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725-016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榕村语录卷十一
            大学士李光地撰
  周易三
系辞传古今至文也惟中庸像之文体直是一样
上系是说易经大本大源下系是说读易的秘诀及凡
 例
系传首章乃太极图说所自出图说之分阴分阳即尊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725-0162b.png
 卑一节之义动静互根即摩荡二节之义但系传由
 摩荡而生六子图说则由变合而生五行言各有所
 当耳男女即系传之男女也知始者所以发其神作
 成者所以生其形易简二字实包中正仁义之义成
 位乎中则所谓立人极者也(清植/)
动静有常兼二义其分则或动或静其变则时动时静
 如风雷是动的山泽是静的就山泽言则泽是动的
 山是静的所谓或动或静也水停蓄处又是静山发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725-0163a.png
 生处又是动雷迅风行是动敛气收声又是静所谓
 时动时静也(清植/)
刚柔相摩是一对对相摩雷与风摩山与泽摩八卦相
 荡则山可与雷荡风可与泽荡都是言交易问此二
 句著卦上说否曰未著卦所言八卦犹言天地间之
 雷风山泽如此相荡耳王辅嗣及程子俱不著卦说
 惟朱子方说作生卦刚柔亦只是说天地间之二气
 不是说卦画刚柔(清植/)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725-0163b.png
至尊言春风带润最为丰年之兆乃知易云润之以风
 雨非漫下风字也
雨以润之上系并风亦曰润者谓东南风也诗曰习习
 谷风以阴以雨舜之操曰可以阜吾民之财(清植/)
乾以易知之知乃乾知大始之知与易则易知之知不
 同坤以简能能即作也易主心言故属德一边简主
 事言故属业一边后儒只因把知能二字看混遂有
 以知行分配德业者误矣(清植/)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725-0163c.png
朱子说悔是吉之根吝是凶之根最好凡遇不好底事
 只求之于已便消了多少火气缠绕佛家重忏悔亦
 是此意吝不是大恶如何便至于凶只是不爽快留
 在那里遮遮掩掩便可以做出大不好来人当祸患
 来时痛心疾首思愆悔过有这念头便可不动火气
 消除魔障某平生觉得与人无大仇怨事事要忍耐
 亦是寻根见得自己身上明白了便已消息许多
忧悔吝震无咎不在悔吝无咎之辞之外即在悔吝无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725-0163d.png
 咎之辞之中看出介比小疵先一步悔比补过又先
 一步于此处提撕警觉便是忧且震处(自记/)
仰以观于天文一节淡淡几句把佛家无常迅速生死
 事大六道轮迥诸说都包尽了至与天地相似范围天
 地之化两节便是佛家说不到的尺蠖之屈以求伸
 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把道家虚静之说都包尽了
 至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
 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便是道家说不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725-0164a.png
 到的
仰观俯察节括尽佛氏精妙幽明难知也其实不必远
 求但观察于至显之天文地理阳主施阴主受晦明
 盈亏循环往来幽明便是这缘故下个故字言其所
 以然不外此也知之则凡作息出处进退显晦皆视
 此矣死生难知也其实不必远求但于所作之事原
 乎事之所以始反乎事之所以终自无而有自有而
 无死生便是这样下个说字言其说即如此也知之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725-0164b.png
 则知诚者物之终始只就应事接物上可以了当生
 顺死安之义矣鬼神难知也其实不必远求但就身
 上体验耳目口体精之为也其聪明运动气之为也
 阴精阳气聚而成物是对待的至于思虑梦想倏忽
 现灭出入有无幻化万端则游魂之变是流行的鬼
 神之情之状即是这样知之则践形尽性克己复礼
 清明在躬志气如神郊焉而天神格庙焉而人鬼飨
 矣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725-0164c.png
原始反终始可原终之后又谁为反之所以朱子亦觉
 说不去只云能原其始而知所以生则反其终而知
 所以死反终即在原始中看出以某言之始终不必
 贴生死只是泛论言即一事一物之始终而可以知
 死生之说也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亦不必贴定鬼神
 观凡精气之为物游魂之为变而鬼神之情状可知
 矣
夫子赞易许多神字有说似鬼神者有说似神化者有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725-0164d.png
 说似心神者要想个至当不易的著落才好神者两
 物相感之几互根之妙其原只是一理如人一心放
 之可以千头万绪敛之便自一些没有可见一些没
 有处便有那千头万绪在其中至千头万绪时原有
 那一些没有者在其内此之谓变化千载而上千载
 而下我一思便到可见千载上下我有他的他有我
 的不然如何相及无他一理故也动中有静之理故
 于动便知有静静中有动之理故于静便知有动阴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725-0165a.png
 有阳阳有阴相生相剋止是一理
须知说广大为何推到专直翕辟盖明天地一动一静
 无心之妙即所谓易简也故通章以易简结住此意
 少人会得
静专动直静翕动辟是推广大之原于易简处故曰是
 以大生焉是以广生焉而下文以广大变通阴阳之
 义归之易简至德(自记/)
法言云万类错杂必衷诸天群言淆乱必折诸圣河图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725-0165b.png
 洛书如何形状自汉以后宋以前无有也惟班孟坚
 五行志有自一至十八卦是也自一至九洛书是也
 略可考据至陈希夷后始传河洛及先天之图朱子
 答王子和尚以先天图为不足信而以九为河图十
 为洛书后见蔡季通始改九为洛书十为河图而叹
 先天为最精朱子于大根大源处已透又心虚而大
 故一闻合理之言便从而信之今日既有朱子以为
 依归何必重加根寻自取扰乱且说道理必不能如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725-0165c.png
 朱子之精考据源流必不能如朱子之确以折群言
 之淆乱可也
河图不必拘天一生水地二生火诸语只以阴阳奇偶
 言洛书只以参天两地三才言天下之理数尽此矣
 五为皇极人也参两之会也三至一二至六皆生生
 不穷无住时其顺而加则乘也其逆而减则除也五
 不用至十又成一用奇数之皆得五用偶数之皆得
 十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725-0165d.png
变化鬼神即从相得有合上看出相得所以成变化有
 合所以行鬼神(自记/)
变化是就推行有渐处见鬼神是就合一不测处见五
 气顺布所以有渐也阴阳互根所以不测也推此则
 变化鬼神分顶相得有合甚明说卦传以后天分职
 为帝先天互藏为神亦此意(自记/)
圣人揲蓍而数学之精俱括于内其根皆始于七故勾
 股法勾三股四为勾股和以无馀数也大衍之数五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725-0166a.png
 十其用四十有九七七四十九未至七不成比例过
 七又不成比例以有零数也凡开方方圆相求围径
 相求围积相求无不始于七方径七二十八圆径七
 二十二为密率以此为例卦乃乘数蓍乃除数
蓍策是法历数的一年全数为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
 之一除五日四分日之一为气盈其整数为三百六
 十蓍策则虚一外所馀者四十九复以挂一一策当
 气盈五日四分日之一之数其馀四十八策则一策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725-0166b.png
 当七日半合之得三百六十日并挂一所当数正与
 一年全数相合不似太元潜虚洞极诸书牵强与历
 数相应却极割碎分裂不整齐郭子和专以挂象闰
 朱子辨之详矣但朱子以扐为指间奇为揲馀又似
 专以扐象闰而挂无与于闰数如此则下文而后挂
 不得为别起积分之象矣其实挂象气盈扐象朔虚
 二者皆象闰气盈不用算一定是五日四分日之一
 故挂亦分二了便挂朔虚却须细算始得故扐在揲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725-0166c.png
 四之后夫子分明言个奇字奇是个一数扐字从手
 从力又是个实字故归奇于扐当是归挂一于揲馀
 言并气盈于朔虚而后成闰并挂一于揲馀是象闰
 也五岁再闰而后别起积分故再扐而后挂也然如
 此则挂象积分之端耳象再闰者再扐也不知气安
 得盈朔虚而后气盈蓍安得挂觉得四四揲之尚有
 零数所以有挂专以扐象之则不全(清植/)
揲四象时过揲象期归奇象闰揲策正数也奇策馀数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725-0166d.png
 也时与期亦正数闰亦馀数(自记/)
问启蒙附论中迎日推策一篇算来皆与历法吻合孔
 子于各样图象未尝以配历法独于蓍策谆谆言之
 所见必无差谬倘治历明时直用此细加推测未必
 不冠绝今古曰恐是如此(清植/)
以言只是将所为所行之事于问时对蓍言之(自记/)
问本义以至精为辞占之事至变为象变之事观彖不
 从以变占属至精象辞属至变何也曰至精节是言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725-0167a.png
 蓍筮之用至变节是言卦爻之蕴盖本河图而立卦
 爻生蓍策以前民用易之本末具是矣故此篇首列
 河图遂纪蓍策因备举辞变象占四者以象辞具于
 卦爻变占生于蓍策故也以此推之则变占应属至
 精象辞应属至变明矣至下文又复列举蓍卦爻其
 义可见问至精故能极深而通志至变故能研几而
 成务下文通志与前同却舍曰成务而曰定天下之
 业又增一句曰断天下之疑何也曰通志主蓍言成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725-0167b.png
 务主卦爻言以方知易贡将析卦爻以立义故于成
 务中亦以定业断疑析言之卦方以知故能定业爻
 易以贡故能断疑如当需之时贵于孚亨而贞焉斯
 足以定其业矣然自郊而沙自沙而泥处位不同义
 各有当则非爻无以为断要皆所以成天下之务而
 已(清植/)
以此洗心此字何所指即指蓍卦之德六爻之义也蓍
 卦爻之设乃是圣人牖民一片婆心所寓以此洗心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725-0167c.png
 则满腔都是恻隐至退藏于密而此意常在故及其
 发而能与民同患也以此斋戒根神物来亦是此意
 (清植/)
易有太极此句即其圆妙气根于理理因气见说来浑
 融无迹(钟旺/)
吉凶生大业且不必入教人趋避意天地间若无个吉
 凶或有吉而无凶一切事业经纶何自而起惟大业
 由吉凶而生故圣人教人趋避以成天下之业(自记/)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725-0167d.png
书不尽言何以系辞便能尽言既有尽意之卦象因而
 系之辞则非凡书之比矣故于系辞下著一焉字其
 旨自明第二章系辞焉而明吉凶亦是根上设卦观
 象来与此正同即有见于天下之动节所云系辞亦
 是根上节象字来系辞焉所以吉亦是根上文四象
 来故俱著焉字经书中助字无虚下者(清植以上/系辞上传)
卦各三画以天地人有定位而事之始中终有定序都
 是如此因而重之为六十四亦皆理数之自然非有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725-0168a.png
 一毫造作于其间
贞正也常也吉凶不一要以正而常者为胜惠迪吉从
 逆凶岂无修德而凶不道而吉非其正常也天地以
 正而常者为观日月以正而常者为明天地日月岂
 无变异非其正而常者也此阴阳人事之主宰若如
 时解便大有病吉凶相胜既是一定之理圣人教人
 趋吉避凶谓之何哉
贞观贞明便是天地日月之贞于一处老氏所谓天得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725-0168b.png
 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亦颇得此意(自记/)
大德曰生故生乃天地之性絪缊化醇则生意可观者
 也(自记/)
日与月寒与暑二气两体却是交藏互根此所以自然
 相感而无容心也(自记/)
承否之后是甫安甫存甫治也观三个不忘字便见得
 去乱亡未远与制治未乱保邦未危口气是两样(自/记)
八卦是伏羲所名朱子于乾卦显言之至屯则不敢定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725-0168c.png
 系传其称名也杂即指六十四卦之名也而下云其
 于中古乎其有忧患乎亦未定为谁名今思伏羲时
 井鼎诸物或未备意者其文王所名乎
圣人忧患都是忧患天下不是只为一身作易者其有
 忧患乎吉凶与民同患圣人满腔都是仁原不见有
 一层皮壳
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则虽师保之严不是过矣然
 又为之明其忧患与所以致是忧患之故牖民觉世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725-0168d.png
 全是一片婆心故人不觉其有师保之严而直如父
 母临之也口气是如此(清植/)
柔之为道不利远故六二不如九二以此推之则知九
 二强于六二矣以远贵刚故也又知九四不如六四
 六四强于九四矣以近贵柔不贵刚故也其柔危其
 刚胜故三虽多凶而六三又甚于九三五虽多功而
 九五尤强于六五也此二节不过数语直括尽全易
 中四爻义例然其立言曰其要曰耶一以见圣人之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725-0169a.png
 德盛礼恭语多浑含不似后人武断一以见易理变
 动不居虽略论其大体见得如此而终不可以拘泥
 看杀(清植/)
理本易简惟健顺者能体之若谓易简生于健顺则非
 也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者诚也诚则自然易简不
 诚而自谓易简者妄也(自记/)
健以圣人之心体言顺以圣人之行事言非两人也易
 对险不对难前章所谓辞有险易中庸谓君子居易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725-0169b.png
 小人行险皆是以险易相对盖以险遇险则不能知
 险而亦无以处此险也故惟易者能知之亦惟易者
 能处之本义却用难字为对然难亦险也虽易而能
 知险所谓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也简与阻
 亦然(自记/)
易乃坦易如居易以俟命之易不是难易之易如人以
 机械变诈来我亦以机械变诈应倒往往为所欺蔽
 遇机械变诈人我只以明白坦易处之倒都照见得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725-0169c.png
 他的情伪所以云易以知险也既知之便能以此处
 之不过坦易明白诚心直道彼亦久而自化矣简与
 阻亦然遇事之烦难琐碎者我只求得其要领则烦
 难琐碎处亦俱知其故若仍以丛脞御之如何知其
 阻以简知之即以简处之而已
某解易以知险简以知阻与本义略异盖身亦入险阻
 便难有济我即易以知其险即简以知其阻以此知
 之即以此处之则险者易而阻者简矣人心之光明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725-0169d.png
 易也行事之顺理简也在我无邪曲暧昧而行所无
 事当险阻有何不济静专动直静翕动辟即是诠解
 易简二字盖在人之易简可以心地行事言之天地
 之易简于何见天之道其静也专一其动也直遂岂
 不易乎地之道其静也都包在里面不见形声其动
 也一放出来色色俱全岂不简乎朱子说得妙专直
 是一个翕辟是两个如两扇门有闭有开闭则一无
 所见开则无所不有却不是开时方逐物造出来原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725-0170a.png
 是一有都有也
爱恶生于时远近生于位情伪生于德利害最重悔吝
 为轻吉凶居其间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
 之悔且吝总顶时位德而论之不相得者以恶相攻
 以伪相感也近而不相得则势必致凶甚者或至于
 生害即轻者亦必悔且吝也以此推之则近而相得
 者必获吉利可知远而相得者虽未必吉利其免于
 凶害亦可知即远而不相得者虽或不免于悔吝其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725-0170b.png
 不至于凶害又可知矣著语无多八面周尽故是圣
 笔(清植以上/系辞下传)
系辞都是说辞说卦都是讲卦系辞中虽有讲卦处意
 总归于辞说卦中虽有说辞处意总归于卦
参天两地而倚数儒先之说都不甚明白盖以理言天
 一地二地为天包岂非三乎以数言一数不行必至
 三方有数三三为九是也以形象言随便点三点求
 其心皆可规而圆之随便点两点求其角皆可矩而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725-0170c.png
 方之兼此三说其义始备(清植/)
朱子谓圆者径一围三方者径一围四三用其全四用
 其半其实径一围不止三径七围当二十二且用全
 用半之说又多一转看来天数起于一而实行于三
 一是全数行不去推至于十百千万总是个一必以
 三推之方可至于无穷地数却只须从二起便可行
 又曰三一为三三三为九三九为二十七三二十七
 为八十一归到一上来盖此数是自三归到一不是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725-0170d.png
 自一数到三(清植/)
道即命德即性义即理物所固有者为理性命人之体
 之则为道德义能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则能穷理
 尽性以至于命(自记/)
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谓立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谓
 系爻(自记/)
兼三才而两之分阴阳而迭用之且就圣人上说六画
 成卦六位成章是就易上说兼字语势侧在两字分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725-0171a.png
 字语势侧在迭用字(自记/)
兼三才而两之是道有变动故曰爻分阴分阳是爻有
 等故曰物迭用柔刚是物相杂故曰文(自记/)
参同契纳甲应月候之说似先天八卦方位太元方州
 部家之法似先天生卦次第故朱子疑希夷康节之
 前有传(自记/)
天地定位节与出震之序不符又与乾坤六子之次亦
 异故邵子以之證明先天确矣然须先言水火乃及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725-0171b.png
 雷风而此反之下雷动节两相对举又俱先阳卦后
 阴卦不以左右阴阳为次为可疑耳盖此章重在雷
 动节见阴阳次第此节卦位对偶原可错举至下一
 左一右对举先阳卦后阴卦取其于辞为顺于左阳
 右阴之理无碍也(自记/)
数往者顺节邵子之说似与朱子异愚谓此条盖承上
 节起下节之意言八卦方位若如上文起乾坤三阳
 三阴数至震巽一阳一阴是顺数也若起震巽一阳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725-0171c.png
 一阴数至乾坤三阳三阴则是逆数也论方位相对
 尊卑之序须从乾坤说起然易图之意则是起震巽
 终乾坤以著阴阳消息之次如下文所云也(自记/)
数往知来邵子说是自震至乾皆已生之卦为顺自巽
 至坤皆未生之卦为逆看来此须与雷动节合为一
 章而数往一节为过文天地是三阴三阳底卦山泽
 是二阴二阳底卦风雷便只一阴一阳自三阴三阳
 数至一阴一阳为数往者顺是结上节自一阴一阳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725-0171d.png
 数至三阴三阳为知来者逆是起下节逆数云何雷
 动风散云云是也坎离亦二阴二阳却放在雷风之
 后圣人之意以水火为重故邵子曰乾坤定上下之
 位坎离列左右之门推而至于天地日月四时画夜
 莫不由于是也又如雷风之例则须云日以晅之雨
 以润之圣人立文却不然不以女先男也上文山水
 居泽火之先下文水火相逮亦是此意(清植/)
雷动节既卦位与上章同则气候亦须相应何以一南一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725-0172a.png
 北之风雷同为生物之功乎盖是两两对说雷以动
 之动其潜阳也风以散之散其伏阴也雨以润之秋
 多雨也日以晅之春多旸也艮以止之是收敛之时
 兑以说之是发荣之候乾居大夏首出庶物谓之大
 君坤居大冬息养万物谓之慈母(自记/)
冬春之际阳气将𤼵故曰雷以动之秋来则凉风至日
 晚暮亦多风雨润在西邵子所谓秋多雨是也日晅
 在东观朝日尤可见艮止也生意止息以德言也兑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725-0172b.png
 说是生机畅遂亦以德言然春夏则万物皆蒙润泽
 秋冬则草木归根山林象在其中矣(自记/)
雷风皆火之所发似乎重复体之于心二者最大雷主
 动有二义一奋发有为一战兢惕厉风主散人有私
 欲凝滞要有个消散他的道理即省察克治也雷即
 戒慎恐惧风即谨独是问学中要𦂳处故震巽当头
 问泽亦水也譬之人身作何分别曰水主流行泽主
 滋润人身中周流荣卫活动筋骨那沾湿潮润者皆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725-0172c.png
 水也其便溺津液涕唾则泽也水无形以气向油漆
 物上呵之便有水是从阳气生出既生有形质便是
 泽水是初生头泽是既生尾
至尊以天纵之姿抚大一统之运件件俱经讲究著落尝
谕四海甚小不过是一大湖退而思之汉书中明
 言西水自入西海而先儒说先天图乃有泽注东南
 之论向疑其为据中土以立言大地形势未必如是
 恭绎之下始知先儒之论原无差舛也梅定九亦言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725-0172d.png
 西洋之水与中国之海通
汉唐以来都不识天多以天为茫茫荡荡无有知觉不
 过胡乱生出人物来任他升沉显晦后来儒者觉得
 不是亦只空说有个理在不然何以日月星辰万古
 不错生人生物都有条绪其实天之形势大其运动
 包罗人岂能与之同乃圣人说来天与人直是一般
 说天聪明果然天聪明说天有好恶果然天有好恶
 说上天震怒果然天有震怒说皇天眷佑果然天有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725-0173a.png
 眷佑人有性天亦有性人有心天亦有心无丝毫之
 异一切风雨雷霆都是天之材料而中间有个主宰
 谓之帝各项职掌无不听命于帝其生杀舒敛气候
 一到无有钜细莫不响应如人一身其五官百体皆
 人之材料亦各有职掌而主宰乃心也拔一根毛发
 心亦知痛所以谓之天君圣人说天并不说他精微
 奥妙只在人日用饮食上说尽道理
先天图阳生于子阴生于午后天图阳生于亥阴生于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725-0173b.png
 已京房火珠林及十二律旋相为宫又皆阳生于子
 阴生于未问先天图正也后天图阳生亥阴生已何
 也曰至子月已成一阳其实无无阳之时亥月阳已
 生特未成一阳耳阴亦如此问阴阳相配而星术家
 率言阴生于未何也曰此扶阳抑阴意也然亦实有
 此理但观春夏秋冬虽平分其实正月物已萌芽直
 至九月始彫落则阳盛阴微极显然者论林钟居丑
 应在子月之次而今居未者阴阳分对亦有此理如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0725-0173c.png
 日属阳夜属阴也又如夫妇初娶之时同牢合卺本
 是一体及至成礼之后则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
 各不相搀同者所以联其情异者所以严其分子午
 宜对而起于未者避阳之冲也
后天图儒先原不曾讲明朱子答袁机仲云后天图思
 之终不得其解与其支离附会不如阙之以待知者
 可见朱子亦不敢自信其馀诸儒所说卦位不过依
 著震东兑西离南坎北说过何曾说出缘故来当初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0725-0173d.png
 只有此图并无后天之名因邵子传出先天图遂别
 此为后天如今因分先天后天又以后天为先天变
 出来的多读些古书者知道以前原无先天之说至
 诋邵朱为杜撰而笃信宋儒者读书又从宋截断不
 思汉唐以来就说得未必是然源流在此不特好处
 要知道就是不好处亦要知道所以读书贵多不耑
 是考究却是源流不可不知耳读宋以后书者不知
 后天即易之本图非先有先天而变为后天也读汉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0725-0174a.png
 唐以来书者又不信先天以先天为于易经之外以
 意造出者二者皆不是
后天图惟项平庵一说近似项氏以此图配五行谓震
 巽皆木故居东离火故居南兑乾皆金故居西坎水
 故居北土旺四季故艮居冬春之交坤居夏秋之交
 木金土各二者以形旺也水火各一者以气旺也坤
 阴土故在阴地艮阳土故在阳地震阳木故正东巽
 阴木故近南兑阴金故正西乾阳金故近北而接乎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0725-0174b.png
 阳也此亦一说然使当时画图之指只如此亦无甚
 关系窃谓此图理甚大大抵以四阳卦始终四阴卦
 却置在中间如人原只是纯阳之气中间必娶妻而
 后能生子至生子又只是纯阳之气始终只是阳气中
 间却离阴不得又如播一种子所包莫非阳气假令
 此种便自能结果岂不甚善到底须生枝生叶开花
 方能结果中间许多事虽是无用底然却离他不得
 (清植/)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0725-0174c.png
后天图把乾位在西北其义甚深盖到子位一阳来复
 天心已动惟前一位故者已灭新者未生寂然不动
 喜怒哀乐未发时乃天下之大本已往的渣滓尽皆
 消化方能生生不息人不特恶念要消即善事亦要
 消不可留滞如吃饭到睡时都要消若留在腹中便
 成病尧舜事业亦浮云之过太虚曰战乎乾者不战
 不能消化天如此圣人亦如此只是圣人有不战战
 必胜矣若消化不尽便是间断便息了过去的留滞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0725-0174d.png
 便是未来的将迎文王得力于此所以谓之纯
后天似与先天相反然天道人事吻合甚精伏羲以动
 为阳静为阴文王却以静为阳动为阴如人静而无
 事将心存在内卓然精明此以神明用事为阳有事
 而动则形骸用事为阴万物藏于冬蠢于春生成于
 夏秋然冬春却是阳生夏秋却是阴生巽离兑震坎
 艮各从其类阳却隔断在头尾中间夹著阴如人动
 念要做一事不是一心便做得来毕竟费些力气做
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0725-0175a.png
 成方完了这个念头最妙是安顿乾这一位好人做
 事有两样一是倦怠了打不起精神一是事已做完
 放不下还搅扰在胸中这便接不过去天命就于此
 断了非于穆不已也战乎乾正是要去此二病果木
 地下种子不是大始枝上方结之实乃是大始所以
 乾在木果在木之果也艮为果蓏则下地之种也终
 日乾乾有事之时也夕惕若正是战乎乾万事皆从
 此始艮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所成终要重读
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0725-0175b.png
 而所成始也轻读积之不厚则𤼵之无力藏之不固
 则出之易尽艮物之所成终也而成始即在此齐乎
 巽一阴生也如人形体用事便理欲不齐要截断使
 归于齐洁齐者一毫不挂累方为洁方才齐人只见
 地下种子为始不知枝上方成形者为大始所以谓
 天德不可为首也人不知此为首耳
乾是由动之静转湾处艮是由静之动转湾处兑是盛
 满时
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0725-0175c.png
常人有常人的八卦阳是理阴是欲震是警动意坎是
 阅历意艮是归于静正巽是私意萌动离则虚妄兑
 则溺矣圣人有圣人的八卦阳是诚阴是明震为戒
 惧诚之端也坎则中实艮则复于静正而乾也者终
 日乾乾夕犹惕若吾辈睡时心便放逸圣人犹是惕
 然一放则天命不流行矣中庸注自戒惧而约之约
 如约之以礼之约非约少乃约束也约是约心不是
 约戒惧乾是静动之交过渡处又是始终贯注处巽
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0725-0175d.png
 是明之端离则朗若悬照无物不见坤是无往不顺
 兑是和悦皆中于节矣朱子致中和节注可谓达天
 德致中便是诚致和便是明
后天图包尽天下物事以人心言之最易明白帝出乎
 震即是人心动处人心无事时原自寂然到有事便
 动出来至巽则所以做事之意已定故曰齐然必此
 心乾乾净净方能齐故下文添出洁字洁字甚精离
 只是明底意思故曰相见又曰向明而治到得坤正
卷十一 第 28a 页 WYG0725-0176a.png
 是做事时节故曰致役说言乎兑则事已心休了乾
 卦伏羲原放在南边此是天的正位文王却放在西
 北妙处正在此不可放过大凡人做事已完则此心
 必懈了不然则昏了故放一乾卦在此欲人提醒此
 心使常常分明孔子下一战字最妙此时不战便昏
 惰了如人日间做了许多事到了夜来睡后便昏昏
 沉沉不省觉了此是不战之故必提醒此心使虽在
 梦寐常有清明之气始得此一卦是文王最用意处
卷十一 第 28b 页 WYG0725-0176b.png
 劳乎坎则休息了成言乎艮言事至此而始成也万
 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此句甚有力不可轻抹过
 言万物到此方成是万物之所成终然人但知其为
 成终不知其成始者即在此其实万物之所成终即
 万物之所成始也而所成始也五字须著眼(清植/)
至尊尝垂谕云先后天图可说得合否奏云论理自说
 得合理只一个只是论其物事却是两个头面复谕
 云如此则先天是自然的后天岂不像是安排出来
卷十一 第 29a 页 WYG0725-0176c.png
 不自然了么奏云据臣愚见想来凡天下物事头一
 个都是自然的至第二个便要略加安排就是先天
 图横图是自然的圆图便略有些安排如数一二三
 四五六七八九十数去何等自然若用他来算必定
 要用一归不须归等法亦是安排的圣人老吾老幼
 吾幼以及人之老幼一毫无所勉强但至要做实事
 便到底是他的老幼不在一家住这里便要安排须
 是替他制田里教树畜有许多事岂独圣人天地亦
卷十一 第 29b 页 WYG0725-0176d.png
 然赤道是自然的黄道就不能全自然天包地外地
 在天中两极为枢运动有常岂有不自然的到了黄
 道便斜挂在赤道上月与五星更有些参差到那行
 不去时连天也像不得不略加安排遂蒙笑
谕云所论极当正是如此
后天是帝之各专其职处先天是神之互为其根处帝
 变化成万物神则所以能变化而成万物也神字专
 属先天前面只是引起(自记/)
卷十一 第 30a 页 WYG0725-0177a.png
上章言帝存乾坤之位此章言神则去乾坤而专言六
 子此理至妙盖乾坤即帝即神也程子曰以主宰言
 谓之帝譬之于人则心也以妙用言谓之神譬之于
 人亦人之神也心与神非二物也然心有主而神无
 在故言人之心则心在腔子里可指其处所而言五
 事以思与貌言视听并列犹上章以乾坤与六子并
 列也若言心之神则固难指一处以为言如我们静
 坐于此忽然有人言触于吾耳则耳旋听之目旋视
卷十一 第 30b 页 WYG0725-0177b.png
 之因辨其声亦鉴其猊彼时将以神为在耳乎在目
 乎将以辨声者为神乎抑以鉴猊者为神乎无在而
 无不在故不可以指其处所也问程子之释帝释神
 皆根乾为义似于坤无与曰乾坤岂是二物坤即乾
 中之坤也分言之则为乾为坤专言帝言神则坤统
 是矣(清植/)
足是行动的于震为似艮何以为指解者曰手能止物
 手之用不止于能止物也从来解易者多顺著经文
卷十一 第 31a 页 WYG0725-0177c.png
 随便扯一个道理来解以为圣人的话虽横说竖说
 无所不可而不知非也指之为用比足不同足一动
 便离故处独指之用不离故处以静为动虽动而不
 出其位故艮为指也圣人取象皆取与他物不同处
 直是体物工妙如水取其至实何以为至实以其不
 盈也论形之坚实者无如金石然都不能比水如今
 用土筑堤虽极坚厚使用夯硪舂之毕竟陷下些去
 五榖八斗斛虽极堆满试摇动之亦遂陷下金银至
卷十一 第 31b 页 WYG0725-0177d.png
 坚矣鍊之亦有消耗中有渣滓即虚处也惟其盈满隆
 起故得而消陷之水则取平而已流而不盈满则溢
 无不由地中行者人之学问自己做出一个盈满光
 景便是他虚处无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
 有恒矣
乾为健而健之中始震动以有为中习坎而出险终凝
 然而能止皆健也坤为顺而顺之中始盘旋而深入
 中光明而洞达终怡然而喜悦皆顺也总言之健顺
卷十一 第 32a 页 WYG0725-0178a.png
 而已分析则又各有三德焉(以上说/卦传)
河汾以时之相生赞序传以旁行不流赞杂传极有见
 天下道理只有相生相对二义序传因经卦之序流
 水说去以明卦卦钩连皆有相生之义杂传因反对
 之卦双双发明以见卦卦配搭皆有相对之义如此
 看易方觉得活活泼泼头头是道而占筮者引伸触
 类能事可毕夫子如此赞易后来诠易者尚多看作
 板定物事岂不可叹(清植以上/序杂卦传)
卷十一 第 32b 页 WYG0725-0178b.png
 
 
 
 
 
 
 
 榕村语录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