推在文王身上曰若论第一义天下之人如此
其多天独命一人为君是要他抚安天下之人倘把
天下糟蹋自然不是天意孟子所言一些不差易经
逸多士立政诸篇可知是周公之作牧誓想是武王
命周公作的召诰自是召公作中间有学周公文法
处至旅獒则与卷阿之诗如出一手
问武王谓文王大统未集予小子其承厥志如何将此
事都推在文王身上曰若论第一义天下之人如此
其多天独命一人为君是要他抚安天下之人倘把
天下糟蹋自然不是天意孟子所言一些不差易经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0725-0188a.png
亦云汤武革命顺乎天应乎人但是武王做得来有
痕迹便是英气孟子说得来有痕迹亦是英气若是
文王一面三分有二以服事殷一面又救百姓修吾
方伯连率之职救得一分是一分设使文王再享国
几十年天下归之亦必不似武王圣人力量大处得
妙所以孔子谓文王有君人之大德有事君之小心两
边都做到孔子论此事两边都论到
武成列爵分土一段精采断非后世文人所及尤有不
痕迹便是英气孟子说得来有痕迹亦是英气若是
文王一面三分有二以服事殷一面又救百姓修吾
方伯连率之职救得一分是一分设使文王再享国
几十年天下归之亦必不似武王圣人力量大处得
妙所以孔子谓文王有君人之大德有事君之小心两
边都做到孔子论此事两边都论到
武成列爵分土一段精采断非后世文人所及尤有不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0725-0188b.png
可及者既陈于商郊成败在顷刻如何说俟天休命
圣人临事更加敬戒听天所命不敢自恃确然如此
观大武之总千山立大雅所云上帝临汝无贰尔心
则作武成者著此一笔地位已高绝矣
归马放牛牛马皆出民间兵至华山之阳已将入周境
不用兵车故归马于民牛车载粮糗器具又前至桃
林已到故放牛于民
汉书五行志所云六十五字皆雒书本文须善看即谓
圣人临事更加敬戒听天所命不敢自恃确然如此
观大武之总千山立大雅所云上帝临汝无贰尔心
则作武成者著此一笔地位已高绝矣
归马放牛牛马皆出民间兵至华山之阳已将入周境
不用兵车故归马于民牛车载粮糗器具又前至桃
林已到故放牛于民
汉书五行志所云六十五字皆雒书本文须善看即谓
卷十二 第 19a 页 WYG0725-0188c.png
洪范耳或指在龟背者以文害辞也
有金姓人投予以洪范论言王为文王故不称年而称
祀文王未革命而称王追称也王可追称祀独不可
追变乎或者箕子为武王言武王即属箕子自书之
箕子自己称祀称王皆合此篇惟箕子能自为之如
白鹿洞讲义朱子恐记次失本意因丐子静自录即
中庸哀公问政章亦恐是夫子自记不然夫子与哀
公酬答岂容携一门人在旁记录耶武王以十三年
有金姓人投予以洪范论言王为文王故不称年而称
祀文王未革命而称王追称也王可追称祀独不可
追变乎或者箕子为武王言武王即属箕子自书之
箕子自己称祀称王皆合此篇惟箕子能自为之如
白鹿洞讲义朱子恐记次失本意因丐子静自录即
中庸哀公问政章亦恐是夫子自记不然夫子与哀
公酬答岂容携一门人在旁记录耶武王以十三年
卷十二 第 19b 页 WYG0725-0188d.png
伐商即以是年访箕子汉儒因有九年大统未集又
有父死不葬之说遂谓十三年乃蒙文王之年欧阳
公以岂有新君即位而仍旧君年号之理既云告于
文王之墓以行不葬安得有墓所谓十三年者即武
王之十三年欧说为允
问皇极曰朱子说样子二字最妙太极是万物的样子
皇极是万民的样子立我蒸民莫非尔极不识不知
顺帝之则天是如此尧亦是如此(自记/)
有父死不葬之说遂谓十三年乃蒙文王之年欧阳
公以岂有新君即位而仍旧君年号之理既云告于
文王之墓以行不葬安得有墓所谓十三年者即武
王之十三年欧说为允
问皇极曰朱子说样子二字最妙太极是万物的样子
皇极是万民的样子立我蒸民莫非尔极不识不知
顺帝之则天是如此尧亦是如此(自记/)
卷十二 第 20a 页 WYG0725-0189a.png
谷永云正五事建大中以承天心其以大中释皇极则
舛根皇极于五事而言之则当矣(自记/)
常疑卜筮不过一事系辞如何那样神奇其说看来古
人无事不用稽疑马必卜御必卜葬必卜迁国必卜
疾病必卜祭日必卜盖人刻刻与神相通天人合一
后世信邪尚鬼而敬天尊神之事反置不讲此阴阳
所以不和而灾害所以时至
汉书天文志云月为风雨日为寒温寒温即洪范庶徵
舛根皇极于五事而言之则当矣(自记/)
常疑卜筮不过一事系辞如何那样神奇其说看来古
人无事不用稽疑马必卜御必卜葬必卜迁国必卜
疾病必卜祭日必卜盖人刻刻与神相通天人合一
后世信邪尚鬼而敬天尊神之事反置不讲此阴阳
所以不和而灾害所以时至
汉书天文志云月为风雨日为寒温寒温即洪范庶徵
卷十二 第 20b 页 WYG0725-0189b.png
之寒燠也此条冬夏风雨四字正对庶徵为说诸家
解者皆不如志得洪范本意所云衡法如岁淫元枵
以害鸟帑之类(自记/)
数十年来验得洪范上说庶徵一些不差雨旸寒燠风
都起于地地便不同此处雨不妨别处晴此处燠不
妨别处寒若是日月则天下皆同焉可以为应在某
人某事乎就是分野亦不确难道二十八宿只管中
国九州外国便在二十八宿之外不成惟起于地者
解者皆不如志得洪范本意所云衡法如岁淫元枵
以害鸟帑之类(自记/)
数十年来验得洪范上说庶徵一些不差雨旸寒燠风
都起于地地便不同此处雨不妨别处晴此处燠不
妨别处寒若是日月则天下皆同焉可以为应在某
人某事乎就是分野亦不确难道二十八宿只管中
国九州外国便在二十八宿之外不成惟起于地者
卷十二 第 21a 页 WYG0725-0189c.png
各各不同就如这处生了圣贤帝王这地方便有一
道善气与他处无与也洪范妙在到后来说日月星
辰亦归到雨旸寒燠风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
行则有冬有夏月之从星则以风雨日月在天万方
所同说到寒燠便有不同之理如日行南陆天下皆
寒此处却被地上一种昏浊之气隔了便不寒行北
陆天下皆煖此处却被地上一种暴戾之气隔了便
不煖月离于箕则应风或此处无风彼处有风月离
道善气与他处无与也洪范妙在到后来说日月星
辰亦归到雨旸寒燠风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
行则有冬有夏月之从星则以风雨日月在天万方
所同说到寒燠便有不同之理如日行南陆天下皆
寒此处却被地上一种昏浊之气隔了便不寒行北
陆天下皆煖此处却被地上一种暴戾之气隔了便
不煖月离于箕则应风或此处无风彼处有风月离
卷十二 第 21b 页 WYG0725-0189d.png
于毕则应雨或此处无雨彼处有雨人在地上其气
自相感圣人说话远一步不可见的便不说如汉书
中太乙之初浑浑茫茫诸语他何从而见太乙之初
乎
五曰恶六曰弱即自暴自弃两样气质
古人卜龟龟板上以墨画之墨不浸入谓不食墨焦者
烧焦龟版犯此二者不待观其词而已知其不吉书
曰乃卜三龟一习吉谓三龟之兆同吉也至观其繇
自相感圣人说话远一步不可见的便不说如汉书
中太乙之初浑浑茫茫诸语他何从而见太乙之初
乎
五曰恶六曰弱即自暴自弃两样气质
古人卜龟龟板上以墨画之墨不浸入谓不食墨焦者
烧焦龟版犯此二者不待观其词而已知其不吉书
曰乃卜三龟一习吉谓三龟之兆同吉也至观其繇
卷十二 第 22a 页 WYG0725-0190a.png
辞而繇辞又吉故曰见书乃并是吉也
周公居东或以为避谗或以为东征斯二者皆有之朝
廷之事托之太公召公既可无误且明示天下以无
他又洛阳天下之中据形势之胜以制顽叛实属两
得
考朕昭子刑乃单文祖德昭子谓武王也武王化家为
国纪纲法度灿然具备故曰刑然考武王之刑乃所
以终文王之德而已盖公自任以制礼作乐之事也
周公居东或以为避谗或以为东征斯二者皆有之朝
廷之事托之太公召公既可无误且明示天下以无
他又洛阳天下之中据形势之胜以制顽叛实属两
得
考朕昭子刑乃单文祖德昭子谓武王也武王化家为
国纪纲法度灿然具备故曰刑然考武王之刑乃所
以终文王之德而已盖公自任以制礼作乐之事也
卷十二 第 22b 页 WYG0725-0190b.png
(清植/)
成王以秬鬯二卣飨周公盖以祭神之礼尊之也酒清
人渴而不敢饮肴乾人饥而不敢食嗅其馨香如所
以敬鬼神者故古人以为极尊而不敢当周公以献
于文武之庙者以此燕有安之义焉有乐之义焉亲
之也醉饱焉可也故古人辞飨而受燕祭祀之礼初
献生次献爓三献熟尊亲交致之道也神尸醉饱献
酬交错直以形类相接矣爓者沈肉于汤也
成王以秬鬯二卣飨周公盖以祭神之礼尊之也酒清
人渴而不敢饮肴乾人饥而不敢食嗅其馨香如所
以敬鬼神者故古人以为极尊而不敢当周公以献
于文武之庙者以此燕有安之义焉有乐之义焉亲
之也醉饱焉可也故古人辞飨而受燕祭祀之礼初
献生次献爓三献熟尊亲交致之道也神尸醉饱献
酬交错直以形类相接矣爓者沈肉于汤也
卷十二 第 23a 页 WYG0725-0190c.png
师古于莽传中注大不克共上下数句云我恐后嗣子
孙大不能恭承天地绝失先王光大之道不知受命
之难天所应辅唯在有诚其说比蔡传好(自记/)
周公戒成王罔兼庶狱却又教他克诘戎兵说书者全
不炤管古者兵刑一官所谓有司之牧夫者内之司
寇外之方伯连帅是也周公欲成王使有司牧夫克
诘戎兵耳(清植/)
问君陈嘉谋嘉猷一段岂不是成王教人归美于已么
孙大不能恭承天地绝失先王光大之道不知受命
之难天所应辅唯在有诚其说比蔡传好(自记/)
周公戒成王罔兼庶狱却又教他克诘戎兵说书者全
不炤管古者兵刑一官所谓有司之牧夫者内之司
寇外之方伯连帅是也周公欲成王使有司牧夫克
诘戎兵耳(清植/)
问君陈嘉谋嘉猷一段岂不是成王教人归美于已么
卷十二 第 23b 页 WYG0725-0190d.png
曰此即汝无面从退有复言的反面是称道他平日
如此不是教戒他要如此当面能尽其言不面从可
知退后又不自居功说是我后之德其无后言可知
人臣若能如此岂不是纯忠之人故曰维良显哉蔡
注亦云或曰成王举君陈前日之善而叹息以美之
也原是
问顾命无敢昏逾昏以心言逾以事言下文自乱于威
仪所谓动容猊整思虑自然生敬者是以礼制心之学
如此不是教戒他要如此当面能尽其言不面从可
知退后又不自居功说是我后之德其无后言可知
人臣若能如此岂不是纯忠之人故曰维良显哉蔡
注亦云或曰成王举君陈前日之善而叹息以美之
也原是
问顾命无敢昏逾昏以心言逾以事言下文自乱于威
仪所谓动容猊整思虑自然生敬者是以礼制心之学
卷十二 第 24a 页 WYG0725-0191a.png
即无敢昏之意无冒贡于非几则所谓谨几慎动者
乃以义制事之学即无敢逾之意曰正是如此(清植/)
或疑张皇六师之语若不可以告嗣王此殊是书生之
见师众也不必皆兵蒐苗狝狩都是必不可少的张
皇不是张大意只是整饬之耳文王之大邦畏其力
岂是全不料理武备
人即有罪用刑者只如其罪罪之便是间有患其人报
雠为剪草除根之计者不仁甚矣吕刑云非天不中
乃以义制事之学即无敢逾之意曰正是如此(清植/)
或疑张皇六师之语若不可以告嗣王此殊是书生之
见师众也不必皆兵蒐苗狝狩都是必不可少的张
皇不是张大意只是整饬之耳文王之大邦畏其力
岂是全不料理武备
人即有罪用刑者只如其罪罪之便是间有患其人报
雠为剪草除根之计者不仁甚矣吕刑云非天不中
卷十二 第 24b 页 WYG0725-0191b.png
惟人在命天罚不极庶民罔有令政在于天下觉得
蔡传未稳其意谓在天罚未当极者而我极之则伤
仁恕之心干阴阳之和焉得有令政乎亦未知句法
本应如何断只是这说理略长些
威上加一德字明上亦加一德字最妙威不本之于德
便是作威明不本之于德便是作聪明
问孔安国尚书序朱子嫌其不古果不似汉人文字耶
曰不似西汉亦不似魏晋间文字西汉人于义理不
蔡传未稳其意谓在天罚未当极者而我极之则伤
仁恕之心干阴阳之和焉得有令政乎亦未知句法
本应如何断只是这说理略长些
威上加一德字明上亦加一德字最妙威不本之于德
便是作威明不本之于德便是作聪明
问孔安国尚书序朱子嫌其不古果不似汉人文字耶
曰不似西汉亦不似魏晋间文字西汉人于义理不
卷十二 第 25a 页 WYG0725-0191c.png
甚晓畅透彻其笔势蒙绕见古处正多是他糊涂处
某却不敢疑此序三代以来惟洙泗另是一体雪白
文章条理分明安国家法如此焉知非其笔
某却不敢疑此序三代以来惟洙泗另是一体雪白
文章条理分明安国家法如此焉知非其笔
卷十二 第 25b 页 WYG0725-0191d.png
榕村语录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