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三
卷三十三 第 1a 页 WYG0021-032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集说卷三十三
             宋 俞琰 撰
 系辞下传二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
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是故两字承前章而言正义云前章皆取象以制器
 以是之故易卦者写万物之形象也愚谓易有画乃
卷三十三 第 1b 页 WYG0021-0325b.png
 有象如乾象天坤象地巽下坎上而为井巽下离上
 而为鼎之类皆是也岂特十三卦之象而巳哉象即
 像之谓既谓之像则不过其理近似而已学者深求
 其义则过过则必至于凿也彖乃一卦之全材爻则
 分而为六所以效天下万事万物之动也其间有得
 有失是以吉凶由动而生悔吝由动而著也生谓从
 此而生出著谓自微而著见悔有改过之意至于吉
 则悔之著也吝有文过之意至于凶则吝之著也原
卷三十三 第 2a 页 WYG0021-0325c.png
 其始而言则吉凶生于悔吝之小疵要其终而言则
 悔吝著而为吉凶也括苍龚氏曰像者体也以上下
 言也材者用也以内外言也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
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
之道也
 震坎艮三男阳卦也曷为而多阴三男皆坤体乾交
 坤而得之也巽离兑三女阴卦也曷为而多阳三女
卷三十三 第 2b 页 WYG0021-0325d.png
 皆乾体坤交乾而得之也阳卦皆一阳而二阴是为
 阳卦多阴阴卦皆一阴而二阳是为阴卦多阳其所
 以然者何哉阳卦奇阴卦耦也阳卦奇者震坎艮皆
 五画也阴卦耦者巽离兑皆四画也其德行何也一
 与不一也阳卦一阳而二阴是谓一君而二民阴多
 阳少以二民共事一君一也故为君子之道阴卦一
 阴而二阳是谓二君而一民阳多阴少以二君共争
 一民不一也故为小人之道也紫阳朱子曰君谓阳
卷三十三 第 3a 页 WYG0021-0326a.png
 民谓阴
  右第四章仅两节疑错简前一节当属前章后一
  节当在贞夫一之下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
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此以下释咸九四爻义思者索其所欲虑者防其所
 恶何思何虑谓天下万事万物之往来甚众若以思
 虑为感则是自取其憧憧也如日月寒暑未尝不往
卷三十三 第 3b 页 WYG0021-0326b.png
 来而其往来也任气之自运何思何虑又如尺蠖龙
 蛇未尝不屈伸而其屈伸也委形之自然何思何虑
 天下之理本同归而殊其涂者自不同天下之理本
 一致而百其虑者自不一盖往来者人事之常安能
 使之不往来但不可加以思虑之憧憧尔若加思虑
 之憧憧则徒自纷纷然岂咸感之道哉两称天下何
 思何虑盖甚言咸感之道君子以虚受人无所事乎
 思虑也龟山杨氏曰易所谓无思者以为无所事乎
卷三十三 第 4a 页 WYG0021-0326c.png
 思云尔故其于天下之故感而通之而巳今曰不可
 以有思又曰不能无思此何理哉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
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
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日月相推而明生寒暑相推而岁成此皆自然之往
 来非憧憧往来也往者屈来者信屈信相感而生生
 之不息则其利无穷矣信音伸伊川程子曰此以往
卷三十三 第 4b 页 WYG0021-0326d.png
 来屈信明感应之理屈则有信信则有屈所谓感应
 也故日月相推而明生寒暑相推而岁之功用由是
 而成故曰屈信相感而利生焉感动也有感必有应
 凡有动皆为感感则必有应所应复为感感复有应
 所以不巳也又曰近取诸身百体皆具屈信往来之
 义只于鼻息之间见之屈信往来只是理不必将既
 屈之气复为方信之气生生之理自然不息如复言
 七日来复其间无所断续阳巳复生物极必返其理
卷三十三 第 5a 页 WYG0021-0327a.png
 须如此横渠张子曰屈信相感而利生焉感以诚也
 情伪相感而利害生杂以伪也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
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
 尺蠖屈而求信龙蛇蛰而存身此皆物性之自然也
 义即易中之义致与大学致知之致同精研义理无
 毫釐之差而深造于神妙所以致之于用也见于用
 而利施于身而安所以为崇德之资也精义入神内
卷三十三 第 5b 页 WYG0021-0327b.png
 也致用外也自内而达外犹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利
 用安身外也崇德内也即外以养内亦犹龙蛇之蛰
 以存身也屈信之道不过如斯而已故又曰过此以
 往未之或知也伊川程子曰前云屈信之理矣复取
 物以明之尺蠖之行先屈而后信盖不屈则无信信
 而后有屈观尺蠖而知感应之理也龙蛇蛰藏所以
 存息其身而后奋迅也不蛰则不能奋矣动息相感
 乃屈信也君子潜心精微之义入于神妙所以致用
卷三十三 第 6a 页 WYG0021-0327c.png
 也潜心精微积也致用施也积与施乃屈信也利用
 安身以崇德也承上文致用而言利其施用安处其
 身所以崇大德业也紫阳朱子曰因言屈信往来之
 理而又推以言学亦有自然之机也又曰精义二字
 闻诸长者所谓义者宜而巳矣物之有宜有不宜事
 之有可有不可吾心处之知其各有定分而不可易
 所谓义也精义者精于此而巳所谓精云者犹曰察
 之云耳精之之至而入于神则于事物所宜毫釐委
卷三十三 第 6b 页 WYG0021-0327d.png
 曲之间无所不悉有不可容言之妙矣此所以致用
 而用无不利也诚斋杨氏曰精于庖者其刀入神精
 于射者其矢入神苟入神矣其致用于庖与射也何
 有精于技犹若是而况精于义理而入神者乎是故
 以之致用则用必利以之安身则身必安
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神无方妙而不可测者也化无迹泯而不可见者也
 自精义入神真积力久以至于穷尽其神是以知化
卷三十三 第 7a 页 WYG0021-0328a.png
 穷神而知化则从容中道游于何思何虑之天而与
 天为一矣兹非德之盛乎故曰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穷神犹言穷理尽性知化犹言至于命横渠张子曰
 穷神是穷尽其神也入神是仅能入于神也言入如
 自外而入义固自有浅深又曰穷神知化乃德盛仁
 熟之所致非智力能强也紫阳朱子曰此上四节皆
 以释咸九四爻义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
卷三十三 第 7b 页 WYG0021-0328b.png
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
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耶
 困之六三上有九四如石之当吾前三也非所困而
 困焉名之辱也必矣下有九二如蒺藜之居吾后三
 也非所据而据焉身之危也必矣既辱且危奚可动
 哉动则变为大过之棺椁是死期之将至也妻其可
 得见耶死期将至古本作死其将至释文云亦作期
 横渠张子曰此明不能利其用也括苍龚氏曰困之
卷三十三 第 8a 页 WYG0021-0328c.png
 六三不能安身以崇德况利用乎紫阳朱子曰石是
 挨动不得底物事自是不须去动他若只管去用力
 徒自困耳又曰且以人事言之有著力不得处若只
 管著力去做少间去做不成他人便道自家无能便
 是辱了名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
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
卷三十三 第 8b 页 WYG0021-0328d.png

 隼者禽也弓矢者公用以射隼者也器谓弓矢人谓
 公也隼居高墉之上而公用射之此小人处危地而
 将就擒之时也是时君子之器已成是以动而无所
 碍出而有所获也昔也时未至则君子藏器于身又
 何敢动今也动而无不利如此谓其成器而后动者
 也括者结而有所凝之谓伊川程子曰行一身至于
 天下之事苟无其器与不以时而动小则括塞大则
卷三十三 第 9a 页 WYG0021-0329a.png
 丧败自古喜有为而无成功或颠覆者皆由是也横
 渠张子曰此明能精义以致用者括苍龚氏曰解之
 上六能利用矣况安身以崇德乎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
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屦校灭趾无咎此之
谓也
 小人不以不仁为耻故见利而后劝不见利不劝也
 不以不义为畏故威而后惩不威不惩也如噬嗑初
卷三十三 第 9b 页 WYG0021-0329b.png
 九曰屦校灭趾无咎此乃小惩而大诫是为小人之
 福也此以下比先泛论事物之理然后举易曰以證
 之与前不同郭京曰动字误作劝字横渠张子曰所
 举易义是圣人议论到此因举易义以成之亦是人
 道之大且要者也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
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
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
卷三十三 第 10a 页 WYG0021-0329c.png
 一小善不足以成君子之名君子之所以成名者善
 之积也一小恶不足以灭小人之身小人之所以灭
 身者恶之积也善恶之积皆非一朝一夕之故恶小
 则罪亦小恶大则罪亦大小人以(缺/)
 
             如噬嗑上九曰何校
 灭耳凶则其罪大而不可解矣家语云勿谓何伤其
 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
卷三十三 第 10b 页 WYG0021-0329d.png
 涓不壅终为江河其是之谓乎首不称子曰盖连上
 文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
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小人所以倾危者自以为位可恒安也所以灭亡者
 自以为存可恒保也所以祸乱者自以为治可恒有
 也君子则不然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
卷三十三 第 11a 页 WYG0021-0330a.png
 乱如否九五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而畏惧如此是
 故其身安而国家可以保守也安危以身言存亡以
 国家言治乱以天下言括苍龚氏曰否之九五能安
 身者也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不度其德之薄而居尊位不揣其知之小而谋大事
 不量其力之小而当重任其不及祸者鲜矣如鼎之
卷三十三 第 11b 页 WYG0021-0330b.png
 九四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可谓不胜其任矣
 横渠张子曰此明不知利用以安身者
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
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
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知几之几与前几事不密之几同盖几者始动之微
 吉凶之端先见而未著人所难知者也知几其神乎
卷三十三 第 12a 页 WYG0021-0330c.png
 谓君子生有定见之明事未著而先已知也众人皆
 不知而君子独先知之不谓之神可乎谄佞也渎乱
 也交于上以恭巽过则为谄交于下以和易过则为
 渎君子当豫之时不屈已以徇人而无上交之谄不
 屈人以徇巳而无下交之渎其知几乎众皆迷而忘
 返君子则见几而动何待终日他日吉凶既判果如
 所料然则君子之不谄不渎者非其有先见之明畴
 克尔耶知几以理言见几以事言知在内见在外也
卷三十三 第 12b 页 WYG0021-0330d.png
 如豫之六二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石者至重之物
 定而不动者也君子之不谄不渎介然自守而如石
 焉则胸中自有定见若吉若凶一览即决何待终日
 柔指六五刚指九四豫之时九四之刚上逼六五之
 柔而威震主矣众人所不察君子独先知之岂非先
 觉之贤乎君子知今日之微如是遂知他日之彰必
 如是知今日之柔如是遂知他日之刚必如是此君
 子先有定见之明高出众人之表是乃万夫之望也
卷三十三 第 13a 页 WYG0021-0331a.png
 望与诗彼都人士万民所望同叶韵音亡或曰豫之
 九四恐亦不至乎僭叛圣人豫防之尔如坤之初六
 方言履霜便言坚冰至易之为戒例如此也横渠张
 子曰几者象见而未形也伊川程子曰知几者君子
 之独见非众人所能及又曰断别也其判别可见也
 紫阳朱子曰汉书吉之之间有凶字或问朱子曰几
 者动之微何以独于上交下交言之曰上交要恭逊
 便不知不觉有个谄底意思在里头下交不渎亦是
卷三十三 第 13b 页 WYG0021-0331b.png
 如此所谓几者只才觉得近谄近渎勿令如此便是
 知几进斋徐氏曰上交交于三也下交交于初也当
 豫之世四为权臣三比而初应之皆权臣之与也二
 之于四本无系应以位在初三之间所比非人易为
 所累一或不谨而谄渎焉则陷于逸豫不能见几而
 作矣括苍龚氏曰豫六二知几神之事也非精义不
 足以明之
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
卷三十三 第 14a 页 WYG0021-0331c.png
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祇悔元吉
 殆将也庶近也圣人知几贤人则近几耳圣人无过
 故无不善贤人则或有过故犹有不善但贤人有不善
 则未尝不知知之则未尝复行也颜子之不贰过盖
 近道矣如复初九曰不远复无祇悔元吉则颜子其
 殆庶几乎东坡苏氏曰世所以不食乌喙者徒以知
 之审也如使知不善如知乌喙则世皆颜子矣所以
 不及圣人者犹待知尔括苍龚氏曰复初九殆庶几
卷三十三 第 14b 页 WYG0021-0331d.png
 所谓精义也
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搆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
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
 天地絪缊谓乾坤阴阳之感也男女搆精谓六子阴
 阳之合也万物化醇谓气化者也皆二而一者也如
 损六三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盖言
 致一也男女即是六子非真谓人之男女若以为人
 之男女则人之男女止能生人岂能生万物也哉括
卷三十三 第 15a 页 WYG0021-0332a.png
 苍龚氏曰精义则足以致一若损之六三是也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
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
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
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君子位正身安而后动则动无不与心平气和而后
 语则语无不应定其交之可求而后求则求无不与
 君子修此三者故处世得以全身而远害也乃若危
卷三十三 第 15b 页 WYG0021-0332b.png
 以动则无党与惧以语则无应援无交而求则谁其
 与之人皆莫之与则伤之者自外而至矣如益上九
 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益上九之位不正只
 居六爻之穷其身心之危惧可知矣不能益人而反
 求人之益其交其求又可知矣则其击之者自外而
 来乌得不凶横渠张子曰此又终以致用之戒郭京
 曰危以动则民不辅也辅误作与平庵项氏曰危以
 动则民不与党与之与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取与
卷三十三 第 16a 页 WYG0021-0332c.png
 之与也
  右第五章所举十卦皆言君子学易之事
 
 
 
 
 
 
卷三十三 第 16b 页 WYG0021-0332d.png
 
 
 
 
 
 
 
 周易集说卷三十三